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0033A -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0033A
CN104030033A CN201410258878.5A CN201410258878A CN104030033A CN 104030033 A CN104030033 A CN 104030033A CN 201410258878 A CN201410258878 A CN 201410258878A CN 104030033 A CN104030033 A CN 104030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bar
substrate
support
brace apparatus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88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0033B (zh
Inventor
朱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88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0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0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0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0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0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套、支撑滚珠以及弹性元件。支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面,且第一端面设有安装槽。支撑套沿支撑杆的轴心线可滑动的套设于支撑杆的第一端部,且支撑套具有与第一端面相对的设有通孔的支撑部。支撑滚珠设置于支撑杆的安装槽,并部分地露出于第一端面且对齐通孔。弹性元件连接于支撑杆和支撑套之间。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此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其能有效的防止支撑基板时对基板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具有低辐射性、厚度薄和耗电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领域中。在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为方便操作和传送及避免玻璃基板损坏,玻璃基板往往是被放置在具有撑杆(Pin)的基板承载装置上,以进行所需的制作工艺。
图1是现有基板承载装置承载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板承载装置200包括平台210和垂直设置于平台210的多根撑杆220。撑杆220的第二端222连接固定于平台210,第一端221设有滚珠223,滚珠223部分嵌入到撑杆220的第二端222内,并能在第二端222装设滚珠223的凹槽224中自由滚动。基板承载装置200承载支撑基板230时,是将基板230放置在撑杆220上,使基板230的下表面231与撑杆220的滚珠223接触,基板230在基板承载装置200的承载支撑作用下,可以进行所需的制作工艺。例如在基板承载装置200承载支撑基板230进行所需的制作工艺时,平行于基板230的传送方向的外力可作用于基板230,以带动滚珠223的滚动,进而使得基板230沿传送方向相对平台210以滑动的形式传送。
但是,由于基板230的下表面231与撑杆220的滚珠223直接接触,基板230自身的重量以及当基板230所受到的外力具有垂直分量(也即垂直于平台210的分量)时,会导致基板230的下表面231与滚珠223的接触处出现凹点。而基板230所受到外力的平行于基板230的传送方向的水平分量使得基板230仍然沿传送方向相对平台210以滑动,此时,基板230所受到的外力的垂直分量持续作用在基板230的下表面231,导致基板230的下表面231产生划痕。此外,由于基板230与滚珠223的顶部点接触,接触面积小,基板230与滚珠223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当作用在基板230所受到的外力具有不平行于传送方向的水平分量时,容易使基板230在传送时发生漂移,从而造成基板230的损坏。无论是凹点、划痕还是漂移,都使得基板230产生了损坏,会影响到后续制程的效果,进而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撑杆装置,其能有效的防止支撑基板时对基板造成的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板承载装置,其能有效的防止支撑基板时对基板造成的损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套和支撑滚珠以及弹性元件。支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面,且第一端面设有安装槽。支撑套沿支撑杆的轴心线可滑动的套设于支撑杆的第一端部,且支撑套具有与第一端面相对的支撑部,支撑部设有通孔。支撑滚珠设置于支撑杆的安装槽,并部分地露出于第一端面且对齐通孔。弹性元件连接支撑杆和支撑套。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杆的靠近第一端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围绕支撑杆的轴心线的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撑杆装置还包括多个滑动滚珠,多个滑动滚珠设置于至少一个环形凹槽中并与支撑套的内壁接触。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包括围绕支撑杆的轴心线的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沿支撑杆的轴心线平行排列。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环形凹槽沿支撑杆的轴心线等间距排列。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支撑杆靠近第二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弹性元件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并沿支撑杆的轴心线对称的设于支撑杆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部是垂直连接于支撑套的外表面的支撑板,第二连接部是垂直连接于支撑杆靠近第二端部的外表面的支撑板。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是弹簧。
一种基板承载装置,其包括承载平台和上述撑杆装置。撑杆装置的支撑杆的第二端部连接于平台。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承载平台具有工作面,支撑杆垂直连接于承载平台的工作面。
本发明提出的撑杆装置以及具有此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撑杆装置的支撑滚珠设置于支撑杆的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面的安装槽中并部分地露出于第一端面,通过弹性元件与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套沿支撑杆的轴心线可滑动的套设于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并具有与第一端面相对的设有对齐支撑滚珠的通孔的支撑部。当基板放置于撑杆装置的支撑部时,支撑套受到基板的重力作用使支撑套沿支撑杆的轴心线相对支撑杆向下滑动,直到基板的下表面接触支撑滚珠。一方面,支撑部和支撑滚珠的同时支撑,增加了撑杆装置与基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撑杆装置与基板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有效的防止了因基板漂移而造成的基板损伤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作用在基板上的外力具有垂直分量,支撑套受到外力的垂直分量会传递至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反作用力对基板具有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支撑滚珠对基板造成例如凹坑和划痕等损伤。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基板承载装置承载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承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撑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基板承载装置承载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承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撑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和3,在本实施例中,基板承载装置100包括承载平台110和设置于承载平台110的多个撑杆装置120。承载平台110具有工作面112,用于设置撑杆装置120。撑杆装置120包括连接在承载平台110的工作面112的支撑杆122、设置在支撑杆122的支撑滚珠126、套设在支撑杆122上的支撑套124以及连接支撑杆122和支撑套124的弹性元件128。
具体地,支撑杆12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1222和第二端部1223。支撑杆122的第二端部1223连接在承载平台110的工作面112,以使支撑杆122垂直设置于承载平台110的工作面112。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具有第一端面1224,且第一端面1224上设有安装槽1225。支撑滚珠126安装在安装槽1225内,并部分地露出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面1224,并可于安装槽1225中自由转动。支撑杆122靠近第一端部1222的外表面1221设有围绕支撑杆122的轴心线的多个环形凹槽122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22靠近第一端部1222的外表面1221设有围绕支撑杆122的轴心线的多个环形凹槽1226,且多个环形凹槽1226沿支撑杆122的轴心线平行排列,优选地,多个环形凹槽1226沿支撑杆122的轴心线等间距排列,但并不以此为限。
支撑套124包括支撑部1242以及套筒1243。具体地,套筒1243例如是圆筒形,套筒1243包括外壁1247和内壁1248。套筒1243用以套设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与支撑杆122可滑动地连接,以使支撑套124沿着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向第二端部1223滑动或从支撑杆的第二端部1223向第一端部1222滑动。支撑部1242连接于套筒1243并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的第一端面1224相对。支撑部1242上设有通孔1244,通孔1244与设置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面1224的安装槽1225中的支撑滚珠126对齐。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支撑套124沿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滑动,配合支撑杆122的环形凹槽1226结构,撑杆装置120还包括多个滑动滚珠1227,每个环形凹槽1226内均安装有多个滑动滚珠1227,并部分地露出环形凹槽1226,滑动滚珠1227能在环形凹槽1226中自由转动。支撑套124的套筒1243套设于支撑杆122时,套筒1243的内壁1248与滑动滚珠1227接触,从而可实现支撑套124沿着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向第二端部1223滑动或从支撑杆122的第二端部1223向第一端部1222滑动。值得一提的是,支撑套124沿支撑杆122的轴心线的实现滑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其它适宜的滑动结构也可适用。
弹性元件128连接支撑杆122和支撑套124。本实施例中,远离支撑部1242的支撑套124的套筒1243的外壁1247上设接有第一连接部1246,且支撑杆122靠近第二端部1223的外表面1221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2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46是垂直连接于支撑套124的套筒1243的外壁1247的支撑板,第二连接部1228是垂直连接于支撑杆122靠近第二端部1223的外表面1221的支撑板,但并不以此为限。弹性元件128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246和第一连接部1228之间,当支撑套124沿着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向第二端部1223滑动时,第一连接部1246向第二连接部1228靠近以压缩弹性元件128。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28包括第一弹性元件1282和第二弹性元件1284,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用一个弹性元件128连接支撑套124和支撑杆122。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1282和第二弹性元件1284垂直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246和第二连接部1228之间,并沿支撑杆122的轴心线对称的设于支撑杆122的两侧。第一弹性元件1282和第二弹性元件1284例如为弹簧。
图4是图2基板承载装置承载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板承载装置100的撑杆装置120主要用于承载支撑基板130。具体地,将基板130水平放置在多个撑杆装置120的支撑部1242上是基板130的下表面132与支撑部1242抵靠接触。由于基板130的自身重量,使得支撑套124受力沿着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向第二端部1223滑动,进而使得连接于支撑套124的第一连接部1246向第二连接部1228靠近以压缩弹性元件128。
一方面,由于支撑套124沿着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向第二端部1223滑动,支撑套124的支撑部1242向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面1224靠近,使得设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面1224的安装槽1225的支撑滚珠126穿过支撑部1242的通孔1244并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抵靠接触,此时支撑滚珠126和支撑部1242同时对基板130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支撑部1242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是面接触,增加了撑杆装置120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撑杆装置132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有效的防止了基板130漂移,避免因基板130漂移而造成的损伤。
另一方面,由于支撑套124沿着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从支撑杆122的第一端部1222向第二端部1223滑动,进而使得连接于支撑套124的第一连接部1246向第二连接部1228靠近以压缩弹性元件128。弹性元件128受压缩后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基板130,用于平衡基板130自身重力,有利于减小基板130在垂直方向(也即平行于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的受力,从而避免基板130与支撑滚珠126接触因垂直方向的力而产生凹点或划痕等损伤,对基板130具有缓冲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当有外力作用在基板130用以传送基板130时,如果外力存在垂直方向的分量,弹性元件128受压缩后也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基板130,用于平衡基板130所受到的外力的垂直方向的分量,有利于减小基板130在垂直方向(也即平行于支撑杆122的轴心线方向)的受力,从而避免基板130与支撑滚珠126接触因垂直方向的力而产生凹点或划痕等损伤。
此外,由于支撑滚珠126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是点接触,支撑部1242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是面接触,基板130与撑杆装置120之间的摩擦力主要来自支撑部1242与基板130的下表面132的面接触,并与基板130在垂直方向的受力和支撑部1242的材料性质相关。而由于弹性元件128受压缩后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因此基板130在垂直方向的受力可通过调节弹性元件128的相关参数和选择支撑部1242的材料进行控制,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来实现基板130与撑杆装置120之间的摩擦力可控调节,避免基板130与支撑部1242的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基板130划痕等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第一端面,该第一端面设有安装槽;
支撑套,沿该支撑杆的轴心线可滑动的套设于该支撑杆的该第一端部,并具有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支撑部,该支撑部设有通孔;
支撑滚珠,设置于该支撑杆的该安装槽,并部分地露出于该第一端面且对齐该通孔;以及
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连接该支撑杆和该支撑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杆的靠近该第一端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围绕该支撑杆的该轴心线的至少一个环形凹槽,该撑杆装置还包括多个滑动滚珠,该多个滑动滚珠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环形凹槽中并与该支撑套的内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包括围绕该支撑杆的该轴心线的多个环形凹槽,该多个环形凹槽沿该支撑杆的该轴心线平行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环形凹槽沿该支撑杆的该轴心线等间距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支撑杆靠近该第二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该弹性元件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和该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之间,并沿该支撑杆的该轴心线对称的设于该支撑杆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是垂直连接于该支撑套的该外表面的支撑板,该第二连接部是垂直连接于该支撑杆靠近该第二端部的该外表面的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撑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是弹簧。
9.一种基板承载装置,包括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承载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撑杆装置,该撑杆装置的该支撑杆的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承载平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板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平台具有工作面,该支撑杆垂直连接于该承载平台的该工作面。
CN201410258878.5A 2014-06-11 2014-06-11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Active CN104030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8878.5A CN104030033B (zh) 2014-06-11 2014-06-11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8878.5A CN104030033B (zh) 2014-06-11 2014-06-11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0033A true CN104030033A (zh) 2014-09-10
CN104030033B CN104030033B (zh) 2016-07-13

Family

ID=51461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8878.5A Active CN104030033B (zh) 2014-06-11 2014-06-11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003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4188A (zh) * 2015-05-25 2015-08-1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销及烘烤机台
CN105171408A (zh) * 2015-08-21 2015-1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滚动式顶针组件及基板顶撑装置
CN105717673A (zh) * 2016-04-13 2016-06-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
CN106324912A (zh) * 2016-11-04 2017-0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线偏振紫外光灯
CN108382844A (zh) * 2018-02-28 2018-08-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衬垫组件及传送装置
CN11049181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承载装置和涂胶显影设备
CN112682465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夏泰鑫半导体(青岛)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及半导体制造装置的加载部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804470L (sv) * 1988-03-12 1989-09-13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Laasskruv med laaskula
EP0339441A2 (de) * 1988-04-28 1989-11-02 Jörg Schwarzbich Kugelraste
EP0162484B1 (en) * 1984-05-25 1990-08-08 The Boeing Company Ball support assembly
EP0513562A1 (de) * 1991-05-14 1992-11-19 Telair International Cargo Systems GmbH Fördereinrichtung
US5464086A (en) * 1994-03-03 1995-11-07 Transact International Inc. Ball transfer unit
DE20015059U1 (de) * 2000-08-31 2002-01-24 Rexroth Star Gmbh Kugelrolleneinheit
US20020059888A1 (en) * 1998-10-14 2002-05-23 Masciarelli Camillo A. Pneumatic pop-up units for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WO2007099213A1 (fr) * 2006-02-28 2007-09-07 Rotobloc-Psp Sarl Disposγγif a roulements escamotables pour table porte- charge et table porte-charge equipee d'un tel disposltif
JP2010076849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akachiho Takeda エアブロ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アブロー基板
CN102421686A (zh) * 2009-05-15 2012-04-18 株式会社井口机工制作所 自由滚珠轴承、支承台、搬运设备、转台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62484B1 (en) * 1984-05-25 1990-08-08 The Boeing Company Ball support assembly
SE8804470L (sv) * 1988-03-12 1989-09-13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Laasskruv med laaskula
EP0339441A2 (de) * 1988-04-28 1989-11-02 Jörg Schwarzbich Kugelraste
US4961650A (en) * 1988-04-28 1990-10-09 Schwarzbich Joerg Ball catch for releasably retaining a grooved shaft
EP0513562A1 (de) * 1991-05-14 1992-11-19 Telair International Cargo Systems GmbH Fördereinrichtung
US5464086A (en) * 1994-03-03 1995-11-07 Transact International Inc. Ball transfer unit
US20020059888A1 (en) * 1998-10-14 2002-05-23 Masciarelli Camillo A. Pneumatic pop-up units for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DE20015059U1 (de) * 2000-08-31 2002-01-24 Rexroth Star Gmbh Kugelrolleneinheit
WO2007099213A1 (fr) * 2006-02-28 2007-09-07 Rotobloc-Psp Sarl Disposγγif a roulements escamotables pour table porte- charge et table porte-charge equipee d'un tel disposltif
JP2010076849A (ja) * 2008-09-24 2010-04-08 Takachiho Takeda エアブロ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アブロー基板
CN102421686A (zh) * 2009-05-15 2012-04-18 株式会社井口机工制作所 自由滚珠轴承、支承台、搬运设备、转台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4188A (zh) * 2015-05-25 2015-08-12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销及烘烤机台
CN105171408A (zh) * 2015-08-21 2015-1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滚动式顶针组件及基板顶撑装置
CN105717673A (zh) * 2016-04-13 2016-06-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
CN106324912A (zh) * 2016-11-04 2017-0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线偏振紫外光灯
CN106324912B (zh) * 2016-11-04 2019-11-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线偏振紫外光灯
CN108382844A (zh) * 2018-02-28 2018-08-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衬垫组件及传送装置
CN110491816A (zh) * 2019-08-30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承载装置和涂胶显影设备
CN110491816B (zh) * 2019-08-30 2022-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承载装置和涂胶显影设备
US11237488B2 (en) 2019-08-30 2022-02-01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Substrate carrying device, and photoresist coating development device
CN112682465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夏泰鑫半导体(青岛)有限公司 承载装置及半导体制造装置的加载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0033B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0033A (zh) 撑杆装置和具有撑杆装置的基板承载装置
CN101408474B (zh) 适用于空间框架梁柱节点的新型试验装置
CN103604593B (zh) 平面式弹射起飞舰载机前起落架静力试验加载装置
CN20328507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架
BRPI0512124A (pt) equipamento suporte para rolos de gravação em relevo, e método de troca de um ou mais rolos de gravação em relevo
WO2017008530A1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105445971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检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08063550A3 (en) Pin height adjustment in bed of nails shape measurement
CN204575511U (zh) 一种斜坡试验工装
CN204624318U (zh) 玻璃放置架
CN204238584U (zh) 一种新型建筑支撑装置
CN102219117A (zh) 玻璃基板传送装置
CN202127435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通信终端
CN105715820B (zh) 球阀
CN202345285U (zh) 具有锁定机构的万向轮
CN104911560A (zh) 翻转装置、其操作方法及包括其的共蒸发设备
CN204144447U (zh) 一种全方位通信电子用天线
CN102672005B (zh) 液压式精密矫平机
CN103924508B (zh) 可滑移的固定型支座
CN108007292B (zh) 一种可二维运动和变换构型的几何标定装置
CN106128984A (zh) 倾斜式石英舟托
CN204188324U (zh) 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
CN203174495U (zh) 一种可转动的自复位轨式抗拉支座
CN103510464A (zh) 同球向双球面减隔震支座
CN103499710B (zh) 一种探针模组支架及基板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