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9571B - 车辆用空调单元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单元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9571B
CN104039571B CN201380004875.2A CN201380004875A CN104039571B CN 104039571 B CN104039571 B CN 104039571B CN 201380004875 A CN201380004875 A CN 201380004875A CN 104039571 B CN104039571 B CN 104039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block
protection structure
structure body
conditioning uni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48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9571A (zh
Inventor
尾身浩德
上原尚文
荒井富士雄
古谷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Valeo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Valeo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Valeo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39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9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9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1Mounting or fastening of components in housings, e.g. heat exchangers, fans, electronic reg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92Add-on devices, e.g. heat/cooling boxes, compartment dividers, upgrade s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2215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electric heaters
    • B60H1/2225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electric heaters 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heaters for heat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6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2001/226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2287Integration into a vehicle HVAC system or vehicle dash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即使空调单元的壳体受到强烈冲击,也防止被收纳在该壳体内的构成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露出于外部,或者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1),对利用送风机(6)从外部导入壳体(4)内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送出到车室内,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具有防止电气设备(10)的散落的保护结构体(25)。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单元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单元及具备该车辆用空调单元的车辆,该车辆用空调单元在将电加热装置、利用高电压的集尘装置及利用高电压的臭氧发生装置等电气设备收纳在壳体内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从发生了碰撞等的车辆救助车辆乘客的救助者或者进行车辆的碰撞后处理的处理者因与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接触而发生的二次受害。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EV)或混合动力汽车正在被普遍使用。在这种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中,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代替加热器芯等利用热水的加热用热交换器,或者以与之并用的形式,在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壳体内收纳有PTC加热器等电加热装置。
另外,为了收集利用送风机从外部引入车辆用空调单元内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或者去除引入的空气的臭味,如例如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示,有时将利用高电压的集尘装置或者臭氧发生装置收纳在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壳体内。
而且,由于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加热装置要使发热体发热、专利文献2所示的集尘装置要产生电晕放电、专利文献3所示的臭氧发生装置要发生臭氧,因此一般都要在壳体内具备高电压零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2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34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768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车辆因与其他车辆或电线杆等建筑物等碰撞等而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该车辆所搭载的空调单元也受到冲击,有时构成空调单元的外部轮廓的树脂制的壳体就会受损或发生变形,有时根据冲击的程度甚至壳体会粉碎。这样,在车辆用空调单元发生损坏或产生变形的同时,有时收纳在空调单元的壳体内的电加热装置、集尘装置及臭氧发生装置也会受损。
这时,电加热装置等具备在壳体内的高电压零件一边维持通电状态一边露出于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壳体的外部,或者从壳体脱落,而且向周围散落。因此,从乘客的救助者或处理者等的安全方面考虑,需要防止乘客的救助者或处理者等的手指等与露出于该壳体的外部或从壳体脱落而且散落的通电状态的高电压零件接触以免发生二次受害。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空调单元及具备该车辆用空调单元的车辆,即使构成该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外部轮廓的壳体受到强烈冲击,也能够防止被收纳在该壳体内的构成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露出于外部或从壳体脱落或散落。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用于将利用送风机从外部导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送出到车室内,该车辆用空调单元在所述壳体内收纳有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防止所述电气设备的散落的保护结构体(第一方面)。在此,作为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例如可举出PTC加热器等电加热装置、利用高电压的集尘装置、利用高电压的臭氧发生装置等。作为车辆用空调单元,可举出中置整体一体型(センター置きフル一体型)的空调单元或中置半一体型(センター置きセミ一体型)的空调单元等。
由此,由于收纳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的壳体具有防止电气设备的散落的保护结构体,因此即使壳体破损或变形,因为除了壳体还具有保护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体,所以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的情况得以防止。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第二方面)。由此,能够在壳体的制作后安装保护结构体,能够在假定电气设备向壳体外的脱落或散落或露出的方向上容易地安装保护结构体。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具备导 电性的材料构成,安装有接地电路(第三方面)。由此,能够经由保护结构体设置电气设备的接地用电气电路,能够提高乘客及乘客救助者、处理者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平板状的部件构成(第四方面)。即,各保护部件均由平板状的部件构成。由此,因为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理者等的手指与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接触的情况本身就被防止,所以防止了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理者等由于与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接触而发生的二次受害。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具备柔软性的部件构成(第五方面)。即,各保护部件均由柔性材料形成。所谓柔性材料,例如是线材或橡胶等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由此,保护结构体即使受到强烈冲击也能够吸收该冲击,所以防止了保护结构体因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而受损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下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左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右侧的右侧保护部件中的任一单体构成(第六方面)。即,作为保护结构体也可以仅使用下侧保护部件、后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或右侧保护部件。
由此,即使在由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后侧保护部件中的任一单体构成保护结构体的情况下,通过针对电气设备在对车辆施加冲击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保护部件,也能够防止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包括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下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左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右侧的右侧保护部件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保护部件,将多个所述保护部件一体地连结而构成(第七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多个保护部件的连结,可举出例如下侧保护部件和后侧保护部件、下侧保护部件和右侧保护部件这样的相邻两个保护部件的连结,例如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和左侧保护 部件这样的三个保护部件的连结,例如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和后侧保护部件这样的四个保护部件的连结。
这样,通过由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后侧保护部件中的两个以上的保护部件构成保护结构体,增加了保护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体的面积,所以,即使壳体因对车辆的冲击而受坏或变形,也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特别是在将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和后侧保护部件这四个保护部件连结而构成保护结构体的情况下,即使由于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受到的冲击而不仅壳体的底部而且整体或很多部分受坏或变形,也能够防止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向车辆前进方向的后方侧散落。另外,将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和后侧保护部件这四个保护部件连结而构成的保护结构体由于各保护部件被一体地连结,因此各保护部件使用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材料时,作为框状的结构体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结构体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侧面的任一侧都不会因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而打开,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电气设备的散落或露出。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是在将所述下侧保护部件、所述后侧保护部件、所述左侧保护部件、所述右侧保护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后,再将该四个保护部件互相连结而构成的,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保护结构体所具备的四个面对峙的四个面中的两个面以上设有突起,所述保护结构体在与所述突起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并且,在将所述四个保护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时,所述突起和所述通孔相嵌合,从所述突起中的一方突起的前端到另一方突起的前端的距离比这两个突起所嵌合的两个通孔的开口缘间的距离长(第八方面)。由此,防止车辆的利用者亲自维修保养等时不经意地将保护部件拆下。
另外,车辆为具备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车辆(第九方面)。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车辆,即使构成空调单元的外部轮廓的壳体受到强烈冲击,也能够防止收纳在该壳体内的构成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收纳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的壳体具有防止电气设备的散落的保护结构体,因此,即使 壳体受损或变形,因为除了壳体外还具有保护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体,所以也能够防止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
特别是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保护结构体配置于壳体的外侧,因此能够在壳体的制作后安装保护结构体,能够在假定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的方向上容易地安装保护结构体。
特别是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能够经由保护结构体设置电气设备的接地用电气电路,从而能够提高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理者的安全性。
特别是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能够更有效且更加可靠地防止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理者等的手指与高电压零件接触。
特别是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保护结构体即使受到强烈冲击也能够吸收该冲击,所以能够防止保护结构体因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而受损的情况。
特别是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由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后侧保护部件的任一个单体构成保护结构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针对电气设备在车辆被施加冲击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保护部件,防止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特别是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通过由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后侧保护部件中的两个以上的保护部件构成保护结构体,增加了保护电气设备的保护结构体的面积,所以,即使壳体因对车辆的冲击而受损或变形,也能够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并且,在将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和后侧保护部件这四个保护部件连结而构成保护结构体的情况下,即使由于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前方施加的冲击而不仅壳体的底部而且整体或很多部分受损或变形,也能够防止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向车辆前进方向的后方侧散落。另外,将下侧保护部件、右侧保护部件、左侧保护部件和后侧保护部件这四个保护部件连结而构成的保护结构体由于各保护部件被一体地连结,所以各保护部件使用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材料时,作为框状的结构体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结构体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侧面的任一侧都不会因施加在车辆上的冲击而打开,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电气设备的散落或露出。
特别是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发明,能够防止车辆利用者亲自维修保养时等,保护结构体被不经意地拆下。
特别是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即使构成空调单元的外部轮廓的壳体受到强烈冲击,也能够防止收纳在该壳体内的构成电气设备的高电压零件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一个例子表示中置整体一体式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空调单元主体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从车辆前进方向的后方左斜侧看上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状态下的保护结构体及电加热器的收纳位置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从车辆前进方向的后方右斜侧看上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状态下的保护结构体及电加热器的收纳位置说明图;
图4是表示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看上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状态下的保护结构体及电加热器的收纳位置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被收纳在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壳体内的电加热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上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下侧部分中的各保护部件的结构及将各保护部件安装在壳体上而形成保护结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a)表示接地电路被安装在保护结构体上的状态,图7(b)表示接地电路的示意图;
图8(a)是表示经由连结件连结保护部件彼此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b)是表示用于连结保护部件彼此的连结件的特别是前端的槽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9(a)是表示用于将保护部件安装在上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下侧部分中的壳体上的结构的说明图,图9(b)是表示壳体的突部被外插在保护部件的通孔内的说明图,图9(c)是表示壳体上形成的突部的形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壳体的突部的前端彼此之间的距离比保护部件的外表面彼此的距离大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图4中,表示了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的一个例子。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是搭载于例如车辆的中控台部的纵型中置整体一体式空调单元。 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比划分在车辆前进方向前方被隔开的发动机室和车室的隔板配置在更靠近车室侧,基本上由空调单元主体2和进气部3构成。
空调单元主体2在形成于壳体4内的空气流路5中收纳有:用于从进气部3向下游侧输送空气的送风机6、对通过该送风机6输送来的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等冷却用热交换器7、配置在该冷却用热交换器7的上游侧的空气滤清器8、用于对被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7冷却的空气进行再加热的两种加热器9,10及调节输送到加热器9,10的空气和旁通的空气的比例的空气混合门1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未图示的利用高电压的集尘装置、利用高电压的臭氧发生装置代替该空气滤清器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机6由称为离心式多翼风扇(多翼片风扇)的风扇和驱动该风扇的电动机构成,电动机在壳体4上设有向车辆左右方向开口的开口部,通过从该开口部以使该电动机的驱动轴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方式横倒而插入,由此配置电动机。
空气滤清器8及冷却用热交换器7在空气流路5内被配置为从送风机6导入的所有空气都通过。其中,冷却用热交换器7例如将波纹状翅片和管交替地层叠多段而形成,且在管的长度方向端具有容器,与未图示的另一空调设备进行配管接合而构成制冷循环。在本实施例中,送风机6配置在冷却用热交换器7的上方。
另外,就配置在冷却用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的加热器9,10而言,在空气流路5的下游侧相对于冷却用热交换器7近的是热水加热器9,在空气流路5的下游侧相对于冷却用热交换器7远的是电加热器10。热水加热器9例如将波纹状翅片和管交替地层叠多段而形成,且在管的长度方向端具有容器。
电加热器10例如为PTC加热器等,利用图5对其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5所示的电加热器10具有在波纹状的翅片102和波纹状的翅片103之间配置了发热元件104的加热部101,并且具有收纳有用于使发热元件发热的高电压零件的箱体部105,还具有用于向收纳在该箱体部105的高电压零件供电的软线106。发热元件104例如为PTC半导体。
此外,空调单元主体2在壳体4内,在相对于加热器9,10成为下游侧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侧,作为所述空气流路5的一部分形成有使被所述加热器9,10再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的热风流路5a,并且,在冷却用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且比加热器9,10更靠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且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形 成有冷风流路5b。在热风流路5a和冷风流路5b的汇合部位配置有空气混合门11,以调节向比热风流路5a及冷风流路5b更靠近下游侧的空气混合室5c输送的冷风和热风的比例。空气混合门11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旋转式门。
另外,在空调单元主体2的空气流路5的空气混合室5c的下游侧,除霜吹出用开口部14、中心通气孔吹出用开口部15、侧通气孔吹出用开口部16,16及下部吹出用开口部17向壳体4适当地开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加热器9,10的下游侧到下部吹出用开口部17形成有引导空气的空气导向通路18,该空气导向通路18与收纳加热器9,10的部位被隔壁4a隔开。
在空气流路5的空气混合室5c的下游侧且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配置有吹出模式切换门19,该吹出模式切换门19调节朝向除霜吹出用开口部14及通气孔吹出用开口部15,16的空气的流量,并且,在该吹出模式切换门19的下游侧且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配置有吹出模式切换门20,该吹出模式切换门20调节从除霜吹出用开口部14送出的空气的流量和从通气孔吹出用开口部15,16送出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在本实施例中,吹出模式切换门19为蝶式,吹出模式切换门20为悬壁式或被称为旗式的模式切换门。不过,这些吹出模式切换门19、20的配置或型式等不限于所图示的配置或型式等,例如也可以在除霜吹出用开口部14及通气孔吹出用开口部15,16各自的开口端附近配置差动吹出模式切换门、通气孔吹出模式切换门。另外,在空气导向通路18的上游侧,配置有用于调节从下部吹出用开口部送出的空气的流量的吹出模式切换门21。在本实施例中,吹出模式切换门21为蝶式。
进气部3用于向并列设置的空调单元主体2的送风机6输送空气,外气导入口和内气导入口在壳体上形成,并且,用于适当选择外气导入口和内气导入口的内外气切换门被收纳在壳体内。
但是,如图2~图4所示,车辆用空调单元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电加热器10包围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侧及车辆前进方向的后侧的方式,在壳体4的外侧配置保护结构体2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保护结构体25由下侧保护部件26、后侧保护部件27、左侧保护部件28、右侧保护部件29构成,各保护部件26,27,28,29形成为平板状。作为各保护部件26,27,28,29的材料,使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例如橡胶、合成橡胶)或金属(例如铝合金、铁、铜、不锈钢)等,但如后文所述,从防止保护结构体25从壳体4不经意地取下的观点出发,优选 金属等具备一定刚性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可靠地保护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理者等,考虑在保护结构体25上安装如后文所述的接地电路46,但在该情况下,各保护部件26,27,28,29的材料优选具备导电性的材料。
在组装这些保护部件26,27,28,29构成保护结构体25时,该保护结构体25具有由下侧保护部件26构成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面、由后侧保护部件27构成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后侧面、由左侧保护部件28构成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面、由右侧保护部件29构成的车辆左右方向的右侧面这四个面,保护结构体2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侧面处于不仅与车辆前进方向的后侧面还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面连结的状态。
根据如上所述的保护结构体25的构成,即使车辆发生碰撞而车辆用空调单元1的空调单元主体2受到冲击,由于在空调单元主体2的壳体4的外侧存在保护结构体25,所以,即使壳体4受损或变形,也能够防止高电压零件向壳体外(下)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特别是该保护结构体25具有相对于壳体4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下侧保护部件26,因此即使保护结构体25受到冲击,左侧保护部件28、右侧保护部件29也不会向车辆前进方向的后侧或者前侧打开。因此,即使壳体4受损或变形,因为有下侧保护部件26,所以也防止电加热器10从壳体4向车辆的下方脱落。因此,即使电加热器10本身也受损而高电压零件从箱体部105露出,因为电加热器10本身会留在被保护结构体25围住的范围内,所以乘客的救助者或处理者等的手指等不会与电加热器10所具备的高电压零件接触。进而,即使有时壳体4被彻底粉碎而电加热器10、保护结构体25从车辆用空调单元1的位置脱落,电加热器10也被作为框体的保护结构体25包住,所以不会使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理者等的手指等与电加热器10所具备的高电压零件接触。
当然,保护结构体25不限于如上所述那样由下侧保护部件26、后侧保护部件27、左侧保护部件28及右侧保护部件29这样的四个保护部件构成的方式。即,也可以仅由图6所示的下侧保护部件26、后侧保护部件27、左侧保护部件28、右侧保护部件29中的任一单体构成,或者由图6所示的下侧保护部件26、后侧保护部件27、左侧保护部件28、右侧保护部件29中的两个保护部件构成(例如下侧保护部件26和后侧保护部件27的组合),或者由图6所示的下侧保护部件26、后侧保护部件27、左侧保护部件28、右侧保护部件 29中的三个保护部件构成(例如下侧保护部件26、左侧保护部件28和右侧保护部件29的组合)。
这样,即使保护结构体25由单体的保护部件构成或由两个保护部件构成或由三个保护部件构成,通过相对于电气设备在车辆被施加冲击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保护部件,也能够防止电气设备向壳体外脱落或散落或露出。
另外,在保护结构体25由具备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安装有接地电路46。关于由四个保护部件26,27,28,29构成的保护结构体25的方式中的接地电路46,利用图6及图7进行说明。
图6及图7所示的接地电路46具备:连结PTC加热器等电加热器10和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车辆车体47(车辆车体47的形状本身未图示)的线束状接地部件48、连结电加热器10和下侧保护部件26的线束状接地部件49、连结后侧保护部件27和仅在图7中图示的横梁56的托架状接地部件50,以及连结后侧保护部件27和车辆车体47的线束状接地部件51。接地部件48,49,50,51都使用导电性的部件。
接地部件48一端与电加热器10连接,在本例中,从下侧保护部件26和后侧保护部件27之间引出到保护部件26,27的外侧。进而,按照沿后侧保护部件27的外侧面配置后朝向车辆车体47的方式设置。然后,通过将另一端经由未图示的连结件与车辆车体47连结,将电加热器10和车辆车体47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接地部件48也可以与电加热器10的电源电缆55一体地引出。
接地部件49一端与电加热器10连接,在本例中,从下侧保护部件26上形成的开口或间隙引出到下侧保护部件26的外侧。然后,通过将另一端经由螺栓或螺杆等连结件52与下侧保护部件26连结,将电加热器10和作为保护结构体25的一部分的下侧保护部件26电连接。
接地部件50是将金属制的平板弯曲加工成的部件,被固定在后侧保护部件27上。通过经由未图示的连结件与横梁56连结,将作为保护结构体25的一部分的后侧保护部件27和车辆车体47电连接并机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接地部件50也可以是将后侧保护部件27的一部分进行适当加工而制作成的部件。
接地部件51是其一端经由螺栓或螺杆等连结件53与后侧保护部件27连结的部件,在本例中,在后侧保护部件27的外侧面上与接地部件48一起被配置,并朝向车辆车体47。然后,通过将另一端经由未图示的连结件与车辆车体47连结,将作为保护部结构体25的一部分的后侧保护部件27和车辆车体47电连接。
由此,电加热器10不仅经由接地部件48与车辆车体47连接,而且还经由接地部件49与保护结构体25连接,所以,即使任一接地部件的电接合因车辆的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被断开,也能够确保接地的作用。
而且,保护结构体25不仅经由接地部件50与车辆车体47相连接,而且还经由接地部件51与车辆车体47相连接,所以,即使任一接地部件的电接合因车辆的碰撞而产生的冲击被断开,也能够确保接地的作用。
这样,在电加热器10和保护结构体25上分别设有多个接地电路,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乘客或乘客的救助者、处置者等的二次受害。
接着,关于由四个保护部件26,27,28,29构成的保护结构体25,下面对将保护部件26,27,28,29互相连结并且安装在壳体4上而形成保护结构体25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将后侧保护部件27安装在壳体4上,之后,通过将螺丝31螺合而将后侧保护部件27固定在壳体4上。接着,将左侧保护部件28安装在壳体4上,之后,通过将螺丝31螺合而将左侧保护部件28固定在壳体4上。进而,将右侧保护部件29安装在壳体4上,之后,通过将螺丝31螺合而将右侧保护部件29固定在壳体4上。对于后侧保护部件27和左侧保护部件28,通过图8所示的紧固螺栓32进行紧固,对于后侧保护部件27和右侧保护部件29,也通过图8所示的紧固螺栓32进行紧固,将后侧保护部件27和保护部件28,29牢固地连结。最后,将下侧保护部件26从保护部件28,29的外侧(下侧)安装在壳体4上,之后,将下侧保护部件26和保护部件28,29通过图8所示的紧固螺栓32进行紧固,由此,将下侧保护部件26经由保护部件28,29固定在壳体4上。由此,保护部件26,27,28,29经由螺子31或紧固螺栓32互相连结并且安装在壳体4上,构成保护结构体25。
就紧固螺栓32的头部33的槽部34而言,不是通常的十字螺丝刀用槽部或一字螺丝刀用槽部的形状,而是优选采用特殊的形状。由此,防止了车辆的利用者等不经意地将保护部件26,27,28,29拆下。
另外,对于由四个保护部件26,27,28,29构成的保护结构体25,作为更加可靠地防止这些保护部件26,27,28,29不经意地被拆下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图9及图10所示的结构。
即,在壳体4的安装有保护部件28的面41上设置突部36,在壳体4的安装有保护部件29的面42上设置突部37,并且,在保护部件28的与突部36相对应的位置形成通孔43,在保护部件29的与突部37相对应的位置形成通孔44。而且,使从壳体4的突部36的突出方向的前端到壳体的突部37的突出方向的前端的距离L1大于将保护部件26,27,28,29组装成保护结构体25时的从保护部件28的外表面到保护部件29的外表面的距离L2。
由此,在将保护部件28安装于壳体4时,将壳体4的突部36外插于保护部件28的通孔43,在将保护部件29安装于壳体4时,将壳体4的突部37外插于保护部件29的通孔44,之后,在将保护部件26,27,28,29组装成保护结构体25的情况下,保护部件28,29的通孔43,44不会从壳体4的突部36,37脱落,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保护结构体25(保护部件26,27,28,29)不经意地被拆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突部36、37外插于通孔43、44,也可以进行向壳体4上安装保护部件26,27,28,29时的定位。
以上,作为通过保护结构体25防止救助者或处理者等接触的对象的电气设备,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加热器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在代替空气滤清器8使用利用高电压的集尘装置或臭氧发生装置的情况下,这些集尘装置或臭氧发生装置也成为对象。
另外,关于该保护结构体25,虽未图示,但在壳体4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面进一步配置保护部件,并且使之与保护部件26,27,28,29连结,从而能够增加框体的强度,也能够增加防止电气设备散落的可靠性。
另外,关于接地部件50,以将金属制的平板弯曲加工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线束来代替。
最后,关于车辆用空调单元1的型式,也不限于图1所示的纵置整体一体型,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是送风机6在车辆左右方向上偏移的半一体型车辆用空调单元。
符号说明
1 车辆用空调单元
2 空调单元主体
4 壳体
5 空气流路
6 送风机
10 电加热器
25 保护结构体
26 下侧保护部件
27 后侧保护部件
28 左侧保护部件
29 右侧保护部件
36 突部
37 突部
43 通孔
44 通孔
46 接地电路
105 电加热器的箱体部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用于对利用送风机从外部导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空气调节并送出到车室内,在所述壳体内收纳有具备高电压零件的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壳体外还具有防止所述电气设备的散落的保护结构体,
所述保护结构体安装在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具备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安装有接地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平板状的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具备柔软性的部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由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下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左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右侧的右侧保护部件中的任一单体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包括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下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后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左侧保护部件、相对于所述电气设备配置于车辆右侧的右侧保护部件中的多个保护部件,
将所述多个保护部件一体地连结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体是在将所述下侧保护部件、所述后侧保护部件、所述左侧保护部件、所述右侧保护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后,再将该四个保护部件互相连结而构成的,
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保护结构体所具备的四个面对峙的四个面中的两个面以上设有突起,
所述保护结构体在与所述突起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并且,在将所述四个保护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时,所述突起和所述通孔相嵌合,
从所述突起中的一方突起的前端到另一方突起的前端的距离比这两个突起所嵌合的两个通孔的开口缘间的距离长。
9.一种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
CN201380004875.2A 2012-01-20 2013-01-16 车辆用空调单元及车辆 Active CN104039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0185 2012-01-20
JP2012-010185 2012-01-20
PCT/JP2013/050647 WO2013108774A1 (ja) 2012-01-20 2013-01-16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9571A CN104039571A (zh) 2014-09-10
CN104039571B true CN104039571B (zh) 2017-04-26

Family

ID=4879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4875.2A Active CN104039571B (zh) 2012-01-20 2013-01-16 车辆用空调单元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21324B2 (zh)
EP (1) EP2813383B1 (zh)
JP (1) JP5866698B2 (zh)
CN (1) CN104039571B (zh)
BR (1) BR112014017912B8 (zh)
ES (1) ES2703394T3 (zh)
WO (1) WO20131087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0740B (zh) * 2012-07-09 2016-08-17 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车辆用加热器
US10414247B2 (en) * 2015-01-06 2019-09-17 Hanon Systems Air blower device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having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DE102016000385A1 (de) * 2016-01-15 2017-07-20 Paragon Ag Vorrichtung zur Abscheidung ultrafeiner Partikel (UFP) aus einem in Kraftfahrzeugbelüftungs- und -klimatisierungsanlagen fließenden Luftstrom
JP6609853B2 (ja) * 2016-12-27 2019-1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空調ユニット取付部構造
US10882378B2 (en) * 2017-08-18 2021-01-05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ATV air heat exchanger with mounting structure and linkage
KR102401277B1 (ko) * 2017-09-25 2022-05-2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7221886B2 (ja) * 2020-01-17 2023-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9073A (en) * 1964-06-22 1969-09-23 Gen Motors Corp Electrical system
JPH07108816A (ja) * 1993-10-15 1995-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72332A (ja) * 1999-03-24 2000-10-03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673535A (zh) * 2004-03-24 2005-09-28 株式会社电装 能够防止逆变器过热的车用空调器
CN101913314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4263A (en) * 1966-09-28 1969-01-28 Enoch Black Safety steering column
JPS625406Y2 (zh) * 1980-01-24 1987-02-06
EP0492786A3 (en) * 1990-12-24 1993-11-18 Ford Motor Co Reversible attachment of members using dielectric heating
DE19607122A1 (de) * 1996-02-26 1997-08-28 Suetrak Transportkaelte Heizeinrichtung
JP3700275B2 (ja) * 1996-08-27 2005-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樹脂成形品
JP3382789B2 (ja) 1996-09-05 2003-03-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001751A (ja) 1999-06-24 2001-01-09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JP2004142587A (ja) * 2002-10-24 2004-05-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WO2005021334A1 (en) * 2003-08-25 2005-03-10 Cascade Engineering, Inc. Dashmat with component bridge
JP4382511B2 (ja) * 2004-02-05 2009-12-1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導通装置
JP2005334765A (ja) 2004-05-26 2005-12-08 Denso Corp 空気清浄装置
DE102005032251A1 (de) * 2005-07-09 2007-01-18 Deere & Company, Moline Gehäuse einer Klimaanlage
JP5173374B2 (ja) * 2007-11-28 2013-04-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空調装置用電動圧縮機
DE102009057870A1 (de) * 2009-12-11 2011-06-16 Behr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
JP2012144173A (ja) * 2011-01-13 2012-08-02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9073A (en) * 1964-06-22 1969-09-23 Gen Motors Corp Electrical system
JPH07108816A (ja) * 1993-10-15 1995-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72332A (ja) * 1999-03-24 2000-10-03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673535A (zh) * 2004-03-24 2005-09-28 株式会社电装 能够防止逆变器过热的车用空调器
CN101913314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3383A4 (en) 2016-06-22
CN104039571A (zh) 2014-09-10
US20150027799A1 (en) 2015-01-29
WO2013108774A1 (ja) 2013-07-25
JPWO2013108774A1 (ja) 2015-05-11
ES2703394T3 (es) 2019-03-08
BR112014017912B1 (pt) 2022-03-29
BR112014017912B8 (pt) 2022-06-14
BR112014017912A8 (pt) 2021-03-09
JP5866698B2 (ja) 2016-02-17
US9321324B2 (en) 2016-04-26
EP2813383B1 (en) 2018-10-03
EP2813383A1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9571B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及车辆
CN104126246B (zh)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温度调节构造
CN107206890B (zh) 车辆的蓄电池冷却结构
CN107972474A (zh) 车辆
CN104040785B (zh)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温度调节构造
CN107528019A (zh) 二次电池组
CN107415672A (zh) 车载用蓄电池
CN107146865A (zh) 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102555780A (zh) 用于车辆的高压电池冷却系统
CN107082050A (zh) 车辆
CN102791090A (zh) 车用电器盒模块
CN205752316U (zh) 汽车电池包
CN103097160A (zh) 车辆
CN108290494A (zh) 悬挂格栅主动窗板
CN103889749A (zh) 用于装备仪表板的可熔空气管道
CN105870368A (zh) 蓄电池单元
CN106794750B (zh) 空冷式电动推进单元
JP7189711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
JP2009190541A (ja) 電気ヒータを用いた車両用暖房システム
CN202574142U (zh) 高压电热式除霜器
US10263302B1 (en) Baffle structure for heat dissipation
EP3670223A1 (en) 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437637B (zh) 列车自带滤波电抗器的dc600v列供装置3组份布局结构
CN21654639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及其前机舱通风系统
CN218806187U (zh) 一种降低风阻的汽车前保气流通道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