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6331A -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6331A
CN103986331A CN201410181212.4A CN201410181212A CN103986331A CN 103986331 A CN103986331 A CN 103986331A CN 201410181212 A CN201410181212 A CN 201410181212A CN 103986331 A CN103986331 A CN 103986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duty ratio
way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12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6331B (zh
Inventor
王辉
晏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812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633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1018121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3986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6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6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6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6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双向DC/DC的端口电压,计算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获取电路闭环控制器输出的外移相角j;根据已得到占空比和外移相角计算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时,作用在改进的H桥的第二桥臂上的内移相角j0;将外移相角、占空比和内移相角这三个参数生成电路的控制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适用于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H桥、另一侧为buck、boost或者其衍生电路的双向DC/DC拓扑结构,既能减小电路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扩大电路的软开关范围,又能在电路工作在轻载或重载等不同工况时完全消除电路中的环流功率,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向DC/DC在很多需要功率双向传递的场合得到应用,移相控制技术运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上,能够方便的管理能量的双向传输,且易于实现功率器件的软开关。传统的移相控制技术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当变换器工作在端口电压不匹配的情况下时,电路开关的电流应力增大,软开关范围变小,变换器内部环流功率增大,带来更多的损耗。 
目前针对端口电压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控制方法,比如: 
(1)针对图1(a)所示的双向DC/DC拓扑,采用PWM加传统移相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实现了在双向DC/DC端口电压不匹配情况下,变压器漏感两端电压的主动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况,其电路工作波形如图1(b)所示,但是该方法只考虑了端口电压不匹配的问题,没有考虑电路中的环流问题。 
(2)在如图2所示的双主动全桥的基础上,在原边和副边H桥上同时采用外移相和内移相的控制策略,该方法能够消除双主动全桥内流动的功率环流,仅适用于双主动全桥拓扑,应用范围小。 
(3)以双主动全桥为基础,在双主动全桥一侧的H桥上进行内移相控制的双重移相控制方法,该方法也能消除电路中的功率环流,其工作波形如图3;但是只能在变换器工作在重载,即较大的外移相角时,才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内移相角消除电路的环流功率,不能在整个移相范围内都完全消除环流,而当变换器工作在轻载时恰恰是工作效率比较低的状态,这种方法对轻载时电路的工作状态改善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H桥、另一侧为buck、boost或者其衍生电路的双向DC/DC拓扑结构;该方法可以完全消除电路中的功率环流,从而减少由环流带来的损耗,同时进一步减小了开关应力,减小输出侧的电流纹波,并且对电路的软开关范围没有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采集双向DC/DC的端口电压,计算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该占空比为双向DC/DC两侧单元电路控制信号的共同占空比。 
(2)获取电路闭环控制器输出的外移相角
(3)根据已得到占空比和外移相角计算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时,作用在改进的H桥的第二桥臂上的内移相角
(4)将闭环控制器输出的外移相角、实时计算得到的占空比和内移相角这三个参数生成电路的控制信号。 
所述步骤(1)中计算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的方法为: 
D = 1 - nU 1 2 U 0
其中,U0为原边直流侧电压,U1为副边直流侧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所述步骤(3)中计算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时内移相角的方法为: 
其中,为外移相角,D为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所述方法适用于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H桥、另一侧为buck、boost或者其衍生电路的双向DC/DC拓扑结构。 
所述双向DC/DC拓扑结构的交流侧输出的方波uh2必须满足: 
其中,D为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U1为副边直流侧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适用于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H桥、另一侧为buck、boost或者其衍生电路的双向DC/DC拓扑结构,既能减小电路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扩大电路的软开关范围,又能在电路工作在轻载或重载等不同工况时完全消除电路中的环流功率,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 
通过实时采集双向DC/DC端口电压,求解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通过已求解的占空比和闭环控制器输出的外移相角求解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时H桥的内移相角,最后根据占空比、外移相角、内移相角这三个参数合成电路的控制信号,解决了双向 DC/DC变换器端口电压不匹配和环流功率带来的效率降低,变换器功率器件电流应力大、软开关范围窄的问题。 
与图2所示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完全消除电路中的功率环流,从而减少由环流带来的损耗,同时进一步减小了开关应力,减小输出侧的电流纹波,并且对电路的软开关范围没有影响。 
与图3所示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可应用于全桥与buck、boost电路或者其衍生电路的组合电路,可应用的拓扑有多种。 
与图4所示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在整个移相范围内都可以实现消除环流,也就是说当电路工作在轻载或者重载时,都可以完全消除环流,减小损耗,同时本发明的功率开关器件电流应力更小,软开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图1(a)为PWM加传统移相控制所基于的电路结构; 
图1(b)为PWM加传统移相控制电路的波形; 
图2为双主动全桥电路; 
图3为单侧双重移相的工作波形; 
图4(a)为改进的全桥-升压半桥组合拓扑; 
图4(b)为改进的全桥-buck/boost组合拓扑 
图5为PWM加移相控制下双向DC/DC电路等效到原边的简化电路 
图6为PWM加双重移相控制的工作波形; 
图7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的实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PWM加双重移相控制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用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H桥——如图4(a)、(b)中虚线框中的单元电路;另一侧为指定的一族buck、boost或者其衍生电路的双向DC/DC单元电路,图4(a)、(b)为其中的两种常见的拓扑结构。 
以图4(a)所示的拓扑为例阐述本方法的原理,该方法不止适用于这种拓扑,但是这一类拓扑具有若干共同点: 
本发明控制方法的实施框图如图7所示,电路的作用量有三个,占空比D,外移相角内移相角其中占空比调节用以使电路漏感电压主动匹配,外移相调节用以控制功率传输的方向和大小,内移相调节来消除电路中的功率环流。 
外移相角是电路闭环控制器给出的,闭环控制器为线性控制器,闭环控制器的控制量可以是输出电压、电流或者功率,作用是使控制量稳定在给定值上,同时抵抗输入或负载的扰动对输出的影响。占空比依据端口电压和变压器变比设定,内移相角设置到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的值上。 
调节图4(a)所示拓扑控制信号的占空比D,可以改变Ca、Cb1和Cb2上的电压,在电路稳定工作时,能够使电感Lr两端的方波电压幅值达到新的匹配点,当uh1与uh2正负幅值匹配时,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的推导: 
双向DC/DC等效到原边的简化电路如图5: 
则高压侧全桥单元交流侧的输出电压为: 
u h 1 = 2 ( 1 - D ) U 0 S 01 , S 04 , on ; - 2 D U 0 S 02 , S 03 , on ; - - - ( 1 )
低压侧升压半桥单元交流侧的输出电压等效到变压器原边为: 
u h 2 = n U 1 S 11 on ; - nD U 1 / ( 1 - D ) S 12 on ; - - - ( 12 )
当uh1与uh2正负幅值匹配时可得到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 
D = 1 - nU 1 2 U 0 - - - ( 3 )
其中U0为原边直流侧电压,U1为副边直流侧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移相角可以表示为移相角度占半个周期的比例,假设外移相角内移相角 每种工作状态下电感电流的表达式如下: 
i L ( t ) = i L ( t 0 ) t 0 &le; t < t 1 i L ( t 1 ) - 2 L U 0 ( t - t 1 ) t 1 &le; t < t 3 i L ( t 3 ) - 1 L U 0 ( t - t 3 ) t 3 &le; t < t 4 i L ( t 4 ) t 4 &le; t < t 5 i L ( t 5 ) + 2 L U 0 ( t - t 5 ) t 5 &le; t < t 7 i L ( t 7 ) + 1 L U 0 ( t - t 7 ) t 7 &le; t < t 8 - - - ( 4 )
根据电感每个周期内正负半周的安秒值平衡,可知正负半周电流波形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即: 
&Integral; t 2 t 6 i L ( t ) dt + ( &Integral; t 0 t 2 i L ( t ) dt + &Integral; t 6 t 8 i L ( t ) dt ) = 0 - - - ( 5 )
漏感电流在各个时刻都是连续的,可得到一组边界条件: 
i L ( t 0 ) = i L ( t 1 ) = i L ( t 8 ) i L ( t 1 ) - 2 L U 0 ( t 3 - t 1 ) = i L ( t 3 ) i L ( t 3 ) - 1 L U 0 ( t 4 - t 3 ) = i L ( t 4 ) i L ( t 4 ) = i L ( t 5 ) i L ( t 5 ) + 2 L U 0 ( t 7 - t 5 ) = i L ( t 7 ) i L ( t 7 ) + 1 L U 0 ( t 8 - t 7 ) = i L ( t 8 ) - - - ( 6 )
且t2和t6时刻为电流的过零点,则有: 
i L ( t 1 ) - 2 L U 0 ( t 2 - t 1 ) = 0 i L ( t 5 ) + 2 L U 0 ( t 6 - t 5 ) = 0 - - - ( 7 )
结合(6)式(7)式以及(8)式可得到一个周期内电流函数转折点处的值: 
i L ( t 0 ) = i L ( t 1 ) = T s U 0 2 L [ ( 2 D 1 - D 2 ) ( 4 D + D 1 - 2 D 2 - 4 ) ( D 1 - 4 D 2 - 4 ) ] i L ( t 3 ) = T s U 0 2 L [ ( 6 D 2 2 + 4 D 2 + 4 DD 2 - 5 D 1 D 2 - 8 DD 1 ) ( 4 D 2 + 4 - D 1 ) ] i L ( t 4 ) = i L ( t 5 ) = T s U 0 L [ ( D 2 + 2 D ) ( 2 D 1 - D 2 ) ( D 1 - 4 D 2 - 4 ) ] i L ( t 7 ) = T s U 0 L [ ( D 2 + 2 D ) ( 2 D 1 - D 2 ) ( D 1 - 4 D 2 - 4 ) + D 1 - D 2 ] - - - ( 8 )
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两次过零的时刻为: 
t 2 = T s ( 8 D - 3 D 2 2 + 4 D 2 + 10 DD 2 - D 1 D 2 - 6 DD 1 ) 2 ( 4 D 2 + 4 - D 1 ) t 6 = T s ( D 1 2 + 6 D 1 - D 2 2 + 4 D 1 D 2 - 6 DD 1 - 6 DD 2 + 8 D 2 ) + 8 2 ( 4 D 2 + 4 - D 1 ) - - - ( 9 )
由图6可知,若前半个周期电感电流iL(t)在t3时刻过零,则后半个周期iL(t)必然会在t7时刻之前已经过零,此时一个周期内的无功环流为零。因此在完全消除回流功率时, 
D 2 = 1 12 ( M + M 2 + N ) - - - ( 10 )
其中:M=5D1-4D-4,N=192DD1。 
外移相角通过电路闭环控制器可以确定外移相角的值,因此可以计算出的值内移相角以弧度表示为: 
以上为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占空比和内移相角两个主要参数的设定,若电路为非隔离型,以上推导过程中的变压器变比为1即可。 
这种方法应用的拓扑需满足是: 
①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全桥拓扑,改进的H桥是现有的电路,它在H桥交流侧串接一个电容Ca。这种改进只用于实现一定的控制方法,在常规控制方式下不能适用。 
②变换器另一侧的双向DC/DC单元并不是固定的一种,而是一族特定的buck、boost单元。这一族双向DC/DC单元的特点在于,其交流侧的输出的方波满足式(11): 
在PWM加移相控制方法下,不同拓扑结构的电路工作状态只有6种,换流过程也具有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电路的工作波形图如图6: 
以下以图4(a)电路为例,分析在PWM加双重移相控制下,电路一个开关周期内的6种工作的换流过程和功率流动。 
(a)状态1:t0~t1时间段。 
在t0~t1时间段,D01、D04和S12导通,Cb2经D01、D04、S12和高频变压器向高压侧电源U0和电容Ca充电,低压侧电源U1通过S12向升压电感Ldc充电。Ca电压上升,Cb2电压下降,Cb1电压保持不变,漏感Lr上的电流在此期间大小和方向维持不变,其两端电压uL为0。 
(b)状态2:t1~t2时间段。 
t1~t2时间段,D01、D04仍维持导通,t1时刻S12关闭,电流从S12换流到D11上。低压侧电源U1和升压电感Ldc通过D11以及高频变压器共同向电容Cb1、Cb2充电。电感L经D01、D04、D11和高频变压器向电源U1和电容Ca、Cb1充电。Ca、Cb1和Cb2电压都上升,逐渐减小并在t2时刻过零。 
(c)状态3:t2~t3时间段。 
t2~t3时间段,S02维持导通,S03在t2时刻关闭,使漏感电流从S04换流到D03续流,电源U0的功率不再回流到Lr中,且S11此刻为ZVS开通。电容Ca经S02、D03和高频变压器向漏感Lr充电,电容Cb1经S11和高频变压器向漏感Lr充电,电源U1和电感Ldc经高频变压器向Lr和Cb2充电。Ca、Cb1的电压下降,Cb2的电压上升,继续上升但上升斜率减小。 
(d)状态4:t2~t3时间段。 
t3时刻S2关闭,D02、S11维持导通,此时漏感电流从S2换流到D01上续流,电容Ca经D01、D02和高频变压器向电源U0充电;电容Cb1经S11、高频变压器以及D01、D02向U0充电;U1和Ldc则经高频变压器向Cb2充电。这段时间内Ca、Cb1上的电压都下降,Cb2上的电压上升,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且uL为0。 
(e)状态5:t4~t5时间段。 
在t4~t5时间段内,仍然为负,在t4时刻S11关闭,副边电流从S11换流到D12上续流。这段时间内,电感L和电容Ca经D01、D04、D12以及高频变压器向电源U0和电容Cb2充电,电 源U1和升压电感Ldc一同经高频变压器向Cb2充电。电容Ca的电压继续下降,Cb2的电压继续上升,Cb1电压保持不变,上升且在t5时刻过零。 
(f)状态6:t4~t5时间段。 
在t4~t5时间段内,开关S01和S12维持导通,S04在t5时刻关闭,使原边电流从S04换流到D03上,电源U0的功率不再回流至Lr中,电容Cb2经S12、S03、D03和高频变压器向电容Ca和电感Lr充电,电源U1通过S12继续向升压电感Ldc充电。Ca电压上升,Cb2电压下降,Cb1电压保持不变,漏感电流继续上升,但上升斜率较上一阶段减小。 
从分析中可以推断该控制方法下,电路中已经不存在功率环流了。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实时采集双向DC/DC的端口电压,计算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该占空比为双向DC/DC两侧单元电路控制信号的共同占空比;
(2)获取电路闭环控制器输出的外移相角
(3)根据已得到占空比和外移相角计算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时,作用在改进的H桥的第二桥臂上的内移相角
(4)将闭环控制器输出的外移相角、实时计算得到的占空比和内移相角这三个参数生成电路的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计算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的方法为:
D = 1 - nU 1 2 U 0
其中,U0为原边直流侧电压,U1为副边直流侧电压,n为变压器变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计算完全消除电路功率环流时内移相角的方法为:
其中,为外移相角,D为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适用于变换器一侧为改进的H桥、另一侧为buck、boost或者其衍生电路的双向DC/DC拓扑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双向DC/DC拓扑结构的交流侧输出的方波uh2必须满足:
其中,D为使漏感电压重新匹配时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U1为副边直流侧电压。
CN201410181212.4A 2014-04-30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986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1212.4A CN103986331B (zh) 2014-04-30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1212.4A CN103986331B (zh) 2014-04-30 一种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pwm加双重移相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6331A true CN103986331A (zh) 2014-08-13
CN103986331B CN103986331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355A (zh) * 2015-03-26 2015-07-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环流功率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04753356A (zh) * 2015-03-26 2015-07-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最小化控制方法
CN104779802A (zh) * 2015-03-26 2015-07-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单边三电平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04868741A (zh) * 2015-05-15 2015-08-26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无功功率损耗的直流变换器效率优化方法
CN106357118A (zh) * 2016-09-07 2017-01-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可消除无功功率的双向dc/dc变换器
CN104506040B (zh) * 2014-09-22 2017-02-01 北京理工大学 同一占空比的双pwm加移相控制方法
CN106685232A (zh) * 2017-01-16 2017-05-17 上海交通大学 双有源全桥变流器全功率范围内的高效率的调制方法
CN106849668A (zh) * 2017-02-24 2017-06-13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双移相控制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新型双环控制方法
CN106981992A (zh) * 2017-05-17 2017-07-25 国家电网公司 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移相控制方法
CN107154740A (zh) * 2017-05-17 2017-09-12 东南大学 输入串联组合型直流变换器的功率回流优化方法
CN108631595A (zh) * 2018-03-05 2018-10-09 上海交通大学 单移相调制的dab变换器的线性化控制方法
CN110532587A (zh) * 2019-07-11 2019-12-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重移相调制下双有源全桥变换器大信号建模方法
CN110690821A (zh) * 2019-10-15 2020-01-14 东南大学 升降压谐振变换器相移计算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245231A (zh) * 2020-01-17 2020-06-05 东莞南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升压模式恒电压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14792986A (zh) * 2021-01-25 2022-07-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匹配大动态负载变化的双向buck/boost储能电路
CN114977872A (zh) * 2022-05-26 2022-08-30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双有源桥型微逆变器及功率调制模式切换方法、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138A (zh) * 2012-02-14 2012-07-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pwm移相控制装置
CN103414347A (zh) * 2013-07-11 2013-11-27 江苏大学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138A (zh) * 2012-02-14 2012-07-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pwm移相控制装置
CN103414347A (zh) * 2013-07-11 2013-11-27 江苏大学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红等: "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建模与最小回流功率控制", 《电工技术学报》 *
赵川红等: "PWM加相移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赵彪等: "双重移相控制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及其功率回流特性分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6040B (zh) * 2014-09-22 2017-02-01 北京理工大学 同一占空比的双pwm加移相控制方法
CN104753356A (zh) * 2015-03-26 2015-07-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最小化控制方法
CN104779802A (zh) * 2015-03-26 2015-07-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单边三电平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04753356B (zh) * 2015-03-26 2017-03-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最小化控制方法
CN104779802B (zh) * 2015-03-26 2017-03-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单边三电平dc‑dc变换器电流有效值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04753355A (zh) * 2015-03-26 2015-07-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双向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环流功率最小的优化控制方法
CN104868741A (zh) * 2015-05-15 2015-08-26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无功功率损耗的直流变换器效率优化方法
CN104868741B (zh) * 2015-05-15 2017-07-18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无功功率损耗的直流变换器效率优化方法
CN106357118A (zh) * 2016-09-07 2017-01-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可消除无功功率的双向dc/dc变换器
CN106357118B (zh) * 2016-09-07 2019-02-1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可消除无功功率的双向dc/dc变换器
CN106685232B (zh) * 2017-01-16 2019-01-22 上海交通大学 双有源全桥变流器全功率范围内的高效率的调制方法
CN106685232A (zh) * 2017-01-16 2017-05-17 上海交通大学 双有源全桥变流器全功率范围内的高效率的调制方法
CN106849668B (zh) * 2017-02-24 2019-10-15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双移相控制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新型双环控制方法
CN106849668A (zh) * 2017-02-24 2017-06-13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双移相控制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新型双环控制方法
CN107154740A (zh) * 2017-05-17 2017-09-12 东南大学 输入串联组合型直流变换器的功率回流优化方法
CN107154740B (zh) * 2017-05-17 2019-01-22 东南大学 输入串联组合型直流变换器的功率回流优化方法
CN106981992A (zh) * 2017-05-17 2017-07-25 国家电网公司 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移相控制方法
CN106981992B (zh) * 2017-05-17 2019-05-31 国家电网公司 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移相控制方法
CN108631595A (zh) * 2018-03-05 2018-10-09 上海交通大学 单移相调制的dab变换器的线性化控制方法
CN110532587A (zh) * 2019-07-11 2019-12-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重移相调制下双有源全桥变换器大信号建模方法
CN110690821A (zh) * 2019-10-15 2020-01-14 东南大学 升降压谐振变换器相移计算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245231A (zh) * 2020-01-17 2020-06-05 东莞南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升压模式恒电压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14792986A (zh) * 2021-01-25 2022-07-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匹配大动态负载变化的双向buck/boost储能电路
CN114792986B (zh) * 2021-01-25 2023-08-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用于匹配大动态负载变化的双向buck/boost储能电路
CN114977872A (zh) * 2022-05-26 2022-08-30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双有源桥型微逆变器及功率调制模式切换方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0239B (zh) 一种基于频率调节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全范围软开关控制方法
CN104539164B (zh) 电流型双向dc‑dc变换器不等宽pwm加双移相控制方法
CN102005928B (zh) 光伏高频隔离升压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P3609065A1 (en) Phase shift control method for charging circuit
CN107911028B (zh) 一种加装缓冲器的dc-dc变换器及减小回流功率的方法
CN104901542B (zh) 一种适用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统一双移相控制方法
CN105634286A (zh) 基于双向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宽输出电压范围的控制方法
CN103715906B (zh) 谐振转换器混合控制方法、谐振转换器系统及混合控制器
CN106230257A (zh) 一种双向直流变换器反馈线性化反步滑模控制方法
CN107769573A (zh) 双边lcc网络的wpt系统恒流恒压输出可调的参数设置方法
CN106981992A (zh) 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移相控制方法
CN103199707A (zh) 一种dab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驱动脉冲控制方法
CN104242664B (zh) 一种双pwm下的三相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CN104578802A (zh) 一种电流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最佳电流波形控制方法
CN106655785A (zh) 双向混合桥dc‑dc变换器及半周期伏秒面积平衡控制方法
CN102324858B (zh) 一种融合稳压与谐波注入双重功能的变压整流器
CN105006971A (zh) 一种提高dab型dc-dc变换器轻载效率的控制方法
CN104135159B (zh) 一种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变死区调节控制方法
CN104113214A (zh) 三电平dcdc变换器双闭环控制
CN104868740A (zh) 一种基于双移相调制直流变换器的移相变量组合优化方法
CN104638970A (zh) 基于scc-lcl-t谐振网络的单相高频逆变器
CN112311222A (zh) 一种基于复合预测电流控制的改进型无桥dbpf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3248106B (zh) 基于单周期控制策略的电动汽车充电机
CN205490225U (zh) 一种高频斩波隔离型双向ac/dc电路
CN102969928B (zh) 谐振型变流器的输出功率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