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3432A -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3432A
CN104233432A CN201410513165.9A CN201410513165A CN104233432A CN 104233432 A CN104233432 A CN 104233432A CN 201410513165 A CN201410513165 A CN 201410513165A CN 104233432 A CN104233432 A CN 104233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alloy
magnesium lithium
thermal control
control coating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31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3432B (zh
Inventor
姚忠平
夏琦兴
李超楠
姜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5131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3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3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3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3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By Spraying Or Casting (AREA)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镁锂合金功能化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镁锂合金自身存在低红外辐射率,不能应用在热控系统中的问题。步骤:一、镁锂合金前处理;二、微弧氧化,得到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本发明制备的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抗热震性能好,太阳吸收比为0.22~0.40,辐射率达0.9~0.97。本发明拓宽了镁锂合金在空间领域的应用范围,而其重量相比于铝基涂层减少30%~40%。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锂合金功能化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锂合金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比普通镁合金轻1/4~1/3,比铝合金轻1/3~1/2,,被称为超轻合金。另外镁锂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延展性,电磁屏蔽特性,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航天领域中,当减轻1kg的运载质量,火箭发射成本将降低2万美元以上。因此,拓宽镁锂合金作在空间领域的应用,除了作为结构材料之外,航天工作者们把目光投向了镁锂合金的功能化设计。
空间飞行器在轨运行中,向阳面温度高,背阳面温度低,经历的环境变化可高达数百度。要使内部设备及仪器正常的工作,热控系统必不可少,而热控涂层是热控系统中应用最多的防护材料之一。常用的钛基、铝基热控涂层重量较大,影响飞行器进一步减重。若作为结构材料的镁锂合金同时具备结合良好,稳定性高的热控涂层,使其不仅满足空间飞行器的轻量化要求,也达到保护内部设备仪器的作用,将极大扩展了镁锂合金在空间领域的应用范围。目前尚无关于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低太阳吸收比高辐射率热控涂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镁锂合金自身存在红外辐射率,不能应用在热控系统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镁锂合金前处理:首先依次使用240#水磨砂纸、400#水磨砂纸和1000#水磨砂纸对镁锂合金进行打磨处理,再依次使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打磨后的镁锂合金,电吹风吹干,得到处理后的镁锂合金;
二、微弧氧化: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A·dm-2~30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10℃~40℃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5min~60min,得到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
步骤二中所述的电解液由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组成,溶剂为水;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g/L~20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0.1g/L~20g/L。
本发明的优点:
一、本发明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方法迎合了镁锂合金功能化设计要求,解决了镁锂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范围较窄及飞行器进一步减重的问题,拓宽了镁锂合金在空间领域的应用范围,而其重量相比于铝基涂层减少30%~40%,减重更加彻底;
二、本发明电解液体系环保经济,微弧氧化方法工艺简单,可加工各种形状的物件,制备的涂层均匀,耐腐蚀,耐摩擦,抗热震性能良好;
三、本发明制备的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外貌为白色,表面均匀美观。涂层厚度达到30μm~120μm,且厚度可调,由于是原位生长,故具有结合力好,抗热震性能好的特性,并且太阳吸收比为0.22~0.40,红外辐射率达到0.9~0.97,是性能优良的热控涂层;
四、本发明制备的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在300℃热震30次无脱落。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试验一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SEM图;
图2是试验一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XRD图;
图3是试验二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SEM图;
图4是试验二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镁锂合金前处理:首先依次使用240#水磨砂纸、400#水磨砂纸和1000#水磨砂纸对镁锂合金进行打磨处理,再依次使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打磨后的镁锂合金,电吹风吹干,得到处理后的镁锂合金;
二、微弧氧化: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A·dm-2~30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10℃~40℃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5min~60min,得到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
步骤二中所述的电解液由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组成,溶剂为水;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g/L~20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0.1g/L~20g/L。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一、本实施方式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方法迎合了镁锂合金功能化设计要求,解决了镁锂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范围较窄及飞行器进一步减重的问题,拓宽了镁锂合金在空间领域的应用范围,而其重量相比于铝基涂层减少30%~40%,减重更加彻底;
二、本实施方式电解液体系环保经济,微弧氧化方法工艺简单,可加工各种形状的物件,制备的涂层均匀,耐腐蚀,耐摩擦,抗热震性能良好;
三、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外貌为白色,表面均匀美观。涂层厚度达到30μm~120μm,且厚度可调,由于是原位生长,故具有结合力好,抗热震性能好的特性,并且太阳吸收比为0.22~0.40,红外辐射率达到0.9~0.97,是性能优良的热控涂层;
四、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在300℃热震30次无脱落。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所述的主成膜剂为硅酸盐或锆酸盐。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辅助成膜剂为磷酸盐或氟化钠。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使用NaOH调节电解液的pH值为8.5~14.0。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镁锂合金中锂的质量分数为2%~14%。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5A·dm-2~30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20℃~40℃和电解液的pH值为9~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20min~50min。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A·dm-2~5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10℃~15℃和电解液的pH值为12~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30min~60min。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20A·dm-2~30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40%,电解液的温度为20℃~30℃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0.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15min~40min。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0g/L~20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12g/L~20g/L。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2g/L~18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12g/L~15g/L。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优点:
试验一: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镁锂合金前处理:首先依次使用240#水磨砂纸、400#水磨砂纸和1000#水磨砂纸对镁锂合金进行打磨处理,再依次使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打磨后的镁锂合金,电吹风吹干,得到处理后的镁锂合金;
步骤一中所述的镁锂合金中锂的质量分数为4%;
二、微弧氧化: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8A·dm-2,正向电压300V~550V,电源频率1000Hz,占空比20%,电解液的温度为20℃~25℃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2.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20min,得到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
步骤二中所述的电解液由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组成,溶剂为水;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0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2g/L;所述的主成膜剂为硅酸盐;所述的辅助成膜剂为氟化钠;
步骤二中使用NaOH调节电解液的pH值为8.5~12.0。
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在300℃热震30次无脱落,说明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具有优良的结合力和热稳定性。
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为白色,厚度为46.8μm,太阳吸收比为0.40,红外辐射率为0.91。
图1是试验一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SEM图,从图1可以可知,微弧氧化涂层表面高低起伏,且分布着大量孔洞,其孔径分布在10μm~20μm之间,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图2是试验一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XRD图;图中“■”代表Li0.92Mg4.08,“□”代表MgO,“●”代表Mg2SiO4,从图2可知试验一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主要成分为MgO和Mg2SiO4组成,其中的基体为Li0.92Mg4.08
试验二: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镁锂合金前处理:首先依次使用240#水磨砂纸、400#水磨砂纸和1000#水磨砂纸对镁锂合金进行打磨处理,再依次使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打磨后的镁锂合金,电吹风吹干,得到处理后的镁锂合金;
步骤一中所述的镁锂合金中锂的质量分数为4%;
二、微弧氧化: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2A·dm-2,正向电压400V~650V,电源频率50Hz,占空比50%,电解液的温度为20℃~30℃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0.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10min,得到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
步骤二中所述的电解液由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组成,溶剂为水;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3g/L;所述的主成膜剂为锆酸盐;所述的辅助成膜剂为磷酸盐;
步骤二中使用NaOH调节电解液的pH值为8.5~10.0。
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在300℃热震30次无脱落,说明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具有优良的结合力和热稳定性。
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厚度为80μm,太阳吸收比为0.22,红外辐射率为0.97。
本试验制备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SEM图如图3所示。图3是试验二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SEM图,从图3可知试验二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表面高低起伏,除了微弧氧化孔洞外,还具有大小不一的突起结构,使得涂层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图4是试验二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XRD图;图中“■”代表Li0.92Mg4.08代表ZrO2,“□”代表MgF2,从图4可知试验二得到的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主要是由ZrO2和MgF2组成,而基体为Li0.92Mg4.08

Claims (10)

1.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镁锂合金前处理:首先依次使用240#水磨砂纸、400#水磨砂纸和1000#水磨砂纸对镁锂合金进行打磨处理,再依次使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打磨后的镁锂合金,电吹风吹干,得到处理后的镁锂合金;
二、微弧氧化: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 A·dm-2~30 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10℃~40℃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5min~60min,得到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
步骤二中所述的电解液由主成膜剂和辅助成膜剂组成,溶剂为水;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g/L~20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0.1g/L~2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成膜剂为硅酸盐或锆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成膜剂为磷酸盐或氟化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使用NaOH调节电解液的pH值为8.5~1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镁锂合金中锂的质量分数为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5A·dm-2~30 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20℃~40℃和电解液的pH值为9~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20min~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1A·dm-2~5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60%,电解液的温度为10℃~15℃和电解液的pH值为12~14.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30min~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处理后的镁锂合金置于不锈钢电解槽中,处理后的镁锂合金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不锈钢电解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再采用脉冲微弧氧化电源供电,在电流密度为20A·dm-2~30 A·dm-2,正向电压300V~650V,电源频率50Hz~2000Hz,占空比10%~40%,电解液的温度为20℃~30℃和电解液的pH值为8.5~10.0的条件下进行微弧氧化反应15min~4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0g/L~20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12g/L~20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中主成膜剂的浓度为12g/L~18g/L,辅助成膜剂的浓度为12g/L~15g/L。
CN201410513165.9A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33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165.9A CN104233432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165.9A CN104233432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3432A true CN104233432A (zh) 2014-12-24
CN104233432B CN104233432B (zh) 2016-08-31

Family

ID=52222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165.9A Active CN104233432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343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324A (zh) * 2014-12-25 2015-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微弧氧化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涂层的方法
CN105839153A (zh) * 2016-05-25 2016-08-10 上海交通大学 镁合金表面高导电率高红外发射率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6757278A (zh) * 2017-01-17 2017-05-3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镁合金表面热控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6835240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镁锂合金热控耐蚀一体化膜层制备方法
CN106854771A (zh) * 2016-12-06 2017-06-16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镁合金表面热控耐磨陶瓷膜层原位生长方法
CN108342742A (zh) * 2018-05-11 2018-07-3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镁锂合金表面前处理方法
CN108479417A (zh) * 2018-04-28 2018-09-04 邹峰 一种以玻璃中空纤维为载体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CN109537024A (zh) * 2018-11-14 2019-03-29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镁锂合金表面的热控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6098A (ja) * 2001-11-30 2003-06-13 Kasatani:Kk マグネシウム合金の陽極酸化処理用組成物および処理方法
CN101245485A (zh) * 2008-03-21 2008-08-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镁锂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CN101709496A (zh) * 2009-11-30 2010-05-19 郑州大学 一种镁基生物活性涂层的微弧氧化-电沉积制备方法
CN101736388A (zh) * 2010-01-25 2010-06-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镁合金表面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48469A (zh) * 2010-01-25 2010-06-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镁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48468A (zh) * 2010-01-25 2010-06-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镁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871119A (zh) * 2010-07-28 2010-10-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喷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6098A (ja) * 2001-11-30 2003-06-13 Kasatani:Kk マグネシウム合金の陽極酸化処理用組成物および処理方法
CN101245485A (zh) * 2008-03-21 2008-08-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镁锂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CN101709496A (zh) * 2009-11-30 2010-05-19 郑州大学 一种镁基生物活性涂层的微弧氧化-电沉积制备方法
CN101736388A (zh) * 2010-01-25 2010-06-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镁合金表面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48469A (zh) * 2010-01-25 2010-06-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镁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48468A (zh) * 2010-01-25 2010-06-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镁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871119A (zh) * 2010-07-28 2010-10-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喷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GQIAN WANG等: "Thermal control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s prepared by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SONGTAO LU 等: "Effect of Fe3+ ions on the therm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 coating grown in-situ on AZ31 Mg Alloy",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
李康: "镁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324A (zh) * 2014-12-25 2015-04-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微弧氧化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涂层的方法
CN104532324B (zh) * 2014-12-25 2017-06-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微弧氧化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涂层的方法
CN106835240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镁锂合金热控耐蚀一体化膜层制备方法
CN105839153A (zh) * 2016-05-25 2016-08-10 上海交通大学 镁合金表面高导电率高红外发射率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5839153B (zh) * 2016-05-25 2018-10-23 上海交通大学 镁合金表面高导电率高红外发射率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6854771A (zh) * 2016-12-06 2017-06-16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镁合金表面热控耐磨陶瓷膜层原位生长方法
CN106757278A (zh) * 2017-01-17 2017-05-3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镁合金表面热控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8479417A (zh) * 2018-04-28 2018-09-04 邹峰 一种以玻璃中空纤维为载体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CN108342742A (zh) * 2018-05-11 2018-07-3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镁锂合金表面前处理方法
CN109537024A (zh) * 2018-11-14 2019-03-29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镁锂合金表面的热控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3432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3432A (zh) 一种在镁锂合金表面原位生长的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辐射率陶瓷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5177672B (zh) 一种钛合金表面高太阳能吸收率高发射率黑色消光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4532324B (zh) 一种利用微弧氧化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涂层的方法
CN103194780B (zh) 一种钛合金表面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48465B (zh) 一种钛合金基体上耐高温高发射率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748468B (zh) 一种镁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880904B (zh) 一种铸铝合金微弧氧化前处理的方法
CN105734642B (zh) 一种高强度、大比表面积钛黑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1139729B (zh) 高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微弧氧化涂层制备方法
CN108315577A (zh) 激光增材制造用7xxx系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粉末及制备
CN109280949A (zh) 一种轻合金表面黑色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2943298A (zh) 镁合金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及镁合金手表壳
CN101775633A (zh) 在钛金属表面制备黑色氧化钛涂层的方法
CN106350849B (zh) 铝表面高吸收与低发射太阳光谱的氧化膜电沉积制备方法
CN101736388B (zh) Az91d镁合金表面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5483587A (zh) 一种提高tc4钛合金室温塑性的循环热氢处理工艺
CN105088314A (zh) 一种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构建超疏水膜层的方法
CN110804753B (zh) 一种合金表面复合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183094B (zh) 一种镁合金表面高发射率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4726874A (zh) 一种具有微纳分级通透性的钛表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9778A (zh) 一种钛合金基体表面高发射率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046102B (zh) 二步法制备具有宏观多孔微弧氧化涂层的方法
CN106835234B (zh) 用于微弧氧化的电解液、微弧氧化方法及铝或铝合金材料
CN105040070B (zh) 一种钛合金ta2表面高太阳吸收率低发射率膜层的制备方法
Anikin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control plasma electrolytic coatings on aluminum allo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