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3621A -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3621A
CN104213621A CN201410234260.5A CN201410234260A CN104213621A CN 104213621 A CN104213621 A CN 104213621A CN 201410234260 A CN201410234260 A CN 201410234260A CN 104213621 A CN104213621 A CN 104213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ilet seat
toilet
covering member
barri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42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3621B (zh
Inventor
佐合智广
川合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125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1296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889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647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13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3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3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36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马桶座构件中设有收纳清洗用部件的收纳部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提高该收纳部的收纳效率。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具备:固定构件(10),其安装于马桶(100);以及马桶座单元(20),其具有与该固定构件(10)连接的马桶座构件(21)和被形成于该马桶座构件(21)的收纳部(211)收纳的清洗用部件(22),固定构件(10)具有与马桶(100)连接的基部(11)、从该基部(11)向上侧延伸的立起部(12)以及从该立起部(12)向前侧延伸的支撑部(13),马桶座单元(2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13)。

Description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清洗人体的局部的清洗功能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具备相对于马桶转动自如的马桶座构件,具备在该马桶座构件的后方的收纳部(主体部222)收纳清洗装置、对该装置提供清洗水的配管等清洗用部件而成的马桶座单元。马桶座单元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部(被插入部311a、311b),支撑部设于固定构件(固定部31),固定构件固定于马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7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是马桶座单元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部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在马桶座构件的收纳部形成用于使支撑部插入的凹部。如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如果是支撑部从固定构件的基板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构成,则在马桶座构件位于马桶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需要从收纳部的中央下方向上方延伸的深的凹陷。由于该凹陷,收纳部的收纳空间被较大地分割,因此有清洗用部件的收纳效率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马桶座构件中设有收纳清洗用部件的收纳部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提高该收纳部的收纳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构件,其安装于马桶;以及马桶座单元,其具有与该固定构件连接的马桶座构件和被形成于该马桶座构件的收纳部收纳的清洗用部件,上述固定构件具有与马桶连接的基部、从该基部向上侧延伸的立起部以及从该立起部向前侧延伸的支撑部,上述马桶座单元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
可以是如下构成:上述支撑部是随着从与上述立起部相连的部位向支撑上述马桶座单元的部位而向上方倾斜的形状,在上述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该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支撑部和上述立起部之间。
可以是如下构成:上述支撑部的上侧的一部分被切除,在上述马桶座单元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该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支撑部的切除部位。
可以是如下构成:上述支撑部具有:从与上述立起部相连的部位向前方延伸的部分;以及从该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部分,上述马桶座单元支撑于该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在上述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该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支撑部的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和上述立起部之间。
可以是:在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马桶座单元的马桶盖构件中形成有凹部或者凸部,在上述固定构件中设有形成有凸部或者凹部的阻挡构件,上述阻挡构件的凸部或者凹部在上述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与形成于该马桶盖构件的凹部或者凸部卡合,该阻挡构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和上述立起部中的至少任一方。
可以是:上述阻挡构件的凸部或者凹部能向前侧移位并且被向后侧施力。
可以是:在上述阻挡构件中形成有与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的凹部卡合的凸部,该凸部的顶端的上部形成为圆弧状或者锥状。
可以是:上述马桶座单元转动时的转动中心和上述马桶座单元的外形面的距离比上述转动中心和上述阻挡构件的距离短。
另外,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具备相对于上述马桶座构件转动自如的马桶盖构件和支撑于上述固定构件的阻挡构件,在上述盖构件的侧面形成有随着该马桶盖构件的转动而移动的被卡合部,在支撑于上述固定构件的阻挡构件中形成有卡合部,上述卡合部在上述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被向与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的方向施力。
还可以是,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与形成于上述马桶座构件的轴承部或者转动轴部卡合,由此,上述马桶盖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马桶座构件,上述被卡合部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中形成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
可以是,在上述固定构件中设有限制上述阻挡构件的限制部,使得上述卡合部不与上述马桶盖构件中形成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的形成有上述被卡合部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接触。
可以是,在上述马桶盖构件相对于上述马桶座构件的转动范围内,上述马桶盖构件中形成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的外周面的与上述卡合部相对的部分的外径比其它部分的外径小。
可以是,上述卡合部位于比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转动中心轴靠下方的位置,在上述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上述被卡合部位于比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转动中心轴靠后方的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是马桶座单元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从立起部向前侧延伸的支撑部而立起部从基部向上侧延伸的构成,因此收纳部的后方上侧被支撑部分割。而收纳部的中央不被分割。即在收纳部的中央形成有在宽度方向相连的较大的空间,因此与以往相比清洗用部件的收纳效率提高。另外,在使马桶座单元转动而成为打开状态时,在位于前方的使用者可看到的马桶座单元的里面能将为了不与支撑部干扰而设的凹陷形成得比现有技术(上述专利文献1)的小或者能去除该凹陷。因此清扫性、外观设计性提高。
如果采用将支撑部设为向斜上方倾斜的形状,且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该支撑部和立起部之间的构成,则能将防止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与支撑部干扰的凹部缩小。即能抑制由形成于马桶座单元的凹部变大造成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如果采用该向斜上方倾斜的支撑部的上侧的一部分被切除,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该切除部分的构成,则能进一步缩小形成于马桶座单元的凹部。即能进一步抑制由形成于马桶座单元的凹部变大造成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如果采用将支撑部设为具有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和从该处向上方延伸的部分的形状,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该支撑部的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和立起部之间的构成,则能将防止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与支撑部干扰的凹部缩小。即能抑制由形成于马桶座单元的凹部变大造成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能在支撑部、立起部设置用于使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不与马桶座单元一起转动的阻挡构件。特别是如果阻挡构件与支撑部相邻设置,则能将用于防止与支撑部干扰的凹部和用于防止与阻挡构件干扰的凹部集中形成于马桶座单元。即能抑制由形成凹部的部位变多造成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由于是如下构成:如果阻挡构件的凸部或者凹部能向前侧移位并且被向后侧施力,则在凹部与凸部卡合时,马桶盖构件一边将阻挡构件向前侧按压一边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在到达完全打开位置时由于施力构件的作用力,阻挡构件的凸部或者凹部与马桶盖构件的凹部或者凸部卡合,因此马桶盖构件的打开操作变得顺利。另外,能抑制凸部或凹部由于反复卡合而磨损。
如果形成于阻挡构件的凸部的顶端的上部形成为圆弧状或者锥状,则能进一步抑制凸部被马桶盖构件磨损。
如果马桶座单元转动时的转动中心和马桶座单元的外形面的距离比该转动中心和阻挡构件的距离短,则能不形成凹槽地防止马桶座单元与阻挡构件干扰。
另外,在人体局部清洗装置(马桶座/马桶盖单元)中,阻挡构件的卡合部与马桶盖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由此维持在使马桶座构件转动了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不动。该卡合部被向与被卡合部卡合的方向施力。根据该构成,能抑制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时以及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解除时对卡合部、被卡合部本身作用过多的力。因此与以往相比用于将马桶盖构件维持在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维持机构的耐久性提高,并且在转动操作马桶盖构件时从该机构受到的阻力变小,马桶盖构件的操作性提高。另外,由于被卡合部设于马桶盖构件的侧面,所以被卡合部(马桶盖维持机构)不醒目、外观设计性优异。而且清扫也容易。
能在用于使马桶盖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座构件的转动轴部、轴承部形成被卡合部。即能将构成用于将马桶盖构件维持在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维持机构的要素构筑为用于使马桶盖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座构件的要素。
如果设置限制部,使得卡合部不与形成有被卡合部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接触,则被施力的卡合部与转动轴部、轴承部接触,由此能防止转动操作马桶盖构件时的阻力变大。
如果在马桶盖构件相对于马桶座构件的转动范围内使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的外周面的与卡合部相对的部分的外径比其它部分的外径小,则能使卡合部(阻挡构件)更靠近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的中心配置,带来单元整体的小型化。
如果以卡合部位于比马桶盖构件的转动中心轴靠下方、在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被卡合部位于比马桶盖构件的转动中心轴靠后方的方式配置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则使用者难以看到卡合部、被卡合部,单元的外观设计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具备的固定构件的外观图。
图4是示出在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支撑部和立起部之间的状态的图。
图5(a)是示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的图,是示出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支撑部的切除部位的状态的图,图5(b)是示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的图,是示出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支撑部的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和立起部12之间的状态的图。
图6(a)是示出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使用位置时的马桶座单元和固定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b)是示出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的马桶座单元和固定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具备的固定构件和安装于固定构件的阻挡构件的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具备的马桶座单元的外观图。
图10是示出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的马桶盖构件的图。
图11是示出马桶盖构件从图1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被马桶盖构件按压的阻挡构件向前侧移位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马桶盖构件从图1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由于马桶盖构件到达完全打开位置,阻挡构件的凸部进入马桶盖构件的凹部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没有形成凹槽的马桶座单元的构成(尺寸)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桶座/马桶盖单元的外观图,示出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
图15是将马桶盖构件的侧面的内侧放大后示出的图,是示出图14所示的状态中的轴承部(被卡合部)和阻挡构件(卡合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4所示的状态中的轴承部(被卡合部)和阻挡构件(卡合部)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桶座/马桶盖单元的外观图,示出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
图18是将马桶盖构件的侧面的内侧放大后示出的图,是示出图17所示的状态中的轴承部(被卡合部)和阻挡构件(卡合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图17所示的状态中的轴承部(被卡合部)和阻挡构件(卡合部)的位置关系的截面图。
图20是固定构件和安装于固定构件的阻挡构件的外观图。
图21是阻挡构件和对阻挡构件施力的扭簧的外观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A-A线截面图。
图23是将形成于马桶座构件的凹部放大后示出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限制部的变形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10、60   固定构件
11、61   基部
12、62   立起部
13、63   支撑部
13a      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
132a     切口
13b      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
133b     向前方延伸的部分
134b     向上方延伸的部分
20       马桶座单元
21、70   马桶座构件
211      马桶座部
212      收纳部
213      凹陷
214      凹槽
22     清洗用部件
30、90 阻挡构件
31     凸部
32     扭簧
40、80 马桶盖构件
411    凹部
C      马桶座单元的转动中心
S      马桶座单元的外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宽度方向是指沿着马桶座单元20的转动中心轴的方向,上下方向是指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与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将马桶100的后方设为后)。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各构件的形状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是指各构件位于原位(如果是马桶座单元20则是马桶座使用位置,如果是马桶盖构件40则是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形状等。
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具备固定构件10、马桶座单元20。以下详细地说明各构成。
固定构件10是固定于马桶100的后侧上表面的构件。固定构件10相对于马桶100的安装结构可以是任何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如图3所示,该固定构件10具有基部11、立起部12以及支撑部13。基部11是设置在马桶100的上表面的平板状部分。该基部11沿着水平面。立起部12是从基部11向上侧(是比水平方向靠上侧的含义,不限于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的立起部12从基部11的后侧边缘在笔直的重力方向向上延伸。即基部11与立起部12所成的角度是大致90度。
支撑部13是从立起部12的宽度方向两侧向前侧(是比与水平方向正交的面靠前侧的含义,不限于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部13具有随着从与立起部12相连的部位向前侧而向上方倾斜的形状。马桶座单元2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13的顶端侧所形成的马桶座支撑部位13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贯通孔)。即马桶座支撑部位131位于比与立起部12相连的部位靠上方。另外,在这样倾斜的形状的支撑部13和立起部12之间存在三角形状的空间S。两个支撑部13的间隔比马桶座单元20的收纳部212的宽度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10是金属材料和树脂材料组合而成的。支撑马桶座单元20的需要刚性的支撑部13由金属材料构成。基部11的表面是使用者可视觉识别的部位,是需要清扫的面,因此由树脂材料构成。即固定构件10由金属材料形成具有基部11、立起部12以及支撑部13的构成,是至少包括基部11的表面的一部分被树脂材料覆盖的构成。该固定构件10可利用插入成型等制作。
马桶座单元20是包括马桶座构件21和安装于马桶座构件21的清洗用部件22的单元。马桶座构件21具有使用者所坐的马桶座部211和设置在该马桶座部211的后方的收纳部212。在马桶座构件21的收纳部212内收纳有清洗用部件22,上述清洗用部件22是清洗使用者的局部的清洗喷嘴或清洗喷嘴的驱动机构这些与清洗喷嘴有关的部件、用于对清洗喷嘴提供清洗水的配管或阀门这些与提供清洗水有关的部件等。
该马桶座单元2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固定构件10具有的两个支撑部13。在上述收纳部212中形成有各支撑部13向内侧插入的凹陷213(参照图1)。该凹陷213是形成为与支撑部13相同的形状的凹陷213。即,是从收纳部212的后方朝向前侧的形状的凹陷213。因此在收纳部212的下侧(马桶座单元20的里面、固定构件10的基部11侧)没有形成凹陷213。即在收纳部212的下侧存在未被凹陷213分割的、在宽度方向连续的收纳空间。该凹陷213扩展到支撑部13的正上方为止。如图1所示,从正上方观看马桶座单元20时,看上去由于凹陷213而形成有从收纳部212的后端朝向前方的槽。其形成于支撑部13的正上方的部分成为在使马桶座单元20从马桶座使用位置向马桶座非使用位置转动时用于使收纳部212的上侧的壁面不与支撑部13干扰的凹部。
在收纳部212中的两个凹陷213之间的收纳空间设有轴构件215。在轴构件215的宽度方向两端面形成有位于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凹陷213内的被支撑突起2151。该被支撑突起2151插通作为形成于支撑部13的贯通孔的马桶座支撑部位131,由此马桶座单元2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部13。此外,轴构件215也可以设置在凹陷213的宽度方向外侧。
这样马桶座单元2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部13。在从位于马桶座使用位置的状态向马桶座部211的跟前侧从马桶100离开的方向施加力(不管自动、手动的区别)而抬起时,马桶座单元20以支撑部13中的马桶座支撑部位131的中心为转动中心轴转动。在马桶座单元20靠近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收纳部212的上侧的壁部进入支撑部13和立起部12之间的空间S(三角形状的空间)。在马桶座单元20到达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成为收纳部212的上侧的壁部进入支撑部13和立起部12之间的空间的状态(参照图4)。
这样凹陷213防止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20与支撑部13的干扰。凹陷213的大小设定为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20与支撑部13重叠的部分以上的大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部13是上述倾斜的形状,因此能缩小凹陷213的大小。本实施方式的支撑部13是上述倾斜的形状,其原因是,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20中的收纳部212的上侧的壁部的一部分进入该支撑部13和立起部12之间的三角形状的空间S。如果设为旋转中心轴相同、支撑部13不是倾斜的形状(是沿着前后方向的形状)、不存在倾斜的支撑部13和立起部12之间的三角形状空间的构成,则为了进入空间必须将凹陷213形成至不干扰的部分,因此凹陷213变大且醒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3是上述倾斜的形状,因此能缩小凹陷213,外观变好。此外,根据支撑部13和立起部12之间的三角形状的空间S的大致上下方向的大小,可消除凹陷213(是指在马桶座单元20位于马桶座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几乎看不到的状态。以下相同)。
为了进一步缩小凹陷213,只要将支撑部13设为如下形状即可。图5(a)所示的支撑部(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13a)具有上述倾斜的支撑部13a的上侧的一部分被切除的形状(形成有切口132a)。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20中的收纳部212的上侧的壁部的一部分进入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13a的切口132a。因此能将凹陷213缩小该切口132a的大致上下方向的长度的量。另外,能根据该切口132a的大小来去除凹陷213。
另外,作为支撑部的其它变形例(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13b),举出图5(b)所示的结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支撑部13b是具有从与立起部12相连的部位向前方延伸(沿着前后方向)的部分以及从该向前方延伸的部分133b向上方延伸的(沿着上下方向)的部分的、形成为大致“L”字状的构件。在向上方延伸的部分134b的顶端侧设有马桶座支撑部位131。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20中的收纳部212的上侧的壁部的一部分进入向上方延伸的部分134b和立起部12之间的空间Sb。因此可将凹陷213缩小该向上方延伸的部分134b和立起部12之间的空间Sb的大致上下方向的长度的量。另外,能根据该空间的大小来去除凹陷213。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中,转动自如地支撑马桶座单元20的支撑部13具有从立起部12向前侧延伸的形状,因此在马桶座单元20的收纳部212的下侧存在没有被支撑部13所插入的凹陷213分割的、在宽度方向连续的收纳空间。因而能提高收纳清洗用部件22的收纳部212的收纳效率。另外,在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而成为打开状态时,在从位于前方的使用者可看到的马桶座单元20的里面能使为了不与支撑部13干扰而设的凹陷213形成得比现有技术(上述专利文献1)的小或者能去除该凹陷123。因此清扫性、外观设计性提高。
另外,支撑部13不是从基部11的表面向上侧突出,立起部12是从基部11的后端边缘立起的部分,因此基部11的表面(除了形成有立起部12的后端边缘)是平坦的。即基部11(固定构件10)的清扫性优异。为了提高该清扫性,如下设定马桶座单元20的旋转中心轴的位置即可。
在将马桶座单元20的旋转中心轴与上下方向的固定构件10的基部11的距离设为D1、与前后方向的收纳部212的后端面的距离设为D2时,以D1-D2的值D3成为可插入手的距离的方式进行设定(参照图6)。即距离D3是马桶座单元20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的、在固定构件10的基部11和收纳部212的后端面之间产生的间隙的大小,因此通过将该间隙的大小设定为可插入手的大小而使固定构件10的基部11上的清扫变得容易。具体地,距离D3只要设定为12mm以上即可。其是基于“电气用品的技术标准的解说(发行单位:社团法人日本电气协会,发行日:平成22年8月10日)”所记载的试验的尺寸为直径12mm而设定的尺寸。
参照图7~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2。此外,以下的说明仅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不同的点,关于能应用与该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同样的构成的点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2具备在将马桶100的便池盖上的完全关闭位置和开放便池的完全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地设置的马桶盖构件40。马桶盖构件4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座单元20。马桶盖构件40的转动中心轴与马桶座单元20的转动中心轴是相同的。在人体局部清洗装置2中设有该马桶盖构件40的阻挡机构。该阻挡机构是用于在马桶盖构件40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时使马桶座单元20所钩挂的马桶盖构件40不动的机构。
如图8所示,在固定构件10的立起部12中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上端设有阻挡构件30。阻挡构件30在其上端具有突出的凸部31。凸部31是向后侧突出的突起。凸部31的至少其顶端的上部的从侧方观看的形状形成为圆弧状。
阻挡构件30旋转自如地支撑于立起部12的宽度方向两侧面。此外,阻挡构件30也可以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部13。其转动中心轴与马桶座单元20、马桶座构件21的转动中心轴是平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挡构件30由固定于立起部12的中继构件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中继构件和阻挡构件30之间设有一端与中继构件、另一端与阻挡构件30卡合的扭簧32。扭簧32在向后侧突出的凸部31向其突出方向(即后侧)转动的方向对阻挡构件30施力。在中继构件中设有阻止被施力的阻挡构件30向该施力方向转动的限制部33。即在不对阻挡构件30作用任何力时,阻挡构件30处于与限制部33接触的状态。因此阻挡构件30无法进一步向施力的方向转动,而能向施力方向的相反方向在施加了扭簧32的作用力以上的力的情况下向该相反方向转动。即阻挡构件30的凸部31能向前侧移位(移动)。在对阻挡构件30作用一定的力、且凸部31向前侧移位后,在该力被撤销时,凸部31由于扭簧32的作用力而向后侧移位并返回原位。
在马桶盖构件40的上侧的壁部41中的后方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411(参照图10~图12)。凹部411的大小是阻挡构件30的凸部31可进入的大小。具体地,设定两者的大小,使得在凸部31进入凹部411内时,凸部31的外面与凹部411的内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对要向凹部411外移动的凸部31产生摩擦阻力。
在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马桶盖构件40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时,该凹部411靠近凸部31(参照图10)。并且,在马桶盖构件40将要到达完全打开位置,壁部41的内面中的凹部411的周围与凸部31接触。随着马桶盖构件40从该处进一步向完全打开位置移动,阻挡构件30转动,使得凸部31被凹部411的周围按压,且凸部31对抗扭簧32的作用力向前侧移位(参照图11)。最终在马桶盖构件40到达完全打开位置时,由于扭簧32的作用力阻挡构件30转动,使得凸部31向后侧移位,并成为凸部31进入凹部411内的状态(参照图12)。由此,马桶盖构件40成为以上述摩擦阻力、扭簧32的作用力的量经由阻挡构件30被固定构件10轻轻钩挂的状态,因此在该状态下即便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马桶盖构件40也不会与此相伴地动作。
在使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40向完全关闭位置转动时,阻挡构件30固定于固定构件10而不动,因此凸部31从凹部411脱离。此时上述摩擦阻力、扭簧32的作用力起作用,但其大小较小,因此对马桶盖构件40向关闭方向的转动操作带来的影响几乎为零。即优选以上述摩擦阻力、扭簧32的作用力的大小成为在即便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而马桶盖构件40也不会与此相伴地动作的范围内尽量小的方式设定凹部411的形状。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2,在马桶盖构件40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时,在被马桶盖构件40按压的凸部31一旦向前侧移位后,向后侧移位而进入凹部411,因此能抑制凸部31、凹部411被磨损。另外,作用于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的马桶盖构件40的阻力变小,因此马桶盖构件40的转动操作变得顺利。
另外,阻挡构件30的凸部31的至少其顶端的上部形成为圆弧状。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的马桶盖构件40一边与该圆弧状部分接触,一边向前侧按压凸部31。即,是在马桶盖构件40与凸部31接触后,凸部31向前侧的移位量逐渐变大的构成,因此能抑制相对于凸部31的负荷(作用力)突然变大。即抑制凸部31被磨损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使马桶盖构件40的转动操作变得顺利的效果也进一步提高。此外,与马桶盖40接触的凸部31的顶端的上部也可以是锥形。另外,在与凸部31接触的马桶盖40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时,马桶盖40的与凸部31接触的角部是圆弧状或者锥状即可。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也起到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是在阻挡构件30中形成有凸部31、在马桶盖构件40中形成有凹部411的构成,但也可以是与其相反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能向前侧移位且被施力构件向后侧施力的凹部411形成于阻挡构件30,在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与该凹部411卡合的凸部31形成于马桶盖构件40。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特开2006-37405号公报)所记载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公开了如下结构:形成于固定构件10的凹部411与形成于马桶盖构件40的凸部31卡合,由此在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时马桶盖构件40不动(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0等)。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不是设于固定构件10的凹部411能移位的构成,因此每次在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操作到完全打开位置时,有可能由于凸部31和凹部411硬与其它构件接触等而被磨损。另外,还有由于作用于在马桶盖构件40中设置的凸部31的较大的阻力而妨碍圆滑的转动操作的问题。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阻挡构件30与支撑部13相邻设置。具体地,在支撑部13不妨碍阻挡构件30的转动的范围内以宽度方向的两者的距离尽量变小的方式设定。这样设置的优点如下所示。
如上所述,在马桶座单元20形成有:支撑部13插入的凹陷213;以及用于防止与该凹陷213相连的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的马桶座单元20与阻挡构件30干扰的凹槽214。在采用设有安装于固定构件10的阻挡构件30的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尽量缩小马桶座单元20(的转动中心)和固定构件10的距离而需要将用于防止阻挡构件30与转动的马桶座单元20干扰的凹槽214形成于马桶座单元20。其原因是,在缩小马桶座单元20(的转动中心)和固定构件10的距离时,阻挡构件30的一部分进入马桶座单元20的收纳部212的转动轨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支撑部13相邻地设有阻挡构件30,因此能将用于防止与支撑部13干扰的凹陷213以及用于防止与阻挡构件30干扰的凹槽214一体地形成于马桶座单元20(参照图9)。即在宽度方向分开设有支撑部13和阻挡构件30的情况下必须将各个凹部分开形成,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各个凹部在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因此能将相对于一个支撑部13和一个阻挡构件30的凹部设为一体。因此抑制由形成于马桶座单元20的凹部的数量变多造成的外观设计性降低。
另外,也可以采用在马桶座单元20中未形成上述凹槽214的构成。如图13所示,使马桶座单元20转动时的转动中心C与马桶座单元20的外形面S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上表面的距离D1或者与曲面的距离D2)只要设定为比转动中心C与阻挡构件30的距离D3短(成为D1<D3且D2<D3)即可。即转动中心C与马桶座单元20的外形面S离得最远的部位的距离只要比转动中心C与阻挡构件30的距离D3短即可。如本实施方式的阻挡构件30,如果是可向前侧移位的装置,则距离D3成为由于马桶盖构件40而向最前侧移位时的阻挡构件30与转动中心C的最短距离。这样的话,即使不形成上述凹槽214也能防止马桶座单元20与阻挡构件30干扰。因此马桶座单元20的外观设计性和清扫性提高。
以下参照图14~图24说明阻挡构件80的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宽度方向是指沿着人体局部清洗装置(马桶座/马桶盖单元)3的转动中心轴C的方向,上下方向是指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与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将马桶100的后方设为后)。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各构件的形状等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是指各构件位于原位(如果是马桶座构件70则是马桶座使用位置,如果是马桶盖构件80则是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形状等。
在图14和图17中示出整体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马桶座/马桶盖单元)3具备固定构件60、马桶座构件70、马桶盖构件80以及阻挡构件90。以下详细地说明各构成。
固定构件60是固定于马桶100的后侧上表面的构件。固定构件60对马桶100的安装结构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该固定构件60具有基部61、立起部62以及支撑部63(参照图20)。基部61是设置在马桶100的上表面的平板状部分。立起部62是从基部61的后侧边缘在笔直的重力方向向上延伸的部分。支撑部63是从立起部62的前面向前方延伸的部分。马桶座构件7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6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马桶座构件70经由固定构件6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100。此外,马桶座构件70只要相对于马桶100是转动自如的即可,不限于利用经由该固定构件60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马桶座构件70具有马桶座部71和收纳部72(参照图14和图17)。马桶座部71是使用者所坐的部分。设于马桶座部71的后方的收纳部72是收纳有清洗人体的局部的清洗喷嘴、用于加热清洗水的加热装置(控制装置)等各种部件的部分。上述支撑部63进入该收纳部72内,马桶座构件7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63。此外,也可以不设置上述各种部件。即可以不设置清洗功能、加热功能等。在收纳部72的侧面设有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转动轴部73。
马桶盖构件80是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座构件70的构件。在马桶盖构件80的侧面(将马桶座构件70从宽度方向外侧覆盖的侧板80s)的内侧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筒状的轴承部81(参照图14~图19)。在该轴承部81内嵌入有马桶座构件70的转动轴部73。即转动轴部73处于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轴承部81的状态。在使马桶座构件70和马桶盖构件80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对地转动时,转动轴部73相对于轴承部81相对地旋转。
在马桶盖构件80的轴承部81的外侧设有被卡合部82。本实施方式中的被卡合部82是向轴承部81的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起。该被卡合部82是构成用于将马桶盖构件80维持在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维持机构的要素,使得在马桶座构件70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且马桶座构件70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仅使马桶座构件70转动时,马桶盖构件80不与此相伴地动作。在马桶盖构件80转动时,被卡合部82以轴承部81(转动轴部73)的中心轴为中心移动。轴承部81和形成于轴承部81的被卡合部82形成于马桶盖构件80的侧面的内侧,因此在马桶盖构件80安装于马桶座构件70的状态下无法从外侧视觉识别。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被卡合部82与其它部分(轴承部81中的未形成被卡合部82的部位)相比向宽度方向内侧的突出量较大。与此对应地,在马桶座构件70的转动轴部73的外侧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731(参照图23)。该凹部731形成为如下大小:其周向长度在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范围内维持被卡合部82的顶端侧的一部分(轴承部81中的比未形成被卡合部82的部位突出的部分)进入凹部731内的状态。
该马桶座构件70和马桶盖构件80可以借助驱动源自动转动,也可以手动转动。在设为自动转动的情况下,该驱动源等收纳在上述马桶座构件70的收纳部72内。
阻挡构件90是构成马桶盖维持机构的构件。阻挡构件90固定于一体地设于固定构件60的基部61的宽度方向中的一方侧的框状部分(以下称为侧方部64)(参照图20),位于马桶盖构件80的轴承部81的下方。在阻挡构件90的顶端形成有作为向上方突出的突起的卡合部91。向卡合部91靠近轴承部81的方向对阻挡构件90施力。具体地如下所示。阻挡构件支撑轴92安装于固定构件60。在该阻挡构件支撑轴92的外侧设有扭簧93。阻挡构件9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阻挡构件支撑轴92。扭簧9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构件60或者阻挡构件支撑轴92,另一端固定于阻挡构件90(参照图21和图22)。阻挡构件90被这样固定的扭簧93施力,使得其卡合部91向靠近轴承部81的方向转动。换句话说,向靠近形成于轴承部81的被卡合部82的方向对卡合部91施力。该卡合部91位于比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中心轴C(经过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中心轴C的水平面)靠下方(参照图16)。
在本实施方式中,阻挡构件支撑轴92的外侧端部与其它部分相比是大直径(参照图22),该大直径部分921成为钩头而防止阻挡构件90从阻挡构件支撑轴92脱落。阻挡构件90的端面(大直径部分921的端面)和阻挡构件90的宽度方向端面成为无高度差的大致同一平面。因此外观设计性优异。另外还易于清扫。
在固定构件60中设有限制阻挡构件90的限制部641。本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部641是从固定构件60的侧方部64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起(参照图16等)。该限制部641将受到扭簧93在卡合部91靠近轴承部81(被卡合部82)的方向施力的阻挡构件90固定在该卡合部91不与轴承部81的外周面(没有形成被卡合部82的部分)接触的位置。但是位于该位置的阻挡构件90的卡合部91可与被卡合部82接触。即处于卡合部91进入轴承部81转动时的被卡合部82的转动轨迹内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部641与阻挡构件90中的比设有卡合部91的部位靠顶端侧的部分接触。即被限制部641限制的位置从作为支点的阻挡构件支撑轴92离开,因此卡合部91的定位精度高。
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轴承部81的周向中的一部分厚度与其它部分相比设定得小(参照图16等)。更具体地,周向中的一部分成为比其它部分向直径方向内侧凹陷、外径变小的形状(以下将该部分称为小直径部分811)。小直径部分811在马桶盖构件80相对于马桶座构件70的转动范围内(详细后述)形成在与卡合部91相对的范围内。
关于具备该构成的马桶座/马桶盖单元3的作用(动作),其一部分与上述说明重复,以下详细地说明。
在使马桶盖构件80从马桶盖构件80覆盖马桶100的状态、即马桶座构件70位于马桶座使用位置、马桶盖构件80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图14~图16所示的状态)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时,形成于马桶盖构件80的轴承部81转动。即形成于轴承部81的被卡合部82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桶盖构件80位于完全关闭位置时,被卡合部82位于比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中心轴C(沿着经过转动中心轴C的上下方向的平面)靠后方(参照图15和图16等)。在使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马桶盖构件80向完全打开位置转动时,被卡合部82向下方移动。即被卡合部82向靠近阻挡构件90的卡合部91的方向移动。被卡合部82以顶端侧的一部分进入形成于马桶座构件70的凹部731内的状态移动。
这样在被卡合部82移动时,在马桶盖构件80将要到达完全打开位置,被卡合部82与卡合部91接触。在被卡合部82与卡合部91接触前的状态(从马桶盖构件80自完全关闭位置开始转动到被卡合部82与卡合部91接触为止)下,卡合部91与轴承部81的小直径部分811相对,卡合部91和轴承部81处于非接触的状态。即利用限制阻挡构件90的位置的限制部641和设于轴承部81的小直径部分811来阻止卡合部91与轴承部81接触(参照图16)。因而在该区域中,在靠近轴承部81的方向被施力的阻挡构件90(卡合部91)不会成为产生妨碍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的阻力的构件。即能顺利地进行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操作。
在被卡合部82与卡合部91接触时,阻挡构件90利用马桶盖构件80转动的力对抗扭簧93的作用力而向卡合部91被按下的方向转动。在马桶盖构件80进一步转动并到达图17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时,被卡合部82跨越卡合部91。由此阻挡构件90利用扭簧93的作用力而向卡合部91靠近轴承部81的方向转动。即成为被卡合部82钩挂于卡合部91的状态(图18和图19所示的状态)。
在马桶盖构件80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成为被卡合部82钩挂于卡合部91的状态,因此在使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80向完全关闭位置转动时,需要被卡合部82跨越卡合部91。即需要对抗作用于阻挡构件90的扭簧93的作用力而使马桶盖构件80转动。因此在马桶盖构件80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即便使马桶座构件70转动,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马桶座构件70的马桶盖构件80也不会转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桶座/马桶盖单元3通过阻挡构件90的卡合部91与马桶盖构件80的被卡合部82卡合而维持为在使马桶座构件70转动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80不动。向轴承部81侧、即向与被卡合部82卡合的方向对卡合部91施力,因此能抑制在卡合部91与被卡合部82卡合时以及在卡合部91与被卡合部82的卡合被解除时对卡合部91、被卡合部82本身作用过多的力。因此与以往相比用于将马桶盖构件80维持为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维持机构的耐久性提高(抑制卡合部91、被卡合部82磨损或者破损),并且在转动操作马桶盖构件80且卡合部91与被卡合部82卡合时,或者在卡合部91与被卡合部82的卡合被解除时,从该机构受到的阻力变小,马桶盖构件80的操作性提高。另外,被卡合部82设置在马桶盖构件80的侧面的内侧,因此被卡合部82(马桶盖维持机构)不醒目、外观设计性也优异。而且清扫也容易。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于使马桶盖构件8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座构件70的轴承部81形成有被卡合部82。即在利用用于使马桶盖构件80转动自如地支撑于马桶座构件70的要素即轴承部81来构筑构成用于将马桶盖构件80维持为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维持机构的要素即被卡合部82方面是优异的。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削减构成马桶盖维持机构的要素。
另外,阻挡构件90的卡合部91被限制部641限制为不与轴承部81中的形成有被卡合部82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接触,因此被施力的卡合部91与轴承部81接触而转动操作马桶盖构件80时的阻力不会变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部81的外周面中的与卡合部91相对的部分成为与其它部分相比外径较小的小直径部分811,因此能使卡合部91(阻挡构件90)更靠近轴承部81的中心配置,有助于单元(马桶盖维持机构)的小型化。该小直径部分811形成于在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范围内与卡合部91相对的部分。一般从完全关闭位置到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角度是90度~120度程度,因此轴承部81中的小直径部分811的角度(将小直径部分811设为圆弧的扇形的中心角)也是相同程度。即形成于轴承部81的小直径部分811是全周(360度)的1/3以下,因此不会使轴承部81的强度、轴承功能显著地降低。此外,如果能保证强度、轴承功能,则也可以将作为上述小直径部分811发挥功能的部分设为切口构成。
另外,以卡合部91位于比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中心轴C靠下方,在马桶盖构件80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被卡合部82位于比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中心轴C靠后方的方式进行设定,因此使用者难以看到卡合部91、被卡合部82。即能提高单元的外观设计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等所示,被卡合部82与其它部分(轴承部81中的没有形成被卡合部82的部位)相比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量较大。即宽度方向的大小较大。因此反复进行与卡合部91的卡合/卡合解除的被卡合部82的强度较高。这样如果增大被卡合部82的宽度,则单元(马桶盖维持机构)的大小以该量变大,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有被卡合部82的顶端侧的一部分进入的凹部731,因此能抑制由增大被卡合部82的宽度造成的单元的大型化。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马桶座构件70中形成有转动轴部73、在马桶盖构件80中形成有支撑转动轴部73的轴承部81,但也可以是在马桶座构件70中形成有轴承部81、在马桶盖构件80中形成有转动轴部73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采用在形成于马桶盖构件80的转动轴部73的外侧形成有被卡合部82的构成即可。即只要采用转动轴部73的顶端侧的一部分进入轴承部81内、在转动轴部73的根侧的能与卡合部91卡合的位置形成有被卡合部82的构成即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通过使转动轴部73的外周面中的与卡合部91相对的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缩小外径来形成上述小直径部分8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马桶盖构件80的侧板80s的内侧设有轴承部81、即被卡合部82,但也可以采用在侧板80s中形成有转动轴部73所经过的贯通孔,并且在侧板80s的外侧设有轴承部81、即被卡合部82的构成。即如果在马桶盖构件80的侧面设有被卡合部82,则从单元正面难以看到马桶盖维持机构,外观设计性优异。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在马桶盖构件80的侧板80s的内侧设有被卡合部82,则侧板80s作为覆盖被卡合部32的构件发挥功能,因此有马桶盖维持机构更不醒目的优点。另外,也可以采用增大侧板80s、总是由该侧板80s覆盖阻挡构件90的构成。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部641可如图24所示进行变更。图24所示的限制部641a是在固定构件60的侧方部64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6411a的部分。该贯通孔6411a是上下方向长的长孔。阻挡构件90的顶端90a进入该贯通孔6411a内。进入该贯通孔6411a内的顶端90a的上下方向的大小比贯通孔6411a的上下方向的大小小。即阻挡构件90可按该上下方向的大小的差来转动。在卡合部91不与被卡合部82接触时,阻挡构件90的顶端90a与贯通孔6411a的上侧边缘接触而限制其位置。在卡合部91与被卡合部82接触而被卡合部82要跨越卡合部91时,阻挡构件90转动而其顶端90a在贯通孔6411a内向下方移动。另外,顶端90a在宽度方向(贯通孔6411a的短轴方向)被贯通孔6411a内的沿着长轴方向的侧面限制。根据该构成,能降低阻挡构件90在宽度方向的晃动、移动。因此阻挡构件90在宽度方向的动作稳定,马桶盖构件80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说明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马桶盖维持机构由于成为凸状的被卡合部82钩挂于同样为凸状的卡合部91的状态而产生用于将马桶盖构件80维持为完全打开位置的力,但卡合部91、被卡合部82的形状和两者的卡合结构不限于此。只要是在卡合部91与被卡合部82卡合时使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马桶盖构件80向完全关闭位置转动时,通过该卡合作用一定程度以上的阻力的构成即可。例如,也可以设为,卡合部91和被卡合部82的一方是凹部,另一方是嵌入该凹部的凸部。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3)

1.一种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构件,其安装于马桶;以及
马桶座单元,其具有与该固定构件连接的马桶座构件和被形成于该马桶座构件的收纳部收纳的清洗用部件,
上述固定构件具有与马桶连接的基部、从该基部向上侧延伸的立起部以及从该立起部向前侧延伸的支撑部,
上述马桶座单元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是随着从与上述立起部相连的部位向支撑上述马桶座单元的部位而向上方倾斜的形状,
在上述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该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支撑部和上述立起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的上侧的一部分被切除,
在上述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该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支撑部的切除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具有:从与上述立起部相连的部位向前方延伸的部分;以及从该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部分,上述马桶座单元支撑于该向上方延伸的部分,
在上述马桶座单元位于马桶座非使用位置时,该马桶座单元的一部分进入上述支撑部的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和上述立起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马桶座单元的马桶盖构件中形成有凹部或者凸部,
在上述固定构件中设有形成有凸部或者凹部的阻挡构件,上述阻挡构件的凸部或者凹部在上述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与形成于该马桶盖构件的凹部或者凸部卡合,
该阻挡构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和上述立起部中的至少任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阻挡构件的凸部或者凹部能向前侧移位并且被向后侧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阻挡构件中形成有与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的凹部卡合的凸部,该凸部的至少顶端的上部形成为圆弧状或者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5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马桶座单元转动时的转动中心和上述马桶座单元的外形面的距离比上述转动中心和上述阻挡构件的距离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相对于上述马桶座构件转动自如的马桶盖构件和支撑于上述固定构件的阻挡构件,
在上述盖构件的侧面形成有随着该马桶盖构件的转动而移动的被卡合部,
在支撑于上述固定构件的阻挡构件中形成有卡合部,上述卡合部在上述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打开位置时被向与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的方向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与形成于上述马桶座构件的轴承部或者转动轴部卡合,由此,上述马桶盖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马桶座构件,
上述被卡合部形成于上述马桶盖构件中形成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定构件中设有限制上述阻挡构件的限制部,使得上述卡合部不与上述马桶盖构件中形成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的形成有上述被卡合部的部位以外的部位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马桶盖构件相对于上述马桶座构件的转动范围内,上述马桶盖构件中形成的转动轴部或者轴承部的外周面的与上述卡合部相对的部分的外径比其它部分的外径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位于比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转动中心轴靠下方的位置,
在上述马桶盖构件位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上述被卡合部位于比上述马桶盖构件的转动中心轴靠后方的位置。
CN201410234260.5A 2013-05-29 2014-05-29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3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2518 2013-05-29
JP2013112518A JP6212962B2 (ja) 2013-05-29 2013-05-29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13-188958 2013-09-12
JP2013188958A JP6264795B2 (ja) 2013-09-12 2013-09-12 便座・便蓋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3621A true CN104213621A (zh) 2014-12-17
CN104213621B CN104213621B (zh) 2017-07-28

Family

ID=5209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42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3621B (zh) 2013-05-29 2014-05-29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36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5790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的轴承结构
CN113574232A (zh) * 2019-03-15 2021-10-29 科唯怡株式会社 具有平坦的底部面的智能马桶盖本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737A (zh) * 2004-01-29 2005-08-0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马桶座圈装置
WO2006008938A1 (ja) * 2004-07-23 2006-01-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06037405A (ja) * 2004-07-23 2006-02-09 Aisin Seiki Co Ltd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CN101021080A (zh) * 2006-02-13 2007-08-22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冲厕装置
CN202776131U (zh) * 2012-09-29 2013-03-13 程祖友 一种马桶盖的连接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7737A (zh) * 2004-01-29 2005-08-0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马桶座圈装置
WO2006008938A1 (ja) * 2004-07-23 2006-01-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006037405A (ja) * 2004-07-23 2006-02-09 Aisin Seiki Co Ltd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CN101021080A (zh) * 2006-02-13 2007-08-22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冲厕装置
CN202776131U (zh) * 2012-09-29 2013-03-13 程祖友 一种马桶盖的连接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5790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的轴承结构
US10641338B2 (en) 2015-09-30 2020-05-05 Honda Motor Co., Ltd. Bearing structure for shaft
CN113574232A (zh) * 2019-03-15 2021-10-29 科唯怡株式会社 具有平坦的底部面的智能马桶盖本体
CN113574232B (zh) * 2019-03-15 2023-12-12 科唯怡株式会社 具有平坦的底部面的智能马桶盖本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3621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4212B2 (ja) 回転軸を中心に回転可能な部品、特に車両のアームレストの角度を調整する角度調節装置
JP5557946B1 (ja) ヘッドレスト構造及び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KR101944281B1 (ko) 스툴 장착형 테이블
JP2006008012A (ja) 格納シート装置
CN104213621A (zh)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JP2011050476A (ja) 肘掛け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椅子
KR20110120629A (ko) 접이식 테이블
JP2013220174A (ja) 便座装置
JP6212962B2 (ja) 人体局部洗浄装置
JP2861801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JP6088963B2 (ja) 前倒式ヘッドレスト
JP4532130B2 (ja) 椅子
JP6264795B2 (ja) 便座・便蓋ユニット
JP4411651B2 (ja) ロール紙ホルダ
JP2002073186A (ja) 操作レバー固定構造
JP2021019781A (ja) モップホルダ
JP5814022B2 (ja) ミラー支持部材
JP2015066235A (ja) 椅子の脚端具
JP5586437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2012218588A (ja) ワイパーアーム
JP5106827B2 (ja) 椅子
JP4268271B2 (ja) 椅子の肘掛け装置
JP4347455B2 (ja) 椅子の肘掛け装置
JP2007282935A (ja) オットマン付車両用シート
JP6664838B2 (ja) フ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