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9710A - 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9710A
CN104099710A CN201410137530.0A CN201410137530A CN104099710A CN 104099710 A CN104099710 A CN 104099710A CN 201410137530 A CN201410137530 A CN 201410137530A CN 104099710 A CN104099710 A CN 104099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region
supporter
hole
groove
shap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75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9710B (zh
Inventor
牧野功
岩野义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99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9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9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97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7Drive or guide mechanisms for weft inserting
    • D03D47/277Guide mechanisms
    • D03D47/278Guide mechanisms for pneumatic l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用于正确地进行将支撑体固定至织机的筘座上的连结部件的定位。连结部件在轴部上具有平行四边形的T形头部、螺纹部、突起。在辅助喷嘴的支撑体的块上设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具备限制面和自由空间。由T槽和支撑体的公差所导致的固定位置的偏离而产生偏移S的情况下,将块嵌入定位槽后,如果转动轴部,突起一同在自由空间内转动,T形头部以下侧短边和T槽的下壁的接触部为支点转动。此时,轴部以及突起边转动边向上方变位,因此T形头部转动,直到上侧短边与上壁接触。其结果是,轴部的中心与前面开口部的中心线一致,能够使T形头部和T槽的上前壁以及下前壁的接触面积相等。

Description

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支撑体固定至织机的筘座上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喷气织机中,作为将保持辅助喷嘴的支撑体固定至筘座的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固定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设有端部变尖的长方形头部、卡合部、轴部以及螺纹接合部的T形件,将支撑辅助喷嘴的对象部件连结固定至作为钢筘保持体的支撑基台的T形槽的技术。T形件的头部能够从T形槽的前面开口插入,并且通过T形件的给定角度的转动而卡止在T形槽内。卡合部形成为菱形,使得以不能够相对于形成在对象部件上的菱形卡合孔转动的状态嵌入其上。
另外,卡合部形成为从头部侧至轴部侧以同样的横截面形状延伸。卡合部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在头部能够插入T形槽的姿势时,卡合部能够通过T形槽的前面开口,并且能够在T形槽内转动,直到头部变为卡止在T形槽内的状态。在头部卡止于T形槽内的状态下,头部的位置由嵌入对象部件的卡合孔中的卡合部来限制。在该状态下,通过将连结螺母螺纹接合至T形件的螺纹接合部而固定,对象部件被连结固定至支撑基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07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支撑基台和对象部件中设定有加工公差。在将喷气织机中的辅助喷嘴的支撑体那样的多个对象部件固定至支撑基台的情况下,在支撑基台和对象部件之间会产生由于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
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喷气织机的支撑基台上形成有定位槽,将对象部件嵌入T形槽的上下。在支撑基台和对象部件之间产生由于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时,例如,对象部件接触定位槽的下表面,在对象部件和定位槽的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即,由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使得对象部件以及T形件的中心发生从T形槽的前面开口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的偏离,可能使头部在T形槽内上下的卡止状态不均匀。
T形件使对象部件连结时,头部和T形槽的上下内壁面的接触面积产生差异,力集中在接触面积少的壁面上,因此卡止状态的不均匀会损伤T形槽的内壁面。在使头部卡止于损伤了的T形槽的内壁面而连结固定对象部件的情况下,在喷气织机的支撑基台那样的激烈振动的部位容易产生松弛,可能影响入纬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正确地进行将支撑体固定至织机筘座的连结部件的定位。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技术方案1中,一种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所述织机在筘座中形成T槽,具备连结部件和支撑体,所述连结部件由能够插入所述T槽的前面开口部的T形头部、轴部以及螺纹部组成,通过将所述T形头部插入所述T槽的所述前面开口部并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所述T形头部与所述T槽的上壁和下壁卡合,使所述轴部插入通过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的贯通孔并且用螺母连结,将所述支撑体固定至所述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上形成沿所述轴部的半径方向突出的突起,所述贯通孔中形成限制面和自由空间,所述限制面与所述突起卡合,限制所述T形头部向着从所述前面开口部偏离的方向转动,所述自由空间容许所述突起向着与所述限制面相反的一侧转动。
根据技术方案1,即使T槽的上下方向的中心和连接部件的轴部的轴心之间产生偏移,但自由空间容许突起向着与限制面相反的一侧转动,由于T形头部和T槽的上壁或下壁的接触压力,轴部相对于T槽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将轴部的轴心正确地定位在T槽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通过使T形头部和T槽的上下前壁的接触状态均匀,使连结时的力偏差消失,能够防止T槽的上下前壁的损伤。
在技术方案2中,所述连结部件在所述轴部的一端具有所述T形头部,在所述轴部的另一端具有所述螺纹部,所述突起与所述T形头部和所述螺纹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轴部,并且在所述轴部上相差180度相位地形成。根据技术方案2,能够简单地形成具有突起的连结部件。
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贯通孔由长形状的孔形成,所述长形状的孔的宽度能够使得所述轴部贯通,所述长形状的孔的长度是所述轴部的直径加上所述自由空间。根据技术方案3,能够简单地形成具备容许连结部件的定位动作的自由空间的贯通孔。
在技术方案4中,所述贯通孔中形成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仅容许所述轴部在不同于所述自由空间的位置转动。根据技术方案4,在使突起向转动方向变位时,通过与圆弧面接触,轴部能够与支撑体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支撑体的中心与轴部的中心一起正确地定位在T槽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上,能够进行轴部和支撑体的自动调心。因此,T形头部和T槽的上下前壁面的接触状态均匀,能够防止T槽的上下前壁面的损伤。另外,在支撑体作为辅助喷嘴支撑体构成时,能够正确地配置设定整个辅助喷嘴的喷气口的位置,能够大幅提高入纬的稳定性。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正确地进行将支撑体固定至织机筘座的连结部件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喷嘴的支撑体固定至筘座的状态的截面侧面图。
图2是从图1的箭头A所见的正面图。
图3显示了辅助喷嘴的连结部件,(a)是侧面图,(b)是正面图。
图4显示了支撑体,(a)是正面图,(b)是背面图。
图5显示了辅助喷嘴的支撑体的安装顺序,(a)是显示连结部件的T形头部的插入时的局部截面正面图,(b)是显示支撑体固定时的局部截面正面图。
图6是显示筘座和支撑体的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的局部截面正面图。
图7是说明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的修正动作的局部截面正面图。
图8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喷嘴的支撑体的正面图。
图9是说明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的修正动作的局部截面正面图。
图10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喷嘴的支撑体的正面图。
图11是说明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的修正动作的局部截面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7来说明以喷气织机为例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方便,以图1的右侧为前,左侧为后,上侧以及下侧分别为上、下进行说明。在图1和图2中,在筘座上固定有筘3,该筘3具有纬线引导通路2。另外,在筘座1的前侧形成有倾斜面4,在倾斜面4的位置穿设有T槽5。
T槽5由与倾斜面4平行的截面为长方形的槽11、以及前面开口部12构成,槽11包括上壁6、下壁7、上前壁8、下前壁9以及后壁10,在上壁6和下壁7之间的中心位置,前面开口部12从倾斜面4与槽11垂直地贯通。另外,T槽5遍及筘座1的全长形成。在倾斜面4上沿着筘座1的全长地刻有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的中心与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一致。
使用辅助喷嘴14的支撑体15以及连结部件16将辅助喷嘴14安装到筘座1上。如图3所示,连结部件16由轴部17、形成在轴部17的一端侧的T形头部18、形成在轴部17的另一端侧上的螺纹部19以及突起20构成,突起20与T形头部18和螺纹部19隔开间隔地设在轴部17上,沿轴部17的半径方向突出。其中,T形头部18是在与轴部17连接的状态下形成为T形的头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平行四边形,但是T形头部18也可以是菱形或两端边变尖的长方形状等各种形状。
T形头部18具有短边21、21以及长边22、22。短边21、21的长度形成为能够插入T槽5的前面开口部12中。长边22的长度形成为,当T形头部18插入T槽5的槽11内,转动一定角度时,短边21、21与上壁6以及下壁7卡合,被限制转动的同时不能够从前面开口部12脱出。连结用螺母23能够螺纹接合到螺纹部19。
突起20、20从T形头部18和螺纹部19之间的轴部17与T形头部18的长边22、22大致平行地朝向短边21、21的中央部突出地形成,并且相差180度相位地形成在两个部位。
如图4所示,支撑体15由长方形的块24形成,在块24中形成有贯通孔26、辅助喷嘴14的保持孔27以及定位螺纹孔28、28,贯通孔26具有限制面26A、26B以及自由空间25。贯通孔26由长形状的孔形成,该长形状的孔的中心X2与块24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一致,沿前后方向贯通,宽度能够被连结部件26的轴部17贯通,长度是轴部17的直径加上自由空间25。
自由空间25、25在贯通孔26的上下形成,使得连结部件16的突起20能够插入通过。另外,自由空间25、25以一定的大小形成,该大小由突起20、20在限制面26A和限制面26B之间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的区域、以及能够在贯通孔26的上下方向变位的区域组成。其中,自由空间25、2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沿着突起20、20的转动轨迹形成为弧状,但只要能够允许突起20、20的转动,形成为直线的面也可以。
保持孔27由沿着块24的上下方向贯通的孔形成,能够被形成于辅助喷嘴14的保持管29(参照图1)插入通过。定位螺纹孔28、28与保持孔27垂直地穿设,在块24的前后形成。因此,插入通过保持孔27的保持管29借助任意一个与定位螺纹孔28螺纹接合的定位螺纹30(参照图1)固定至块24。
其中,如图4(b)所示,保持孔27形成在与块2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偏心的位置,配设成至保持孔27的距离L1小于距离L2。将保持孔27配设在偏心的位置是为了能够通过反转块24来变更辅助喷嘴14相对于纬线引导通路2的距离。块24的距离L1设定在位于支撑体15的前侧的情况下,辅助喷嘴14被配设在相对于纬线引导通路2较远的位置。此外,块24的距离L2被设定在位于支撑体15的前侧的情况下,辅助喷嘴14被配设在相对于纬线引导通路2较近的位置。
图5说明了将支撑体15固定至筘座1的例子。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块24的距离L1被设定为位于支撑体15的前侧的情况进行说明。辅助喷嘴14的保持管29插入支撑体15的保持孔27,借助定位螺纹30固定。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以及突起20、20分别插入通过支撑体15的块24的贯通孔26以及自由空间25、25,螺母23螺纹接合到从块24突出的螺纹部19,将连结部件16暂时固定至支撑体15。
如图5(a)所示,将块24定位成使得T形头部18的长边22与T槽5的前面开口部12平行。通过使块24的背面向筘座1一侧移动,T形头部18通过T槽5的前面开口部12,插入槽11内。接着,如图5(b)所示,将块24从图5(a)的状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块24嵌入筘座1的定位槽13,由此,T形头部18的上下的短边21、21接触T槽5的上壁6以及下壁7,T形头部18的转动被限制。在块24被嵌入定位槽13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6的突起20、20被贯通孔26的限制面26A、26B限制,因此不需要担心T形头部18逆时针方向(从前面开口部12偏离的方向)转动。在图5(b)的状态下,辅助喷嘴14和T形头部18的定位完成,因此通过将暂时固定的螺母23固定至连结部件16的螺纹部19,支撑体15被固定至筘座1。
筘座1上安装有多个辅助喷嘴14,但用于安装辅助喷嘴14的筘座1一侧的T槽5以及定位槽14与支撑体15设定有公差。因此,由于公差导致的固定位置偏差,例如如图6所示,在一些支撑体15中,在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与支撑体15的块24的中心、即连结部件16的中心X2之间会产生偏移S。
如果产生偏移S,则虽然连结部件16中的T形头部18的下侧短边21与T槽5的下壁7接触,但上侧短边21与上壁6之间产生间隙,在产生该间隙的状态下,支撑体15借助连结部件16固定至筘座1。T形头部18的上侧短边21侧与T槽5的上前壁8接触,下侧短边21侧与下前壁9接触,从而实现支撑体15的固定。从而,由于产生偏移S,在图6中,上侧短边21侧的接触面积变得比下侧短边21侧的接触面积小,在连结时大的力施加到上前壁8的接触位置,可能导致损伤。上前壁8的损伤使得连结力减弱,可能由于筘座1的振动而使得支撑体15的固定松弛。
对于图6产生偏移S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块24嵌入定位槽13后,如图7所示,通过使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顺时针方向地转动,能够使轴部17以及T形头部18从虚线位置变位至实线位置。通过自由空间25、25而容许突起20、20从限制面26A或限制面26B向相反侧转动,因此轴部17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伴随着轴部17的转动,力作用在T形头部18上,使得T形头部18以下侧短边21和T槽5的下壁7的接触点为支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但是,由于贯通孔26形成为长形状,自由空间25、25容许突起20、20沿转动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变位,因此轴部17边转动边向上方变位,T形头部18能够转动,直到上侧短边21接触到T槽5的上壁6。其结果是,上下的短边21、21分别成为与上壁6和下壁7接触的状态,能够使得轴部17的中心X2与前面开口部12的中心线一致。因此,T形头部18的上侧短边21侧和T槽5的上前壁8的接触面积变得与下侧短边21侧和下前壁9的接触面积相等,连结时的力的偏差消失,能够防止T槽5的上前壁8或下前壁9的损伤。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8和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改变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体15的块24的结构,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在图8中,在支撑体15的块31中形成有具备自由空间32、32的贯通孔33以及辅助喷嘴14的保持孔27、定位螺纹孔28。
贯通孔33以两个圆弧面34、34形成,这两个圆弧面34、34的曲率半径的大小能够容许插入通过的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的转动。由于与圆弧面34、34的接触,插入通过贯通孔33的轴部17沿上下方向的变位被限制。从贯通孔33沿上下延伸的自由空间32、32分别具备从圆弧面34、34沿上下直线地延伸的限制面35A、35B和端部的弧状面36,其大小被设定成容许突起20、20的一定角度的转动。
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由于公差造成的固定位置偏差,在块31的中心、即轴部17的中心X2从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产生偏移S的情况下,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地调整。
通过使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轴部17以及T形头部18从虚线位置变位至实线位置。限制面35A和限制面35B之间的自由空间32、32容许突起20、20的转动,因此轴部17能够沿顺时针方向自由地转动。伴随着轴部17的转动,力作用在T形头部18上,使得T形头部18以下侧短边21和T槽5的下壁7的接触部为支点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由于轴部17与贯通孔33的圆弧面34、34的接触,T形头部18的转动力成为向上推块31的力。因此,块31被向上推,直到T形头部18的上侧短边21与T槽5的上壁6接触,T形头部18的转动被限制。在T形头部18的上下短边21、21分别与T槽5的上壁6和下壁7接触的位置,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以及块31的中心X2与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一致。在中心X2与中心线X1一致的状态下,与连结部件16的螺纹部19螺纹接合的螺母23被连结,将支撑体15固定至筘座1。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T形头部18的上侧短边21侧和T槽5的上前壁8的接触面积能够调整得与下侧短边21侧和下前壁9的接触面积相等。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沿上下方向调整块31,能够使得块31的中心X2与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一致,因此能够使辅助喷嘴14的喷气孔37(参照图1)的高度对齐。
在喷气织机中,为了节省能量,以减少空气消耗量为目的,开发了多种技术,使辅助喷嘴14尽可能地接近纬线引导通路2,提高与入纬相对的从喷气孔37喷射的空气的利用效率。但是,在使辅助喷嘴14靠近纬线引导通路2的情况下,喷气孔37的上下方向的很小的偏差都会使入纬的稳定性大大地变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块31自身的高度位置被调整,具有自动调整辅助喷嘴14的高度方向的功能,因此能够对喷气孔37的配置作业做出较大的贡献。
第三实施方式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变更了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支撑体15的块24、31的结构,因此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在图10中,支撑体15的块38上形成有具备自由空间39、39的贯通孔40以及辅助喷嘴14的保持孔27、定位螺纹孔28。
贯通孔40以两个圆弧面41、41形成,这两个圆弧面41、41的曲率半径的大小能够容许插入通过的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的转动。由于与圆弧面41、41的接触,插入通过贯通孔40的轴部17沿上下方向的变位被限制。从贯通孔40沿上下延伸的自由空间39、39分别具备从圆弧面41、41沿上下方向末端变宽的状态延伸的限制面42A、42B和端部的弧状面43,其大小被设定成容许突起20、20的一定角度的转动。
如图11中的虚线所示,由于公差造成的固定位置偏差,在块38的中心、即轴部17的中心X2从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产生偏移S的情况下,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地调整。
通过使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轴部17以及T形头部18从虚线位置变位至实线位置。限制面42A和限制面42B之间的自由空间39、39容许突起20、20的转动,因此轴部17能够沿顺时针方向自由地转动。伴随着轴部17的转动,力作用在T形头部18上,使得T形头部18以下侧短边21和T槽5的下壁7的接触部为支点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由于轴部17与贯通孔40的圆弧面41、41的接触,T形头部18的转动力成为向上推块38的力。因此,块38被向上推,直到T形头部18的上侧短边21与T槽5的上壁6接触,T形头部18的转动被限制。在T形头部18的上下短边21、21分别与T槽5的上壁6和下壁7接触的位置,连结部件16的轴部17以及块38的中心X2与前面开口部12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X1一致。在中心X2与中心线X1一致的状态下,与连结部件16的螺纹部19螺纹接合的螺母23被连结,将支撑体15固定至筘座1。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T形头部18的上侧短边21侧和T槽5的上前壁8的接触面积能够调整得与下侧短边21侧和下前壁9的接触面积相等。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具有辅助喷嘴14的自动调心功能,能够使辅助喷嘴14的喷气孔37(参照图1)在同一直线上对齐。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自由空间39的壁面42、42形成为末端变宽状,因此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支撑体15固定时前面开口部12的中心线X1与突起20、20之间的角度能够更小。因此,在支撑体15的固定作业时,能够使得为了令T形头部18的长边22与中心线X1平行的块38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角度变小,能够使得作业容易化。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各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能够如下地实施。
(1)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支撑体15的固定作业也可以如下所述地进行。首先,将连结部件16的T形头部18插入T槽5内。之后,将支撑体15的贯通孔26、33、40插入轴部17中,将螺母23与从支撑体15突出的螺纹部19螺纹接合地连结。在该固定作业中,由于不需要倾斜支撑体15,因此具有不怎么受到经线影响的优点。
(2)设在连结部件16上的突起20、20只要具有T形头部18的定位功能即可,不限于板状的形状,例如以圆顶状等任何形状构成都可以。
(3)设在连结部件16上的突起20、20不限于与T形头部18分开设置的结构,以与T形头部18连接的形态设置构成也可以。
(4)设在连结部件16上的突起20、20不限于相差180度相位地设在两个部位的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在轴部17的周围以例如90度等其它角度变位的位置设置在两个部位。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仅在轴部17的周围的一个部位设置突起20。
(5)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支撑体15不限于适用于辅助喷嘴14,也能够适用于设置在入纬方向的端部支撑纬线丝或纬线端的把持部件的部件。
(6)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喷气织机,能够在剑杆织机、片梭织机等其它织机中实施。
符号说明
1 筘座
5 T槽
6 上壁
7 下壁
8 上前壁
9 下前壁
11 槽
12 前面开口部
13 定位槽
14 辅助喷嘴
15 支撑体
16 连结部件
17 轴部
18 T形头部
19 螺纹部
20 突起
21 短边
22 长边
23 螺母
24、31、38 块
25、32、39 自由空间
26、33、40 贯通孔
26A、26B、35A、35B、42A、42B 限制面
27 保持孔
28 定位螺纹孔
34、41 圆弧面
S 偏移
X1 中心线
X2 中心。

Claims (4)

1.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所述织机在筘座中形成T槽,具备连结部件和支撑体,所述连结部件由能够插入所述T槽的前面开口部的T形头部、轴部以及螺纹部组成,通过将所述T形头部插入所述T槽的所述前面开口部并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所述T形头部与所述T槽的上壁和下壁卡合,使所述轴部插入通过形成于所述支撑体上的贯通孔并且用螺母连结,将所述支撑体固定至所述筘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上形成沿所述轴部的半径方向突出的突起,所述贯通孔中形成限制面和自由空间,所述限制面与所述突起卡合,限制所述T形头部向着从所述前面开口部偏离的方向转动,所述自由空间容许所述突起向着与所述限制面相反的一侧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在所述轴部的一端具有所述T形头部,在所述轴部的另一端具有所述螺纹部,所述突起与所述T形头部和所述螺纹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轴部,并且在所述轴部上相差180度相位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由长形状的孔形成,所述长形状的孔的宽度能够使得所述轴部贯通,所述长形状的孔的长度是所述轴部的直径加上所述自由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中形成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仅容许所述轴部在不同于所述自由空间的位置转动。
CN201410137530.0A 2013-04-10 2014-04-08 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9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1689A JP5790695B2 (ja) 2013-04-10 2013-04-10 織機における支持体の固定装置
JP2013-081689 2013-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9710A true CN104099710A (zh) 2014-10-15
CN104099710B CN104099710B (zh) 2015-07-08

Family

ID=51668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753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9710B (zh) 2013-04-10 2014-04-08 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90695B2 (zh)
CN (1) CN1040997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2159A (zh) * 2019-12-17 2020-02-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应急处理阀门
CN114182417A (zh) * 2020-09-15 2022-03-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织机中的紧固部件及织机中的支承体的固定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94392A (ja) 2021-12-23 2023-07-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支持体の固定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2196A (zh) * 1985-04-05 1987-08-1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喷气织机纬纱检测方法和装置
JPH0649740A (ja) * 1992-07-21 1994-02-22 Tsudakoma Corp 無杼織機の緯入れノズルへの緯糸通し装置
CN1120085A (zh) * 1994-07-05 1996-04-1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喷气织机的引纬装置
JPH08246298A (ja) * 1995-03-08 1996-09-2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織機のスレイに部品を装着する装置
JPH1060755A (ja) * 1996-08-09 1998-03-03 Tsudakoma Corp 織機における対象部材の締結固定装置
CN102257197A (zh) * 2008-12-16 2011-11-23 特梭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化驱动的织机
CN102839486A (zh) * 2012-09-13 2012-12-26 吴江市隆泰喷织厂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的稳定型定位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3742A (ja) * 1993-12-17 1995-07-11 Tsudakoma Corp 織機における諸対象部材の取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2196A (zh) * 1985-04-05 1987-08-1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喷气织机纬纱检测方法和装置
JPH0649740A (ja) * 1992-07-21 1994-02-22 Tsudakoma Corp 無杼織機の緯入れノズルへの緯糸通し装置
CN1120085A (zh) * 1994-07-05 1996-04-1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喷气织机的引纬装置
JPH08246298A (ja) * 1995-03-08 1996-09-2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織機のスレイに部品を装着する装置
JPH1060755A (ja) * 1996-08-09 1998-03-03 Tsudakoma Corp 織機における対象部材の締結固定装置
CN102257197A (zh) * 2008-12-16 2011-11-23 特梭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化驱动的织机
CN102839486A (zh) * 2012-09-13 2012-12-26 吴江市隆泰喷织厂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的稳定型定位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2159A (zh) * 2019-12-17 2020-02-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应急处理阀门
CN114182417A (zh) * 2020-09-15 2022-03-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织机中的紧固部件及织机中的支承体的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90695B2 (ja) 2015-10-07
JP2014201864A (ja) 2014-10-27
CN104099710B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9710A (zh) 织机中的支撑体固定装置
CN103717333A (zh) 模块化切削工具支架及其夹持机构
ES2638975T3 (es) Dispositivo de fijación para piezas de montaje de vehículos
KR20130094737A (ko) 노치를 갖는 절삭 인서트를 클램핑하기 위한 너브를 구비한 공구 홀더
JP2020526677A (ja) 筬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883636T3 (es) Dispositivo de formación de calada para una máquina de tejer
BR112017001507B1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orientar um carregador de aleta de guia em relação a uma carcaça de uma turbina e carcaça de uma turbina com um carregador de aleta de guia
JP4953376B2 (ja) テンプル装置
ES2830025T3 (es) Dispositivo de ajuste de casquillo guía
BR102015000650A2 (pt) cartucho para um elemento de inserção de corte
ES2910939T3 (es) Pistón de doblado
CN105098372A (zh) 一种环形桁架式可展开天线薄膜反射面与桁架的连接机构
CN105274713B (zh) 喷水式织机的引纬装置
CN103741316A (zh) 织机目板幅宽调节装置
JP6168959B2 (ja) 水噴射式織機用の緯糸保持装置
JP2008132006A (ja) ミシン
CN208391973U (zh) 一种装配自适应调节机构
KR101549128B1 (ko) 다이어프램의 드릴 장착용 지그
TWI583837B (zh) 具有便於穿線之線孔的綜片
US9200394B2 (en) Guiding structure for a cloth feeding mechanism
JP6860444B2 (ja) 偏心ピン
KR102448195B1 (ko) 래피어 직기용 에어 부상방식 위사 정렬장치
ES2712737T3 (es) Módulo de herramienta textil y máquina textil con un módulo de herramienta textil
CN205519834U (zh) 一种刀盘
KR102523106B1 (ko) 제직기용 위사 공급 그리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