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2923B -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2923B
CN104112923B CN201410158426.XA CN201410158426A CN104112923B CN 104112923 B CN104112923 B CN 104112923B CN 201410158426 A CN201410158426 A CN 201410158426A CN 104112923 B CN104112923 B CN 104112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terminal
arm
mentioned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84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2923A (zh
Inventor
水泽翔
水泽翔一
和田俊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12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2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2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2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Abstract

提供确保活动部件到达关闭位置时的咔哒感大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具备两种端子及用于使端子的按压臂部弹性变位的活动部件,活动部件相对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凸轮部,相对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凸轮部,具有在活动部件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按压第二按压臂部(31)的第二受压部(34A)的上凸轮面(56A)、及具有按压形成于第二支承臂部(32)的凸轮支承部(38)的凸轮半径的一部分的下凸轮面(56B),相对于连结上述第一凸轮部与第一受压部抵接的第一上抵接点和转动轴线的中立线(Z),第二凸轮部的下凸轮面与第二支承臂部的凸轮支承部抵接的第二下抵接点(Q)在活动部件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上述中立线而移动。

Description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扁平导体,存在柔性基板(FPC)、扁平缆线等。这种扁平导体多与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器连接。作为供这样的扁平导体连接的连接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
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端子(接点)通过维持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而制作,且在与板厚成直角的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有多个。该端子在上下位置具有相互大致平行的梁部(上梁部和下梁部),两者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借助连结部连结。上述下梁部的相比连结部靠右端侧的部分由壳体的底壁固定保持。
在具备这样的端子的专利文献1中,具有被支承为能够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的活动部件(致动器),当活动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从上述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将扁平导体插入到上下两梁部之间,通过使在另一端侧具有位于两梁部间的凸轮部的活动部件朝关闭位置转动而利用该凸轮部按压上述上梁部的另一端侧,借助杠杆原理使上梁部的一端侧朝下梁侧弹性变位,将扁平导体朝下梁部按压。
在专利文献1中,上述凸轮部具有两种凸轮部,相对于所排列的相同形状的多个端子,交替地设置不同的凸轮部。两种凸轮部都具有上部分在由上梁部转动引导的范围内形成圆形的圆形部、和与之一体的构成下部分的臂状部。圆形部被收纳于形成在上梁部的凹弯曲状的转动支承部、且被该转动支承部转动引导并被支承。臂状部具有比上述圆形部的半径大的臂长、且朝下梁部侧延伸,与下梁部抵接,并且,通过活动部件的转动,抵接点移动。该臂状部的与下梁部抵接的一侧形成利用圆弧部分将两个直线部分相连的滑动接触部。两种凸轮部的上述圆形部以及滑动接触部形成为相同形状,根据当活动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的不同于臂状部的部分与上梁部之间是否具有间隙而形成为不同的形态。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虽然是两种凸轮部,但与各端子对应地设置的凸轮部的圆形部彼此以及滑动接触部彼此分别相同,因此,对于相同形状的端子,以相同的凸轮变位量使上梁部变位。形成凸轮部的上部分的圆形部的凸轮半径在何种角度都相同,因此,当绕通过其中心的转动轴线转动而形成下部分的臂状部绕上述转动轴线转动时,滑动接触部处的到与下梁部的抵接点为止的距离、即凸轮半径变化,因此,与该增量相应地,经由上述圆形部以将上梁部朝上方抬起的方式使其弹性变位。此时,上述转动轴线的位置朝上方移动上述增量的量。
【专利文献1】日本2007-095323
在这种连接器中,要求将上下的高度尺寸抑制得较小,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获得用于感到已使活动部件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可靠地转动的咔哒感的目的,要求凸轮变位量的变化大。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作为凸轮部的上部分的圆形部无论是在何种转动角的位置处凸轮的半径都相等,因此仅进行凸轮部的转动引导,而在该上部分自身无法获得凸轮变位量。因而,凸轮变位量依赖于下部分的滑动接触部处的凸轮变位量。增大该下部分处的凸轮变位量会导致连接器的高度尺寸变大,因此是不优选的。结果,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无法期待增大凸轮部处的凸轮变位量。无法增大凸轮变位量的情况意味着,活动部件的转动过程中的最大变位量时的转动角的位置前后的变位量的变化小,这将导致活动部件的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的咔哒感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过分增大连接器的高度尺寸,且当活动部件朝关闭位置转动时能够确保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的咔哒感较大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具备:维持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并对该金属板赋予外形而得到的多个端子;在相对于上述多个端子的板面成直角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保持上述多个端子的壳体;以及能够伴随着在能够将扁平导体朝壳体插入的打开位置和按压该扁平导体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而移动的活动部件,端子具有:以扁平导体的插拔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延伸、且位于壳体的上壁侧的按压臂部;以及在该按压臂部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借助连结部与该按压臂部连结、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壳体的底壁侧的支承臂部,上述按压臂部在作为扁平导体的插入侧的一端侧具有用于按压上述扁平导体的按压接点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当上述活动部件的朝关闭位置的移动完毕时承受来自该活动部件的凸轮部的力而能够弹性变位的受压部,按压臂部在受压部承受来自凸轮部的力,由此,该受压部在与端子的板面相同的面内产生弹性变位,对扁平导体产生接触压力。
在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中,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端子具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混杂配置的至少两种端子即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长度方向上,第一端子具有相对于连结部在一端侧形成有第一按压部且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一受压部的第一按压臂部、以及第一支承臂部,第二端子具有相对于连结部在一端侧形成有第二按压部且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受压部的第二按压臂部、以及第二支承臂部,活动部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第一端子对应的位置具有与第一受压部协作的第一凸轮部、并且在与第二端子对应的位置具有与第二受压部协作的第二凸轮部,第一凸轮部以活动部件的转动轴线为中心,且在与上述第一按压臂部的第一受压部抵接而被转动引导的凸轮面处与上述第一受压部形成第一上抵接点,第二凸轮部形成为该第二凸轮部的转动轴线位于上述第一凸轮部的转动轴线的延长线上,并且第二凸轮部具有在活动部件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按压第二按压臂部的第二受压部的上凸轮面、以及具有在另一端侧按压第二支承臂部或者壳体的底壁的凸轮半径的一部分的下凸轮面,当沿上述转动轴线所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相对于连结上述第一凸轮部与第一受压部抵接的第一上抵接点和转动轴线的中立线,第二凸轮部具有下凸轮面与第二支承臂部或者壳体的底壁抵接的第二下抵接点在活动部件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上述中立线而移动的凸轮形状。
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中,相对于第一端子发挥作用的第一凸轮部伴随着第一按压臂部的弹性变位,其转动轴线位置上下移动,并且第一凸轮部仅被上述第一按压臂部转动引导。即,在活动部件绕凸轮部的转动轴线转动的过程中,虽然其转动轴线的位置上下移动,但是不朝作为上述长度方向的左右移动,而是被稳定地转动引导。
另一方面,对于相对于第二端子发挥作用的第二凸轮部,在该第二凸轮部的上凸轮面和下凸轮面的双方确保凸轮变位量,从而总凸轮变位量变大,并且,在该大的总凸轮变位量的基础上,第二端子的支承臂部上的与下凸轮面抵接的下抵接点越过中立线而朝上述长度方向移动,咔哒感变大。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凸轮部,在使转动轴线的位置稳定的状态下活动部件转动,在第二凸轮部,在大的总凸轮变位量的基础上,获得大的咔哒感。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第二凸轮部具有上凸轮面与第二按压臂部的第二受压部抵接的第二上抵接点在活动部件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上述中立线而移动的凸轮形状。通过形成为这种方式,第二凸轮部的上凸轮面处的上抵接点也越过中立线而移动,因此,在获得下抵接点的咔哒感的基础上,在上抵接点处也获得咔哒感。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第二凸轮部的上凸轮面的最大凸轮变位量处的第二上抵接点和下凸轮面的最大凸轮变位量处的第二下抵接点同时位于中立线上。这样,当第二上抵接点和第二下抵接点同时位于上述中心线上时,总凸轮变位量变得最大,同时获得上抵接点和下抵接点处的咔哒感,因此整体上的咔哒感变大。
对于本发明,如上所述,在第一端子仅对第一凸轮部进行转动引导而使其转动轴线稳定地定位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二端子的第二凸轮部在其上凸轮面和下凸轮面的双方产生凸轮变位量,因此,借助该双方的凸轮变位,总凸轮变位量变大,此外,当下凸轮面的下抵接点越过中立线时,该变位量的变化大,因此能够获得大的咔哒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连接的扁平导体的前端部分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活动部件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的、在与端子的板面平行的面处的剖视图,(A)示出第一端子位置,(B)示出第二端子位置,(C)示出固定件位置。
图3是图1的连接器的活动部件位于转动过程中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在与端子的板面平行的面处的剖视图,(A)示出第一端子位置,(B)示出第二端子位置,(C)示出固定件位置。
图4是图1的连接器的活动部件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的、在与端子的板面平行的面处的剖视图,(A)示出第一端子位置,(B)示出第二端子位置,(C)示出固定件位置。
图5是用于针对图1的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示出突部的举动的剖视图,(A)与图2的(A)相同示出活动部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B)示出扁平导体插入后且活动部件到达关闭位置后的状态。
图6是示出活动部件的第二凸轮部的举动的示意图,(A)示出将转动轴线的位置固定后的假想的状态,(B)示出转动轴线的位置移动的实际的状态。
图7的(A)~(D)示出第一端子的突部的变形例。
图8是在第一端子的位置剖切图1的连接器而得的图,(A)示出存在第一端子的状态,(B)仅示出卸下第一端子后的壳体。
图9示出因活动部件的过渡部的形状的差而形成的与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A)示出本实施方式,(B)示出用于进行比较的现有例。
图10示意性地示出活动部件的第二凸轮部的上下抵接点的举动,(A)与图6的(B)相同,(B)~(D)示出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以及与该连接器连接的扁平导体的构成连接部分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在图1中,标号1是本实施方式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F是与该连接器1连接的扁平导体。
在扁平导体F的前端部(在图中为形成靠近连接器1的部分的右上缘部)具有与上述连接器1连接的连接部分,该扁平导体F朝后方(在图1中为左下方)较长地延伸,但在图中仅示出到紧挨着连接部分的后方位置为止的部分,比该位置靠后方的部分省略图示。对于上述扁平导体F,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上表面的包覆层被除去而连接电路部F1露出,从而形成连接部分。对于该连接部分,为了提高与连接器连接时的强度,在下表面设置有加强片F2。
在这种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在其宽度方向两侧缘借助切口部形成有被卡止部F3。形成于后述的固定件的爪状的卡止部进入并卡止于该切口状的被卡止部F3,从而有助于防止扁平导体F的脱出。
在上述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的连接电路部F1设置有分别形成于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配线部的引板F4,该引板F4交替地前后配置,前列引板F4A和后列引板F4B呈之字状地排列。上述前列引板F4A与连接器1所具有的后述的两种端子(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中的第二端子30连接,进而,后列引板F4B与第一端子20连接。以下,对第一端子的一部分位或者位于与第一端子对应的位置的其他部件标注“第一”。对于第二端子也同样,标注“第二”。
一方连接器1由连接器主体2以及由该连接器主体2支承为能够活动的活动部件3构成(也参照图2)。
连接器主体2具有:由电绝缘材料制作的壳体10;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而制作、且由壳体10保持的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这两种端子;以及与上述端子同样由金属板制作,且由壳体10保持的固定件40。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壳体10通过对电绝缘材料进行成型而制作,具有在上述扁平导体F的宽度方向较长且高度尺寸较小的大致长方体外形,且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交替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两种狭缝状的第一端子槽11和第二端子槽12。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分别对应地插入于两种上述第一端子槽11和第二端子槽12而被保持,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形成端子的排列范围。在该端子的排列范围的外侧以与第一以及第二端子槽11、12相同的狭缝状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保持固定件40的固定件槽13。
如已经叙述的那样,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维持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而制作,因此,供它们插入保持的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也以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槽宽与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的各自的板厚大致相等的方式制作,在图2的(A)、(B)以及(C)中,将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设定为上述槽宽。
从图2的(A)、(B)以及(C)可以看出,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在壳体10的上壁14与底壁15之间沿前后方向(图中为右方以及左方)贯通形成。对于上述的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它们的后部彼此在高度方向中央位置借助沿着与图2的纸面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连通槽连通,该连通槽形成朝后方开口的接纳开口部16,能够将上述的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导入该接纳开口部16。这样,对于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它们的后部区域由上述接纳开口部16上下分离,分别形成于上壁14的下表面和底壁15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端子上部槽11A和第一端子下部槽11B、第二端子上部槽12A和第二端子下部槽12B、以及固定件上部槽13A和固定件下部槽13B。
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在它们的前部也连通。即,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的前部借助形成于相比上述壳体10的底壁15靠上方的位置的敞开空间17连通。因而,在该前部,上壁14被切口,该敞开空间17能够供活动部件3配设,且能够允许活动部件3的转动。从图2的(C)可以看出,上述上壁14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两端侧的固定件槽13的位置处即便在后部也具有切口部分,使得此处的固定件40的对应部分能够朝上方充分地弹性变位。
在上述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在前后方向上的位于前部的上述敞开空间17与后部的接纳开口部16之间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在上壁14与底壁15之间形成为岛状的位置限制部18B以及18C,该位置限制部18B以及18C将各槽的对置内表面彼此连结。设置于上述第二端子槽12和固定件槽13的位置限制部18B、18C相互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并且,在第一端子槽11未设置位置限制部。
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对应的底壁15的部分,形成有后述的用于固定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的固定部。第一端子槽11的固定部19A通过底壁15的前端部的厚度形成锥部而形成,第二端子槽12和固定件槽13的固定部19B、19C通过底壁15的后端部的厚度形成锥部而形成。
分别插入于上述第一端子槽11、第二端子槽12以及固定件槽13而被保持的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均维持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制作,且形成为大致横置H字状,在第一端子20以及第二端子30中,分别具有位于上方的按压臂部21、31以及位于其下方的支承臂部22、32,两者借助位于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连结部23、33连结。并且,在固定件40中,具有位于上方的上臂部41和位于其下方的下臂部42,两者借助位于中间部的连结部43连结。第二端子30的连结部33和固定件40的连结部43位于比对应的各自的上述位置限制部18B以及18C靠后方的位置。
从图2的(A)可以看出,第一端子20的位于上方的第一按压臂部21延伸至壳体10的后端附近、但在前方仅延伸至相比前端靠近前侧的位置。该第一按压臂部21的相比第一连结部23靠前方的部分构成第一受压臂部24,相比第一连结部23靠后方的部分构成第一挠性臂部25。在上述第一受压臂部24的下缘形成有凹状的第一受压部24A,在第一挠性臂部25的后端设置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一按压部25A。第一受压部24A形成为大致半圆的凹状,也作为对后述的活动部件3的凸轮进行转动引导的引导部发挥功能。对于这样的第一按压臂部21,当上述第一受压部24A从后述的活动部件3受到朝上方的力时,借助杠杆原理,以第一连结部23的位置为支点,上述第一挠性臂部25朝下方挠曲而倾斜。
上述第一端子20的第一支承臂部22在前后方向上后部延伸至与上述上臂部21的挠性臂部25相同的位置,前部相比上述第一按压臂部21的第一受压臂部24朝前方延伸而其前端突出到壳体外。该第一支承臂部22相对于第一连结部23的位置在前后具有第一前固定臂部26和第一后支承臂部27。第一前固定臂部2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在靠近连结部23的中间部朝上方呈山状隆起的隆起部28、以及朝前方突出到壳体外的第一连接部29。
上述第一连接部29以具有位于相比壳体10的底壁15的底面稍靠下方的下缘的方式朝下方弯曲并延伸,该下缘能够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面面接触并进行钎焊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29的后缘侧形成有切入槽状的第一被固定部29A,该第一被固定部29A被朝形成于已述的壳体10的底壁15的锥状的固定部19A压入,承担将第一端子20固定于壳体10的作用。
上述第一端子20的第一支承臂部22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从第一连结部23的位置朝后方延伸而到达与第一按压臂部21的第一按压部25A对应的位置。该第一后支承臂部27随着趋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从而在该第一后支承臂部27与壳体的底壁15之间形成有逐渐扩宽的间隙C。在该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后端设置有与上述第一按压臂部21的第一按压部25A对置且朝上方突出的第一支承部27A。此外,在上述第一后支承臂部27,在前后方向上的与上述第一按压部25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朝下方突出的突部27B。对置设置的第一按压部25A和第一支承部27A夹压扁平导体F,但当如图1所示在扁平导体F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电路部F1时,上述第一按压部25A与连接电路部F1电接触连接,但当在下表面形成有连接电路部时,第一支承部27A与该连接电路部电连接,当在两面形成有连接电路部时,两者均与该连接电路电连接。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第一端子20从前方朝后方插入到第一端子槽11。当插入至规定位置时,第一前固定臂部26的第一被固定部29A中嵌入壳体10的底壁15的固定部19A而被固定,能够防止上述第一端子20脱出。并且,第一端子20在第一端子槽11内在前后方向上的连结部23附近第一按压臂部21被壳体10的上壁的下表面按压、且第一支承臂部22被底壁15的上表面按压,由上壁14和底壁15夹持,由此防止脱出。
从图2的(B)可以看出,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按压臂部31在前方延伸至壳体10的前端附近、而在后方仅延伸至相比第一端子20的第一按压臂部21短的中间位置。该第二按压臂部31的相比第二连结部33靠前方的部分构成第二受压臂部34、相比第二连结部33靠后方的部分构成第二挠性臂部35。在上述第二受压臂部34的下缘形成有稍微凹陷弯曲而前后横长的第二受压部34A,在第二挠性臂部35的后端设置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二按压部35A。第一端子20的第一受压部24A形成为大致半圆,与此相对,上述第二受压部34A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形成为前后延伸的直线状。对于这样的第二按压臂部31,当上述第二受压部34A从后述的活动部件3的凸轮部受到朝上方的力时,借助杠杆原理,以第二连结部33的位置为支点,上述挠性臂部35朝下方挠曲而倾斜。
上述第二端子30的第二支承臂部32在前后方向上其前部延伸至相比上述第二按压臂部31的第二受压臂部34靠前方的位置,后部在相比第二连结部33靠后方的位置分支成第二挠性支承臂部37A和第二后固定支承臂部37B且相互平行地朝后方延伸,前部相比第二连结部33朝前方延伸而形成第二前固定臂部36,上述第二后固定支承臂部37B的后端突出到壳体外。如上所述,该第二支承臂部32在相对于第二连结部33的位置靠前方的位置具有第二前固定臂部36,在后方具有上述第二挠性支承臂部37A和第二后固定支承臂部37B。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前部的上缘形成直线状的凸轮支承部38。在上述第二挠性支承臂部37A,在前后方向上的与第二按压部35A相同的位置设置有朝上方与上述第二按压部35A对置地突出的第二支承部37A-1。
对置的上述第二按压部35A和第二支承部37A-1与第一端子20的情况相同,夹压扁平导体F,可以将某一方用于与扁平导体的电连接,也可以将两者均用于与扁平导体的电连接。
上述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凸轮支承部38的上缘位于与壳体10的岛状的位置限制部18B的下缘相同的位置或者与之相比稍靠下方的位置,形成沿横方向延伸的构成直线状缘的凸轮抵接部位38A。该凸轮抵接部位38A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相比上述第二受压部34A朝前后延伸的范围。
在上述第二前固定臂部36,在前后方向上的上述凸轮抵接部位38A与第二连结部33之间,在与上述壳体10的位置限制部18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卡止突部36B。
在上述第二端子30中,如上所述,该第二连接部39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与第一端子20的第一连接部29相反侧的后端部。
在第二后固定支承臂部37B的后端朝壳体外突出设置的上述第二连接部39,以具有位于相比壳体10的底壁15的底面稍靠下方的位置的下缘的方式朝下方弯曲并延伸,该下缘与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面面接触且能够进行钎焊连接。在该第二连接部39的前缘侧形成有切入槽状的第二被固定部39A,该第二被固定部39A被朝已述的壳体10的锥状的固定部19B压入而承担将第二端子30固定于壳体10的作用。
这样形成的第二端子30从后方朝前方插入于第二端子槽12。当插入至规定位置时,第二支承臂部32的第二前固定臂部36贯通壳体10的底壁15与岛状的位置限制部18B之间,形成于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卡止突部36B咬入上述位置限制部18B的下缘,并且,第二后固定支承臂部37B的第二被固定部39A中嵌入壳体10的底壁15的固定部19B,由此,第二端子30被固定,能够防止上述第二端子30脱出。
从图2(C)可以看出,固定件40制作成与从第二端子30除去第二挠性支承臂部37A后的部件类似的形状,与第二端子30相比较,不同点在于:与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按压臂部31相当的上臂部41延伸至壳体后端附近、且后端的卡止部45A形成为与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按压部35A相同的形状但形成得比该第二按压部35A大;以及与第二端子30的第二后固定支承臂部37B相当的下臂部42的后端具有较大地朝上方突出的卡止部49A。除此之外都与第二端子30相同,因此,对第二端子30的标号加上“10”而成为“40”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固定件40的上述卡止部45A以及卡止部49A形成为大的钩状、且朝下方以及上方分别突出,前缘相对于前后方向大致成直角,后缘朝向下端或上端形成斜缘。在形成有该卡止部45A的上臂部41的挠性臂部45的上方,壳体的上壁14较大地被切口,使得由所插入的扁平导体F的前端按压的上述卡止部45A以进一步朝上方倾斜的方式产生弹性挠曲,从而扁平导体F能够进一步插入到规定位置。
这样,在通过相对于壳体10保持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而构成的连接器主体2中,活动部件3被支承为能够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支承为能够转动。
从图1可以看出,该活动部件3作为遍及壳体10的大致整个宽度延伸的部件而由与壳体10相同的电绝缘材料制作。
上述活动部件3被支承为能够在从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经由图3所示的中间位置到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为止的区间转动。在图2中,活动部件3的转动轴线X位于该活动部件3的下半部,该下半部被收纳于在壳体10的前部形成的敞开空间17。在图2中,位于该敞开空间17外、且相比壳体10的上壁14朝上方突出的上半部构成用于供使用者对该活动部件3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部51。
在图2中的上述活动部件3的下半部,在活动部件3的宽度方向(在端子排列方向、且是与图2中的纸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的与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对应的位置,前后贯通形成有容许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的各自的第一按压臂部21、第二按压臂部31、上臂部41的各自的前部进入的狭缝状的第一槽部52、第二槽部53以及第三槽部54。因而,上述第一槽部52、第二槽部53以及第三槽部54的槽宽(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的槽内表面彼此之间的宽度)形成为比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的各自的板厚稍大的尺寸。在上述第一槽部52、第二槽部53以及第三槽部54,分别设置有将槽内表面彼此连结在一起的第一凸轮部55、第二凸轮部56以及第三凸轮部57。
从图2的(A)可以看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设置于与第一端子20对应的第一槽部52的第一凸轮部55位于打开位置的活动部件3的上述第一槽部52的下部,且形成为绕转动中心的3/4周部分为圆形、其余的右下1/4周部分为正方形的角部的形状。该第一凸轮部55的转动中心位于活动部件3的转动轴线X的延长线上。通过活动部件3的转动,使第一端子20的第一受压臂部24弹性变位,由此该转动中心上下移动,但在左右方向上被凹状的第一受压部24A的前后的缘部限制而不移动。上述第一受压臂部24的弹性变位的方向是与该第一受压臂部24所延伸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因此第一凸轮部55的顶部与第一受压部24A抵接的第一抵接点在上述上下方向移动,连结该第一抵接点和上述转动轴线X的中立线Z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前后方向成直角。上述第一凸轮部55的在凹状的上述第一受压部24A内转动的滑动接触部分(位于相比通过转动轴线X的横线靠上方的上方部分和相比中立线Z靠左方的位置的下方部分)形成为圆形部分,因此其半径为凸轮半径。因此,对于该第一凸轮部55,当活动部件3从图2的打开位置转动至图4的关闭位置时,第一凸轮部55仅形成为圆形部分的上述3/4周部分与第一受压部24A的边缘滑动接触,该滑动接触部分处的凸轮半径恒定,因此,仅在该第一凸轮部55中不产生凸轮变位。
无论活动部件3位于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为止的区间的哪个转动位置,上述第一凸轮部55也不会与第一端子的第一支承臂部22的前部上缘接触,而是相互离开且位于相比该第一支承臂部22靠上方的位置。
上述第一凸轮部55只要能够伴随着活动部件3的转动被凹状的第一受压部24A引导而转动就足够,如图所示,与第一受压部24A滑动接触而被引导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圆形部分,也可以形成为非圆形的并非等半径的其他形状。此时,即便是非圆形的凸轮形状,第一凸轮部55的转动轴线X也仅在中立线Z上上下移动,被凹状的第一受压部24A双方的边缘限制而不会沿横方向移动。
与此相对,从图2的(B)可以看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设置于与第二端子30对应的第二槽部53的第二凸轮部56的相比通过转动轴线X的横线靠上方且相比中立线Z靠左方的部分形成圆弧状的上凸轮面56A,相对于该上凸轮面56A在右侧具有大致扇型状部,且在该扇状部形成下凸轮面56B,转动中心位于与第一凸轮部55的转动中心一致的转动轴线X的位置。上凸轮面56A形成为相比用虚线示出的第一凸轮部55的圆弧状部分朝半径外方突出的凸轮面。形成上述下凸轮面56B的扇状部具有在图2的(B)中从上述上凸轮面56A的右端位置朝右方延伸的上延长部、以及从上凸轮面56A的下端位置朝右下方倾斜地延伸的下延长部,通过将从上述上延长部的前端朝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的前下凸轮面56B-1、和从下延长部的前端朝右方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后下凸轮面56B-2用圆弧状的中间下凸轮面56B-3连结而形成下凸轮面56B。不论是将转动轴线X与上述下凸轮面56B的哪个位置连结,该距离都大于上述上凸轮面56A的凸轮半径。并且,对于连结上述转动轴线X与前下凸轮面56B-1、后下凸轮面56B-2以及中间下凸轮面56B-3的各个的距离亦即凸轮半径的大小,在中间下凸轮面56B-3最大,其次,按照前下凸轮面56B-1以及后下凸轮面56B-2的顺序变小。
在示出活动部件3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图2的(B)中,第二凸轮部56的上凸轮面56A位于相比第二端子30的第二受压部34A靠左方且从该第二受压部34A稍微离开的位置,下凸轮面56B的后下凸轮面56B-2与在作为第二端子30的第二支承臂部32的前部的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上缘形成的凸轮支承部38接触。因而,作为下凸轮面56B与上述凸轮支承部38抵接的位置的第二下抵接接点随着活动部件3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按照上述后下凸轮面56B-2、中间下凸轮面56B-3、前下凸轮面56B-1的顺序位于它们的区域内、且该位置从后方朝前方移动。
从图2的(C)可以看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设置于固定件40对应的第三槽部54的第三凸轮部57制作成与位于第二槽部53的上述的第二凸轮部56大致相同的形状,具有朝右侧伸出的扇状部,转动中心位于与第一凸轮部55以及第二凸轮部56的转动中心一致的转动轴线X的位置。上述第三凸轮部57和第二凸轮部56的不同点在于:第三凸轮部57的下凸轮面中的、与第二凸轮部56的后下凸轮面56B-2以及中间下凸轮面56B-3相当的部分在图2的(C)以及图3的(C)中位于从固定件40的下臂部42离开的位置、不与该下臂部42接触。因而,这种第三凸轮部57当活动部件3位于打开位置以及转动过程位置时不与上述下臂部42接触,当活动部件3到达关闭位置时,从图4的(C)可以看出,第三凸轮部57的前下凸轮面56B-1与上述下臂部42接触。
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按照以下的要点加以使用并发挥功能。
首先,将连接器1配置于电路基板(未图示)上的规定位置,将第一端子20的第一连接部29、第二端子30的第二连接部39、固定件40的钎焊固定部49与电路基板的各自的对应部钎焊连接且进行固定。
对于以这种方式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1,将活动部件3如图2所示那样设置于立起的打开位置,使壳体10的接纳开口部16形成为朝后方(图中左方)开口的状态,形成为能够插入扁平导体F的状态。
其次,在活动部件3如图2所示那样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将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朝前方插入到上述接纳开口部16内。第一端子20的第一挠性臂部25的第一按压部25A与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第一支承部27A之间、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挠性臂部35的第二按压部35A与第二挠性支承臂部37A的第二支承部37A-1之间均成为相比扁平导体F的上述连接部分的厚度稍宽的间隔,因此,该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容易插入。但是,关于上述固定件40,该固定件40的上臂部41的卡止部45A与下臂部42的卡止部49A之间成为相比上述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的厚度狭窄的间隔,因此,扁平导体F一边通过用其前端使上述卡止部45A弹性变位而将卡止部45A抬起从而扩宽上述间隔一边前进至规定位置之后,上述卡止部45A进入扁平导体F的切口状的被卡止部F3,由此,扁平导体F被临时保持。
即便扁平导体F的连接部分以上述方式插入,由于上述活动部件3位于打开位置,因此在构成第一端子20的第一支承臂部22的后半部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下缘形成的突部27B仍位于从壳体10的底壁15离开的位置而形成间隙C。
其次,如从图3以及图4所看到的那样,使活动部件3经由图3的处于转动过程中的位置转动至图4的关闭位置。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原本应当在插入有扁平导体的状态下进行图示,但为了容易理解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以及固定件40的最大程度可弹性变位量,示出不存在扁平导体时的变位状态,但实际上扁平导体被插入而存在,因此,在与图5的(B)相同的状态下,弹性变位量止步于减少了扁平导体的厚度的量,产生与上述最大程度可弹性变位量的差分相当的接触压力。通过上述活动部件3的转动,活动部件3的第一凸轮部55、第二凸轮部56以及第三凸轮部57以转动中心X为中心进行转动。在图3所示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凸轮部55以及第三凸轮部57分别处于从第一端子20的第一前固定臂部26以及下臂部42的前部上缘离开的状态,但从图3的(B)可以看出,第二凸轮部56的下凸轮面56B的与第二端子30的凸轮支承部38抵接的第二下抵接点的位置从图2的(B)的后下凸轮面56B-2过渡到该下凸轮面56B的中间下凸轮面56B-3。由于凸轮半径在中间下凸轮面56B-3最大,因此,第二下抵接点从后下凸轮面56B-2过渡到中间下凸轮面56B-3,并且,第二凸轮56的上凸轮面56A利用其第二上抵接点使第二端子30的第二受压臂部34弹性变位而将第二受压臂部34朝上方抬起。虽然第二下抵接点的位置在上述凸轮支承部38的上缘上从前方朝后方移动,但由于该上缘呈直线状地水平延伸,因此在高度方向上并不变化。因而,由于第二下抵接点处的凸轮半径在上述中间下凸轮面56B-3处最大,因此,凸轮的转动轴线X的位置朝上方移动凸轮半径的增量的量。由于第一凸轮部55以及第三凸轮部57的转动中心也同样都位于转动轴线X上的位置,因此第一凸轮部55以及第三凸轮部57也都一边转动一边其转动中心上升,并借助其上表面将第一端子20的形成有第一受压部24A的第一受压臂部24以及固定件40的上臂部41的前部抬起。这样,通过活动部件3朝关闭位置转动,作为活动部件3的一部分而形成为一体的第一凸轮部55、第二凸轮部56以及第三凸轮部57转动,由此,第一端子20的第一受压臂部24、第二端子30的第二受压臂部34以及固定件40的上臂部41的前部分别被抬起,借助杠杆原理,第一端子20的第一挠性臂部25、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挠性臂部35以及固定件40的上臂部41的后部分别朝下方弹性变位,并维持其位置。因而,第一端子20利用第一挠性臂部25的第一按压部25A、第二端子30利用第二挠性臂部35的第二按压部35A分别朝下方按压扁平导体F而使其挠曲,该扁平导体F从下方自形成于第一端子20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第一支承部27A和形成于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挠性支承臂部37A的第二支承部37A-1受到反力而被支承。虽然上述第一端子20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朝下方弹性挠曲变位,但在该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后端下缘形成有朝下方突出的突部27B,当活动部件3转动至关闭位置时,上述突部27B与壳体10的底壁15的上表面抵接而阻止第一后支承臂部27产生进一步的弹性挠曲变位,使最大变位恒定,并且,受到来自底壁15的反力,使上述第一支承部27A与第一按压部25A之间的对扁平导体F的夹压力可靠且使之强力。
并且,被第一端子20的第一按压部25A和第二端子30的第二按压部35A朝下方按压而下降移动的扁平导体F的切口状的被卡止部F3与固定件40的下臂部42的卡止部49A卡止,利用以上下对置的方式接近设置的两个卡止部45A以及49A防止扁平导体F脱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扁平导体F与连接器1连接,但对形成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20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突部27B以及活动部件3的第一凸轮部55和第二凸轮部56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第一端子的突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形式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中,保持金属板的板厚的平坦面而进行制作,因而,通过将该板厚方向设定为端子排列方向,能够以极高的密度排列多个端子。并且,由于形成高密度排列而端子彼此间的距离小,因此,为了至少使连接部相对于电路基板的钎焊连接变得容易,将两种端子交替地排列、且将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壳体外的不同的位置,增大连接部彼此间的端子排列方向间隔。这样,当多个不同种类的端子在扁平导体的宽度方向上排列于宽广范围时,多数情况下在该宽度方向上壳体的刚性以及扁平导体的挠曲不均匀。况且,当在端子彼此间因制造时的尺寸误差而导致的尺寸偏差、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时的组装位置误差等重叠时,即便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高精度地呈直线状地制作单一的活动部件的加压部,也不容易使端子与扁平导体之间的接触压力在任一个端子都相同。对于该偏差的影响,如果较大地确保当使转动部件朝关闭位置转动时为了获得接触压力而从下方支承扁平导体且挠曲变位的支承臂部的可变位量,且实际的变位量被收纳于该可变位量内,则能够缓和该偏差的影响。在专利文献1中,为此,在支承臂部与壳体的底壁之间设置间隙,且将该间隙的大小设定为在支承臂部的自由状态下随着从连结部位置趋向后端而逐渐增大。但是,将可变位量设定得大的做法,结果会导致连接器的高度尺寸相应地变大,这违背了想要尽量小型化的要求。并且,即便增大可变位量,端子彼此也并非完全独立而自由变位,而是各端子的支承臂部通过经由一个扁平导体被按压而挠曲变位,因此,在由活动部件产生的加压力与来自所有端子的支承臂部的反力的合计平衡的状态下,在各端子彼此之间,与扁平导体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变位量残留有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过度增大上述支承臂部的可变位量,且使活动部件到达关闭位置时的支承臂部的实际的变位量和相对于扁平导体的接触压力在端子彼此之间变得均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端子20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后端下缘设置有突部27B。因而,当转动部件从图5的(A)所示的打开位置到达图5的(B)的关闭位置时,上述第一后支承臂部27挠曲变位而上述突部27B与壳体10的底壁15的上表面抵接,阻止上述第一后支承臂部27进一步变位。因而,关于第一端子20,在所有端子中上述第一后支承部27的变位量相同。并且,在该变位量的情况下,突部27B从上述壳体10的底壁15受到反力,因此在所有端子中接触压力也相同。这样,支承臂部的可变位量不会过大,且能够消除变位量以及接触压力的偏差。底壁15的刚性高,因此能够确保反力即接触压力较大。此外,能够防止扁平导体在上下方向上的摇摆、接触压力在布线方向上的变化。
<活动部件的第一凸轮部以及第二凸轮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利用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相对于扁平导体按压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活动部件3具有以将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第一受压部以及第二受压部分别抬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第一凸轮部55以及第二凸轮部56。
第一凸轮部55在与第一端子20的第一受压部24A滑动接触并旋转的范围中形成为不论凸轮转动角如何都具有恒定的凸轮半径的圆形部分,因此,不会产生因第一凸轮部55的转动自身而导致的凸轮变位。仅仅是通过由后述的第二凸轮部56导致的活动部件3的转动轴线X的位置的上升移动而转动轴线X共通的上述第一凸轮部55也上升移动,由此产生相同量的变位。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对第二凸轮部56的举动进行说明,就能够理解第一端子20的第一受压部24A以及第二端子30的第二受压部34A的变位。
参照图2的(B),第二凸轮部56的形状、上凸轮面56A以及下凸轮面56B的凸轮半径的大小关系如上所述。该第二凸轮部56在转动过程中其转动轴线X也上下移动,为了容易理解,在图6的(A)中示出转动轴线X的位置不动而位于固定点的情况下的凸轮面的样子,然后在图6的(B)中进一步对重叠了转动轴线X的上下移动后的样子进行说明。在图6的(A)、图6的(B)中,将活动部件3刚刚从打开位置开始转动后的第二凸轮部56的位置设为位置<1>、将进一步转动而该第二凸轮部56的第二下抵接点位于凸轮的中立线Z时的位置设为位置<2>、将转动至关闭位置时的位置设为位置<3>,示出各位置处的第二凸轮部56。并且,将上述位置<1>、<2>、<3>处的第二凸轮部56的第二上抵接点用P表记而分别设为P1、P2、P3,将第二下抵接点Q分别表示为Q1、Q2、Q3。
在固定转动轴线X的位置而示出的图6的(A)中,活动部件3从打开位置开始转动而经由位置<1>、<2>转动到关闭位置的位置<3>,绕上述转动轴线X,第二凸轮部56的第二上抵接点P按照P1、P2、P3的顺序移动,第二下抵接点Q按照Q1、Q2、Q3的顺序移动。关于第二上抵接点P,当位于P2时上抵接点P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最靠上部的位置,关于第二下抵接点Q,当位于Q2时第二下抵接点Q位于最靠下部的位置。即,如第二上抵接点P为P2且第二下抵接点Q为Q2时那样,高度方向上的第二上抵接点P和第二下抵接点Q的距离在P2和Q2的两者都位于中立线Z时为最大值。因而,此时,第二端子30的第二受压部34A的第二受压臂部34的挠曲变位量最大。
其次,在图6的(B)中示出实际上遵从上述的图6的(A)所示的第二凸轮部56的动作的、第二下抵接点Q的各位置Q1、Q2、Q3在高度方向上不移动、而在作为第二端子30的第二前固定臂部36的上缘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凸轮支承部36A的上缘上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状态。如上所述,由于第二下抵接点Q的各位置Q1、Q2、Q3在高度方向上不移动,所以图6的(A)所示的这些位置的高度方向移动在图6的(B)中表现为转动轴线X的位置的移动。即,转动轴线X在图6的(B)中按照X1、X2、X3的顺序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从图6的(B)可以看出,以按照位置X1、X2、X3的顺序移动的转动轴线X为中心转动而移动的第二上抵接点P,一边在高度方向上大幅度移动一边按照P1、P2、P3的方式改变位置。该第二上抵接点P的高度方向移动量为重叠图6的(A)中的第二下抵接点Q的高度方向移动量(即,转动轴线X的高度方向移动量)与第二上抵接点P的高度方向移动量之和,与上述第二受压部34A的弹性变位量相当。伴随着这样的上述第二上抵接点P的较大的高度方向移动量,第二上抵接点P以及第二下抵接点Q同时越过中立线Z并沿横方向移动,因此,在上述中立线Z的前后,操作者感觉到大的咔哒感。
其次,针对本实施方式,对位于第一端子20的第一后支承臂部27的后端的突部27B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突部27B即便不像图2的(A)那样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可以如图7的(A)那样形成为具有锥面的低三角形状,可以如图7的(B)那样的位于相比后端稍靠前方的位置,可以如图7的(C)那样并不设置于第一后支承臂部27而设置于壳体10的底壁15,此外,也可以如图7的(D)那样在第一后支承臂部27和壳体10的底壁15的双方对置设置。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端子20中,构成第一支承臂部22的前方部分的第一前固定臂部26如上所述在前端的第一连接部29与第一连结部23之间具有呈山状地较大地朝上方突出的隆起部28。从图8的(A)、(B)可以看出,在该隆起部28所位于的周边区域S(S1+S2),由于连结部23也位于此处的关系,在该周边区域,为了实现保持端子的目的,壳体的端子槽的槽宽变得比较窄(参照仅示出壳体的图8的(B))。因而,当将上述第一端子20的第一连接部29与电路基板钎焊连接时,助焊剂具有在第一连接部29的表面上升而朝连结部23侧移动的倾向。当不设置上述隆起部28时,存在如下情况:助焊剂在端子表面与端子槽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中在毛细管现象的作用下到达连结部23,根据所移动的助焊剂的量,存在助焊剂进一步移动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较大地确保上述隆起部28,即便移动的助焊剂的量稍多,助焊剂也在该隆起部28的表面扩散而滞留于此,不会出现进一步移动的助焊剂。这样,助焊剂不会移动并附着于进行与扁平导体之间的电接触的端子后端位置。
其次,对形成有凸轮部的活动部件3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图9的(A)所示的活动部件3的后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过渡区域58具有形成为以转动轴线X为中心的圆弧的曲面外壁。因而,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最接近活动部件3的位置的岛状的位置限制部18B、18C的前表面与上述过渡区域58的间隔,不论活动部件3位于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哪个位置,都是恒定的。
当对活动部件3进行转动操作时,存在活动部件3受到朝后方的力的情况,在该力大的情况下,结果将导致在转动过程中上述过渡区域58朝后方变位移动。假设当如图9的(B)那样过渡区域58为直线而距离转动轴线的距离并不恒定时,在转动过程中,在上述距离最大的部分,存在活动部件朝后方移动与该距离相当的量而因此导致端子被过度按压而破损的忧虑。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过渡区域58为圆弧状,因此过渡区域与位置限制部18B、18C之间的距离在转动过程中恒定,即便假设活动部件与端子抵接,也不会过度按压端子,能够防止端子破损。
其次,对于活动部件3的第二凸轮部56的凸轮形状,不仅存在伴随着活动部件3的转动第二上抵接点P和第二抵接点Q形成图6的位置关系而第二凸轮部56转动的情况,能够设计成具有各种位置关系。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了获得最大凸轮变位量,使第二上抵接点P达到最靠上部的位置的P2与第二下抵接点P达到最靠下部的位置的Q2同时位于中立线Z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能够通过第二上抵接点P和第二下抵接点Q的双方获得凸轮变位量,而且能够增大第二下抵接点Q处的凸轮变位量,因此并非必须使第二上抵接点P的最靠上部的位置P2和第二下抵接点的最靠下部的位置Q2同时位于中立线Z上,并且,并非必须到达中立线Z。
示出图10的(B)~(D)的各例。图10的(A)中,为了进行比较而示出已述的图6的位置关系。对于该位置关系,如从图10的(A)所看到的那样,获得最大凸轮变位量的时刻的第二上抵接点P2和第二下抵接点Q2同时位于构成相对于第二端子30的凸轮支承部36A成直角的线的中立线Z上,但在图10的(B)~(D)中,两者并非同时位于中立线Z,或者一方不到达中立线Z。
在图10的(B)中,当活动部件3到达关闭位置时,第二下抵接点Q3与图10的(A)的情况相比大幅度越过中立线Z,但第二上抵接点P3位于中立线Z上。因而,在上凸轮面56A获得咔哒感之后、在下凸轮面56B获得咔哒感,但在该下凸轮面56B处的咔哒感大。
其次,在图10的(C)中,当活动部件3到达关闭位置时,第二下抵接点Q3到达中立线Z上的位置,此时,第二上抵接点P3到达已通过中立线Z后的位置。
并且,图10的(D)示出两种情况,作为一种情况,为了进行比较,将图10的(B)的例子用第二上抵接点P1、P2、P3以及第二下抵接点Q1、Q2、Q3表示,对于另一种情况,以第二上抵接点P1’、P2’、P3’以及第二下抵接点Q1’、Q2’、Q3’表示。
该图10的(D)中的第二下抵接点Q1’、Q2’、Q3’位于与图10的(B)的情况所示的第二下抵接点Q1、Q2、Q3相同的位置,但第二上抵接点P1’、P2’、P3’位于在朝关闭位置的转动方向上相比第二上抵接点P1、P2、P3稍靠近前侧的位置。因而,第二上抵接点P3’不位于中立线Z上。
标号说明:
1:连接器;32:第二支承臂部;3:活动部件;33:第二连结部;10:壳体;34A:第二受压部;14:上壁;35A:第二按压部;15:底壁;38:凸轮支承部;20:第一端子;55:第一凸轮部;21:第一按压臂部;56:第二凸轮部;22:第一支承臂部;56A:上凸轮面;23:第一连结部;56B:下凸轮面;24A:第一受压部;P:第二上抵接点;25A:第一按压部;Q:第二下抵接点;30:第二端子;X:转动轴线;31:第二按压臂部;Z:中立线。

Claims (3)

1.一种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所述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具备:
维持金属板的平坦的板面并对该金属板赋予外形而得到的多个端子;
在相对于所述多个端子的板面成直角的方向上隔开间隔保持所述多个端子的壳体;以及
能够伴随着在能够将扁平导体插入于壳体的打开位置、和按压该扁平导体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而移动的活动部件,
端子具有:
以扁平导体的插拔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延伸、且位于壳体的上壁侧的按压臂部;以及
在该按压臂部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借助连结部与该按压臂部连结、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位于壳体的底壁侧的支承臂部,
所述按压臂部在作为扁平导体的插入侧的一端侧具有用于按压所述扁平导体的按压接点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具有当所述活动部件的朝关闭位置的移动完毕时承受来自该活动部件的凸轮部的力而能够弹性变位的受压部,
按压臂部在受压部承受来自凸轮部的力,由此,该受压部在与端子的板面相同的面内产生弹性变位,对扁平导体产生接触压力,
所述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端子具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混杂配置的至少两种端子即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长度方向上,第一端子具有相对于连结部在一端侧形成有第一按压部且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一受压部的第一按压臂部、以及第一支承臂部,第二端子具有相对于连结部在一端侧形成有第二按压部且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受压部的第二按压臂部、以及第二支承臂部,
活动部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在与第一端子对应的位置具有与第一受压部协作的第一凸轮部、并且在与第二端子对应的位置具有与第二受压部协作的第二凸轮部,
第一凸轮部以活动部件的转动轴线为中心,且在与所述第一按压臂部的第一受压部抵接而被转动引导的凸轮面处与所述第一受压部形成第一上抵接点,
第二凸轮部形成为该第二凸轮部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凸轮部的转动轴线的延长线上,并且第二凸轮部具有在活动部件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按压第二按压臂部的第二受压部的上凸轮面、以及具有在另一端侧按压第二支承臂部或者壳体的底壁的凸轮半径的一部分的下凸轮面,
当沿所述转动轴线所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相对于连结所述第一凸轮部与第一受压部抵接的第一上抵接点和转动轴线的中立线,第二凸轮部具有下凸轮面与第二支承臂部或者壳体的底壁抵接的第二下抵接点或者上凸轮面与第二按压臂部的第二受压部抵接的第二上抵接点中的至少一方在活动部件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中立线而移动的凸轮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凸轮部具有上凸轮面与第二按压臂部的第二受压部抵接的第二上抵接点在活动部件从打开位置朝关闭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中立线而移动的凸轮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凸轮部的上凸轮面的最大凸轮变位量处的第二上抵接点和下凸轮面的最大凸轮变位量处的第二下抵接点同时位于中立线上。
CN201410158426.XA 2013-04-18 2014-04-18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Active CN1041129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7169 2013-04-18
JP2013087169A JP5876005B2 (ja) 2013-04-18 2013-04-18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2923A CN104112923A (zh) 2014-10-22
CN104112923B true CN104112923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70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8426.XA Active CN104112923B (zh) 2013-04-18 2014-04-18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76005B2 (zh)
KR (1) KR101665759B1 (zh)
CN (1) CN104112923B (zh)
TW (1) TWI523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6590B2 (ja) * 2016-03-15 2019-06-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530110B2 (ja) * 2018-06-12 2019-06-1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
KR102553112B1 (ko) * 2018-10-29 2023-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기적 연결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2022080518A (ja) * 2020-11-18 2022-05-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088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CN101859937A (zh) * 2009-03-30 2010-10-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1060640A (ja) * 2009-09-11 2011-03-24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
CN102255152A (zh) * 2010-03-31 2011-11-2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2774B1 (ko) * 2004-04-08 2006-03-21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케이블 커넥터용 액츄에이터
JP4725996B2 (ja) 2005-09-27 2011-07-13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JP4755539B2 (ja) * 2006-06-23 2011-08-24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057583B2 (ja) 2008-08-11 2012-10-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088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CN101859937A (zh) * 2009-03-30 2010-10-1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1060640A (ja) * 2009-09-11 2011-03-24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
CN102255152A (zh) * 2010-03-31 2011-11-2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12008A (ja) 2014-11-13
KR20140125298A (ko) 2014-10-28
TWI523339B (zh) 2016-02-21
TW201509009A (zh) 2015-03-01
JP5876005B2 (ja) 2016-03-02
CN104112923A (zh) 2014-10-22
KR101665759B1 (ko)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2922B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4112923B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1425639B (zh) 一种连接器
CN102544778B (zh) 电接线夹
CN105322340B (zh) 电连接器
CN104112948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1960673B (zh) 多芯同轴电缆插头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7636901A (zh) 接线夹
CN102332648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7210543A (zh) 接触元件和具有该接触元件的装备布置
CN104112947B (zh) 电连接器
JP2015536561A (ja) 基板取付け型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100146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holder
US20120184144A1 (en) Joint connector and busbar
CN104901069B (zh) 电连接器
CN103811929A (zh) 电连接器
CN103715571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US3517374A (en) Electric contacts
CN103262347A (zh) 具有切割夹钳和不会丢失的绝缘体的插塞连接器
CN107394436A (zh)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1106882B (zh) 用于印制电路板的压紧装置
CN203871546U (zh) 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系统
CN100448113C (zh)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9169531U (zh) 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
CN105896135A (zh) 电连接器与柔性基板的组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