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7812A - 油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7812A
CN104147812A CN201410200620.XA CN201410200620A CN104147812A CN 104147812 A CN104147812 A CN 104147812A CN 201410200620 A CN201410200620 A CN 201410200620A CN 104147812 A CN104147812 A CN 104147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y
water
flow
oil
sepera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06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7812B (zh
Inventor
柳崎淳
合津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47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7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7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7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能够与配置状态无关地对油和水溶液进行分离。油水分离装置(1)具备:分离槽(20),利用比重差将油(O)和水溶液(L)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分离,并具有使分离后的油(O)流出的油流出口(201);水溶液槽(21),具有使分离后的水溶液(L)流出的水溶液流出口(40);中间流路(23),配置得比油流出口(201)及水溶液流出口(40)靠下侧,并将分离槽(20)与水溶液槽(21)连通,使水溶液(L)从分离槽(20)向水溶液槽(21)流动;及高度调整部(5),以将油流出口(201)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40)靠上侧的方式对油流出口(201)及水溶液流出口(40)中的至少一方的高度(H1、H2)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对油和冷却液进行分离时使用的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2公开了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具备分离槽和水溶液槽。分离槽与水溶液槽是连通的。在分离槽上开设有油流出口。在水溶液槽上开设有水溶液流出口。油的比重比水溶液的比重小。因此,在分离槽中,油与水溶液在上下方向上分离。为了从分离槽仅回收油,需要将油流出口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靠上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1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743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存在如下情况:由于油水分离装置的安装面的倾斜、油水分离装置自身的尺寸精度等而使油水分离装置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进行配置。根据倾斜的方向、程度,油流出口被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靠下侧。相对于此,分离槽中的液面是水平的,与油流出口和水溶液流出口的相对位置关系无关。因此,不仅作为回收对象的油从油流出口流出,且水溶液也可能从油流出口流出。这样一来,根据以往的油水分离装置,在油水分离装置倾斜地配置的情况下,油与水溶液的分离变得困难。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油水分离装置的配置状态无关地对油和水溶液进行分离的油水分离装置。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离槽,利用比重差将油和比重比该油的比重大的水溶液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分离,并具有使分离后的该油流出的油流出口;水溶液槽,具有使分离后的该水溶液流出的水溶液流出口;中间流路,配置得比该油流出口及该水溶液流出口靠下侧,并将该分离槽与该水溶液槽连通,使该水溶液从该分离槽向该水溶液槽流动;及高度调整部,以将该油流出口配置得比该水溶液流出口靠上侧的方式对该油流出口及该水溶液流出口中的至少一方的高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油水分离装置具备高度调整部。高度调整部能够对油流出口及水溶液流出口中的至少一方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与油水分离装置的配置状态(倾斜的方向、角度等)无关地将油流出口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靠上侧。
(2)优选为,在上述(1)的结构的基础上,具备水溶液流出部件,上述水溶液流出部件贯通上述水溶液槽的底壁而被插入,并在上端开设有上述水溶液流出口,上述高度调整部对该水溶液流出口的高度进行调整。根据本结构,固定油流出口的高度,并对水溶液流出口的高度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将油流出口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靠上侧。
(3)优选为,在上述(1)或(2)的结构的基础上,具备箱,上述箱具有:上述分离槽;与该分离槽一体地形成的上述水溶液槽;及将该分离槽和该水溶液槽隔开的分隔壁,在该分隔壁与该箱的底壁之间划分成上述中间流路。根据本结构,在单一的箱内一体地排列设置有分离槽和水溶液槽。因此,能够使油水分离装置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与油水分离装置的配置状态无关地对油和水溶液进行分离的油水分离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置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车床的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框II内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圆III内的放大图。
图4是该油水分离装置的、高度调整前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剖视图。
图5是该油水分离装置的、高度调整后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水分离装置
2:箱、20:分离槽、200:分离室、201:油流出口、21:水溶液槽、210:水溶液室、211:筒插通孔、22:分隔壁、23:中间流路、24:连接筒
3:油流出筒
4:水溶液流出筒(水溶液流出部件)、40:水溶液流出口
5:高度调整部、50:螺母、500:螺纹部、51:螺纹部、52:捏手部、53:固定筒、54:密封环
6:油流出筒、60:油流出口
9:车床、90:底座、900:开口部、91:主轴台、92:工具台、93:滑动件、94:罩、940:分隔壁、941:加工室、942:滑动件收容室、944:油流槽、945:开口部、95:分离装置安装部、950:壳体、950a:冷却液箱、950b:输送机壳体、950c:筒插通孔、951:油回收用输送机、952:油供给筒、96:泵、97:油回收槽
θ:倾斜角度、H1:高度、H2:高度、L:冷却液(水溶液)、O:油、S:密封带、T:工具、W: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车床的结构]
首先,对配置有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车床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表示车床的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示意剖视图。如图1所示,车床9具备:底座90、主轴台91、工具台92、滑动件93、罩94、分离装置安装部95、泵96、油回收槽97、油水分离装置1。
主轴台91安装于底座90。工件W能够相对于主轴台91进行拆装。工件W能够绕主轴台91的轴旋转。滑动件93安装于底座90。工具台92安装于滑动件93。工具台92能够通过滑动件93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工具T能够相对于工具台92进行拆装。
罩94的内部空间由分隔壁940隔成加工室941和滑动件收容室942。另外,后述的冷却液箱950a经由开口部945插入于加工室941的下侧。在加工室941中,由工具T对工件W实施切削加工。在滑动件收容室942收容有滑动件93。从罩94的后壁向后下侧突出地设有油流槽944。
分离装置安装部95与罩94的后侧相连。分离装置安装部95具备:壳体950、油回收用输送机951、油供给筒952。壳体950具备冷却液箱950a和输送机壳体950b。冷却液箱950a配置在能够接住从底座90的开口部900落下的切屑、冷却液L的位置。在冷却液箱950a的上壁贯穿设置有筒插通孔950c。输送机壳体950b从冷却液箱950a的上壁向上侧突出设置。油回收用输送机951收容于输送机壳体950b的内部。油回收用输送机95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油供给筒952从输送机壳体950b的前壁上侧向前下侧突出设置。泵96配置在冷却液箱950a与加工室941之间。
油回收槽97、油水分离装置1配置在冷却液箱950a的上壁的上表面。油回收槽97、油水分离装置1配置在输送机壳体950b的前侧。
[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表示图1的框II内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油水分离装置1具备:箱2、油流出筒3、水溶液流出筒4、高度调整部5。水溶液流出筒4包含于本发明的“水溶液流出部件”的概念。
箱2呈向上侧开口的长方体箱状。箱2安装于冷却液箱950a的上壁的上表面。箱2一体地具备分离槽20、水溶液槽21和分隔壁22。分隔壁22将箱2的内部空间沿前后隔开。分离槽20配置于分隔壁22的前侧部分。水溶液槽21配置于分隔壁22的后侧部分。在分离槽20的内部划分有分离室200。在分离室200的上侧配置有油流槽944的下端、油供给筒952的下端。在分离槽20的前壁开设有油流出口201。在水溶液槽21的内部划分有水溶液室210。在水溶液槽21的下壁贯穿设置有筒插通孔211。筒插通孔211和筒插通孔950c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在分隔壁22的下端与箱2的底壁上表面之间划分有中间流路23。分离室200与水溶液室210经由中间流路23连通。
油流出筒3从分离槽20的前壁向前侧突出设置。油流出筒3与油流出口201相连。另外,在油流出筒3的下侧配置有油回收槽97。
水溶液流出筒4从水溶液槽21的底壁向上侧(向水溶液室210内)突出。水溶液流出筒4能够插通于筒插通孔211及筒插通孔950c。在水溶液流出筒4的上端配置有水溶液流出口40。
高度调整部5具备螺母50、螺纹部51、捏手部52。螺母50固定于水溶液槽21的底壁上表面。螺母50配置在筒插通孔211的正上方。水溶液流出筒4插通于螺母50。图3表示图2的圆III内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螺母50的内周面上配置有螺纹部500。另一方面,在水溶液流出筒4的外周面上也配置有螺纹部51。螺纹部51与螺纹部500夹着密封带S进行螺合。如图2所示,捏手部52配置在水溶液流出筒4的上端。通过使捏手部52旋转,能够使水溶液流出筒4相对于螺母50螺动。即,能够对水溶液流出筒4相对于水溶液槽21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油流出口201的高度(最下端的位置)H1设定得比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最下端的位置)H2靠上侧。另外,油流出口201的高度H1、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设定得比中间流路23的高度靠上侧。
[冷却液、油的流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冷却液、油的流动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加工工件W时,向加工室941供给冷却液L。冷却液L包含于本发明的“水溶液”的概念。使用后的冷却液L流落到冷却液箱950a。冷却液L经由泵96再次向加工室941供给。这样一来,冷却液L进行循环。
另外,在车床9中,为了对滑动件93的滑动面、滚珠丝杠(省略图示)进行润滑,使用油O。使用过的油O经由油流槽944从滑动件收容室942流入到分离室200。另外,通过使用过的油O从在加工室941内突出的滑动件93的端部滴下,油O还混入到冷却液箱950a中。混入到冷却液箱950a后的油O经由油回收用输送机951、油供给筒952从冷却液箱950a流入到分离室200。此时,冷却液L也与油O一起流入到分离室200。
冷却液L的比重比油O的比重大。因此,如图2所示,在分离室200中,在上侧形成油O层,在下侧形成冷却液L层。即,油O与冷却液L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分离。在此,油流出口201的高度H1与油O层的高度一致。因此,油O经由油流出筒3从油流出口201流入到油回收槽97。另一方面,冷却液L经由分隔壁22下侧的中间流路23流入到水溶液室210。流入后的冷却液L经由水溶液流出筒4从水溶液流出口40流落到冷却液箱950a。
这样一来,油O被从冷却液L分离而回收到油回收槽97。另一方面,冷却液L返回到冷却液箱950a,并经由泵96再次向加工室941供给。
[油水分离装置的高度调整方法]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以倾斜的状态配置的情况的高度调整方法进行说明。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高度调整前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剖视图。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高度调整后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剖视图。此外,图4、图5与图2对应。
如图4、图5所示,存在如下情况:油水分离装置1如上所述地例如由于安装面的倾斜、油水分离装置自身的尺寸精度误差等而处于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了倾斜角度θ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调整前,油流出口201的高度H1设定得比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靠下侧。因此,不仅油O,冷却液L也经由油流出筒3从油流出口201流入到油回收槽97。因此,无法仅回收高纯度的使用过的油O。
与此相对,如图5所示,在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调整后,油流出口201的高度H1设定的比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靠上侧。因此,仅油O经由油流出筒3从油流出口201流入到油回收槽97。因此,能够仅回收油O。
高度的调整是通过作业者使捏手部52旋转而进行的。即,如图3所示,螺纹部51与螺纹部500夹着密封带S进行螺合。因此,通过使捏手部52旋转,能够使水溶液流出筒4相对于螺母5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根据油水分离装置1的倾斜角度θ对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进行调整。
[油水分离装置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1具备高度调整部5。高度调整部5能够对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进行调整。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与油水分离装置1的配置状态(倾斜的方向、倾斜角度θ等)无关地将油流出口201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40靠上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1,在单一的箱2内一体地排列设置有分离槽20和水溶液槽21。因此,能够使油水分离装置1小型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1,如图3所示,使水溶液流出筒4相对于螺母50螺动,由此能够调整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因此,容易对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进行微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区别在于分开地配置有分离槽和水溶液槽这一点。另外,区别还在于配置有两个高度调整部这一点。在此,仅对区别进行说明。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的从右侧观察所得到的剖视图。此外,对于与图2对应的部位以相同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如图6所示,分离槽20与水溶液槽21经由连接筒24而相连。在连接筒24的内部划分有中间流路23。在分离槽20的下侧配置有油回收槽97。
分离槽20侧的高度调整部5具备固定筒53和密封环54。固定筒53固定于分离槽20的底壁上表面。油流出筒6插通于固定筒53。密封环54安装于固定筒53与油流出筒6之间。具体而言,在油流出筒6的外周面凹陷设置有环状的槽。密封环54收容于该槽。密封环54与固定筒53的内周面弹性接触。油流出筒6能够相对于固定筒53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因此,能够对油流出口60的高度H1进行调整。
关于结构相同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1,能够分别独立地通过高度调整部5对油流出口60的高度H1、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进行调整。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油水分离装置1,能够使油流出筒6相对于固定筒53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因此,容易对油流出口60的高度H1进行粗调整。
另外,由于配置有两个高度调整部5,因此能够对进入到油水分离装置1的液体(冷却液L及油O)的总容量进行调整。因此,能够对使用过的油O与冷却液的分离时间进行调整。
<其他>
以上,对本发明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实施方式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上述方式。也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进行的各种变形的方式、改良的方式进行实施。
高度调整部5的结构并不特别地限定。也可以利用折皱等对油流出口60的高度H1、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进行调整。分离槽20、水溶液槽21也可以是透明的。这样一来,容易从分离槽20、水溶液槽21的外侧对油流出口60的高度H1、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油O的液面的高度、冷却液L的液面的高度进行确认。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油流出筒6侧及水溶液流出筒4侧配置了高度调整部5,但也可以仅在油流出筒6侧配置高度调整部5。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够与油水分离装置1的配置状态(倾斜的方向、倾斜角度θ等)无关地将油流出口201配置得比水溶液流出口40靠上侧。
另外,也可以根据除了油水分离装置1的配置状态(倾斜的方向、倾斜角度θ等)以外的理由来利用高度调整部5。例如,油O与冷却液L的比重差越大,分离室200中的油O的液面与水溶液室210中的冷却液L的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也可以根据该高度差来调整油流出口60的高度H1、水溶液流出口40的高度H2。
水溶液、油的种类并不特别地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纯水、自来水、工厂用水等作为水溶液。另外,也可以使用润滑油、冷却油等作为油。另外,油水分离装置1也能够用于除了车床9以外的机床(例如,铣床、钻床等)。
油流出口201、60可以直接配置于分离槽20。另外,油流出口201、60也可以经由油流出筒6等其他部件间接地配置于分离槽20。在哪种情况下都包含于本发明的“具有油流出口的分离槽”的概念。同样地,水溶液流出口40可以直接配置于水溶液槽21。另外,水溶液流出口40也可以经由水溶液流出筒4等其他部件间接地配置于水溶液槽21。在哪种情况下都包含于本发明的“具有水溶液流出口的水溶液槽”的概念。

Claims (3)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具备:
分离槽,利用比重差将油和比重比所述油的比重大的水溶液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分离,并具有使分离后的所述油流出的油流出口;
水溶液槽,具有使分离后的所述水溶液流出的水溶液流出口;
中间流路,配置得比所述油流出口及所述水溶液流出口靠下侧,并将所述分离槽与所述水溶液槽连通,使所述水溶液从所述分离槽向所述水溶液槽流动;及
高度调整部,以将所述油流出口配置得比所述水溶液流出口靠上侧的方式对所述油流出口及所述水溶液流出口中的至少一方的高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具备水溶液流出部件,所述水溶液流出部件贯通所述水溶液槽的底壁而被插入,并在上端开设有所述水溶液流出口,
所述高度调整部对所述水溶液流出口的高度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具备箱,所述箱具有:所述分离槽;与所述分离槽一体地形成的所述水溶液槽;及将所述分离槽与所述水溶液槽隔开的分隔壁,
在所述分隔壁与所述箱的底壁之间划分成所述中间流路。
CN201410200620.XA 2013-05-14 2014-05-13 油水分离装置 Active CN104147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2101 2013-05-14
JP2013102101A JP6178613B2 (ja) 2013-05-14 2013-05-14 油水分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7812A true CN104147812A (zh) 2014-11-19
CN104147812B CN104147812B (zh) 2018-12-18

Family

ID=5187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0620.XA Active CN104147812B (zh) 2013-05-14 2014-05-13 油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78613B2 (zh)
CN (1) CN1041478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3446A (zh) * 2017-03-07 2017-05-24 荣成船宝发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渔船漏油收集净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70161B1 (ko) * 2015-02-02 2016-11-09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체 분리 장치
JP2016215106A (ja) * 2015-05-18 2016-12-22 伊藤工機株式会社 油水分離装置
KR102384397B1 (ko) * 2017-03-22 2022-05-10 두산공작기계 주식회사 공작기계용 절삭유 회수 장치
JP7231900B2 (ja) * 2019-05-13 2023-03-02 株式会社プロテック 浮上油回収装置及び水溶性切削液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2696U (zh) * 2010-05-07 2011-01-05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油水分离装置
CN102218229A (zh) * 2010-04-15 2011-10-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器和一种乳化液箱除杂油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167Y2 (zh) * 1984-10-08 1989-05-26
JPH0366603U (zh) * 1989-10-26 1991-06-28
JPH08174373A (ja) * 1994-12-27 1996-07-09 Toyota Motor Corp オイルと金属片の回収装置
JP200726850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kuhara Co Ltd 油を含有した汚水から油を中心とする異物を分離する異物分離方法および異物分離装置
JP5264001B1 (ja) * 2012-07-11 2013-08-14 哲夫 村山 浮上油分離回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229A (zh) * 2010-04-15 2011-10-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器和一种乳化液箱除杂油系统
CN201692696U (zh) * 2010-05-07 2011-01-05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油水分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3446A (zh) * 2017-03-07 2017-05-24 荣成船宝发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渔船漏油收集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7812B (zh) 2018-12-18
JP2014221461A (ja) 2014-11-27
JP6178613B2 (ja) 2017-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7812A (zh) 油水分离装置
EP2727683A1 (en) Coolant system
CN101268280B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13710522A (zh) 驱动装置
JP2012192400A (ja) オイル濾過装置
US6162355A (en) Cyclonic purification of machine tool coolant
CN213195695U (zh) 一种钻床
KR102384397B1 (ko) 공작기계용 절삭유 회수 장치
JP2016008780A (ja) 油分離装置及びこの油分離装置を用いた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KR20170053752A (ko) 유수 분리장치
US9079238B2 (en) Coolant system for a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ntainers
US20180080447A1 (en) Electric compressor
CN217913066U (zh) 一种模具加工废屑冷却液分离回收装置
CN104842168B (zh) 一种钻孔攻牙机底座
KR20160108038A (ko) 전동압축기 및 상기 전동압축기의 유분리기 가공 방법
CN109317988A (zh) 龙门高速机的油水隔离装置
JP2014155974A (ja) クーラントシステム
US9156036B2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workpieces from chips
CN210786518U (zh) 一种磨床用乳化液循环装置
CN108247546B (zh) 一种磨床用切削液回收过滤装置
CN208214971U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的冷却装置
KR102503648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 조립체
CN105951324A (zh) 一种旋梭供油系统
KR200445828Y1 (ko) 가공유 처리 장치
WO2022254616A1 (ja) 油水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