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8757A -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8757A
CN104208757A CN201410434367.4A CN201410434367A CN104208757A CN 104208757 A CN104208757 A CN 104208757A CN 201410434367 A CN201410434367 A CN 201410434367A CN 104208757 A CN104208757 A CN 104208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tosan
oil phase
cross
linking agent
micr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43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晓伟
李鹏达
高攀
刘俊英
李素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YISHENGTANG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ISHENGTANG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ISHENGTANG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ISHENGTANG MEDICAL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43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8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8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8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微球,其所述微球为壳聚糖与交联剂交联形成的表面光滑、粒径均一的实心小球,所述微球粒径为50~1200μm,优选50~600μm,进一步优选150~300μm,粒径偏差不超过20%,优选不超过10%,本发明提供的微球兼具有小粒径和高均一性的特点,能够提高介入疗法中栓塞的安全有效性,加强临床可操作性,降低临床安全事故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即介入疗法日渐成熟。介入疗法的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粒径的微球对病变部位的血管进行栓塞,切断病变组织供血,达到抑制疾病发展的目的,有的微球还包含治疗药物,使药物在局部释放,发挥治疗作用。
壳聚糖为一种天然多糖,其衍生物如羧甲基壳聚糖等也表现出低毒、高降解性、高生物相容性等优良效果,近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球制备的研究。
介入疗法中使用微球的目的是对病变部位血管进行栓塞,因此,对微球的粒径均一性要求很高,一般偏差应在15%以下。但目前困扰医药技术领域人员的问题是,乳化-交联法、乳化-溶剂蒸发法等传统微球制备工艺所制得的微球粒径大小不均一,尤其是对于小粒径微球而言,介入栓塞疗法所需制备的微球粒径一般为50~500μm,属于小粒径微球,在这种粒径范围内,相同工艺下粒径差异将进一步增加,偏差往往在50%以上,为了将粒径偏差控制在15%以内,成品需要经过粒径筛选,造成大量物料浪费,因此,普通工艺制备的微球用于介入疗法疗效差,易造成异位栓塞,致死率高,安全性差,为弥补粒径不均一的缺陷需进行精密筛分,不仅费时费力,且造成物料损失,成本高。
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可满足介入疗法栓塞技术对于微球应具备的小粒径和高均一性的要求,提高介入疗法的安全有效性,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聚糖微球,其兼具有小粒径和高均一性的特点,能够提高介入疗法中栓塞的安全有效性,加强临床可操作性,降低临床安全事故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壳聚糖微球,所述微球为壳聚糖与交联剂交联形成的表面光滑、粒径均一的实心小球,所述微球粒径为50~1200μm,优选50~600μm,进一步优选150~300μm,粒径偏差不超过20%,优选不超过1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使油相在油相管路中以一定流速流动,将壳聚糖水相以缓慢速度从水相管路中垂直注入油相管路中,通过油相流体的剪切力将壳聚糖水相分离成大小均匀的液滴,所述液滴随油相流动进入盛有交联剂乳液的容器,搅拌下交联固化成微球,分离,洗涤,干燥,即得。
上述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干燥步骤替换为将洗涤后微球以1g:(1~10)ml的比例置于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溶液中保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油相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花生油、航空煤油或其中任两种成分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大豆油的以体积比(1~4):1的混合物。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航空煤油以体积比(1~4):1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油相中进一步添加占油相总体积百分比为2%的第一乳化剂,所述第一乳化剂选自月桂醇聚醚硫酸酯、司盘80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壳聚糖水相为将壳聚糖溶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5~1.5%的盐酸、醋酸、乳酸、苹果酸或柠檬酸溶液中制得,其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优选为1.5%。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壳聚糖水相中进一步添加占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5~2%的NaCl。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交联剂乳液由交联剂水溶液:油相:第二乳化剂以体积比100:100:(0.5~2)的比例混合乳化而成,其中,交联剂水溶液中交联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10%,优选为5%,所述交联剂选自戊二醛或三偏磷酸钠,所述第二乳化剂选自吐温20、卵磷脂或豆磷脂。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中进一步加入占交联剂水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5~2%的NaCl。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交联固化的时间为2~20h。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真空低温干燥。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壳聚糖水相溶液注入油相时的管孔内径为50~150μm,注入时壳聚糖水相溶液流速为1-20μL/min;油相流速为200-2000μL/min。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油相管路内径为500~1000μm。
上述真空低温干燥中的低温是指温度不超过45℃,洗涤采用石油醚等脂溶性有机溶剂洗涤。
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中,所述壳聚糖重均分子量为40~100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壳聚糖水相溶液中进一步添加抗肿瘤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抗肿瘤药物优选为盐酸阿霉素、紫杉醇。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操作为:使油相在油相管路中以一定流速流动,将壳聚糖水相以缓慢速度从水相管路中垂直注入油相管路中,通过油相流体的剪切力将壳聚糖水相分离成大小均匀的液滴,所述液滴随油相流动进入盛有交联剂乳液的容器,搅拌下交联固化成微球,分离,洗涤,干燥,即得。
可替代的,本发明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干燥步骤替换为将洗涤后微球以1g:(1~10)ml的比例置于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溶液中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油相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花生油、航空煤油或其中任两种成分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大豆油的以体积比(1~4):1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航空煤油以体积比(1~4):1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油相中进一步添加占油相总体积百分比为2%的第一乳化剂,所述第一乳化剂选自月桂醇聚醚硫酸酯、司盘80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聚糖水相为将壳聚糖溶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5~1.5%的盐酸、醋酸、乳酸、苹果酸或柠檬酸溶液中制得,其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优选为1.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聚糖水相中进一步添加占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5~2%的NaCl。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交联剂乳液由交联剂水溶液:油相:第二乳化剂以体积比100:100:(0.5~2)的比例混合乳化而成,其中,交联剂水溶液中交联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10%,优选为5%,所述交联剂选自戊二醛或三偏磷酸钠,所述第二乳化剂选自吐温20、卵磷脂或豆磷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中进一步加入占交联剂水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5~2%的NaCl。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交联固化的时间为2~20h。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真空低温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壳聚糖水相注入油相时的管孔内径为50~150μm,注入时壳聚糖水相流速为1-20μL/min;油相流速为200-2000μL/min。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油相管路内径为500~1000μm。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壳聚糖微球用于制备栓塞剂的用途。
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所得的壳聚糖微球粒径均一,粒径大小偏差达到20%以下,用于制备栓塞剂,所得产品在临床上具有可操作性,安全系数高,异位栓塞致死率低。
(2)与普通工艺制成的微球相比,本发明所得微球产品圆整度高,表面光滑,手术后微球更容易到达病变部位,因此栓塞有效率大大提高。
(3)所得产品分离干燥后粒径均一,不需精细筛分,产品收率高,物料损失小,与常规乳化-交联工艺相比,物料成本降低85%甚至更高。
(4)本发明对壳聚糖水相浓度进行了选择,当浓度低于0.5%时,微球干燥后体积缩小为干燥前的20%以下,所得产品粒径过小;浓度高于8%则容易堵塞管路,产品圆整度差,因此浓度范围优选为1~5%。
(5)本发明方法对油相进行了筛选,筛选对象包括液体石蜡、石油醚、二氯甲烷、矿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航空煤油等,其中,单独采用石油醚、矿物油制备出合格微球难度较大,因而放弃,单独采用液体石蜡、大豆油、花生油或航空煤油能制备出合格微球,但工艺稳定性非最优,最终,采用液体石蜡和大豆油或航空煤油配比作为油相效果最佳,所得油相剪切力强,密度适中,流动性好,可在低流速下剪切出小粒径液滴,同时油相流体稳定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加入第一乳化剂剪切液滴不拖尾,交联后微球圆整度好。
(6)交联剂的选择,本发明对比了几种交联剂,最终选择戊二醛和三偏磷酸钠,其中戊二醛效果最佳,并且,交联剂浓度过小时,液滴交联较慢,液滴深部交联程度低,成品微球强度差易碎裂,浓度过高造成浪费,且不易洗涤除去,因此最终确定1~10%,交联剂中加入第二乳化剂,本发明优选了吐温20,卵磷脂或豆磷脂,优选的交联剂渗透力强,可以促进交联溶液乳化,缩短交联时间,使交联反应过程更加稳定,微球深部交联完全,干燥产品强度好,收率高,质量均一。
(7)在制备过程中意外的发现,配制交联剂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代替纯水能够使交联过程中交联剂更好的渗透进液滴内部,配合合理选择的第二乳化剂,使微球内部交联完全,产品强度好。
(8)本发明对于管路的直径、流速均作了考察,最终确定油相管路、水相管路的孔径和各自流速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可制得本发明优选的粒径大小的微球,且产品质量稳定,圆整度、均一度、硬度均达到理想标准。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制备方法水相管路和油相管路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为油相管路,2为水相管路,3液滴;
图2 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微球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以下阐述,所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解释和说明,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1、物料准备:称取壳聚糖0.5 g溶于50 mL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盐酸中,加入0.45g的NaCl,制成壳聚糖水相;按体积比8:2:0.2量取液体石蜡,大豆油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混匀配制成油相1 L(可循环使用);量取40 mL 体积百分含量50%的戊二醛水溶液溶解于16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ml豆磷脂制成戊二醛溶液,与200mL制备好的油相混合,搅拌乳化制成戊二醛乳液,备用;
2、制备过程:采用用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生产的BT100-2J型蠕动泵将贮油罐中的油相泵出,输入管径为800μm的透明硅胶管中,如附图1所示,将盛有壳聚糖水相溶液的注射器(水相管路2)尖端从该透明硅胶管(油相管路1)一侧垂直插入,注射器后连接有注射泵,注射泵采用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生产的LSP02-1B型注射泵,注射器针头内径为120μm,调节蠕动泵使油相在透明硅胶管内流速为800μL/min,调节注射泵使壳聚糖水相流速为10μL/min,壳聚糖水相溶液受油相剪切力作用成为液滴3进入油相,和油相一起流动,从透明硅胶管末端进入盛有戊二醛溶液的成型罐中,搅拌反应,待所有壳聚糖水相注入完毕后继续交联反应10小时,将所得的固化微球抽滤分离,用石油醚洗涤,冷冻干燥,无需过筛,制得干燥微球0.66g。
3、理化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1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实施例2
1、物料准备:称取壳聚糖0.75 g溶于50 mL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醋酸中,加入0.45g的NaCl,制成壳聚糖水相,按体积比5:5:0.2量取液体石蜡,航空煤油和司盘80混匀配制成油相1 L(可循环使用),量取40 mL体积百分含量50%的戊二醛水溶液溶解于16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ml吐温20,与200mL制备好的油相混合,搅拌乳化制成戊二醛乳液;
2、制备过程:采用用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生产的BT100-2J型蠕动泵将贮油罐中的油相泵出,输入管径为1000μm的透明硅胶管中,如附图1所示,将盛有壳聚糖水相溶液的注射器(水相管路2)尖端从该透明硅胶管(油相管路1)一侧垂直插入,注射器后连接有注射泵,注射泵采用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生产的LSP02-1B型注射泵,注射器针头内径为100μm,调节蠕动泵使油相在透明硅胶管内流速为250μL/min,调节注射泵使壳聚糖水相流速为5μL/min,壳聚糖水相受油相剪切力作用成为液滴3进入油相,和油相一起流动,从透明硅胶管末端进入盛有戊二醛溶液的成型罐中,搅拌反应,待所有壳聚糖水相溶液注入完毕后继续交联反应5小时,将所得的固化微球抽滤分离,用石油醚洗涤,冷冻干燥,无需过筛,制得干燥微球1.02g。
3、理化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实施例2理化检测结果
实施例3
1、物料准备:称取壳聚糖1.5 g溶于50 mL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柠檬酸中,加入0.4g的NaCl,制成壳聚糖水相,按体积比10:0.2量取液体石蜡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匀配制成油相1 L(可循环使用),量取40 mL体积百分含量为50%的戊二醛水溶液溶解于16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ml卵磷脂,与200mL油相混合,搅拌乳化,制成戊二醛乳液;
2、制备过程:采用用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生产的BT100-2J型蠕动泵将贮油罐中的油相泵出,输入管径为500μm的透明硅胶管中,如附图1所示,将盛有壳聚糖水相溶液的注射器(水相管路2)尖端从该透明硅胶管(油相管路1)一侧垂直插入,注射器后连接有注射泵,注射泵采用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生产的LSP02-1B型注射泵,注射器针头内径为150μm,调节蠕动泵使油相在透明硅胶管内流速为1600μL/min,调节注射泵使壳聚糖水相流速为20μL/min,壳聚糖水相受油相剪切力作用成为液滴3进入油相,和油相一起流动,从透明硅胶管末端进入盛有戊二醛溶液的成型罐中,搅拌反应,待所有壳聚糖水相溶液注入完毕后继续交联反应8小时,将所得的固化微球抽滤分离,用石油醚洗涤,冷冻干燥,制得干燥微球1.92g。
3、理化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实施例3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实施例4
1、物料准备:与实施例2相同,仅未在戊二醛溶液中加入吐温20;
2、制备过程:与实施例2相同,制得干燥合格微球0.60g。
3、理化检测见表4:
表4 实施例4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分析:与实施例2相比,交联溶液乳化不充分,部分微球发生粘连,收率有所下降,微球圆整度有影响,说明第二乳化剂的加入对收率及产品质量有改善。
实施例5
1、物料准备:与实施例1相同,仅油相中未加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
2、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制得干燥微球0.62g。
3、理化检测见表5:
表5 实施例5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分析:油相中加入司盘80可改善球形拖尾的问题。
实施例6
1、物料准备:与实施例1相同,仅戊二醛采用纯水溶解,替代实施例1中的生理盐水;
2、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制得干燥微球0.67g。
3、理化检测见表6:
表6 实施例6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分析:本实施例产品与实施例1的产品进行对比,用手指同样力度碾压,本实施例产品更易碎裂,说明NaCl的加入增加产品强度。
实施例7
操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仅将冷冻干燥改为将所得1.48g湿微球置于100mL PBS缓冲溶液中保存。
理化检测见表7:
表7  实施例7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实施例8
操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仅用三偏磷酸钠代替戊二醛,交联时间15h,所得产品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对比例1
1、物料准备:与实施例1相同,仅油相采用单一石油醚;
2、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3、理化检测见表8:
表8 实施例8微球理化检测结果
分析:采用石油醚作为油相,交联过程中微球易粘连,产生微球圆整度差,粒径偏差增大等问题。
试验例1  猪肾动脉栓塞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小型猪10 头, 体重40~ 45 kg, 雌雄各半;
(2)受试产品:实施例3制得的壳聚糖微球( 干燥平均粒径: 210μm, 生理盐水溶胀后平均粒径: 553.6μm)作为栓塞剂, 由石家庄亿生堂医用品有限公司制备。
(3)栓塞及评价方法:
①动物麻醉与静脉取血:动物麻醉前12 h 禁食,以氯胺酮0.8 g肌肉注射行前期麻醉,取前腔静脉血作实验室检查,然后在猪耳缘静脉埋置套管针,以5%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维持麻醉。
②肾动脉栓塞:麻醉后的动物注入肝素钠,在ESAOTE Car isSun 彩色多普勒超声导引下以18G 穿刺针穿刺股动脉,置入5F导管鞘。引入5F的Cobra导管对双肾动脉注射碘海醇造影,选择左侧肾动脉,在透视下经导管缓慢间断注入实施例3壳聚糖微球与碘海醇的混合液对肾动脉进行栓塞,以透视监视下不产生返流为原则,直至血流明显减慢或接近停滞,注入壳聚糖微球剂量100~ 200 mg,注射时间5~ 10 min,栓塞后再次行左肾动脉造影显示栓塞效果。
③影像学( DSA、CT ) 复查:10 头实验动物分别于栓塞后1、2、4、8 周随机抽取2头行DSA、CT 复查栓塞情况。
(4)栓塞效果评价:所有动物存活,无栓塞异位;术后1~2 天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食欲欠佳、活动迟滞, 2天左右后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与活动;影像学结果显示栓塞前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显影良好、形态自然光滑,实质染色均匀;肾动脉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肾动脉的中、远端阻断,呈残根状,实质不见染色。
(5)组织相容性观察
上述研究中,所有实验动物存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栓塞后定期复查的血常规及肝功、肾功指标与栓塞前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检查显示微球栓塞的小动脉周围出现炎症反应;2周后逐渐减轻,7~8 周时基本恢复正常,表明壳聚糖微球对动物机体的影响比较小,生物相容性良好。
(6)栓塞后生物降解观察
栓塞后定期肾动脉造影复查的结果显示部分被栓塞的动脉出现再通,随着栓塞时间的延长,动脉再通情况逐渐增加;组织学检查显示在栓塞后1周时弓状动脉内可见的栓塞微球形态已经不完整,动脉腔内出现空隙,栓塞后2周时弓状动脉分支内可找到微球,形态进一步缺失碎裂,至栓塞后8 周时观察微球消失。上述动态变化反映出壳聚糖微球微球在动物体内具有可降解性。
结论:本研究动物肾动脉栓塞的体内实验研究表明:壳聚糖微球栓塞效果明显,体内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

Claims (16)

1.一种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为壳聚糖与交联剂交联形成的表面光滑、粒径均一的实心小球,所述微球粒径为50~1200μm,优选50~600μm,进一步优选150~300μm,粒径偏差不超过20%,优选不超过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使油相在油相管路中以一定流速流动,将壳聚糖水相以缓慢速度从水相管路中垂直注入油相管路中,通过油相流体的剪切力将壳聚糖水相分离成大小均匀的液滴,所述液滴随油相流动进入盛有交联剂乳液的容器,搅拌下交联固化成微球,分离,洗涤,干燥,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替换为将洗涤后微球以1g:(1~10)ml的比例置于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溶液中保存。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选自液体石蜡、大豆油、花生油、航空煤油或其中任两种成分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大豆油的以体积比(1~4):1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和航空煤油以体积比(1~4):1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中进一步添加占油相总体积百分比为2%的第一乳化剂,所述第一乳化剂选自月桂醇聚醚硫酸酯、司盘80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水相为将壳聚糖溶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5~1.5%的盐酸、醋酸、乳酸、苹果酸或柠檬酸溶液中制得,其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优选为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水相中进一步添加占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5~2%的NaCl。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乳液由交联剂水溶液:油相:第二乳化剂以体积比100:100:(0.5~2)的比例混合乳化而成,其中,交联剂水溶液中交联剂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10%,优选为5%,所述交联剂选自戊二醛或三偏磷酸钠,所述第二乳化剂选自吐温20、卵磷脂或豆磷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水溶液中进一步加入占交联剂水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0.5~2%的NaCl。
1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交联固化的时间为2~20h。
1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真空低温干燥。
14.如权利要求2~1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水相注入油相时的管孔内径为50~150μm,注入时壳聚糖水相流速为1-20μL/min;油相流速为200-2000μL/min。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聚糖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管路内径为500~1000μm。
16.如权利要求1~15所述的壳聚糖微球用于制备栓塞剂的用途。
CN201410434367.4A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208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4367.4A CN104208757A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4367.4A CN104208757A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8757A true CN104208757A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9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4367.4A Pending CN104208757A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875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5328A (zh) * 2015-08-04 2015-11-18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9727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倪协照 一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338163A (zh) * 2018-03-28 2018-07-31 陈太师 一种持效型杀菌灭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10664781A (zh) * 2019-10-22 2020-01-1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控粒径分布海藻酸钙载骨碎补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169756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四川大学 微孔颗粒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912A (zh) * 2021-12-22 2022-04-29 阳江市宏强硅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食品级固态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2882A (zh) * 2022-07-23 2022-11-01 深圳市联科翰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996A (zh) * 2008-09-19 2010-03-2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壳聚糖纳微球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751A (zh) * 2011-06-17 2011-12-28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用于抗癌药物释放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637991A (zh) * 2013-11-12 2014-03-19 王锦忠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996A (zh) * 2008-09-19 2010-03-2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壳聚糖纳微球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751A (zh) * 2011-06-17 2011-12-28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用于抗癌药物释放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637991A (zh) * 2013-11-12 2014-03-19 王锦忠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雪 等: "T型微通道装置制备尺寸均一壳聚糖微球", 《过程工程学报》 *
胡雪 等: "T型微通道装置制备尺寸均一壳聚糖微球", 《过程工程学报》, vol. 8, no. 1, 29 February 2008 (2008-02-29), pages 130 - 134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5328A (zh) * 2015-08-04 2015-11-18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328B (zh) * 2015-08-04 2018-02-27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去甲异波尔定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9727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倪协照 一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6279727B (zh) * 2016-08-17 2018-10-02 倪协照 一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338163A (zh) * 2018-03-28 2018-07-31 陈太师 一种持效型杀菌灭藻剂的制备方法
CN110664781A (zh) * 2019-10-22 2020-01-1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控粒径分布海藻酸钙载骨碎补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169756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四川大学 微孔颗粒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9756B (zh) * 2020-09-29 2021-11-09 四川大学 微孔颗粒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912A (zh) * 2021-12-22 2022-04-29 阳江市宏强硅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食品级固态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2882A (zh) * 2022-07-23 2022-11-01 深圳市联科翰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明胶栓塞微球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8757A (zh) 一种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755A (zh) 一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338185A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微球栓塞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3351B (zh) 一种以透明质酸钠为原料制备可用作栓塞剂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微球的工艺
CN104353131B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S6025926A (ja) 血管の塞栓形成用組成物
CN1893987A (zh) 改进的血管缺损堵塞物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WO2015179997A1 (zh) 多羟基聚合体栓塞微球及其制备工艺
CN104780912B (zh) 包含白蛋白及葡聚糖硫酸酯的抗癌药吸附能力得到提高的生物降解性微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942B (zh) 一种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81734B (zh) 一种改性海藻酸钠自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10894110B2 (en) Developable hyaluronic acid microspherical embolic agen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5148327B (zh) 一种多糖-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564558A (zh) 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US10406257B2 (en) Oily compositions
CN102139128A (zh) 可显影聚乙烯醇微球/颗粒栓塞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51856B (zh) 一种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聚乳酸类栓塞微球
CN104208756A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258812B (zh) 一种相变可控栓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3016293C (en) Emulsion comprising particles
KR20190096244A (ko) 수용성 항암제를 담지하는 마이크로버블을 포함하는 간동맥색전술용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Xie et al. A thermosensitive Pickering gel emulsion with a high oil–water ratio for long-term X-ray imaging and permanent embolization of arteries
KR101853948B1 (ko) X-선 조영제 및 기포 촉진제를 함유하는 조영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07041831A1 (de) Kontrastmitttel für die Ultraschalluntersuchung der Prostata und Verfahren zur Diagnose von Prostatakrebs
Liu et al. A Novel Coacervate Embolic Agent for Tumor Chemoembo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