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4499A -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04499A
CN104004499A CN201410212600.4A CN201410212600A CN104004499A CN 104004499 A CN104004499 A CN 104004499A CN 201410212600 A CN201410212600 A CN 201410212600A CN 104004499 A CN104004499 A CN 104004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ea
phase change
parts
low temperature
form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26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琳
刘钦矿
杨晓波
宋晓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2126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04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04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04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所述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以正十四烷为内部芯材,以采用原位聚合法在正十四烷表面包裹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以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作外层壁材;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由4-10份尿素、10-20份甲醛、2-5份三聚氰胺、0.2-0.8份司盘-80、0.2-0.8份吐温-80、15-35份正十四烷、0.2-0.8份聚乙烯醇和5-20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组成。该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安全无毒,环保节能,传热效率高,热稳定性强,拓展了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而在此过程中材料本身的温度变化极小,因此它在节能、温度控制等领域有着极大的意义,非常适合于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难题。将相变材料进行微胶囊化,不但其热传导面积得到有效地增大,降低了其与周围物质反应的可能性,且控制了它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从根本上克服了相变材料应用的局限性,实现了相变材料的永久固态化,有效地解决了其泄漏、相分离以及腐蚀性等问题,提高了相变材料使用的效率,因此,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之一。
脲醛树脂是尿素和甲醛经过加成与缩聚反应形成的热固性氨基树脂,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应用方便,所形成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韧性与耐热性,是相变微胶囊的一类重要壁材。无论是从提高效率角度考虑还是从环保角度考虑,都具有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可以在生物医药,食品保鲜,冷藏物流等多个领域应用。
但是,脲醛树脂存在耐水与耐候性差、储存期短、游离甲醛释放量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脲醛树脂应用于微胶囊壁材时,游离甲醛释放量较高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本发明的使用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作为芯材物质,尿素和甲醛经一定的聚合反应行成脲醛树脂聚合壁材,壁材将芯材物质包裹起来得到微胶囊颗粒水溶液,再将这些微胶囊颗粒水溶液经过减压抽滤,溶剂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状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固体颗粒。将这种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固体颗粒应用在食品保鲜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可以使目标物品在5.5℃左右的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有效抑制食品变质,腐败及细菌滋生,且同时具有安全健康的性能,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良好填充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即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正十四烷为芯材制备有机相变微胶囊,其中水相是尿素与甲醛形成的均匀溶液;油相是经充分乳化的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乳化液,将预聚体滴加到油相中,经原位聚合法形成有机相变微胶囊。
本发明低温有机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所采用的原理如下:
1、壁材脲醛树脂形成的反应原理
脲醛树脂的形成,即尿素和甲醛的反应过程,一般认为反应是通过二个阶段:羟甲基脲生成阶段(加成反应)和树脂化阶段(缩聚反应),反应机理具体如下所示。
(1)  加成反应阶段:调节尿素和甲醛的反应体系为碱性环境,甲醛分子转变成为C+H2O-。此时存在于尿素分子中的_NH2基的N原子与C+相配位,H脱落中和O-,即生成一羟甲基脲。
尿素分子中的另一个_NH2基也可以与甲醛反应,生成二羟甲基脲。但是_NH2基和_NH_基的反应性差异很大,如果甲醛过量的很多,也可生成三羟甲基脲和四羟甲基脲,它们的存在有间接的证明。一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和三羟甲基脲的反应速度比为9:3:1,理论上比较完全的加成反应时间为1h。适合于形成性能优越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反应为形成二羟甲基脲。
(2)  缩聚反应阶段:在碱性环境中,反应进行到羟甲基脲阶段。此时调节反应体系为酸性环境,尿素是一种酸性NH化合物,可作为亲核反应试剂与N-羟甲基脲受酸的影响所形成的共振稳定C+-NH2离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进行链增长,生成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聚亚甲基脲。
     
羟甲基脲的分子结构中由于存在比较活泼的基团羟甲基(_CH2OH),可进一步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具有线性结构的聚合物。然后这些线性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形成横向交联,不仅仅是分子键之间羟甲基相互作用,羟甲基与亚氨基的氨之间也相互作用,这使得脲醛树脂转化为不溶不熔状态。脲醛树脂转化为不溶状态时放出水和甲醛,可以下列反应时表示:
由上可知,脲醛树脂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在形成过程中存在三种状态。第一阶段,酸性条件下预聚反应,形成可溶于水的粘性液体(或固体)预聚体;第二阶段,碱性条件下缩聚反应,形成凝胶状疏松体;第三阶段,碱性条件下进一步固化,转变成不溶不熔状的固体。
2、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包埋原理
脲醛树脂微胶囊一般是通过原位聚合法制成的,其分散性、韧性和耐热性较理想。实验以正十四烷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有机相变材料微胶囊。原位聚合法是将单体与引发剂全部加入到分散相连续相中,即单体与催化剂全部位于芯材液滴的内部或者外部。单体与催化剂在单一相中可溶,而聚合物在整个体系中不可溶,通过在液滴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微胶囊。原位聚合法是建立在单体或预聚体聚合反应形成不溶性聚合物壁材的基础上,它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将形成的聚合物沉积在囊芯表面,而不是在整个乳液中沉淀。
当实验将已经乳化成粒径均一的芯材的乳化液与壁材单体形成的预聚体混合后,通过调节体系的pH控制壁材预聚体在芯材液滴的表面缓慢反应,直至反应完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固体微胶囊,以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作为内部芯材,以采用原位聚合法在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表面包裹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以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作外层壁材;
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4-10份
甲醛                                      10-20份
三聚氰胺                                  2-5份
司盘-80                                   0.2-0.8份
吐温-80                                   0.2-0.8份
正十四烷                                  15-35份
聚乙烯醇                                  0.2-0.8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5-20份。
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在连接有回流装置及恒温磁力搅拌器的三孔烧瓶中将甲醛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然后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7.0-7.5;
(2)、在10-20份步骤(1)制得的甲醛水溶液中加入3.2-9.5份尿素和2-5份三聚氰胺,并加20-40份的去离子水,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8.5后控制温度为70℃、搅拌速度400r/min的条件下反应1h,即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
(3)、将15-35份正十四烷、0.2-0.8份司盘-80、0.2-0.8份吐温-80及16-50份的去离子水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的作用下均质乳化,即得到均匀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
(4)、将步骤(2)制得的脲醛树脂预聚体降温至50℃,并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下将步骤(3)制得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加入其中,继续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搅拌反应30min后加入余量的尿素、0.2-0.8份聚乙烯醇和5-20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控制温度为50℃,速度2000r/min继续反应2-4h,得到反应液;
(5)、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H4Cl水溶液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HCl水溶液在90min内将步骤(4)所得的反应液的pH调节至1.0-1.5,固化完成后用自来水对体系进行降温,流水冷却,并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调节pH为7.0,真空抽滤,所得的滤饼依次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两次后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60℃干燥,所得的白色粉末即为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
上述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含有的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60-68%,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颗粒大小均匀在1-2μm,相变温度为5.5℃,化学性质稳定,且热稳定性良好,可耐高温170℃。
上述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可应用在食品保鲜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可以使目标物品在5.5℃左右的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有效抑制食品变质,腐败及细菌滋生,且同时具有安全健康的性能,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良好填充剂。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在其制备过程中添加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对脲醛树脂壁材进行改性,三聚氰胺具有一个环状结构,有六个活性基团,这些官能团与甲醛反应比尿素与甲醛反应速度快,形成的羟甲基脲基团间可以进一步缩聚反应,使三聚氰胺分子很容易地嵌入脲醛树脂的分子链中,提高脲醛树脂的分子质量、耐水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在酸性条件下,聚乙烯醇与二羟甲基脲反应可以生成有环状结构的交联物,和甲醛可发生缩合反应,不但增强了醚化脲醛树脂的稳定性,还能够直接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所以本发明制得的固体微胶囊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应用性广。
进一步,传统的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在5.5℃以上就会融化成液体状,流动性强,难以利用且在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因此存在应用的局限性,而本发明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将低温有机相变材料包覆起来变成微小固体颗粒,由于实现了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永久固态化,有效地解决了其泄漏、相分离以及腐蚀性等问题,克服了低温有机相变材料应用的局限性,因此提高了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利用率,拓展了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区别于传统的有机相变材料,即利用尿素与甲醛聚合反应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性能稳定的膜从而构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相变材料,该结构提高了传统有机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强化了传统有机相变材料的传热性,使得有机相变材料的应用范围得到很大的扩展。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2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的TEM图;
图2、实施例2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和脲醛树脂粉末的失重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各所用的制备原料或试剂的规格及生产厂家的信息如下:
尿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甲醛,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三乙醇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三聚氰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正十四烷,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吐温-80,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司盘-80,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钠,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碳酸钠,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盐酸,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铵,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石油醚,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无水乙醇, 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的型号及生产厂家的信息如下: 
高剪切分散乳化机,FA25型,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PL403,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磁力搅拌器,524G,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热重分析仪,TGA-Q5000,美国TA仪器公司;
透射电镜,Tecnai G2,FEI公司;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Z-DⅢ,上海耀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140A,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各实施例中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中含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质量百分比,按质量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φ%=(M- m)/M*100%计算,其中,φ%表示微胶囊中芯材有机相变材料的含量,M表示一定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固体微胶囊的质量,m表示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空白脲醛树脂粉末的质量。
实施例1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固体微胶囊,以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作为芯材,以采用原位聚合法在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表面包裹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以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作外层壁材。
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固体微胶囊,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5份
甲醛                                      15份
三聚氰胺                                  2.2份
司盘-80                                   0.45份
吐温-80                                   0.55份
正十四烷                                  20份
聚乙烯醇                                  0.2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10份。
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在连接有回流装置及恒温磁力搅拌器的三孔烧瓶中将甲醛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然后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7.0-7.5;
(2)、在10-20份步骤(1)制得的甲醛水溶液中加入4.5尿素和2.2份三聚氰胺,并加30份的去离子水,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8.5后控制温度为70℃、搅拌速度400r/min的条件下反应1h,即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
(3)、将20份正十四烷、0.45份司盘-80、0.55份吐温-80及40份的去离子水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的作用下均质乳化,即得到均匀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
(4)、将步骤(2)制得的脲醛树脂预聚体降温至50℃,并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下将步骤(3)制得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加入其中,继续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搅拌反应30min后加入余量的0.5份的尿素、0.2份聚乙烯醇和10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控制温度为50℃,速度2000r/min继续反应2-4h,得到反应液;
(5)、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H4Cl水溶液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HCl水溶液在90min内将步骤(4)所得的反应液的pH调节至1.0-1.5,固化完成后用自来水对体系进行降温,流水冷却,并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调节pH为7.0,真空抽滤,所得的滤饼依次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两次后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60℃干燥,所得的白色粉末即为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
按质量法计算,上述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中含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质量为60%。
上述所得的白色粉末状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通过透射电镜(Tecnai G2,FEI公司)进行测定其颗粒大小均匀在1-2μm,其相变温度为5.5℃,化学性质稳定,且热稳定性良好,可耐高温170℃。
实施例2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固体微胶囊,以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作为芯材,以采用原位聚合法在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表面包裹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以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作外层壁材。
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固体微胶囊,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5.6份
甲醛                                      18份
三聚氰胺                                  2.5份
司盘-80                                   0.48份
吐温-80                                   0.52份
正十四烷                                  25份
聚乙烯醇                                  0.3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12份。
上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在连接有回流装置及恒温磁力搅拌器的三孔烧瓶中将甲醛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然后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7.0-7.5;
(2)、在18份步骤(1)制得的甲醛水溶液中加入5.0份尿素和2.5份三聚氰胺,并加25份的去离子水,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8.5后控制温度为70℃、搅拌速度400r/min的条件下反应1h,即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
(3)、将25份正十四烷、0.48份司盘-80、0.52份吐温-80及45份的去离子水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的作用下均质乳化,即得到均匀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
(4)、将步骤(2)制得的脲醛树脂预聚体降温至50℃,并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下将步骤(3)制得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加入其中,继续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搅拌反应30min后加入余量的0.6份的尿素、0.3份聚乙烯醇和12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控制温度为50℃,速度2000r/min继续反应2-4h,得到反应液;
(5)、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H4Cl水溶液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HCl水溶液在90min内将步骤(4)所得的反应液的pH调节至1.0-1.5,固化完成后用自来水对体系进行降温,流水冷却,并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调节pH为7.0,真空抽滤,所得的滤饼依次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两次后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60℃干燥,所得的白色粉末即为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
按质量法计算,上述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中含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为67%。
上述所得的白色粉末状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通过透射电镜(Tecnai G2,FEI公司)进行测定其颗粒大小均匀在1-2μm,其相变温度为5.5℃,化学性质稳定,且热稳定性良好,可耐高温170℃。
采用透射电镜(Tecnai G2,FEI公司)对上述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进行扫描,所得的TEM图如图1所示,从图1的透射电镜图中可以看出,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为球形或类球形,呈现出明显的核壳结构。在透射电镜下微胶囊的囊芯与囊壁具备不同的透光性,表现为相对于底色的对比度不同,即微胶囊的囊芯与囊壁为两种不同的材质。图1中外层较亮的部分为微胶囊的囊壁,内层较黑的为微胶囊的囊芯。
采用热重分析仪,(TGA-Q5000,美国TA仪器公司)对上述所得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和相同条件下制得脲醛树脂粉末的进行热重分析,以脲醛树脂粉末为对照,所得的失重曲线图如图2所示,图中的OMPCMs代表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的失重曲线,从图2可以看出,脲醛树脂粉末仅在255℃时出现一次失重,而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分别在90℃左右和255℃处出现两次失重。这是因为脲醛树脂粉末为单一聚合物,而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包括囊壁脲醛树脂与囊芯正十四烷两种物质。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曲线中的第二次失重与脲醛树脂粉末失重温度相同,为囊壁脲醛树脂的失重。正十四烷的失重温度低于脲醛树脂,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失重曲线中的第一次失重是芯材的失重。正十四烷由C与H两种元素组成,高温下皆可完全分解,故可根据其失重比例计算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微胶囊的芯材含量约为67%,与上述采用质量计算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以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作为芯材,以采用原位聚合法在低温有机相变材料正十四烷的表面包裹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以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经缩聚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作外层壁材;
所述的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 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4-10份
甲醛                                      10-20份
三聚氰胺                                  2-5份
司盘-80                                   0.2-0.8份
吐温-80                                   0.2-0.8份
正十四烷                                  15-35份
聚乙烯醇                                  0.2-0.8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5-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5-5.6份
甲醛                                      15-18份
三聚氰胺                                  2.2-2.5份
司盘-80                                   0.45-0.48份
吐温-80                                   0.45-0.48份
正十四烷                                  20-25份
聚乙烯醇                                  0.2-0.3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10-12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 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5份
甲醛                                      15份
三聚氰胺                                  2.2份
司盘-80                                   0.45份
吐温-80                                   0.55份
正十四烷                                  20份
聚乙烯醇                                  0.2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10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 成及含量如下:
尿素                                      5.6份
甲醛                                      18份
三聚氰胺                                  2.5份
司盘-80                                   0.48份
吐温-80                                   0.52份
正十四烷                                  25份
聚乙烯醇                                  0.3份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        12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连接有回流装置及恒温磁力搅拌器的三孔烧瓶中将甲醛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甲醛水溶液,然后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7.0-7.5;
(2)、在10-20份步骤(1)制得的甲醛水溶液中加入3.2-9.5份的尿素和2-5份三聚氰胺,并加20-40份的去离子水,用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为8.5后控制温度为70℃、搅拌速度400r/min的条件下反应1h,即得到脲醛树脂预聚体;
(3)、将15-35份正十四烷、0.2-0.8份司盘-80、0.2-0.8份吐温-80及16-50份的去离子水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的作用下均质乳化,即得到均匀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
(4)、将步骤(2)制得的脲醛树脂预聚体降温至50℃,并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下将步骤(3)制得的有机相变材料乳化液加入其中,继续控制搅拌速度2000r/min搅拌反应30min后加入余量的尿素、0.2-0.8份聚乙烯醇和5-20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控制温度为50℃,速度2000r/min继续反应2-4h,得到反应液;
(5)、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H4Cl水溶液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HCl水溶液在90min内将步骤(4)所得的反应液的pH调节至1.0-1.5,然后用自来水对体系进行降温,流水冷却,并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2CO3水溶液调节pH为7.0,真空抽滤,所得的滤饼依次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两次后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控制温度为60℃干燥,所得的白色粉末即为改性脲醛树脂低温有机相变固体微胶囊。
CN201410212600.4A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004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2600.4A CN104004499A (zh)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2600.4A CN104004499A (zh)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04499A true CN104004499A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6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2600.4A Pending CN104004499A (zh) 2014-05-20 2014-05-20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0449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5178A (zh) * 2015-12-25 2016-03-09 长安大学 一种可防止路面二次开裂的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428A (zh) * 2018-03-22 2018-07-20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用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0819308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相变储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44408A (zh) * 2021-07-12 2021-09-28 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气雾剂型水性纳米相变储能隔热保温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809A (zh) * 2021-09-17 2021-12-10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双层脲醛壳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64604A (zh) * 2023-09-20 2023-12-22 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度点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5178A (zh) * 2015-12-25 2016-03-09 长安大学 一种可防止路面二次开裂的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428A (zh) * 2018-03-22 2018-07-20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用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8300428B (zh) * 2018-03-22 2020-11-03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抑制路面结冰用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0819308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相变储能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44408A (zh) * 2021-07-12 2021-09-28 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气雾剂型水性纳米相变储能隔热保温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809A (zh) * 2021-09-17 2021-12-10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双层脲醛壳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64604A (zh) * 2023-09-20 2023-12-22 重庆诺奖二维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度点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4499A (zh) 一种改性脲醛树脂低温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4078A (zh) 一种安全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7442410B2 (en)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phase transitional paraffin compounds using melamine-formaldehyde and microcapsule resulting therefrom
CN101249409B (zh) 一种包埋有胺类活性物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479635B (zh) 一种低过冷度强度可控双层壁材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Mustapha et al. Taguchi and ANOVA analy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icroencapsulation of a volatile phase change material
CN102408855B (zh) 防潮环保中纤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及生产方法和复合助剂
CN104357019B (zh) 一种低温热控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0929A (zh) 一种无卤阻燃温控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573A (zh) 聚脲-蜜胺树脂双层壁材十六烷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5293B (zh) 一种红外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9889A (zh)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杂化壁材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2724A (zh) 一种掺杂金属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相变材料颗粒及制备方法
CN101508886B (zh) 一种储热相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68423A (zh) 一种采油用无铬复合树脂凝胶类调剖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874337A (zh) 一种二氧化硅包裹结晶水和盐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6432657A (zh) 一种游离甲醛含量超低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7955418A (zh) 一种基于儿茶酚化学改性的疏水埃洛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03365B (zh) 一种脲酚醛树脂交联剂及其合成方法
Hu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urea-formaldehyde paraffin microcapsules modified by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as a potential phase change material
CN101597364A (zh) 常温呈固体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9554164A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6684A (zh) 原位聚合分子自组装制备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的方法
CN101298552A (zh) 纳米胶囊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0358A (zh) 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