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394B -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8394B
CN104228394B CN201410269711.9A CN201410269711A CN104228394B CN 104228394 B CN104228394 B CN 104228394B CN 201410269711 A CN201410269711 A CN 201410269711A CN 104228394 B CN104228394 B CN 104228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mentioned
adsorption section
arm
b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97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8394A (zh
Inventor
长谷川浩
长谷川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9/00Bookmarkers; Spot indicators; Devices for holding books open; Leaf turners
    • B42D9/04Leaf tu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9/00Bookmarkers; Spot indicators; Devices for holding books open; Leaf turners
    • B42D9/04Leaf turners
    • B42D9/06Leaf turners having an arm reset after each operation

Landscapes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翻动书的页的翻页装置。该翻页装置具备:臂部,在前端具有对翻开的书的页进行吸附的吸附部,为了在页的翻动原位置使吸附部吸附该页、在页的翻动目的地位置使吸附部从该页分离,该壁部以使吸附部在翻动原位置以及翻动目的地位置间在页的上方往复动作的方式摆动;以及第一驱动部,使臂部以驱动轴为中心摆动。在吸附部在页的翻动原位置与页接触的最初,吸附部的有效面相对于页倾斜地接触。

Description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例如书等的页自动地翻动的装置,已知一种将重叠的页每次一张地粘附而将页翻动的翻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具体地说,通过粘附体支撑杆使升降自如的粘附体粘附于最上方的页,并使其从该处上升,由此使最上方的页与比其更靠下方的页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1174号公报
然而,仅通过使粘附体升降而使其与页接触,有时还产生即使粘附体粘附于页也无法可靠地保持(吸附)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高翻页时对页的保持(吸附)性能,并提高翻页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根据本发明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翻页装置,用于翻动书的页,该翻页装置具备:臂部,在前端具有对翻开的上述书的页进行吸附的吸附部,为了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使上述吸附部吸附该页、在上述页的翻动目的地位置使上述吸附部从该页分离,该臂部以使上述吸附部在上述翻动原位置以及上述翻动目的地位置间在上述页的上方往复动作的方式摆动;以及第一驱动部,使上述臂部以驱动轴为中心摆动,在上述吸附部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与上述页接触的最初,该吸附部的有效面相对于上述页倾斜地接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书画摄像机系统,具备:上述技术方案记载的翻页装置;以及对上述书的页进行拍摄的拍摄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书画摄像机系统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图1的书画摄像机系统的主要部分构成的说明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侧视图。
图3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臂部的前端所具备的吸附部的路径的图。
图4A至图4C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部的驱动轴的倾斜如何影响页的翻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5A至图5C是表示吸附部的路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部的驱动轴为水平的情况和相对于与装订处垂直地直立的垂直线倾斜的情况而不同的示意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侧视图,图5C是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臂部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附部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粘附部件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将粘附力变弱的粘附部件剥离的顺序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附部与翻动原位置的页接触的最初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臂部从图10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摆动了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从正面观察图10所示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书画摄像机系统的主控制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翻页装置执行的翻页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从正面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臂部的往动时的吸附部的路径与吸附部的旋转方向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一页量的翻动动作的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的驱动定时的时序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附部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通过吸引来吸附页的吸附部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吸附部与翻动原位置的页接触的最初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臂部从图18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摆动了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其中,在下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有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发明范围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书画摄像机系统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书画摄像机系统的主要部分构成的说明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侧视图。
图3是表示书画摄像机系统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主视图。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从左向右翻动书B的页P的情况。
如图1~图3所示,书画摄像机系统1具备:作为对书B的页P进行拍摄的拍摄单元的书画摄像机2;翻动书B的页P的翻页装置3;通信自如地连接于书画摄像机2及翻页装置3的计算机4。
书画摄像机2设有支架部21和安装于支架部21的上端的摄像机22。
支架部21在前后方向上、左右方向上倾倒自如,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伸缩自如,以便能够调整书B与摄像机22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摄像机22的透镜朝向下方,以便将书B收于其视角内。
在摄像机22与支架部21之间的接合部设有位置调整机构,由此还能够调整摄像机22的透镜所朝向的方向。
翻页装置3具备:
对已打开的书B进行保持的保持台6;
翻动机构30,在保持台6上的书B的页P的翻动原位置保持页P,并在页P的翻动目的地位置解除对页P的保持;
送风部5,通过使风通过位于翻动原位置的页P的上方,对位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吹风;以及
对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6。
如图3所示,保持台6具备通过未图示的铰链而折叠自如的一对保持板61、62。
在此,如图3所示,在书B的页P从左向右翻动的情况下,一对保持板61、62中配置于左侧的一个保持板61以沿着桌子D上的方式放置,配置于右侧的另一个保持板62以相对于一个保持板61以规定的角度立起的方式倾斜并放置于桌子D上。
在一个保持板61上放置处于书B的翻动原位置的页P,在另一个保持板62上放置处于书B的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
在书B的页P从右向左翻动的情况下,配置于右侧的另一个保持板62以沿着桌子D上的方式放置,配置于左侧的一个保持板61以相对于另一个保持板62以规定的角度立起的方式倾斜并放置于桌子D上。
在另一个保持板62上放置处于书B的翻动原位置的页P,在一个保持板61上放置处于书B的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
由此,保持台6保持书B,以便与位于翻动原位置的页P相比、位于翻动目的地的页P向相对于书B的装订处b2立起方向倾斜。
另外,一对保持板61、62通过铰链而变得折叠自如,因此一对保持板61、62所成的角度也能够调整,位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变得调整自如。
作为倾斜角度θ,优选在30~45度内的范围进行调整。
翻动机构30具备:台座31;马达等第一驱动部(驱动部)33,设置在台座31上,且具有驱动轴32;以驱动轴32为中心摆动的臂部34;以及吸附部35,安装于臂部34的前端,对书B的页P进行吸附。
台座31以一个边与在保持台6上被翻开的书B的上边b1平行的方式,被配置于桌子D上。
在下面的说明中,设书B侧为后,设台座31侧为前。
书B的装订处b2沿前后方向。
台座31具备主台部311以及副台部312,副台部312以与主台部311重叠的方式设置,且副台部312相对于该主台部311的角度α调整自如。
在副台部312的后端部(书B侧的端部)设置未图示的铰链,副台部312与主台部311的角度α通过该铰链而调整自如。
在副台部312设有对第一驱动部33进行支撑的、旋转自如的旋转板313。
相对于该旋转板313的上表面平行地配置有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轴32。
在将书B的页P从左向右翻动的情况下,旋转板313的角度以如下方式来决定,即:驱动轴32的后端部(书B侧的端部)相对于页P的装订处b2朝向右侧,相当于基端部的前端部(与书B相反一侧的端部)相对于装订处b2朝向左侧。
另一方面,在将书B的页P从右向左翻动的情况下,旋转板313的角度以如下方式来决定,即:驱动轴32的后端部(书B侧的端部)相对于页P的装订处b2朝向左侧,前端部(与书B相反一侧的端部)相对于装订处b2朝向右侧。
无论翻动方向如何,驱动轴32都以基端部相对于书B的装订处b2处于页P的翻动原位置侧的方式倾斜,且相对于书B所放置的面(水平面)也倾斜角度α。
另外,在副台部312的后端部(书B侧的端部)形成有定位时的标记314。
优选以该标记314重叠于装订处b2的延长线上的方式来配置台座31。
臂部34相对于驱动轴32朝向书B侧倾斜,且以若驱动轴32旋转则臂部34以驱动轴32为中心描绘圆弧的方式、在页P的翻动原位置与页P的翻动目的地位置之间往返动作。
即,驱动轴32是臂部34的摆动对称轴。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从页P的翻动原位置到翻动目的地位置的移动作为往动,将从翻动目的地位置到翻动原位置的移动作为返动。
图3从正面侧(沿页P的装订处b2的轴的方向(将装订处b2作为法线的方向))表示臂部34的前端所具备的吸附部35的路径。
如图3所示,位于臂部34的前端的吸附部35,在往动时从与页P的翻动原位置接触的位置起,以在页P的上方描绘圆弧的方式移动并移动至页P的翻动目的地位置。
图4A至图4C是示意地表示驱动轴32的倾斜如何影响页P的翻动动作的说明图。
另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观察,示出了不使用保持台6而将书B直接载置于桌子D上的情况。
图4A示出了驱动轴32沿着装订处b2的延长线上且被水平配置的情况。
该情况下,吸附部35在将装订处b2作为对称轴的路径上移动,因此,吸附部35在翻动目的地位置也保持接触于右侧的页P上的状态,不能从页P分离。
图4B示出了使驱动轴32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以该驱动轴32的后端部相对于页P的装订处b2朝向右侧且相当于基端部的前端部相对于装订处b2朝向左侧的方式倾斜的情况。
该情况下,即使在页P的翻动原位置使吸附部35吸附,在臂部34以驱动轴32为中心旋转时,在往动的终点位置,吸附部35从书B向前侧离开。
因此,能够使吸附部35容易从所吸附的页P分离。
但是,可知有时页P无法顺利翻动。
作为其原因,可以认为因素之一是,从翻页的前半部分到中间部分(椭圆S部分),书B与吸附部35的距离变长。
图4C示出了使驱动轴32相对于书B的装订处b2倾斜且使驱动轴32相对于水平面也倾斜的情况,即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轴32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从翻页的前半部分到中间部分(椭圆S部分)的书B与吸附部35的距离比图4B的情况短。
具体地讲,图5A至图5C为表示吸附部35的路径根据驱动轴32为水平的情况和驱动轴3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情况而不同的示意图,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侧视图,图5C为主视图。
在图5A至图5C中,将书B的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书B的上下方向设为y方向,将书B的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
在图5A至图5C中,示出了为了明确使驱动轴3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了这一点而将驱动轴32与书B的装订处b2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如图5A至图5C所示,在驱动轴32为水平的情况(图中虚线部分)下,吸附部35的轨迹n1为,当从上面观察时成为沿着左右方向的直线状(图5A),当从侧面观察时成为沿着铅垂线方向的直线状(图5B),当从正面观察时成为半圆状(图5C)。
另一方面,在使驱动轴3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情况(图中实线部分)下,吸附部35的轨迹n2为,当从上面观察时成为后侧凸起的弧状(图5A),当从侧面观察时成为上端向后侧倾斜的直线状(图5B),当从正面观察时成为半圆被压扁的弧状(图5C)。
图5B所示的轨迹n2示出了从侧方观察吸附部35的驱动轨迹平面的状态,可知其相对于包含书B的左右方向和书B的铅垂法线的面(xz平面)倾斜。
另外,从图5C可知,从吸附部35到装订处b2的距离在吸附部35通过装订处b2上方时比在翻动原位置吸附于页P时短。
即,在吸附部35通过装订处b2上方时,轨迹n2比轨迹n1更能够缩短从书B到吸附部35的距离。
由此,在图4C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在翻页的后半部分使书B(装订处b2)与吸附部35的距离变长并使吸附部35容易从所吸附的页P分离,并且能够缩短从翻页的前半部分到中间部分(椭圆S部分)的书B(装订处b2)与吸附部35的距离,能够使页P适度地松弛,因此能够可靠地翻动页P。
并且,在返动时,前进方向与往动时相反,吸附部35按照相同的路径以从页P分离了的状态移动,并最终在页P的翻动原位置吸附于新的页P。
通过重复该往返动作,进行页P的翻动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以驱动轴32相对于翻开了的书B的装订处b2倾斜并且相对于水平面也倾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驱动轴32相对于装订处b2、水平面的任一方倾斜的情况,当然也分别具有效果。
对于驱动轴32仅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情况,如后述那样,使第二驱动部37驱动、或在右侧使吸附部35停留于比左侧高的位置,而使吸附部35易于从页分离即可。
下面,说明臂部34及吸附部35的具体构成。
图6是表示臂部34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那样,在驱动轴32的前端部安装有旋转体321。
在该旋转体321上,以沿着与驱动轴32正交的平面的方式安装有臂部34。
臂部34例如是树脂制的矩形板状部件。
该臂部34成为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扁平的板状。
在臂部34的前端例如经由马达等第二驱动部(吸附旋转驱动部)37而装配有吸附部35。
第二驱动部37被配置成其驱动轴39沿着相对于臂部3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在该驱动轴39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吸附部35,吸附部35伴随着该驱动轴39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第二驱动部37以及吸附部35由罩覆盖。
图7是表示吸附部35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如图7所示那样,吸附部35为大致圆柱状的粘附部。
吸附部35具备圆柱状的旋转辊351和卷绕在旋转辊351周围的粘附部件352。
这里,希望提高吸附部35相对于第二驱动部37的驱动轴39的更换操作效率。
因此,例如通过海绵等那样的弹性体来形成旋转辊351,并在其中心部形成供驱动轴39嵌合的嵌合孔353。
作为海绵以外的弹性体,可列举出橡胶、发泡体等。
嵌合孔353的内径形成得比驱动轴39的外径小,通过将驱动轴39推入嵌合孔353,由此旋转辊351收缩,驱动轴39嵌合于嵌合孔353内。
因此,在更换时,仅通过从驱动轴39拉拔旋转辊351就能够将其拆下。
这样,由于旋转辊351为弹性体,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吸附部35相对于驱动轴39的拆装动作,并能够使更换操作变得容易。
图8是表示粘附部件352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粘附部件352是片状体,如例如双面胶带等那样具有两面粘附构造。
粘附部件352是两层构造,在吸附于书B的一侧(表面侧)为弱粘层354,该弱粘层354具有因为是弱粘性所以即使剥离也不会留下残渣的特征和能够多次使用的特征。
另一方面,在背面侧为强粘层355,该强粘层355具有比弱粘层354强的粘性,以便能够维持被卷绕于旋转辊351的状态。
另外,在粘附部件352上按每规定的长度形成有齿孔356。
图9A及图9B是表示将粘附力变弱的粘附部件352剥离的顺序的说明图。
首先,在用户感觉到粘附力已变弱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将最表面的粘附部件352剥离一圈的量,从而使新的粘附部件352的弱粘层354露出。
然后,粘附力变弱的部分能够沿齿孔356切断。
在该切断时,如图9B所示那样存在被暂时剥离的部分时,用户再次粘贴该部分。
由此,新的弱粘层354露出,因此能够适当地重新开始翻页动作。
图10是表示吸附部35与翻动原位置的页P接触的最初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那样,在臂部34向箭头Y3方向摆动而吸附部35与翻动原位置的页P接触的最初,吸附部35的有效面(粘附面)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
具体地说,驱动轴32、39、臂部34的长度、角度、安装位置等被预先设定为,大致圆柱状的吸附部35的一方底面的圆周部35a的一部分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
此外,吸附部35的有效面为由母线构成的外周面。
如此,如果有效面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则在接触最初,相对于页P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对页P作用较高的压力,能够可靠地使吸附部35吸附(粘附)于页P。
图11是表示使臂部34从图10的状态起进一步摆动了的状态的示意图。
即使成为吸附部35与翻动原位置的页P接触的最初的状态,臂部34的摆动也未结束,通过第一驱动部33使臂部34进一步向箭头Y3方向前进。
吸附部35保持与页P接触的状态,因此臂部34围绕与长度方向平行的轴扭转,并且沿长度方向挠曲。
然后,由弹性体构成的旋转辊351变形,与其嵌合的驱动轴39与对应于旋转辊351的中心轴的T1偏离,吸附部35以母线(包括母线的一定宽度)与页P紧贴。
由此,吸附部35的有效面以比刚刚接触之后更大的面积与页P紧贴。
图12是从正面观察图10所示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该图12所示那样,即使翻动原位置的页P存在挠曲,如果吸附部35的有效面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则在接触最初相对于页P的接触面积也变小。
由此,能够对页P作用较高的压力,能够可靠地吸附于页P。
如此,在吸附时,吸附部35以按照2个阶段吸附于页P的方式动作,因此能够使吸附部35可靠地吸附于页P。
如图1~图3所示,送风部5被配置于书B的翻动原位置的上游侧。
例如,在书B的页P从左向右翻动的情况下,送风部5被配置在位于书B的翻动原位置的页P的左侧,在书B的页P从右向左翻动的情况下,送风部5被配置在位于书B的翻动原位置的页P的右侧。
因此,送风部5被配置于脱离摄像机22视角的位置。
另外,送风部5具备:具有送风的送风口51的主体部52、和对主体部52进行支撑的送风台53。
在主体部52设有从送风口51送出风的风扇部54(参照图13)、和用于变更来自风扇部54的风的前进方向(风向)的风向调整部55(参照图13),通过该风向调整部55,风向以送风口51为中心沿上下方向变更(图3中箭头Y2的方向)。
送风台53以规定高度支撑主体部52。
该送风台53被设定为将送风口51配置于比位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更高的位置。
由此,从送风口51送出的风通过位于翻动原位置的页P的上方,并吹到位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
风对位于翻动原位置的页P基本无影响,而对于位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风的影响提高。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书画摄像机系统1的主控制构成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书画摄像机系统1的主控制构成的框图。
如图13所示那样,翻页装置3的控制部36具备:
用于驱动第一驱动部33的马达驱动器361;
用于驱动第二驱动部37的马达驱动器362;
用于驱动风扇部54的马达驱动器368;
用于驱动风向调整部55的马达驱动器369;
记录了各种程序的ROM363;
在执行ROM363中的程序时展开该程序的RAM364;
被输入各种指示的操作部365;
基于来自操作部365的指示、将ROM363中的程序展开至RAM364并执行、由此来控制马达驱动器361、362的CPU366;
连接计算机4的I/F367;以及
电源370。
在操作部365设有用于使翻页处理开始的开始开关365a、和用于使翻页处理停止的停止开关365b等。
CPU366将从开始开关365a被操作起至停止开关365b被操作为止所翻动的页数作为N值来进行计数。
将该N值存储在RAM364中。
以下,对书画摄像机系统1的翻页处理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翻页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说明执行翻页处理前的准备。
在翻页装置3中,对臂部34进行对位,以便吸附部35被预先配置在起点(返动的终点位置)。
此时,用户确认粘附部件352的粘附性,在粘性弱的情况下,剥离该弱的部分,使新的粘附部件352露出。
之后,翻开书B,并翻开想要开始取得的页P的前一页的页P,使吸附部35移动至往动的终点位置(返动的起点位置)。
之后,当开启翻页装置3的电源370时,CPU366将ROM363中的翻页处理用的程序展开至RAM364并执行。
如图14所示那样,在步骤S1中,CPU366判断开始开关365a是否已被操作,在未被操作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该判断状态,在已被操作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2。
在步骤S2中,CPU366将存储于RAM364的N值重新设置为0。
在步骤S3中,CPU366驱动风扇部54来执行从送风部5的送风。
此时,风扇部54的风量为初始风量。
另外,在页P的翻动开始时,位于翻动原位置的页P多而具有厚度。
因此,以使来自送风部5的风的风向比水平稍向上的方式来控制风向调整部55。
在步骤S4中,CPU366以使臂部34从右向左移动(返动)的方式来控制第一驱动部33。
在步骤S5中,CPU366判断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时间是否超过了第一规定时间,在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地继续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在超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6。
第一规定时间被设定为能够使臂部34从返动的起点移动至终点的时间。
在步骤S6中,CPU366使第一驱动部33停止。
由此,在吸附部35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吸附于左侧的页P。
在步骤S7中,CPU366以使臂部34从左向右移动(往动)的方式来控制第一驱动部33。
在步骤S8中,CPU366判断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时间是否超过了第二规定时间,在为第二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地继续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在超过了第二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9。
第二规定时间优选被设定为比第一规定时间短的时间,特别优选的是被设定为在臂部34开始往动之后从在往动的一半地点通过的附近起到结束往动为止的时间。
在步骤S9中,CPU366在保持使第一驱动部33驱动的状态下对第二驱动部37进行控制而使吸附部35旋转。
通过该旋转,在使吸附部35从页P分离时吸附部35的吸附强度变化,能够可靠地使吸附部35从页P分离。
并且,如图15所示,在往动时,臂部34顺时针旋转(箭头Y1)。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性能,优选的是,第二驱动部37使吸附部35向与臂部34的摆动相反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箭头Y4)旋转。
在步骤S10中,CPU366判断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时间是否超过了第一规定时间,在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地继续第一驱动部33以及第二驱动部37的驱动,在超过了第一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CPU366使第一驱动部33及第二驱动部37停止。
在第二驱动部37旋转的期间内,页P从吸附部35分离,由此,吸附部35以从页P分离了的状态被配置于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离开的位置。
当为该位置时,吸附部35及臂部34脱离摄像机22的视角,翻页机构30整体脱离摄像机22的视角(参照图2A)。
另外,图16表示一页量的翻动动作的第一驱动部33以及第二驱动部37的驱动定时。
这里,对使第二驱动部37的驱动结束定时与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结束定时相同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使第二驱动部37的驱动结束定时比第一驱动部33的驱动结束定时早。
在步骤S12中,CPU366向计算机4输出翻页完成信号。
在步骤S13中,计算机4基于所输入的翻页完成信号来控制摄像机22,进行当前翻开的页P(对开状态)的拍摄。
此时,翻页机构30以及送风部5脱离摄像机22的视角,因此,仅当前翻开的页P被拍摄。
摄像机22的拍摄图像数据,按每一张(每一次拍摄)进行编号后,记录在计算机4的记录部41中。
此外,在步骤S13中,也可以对当前翻开的对开状态的双方的页P进行拍摄,但优选为,仅对未倾斜的与翻动原位置对应的页P、例如奇数页进行拍摄,并与另外使翻动原位置的页P成为偶数页而仅对偶数页进行拍摄的图像一起,相互不同地按照页顺序进行排列,并集中为整页的扫描图像。
在步骤S14中,CPU366对N值加1并存储于RAM364。
在步骤S15中,CPU366判断N值是否超过了第一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16,在未超过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17。
若停留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变多,则变得容易返回到翻动原位置,因此,将即使以初始风量也能够可靠地压住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的翻动量作为第一阈值。
在步骤S16中,CPU366控制风扇部54,变更为比初始风量大的风量。
在步骤S17中,CPU366判断N值是否超过了第二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18,在未超过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19。
若翻动了的页P变多,则翻动原位置的页P整体变低,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的页根的位置也降低。
因此,将即使以初始的风向也能够可靠地压住翻动目的地位置的页P的翻动量作为第二阈值。
在步骤S18中,CPU366控制风向调整部55,将风向变更为比初始的风向更向下。
在步骤S19中,CPU366判断是否对停止开关365b进行了操作,在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使处理移至步骤S2,在操作了的情况下,结束翻页处理。
由此,反复进行翻页动作与拍摄动作,所希望的页P的拍摄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吸附部35在翻动原位置与页P接触的最初,该吸附部35的有效面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因此在接触最初能够使相对于页P的接触面积变小。
由此,接触最初对页P作用较高的压力,能够可靠地使吸附部35吸附于页P。
由此,能够提高翻页时相对于页P的保持(吸附)性能,能够提高翻页的可靠性。
此外,在页P的翻动原位置吸附部35与页P接触之后,该吸附部35的有效面以比刚刚接触之后更大的面积紧贴,因此能够将在接触最初吸附于页P的吸附部35的接触面积扩大,能够更可靠地使吸附部35吸附于页P。
此外,臂部34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成为扁平的板状,因此能够使臂部34容易地扭转。
通过使用该臂部34的扭转,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使吸附部35的接触面积从较小的状态扩大。
此外,在臂部34在页P的翻动原位置与页P接触之后,围绕与臂部3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扭转,因此与围绕与短边方向平行的轴扭转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小的力使臂部34扭转。
此外,大致圆柱状的吸附部(粘附部)35的一方的底面的圆周部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接触最初的接触面积的缩小化。
此外,在吸附部35在页P的翻动原位置与页P接触之后,大致圆柱状的吸附部35的母线(包括母线在内的一定宽度)与页P紧贴,因此即使接触面积变大,也是没有角的部分与页P接触。
由此,能够抑制对页P造成损伤。
此外,旋转辊351由弹性体形成,因此能够吸收吸附部35与页P接触时的冲击,能够抑制对页P造成损伤。
此外,臂部34为树脂制,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使臂部34具有扭转特性良好的弹性。
此外,在翻动目的地位置使吸附部35从页P分离时,吸附部35以使吸附部35的吸附强度变化的方式旋转,因此在吸附部35旋转时能够减弱吸附强度,能够更可靠地使吸附部35从页P分离。
此外,在具备对书B的页P进行拍摄的摄像机22的书画摄像机系统1中设置有翻页装置3,因此能够在自动地翻动页P的同时可靠地对各页P进行拍摄。
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吸附部35具备粘附部件352并通过该粘附部件352的粘附性来吸附页P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通过使用由空气吸引带来的负压的吸引等来使吸附部吸附页P。
图17是表示通过吸引来吸附页P的吸附部35A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7所示那样,吸附部35A具备大致三角锥状的主体部357、和从主体部357的上部延伸并与未图示的泵连通的空气管358。
在主体部357的底面,形成有通过负压来吸附页P的吸引口359。
该吸引口359经由空气管358与泵连通。
如果驱动泵并经由空气管358使主体部357的内部空间成为负压,则对吸引口359作用吸引力。
使用该吸引力能够使吸附部35A吸附页P。
该吸附部35A被安装在臂部34的前端。
图18是表示吸附部35A与翻动原位置的页P接触的最初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8所示那样,在吸附部35A与翻动原位置的页P接触的最初,吸附部35A的有效面(底面)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
如此,如果使有效面相对于页P倾斜地接触,则在接触时刻,页P不会堵塞吸引口59整体,负压不会直接作用于页P的面。
与此相对,在以有效面相对于页P以平行的状态接触并对接触面一齐地施加负压的那种情况下,有时页P会由于负压而无用地乱动。
由此,如上所述,如果在接触时刻负压不直接作用于页P,则能够抑制页P的乱动,能够稳定、轻巧、可靠地使吸附部35A与页P抵接。
图19是表示从臂部34图18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摆动了的状态的示意图。
即使成为吸附部35A与翻动原位置的页P接触了的最初的状态,臂部34的摆动也未结束,臂部34通过第一驱动部33而继续前进。
由于吸附部35A保持与页P接触的状态,因此臂部34围绕与长度方向平行的轴扭转。
由此,吸附部35A的有效面整体与页P紧贴。
在该阶段,负压直接作用于页P的面,能够稳定、轻巧、可靠地使吸附部35A与页P抵接,而对页P进行吸引。
如此,即使在通过吸引来吸附页P的情况下,在吸附时,吸附部35A也以按2个阶段而吸附于页P方式动作,因此能够使吸附部35A可靠地吸附页P,能够恰当地使用本发明的构成。
此外,除了吸引、粘附,还能够将基于静电吸附的吸附用于吸附部。
页的吸附(粘附、吸引)和分离是相反的功能,在仅单纯地提高吸附(粘附、吸引)力的情况下,在分离的阶段会产生问题。
根据本发明,如上述那样,即使是相同的吸附力(相同粘附力的粘粘附部件、相同吸引力),通过使吸附(粘附)时的动作成为2个阶段,由此也能够提高吸附(粘附、吸引)动作的可靠性,能够兼顾相反的功能即吸附(粘附、吸引)动作和分离动作的可靠性。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范围和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页装置,用于翻动书的页,具备:
臂部,在前端具有对翻开的上述书的页进行吸附的吸附部,为了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使上述吸附部吸附该页、在上述页的翻动目的地位置使上述吸附部从该页分离,该臂部以使上述吸附部在上述翻动原位置以及上述翻动目的地位置间在上述页的上方往复动作的方式摆动;以及
第一驱动部,使上述臂部以驱动轴为中心摆动,
上述翻页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附部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与上述页接触的最初,该吸附部的有效面相对于上述页倾斜地与该页接触,
在上述吸附部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与上述页接触之后,上述臂部围绕与上述臂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扭转,由此上述吸附部与上述页紧贴。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在上述吸附部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与上述页接触之后,通过上述第一驱动部使上述臂部摆动,以便该吸附部的有效面以比刚刚接触之后更大的面积紧贴。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臂部的与该臂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扁平的板状。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吸附部为大致圆柱状的粘附部,
上述大致圆柱状的粘附部的一方的底面的圆周部相对于上述页倾斜地与该页接触。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粘附部在上述页的翻动原位置与上述页接触之后,通过上述第一驱动部使上述臂部摆动,以便在上述大致圆柱状的粘附部的母线处与上述页紧贴。
6.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粘附部具备:
粘附部件,粘附上述页;以及
旋转辊,在周围装卸自如地具有上述粘附部件,
上述旋转辊由弹性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吸附部具有通过负压来吸附上述页的吸引口,
上述吸引口的有效面相对于上述页倾斜地与该页接触。
8.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上述臂部为树脂制。
9.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翻页装置,其中,
具备使上述吸附部相对于上述臂部旋转的第二驱动部,
上述第二驱动部,在使上述吸附部从上述页分离时,以使上述吸附部的吸附强度变化的方式使上述吸附部旋转。
10.一种书画摄像机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9任一项记载的翻页装置;以及
对上述书的页进行拍摄的拍摄机构。
CN201410269711.9A 2013-06-18 2014-06-17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28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7095A JP5867453B2 (ja) 2013-06-18 2013-06-18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3-127095 2013-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394A CN104228394A (zh) 2014-12-24
CN104228394B true CN10422839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017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97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28394B (zh) 2013-06-18 2014-06-17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1194B2 (zh)
JP (1) JP5867453B2 (zh)
CN (1) CN104228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2731B2 (ja) 2012-09-20 2016-06-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929736B2 (ja) 2012-12-18 2016-06-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5907216B2 (ja) 2014-06-30 2016-04-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191589B2 (ja) 2014-12-15 2017-09-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頁めくり方法
JP6268678B2 (ja) * 2015-06-01 2018-01-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頁めくり方法
JP6156447B2 (ja) * 2015-06-30 2017-07-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49351B2 (ja) * 2015-09-15 2017-1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押え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376099B2 (ja) * 2015-10-06 2018-08-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影作業支援装置、撮影作業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60612B2 (ja) * 2015-12-22 2018-01-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方法
CN109714495B (zh) * 2017-10-25 2023-09-19 易源霖 一种极速扫描仪及分页设备
CN110001232A (zh) * 2017-12-20 2019-07-1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翻动敞开的书籍的页的装置、以及其方法
CN110435327B (zh) * 2019-08-09 2020-08-18 北京灵伴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自动翻页扫描仪的吸书机构及吸书方法
CN110933247B (zh) * 2020-01-06 2020-07-17 诸暨市智盈智能技术服务部 一种书籍图像自动扫描处理设备
CN114157770B (zh) * 2021-11-29 2023-10-13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文档电子化处理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9940A (en) * 1996-09-09 1999-11-09 Araghi; Behrooz Book holder
CN102963151A (zh) * 2012-11-16 2013-03-13 大连民族学院 一种自动翻书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9096A (ja) * 1990-06-19 1992-02-18 Nec Corp 改頁装置
JPH05201174A (ja) 1992-01-29 1993-08-10 Ricoh Co Ltd ブック型原稿のページめくり装置
JPH0580776U (ja) * 1992-03-31 1993-11-02 俊男 飯島 ページめくり機
JPH10137045A (ja) * 1996-11-14 1998-05-26 Nobuo Sakuma 譜面台または書見台用器具
US6049033A (en) * 1999-06-28 2000-04-11 Dallas; W. Gordon Page turning device
JP2001219674A (ja) * 2000-02-14 2001-08-14 Toshiba Corp 冊子の頁捲り装置
US6611362B2 (en) * 2001-09-28 2003-08-26 Xerox Corporation Automatic book page turner for imaging
US6574014B2 (en) * 2001-09-28 2003-06-03 Xerox Corporation Automatic book page turner for imaging
JP2003320769A (ja) * 2002-05-07 2003-11-11 Aisan Ind Co Ltd ページ捲り装置
US20050230592A1 (en) * 2004-04-19 2005-10-20 Tillinghast Adam C Automated page turner
AT502166B1 (de) * 2004-09-09 2007-03-15 Jakes Alfred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eines blattes
US7543790B2 (en) * 2006-04-03 2009-06-09 Will Andrew Starcher Multiple configuration portable easel
WO2008157764A1 (en) * 2007-06-21 2008-12-24 Kirtas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page turning apparatus to assist in viewing pages of a document
EP2201750B1 (de) 2007-09-17 2011-11-16 Quidenus Gmbh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des inhalts eines buches
US8226056B2 (en) * 2008-02-29 2012-07-24 Tom Kallman Portable video stand
JP5942731B2 (ja) 2012-09-20 2016-06-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929736B2 (ja) 2012-12-18 2016-06-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頁めくり装置、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9940A (en) * 1996-09-09 1999-11-09 Araghi; Behrooz Book holder
CN102963151A (zh) * 2012-11-16 2013-03-13 大连民族学院 一种自动翻书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394A (zh) 2014-12-24
JP2015000550A (ja) 2015-01-05
JP5867453B2 (ja) 2016-02-24
US9481194B2 (en) 2016-11-01
US20140366412A1 (en)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394B (zh) 翻页装置以及书画摄像机系统
CN105691029B (zh) 翻页装置以及翻页方法
CN105936192B (zh) 对已打开的书的页进行翻页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74296B (zh) 翻页装置
JP5907216B2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4252095B (zh) 书画摄像机系统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JP6003820B2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7009779A (zh) 书页按压装置、书画摄像机系统及书画摄像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JP5942733B2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方法
JP6260606B2 (ja) 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読み取り方法
JP6260612B2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136867A (ja) 頁めくり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8020578A (ja) 頁押え装置
JP2017200772A (ja) 頁めくり装置及び頁めくり方法
JP6341227B2 (ja) 本の頁をめくる方法
JP6260638B2 (ja) 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JP6176356B2 (ja) 撮像方法
JP6493760B2 (ja) 頁押え装置、及び書画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6221858A (ja) 頁めく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