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9088A - 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9088A
CN104099088A CN201410069585.2A CN201410069585A CN104099088A CN 104099088 A CN104099088 A CN 104099088A CN 201410069585 A CN201410069585 A CN 201410069585A CN 104099088 A CN104099088 A CN 104099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metal ion
zinc sulfide
photic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95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9088B (zh
Inventor
林清富
沈品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9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9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9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9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9/00Compounds of zinc
    • C01G9/08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5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copper, silver or gold
    • C09K11/582Chalcogenides
    • C09K11/584Chalcogenides with zinc or cadm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02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for simulating day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60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制作受光激发而可以发出波长介于600纳米-650纳米之间的红光的参杂锰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此参杂锰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制作成暖白光荧光膜而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较为便宜、取得容易、且较符合环保的材料,并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可以受光激发而发出红光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而取代以稀土元素做为原料,且以成本高、工艺时间长且需要高温的传统固态烧结法制作红色荧光粉,而降低红光荧光粉的制作成本与简化其工艺。

Description

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制作受光激发而可以发出波长介于600纳米(nm)-650纳米(nm)之间的红光的参杂锰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此参杂锰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制作成暖白光荧光膜而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白光发光二极管主要是以下列两种方法制作:(1)以蓝光LED晶粒发出蓝光,部分的蓝光激发涂布于环氧树脂上的黄色荧光粉,例如YAG(Y3Al5O2),发出黄光,剩余的蓝光与黄光则与混合而产生白光。(2)利用红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绿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及蓝光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成多芯片LED,或称为RGB LED,借由将这些LED芯片所发出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混合而产生白光。 
然而,这些方法都各有其缺点。方法(1)所制作的白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白光中,蓝光必须占很高的比例,才能在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黄光之后,还有剩余的蓝光可以与黄色荧光粉产生的黄光混合成白光,因此,其所发出的白光属于偏蓝的高色温冷白光。高色温的冷白光除了因为缺乏红光波段而导致演色性低之外,长时间暴露在高色温光源下还可能会抑制夜晚人体退黑激素的分泌,导致失眠及罹患癌症的机率增加等问题,因此,显然不适合用于日常照明。 
方法(2)所制作的RGB LED是由不同的LED芯片所组成,需要不同的驱动电路,使得工艺变得复杂,而提升了制作的困难度,且多芯片结构不易散热,并且各光源的发光效率与热稳定性皆不同,导致其所发的白光不均匀,因此,工艺复杂、散热问题、以及所发出的白光不均匀为其缺点。 
另外,上述两种方法都需要用到荧光粉,荧光粉的原料大多为稀土元素,由于稀土元素的产量稀少且不易开采,因此价格昂贵且持续上升,所以导致成本也持续上升。其次,稀土元素的开采需要大量破坏地表植披,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再者,荧光粉的制作方法大多采用固态烧结法(solid-state sintering),固态烧结法需要以1000℃以上的高温进行长时间的烧结,而使得制作成本提高。因此,因为使用稀土元素与固态烧结法所造成的成本上升与环境破坏显然为上述方法的缺点。 
有鉴于此,亟需要一种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较为便宜、取得容易、且较符合环保取向的材料取代稀土元素进行光致发光,而产生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制作白光发光二极管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制作白光发光二极管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克服现有的制作白光发光二极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其他较为便宜、取得容易、且较符合环保的材料,并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可以受光激发而发出红光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而取代以稀土元素做为原料,且以成本高、工艺时间长且需要高温的传统固态烧结法制作红色荧光粉,而降低红光荧光粉的制作成本与简化其工艺。其次,更进一步利用此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制作可以受光激发暖白光的暖白光荧光膜,而降低暖白光荧光膜的制作成本与简化其工艺,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以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且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而不需要以昂贵、取得不易、且不符合环保的稀土元素做为材料。此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受紫外光激发可以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而混合成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所以可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并且可以控制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其次,更进一步利用此暖白光荧光膜进行光致发光,而产生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以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且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而做为暖白光荧光膜,但是不需要以昂贵、取得不易、且不符合环保的稀土元素做为材料。以紫外光照射此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可以激发此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而混合成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并且可以 控制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特别是制作受光激发而可以发出波长介于600纳米-650纳米(nm)之间的红光的参杂锰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制备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2)制备含有硫离子的溶液;(3)将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与含有硫离子的溶液均匀混合而制备成混合溶液,而在混合溶液中成长出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以及(4)对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溶剂。此方法采用其他较为便宜、取得容易、且较符合环保的材料,并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可以受光激发而发出红光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而取代以稀土元素做为原料,且以成本高、工艺时间长且需要高温的传统固态烧结法制作红色荧光粉,而降低红光荧光粉的制作成本与简化其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步骤(1)是以硝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锌离子来源。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或铜离子。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步骤(1)是以硝酸锰、醋酸锰、氯化锰、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锰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锰离子来源。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步骤(2)是以硫化钠、硫脲、二甲亚砜、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硫离子的化学药品在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的硫离子来源。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步骤(3)是在15℃-200℃的温度下成长20分钟-48小时。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步骤(4)是以100℃-500℃的温度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30分钟至3小时。 
前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该金属离子与该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 
本发明的一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提供基板; (2)制备有机材料溶液;(3)加入氧化锌纳米结构在有机材料溶液中;(4)加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有机材料溶液中;(5)将有机材料溶液涂布于基板上;以及(6)对已涂布有有机材料溶液的基板进行退火,而在基板上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此方法以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且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而不需要以昂贵、取得不易、且不符合环保的稀土元素做为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提供基板;(2)制备有机材料溶液;(3)加入氧化锌纳米结构在有机材料溶液中;(4)加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有机材料溶液中;(5)将有机材料溶液涂布于基板上;以及(6)对已涂布有有机材料溶液的基板进行退火,而在基板上形成一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一暖白光荧光膜,并以紫外光照射暖白光荧光膜,而激发暖白光荧光膜产生一适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并且可以控制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步骤(2)是将蓝光有机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成该有机材料溶液。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蓝光有机材料为PF(poly(fluorine))、Alq2、含嘧啶环(pyrimidine)的寡连芳香化合物(Aromatic oligomer)、寡聚芴化合物(Fluorene Oligomers)、含Furan寡连芳香化合物(Aromatic oligomer)、distearyl allylene(DSA)、二苯乙烯(stilbenes)、或香豆素(coumarins)。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有机溶剂为甲苯、氯仿、或二甲苯。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氧化锌纳米结构为氧化锌纳米粒子、氧化锌纳米岛、氧化锌纳米柱、氧化锌纳米线、氧化锌纳米管、或氧化锌纳米多孔结构。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尺寸为1纳米(nm)-2000纳米(nm)。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尺寸为1纳米(nm)-3000纳米(nm)。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含:(a)制备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b)制备含有硫离子的溶液;(c)将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 与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均匀混合而制备成混合溶液,而在该混合溶液中成长出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以及(d)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溶剂。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步骤(a)是以硝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锌离子来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或铜离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步骤(a)是以硝酸锰、醋酸锰、氯化锰、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锰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锰离子来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步骤(b)是以硫化钠、硫脲、二甲亚砜、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硫离子的化学药品在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的硫离子来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步骤(c)是在15℃-200℃的温度下成长20分钟-48小时。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步骤(d)是以100℃-500℃的温度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30分钟至3小时。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该金属离子与该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为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或铜离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是以水热法(hydrothermal)、固相反应法(solid-state reaction)、旋转涂布法(spin coating)、浸渍涂布(dip coating)、电化学法、液相沉淀法(Precipitation in Liquid Phase)、热蒸镀法(thermal evaporation)、化学气相沈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分子束磊晶法(molecular beam epitaxy)、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脉冲雷射沉积法(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制作而成。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1%-90%。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1%-30%。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有机材料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01%-10%。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氧化锌纳米结构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1%-20%。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有机材料溶液是以旋转涂布(spin coating)、浸渍涂布(dip coating)、喷墨印刷(ink printing)、热蒸镀法(Thermal evaporation)、溅镀法(Sputtering)、喷涂法(spray coating)、或连续式微纳米(Thermal evaporation)涂布于该基板上。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在该步骤(6)中,是以70℃-300℃对已涂布有该有机材料溶液的该基板进行退火30分钟-3小时。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该暖白光荧光膜的厚度为10纳米(nm)-200微米(μm)。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还包含提供紫外光光源步骤,用以提供紫外光照射该暖白光荧光膜,而激发该暖白光荧光膜发出暖白光。 
前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中可以借由改变该步骤(5)中的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或改变该步骤(6)中的退火温度,而控制该暖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以及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采用其他较为便宜、取得容易、且较符合环保的材料,并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可以受光激发而发出红光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而取代以稀土元素做为原料,且以成本高、工艺时间长且需要高温的传统固态烧结法制作红色荧光粉,而降低红光荧光粉的制作成本与简化其工艺。更进一步,以此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蓝光有机材料、以及氧化锌纳米结构制作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进而以紫外光照射此暖白光荧光膜,以激发此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而混合成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并且可以控制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以及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6:本发明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200-210:本发明的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以及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该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的实施例施行。亦即,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已提出的实施例的限制,而以本发明提出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其次,当本发明的实施例图示中的各元件或步骤以单一元件或步骤描述说明时,不应以此作为有限定的认知,即如下的说明未特别强调数目上的限制时本发明的精神与应用范围可推及多数个元件或结构并存的结构与方法上。再者,在本说明书中,各元件的不同部分并没有完全依照尺寸绘图,某些尺度与其他相关尺度相比或有被夸张或是简化,以提供更清楚的描述以增进对本发明的理解。而本发明所沿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仅做重点式的引用,以帮助本发明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参照图1,首先,将含锌的化学药品与含有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的化学药品溶解于溶剂中,以制备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步骤100)。在步骤100中,含锌的化学药品为可以溶解于溶剂中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例如硝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其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以做为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锌离子来源,而含有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的化学药品可以溶解于溶剂中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例如硝酸金属盐类、醋酸金属盐类、氯化金属盐类、或其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化学药品,以做为含 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来源。其中,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 
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铜离子、或其他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其中,以锰离子较佳。当采用锰离子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时,含有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的化学药品为含锰化学药品,其可以溶解于溶剂中而解离出锰离子的化学药品,例如硝酸锰、醋酸锰、氯化锰、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锰离子的化学药品,以做为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锰离子来源。其中,含有锌离子与锰离子的溶液中的锰离子与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在步骤100中,所使用的溶剂为溶剂则为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单甲醚(2methyloxyethanol),或其他可以溶解含锌的化学药品与含有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的化学药品的溶剂。 
接着,将含有硫的化学药品溶解于溶剂中,以制备含有硫离子的溶液(步骤102)。在步骤102中,含硫的化学药品为可以溶解于溶剂中而解离出硫离子的化学药品,例如硝硫化钠、硫脲、二甲亚砜、或其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硫离子的化学药品,以做为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的硫离子来源。在步骤102中,所使用的溶剂为溶剂则为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单甲醚(2methyloxyethanol),或其他可以溶解含硫的化学药品的溶剂。 
然后,将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与含有硫离子的溶液均匀混合而制备成混合溶液,并将此混合溶液在15℃-200℃的温度下静置20分钟-48小时或是在超音波震荡机中震荡20分钟-48小时,而在此混合溶液中成长出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步骤104)。在步骤104中,可以将此混合溶液(或成长溶液)直接在室温下静置20分钟-48小时或在超音波震荡机中震荡20分钟-48小时,而在混合溶液中成长所需的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 
接着,收集已经长成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并且以100℃-500℃的温度对已经长成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30分钟至3小时以去除溶剂(步骤106)。然后,可以人工研磨、磨球机、或其他研磨装置,而对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研磨,而使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粒径均匀。 
此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利用其内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电子跃迁做为放红光的中心,例如锰离子4T1->6A1的电子跃迁做为放红光的中心,而产生红光。此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以便宜、溶液取得、且 较符合环保的含锌的化学药品、含有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的化学药品、以及含硫的化学药品,并以工艺要求低(不需要高温、高压、或真空等工艺条件)、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可以受紫外光激发而可以发出红光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因此,此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不但可以如同传统的红色荧光粉一样受光激发而可以发出红光,更因不需以昂贵、不易取得、且不符合环保的稀土元素做为原料,并且以成本高、工艺时间长且需要高温的传统固态烧结法制作红色荧光粉,进而可以节省制作成本与简化工艺。 
参照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的流程图。首先,提供基板(步骤200),其中,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环氧树脂基板、石英基板、软性塑料(PET)基板、或其他材质的基板。接着,分别以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醇以及超音波震荡机对基板进行清洗,再以氮气枪将基板吹干。然后,将清洗后的基板以紫外光-臭氧(UV Ozone)处理对基板表面进行改质。 
接着,将有机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以制备有机材料溶液(步骤202)。其中,有机材料为蓝光有机材料,例如PF(poly(fluorine))、Alq2、含嘧啶环(pyrimidine)的寡连芳香化合物(Aromatic oligomer)、寡聚芴化合物(Fluorene Oligomers)、含Furan寡连芳香化合物(Aromatic oligomer)、distearyl allylene(DSA)、二苯乙烯(stilbenes)、或香豆素(coumarins)、或受紫外光激发而会发出蓝光的有机材料,而有机溶剂为甲苯、氯仿、二甲苯、或其他可以溶解此有机材料的溶剂。 
然后,将氧化锌纳米结构加入有机材料溶液中(步骤204),其中,氧化锌纳米结构为氧化锌纳米粒子、氧化锌纳米线、氧化锌纳米柱、氧化锌纳米管、或氧化锌纳米岛。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尺寸为1纳米(nm)-2000纳米(nm)。接着,待氧化锌纳米结构在有机材料溶液中均匀分散后,将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此有机材料溶液中(步骤206),在利用搅拌或是超音波震荡机震荡的方式使有机溶液中的(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均匀混合,即使有机溶液中的有机物质((蓝光)有机材料)与无机物质(氧化锌纳米结构与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均匀混合。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尺寸为1纳米(nm)-3000纳米(nm)。此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铜离子、或其他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其中,以锰离子较佳,而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此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可以本发明图1所揭示的制作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 法制作而成,其已于前文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或是,在步骤206中,可以采用水热法(hydrothermal)、固相反应法(solid-state reaction)、旋转涂布法(spin coating)、浸渍涂布(dip coating)、电化学法、液相沉淀法(Precipitation in Liquid Phase)、热蒸镀法(thermal evaporation)、化学气相沈积法(chemicalvapor deposition)、分子束磊晶法(molecular beam epitaxy)、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脉冲雷射沉积法(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等方法制作此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 
在步骤206完成后,有机材料溶液中已经均匀混合有(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其中,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1%-90%,,其中,以1%-30%较佳,其计算方式为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重量/溶剂重量X100%。(蓝光)有机材料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01%-10%,其计算方式为(蓝光)有机材料的重量/溶剂重量X100%。氧化锌纳米结构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1%-20%,其计算方式为氧化锌纳米结构的重量/溶剂重量X100%。 
然后,将此已均匀混合有(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有机材料溶液涂布于基板上(步骤208)。在步骤208中,有机材料溶液是以旋转涂布(spin coating)、浸渍涂布(dip coating)、喷墨印刷(ink printing)、热蒸镀法(Thermal evaporation)、溅镀法(Sputtering)、喷涂法(spray coating)、或连续式微纳米(Thermal evaporation)等方式涂布于基板上。 
接着,对已涂布有有机材料溶液的基板(或对基板上涂布的有机材料溶液)进行退火,而在基板上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步骤210)。在步骤210中,是以70℃-300℃对已涂布有该有机材料溶液的基板(或对基板上涂布的机材料溶液)进行退火30分钟-3小时,而形成暖白光荧光膜在基板上,其中,暖白光荧光膜的厚度为10纳米(nm)-200微米(μm)。 
暖白光荧光膜为(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混合所组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其受到紫外光的照射,会激发其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而经由蓝光、绿光、以及红光混合而产生白光。红光主要是由于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例如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铜离子、或其他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受紫外光激发而造成的电子跃迁做为放红光而产生的,其中,参杂锰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可以放出波长峰值为620纳米(nm)的红光,较一般 红色荧光粉所发出波长峰值为620纳米(nm)的红光更接近红色光,而更适合做为红光材料。绿光则是借由电子在(蓝光)有机材料与氧化锌纳米结构形成的接面缺陷处再复合而形成,此缺陷的能阶可以发出波长峰值为532纳米(nm)的绿光。蓝光则由(蓝光)有机材料受紫外光激发而产生。由于暖白光荧光膜所产生的白光是由蓝光、绿光、以及红光混合而成的,所以其具有高演色性与低色温的特性,而适合用于照明、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且高演色性的低色温暖白光。 
由于暖白光荧光膜所产生的白光是由蓝光、绿光、以及红光混合而成的,而蓝光、绿光、以及红光则分别由(蓝光)有机材料、(蓝光)有机材料与氧化锌纳米结构形成的接面缺陷、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所形成,因此,调整暖白光荧光膜中的(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比例,可以调整所形成的白光中各个光色的比例,而控制与调整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换言之,可以借由调整或控制步骤208中(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比例,调整所形成的白光中各个光色的比例,进而控制与调整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另外,由于退火的温度会影响(蓝光)有机材料与氧化锌纳米结构形成的接面缺陷数量,而改变绿光的强度,所以借由改变退火的温度可以控制绿光的强度,进而借由控制白光中的绿光强度改变,从而控制与调整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换言之,可以借由控制步骤210中的退火温度,而调整或控制(蓝光)有机材料与氧化锌纳米结构形成的接面缺陷数量,而控制白光中的绿光的强度,进而控制与调整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因此,本发明的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其以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等便宜、容易取得、且较环保的材料做为原料,而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而不需要以昂贵、取得不易、且不符合环保的稀土元素做为材料,进而简化暖白光荧光膜的工艺与缩减暖白光荧光膜的制作成本。此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受紫外光激发可以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而混合成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所以可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并且可以借由暖白光荧光膜各成分的比例或借由改变退火温度,而控制与调整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另外,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图2同样揭示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的流程。首先,以图2所示的步骤200-步骤210,制作由(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混合而成的有机无机薄膜,而将 其做为暖白光荧光膜,这些步骤已于前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接着,提供紫外光光源,例如紫光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可以发出紫外光的装置或元件,用以提供紫外光照射暖白光荧光膜,而激发暖白光荧光膜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并将其混合成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 
如同前述对图2所示的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其所制作出的暖白光荧光膜以便宜、容易取得、且较环保的材料做为原料,而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因此,由于本发明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使用此暖白光荧光膜进行光致发光,本发明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使得不但简单、便宜又环保,并且由于其受紫外光激发所产生的白光为蓝光、绿光、以及红光混合而成,所以为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 
另外,本发明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也可以借由暖白光荧光膜各成分的比例或借由改变退火温度,而控制与调整控制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换言之,本发明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可以借由调整或控制步骤208中(蓝光)有机材料、氧化锌纳米结构、以及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比例,或是借由控制步骤210中的退火温度,而控制与调整发明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所产生的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举例来说,当增加暖白光荧光膜中的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比例或参杂(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比例,会增强暖白光荧光膜所产生的白光的绿光与红光强度,而得到以绿光与红光为主的暖白光,其比例或浓度比例越大,则所获得的暖白光的色坐标则越偏向红色区域,而色温也越低。 
当增加暖白光荧光膜中的氧化锌纳米结构的比例或氧化锌纳米结构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比例,同样会增强暖白光荧光膜所产生的白光的绿光与红光强度,而得到以绿光与红光为主的暖白光,其比例或浓度比例越大,则所获得的暖白光的色坐标则越偏向红色区域,而色温也越低。相反的,当增加暖白光荧光膜中的(蓝光)有机材料的比例或(蓝光)有机材料在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比例,会增强暖白光荧光膜所产生的白光的蓝光强度,而得到以蓝光为主的冷白光,其比例或浓度比例越大,则所获得的冷白光的色坐标则越偏向蓝色区域,而色温也越高。 
当升高退火温度,会使得暖白光荧光膜中的(蓝光)有机材料与氧化锌纳米结构形成的接面缺陷数量增加,而增强白光荧光膜所产生的白光的绿光强度,而得到以绿光与红光为主的暖白光,其比例或浓度比例越大,则 所获得的暖白光的色坐标则越偏向红色区域,而色温也越低。 
有鉴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制作暖白光荧光膜的方法、以及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采用其他较为便宜、取得容易、且较符合环保的材料,并以工艺要求低、困难度低、以及低成本的方法制作可以受光激发而发出红光的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而取代以稀土元素做为原料,且以成本高、工艺时间长且需要高温的传统固态烧结法制作红色荧光粉,而降低红光荧光粉的制作成本与简化其工艺。更进一步,以此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蓝光有机材料、以及氧化锌纳米结构制作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进而以紫外光照射此暖白光荧光膜,以激发此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同时产生蓝光、绿光、以及红光,而混合成适合用于照明且演色性佳的低色温暖白光,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并且可以控制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7)

1.一种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1)制备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
(2)制备含有硫离子的溶液;
(3)将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与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均匀混合而制备成混合溶液,而在该混合溶液中成长出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以及
(4)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1)是以硝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锌离子来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或铜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1)是以硝酸锰、醋酸锰、氯化锰、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锰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锰离子来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2)是以硫化钠、硫脲、二甲亚砜、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硫离子的化学药品在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的硫离子来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3)是在15℃-200℃的温度下成长20分钟-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4)是以100℃-500℃的温度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30分钟至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该金属离子与该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
10.一种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1)提供基板;
(2)制备有机材料溶液;
(3)加入氧化锌纳米结构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
(4)加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
(5)将该有机材料溶液涂布于该基板上;以及
(6)对已涂布有该有机材料溶液的该基板进行退火,而在该基板上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以做为暖白光荧光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2)是将蓝光有机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制备成该有机材料溶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蓝光有机材料为PF(poly(fluorine))、Alq2、含嘧啶环的寡连芳香化合物、寡聚芴化合物、含Furan寡连芳香化合物、distearyl allylene、二苯乙烯、或香豆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有机溶剂为甲苯、氯仿、或二甲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氧化锌纳米结构为氧化锌纳米粒子、氧化锌纳米岛、氧化锌纳米柱、氧化锌纳米线、氧化锌纳米管、或氧化锌纳米多孔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尺寸为1纳米-2000纳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尺寸为1纳米-3000纳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含:
(a)制备含有锌离子与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的溶液;
(b)制备含有硫离子的溶液;
(c)将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与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均匀混合而制备成混合溶液,而在该混合溶液中成长出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以及
(d)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以去除溶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a)是以硝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锌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锌离子来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或铜离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a)是以硝酸锰、醋酸锰、氯化锰、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锰离子的化学药品溶解于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锰离子来源。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b)是以硫化钠、硫脲、二甲亚砜、或可以溶解而解离出硫离子的化学药品在该溶剂而做为该含有硫离子的溶液中的硫离子来源。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c)是在15℃-200℃的温度下成长20分钟-48小时。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步骤(d)是以100℃-500℃的温度对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30分钟至3小时。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含有锌离子与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的该金属离子与该锌离子的摩尔数比例为0.01%-30%。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为可以做为红光放光中心的金属离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离子为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或铜离子。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是以水热法、固相反应法、旋转涂布法、浸渍涂布、电化学法、液相沉淀法、热蒸镀法、化学气相沈积法、分子束磊晶法、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脉冲雷射沉积法制作而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1%-90%。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1%-30%。
3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有机材料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01%-10%。
3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氧化锌纳米结构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1%-20%。
3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步骤(5)中,该有机材料溶液是以旋转涂布、浸渍涂布、喷墨印刷、热蒸镀法、溅镀法、喷涂法、或连续式微纳米涂布于该基板上。
3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步骤(6)中,是以70℃-300℃对已涂布有该有机材料溶液的该基板进行退火30分钟-3小时。
3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暖白光荧光膜的厚度为10纳米-200微米。
3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提供紫外光光源步骤,用以提供紫外光照射该暖白光荧光膜,而激发该暖白光荧光膜发出暖白光。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可以借由改变该步骤(5)中的该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在该有机材料溶液中的浓度或改变该步骤(6)中的退火温度,而控制该暖白光的色温与色坐标。
CN201410069585.2A 2013-04-03 2014-02-27 制作掺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Active CN104099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2135 2013-04-03
TW102112135A TWI483902B (zh) 2013-04-03 2013-04-03 製作參雜金屬離子之硫化鋅奈米粒子的方法以及應用其進行光致發暖白光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9088A true CN104099088A (zh) 2014-10-15
CN104099088B CN104099088B (zh) 2016-09-14

Family

ID=5043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9585.2A Active CN104099088B (zh) 2013-04-03 2014-02-27 制作掺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02253A1 (zh)
EP (1) EP2796413A3 (zh)
JP (1) JP2014201744A (zh)
CN (1) CN104099088B (zh)
TW (1) TWI48390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577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合皓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无稀土萤光材料的方法及用其进行光致发白光的方法
CN107123693A (zh) * 2017-04-14 2017-09-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溶液法加工的具有高透明窗口层材料的高效CdTe纳米晶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895A (zh) * 2020-11-04 2021-02-05 江西理工大学 稀土离子溶液中选择性去除铝离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0714B2 (ja) * 2014-11-19 2019-03-13 サムテック・イノベ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物品検査装置
TWI570219B (zh) * 2015-02-09 2017-02-11 合皓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最強吸收波長介於410奈米(nm)-470奈米(nm)的無稀土螢光材料的方法以及應用其進行光致發白光的方法
BR102016006005B1 (pt) * 2016-03-18 2022-11-16 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Campinas - Unicamp Nanopartícula hierarquicamente nanoestruturada para emissão de luz branca e uso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1713A1 (en) * 2001-02-07 2002-09-18 Agfa-Gevaert Preparation of improved ZnS: Mn phosphors
CN101245242A (zh) * 2008-03-14 2008-08-20 中南大学 一种成核掺杂ZnS:Mn及ZnS:Mn/ZnS纳米晶的水相制备方法
CN101391802A (zh) * 2008-11-03 2009-03-25 扬州大学 一种半导体荧光材料掺锰硫化锌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WO2009114668A2 (en) * 2008-03-13 2009-09-17 Global Tungsten & Powders Corp. Electroluminescent zns:mn phosphor and method of making
KR20120113334A (ko) * 2011-04-05 2012-10-15 단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수용성 나노형광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1753A (en) * 1976-08-19 1980-01-01 Brown, Boveri & Cie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luminescent powders for display panels and coating the powders with zinc phosphate
US6193908B1 (en) * 1997-02-24 2001-02-27 Superior Micropowders Llc Electroluminescent phosphor powders, methods for making phosphor powders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DE10036940A1 (de) * 2000-07-28 2002-02-07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Lumineszenz-Konversions-LED
JP2002201471A (ja) * 2000-12-27 2002-07-19 Sony Corp 発光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体並びに表示装置
US6558575B2 (en) * 2001-02-07 2003-05-06 Agfa-Gevaert Perparation of improved ZnS:Mn phosphors
JP3477518B2 (ja) * 2001-03-30 2003-12-10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薄膜状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04007636A1 (ja) * 2002-07-16 2004-01-22 Futaba Corporation 複合ナノ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559712A1 (en) * 2004-01-28 2005-08-03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 (Inserm)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ly active coumaryl amino acid salts and the coumaryl aminoacid salts thus obtained
JP2005272516A (ja) * 2004-03-23 2005-10-06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化合物半導体超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5194787B2 (ja) * 2005-02-15 2013-05-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成膜用組成物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8277687B2 (en) * 2005-08-10 2012-10-02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Phosphor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same
JP4965840B2 (ja) * 2005-09-29 2012-07-04 株式会社東芝 白色発光型ledラン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52736B2 (en) * 2005-10-25 2010-01-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frared light reflecting film
JP2007119566A (ja) * 2005-10-27 2007-05-1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ナノ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94194A (ja) * 2005-12-22 2007-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露光装置、照明装置
CN101379163B (zh) * 2006-02-02 2013-01-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复合氧氮化物荧光体、使用该荧光体的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含荧光体的组合物以及复合氧氮化物
JP5052829B2 (ja) * 2006-06-19 2012-10-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状マイクロ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8119233B2 (en) * 2007-02-17 2012-02-21 Nanogram Corporation Functional composites, functional ink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EP2141215A4 (en) * 2007-03-30 2011-11-30 Mitsubishi Chem Corp PHOSPH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SI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US20090057612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hosph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176459B2 (ja) * 2007-09-28 2013-04-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白色発光素子
JP5539659B2 (ja) * 2008-05-22 2014-07-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性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る無機系電界発光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524414A (ja) * 2009-04-15 2012-10-11 リサーチ トライアングル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光誘導照明装置
JP5238753B2 (ja) * 2010-05-31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1713A1 (en) * 2001-02-07 2002-09-18 Agfa-Gevaert Preparation of improved ZnS: Mn phosphors
WO2009114668A2 (en) * 2008-03-13 2009-09-17 Global Tungsten & Powders Corp. Electroluminescent zns:mn phosphor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1245242A (zh) * 2008-03-14 2008-08-20 中南大学 一种成核掺杂ZnS:Mn及ZnS:Mn/ZnS纳米晶的水相制备方法
CN101391802A (zh) * 2008-11-03 2009-03-25 扬州大学 一种半导体荧光材料掺锰硫化锌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KR20120113334A (ko) * 2011-04-05 2012-10-15 단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수용성 나노형광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 LI ET AL.,: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Fe doped ZnS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microemulsion method"",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
慕春红等,: ""ZnS∶Cu纳米微粒的光致发光特性"", 《无机化学学报》 *
杨娜等,: ""形貌对Co掺杂ZnS纳米结构室温铁磁性的影响"", 《中国科技论文》 *
马金华等,: ""ZnS∶ M n 纳米晶的微结构和发光性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577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合皓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无稀土萤光材料的方法及用其进行光致发白光的方法
CN105985775B (zh) * 2015-02-09 2018-09-04 合皓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无稀土萤光材料的方法及用其进行光致发白光的方法
CN107123693A (zh) * 2017-04-14 2017-09-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溶液法加工的具有高透明窗口层材料的高效CdTe纳米晶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895A (zh) * 2020-11-04 2021-02-05 江西理工大学 稀土离子溶液中选择性去除铝离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895B (zh) * 2020-11-04 2022-04-12 江西理工大学 稀土离子溶液中选择性去除铝离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01744A (ja) 2014-10-27
TWI483902B (zh) 2015-05-11
EP2796413A2 (en) 2014-10-29
CN104099088B (zh) 2016-09-14
EP2796413A3 (en) 2015-04-08
TW201439007A (zh) 2014-10-16
US20140302253A1 (en)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idikoudi et al. White perovskite based lighting devices
CN108774511B (zh)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介孔mof-5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在led中的应用
CN111477746B (zh) 一种低温掺杂、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的钙钛矿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9088A (zh) 制作参杂金属离子的硫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Zhang et al. Fluorescent nanomaterial-derived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hat's going on
Zhang et al. Self‐quenching‐resistant red emissive carbon dots with high stability for warm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US20210054274A1 (en) Ii-ii-vi alloy quantum do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Lozano The role of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in next-generation lighting devices
Zhang et al. High‐Efficiency Pure‐Color 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Emitters for Ultrahigh‐Definition Displays: Progress for Backlighting Displays and Electrically Driven Devices
CN106450009A (zh) 一种双层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5020B (zh) 一种基于铯铅卤钙钛矿薄膜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91904B1 (ko) 양자점을 이용한 백색광 led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07016229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euchtstoffen basierend auf Orthosilikaten für pcLEDs
Zhao et al. 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s for lighting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CN104310784A (zh) 一种量子点led发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3178A (zh) 一种自组装多维量子阱CsPbX3钙钛矿纳米晶电致发光二极管
KR20160098000A (ko) 최대 흡수 파장이 410~470 nm인 비희토류 형광재료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백색광을 발광시키는 방법
WO2018001370A1 (zh) 镥氮基荧光粉及具有其的发光器件
CN107201227A (zh) 一种微波辅助加热合成CsSnX3钙钛矿量子点的方法
CN107502335B (zh) 高荧光效率核壳结构无镉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100755982B1 (ko) 실리케이트계 형광체, 실리케이트계 형광체의 제조방법 및실리케이트계 형광체를 채용한 백색 반도체 발광장치
CN111326664A (zh)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及用于制作其的墨水
KR101302417B1 (ko) 다공성 실리카를 이용한 녹색 형광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되는 녹색 형광체
CN208862021U (zh) 一种多层封装量子点的led涂层
Zhou et al. FA+ and Mn2+ codoped CsPbCl3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with super thermal st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