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1059A -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1059A
CN104171059A CN201410371215.4A CN201410371215A CN104171059A CN 104171059 A CN104171059 A CN 104171059A CN 201410371215 A CN201410371215 A CN 201410371215A CN 104171059 A CN104171059 A CN 104171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ild
fresh leaf
wild tea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1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1059B (zh
Inventor
何保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NONGJIA SHENNONG PEAK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NONGJIA SHENNONG PEAK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NONGJIA SHENNONG PEAK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NONGJIA SHENNONG PEAK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712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1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1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1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1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1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摊青,使野生茶叶失去部分水分和青草气;去咖啡因,除去茶叶中大部分的咖啡因;杀青,通过高温杀死催化酶;摊凉,使茶叶自然冷却至室温;揉捻,增加茶叶的破碎率;经过初烘、高温复烘将茶叶中的水分将至4%;混入各种中药;粉碎装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色泽翠绿,香气馥郁,汤色绿亮,香气更持久,耐冲泡,有益物质更丰富。粉碎后装入茶包,便于冲泡和携带。能够清热解毒、消暑除烦、脂减肥、增强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敏抗癌。还能够保护心脑血管、补中益气、缓解心率不齐。疏利咽喉、缓解慢性咽炎之功效。适合老人、孕妇、儿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饮用。

Description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优质的饮品,有着“饮品之王”之美誉,茶叶品种颇多;绿茶是一种极具功效的茶饮品之一,然而常规密植茶园过渡采摘,加上加工量太大,加工工艺落后,使产品汤色变淡,滋味变淡。
同时由于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易引起神经亢奋,失眠等症状,因此不适合老人、孕妇、儿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饮用。
神农架高山的野生鲜叶绿茶,具有利消化,提神等功效,且不施商品肥,色泽翠绿,香气馥郁,汤色绿亮,叶底完整的独特品质,是茶中精品。但如何开发神农架野生资源、研究野生茶加工工艺,提供一种适用于老人、孕妇、儿童及神经衰弱患者饮用的茶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野生茶的加工工艺的研究开发利用,可以保护利用好茶区丰富的野生茶资源。综合开发野生茶,对提高茶区野生茶资源的利用,提高绿茶品质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产品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使用该方法制成的野生茶色泽翠绿、香气馥郁、汤色绿亮、香气持久、耐冲泡,且有益物质丰富,不但能够提神醒脑、清热解毒、消暑除烦,还能够调脂减肥、增强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敏抗癌。还能够保护心脑血管、补中益气、缓解心率不齐。此外还能够疏利咽喉、缓解慢性咽炎的功效。同时适合老人、孕妇、儿童及神经衰弱患者饮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高温复烘后的野生茶叶与下列成份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30~40%,金银花5~20%,绞股蓝5~20%,薄荷2~5%,野菊花3~5%,黄芪5~10%,生甘草5~10%,苦参5~10%,枸杞5~10%;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a摊青处理的时间为8小时,确保摊青环境通风良好。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c杀青开始前将野生茶鲜叶快速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结束后将野生茶迅速取出,避免茶叶受热时间不均。
优选的是,所述揉捻机为55型揉捻机。
优选的是,所述二次摊凉时控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野生茶鲜叶完全冷却。
优选的是,所述高温复烘时间为6小时。
优选的是,所述粉碎的时间为10分钟。
优选的是,所述金银花、绞股蓝、薄荷、野菊花、黄芪、生甘草、苦参和枸杞是经过干燥的。
优选的是,野生茶叶35%,金银花12%,绞股蓝13%,薄荷3%,野菊花4%,黄芪8%,生甘草8%,苦参8%,枸杞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野生茶,由上述任一方法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方法制作的野生茶色泽翠绿,香气馥郁,汤色绿亮,叶底完整,香气更持久,特别耐冲泡,有益物质更丰富。
2、由于本方法将茶叶粉碎成茶粉,这使有益物质的能够溶解的更加充分,也更加便于冲泡和携带。
3、由于本方法还在野生茶叶中加入了苦参、生甘草、绞股蓝、薄荷、野菊花、枸杞、金银花和黄芪。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缓解心律不齐等功效。生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绞股蓝具有保护心脑血管、调脂减肥、健身强力、抗过敏、抗癌、抗衰美容等功效。薄荷具有消炎抗菌、舒缓压力、清凉镇痛等功效。野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抗炎、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清除自由基等功效。枸杞具有治疗肝肾阴亏、能够益精明目等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等功效。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敛汗和、水消肿等功效。而加工后的野生茶不但能够清热解毒、消暑除烦,还能够调脂减肥、增强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抗敏抗癌。还能够保护心脑血管、补中益气、缓解心率不齐。此外还能够疏利咽喉、缓解慢性咽炎的功效。
4、由于茶叶中的咖啡因大部分被去除,更加适合老人、孕妇、儿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步骤g所得的野生茶叶与下列物质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30%,金银花20%,绞股蓝20%,薄荷2%,野菊花3%,黄芪5%,生甘草5%,苦参5%,枸杞10%。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实施例2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步骤g所得的野生茶叶与下列物质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40%,金银花5%,绞股蓝20%,薄荷2%,野菊花3%,黄芪10%,生甘草5%,苦参10%,枸杞5%。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实施例3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步骤g所得的野生茶叶与下列物质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35%,金银花15%,绞股蓝15%,薄荷5%,野菊花5%,黄芪5%,生甘草10%,苦参5%,枸杞5%。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实施例4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步骤g所得的野生茶叶与下列物质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35%,金银花12%,绞股蓝13%,薄荷3%,野菊花4%,黄芪8%,生甘草8%,苦参8%,枸杞9%。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实施例5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步骤g所得的野生茶叶与下列物质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35%,金银花10%,绞股蓝10%,薄荷3%,野菊花4%,黄芪8%,生甘草10%,苦参10%,枸杞10%。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表一产品感官指标
产品感官指标
汤色 香气
实施例1 明亮清澈 香气高、味甘
实施例2 黄绿明亮清澈 香气高、味甘
实施例3 黄绿明亮清澈 香气高、有花香
实施例4 黄绿明亮清澈 香气高、味甘、有花香
实施例5 明亮清澈 香气高、味甘、有花香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摊青:将野生茶鲜叶置于摊青机上,控制鲜叶厚度6-8cm,使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并且失去青草气;
b、去咖啡因:将鲜叶放入沸水中,浸泡20~25s,再将鲜叶转移至35~45℃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冷水冲洗,冷却后,离心,晾干;
c、杀青:先将杀青机预热至270℃,再将经去咖啡因后的野生茶鲜叶置于杀青机中,将温度升至295-300℃,杀青时长60s,杀青后将野生茶鲜叶移出杀青机;
d、摊凉:将经过杀青处理后的野生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鲜叶完全冷却;
e、揉捻:将经过摊凉冷却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中,先重揉20-30min,再轻揉25-30min;
f、初烘:将经步骤d揉捻好的野生茶鲜叶放置于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在80-100℃,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七成左右,然后进行二次摊凉;
g、高温复烘:将经步骤e初步烘干并经二次摊凉后的野生茶鲜叶再次放入烘干机内,控制烘干温度为135℃,进行高温复烘至足干,使茶叶中的水分含量降至4%,外观现小焦边;
h、混料:将经过高温复烘后的野生茶叶与下列成份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野生茶叶30~40%,金银花5~20%,绞股蓝5~20%,薄荷2~5%,野菊花3~5%,黄芪5~10%,生甘草5~10%,苦参5~10%,枸杞5~10%;
i、粉碎: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过400目筛;
j、装袋:将通过400目筛的茶粉,以3g/袋的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质茶包分装好,即得到本发明的野生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摊青处理的时间为8小时,确保摊青环境通风良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杀青开始前将野生茶鲜叶快速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结束后将野生茶迅速取出,避免茶叶受热时间不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为55型揉捻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摊凉时控制鲜叶摊开厚度为2cm,直至野生茶鲜叶完全冷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复烘时间为6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的时间为10分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绞股蓝、薄荷、野菊花、黄芪、生甘草、苦参和枸杞是经过干燥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野生茶叶35%,金银花12%,绞股蓝13%,薄荷3%,野菊花4%,黄芪8%,生甘草8%,苦参8%,枸杞9%。
10.一种野生茶,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方法制成。
CN201410371215.4A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Active CN104171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1215.4A CN104171059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1215.4A CN104171059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1059A true CN104171059A (zh) 2014-12-03
CN104171059B CN104171059B (zh) 2016-03-16

Family

ID=51952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215.4A Active CN104171059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105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8245A (zh) * 2015-03-25 2015-07-01 罗海 一种野生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8263A (zh) * 2015-03-25 2015-07-01 罗海 一种助眠安神野生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5932A (zh) * 2016-05-09 2016-08-24 周学付 一种保健野生茶
CN108157553A (zh) * 2017-11-28 2018-06-15 彭阳县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红花茶
CN108935587A (zh) * 2018-07-19 2018-12-07 河源市童济石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深加工方法
CN112471277A (zh) * 2020-12-17 2021-03-12 江西阳际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咖啡碱茶叶的制备方法
CN113951344A (zh) * 2021-10-22 2022-01-21 湘西自治州春秋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黄精的茶叶含片的生产加工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9816A (zh) * 2005-07-30 2006-02-08 吴煌发 抗辐射茶
CN101189991A (zh) * 2006-11-20 2008-06-04 尹福生 低咖啡因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1248823A (zh) * 2008-03-28 2008-08-27 潘文荣 一种野生保健茶
CN103053720A (zh) * 2013-01-04 2013-04-2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低咖啡因、高gaba保健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9816A (zh) * 2005-07-30 2006-02-08 吴煌发 抗辐射茶
CN101189991A (zh) * 2006-11-20 2008-06-04 尹福生 低咖啡因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1248823A (zh) * 2008-03-28 2008-08-27 潘文荣 一种野生保健茶
CN103053720A (zh) * 2013-01-04 2013-04-2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低咖啡因、高gaba保健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8245A (zh) * 2015-03-25 2015-07-01 罗海 一种野生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8263A (zh) * 2015-03-25 2015-07-01 罗海 一种助眠安神野生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5932A (zh) * 2016-05-09 2016-08-24 周学付 一种保健野生茶
CN108157553A (zh) * 2017-11-28 2018-06-15 彭阳县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红花茶
CN108935587A (zh) * 2018-07-19 2018-12-07 河源市童济石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深加工方法
CN112471277A (zh) * 2020-12-17 2021-03-12 江西阳际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咖啡碱茶叶的制备方法
CN113951344A (zh) * 2021-10-22 2022-01-21 湘西自治州春秋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黄精的茶叶含片的生产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1059B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1059B (zh) 一种野生茶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N104783163A (zh) 一种新资源食品高丽红参破壁微米颗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44928B (zh) 一种春季养身早茶袋泡茶
CN104824657A (zh) 一种新资源食品高丽红参破壁粉的制备方法
CN101248879B (zh) 一种五加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3162A (zh) 一种新资源食品高丽红参破壁微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349585B (zh) 一种含白茶的美容养颜袋泡茶
CN103859096A (zh) 养生茶
CN104431014A (zh) 一种苦荞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2771603B (zh) 一种回心草养心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71201A (zh) 一种枇杷花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枇杷花茶
CN112515013A (zh) 茉莉花味金花黑茶袋泡的制备方法
CN103444931B (zh) 一种春季养身下午茶袋泡茶
CN107996760B (zh) 一种天麻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1000002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金花茶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4950B (zh) 一种夏季养身早茶袋泡茶
CN104186756A (zh) 养生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4929B (zh) 一种春季养身中午茶袋泡茶
CN106509232A (zh) 一种桂花红茶制备方法
CN103444930B (zh) 一种秋季养身下午茶袋泡茶
KR20070117018A (ko) 녹차 장아찌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녹차장아찌
KR101271545B1 (ko) 사계절 다른 효능의 삼계탕 제조방법
CN107047877A (zh) 一种复方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0410A (zh) 一种泻肝平肺的保健烤蛋及制备方法
CN103039865A (zh) 一种活血通经红小豆粉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