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8027A - 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8027A
CN104048027A CN201410077452.XA CN201410077452A CN104048027A CN 104048027 A CN104048027 A CN 104048027A CN 201410077452 A CN201410077452 A CN 201410077452A CN 104048027 A CN104048027 A CN 104048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wall portion
baffle plate
oil
speed 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74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8027B (zh
Inventor
五十岚达也
洼田祐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48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8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8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8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4Lubricant guiding means in the wall of or integrated with the casing, e.g. grooves, channels,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16H57/0453Section walls to divide a gear s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6Electric machines and gearing, i.e. joint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利用配置在变速器的第1空间内的挡板,将第2空间的油顺利地排出到第1空间。在变速器的壳体(11)的内部借助隔壁(11a)划分出第1空间(12)和第2空间(13),在隔壁形成使油从第2空间回到第1空间的连通孔(11c),在第1空间内的面对连通孔的位置配置挡板(19)。挡板具有:第1壁部(19c),以覆盖形成在第1空间底部的储油部(11b)的上部的方式向连通孔延伸;第2壁部(19d),以阻挡从连通孔流出的油的方式从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以及圆弧状的第3壁部(19e),以沿着与隔壁平行配置的变速齿轮(25)外周的方式从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从第2空间穿过隔壁的连通孔流出到第1壁部的上表面的油被第2壁部阻止并通过变速齿轮以沿着第3隔壁的方式被掬起。

Description

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变速器:在壳体的内部借助于隔壁划分出第1空间和第2空间,在所述隔壁形成使油从所述第2空间回到所述第1空间的连通孔,在所述第1空间内的面对所述连通孔的位置配置有挡板。
背景技术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的是,使上侧的主板和下侧的副板结合来构成配置在内燃机的油槽内的挡板(baffle plate),将滤材配置于在主板和副板之间划分出的滤油器室内,从而使挡板具有滤油器的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4325号公报
另外,在具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中,当在壳体的内部隔着隔壁划分出第1空间和第2空间,并在第1空间内配置了变速轴或变速齿轮且在第2空间内配置了电动机的情况下,需要使在第2空间对电动机进行了冷却和润滑的油经由隔壁的连通孔而回到第1空间的底部的储油部。此时,具有的问题是:若不能使第2空间的油顺利地回到第1空间,则第2空间的油的油面上升而使电动机的搅拌阻力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配置在变速器的第1空间内的挡板将第2空间的油顺利地排出到第1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在壳体的内部借助于隔壁划分出第1空间和第2空间,在所述隔壁形成使油从所述第2空间回到所述第1空间的连通孔,在所述第1空间内的面对所述连通孔的位置配置有挡板,所述变速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第1壁部,其以将形成在所述第1空间的底部的储油部的上部覆盖的方式向所述连通孔延伸;第2壁部,其以阻挡从所述连通孔流出的油的方式从所述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以及圆弧状的第3壁部,其以沿着与所述隔壁平行配置的变速齿轮的外周的方式从所述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所述第3壁部从所述第2壁部的附近向所述变速齿轮的旋转方向延伸。
并且,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其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第2壁部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而形成为L字状,所述第1部分向背离所述隔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部分从所述第1部分的末端向所述第3壁部侧弯折而与所述隔壁平行地延伸。
并且,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其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所述第1壁部的所述隔壁侧的缘部的高度在所述连通孔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并且,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其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在所述第2空间内配置有电动机。
并且,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其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特征:由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的下部结合的下部壳、以及过滤器构成滤油器,所述过滤器收纳于在所述挡板和所述下部壳之间划分出的空间内。
根据第一方面的结构,在变速器的壳体的内部借助于隔壁划分出第1空间和第2空间,在隔壁形成使油从第2空间回到第1空间的连通孔,在第1空间内的面对连通孔的位置配置挡板。挡板具有:第1壁部,其以将形成在第1空间的底部的储油部的上部覆盖的方式向连通孔延伸;第2壁部,其以阻挡从连通孔流出的油的方式从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以及圆弧状的第3壁部,其以沿着与隔壁平行配置的变速齿轮的外周的方式从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第3壁部从第2壁部的附近向变速齿轮的旋转方向延伸,因此,从第2空间穿过隔壁的连通孔而流出到第1壁部的上面的油被第2壁部阻止并通过变速齿轮以沿着第3隔壁的方式被掬起。此时,不仅通过上述变速齿轮的泵作用促进了油从第2空间向第1空间的排出,而且能够使油与变速齿轮充分接触来高效地进行润滑。
并且,根据第二方面的结构,第2壁部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而形成为L字状,第1部分向背离隔壁的方向延伸,第2部分从第1部分的末端向第3壁部侧弯折而与所述隔壁平行地延伸,因此,可以用第2壁部可靠地堵住从连通孔流出的油并高效地将该油引导到第3壁部侧。
并且,根据第三方面的结构,第1壁部的隔壁侧的缘部的高度在连通孔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因此,可将从连通孔流出的油的一部分引导到第1壁部的上方而供给到变速齿轮,并且可以通过将所述油的剩余部分引导到第1壁部的下方使其快速回到储油部来将空气的侵入抑制到最小限度。
并且,根据第四方面的结构,由于在第2空间内配置有电动机,因而可将对电动机冷却和润滑后的油从第2空间快速地排出到第1空间,能够减少电动机对油的搅拌阻力。
并且,根据第五方面的结构,由挡板、与挡板的下部结合的下部壳、以及过滤器构成滤油器,该过滤器收纳于在挡板和下部壳之间划分出的空间内,因此,与将挡板和滤油器单独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部件数目得到削减且空间得到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置在变速器的壳体内的滤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3-3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1:壳体;11a:隔壁;11b:储油部;11c:连通孔;12:第1空间;13:第2空间;14:电动机;18:滤油器;19:挡板;19c:第1壁部;19d:第2壁部;19e:第3壁部;20:下部壳;21:过滤器;25:变速齿轮;a:第1壁部的缘部;b:第1部分;c:第2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的壳体11借助于配置在铅直面内的隔壁11a被分隔成第1空间12和第2空间13(参照图2),收纳有变速轴和变速齿轮的第1空间12被离合器壳(未图示)封闭,收纳有电动机14的第2空间13被盖15封闭。电动机14具有:固定成不能旋转的环状的定子16、和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定子16的内部的转子17。
在第1空间12的底部形成有贮存变速器的油的储油部11b,在储油部11b配置有滤油器18。使用未图示的油泵从储油部11b经由滤油器18汲起的油被供给到变速器的第1空间12内的各被润滑部和第2空间13内的电动机14,以供冷却和润滑用。电动机14由于发热而变成高温,因而被供给较大量的油来进行冷却和润滑。结束电动机14的冷却和润滑而储存在第2空间13的下部的油的油面比储存在第1空间12的储油部11b中的油的油面高,第2空间13的油经由贯通隔壁11a的连通孔11c而回到第1空间12的储油部11b。
滤油器18具有:形成为下表面开放的盘状的上侧的挡板19;形成为上表面开放的盘状并与挡板19结合的下侧的下部壳20;以及过滤器21,其将在挡板19和下部壳20之间划分出的空间的内部上下隔开,滤油器18使用贯通了设置在挡板19上的2个安装托架19a、19a的2个螺栓22、22而固定在隔壁11a上。兼作滤油器18的上部壳的挡板19发挥抑制贮存在储油部11b内的油的油面波动的功能。
在下部壳20的底面形成有吸入储油部11b的油的油吸入口20a(参照图2),在挡板19的隔壁11a侧的侧面形成有使通过了过滤器21的油向油泵排出的油排出口19b(参照图3)。因此,从储油部11b吸入的油所含的异物被过滤器21捕捉,过滤后的油被供给到油泵。
构成挡板19的上表面的第1壁部19c以覆盖储油部11b的上部且相对于隔壁11a垂直的方式大致水平地配置,第1壁部19c的面对隔壁11a的缘部a(参照图2)的高度位于连通孔11c的上端和下端的中间。在第1壁部19c的上表面立起设置有面对连通孔11c的上半部的第2壁部19d。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状形成的第2壁部19d具有:以背离隔壁11a的方式延伸的第1部分b;和从第1部分b的末端成直角弯折而与隔壁11a平行地延伸的第2部分c,第1部分b与连通孔11c的轴线平行,第2部分c与连通孔11c的轴线垂直。
变速轴23的一端经由滚珠轴承24被支撑在壳体11的隔壁11a上,设置在变速轴23上的变速齿轮25以沿着隔壁11a的方式配置。该变速齿轮25与设置在另一变速轴26上的另一变速齿轮27啮合并向箭头A方向旋转(参照图3)。在挡板19的第1壁部19c面对隔壁11a的部分,设置有沿着变速齿轮25的外周面呈圆弧状弯曲的第3壁部19e。第3壁部19e的一端侧位于第2壁部19d的附近,另一端侧在变速齿轮25的旋转方向上延伸。因此,变速齿轮25的外周面和第3壁部19e的内周面隔着少量的间隙α(参照图3)对置。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当在混合动力车辆的运转中电动机14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进行工作时发热,因而未图示的油泵从壳体11的第1空间12的底部的储油部11b汲起的油被供给到第2空间13,对收纳在第2空间13内的电动机14进行冷却和润滑。储存在第2空间13的底部的油从将第1空间12和第2空间13隔开的隔壁11a的连通孔11c通过而回到第1空间12的储油部11b。
此时,由于滤油器18的一部分即挡板19的第1壁部19c的缘部a(参照图2)面对连通孔11c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因而通过了连通孔11c的油的一部分被第1壁部19c上下分开。被分到挡板19的第1壁部19c的上侧的油与L字状的第2壁部19d碰撞而以沿着变速齿轮25的旋转方向的方式使方向改变90°,并沿着圆弧状的第3壁部19e的内周面被变速齿轮25的齿面带起。
此时,变速齿轮25发挥泵功能而从连通孔11c吸出油,由此,第2空间13的油顺利被排出到第1空间12,能够使第2空间13的油的油面下降从而减少电动机14的搅拌阻力。而且,通过使足够量的油与变速齿轮25的齿面接触,不仅变速齿轮25的润滑性能被提高,而且对能够与变速齿轮25啮合的齿轮也能够进行润滑。并且,被分到挡板19的第1壁部19c的下侧的油快速地回到第1空间12的储油部11b,因而可将空气向油的侵入抑制到最小限度。
并且,当挡板19使用于滤油器18分开的部件构成时,不仅部件数目增加,而且确保配置它们的空间变得困难,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滤油器18的上部壳作为挡板19发挥功能,能够使部件数目得到削减且空间得到削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将挡板19与滤油器18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使挡板19与滤油器18分开形成。

Claims (5)

1.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在壳体(11)的内部借助于隔壁(11a)划分出第1空间(12)和第2空间(13),在所述隔壁(11a)形成使油从所述第2空间(13)回到所述第1空间(12)的连通孔(11c),在所述第1空间(12)内的面对所述连通孔(11c)的位置配置有挡板(19),所述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19)具有:第1壁部(19c),其以将形成在所述第1空间(12)的底部的储油部(11b)的上部覆盖的方式向所述连通孔(11c)延伸;第2壁部(19d),其以阻挡从所述连通孔(11c)流出的油的方式从所述第1壁部(19c)向上方立起;以及圆弧状的第3壁部(19e),其以沿着与所述隔壁(11a)平行配置的变速齿轮(25)的外周的方式从所述第1壁部(19c)向上方立起,所述第3壁部(19e)从所述第2壁部(19d)的附近向所述变速齿轮(25)的旋转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壁部(19d)具有第1部分(b)和第2部分(c)而形成为L字状,所述第1部分(b)向背离所述隔壁(11a)的方向延伸,所述第2部分(c)从所述第1部分(b)的末端向所述第3壁部(19e)侧弯折而与所述隔壁(11a)平行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部(19c)的所述隔壁(11a)侧的缘部(a)的高度在所述连通孔(11c)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空间(13)内配置有电动机(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挡板(19)、与所述挡板(19)的下部结合的下部壳(20)、以及过滤器(21)构成滤油器(18),所述过滤器(21)收纳于在所述挡板(19)和所述下部壳(20)之间划分出的空间内。
CN201410077452.XA 2013-03-14 2014-03-05 变速器 Active CN104048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1350 2013-03-14
JP2013051350A JP5722369B2 (ja) 2013-03-14 2013-03-14 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8027A true CN104048027A (zh) 2014-09-17
CN104048027B CN104048027B (zh) 2017-01-18

Family

ID=51501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7452.XA Active CN104048027B (zh) 2013-03-14 2014-03-05 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22369B2 (zh)
CN (1) CN1040480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1995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滤油器和动力传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0196B2 (ja) * 2018-03-06 2022-02-16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駆動伝達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6181A (ja) * 1999-06-08 2000-12-12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ギヤケースのブリーザ装置
JP3255109B2 (ja) * 1998-03-13 2002-02-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歯車装置
JP2005282593A (ja) * 2004-03-26 2005-10-13 Toyota Motor Corp 歯車伝動装置
CN201651255U (zh) * 2009-11-05 2010-11-24 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齿轮箱门板
CN202418514U (zh) * 2012-01-21 2012-09-05 于胜利 新型抽油机减速箱防盗机油盖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325A (ja) * 2001-06-05 2002-12-18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パン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JP4626381B2 (ja) * 2005-04-28 2011-0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のオイルパン構造
JP2008263757A (ja) * 2007-04-13 2008-10-30 Toyota Motor Corp 駆動装置
JP5018566B2 (ja) * 2008-03-06 2012-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JP5092926B2 (ja) * 2008-06-20 2012-12-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JP5196268B2 (ja) * 2009-02-27 2013-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508876B2 (ja) * 2010-01-26 2014-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508643B2 (ja) * 2011-03-28 2014-06-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潤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5109B2 (ja) * 1998-03-13 2002-02-1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歯車装置
JP2000346181A (ja) * 1999-06-08 2000-12-12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ギヤケースのブリーザ装置
JP2005282593A (ja) * 2004-03-26 2005-10-13 Toyota Motor Corp 歯車伝動装置
CN201651255U (zh) * 2009-11-05 2010-11-24 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齿轮箱门板
CN202418514U (zh) * 2012-01-21 2012-09-05 于胜利 新型抽油机减速箱防盗机油盖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1995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滤油器和动力传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2369B2 (ja) 2015-05-20
JP2014177976A (ja) 2014-09-25
CN104048027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740B (zh) 挡板和具有该挡板的变速器
US20070221447A1 (en) Oil Pan Arrangement
CN102788141B (zh) 变速器的机油排出结构
JP6105535B2 (ja)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ヤの潤滑構造
CN204387284U (zh) 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及车辆
JP2015016760A5 (zh)
CN102434248A (zh) 带有尾部的挡油盘
CN102089526A (zh) 卧式涡旋压缩机
JP2015034581A (ja) 車両用変速機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CN104048027A (zh) 变速器
CN103615296B (zh) 集成油气分离装置与pcv阀的进气歧管及发动机与汽车
CN103807417A (zh) 变速器的油排出结构
JP5802586B2 (ja) 動力伝達機構の潤滑装置
JP597704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用モータユニット
JP2014185519A (ja) ポンプ
CN203756540U (zh) 旋转式压缩机
JP6426981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CN111536224A (zh) 用于交通工具,尤其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AU2017251203B2 (en) Hermetic two-stage compressor
CN203230588U (zh) 转子和具有其的电机、压缩机
CN103790830A (zh) 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该分配装置的压缩机主轴及相应的压缩机
CN203906297U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JP4237793B2 (ja) クランクケースのためのカバープレート
JP4339007B2 (ja) ミッションギア機構における潤滑装置
CN201891601U (zh) 内啮合齿轮机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