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8342A - 起伏部件 - Google Patents

起伏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8342A
CN104058342A CN201410099481.6A CN201410099481A CN104058342A CN 104058342 A CN104058342 A CN 104058342A CN 201410099481 A CN201410099481 A CN 201410099481A CN 104058342 A CN104058342 A CN 104058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connecting rod
jib
framework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94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8342B (zh
Inventor
稻田景子
黒津仁史
高冈大辅
市川靖生
宫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lco Cran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lco Cran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lco Cran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elco Cran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5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8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8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68Jibs foldable or otherwise adjustable in configu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伏部件,包括臂架和副臂,副臂包括调整相对于该副臂的框架的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的位置调整保持部,臂架包括:在副臂取突出姿势时支撑副臂脚以使其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在副臂取内收姿势时支撑副臂的被支撑部以使其能够旋转的第二支撑部;以及支撑第二连接部以使其能够以与被第一支撑部支撑的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三支撑部。位置调整保持部将第二连杆的特定部位连接于框架,以使将相对于框架的第二连杆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更为第二连接部的旋转中心与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相对位置,并且,将第二连杆保持在变更后的相对位置。据此,能够容易进行将第二连杆组装于臂架的作业。

Description

起伏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工程机械的起伏部件。
背景技术
从以往已知有设置在工程机械的起伏部件。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0-61496号等中示出了此种起伏部件的一例。该公报中公开的起伏部件具有臂架和副臂,该副臂以能够相对于臂架起伏的方式被安装于该臂架。并且,所述公报中公开的副臂是内收支撑式的副臂。内收支撑式的副臂具有两个旋转轴来作为该副臂相对于臂架旋转的旋转轴。两个旋转轴中的其中一个是起重作业时的旋转轴(参照上述公报的图5中的符号F-1、B-1)。该旋转轴相当于副臂脚的旋转轴。另一个旋转轴是组装分解起重机时的旋转轴(参照上述公报的图6中的符号F-2、B-2)。该旋转轴是当副臂取内收姿势时被臂架支撑的支撑部的旋转轴。由此,通过使副臂具有两个旋转轴,从而能够抑制起重作业时在臂架产生的弯曲力矩,且在组装分解起重机时,使副臂能够取内收姿势(副臂被配置在倒伏的臂架之下的姿势)。并且,通过使副臂取内收姿势,能够减少起重机的组装分解所需的空间。
内收支撑式的副臂具有用于连接副臂和臂架的内收连杆机构(关节机构)(参照上述公报的图5~7中的符号47、49)。内收连杆机构包括能够以与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一连杆(参照上述公报的图5中的符号49)和能够以与支撑部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第二连杆(参照上述公报的图6及图7中的符号47)。
如上所述的以往的起伏部件为了将第二连杆安装于臂架,需要使第二连杆的顶端部的中心轴与副臂脚的中心轴对准位置(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此时,在以往的起伏部件中,需要用辅助起重机等来移动第二连杆的顶端部。例如,需要用辅助起重机等来使第二连杆的顶端部上下移动。因此,存在将第二连杆组装于臂架的作业费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将第二连杆组装于臂架的作业的起伏部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与被支撑部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所述被支撑部在副臂取内收姿势时被臂架支撑。
本发明涉及的起伏部件,设置在工程机械中,包括:臂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臂架的顶端部的副臂,其中,所述副臂包括:框架;副臂脚,被设置在构成所述副臂的基端部的所述框架的一端部,当所述副臂取从所述臂架的顶端部突出延伸的突出姿势时,被所述臂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臂架旋转;被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当所述副臂取从所述臂架的顶端部朝向所述臂架的基端部而沿所述臂架的腹面延伸的内收姿势时,被所述臂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臂架旋转;第一连杆,被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便能够以与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第一轴为中心旋转;第二连杆,被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便能够以与所述被支撑部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第二轴为中心旋转;以及位置调整保持部,用于调整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被设置在从该第一连杆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且能够装卸于所述臂架,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被设置在从该第二连杆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且能够装卸于所述臂架,所述臂架包括:第一支撑部,被设置在该臂架的顶端部,并在所述副臂取所述突出姿势时,将所述副臂脚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二支撑部,被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臂架的腹面侧偏离的位置,并在所述副臂取所述内收姿势时,将所述被支撑部支撑为能够旋转;以及第三支撑部,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支撑为能够装卸,并以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以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撑该第二连接部,所述位置调整保持部,将所述第二连杆中从所述第二轴偏离的特定部位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使将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连杆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更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相对位置,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杆保持在变更后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进行将第二连杆组装于臂架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面观察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的工程机械的图。
图2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工程机械的臂架10的臂架顶端部10t以及下部副臂40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下部副臂40的图。
图4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IV方向观察下部副臂40的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下部副臂40的V-V线剖视图,是表示内连杆52的周边部分的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下部副臂40的VI-VI线剖视图,表示位置调整保持部60的剖面。
图7的(A)是表示下部副臂40被安装在图2所示的臂架顶端部10t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下部副臂40从(A)所示的状态反转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B),说明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6的起重机1。
如图1所示,起重机1是具备起伏部件6的工程机械,例如是移动式起重机。起重机1包括起重机主体5和起伏部件6。
起重机主体5包括下部主体5a和上部回转体5b。下部主体5a例如是下部行走体。具体而言,下部主体5a例如是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此外,下部主体5a也可以为轮式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5b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下部主体5a。
起伏部件6用于起重作业(悬吊作业)。起伏部件6以能够起伏的方式设置在起重机主体5。起伏部件6包括臂架10、撑杆20以及副臂30。
臂架10以能够起伏的方式安装于起重机主体5的上部回转体5b上。臂架10例如是具有格子状结构等的棒状结构物(格子状臂架)。在具有例如格子状结构等的棒状结构物的这一点上,撑杆20以及副臂30与臂架10相同。在此,设臂架10的轴向为臂架轴向Xb。设使臂架10倒伏时,即、臂架轴向Xb与地面G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时的臂架10的上下方向为臂架上下方向Yb。设臂架上下方向Yb上的臂架10的背面侧为臂架背面侧Yb1。即,设以臂架轴向Xb与地面G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使臂架10倒伏的状态下的臂架10的上面侧为臂架背面侧Yb1。设臂架上下方向Yb上的臂架10的腹面侧为臂架腹面侧Yb2。即,设以臂架轴向Xb与地面G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使臂架10倒伏的状态下的臂架10的下面侧为臂架腹面侧Yb2。此外,臂架10具有被安装于上部回转体5b的基端部和该基端部的相反侧的顶端部(以下称为臂架顶端部10t)。
臂架顶端部10t能够应对内收支撑方式。如图2所示,臂架顶端部10t包括臂架顶端架11、臂架侧副臂脚15f、臂架侧支撑部15s、内连杆安装支架17i以及外连杆安装支架17o。
臂架侧副臂脚15f以及臂架侧支撑部15s设置在臂架顶端架11(臂架顶端部10t)上。臂架侧副臂脚15f是本发明的第一支撑部的一例,臂架侧支撑部15s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撑部的一例。臂架侧副臂脚15f以及臂架侧支撑部15s分别具有例如U字状的开口。即,臂架侧副臂脚15f以及臂架侧支撑部15s分别具有周缘的一部分开放的开口。此外,臂架侧副臂脚15f以及臂架侧支撑部15s也可以分别为圆柱状部件。当副臂30取后述的突出姿势时,臂架侧副臂脚15f支撑副臂侧副臂脚45f(后述)以使其能够旋转。具体而言,臂架侧副臂脚15f支撑副臂侧副臂脚45f,以使副臂侧副臂脚45f能够以沿后述的副臂横向Zj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此外。臂架侧副臂脚15f支撑副臂侧副臂脚45f,以便在将下部副臂40(后述)组装于臂架顶端部10t时,下部副臂40能够以沿后述的副臂横向Zj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当副臂30取后述的内收姿势(参照图1)时,臂架侧支撑部15s支撑副臂侧支撑部45s(后述),以使其能够旋转。具体而言,臂架侧支撑部15s支撑副臂侧支撑部45s,以使副臂侧支撑部45s能够以沿后述的副臂横向Zj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臂架侧副臂脚15f配置在比臂架侧支撑部15s更接近臂架10的中心轴的一侧,即、配置在与臂架侧支撑部15s相比更靠近臂架背面侧Yb1的位置。换言之,臂架侧支撑部15s设置在从臂架侧副臂脚15f向臂架腹面侧Yb2偏离的位置。
内连杆安装支架17i以及外连杆安装支架17o设置在臂架顶端架11(臂架顶端部10t)。内连杆安装支架17i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支撑部的一例。内连杆安装支架17i以及外连杆安装支架17o分别具有销孔。内连杆安装支架17i的销孔被设置成与臂架侧副臂脚15f同心(同轴)。外连杆安装支架17o的销孔被设置成与臂架侧支撑部15s同心(同轴)。
撑杆20(参照图1)通过钢丝绳(未图示)连接于副臂30。撑杆20通过拉拽钢丝绳,使副臂相对于臂架10立起,通过松开钢丝绳,使副臂30相对于臂架10倒伏。撑杆20以能够起伏的方式安装于臂架顶端部10t。撑杆20包括两个撑杆,即前撑杆以及后撑杆。
副臂30是通过图略的绳索以及图略的吊钩来悬吊吊载的结构物。副臂30被安装于臂架顶端部10t。副臂30是能够相对于臂架10起伏的俯仰副臂。副臂30是内收支撑式副臂。本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6被构成为使副臂30能够取突出姿势和内收姿势,其中,所述突出姿势是指副臂30从臂架顶端部10t突出地延伸的姿势,所述内收姿势是指副臂30从臂架顶端部10t向臂架10的基端部侧沿臂架10的腹面延伸的姿势(参照图1)。突出姿势例如为在起重作业时臂架10立起的状态下,副臂30从臂架顶端部10t向前斜上方突出延伸的姿势。此外,如图7(A)所示,副臂30的下部副臂40(后述)从臂架顶端部10t突出延伸的姿势也属于突出姿势。在此,设副臂30的轴向为副臂轴向Xj。设副臂轴向Xj上的副臂30的基端侧为副臂基端侧Xj1。即,设副臂30中安装于臂架顶端部10t的端部侧为副臂基端侧Xj1。设副臂轴向Xj上的副臂30的顶端侧为副臂顶端侧Xj2。即,设副臂轴向Xj上的基端侧Xj1的相反侧为副臂顶端侧Xj2。设在使副臂30处于内收姿势时,即、将副臂30配置在倒伏的臂架10下时的副臂30的上下方向为副臂上下方向Yj。设副臂上下方向Yj上的副臂30的背面侧、即处于内收状态的副臂30的下侧为副臂背面侧Yj1。设副臂上下方向Yj上的副臂30的腹面侧、即处于内收状态的副臂30的上侧设为副臂腹面侧Yj2。设垂直于副臂轴向Xj以及副臂上下方向Yj的副臂30的横向为副臂横向Zj。副臂30能够在副臂轴向Xj上分割。即,副臂30具有多个单位副臂。具体而言,副臂30例如具有上部副臂31、中间副臂33、中间收缩副臂35以及下部副臂40来作为多个单位副臂。上部副臂31、中间副臂33、中间收缩副臂35以及下部副臂40被配置成依次从副臂顶端侧Xj2向副臂基端侧Xj1排列。此外,构成副臂30的单位副臂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上述所述的4个,也可以为1至3个或5个以上。
下部副臂40是能够在副臂轴向Xj上分割的副臂30的构成要素中最位于副臂基端侧Xj1的要素(单位副臂)。如图4所示,下部副臂40左右对称。即,下部副臂40在副臂横向Zj上对称。如图3所示,下部副臂40包括框架41、4个辊子44、内收支撑机构45以及2个位置调整保持部60以及两个外连杆保持部70。
框架41是下部副臂40的主体部。框架41为大致三角柱状。框架41由管以及板等构成。框架41包括4个主件41a、多个连接件41b、4个板件41c以及突出部41d。
从副臂轴向Xj观察时,4个主件41a被配置在框架41的四边形剖面的4个角落。主件41a由管构成。此外,连接件41b也同样由管构成。在此,框架41的轴线沿副臂轴向Xj延伸。设该框架41的轴线为轴线A41。轴线A41是通过4个主件41a之间的中央的中心线。即,轴线A41通过在副臂上下方向Yj上相邻的2个主件41a之间的中央,且通过在副臂横向Zj上相邻的2个主件41a之间的中央。
如图4所示,多个连接件41b包含连接主件41a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将该第一连接件和主件41a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以及将第一连接件彼此连接的第三连接件。例如,作为第一连接件,有沿副臂上下方向Yj延伸的纵件(参照图3)以及沿副臂横向Zj延伸的横件(参照图4)。此外,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三连接件是相对于副臂轴向Xj、副臂上下方向Yj以及副臂横向Zj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倾斜延伸的斜件。
4个板件41c将副臂侧副臂脚45f(后述)支撑于主件41a。4个板件41c中的各2个分别成对。该成对的2个板件41c在副臂横向Zj上夹住2个主件41a和1个副臂侧副臂脚45f。
如图3所示,突出部41d是用于安装后述的内连杆基端部52f的部分。突出部41d比主件41a更向副臂腹面侧Yj2突出。如图5所示,突出部41d被固定于例如连接件41b上。突出部41d例如为板状。
辊子44是使图7(A)、(B)所示的下部副臂40的反转容易的部件。如图3所示,辊子44使副臂顶端侧Xj2的下部副臂40的端部相对于地面G(参照图7(A))滑动自如。辊子44被设置在副臂顶端侧Xj2的框架41的端部。4个辊子44被设置在4个主件41a的各顶端部。
内收支撑机构45是根据相对于臂架10(参照图1)的副臂30的起伏角度,变更相对于臂架10的副臂30的旋转中心的机构。内收支撑机构45是用于将副臂30折叠于臂架10的装置。内收支撑机构45(参照图3)包含副臂侧副臂脚45f、副臂侧支撑部45s以及内收连杆机构50。
在进行起重作业时等的起重机1中,副臂侧副臂脚45f是作为副臂30相对于臂架10旋转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副臂侧副臂脚45f是在副臂30取所述突出姿势时,以能够相对于臂架10旋转的方式被臂架侧副臂脚15f支撑的部分。该副臂侧副臂脚45f是本发明的副臂脚的一例。如图2所示,副臂侧副臂脚45f被设置在副臂基端侧Xj1的框架41的端部。副臂侧副臂脚45f能够安装于臂架侧副臂脚15f。具体而言,副臂侧副臂脚45f是能够嵌入于臂架侧副臂脚15f的U字状开口的圆柱状。更具体而言,副臂侧副臂脚45f是具有比臂架侧副臂脚15f的开口周缘的被开放的部分的宽度小的直径的圆柱状,能够通过该被开放的部分而嵌入于开口内。此外,在臂架侧副臂脚15f为圆柱状的情况下,副臂侧副臂脚45f具有该圆柱状的臂架侧副臂脚15f能够嵌入的U字状的开口。具体而言,在臂架侧副臂脚15f为圆柱状的情况下,副臂侧副臂脚45f具有周缘的一部分以该圆柱状的臂架侧副臂脚15f能够通过的宽度开放的开口。
副臂侧支撑部45s是在副臂30如图1所示地处于内收姿势时,成为副臂30相对于臂架30旋转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副臂侧支撑部45s是被臂架侧支撑部15s支撑的部分,以使当副臂30取所述内收姿势时能够相对于臂架10旋转。该副臂侧支撑部45s是本发明的被支撑部的一例。如图2所示,副臂侧支撑部45s在比副臂侧副臂脚45f更位于副臂顶端侧Xj2的位置设置在框架41。副臂侧支撑部45s能够安装于臂架侧支撑部15s。具体而言,副臂侧支撑部45s呈圆柱状,其能够嵌入于臂架侧支撑部15s的U字状的开口。更具体而言,副臂侧支撑部45s是具有比臂架侧支撑部15s的开口周缘的被开放的部分的宽度小的直径的圆柱状,能够通过该被开放的部分而嵌入于开口内。此外,在臂架侧支撑部15s为圆柱状的情况下,副臂侧支撑部45s具有该圆柱状的臂架侧支撑部15s能够嵌入的U字状的开口。具体而言,在臂架侧支撑部15s为圆柱状的情况下,副臂侧支撑部45s具有周缘的一部分以该圆柱状的臂架侧支撑部15s能够通过的宽度开放的开口。
内收连杆机构50是将下部副臂40和臂架顶端部10t相连接的机构。内收连杆机构50包括棒状或板状的多个连杆部件。具体而言,内收连杆机构50包括2个外连杆51和2个内连杆52。外连杆51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杆的一例,内连杆52是本发明的第二连杆的一例。
如图4所示,2个外连杆51在副臂横向Zj上设置在框架41两侧的主件41a的外侧。如图3所示,外连杆51以能够相对于框架41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框架41上。外连杆51包括外连杆基端部51f和外连杆顶端部51t。在图4中,在外连杆基端部51f的中心轴和外连杆顶端部51t的中心轴分别附上了对应的符号。关于这一点,在后述的内连杆基端部52f及内连杆顶端部52t中也一样。此外,中心轴相当于销的中心轴或销孔的中心轴。
外连杆基端部51f是外连杆5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是成为外连杆51相对于框架41(参照图3)旋转的旋转中心的部分。该外连杆基端部51f与副臂侧副臂脚45f同心设置。即,外连杆51被连接于框架41,以便能够以与副臂侧副臂脚45f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成为外连杆51的旋转中心的轴是本发明的第一轴的一例。该成为外连杆51的旋转中心的轴的延伸方向与副臂横向Zj一致。
外连杆顶端部51t是外连杆51中外连杆基端部51f的相反侧的端部。即,外连杆顶端部51t设置在从外连杆51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外连杆顶端部51t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于臂架10(参照图7(A))的外连杆安装支架17o上。该外连杆顶端部51t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接部的一例。外连杆顶端部51t包括销孔。外连杆顶端部51t通过销而被安装于外连杆安装支架17o上。即,在外连杆顶端部51t的销孔与外连杆安装支架17o的销孔的同心配置的状态下将销插入这些销孔,由此,外连杆顶端部51t被安装于外连杆安装支架17o上。
如图4所示,2个内连杆52在副臂横向Zj上设置在框架41的两端部的内侧。具体而言,各内连杆52被设置在位于副臂横向Zj上的框架41的两端的各主件41a的内侧。各内连杆52例如包括2个板件。如图5所示,内连杆52以能够相对于框架41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框架41。内连杆52包括内连杆基端部52f、内连杆顶端部52t以及位置调整保持用销孔52z。
内连杆基端部52f是内连杆5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是成为内连杆52相对于框架41旋转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如图3所示,该内连杆基端部52f与副臂侧支撑部45s同心设置。即,内连杆52被连接于框架41的突出部41d,以便能够以与副臂侧支撑部45s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成为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的轴是本发明的第二轴的一例。该成为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的轴的延伸方向与副臂横向Zj一致。
内连杆基端部52f被配置成使框架41的连接件41b(参照图3及图4)容易配置。具体而言,从副臂横向Zj观察时,内连杆基端部52f被配置在从框架41的轴线A41向副臂腹面侧Yj2偏离的位置。换言之,从副臂横向Zj观察时,内连杆基端部52f从轴线A41向副臂腹面侧Yj2偏置(offset)。例如,与框架41所具有的主件41a中位于副臂腹面侧Yj2的主件41a相比,内连杆基端部52f被配置在更位于副臂腹面侧Yj2的位置。即,从副臂横向Zj观察时,成为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的轴位于从框架41的轴线A41向副臂腹面侧Yj2偏离的位置,更具体而言,与位于副臂腹面侧Yj2的主件41a相比,更位于副臂腹面侧Yj2。
内连杆顶端部52t(参照图3及图5)是内连杆52中内连杆基端部52f的相反侧的端部。即,内连杆顶端部52t被设置在从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该内连杆顶端部52t是本发明的第二连接部的一例。如图2所示,内连杆顶端部52t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于臂架10的内连杆安装支架17i上。即,内连杆安装支架17i支撑内连杆顶端部52t,以使该内连杆顶端部52t能够装卸。此外,内连杆安装支架17i支撑内连杆顶端部52t,以使内连杆顶端部52t能够以与被臂架侧副臂脚15f支撑的状态下的副臂侧副臂脚45f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内连杆顶端部52t包括销孔。内连杆顶端部52t(参照图3及图5)通过内连杆安装销P17i(参照图4)而被安装于内连杆安装支架17i上。即,在将内连杆顶端部52t的销孔与内连杆安装支架17i的销孔同心配置的状态下,将内连杆安装销P17i插入嵌合于这些销孔,由此,内连杆顶端部52t被安装于内连杆安装支架17i。
如图5所示,位置调整保持用销孔52z是位置调整保持部60的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后述)被插入的孔。
2个位置调整保持部60是调整及保持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相对位置的部分(装置、部件、机构)。各位置调整保持部60分别连接在分开设置于副臂横向Zj的两侧的2个内连杆52的各对应内连杆。位置调整保持部60将内连杆52中从作为该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的轴偏离的指定部位连接于框架41,以便将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更为内连杆顶端部52t的旋转中心与副臂侧副臂脚45f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相对位置。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各位置调整保持部60将所对应的内连杆52中的内连杆顶端部52t附近部分连接于框架41中的副臂侧副臂脚45f附近部分。此外,位置调整保持部60将内连杆52保持在变更后的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各位置调整保持部60例如包括框架固定部件61、
内连杆安装部件62以及螺丝机构63。
框架固定部件61是本发明的第一安装部的一例。如图6所示,框架固定部件61被固定于框架41。具体而言,框架固定部件61被固定于框架41的板件41c。框架固定部件61从板件41c向内连杆52侧(副臂横向Zj上的框架41的内侧)突出。框架固定部件61例如由将多个板组合而成的部件等构成。具体而言,框架固定部件61例如包括由折弯的板形成的角部件61a和加强该角部件61a的加强板61b。角部件61a被固定于板件41c。
内连杆安装部件62是本发明的第二安装部的一例。内连杆安装部件62被安装于内连杆52的所述特定的部位。内连杆安装部件62具有杆65和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
杆65通过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而被安装于内连杆52的所述特定的部位。杆65例如由彼此组合的第一板65a及第二板65b构成。第一板65a包括杆侧销孔65z。第一板65a设置在构成内连杆52的2个板之间。在第二板65b固定螺栓63b。
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被插入于杆65的杆侧销孔65z和设置于内连杆52的所述特定的部位的位置调整保持用销孔52z中,据此,将杆65连接于内连杆52。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被配置成其轴向与副臂横向Zj一致,据此,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能够限制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如图5中用两点划线所示地安装于内连杆安装销P17i,也用作内连杆安装销P17i的防脱销。
螺丝机构63是调整及保持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位置的机构。具体而言,螺丝机构63将框架固定部件61和内连杆安装部件62相互连接,以便能够变更固定于框架41的框架固定部件61与安装于内连杆52的内连杆安装部件62之间的、在内连杆52的旋转方向上的距离。此外,螺丝机构63将框架固定部件61与内连杆安装部件62之间的距离以变更后的距离保持。螺丝机构63通过框架固定部件61连接于框架41,并且通过内连杆安装部件62而连接于内连杆52。螺丝机构63包括螺栓63b和2个螺母63n。螺栓63b贯穿框架固定部件61并固定于杆65。2个螺母63n安装于螺栓63b。2个螺母63n夹住框架固定部件61,并将螺栓63b固定于框架固定部件61。
如图3及图4所示,外连杆保持部70将外连杆51连接于框架41,并且将外连杆51保持于框架41。具体而言,外连杆保持部70将外连杆51保持在该外连杆51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于框架41的特定的相对位置。该外连杆保持部70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杆保持部的一例。外连杆保持部70将框架41的侧面和外连杆顶端部51t彼此连接。具体而言,外连杆保持部70将副臂横向Zj上的框架41的外侧的面和外连杆顶端部51t彼此连接。外连杆保持部70例如为被安装于框架41的外侧的面并能够插入外连杆顶端部51t的销孔的销等。外连杆保持部70的销插入于外连杆顶端部51t的销孔,由此,外连杆顶端部51t通过外连杆保持部70而连接于框架41,据此,外连杆51相对于框架41的旋转被阻止,相对于框架41的外连杆51的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下部副臂40的运送方法)
图3所示的下部副臂40以如下所述的第一运送方法或第二运送方法被运送。
[第一运送方法]
在该第一运送方法中,在将框架41和内收连杆机构50(内连杆52及外连杆51)连接(合为一体)的状态下运送下部副臂40。根据该第一运送方法,无需将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安装于框架41的作业以及从框架41拆卸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的作业。
[第二运送方法]
在该第二运送方法中,固定相对于框架41的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的相对位置,使得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不会相对于框架41旋转,在该状态下运送下部副臂40。相对于框架41的外连杆51的相对位置通过外连杆保持部70固定。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相对位置通过位置调整保持部60固定。
(将下部副臂40安装于臂架10的方法)
以下,以工序顺序说明将下部副臂40安装于臂架10(参照图2)的方法。该安装方法包含位置调整工序、副臂脚插入工序、内连杆连接工序、外连杆连接工序、下部副臂反转工序以及其它工序。此外,在将下部副臂40安装于臂架10时,如图1所示,在臂架10倒伏的状态下进行。
[位置调整工序]
在该位置调整工序,通过图3所示的位置调整保持部60来调整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位置。详细而言,由位置调整保持部60调整并保持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以使内连杆顶端部52t的销孔的中心轴的位置与副臂侧副臂脚45f的旋转中心的位置一致。具体而言,通过调整相对于图6所示的螺栓63b的螺母63n的位置,从而图5所示的内连杆顶端部52t的位置在大致的副臂上下方向Yj上被调整。
[副臂脚插入工序]
在该副臂脚插入工序,由辅助起重机如图2所示地将下部副臂40悬吊,在该状态下,副臂侧副臂脚45f被安装于臂架侧副臂脚15f。具体而言,圆柱状的副臂侧副臂脚45f被嵌入于臂架侧副臂脚15f的U字状的开口。安装后的状态如图7(A)所示。
进行上述的副臂脚插入工序的结果,内连杆顶端部52t的销孔与内连杆安装支架17i(参照图2)的销孔成同心状态。换言之,上述位置调整工序以使内连杆顶端部52t的销孔与内连杆安装支架17i的销孔成同心的方式进行。此外,也可以在进行副臂脚插入工序之后进行位置调整工序。
[内连杆连接工序]
在该内连杆连接工序,如图4所示,内连杆顶端部52t的销孔与内连杆安装支架17i(参照图2)的销孔通过内连杆安装销P17i而连接。接着,图5所示的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从位置调整保持用销孔52z拔出。然后,被拔出的位置调整保持用销67如图5中用两点划线所示地安装于内连杆安装销P17i,来用作该内连杆安装销P17i的防脱销。
[外连杆连接工序]
在该外连杆连接工序,图3所示的外连杆保持部70(销)从外连杆51卸下。之后,由未图示的辅助起重机使外连杆51如图7(A)所示地以外连杆基端部51f为中心旋转。接着,外连杆顶端部51t与外连杆安装支架17o通过销而连接。
[下部副臂反转工序]
在该下部副臂反转工序,如图7(A)所示地配置在臂架10的顶端侧的下部副臂40如图7(B)所示地向臂架10的基端侧反转。此时,相对于臂架10的下部副臂40的旋转轴从臂架侧副臂脚15f及副臂侧副臂脚45f转移到臂架侧支撑部15s及副臂侧支撑部45s。
[其它工序]
在下部副臂反转工序之后组装副臂30(参照图1)。具体而言,中间收缩副臂35连接于下部副臂40,中间副臂33连接于中间收缩副臂35,上部副臂31连接于中间副臂33。之后,使臂架10立起。接着,由撑杆20将副臂30立起。此时,副臂30相对于臂架10的旋转轴从图7(B)所示的支撑部15s、45s转移到图7(A)所示的副臂脚15f、45f。并且,图1所示的起重机1处于能够工作的状态。即,副臂30处于能够工作的状态。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6的效果。
(效果1)
下部副臂40是内收支撑式的副臂,其被安装于臂架10,以便能够以图7(A)所示的副臂脚15f、45f或图7(B)所示的支撑部15s、45s为中心旋转。如图3所示,下部副臂40包括框架41、外连杆51、内连杆52以及如图5所示的位置调整保持部60。外连杆51连接于框架41,以便能够以与副臂侧副臂脚45f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并且具有能够装卸于臂架10(参照图2)的外连杆顶端部51t。内连杆52连接于框架41,以便能够以与副臂侧支撑部45s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并且具有能够装卸于臂架10(参照图2)的内连杆顶端部52t。
位置调整保持部60将内连杆52中从作为该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的轴偏离的特定部位连接于框架41,以便将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更为内连杆顶端部52t的旋转中心与副臂侧副臂脚45f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相对位置,并且,将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相对位置以变更后的相对位置保持。本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6具备此种位置调整保持部60,由此,无需用于调整并保持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相对位置的辅助起重机等装置。因此,能够使将内连杆52组装于臂架10(参照图2)的作业变得容易,在此,内连杆52能够以与图3所示的副臂侧支撑部45s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即,能够提高内连杆52和臂架10的组装性。
(效果2)
如图5所示,位置调整保持部60具备螺丝机构63,该螺丝机构63将框架固定部件61和内连杆安装部件62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变更安装于框架41的框架固定部件61与安装于内连杆52的内连杆安装部件62之间的距离。根据该结构,使用螺丝机构63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调整及保持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效果3)
如图4所示,各内连杆52分别设置在副臂横向Zj上的框架41的两端部的内侧。如图3所示,从副臂横向Zj观察时,作为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中心的轴(内连杆基端部52f)位于从沿副臂轴向Xj延伸的框架41的轴线A41偏离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框架41内侧的部件、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的在副臂横向Zj上位于主件41a的内侧的连接件41b与图3所示的内连杆52之间的干扰。
因此,无需为了避免框架41内侧的部件与内连杆52之间的干扰而缩短内连杆52。因此,能够确保内连杆52的长度。此外,也能确保外连杆51的长度。因此,能够确保副臂脚15f、45f与支撑部15s、45s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容易使图2所示的臂架侧副臂脚15f接近臂架10的中心轴。据此,能够抑制因从副臂30施加于臂架10的力而在臂架10产生的弯曲力矩,从而能够容易提高臂架10的悬吊能力、即起重机1的悬吊能力。
此外,能够抑制框架41内侧的连接件41b与内连杆52之间的干扰,由此,能够抑制连接件41b的配置或数量等的连接件41b的布局受到内连杆52的限制。其结果,容易适当地设置连接件41b,因此,容易确保下部副臂40的强度。
(效果4)
下部副臂40具有外连杆保持部70,该外连杆保持部70将框架41和外连杆51连接,并且,将外连杆51保持在该外连杆51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于框架41的特定的相对位置。此外,如上(效果1)所记载,相对于框架41的内连杆52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由位置调整保持部60来保持。即,能够保持相对于框架41的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的两者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在将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连接于框架41的状态下,换言之,将外连杆51及内连杆52与框架41合为一体的状态下,容易运送下部副臂40。
(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作为第一连杆的外连杆51也可以设置在副臂横向Zj上的框架41的内侧。即,外连杆51也可以在副臂横向Zj上设置在主件41a的内侧。此外,例如作为第二连杆的内连杆52也可以设置在副臂横向Zj上的框架41的外侧。即,内连杆52也可以在副臂横向Zj上设置在主件41a的外侧。
[实施方式的概要]
总结所述实施方式则如下所述。
所述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设置在工程机械中,包括:臂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臂架的顶端部的副臂,其中,所述副臂包括:框架;副臂脚,被设置在构成所述副臂的基端部的所述框架的一端部,当所述副臂取从所述臂架的顶端部突出延伸的突出姿势时,被所述臂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臂架旋转;被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当所述副臂取从所述臂架的顶端部朝向所述臂架的基端部而沿所述臂架的腹面延伸的内收姿势时,被所述臂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臂架旋转;第一连杆,被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便能够以与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第一轴为中心旋转;第二连杆,被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便能够以与所述被支撑部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第二轴为中心旋转;以及位置调整保持部,用于调整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被设置在从该第一连杆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且能够装卸于所述臂架,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被设置在从该第二连杆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且能够装卸于所述臂架,所述臂架包括:第一支撑部,被设置在该臂架的顶端部,并在所述副臂取所述突出姿势时,将所述副臂脚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二支撑部,被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臂架的腹面侧偏离的位置,并在所述副臂取所述内收姿势时,将所述被支撑部支撑为能够旋转;以及第三支撑部,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支撑为能够装卸,并以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以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撑该第二连接部,所述位置调整保持部,将所述第二连杆中从所述第二轴偏离的特定部位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使将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连杆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更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相对位置,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杆保持在变更后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起伏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位置调整保持部包括:第一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框架;
第二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特定部位;以及螺丝机构,将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变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
此外,在上述起伏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二连杆在与所述第二轴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副臂横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部的内侧,从所述副臂横向观察时,所述第二轴位于从沿所述副臂的轴向延伸的所述框架的轴线偏离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起伏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副臂还包括:第一连杆保持部,将所述第一连杆保持在该第一连杆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于所述框架的特定的相对位置。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起伏部件,能够使将第二连杆组装于臂架的作业变得容易,在此,第二连杆能够以与副臂的被支撑部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

Claims (5)

1.一种起伏部件,设置在工程机械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臂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臂架的顶端部的副臂,其中,
所述副臂包括:
框架;
副臂脚,被设置在构成所述副臂的基端部的所述框架的一端部,当所述副臂取从所述臂架的顶端部突出延伸的突出姿势时,被所述臂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臂架旋转;
被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当所述副臂取从所述臂架的顶端部朝向所述臂架的基端部而沿所述臂架的腹面延伸的内收姿势时,被所述臂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臂架旋转;
第一连杆,被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便能够以与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第一轴为中心旋转;
第二连杆,被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便能够以与所述被支撑部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第二轴为中心旋转;以及
位置调整保持部,用于调整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连杆的相对位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被设置在从该第一连杆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且能够装卸于所述臂架,
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被设置在从该第二连杆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且能够装卸于所述臂架,
所述臂架包括:
第一支撑部,被设置在该臂架的顶端部,并在所述副臂取所述突出姿势时,将所述副臂脚支撑为能够旋转;
第二支撑部,被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臂架的腹面侧偏离的位置,并在所述副臂取所述内收姿势时,将所述被支撑部支撑为能够旋转;以及
第三支撑部,将所述第二连接部支撑为能够装卸,并以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以由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的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撑该第二连接部,
所述位置调整保持部,将所述第二连杆中从所述第二轴偏离的特定部位连接于所述框架,以使将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连杆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更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副臂脚的旋转中心一致的相对位置,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杆保持在变更后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保持部包括:
第一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框架;
第二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特定部位;以及
螺丝机构,将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变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伏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杆在与所述第二轴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副臂横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部的内侧,
从所述副臂横向观察时,所述第二轴位于从沿所述副臂的轴向延伸的所述框架的轴线偏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伏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杆在与所述第二轴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副臂横向上,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部的内侧,
从所述副臂横向观察时,所述第二轴位于从沿所述副臂的轴向延伸的所述框架的轴线偏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还包括:
第一连杆保持部,将所述第一连杆保持在该第一连杆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于所述框架的特定的相对位置。
CN201410099481.6A 2013-03-18 2014-03-18 起伏部件 Active CN104058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5367 2013-03-18
JP2013055367A JP6004537B2 (ja) 2013-03-18 2013-03-18 ジ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8342A true CN104058342A (zh) 2014-09-24
CN104058342B CN104058342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41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9481.6A Active CN104058342B (zh) 2013-03-18 2014-03-18 起伏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39404B2 (zh)
JP (1) JP6004537B2 (zh)
CN (1) CN104058342B (zh)
DE (1) DE102014204854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8517A (zh) * 2015-03-20 2017-12-01 株式会社多田野 挺杆连结结构
CN112811329A (zh) * 2021-02-04 2021-05-18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副臂安装方法及起重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6021B2 (en) * 2012-09-26 2015-12-08 Kobelco Cranes Co., Ltd. Crane and crane assembling method
JP6645222B2 (ja) * 2016-02-03 2020-02-14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のジブ取付方法
JP6562049B2 (ja) * 2017-08-18 2019-08-21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リンク格納装置、およびリンク格納方法
JP6638718B2 (ja) * 2017-12-18 2020-01-29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立組方法
JP7126981B2 (ja) * 2019-03-29 2022-08-29 住友重機械建機クレーン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
JP7416034B2 (ja) 2020-10-28 2024-01-17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の組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668A (en) * 1969-10-03 1972-08-22 Hopper Inc Convertible level luffing crane
US3804264A (en) * 1972-12-08 1974-04-16 Harnischfeger Corp Tower crane with rockable top sector
US4473214A (en) * 1980-12-24 1984-09-25 Kidde, Inc. Luffing jib for construction crane
US4529094A (en) * 1983-08-22 1985-07-16 Harnischfeger Corporation Articulation for tower crane boom that has a parking position
CN101891124A (zh) * 2009-05-20 2010-11-24 马尼托瓦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起重机的可压缩止动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3616A (en) * 1980-12-24 1983-05-17 Kidde, Inc. Luffing jib for construction crane
JP2781637B2 (ja) * 1990-03-16 1998-07-3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クレーンにおけるジブ支持ロッドの取付装置
JP2500660Y2 (ja) * 1991-10-08 1996-06-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クレ―ンのジブ張出し、格納装置
JP4011659B2 (ja) * 1996-11-27 2007-11-21 株式会社タダノ ラフィングジブのバックテンション装置におけるバックテンションワイヤロープの掛け回し方法
JP4613897B2 (ja) * 2006-08-21 2011-01-19 コベルコクレーン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用ジブの組立方法及びクレーン用ジブ
JP5193611B2 (ja) 2007-01-31 2013-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8839966B2 (en) * 2009-03-31 2014-09-23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Folding jib main strut and transportable reeved strut caps
EP2476642B1 (en) * 2011-01-12 2013-07-24 Manitowoc Crane Companies, LLC Method of connecting crane suspension assembly sections together and frame mounted assembly used therefore
JP6366227B2 (ja) * 2013-06-03 2018-08-01 株式会社タダノ ジブの着脱機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668A (en) * 1969-10-03 1972-08-22 Hopper Inc Convertible level luffing crane
US3804264A (en) * 1972-12-08 1974-04-16 Harnischfeger Corp Tower crane with rockable top sector
US4473214A (en) * 1980-12-24 1984-09-25 Kidde, Inc. Luffing jib for construction crane
US4529094A (en) * 1983-08-22 1985-07-16 Harnischfeger Corporation Articulation for tower crane boom that has a parking position
CN101891124A (zh) * 2009-05-20 2010-11-24 马尼托瓦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起重机的可压缩止动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8517A (zh) * 2015-03-20 2017-12-01 株式会社多田野 挺杆连结结构
CN107428517B (zh) * 2015-03-20 2019-02-19 株式会社多田野 挺杆连结结构
CN112811329A (zh) * 2021-02-04 2021-05-18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起重机副臂安装方法及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204854B4 (de) 2019-07-11
JP2014181094A (ja) 2014-09-29
DE102014204854A1 (de) 2014-09-18
US9139404B2 (en) 2015-09-22
CN104058342B (zh) 2016-08-17
US20140263140A1 (en) 2014-09-18
JP6004537B2 (ja)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8342A (zh) 起伏部件
CN103663197B (zh) 起重机及起重机的组装方法
CN107227748A (zh) 挡土用l型钢合成内支撑结构物
JP5573907B2 (ja) 下部ジブ
CN203486802U (zh) 平衡臂以及塔式起重机
KR102007663B1 (ko) 인양용 러그 장치
CN202924633U (zh) 起重臂拉杆及包含该起重臂拉杆的塔式起重机
CN105347207B (zh) 一种组合式臂架
CN106429802B (zh) 用于异形航天器的杆支撑结构起吊装置
CN204667838U (zh) 桁架组件及采用该桁架组件安装而成的广告桁架
CN204714408U (zh) 塔式起重机用模块化组合式附墙撑杆
CN207033355U (zh) 一种新型的可伸缩式随动架装置
CN204237469U (zh) 塔机司机室平台与上支座的连接结构
CN205419602U (zh) 一种组合式臂架
KR101310847B1 (ko) 거푸집용 이동형 서포터
CN203998729U (zh) 拉板固定装置、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KR101116258B1 (ko) 테이블폼용 회전 동바리
CN105083744A (zh) 一种可变式钢卷支撑架
CN206328053U (zh) 一种自平衡式燃料组件抓取机构
CN116835440B (zh) 一种折叠式永磁驱动小型起重机
CN203963437U (zh) 用于煤矿设备的折叠支架及煤矿设备的固定装置
CN204552226U (zh) 双臂折叠自落式车位锁
CN208831473U (zh) 一种翻转挂接组件
CN219430990U (zh) 一种用于大型悬挑结构的调整装置
CN209261483U (zh) 用于钻机的伸缩斜支撑结构、旋挖钻机及长螺旋旋挖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