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5561A -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5561A
CN103985561A CN201410230583.7A CN201410230583A CN103985561A CN 103985561 A CN103985561 A CN 103985561A CN 201410230583 A CN201410230583 A CN 201410230583A CN 103985561 A CN103985561 A CN 103985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terial
graphene
needle
combination electrode
origin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05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
官群
程建丽
聂福德
李小东
倪伟
杨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ESEARCH CENTER OF NEW MATERIALS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ESEARCH CENTER OF NEW MATERIALS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ESEARCH CENTER OF NEW MATERIALS, Institute of Chemical Material of CAEP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ESEARCH CENTER OF NEW MATERIALS
Priority to CN2014102305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85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5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5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电极材料以边缘或两面生长针状Co3O4的单层石墨烯为负载骨架,其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1~50μm,制备方法是用改性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然后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制备成复合电极材料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退火得到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绿色,该复合电极材料的典型结构为针状Co3O4与石墨烯表面或侧面复合,形成一种准二维的纳米结构,针状Co3O4可以通过原位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上,提高了Co3O4循环寿命,比电容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Description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石墨烯二维复合材料,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通过水热合成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全球性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探索清洁的、可持续性使用的新能源成为各国科技人员工作的重点。目前,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等,而它们不连续性、不稳定性的特点阻碍了它们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储能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超级电容器又名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蓄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储能设备。超级电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充电时间短以及可逆性好等优异特点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青睐,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电荷的储能机理可分为:一种是双电层电容器,它是将电解质中的离子可逆吸附到活性材料上来存储电荷的电容器,主要指比表面积高的碳材料;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最早制作出石墨烯后,以其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等优异特点被应用在电极材料中,但其比电容不高;另一种是赝电容电容器,它是使用快速的近表面反应来存储电荷,其中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常见的材料有RuO2、MnO2、Co3O4和NiO等,以RuO2为电极材料价格昂贵,不宜扩大范围使用;贱金属氧化物导电性差,会导致较低的功率密度, 目前许多研究用石墨烯与纳米金属氧化物制备成复合材料。 
Co3O4作为一种金属氧化物,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理论比电容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导电性较差、循环性能不好等缺陷,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后对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符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来克服Co3O4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缺陷,从而制备出循环寿命长、比电容高、绿色环保、方法简单容易的电极材料。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通过改性的Hummers方法将石墨制备氧化石墨; 
(2)将所得氧化石墨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 
(3)将六水硝酸钴、氟化铵和尿素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无明显颗粒,然后加入所得氧化石墨烯,室温下混合均匀; 
(4)将混合均匀所得的溶液转入反应釜中,100~200℃恒温反应2~20小时,离心,洗涤,收集沉淀; 
(5)将所得沉淀干燥,然后磨碎,得到粉末状复合电极材料前驱体; 
(6)将粉末状复合电极材料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300~500℃退火2.5~3.5小时即获得复合电极材料成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改性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的操作步骤为: 
a、预氧化:将石墨粉、过硫酸钾、五氧化二磷依次加入浓硫酸中,60~ 85℃反应4~7小时合成深蓝色混合物,抽滤洗涤至PH为7,80℃真空干燥过夜; 
b、二次氧化:将预氧化后的石墨粉在冰水浴下加入浓硫酸中,然后将高锰酸钾缓慢加入浓硫酸中,保持温度小于20℃,搅拌1~2.5小时,35℃搅拌2~3.5小时,加入2倍浓硫酸体积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得到稀释混合液,升温至95℃搅拌1.5小时,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0%的H2O2反应半小时后,观察到混合溶液颜色变成亮黄色,此时反应结束; 
所述浓硫酸是指硫酸质量百分含量不小于70%的硫酸溶液。 
c、将二次氧化所得的产品依次用稀盐酸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3次,得到氧化石墨水溶液。 
所述稀盐酸即为质量分数低于38%的盐酸溶液,优选使用HCl与H2O的体积之比为1:(10~30)的稀盐酸。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石墨粉、过硫酸钾、五氧化二磷、浓硫酸的质量之比为1:(1~3):(1~2):(1~12)。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氧化后的石墨粉与浓硫酸、高锰酸钾的质量之比为1:(30~85):(3~6)。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60~150W,超声时间为0.5~2小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3)所述六水硝酸钴、氟化铵、尿素和氧化石墨烯的重量之比为(1~3.6):1:(1~2.5):(7~13)。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4)所述洗涤所使用的洗涤液及洗涤次数分别为:去离子水洗涤3次,无水乙醇洗涤3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步骤(5)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80℃,干燥的方法为采用鼓风干燥烘箱干燥。 
一种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采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复合电极材料以单层石墨烯作为负载骨架,负载骨架的边缘或两面生长针状的Co3O4,所述针状的Co3O4长0.2~1μm,所述复合电极材料的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1~50μm。纳米片层平面尺寸是指该纳米片层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合成的方法及具有独特结构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其典型特征为针状Co3O4与石墨烯表面或侧面复合,形成一种准二维的纳米结构。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基底,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比表面积大的优势,针状Co3O4可以通过原位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上,提高了Co3O4循环寿命,比电容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SEM图片。 
图2为本发明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XRD图谱。 
图3为本发明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TEM图片。 
图4为本发明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循环寿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将5.0g天然石墨粉、5.0g过硫酸钾(K2S2O8)和10.0g五氧化二磷(P2O5)依次加入到33mL的浓硫酸中,80℃保温6h;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稀释,抽滤洗涤至PH为7,然后80℃真空干燥过夜。称取预氧化石墨2.5g、高锰酸钾(KMnO4)7.5g依次加入0℃40mL浓硫酸中,先在20℃以下保温2.5h,35℃左右保温搅拌3.5h,然后加入80mL左右的去离子水,95℃下保温搅拌1.5h,最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0%H2O2反应半小时,观察到混合液的颜色变成亮黄色,此时反应完全。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并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洗涤三次,洗除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除去多余的酸;然后取800mL去离子水分散,60W超声处理2h,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4.6mg/mL)。 
(2)以氧化石墨烯及Co(NO3)2·6H2O制备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 
将六水硝酸钴(Co(NO3)2·6H2O)0.291g、氟化铵(NH4F)0.118g和尿素(CO(NH2)2)0.300g,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无明显颗粒,慢慢向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155mL(5.5mg/mL)并室温下搅拌1h,超声5min,向混合溶液中加去离子水39mL,放入反应釜中,120℃保温5h。离心,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3次,60℃烘箱干燥得到复合物前驱体。最后,在氮气氛围下,300℃保温3h,得到复合物产品,即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其针状的Co3O4长0.2~0.9μm,所述复合电极材料的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1~48μm。 
将活性物质、导电炭黑、粘接剂按照75:15:10的比例混合均匀,涂抹到1cm*1cm泡沫镍上,真空100℃干燥过夜,取出极片在压片机压成片,称重记下活性物质的质量。电极测试采用三电极测试体系,选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1cm*1cm的Pt片作为对电极,制作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材料作为工作电极,2mol/L KOH作为电解液。 
产物的FESEM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制备出来的针状Co3O4均匀的生长在石墨烯片层上;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如图3所示,由图进一步证明制备出来的针状Co3O4生长在石墨烯表面;图2为Co3O4/石墨烯复合物的XRD图,无其它杂峰;从图4,循环4000次后,复合物的循环性能明显高于Co3O4单体,可以保持70%。 
实施例2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将5.0g天然石墨粉、15.0g过硫酸钾(K2S2O8)和5.0g五氧化二磷(P2O5)依次加入到32mL的浓硫酸中,60℃保温7h;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稀释,抽滤洗涤至PH为7,然后80℃真空干燥过夜。称取预氧化石墨2.5g、高锰酸钾(KMnO4)15g依次加入85mL的0℃浓硫酸中,先在5℃保温2.5h,35℃左右保温搅拌2h,然后加入170mL左右的去离子水,95℃下保温1.5h,最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0%H2O2反应半小时后,观察到混合溶液颜色变成亮黄色,此时反应结束。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并用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洗涤三次,洗除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除去多余的酸;然后取800mL去离子水分散,150W超声处理0.5h,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4.2mg/mL)。 
(2)以氧化石墨烯及Co(NO3)2·6H2O制备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 
六水硝酸钴0.150g、氟化铵0.118g和尿素0.121g,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无明显颗粒,慢慢向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150mL(5.5mg/mL)并室温下搅拌1h,超声5min,向混合溶液中加去离子水44mL,放入反应釜中,200℃保温2h。离心,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3次,80℃鼓风干燥烘箱干燥得到复合物前驱体。最后,在氮气氛围下,500℃退火2.5h,得到复合物产品。,即石墨 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其针状的Co3O4长0.2~0.8μm,所述复合电极材料的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2~45μm。 
将活性物质、导电炭黑、粘接剂按照75:15:10的比例混合均匀,涂抹到1cm*1cm泡沫镍上,真空100℃干燥过夜,取出极片在压片机压成片,称重记下活性物质的质量。电极测试采用三电极测试体系,选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1cm*1cm的Pt片作为对电极,制作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材料作为工作电极,2mol/L KOH作为电解液。 
实施例3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将5.0g天然石墨粉、10.0g过硫酸钾(K2S2O8)和5.0g五氧化二磷(P2O5)依次加入到25mL的浓硫酸中,85℃保温4h;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稀释,抽滤洗涤至PH为7,然后80℃真空干燥过夜。称取预氧化石墨2.5g、高锰酸钾(KMnO4)7.5g依次加入0℃115mL浓硫酸中,先在18℃保温1h,35℃左右保温搅拌2h,然后加入230mL左右的去离子水,95℃下保温1.5h,最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0%H2O2至反应完全。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并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洗涤三次,洗除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除去多余的酸;然后取800mL去离子水分散,100W超声处理1h,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4.7mg/mL) 
(2)以氧化石墨烯及Co(NO3)2·6H2O制备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 
将六水硝酸钴(Co(NO3)2·6H2O)0.42g、氟化铵(NH4F)0.118g和尿素(CO(NH2)2)0.235g,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无明显颗粒,慢慢向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279mL(5.5mg/mL)并室温下搅拌1h,超声5min,向混合溶液中加去离子水35mL,放入反应釜中,100℃保温20h。离心,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3次, 60℃烘箱干燥得到复合物前驱体。最后,在氮气氛围下,300℃保温3h,得到复合物产品,即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其针状的Co3O4长0.3~1μm,所述复合电极材料的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5~50μm。 
实施例4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将5.0g天然石墨粉、10.0g过硫酸钾(K2S2O8)和5.0g五氧化二磷(P2O5)依次加入到10mL的浓硫酸中,85℃保温4h;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稀释,抽滤洗涤至PH为7,然后80℃真空干燥过夜。称取预氧化石墨2.5g、高锰酸钾(KMnO4)7.5g依次加入0℃67mL浓硫酸中,先在18℃保温1h,35℃左右保温搅拌2h,然后加入135mL左右的去离子水,95℃下保温1.5h,最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0%H2O2至反应完全。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并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洗涤三次,洗除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除去多余的酸;然后取800mL去离子水分散,100W超声处理1h,得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4.4mg/mL)。 
(2)以氧化石墨烯及Co(NO3)2·6H2O制备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 
将六水硝酸钴(Co(NO3)2·6H2O)0.42g、氟化铵(NH4F)0.118g和尿素(CO(NH2)2)0.235g,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无明显颗粒,慢慢向其中加入氧化石墨烯279mL(5.5mg/mL)并室温下搅拌1h,超声5min,向混合溶液中加去离子水35mL,放入反应釜中,100℃保温20h。离心,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3次,60℃烘箱干燥得到复合物前驱体。最后,在氮气氛围下,300℃保温3h,得到复合物产品,即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其针状的Co3O4长0.3~1μm,所述复合电极材料的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2~50μm。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9)

1.一种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通过改性的Hummers方法将石墨制备氧化石墨;
(2)将所得氧化石墨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
(3)将六水硝酸钴、氟化铵和尿素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无明显颗粒,然后加入所得氧化石墨烯,室温下混合均匀;
(4)将混合均匀所得的溶液转入反应釜中,100~200℃恒温反应2~20小时,离心,洗涤,收集沉淀;
(5)将所得沉淀干燥,然后磨碎,得到粉末状复合电极材料前驱体;
(6)将粉末状复合电极材料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300~500℃退火2.5~3.5小时即获得复合电极材料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的操作步骤为:a、预氧化:将石墨粉、过硫酸钾、五氧化二磷依次加入浓硫酸中,60~85℃反应4~7小时合成深蓝色混合物,抽滤洗涤至PH为7,80℃真空干燥过夜;
b、二次氧化:将预氧化后的石墨粉在冰水浴下加入浓硫酸中,然后将高锰酸钾缓慢加入浓硫酸中,保持温度小于20℃,搅拌1~2.5小时,35℃搅拌2~3.5小时,加入2倍浓硫酸体积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得到稀释混合液,升温至95℃搅拌1.5小时,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0%的H2O2反应半小时后,观察到混合溶液颜色变成亮黄色,此时反应结束;
c、将二次氧化所得的产品依次用稀盐酸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3次,得到氧化石墨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过硫酸钾、五氧化二磷、浓硫酸的质量之比为1:(1~3):(1~2):(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后的石墨粉与浓硫酸、高锰酸钾的质量之比为1:(30~85):(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60~150W,超声时间为0.5~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六水硝酸钴、氟化铵、尿素和氧化石墨烯的重量之比为(1~3.6):1:(1~2.5):(7~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洗涤所使用的洗涤液及洗涤次数分别为:去离子水洗涤3次,无水乙醇洗涤3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80℃,干燥的方法为采用鼓风干燥烘箱干燥。
9.一种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复合电极材料以单层石墨烯作为负载骨架,负载骨架的边缘或两面生长针状的Co3O4,所述针状的Co3O4长0.2~1μm,所述复合电极材料的纳米片层平面尺寸为1~50μm。
CN201410230583.7A 2014-05-28 2014-05-28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85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0583.7A CN103985561A (zh) 2014-05-28 2014-05-28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0583.7A CN103985561A (zh) 2014-05-28 2014-05-28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5561A true CN103985561A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7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0583.7A Pending CN103985561A (zh) 2014-05-28 2014-05-28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85561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3317A (zh) * 2014-09-26 2015-01-07 厦门大学 一种氧化钴/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4593847A (zh) * 2015-01-15 2015-05-06 青岛华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表面石墨烯/聚吡咯防护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681299A (zh) * 2015-03-27 2015-06-03 吉林化工学院 四氧化三钴多孔纳米线阵列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4426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类原位生长三维多级结构四氧化三钴/碳复合微纳米材料及其可控制备方法
CN105084422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类三维多级结构四氧化三钴/碳/二氧化锰复合微纳米材料及其原位可控制备方法
CN105449233A (zh) * 2015-11-24 2016-03-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可充式锌空气电池的空气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8875A (zh) * 2016-03-02 2016-07-20 西北师范大学 四氧化三钴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099081A (zh) * 2016-08-30 2016-11-09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CN104252970B (zh) * 2014-10-17 2017-01-04 武汉理工大学 三维网络结构Co3O4-石墨烯@镍钴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75131A (zh) * 2016-10-11 2017-03-0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7954A (zh) * 2017-06-13 2017-08-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64937A (zh) * 2017-07-17 2017-12-12 北京师范大学 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091868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东南大学 一种多维复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9160A (zh) * 2018-04-04 2018-09-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CoO/rGO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8977827A (zh) * 2018-08-01 2018-12-11 兰州大学 包含FeSe2-Co3O4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及应用
CN109437329A (zh) * 2018-11-09 2019-03-08 东北大学 一种Co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0506A (zh) * 2018-11-06 2019-03-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碳基纤维状水流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3998A (zh) * 2019-02-26 2019-06-18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16519A (zh) * 2019-07-31 2019-11-05 蚌埠学院 棒状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03699A (zh) * 2019-11-08 2020-02-18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的复合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245A (zh) * 2020-05-06 2020-08-25 电子科技大学 三维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90022A (zh) * 2020-10-20 2021-01-2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17937A (zh) * 2022-05-31 2022-08-1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废液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426B (zh) * 2014-05-19 2018-01-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类原位生长三维多级结构四氧化三钴/碳复合微纳米材料及其可控制备方法
CN105084426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类原位生长三维多级结构四氧化三钴/碳复合微纳米材料及其可控制备方法
CN105084422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类三维多级结构四氧化三钴/碳/二氧化锰复合微纳米材料及其原位可控制备方法
CN104263317B (zh) * 2014-09-26 2016-03-09 厦门大学 一种氧化钴/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4263317A (zh) * 2014-09-26 2015-01-07 厦门大学 一种氧化钴/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4252970B (zh) * 2014-10-17 2017-01-04 武汉理工大学 三维网络结构Co3O4-石墨烯@镍钴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93847A (zh) * 2015-01-15 2015-05-06 青岛华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表面石墨烯/聚吡咯防护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681299A (zh) * 2015-03-27 2015-06-03 吉林化工学院 四氧化三钴多孔纳米线阵列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299B (zh) * 2015-03-27 2017-11-14 吉林化工学院 四氧化三钴多孔纳米线阵列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9233A (zh) * 2015-11-24 2016-03-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可充式锌空气电池的空气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8875A (zh) * 2016-03-02 2016-07-20 西北师范大学 四氧化三钴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788875B (zh) * 2016-03-02 2019-01-08 西北师范大学 四氧化三钴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099081A (zh) * 2016-08-30 2016-11-09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CN106475131A (zh) * 2016-10-11 2017-03-0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5131B (zh) * 2016-10-11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7954B (zh) * 2017-06-13 2019-10-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97954A (zh) * 2017-06-13 2017-08-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三氧化二铁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64937A (zh) * 2017-07-17 2017-12-12 北京师范大学 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091868B (zh) * 2017-12-29 2020-05-08 东南大学 一种多维复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1868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东南大学 一种多维复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9160A (zh) * 2018-04-04 2018-09-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CoO/rGO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8539160B (zh) * 2018-04-04 2020-10-1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CoO/rGO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8977827A (zh) * 2018-08-01 2018-12-11 兰州大学 包含FeSe2-Co3O4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及应用
CN108977827B (zh) * 2018-08-01 2020-08-28 兰州大学 包含FeSe2-Co3O4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催化剂及应用
CN109510506A (zh) * 2018-11-06 2019-03-2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碳基纤维状水流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0506B (zh) * 2018-11-06 2019-09-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碳基纤维状水流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7329A (zh) * 2018-11-09 2019-03-08 东北大学 一种Co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03998A (zh) * 2019-02-26 2019-06-18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16519A (zh) * 2019-07-31 2019-11-05 蚌埠学院 棒状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03699A (zh) * 2019-11-08 2020-02-18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的复合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245A (zh) * 2020-05-06 2020-08-25 电子科技大学 三维网络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90022A (zh) * 2020-10-20 2021-01-2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290022B (zh) * 2020-10-20 2022-07-0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17937A (zh) * 2022-05-31 2022-08-1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废液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17937B (zh) * 2022-05-31 2023-08-25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废液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5561A (zh) 石墨烯原位负载针状Co3O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umar et al. Reagents assisted ZnCo2O4 nano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
Cai et al. Morphology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iCo2O4 nanosheet array nanostructures on nickel foam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pseudocapacitors
CN102568833B (zh) 一种介孔四氧化三钴作正极的混合电化学电容器
CN106876682B (zh)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氧化锰/镍微米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520945B (zh) 纳米管阵列/碳布复合材料、柔性电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6654B (zh) 一种碳包覆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33256B (zh) 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Cobalt–carbon derived from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on Ni foam as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
CN104377040A (zh) 应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4103A (zh) 钴酸锌纳米棒/泡沫镍复合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046126B (zh) 一种超细金属氧化物/石墨烯二维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eng et al.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capacitance of nanoporous NiO based on an eggshell membrane
WO2019075953A1 (zh) 一种三维花瓣状镍钴硫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14244A (zh) 一种石墨烯基金属化合物纳米阵列材料制备与应用
CN111634954B (zh) 铁改性的自组装花球结构的钴铁氧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9243862B (zh) 一种双重修饰的碳空心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00513B (zh) 一种石墨烯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01695A (zh) 一种多孔碳材料负载过渡金属Fe、C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a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rod-like nickel-cobalt oxide nanostructure for supercapacitor with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Chen et al. Template-directed preparation of two-layer porous NiO film via hydrothermal synthesi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the sandwich-like porous Al2O3/RGO nanosheets anchoring NiO nanocomposite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Zhu et al. Review and prospect of Mn3O4‐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Tang et al. Template-free synthesis of Co-based oxides nanotubes as potential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ang et al. Constructing a pn heterojunction in 3D urchin-like CoNixSy/g-C3N4 composite microsphere for high performanc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