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5571B - 焊接用台车 - Google Patents

焊接用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5571B
CN104105571B CN201380007330.7A CN201380007330A CN104105571B CN 104105571 B CN104105571 B CN 104105571B CN 201380007330 A CN201380007330 A CN 201380007330A CN 104105571 B CN104105571 B CN 104105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magnet
welding
riser
op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7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5571A (zh
Inventor
户馆良辉
出津野清
太田智
小池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ke Sanso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ke Sanso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ke Sanso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ke Sanso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05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5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5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B23K37/0282Carriages forming part of a welding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2Seam welding; Backing means; Inserts
    • B23K9/0206Seam welding; Backing means; Inserts of horizontal seams in assembling vertical plates, a welding unit being adapted to travel along the upper horizontal edge of th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B23K37/0247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焊接用台车对由非磁性体构成的横板(C)和与该横板(C)大致垂直配置的立板(D)的交叉部位进行焊接,与立板(D)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台车(A),与另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二台车(B),在第一台车(A)中配置有第一磁铁(2),并且设置有驱动辊(6)、驱动该驱动辊(6)的驱动构件以及以与横板(C)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的引导辊(10),在第二台车(B)中配置有第二磁铁(22),该第二磁铁(22)与立板(D)的另一面对置并且与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第一磁铁(2)对置,且使该第二磁铁(22)的与该第一磁铁(2)的极相吸的极与该第一磁铁对置,在第二台车设置有以与立板(D)接触的方式进行从动旋转的辊(23)以及以与横板(C)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的引导辊(10)。

Description

焊接用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大致垂直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被焊接件与第二被焊接件所交叉的角部进行角焊时使用有利的焊接用台车(台車)。
背景技术
对正交配置的两张钢板的交叉部进行角焊的情况下,一般使用如下构成的焊接用台车:在水平配置的钢板上以能够行进的方式搭载焊炬以及引导辊,使引导辊保持压接于垂直配置的钢板的表面的状态地行进,并且使焊炬工作而能够进行焊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焊接用台车中,仅能够对由正交配置的两张钢板构成的角部中的一方的角部进行焊接。因此,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能够同时对垂直配置的钢板的两侧进行焊接的焊接用台车(参照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焊接用台车中,驱动台车与从动台车经由连接构件相连接。并且,在对形成于垂直配置的钢板(立板)的两侧的角部进行焊接时,使设置于各个台车的磁铁靠近立板并吸附于该立板,从而使驱动台车的驱动辊以及从动台车的从动辊压接于立板,并且利用水平配置的钢板(横板)经由各个引导辊支承驱动台车以及从动台车的负载。
而且,当对驱动辊进行驱动时,驱动台车开始沿着立板行进,该行进经由连接构件传递至从动台车,从动台车也沿着立板行进。因此,焊接用台车能够被该立板引导而行进,通过使焊炬伴随着该行进而工作,能够同时对立板与横板的交叉部位的两侧进行角焊。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焊接用台车中,使设置于驱动台车与从动台车的磁铁吸附于由钢板构成的立板。因此,驱动台车与从动台车能够分别独立地吸附于立板并保持稳定的姿态。并且,通过在使驱动台车的磁铁吸附于立板的状态下使驱动辊旋转而使驱动台车沿着立板行进,能够使经由连接构件与驱动台车连接的从动台车伴随着该行进而从动。这样,设置于驱动台车与从动台车的磁铁只要能分别独立地以稳定的状态吸附于立板即可,不特别考虑彼此的配置位置、极性。
另一方面,作为构造件,采用使用铝而成的构造体,在此类构造体的制造过程中进行铝板彼此的焊接。一直以来,铝的焊接由操作人员手工操作,存在受操作人员的技能影响的情况较多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00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9/12546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需要开发出这样的焊接用台车,即,在使两辆台车在钢板(立板)的两侧并行且以隔着立板的方式行进来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使其中一方的台车追随于另一方的台车,从而能够在立板的一侧或两侧进行作业。特别是,在立板是以铝为代表的两个非磁性体的情况下,若想要将立板配置为大致垂直并对交叉部位进行角焊,即便使用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焊接用台车也无法吸附于立板,难以保持该焊接用台车与该立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存在无法将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焊接用行进台车应用于非磁性体的焊接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能合理地对非磁性体进行焊接的焊接用台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利用所配备的磁铁的极性使一方的台车追随于另一方的台车地进行驱动而不需要进行行进同步控制的焊接用台车,尤其提供能够对垂直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被焊接件进行角焊的焊接用台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对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被焊接件与相对于该第一被焊接件大致垂直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二被焊接件中的、第一被焊接件与第二被焊接件的交叉部位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台车,并且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另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二台车,在所述第一台车,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磁铁,并且设置有以与该一面接触的方式进行驱动旋转的驱动辊、对该驱动辊进行驱动的驱动构件以及以与所述第一被焊接件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的引导辊,在所述第二台车配置有第二磁铁,该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另一面对置并且与配置于所述第一台车的第一磁铁对置,且使该第二磁铁的与该第一磁铁的极相吸的极与该第一磁铁对置,并且,在所述第二台车设置有以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另一面接触的方式进行从动旋转的辊以及以与所述第一被焊接件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的引导辊,至少在所述第一台车和所述第二台车中的任一方搭载有焊炬。
优选为,在所述第二台车不搭载驱动构件。另外,优选为,搭载于所述第二台车的第二磁铁以能够改变极性的方向的方式被固定。另外,优选为,在所述焊接用台车中,所述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经由连接构件相连接。此外,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台车以及所述第二台车双方搭载所述焊炬。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中,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对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被焊接件(以下称作“横板”)与相对于所述横板大致垂直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二被焊接件(以下称作“立板”)的交叉部位进行角焊。即,与立板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台车,并且在立板的另一面配置有第二台车,在第一台车中,与立板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磁铁,在第二台车中配置有第二磁铁,该第二磁铁与立板的另一面对置并且与第一磁铁对置,且使该第二磁铁的与该第一磁铁的极相吸的极与该第一磁铁对置。因此,在隔着立板使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对置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能够以彼此相吸的方式发挥作用来限制彼此。
因此,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能够利用将立板置于中间的磁铁彼此之间的吸附相互保持稳定的姿态,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第一台车的驱动辊,能够使该第一台车沿着立板行进。并且,第一磁铁伴随着第一台车的行进而移动,第二磁铁伴随着第一磁铁的移动被吸引而移动,伴随着第二磁铁的该移动,第二台车也以从动的方式移动。特别是,通过使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各自的引导辊分别与横板接触,能够在保持与该横板之间的距离的状态下行进,因此,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与横板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动。
并且,通过伴随着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的行进使焊炬工作,能够对立板与横板交叉的部位进行角焊,由于设置于第一台车的驱动辊以及设置于第二台车的辊压接于立板,并且第一台车以及第二台车的负载经由引导辊由横板支承,因此即使立板产生弯曲,焊接用台车也能够被该立板引导而行进。
另外,通过利用连接构件将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连接,能够经由连接构件传递第一台车行进时的驱动力。因此,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不会产生伴随着第一台车的行进而出现的位置偏移,能够利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彼此之间的吸引充分发挥限制立板的限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焊接用台车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焊接用台车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焊接用台车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配置于第一台车与第二台车的磁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进行说明。图示的焊接用台车具有第一台车A和第二台车B。并且,所述焊接用台车构成为能够顺利地对水平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作为第一被焊接件的横板与大致垂直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作为第二被焊接件的立板D交叉的部位进行角焊。
非磁性体的材料不特别限定,只要是需要进行焊接的材料就能够使用。作为非磁性体且需要进行焊接的材料,例如有铝、铜。
在构成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的第一台车A以及第二台车B分别配置有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在将上述的台车A、B配置为使引导辊与横板C接触并且以隔着立板D的方式配置在两侧时,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位于彼此对置的位置,并且设定为以彼此相吸的方式具有极性。
即,配置于构成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的第一台车A的第一磁铁和配置于第二台车B的第二磁铁并非以吸附于立板D为目的,而是以与配置在位于立板D的相反侧的台车的磁铁相吸为目的。因此,配置于各台车A、B的两个磁铁设定为极性彼此相吸,并且设定为位于与横板C之间的距离相同的位置。
因此,在对横板C与立板D的交叉部位进行焊接时,通过以隔着立板D的方式在两面配置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从而配置于各个台车A、B的彼此的磁铁以彼此相吸的方式限制彼此,能够保持稳定的姿态。因此,设置于第一台车A的驱动辊和设置于第二台车B的辊与磁铁的吸引力相对应地压接于立板D。
并且,若在上述状态下使第一台车A的驱动辊旋转,则该第一台车A伴随着驱动辊的旋转开始行进,第二台车B利用第二磁铁与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第一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被拉动而开始行进。通过伴随着这样的第一台车A的行进而使搭载于该第一台车A的焊炬E工作,能够对横板C与立板D交叉的部位进行角焊。
如上所述,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并不是通过配置于各个台车A、B的磁铁吸附于立板D来保持稳定的姿态,而是通过磁铁彼此相吸,利用此时作用的力夹住立板D来保持稳定的姿态。因此,磁铁彼此相吸的力与立板D的材质以及厚度之间产生一定关联性,并非可以使立板D无限增厚。因此,预先在设计阶段与要求的立板D的厚度对应地设定磁铁的磁力的大小。
在本发明中,两辆台车A、B中的其中一方必须是驱动台车(第一台车A),设置于各台车A、B的两个磁铁的吸引力作为相对于从动台车(第二台车B)的牵引力而发挥作用。因此,作为从动台车的第二台车B的行进比作为驱动台车的第一台车A的行进略微延迟。
由于焊炬E搭载于第一台车A,因此焊接速度取决于第一台车A的行进速度。因此,即使第二台车B的行进与第一台车A的行进之间产生延迟也不会导致问题。即,第二台车B只要能够发挥以行进时产生充分的摩擦的程度的力向立板D拉近第一台车A的功能即可。
但是,有时要求对立板D的两面侧的与横板C交叉的交叉部位同时进行焊接。在该情况下,焊炬E分别搭载于第一台车A和第二台车B,因此,优选为,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双方均是驱动台车,或者将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经由连接构件连接。
横板C、立板D的形状、尺寸没有限定,但在铝制的船舶的情况下,横板C如船身件那样利用大面积的板构成,立板D可使用剖面、尺寸为任意种类的部件。另外,对横板C与立板D的交叉部位的焊接有仅对立板D的一侧的焊接或者对立板D的两侧面的焊接。
以下,具体地说明焊接用台车的结构。如附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台车A构成为搭载有焊炬E的驱动台车,第二台车B构成为不搭载焊炬E而是伴随着第一台车A的行进被牵引、且用于向立板D侧拉近该第一台车A的从动台车。
第一台车A具有外壳1,在该外壳1的内部配置有作为第一磁铁的磁铁2。通过使杆3相对于外壳1转动,由此磁铁2能够在该外壳1的内部移动。即,通过使杆3转动,从而使磁铁2向图4所示的箭头a方向移动而靠近立板D或者向箭头b方向移动而离开立板D。
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的极性不特别限定,只要与立板D对置地配置N极或者S极中的任一者即可。但是,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的极性与配置于第二台车B的第二磁铁的极性之间的关系必需是具有彼此相吸的极性,需要在将磁铁2安装于第一台车A时明确与立板D对置的极是N极还是S极。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设定为与立板D对置的是S极。
在构成第一台车A的外壳1的行进方向(图1的箭头c、d方向,以下相同)的两端部侧且是在上下分别配置有驱动辊6。另外,在外壳1的内部配置有由驱动电动机、减速装置、变速装置、齿轮系、链或者同步带等传动构件构成的驱动构件15。
因此,若操作在设于外壳1的操作板7上设置的用于指定行进方向的开关7a、用于设定行进速度的刻度盘7b来设定行进方向、行进速度并使驱动电动机旋转,则伴随着驱动电动机的旋转,四个驱动辊6旋转,第一台车A以设定的行进速度沿设定的行进方向行进。
驱动辊6与立板D的表面接触并旋转而使焊接用台车行进。因此,驱动辊6由相对于立板D的表面产生足够的接触摩擦的材质构成。这样的材质有对表面实施了滚花加工的钢辊、橡胶辊等辊,均能够理想地使用。另外,驱动辊6由于需要相对于立板D保持稳定的接触状态,因此表面优选由平坦的面构成。
在外壳1的下表面且是在行进方向的两端部分分别设置有支承臂9,在该支承臂9的下端,以与横板C接触且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支承第一台车A的重量的引导辊10。该引导辊10构成为能够自由旋转,且构成为能与横板C的表面接触地伴随着第一台车A的行进而旋转。特别是,引导辊10的与横板C接触的部位由橡胶构成,从而能够吸收伴随着第一台车A的行进而产生的微少的振动。
支承引导辊10的支承臂9相对于外壳1形成有长孔9a,从而能够调整该外壳1与引导辊10之间的距离,该支承臂9能够使用该长孔9a借助螺栓9b固定于外壳1。
在第一台车A的行进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是图1的箭头c方向侧)配置有焊炬E。该焊炬E被设置在外壳1的端部的焊枪支架11保持,能够利用高度调整构件12的手柄12a调整焊炬E相对于立板D的接近位置或者离开位置,另外,能够利用手柄12b调整焊炬E相对于横板C的接近位置或者离开位置。因此,能够通过操作高度调整构件12来调整焊炬E与横板C之间的距离(高度)以及与立板D之间的距离(高度),从而设定最佳的焊接距离。
另外,在外壳1的行进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把手13,操作人员在使第一台车A移动时能够用手保持该把手13。
第二台车B构成为不具有驱动构件、能够被第一台车A牵引而沿相同方向行进。另外,与第一台车A不同,第二台车B的外壳21不具有驱动系统,但第二台车B具有与第一台车A的外壳1大致相同的形状。
在第二台车B的外壳21的内部配置有与设置于驱动台车A的磁铁2相同的作为第二磁铁的磁铁22。该磁铁22以极性与设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彼此相吸的方式配置在外壳21的内部。即,由于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的与立板D对置的极设定为S极,因此,磁铁22的与立板D对置的极设定为N极。当然,极性也可以是相反的组合。
上述磁铁22配置在隔着立板D与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对置的位置,并以保持该位置的状态固定于外壳21。但是,不必一定将磁铁22固定于外壳21,也可以与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同样地,构成为能够与手柄的旋转操作相应地在外壳21的内部向靠近立板D的方向或者离开立板D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台车B的磁铁22也可以采用能够利用螺栓等改变固定方向(确定S极、N极的哪一方朝向被切断件的方向)的结构。其原因在于,有时单独地具有第一台车A而用作单体的焊接用台车,在之后准备第二台车B而用作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的情况下,有时要与安装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的极性的方向对应地选择磁铁22的极性方向。
在外壳21的行进方向的两端部侧且是在上下方向分别配置有辊23。辊2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外壳21自由旋转,能够利用与立板D的表面之间的接触摩擦而旋转。另外,辊23的结构、形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使用与设置于第一台车A的驱动辊6相同的辊。
在外壳21的下表面且是在行进方向的两端部分,相对于支承臂9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配置有与设置于第一台车A的引导辊10相同的引导辊10。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第二台车B不具有驱动装置,因此容易减轻重量。另外,第二台车B具有在追随于第一台车A时行进负荷减小的优点。
在具有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的焊接用台车中,将两台车A、B配置为隔着立板D对置,将各自的引导辊10设置为与横板C接触。此时,调整支承臂9的长度,以使得配置于两台车A、B的磁铁2、22在相同的高度彼此对置。
若使第一台车A的杆3转动而使磁铁2沿箭头a方向移动并靠近立板D,则磁铁2与配置于位于对置位置的第二台车B的磁铁22相吸而作用有较大的吸引力。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在该吸引力的作用下隔着立板D相互吸引,从而无论立板D是否是非磁性体,都能够使驱动辊6与辊23压接于立板D并保持稳定的姿态。
然后,操作第一台车A的操作板7而使该第一台车A开始向例如箭头c方向行进时,伴随着该行进,磁铁2的位置向箭头c方向改变。此时,虽然磁铁2与磁铁22之间产生微小的错位,但磁铁22与磁铁2的位置变化相应地被牵引,伴随着该牵引,第二台车B开始向箭头c方向行进。
如上所述,作用于磁铁2与磁铁22之间的吸引力发挥将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限制为隔着立板D且使驱动辊6、辊23压接于该立板D的作用,并且还发挥伴随着第一台车A的行进而牵引第二台车B的作用。
如上那样发挥作用的磁铁2与磁铁22之间的吸引力不特别限定,但优选考虑到焊接用台车的重量、在焊炬E中使用的线缆类、软管类部件的重量、立板D的厚度等条件来设定。
如上所述,第二台车B在磁铁2与磁铁22之间的吸引力的作用下被第一台车A牵引而行进。因此,若仅期望第二台车B只是起到向立板D侧吸引并限制第一台车A的作用,利用上述结构即可实现。但是,在横板C、立板D是船身件的情况下,有时要求同时对立板D的两侧进行焊接。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二台车B也安装焊炬。但是,如上所述,第二台车B因磁铁2与磁铁22之间的吸引而被第一台车牵引,因此,行进速度可能不稳定。因此,出于谋求焊接速度稳定化的目的,优选第二台车B也构成为驱动台车。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如下地构成第二台车B,即,作为外壳21,使用与第一台车A的外壳1相同的结构,在内部配置驱动构件并且代替辊23而配置驱动辊6,而且在外部配置高度调整构件12,在该高度调整构件12装配安装有焊炬E的焊枪支架11。
如上所述,通过在第二台车B配置驱动构件以及焊炬E,从而第二台车B也能够发挥作为被独立地驱动的台车的功能,配置于第一台车A的磁铁2与配置于第二台车B的磁铁22发挥将各台车A、B彼此向立板D侧吸引而相互限制的功能。通过以此方式构成第二台车B,从而焊接用台车能够沿着立板D行进。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焊接用台车中,与立板D的高度尺寸无关,都能够在该立板D的一面侧配置第一台车A并在另一面侧配置第二台车B,利用磁铁2、磁铁22使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在相互限制的状态下行进,从而能够在该行进过程中同时对与横板C交叉的任一侧或者两侧的交叉部位进行角焊。
在将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分别构成为驱动台车的情况下,需要使台车A、B的行进速度彼此大致一致。例如,在第一台车A的行进速度与第二台车B的行进速度较大不同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之间产生位置偏移,磁铁2与磁铁22之间的相吸可能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也向第二台车B安装焊炬E而能够同时对立板D的两侧进行焊接的焊接用台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第二台车B设置驱动构件,而经由连接构件将第二台车B与第一台车A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台车A的行进在磁铁2与磁铁22之间的吸引所产生的牵引的基础上经由连接构件传递至第二台车B。但是,连接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的连接构件需要跨越立板D,由于立板D的高度而受到限制。
连接构件的结构不特别限定,构成为能够跨越立板D连接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即可。作为这样的结构,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能够理想地应用。
这样的连接构件能够构成为将多个臂构件连接为能相互转动且能够固定。例如,将四个臂构件连接为能够转动且能够固定,并且将四个臂构件中的配置于一端部侧的臂构件连接于第一台车A,将配置于另一端部侧的臂构件连接于第二台车B,从而能够将上述的第一台车A与第二台车B连接。
并且,优选为,预先在四个臂构件的大致中央的连接部分设置吊环或者钩,能够使用该吊环或者钩而利用起重机吊起焊接用台车整体。在这样的连接构件中,能够通过适当地设定四个臂构件的长度而与立板D的高度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台车B没有搭载驱动构件,仅将第一台车A作为驱动台车,但也能够将第二台车B作为驱动台车。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第二台车B顺利地追随于第一台车A,能够采用隔断第二台车B的驱动装置与辊23之间的连接并将辊23作为自由旋转的从动辊的结构。
通过利用磁铁将两辆台车隔着被焊接件相连结,驱动其中一方的台车,使另一方的台车从动,从而不需要同步机构就能够使两辆台车并行。另外,在被切断件是非磁性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磁铁进行固定,因此,即便被焊接件是非磁性体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焊接用台车在向以铝作为结构构件的T型结构体、例如铝制的船身构件焊接铝制的纵长件时使用有利。
附图标记说明
A:焊炬调整装置
B:台车
1:外壳
1a:罩
2:车轮
3:插座
4:押钮开关
5:刻度盘
6:LED
7a:引导辊
7b:臂
8a:磁铁
8b:手柄
15:驱动构件
20:安装托架
20a:长孔
21:螺钉
22:螺纹轴
22a:手柄
23:托架
23a:水平片
23b:垂下片
23c:转动轴
24:螺栓构件
24a:手柄
25:转动构件
25a:长孔
25b:支承臂
26:螺母构件
27:焊枪支架
27a、27b:立起片
27c:连结片
27d、27f:孔
27e:长孔
28:安装构件
28a:基部
28b:夹持部
28c:固定部

Claims (5)

1.一种焊接用台车,其对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被焊接件与相对于该第一被焊接件大致垂直配置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二被焊接件中的、第一被焊接件与第二被焊接件的交叉部位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台车,并且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另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二台车,
在所述第一台车,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一面对置地配置有第一磁铁,并且设置有以与该一面接触的方式进行驱动旋转的驱动辊、对该驱动辊进行驱动的驱动构件以及以与所述第一被焊接件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的引导辊,
在所述第二台车配置有第二磁铁,该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另一面对置并且与配置于所述第一台车的第一磁铁对置,且使该第二磁铁的与该第一磁铁的极相吸的极与该第一磁铁对置,并且,在所述第二台车设置有以与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另一面接触的方式进行从动旋转的辊以及以与所述第一被焊接件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的引导辊,
至少在所述第一台车和所述第二台车中的任一方搭载有焊炬,
在所述驱动辊被所述驱动构件驱动而使所述第一台车在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所述一面上移动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使所述第二台车从动于所述第一台车而在所述第二被焊接件的所述另一面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台车不搭载驱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
搭载于所述第二台车的第二磁铁以能够改变极性的方向的方式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台车与所述第二台车经由连接构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台车以及所述第二台车双方搭载有焊炬。
CN201380007330.7A 2012-02-02 2013-01-30 焊接用台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5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0457 2012-02-02
JP2012020457 2012-02-02
PCT/JP2013/052008 WO2013115229A1 (ja) 2012-02-02 2013-01-30 溶接用台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5571A CN104105571A (zh) 2014-10-15
CN104105571B true CN104105571B (zh) 2016-05-04

Family

ID=4890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73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5571B (zh) 2012-02-02 2013-01-30 焊接用台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3115229A1 (zh)
KR (1) KR102104666B1 (zh)
CN (1) CN104105571B (zh)
WO (1) WO20131152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8477B (zh) * 2014-04-04 2016-04-20 清华大学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装置
JP6817175B2 (ja) * 2017-10-04 2021-01-2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水平すみ肉溶接装置及び水平すみ肉溶接方法
JP6424267B1 (ja) * 2017-10-24 2018-11-14 小池酸素工業株式会社 走行台車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89A (zh) * 1995-12-20 1997-06-25 住重技术中心株式会社 加工台车
CN1523747A (zh) * 2003-09-10 2004-08-25 高久恒 一种超导发动机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0290A (en) 1965-08-25 1968-09-03 Dresser Ind Static atmosphere ion beam accelerator having a movable target
JPS6246449A (ja) * 1985-08-23 1987-02-28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H0811314B2 (ja) * 1987-01-27 1996-02-07 株式会社三星製作所 倣い走行装置
JP2597671B2 (ja) * 1988-09-05 1997-04-09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クリーンルーム計測ロボット
JPH0565492U (ja) * 1992-02-17 1993-08-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溶接用拘束装置
JPH06246449A (ja) * 1993-02-25 1994-09-06 Hitachi Zosen Corp 自動溶接機
JP3400290B2 (ja) * 1997-04-15 2003-04-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走行台車
JP5214724B2 (ja) * 2008-04-07 2013-06-19 小池酸素工業株式会社 溶接用台車
KR20120091861A (ko) * 2011-02-10 2012-08-20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양면 필렛 자동용접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89A (zh) * 1995-12-20 1997-06-25 住重技术中心株式会社 加工台车
CN1523747A (zh) * 2003-09-10 2004-08-25 高久恒 一种超导发动机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15229A1 (ja) 2015-05-11
KR20140122232A (ko) 2014-10-17
CN104105571A (zh) 2014-10-15
KR102104666B1 (ko) 2020-04-24
WO2013115229A1 (ja) 201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571B (zh) 焊接用台车
CN103935694A (zh) 一种重型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103832797A (zh) 一种悬挂链输送系统
KR20130128884A (ko) 단일 레일방식의 접지부 자동용접용 캐리지장치
CN209382849U (zh) 一种自适应物料规格的对中定位料车
CN106185160A (zh) 一种轮毂输送线
KR101388804B1 (ko) 용접용 와이어 송급장치
CN217667373U (zh) 一种0-180°自动翻转装置
CN203728165U (zh) 一种转角传送机构
JP4971896B2 (ja) トラバーサ装置
KR101452553B1 (ko) 용접용 대차
JP2019025501A (ja) 走行台車
JP4211768B2 (ja) 摩擦ローラ式駆動装置
CN108406186B (zh) 一种悬挂式倒装罐自动焊接车
CN206203679U (zh) 吊装装置
JP2007210408A (ja) 無人搬送車
JP3444517B2 (ja) 搬送装置
JP5799157B2 (ja) 作業台車
CN204057155U (zh) 鼠笼式翻转装置
CN211283485U (zh) 一种用于耐火滑板砖自动搬运的夹具装置
JP6257914B2 (ja) 搬送台車
JP2012136329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CN209367558U (zh) 一种半自动化绕线机
JP2011105500A (ja) 物品搬送装置
CN105540452A (zh) 一种车架翻转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