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7970B -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7970B
CN104087970B CN201410138035.1A CN201410138035A CN104087970B CN 104087970 B CN104087970 B CN 104087970B CN 201410138035 A CN201410138035 A CN 201410138035A CN 104087970 B CN104087970 B CN 104087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idium dioxide
preparation
coating
cupric oxide
oxide do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80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7970A (zh
Inventor
任占冬
张奇
朱玉婵
刘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380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7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7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7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7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des For Compound Or Non-Metal Manufactur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该阳极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钛基体的预处理2)配制涂覆溶液:将CuO的前驱体和IrO2的前驱体溶于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制成前驱体涂覆液;3)热分解法制备涂层:利用浸渍提拉法在预处理后的钛板上均匀覆盖上述涂覆溶液,焙烧、冷却;如此涂覆、烘干、焙烧、冷却过程循环多次,最后一次在300‑500℃下焙烧1‑3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4)后处理:将上一步制备好的涂层电极放入浓硫酸中浸渍或者放入稀硫酸中进行电化学处理即得。该阳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在电化学工业中,其关键技术在电解槽中电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阳极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在氯碱工业、海水电解以及氧化电解水制备中都对阳极材料要求很高,特别是氧化电解水的制备,因为其氯离子含量很少,阳极不仅存在析氯反应,还存在大量的析氧反应,阳极过电势大,而且其析氯和析氧的电流效率及产率影响着氧化电解水的杀菌活性。所以我们希望其具有低阳极过电位,这样会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目前采用阳极材料多数是用Pt/Ti、Pt-IrO2/Ti以及Pt-IrO2-PdO2/Ti,Pt的价格昂贵且资源有限;少量人使用纯Ti板做阳极材料,其效率很低,且氧化后极容易失去活性。目前在氯碱工业中经常使用Ti基贵金属氧化物阳极,其中具有代表性是二氧化铱涂层电极,但其电催化活性仍不够理想,稳定性也不够。
所以,为了满足氧化电解水制备等高要求电解槽中的应用,提高电化学活性,延长阳极使用寿命,必须对阳极电极材料进行改进。其主要方法有:(1)对基体的改进:主要是通过在基体表面涂覆一层更加稳定的导电层,降低阳极使用过程中钛基体发生的溶解氧化;(2)活性层氧化物的改进:在活性层中引入一些惰性氧化物,提供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如TiO2、Ta2O5、SiO2、SnO2等。(3)制备方法上改进:改进热分解温度及热处理制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该阳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所述阳极包括钛基体及形成于所述钛基体表面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涂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涂层中Cu占的摩尔分数为25-75%。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钛基体的预处理:包括喷砂、除油、超声波酸刻蚀、清洗及烘干;
2)配制涂覆溶液:将CuO的前驱体和IrO2的前驱体溶于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制成前驱体涂覆液,其中前驱体涂覆液中铱离子和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3:1-3,铱离子和铜离子的总摩尔浓度为0.1-0.3mol/L;
3)热分解法制备涂层:利用浸渍提拉法在预处理后的钛板上均匀覆盖上述涂覆溶液,提拉速度2-10cm/min;然后放入干燥箱中,80℃烘干5-10min,直到表面涂覆溶液烘干;再将其放入马弗炉中,在300-500℃下焙烧5-10min,使其表面生产氧化物涂层;从马弗炉中取出后在空气中冷却5-10min;如此涂覆、烘干、焙烧、冷却过程循环多次(优选为10-20次),最后一次在300-500℃下焙烧1-3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IrO2-CuO电极材料;
4)后处理:将上一步制备好的涂层电极放入浓硫酸中浸渍或者放入稀硫酸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得到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波酸刻蚀步骤具体是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钛基体,处理时间为10min-180min,频率为40-80kHz,温度90-100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CuO的前驱体为CuCl2、Cu(NO3)2、Cu(OH)2或Cu2(OH)2CO3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IrO2的前驱体为H2IrCl6、IrCl3、IrCl4、K2IrCl6或Na2IrCl6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H2IrCl6和CuCl2的摩尔比为3:1、1:1或1:3。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乙醇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1。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放入稀硫酸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在0.5M硫酸中,参比电极为可逆氢参比电极,对电极为碳纸,工作电极为步骤3)得到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电极,扫描范围为0-1.0V,扫描段数为100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单,所得到的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阳极电催化材料的晶粒细小,并呈多孔特征。阳极的析氯、析氧电催化活性高,而且使用寿命长,且由于部分贵金属被铜代替,所以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经超声波酸腐蚀处理20min的钛基体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经超声波酸腐蚀处理40min的钛基体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的X射线衍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将10cm×5cm的TA1钛板首先经过喷砂处理,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质量分数为10%碳酸钠溶液碱洗10min除油,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去离子水水洗,再用10wt%草酸在96℃下分别活化20min(处理后的钛基体的FESEM图如图1所示)和40min(处理后的钛基体的FESEM图如图2所示),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保存在无水乙醇中。称取CuCl2·2H2O固体1.7048g,H2IrCl6·6H2O液体5.1505g,分别溶于体积比1:1的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液100mL中,使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为0.2mol.L-1,而且Ir:Cu=1:1(mol),充分混合后制成前驱体涂覆液。将处理好的钛基体插入装有涂覆液的特制容器中,采用提拉法继续涂膜,提拉速度为2cm.min-1;提拉结束后在80℃烘干10min;然后放入马弗炉内,500℃下焙烧10min;然后取出冷却到室温。然后重复以上操作10次,最后一次在500℃下焙烧2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从马弗炉中取出。再将上述过程制备好的电极,放入0.5M硫酸中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扫描,然后缓慢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随后进行电极材料强化寿命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试验条件:阳极是上述制备电极,有效面积1cm2;阴极是1Cr18Ni19Ti不锈钢,有效电极面积8cm2;电解液是0.5M H2SO4;电解液温度40±1℃;电流密度为200mA/dm2,当电解槽电压开始迅速大幅度上升时停止试验。
表1
实施例2
将10cm×5cm的TA1钛板首先经过喷砂处理,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质量分数为10%碳酸钠溶液碱洗10min除油,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去离子水水洗,再用10wt%草酸在96℃下活化4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保存在无水乙醇中。称取CuCl2·2H2O固体和H2IrCl6·6H2O液体,分别溶于体积比1:1的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液100mL中,使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为0.2mol.L-1,而且Ir:Cu=1:1(mol),充分混合后制成前驱体涂覆液。将处理好的钛基体插入装有涂覆液的特制容器中,采用提拉法继续涂膜,提拉速度为5cm.min-1;提拉结束后在80℃烘干10min;然后放入马弗炉内,450℃下焙烧10min;然后取出冷却到室温。然后重复以上操作10次,最后一次在450℃下焙烧2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从马弗炉中取出。再将上述过程制备好的电极,放入浓硫酸中浸渍15min,然后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将10片同样制备的电极组成电解槽A,通过0.05%的食盐水进行电解,电解后利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含量。另外,利用同实施例2大致相同的方法,仅Ir:Cu的摩尔比另取3:1和1:3制备得到电极,再分别组成电解槽B和C,测定有效氯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3
将10cm×5cm的TA1钛板首先经过喷砂处理,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质量分数为10%碳酸钠溶液碱洗10min除油,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去离子水水洗,再用10wt%草酸在96℃下活化4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保存在无水乙醇中。称取一定量CuCl2·2H2O固体1.7048g,H2IrCl6·6H2O液体5.1505g,分别溶于体积比1:1的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液100mL中,使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为0.2mol.L-1,而且Ir:Cu=1:1(mol),充分混合后制成前驱体涂覆液。将处理好的钛基体插入装有涂覆液的特制容器中,采用提拉法继续涂膜,提拉速度为10cm.min-1;提拉结束后在80℃烘干10min;然后放入马弗炉内,400℃下焙烧10min;然后取出冷却到室温。然后重复以上操作10次,最后一次在400℃下焙烧2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从马弗炉中取出。再将上述过程制备好的电极,放入浓硫酸中浸渍5min,然后缓慢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将10片同样制备的电极组成电解槽,通过0.05%的食盐水进行电解,电解后利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含量为72.46mg.L-1
实施例4
将10cm×5cm的TA1钛板首先经过喷砂处理,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质量分数为10%碳酸钠溶液碱洗10min除油,然后在超声波作用下用去离子水水洗,再用10wt%草酸在96℃下活化4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保存在无水乙醇中。称取一定量Cu(NO3)2·3H2O固体2.4160g,IrCl3固体2.9858g,分别溶于体积比1:1的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液100mL中,使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为0.2mol.L-1,而且Ir:Cu=1:1(mol),充分混合后制成前驱体涂覆液。将处理好的钛基体插入装有涂覆液的特制容器中,采用提拉法继续涂膜,提拉速度为10cm.min-1;提拉结束后在80℃烘干10min;然后放入马弗炉内,300℃下焙烧10min;然后取出冷却到室温。然后重复以上操作10次,最后一次在300℃下焙烧3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从马弗炉中取出。再将上述过程制备好的电极,放入浓硫酸中浸渍5min,然后缓慢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得到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将10片同样制备的电极组成电解槽,通过0.05%的食盐水进行电解,电解后利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含量为74.04mg.L-1

Claims (9)

1.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包括钛基体及形成于所述钛基体表面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涂层,所述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涂层的表面为富含二氧化铱的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涂层中Cu占的摩尔分数为25-75%。
3.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钛基体的预处理:包括喷砂、除油、超声波酸刻蚀、清洗及烘干;
2)配制涂覆溶液:将CuO的前驱体和IrO2的前驱体溶于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制成前驱体涂覆液,其中前驱体涂覆液中铱离子和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3:1-3,铱离子和铜离子的总摩尔浓度为0.1-0.3mol/L;
3)热分解法制备涂层:利用浸渍提拉法在预处理后的钛板上均匀覆盖上述涂覆溶液,提拉速度2-10cm/min;然后放入干燥箱中,直到表面涂覆溶液烘干;再将其放入马弗炉中,在300-500℃下焙烧5-10min;从马弗炉中取出后在空气中冷却;如此涂覆、烘干、焙烧、冷却过程循环多次,最后一次在300-500℃下焙烧1-3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IrO2-CuO电极材料;
4)后处理:将上一步制备好的涂层电极放入浓硫酸中浸渍或者放入稀硫酸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然后洗净,得到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波酸刻蚀步骤具体是超声波辅助草酸处理钛基体,处理时间为10min-180min,频率为40-80kHz,温度90-10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CuO的前驱体为CuCl2、Cu(NO3)2、Cu(OH)2或Cu2(OH)2CO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IrO2的前驱体为H2IrCl6、IrCl3、IrCl4、K2IrCl6或Na2IrCl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H2IrCl6和CuCl2的摩尔比为3:1、1:1或1: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乙醇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放入稀硫酸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在0.5M硫酸中,参比电极为可逆氢参比电极,对电极为碳纸,工作电极为步骤3)得到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电极,扫描范围为0-1.0V,扫描段数为100段。
CN201410138035.1A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087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8035.1A CN104087970B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8035.1A CN104087970B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7970A CN104087970A (zh) 2014-10-08
CN104087970B true CN104087970B (zh) 2016-09-14

Family

ID=5163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8035.1A Active CN104087970B (zh) 2014-04-04 2014-04-04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79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1966A (zh) * 2015-01-30 2015-04-29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一种三维电催化复合电极板的制备方法
CN105803482A (zh) * 2016-03-17 2016-07-27 同济大学 一种电解水制氢用电解池的集电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及用途
CN107226488B (zh) * 2016-03-24 2019-04-0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纯度二氧化铱的制备方法
CN107419292B (zh) * 2017-04-10 2019-12-13 广东卓信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析氯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7359330B (zh) * 2017-07-04 2020-05-08 福州大学 一种石墨烯掺杂的二氧化铱基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0652B (zh) * 2017-08-04 2019-09-0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单一取向氧化铱纳米阵列制备及膜电极的构筑方法
CN107779847B (zh) * 2017-09-25 2018-11-02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钛阳极及其喷涂热解制备方法
CN108301019A (zh) * 2018-03-12 2018-07-20 广东卓信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极制备工艺
CN111850601B (zh) * 2020-07-17 2023-10-31 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电极加工工艺及设备
CN114016024A (zh) * 2021-10-15 2022-02-08 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通量制备贵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5834A (zh) * 2009-05-26 2009-10-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钛电极基体表面预处理的方法
CN102677092A (zh) * 2012-05-30 2012-09-19 浙江大学 一种钛阳极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5834A (zh) * 2009-05-26 2009-10-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钛电极基体表面预处理的方法
CN102677092A (zh) * 2012-05-30 2012-09-19 浙江大学 一种钛阳极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基IrO2+Ta2O5阳极在H2SO4溶液中的电解时效行为;胡吉明;《物理化学学报》;20020130;第18卷(第1期);第14-20页 *
金属氧化物涂层钛阳极的研究进展;刘军梅等;《电镀与精饰》;20121115;第34卷(第11期);第19页2.1.3铱系涂层钛阳极 *
钛基IrO2-Ta2O5涂层阳极电化学多孔性研究;胡吉明等;《稀有金属》;20001004;第24卷(第5期);第346页1.1电极的制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7970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7970B (zh) 一种表面富含二氧化铱的氧化铜掺杂二氧化铱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2426B (zh) 一种改性二氧化锰催化剂及改性二氧化锰催化剂电极和制备方法
CN103014755B (zh) 一种长寿命钛基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4294311B (zh) 一种铂铱氧化物合金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4404566B (zh) 一种以修饰TiO2纳米管阵列为中间层的钛基二氧化铅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91513B (zh) 一种不溶性钛基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621540A (zh) 一种降解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方法
Fu et al. Synthesis of Pd/TiO2 nanotubes/Ti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cidic solution
CN107188273A (zh) 一种三维碳基金属氧化物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3264573B (zh) 一种双极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及废水处理系统
CN103253743A (zh) 一种Fe掺杂PTFE-PbO2/TiO2-NTs/Ti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10258A (zh) 一种铜箔表面三维结构的构造方法
CN110670089B (zh) 一种c-n共掺杂二氧化钛电极的制备方法、在酸性溶液中电解水产双氧水的应用
CN104451678A (zh) 钕掺杂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1956194A (zh) 一种TiO2薄膜修饰的钛基β-PbO2光电极的制备方法
JP2024010240A (ja) 水素発生用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水素発生用電極を用いた電気分解方法
CN110302772B (zh) 一种负载型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9918B (zh) 一种碳纳米管修饰二氧化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60451B (zh) 一种疏水天然纤维复合二氧化铅阳极的制备方法
CN102586836A (zh) 一种介孔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0684990A (zh) 一种磷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18583A (zh) 一种电解阳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88317A (zh) 一种二氧化铈膜的制备方法
CN102978678A (zh) 氯化亚铜薄膜的阳极氧化制备方法
KR101676699B1 (ko) 텅스텐 산화물 전극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5

Address after: 430015, No. 26, Jiang Da Road, Jiang'an District, Hubei, Wuhan

Applicant after: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30015, No. 26, Jiang Da Road, Jiang'an District, Hubei, Wuhan

Applicant before: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6

Address after: 2 / F, No.5, daijia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ture City, 888 Hanhuang Road,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15 No.26 Jiangda Road,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LIHUI NEW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