TWI724364B -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及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及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4364B
TWI724364B TW108102766A TW108102766A TWI724364B TW I724364 B TWI724364 B TW I724364B TW 108102766 A TW108102766 A TW 108102766A TW 108102766 A TW108102766 A TW 108102766A TW I724364 B TWI724364 B TW I7243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rake caliper
attachment
bicycle
bas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0847A (zh
Inventor
中倉正裕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426194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72436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0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0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4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436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包含制動卡鉗及底座結構。制動卡鉗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制動卡鉗具有附接表面。底座結構具有第一底座表面。底座結構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的附接表面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以將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及與第一位置相比較為遠離旋轉軸線的第二位置中之一者。底座結構被建構成使得在制動卡鉗的附接表面與底座結構的第一底座表面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不同。

Description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及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本發明相關於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騎自行車正成為日益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運輸工具。另外,騎自行車對於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而言均已成為非常流行的競賽運動。不論自行車是用於娛樂、運輸、或競賽,自行車工業都在不斷地改進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的組件。已曾被廣泛地重新設計的一個組件便是自行車制動裝置。特別是,近年來,自行車已設置有盤式制動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一種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包含制動卡鉗及底座結構。制動卡鉗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制動卡鉗具有附接表面。底座結構具有第一底座表面。底座 結構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的附接表面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以將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及與第一位置相比較為遠離旋轉軸線的第二位置中之一者。底座結構被建構成使得在制動卡鉗的附接表面與底座結構的第一底座表面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底座結構包含底座構件,而底座構件被建構成以將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的第一定向及將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二位置的第二定向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具有第一底座表面、及被建構成面向制動卡鉗上的附接表面的第二底座表面。第二底座表面相對於第一底座表面傾斜。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第二底座表面相對於第一底座表面以在1度與3度之間的傾斜角度傾斜。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傾斜角度等於2度。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底座結構包含底座構件及至少一個間隔構件。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所述的至少一個間隔構件被建構成被設置於在制動卡 鉗與底座構件之間的第一空間及在底座構件與自行車車架之間的第二空間中之至少一者。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根據第六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底座構件具有第一底座表面、及被建構成面向制動卡鉗上的附接表面的第二底座表面,且第二底座表面平行於第一底座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被建構成使得間隔構件包含具有第一球形表面的第一元件、及具有可與第一球形表面接觸的第二球形表面的第二元件。
隨著藉著參考以下與所附的圖式一起被考量的詳細敘述而使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被更佳地瞭解,可容易地獲得對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的更完全的評價。
2‧‧‧制動盤轉子
2a‧‧‧環狀摩擦部份
2b‧‧‧徑向外側邊緣
2c‧‧‧徑向內側邊緣
3‧‧‧制動盤轉子
3a‧‧‧環狀摩擦部份
3b‧‧‧徑向外側邊緣
3c‧‧‧徑向內側邊緣
4‧‧‧自行車車架
6‧‧‧前叉架
7‧‧‧班究管接頭
8‧‧‧液壓軟管
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12‧‧‧制動卡鉗
14‧‧‧底座結構
15‧‧‧殼體
15a‧‧‧缸筒
15b‧‧‧卡鉗流體通道
15c‧‧‧穿通開口
16‧‧‧活塞
18‧‧‧制動墊片
20‧‧‧流體容室
22‧‧‧附接表面
23‧‧‧墊片彈簧
24‧‧‧墊片軸件
26‧‧‧扣環
28‧‧‧板件本體
30‧‧‧摩擦部件
30a‧‧‧徑向外側邊緣
30b‧‧‧徑向內側邊緣
32‧‧‧底座構件
34‧‧‧第一耦接構件
34a‧‧‧第一外部螺紋
34b‧‧‧第一埋頭部
36‧‧‧第二耦接構件
36a‧‧‧第二外部螺紋
36b‧‧‧第二埋頭部
38‧‧‧主體
40‧‧‧第一端部部份
42‧‧‧第二端部部份
44‧‧‧第一附接通孔
46‧‧‧第二附接通孔
48‧‧‧耦接部份
50‧‧‧第一通孔
50a‧‧‧第一推拔狀表面
52‧‧‧第二通孔
52a‧‧‧第二推拔狀表面
54‧‧‧第一螺紋孔
56‧‧‧第二螺紋孔
58‧‧‧第一底座表面
59‧‧‧第二底座表面
60‧‧‧第一附接構件
60a‧‧‧第一外部螺紋
60b‧‧‧第一六角承窩頭部
62‧‧‧第二附接構件
62a‧‧‧第二外部螺紋
62b‧‧‧第二六角承窩頭部
64‧‧‧附接部份
64a‧‧‧支撐表面
64b‧‧‧螺紋孔
64c‧‧‧螺紋孔
1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114‧‧‧底座結構
132‧‧‧底座構件
158‧‧‧第一底座表面
159‧‧‧第二底座表面
2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232‧‧‧底座構件
233‧‧‧間隔構件
235‧‧‧第一元件
235a‧‧‧第一球形表面
235b‧‧‧第一表面
237‧‧‧第二元件
237a‧‧‧第二球形表面
237b‧‧‧第二表面
239‧‧‧第一墊圈
241‧‧‧第二墊圈
250b‧‧‧較大直徑孔
250c‧‧‧第一底部表面
252b‧‧‧較大直徑孔
252c‧‧‧第二底部表面
258‧‧‧第一底座表面
259‧‧‧第二底座表面
3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332‧‧‧底座構件
333‧‧‧間隔構件
335‧‧‧第一元件
335a‧‧‧第一球形表面
335b‧‧‧第一表面
337‧‧‧第二元件
337a‧‧‧第二球形表面
337b‧‧‧第二表面
339‧‧‧第一墊圈
341‧‧‧第二墊圈
358‧‧‧第一底座表面
359‧‧‧第二底座表面
A1‧‧‧旋轉軸線
C11‧‧‧中心
C12‧‧‧中心
C13‧‧‧中心
C14‧‧‧中心
CA1‧‧‧第一中心軸線
CA2‧‧‧第二中心軸線
D1‧‧‧軸向方向
D2‧‧‧縱向方向
D3‧‧‧徑向方向
D4‧‧‧橫向方向
IA‧‧‧傾斜角度
L11‧‧‧距離
L12‧‧‧距離
L13‧‧‧距離
L21‧‧‧第一距離
L22‧‧‧第二距離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R1‧‧‧外部半徑
R2‧‧‧外部半徑
S1‧‧‧第一空間
S2‧‧‧第二空間
T1‧‧‧厚度
T2‧‧‧厚度
T3‧‧‧極大厚度
T4‧‧‧極小厚度
圖1為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自行車的前部的左側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制動卡鉗的示意結構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制動卡鉗的分解立體圖。
圖4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第一位置)。
圖5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第一位置)。
圖6為被設置於圖1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底座構件的前視圖。
圖7為沿圖6的線VII-VII所取的底座構件的剖面圖。
圖8為圖1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第二位置)。
圖9為圖5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一位置)。
圖10為圖8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二位置)。
圖11為根據比較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一位置)。
圖12為根據比較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二位置)。
圖13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一位置)。
圖14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二位置)。
圖15為圖13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部份放大視圖。
圖16為圖14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部份放大視圖。
圖17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一位置)。
圖18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正視圖(第二位置)。
圖19為圖17所示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的部份放大視圖。
以下參考所附的圖式敘述實施例,其中同樣的參考數字在不同圖式中均標示相應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實施例
圖1顯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被應用於前盤式制動器系統。但是,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可被應用於後盤式制動器系統。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指的是根據坐在自行車的鞍座(未顯示)上而面向車把(未顯示)的使用者(例如,騎車者)而決定的該些方向。因此,這些術語在被用來敘述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時應相對於配備有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的自行車處於在水平表面上的豎立騎行位置時所使用者被解讀。
如在圖1中所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包含制動卡鉗12及底座結構14。制動卡鉗12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A1旋轉的制動盤種子2上施加制動力。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更明確地說,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的前叉架6。在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被應用於後盤式制動器系統的情況中,舉例而言,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的鏈撐(chain stay)(未顯示)。
制動卡鉗12經由班究管接頭(banjo)7及液壓軟管8而被流體地連接於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未顯示)。如果需要及/或想要,任何類型的合適方式均可被應用於制動卡鉗12與液壓軟管8之間的連接。因為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在自行車領域中為已知的,所以為簡潔起見將不在此處詳細敘述及/或顯示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如在圖2中所見的,制動卡鉗12包含殼體15、一對活塞16、及一對制動墊片18。活塞16被配置成將制動墊片18壓向制動盤轉子2。殼體15包含缸筒15a及卡鉗流體通道15b。活塞16被設置在缸筒15a內以可於制動盤轉子2的軸向方向D1移動。流體容室20由活塞16及缸筒15a界定。流體容室20與卡鉗流體通道15b流體連通。卡鉗流體通道15b經由液壓軟管8而與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的主缸筒(未顯示)流體連通。
如在圖3中所見的,制動卡鉗12包含墊片彈 簧23,此墊片彈簧23被建構成將制動墊片18朝向活塞16(圖2)偏壓。制動墊片18及墊片彈簧23係使用墊片軸件24及扣環(snap ring)26而被可移動地安裝於殼體15。殼體15包含穿通開口15c,而制動墊片18被可移動地設置於穿通開口15c內。制動墊片18的每一個包含板件本體28及摩擦部件30。摩擦部件30被固定於板件本體28。當制動墊片18藉著活塞16(圖2)而被壓抵於制動盤轉子2時,摩擦部件30的每一個可滑動地接觸制動盤轉子2。
如在圖4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包含底座構件32、第一耦接構件34、及第二耦接構件36。底座構件32於縱向方向D2延伸。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藉著第一耦接構件34及第二耦接構件36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更明確地說,制動卡鉗12具有附接表面22。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藉著第一耦接構件34及第二耦接構件36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
底座構件32包含主體38、第一端部部份40、及第二端部部份42。在第一實施例中,主體38、第一端部部份40、及第二端部部份42被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件式的單元構件。主體38具有板件形狀且於縱向方向D2延伸。第一端部部份40相對於主體38相反於第二端部部份42。第一端部部份40被設置於主體38的一個端部處。第二端部部份42被設置於主體38的另一個端部處。底座構件32包含第一附接通孔44及第二附接通孔 46。第一附接通孔44被設置於第一端部部份40處。第二附接通孔46被設置於第二端部部份42處。
底座構件32包含耦接部份48,而制動卡鉗12被耦接於耦接部份48處。耦接部份48包含第一通孔50及第二通孔52。第一通孔50及第二通孔52被設置在主體38上。第二通孔52於縱向方向D2與第一通孔50間隔開。第二通孔52被配置成在底座構件32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圖1)的狀態中於制動盤轉子2(圖1)的徑向方向D3與第一通孔50間隔開。
如在圖4中所見的,第一耦接構件34被建構成將制動卡鉗12耦接於底座構件32。第二耦接構件36被建構成將制動卡鉗12耦接於底座構件32。在底座構件32藉著第一耦接構件34及第二耦接構件36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一耦接構件34延伸通過第一通孔50,且第二耦接構件36延伸通過第二通孔52。
第一耦接構件34為埋頭螺栓(countersunk head bolt),且包含第一外部螺紋34a及第一埋頭部34b。第二耦接構件36為埋頭螺栓,且包含第二外部螺紋36a及第二埋頭部36b。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耦接構件36具有比第一耦接構件34的長度短的長度,而第二耦接構件36具有與第一耦接構件34的形狀實質上相同的形狀。
如在圖4中所見的,制動卡鉗12包含第一螺紋孔54及第二螺紋孔56。第一螺紋孔54及第二螺紋孔 56被設置在附接表面22上。在底座構件32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一耦接構件34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54,並且第二耦接構件36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56。
底座結構14具有第一底座表面58。更明確地說,底座構件32具有第一底座表面58。在底座構件32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一底座表面58背對制動卡鉗12。第一通孔50包含被設置在第一底座表面58上的第一推拔狀表面50a。第二通孔52包含被設置在第一底座表面58上的第二推拔狀表面52a。
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耦接構件34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一耦接構件34的第一埋頭部34b接觸第一通孔50的第一推拔狀表面50a且被設置在由第一推拔狀表面50a所界定的空間內。如此,可防止第一埋頭部34b朝向前叉架6突出超過第一底座表面58。在底座構件32以第二耦接構件36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二耦接構件36的第二埋頭部36b接觸第二通孔52的第二推拔狀表面52a且被設置在由第二推拔狀表面52a所界定的空間內。如此,可防止第二埋頭部36b朝向前叉架6突出超過第一底座表面58。
如在圖5中所見的,底座構件32具有被建構成面向制動卡鉗12上的附接表面22的第二底座表面59。第二底座表面59在底座構件32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接觸附接表面22。
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藉著第一附接構件60 及第二附接構件62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耦接構件34及第二耦接構件36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底座構件32藉著第一附接構件60及第二附接構件62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底座構件32是以第一附接構件60及第二附接構件62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
如在圖5中所見的,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成凹入狀且包含支撐表面64a及螺紋孔64b及64c。支撐表面64a被建構成面向底座構件32。螺紋孔64b及64c被設置在支撐表面64a上。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附接構件60及第二附接構件62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底座構件32被設置於附接部份64內。
第一附接構件60為六角承窩頭螺栓(hexagon socket head bolt),且包含第一外部螺紋60a及第一六角承窩頭部60b。在圖5中,第一外部螺紋60a經由第一附接通孔44而被螺合於螺紋孔64b內,並且底座構件32的第一端部部份40以第一附接構件60而被固定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
第二附接構件62為六角承窩頭螺栓,且包含第二外部螺紋62a及第二六角承窩頭部62b。在圖5中,第二外部螺紋62a經由第二附接通孔46而被螺合於螺紋孔64c內,並且底座構件32的第二端部部份42以第二附接構件62而被固定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
如在圖6中所見的,第一附接通孔44及第二 附接通孔46於底座構件32的橫向方向D4延伸。橫向方向D4係垂直於底座構件32的縱向方向D2,且係沿著第一底座表面58(圖4)被界定。
第一附接通孔44的中心C11與第一通孔50的中心C12之間的距離L11與第二附接通孔46的中心C14與第二通孔52的中心C13之間的距離L12不同。更明確地說,第一附接通孔44的中心C11與第一通孔50的中心C12之間的距離L11比第二附接通孔46的中心C14與第二通孔52的中心C13之間的距離L12長。距離L11及L12均比第一通孔50的中心C12與第二通孔52的中心C13之間的距離L13短。亦即,底座構件32於縱向方向D2具有不對稱形狀。因為距離L11與距離L12不同,所以將底座構件32翻轉成顛倒狀態可以改變耦接部份48於縱向方向D2的位置。
如在圖7中所見的,第二底座表面59相對於第一底座表面58傾斜。舉例而言,第二底座表面59相對於第一底座表面58以在大約1度與大約3度之間的傾斜角度IA傾斜。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將傾斜角度設定於2度。換句話說,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使得傾斜角度IA等於2度。
第一通孔50具有比第二通孔52的長度大的長度。第一通孔50具有第一中心軸線CA1。第二通孔52具有第二中心軸線CA2。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中心軸線CA1及第二中心軸線CA2垂直於第二底座表面 59。
如在圖7中所見的,第一端部部份40的厚度T1與第二端部部份42的厚度T2實質上相同。主體38具有極大厚度T3及極小厚度T4。主體38的極大厚度T3大於第一端部部份40的厚度T1及第二端部部份42的厚度T2。主體38的極小厚度T4大於第一端部部份40的厚度T1及第二端部部份42的厚度T2。極大厚度T3大於極小厚度T4。
如在圖5及8中所見的,底座構件32以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圖5顯示被設置成以第一定向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底座構件32。圖8顯示被設置成以第二定向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底座構件32。
如在圖5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第一端部部份40被設置於上方位置處,而第二端部部份42被設置於下方位置處。如在圖8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2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第二端部部份42被設置於上方位置處,而第一端部部份40被設置於下方位置處。亦即,以第二定向被設置的底座構件32相對於以第一定向被設置的底座構件32係於制動盤轉子2(圖1)的徑向方向D3顛倒。
如在圖5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的狀態中,第一耦接構件34 的第一外部螺紋34a經由第一通孔50而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54內,並且第二耦接構件36的第二外部螺紋36a經由第二通孔52而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56內。
在此狀態中,第一附接構件60延伸通過第一附接通孔44以將底座構件32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第二附接構件62延伸通過第二附接通孔46以將底座構件32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底座構件32的第一端部部份40以第一附接構件60及螺紋孔64b而被固定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底座構件32的第二端部部份42以第二附接構件62及螺紋孔64c而被固定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
如在圖8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2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的狀態中,第一外部螺紋34a經由第一通孔50而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56內,並且第二外部螺紋36a經由第二通孔52而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54內。
在此狀態中,第一附接構件60延伸通過第二附接通孔46以將底座構件32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第二附接構件62延伸通過第一附接通孔44以將底座構件32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底座構件32的第二端部部份42以第一附接構件60及螺紋孔64b而被固定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底座構件32的第一端部部份40以第二附接構件62及螺紋孔64c而被固定於前叉架6的附接部份64。
圖9為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的側視圖。圖10為在底座構件32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的側視圖。圖9相應於圖5,而圖10相應於圖8。在圖9及10中,底座構件32以剖面被顯示。
如在圖9及10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及以第一底座表面58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以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一位置P1(圖9)及與第一位置P1相比較為遠離旋轉軸線A1的第二位置P2(圖10)中之一者。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以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一位置P1的第一定向(圖9)及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二位置P2的第二定向(圖10)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
如在圖9中所見的,在制動卡鉗12被設置於第一位置P1的狀態中,制動墊片18的摩擦部件30係配合具有外部半徑R1的制動盤轉子2。更明確地說,制動盤轉子2包含環狀摩擦部份2a。摩擦部件30的徑向外側邊緣30a實質上與環狀摩擦部份2a的徑向外側邊緣2b對齊。摩擦部件30的徑向內側邊緣30b實質上與環狀摩擦部份2a的徑向內側邊緣2c對齊。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位置P1及P2係根據例如第二螺紋孔56的第二中心軸線CA2而被界定。
如在圖10中所見的,在制動卡鉗12被設置 於第二位置P2的狀態中,制動墊片18的摩擦部件30係配合具有大於制動盤轉子2的外部半徑R1的外部半徑R2的制動盤轉子3。更明確地說,制動盤轉子3包含環狀摩擦部份3a。摩擦部件30的徑向外側邊緣30a實質上與環狀摩擦部份3a的徑向外側邊緣3b對齊。摩擦部件30的徑向內側邊緣30b實質上與環狀摩擦部份3a的徑向內側邊緣3c對齊。
如在圖9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第一距離L21於徑向方向D3被界定在制動盤轉子2的旋轉軸線A1與第二螺紋孔56的第二中心軸線CA2之間。如在圖10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2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前叉架6的狀態中,第二距離L22於徑向方向D3被界定在制動盤轉子3的旋轉軸線A1與第二螺紋孔56的第二中心軸線CA2之間。如在圖9及10中所見的,相應於第二定向的第二距離L22大於相應於第一定向的第一距離L21。
如上所述,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可處於分別相應於制動盤轉子2及3的兩個不同的狀態中。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前叉架6),使得制動盤轉子2及3的旋轉軸線A1與制動卡鉗12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於制動盤轉子2及3的徑向方向D3被調整。
更明確地說,底座構件32被建構成使得在底座構件32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的狀態中 的耦接部份48的第一位置P1與在底座構件32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的狀態中的耦接部份48的第二位置P2於徑向方向D3不同。因此,改變底座構件32相對於前叉架6及制動卡鉗12的定向容許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被調整以適於具有不同的外部半徑R1及R2的制動盤轉子2及3的每一個。
以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可調整制動墊片18相對於制動盤轉子2或3的傾斜度及/或偏移(offset)。以下使用比較例來討論制動墊片18的傾斜度及/或偏移的調整。
圖11及12顯示成為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的比較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10。在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10中,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上相同的作用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且為簡潔起見不會在此處被再次地詳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1及12中所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10包含具有底座構件132的底座結構114。底座構件132包含第一底座表面158及平行於第一底座表面158的第二底座表面159。
如在圖11及12中所見的,以根據比較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10,改變底座構件132相對於前叉架6及制動卡鉗12的定向容許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10被調整以適於具有不同的外部半徑R1及R2的制動盤轉子2及3的每一個。在第二底座表面159平行於第一底座表面 158的情況中,附接表面22與第一底座表面158之間的相對角度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並未被改變。
但是,如在圖12中所見的,改變底座構件132相對於前叉架6及制動卡鉗12的定向造成制動墊片18(更明確地說,摩擦部件30)相對於制動盤轉子3傾斜及/或偏移。舉例而言,在底座構件132以第二定向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摩擦部件30的徑向外側邊緣30a及徑向內側邊緣30b相對於制動盤轉子3傾斜。在此種狀態中,摩擦部件30的一部份不會與制動盤轉子3相對滑動。此造成制動墊片18(摩擦部件30)及/或制動盤轉子3被部份地磨耗,而此縮短制動墊片18及/或制動盤轉子3的使用壽命。
以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如在圖9及10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被建構成使得在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與底座結構14的第一底座表面58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不同。此可減小制動墊片18相對於制動盤轉子3的傾斜度及/或偏移,而此不論是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均容許制動墊片18及/或制動盤轉子3的使用壽命被保持。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考圖13至16敘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2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210除了 底座結構14外具有與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相同的組態。因此,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上相同的作用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且為簡潔起見不會在此處被再次地詳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3及14中所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210的底座結構14包含底座構件232及至少一個間隔構件。底座構件232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底座構件232具有第一底座表面258、及被建構成面向制動卡鉗12上的附接表面22的第二底座表面259。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底座表面259平行於第一底座表面258。
所述的至少一個間隔構件被建構成被設置於在制動卡鉗12與底座構件232之間的第一空間及在底座構件232與自行車車架4之間的第二空間中之至少一者。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底座結構14包含被建構成被設置於在制動卡鉗12與底座構件232之間的第一空間S1的間隔構件233。更明確地說,第一空間S1係被界定在第二底座表面259與附接表面22之間。
圖15為圖13的部份放大視圖。如在圖15中所見的,間隔構件233包含第一元件235及第二元件237。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元件235及第二元件237具有環狀形狀。第一元件235具有第一球形表面235a。第二元件237具有可與第一球形表面235a接觸的第二球形表面237a。第一元件235包含被建構成面向底 座構件232的第一表面235b。第二元件237包含被建構成面向制動卡鉗12的第二表面237b。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35b被建構成接觸底座構件232的第二底座表面259。第二表面237b被建構成接觸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
第一球形表面235a及第二球形表面237a容許第一元件235及第二元件237沿著第一球形表面235a及第二球形表面237a被旋轉,因而容許第二表面237b相對於第一表面235b的定向可根據第二底座表面259與附接表面22之間的相對角度而被調整。
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一元件235及第二元件237可被彼此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單元構件。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二表面237b以例如與第二底座表面259與附接表面22之間的相對角度實質上相等的特定角度相對於第一表面235b傾斜。
如在圖13及14中所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210包含第一墊圈239及第二墊圈241。舉例而言,第一墊圈239及第二墊圈241為可沿著墊圈的中心軸線彈性變形的彈簧鎖定墊圈(spring lock washer)。第一墊圈239及第二墊圈241的可能例子包括波形彈簧(wave spring)及彈簧墊圈。第一墊圈239被設置在第一埋頭部34b與底座構件232之間。第二墊圈241被設置在第二埋頭部36b與底座構件232之間。第一墊圈239可在第一埋頭部34b與底座構件232之間彈性變形。第二墊圈241可 在第二埋頭部36b與底座構件232之間彈性變形。
如在圖15中所見的,第一通孔50包含較大直徑孔250b。第一墊圈239被設置於較大直徑孔250b內。第一通孔50包含第一底部表面250c。第一墊圈239被設置在第一埋頭部34b與第一底部表面250c之間。第一耦接構件34與第一通孔50之間的錯準(misalignment)可由第一墊圈239吸收。
圖16為圖14的部份放大視圖。如在圖16中所見的,第二通孔52包含較大直徑孔252b。第二墊圈241被設置於較大直徑孔252b內。第二通孔52包含第二底部表面252c。第二墊圈241被設置在第二埋頭部36b與第二底部表面252c之間。第二耦接構件36與第二通孔52之間的錯準可由第二墊圈241吸收。
如在圖13及14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及以第一底座表面258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以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一位置P1(圖13)及與第一位置P1相比較為遠離旋轉軸線A1的第二位置P2(圖14)中之一者。底座構件232被建構成以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一位置P1的第一定向(圖13)及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二位置P2的第二定向(圖14)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
如在圖13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232以第一定向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一耦接構件34延伸通過間隔構件233。如在圖14中所見的,在底座構 件232以第二定向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二耦接構件36延伸通過間隔構件233。
如在圖13及14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被建構成使得在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與底座結構14的第一底座表面258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不同。此可減小制動墊片18相對於制動盤轉子3的傾斜度及/或偏移,而此不論是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均容許制動墊片18及/或制動盤轉子3的使用壽命被保持。
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間隔構件233被建構成在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二者中均被設置在制動卡鉗12與底座構件232之間。但是,如果需要及/或想要,間隔構件233可於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之一者從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210被省略。另外,如果需要及/或想要,至少一個間隔構件233可被應用於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210。更明確地說,除了間隔構件233之外,還可有另一個間隔構件被設置於第一空間S1。間隔構件233可被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單元構件。
第三實施例
以下參考圖17至19敘述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3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310除了底座結構14外具有與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相同的組態。因此,具有與以上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上相同的作用 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且為簡潔起見不會在此處被再次地詳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7及18中所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310的底座結構14包含底座構件332及至少一個間隔構件。底座構件332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底座構件332具有第一底座表面358、及被建構成面向制動卡鉗12上的附接表面22的第二底座表面359。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底座表面359平行於第一底座表面358。
所述的至少一個間隔構件被建構成被設置於在制動卡鉗12與底座構件332之間的第一空間及在底座構件332與自行車車架4之間的第二空間中之至少一者。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底座結構14包含被建構成被設置於在底座構件332與自行車車架4之間的第二空間S2的間隔構件333。更明確地說,第二空間S2係被界定在第一底座表面358與自行車車架4的支撐表面64a之間。
圖19為圖17的部份放大視圖。如在圖19中所見的,間隔構件333包含第一元件335及第二元件337。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元件335及第二元件337具有環狀形狀。第一元件335具有第一球形表面335a。第二元件337具有可與第一球形表面335a接觸的第二球形表面337a。第一元件335包含被建構成面向自行車車架4的第一表面335b。第二元件337包含被建構成面向底座構件332的第二表面337b。在舉例說明的實 施例中,第一表面335b被建構成接觸自行車車架4的支撐表面64a。第二表面337b被建構成接觸底座構件332的第一底座表面358。
第一球形表面335a及第二球形表面337a容許第一元件335及第二元件337沿著第一球形表面335a及第二球形表面337a被旋轉,因而容許第二表面337b相對於第一表面335b的定向可根據支撐表面64a與第一底座表面358之間的相對角度而被調整。
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一元件335及第二元件337可被彼此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單元構件。在此種實施例中,第二表面337b以例如與支撐表面64a與第一底座表面358之間的相對角度實質上相等的特定角度相對於第一表面335b傾斜。
如在圖17及18中所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310包含第一墊圈339及第二墊圈341。舉例而言,第一墊圈339及第二墊圈341為可沿著墊圈的中心軸線彈性變形的彈簧鎖定墊圈。第一墊圈339及第二墊圈341的可能例子包括波形彈簧及彈簧墊圈。第一墊圈339被設置在第一六角承窩頭部60b與底座構件332之間。第二墊圈341被設置在第二六角承窩頭部62b與底座構件332之間。第一墊圈339可在第一六角承窩頭部60b與底座構件332之間彈性變形。第二墊圈341可在第二六角承窩頭部62b與底座構件332之間彈性變形。
如在圖17及18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被建 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及以第一底座表面358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以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一位置P1(圖17)及與第一位置P1相比較為遠離旋轉軸線A1的第二位置P2(圖18)中之一者。底座構件332被建構成以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一位置P1的第一定向(圖17)及將制動卡鉗12配置於第二位置P2的第二定向(圖18)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4。
如在圖17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32以第一定向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一附接構件60延伸通過間隔構件333。如在圖18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332以第二定向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2的狀態中,第二附接構件62延伸通過間隔構件333。
如在圖17及18中所見的,底座結構14被建構成使得在制動卡鉗12的附接表面22與底座結構14的第一底座表面358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第一位置P1與第二位置P2之間不同。此可減小制動墊片18相對於制動盤轉子3的傾斜度及/或偏移,而此不論是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均容許制動墊片18及/或制動盤轉子3的使用壽命被保持。
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間隔構件333被建構成在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二者中均被設置在底座構件332與自行車車架4之間。但是,如果需要及/或想要,間隔構件333可於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之一者從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310被省略。另外,如果需要及/或想要,至 少一個間隔構件333可被應用於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310。更明確地說,除了間隔構件333之外,還可有另一個間隔構件被設置於第二空間S2。間隔構件333可被成整體地設置成為單一的單元構件。
如果需要及/或想要,根據以上實施例的構造可被至少部份地組合。舉例而言,間隔構件233及間隔構件333中之至少一者可被應用於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另外,在第二實施例中,如果需要及/或想要,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間隔構件333可被設置在自行車車架4與底座構件232之間。
在本申請案中,此處所用的術語「被附接」或「附接」涵蓋藉著將一元件直接附加於另一元件而將該元件直接附接於該另一元件的組態、該元件經由一或多個中間構件而被間接地附接於該另一元件的組態、及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成整體亦即一個元件實質上為另一個元件的零件或部份的組態。此概念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思的字眼,例如「被接合」、「被連接」、「被耦接」、「被安裝」、「被結合」、「被固定」、及其衍生字。
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是指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語。此概念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具有」、「包括」、及其衍生字。
術語「構件」、「區段」、「部份」、「零件」、及「元件」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部件或多個部件的雙重意義。
本案所記載的序號例如「第一」及「第二」只是識別號,並不具有任何其他的意義,例如特定的順序及類似者。另外,舉例而言,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並不暗示有「第二元件」存在,並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並不暗示有「第一元件」存在。
此處所使用的術語「一對或成對」除了涵蓋成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狀或結構的組態之外,還可涵蓋成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狀或結構的組態。
最後,此處所用的程度術語例如「大致上或實質上」、「大概或大約」、及「近乎或近似」表示其所修飾的術語具有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大幅改變的合理偏差量。
顯然,從以上教示的觀點,本發明可有許多的修正及改變。因此,應瞭解的是在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的範圍內,可以用此處所明確敘述者之外的其他方式來實施本發明。
2‧‧‧制動盤轉子
2a‧‧‧環狀摩擦部份
2b‧‧‧徑向外側邊緣
2c‧‧‧徑向內側邊緣
4‧‧‧自行車車架
6‧‧‧前叉架
10‧‧‧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12‧‧‧制動卡鉗
14‧‧‧底座結構
15‧‧‧殼體
18‧‧‧制動墊片
22‧‧‧附接表面
28‧‧‧板件本體
30‧‧‧摩擦部件
30a‧‧‧徑向外側邊緣
30b‧‧‧徑向內側邊緣
32‧‧‧底座構件
34‧‧‧第一耦接構件
36‧‧‧第二耦接構件
38‧‧‧主體
40‧‧‧第一端部部份
42‧‧‧第二端部部份
54‧‧‧第一螺紋孔
56‧‧‧第二螺紋孔
58‧‧‧第一底座表面
59‧‧‧第二底座表面
60‧‧‧第一附接構件
62‧‧‧第二附接構件
A1‧‧‧旋轉軸線
CA2‧‧‧第二中心軸線
D2‧‧‧縱向方向
D3‧‧‧徑向方向
R1‧‧‧外部半徑
P1‧‧‧第一位置
L21‧‧‧第一距離

Claims (18)

  1. 一種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包含:制動卡鉗,其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該制動卡鉗具有附接表面;及底座結構,其具有第一底座表面,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以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及與該第一位置相比較為遠離該旋轉軸線的第二位置中之一者,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使得在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與該底座結構的該第一底座表面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不同,其中,該底座結構包含底座構件,該底座構件具有第一附接通孔及第二附接通孔,該第一附接通孔係設置為於平行該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延伸的長孔,而該第二附接通孔係設置為於該方向延伸上的長孔。
  2. 一種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包含:制動卡鉗,其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該制動卡鉗具有附接表面;及底座結構,其具有第一底座表面,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以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及與該第一位置相比較為遠離該旋轉軸線的第二位置中之一者,該底座結構被 建構成使得在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與該底座結構的該第一底座表面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不同,其中,該底座結構包含底座構件,該底座構件包含耦接部份,該耦接部份包含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該第一通孔包含被設置在該第一底座表面上的第一推拔狀表面,而該第二通孔包含被設置在該第一底座表面上的第二推拔狀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底座構件被建構成以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該自行車車架,其中該第一定向係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該第一位置,且該第二定向係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該第二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底座構件具有該第一底座表面、及被建構成面向該制動卡鉗上的該附接表面的第二底座表面,且該第二底座表面相對於該第一底座表面傾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第二底座表面相對於該第一底座表面以在1度與3度之間的傾斜角度傾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傾斜角度等於2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及該底座結構更包含至少一個間隔構件,其被建構成被設置於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中之至少一者,其中該第一空間係在該制動卡鉗與該底座構件之間,且該第二空間係在該底座構件與該自行車車架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底座構件具有該第一底座表面、及被建構成面向該制動卡鉗上的該附接表面的第二底座表面,且該第二底座表面平行於該第一底座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其中該間隔構件包含:第一元件,其具有第一球形表面;及第二元件,其具有可與該第一球形表面接觸的第二球形表面。
  10. 一種底座結構,用於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 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的制動卡鉗,該制動卡鉗具有附接表面,該底座結構包含:第一底座表面,該第一底座表面在該底座結構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的狀態中背對該制動卡鉗,其中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以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及與該第一位置相比較為遠離該旋轉軸線的第二位置中之一者,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使得在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與該底座結構的該第一底座表面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不同,且該底座結構包含底座構件,該底座構件具有第一附接通孔及第二附接通孔,該第一附接通孔係設置為於平行該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延伸的長孔,而該第二附接通孔係設置為於該方向上延伸的長孔。
  11. 一種底座結構,用於被建構成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的制動卡鉗,該制動卡鉗具有附接表面,該底座結構包含:第一底座表面,該第一底座表面在該底座結構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的狀態中背對該制動卡鉗,其中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以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第一位置及與該第一位置相比較為遠離該旋轉軸線的第二位置中之一者, 該底座結構被建構成使得在該制動卡鉗的該附接表面與該底座結構的該第一底座表面之間所界定的相對角度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不同,且該底座結構包含底座構件,該底座構件包含耦接部份,該耦接部份包含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該第一通孔包含被設置在該第一底座表面上的第一推拔狀表面,而該第二通孔包含被設置在該第一底座表面上的第二推拔狀表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底座構件被建構成以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之一者而被附接於該自行車車架,其中該第一定向係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該第一位置,且該第二定向係將該制動卡鉗配置於該第二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底座構件具有該第一底座表面、及被建構成面向該制動卡鉗上的該附接表面的第二底座表面,且該第二底座表面相對於該第一底座表面傾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第二底座表面相對於該第一底座表面以在1度與3度之間的傾斜角度傾斜。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傾斜角度等於2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制動卡鉗;及該底座結構更包含至少一個間隔構件,其被建構成被設置於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中之至少一者,其中該第一空間係在該制動卡鉗與該底座構件之間,且該第二空間係在該底座構件與該自行車車架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底座構件具有該第一底座表面、及被建構成面向該制動卡鉗上的該附接表面的第二底座表面,且該第二底座表面平行於該第一底座表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底座結構,其中該間隔構件包含:第一元件,其具有第一球形表面;及第二元件,其具有可與該第一球形表面接觸的第二球形表面。
TW108102766A 2014-04-23 2015-02-25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及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TWI724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60,232 US9309938B2 (en) 2014-04-23 2014-04-23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14/260,232 2014-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0847A TW201920847A (zh) 2019-06-01
TWI724364B true TWI724364B (zh) 2021-04-11

Family

ID=5426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605A TWI652415B (zh) 2014-04-23 2015-02-25 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TW104106038A TWI529319B (zh) 2014-04-23 2015-02-25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TW108102766A TWI724364B (zh) 2014-04-23 2015-02-25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及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605A TWI652415B (zh) 2014-04-23 2015-02-25 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TW104106038A TWI529319B (zh) 2014-04-23 2015-02-25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09938B2 (zh)
CN (2) CN105015687B (zh)
DE (2) DE102015203734B4 (zh)
TW (3) TWI6524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7691B2 (en) * 2013-06-28 2016-01-05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US9533733B2 (en) * 2013-06-28 2017-01-03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ITUA20161804A1 (it) * 2016-03-18 2017-09-18 Campagnolo Srl Gruppo pinza di un freno a disco per bicicletta e metodo per il montaggio di un gruppo pinza su un elemento portante di bicicletta
DE102016004516A1 (de) * 2016-04-13 2017-10-19 Wabco Europe Bvba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Nutzfahrzeuge
US10189536B2 (en) 2017-03-15 2019-01-29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US10604208B2 (en) * 2017-03-15 2020-03-31 Shimano Inc. Bicycle suspension tube and bicycle suspension fork
US10427750B2 (en) 2017-04-10 2019-10-01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DE102018207180A1 (de) * 2018-05-08 2019-11-14 Shimano Components (Malaysia) Sdn. Bhd. Scheibenbremssattel mit einem Verschleißanzeiger und Vorspannbauteil für Scheibenbremssattel mit einem Verschleißanzeiger
CN108869581B (zh) * 2018-07-25 2024-03-22 科益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插销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09110019B (zh) * 2018-08-09 2020-08-04 芜湖九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转换式摩托车仪表
US11952077B2 (en) 2018-08-13 2024-04-09 Nucap Industries Inc. Brake pad assembly for a bicyc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brake pad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10890223B2 (en) * 2019-03-14 2021-01-12 Shimano Inc. Disc brake caliper
US11124262B2 (en) 2019-04-24 2021-09-21 Shimano Inc. Adapter for disc brake caliper of human-powered vehic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9537A (zh) * 2011-08-25 2013-03-01 Shimano Kk 自行車盤式制動器卡鉗
TW201326602A (zh) * 2011-11-29 2013-07-01 Hb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煞車卡鉗調整機構
TW201332830A (zh) * 2013-04-29 2013-08-16 chun-da He 機車碟煞卡鉗座結構改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305623B1 (it) * 1998-05-05 2001-05-09 Rivolta S P A Impianto frenante per bicicletta
CN2363959Y (zh) * 1999-01-22 2000-02-16 许在州 自行车制动装置
US6148964A (en) * 1999-05-11 2000-11-21 Huang; Bill Front disk brake for a bicycle
US6230849B1 (en) * 1999-07-07 2001-05-15 Avid, L.L.C. Structure for adjustably attaching a disc brake caliper to a bicycle frame
US6336526B1 (en) * 2000-03-23 2002-01-08 Tzu-Chieh Chou Bicycle disk brake
US6390246B1 (en) * 2001-02-27 2002-05-21 Mu Kai Lee Disc brake attaching mechanism for cycles
US6745874B1 (en) * 2003-01-20 2004-06-08 Tan-Cheng Huang Anti-brake system for bicycles
TW572016U (en) * 2003-03-31 2004-01-11 Jeng-Wen Chen Fine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disc brake set of bicycle
US6945369B1 (en) * 2004-08-04 2005-09-20 Jui-Pin Chen Adjustable disk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7007776B1 (en) * 2005-02-04 2006-03-07 Ah-Ping Lin Bicycle disk brake device
US7478707B2 (en) * 2007-06-14 2009-01-20 Shimano Inc. Bicycle disc brake device
EP2444309B1 (en) 2010-10-20 2013-03-06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icycle disc brake
CN202765203U (zh) * 2012-07-25 2013-03-06 宁波力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
CN103573865B (zh) * 2012-08-03 2016-03-30 三阳工业株式会社 制动装置
US9227691B2 (en) * 2013-06-28 2016-01-05 Shimano Inc.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9537A (zh) * 2011-08-25 2013-03-01 Shimano Kk 自行車盤式制動器卡鉗
TW201326602A (zh) * 2011-11-29 2013-07-01 Hb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煞車卡鉗調整機構
TW201332830A (zh) * 2013-04-29 2013-08-16 chun-da He 機車碟煞卡鉗座結構改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980A (zh) 2015-11-01
CN109080754A (zh) 2018-12-25
DE102015203734B4 (de) 2016-06-02
TWI652415B (zh) 2019-03-01
CN105015687B (zh) 2018-09-21
TW201920847A (zh) 2019-06-01
CN105015687A (zh) 2015-11-04
CN109080754B (zh) 2021-02-23
TW201619521A (zh) 2016-06-01
US9309938B2 (en) 2016-04-12
DE202015009008U1 (de) 2016-06-14
US20150308524A1 (en) 2015-10-29
TWI529319B (zh) 2016-04-11
DE102015203734A1 (de)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4364B (zh) 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及用於制動卡鉗的底座結構
US10427751B2 (en) Bicycle-brake-caliper attachment structure
US9365259B2 (en) Disc brake caliper
TWI703282B (zh)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US9347505B2 (en) Disc brake caliper and base member
US9267560B2 (en)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assembly and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US10926831B2 (en)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US9487267B2 (en) Bicycle bottom bracket assembly
TWI721291B (zh) 碟剎轉子總成及剎車系統
US20110148095A1 (en) Hydraulic connector arrangement
CN104251272A (zh) 盘式制动卡钳以及基座构件
US9701362B2 (en) Bicycle brake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