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7979B -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7979B
CN104097979B CN201410145383.1A CN201410145383A CN104097979B CN 104097979 B CN104097979 B CN 104097979B CN 201410145383 A CN201410145383 A CN 201410145383A CN 104097979 B CN104097979 B CN 104097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arization
book
paper stack
control unit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53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7979A (zh
Inventor
中岛博文
杉本英二
白熊拓美
大津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97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7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7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7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0003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flattening or rim-rolling; 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or rim-rolling combined with joi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1F1/0035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5/00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strips or webs; Reinforcing edges
    • B31F5/003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strips or webs; Reinforcing edges by sti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2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starting with single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8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blade f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Cutting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53Details of cutting means
    • B65H2301/51532Blade cutter, e.g. single blade cu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8Form of handled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82Piled package
    • B65H2701/1829Bound, bundled or stapled stacks 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26Opened book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当选择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S110,S120)且选择6秒以上作为平坦化处理时间(S130)时,图像形成系统使纸摞保持机构以规定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移动(S140,S150),在该纸摞向裁切处理部移动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平坦化处理(S160)。当裁切处理部的裁切处理结束(S170,S180)时,纸摞向排出部移动(S190)。当在纸摞向排出部移动的过程中经过平坦化时间时,图像形成系统结束平坦化处理(S200)。这样,通过在纸摞的移动过程中进行平坦化处理,能够提高平坦化处理时的系统生产性。

Description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生产型打印(プロダクションプリント)领域,广泛应用通过将大容量供纸装置、后处理装置等周边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而能够构筑各种系统的图像形成系统。作为后处理装置,有例如对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对折处理、骑马钉装订处理等而制作册子的制书装置。作为其他的后处理装置,有进行装订处理、打孔处理等的装置。
在作为后处理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将经过了骑马钉装订处理的多本册子堆叠在例如桌面上时,册子的形成有折痕的端部(以下称为背部)的弯曲有可能引起倒塌。此外,在将册子保管、搬运等时,由于册子的背部侧鼓起而也有可能出现问题。为此,在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等时,进行对册子背部的弯曲部施加压力以压平册子的背部,从而将册子的背部处理为截面方形的平坦面的平坦化处理(方背处理)。
作为进行平坦化处理的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例如具有束缚机构和按压机构的制书装置,该束缚机构束缚将记录材摞对折而成的册子的背部附近并使册子处于其背部从该册子束缚位置突出地配置的状态,该按压机构对被该束缚机构束缚的册子的背部进行按压以便从弯曲背面变成平坦背面。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背面形成装置,其具有:将对半折叠的片材摞以其弯曲的折痕部为前端侧而输送的一对输送辊、按压并夹持片材摞的前端部的按压机构和使弯曲的折痕部平坦化而形成背部的背部形成机构。该按压机构包括第一按压部件和第二按压部件,该第二按压部件与第一按压部件的按压动作联动而夹持片材摞并对片材摞的折痕部施加背部形成载荷。
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册子形成装置,其使第一按压输送辊夹持册子并以辊轴为中心旋转,将册子的背部压向第一导向部的同时沿第一导向部输送册子,由此使被输送的册子的背部平坦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74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651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036403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即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装置要对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时,使输送过程中的册子临时停止,然后进行平坦化处理。为此,在对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时必须停止输送册子,所以存在系统生产性低下的问题。特别是,在以册子背部的可靠的平坦为目的进行多次平坦化处理时,存在处理时间较长而使生产性低下的影响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对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系统生产性下降的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具有:册子形成部,其对纸张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而形成册子;平坦化部,其对由册子形成部形成的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移动部,其与册子的输送联动而使平坦化部移动;控制部,其对平坦化部进行控制,使得在由移动部输送册子的过程中进行使册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对自图像形成装置供给来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具有:册子形成部,其对纸张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而形成册子;平坦化部,其对由册子形成部形成的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移动部,其与册子的输送联动而使平坦化部移动;控制部,其对平坦化部进行控制,使得在由移动部输送册子的过程中进行使册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处理。
在本发明中,“册子的输送过程”包括册子从册子接收位置(初始位置)移动到裁切册子的切口的裁切部期间、裁切处理期间、从裁切部移动到排出册子的排出部期间。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册子的输送过程中(在平坦化部的移动过程中)由平坦化部对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所以与停止输送过程中的册子进行册子的平坦化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平坦化处理时的系统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后处理装置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的状态的结构简图;
图3B是表示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的状态的结构简图;
图3C是表示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的状态的结构简图;
图4是表示复合处理部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纸摞保持机构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平坦化单元结构例的图;
图7A是用于说明平坦化处理的示意图;
图7B是用于说明平坦化处理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后处理装置框图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纸摞保持机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9B是表示纸摞保持机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9C是表示纸摞保持机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9D是表示纸摞保持机构动作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在进行后处理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之一);
图1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在进行后处理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之二);
图12A是表示在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中同时供给方背用辊驱动马达和裁切用驱动马达的起动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12B是表示在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中同时供给方背用辊驱动马达和裁切用驱动马达的起动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12C是表示在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中同时供给方背用辊驱动马达和裁切用驱动马达的起动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13A是表示在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中错时供给方背用辊驱动马达和裁切用驱动马达的起动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13B是表示在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中错时供给方背用辊驱动马达和裁切用驱动马达的起动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13C是表示在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中错时供给方背用辊驱动马达和裁切用驱动马达的起动电流时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14A是表示第二保持单元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4B是表示第二保持单元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结构的结构部件标注同一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而且,为了方便说明,以下所示的附图中的尺寸比例有所夸张,有时与实际的比例不同。
[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例]
首先,说明图像形成系统。图1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结构例。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具有图像形成装置2、与图像形成装置2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连接的后处理装置3。
图像形成装置2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纸张S1上形成规定的图像,将形成有图像的纸张S1向后处理装置3输送。后处理装置3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形成有图像的纸张S1对折,进行装订装置的骑马钉装订处理形成纸摞(册子)S2。然后,后处理装置3在纸摞S2的输送过程中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由此使纸摞S2的背部平坦化。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
接着,详细说明图像形成装置2。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原稿输送部11、图像读取部12、图像形成部13、操作显示部14及图像形成控制部15。
原稿输送部11向图像读取部12的读取位置逐页地输送原稿。图像读取部12读取由原稿输送部11输送来的原稿或者载置在原稿台16上的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13具有鼓状的感光体21、配置在感光体21周围的带电部22、曝光部23、显影部24、转印部25A、分离部25B及清洁部26。带电部22使感光体21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23根据从原稿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在感光体21上进行曝光扫描,形成潜像。显影部24通过使调色剂附着,对潜像进行显影,在感光体2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纸张收纳部27收纳纸张S1。供纸部28A提供该纸张S1,将纸张S1向配置有转印部25A的转印位置输送。转印部25A在被输送到转印位置的纸张S1上转印调色剂像。分离部25B消除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S1背面的电荷,使纸张S1与感光体21分离。然后,清洁部26除去残留在感光体21表面上的调色剂。
中间输送部28B输送与感光体21分离了的纸张S1,将该纸张S1向定影部29输送。定影部29对转印到纸张S1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定影。
在纸张S1的输送方向上的定影部29的下游侧(以下称为“下游侧”)配置有切换闸28C,切换闸28C对通过了定影部29的纸张S1的输送通路进行切换,即在进行单面图像形成时的面朝上排纸的情况下,切换闸28C使纸张S1一直前进,然后一对排纸辊28D将纸张S1排出。另外,在进行单面图像形成时的面朝下排纸以及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切换闸28C将纸张S1向配置在下方的纸张翻转输送部28E引导。
在面朝下排纸的情况下,切换闸28C将纸张S1向下方引导后,当纸张S1的后端通过切换闸28C的时刻,切换纸张S1的输送通路,然后,一对排纸辊28D将纸张S1排出。
在进行双面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切换闸28C将纸张S1向下方引导,送入纸张翻转输送部28E。然后,纸张翻转输送部28E对纸张S1进行正反面翻转,经由再供纸通路28F再次将纸张S1输送到转印位置。
操作显示部14具有触摸面板等。操作显示部14还作为输入用户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2和后处里装置3动作的任务信息的输入部发挥作用。在操作显示部14中,作为任务信息,用户能够输入例如纸张尺寸、页数的选择等。进而,作为任务信息,用户也能够输入后处理装置3的对折处理、骑马钉装订处理、平坦化处理、裁切处理有无的选择、骑马钉装订处理中装订纸张的页数、平坦化时间等。操作显示部14将已输入的任务信息向图像形成控制部15发送。
而且,操作显示部14具有开始按钮。用户通过操作显示部14输入任务信息后按压开始按钮,由此图像形成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3根据所输入的任务信息开始动作。
图像形成控制部15根据接收到的任务信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形成控制部15的通信部15a与后处理装置3中的后处理控制部90的通信部90a电连接。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与后处理装置3的后处理控制部90进行串行通信。本发明的控制部即后处理控制部90(以下称为后处理控制部90)与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动作联动而控制后处理装置3使后处理装置3动作。
[后处理装置的结构例]
接着,详细说明后处理装置3。图2表示后处理装置3的结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将与后处理装置3中的水平方向平行且后处理装置3与图像形成装置2相对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W,将与宽度方向W正交且与竖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H,将与宽度方向W及高度方向H正交的方向作为纵深方向D。
如图1和图2所示,后处理装置3具有接收部31、第一纸张输送部32、对折处理部33、第二纸张输送部34(参照图3)、骑马钉装订处理部36及复合处理部37。需要说明的是,册子形成部对纸张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形成册子,由对折处理部33和骑马钉装订处理部36构成。
接收部31设置在后处理装置3中框体3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一侧。接收部31在框体30的与图像形成装置2相对的一面开口。该接收部31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2的排纸辊28D(参照图1)排出的纸张S1。
第一纸张输送部32由通过马达(未图示)驱动的多个辊32a和沿宽度方向W配置的输送通路32b构成。该第一纸张输送部32将接收部31接收到的纸张S1输送到对折处理部33。
对折处理部33具有相互压接的两个折辊33a,33a和未图示的折板。两个折辊33a,33a相互反向旋转,折板按压纸张S1的中央,使纸张S1的中央通过两个折辊33a,33a之间。然后,两个折辊33a,33a使旋转方向反转,将纸张S1向高度方向H的下方排出。由此,纸张S1弯曲成中央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凸出,完成对折处理。
图3A~图3C表示从宽度方向W看到的后处理装置3中的骑马钉装订处理部36的结构简图。如图3A所示,在对折处理部33的两个折辊33a,33a的高度方向H的下方配置有第二纸张输送部34。第二纸张输送部34沿纵深方向D配置。该第二纸张输送部34向骑马钉装订处理部36输送被对折处理部33对折处理的纸张S1。
骑马钉装订处理部36具有纸张堆叠部40、装订处理部41、整合部件42及第一阻挡部件44。纸张堆叠部40从纵深方向D看时形成为截面大致三角形,其一顶部朝向高度方向H的上方。在纸张堆叠部40的顶部载置被对折处理的纸张S1的折痕内侧。此时,纸张S1的折痕沿纸张堆叠部40顶部的脊线配置。在纸张堆叠部40上堆叠多页纸张S1,形成纸摞S2。
装订处理部41由配置在纸张堆叠部40内的接钉(受針)机构41a和与接钉机构41a相对的打钉机构41b构成。未图示的支承部将接钉机构41a支承为使其在高度方向H上可移动,未图示的安装部件在纸张堆叠部40的高度方向H的上方固定并安装打钉机构41b。
而且,在纸张堆叠部40的高度方向H的上方配置有整合部件42和第一阻挡部件44,整合部件42能够向纵深方向D移动,第一阻挡部件44能够向高度方向H和纵深方向D移动,进而在纸张堆叠部40的纵深方向D的下游侧配置有纸摞输送部43,在该纸摞输送部43的高度方向H的上方配置有第二阻挡部件45。
在此,参照图3A~图3C说明骑马钉装订处理部36的骑马钉装订处理动作。首先,如图3A所示,在纸张堆叠部40堆叠规定页数的纸张S1形成纸摞S2后,整合部件42将纸摞S2推向第一阻挡部件44,由此对纸摞S2进行位置对齐。然后,装订处理部41的接钉机构41a升高,对纸摞S2进行第一次装订处理。此时,第一阻挡部件44升高至规定高度。
如图3B所示,在进行第一次装订处理时,整合部件42向纵深方向D的下游侧移动规定量,由此整合部件42将纸摞S2推送到进行第二次装订处理的位置。然后,装订处理部41的接钉机构41a升高,对纸摞S2进行第二次装订处理。
在进行第二次装订处理时,第一阻挡部件44向纵深方向D上的对折处理部33侧移动而位于纸摞S2的上游侧端部的上方。而且,整合部件42向纵深方向D移动,后退至规定位置。
如图3C所示,在进行第二次装订处理时,第一阻挡部件44下降至与纸摞S2的上游侧端部相对的位置。接着,第一阻挡部件44向纵深方向D上的第二阻挡部件45侧移动,由此第一阻挡部件44推出纸摞S2,将纸摞S2从纸张堆叠部40向纸摞输送部43移动。此时,通过将纸摞S2推向第二阻挡部件45,对纸摞S2进行位置对齐。纸摞输送部43将从纸张堆叠部40接收到的纸摞S2输送到复合处理部37的纸摞保持机构51的正下方。
[复合处理部的结构例]
接着,说明复合处理部37。图4表示复合处理部37的结构一例。如图4所示,复合处理部37具有纸摞保持机构51、升降机构48、裁切部即裁切处理部38(以下称为裁切处理部38)及排出纸摞S2的排出部39。
纸摞保持机构51从纸摞输送部43(参照图3)接收纸摞S2,保持纸摞S2,并且对所保持的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关于该纸摞保持机构51,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移动部即升降机构48(以下称为升降机构48)使包括平坦化单元55的纸摞保持机构51与纸摞S2的输送联动而移动。换言之,升降机构48将纸摞保持机构51支承为使其可升降。在升降机构48的上方配置有排出部39,而在下方配置有裁切处理部38,升降机构48具有一对框架481和升降用驱动马达482。
在一对框架481各自的内侧上部可旋转地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86,在一对框架481各自的内侧下部可旋转地安装有第二皮带轮487,安装在各框架481上的第二皮带轮487彼此通过驱动传递轴484连接。
在第一皮带轮486与第二皮带轮487上卷挂有环状的正时皮带485,在该正时皮带485上固定有连接部488,在连接部488上固定有纸摞保持机构51。
第三驱动部即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以下称为升降用驱动马达482)对升降机构48进行驱动。升降用驱动马达482安装在一对框架481中的一个框架上。在该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与安装在一个框架481上的第一皮带轮486之间,设有向第一皮带轮486传递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机构(未图示)。在一对框架481的内表面侧设有引导纸摞保持机构51升降的导轨483。
裁切处理部3对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进行裁切处理,具体而言,利用裁切刀(未图示)对与纸摞S2的背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进行裁切。下面,将与纸摞S2的折痕背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称为“纸摞S2的切口”。
[纸摞保持机构的结构例]
接着,说明纸摞保持机构51。图5表示纸摞保持机构51的主要结构一例,图6表示平坦化单元55的结构一例。图7A表示纸摞S2的背部被平坦化单元55平坦化处理前的状态,图7B表示纸摞S2的背部被平坦化单元55平坦化处理后的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纸摞保持机构51具有使纸摞S2的位置对齐(调整)的纸摞位置对齐单元52、保持纸摞S2的第一保持单元53及第二保持单元54、平坦化单元55。
纸摞位置对齐单元52可移动地配置在构成第一保持单元53的按压部件71与承受部件72之间。纸摞位置对齐单元52由一对薄平板状的支承板61A,61B构成。一对支承板61A,61B在纸摞S2的折痕抵接于偏离的位置时,因其自重而正常移动,使折痕与支承板61A,61B抵接,由此对齐纸摞S2折痕的位置。
如图5所示,第一保持单元53具有按压部件71与承受部件72,第一保持单元53在按压部件71与承受部件72之间按压并保持被纸摞位置对齐单元52对齐了位置的纸摞S2。由此,避免纸摞S2偏离。
如图5所示,第二保持单元54配置在第一保持单元53的上方。第二保持单元54对被纸摞位置对齐单元52对齐了位置的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第二保持单元54具有按压部件81、承受部件82、转动臂85A,85B、由多个皮带轮及皮带等构成的驱动机构87。第二保持单元54基于驱动机构87的驱动,使转动臂85A,85B向承受部件82侧弹性移动,使按压部件81与承受部件82抵接,由此在按压部件81与承受部件82之间按压并保持纸摞S2。
平坦化部即平坦化单元55(以下称为平坦化单元55)进行使纸摞S2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处理。平坦化单元55设置在纸摞位置对齐单元52的上方,与纸摞S2的输送联动而在裁切处理部38与排出部39之间升降移动。如图5和图6所示,该平坦化单元55具有方背用辊554、辊移动机构552及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
方背用辊554具有至少大于纸摞S2的背部宽度的辊宽度。方背用辊554被轴553支承为可旋转,方背用辊554也可以为固定在轴553上的结构。第一驱动部即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以下称为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对平坦化单元55进行驱动。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经由齿轮等传递机构与辊移动机构552连接。
辊移动机构552例如由多个皮带轮、输送带及滑块等构成,通过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驱动,沿方向X移动。方背用辊554随着辊移动机构552的移动,沿纸摞S2背部的方向X(箭头方向)往返移动。由此,如图7A和图7B所示,纸摞S2的弯曲的背部通过方背用辊554的抚平动作而被压平,从而纸摞S2的背部成形为方形的背面。
[后处理装置的框图结构例]
接着,说明后处理装置3中的后处理控制部90。后处理控制部90对平坦化部(平坦化单元55)进行控制,使得在由移动部48输送纸摞(册子)S2的过程中进行使纸摞(册子)S2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处理。而且,后处理控制部90在平坦化部(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中控制裁切处理部38以对纸摞(册子)S2的切口进行裁切。图8表示后处理控制部90的框图结构一例。如图8所示,后处理控制部90具有中央运算装置(以下称为CPU)91、RAM92、EEPROM93、半导体存储器94及通信部90a。
CPU91对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RAM92作为CPU91的作业区域来使用,EEPROM93存储CPU91所运行的程序等。
通信部90a作为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2的通信部15a通过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接口及通信机构发挥作用。作为一例,通信协议可以使用TCP、UDP、串行通信等。通信部90a根据来自CPU91的指示,在与图像形成装置2的通信部15a之间接收或发送输入信号、控制信号、数据。
半导体存储器94为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机构。半导体存储器94存储用于确定支承板61A,61B的位置的表格或者各种程序以及通过纸摞厚度检测传感器得到的纸摞S2的厚度数据。CPU91读出存储在EEPROM93或半导体存储器94中的程序,将读出的程序存储在RAM92中,并运行该程序。例如,CPU91运行存储在RAM92中的程序,根据纸摞S2的厚度对第三移动部用驱动源进行驱动控制。
CPU91分别与升降用驱动马达482、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第一保持单元用驱动马达776、第二保持单元用驱动马达876连接。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例如由有刷马达或步进马达等构成。升降用驱动马达482根据自CPU91提供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使升降机构48上下移动。
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由有刷马达或步进马达等构成,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根据自CPU91提供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沿方向X移动辊移动机构552。
第二驱动部即裁切用驱动马达380(以下称为裁切用驱动马达380)对裁切处理部38进行驱动。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由有刷马达或步进马达等构成,裁切用驱动马达380根据自CPU91提供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移动构成裁切处理部38的裁切刀。
第一保持单元用驱动马达776例如由AC马达或DC马达等构成,第一保持单元用驱动马达776根据自CPU91提供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在按压部件71与承受部件72之间按压纸摞S2,由按压部件71与承受部件72保持纸摞S2。第二保持单元用驱动马达876例如由AC马达或DC马达等构成,第二保持单元用驱动马达876根据自CPU91提供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在按压部件81与承受部件82之间按压纸摞S2,由按压部件81与承受部件82保持纸摞S2。
[纸摞保持机构的动作例]
接着,简单地说明纸摞保持机构51的动作一例。图9A~图9D表示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时的纸摞保持机构51的动作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示意性图示了图4~图6等所示的纸摞保持机构51。
如图9A所示,在册子接收位置P待机的纸摞保持机构51接收到纸摞S2时,由第二保持单元54保持接收到的纸摞S2后,纸摞保持机构51向裁切处理部38下降。平坦化单元55随着纸摞S2的输送而下降,并且在纸摞S2向裁切处理部38输送的过程中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如图9B所示,在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裁切处理部38时,裁切处理部38对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的切口进行裁切。当纸摞S2的切口的裁切结束时,如图9C所示,纸摞保持机构51向排出部39上升。平坦化单元55在纸摞S2的裁切处理过程中以及向排出部39的移动过程中均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外部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平坦化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不进行排纸处理。在纸摞S2从纸摞保持机构51排出时,如图9D所示,纸摞保持机构51向册子接收位置P下降。纸摞保持机构51一旦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时停止移动(参照图9A),然后接收接着输送来的纸摞S2。
[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例。图10和图11为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一例的流程图。下面,以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为主,说明通过与后处理装置3的后处理控制部90的通信而联动,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情况。换言之,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或后处理装置3的后处理控制部90的任一控制部都能够对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进行控制。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自先行的纸摞S2被进行平坦化处理、裁切处理、排纸处理到接收接下来的纸摞S2的时间设定为例如10秒。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00中,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来的多页纸张S1通过对折、骑马钉装订而形成纸摞S2,该纸摞S2通过纸摞输送部43的输送而到达纸摞保持机构51(平坦化单元55)。
在步骤S11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是否在操作显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选择了“平坦化”项目。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为在操作显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选择了“平坦化”项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判断为未选择“平坦化”项目的情况下进入图11所示的步骤S510。在此,后处理控制部90也能够对升降机构48进行控制,使得根据是否由平坦化单元55进行平坦化处理来使升降机构48的移动速度可变。而且,后处理控制部90也可以根据是否由平坦化单元55进行平坦化处理来使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值可变。
在步骤S12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是否在操作显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选择了“裁切”项目。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为在操作显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选择了“裁切”项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0。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为未选择“裁切”项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50。在此,后处理控制部90也能够对升降机构48进行控制,使得根据是否由裁切部处理部38进行裁切处理来使升降机构48的移动速度可变。而且,后处理控制部90也可以根据是否由裁切部处理部38进行裁切处理来使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电流值可变。
在步骤S13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平坦化时间是否为6秒以上。平坦化时间根据纸摞S2背部的平坦化程度适当选择。例如在希望使纸摞S2的方背完全平坦化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多次平坦化处理,所以作为平坦化时间选择6秒以上。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选择6秒以上作为平坦化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在此,后处理控制部90也能够对升降机构48进行控制,使得根据由平坦化单元55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时间,使升降机构48的移动速度可变。而且,后处理控制部90也可以根据由平坦化单元55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时间,使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值可变。
另一方面,在纸摞S2的背部平坦到某种程度即可的情况下或者在谋求通过缩短平坦化处理时间来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情况下,选择不足6秒作为平坦化时间。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选择不足6秒作为平坦化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50。
在作为平坦化时间选择了6秒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4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选择2.5A作为驱动升降机构48的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在将平坦化时间设定为6秒以上的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即使纸摞S2到达排出部39,在平坦化处理结束之前,也不对纸摞S2进行排纸处理。为此,在本实施例中,与将平坦化单元时间设定为不足6秒的情况相比,较小地设定电流设定值,使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速度减速。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平坦化处理结束之前的期间内,控制纸摞保持机构51使其到达排出部39。由此,能够抑制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等的功耗。
在步骤S15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5A,使保持有纸摞S2的纸摞保持机构51以350mm/s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随着该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平坦化单元55也以350mm/s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
在步骤S16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CPU91驱动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使辊移动机构552沿方向X往返移动。随着该辊移动机构552的移动,方背用辊554也沿方向X往返移动,由此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步骤S170中,包括平坦化单元55的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裁切处理部38。在步骤S18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裁切处理部38时,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对裁切处理部38的动作进行控制,进行裁切处理。具体而言,CPU91驱动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由裁切刀对纸摞S2的切口进行裁切,使纸摞S2的端部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裁切处理中也进行平坦化处理,裁切处理与平坦化处理同时进行。
在此,说明在同时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时的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的控制例。在此,后处理控制部90也可以分别控制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使得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起动时间与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为不同的时间。图12A表示同时起动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时的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电流波形,图12B表示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电流波形,图12C表示将双方的电流波形结合显示的情况。在图12A~图12C中,纵轴为电流值,横轴为时间。
如图12A~图12C所示,在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都采用功耗较大的有刷马达的情况下,如果在时刻t1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起动时间与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为同时,则由于双方的起动电流的时间重合,从而起动电流可能会超过电源额定电流。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错开,来避免起动电流超过电源额定电流。图13A表示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错开而起动时的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电流波形,图13B表示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电流波形,图13C表示将双方的电流波形结合显示的情况。在图13A~图13C中,纵轴为电流值,横轴为时间。
如图13A~图13C所示,在时刻t2起动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在时刻t1起动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由此,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起动时间与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错开,所以能够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电流小于电源额定电流,由此能够抑制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和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电流损耗。
返回到图10,在步骤S190中,如果裁切处理部38的裁切处理结束,则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5A,从而使纸摞保持机构51例如以350mm/s的移动速度从裁切处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动。
在步骤S200中,如果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过程中判断为已经经过了被设定的平坦化时间(6秒以上),则结束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通过该平坦化处理,使纸摞S2的背部平坦化。
在步骤S21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在步骤S22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使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未图示的排纸盒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当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在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不进行排纸处理,直至平坦化处理结束。
在步骤S23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将驱动升降机构48的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从2.5A变更为3.0A。之所以将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变更为3.0A,是因为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10秒期间),需要将纸摞保持机构51可靠地移动到册子接收位置P。
在步骤S24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A,例如以40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到册子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到册子接收位置P。
另一方面,在选择不足6秒作为平坦化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25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选择3.0A作为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之所以将电流设定值设为3.0A,是因为平坦化时间较短,因此,与平坦化时间为6秒以上的情况相比,需要使纸摞保持机构51快速移动。
在步骤S26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0A,使保持有纸摞S2的纸摞保持机构51以400mm/s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随着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平坦化单元55也以400mm/s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
在步骤S27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CPU91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驱动,使辊移动机构552沿方向X往返移动,随着该辊移动机构552的移动,方背用辊554也沿方向X往返移动,由此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步骤S280中,包括平坦化单元55的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裁切处理部38。在步骤S29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对裁切处理部38的动作进行控制,进行裁切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裁切处理中,也持续进行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所说明的那样,优选对电流的起动时间进行控制,使得在同时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的情况下,使平坦化处理中的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起动时间与裁切处理中的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错开。
在步骤S300中,如果裁切处理部38的裁切处理结束,则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0A,使纸摞保持机构51例如以400mm/s从裁切处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动。
在步骤S310中,如果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的过程中判断为已经经过了被设定的平坦化时间(不足6秒),则使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结束。通过该平坦化处理,使纸摞S2的背部平坦化。
在步骤S32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在步骤S33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使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未图示的排纸盒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当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在平坦化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不进行排纸处理,直至平坦化处理结束。
在步骤S34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0A,例如以40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向册子接收位置P移动。由此,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至册子接收位置P。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之前存在富裕时间的情况下使升降用驱动马达482减速。
另一方面,在已选择平坦化处理且未选择裁切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35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平坦化时间是否为4秒以上。之所以平坦化时间短于选择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双方时的时间,是因为不进行裁切处理,因此可以使纸摞保持机构51不经由裁切处理部38而直接向排出部39移动,从而缩短了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距离。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选择4秒以上作为平坦化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60,在选择不足4秒作为平坦化单元时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40。
在步骤S36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选择4秒以上作为平坦化时间的情况下,选择1.8A作为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
在步骤S37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开始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CPU91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驱动,使辊移动机构552沿方向X往返移动,随着该辊移动机构552的移动,方背用辊554也沿方向X往返移动,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步骤S38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1.8A,使保持有纸摞S2的纸摞保持机构51(平坦化单元55)以200mm/s的移动速度向排出部39移动。图像形成控制部15对平坦化单元55进行控制,在纸摞S2的移动过程中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步骤S390中,如果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的过程中判断为已经经过了被设定的平坦化时间(4秒以上),则使平坦化处理结束。通过该平坦化处理,使纸摞S2的背部平坦化。
在步骤S40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在步骤S41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使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未图示的排纸盒排出。
在步骤S42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将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从1.8A变更为2.5A。之所以将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变更为2.5A,是因为需要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至册子接收位置P。
在步骤S43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5A,例如以35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向册子接收位置P移动。由此,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至册子接收位置P。
而且,在步骤S44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选择不足4秒作为平坦化时间的情况下,选择2.0A作为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
在步骤S45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开始平坦化单元55的平坦化处理。CPU91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驱动,使辊移动机构552沿方向X往返移动,随着该辊移送机构552的移动,方背用辊554沿方向X往返移动,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步骤S46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0A,使保持有纸摞S2的纸摞保持机构51以300mm/s的移动速度向排出部39移动。图像形成控制部15对平坦化单元55进行控制,在纸摞S2的移动过程中对纸摞S2的背部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步骤S470中,如果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过程中判断为已经经过了被设定的平坦化时间(不足4秒),则使平坦化处理结束。通过该平坦化处理,使纸摞S2的背部平坦化。
在步骤S48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在步骤S49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将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未图示的排纸盒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在平坦化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不进行排纸处理,直至平坦化处理结束。
在步骤S50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0A,例如以30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到册子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至册子接收位置P。
接着,说明在步骤S110中未选择平坦化处理的情况。如图11所示,在步骤S51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是否在操作显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选择了“裁切”项目。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判断为在操作显示部14的操作界面上选择了“裁切”项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20,而判断为未选择“裁切”项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00。
在步骤S52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选择3.0A作为驱动升降机构48的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之所以将电流设定值设为3.0A,是因为在选择裁切处理的情况下,需要使纸摞保持机构51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延长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距离。
在步骤S53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0A,使保持有纸摞S2的纸摞保持机构51以400mm/s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随着该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平坦化单元55也以400mm/s的移动速度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
在步骤S540中,包括平坦化单元55的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裁切处理部38。在步骤S550中,如果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裁切处理部38,则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对裁切处理部38的动作进行控制,进行裁切处理。
在步骤S560中,如果裁切处理部38的裁切处理结束,则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0A,使纸摞保持机构51以例如400mm/s的移动速度从裁切处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动。
在步骤S57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在步骤S58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使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未图示的排纸盒排出。
在步骤S59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3.0A,以例如40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到册子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至册子接收位置P。
另一方面,在未选择裁切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60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选择2.0A作为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的电流设定值。之所以将电流设定值设为2.0A,是因为不进行裁切处理,因此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不经由裁切处理部38而直接向排出部39移动,从而缩短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距离。
在步骤S61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0A,以例如30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向排出部39移动。
在步骤S620中,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在步骤S63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在纸摞保持机构51到达排出部39时,使被纸摞保持机构51保持的纸摞S2从排出部39向未图示的排纸盒排出。
在步骤S640中,图像形成装置2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5通过向升降用驱动马达482供给已设定的电流设定值2.0A,以例如300mm/s的移动速度使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到册子接收位置P。由此,在接下来的纸摞S2到达册子接收位置P之前,能够使纸摞保持机构51返回至册子接收位置P。
[第二保持单元的其他结构例]
接着,说明第二保持单元54的其他构构一例。图14A和图14B表示第二保持单元54的结构一例。
在构成第二保持单元54的按压部件81的与承受部件82相对的端部上,设有用于固定并保持纸摞S2的位置的册子固定板810。册子固定板810的与承受部件82相对的一侧为平坦面,册子固定板810构成为能够向支承板61A上的纸摞S2侧(斜下方)滑动的结构(参照图14A)。在册子固定板810上连接有使册子固定板810滑动且包括马达等的未图示的移动机构。
同样地,在构成第二保持单元54的承受部件82的与按压部件81相对的端部上,设有用于固定并保持纸摞S2的位置的册子固定板820。册子固定板820的按压部件81一侧为平坦面,册子固定板820构成为能够向支承板61A上的纸摞S2侧(斜下方)滑动的结构(参照图14A)。在册子固定板820上连接有使册子固定板820滑动且包括马达等的未图示的移动机构。
在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情况下,通过移动机构的驱动,册子固定板810,820分别向纸摞S2侧滑动,利用册子固定板810,820从两侧按压纸摞S2。而且,册子固定板810,820将纸摞S2固定并保持在规定位置上(参照图14B)。册子固定板810,820的保持力设定为即使在进行例如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错开地固定纸摞S2的位置的力。由此,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在纸摞S2向裁切处理部38、排出部39移动过程中以及进行裁切处理过程中进行平坦化处理,所以与在临时停止输送纸摞S2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提高平坦化处理时的系统生产性。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构成为使平坦化单元55与纸摞S2的输送联动而在裁切处理部38与排出部39之间移动的结构,所以能够同时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即两个处理。
此外,在同时进行平坦化处理和裁切处理的情况下,控制为使方背用辊驱动马达555的起动时间与裁切用驱动马达380的起动时间错开,所以能够防止电流值超过电源额定电流,由此能够抑制电流损耗。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是否进行平坦化处理以及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时间,来改变使纸摞保持机构51移动的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等的电流值,或者改变纸摞保持机构51(平坦化单元55)的移动速度。而且,也可以根据是否进行裁切处理,来改变升降用驱动马达482等的电流值,或者改变纸摞保持机构51的移动速度。由此,因为能够向驱动源供给合适的电流,所以能够抑制电流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包括对上述实施方式实施各种变更的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纸摞S2向裁切处理部38移动期间、纸摞S2的裁切处理时、纸摞S2从裁切处理部38向排出部39移动期间进行了平坦化处理,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纸摞S2移动的任一时间进行平坦化处理。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黑白的图像形成装置2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能够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适用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册子形成部,其对纸张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而形成册子;
平坦化部,其对由所述册子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
移动部,其与所述册子的输送联动而使所述平坦化部移动;
控制部,其对所述平坦化部进行控制,使得在由所述移动部输送所述册子的过程中进行使所述册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册子的切口进行裁切的裁切部;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裁切部进行控制,使得在由所述平坦化部进行平坦化处理过程中对所述册子的切口进行裁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所述平坦化部的第一驱动部;
驱动所述裁切部的第二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使得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起动时间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起动时间为不同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是否由所述平坦化部进行平坦化处理,来改变所述移动部的移动速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所述移动部的第三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是否由所述平坦化部进行平坦化处理,来改变所述第三驱动部的电流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平坦化部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时间,来改变所述移动部的移动速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所述移动部的第三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平坦化部进行平坦化处理的时间,来改变所述第三驱动部的电流值。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是否由所述裁切部进行裁切处理,来改变所述移动部的移动速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所述裁切部的第二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是否由所述裁切部进行裁切处理,来改变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电流值。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对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供给来的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所述后处理装置具有:
册子形成部,其对纸张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而形成册子;
平坦化部,其对由所述册子形成部形成的所述册子的背部进行平坦化;
移动部,其与所述册子的输送联动而使所述平坦化部移动;
控制部,其对所述平坦化部进行控制,使得在由所述移动部输送所述册子的过程中进行使所述册子的背部平坦化的平坦化处理。
CN201410145383.1A 2013-04-11 2014-04-11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4097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3077A JP5776720B2 (ja) 2013-04-11 2013-04-11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3-083077 2013-04-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7979A CN104097979A (zh) 2014-10-15
CN104097979B true CN104097979B (zh) 2017-05-31

Family

ID=5166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5383.1A Active CN104097979B (zh) 2013-04-11 2014-04-11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27541B2 (zh)
JP (1) JP5776720B2 (zh)
CN (1) CN104097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7949B (zh) * 2018-04-15 2024-08-02 浙江师范大学 全自动双面展平纸币整理机
CN114905801A (zh) * 2022-05-11 2022-08-16 湖北纳众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木纹纸的制造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4841B1 (de) * 1993-03-10 1998-07-01 Fer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lzen von Faltkanten an Papierprodukten
NL1008727C2 (nl) * 1998-03-27 1999-09-28 Oce Tech B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pletten van een langs een vouwlijn gevouwen product.
JP3841545B2 (ja) * 1998-04-24 2006-11-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フィニッシャ装置
JP3832126B2 (ja) * 1999-01-20 2006-10-1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1142268A (ja) * 1999-11-12 2001-05-25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1906B2 (ja) * 2004-01-27 2010-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束背面折り部平坦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60413B2 (ja) * 2004-02-27 2010-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束背面折り部平坦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17640B2 (ja) * 2004-02-27 2009-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束背面折り部平坦処理装置、シート束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37665A (ja) * 2005-11-22 2007-06-07 Ricoh Co Ltd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47627B2 (ja) * 2007-10-22 201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77005B2 (ja) * 2008-03-25 2012-11-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材処理装置
JP2010036403A (ja) 2008-08-01 2010-02-18 Duplo Corp 冊子成形装置および冊子成形方法
JP5197237B2 (ja) * 2008-08-29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65115A (ja) 2009-04-13 2010-11-25 Ricoh Co Ltd 背面形成装置、中綴じ製本装置、小口裁断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52152B2 (en) * 2009-09-10 2012-04-10 Duplo Seiko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ling paper with paste
JP5561597B2 (ja) * 2010-06-02 2014-07-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折り装置
JP5895381B2 (ja) * 2011-07-07 2016-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冊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27541B2 (en) 2016-05-03
JP2014205532A (ja) 2014-10-30
JP5776720B2 (ja) 2015-09-09
US20140308096A1 (en) 2014-10-16
CN104097979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9495B2 (en) Spine formation devic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bookbinding system
US8613435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0137930A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0198613A (ja) シ―ト断裁方法、シ―ト断裁装置、シ―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6097A (ja) シート整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00030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3054832A (ja) 用紙後処理方法、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8966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01520623B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成像设备
JP2012250847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CN104097979B (zh)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US8226076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44446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本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168967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US20090152787A1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062807A (ja)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9036B2 (ja) 用紙折り装置、用紙搬送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255911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72321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765226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19637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03567A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2008030932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4330309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41703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