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5524B -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5524B
CN104225524B CN201410443178.3A CN201410443178A CN104225524B CN 104225524 B CN104225524 B CN 104225524B CN 201410443178 A CN201410443178 A CN 201410443178A CN 104225524 B CN104225524 B CN 104225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oot
group
medicine
gi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31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5524A (zh
Inventor
陈立典
张玉琴
李煌
徐伟
褚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pai Zheng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4104431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5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5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5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5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5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天花粉15‑45份、桂枝4.5‑13.5份、白芍4.5‑13.5份、甘草3‑9份、生姜4.5‑13.5份、大枣6‑18份。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利用中医配伍理论将六味药材组方后,邪正兼顾,阴阳并补,气血双调,柔润筋脉,缓痉之急,能够解肌调营,养营生津,达到显著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新选择。

Description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 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栝楼桂枝汤的新用途,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栝楼桂枝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篇曰:“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方药组成:天花粉2两,桂枝3两,白芍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服法与禁忌:上6味,以水9L,煮取3L,分温3服,取微汗,汗不出,食烦,啜热粥。原方主要治疗太阳汗出恶风的柔痉,病机为邪阻筋脉,营卫不利,主要症状以身体强硬不适为主。功效:解肌祛邪,舒缓筋脉。主治:太阳柔痉体强证。症见项背强直,肢体拘急,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兼弦。临床运用:本方可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落枕、颈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皮肤干燥综合征、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神经性耳鸣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以本方加粉葛、生地治疗精神疾病;用本方治疗小儿抽搐症(气虚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血虚加当归,阴虚加石斛);合葛根治疗外感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认知障碍指与上述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认知的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任何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认知障碍。由于大脑的功能复杂,且认知障碍的不同类型互相关联,即某一方面的认知问题可以引起另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认知异常(例如,一个病人若有注意力和记忆方面的缺陷,就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障碍)。因此,认知障碍是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栝楼桂枝汤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在制备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天花粉15-45份、桂枝4.5-13.5份、白芍4.5-13.5份、甘草3-9份、生姜4.5-13.5份、大枣6-18份。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治疗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天花粉30份、桂枝9份、白芍9份、甘草6份、生姜9份、大枣12份。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由天花粉、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所述的制剂是片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丸剂。
所述的口服液中含有瓜氨酸和γ-GABA的含量分别为:瓜氨酸:5.20-5.34mg/g,γ-GABA的含量为286.41-294.48mg/g。
其中,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白芍粉碎成细粉,过筛;
c、取桂枝、生姜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
d、天花粉、甘草、大枣,c步骤提取后的桂枝、生姜药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清膏中加入b步骤制备的白芍细粉、c步骤的挥发油,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利用中医配伍理论将六味药材组方后,邪正兼顾,阴阳并补,气血双调,柔润筋脉,缓痉之急,能够解肌调营,养营生津,达到显著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新选择。
本发明可通过改善脑组织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调节血浆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及SOD、GSH、MDA等含量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通过调节海马中Ach、AchE及氨基酸含量及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ET、TXBz、CGRP、6-Keto-PGFia达到治疗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通过调节组织中SOD、CAT、NF-κB及IL-1β的表达达到治疗Alzheimer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总之,本发明物主要多方面、多角度的通过调节血清或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及SOD、GSH、MDA等含量达到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样品HPLC-DAD色谱图,其中,A:混合对照品B:栝楼桂枝汤(1没食子酸 2原儿茶酸 3芍药内酯苷 4芍药苷 5甘草苷 6甘草素 7肉桂酸8桂皮醛 9甘草酸)
图2混合对照品及各样品色谱图,其中,1、混合对照品(A:γ-GABAB:瓜氨酸)2、阴性样品(桂枝汤)3、栝楼桂枝汤4、天花粉
图3神经行为学评价直方图
图4脑梗死组织切片图与梗死体积比例直方图
图5 A-假手术组 B-模型组 C-阳性组 D-低剂量组 E-中剂量组 F-高剂量组
图6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直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制备
1、原料组方:天花粉30g、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6枚(擘)(12g)
2、制法
以上六味,白芍粉碎成细粉,过筛;桂枝、生姜提取挥发油;天花粉、甘草、大枣以及提取挥发油后的桂枝、生姜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30℃)的清膏,加入白芍细粉,桂枝、生姜经提取的挥发油,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颗粒,50-60℃干燥,制颗粒,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制备
取原料药天花粉15g、桂枝4.5g、白芍4.5g、甘草3g、生姜4.5g、大枣6枚,直接打粉,装胶囊,制备成胶囊剂。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制备
取原料药天花粉45g、桂枝13.5g、白芍13.5g、甘草9g、生姜13.5g、大枣18枚,直接加水煎煮,浓缩,得浓缩液。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1提取工艺:
在提取工艺方面,我们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等三个因素进行考察,各取三个水平,选用L9(33)正交设计表,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取处方量药材(桂枝除外),按下表(表1)进行试验,并以药材的干膏量作为试验指标。
表1栝楼桂枝汤提取因素水平表
将上述试验提取液浓缩,把浓缩液放置于100ml量瓶中,定容,摇匀。
干膏量的测定精密吸取浓缩液15.0ml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干燥至恒重后(约10h)置于干燥器中30分钟放冷,称定重量,由此测得干膏量。每份试验平行做3次,求得干膏率。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干膏量试验结果
表3干膏率试验方差分析表
由表2 k及R值可知,以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A3>A2>A1,B2>B1>B3,C3>C2>C1,C素即加水量影响最大,B、A因素次之。结合表3干浸膏得率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其中C因响比较显著,A、B次之,D因素影响较小,均无显著差异。因此,C加水量取3水平,即加10倍水;A提取次数,提取2次与提取3次的结果相差不大,在考虑生产成本的关系下,选择提取两次;B提取时间取2水平为提取1.5h。
因此,栝楼桂枝汤的水提部分最佳工艺条件是A2B2C3,为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5小时。
2质量控制:
1定性鉴别
(1)天花粉的鉴别
取本品浸膏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天花粉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瓜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冰醋酸-水(8:2:2: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桂枝的鉴别
取本品浸膏5g,加乙醇10ml,密塞,浸泡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同法制成缺桂枝的阴性对照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1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阴性色谱则无相应的斑点。
2定量研究
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研究
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0-5min时B为5%,5-50min时B由5~32%,50min-60min B由32%~48%,65min至105min时B由48%~80%;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紫外检测波长:236nm、257nm、276nm。
表4栝楼桂枝汤的液相洗脱梯度条件
2.2供试品的制备
栝楼桂枝汤:桂枝和生姜分别加10倍量水用蒸馏法提取6h,收集挥发油,将两者的药渣与天花粉、白芍、生姜、甘草、大枣按不同比例用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过滤合并两次药液,浓缩药液,再取1mL,稀释50,过0.45μm的微孔滤膜,供液相分析。
2.3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肉桂酸、桂皮醛和甘草酸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摇匀,得各成分对照品贮备液,于4℃储存。
2.4方法学考察
2.4.1线性关系考察 将2.3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进行倍比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以9种对照品的浓度(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见表5,图1)
表5栝楼桂枝汤中9个成分的标准曲线及相关系数
2.4.2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共5份,分别按照2.2项下方法处理,进样分析,结果样品中没食子酸平均含量0.341mg/g生药,RSD为1.35%;原儿茶酸平均含量0.020mg/g生药,RSD为1.80%;芍药内酯苷平均含量0.515mg/g生药,RSD为1.76%;芍药苷平均含量1.800mg/g生药,RSD为0.88%;甘草苷平均含量0.382mg/g生药,RSD为0.71%;甘草素平均含量0.164mg/g生药,RSD为0.91%;肉桂酸平均含量0.065mg/g生药,RSD为0.60%;桂皮醛平均含量0.018mg/g生药,RSD为2.28%;甘草酸平均含量4.373mg/g生药,RSD为1.35%;表明重复性良好。
表6重复性试验结果
2.4.3精密性试验取同一对照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连续重复进样5次,计算各峰面积值的RSD值分别为没食子酸1.06%、原儿茶酸1.59%,芍药内酯苷1.52%、芍药苷0.85%、甘草苷1.50%、甘草素1.01%、肉桂酸0.49%、桂皮醛1.05%、甘草酸1.08%,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表7精密性试验结果
2.4.4回收率试验按处方量制备栝楼桂枝汤6份,精密加入各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肉桂酸、桂皮醛、甘草酸的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8。
表8 9种成分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2.4.5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取同一样品,按照2.2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0、2、4、8、12、24h进样,测定峰面积,考察峰面积变化情况。没食子酸RSD为1.43%,原儿茶酸RSD为1.58%,芍药内酯苷RSD为1.77%,芍药苷RSD为0.73%,甘草苷RSD为0.77%,甘草素RSD为1.00%,肉桂酸RSD为0.63%,桂皮醛RSD为2.11%,甘草酸RSD为1.18%,表明9个成分至少在24h内稳定。
表9稳定性试验结果
2.5样品含量测定
取栝楼桂枝汤,按照2.2项下的方法处理,平行6份进样分析,每个成分按2.4.1项下标准曲线计算含量(mg/g生药),各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见表10.
表10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3 UPLC-MS法测定栝楼桂枝汤中瓜氨酸和γ-GABA的含量
3.1色谱条件
色谱柱:Ultimate柱(4.6×100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15:85)流速:0.3mL/min,柱温30℃。
3.2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ESI),源喷射电压2500V;源温度:350℃;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瓜氨酸m/z176→m/z70,裂解电压(Fragmentor)为75V,碰撞能量(CE)为30eV;γ-氨基丁酸m/z104→m/z87,裂解电压(Fragmentor)为50V,碰撞能量(CE)为10eV;
3.3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瓜氨酸和γ-GABA适量,用超纯水溶解,定容,摇匀,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098mg/mL和1.060mg/mL对照品贮备液,置4℃冰箱保存。
3.4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量取栝楼桂枝汤以及桂枝汤1mL,用超纯水定容至100mL,作为供试品储备液。临用前将供试品贮备液稀释25倍,定容,混匀,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
3.5方法学考察
3.5.1专属性考察
2种成分混合对照品溶液(A图)、阴性对照(B图)及供试品溶液(C图),结果表明,阴性样品在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的位置上,无相应的色谱峰出现,说明其它组分不干扰该2种成分的测定;见图2。
3.5.2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瓜氨酸和γ-GABA对照品溶液,进行倍比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0196~9.8μg/mL、2.06~257.5μg/mL的各浓度系列对照溶液,分别注入HPLC-MS,按上述液质条件测定峰面积,记录色谱图;同时以对照品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1。
表11各有效成分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线性范围
3.5.3精密度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按照上述液质条件,连续进样5次,结果瓜氨酸与γ-GABA的色谱峰面积平均值分别为2.85%和2.67%,结果见表12.
表12精密试验结果
3.5.4重复性实验
精密吸取栝楼桂枝汤供试品溶液5uL在同一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结果见表1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76%和2.76%,RSD均小于2%,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表13重复性试验结果
3.5.5稳定性实验
精密吸取栝楼桂枝汤供试品溶液5uL在同一条件下分别在0、1、2、6、8、12h进样,仍按上述液质条件进行分析,测定峰面积积分值。结果瓜氨酸与γ-氨基丁酸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89%和1.99%(n=5),表明被测溶液在室温条件下12h内稳定,能满足含量测定要求。
表14稳定性试验结果
3.5.6加样回收率实验
瓜氨酸、γ-GABA:精密量取已知浓度供试品溶液10ml6份,分别加入对照品溶液适量,按最终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5。RSD均小于3%,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
表15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3.6样品含量测定
取栝楼桂枝汤,按照方法处理,平行6份进样分析,每个成分按标准曲线计算含量(mg/g生药),各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见表16.
表16样品中瓜氨酸和γ-GABA含量(n=3)
以下通过具体临床试验及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材料
1.1仪器
高速离心机(H2050R-1型,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电子调温电热套(98-1-B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移液器(Thermo scientific);电子天平(SE20.2F型,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水合氯醛、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TTC染液((每5mL染液中含4%TTC1.5mL,1MK2HP040.1mL,其余加蒸馏水至刻度)。
1.3动物
健康清洁级SD大鼠80只,雄性,体重260~300g,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于实验前一周购进,动物分笼,在安静、避强光且通风的实验室内饲养,恒温22±2℃,自然昼夜,自由食水。大鼠手术前后12小时禁食不禁水。
2方法
2.1栝楼桂枝汤制备
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桂枝和生姜,6h后,收集挥发油;桂枝、生姜药渣与其他处方药材(天花粉、白芍、大枣、甘草)混合,加入10倍水提取,每次1.5h,共2次,过滤,浓缩至一定体积,即可。
2.2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MCAO)
在室温22℃条件下,参考ZeaLonga 5方法,行左侧MCAO(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MCAO)手术。所有大鼠均选择左侧大脑中动脉区作为梗死侧。动物称重,按30mg/kg剂量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将麻醉后的大鼠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备皮消毒后,沿颈部左侧切开皮肤,沿胸锁乳突肌内缘分离肌肉和筋膜,分离左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并用0号线结扎。分离颈内动脉(ICA),在ICA近端备线,远端放置动脉夹;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膨大处切口,将鱼线插入颈内动脉,稍稍结扎CCA分叉的插线处,然后撤掉ICA远端的动脉夹,将鱼线顺势缓缓送入,越过翼腭动脉直至颅内大脑前动脉的近端,深度约18-20mm时停止插线,以阻断该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导致脑缺血。插线完毕后,将ICA和鱼线一起结扎。消毒缝合后留约10mm鱼线在皮肤外,2小时后小心将鱼线向外拔出,使鱼线球端退至CCA,实现再灌注。造模后处理:抗感染,腹腔注射青霉素2万单位,连续注射3天,单笼饲养,加强喂养。假手术组只切开皮肤,分离CCA、ECA、ICA后,不结扎、穿线,消毒缝合。
2.3动物分组及给药
动物分组:健康SD大鼠,体重260~300g,雌雄各半。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设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低、中、高)。造模成功后开始连续给药8天。
Ⅰ假手术组:只分离动脉,不结扎、插线。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Ⅱ模型组:制作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Ⅲ药物干预组:(低、中、高剂量):造模后按照《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上的剂量估计换算方法给药栝楼桂枝汤。
2.4动物检测样本处理
各组动物分别于第8天治疗结束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行为学评价结束后,断颈处死动物,按指标检测要求取SD大鼠脑组织等,按照相应要求处理、保存实验检测样本。
2.5神经行为学评价
对MCAO模型神经损伤的评价有Zealonga 5分评价方法,根据模型鼠的梗塞后2小时出现的神经症状将神经损害分为0-4分,1-3分说明模型成功:
0分:无神经功能缺损;
1分:提尾时右前肢内收,不能完全伸展;
2分:自发行走时向右侧转圈;
3分:行走时身体向右侧倾倒;
4分:不能自发行走,有意识丧失。
2.6TTC法脑梗塞范围测定
每组分别取4只上述给药前后的大鼠脑组织,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剩余部分在-20℃冰箱冷冻10min,在冰盘上冠状切成6片,迅速将脑片置于TTC染液中,37℃避光温孵1h,经染色后非缺血区为玫瑰红色,梗塞区为白色。用软件计算脑梗死体积。
2.7光镜下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脑组织常规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切片,神经细胞核周和胞质出现棕黄色反应物即为阳性表达。在100倍光镜下全面观察切片后,每组选择3个400倍视野下进行观察。
2.8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测定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分析,测定脑组织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
2.9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OD、MDA、GSH等含量测定
大鼠断头处死,置冰皿上快速取出脑组织,取视交叉前脑组织中脑皮质,称重,预冷生理盐水制备脑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于-7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标仪,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IL-6、TNF-α等含量。
2.10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统计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药理学相关数据处理,结果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样本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q(SNK法)检验和LSD法,以P<0.05,P<0.01作为显著性差异。
3结果
3.1神经损伤行为评价
大鼠给药后,分别在第1、3、5、7天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价,每组12只大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给药,阳性对照组和栝楼桂枝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按0.48g/kg/d、3.6g/kg/d和7.2g/kg/d、14.4g/kg/d进行给药,八天后,六组大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0%、58.3%、33.3%、41.7%、33.3%、25.0%,最终六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所得具体分数见表17和图3。
表17神经行为学评价表
注释:*表示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2脑梗死体积测定
假手术组脑片染成均匀红色,无梗死灶。假手术组梗死体积为0;模型组为0.77±0.13,栝楼桂枝汤低剂量组为0.56±0.07,中剂量组为0.29±0.12,栝楼桂枝汤高剂量组0.18±0.12,阳性对照组为0.10±0.03。模型组与栝楼桂枝汤给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4。
表18脑梗死体积表
注释:*表示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3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根据结果可见,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排列有序,组织结构清晰完整,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胞膜完整,细胞核清楚,核仁清晰,胞浆丰富;细胞周围间隙无炎性细胞浸润,无水肿。
模型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区域可见大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排列紊乱,胞核固缩,核仁消失,胞浆疏松,有空泡样变性,间质水肿明显,有炎性细胞浸润。
栝楼桂枝汤汤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虽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组织水肿,细胞排列散乱,核溶解及胞核固缩等现象,但程度和数量均较模型组减少;见图5。
3.4脑组织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
研究报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过度释放所产生的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生理病理机制有关。实验结果可见,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大鼠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假手术组对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影响不大。模型组中大鼠脑脊液的Asp、Glu、Gly的含量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地降低了脑脊液的Asp、Glu、Gly的含量,提示阳性组的吡啦西坦能改善脑组织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阻止过度释放产生兴奋性毒性,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损伤。模型组与复方给药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比较,复方给药组也能改善脑组织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提示复方可能通过改善兴奋性毒性来达到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表19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表
注释:*表示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图6。
3.6对血浆中IL-1β、IL-6、IL-10、TNF-α、SOD、GSH、MDA等含量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中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栝楼桂枝汤组能降低IL-1β、IL-6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亦有升高IL-10水平的作用趋势。结果详见表20。
表20对血浆中IL-1β、IL-6、IL-10和TNF-α含量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如表20所示,假手术组中,MDA、GSH和SOD的含量分别为2.120±0.79(U/ml)、18.231±0.90(nmol/ml)和20.213±0.02(U/ml),但在模型组中SOD活性和GSH水平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给药栝楼桂枝汤后,MDA水平显著下降,GSH水平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或P<0.01)。
表21对血浆中MDA、GSH和SOD含量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试验例2栝楼桂枝汤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1材料
1.1仪器
高速离心机(H2050R-1型,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电子调温电热套(98-1-B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500DE型,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移液器(Thermo scientific);电子天平(SE20.2F型,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YLS-3TB大鼠、小鼠跳台仪,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1.2试药
水合氯醛,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TTC染液((每5mL染液中含4%TTC 1.5mL,1MK2HP040.1mL,其余加蒸馏水至刻度),甲横酸双氧麦角毒碱片(喜得镇),阳性药物,由天津华津制药厂和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生产,批号:9J856T,1mg/片。临用前用蒸溜水配制成0.2mg/ml药液,4℃冷藏,备用。大鼠乙酷胆碱(Ach)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美国RD公司分装试剂盒,批号:201103;乙酷胆碱酷酶(AchE)酶联免疫试剂盒,美国RD公司,分装试剂盒,批号:201103;血栓素B2(TXB2)放免试剂盒,美国RD公司,分装试剂盒,批号:201103;内皮素(ET)放免试剂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RV30901;6-Keto-PGFia放免试剂盒,美国RD公司,分装试剂盒,批号:201103;大鼠降钙素相关基因(CGR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美国RD公司,分装试剂盒,批号:201103;GABA、Glu、Gly、Asp标准品,美国Sigma公司,批号分别为:2002586、2002937、2002722s 2002916。
1.3动物
健康清洁级SD大鼠80只,雄性,体重260~300g,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于实验前一周购进,动物分笼,在安静、避强光且通风的实验室内饲养,恒温22±2℃,自然昼夜,自由食水。大鼠手术前后12小时禁食不禁水。
2方法
2.1栝楼桂枝汤制备
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桂枝和生姜,6h后,收集挥发油;桂枝、生姜药渣与其他处方药材(天花粉、白芍、大枣、甘草)混合,加入10倍水提取,每次1.5h,共2次,过滤,浓缩至一定体积,即可;
2.2造模、分组及给药
取SPF级SD大鼠90只,体重(240±20)g,雌雄各半。待大鼠适应环境后,按体重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手术组(N=80),按改良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痴呆模型具体方法:术前将大鼠禁食12h,禁水6h,然后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待翻正反射消失后,仰卧位固定,剪去颈部被毛,消毒,正中切口,于气管左侧找到颈总动脉(CCA),小心游离CCA后用动脉夹夹闭5min,然后放幵动脉夹再灌注5min,如此连续重复3次,末次再灌注5min后用0号线永久结扎左侧CCA。术后缝合伤口,以20U/100g肌肉注射青霉素钠溶液抗感染,连续3d。伤口愈合较好后,同法结扎右侧CCA。假手术组行颈正中切口仅暴露双侧CCA5min,但不结扎,随即缝合。第二次手术后1周,按体重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禁食12h后开始给药,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相应的药液,阳性组给予喜得镇,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馆水,给药体积14.4g/kg,1次/d,连续7d。
2.3行为学训练及测试
末次给药后Ih,各组大鼠行跳台测试训练。试验前15min将可调变压器与大鼠跳台仪连接,将电压调至50V。每次取2只大鼠放入跳台仪的2个格子内,先适应环境3min,然后通电(电流强度为能够引起大鼠发声和退缩的最小电流0.06mA),大鼠为了逃避电击,在受电击后,大部分大鼠会跳上跳台。在大鼠跳下跳台时,应以双足同时接触铜栅才视为触电,此乃错误反应。每次训练5min,然后将大鼠取出,清洁操作箱后进行下一组训练,Ih后重复训练1次。末次给药24h后进行跳台测试,记录各组大鼠跳台潜伏期和5min内错误反应次数。24h后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取海马、大脑皮层和血液相关指标测定。
2.4海马Ach、AchE及氨基酸测定
行为学测试结束后24h,各组大鼠股动脉釆血后处死,立即取全脑,在冰盘上剥离海马,用4℃生理盐水血液洗净,并吸尽水分称重,用锡箱纸包装,将脑组织置于-80℃冰箱保存待测。测定时用手动匀装器匀装组织后,酶联免疫法测定海马Ach含量和AchE活性,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海马氨基酸Glu、Gly、Asp、GABA含量。
2.5大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
各鼠取脑后,在冰盘上迅速剥取大脑皮层,4℃生理盐水中洗净血液,吸尽水,称湿重,然后将组织匀裝,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脑皮层中5-HT、NE、DA含量。
2.6血液流变学测定
各组大鼠股动脉采血约3ml抗凝,用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测定血液流变性。
2.7血清ET、TXBz、CGRP、6-Keto-PGFia检测
各组大鼠在进行血液流变学采血后,采血不抗凝,离心得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T、TXB2、CGRP、6-Keto-PGFia。水平。
2.7统计分析
以上数据均釆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建立实验结果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定量指标的平均值和分散程度。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釆用one-way ANOVA分析。
3实验结果
3.1对一般情况的影响
除死亡动物外,其余动物多在术后第5d伤口愈合较好,皮毛、清洁度、二便等均正常。给药期间,模型组大鼠出现懒动、毛发无光泽、消瘦、反应迟钝、摄食和体重减少等表现,经栝楼桂枝汤或喜得镇治疗后大鼠一般状态有改善,体重逐渐增加。
3.2对行为学的影响
跳台试验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错误次数显著增多,错误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栝楼桂枝汤高剂量能明显减少模型大鼠5min内错误次数,延长错误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喜得镇亦明显改善此两项行为学指标(P<0.05或P<0.01)。结果详见表22。
表22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3对Ach、AchE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Ach含量明显减少,同时AchE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栝楼桂枝汤低剂量能明显增加模型大鼠海马Ac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中剂量亦有升高Ach水平的作用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栝楼桂枝汤各剂量能显著降低海马AchE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喜得镇能明显升高海马Ach含量和降低AchE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果详见表23。
表23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海马Ach、AchE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4对氨基酸GABA、Glu、Gly、Asp含量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氨基酸GABA、Glu、Gly、Asp含量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栝楼桂枝汤各剂量均能明显增加大鼠海马氨基酸Glu、Asp的含量,且高剂量能明显增加GABA含量,低剂量能明显增加Gly含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喜得镇也能明显增加GABA、Glu、As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果详见表24。
表24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海马氨基酸GABA、Glu、Gly、Asp等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5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大脑皮层5-HT、DA、NE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5-HT、DA、NE含量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栝楼桂枝汤中剂量能明显升高D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对5-HT、NE含量有升高趋势。喜得镇对以上3种递质含量均有显著升高作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果见表25。
表25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大脑皮层5-HT、DA、NE含量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6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奖粘度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1)。栝楼桂枝汤各剂量均能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點度和血装點度,且高、低剂量能显著降低全血點度,低剂量能明显降低全血點度),与模型组比较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喜得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和血菜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果详见表26。
表26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3.7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6-Keto-PGFia、CGRP含量明显降低,ET、TXB2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栝楼桂枝汤各剂量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血清CGRP含量,降低TXB2含量,其中髙剂量还能明显升高6-Keto-PGFia含量,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喜得镇有显著降低ET、TXB2含量和升高CGRP、6-Keto-PGFia含量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果详见表27。
表27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VD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试验例3栝楼桂枝汤对Alzheimer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1材料
1.1.1动物及分组健康SD大鼠60只(SPF级,购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雌雄各半,24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对照组、栝楼桂枝汤低剂量组、栝楼桂枝汤中剂量组、栝楼桂枝汤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每组10只大鼠。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
Aβ25-35(美国Sigma公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抗,过氧化氢酶(CAT)一抗,核因子-κB(NF-κB)一抗,白介素1β(IL-1β)一抗,丙二醛(MDA)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试剂盒(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式)。脑立体定位仪(SR-5R型,日本成茂公司);微量注射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MK3型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光学显微镜(XSP-12C,上海永亨光学制造有限公司);病理图像分析仪(DMR+Q550,德国LEICA公司)。
1.2方法
1.2.1AD模型制备
大鼠适应性喂养7d后进行AD模型制备。取Aβ25-35250μg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g/L溶液,在37℃恒温箱孵育3d,使其老化并成为聚集态的Aβ25-35。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0.5μl/g)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对耳线与上颌骨三角固定,保持头盖骨水平。常规消毒后切开头顶部皮肤,参考Paxinos等的方法选取大鼠侧脑室,于前囟向后0.8mm、中线旁开1.4mm处,用三棱针钻开颅骨,暴露硬脑膜,将微量注射器缓慢自脑表面垂直进针3.6mm向侧脑室缓慢(约10min)注入5μl Aβ25-35。术后待大鼠完全清醒并恢复活动后,予3%氯化铝10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30d。假手术组大鼠手术操作同上,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予氯化铝灌胃。
1.2.2药物干预
AD模型制备成功后第37d,即氯化铝灌胃结束后第7d,分别每天给予栝楼桂枝汤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石杉碱甲组大鼠石杉碱甲片(磨碎)100mg/kg,均加生理盐水至5ml,AD对照组大鼠等体积生理水;均分为两次灌胃,连续20d。假手术组大鼠不予药物干预。
1.2.3学习记忆能力检测
AD模型制备成功后第58d(即药物干预结束后次日),给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每天1次,连续5d;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水池温度保持在(25±3)℃,将大鼠分别从水池四个象限面向池壁随机放入水池中,观察大鼠在四个象限找到平台的时间(潜伏期),超过120s后统一记录为120s。120s后还找不到平台的大鼠,引导其到平台上休息60s。取四个象限的平均值为该次试验的成绩。
1.2.4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检测
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结束后次日,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注射麻醉,取血标本1.0~2.0ml后快速开胸,500ml冷生理盐水经主动脉快速冲洗至流出液澄清,以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待双上肢变硬后除去颅盖骨取脑,放入4%多聚甲醛继续固定24h后,取大脑后1/3(海马区)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冠状切片(片厚5μm),常规脱蜡。部分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尼氏染色,每张切片于400倍光镜下取10个不同视野,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及Leica QWIN图像分析软件相结合分析,计算平均每个高倍视野(H)的神经元及其胞内尼氏小体数。
1.2.5 SOD、CAT、NF-κB及IL-1β表达检测
取以上大鼠脑组织切片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OD、CAT、NF-κB及IL-1β一抗的浓度为1∶4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切片,表达阳性的细胞呈棕褐色或棕黄色。每张切片于400倍镜下取10个不同视野,采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及Leica QWIN图像分析软件相结合分析,测定其积分光密度值,表示被测物质的表达水平。
1.2.6血丙二醛(MDA)水平检测
采用ELISA法进行MDA水平检测。将已取的大鼠血标本加入EB抗凝管中室温静置4h后,5000r/min离心20min取血清,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测。检测操作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在酶标仪上取450nm于15min内读取数据,通过标准品制成的浓度曲线公式计算出MDA浓度。
1.2.7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潜伏期的比较
见表28。与假手术组比较,低剂量组和AD对照组潜伏期从试验第1d起明显延长,中剂量组从试验第3d起明显延长(均P<0.05)。与AD组比较,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潜伏期从试验第2d起明显缩短(均P<0.05)。与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潜伏期从试验第3d起明显缩短(均P<0.05)。
表28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潜伏期的比较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AD对照组相比,*P<0.05;与低剂量、中剂量相比,&P<0.05。
2.2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的比较
见表29。与假手术组比较,AD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均P<0.05)。与AD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石杉碱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明显增加(均P<0.05)。
表29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的比较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AD对照组相比,*P<0.05;与低剂量、中剂量相比,&P<0.05。
2.3各组海马SOD、CAT、NF-κB、IL-1β表达的比较
见表30。与假手术组比较,AD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海马SOD、CAT表达明显降低,NF-κB、IL-1β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与AD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大鼠脑组织SOD、CAT表达明显增高,NF-κB、IL-1β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
表30各组大鼠海马SOD、CAT、NF-κB、IL-1β水平的比较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AD对照组相比,*P<0.05;与低剂量、中剂量相比,&P<0.05。
2.4各组血MDA水平的比较
见表30。与假手术组比较,AD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MDA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AD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大鼠血MDA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
试验例4栝楼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
本研究中所观察的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脑卒中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骞潘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头痛、目玄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哈、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亦可确诊。
1.2.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⑴脑出血;
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②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擁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④多有高血压病史;
⑤CT应作为首选检查;
⑥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
(2)脑梗塞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⑥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
1.3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目前为止,对于本病的诊断标准,还没有可做全球统一标准的特异性量表评定,临床上多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筛选,本研究亦选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对评分低于正常标准者(评分标准:满分30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即可初步判断存在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损害。
1.4纳入标准
(1)符合脑卒中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两者具有相关性;
(2)年令>40岁,<75岁,男女均可;
(3)认知障碍在脑卒中6个月以内出现,发病持续2个月以上;
⑷无严重失语,能配合检测者;
(5)SE评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
1.5排除标准
(1)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及家族史等;
(2)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
⑶己接受其相关治疗;
(4)洒精和药物滥用者;
(5)正在服用:脑代谢改善剂(如吡拉西坦)、脑循环改善剂(如尼莫地平);兴奋性氨酪酸受体措抗剂(如美金刚)和胆碱醋酶抑制剂等;
(6)由肿瘤、寄生虫等引起脑卒中者;
(7)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如各种失语,失认。
1.6剔除标准
(1)研究过程中自服或经过其它疗法治疗认知障碍者;
(2)开始观察研究后,病情不稳定,再次出现脑卒中及语言障碍影响结果评价者。
(3)患者本人与家属不同意的。
1.7脱落标准
(1)患者依从性差,出于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坚持治疗者;
(2)随访过程中自然脱落、失访,不能继续配合病情评分者;
⑶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与并发症,不能继续接受临床研究,资料记录不全者。
2研究方法
2.1分组方法
有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数字序列,编制随机分配卡,用信封密封编号,由专人保管,纳入研究病例时按患者入院的顺序号拆封。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将其采用简单随机化分成两组,其中给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
2.2治疗方法
2.2.1分组治疗
(1)给药组:给药组采用口服栝楼桂枝汤,3次/天,疗程8周。
⑵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脑复康(批乙酰胺)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66)0.8g3次/天,疗程8周。主要成分是吡拉西坦,为氨酪酸的同类物,对脑细胞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2.3疗效观察
2.3.1观测指标
(1)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观测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评分变化。
(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SSS)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观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
2.4疗效评定指标
2.4.1认知功能评定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根据包括空间时间定向、注意和计算力、语言即刻记忆、物体命名、语言复述、短程记忆、阅读理解、言语表达、语言理解及图形描画等检查项目,(评分标准:满分:30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
2.4.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
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odifiedthe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型o-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2.6疗效评定标准
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以百分数表示。
(1)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评估标准(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标准进行评定):
疫愈,MMSE评分增加>75%;
显效,MMSE评分增加50%-74%;
有效,MMSE评分增加25%-49%;
无效,MMSE评分增加<25%。
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评估标准(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疫愈,MSSS评分减少91%-100%;
显效,MSSS评分减少46%-90%;
有效,MSSS评分减少25%-49%;
无效,MSSS评分减少S17%。
2.7统计处理
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临床疗效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基线比较
本研究共有65例病例符合随机化分组条件,其33例随机进入给药组,32例进入对照组。共有5例在随机治疗期间退出或脱落,给药组2例,是因再次发生脑梗塞。对照组3例,其中2例自觉效果不佳而改用其它方法治疗,1例出现心梗而退出。完成方案人群60例,给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者46岁,最大者75岁。按卒中性质不同,脑出血9例,脑梗塞51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如下,见表31-表33。
3.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表31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性别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3.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表3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3.3两组患者卒中性质比较
表33两组患者卒中性质比较
由表33可见,两组受试者之问的卒中性质,没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3.4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表34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由表34可见,两组患者卒中性质组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3.5治疗前两组患者(MSSS)评分比较
表35治疗前两组患者(MSSS)评分比较
由表35可见,两组受试者之间的MSSS评分,没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4治疗结果
4.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栝楼桂枝汤能明显提高MMSE评分。具体见表36
表3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S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MSS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M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栝楼桂枝汤能明显降低MSSS评分。具体见表37。
表3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SS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3认知障碍程度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都有统计学意义,栝楼桂枝汤组显效11例,对照组显效6例,说明栝楼桂枝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Ridit分析P<0.05,结果提示栝楼桂枝汤组>对照组详。见表38。
表38认知功障碍程度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8,经Ridit分析P<0.05。
4.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都有统计学意义,栝楼桂枝汤组显效12例,对照组显效6例,说明针刺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Ridit分析P<0.05,结果提示栝楼桂枝汤组>对照组。见表39。
表39祌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
由表9,经Ridit分析P<0.05。

Claims (7)

1.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天花粉15-45份、桂枝4.5-13.5份、白芍4.5-13.5份、甘草3-9份、生姜4.5-13.5份、大枣6-18份;
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或/和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或,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或/和预防血管性痴呆的药物;
或,所述的药物是治疗或/和预防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或,所述的药物治疗或/和预防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天花粉30份、桂枝9份、白芍9份、甘草6份、生姜9份、大枣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由天花粉、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片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液中含有瓜氨酸和γ-GABA的含量分别为:瓜氨酸:5.20-5.34mg/g,γ-GABA的含量为286.41-294.48mg/g。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白芍粉碎成细粉,过筛;
c、取桂枝、生姜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
d、天花粉、甘草、大枣,c步骤提取后的桂枝、生姜药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清膏中加入b步骤制备的白芍细粉、c步骤的挥发油,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b、白芍粉碎成细粉,过筛;
c、取桂枝、生姜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
d、天花粉、甘草、大枣,c步骤提取后的桂枝、生姜药渣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清膏中加入b步骤制备的白芍细粉、c步骤的挥发油,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
CN201410443178.3A 2014-09-02 2014-09-02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Active CN104225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3178.3A CN104225524B (zh) 2014-09-02 2014-09-02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3178.3A CN104225524B (zh) 2014-09-02 2014-09-02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5524A CN104225524A (zh) 2014-12-24
CN104225524B true CN104225524B (zh) 2017-08-01

Family

ID=5221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3178.3A Active CN104225524B (zh) 2014-09-02 2014-09-02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55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16574A (ko) 2021-07-26 2023-02-02 (주)파마피아 괄루인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기억력 개선, 인지 장애 또는 퇴행성 뇌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897A (zh) * 2016-01-13 2016-03-23 福建中医药大学 瓜蒌桂枝汤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6267122B (zh) * 2016-10-11 2020-02-21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栝楼桂枝滴丸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06237310B (zh) * 2016-10-11 2020-01-24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9187842B (zh) * 2018-11-13 2021-10-08 吕梁学院 一种沙棘中5-羟色胺提取检验与含量测定的方法
CN111366680B (zh) * 2020-02-29 2022-09-23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物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14869956B (zh) * 2022-02-11 2023-09-2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8941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北京联合大学 一种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43734A (zh) * 2012-07-20 2012-10-24 福建中医药大学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药物中的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53334A1 (en) * 2006-01-31 2009-02-26 Nat. Uni. Corp. Hokkaido University Ghrelin production promot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8941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北京联合大学 一种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43734A (zh) * 2012-07-20 2012-10-24 福建中医药大学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药物中的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栝楼桂枝汤对谷氨酸诱导的BV-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李钻芳等;《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010;第23卷(第5期);第14-17页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16574A (ko) 2021-07-26 2023-02-02 (주)파마피아 괄루인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기억력 개선, 인지 장애 또는 퇴행성 뇌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5524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5524B (zh) 栝楼桂枝汤在制备治疗或/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EP1188442A2 (en) Cinnamomi and poria composition, method to prepare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CN101199683B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TW201919678A (zh) 養血清腦製劑在製備提高記憶認知能力的藥物中的應用
CN103919854B (zh) 密蒙花及其提取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33009B (zh) 一种促进神经再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03723B (zh) 一种干预ad用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1069734B (zh) 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264B (zh)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2671007A (zh)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4170A (zh) 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1680A (zh) 一种预防或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8639A (zh) 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380359B (zh) 健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1621B (zh) 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588763B (zh) 血栓通脉药物、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
CN107884505A (zh) 一种耳聋左慈丸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03989941A (zh) 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25910A (zh) 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或血管性水肿的含有天然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功能食品
CN107744571A (zh) 一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906294A (zh)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检测方法
CN105596788B (zh) 一种防治脑血管疾病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6591414B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类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的生物学检测方法
CN105147923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9394A (zh) 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No.9, Shengming Road, Jinshan street, Huangsh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pai Zhengt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2, Wusi Road,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