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371A -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 Google Patents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9371A
CN104169371A CN201280071136.0A CN201280071136A CN104169371A CN 104169371 A CN104169371 A CN 104169371A CN 201280071136 A CN201280071136 A CN 201280071136A CN 104169371 A CN104169371 A CN 104169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l formula
printing
dyeing
group
re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11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博美
近藤义显
矢吹嘉治
八木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69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9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6Prepar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nhydrides, amides, mononitriles, phthalimide, o-cyanobenzamide
    • C09B47/067Prepar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nhydrides, amides, mononitriles, phthalimide, o-cyanobenzamide from phthalodinitriles naphthalenedinitriles, aromatic dinitriles prepared in situ, hydrogenated phthalodinitrile
    • C09B47/0675Preparation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nhydrides, amides, mononitriles, phthalimide, o-cyanobenzamide from phthalodinitriles naphthalenedinitriles, aromatic dinitriles prepared in situ, hydrogenated phthalodinitrile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linked directly to the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47/00Porphines; Azaporphines
    • C09B47/04Phthalocyanines abbreviation: Pc
    • C09B47/08Preparation from other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e.g. cobaltphthalocyanineamine complex
    • C09B47/18Obtaining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toms directly bound to the phthalocyanine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characterised by dy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1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phthalocyanine dyes without vat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sulfur dy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02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 D06P3/04Material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containing amide groups
    • D06P3/24Polyamides; Polyurethanes
    • D06P3/241Polyamides; Polyurethanes using acid dy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loring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通式(X)所示的染料及水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通式(X)中,X21~X24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21~R24表示烷基、芳基、或杂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P1~P4分别独立地表示芳香环,该芳香环也可以具有特定的取代基。n21~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21~n2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通式(X)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Description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背景技术
利用喷墨方式进行的图像的印刷方法是使油墨的微小液滴从喷墨记录头飞翔,使其附着到作为对象的记录介质上而进行印刷的方法。喷墨方式存在其机构比较简便、且能够廉价地形成高精细且高品位的图像的优点。
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布帛印刷通过丝网印刷等来进行。在丝网印刷等中,在印刷之前,需要制作印刷用的印版滚筒或丝网印刷版。版的制作由于需要花费时间和人手,所以变得非常昂贵,若不进行一定量以上的生产则在成本上不合算,因而期望以小规模生产或样本制作等为目的的无制版的印刷系统。
对此,提出了能够将染料直接供给到布上的采用了上述那样的喷墨方式的喷墨印染。喷墨印染与以往的印染不同,具有不需要制作版、且能够很快地形成灰度性优异的图像的优点。此外,根据喷墨印染,能够缩短交货期,还能够应对少量多品种的生产。进而,由于仅使用作为形成图像所必需的量的油墨,所以可以说是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还具有废液少等环境性优点的优异的图像形成方法。
在印染中,根据布帛中的纤维的种类的不同,所使用的染料的种类受到限定。例如,在以丝绸、羊毛、尼龙之类的聚酰胺纤维作为主体的布帛上形成图像时,提出了使用酸性染料的方法,酞菁染料也是其一。
例如,公开了在进行通过喷墨方式将至少2色的油墨赋予到布帛上的喷墨打印方法时,使用如C.I.直接蓝87(DB87)、C.I.直接蓝199(DB199)那样的通用酞菁染料(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011830号公报)。
此外,还开发了使用并非通用酞菁染料的酞菁染料的技术,但它们适用于滤色器或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公开了使特征在于至少含有水溶性偶氮吡啶酮系染料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记录用油墨中进一步含有磺化的酞菁染料来使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30262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3-138180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11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26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38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对于喷墨印染用油墨,要求以下的特性。
(1)以充分的浓度进行显色
(2)颜色再现性优异
(3)所形成的图像不会渗出、在后处理工序或洗涤时不会污染非图像部和其它布帛
(4)不会堵塞记录头的喷嘴
(5)在油墨保存中没有物性上(例如,粘度)的变化或固体成分的析出
(6)即使在长期保存后,在喷出特性上也没有变化且能够进行稳定的喷出
(7)所形成的图像的坚牢性(耐水性或耐光性等)优异
然而,若将日本专利第3011830号公报中所示那样的通用的酞菁染料用于尼龙的印染中,则图像的耐光性不充分。此外,日本特开2002-30262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3-138180号公报中所示的油墨是为了制造滤色器等图像形成装置而使用的油墨,不能适用于布帛的印染中。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进行的,其课题是达成以下的目的。即,提供在用于尼龙的印染中时可得到耐光性优异的染色部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使用了其的印染方法。此外,提供染色部的耐光性优异的布帛。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的方案如下所述。
<1>一种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含有下述通式(X)所示的染料及水。
[化学式1]
通式(X)中,X21、X22、X23、及X24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21、R22、R23、及R24表示烷基、芳基、或杂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P1、P2、P3、及P4分别独立地表示芳香环,该芳香环也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及羰基氨基中的取代基。n21、n22、n23、及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21、n22、n23、及n2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通式(X)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2>根据<1>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X)中的n21、n22、n23、及n24的总和为2~3。
<3>根据<1>或<2>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X)中的P1、P2、P3、及P4表示苯环。
<4>根据<1>~<3>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X)所示的染料为下述通式(I)所示的染料。
[化2]
通式(I)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磺基、烷基、芳基、或-XR10。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0表示烷基或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n1、n2、n3、及n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1、n2、n3、及n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通式(I)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R1、R2、R3、及R4中的至少1个为-XR10,且R10具有至少1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5>根据<4>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I)中的R1、R2、R3、及R4为烷基、芳基、或-XR10
<6>根据<4>或<5>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I)中的R1、R2、R3、及R4为-XR10
<7>根据<1>~<6>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为羧基、磺基、或磷酸基。
<8>根据<4>~<7>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I)所示的染料具有2个~3个-XR10,该R10具有1个磺基。
<9>根据<1>或<4>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I)所示的染料为下述通式(Y)所示的染料。
[化3]
通式(Y)中,X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或羰基氨基,在存在多个X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A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在存在多个A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M1表示铜、锌、镍、或钴。M2表示氢原子、锂、钾、钠、或铵,在存在多个M2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R31与X31含义相同,在存在多个R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l31表示0以上的整数。m31表示0以上的整数。n31表示1~4的整数。其中,通式(Y)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10>根据<9>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Y)中的A为氧原子。
<11>根据<9>或<10>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Y)中的M1为铜。
<12>根据<9>~<11>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通式(Y)中的R31为烷基,l31为1。
<13>根据<1>~<12>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染料。
[化4]
通式(III)中,n6为0.5~6,m6为0~3。
<14>根据<1>~<13>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是喷墨用油墨。
<15>一种印染方法,其是通过喷墨法将<14>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赋予到包含尼龙的布帛上。
<16>一种布帛,其是通过<15>所述的印染方法印染而成的。
<17>根据<16>所述的布帛,其中,通过印染而染色的部分的色相角为200°~300°。
<18>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
[化5]
通式(Y)中,X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或羰基氨基,在存在多个X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A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在存在多个A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M1表示铜、锌、镍、或钴。M2表示氢原子、锂、钾、钠、或铵,在存在多个M2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R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基、或芳基硫基,在存在多个R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l31表示0以上的整数。m31表示0以上的整数。n31表示1~4的整数。其中,通式(Y)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19>根据<1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式(Y)中的A为氧原子。
<20>根据<18>或<1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式(Y)中的M1为铜。
<21>根据<18>~<20>中任1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式(Y)中的R31为烷基,l31为1。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用于尼龙的印染中时可得到耐光性优异的染色部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使用了其的印染方法、及染色部的耐光性优异的布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印花的第一日语文字。
图2是实施例中印花的第二日语文字。
图3是实施例中印花的第三日语文字。
图4是实施例中印花的第四日语文字。
具体实施方式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含有通式(X)所示的染料(包含通式(I)所示的染料及通式(Y)所示的染料)、及水而构成。
以下,也将通式(X)所示的染料(包含通式(I)所示的染料及通式(Y)所示的染料)称为“特定染料”,此外,有时也将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简称为“着色组合物”。
过去进行的是将酞菁染料染到丝绸或尼龙等聚酰胺上的印染,使用以通用酞菁染料即C.I.直接蓝87(DB87)、C.I.直接蓝199(DB199)为代表的将酞菁颜料磺化而得到的酞菁染料。在近年来开发取得进展的喷墨印染中,也使用这些染料。
然而,这些通用酞菁染料若用于尼龙的印染中,则存在耐光性恶化的课题。即使是相同的聚酰胺类的布帛,在丝绸或羊毛的印染中使用通用酞菁染料时耐光性的恶化不会变得显著,在使用了酞菁染料的尼龙印染中提高耐光性的课题是尼龙被开发以来无法充分解决的课题。
对此,本发明中,通过将用于尼龙的印染中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制成含有作为酞菁染料的通式(X)所示的染料(包含通式(I)所示的染料及通式(Y)所示的染料)和水的着色组合物,从而在用于尼龙的印染中时,可得到耐光性优异的图像等染色部。
所述理由并不清楚,但认为是基于下面的理由。
已述的通用酞菁染料通过将酞菁颜料磺化后将取代基改性来合成,因此将酞菁骨架(下述结构)表示为Pc时,具有Pc-SO3Z或Pc-SO2N(Z)2这样的结构(Z表示氢原子或1价的抗衡阳离子)。
[化6]
在结构Pc中,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
相对于此,本发明中的特定染料具有分子内的至少1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介由-O-R11-、或-S-R11-键合在酞菁骨架上的结构〔R11表示亚烷基、或亚芳基〕。另外,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也可以形成盐。关于特定染料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但特定染料是氧原子(O)或硫原子(S)键合在酞菁骨架上,R11与离子性亲水性基团键合,具体而言,具有如Pc-O-R11-SO3Z、Pc-S-R11-SO3Z那样的结构。
关于若使用特定染料作为酞菁染料来进行印染,则在尼龙上也能够形成耐光性优异的染色部的作用机制不明确,但可以认为是由于通过从通用酞菁染料的分子结构变成特定染料的分子结构,由给电子基团引起酞菁骨架上的电子状态的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在用于尼龙的印染中时特别有用,也适合于尼龙以外的其它的布帛的印染。
以下,首先,对特定染料〔通式(X)所示的染料(包含通式(I)所示的染料及通式(Y)所示的染料)〕、及根据需要可含有的各种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染料(特定染料)〕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含有下述通式(X)所示的化合物即染料、及水。
[化7]
通式(X)中,X21~X24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21~R24表示烷基、芳基、或杂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P1~P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香环。n21~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21~n2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通式(X)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通式(X)中,X21~X24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但在不使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降低的方面,优选为氧原子。
通式(X)中,R21~R24所示的烷基、及芳基与后述的通式(I)中R1~R4所示的烷基、及芳基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X)中,作为R21~R24所示的杂芳基,可列举出例如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2-呋喃基、2-噻吩基、2-嘧啶基、2-苯并噻唑基等。
通式(X)中,P1~P4所示的芳香环表示可具有杂原子的能够缩环的芳香环。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苯环、萘环、吡啶环、吡嗪环、咪唑环、嘧啶环、吡唑环、喹啉环、异喹啉环、苯并噻唑环、吲哚环等。其中,优选为苯环、萘环、吡啶环、或吡嗪环,更优选为苯环。
P1~P4所示的4个芳香环中,至少3个优选为苯环。若4个中3个为苯环,则由于染料的吸收达到600nm附近,所以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难以降低。
P1~P4也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及羰基氨基中的取代基,与后述的酞菁骨架也可以进一步具有的取代基含义相同。
通式(X)中的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在通式(X)中,M所示的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与后述的通式(I)中的物质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X)中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与后述的通式(I)中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X)中,n21~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21~n24的总和至少为1。若不导入1个以上,则无法维持本发明的效果即耐光性。优选n21~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3,n21~n24的总和低于4,更优选n21~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3,n21~n24的总和为2~3。若n21~n24的总和为2~3,则作为青色的色相良好。
作为使用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染色而成的布帛的色相,优选为青色,作为青色的色相,作为色相角优选为200°~260°。此外,若也包含青色~蓝色的色相,则色相角优选为200°~300°,进一步优选为210°~300°。若显示该范围的色相,则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变得难以降低。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优选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即染料及水。
[化8]
通式(I)中,R1~R4分别独立地表示磺基、烷基、芳基、或-XR10。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0表示烷基或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n1~n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1~n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通式(I)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R1~R4中的至少1个为-XR10,且R10具有至少1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另外,R1~R4、R10、及酞菁骨架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通式(I)所示的染料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若特定染料具有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的数目低于2,则染料不溶解于水,无法将着色组合物制成印染用着色组合物。
通式(I)所示的染料具有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的数目优选为2~3。若通式(I)所示的染料具有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的数目为2~3,则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难以降低。
作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羧基、磺基、磷酸基等。
通式(I)所示的染料在分子内具有羧基、磺基、或磷酸基作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时,这些基团根据需要也可以具有抗衡阳离子。作为抗衡阳离子,例如,可以使用Li、Na、K等金属离子、具有氮的季盐结构的基团、具有磷的季盐结构的基团。
另外,通式(I)所示的染料只要在分子结构内的某处具有2个以上离子性亲水性基团即可,可以是酞菁骨架以取代基的形式具有,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上,也可以是后述的R1~R4、或R10以取代基的形式具有。分子结构内具有2个以上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最优选磺基。
以下,通式(I)所示的染料以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为磺基的方式为代表进行说明,但该说明也适用于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为羧基、磷酸基等磺基以外的基团的情况。
另外,也将磺基、及形成了盐的磺基(磺酸盐基)总称表示为“SO3Z”。在SO3Z中,Z表示氢原子、或1价的抗衡阳离子。作为Z所示的1价的抗衡阳离子,可列举出例如Li+、Na+、K+、NH4 +等。
通式(I)中,R1~R4所示的磺基如已述那样也可以形成盐。R1~R4以-SO3Z表示时,-SO3Z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Pc)上,特定染料具有Pc-SO3Z所示的结构。
另外,如后述那样,特定染料优选-SO3Z不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上。
通式(I)中,作为R1~R4所示的烷基,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还可以是环状。
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丁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十二烷基等。烷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其中,优选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碳原子数优选为1~8。
通式(I)中,作为R1~R4所示的芳基,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
可列举出例如苯基、萘基等。芳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其中,优选为苯基或萘基,更优选为苯基。
通式(I)中的-XR10中的X表示氧原子(O)或硫原子(S),但在不使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降低的方面,优选为氧原子。
在通式(I)中的-XR10中,作为R10所示的烷基,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还可以是环状。
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丁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十二烷基等。烷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其中,优选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更优选为直链状的烷基。此外,碳原子数优选为1~8,更优选为1~4。
在通式(I)中的-XR10中,作为R10所示的芳基,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
可列举出例如苯基、萘基等。芳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取代基。
其中,优选为苯基或萘基,更优选为苯基。
另外,特定染料具有通式(I)中的R1~R4中的至少1个为-XR10、且R10具有至少1个磺基的结构。该磺基也可以形成盐。
以下也将“为-XR10、且R10具有至少1个磺基的基团”称为“特定磺基”。
特定磺基可以以下述结构式(s-1)表示。
-X-R11(SO3Z)m   (s-1)
〔在结构式(s-1)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表示氢原子或1价的抗衡阳离子,m表示SO3Z的数目。
R11为碳原子数为1~12即m+1价的脂肪族烃基、或碳原子数为6~12即m+1价的芳香族烃基。〕
结构式(s-1)中的R11相当于从通式(I)中的R10中除去m个氢原子而成的m+1价的基团,R11的碳原子数的优选的方式符合通式(I)中的R10。即,R11为脂肪族烃基时,优选的碳原子数为1~8,更优选的碳原子数为1~4。
结构式(s-1)中的m为可键合在R11上的SO3Z的数目,可选择1以上的整数。
通式(I)中的R1~R4可以仅1个为特定磺基,也可以全部为特定磺基。此外,特定染料在分子内分别具有多个R1~R4时,多个R1等可以仅1个为特定磺基,也可以全部为特定磺基。
从染料在水中的溶解性的观点出发,特定染料具有的SO3Z(包含特定磺基)的数目全部为2以上,但特定磺基〔X-R11(SO3Z)m〕的数目只要为1个以上即可。若染料不具有特定磺基,则在进行尼龙的印染的情况下,无法得到耐光性。
特定磺基的数目优选为低于4。通过使特定磺基的数目低于4,染料的吸收波长难以位移至长波长侧,变得难以呈现绿色,所以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难以降低。特定磺基的数目更优选为2~3。
通式(I)中,n1~n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1~n4的总和至少为1。优选n1~n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1~n4的总和为1~4,更优选n1~n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1~n4的总和为2~4。进一步优选n1~n4分别独立地表示0~3,n1~n4的总和为2~3。
另外,作为R1~R4、R10、及酞菁骨架可进一步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出下述的取代基。
可列举出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2-甲磺酰基乙基、3-苯氧基丙基、三氟甲基)、碳原子数为7~18的芳烷基(例如,苄基、苯乙基)、碳原子数为2~12的链烯基(例如,苯基乙烯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炔基(例如,乙炔基)、可具有侧链的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可具有侧链的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烯基(例如,环己烯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单环或多环的芳基(例如,苯基、4-叔丁基苯基、2,4-二叔戊基苯基、萘基);
单环或多环的杂环基(例如,作为5元环的单环,咪唑基、吡唑基、三唑基、2-呋喃基、2-噻吩基,作为6元环的单环,2-吡啶基、3-吡啶基、2-嘧啶基,作为多环,2-苯并噻唑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2-甲磺酰基乙氧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芳氧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4-叔丁基苯氧基、3-硝基苯氧基、3-叔丁氧基氨基甲酰基苯氧基、3-甲氧基氨基甲酰基苯氧基);
酰基氨基(例如,乙酰基氨基、苯甲酰基氨基、4-(3-叔丁基-4-羟基苯氧基)丁酰基氨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氨基(例如,甲基氨基、丁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基丁基氨基);
苯胺基(例如,苯基氨基、2-氯苯胺基);
脲基(例如,苯基脲基、甲基脲基、N,N-二丁基脲基);
氨磺酰基氨基(例如,N,N-二丙基氨磺酰基氨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硫基(例如,甲硫基、辛硫基、2-苯氧基乙硫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硫基(例如,苯硫基、2-丁氧基-5-叔辛基苯硫基、2-羧基苯硫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烷氧基羰基氨基(例如,甲氧基羰基氨基);
磺酰胺基(例如,甲磺酰胺基、苯磺酰胺基、对甲苯磺酰胺基、十八烷磺酰胺基);
氨基甲酰基(例如,N-乙基氨基甲酰基、N,N-二丁基氨基甲酰基);
氨磺酰基(例如,N-乙基氨磺酰基、N,N-二丙基氨磺酰基、N,N-二乙基氨磺酰基);
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辛磺酰基、苯磺酰基、甲苯磺酰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
杂环氧基(例如,1-苯基四唑-5-氧基、2-四氢吡喃基氧基);
偶氮基(例如,苯基偶氮基、4-甲氧基苯基偶氮基、4-三甲基乙酰氨基苯基偶氮基、2-羟基-4-丙酰基苯基偶氮基);
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
氨基甲酰氧基(例如,N-甲基氨基甲酰氧基、N-苯基氨基甲酰氧基);
甲硅烷基氧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氧基、二丁基甲基甲硅烷基氧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芳氧基羰基氨基(例如,苯氧基羰基氨基);
酰亚胺基(例如,N-琥珀酰亚胺基、N-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例如,2-苯并噻唑硫基、2,4-二苯氧基-1,3,5-三唑-6-硫基、2-吡啶硫基);
亚磺酰基(例如,3-苯氧基丙基亚磺酰基);膦酰基(例如,苯氧基膦酰基、辛基氧基膦酰基、苯基膦酰基);
碳原子数为6~12的芳氧基羰基(例如,苯氧基羰基);
酰基(例如,乙酰基、3-苯基丙酰基、苯甲酰基);
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例如,羧基、磺基、季铵基);
其它的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羰基氨基等。
通式(I)中,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
作为M所示的金属元素,可列举出Li、Na、K、Mg、Ti、Zr、V、Nb、Ta、Cr、Mo、W、Mn、Fe、Co、Ni、Ru、Rh、Pd、Os、Ir、Pt、Cu、Ag、Au、Zn、Cd、Hg、Al、Ga、In、Si、Ge、Sn、Pb、Sb、Bi等。
作为M所示的金属氧化物,优选可列举出VO、GeO等。
此外,作为M所示的金属氢氧化物,优选可列举出Si(OH)2、Cr(OH)2、Sn(OH)2等。
进而,作为M所示的金属卤化物,可列举出AlCl、SiCl2、VCl、VCl2、VOCl、FeCl、GaCl、ZrCl等。
上述中,通式(I)中的M优选为金属元素,更优选为Cu、Ni、Zn、或Al,最优选为Cu。
通式(I)中的R1~R4、R10、n1~n4、及M的优选的组合为R1~R4、R10、n1~n4、及M分别优选的方式的组合。
作为通式(I)中的R1~R4,上述中,优选为烷基、芳基、或上述的-XR10。即,优选磺基或形成了盐的磺基(即,-SO3Z)没有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上。通过-SO3Z没有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上,在尼龙印染时,耐光性进一步提高。
例如,下述结构式(A-1)及(A-2)均具有4个在酞菁骨架(在结构式Pc所示的骨架中,M为Cu)上与“2个苯氧基”形成了盐的磺基“磺酸Na”。
[化9]
化合物(A-1)与酞菁骨架键合的苯氧基的苯环上键合有SO3Na,为通式(I)所示的染料、即特定染料。
化合物(A-2)由于在苯氧基的苯环上键合的SO3Na有2个,所以与化合物(A-1)同样为特定染料,但化合物(A-2)还进一步具有2个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上的SO3Na。
在化合物(A-1)与化合物(A-2)的对比中,与使用含有化合物(A-2)的着色组合物的印染相比,使用含有化合物(A-1)的着色组合物的印染在尼龙上进行印染时的尼龙上的染色部的耐光性更为良好。因此,在化合物(A-1)与化合物(A-2)的对比中,优选化合物(A-1)的结构。
因此,通式(I)中的R1~R4更优选为-XR10。此时,-XR10优选为R10具有至少1个磺基的-XR10、即结构式(s-1)〔-X-R11(SO3Z)m〕所示的特定磺基。
具体而言,特定染料优选为通式(II)所示的染料。
[化10]
通式(II)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Z表示氢原子或1价的抗衡阳离子,m表示SO3Z的数目。
R11为碳原子数为1~12即m+1价的脂肪族烃基、或碳原子数为6~12即m+1价的芳香族烃基。
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n5表示1~16的整数,m与n5的积(m×n5)为2以上。
通式(II)中的X、Z、m、R11与已述的结构式(s-1)中的X、Z、m、R11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II)中的M与通式(I)中的M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II)中的n5为可在酞菁骨架具有的4个苯环上取代的特定磺基的数目,最大为16。其中,由于特定染料在分子结构内至少具有2个磺基,所以m与n5的积(m×n5)为2以上。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更优选含有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即染料、及水。
[化11]
通式(Y)中,X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或羰基氨基,优选表示卤素原子、芳氧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磺酰胺基、磺基、或磺酰基,更优选表示芳氧基、磺酰胺基、磺基、或磺酰基。
通式(Y)中,在存在多个X31的情况下,彼此相同或不同。另外,通式(Y)中,X31所示的上述的基团与上述的酞菁骨架可进一步具有的取代基含义相同。
通式(Y)所示的染料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通式(Y)中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与上述的通式(I)中的离子性亲水性基团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Y)中,A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在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彼此相同或不同。在不使青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降低的方面,优选为氧原子。
通式(Y)中,M1表示金属元素即Cu、Zn、Ni、或Co,更优选为Cu。
通式(Y)中,M2表示氢原子、锂、钾、钠、或铵,优选表示锂、钾、或钠。
通式(Y)中,在存在多个M2的情况下,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通式(Y)中,R31与X31含义相同,优选表示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基、或芳基硫基。
在通式(Y)中,作为R31所示的卤素原子,可列举出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氟原子、碘原子等。
在通式(Y)中,作为R31所示的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2-甲磺酰基乙基、3-苯氧基丙基、三氟甲基等。
在通式(Y)中,作为R31所示的烷氧基,可列举出例如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基氧基、丁氧基、2-乙基己基氧基、己基氧基等。
在通式(Y)中,作为R31所示的芳氧基,可列举出例如碳原子数为6~12的芳氧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4-叔丁基苯氧基、3-硝基苯氧基、3-叔丁氧基氨基甲酰基苯氧基、3-甲氧基氨基甲酰基等。
在通式(Y)中,作为R31所示的烷基硫基,可列举出例如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硫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甲硫基、辛硫基、2-苯氧基乙硫基。
在通式(Y)中,作为R31所示的芳基硫基,可列举出例如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硫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苯硫基、2-丁氧基-5-叔辛基苯硫基、2-羧基苯硫基等。
通式(Y)中,在存在多个R31的情况下,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R31优选为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此外,通式(Y)中,从化合物的合成容易性的观点出发,R31优选位于SO3M2的对位。
通式(Y)中,l31表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此外,m31表示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0。进而,n31表示1~4的整数,优选表示2~4的整数,更优选表示3或4,最优选表示4。n31表示的数目越大,则上染性越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更优选含有下述通式(Z)所示的化合物即染料、及水。
[化12]
通式(Z)中的X41与上述的通式(Y)中的X31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Z)中的M2与上述的通式(Y)中的M2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Z)中的R41表示烷基。作为烷基,与上述的通式(Y)中的R31所示的烷基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通式(Z)中的m41及n41分别与上述的通式(Y)中的m31及n31含义相同,优选的方式也相同。
根据含有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染料的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在用于尼龙的印染中时,能够得到耐光性优异的染色部。此外,含有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的染色部的上染性也优异。即,根据含有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染料的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在尼龙的印染中,能够兼顾耐光性及上染性。关于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如以下那样推测。
通过构成在酞菁环上导入的芳基上的-SO3M2的氧原子与酞菁环上的氢原子以氢键发生相互作用,芳基相对于酞菁环平面垂直地竖立。通过利用该垂直地竖立的芳基阻碍酞菁环彼此的会合,在油墨溶液中酞菁染料变得容易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推测若酞菁染料单体化,则向纤维中的渗透速度提高,上染性提高。
另外,发明者们通过计算化学确认了芳基相对于酞菁环平面垂直地竖立。此外,关于通过芳基相对于酞菁环平面垂直地竖立从而使酞菁染料在油墨溶液中容易单体化,也通过测定油墨溶液的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确认。
以下,示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即染料的具体例(1)~具体例(35)、及化合物001~化合物011,但特定染料并不限定于下述具体例子或化合物。
另外,具体例(1)~具体例(9)、具体例(15)、及具体例(18)~具体例(34)表示各具体例中所示的-O-Ph-SO3Na等特定磺基〔在具体例(19)、及具体例(20)中,进而-SO3Na〕在酞菁骨架中的4个苯环所具有的氢原子所键合的碳原子上代替该氢原子进行键合。
特定磺基或-SO3Na可以集中地键合在4个苯环中的任1个上,也可以键合在各苯环上。其中,例如,如具体例(15)那样,在酞菁骨架的苯环上显示“-H”的情况下,在该“-H”所示的氢原子所键合的碳原子上,没有键合特定磺基。
此外,具体例(10)~具体例(14)、具体例(16)、及具体例(17)表示特定磺基可以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的苯环上,也可以与酞菁骨架的苯环上键合的苯氧基、或甲氧基的碳原子所具有的氢原子置换,与该苯氧基、或甲氧基的碳原子键合。
[化13]
[化14]
[化15]
[化16]
[化17]
[化18]
[化19]
[化20]
[化21]
[化22]
[化23]
[化24]
[化25]
[化26]
已述的特定染料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若想得到充分的显色浓度、并且考虑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则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中的特定染料的含量相对于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2质量%~15质量%。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可以仅含有已述的特定染料作为着色剂,但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特定染料以外的着色剂。
作为特定染料以外的染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染料,其中,从抑制所印染的布帛的渗洇、耐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染料。
-通式(III)所示的染料-
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含有特定染料以外的染料时,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优选含有特定染料和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染料。
[化27]
通式(III)中,n6为0.5~6,m6为0~3。
作为通式(III)所示的染料,可列举出通用染料即C.I.直接蓝86(DB86)〔在通式(III)中,n6=2,m6=0〕、C.I.直接蓝87(DB87)〔在通式(III)中,n6=3,m6=0〕、C.I.直接蓝199(DB199)〔在通式(III)中,n6=0.5~2.0,m6=0.5~2.5〕等。
在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含有特定染料和通式(III)所示的染料的情况下,它们的混合比〔特定染料:通式(III)所示的染料〕(质量基准)优选为2:8~8:2。若混合比在该范围内,则能够在维持耐光性的状态下进行颜色调整。
接着,对于特定染料的合成例,以上述的具体例(10)、作为具体例(28)之一的具体例(28a)、及作为上述的具体例(29)之一的具体例(29a)的合成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例(10)是使用苯氧基苯二甲腈进行酞菁环化后进行磺化而导入磺酸,与此相对,在具体例(28a)及具体例(29a)中,将磺酸取代的苯氧基苯二甲腈环化来合成。使用任一方法均能够合成特定染料。但是,在想要限定磺酸的位置的情况下,后者的合成方法更适合。
〔具体例(10)的合成例〕
在70mL二乙二醇中,在室温下添加0.6mL醋酸、19g原乙酸三乙酯后,继续混合3-苯氧基苯二甲腈(13g)与苯二甲腈(2.6g),加热至内部温度为100℃。在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CuCl2(2.7g)和苯甲酸铵(22g)后,在内部温度为100℃下搅拌6小时。
接着,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内部温度为90℃,在混合物中滴加7mL浓盐酸。之后,进一步滴加100mL甲醇,晶析。将所得到的结晶干燥,得到6g粗结晶(10A)。
将3.5g粗结晶与22.5mL硫酸混合,加热搅拌至60℃时,滴加2.5mL发烟硫酸,在60℃下搅拌3小时。在所得到的反应液中投入100mL水,冷却至室温。将析出的粗结晶过滤、水洗后,添加1N-NaOH水溶液至pH达到9.5,使其溶解。在50℃下搅拌60分钟后,将杂质过滤,在滤液中滴加500mL异丙醇进行晶析,得到7g化合物〔具体例(10)〕。
将1mg所得到的化合物〔具体例(10)〕溶解到超纯水中时的吸收波长(λmax)为681nm。
[化28]
〔具体例(28a)的合成例〕
在100mL二乙二醇中,在室温下添加0.5mL醋酸、20g原乙酸三乙酯后,继续混合下述化合物A(16g)与苯二甲腈(6.4g),加热至内部温度为100℃。在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添加CuCl2(2.5g)和苯甲酸铵(22g)后,在内部温度为100℃下搅拌15小时。
[化29]
接着,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内部温度为90℃,在混合物中滴加7mL浓盐酸。之后,进一步滴加350mL异丙醇,晶析。将所得到的结晶干燥,得到10g粗结晶。
将10g粗结晶溶解到100mL离子交换水中后,添加2N-NaOH水溶液至pH达到9.5。在50℃下搅拌60分钟后,将杂质过滤。之后,在滤液中滴加500mL异丙醇进行晶析,得到3g化合物〔具体例(28a)〕。
将1mg所得到的化合物〔具体例(28a)〕溶解到超纯水中时的吸收波长(λmax)为622nm。
〔具体例(29a)的合成例〕
在具体例(28a)的合成例中,除了使用“化合物A(32g)”来代替“化合物A(16g)和苯二甲腈(6.4g)”以外,同样地操作,得到化合物〔具体例(29a)〕。
将1mg所得到的化合物〔具体例(29a)〕溶解到超纯水中时的吸收波长(λmax)为686nm。
[化30]
在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含有特定染料以外的着色剂的情况下,全部着色剂中的特定染料的含量相对于全部着色剂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而,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含有的着色剂特别优选为100质量%特定染料。
若得到充分的显色浓度,并且考虑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则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中的染料(特定染料、及特定染料以外的着色剂)的含量相对于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4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15质量%。
〔水〕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除了含有上述的特定染料以外,还含有水。
水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离子交换水,也可以是自来水。
在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仅包含已述的特定染料的情况下,水的含量为由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减去特定染料的含量的剩余部分,在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包含其它后述的成分的情况下,为减去特定染料与该其它的成分的总含量的剩余部分。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除了含有已述的特定染料及水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成分。
〔有机溶剂〕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可含有的有机溶剂优选为水性有机溶剂,可列举出例如多元醇类(例如,乙二醇、甘油、2-乙基-2-(羟基甲基)-1,3-丙二醇、四乙二醇、三乙二醇、三丙二醇、1,2,4-丁三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1,2-己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2-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甲基-1,3-丁二醇、2-甲基-1,3-丙二醇等)、胺类(例如,乙醇胺、2-(二甲基氨基)乙醇等)、一元醇类(例如甲醇、乙醇、丁醇等)、多元醇的烷基醚类(例如,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三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等)、2,2′-硫基二乙醇、酰胺类(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等)、环丁砜、二甲基亚砜、3-环丁烯砜等含硫化合物、杂环类(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N-乙基吗啉等)、乙腈等。
此外,上述的有机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60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50质量%。
〔表面活性剂〕
从提高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喷出精度等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中可以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使用阳离子性、阴离子性、两性、非离子性中的任一种表面活性剂。
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脂肪族胺盐、脂肪族季铵盐、苄烷铵盐、苄索氯铵、吡啶鎓盐、咪唑鎓盐等。
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脂肪酸皂、N-酰基谷氨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基醋酸盐、硫酸化油、高级醇硫酸酯盐、烷基磷酸酯盐等。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羧基甜菜碱型、磺基甜菜碱型、氨基羧酸盐、咪唑鎓甜菜碱等。此外,还可列举出N,N-二甲基-N-烷基氧化胺那样的氧化胺型作为合适的例子。
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羊毛脂衍生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乙炔二醇等。此外,还可列举出乙炔系聚氧乙烯氧化物表面活性剂即SURFYNOLS(Air Products&Chemicals公司)作为合适的例子。
此外,还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开昭59-157,636号的第(37)~(38)页、Research Disclosure No.308119(1989年)中作为表面活性剂列举出的物质。
在使用这些各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可以单独使用1种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01质量%~5.0质量%的范围,优选在所述范围内任意调整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表面张力。
〔防腐剂、防霉剂〕
为了保持长期保存稳定性,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也可以含有防腐剂、及防霉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防腐剂及防霉剂,可列举出芳香族卤素化合物(例如,Preventol CMK;LANXESS制)、亚甲基二硫氰酸酯、含卤氮硫化合物、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例如,PROXEL GXL;ArchChemicals公司制)等。
〔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除此以外还可以含有以往公知的添加剂。例如,为酸碱或缓冲液等pH调节剂、荧光增白剂、消泡剂、润滑剂、增稠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褪色剂、防静电剂、消光剂、抗氧化剂、比电阻调整剂、防锈剂、无机颜料、抗还原剂等。
(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是出于提高图像的保存性的目的而使用的。作为紫外线吸收剂,还可以使用日本特开昭58-185677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1-19053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2-7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9707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3405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日本特开昭46-278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94483号公报、美国专利第3214463号说明书等中记载的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日本特公昭48-30492号公报、日本特公昭56-2114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88106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桂皮酸系化合物、日本特开平4-29850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5342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23936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82621号公报、日本特表平8-501291号公报等中记载的三嗪系化合物、Research Disclosure No.24239号中记载的化合物或以芪系、苯并噁唑系化合物为代表的吸收紫外线而发出荧光的化合物、所谓的荧光增白剂。
(防褪色剂)
防褪色剂是出于提高图像的保存性的目的而使用的。作为防褪色剂,可以使用各种有机系及金属络合物系的防褪色剂。作为有机的防褪色剂,有氢醌类、烷氧基苯酚类、二烷氧基苯酚类、苯酚类、苯胺类、胺类、茚满类、色满类、烷氧基苯胺类、杂环类等,作为金属络合物,有镍络合物、锌络合物等。更具体而言,可以使用Research Disclosure No.17643的第VII的I~J项、Research Disclosure No.15162、Research Disclosure No.18716的650页左栏、Research Disclosure No.36544的527页、Research DisclosureNo.307105的872页、Research Disclosure No.15162中引用的专利中记载的化合物或日本特开昭62-215272号公报的127页~137页、及US5,356,443中记载的代表性化合物的通式及化合物例中包含的化合物。
<喷墨用油墨>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由于显色浓度高、且耐水性也优异,所以作为向布帛上的着色剂供给量存在制约的喷墨用油墨是合适的。
油墨中的特定染料及水的含量优选为作为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中的含量所示的已述的范围。
使用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作为喷墨用油墨时,该喷墨用油墨可以通过使上述的特定染料溶解和/或分散到亲油性介质或水性介质中来制作。优选使上述的特定染料溶解和/或分散到水性介质中。
使用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作为喷墨用油墨时,该喷墨用油墨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其它的添加剂。
作为其它的添加剂,可列举出例如防干燥剂(湿润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渗透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防霉剂、pH调节剂、表面张力调整剂、消泡剂、粘度调整剂、分散剂、分散稳定剂、防锈剂、螯合剂等公知的添加剂。这些各种添加剂在水溶性油墨的情况下直接添加到油墨液中。
(防干燥剂)
防干燥剂是出于防止在喷墨记录方式中使用的喷嘴的油墨喷射口中因上述的喷墨用油墨干燥而引起的堵塞的目的而适当使用的。
作为防干燥剂,优选蒸气压比水低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具体的例子,可列举出以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硫撑二乙醇、二硫撑二乙醇、2-甲基-1,3-丙二醇、1,2,6-己三醇、乙炔二醇衍生物、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为代表的多元醇类、乙二醇单甲基(或乙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或乙基)醚、三乙二醇单乙基(或丁基)醚等多元醇的低级烷基醚类、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N-乙基吗啉等杂环类、环丁砜、二甲基亚砜、3-环丁烯砜等含硫化合物、二丙酮醇、二乙醇胺等多官能化合物、脲衍生物。它们中,更优选甘油、二乙二醇等多元醇。此外,上述的防干燥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上述的喷墨用油墨含有防干燥剂时,该防干燥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的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即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
(防霉剂)
作为防霉剂,可列举出脱氢醋酸钠、苯甲酸钠、巯基吡啶-1-氧化物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及其盐。上述的喷墨用油墨含有防霉剂时,该防霉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的喷墨用油墨的总质量、即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2质量%~1.00质量%。
(pH调节剂)
作为pH调节剂,可以使用有机碱、无机碱等中和剂。出于使喷墨用油墨的保存稳定性提高的目的,该pH调节剂优选按照该喷墨用油墨的pH达到6~10的方式来添加,更优选按照达到7~10的方式来添加。
(表面张力调整剂、消泡剂)
作为表面张力调整剂,可列举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各种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优选的例子与已述的表面活性剂的栏中例示的物质相同。
作为消泡剂,优选氟系、硅酮系化合物。
在使用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作为喷墨用油墨的情况下,优选将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表面张力调整至20mN/m~70mN/m,更优选调整至25mN/m~60mN/m。
此外,优选将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粘度调整至40mPa·s以下,更优选调整至30mPa·s以下,特别优选调整至20mPa·s以下。
表面张力及粘度可以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粘度调整剂、表面张力调整剂、比电阻调整剂、皮膜调整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褪色剂、防霉剂、防锈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进行调整。
(螯合剂)
螯合剂是出于防止油墨中的沉淀物等析出物的产生的目的、此外出于改良保存稳定性或堵塞恢复性的目的而适当使用的。
已知若使用染料作为油墨的着色剂,则油墨中包含的金属(Ca、Mg、Si、Fe等)可成为析出物的产生或堵塞恢复性的降低的原因,因此需要将金属离子管理在一定量以下,此外,在使用铜络合物染料的情况下,即使管理金属离子的量,若不同时管理游离的铜离子的量,则也会见到析出物的产生或堵塞恢复性的降低(参照日本特开2000-355665号、日本特开2005-126725号公报等)。
本发明中的特定染料特别优选为铜络合物染料,在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包含作为铜络合物染料的特定染料的情况下,油墨中的游离的铜离子优选为10ppm以下,更优选为0ppm~5ppm。
作为螯合剂,可列举出乙二胺四醋酸(EDTA)、氮川三醋酸、羟乙基乙二胺三醋酸、2-氨基丙二酰脲二乙酸、及它们的金属盐(例如,钠盐)。
另外,作为控制金属离子或游离的铜离子浓度的方法,除了使用螯合剂的方法以外,还可列举出提高染料的精制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不仅可以作为用于形成单色的图像的喷墨用油墨来使用,而且也可以通过与黄色色调油墨、品红色色调油墨、根据需要而使用的与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不同色调的青色色调油墨等其它色调的油墨组合使用来进行全彩色的图像形成。此外,为了调整色调,还可以进一步组合黑色色调油墨来进行全彩色的图像形成。
<布帛>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适合于布帛的印染。
布帛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包含人造丝、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各种纤维而构成的布帛。其中,从能够进一步充分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包含聚酰胺纤维的布帛,更优选尼龙、丝绸、羊毛。特别是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特别适合于尼龙的印染。根据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与利用使用了以往的通用酞菁染料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尼龙印染相比,可以得到染色部的耐光性高的印染尼龙。
另外,作为尼龙,可列举出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1、尼龙12等各种尼龙,可以使用任一种尼龙。
聚酰胺纤维可以是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中的任一形态。
包含聚酰胺纤维的布帛适宜为聚酰胺纤维为100%的布帛,但也可以包含聚酰胺纤维以外的材料。布帛包含聚酰胺纤维以外的纤维时,聚酰胺纤维的混纺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例如即使是与作为聚酰胺纤维以外的材料的人造丝、棉、醋酸酯、聚氨酯、丙烯腈纤维等混纺而成的混纺织布或混纺无纺布等,也可以作为本发明中的印染用布帛来使用。
构成布帛的聚酰胺纤维及由聚酰胺纤维构成的丝的物理特性存在合适的范围,例如,在尼龙的情况下,尼龙纤维的平均粗度优选控制为1d~10d(但尼尔),进一步优选控制为2d~6d,由该尼龙纤维构成的尼龙丝的平均粗度优选控制为20d~100d,更优选控制为25d~80d,进一步优选控制为30d~70d,可以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制成的布帛。此外,在丝绸的情况下,作为纤维自身的特性,丝绸纤维的平均粗度优选控制为2.5d~3.5d,进一步优选控制为2.7d~3.3d,由该丝绸纤维构成的丝绸丝的平均粗度优选控制为14d~147d,进一步优选控制为14d~105d,优选使用通过公知的方法制成的布帛。
将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染色而成的布帛的染色部分的色相优选色相角(hab)为200°~300°,进一步优选为210°~300°。若显示该范围的色相,则青色~蓝色区域的显色浓度(OD-Cyan)变得难以降低。
色相角为使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76年推荐的在知觉上具有几乎均等的差率的色空间即L*a*b*色空间的色坐标a*、b*通过下式算出的表示色相的参数。
色相角(hab)=tan-1(b*/a*)
印染后的色相也受到布帛的种类或处理方法的影响,但作为将色相角调整为200°~300°的方法,可列举出将染料自身进行变更、与其它颜色混合等一些方法。可列举出例如通过变更通式(X)所示的染料中P1~P4所示的芳香环的种类来调整色相的方法、通过将酞菁环上的取代基-XR的数目设为低于4来调整色相的方法、通过变更酞菁环上的其它取代基的种类或数目来调整色相的方法、将酞菁的中心金属设为铜的方法、通过混合其它的染料来调整色相的方法、通过进一步重叠染色其它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而来调整色相的方法等。
<印染方法>
使用含有上述的特定染料和水的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布帛的印染可以通过例如将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赋予到布帛上来进行。布帛可以使用已述的各种布帛,其中,优选含有聚酰胺纤维的布帛,作为聚酰胺纤维,优选尼龙。
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向布帛上的赋予可以通过涂布法,也可以通过喷墨法,但这里以通过喷墨法赋予油墨的印染方法(喷墨印染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所谓喷墨法是从喷墨记录头喷出油墨,将油墨赋予到布帛上,印刷图像的方法。
此外,在将油墨赋予到布帛上时,也可以实施前处理,以使着色剂在布帛上的固定化进一步提高。
〔前处理工序〕
本发明的印染方法也可以具有将前处理剂赋予到布帛上的前处理工序来构成。
前处理工序是在印染之前预先对布帛赋予含有水溶助长剂、水性(水溶性)金属盐、pH调节剂、pH缓冲剂、高分子成分等的前处理剂以使已述的印染工序中的特定染料在布帛上的固定化提高的工序。
在前处理工序中,优选在轧液率为5%~150%、优选为10%~130%的范围内轧染前处理剂。前处理剂也可以进一步赋予防水剂、表面活性剂等。
(前处理剂)
-水溶助长剂-
在本发明中,水溶助长剂通常在赋予了着色组合物的布帛在蒸汽下被加热时,发挥提高图像的显色浓度的作用。作为水溶助长剂,例如,通常可列举出脲、烷基脲、乙撑脲、丙撑脲、硫脲、胍酸盐、卤代四烷基铵等。
-水性金属盐-
作为水性(水溶性)金属盐,例如,可列举出如碱金属、碱土类金属的卤化物那样形成典型的离子结晶、且pH为4~10的化合物。
作为所述化合物的代表性例子,例如,在碱金属的情况下,可列举出NaCl、Na2SO4、KCl、CH3COONa等,作为碱土类金属,可列举出CaCl2、MgCl2等。其中,优选Na、K、Ca的盐类。
-pH调节剂-
pH调节剂通常发挥提高着色剂在布帛上的固定化反应的作用。
这里,pH调节剂是指调整赋予到布帛上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液性(pH)的化合物或组合物,是指使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液性发生变化的成分。
作为pH调节剂,可列举出碱、酸、或碱与酸的组合。
相对于前处理剂的总质量,pH调节剂的含量低于1质量%,但优选为0质量%。
-pH缓冲剂-
pH缓冲剂与pH调节剂同样地,通常发挥提高着色剂在布帛上的固定化反应的作用。
这里,pH缓冲剂是指抑制印染用着色组合物的液性变化的成分。
作为pH缓冲剂,可列举出例如以硫酸铵、酒石酸铵等为代表的酸铵盐。
-高分子成分-
高分子成分通常发挥作为使着色剂粘合到布帛上的糊剂的作用。
高分子成分可以是天然高分子,也可以是合成高分子。此外,可以是水性(水溶性)高分子,也可以是非水性高分子,但由于本发明的印染方法中使用的着色组合物为印染用着色组合物,所以优选为水性高分子。
作为水性高分子,可列举出例如玉米、小麦等淀粉物质、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物质、藻酸钠、阿拉伯树胶、刺槐豆胶、黄蓍胶、瓜尔胶、罗望子种子等多糖类、明胶、酪蛋白等蛋白质物质、单宁系物质、木质素系物质等公知的天然水性高分子。
此外,作为合成水性高分子,可列举出例如公知的聚乙烯基醇系化合物、聚乙烯氧化物系化合物、丙烯酸系水性高分子、马来酸酐系水性高分子等。它们中优选多糖类系高分子或纤维素系高分子。
-防水剂-
作为防水剂,可列举出例如石蜡系、氟系化合物、吡啶鎓盐类、N-羟甲基烷基酰胺、烷基乙撑脲、噁啉衍生物、硅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锆系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但没有特别限定。这些防水剂中,石蜡系及氟系防水剂在防止渗洇、浓度的方面特别优选。
防水剂相对于布帛的赋予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布帛的总质量在0.05质量%~40质量%的范围内进行赋予。这是由于,若低于0.05质量%,则防止油墨的过度的渗透的效果少,即使超过40质量%而含有,在性能上也没有大的变化。
防水剂相对于布帛的总质量的使用量更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的范围。
-表面活性剂-
作为可用作前处理剂的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阴离子性、非离子性、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特别优选使用HLB为12.5以上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更优选使用为14以上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甜菜碱型等。
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布帛的赋予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布帛的总质量赋予0.01质量%~30质量%。
-其它成分-
前处理剂根据所使用的染料的特性等还可以进一步含有抗还原剂、抗氧化剂、均染剂、浓染剂、载体、还原剂、氧化剂之类的添加剂。
前处理剂可以作为将已述的水溶助长剂、防水剂、表面活性剂等各种成分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赋予到布帛上,也可以不将各种成分混合,而分别准备例如仅含有水溶助长剂的第1前处理剂、仅含有防水剂的第2前处理剂等,将各前处理剂依次赋予到布帛上。
当前处理剂为已述的各种成分的混合物时,各种成分相对于作为混合物的前处理剂的总质量的含量只要按照在将前处理剂赋予到布帛上时,各种成分相对于布帛的总质量的赋予量达到已述的范围的方式,根据目的适当调整即可。
在前处理中,使布帛中含有上述的各前处理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可列举出通常进行的浸渍法、轧染法、涂敷法、喷雾法、喷墨法等。
在本发明的印染方法中,优选将油墨赋予到布帛上而印刷后,卷取所印刷的布帛,对布帛进行加热使其显色,将布帛洗净,干燥。
在利用喷墨法的印染中,通过按照上述的步骤,将油墨印刷到布帛上,与直接放置的情况相比,特定染料的上染充分地进行,显色浓度高,此外耐水性优异。特别是在将长条状的布帛边用辊等进行搬送边长时间持续印刷的情况等下,由于所印刷的布帛被持续地搬送出来,所以有时在地面等上所印刷的布帛重叠在一起。因此,不仅占地方而且不安全,此外有时不可预料地被弄脏。因此,在印刷后,优选进行将所印刷的布帛卷取的操作。在该卷取操作时,也可以在布帛与布帛之间夹持纸或布、乙烯基树脂等与印刷无关的介质。但是,在将所印刷的布帛在途中切断时、或所印刷的布帛短时不一定需要卷取。
从喷墨记录头赋予了本发明所述的油墨的布帛优选被施予后处理工序,优选在促进特定染料在纤维上的定影之后,将未定影的着色剂、其它的成分、及前处理剂充分除去。
〔后处理工序〕
经过印染工序的布帛优选被施予后处理,优选经过促进特定染料在纤维中的固定化之后、将未定影的着色剂、其它的成分、及前处理剂充分除去的后处理工序。
后处理工序分成几个工序。
后处理可以通过依次进行例如预干燥工序、蒸汽工序、洗净工序、及干燥工序来构成。
-预干燥工序-
首先,优选在印染工序之后,将赋予了含有特定染料的着色组合物(喷墨用油墨)的布帛在常温~150℃下放置0.5分钟~30分钟,将油墨预干燥。通过该预干燥能够提高印花浓度,且有效地防止渗洇。另外,所谓该预干燥也包括油墨渗透到布帛中。
根据本发明的印染方法,对于预干燥,也可以以连续工序进行加热干燥。将布帛制成辊状后供给到喷墨印花机中进行印花(印刷而印染),之后,在卷取经印刷的布帛以前,使用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机可以直接与印花机连接,也可以分离。干燥机中的经印刷的布帛的干燥优选在常温~150℃下进行0.5分钟~30分钟。此外,作为优选的干燥方法,可列举出空气对流方式、加热辊直接接触的方式、照射方式等。
-蒸汽工序-
蒸汽工序是通过将赋予了油墨的布帛暴露在饱和蒸汽中以促进特定染料在布帛上的固定化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印染方法,后处理中的蒸汽工序优选根据布帛的种类来改变其条件、特别是其时间。
例如,当布帛为羊毛时,蒸汽工序的时间优选为1分钟~120分钟,更优选为3分钟~90分钟左右。此外,当布帛为丝绸时,时间优选为1分钟~40分钟,更优选为3分钟~30分钟左右。进而,当布帛为尼龙时,优选为1分钟~90分钟左右,更优选为3分钟~60分钟左右。
-洗净工序-
这样操作,喷墨记录到布帛上的油墨中大部分固着在布帛上,但其中的一部分着色剂没有上染到纤维上。该未固着的着色剂优选进行冲洗。未固着的着色剂的除去可以采用以往公知的洗净方法。例如,优选使用常温到100℃的范围的水或温水,或使用阴离子、非离子系的皂洗剂。若未固着的色材没有被完全除去,则有时在各种耐水性、例如洗涤坚牢性、耐汗坚牢性等中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干燥工序(洗净后的干燥)-
将经印刷的布帛洗净后需要干燥。将经洗净的布帛挤榨或脱水后,干燥,或使用干燥机、热辊、熨斗等使其干燥。
以上说明的印染方法中,本发明的印染方法是通过喷墨法将含有上述的特定染料和水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赋予到包含尼龙的布帛上的方法。
通过将包含特定染料的本发明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赋予到包含尼龙的布帛上,可以得到染色部的耐光性优异的尼龙。
此外,通过本发明的印染方法印染的布帛(本发明的布帛)由于使用含有特定染料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进行印染,所以通过印染得到的染色部的耐光性优异。特别是在印染到包含尼龙的布帛上的情况下,与使用以往的通用酞菁染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具有更高的耐光性的染色部赋予到布帛上。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只要不超出其主旨,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份”及“%”为质量基准。
〔实施例1~实施例10、及比较例1~比较例2〕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通过按照下述的组成将各成分混合,将所得到的混合液用孔径为10μm的膜滤器过滤,从而调制实施例1~实施例10的油墨1~油墨10、及比较例1~比较例2的油墨101~油墨102。
另外,表1所示的油墨1~油墨10的调制中使用的各具体例的染料通过与已述的具体例(28a)的合成例、及具体例(29a)的合成例同样的方法进行合成。
<印染样品的制作>
-前处理剂的调制-
将上述的组成的成分混合,调制前处理剂。
使用所得到的前处理剂,将轧液率设为90%,对丝绸制布帛进行轧染,得到完成处理的布帛。在喷墨打印机(Dimatix公司制、DMP-2381)中安装所得到的各油墨(油墨1~油墨10、及油墨101~油墨102),然后在所得到的完成处理的布帛上打印实心图像。
将经打印的布帛干燥后,在蒸汽工序中,在饱和蒸汽中,在100℃下施加30分钟蒸汽,使染料固着在布帛的纤维上。之后,将布帛在冷水中洗涤10分钟,在60℃的温水中洗涤5分钟后,干燥。
另外,将布帛由丝绸制布帛变更为尼龙塔夫绸制布帛,进行同样的实验。另外,使用的尼龙的种类为尼龙6。
<评价>
1.显色浓度(OD值)的评价
对各布帛上形成的各实心图像,使用X-rite分光测色计(X-rite公司制、“X-rite938”),对OD-Cyan进行测色。
2.耐光性的评价
对于形成有实心图像的各布帛,使用氙灯日晒牢度仪,根据ISO105-B02评价耐光性。另外,耐光性的容许范围为3级以上。
将通过以上所得到的结果分别示于表1中。
表1中,“Pc染料”表示“酞菁染料”,在“Pc染料”的栏中,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染料的构成。“Pc染料”的栏的“种”表示各染料的种类,“(特定)”表示染料为特定染料,“(通用)”表示染料为通用染料。此外,“29a”表示已述的具体例(29)所示的染料的1种。2a、4a、5a、6a、7a、15a、16a、及20a也是同样的。关于具体例(2),使用作为结构异构体的具体例(2a)和具体例(2b)的2种。实施例中使用的各特定染料的具体的结构式如下所述。
另外,获知具体例(16a)作为异构体的混合物得到,分子中的全部磺基数目为3以上,苯氧基的苯环上取代的磺基的数目为1以上。
[化31]
[化32]
[化33]
[化34]
此外,作为通用染料的C.I.直接蓝87(DB87)的结构式如下所述。此外,C.I.直接蓝199(DB199)如上所述,为通式(III)中n6=0.5~2.0、及m6=0.5~2.5的化合物。
[化35]
[在通式(III)中,n6=3,m6=0]
此外,表1中,“Pc染料”栏的“SO3Z数目”表示各染料所具有的磺基的数目,“全部”表示分子中的全部磺基数目,“Pc直接键合”表示在已述的酞菁骨架(Pc)上直接键合的磺基的数目。
“Pc染料”栏的“XR11(SO3Z)m[m=1]”栏中的“数目”、“X”、及“R11”表示以通式(II)表示各染料时的特定磺基的数目和通式(II)中的“X”、及“R11”的种类。
进而,表1中,“Pc染料”栏的“M”表示各酞菁染料的金属种类,在特定染料中,表示通式(I)中的M的种类。
表1的耐光性的评价的栏中所示的“1-2级”表示耐光性的评价结果为1级与2级之间。
由表1获知的那样,在使用以往的通用酞菁染料的情况下,虽然在丝绸制布帛的印染中可得到耐光性,但是在尼龙制布帛的印染中得不到耐光性。
此外,如已述的化合物(A-1)与化合物(A-2)的对比中说明的那样,获知即使分子内的全部磺酸盐基的数目相同(为3个),在全部为特定磺基的油墨2和使用磺酸盐基直接键合在酞菁骨架上的染料的油墨3中,油墨2在尼龙印染中的耐光性更优异。
〔实施例11~实施例17、及比较例3~比较例8〕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除了在油墨1的调制中,将染料变更为表2中所示的染料(仅特定染料、特定染料与通用染料的混合、仅通用染料、或通用染料与通用染料的混合)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实施例11~实施例17的油墨11~油墨17、及比较例3~比较例8的油墨103~油墨108。
另外,表2中所示的染料的混合比为质量基准。
<印染样品的制作>
在实施例11~实施例17、及比较例3~比较例8中,作为布帛,使用丝绸制布帛、尼龙6塔夫绸制布帛、及尼龙6,6塔夫绸制布帛。
这些布帛的前处理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来进行。
接着,除了在实施例1的印染样品的制作中,在喷墨打印机(Dimatix公司制、DMP-2381)中安装所得到的各油墨(油墨11~油墨17、及油墨103~油墨108)来代替油墨1以外,同样地操作,在所得到的完成处理的布帛上打印实心图像。
将经打印的布帛干燥后,在蒸汽工序中,在饱和蒸汽中,在100℃下施加30分钟蒸汽,使染料固着在布帛的纤维上。之后,将布帛在冷水中洗涤10分钟,在60℃的温水中洗涤5分钟后,干燥。
<评价>
1.显色浓度(OD值)的评价
对于各布帛上形成的各实心图像,使用X-rite分光测色计(X-rite公司制、“X-rite938”),对OD-Cyan进行测色。
2.耐光性及耐水性的评价
对于形成有实心图像的各布帛,使用氙灯日晒牢度仪,对于耐光性,根据JIS L 0842进行评价,对于耐水性,根据JIS L 0846进行评价。另外,关于容许范围,耐光性及耐水性均为3级以上。
3.渗洇评价
对于完成处理的布帛,代替打印实心图像而将图1中所示的第一个日语文字、图2中所示的第二个日语文字、图3中所示的第三个日语文字、及图4中所示的第四个日语文字分别以字号10、黑体字进行印花。根据下述基准,通过目视评价所得到的印染布帛的印字的渗洇。另外,容许范围为B以上。
-评价基准-
A:没有渗洇,第一个到第四个日语文字全部可清楚地读出。
B:几乎没有渗洇。仅第四个日语文字部分地破损。
C:有一些渗洇。第三个日语文字和第四个日语文字破损而难以读出。
D:发生渗洇。第二个日语文字、第三个日语文字和第四个日语文字破损而难以读出。
将通过以上所得到的结果分别示于表2中。
表2中,“Pc染料”表示“酞菁染料”,“Pc染料”的栏中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染料的构成。“Pc染料”的栏的“种”表示各染料的种类,“(特定)”表示染料为特定染料,“(通用)”表示染料为通用染料。
染料的2a、DB87、及DB199的结构如上所述。
染料的化合物A为通式(III)中n为4~6、m为0的化合物。
染料的DB86为C.I.直接蓝86,为通式(III)中n为2、m为0的化合物。
表2的耐水性及耐光性的评价的栏中所示的“1-2级”、“3-4级”表示评价结果分别为“1级与2级之间”、“3级与4级之间”。
在表2中,实施例11~实施例16可以如下理解。
·实施例11~实施例13为实施例17与比较例3的组合
·实施例14为实施例17与比较例6的组合
·实施例15为实施例17与比较例4的组合
·实施例16为实施例17与比较例5的组合
若从上述的观点出发对实施例11~实施例16的评价结果进行研究,则获知OD值和耐光性达到实施例17与各比较例的中间的评价,相对于此,渗洇及耐水性与这种倾向相反,维持实施例17的效果。
即,获知若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染料来进行印染,则即使混合通用染料来进行印染时,也可得到难以渗洇、耐水性优异的印染布帛。
推定这起因于在布帛为丝绸的情况和为尼龙的情况下,染色状态不同。
〔实施例18〕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通过根据下述的组成将各成分混合,将所得到的混合液用孔径为0.5μm的膜滤器过滤,调制实施例18的油墨18。
〔实施例19~20〕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除了在油墨18的调制中,将染料2a变更为表3所示的染料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实施例19的油墨19、及实施例20的油墨20。
另外,表3所示的染料的混合比为质量基准。
〔比较例9〕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除了在油墨18的调制中,将染料2a变更为表3所示的染料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比较例9的油墨109。
〔实施例21〕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通过根据下述的组成将各成分混合,将所得到的混合液用孔径为0.5μm的膜滤器过滤,调制实施例21的油墨21。
〔比较例10〕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除了在油墨21的调制中,将染料2a变更为表3所示的染料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比较例10的油墨110。
〔实施例22〕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通过根据下述的组成将各成分混合,将所得到的混合液用孔径为0.5μm的膜滤器过滤,调制实施例22的油墨22。
〔实施例23~25〕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除了在油墨22的调制中,将染料2b变更为表3所示的染料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实施例23的油墨23、实施例24的油墨24、及实施例25的油墨25。
〔比较例11〕
<油墨组合物的调制>
除了在油墨22的调制中,将染料2b变更为表3所示的染料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比较例11的油墨111。
<印染样品的制作>
在实施例18~实施例25、及比较例9~比较例11中,作为布帛,使用丝绸制布帛、羊毛制布帛、尼龙6塔夫绸制布帛、及尼龙6,6塔夫绸制布帛。
这些布帛的前处理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
接着,除了在实施例1的印染样品的制作中,在喷墨打印机(Dimatix公司制、DMP-2381)中安装所得到的各油墨(油墨18~油墨25、及油墨109~油墨111)来代替油墨1以外,同样地操作,在所得到的完成处理的布帛上打印实心图像。
将所打印的布帛干燥后,在蒸汽工序中,在饱和蒸汽中,在100℃下施加60分钟蒸汽,使染料固着在布帛的纤维中。之后,将布帛在冷水中洗涤10分钟,接着,在60℃的温水中洗涤5分钟后,干燥。
<评价>
1.显色浓度(OD值)的评价
对各布帛上形成的各实心图像,使用X-rite分光测色计(X-rite公司制、“X-rite938”),对OD-Cyan进行测色。
2.色相角的评价
对各布帛上形成的各实心图像,使用X-rite分光测色计(X-rite公司制、“X-rite938”),测定CIE表色系的a*、及b*,通过下式算出色相角。
色相角(hab)=tan-1(b*/a*)
3.耐光性的评价
对形成有实心图像的各布帛,使用氙灯日晒牢度仪,根据JIS L 0842评价耐光性。另外,耐光性的容许范围为3级以上。
将通过以上所得到的结果分别示于表3中。
在表3中,“Pc染料”表示“酞菁染料”,在“Pc染料”的栏中,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染料的构成。“Pc染料”的栏的“种”表示各染料的种类,“(特定)”表示染料为特定染料,“(通用)”表示染料为通用染料。
染料的2a、2b、6a、15a、DB87、及DB199的结构如上所述。
染料的31a的具体的结构式如下所述。
[化36]
另外,染料的AB80表示蒽醌染料即酸性蓝80。
表3的耐光性的评价的栏中所示的“1-2级”、“3-4级”表示评价结果分别为“1级与2级之间”、“3级与4级之间”。
由表3的结果获知,若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染料,则即使在混合通用染料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具有难以渗洇、耐水性优异的图像的印染布帛。
〔实施例26〕
<化合物001的合成>
[化37]
将3-硝基苯二甲腈(8.7g)、3-叔丁基苯酚(7.5g)、碳酸钾(13.8g)和DMF(50mL)投入烧瓶中,在60℃下搅拌2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添加到水(25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该结晶在50℃下送风干燥,得到13.4g中间体001-1。
1H NMR:δ=1.35(s,9H),7.00-7.08(m,2H),7.10(dd,1H),7.42-7.48(m,2H),7.53(d,1H),7.56(d,1H)300 MHz in CDCl3
[化38]
将中间体001-1(11g)和氯仿(100mL)投入烧瓶中,在冰冷下搅拌。向其中添加氯磺酸(10g),搅拌5分钟后,在室温下搅拌120分钟。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添加到冰(200g)中。用氯仿萃取所得到的混合物,将收集的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通过除去溶剂,将所得到的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液:氯仿/甲醇=3/1)进行纯化,得到7.0g中间体001-2。
1H NMR:δ=1.30(s,9H),6.96(dd,1H),7.17(d,1H),7.45(dd,1H),7.53(dd,1H),7.60(d,1H),7.94(d,1H)300MHzin CDCl3
[化39]
将苯二甲腈(5.0g)、醋酸钠(1.35g)、原乙酸三乙酯(3.3g)和二乙二醇(17.5g)加入烧瓶中,在110℃下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3.9g)和氯化铜(II)(0.47g),搅拌11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55mL)并搅拌0.5小时。向其中添加水(150mL),搅拌。将该反应液冰冷,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15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4L乙腈,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2.6g化合物001。
溶液光谱的λmax=693nm(MeOH)
〔实施例27〕
<化合物002的合成>
[化40]
将4-硝基苯二甲腈(4.2g)、3-叔丁基苯酚(3.7g)、碳酸钾(6.7g)和NMP(40mL)投入烧瓶中,在100℃下搅拌2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添加到200mL的水中,除去上清液的水层。向其中添加甲醇(60mL)和水(20mL)并加热洗净,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该结晶在50℃下送风干燥,得到5.3g中间体002-1。
1H NMR:δ=1.06(s,9H),6.94-7.00(m,1H),7.18(dd,1H),7.29-7.36(m,2H),7.41(dd,1H),7.75(d,1H),8.07(d,1H)300MHz in DMSO-d6
[化41]
将中间体002-1(4.5g)和氯仿(45mL)投入烧瓶中,在冰冷下搅拌。向其中添加氯磺酸(4.5mL),搅拌5分钟后,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添加到冰(200g)中,进一步添加浓盐酸(30mL)。滤取析出的结晶,用4M的盐酸水(50mL)分散洗净,滤取结晶,风干,由此得到5.4g中间体002-2。
1H NMR:δ=1.11(s,9H),7.04(d,1H),7.07(dd,1H),7.31(dd,1H),7.47(d,1H),7.73(d,1H),7.98(d,1H)300 MHz inDMSO-d6
[化42]
将中间体002-2(2.0g)、醋酸钠(0.55g)和正丙醇(10mL)加入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15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10mL)、醋酸(0.2mL)和原乙酸三乙酯(1.5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1.6g)和氯化铜(II)(188mg),搅拌20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0.5mL),搅拌1.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4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添加到室温的异丙醇(16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3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6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1.0g化合物002。
溶液光谱的λmax=682 nm(DMF)
〔实施例28〕
<化合物003的合成>
[化43]
将4-硝基苯二甲腈(10.4g)、3-异丙基苯酚(8.2g)、碳酸钾(12.4g)和NMP(50mL)投入到烧瓶中,在100℃下搅拌2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添加到水(250mL)中,除去上清液的水层。通过将所得到的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液:己烷/醋酸乙酯=2/1)纯化,得到14.1g中间体003-1。
1H NMR:δ=1.09(d,6H),3.35(sept,1H),6.96(dd,1H),7.04(dd,1H),7.28(d,1H),7.32(dd,1H),7.38(dd,1H),7.74(d,1H),8.08(d,1H)300MHz in DMSO-d6
[化44]
将中间体003-1(13g)和氯仿(130mL)投入烧瓶中,在冰冷下搅拌。向其中添加氯磺酸(13mL),搅拌5分钟后,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添加到冰(100g)中,进一步添加己烷(300mL)和饱和食盐水(40mL)。滤取析出的结晶,在结晶中添加水(40mL)和浓盐酸(20mL)并分散洗净,滤取结晶,风干,由此得到8.4g中间体003-2。
1H NMR:δ=1.15(s,6H),4.18(sept,1H),6.89(dd,1H),7.12(d,1H),7.35(dd,1H),7.81(d,1H),7.85(d,1H),8.09(d,1H)300 MHz in DMSO-d6
[化45]
将中间体003-2(6.9g)、醋酸钠(3.3g)和正丙醇(2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15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2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5.0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5.6g)和氯化铜(II)(0.67mg),搅拌15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75mL),搅拌0.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15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10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14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3.8g化合物003。
溶液光谱的λmax=679nm(DMF)
〔实施例29〕
<化合物004的合成>
[化46]
将4-硝基苯二甲腈(10.4g)、3-乙基苯酚(7.3g)、碳酸钾(12.4g)和NMP(50mL)投入烧瓶中,在100℃下搅拌2小时。将所得到的反应液添加到水(250mL)中,除去上清液的水层。通过将所得到的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液:己烷/醋酸乙酯=2/1)纯化,得到14.1g中间体004-1。
1H NMR:δ=1.20(t,3H),2.68(d,2H),7.00(d,1H),7.06(s,1H),7.18(d,1H),7.35(dd,1H),7.42(dd,1H),7.78(d,1H),8.10(d,1H)300 MHz in DMSO-d6
[化47]
将中间体004-1(13g)和氯仿(130mL)投入烧瓶中,在冰冷下搅拌。向其中添加氯磺酸(13mL),搅拌5分钟后,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添加到冰(100g)中,进一步添加己烷(300mL)和饱和食盐水(1000mL)。滤取析出的结晶,在结晶中添加水(120mL)并分散洗净,滤取结晶,通过风干,得到11.8g中间体004-2。
1H NMR:δ=1.20(t,3H),3.03(d,2H),6.92(dd,1H),7.01(d,1H),7.38(dd,1H),7.81(d,1H),7.85(d,1H),8.09(d,1H)300 MHz in DMSO-d6
[化48]
将中间体004-2(6.6g)、醋酸钠(3.3g)和正丙醇(2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15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2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5.0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5.6g)和氯化铜(II)(0.67mg),搅拌15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75mL),搅拌0.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15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10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14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4.5g化合物004。
溶液光谱的λmax=678nm(DMF)
〔实施例30〕
<化合物005的合成>
[化49]
将中间体002-2(3.0g)、苯二甲腈(0.36g)、醋酸钠(0.83g)和正丙醇(2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20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2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3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3.1g)和氯化铜(II)(378mg),搅拌60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mL),搅拌1.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40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10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20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2.1g化合物005。
溶液光谱的λmax=618nm(水)
〔实施例31〕
<化合物006的合成>
[化50]
将中间体002-2(3.6g)、3,4-二氰基苯磺酸钾(0.82g)、醋酸钠(0.98g)和正丙醇(1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15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1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3.5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3.7g)和氯化铜(II)(448mg),搅拌16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2mL),搅拌1.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25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6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20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2.2g化合物006。
溶液光谱的λmax=634nm(水)
〔实施例32〕
<化合物007的合成>
[化51]
将中间体002-2(2.14g)、苯二甲腈002(1.83g)、醋酸钠(0.59g)和正丙醇(1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10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1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3.1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3.3g)和氯化铜(II)(403mg),搅拌20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2mL),搅拌1.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15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7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15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2.3g化合物007。
溶液光谱的λmax=626 nm(水)
〔实施例33〕
<化合物008的合成>
[化52]
将中间体002-2(3.6g)、2,3-二氰基苯磺酸钾(0.82g)、醋酸钠(0.98g)和正丙醇(1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甲苯(15mL),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1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3.5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3.7g)和氯化铜(II)(448mg),搅拌16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2mL),搅拌1.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25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75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20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2.1g化合物008。
溶液光谱的λmax=636 nm(水)
〔实施例34〕
<化合物009的合成>
[化53]
将中间体002-2(2.14g)、苯二甲腈001(1.92g)、醋酸钠(0.59g)和正丙醇(10mL)添加到烧瓶中,加热至130℃,蒸馏除去溶剂。向其中添加10mL甲苯,同样地蒸馏除去溶剂。将温度设为110℃后,添加二乙二醇(10mL)、醋酸(0.5mL)和原乙酸三乙酯(3.1mL),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下降至100℃,添加苯甲酸铵(3.3g)和氯化铜(II)(403mg),搅拌20小时。将温度下降至80℃,添加浓盐酸(1.2mL),搅拌1.5小时。向其中添加异丙醇(150mL),搅拌。将该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滤取析出的结晶。使滤取的结晶溶解到水(80mL)中,在该溶液中添加1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到10。将该溶液用硅藻土除尘后,添加到丙酮(1500mL)中,滤取析出的结晶。通过将结晶风干,得到2.3g化合物009。
溶液光谱的λmax=630nm(水)
〔实施例35〕
<化合物010的合成>
使化合物001(1.0g)溶解到纯水(50mL)中后,在填充了预先将阳离子交换成Li离子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Dow Chemical Company制、AMBERLITE IR120)的柱中通液,使化合物001中的Na离子交换成Li离子。通过使水从这样操作而得到的溶液中蒸发,得到0.9g下述中所示的化合物010。
溶液光谱的λmax=694nm(MeOH)
[化54]
〔实施例36〕
<化合物011的合成>
使化合物001(1.0g)溶解到纯水(50mL)中后,在填充了预先将阳离子交换成K离子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Dow Chemical Company制、AMBERLITE IR120)的柱中通液,使化合物001中的Na离子交换成K离子。通过使水从这样操作而得到的溶液中蒸发,得到0.9g下述中所示的化合物011。
溶液光谱的λmax=693nm(MeOH)
[化55]
〔实施例37~实施例47〕
除了在油墨1的调制中,将染料变更为表4中所示的染料以外,同样地操作,调制实施例37~实施例47的油墨37~油墨47。
另外,表4中所示的油墨37~油墨47的调制中使用的染料为上述中合成的已述的化合物001~化合物011。
<印染样品的制作>
在实施例37~实施例47中,作为布帛,使用丝绸制布帛、及尼龙6塔夫绸制布帛。
另外,这些布帛的前处理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
接着,除了在实施例1的印染样品的制作中,在喷墨打印机(Dimatix公司制、DMP-2381)中安装所得到的各油墨(油墨37~油墨47)来代替油墨1以外,同样地操作,在所得到的完成处理的布帛上打印实心图像。
将所打印的布帛干燥后,在蒸汽工序中,在饱和蒸汽中,在100℃下施加60分钟蒸汽,使染料固着到布帛的纤维中。之后,将布帛在冷水中洗涤10分钟,接着,在60℃的温水中洗涤5分钟后,干燥。
<评价>
1.显色浓度(OD值)的评价
对于各布帛上形成的各实心图像,使用X-rite分光测色计(X-rite公司制、“X-rite938”),对OD-Cyan进行测色。另外,OD值越高表示上染性越良好。
2.耐光性的评价
对形成有实心图像的各布帛,使用氙灯日晒牢度仪,根据ISO105-B02评价耐光性。另外,耐光性的容许范围为3级以上。
将通过以上所得到的结果分别示于表4中。
表4中,“Pc染料”表示“酞菁染料”,“Pc染料”的栏中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染料的构成。“Pc染料”的栏的“种”表示各染料的种类,“(特定)”表示染料为特定染料,“(通用)”表示染料为通用染料。
表4的耐光性的评价的栏中所示的“3-4级”表示耐光性的评价结果为3级与4级之间。
由表4的结果获知,通过导入苯氧基,耐光性提高。此外,越是在邻位上导入了磺酸盐基的苯氧基的数目多的特定染料,越见到OD值变高的(上染显色性提高)倾向。
日本申请2012-050902号的公开内容、日本申请2012-113691号的公开内容、日本申请2012-189163号的公开内容、及日本申请2012-248534号的公开内容整体通过参照纳入到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照纳入本说明书中,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照纳入的情况与具体且分别地记载的情况等同。

Claims (20)

1.一种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含有下述通式(X)所示的染料及水,
通式(X)中,X21、X22、X23及X24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21、R22、R23及R24表示烷基、芳基、或杂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P1、P2、P3及P4分别独立地表示芳香环,该芳香环可以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及羰基氨基中的取代基;n21、n22、n23及n2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21、n22、n23及n2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通式(X)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X)中的n21、n22、n23及n24的总和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X)中的P1、P2、P3及P4表示苯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X)所示的染料为下述通式(I)所示的染料,
通式(I)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磺基、烷基、芳基、或-XR10;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0表示烷基或芳基;M表示氢原子、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卤化物;n1、n2、n3及n4分别独立地表示0~4,n1、n2、n3及n4的总和至少为1;其中,在通式(I)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R1、R2、R3及R4中的至少1个为-XR10,且R10具有至少1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中的R1、R2、R3及R4为烷基、芳基、或-XR1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中的R1、R2、R3及R4为-XR10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离子性亲水性基团为羧基、磺基、或磷酸基。
8.根据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7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所示的染料具有2个~3个-XR10,该R10具有1个磺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所示的染料为下述通式(Y)所示的染料,
通式(Y)中,X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或羰基氨基,在存在多个X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A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在存在多个A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M1表示铜、锌、镍、或钴;M2表示氢原子、锂、钾、钠、或铵,在存在多个M2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R31与X31含义相同,在存在多个R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l31表示0以上的整数;m31表示0以上的整数;n31表示1~4的整数;其中,通式(Y)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Y)中的A为氧原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Y)中的M1为铜。
12.根据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1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Y)中的R31为烷基,l31为1。
13.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2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下述通式(III)所示的染料,
通式(III)中,n6为0.5~6,m6为0~3。
1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其是喷墨用油墨。
15.一种印染方法,其是通过喷墨法将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染用着色组合物赋予到包含尼龙的布帛上。
16.一种布帛,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染方法印染而成的。
17.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Y)中,X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芳基、杂环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苯胺基、脲基、氨磺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磺酰胺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磺基、磺酰基、烷氧基羰基、杂环氧基、偶氮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甲硅烷基氧基、芳氧基羰基氨基、酰亚胺基、杂环硫基、亚磺酰基、膦酰基、芳氧基羰基、酰基、离子性亲水性基团、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羰基烷基、或羰基氨基,在存在多个X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A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在存在多个A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M1表示铜、锌、镍、或钴;M2表示氢原子、锂、钾、钠、或铵,在存在多个M2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R31表示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基、或芳基硫基,在存在多个R31的情况下,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l31表示0以上的整数;m31表示0以上的整数;n31表示1~4的整数;其中,通式(Y)的结构中至少包含2个离子性亲水性基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Y)中的A为氧原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Y)中的M1为铜。
20.根据权利要求17~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Y)中的R31为烷基,l31为1。
CN201280071136.0A 2012-03-07 2012-12-13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Pending CN1041693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0902 2012-03-07
JP2012050902 2012-03-07
JP2012113691 2012-05-17
JP2012-113691 2012-05-17
JP2012-189163 2012-08-29
JP2012189163 2012-08-29
JP2012248534A JP2014062219A (ja) 2012-03-07 2012-11-12 捺染用着色組成物、捺染方法、及び布帛
JP2012-248534 2012-11-12
PCT/JP2012/082391 WO2013132718A1 (ja) 2012-03-07 2012-12-13 捺染用着色組成物、捺染方法、及び布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9371A true CN104169371A (zh) 2014-11-26

Family

ID=4911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1136.0A Pending CN104169371A (zh) 2012-03-07 2012-12-13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66285A1 (zh)
EP (1) EP2843004A4 (zh)
JP (1) JP2014062219A (zh)
CN (1) CN104169371A (zh)
TW (1) TW201336936A (zh)
WO (1) WO20131327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7991B2 (ja) * 2013-09-30 2016-12-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捺染方法、及び布帛
TWI500835B (zh) * 2014-01-27 2015-09-21 Chung Lin Lu High concentration ink dy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915740B (zh) * 2017-11-09 2020-04-07 福州大学 取代酞菁铜及其在光热材料和光热治疗领域的应用
KR102545424B1 (ko) * 2020-09-16 2023-06-20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고속 잉크젯 공정용 그린 및 올리브 색상 염료 잉크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3884A (ja) * 2000-01-31 2001-08-07 Yamada Chem Co Ltd 水溶性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
JP2005179656A (ja) * 2003-11-28 2005-07-07 Canon Inc 水性インク
WO2009133668A1 (ja) * 2008-04-28 2009-11-05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水溶性フタロシアニン色素、水系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近赤外線吸収剤
JP2011153166A (ja) * 2010-01-26 2011-08-1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水溶性フタロシアニ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4463A (en) 1960-05-12 1965-10-26 Du Pont Uv-absorbing sulfonated benzophenone derivatives
BE757036A (fr) 1969-10-07 1971-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ateriels photosensibles de photographie en couleurs ayant une meilleure solidite a la lumiere
JPS5512586B1 (zh) 1971-03-11 1980-04-02
US3936268A (en) * 1974-11-07 1976-02-03 Diamond Shamrock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ducing barre in synthetic polymide textiles dyed with acid dyes
JPS5249029A (en) 1975-10-16 1977-04-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ilver halide color photographic light sensitive material
JPS58185677A (ja) 1982-04-22 1983-10-29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紫外線吸収剤
JPS59157636A (ja) 1983-02-25 1984-09-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ラ−画像形成方法
US4587346A (en) 1985-01-22 1986-05-06 Ciba-Geigy Corporation Liquid 2-(2-hydroxy-3-higher branched alkyl-5-methyl-phenyl)-2H-benzotriazole mixtures, stabilized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liquid mixtures
JPS62215272A (ja) 1986-02-17 1987-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ラ−画像形成方法
DE3888952D1 (de) 1987-12-28 1994-05-11 Ciba Geigy Neue 2-(2-Hydroxyphenyl)-benztriazol-derivate.
DE59107294D1 (de) 1990-05-10 1996-03-07 Ciba Geigy Ag Strahlenhärtbare lichtstabilisierte Zusammensetzungen
DE59205075D1 (de) 1991-07-03 1996-02-29 Ciba Geigy Ag Phenylthiophenylketone
US5298380A (en) 1991-09-05 1994-03-29 Ciba-Geigy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material which contains a UV absober
JP3011830B2 (ja) 1992-08-10 2000-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プリント物
ATE225775T1 (de) 1992-09-07 2002-10-15 Ciba Sc Holding Ag Hydroxyphenyl-s-triazine
CH688013B5 (de) 1992-09-08 1997-10-31 Ciba Geigy Ag Stabilisierung von Faerbungen auf Polyamidfasern.
US5556973A (en) 1994-07-27 1996-09-17 Ciba-Geigy Corporation Red-shifted tris-aryl-s-triazines and compositions stabilized therewith
AU703967B2 (en) 1994-10-10 1999-04-01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Holding Inc. Bisresorcinyltriazines
EP0750224A3 (en) 1995-06-19 1997-01-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2'-Hydroxyphenyl benzotriazole based UV absorbing polymers with particular substituents and photographic elements containing them
US5948605A (en) 1996-08-16 1999-09-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Ultraviolet ray absorbing polymer latex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imaging elements employing such particles
GB2319523B (en) 1996-11-20 2000-11-08 Ciba Sc Holding Ag Hydroxyphenyltriazines
JP2000239584A (ja) * 1999-02-23 2000-09-05 Mitsui Chemical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2005126725A (ja) 1999-04-06 2005-05-19 Seiko Epson Corp 銅錯体着色剤を含んでなるインク組成物
JP2000355665A (ja) 1999-04-06 2000-12-26 Seiko Epson Corp 銅錯体着色剤を含んでなるインク組成物
JP2002302626A (ja) 2001-04-04 2002-10-18 Canon Inc 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3138180A (ja) 2001-11-06 2003-05-14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ラーフィルタとその製造方法、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212586B2 (ja) * 2006-02-16 2013-06-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アンイン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3884A (ja) * 2000-01-31 2001-08-07 Yamada Chem Co Ltd 水溶性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
JP2005179656A (ja) * 2003-11-28 2005-07-07 Canon Inc 水性インク
WO2009133668A1 (ja) * 2008-04-28 2009-11-05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水溶性フタロシアニン色素、水系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近赤外線吸収剤
JP2011153166A (ja) * 2010-01-26 2011-08-1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水溶性フタロシアニ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62219A (ja) 2014-04-10
TW201336936A (zh) 2013-09-16
EP2843004A4 (en) 2015-12-30
EP2843004A1 (en) 2015-03-04
US20140366285A1 (en) 2014-12-18
WO2013132718A1 (ja) 201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0378B (zh) 偶氮化合物、油墨组合物、记录方法以及着色体
CN104011142B (zh) 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着色组合物、喷墨记录用油墨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05899620A (zh) 化合物、着色组合物、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打印机墨盒、喷墨记录物、滤色器、彩色调色剂及转印用油墨
CN107735457B (zh) 化合物、着色组合物、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打印机墨盒以及喷墨记录物
EP3409831A1 (en) Inkjet printing method, inkjet ink, ink cartridge, and colored fabric
CN106459599A (zh) 染色或印花用着色组合物、喷墨印花用油墨、对布帛进行印花的方法及被染色或印花的布帛
JP3966390B2 (ja) アントラピリドン化合物、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着色体
CN102395629B (zh) 四氮杂卟啉色素、含有该色素的油墨组合物及着色体
CN104797658A (zh) 着色组合物、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打印机盒子及喷墨记录物
CN106661337A (zh) 新型化合物、染色或印花用着色组合物、喷墨用油墨、布帛印花方法及被染色或印花布帛
CN104169371A (zh) 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印染方法及布帛
JP5996096B2 (ja) 着色組成物、捺染方法、布帛、板材、及びテトラアザポルフィリン系化合物
WO2000008103A1 (en)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used in inks for ink-jet printing
CA2854674C (en) Coloring composition and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JP67750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染料ポリマー
CN108026379A (zh) 新型化合物、染色或印染用着色组合物、喷墨印染用油墨、对布帛进行印染的方法及被染色或印染的布帛
TWI468470B (zh) 四氮雜卟啉化合物、含有該化合物之印墨組成物及著色體
JP2014070181A (ja) 捺染用着色組成物、捺染方法、及び布帛
WO2000008101A2 (en) Phthalocyanine compounds used in inks for ink jet printing
JP2003012956A (ja) フタロシアニン色素、フタロシアニン色素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1352742B2 (en)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method, coloring composition, inkjet ink, ink cartridge, and dye polymer
TW202112977A (zh) 著色分散液、記錄媒體、及疏水性纖維的印染方法
JP6037991B2 (ja) インクセット、捺染方法、及び布帛
CN105452396B (zh) 水性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及着色体
JP7332265B2 (ja) 着色分散液及び疎水性繊維の捺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