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5340A - 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5340A
CN104115340A CN201380009936.4A CN201380009936A CN104115340A CN 104115340 A CN104115340 A CN 104115340A CN 201380009936 A CN201380009936 A CN 201380009936A CN 104115340 A CN104115340 A CN 104115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nnector body
arm side
fixtur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99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井强
向岛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15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5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用于将连接器的杆组装到连接器主体,该杆组装装置包括基台和杆插入夹具。杆插入夹具从上方安装于基台,以覆盖设定在基台上的连接器主体,并且该杆插入夹具包括嵌合引导部,该嵌合引导部构造成引导杆,使得轴嵌合在轴承孔中。当下推杆时,嵌合引导部相对于杆的一对臂侧板的内表面滑动,以使一对臂侧板向外弹性变形。当将轴安臂在轴承孔中时,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使得嵌合引导部离开两个臂侧板滑动的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枢转杆而使一对连接器嵌合的杆式连接器。在将杆能够枢转地装接于一个连接器、并且将另一个连接器的凸轮销接合在杆的凸轮槽中之后,通过将杆从起始位置枢转到嵌合位置,能够利用该杆式连接器嵌合两个连接器。
在这种类型的带有杆的连接器中,杆具有一对左右臂侧板和接合这两个臂侧板以形成U形部的接合部。当将要把杆组装到连接器主体时,在一对臂侧板由于弹性而向外展开的同时,形成在连接器主体的两个外侧面处的轴嵌合于形成在两个臂侧板中的轴承孔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0-14695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杆的两个臂侧板展开的同时,使从连接器主体突出的轴嵌合于形成在臂侧板中的轴承孔中的操作不是能够容易地执行的操作,而是需要时间和技巧的操作。特别地,当将线盖安装于连接器主体的后部时,因为线盖与杆之间的间隙变小,所以线盖干涉,并且存在变得更难以安装杆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方面是提供一种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使得能够将杆容易地组装到连接器主体。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提供了一种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用于将连接器的杆组装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包括:
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两个外侧面突出的轴;以及
所述杆,所述杆具有:一对臂侧板,该一对臂侧板沿着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两个外侧面安置;和接合部,该接合部接合所述一对臂侧板以具有U形截面,通过使所述轴嵌合于分别形成在所述一对臂侧板中的轴承孔中,所述杆能够枢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并且当所述连接器主体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时,所述杆枢转,从而利用杠杆作用使所述连接器主体与所述配合连接器嵌合,
其中,所述杆组装装置包括:
基台,该基台构造成在从上方设定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状态下保持所述连接器主体;和
杆插入夹具,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从上方设定在所述基台上的状态下,该杆插入夹具从上方安装于所述基台,以覆盖所述连接器主体,该杆插入夹具包括嵌合引导部,该嵌合引导部构造成引导所述杆,使得所述轴嵌合在所述轴承孔中,
其中,当将所述杆从上方下推到保持在所述基台上的所述连接器主体时,随着下推所述杆,所述嵌合引导部相对于所述一对臂侧板的内表面滑动,以使所述一对臂侧板向外弹性变形以加宽所述两个臂侧板之间的距离,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轴安置在所述轴承孔中时,所述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嵌合引导部离开所述两个臂侧板相对于所述两个臂侧板滑动的位置移动,从而所述两个臂侧板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且所述轴嵌合在所述轴承孔中。
所述杆插入夹具可以包括第一分离导引部,作为已经将所述杆下推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结果,在所述轴承孔到达所述轴能够嵌合的位置处之后,通过抵接进一步下推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两个臂侧板的外缘,该第一分离导引部使所述杆插入夹具在所述分离方向上移动。
所述嵌合引导部可以包括第二分离导引部,由于所述杆插入夹具随着所述第一分离导引部的作用而在所述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当所述两个臂侧板恢复到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分离导引部产生辅助力以使所述杆插入夹具由于弹性恢复力而在所述分离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所述基台包括上升防止壁,该上升防止壁防止所述连接器主体在组装所述杆时上升。
所述杆组装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后部处安装线盖,该线盖将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后部抽出的线引导至预定方向上,并且所述杆插入夹具构造成安装于所述基台,从而在安装所述线盖之后,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方跨过所述线盖。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杆组装装置,因为除了用于向外展开杆的臂侧板的杆插入夹具之外,还设置了用于设定连接器主体的基台,在组装杆时能够稳定地保持连接器主体,并且变得容易执行杆的组装。通过将杆插入夹具从保持在基台上的连接器主体的上方安装于基台,杆插入夹具的嵌合引导部能够定位在从连接器主体的两个外侧面突出的轴的正上方。
因此,通过将杆从杆插入夹具上方下推到连接器主体,杆的两个臂侧板能够沿着杆插入夹具的嵌合引导部滑动,使得杆的两个臂侧板能够向外弹性变形以加宽两个臂侧板之间的距离。
从而,在两个臂侧板的轴承孔到达连接器主体的轴能够嵌合的位置处之后,通过使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杆插入夹具的嵌合引导部能够离开臂侧板滑动的位置移动。从而,弹性变形的臂侧板能够弹性恢复到初始位置,连接器主体的轴能够嵌合在臂侧板的轴承孔中,并且能够完成杆的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杆组装装置,在两个臂侧板的轴承孔到达连接器主体的轴能够嵌合的位置处之后,因为能够通过进一步下推杆而使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分离杆插入夹具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杆组装装置,因为由于两个臂侧板的弹性恢复力产生使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的辅助力,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执行分离杆插入夹具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杆组装装置,因为在组装杆时能够在不上升的情况下下压连接器主体,所以能够确保良好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杆组装装置,即使当将线盖安装于连接器主体的后部时,杆插入夹具也能够跨过线盖安装于基台。从而,即使当连接器主体与杆之间的间隙由于安装线盖而变小时,也能够容易地将杆组装到连接器主体。
根据本发明,因为包括基台和杆插入夹具,所以能够将杆容易地组装到连接器主体。特别地,即使当将线盖安装于连接器主体的后部时,也能够利用杆插入夹具容易地组装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杆组装装置的构成要素、带有线盖的连接器主体和杆的透视图。
图2是以组装顺序示出作为杆组装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基台和杆插入夹具、带有线盖的连接器主体和杆的侧视图。
图3A和3B是杆插入夹具的构造图,图3A是侧视图,并且图3B是顶视图。
图4是示出将带有线盖的连接器主体和杆插入夹具组装到基台上、并且将要从那些部件上方安装杆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当将杆下推到连接器主体时的初始阶段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通过进一步下推杆,杆的两个侧板由于杆插入夹具的操作而向外展开,并且杆的轴承孔到达连接器主体的轴能够嵌合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在连接器主体的轴嵌合在杆的轴承孔中的同时,通过下推杆而使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箭头C方向)上移动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随着杆的枢转,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进一步移动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通过进一步枢转杆,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进一步移动的侧视图。
图10A和10B示出该实施例和比较实例。图10A是示出将该实施例的杆插入夹具安装到保持连接器主体的基台的侧视图,并且图10B是示出将比较实例的杆插入夹具安装到保持连接器主体的基台的侧视图。
图11A和11B是与图10A和图10B对应的图。图11A是示出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下推杆以组装杆,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箭头C方向)上移动的侧视图,并且图11B是示出在比较实例的情况下,因为杆插入夹具将不通过下推杆以组装杆而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必须利用手(箭头D)来使杆插入夹具移动的侧视图。
图12A是示出该实施例的杆组装装置的基台与连接器主体的关系的侧截面图。图12B是如图12A中的长短虚线表示的基台和连接器主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示出当将杆组装到不带有线盖的连接器主体时使用该实施例的杆组装装置的侧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0:连接器主体
12:外侧面
13:轴
20:杆
21:臂侧板
22:接合部
23:轴承孔
30:线盖
50:基台
52a:上升防止壁
60:杆插入夹具
63:嵌合引导部
63b:第二倾斜面(第二分离导引部)
65:第二引导斜面部(第一分离导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作为实施例的杆组装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基台和杆插入夹具、带有线盖的连接器主体和安装到连接器主体的杆的构造。图2以组装顺序示出基台、杆插入夹具、带有线盖的连接器主体和杆。
如图1所示,组装要安装到带有线盖30的连接器主体10的杆20。准备基台50和杆插入夹具60作为用于将杆20组装到连接器主体10的装置。
连接器主体10在由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11的内部容纳多个金属端子(在图中未示出),并且连接器主体10具有轴13,在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的连接器壳体11的两个较宽的侧表面的中心处,该轴13突出,用于组装杆20。线盖30安装于与配合连接器嵌合的一侧相反的连接器主体10的后部(图1中的上部)。线盖30构造成使得利用弯曲盖部31横向弯曲从连接器主体10的后端抽出的线,并且利用导出盖部32将抽出的线引导至预定方向。
杆20构造成从安装线盖30的连接器主体10的后部安装到连接器主体10。杆20具有:一对臂侧板21,该一对臂侧板21沿着连接器主体10的两个侧面安置;和接合部22,该接合部22接合一对臂侧板21并且具有U形截面。一对臂侧板21分别设置有轴承孔23。通过使从连接器主体10的两个侧面突出的轴13嵌合于一对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中,杆20能够枢转地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0。从而,杆20适于枢转,当连接器主体10将要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时,利用杠杆作用使连接器主体10与配合连接器嵌合。
用于将杆20组装到连接器主体10的装置包括:基台50,当从上方设定连接器主体10时,该基台50保持连接器主体10;和杆插入夹具60,该杆插入夹具60安装于基台50。
基台50具有大致立方体箱型形状,并且基台50具有:一对左右侧壁51,该一对左右侧壁51互相平行;前壁52,该前壁52接合一对侧壁51的前端缘;和连接器载置板53,该连接器载置板53的周缘由两个侧壁51和前壁52支撑,并且该连接器载置板53水平安置在比两个侧壁51和前壁52的上端低的位置处。连接器载置板53的项表面变为载置从上方向下推动侧壁51之间的连接器主体10的前表面(与配合连接器嵌合侧的表面)的表面。
在左右侧壁51的内表面的上部处,用于杆插入夹具60的安装部54设置在连接器载置板53的后部(与前壁52隔开的一侧)处。夹具安装部54由导轨状阶梯部构成。上升防止壁52a从前壁52的内表面的上端突出,用于在将连接器主体10放置在连接器载置板53上之后防止连接器主体10上升(参见图12A和12B)。
另一方面,在将连接器主体10从上方设定在基台50上之后,将杆插入夹具60从上方安装到基台50以覆盖连接器主体10,如图4所示。如图1、3A和3B所示,杆插入夹具60具有一对左右侧板61和接合该一对左右侧板61的上端的接合板62。一对左右侧板61形成为具有使得杆插入夹具60能够插入基台50的左右侧壁51的内表面之间的尺寸,并且一对左右侧板61的下端能够载置于形成在基台50的侧壁51的内表面的上部处的夹具安装部54上。
在杆插入夹具60的左右侧板61的前端处,突片状的嵌合引导部63分别突出。在杆插入夹具60的左右侧板61的前端缘处,第一引导斜面部64和第二引导斜面部65从上方顺次设置在比嵌合引导部63的外侧面更向外的位置处。
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是这样的部分:该部分引导杆20,使得当从上方将杆20下推到保持在基台50上的连接器主体10时,随着下推杆20以使一对臂侧板21向外弹性变形从而加宽两个臂侧板21之间的距离,杆20的一对臂侧板21的内表面滑动,使得从连接器主体10的两个外侧面12突出的轴13嵌合于形成在两个臂侧板21中的轴承孔23中。为此目的,使杆20的臂侧板21向外展开的第一倾斜面63a设置在突片状的嵌合引导部63的上部外侧面处。
左右突片状的嵌合引导部63在连接器主体10的轴13位于两个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中之后,通过使杆插入夹具60在分离方向上移动,以离开两个臂侧板21滑动的位置,使两个臂侧板21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轴13嵌合在轴承孔23中。
形成在杆插入夹具60的左右侧板61的前端缘处的下侧第二引导斜面部65是用作第一分离导引部的部分,作为已经将杆20下推到连接器主体10的结果,在两个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到达连接器主体10的轴13能够嵌合的位置之后,通过抵接进一步下推到连接器主体10的杆20的两个臂侧板21的外缘,该第一分离导引部使杆插入夹具60在分离方向(图7中的箭头C方向)上移动。
在嵌合引导部63的前侧外表面处,设置了第二倾斜面(第二分离导引部)63b,该第二倾斜面63b产生辅助力,由于杆插入夹具60在分离方向(图7中的箭头C方向)上随着用作第一分离导引部的第二引导斜面部65的作用而移动,所以当两个臂侧板21恢复到初始位置时,该辅助力使杆插入夹具60由于弹性恢复力而在分离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通过描述下面的操作,上面提到的第一倾斜面63a、第一引导斜面部64、第二引导斜面部65(第一分离导引部)、第二倾斜面63b(第二分离导引部)的功能将变得清楚。
接着,将描述操作。
当将杆20组装到带有线盖30的连接器主体10时,执行下面的步骤。
首先,如图4所示,将连接器主体10设定在基台50上。即,在连接器主体10的前表面(配合连接器嵌合的表面)面向下的情况下,将连接器主体10插入基台50的左右侧壁51之间,并且将连接器主体10的前表面放置在连接器载置板53上。从而,如图12A和12B所示,在操作期间,利用基台50的上升防止壁52a防止连接器主体10上升。在这种状态下,杆插入夹具60安装到基台50。在这种情况下,杆插入夹具60跨过连接器主体10和线盖30安装。
然后,如图5所示,在臂侧板21的先端面向下并且接合部22面向上的情况下,在箭头A方向上从上方下推杆20。从而,在沿着杆插入夹具60的第一引导斜面64部引导杆20的臂侧板21的外缘的一部分时,臂侧板21的下端骑跨在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的第一倾斜面63a(参见图2)上。随着臂侧板21骑跨在第一倾斜面63a上,臂侧板21向外弹性变形,使得左右臂侧板21之间的距离加宽。
当在箭头A方向上下推杆20时,如图6所示,当在此时引导臂侧板21的周缘的一部分以跟随杆插入夹具60的第二引导斜面部65时,臂侧板21的中央部骑跨在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上。从而,展开的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到达连接器主体10的轴13的位置处。
在这种状态下,当在箭头A方向上进一步下推杆20时,如图7所示,当被向下推的杆20的外周缘撞击第二引导斜面部65时,杆插入夹具60在作为分离方向的箭头C方向上被推动并且移动。从而,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将从两个臂侧板21滑动的位置逐渐偏离,并且随着该偏离,两个臂侧板21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且轴13嵌合于轴承孔23中。
在臂侧板21恢复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如图8所示,当杆20在箭头B方向上枢转时,臂侧板21的外周缘的一部分在嵌合引导部63的第二倾斜面63b(第二分离导引部)上滑动,从而产生使杆插入夹具60在分离方向(箭头C)方向上进一步移动的辅助力。此外,随着杆20的枢转,杆20的先端在分离方向(箭头C方向)上推动并且移动杆插入夹具60。
如图9所示,通过使杆20枢转到边界位置,杆插入夹具60能够在分离方向上移动许多。从而,杆20的臂侧板21从嵌合引导部63完全分开,并且随着该分开,臂侧板21完全恢复到初始位置,使得轴13确实地嵌合在轴承孔23中。
从而,完成杆20的组装。
在完成组装之后,向上移除杆插入夹具60,并且从基台50移除带有杆20的连接器主体10,使得完成操作。
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用作为杆组装装置的基台50和杆插入夹具60,能够容易地将杆20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0。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除了用于将杆20的臂侧板21向外展开的杆插入夹具60之外,还设置了用于设定连接器主体10的基台50,所以在组装杆20时,能够稳定地保持连接器主体10,并且能够容易执行杆20的组装。
通过将杆插入夹具60从设定于基台50上的连接器主体10的上方安装于基台50,能够将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定位在从连接器主体10的两个外侧面12突出的轴13的正上方。因此,仅通过从杆插入夹具60上方将杆20下推到连接器主体10,杆20的两个臂侧板21能够沿着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滑动,使得杆20的两个臂侧板21能够向外弹性变形,从而加宽两个臂侧板21之间的距离。
从而,在两个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到达连接器主体10的轴13能够嵌合的位置处时,通过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杆插入夹具60,杆插入夹具60的嵌合引导部63能够离开臂侧板21滑动的位置移动。从而,弹性变形的臂侧板21能够弹性恢复到初始位置,连接器主体10的轴13能够嵌合在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中,并且能够完成杆20的组装。
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杆插入夹具60的前端缘处设置第二引导斜面部65(第一分离导引部),在两个臂侧板21的轴承孔23到达连接器主体10的轴13能够嵌合的位置之后,因为杆插入夹具60能够通过进一步下推杆20而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执行杆插入夹具60的分离操作。
就这一点而言,将以上实施例与不存在第二引导斜面部65(第一分离导引部)的情况做比较。图10A是示出将该实施例的杆插入夹具安装于保持连接器主体的基台的侧视图。图10B是示出将比较实例的杆插入夹具安装于保持连接器主体的基台的侧视图。图11A和11B是与图10A和10B对应的图,其中,图11A是示出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下推杆以组装杆,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箭头C方向)上移动的侧视图。图11B是示出在比较实例的情况下,因为杆插入夹具将不通过下推杆以组装杆而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必须利用手(箭头D)移动杆插入夹具的侧视图。
如图10A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杆插入夹具60的前端缘处存在第二引导斜面部65(第一分离导引部),但是在图10B所示的比较实例的情况下,在杆插入夹具60的前端缘处不存在第二引导斜面部65(第一分离导引部)。因此,当将要组装杆20时,在图11A所示的该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在箭头A方向上下推杆20以组装杆20,杆插入夹具60在分离方向(箭头C方向)上移动。相反地,在图11B所示的比较实例的情况下,仅通过下推杆20以组装杆20,杆插入夹具60将不在分离方向上移动。从而,必须利用手(箭头D)移动杆插入夹具60。
从而,由于必须利用手在分离方向上主动地移动杆插入夹具60,所以操作变得麻烦。然而,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杆插入夹具60能够仅通过下推杆20而在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能够简化操作。
因为第二倾斜面63b(第二分离导引部)设置在嵌合引导部63处,所以使杆插入夹具60在分离方向上移动的辅助力由于杆20的两个臂侧板21的弹性恢复力而产生,因为该辅助力,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执行分离杆插入夹具60的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组装杆20时,因为通过使上升防止壁52a从基台50突出,能够在不上升的情况下下压连接器主体10,所以能够确保良好的可操作性。
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当将线盖30安装到连接器主体10的后部时,杆插入夹具60也能够跨过线盖30安装于基台50。从而,如图12A和12B所示,即使当连接器主体10与杆20之间的间隙由于安装线盖30而变小时,杆20也能够容易地组装到连接器主体10。
如图13所示,即使当不存在线盖时,通过跨过连接器主体10利用杆插入夹具60从上方覆盖连接器主体10,也能够在组装杆20时防止线W钩挂。从而,能够容易地组装杆20.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进行适当的修改、改进等。而且,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上实施例中的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安装位置等是任意设定的,并且不受限制。
本申请基于2012年2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033187,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使得能够容易地将杆组装到连接器主体。

Claims (5)

1.一种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的所述杆组装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包括:
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两个外侧面突出的轴;以及
所述杆,所述杆具有:一对臂侧板,该一对臂侧板沿着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两个外侧面安置;和接合部,该接合部接合所述一对臂侧板以具有U形截面,通过使所述轴嵌合于分别形成在所述一对臂侧板中的轴承孔中,所述杆能够枢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并且当所述连接器主体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时,所述杆枢转,从而利用杠杆作用使所述连接器主体与所述配合连接器嵌合,
其中,所述杆组装装置包括:
基台,该基台构造成在从上方设定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状态下保持所述连接器主体;和
杆插入夹具,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从上方设定在所述基台上的状态下,该杆插入夹具从上方安装于所述基台,以覆盖所述连接器主体,该杆插入夹具包括嵌合引导部,该嵌合引导部构造成引导所述杆,使得所述轴嵌合在所述轴承孔中,
其中,当将所述杆从上方下推到保持在所述基台上的所述连接器主体时,随着下推所述杆,所述嵌合引导部相对于所述一对臂侧板的内表面滑动,以使所述一对臂侧板向外弹性变形以加宽所述两个臂侧板之间的距离,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轴安置在所述轴承孔中时,所述杆插入夹具在分离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嵌合引导部离开所述两个臂侧板相对于所述两个臂侧板滑动的位置移动,从而所述两个臂侧板恢复到初始位置,并且所述轴嵌合在所述轴承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其中
所述杆插入夹具包括第一分离导引部,作为已经将所述杆下推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结果,在所述轴承孔到达所述轴能够嵌合的位置处之后,通过抵接进一步下推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两个臂侧板的外缘,该第一分离导引部使所述杆插入夹具在所述分离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其中
所述嵌合引导部包括第二分离导引部,由于所述杆插入夹具随着所述第一分离导引部的作用而在所述分离方向上移动,所以当所述两个臂侧板恢复到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分离导引部产生辅助力以使所述杆插入夹具由于弹性恢复力而在所述分离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其中
所述基台包括上升防止壁,该上升防止壁防止所述连接器主体在组装所述杆时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其中
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后部处安装线盖,该线盖将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后部抽出的线引导至预定方向上,并且
所述杆插入夹具构造成安装于所述基台,从而在安装所述线盖之后,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方跨过所述线盖。
CN201380009936.4A 2012-02-17 2013-02-14 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Pending CN1041153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3187A JP5856869B2 (ja) 2012-02-17 2012-02-17 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用のレバー組付装置
JP2012-033187 2012-02-17
PCT/JP2013/054242 WO2013122259A1 (en) 2012-02-17 2013-02-14 Lever assembling device for connector with lev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5340A true CN104115340A (zh) 2014-10-22

Family

ID=4784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9936.4A Pending CN104115340A (zh) 2012-02-17 2013-02-14 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56869B2 (zh)
CN (1) CN104115340A (zh)
WO (1) WO20131222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192A (zh) * 2014-08-19 2016-03-0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7154557A (zh) * 2016-03-02 2017-09-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线盖和带有电线盖的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2833B2 (en) 2007-01-08 2019-01-22 Ekos Corporation Power parameters for ultrasonic catheter
JP2021125403A (ja) * 2020-02-06 2021-08-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5360A (ja) * 1993-03-17 1994-09-30 Yazaki Corp 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における巻バネの装着方法及び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CN1177850A (zh) * 1996-09-06 1998-04-01 惠特克公司 杠杠式连接器
EP1174955A2 (en) * 2000-07-11 2002-01-2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030199185A1 (en) * 2002-04-22 2003-10-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wire cove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1113B2 (ja) * 2004-01-14 2007-10-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375076B2 (ja) * 2008-12-22 2013-12-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213141B2 (ja) 2011-10-03 2013-06-19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炎検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5360A (ja) * 1993-03-17 1994-09-30 Yazaki Corp 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における巻バネの装着方法及び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CN1177850A (zh) * 1996-09-06 1998-04-01 惠特克公司 杠杠式连接器
EP1174955A2 (en) * 2000-07-11 2002-01-2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030199185A1 (en) * 2002-04-22 2003-10-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wire cove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192A (zh) * 2014-08-19 2016-03-0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5375192B (zh) * 2014-08-19 2018-04-2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CN107154557A (zh) * 2016-03-02 2017-09-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线盖和带有电线盖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6869B2 (ja) 2016-02-10
WO2013122259A1 (en) 2013-08-22
JP2013171634A (ja) 2013-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5340A (zh) 带有杆的连接器的杆组装装置
CN102957003B (zh) 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4466467A (zh) 卡连接器
CN101471510A (zh) 杆式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方法
US20160141785A1 (en) Connector
KR20120112639A (ko) 보조 감합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커넥터
CN104422992B (zh) 光连接器插头
CN104183953B (zh) 电连接器
CN102931536A (zh) 板连接器
CN103659849A (zh) 刀具
KR102461375B1 (ko) 커넥터의 록킹 구조 및 커넥터
US20150372420A1 (en) Connector
US9531101B2 (en) Connector
CN107437706A (zh) 连接器
CN103283090A (zh) 具有可运动的操作机构的联接装置
CN103608981A (zh) 连接器嵌合用杠杆机构和连接器
CN103477507A (zh) 连接器
CN104380539A (zh) 杠杆式连接器
CN103368035B (zh)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KR20140139430A (ko) 전자 카드를 위한 커넥터
CN217707426U (zh) 一种滚筒间距可调节的滚筒流水线
CN102197548A (zh) 连接器拔脱夹具以及使用该夹具的连接器拔脱方法
CN105846189A (zh) 带取出机构的卡连接器
KR101430406B1 (ko) 이탈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카드용 소켓
CN104518303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