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3896A - 用于单面电阻焊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单面电阻焊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3896A
CN104043896A CN201410192577.7A CN201410192577A CN104043896A CN 104043896 A CN104043896 A CN 104043896A CN 201410192577 A CN201410192577 A CN 201410192577A CN 104043896 A CN104043896 A CN 104043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resistance
electric current
welding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25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3896B (zh
Inventor
E·J·伯特克
R·L·奥古斯汀
A·D·普雷森奇
D·A·包里尼
R·A·维兰德
K·S·施尼普克
M·莫纳斯特拉
K·G·斯特里克兰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43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3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3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38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1Spot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0Spot welding; Stitch welding
    • B23K11/11Spot welding
    • B23K11/115Spot welding by means of two electrodes placed opposite one another on both sides of the welde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6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to be wel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0Featur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0Features relating to electrodes
    • B23K11/31Electrode holders and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06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18Sheet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2Iron or ferrous alloys
    • B23K2103/04Steel or steel allo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面电阻焊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定位第一工件使得第一工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将焊接电极定位成与第一工件接触,将接地电极定位成与第二工件接触。确定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是否出现间隙或其它的高电阻条件。如果确定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出现间隙或其它的高电阻条件,则减小间隙或其它的高电阻条件,并且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Description

用于单面电阻焊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涉及电阻焊,更具体地涉及单面电阻焊(single-sidedresistance welding)。
背景技术
电阻焊是一种将两个或更多个金属工件连接到一起的常规方法,例如用于制造汽车和其它这种车辆的金属板材。通常,两个工件被彼此靠近地放置,从而两个工件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一个或多个电极被放置成与工件接触。通过电极向工件施加电流以加热和熔化工件接触的部分,从而在熔化的部分冷却时工件被连接。
电阻焊的类型包括双面电阻焊和单面电阻焊。双面电阻焊通常包括在第一工件的上表面定位一个电极和在与第一工件重叠的第二工件的下表面定位第二电极。一般通过两电极施加力以将两个工件按压在一起,从而在焊接过程中工件保持接触。通过电极向工件施加电流,以将工件焊接在一起。
当只有工件的一个表面可接近焊接设备时,常用单面电阻焊。单面电阻焊通常包括定位两个工件使得两个工件的一部分重叠。第一电极定位在两工件重叠部分上面第一工件的上表面上。第二电极定位在远离工件重叠部分的第二工件的上表面上。通过电极向工件施加电流,以将工件焊接在一起。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单面电阻焊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定位第一工件使得第一工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将焊接电极定位成与第一工件接触,并且将接地电极定位成与第二工件接触。确定是否存在高电阻条件。这种确定包括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一电流。通过选择性地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二电流来降低高电阻条件。通过焊接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连接在一起。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确定用于单面焊工艺的电阻阈值极限的方法包括进行测试。该测试包括:提供第一工件、提供第二工件以及提供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电绝缘构件。该测试还包括:将第一电绝缘构件定位成与第一工件的第一表面接触并与第二工件接触;将焊接电极定位成与第一工件的第二表面接触并靠近第一电绝缘构件;以及将接地电极定位成与第二工件接触。该测试还包括: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一电流以及测量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该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测量的第一电流的电阻大小的分析来设定电阻阈值极限。
附图说明
参考下面的说明、附加的权利要求和附图,各种实施例将被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描绘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两个工件单面焊的装置的右前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装置沿着线2-2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是描绘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焊接计划表的图表;
图4是描绘图1的工件的右前透视图,工件之间存在间隙;
图5是图4的装置沿着线5-5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是图4的装置沿着线6-6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是描绘图1的工件的右前透视图,工件之间定位有绝缘构件;
图8是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单面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描绘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感应计划、热变形计划和焊接计划的图表;
图10是描绘应用图9的计划期间捕获的电阻测量值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示例并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文献中公开的设备和方法。除非特别地指出,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整个附图中相同、类似或对应的元件。应当意识到,可对公开和描述的示例、装置、构造、部件、元件、设备、方法、材料等进行改变并可为了特定的应用。在此公开的内容中,任何特定的形状、材料、技术、装置等的任何标识或者涉及目前的特定示例或者仅仅是这种形状、材料、技术、装置等的一般说明。特定细节或示例的标识不用于并且不应当视为强制性的或限制,除非有这种特定地指示。参考图1-10,以下详细地公开和描述用于单面焊的方法和设备的所选示例。
图1示出了用于便于单面电阻焊的装置。第一工件10可以靠近第二工件12定位,从而至少第一工件10的一部分与第二工件12的一部分重叠。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可被进一步定位,从而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一旦直接接触,可以沿着接触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单面电阻焊工艺连接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
第一电极14可以被定位成接触第一工件10的上表面16,第二电极18可以被放置为接触第二工件12的上表面20。焊接设备(没有示出)可以被设置为通过第一和第二电极14、18传输电流22,从而电流22从第一电极14流过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并到达第二电极18。由于电流22从第一电极14流入到靠近第一电极14的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的一部分,材料对电流22的电阻可以引起靠近第一电极14的材料温度升高,从而材料流动或另外地熔化。如图2所示,一旦熔化的材料冷却,能够形成焊核(weldnugget)24,从而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通过焊接工艺被连接在一起。
根据焊接计划可施加电流22,其中在特定时间段以特定安培数施加电流22,以易于焊接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图3中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焊接计划26。焊接计划26以二维图表的图形绘制,Y轴表示电流,X轴表示时间。在此示例中,施加到工件的电流在3至9千安(kA)的范围内,电流施加到工件的总时间是16周期,其中一个周期是一秒的1/60。焊接计划可根据材料的组分、尺寸、形状及工件的布置而改变。可以理解,每种工件的组合可产生对将那些工件焊接在一起有所改进和补充的焊接计划。
在整个附图中示出的和整个说明书中描述的工件10、12仅是示例。可以理解,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包括任何数量和类型的工件,例如,制造车辆面板用的金属板、制造车辆框架构件用的轨道和管状钢或被设置为通过焊接工艺连接的任何其它的工件。还可理解,工件可以这种方式设置,即工件仅有一个侧面或表面可接触电极和其它的焊接设备。尽管本文中的附图和说明书使用术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但还可理解,第一电极14也可被描述为焊接电极,第二电极18也可被描述为接地电极。焊接电极和接地电极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焊接设备施加电流至焊接电极,从而电流从焊接电极流出,经过工件到达接地电极。
如图1和2所示,靠近第一电极14的工件10、12的区域彼此直接接触。在这种设置中,电流22可以在直接通路中流过第一和第二电极14、18之间的工件10、12的材料。然而,当工件10、12被定位在一起时,环境条件或工件10、12自身可引起工件10、12接触区域之间的局部间隙或空间。例如,工件的制造过程可以导致工件具有不平整的表面。当工件被定位在一起时,工件表面的这种变化可以引起工件之间产生间隙。在另一个示例中,工件表面的腐蚀和碎片也可以导致被定位在一起的工件之间产生间隙。另外,电极至工件的接触条件可以低于理想的,导致高的电阻条件。电极表面的碎片或污染是产生不正常高电阻的潜在较差接触条件的示例。可以理解,在电阻焊过程中当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被定位在一起时,在工件10、12的接触表面之间可以有许多的间隙或空间。如果第一电极14被定位在这种间隙或空间之上,则在电阻焊过程中电流22的流动可以被阻止,这可导致劣质焊接或根本没有焊接。如果在一个或多个电极至工件的接触区域出现高的电阻,则类似的情形会发生。
电阻焊通常被用于连接如用于车辆的金属面板的大工件。为了连接这种大工件,电阻焊可以用于形成一系列的点焊,其中工件和焊接电极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形成一系列的点焊。如可理解地,在这种工艺过程中,焊接电极可被间歇定位,从而焊接电极在间隙或空间以上,这会影响在该位置形成点焊的质量。另外,如在之前的段落中所描述的,电极表面的清洁度也会影响点焊的质量。
如图4中所示,第一电极14可被定位成与第一工件10接触,从而第一电极14被定位在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12之间的间隙28之上。图5和图6示出了图4的横截面图。如图2中所示,电阻焊工艺可以产生形成在第一电极14下面的焊核24,以连接工件10、12。电阻焊工艺可被典型地设置,从而使电流22从第一电极14通过第一和第二工件10、12并到达第二电极18。在这种设置中,焊接需求的热量可以累积在第一电极14下面,从而在第一电极14下面焊核24将工件10、12焊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当工件10、12之间的局部间隙28被定位在第一电极14下面时,电流22可能出现从第一电极14至第二电极18的替代路径,如图4-6所示。这样的替代路径可改变预先的焊接条件(如图1和2中所示),并且如果形成焊核的话,可以导致在不可预见的位置形成不一致质量的焊核。
可设置方法以减少工件之间可能影响电阻焊的局部间隙或空间的出现。在一个示例中,使用电阻焊连接工件的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有间隙或其它高电阻条件。确定是否有这样的间隙或其它高电阻条件的方法可以包括:给焊接电极施加相对低安培的电流;以及测量焊接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电阻。测量的电阻可以与阈值极限比较,其中阈值极限被选定成使得:读数高于阈值极限表示间隙或其它高电阻条件的出现,以及读数低于阈值极限表示基本没有间隙或其它高电阻条件的出现。
阈值极限可通过如工件测试的多种方法确定。类似于结合特定工件的焊接计划的确定,可以理解,每种工件的结合可产生对这些特定工件有所改进和补充的阈值极限。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7中所示,在第一电极14下面并在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12之间可以定位电绝缘构件30。可以定位电绝缘构件30从而在第一电极14下面并在第一、第二工件10、12之间形成局部间隙。一旦绝缘构件30被定位,就可以给第一电极14施加低安培的电流。能够测量和记录第一电极14和第二电极18之间的电阻。所测量的电阻将会指示第一电极14下面的局部间隙。通过改变电绝缘构件30的厚度或尺寸可进行进一步地测量,并可以记录另外的电阻测量值。还可进行没有电绝缘构件30的测试。在这种测试中,可以设置工件10、12以确保在第一电极14下面或靠近第一电极14的工件10、12之间没有间隙出现(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绝缘构件30的厚度或尺寸及没有绝缘构件30测量积累的电阻测量值可被比较和分析,并可以设定阈值极限。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设定改进的高强度钢的阈值极限。在一个示例中,工件由改进的高强度钢板形成,准备厚度在1毫米至3毫米间变化的电绝缘构件。每个绝缘构件可被单独地放置在工件之间,以形成变化厚度的间隙。对于每种变化的间隙厚度,电流(例如,大约1至2kA)可被施加到焊接电极,并记录电阻测量值。对每种厚度或尺寸的绝缘构件可进行多次的这种测量。另外,没有电绝缘构件(即工件之间没有间隙)的工件可被测量多次,并获得和记录电阻测量值。在一个示例中,工件之间定位有电绝缘构件时获得的每个电阻测量值可以大于2500微欧姆。工件之间没有定位电绝缘构件时获得的每个电阻测量值可以在大约650微欧姆至大约850微欧姆的范围内。基于这种结果,用于确定改进的高强度钢制造的工件在靠近焊接电极的工件之间是否包括间隙的阈值极限可以被设定。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条件可被应用于确定电极面清洁度的阈值。基于如期望的置信水平、焊接的临界状态、费用、期望的效率等变量,阈值可被确定为850微欧姆、2500微欧姆或它们之间的电阻值。
在确定工件电阻焊接阈值极限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中,制备多个测试工件。每组测试工件通过电阻焊被定位以备连接。低安培的电流施加至焊接电极,并测量和记录焊接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电阻。然后,工件通过电阻焊工艺被连接。每个焊接工件可被目测检查、机械测试和/或电测试,以确定焊接的质量。对测量的电阻值及检查和/或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基于这种分析,可设定用于工件电阻焊接的阈值极限。
如本文中所述的,一旦确定阈值极限,电阻测量值可被用于确定两个工件之间是否出现间隙。然后,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来降低或消除间隙。降低或消除间隙的方法之一是给工件施加物理力F,使得工件挤压在一起(图1和2中所示)。降低或消除间隙的另一种方法是给间隙周围的材料施加局部加热,从而材料热挠曲或松弛,因而使得工件在一起。局部加热的应用还可被用于减少其它高电阻的条件,例如,由于电极表面的清洁度不足导致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电阻减小。热变形或松弛靠近间隙的工件的一部分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焊接电极给材料施加相对低安培的电流。当电流通过靠近间隙的材料时,电流加热材料从而材料开始挠曲。这种挠曲可以导致间隙的减少或闭合。减少或消除间隙的再一种方法是给间隙周围的材料施加热量和物理力的组合。施加热量可引起热变形并降低材料的屈服点,从而施加的力更容易进一步使材料挠曲以减少或消除间隙。
在一个示例中,一旦确定在工件之间出现间隙,则可以给焊接电极施加电流(例如,大约3kA至4kA)。施加这种电流可以被作为热变形计划(thermal deflection schedule)。当施加电流时,靠近间隙的材料的温度升高。一旦温度升高到足够引起热变形,工件间的间隙可被减小或消除。一旦间隙被充分地减小或消除,则工件可通过电阻焊工艺被连接在一起。焊接电极可以进一步被设置为在工件上施加力,以与热变形一起减小或消除间隙。
在工件热变形减小或消除所检测的间隙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另外的方法监测是否和何时间隙消除或充分地减小。这样的一种方法是在热变形计划中测量和监测电阻。当给工件提供电流以热变形工件时,电阻测量值随着间隙的减小而减小。可提供一种方法继续地进行热变形计划,直至电阻下降到阈值极限以下。一旦电阻下降到阈值极限以下,焊接设备可以应用焊接计划来连接工件。可以意识到,包括热变形计划的类似程序可被用于降低其它的高电阻的条件,如降低由于电极表面清洁度不足导致的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电阻。
图8是示出使用电阻焊工艺连接两工件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表。该方法开始(块50)于:将焊接电极放置成与第一工件接触(块52)。将接地电极放置成与第二工件接触(块54)。在焊接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施加电流(块56)。在焊接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测量电阻(块58)。将测量的电阻与阈值极限比较(块60)。如果测量的电阻低于阈值极限,则通过焊接和接地电极对工件应用焊接计划(块62),并且该方法结束(块64)。如果测量的电阻值高于阈值极限,则对工件应用热变形计划(块66),以热变形工件。在焊接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测量电阻(块68)。将测量的电阻与阈值极限比较(块70)。如果测量的电阻高于阈值极限,则继续进行热变形计划(块66)。如果测量的电阻值低于阈值极限,则热变形计划停止(块72)。通过焊接和接地电极对工件应用焊接计划(块74),并且该方法结束(块76)。
在图8所示的方法中可包括另外的或替代的步骤。例如,可设置焊接电极向第一工件施加力。当焊接电极最初放置成与第一工件接触时可以施加此力。在另一个示例中,在挠曲计划过程中可以通过焊接电极施加此力。另外,在挠曲计划过程中通过焊接电极施加的此力可以增加。例如,在挠曲计划已经被应用特定的一段时间后在电阻没有到达阈值时可以增加此力。
图9和10是图解电阻焊接两工件的图表。图9是绘制整个时间内通过焊接电极施加到工件的电流数值的图表。图10是绘制在与图9相同的整个时间段内捕获的电阻测量值的图表。如图10所示,阈值极限82大约是1400微欧姆。如图9所示,对工件应用感应计划80。感应计划80包括对工件施加大约1/60秒大约1kA的相对低电流。如图10中所示,在感应计划过程中测量和记录的峰值电阻84大约是2550微欧姆。当与为工件设定的1400微欧姆的阈值极限82比较时,可以确定在感应周期80过程中测量电阻84大于阈值极限82。由于测量电阻84大于阈值极限82,对工件应用热变形计划86。如果测量的电阻84低于阈值极限82,将会或可能会不应用热变形计划86。
示出的热变形计划86包括对工件施加大约3kA的电流。在热变形计划86过程中,测量和记录电阻88。热变形计划86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的电阻88降低到低于阈值极限82所持续的时间。如图9和10所示,在电阻88下降到阈值极限82以下之前应用四个周期的热变形计划86。在热变形计划86过程中一旦测量的电阻88降低到低于阈值极限82,则可以对工件应用焊接计划90。焊接计划90包括应用3个周期的4kA电流、应用3个周期的7kA电流和应用2个周期的9kA电流。如上所述,这种焊接计划可被设置为通过电阻焊工艺将工件连接在一起。在焊接计划90过程中可继续测量和记录电阻92。这样所测量的电阻92可被监测和分析,以确保焊接计划进行并确保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可以理解,对工件可以应用不同的焊接计划,这取决于是否应用热变形计划或取决于施加到工件的任何热变形计划的持续时间和安培数。还可理解,单面电阻焊的方法可以包括感应计划、热变形计划和焊接计划之间的延迟。例如,如图9所示,在感应计划80和热变形计划86之间包括6周期的延迟。另外,在热变形计划86和焊接计划90之间可以包括类似的延迟。例如,可包括这种延迟,以容纳用于焊接设备的反馈周期。还可包括这种延迟,以在开始下个计划之前允许有排出之前的计划产生的热量的时间。
前面描述的示例的目的是解释和说明。不意在穷举或限制描述的形式。依照上述教导可进行不同的修改。一些这样的修改已讨论,其它的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选择和描述的示例在于最好地解释适于特定预期使用的各种示例的原理。当然,其范围不限于此处列举的示例,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应用到许多应用和等同装置中。另外,参考流程图可更好地理解示例方法。尽管为了解释的简便,举例说明的方法用一系列的块示出和描述,但还可意识到该方法不被块的顺序限制,因为一些块能够以不同的顺序出现和/或与示出和描绘的其它块同时发生。而且,可使用少于示出的所有块来执行示例方法。块可被组合或分离为多个部件。此外,其它的和/或替代的方法可使用没有示出的另外的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3月13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779,19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借此通过参考在此引入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Claims (22)

1.一种单面电阻焊的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工件;
提供第二工件;
定位第一工件使得第一工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将焊接电极定位成与第一工件接触;
将接地电极定位成与第二工件接触;
确定是否出现高电阻条件,所述确定包括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一电流;
通过选择性地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二电流来降低高电阻条件;以及
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出现高电阻条件进一步包括:
限定电阻阈值极限;
测量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将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与电阻阈值极限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是否大于或小于电阻阈值极限;以及
其中,如果电阻的大小大于电阻阈值极限,则发生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选择性地施加第二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电流是应用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热变形计划的至少一部分;
高电阻条件包括在连接第一工件的焊接电极和连接第二工件的接地电极之间接触至少一个的高电阻;以及
将热变形计划施加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以降低高电阻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电流是应用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热变形计划的至少一部分;
高电阻条件包括出现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的间隙;以及
将热变形计划应用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以便使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热变形,以减小间隙直至间隙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焊接电极向第一工件施加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周期性地测量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
将每个周期性测量的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与电阻阈值极限比较;以及
继续施加第二电流,直至周期性测量的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中的一个低于电阻阈值极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周期性测量的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中的一个低于电阻阈值极限时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三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三电流是应用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焊接计划的至少一部分,并被设置为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测量对第三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将对第三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与电阻阈值极限比较。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是否高于或低于电阻阈值极限;以及
如果电阻的大小低于电阻阈值极限,则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四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四电流是应用到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焊接计划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被设置为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测量对第四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将对第四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与电阻阈值极限比较。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定电阻阈值极限包括:
靠近焊接电极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定位绝缘构件;
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一电流,并且测量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定位绝缘构件时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定位绝缘构件时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来限定电阻阈值极限。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定电阻阈值极限包括:
进行多项测试,其中每项测试包括:
提供第一测试工件;
提供第二测试工件;
定位第一测试工件使得第一测试工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测试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将焊接电极定位成与第一测试工件接触;
将接地电极定位成与第二测试工件接触;
向第一测试工件和第二测试工件施加第一电流;
测量对施加到第一测试工件和第二测试工件的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
将第一测试工件和第二测试工件焊接在一起;及
确定第一测试工件和第二测试工件是否满意地焊接在一起;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多项测试的分析来限定电阻阈值极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测试工件和第二测试工件是否满意地焊接在一起包括:在焊接之后机械地测试第一测试工件和第二测试工件。
17.一种确定用于单面焊工艺的电阻阈值极限的方法,包括:
进行测试,包括:
提供第一工件;
提供第二工件;
提供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电绝缘构件;
将第一电绝缘构件定位成与第一工件的第一表面接触并与第二工件接触;
将焊接电极定位成与第一工件的第二表面接触并靠近第一电绝缘构件;
将接地电极定位成与第二工件接触;
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施加第一电流;及
测量对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测量的第一电流的电阻的大小的分析来设定电阻阈值极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厚度大约为1毫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进行另一次的测试,其中:
提供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绝缘构件来代替第一电绝缘构件,第二厚度不同于第一厚度;
施加第二电流来代替第一电流;及
测量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另外地,至少部分地基于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的测量的分析来设定电阻阈值极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电流大约等于第二电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进行另一次的测试,其中:
不使用第一电绝缘构件;
定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使得第一工件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将焊接电极定位成靠近第一工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工件之间的接触区域;
施加第二电流来代替第一电流;及
测量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以及
另外地,至少部分地基于对第二电流的电阻的大小的测量的分析来设定电阻阈值极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电流大约等于第二电流。
CN201410192577.7A 2013-03-13 2014-03-13 用于单面电阻焊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43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79190P 2013-03-13 2013-03-13
US61/779,190 2013-03-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3896A true CN104043896A (zh) 2014-09-17
CN104043896B CN10404389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419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257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43896B (zh) 2013-03-13 2014-03-13 用于单面电阻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5136B2 (zh)
JP (1) JP5841626B2 (zh)
CN (1) CN104043896B (zh)
DE (1) DE1020142044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098A (zh) * 2018-09-27 2020-04-0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间接点焊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1347141A (zh) * 2019-11-07 2020-06-30 深圳市锐博精创科技有限公司 低电阻率连接件的电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8144B2 (ja) * 2017-12-28 2022-10-21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溶接装置
DE102020108807A1 (de) 2020-03-31 2021-09-30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Fügen zweier Bautei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6430A (en) * 1988-07-25 1989-10-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weld test method
US5021625A (en) * 1989-06-08 1991-06-04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e-resistance-welding resistance check
JPH07266059A (ja) * 1994-03-30 1995-10-17 Nippon Avionics Co Ltd 溶接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2096178A (ja) * 2000-09-21 2002-04-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スポット溶接装置
JP2005161391A (ja) * 2003-12-05 2005-06-23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シリーズスポット溶接の溶接不良検出装置
CN101282814A (zh) * 2005-07-08 2008-10-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混合式激光器与电阻焊接系统及方法
CN201900377U (zh) * 2010-12-28 2011-07-20 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白车身无痕点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7909A (en) 1936-05-16 1938-11-22 Bernhard Berghaus Double spot welding
US2300700A (en) 1940-01-15 1942-11-03 Porter Burke Electric welding
US2675454A (en) 1951-11-20 1954-04-13 Samuel W Warner Welding or soldering apparatus
GB1018873A (en) 1962-09-19 1966-02-02 Gen Electric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of resistance welding for use, for example, in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nic assemblies
US3629541A (en) 1970-10-01 1971-12-21 Raytheon Co Hand-held series welding tool
JPS5680380A (en) 1979-12-04 1981-07-01 Mazda Motor Corp Fixing inner and outer plate of lid or the like for motorcar
JPH0771749B2 (ja) 1989-04-14 1995-08-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ダイレクトスポット溶接法
US5079400A (en) 1990-12-17 1992-01-07 Eltech Systems Corporation Resistance welding tool
JPH09277045A (ja) 1996-04-12 1997-10-28 Fanuc Ltd 多層盛り溶接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US6515251B1 (en) 2000-10-31 2003-02-04 Steelcas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Welding system and method
JP3753005B2 (ja) 2000-12-06 2006-03-08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シリーズ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US7718918B2 (en) 2005-12-09 2010-05-18 Alcoa Inc Production or assembly line method of spot welding
DE102006004694B4 (de) 2006-01-31 2011-02-10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induktiven Hochfrequenzschweißen von Metallprodukten
JP2007326139A (ja) * 2006-06-09 2007-12-20 Daihatsu Motor Co Ltd シリーズスポット溶接装置
JP2007331012A (ja) 2006-06-16 2007-12-27 Honda Motor Co Ltd 抵抗溶接方法および抵抗溶接構造体
JP5415896B2 (ja) * 2009-01-29 2014-02-1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インダイレクト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DE102009016798A1 (de) * 2009-04-07 2010-10-14 Daimler Ag Verfahren und Steuergerät zum Überwachen einer Qualität von Schweißpunkten einer Widerstandsschweißzang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6430A (en) * 1988-07-25 1989-10-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weld test method
US5021625A (en) * 1989-06-08 1991-06-04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e-resistance-welding resistance check
JPH07266059A (ja) * 1994-03-30 1995-10-17 Nippon Avionics Co Ltd 溶接品質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2096178A (ja) * 2000-09-21 2002-04-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スポット溶接装置
JP2005161391A (ja) * 2003-12-05 2005-06-23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シリーズスポット溶接の溶接不良検出装置
CN101282814A (zh) * 2005-07-08 2008-10-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混合式激光器与电阻焊接系统及方法
CN201900377U (zh) * 2010-12-28 2011-07-20 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白车身无痕点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098A (zh) * 2018-09-27 2020-04-0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间接点焊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0948098B (zh) * 2018-09-27 2022-07-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间接点焊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1347141A (zh) * 2019-11-07 2020-06-30 深圳市锐博精创科技有限公司 低电阻率连接件的电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3896B (zh) 2016-08-24
JP5841626B2 (ja) 2016-01-13
US20140263197A1 (en) 2014-09-18
US9815136B2 (en) 2017-11-14
JP2014176897A (ja) 2014-09-25
DE102014204400A1 (de) 2014-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3896A (zh) 用于单面电阻焊的方法
Gedeon et al. Measurement of dynamic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sistance spot welds
CN101566546B (zh) 电阻焊及粘合焊的在线焊缝质量检查和补焊方法
CN102137730B (zh) 电阻焊接方法、电阻焊接器以及用于评估电阻焊接的方法和装置
JP5920523B2 (ja)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JP5622182B2 (ja) リアルタイム溶接品質判定装置及び判定方法
EP3088119A1 (e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method
CN111604624A (zh) 一种获取焊缝热裂纹的试验装置及评估方法
CN104411441A (zh) 点焊方法
KR101390385B1 (ko) 너트 프로젝션 용접의 용접품질 평가방법
CA3017083A1 (en) Resistance welding method and resistance welding apparatus
CN106156421A (zh) 基于脉冲涡流热成像的电子封装焊点热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US5399827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emperature at a spot-welded joint and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 spot-welded joint
CN105728900A (zh) 窄间隙焊接温度场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1947678B (zh) 一种设定电烙铁温度的方法
DE4328337C1 (de)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Temperatur an einer Punktschweißverbindung sowie Anwendung des Verfahrens zur Beurteilung der Qualität der Punktschweißverbindung
JP2011240368A (ja) 溶接の品質判定方法および溶接の品質判定システム
US6218638B1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the quality in resistance welding
JP2015134359A (ja) 溶接品質検査方法と溶接品質検査装置
JP6299356B2 (ja)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のナゲット径の推定方法
JP2019034341A (ja)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部材の製造方法
Charde Resistance spot welds of 304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part 1: fundamental, simulation, weld growth, tensile strength and failure mode analysis
Simmie Electric Welding Processes in Relation to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DE102021117697B3 (de) Verfahren zur Temperaturbestimmung in einer Fügezone
JP5224384B2 (ja) 導体の溶接方法及びその溶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