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5376A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5376A
CN103975376A CN201280059228.7A CN201280059228A CN103975376A CN 103975376 A CN103975376 A CN 103975376A CN 201280059228 A CN201280059228 A CN 201280059228A CN 103975376 A CN103975376 A CN 103975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image display
lid
display device
ad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92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口敏正
中马敏秋
内藤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5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5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93Flexibl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4Optical details, e.g. printed circuits comprising integral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板状的基体(22);与上述基体(22)相对设置的具有挠性的透明的对置基板(3);和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设置在上述基体(22)与上述对置基板(3)之间,具备具有挠性的透明的元件基板(41)和配置在上述元件基板(41)的一个面侧的动作部(43),上述对置基板(3)和上述元件基板(41)分别包含树脂材料或板状的玻璃基材,在上述对置基板(3)包含上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上述对置基板(3)的平均厚度为0.02~0.2mm,在上述元件基板(41)包含上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上述元件基板(41)的平均厚度为0.02~0.2mm。由此,提供轻量且耐冲击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便携性、使用者能够以用手握持的状态进行图像等的阅览的图像显示装置已在市场上销售。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能够以电光方式显示图像、并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来改变其显示内容的图像显示部。因此,能够按照使用者的意愿显示各种信息。另外,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便携性,不限于在屋内使用,也能够拿到屋外使用,因此,利用方式正在迅速扩大。另外,还有具备通信功能从而能够显示从外部传送的信息的图像显示装置。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和液晶显示器等输出装置组装在1个装置内的移动显示终端。这样的显示终端,其外部形状呈薄型面板状,因此,容易握持,便携性优异。但是,就显示终端的内部结构而言,便携性不一定优异。作为其理由,可以列举: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和液晶显示器等输出装置重,因此,即使具有便携性也不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特别是输出装置不耐冲击,因此,缺乏对落下冲击的耐久性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95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轻量(分量轻)且耐冲击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1)~(17)的本发明来实现。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板状的基体;
与上述基体相对设置的具有挠性的透明的对置基板;和
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设置在上述基体与上述对置基板之间,具备具有挠性的透明的元件基板和配置在上述元件基板的一个面侧的动作部,
上述对置基板和上述元件基板分别包含树脂材料或板状的玻璃基材,
在上述对置基板包含上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上述对置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2~0.2mm,在上述元件基板包含上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上述元件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2~0.2mm。
(2)如上述(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基板的弯曲刚度比上述对置基板的弯曲刚度小。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对置基板包含上述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上述对置基板通过在玻璃布帛中含浸上述树脂材料而形成,在上述元件基板包含上述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上述元件基板通过在玻璃布帛中含浸上述树脂材料而形成。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玻璃基材由无碱玻璃构成。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对置基板包含上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上述对置基板具有上述玻璃基材和叠层在上述玻璃基材上的树脂层,在上述元件基板包含上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上述元件基板具有上述玻璃基材和叠层在上述玻璃基材上的树脂层。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还具备与上述元件基板隔着上述动作部相对配置的对置元件基板。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作部能够以电光方式显示图像。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置基板包含上述树脂材料。
(10)如上述(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置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2~0.8mm。
(11)如上述(9)或(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置基板包含的上述树脂材料,以聚碳酸酯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为主要成分。
(12)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置基板包含上述玻璃基材。
(13)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基板包含上述树脂材料。
(14)如上述(1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1~0.3mm。
(15)如上述(13)或(1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基板包含的上述树脂材料,含有交联性树脂的交联物作为主要成分。
(16)如上述(1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联性树脂为脂环式环氧类树脂或脂环式丙烯酸类树脂。
(17)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基板包含上述玻璃基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对置基板和元件基板双方包含树脂材料或板状的玻璃基材、并且具有挠性的结构,能够得到轻量、耐冲击性优异、且便携性良好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2中的上侧称为“上”、下侧称为“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2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1整体呈板状,具有:具备收纳部21的壳体2;以将收纳部21封闭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上的盖体3;收纳在收纳部21中的显示元件4;作为显示元件4的驱动电源的电池5;和控制显示元件4的驱动的控制部6。
其中,盖体3由透明的板材构成。因此,图像显示装置1的使用者能够隔着盖体3视认显示元件4中显示的图像。即,盖体3的上表面构成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
另外,显示元件4具备:透明的第一基板41和透明的第二基板42;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动作部43。因此,在动作部43发出的或调光后的光(图像)能够隔着第一基板41和盖体3被视认。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包含树脂材料。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与它们由厚的玻璃基板构成的情况相比,非常轻量,因此,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优异。其结果,盖体3和第一基板41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缓和等,能够防止在使图像显示装置1落下时显示元件4的动作部43被破坏。
以下,对图像显示装置1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壳体)
壳体2具备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底部(板状的基体)22、和沿着底部22的四周的外缘立起设置的边缘部23,它们形成为一体。通过这样的结构,壳体2具备作为由底部22和边缘部23包围的空间的收纳部21。
壳体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铝、镁、钛那样的金属材料、或含有它们的合金材料、聚碳酸酯类树脂、ABS树脂那样的树脂材料、或含有它们的复合材料等。通过由这些材料构成壳体2,能够实现壳体2(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
另外,壳体2可以具有挠性。在壳体2具有挠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包括盖体3和显示元件4在内的图像显示装置1整体赋予挠性,因此,图像显示装置1即使在使其整体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用。另外,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进一步缓和,因此,能够使显示元件4(图像显示装置1)的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挠性是指:在例如用手使壳体2弯曲时,壳体2会容易地弯曲,但是壳体2不会由于自重而弯曲的特性。另外,耐弯曲性是指:在用手使壳体2弯曲后,当松开手时,壳体2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耐冲击性是指:在使壳体2落下时,壳体2不会缺损或破裂的特性。
(显示元件)
显示元件4被收纳在收纳部21中,是显示图像的元件。图像例如包括文字、图案、照片等静止图像、运动图像等。
图1所示的显示元件4,如上所述,具备:彼此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元件基板)41和第二基板(对置元件基板)42;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动作部43。在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中的任一个基板的动作部43侧的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动作部43动作(驱动)的电路(未图示)。该电路(TFT电路)包括像素电极、晶体管、电配线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盖体3侧视认由动作部43显示的图像,因此,电路优选设置在第二基板42侧。
另外,作为动作部43,例如可以列举以机械方式、化学方式、电光方式显示图像的显示部,特别优选使用液晶部、有机EL部那样的以电光方式显示图像的显示部(以下称为“电光显示部”)。这样的动作部(电光显示部)43能够进行精细的、并且能够高速地重写的图像显示。
此外,“电光显示部”是指通过以电的方式控制局部光量来进行显示的显示部,作为这样的电光显示部,例如可以列举液晶显示元件(LCD)、有机EL显示元件(OLED)、电泳显示元件(电子纸)、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场发射显示器(FED)等。在本说明书中,以显示元件4为液晶显示元件的情况、即动作部43由液晶显示部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根据显示元件4的种类的不同,也可以将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中的任一个省略。作为这样的元件,例如可以列举有机EL显示元件等。此外,在省略第二基板42的情况下,用于使动作部43动作的电路设置在第一基板41侧。
图1所示的显示元件4,除了具备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和动作部43以外,还具备设置在最上部的第一偏振片44、设置在最下部的背光源45、和设置在背光源45与第二基板42之间的第二偏振片46。另外,显示元件4还可以具备未图示的彩色滤光片基板、扩散板等。
在此,第一基板41如上所述透明且具有挠性。因此,第一基板41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缓和,能够使图像显示装置1整体的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提高。
另外,第一基板41包含树脂材料。包含树脂材料的第一基板41,挠性优异并且轻量。通过实现第一基板41的轻量化,也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其结果,图像显示装置1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
另外,伴随着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能够减弱使图像显示装置1从高处落下时的冲击。由此,能够使由落下造成的对显示元件4的冲击力减少,防止动作部43被破坏。
此外,这样的第一基板41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破裂的可能性小,因此,即使做得充分薄也能够安全地使用。通过使用薄的第一基板41,能够实现第一基板41的轻量化和透明性的提高。
第一基板41包含的树脂材料,只要是透明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AS树脂、软质聚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等,可以使用这些透明的材料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第一基板41优选使用含有交联性树脂的交联物(固化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材料。含有交联性树脂的交联物的第一基板41,因为交联性树脂已三维地交联,所以,挠性优异,并且强度比较高。因此,能够实现第一基板41的薄型化。由此,能够得到透明性、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特别良好、并且非常轻量的第一基板41。
另外,交联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脂环式环氧类树脂或脂环式丙烯酸类树脂。含有这些树脂的交联物的第一基板41,透明性特别优异,并且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也特别优异。
其中,作为脂环式环氧类树脂,优选使用具有脂环式环氧基的脂环式环氧树脂。具体而言,优选使用以脂环式多官能环氧树脂、具有氢化联苯骨架的脂环式环氧树脂、具有氢化双酚A骨架的脂环式环氧树脂等各种脂环式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材料。
作为这样的脂环式环氧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酯、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甲酸-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甲酯、2-(3,4-环氧基)环己基-5,5-螺-(3,4-环氧基)环己烷-间二噁烷、1,2:8,9-二环氧基柠檬烯、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二氧化环辛烯、缩醛双环氧化合物、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烷、单氧化乙烯基环己烯1,2-环氧基-4-乙烯基环己烷、双(3,4-环氧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双(3,4-环氧基-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外-外双(2,3-环氧基环戊基)醚、2,2-双(4-(2,3-环氧基丙基)环己基)丙烷、2,6-双(2,3-环氧基丙氧基环己基-对二噁烷)、2,6-双(2,3-环氧基丙氧基)降冰片烯、亚油酸二聚物的二缩水甘油醚、二氧化柠檬烯、2,2-双(3,4-环氧基环己基)丙烷、邻(2,3-环氧基)环戊基苯基-2,3-环氧基丙醚、1,2-双[5-(1,2-环氧基)-4,7-六氢亚甲基茚满二甲苯基]乙烷、环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在ε-己内酯低聚物的两端分别酯键合有3,4-环氧基环己基甲醇和3,4-环氧基环己基甲酸的物质、环氧化的六氢化苯甲醇等,可以使用这些脂环式环氧树脂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作为脂环式环氧树脂,特别优选使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环氧基环己烷环的脂环式环氧树脂。其中,作为分子内具有2个环氧基环己烷环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由下述化学式(1)、(2)或(3)表示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上述式(2)中,-X-表示-O-、-S-、-SO-、-SO2-、-CH2-、-CH(CH3)-或-C(CH3)2-。]
另一方面,作为分子内具有1个环氧基环己烷环的脂环式环氧树脂,特别优选使用由下述化学式(4)、(5)表示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这样的脂环式环氧树脂,低温下的固化性优异,因此,能够在低温下进行固化处理。由此,在固化时不需要将树脂材料加热至高温,因此,能够抑制其后使树脂材料的固化物恢复到室温时的温度的变化量。其结果,在第一基板41中,能够抑制其内部的与温度变化相伴的热应力的产生,第一基板41的光学特性优异。
另外,上述那样的脂环式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线膨胀系数低。因此,在通过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来形成第一基板41的情况下,玻璃布与树脂材料的界面的界面应力在室温特别小。因此,第一基板41的光学各向异性小。另外,因为线膨胀系数低,所以,在第一基板41中,能够防止翘曲和弯曲等变形。
另外,这些脂环式环氧树脂,透明性和耐热性优异,因此,有助于实现光透射性优异、并且耐热性高的第一基板41。
另一方面,作为脂环式丙烯酸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二丙烯酸三环癸酯、其氢化物、二丙烯酸双环戊酯、二丙烯酸异冰片酯、氢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环己烷-1,4-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OPTOREZ系列、大赛璐-氰特株式会社(Daicel-Cytec Co.Ltd.)制造的丙烯酸酯单体等。
此外,上述树脂材料优选含有这些脂环式环氧类树脂和脂环式丙烯酸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树脂材料中的这些树脂的含有率优选超过50质量%,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
另外,在上述树脂材料中,优选与脂环式环氧类树脂一起使用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通过将它们并用,能够抑制第一基板41的光学特性的降低,并且容易地调整树脂材料的折射率。即,通过适当调整脂环式环氧树脂与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的混合比,能够使树脂材料的折射率为期望的值。其结果,能够得到光透射性高的第一基板41。
在该情况下,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的添加量,相对于脂环式环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左右,更优选为1~5质量份左右。
作为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等。
另外,作为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优选使用具有Cardo(カルド)结构的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即,通过在脂环式环氧树脂中添加具有Cardo结构的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而使用,在固化后的树脂材料中含有来自双芳基芴骨架的大量的芳香环,因此,能够使第一基板41的光学特性和耐热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这样的具有Cardo结构的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ONCOAT(オンコート)EX系列(长濑产业株式会社制造)、OGSOL(大阪燃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等。
另外,在树脂材料中,优选与脂环式环氧树脂一起也使用硅倍半氧烷类化合物,特别更优选使用具有氧杂环丁基、(甲基)丙烯酰基那样的光聚合性基团的硅倍半氧烷类化合物。通过将它们并用,能够抑制第一基板41的光学特性的降低,并且容易地调整树脂材料的折射率。另外,具有氧杂环丁基的硅倍半氧烷类化合物,与脂环式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优异,因此,它们能够均匀地混合,其结果,能够得到更可靠地调整折射率、并且光学特性优异的第一基板41。
作为这样的具有氧杂环丁基的硅倍半氧烷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OX-SQ、OX-SQ-H、OX-SQ-F(均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等。
在该情况下,硅倍半氧烷类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脂环式环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1~20质量份左右,更优选为2~15质量份左右。
另外,第一基板41包含的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上。由此,即使对第一基板41实施各种加热处理,也能够防止第一基板41发生翘曲或变形等。
另外,树脂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优选为200℃以上,热膨胀率优选为100ppm/K以下。
另外,树脂材料的折射率最好尽可能接近玻璃布的平均折射率,优选为实质上相同的折射率。具体而言,两者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1以下,更优选为0.005以下。由此,能够得到光透射性高的第一基板41。
第一基板41可以为整体由树脂材料单独构成的树脂基板,也可以为包含树脂材料和填料、布等填充材料的复合基板。其中,第一基板41优选使用在玻璃布(布帛)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这样的第一基板41(复合基板),热膨胀被抑制,因此,有助于抑制与温度变化相伴的显示元件4的翘曲和与膨胀/收缩相伴的色偏等。
另外,第一基板41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的叠层体。在后者的情况下,各层中包含的树脂材料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也可以为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层与树脂层的叠层体。
含浸树脂材料的玻璃布是包含玻璃纤维的纺织布(玻璃纤维的集合体)。此外,可以代替玻璃布,使用仅捆扎玻璃纤维而形成的玻璃纤维的集合体、或含有玻璃纤维的无纺布(玻璃纤维的集合体)等玻璃布帛。作为玻璃布的织物组织,可以列举平纹组织、方平组织、缎纹组织、斜纹组织等。
作为构成玻璃纤维的无机类玻璃材料,例如可以列举E玻璃、C玻璃、A玻璃、S玻璃、T玻璃、D玻璃、NE玻璃、石英、低介电常数玻璃、高介电常数玻璃等。其中,作为无机类玻璃材料,从碱金属等离子性杂质少、容易获得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E玻璃、S玻璃、T玻璃、NE玻璃,特别更优选使用30℃~25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5ppm以下的S玻璃或T玻璃。
另外,无机类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虽然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材料的折射率适当设定,但是,例如优选为1.4~1.6左右,更优选为1.5~1.55左右。由此,能够得到在宽的波长区域显示出优异的光学特性的第一基板41。
玻璃布中含有的玻璃纤维的平均直径优选为2~15μm左右,更优选为3~12μm左右,进一步优选为3~10μm左右。由此,能够得到能够高度地兼备机械特性和光学特性与表面的平滑性的第一基板41。此外,玻璃纤维的平均直径,通过用各种显微镜等观察第一基板41的横截面,作为由观察像测定的100根玻璃纤维的直径的平均值求出。
另一方面,玻璃布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0~200μm左右,更优选为20~120μm左右。此外,可以在1块第一基板41中叠层使用多块玻璃布。
另外,在编织由多根玻璃纤维构成的束(玻璃纤维纱)而制成纺织布的情况下,优选玻璃纤维纱中含有30~300根左右的玻璃纤维的单纱,更优选含有50~250根左右。由此,能够得到能够高度地兼备机械特性和光学特性与表面的平滑性的第一基板41。
这样的玻璃布优选预先实施了开纤处理。通过开纤处理,玻璃纤维纱被拓宽,其截面被成形为扁平状。另外,玻璃布中形成的所谓的篮孔也变小。其结果,玻璃布的平滑性变高,第一基板41的表面的平滑性也变高。作为开纤处理,例如可以列举喷射水柱的处理、喷射空气流的处理、实施针刺的处理等。
另外,在玻璃纤维的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赋予偶联剂。作为偶联剂,例如可以列举硅烷类偶联剂、钛类偶联剂等,特别优选使用硅烷类偶联剂。在硅烷类偶联剂中,优选使用含有环氧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异氰酸酯基、酰胺基等作为官能团的硅烷类偶联剂。
这样的偶联剂的含有率,相对于玻璃布100质量份优选为0.01~5质量份左右,更优选为0.02~1质量份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02~0.5质量份左右。当偶联剂的含有率在上述范围内时,树脂材料相对于玻璃布的含浸性提高,能够得到透明性特别良好的第一基板41。
第一基板41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1~0.3mm左右,更优选为0.03~0.25mm左右。通过将第一基板41的平均厚度设定在这样的范围,第一基板41能够确保充分的透明性、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另外,第一基板41能够具有对于保护动作部43来说充分的机械强度,即具有能够防止开孔或撕裂的充分的耐性。
另外,优选第一基板41的弯曲刚度比盖体3的弯曲刚度小。通过使用这样相对于盖体3弯曲刚度相对较小的第一基板41,能够更可靠地缓和在第一基板41的下表面设置的动作部43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因为盖体3的弯曲刚度比第一基板41的弯曲刚度大,所以,盖体3相对难以弯曲,能够防止外力波及位于盖体3下方的显示元件4。通过这样使第一基板41的弯曲刚度比盖体3的弯曲刚度小,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协同地作用,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保护动作部43。
此外,当第一基板41与盖体3在俯视时的形状、面积等相同的情况下,两者的弯曲刚度之差优选为盖体3的弯曲刚度的1~90%左右,更优选为3~80%左右。当弯曲刚度之差在上述范围内时,即使例如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第一基板41受到的应力也比盖体3受到的应力小,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护动作部43。
第一基板41和盖体3的弯曲刚度,除了能够通过选择构成它们的材料来调整以外,还能够通过设定厚度和形状等来调整。因此,即使在例如第一基板41使用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大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基板41的厚度变薄,或者,即使在盖体3使用的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小的情况下,通过使盖体3的厚度变厚,也能够调整第一基板41与盖体3的弯曲弹性的大小关系。
另外,构成第一基板41的材料的JIS K7171中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25℃)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30GPa左右,更优选为2~28GPa左右。由这样的材料构成的第一基板41具有适度的挠性和适度的刚性。因此,由适度的挠性带来的向第一基板41的应力集中的缓和、和由適度的刚性带来的第一基板41的耐弯曲性能够高度地发挥,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保护动作部43。
另一方面,图1所示的第二基板42只要透明即可,优选为与上述的第一基板41同样的基板。即,图1所示的第二基板42优选透明且具有挠性。这样的第二基板42能够使来自在显示元件4的最下部设置的背光源45的光高效率地透过,有助于显示元件4显示清晰的图像。
另外,关于弯曲刚度、热膨胀率等特性,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与第一基板41为同等程度。由此,能够缓和在这些特性存在大的差异时产生的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
另外,第二基板42也优选使用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第二基板42上通常形成包括像素电极和晶体管等的电路,因此,从防止断线等的观点出发,使用玻璃布抑制了热膨胀率的基板适合。
此外,以上对显示元件4为液晶显示元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显示元件4的种类,第二基板42的结构可以适当选择。例如,在显示元件4为有机EL元件那样的自发光型元件时,可以使第二基板42不透明,也可以将第二基板42省略。此外,在省略第二基板42的情况下,用于使动作部43动作的电路设置在第一基板41侧。
另外,在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上可以分别形成有阻气层。由此,能够抑制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能够抑制动作部43的变质和劣化。
作为阻气层,优选使用各种无机氧化物层,特别优选使用硅化合物层。通过设置这样的阻气层,能够不使光学特性恶化,而抑制显示元件4的水蒸气透过度和氧气透过度。
另外,在第一基板4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偏振片44,在第二基板4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偏振片46。
第一偏振片44和第二偏振片46分别呈膜状,控制透过的光的偏振。第一偏振片44和第二偏振片46分别由多层的叠层膜构成,各层的构成材料可以根据其功能从透光性的树脂材料中适当选择。作为该透光性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PVA)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TAC)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那样的聚酯类树脂等。
另外,第一偏振片44和第二偏振片46分别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膜。由此,在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时,第一偏振片44和第二偏振片46也与盖体3和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一起弯曲,因此,各部件间难以发生剥离。其结果,即使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图像显示装置1也能够维持清晰的图像显示。
另外,背光源45具有光源和导光板。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导光板在显示元件4的面内均匀化,向上方射出。光源可以使用冷阴极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等。另外,作为导光板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与上述的偏振片的构成材料同样的材料。因此,该导光板也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膜(片)。
(盖体)
在壳体2的上部,盖体(板状的对置基板)3与底部22相对配置,以将收纳部21封闭的方式被固定于壳体2。
盖体3在俯视时具有与壳体2(底部22)大致相同的形状。通过将壳体2的边缘部23的上端面与盖体3粘接,盖体3将收纳部21封闭使其成为密闭空间。
盖体3如上所述透明且具有挠性。因此,盖体3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缓和,能够使图像显示装置1整体的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提高。
此外,盖体3和上述的第一基板41的透明的程度,例如可以基于JIS K7105中规定的全光线透射率来规定。具体而言,在盖体3和上述的第一基板41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它们是透明的。
另外,盖体3和上述的第一基板41的挠性是指能够不破裂地弯曲。具体而言,制作300mm见方的盖体3,在即使将其弯曲至曲率半径达到100mm时也不破裂的情况下,判断为盖体3具有挠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3包含树脂材料。包含树脂材料的盖体3,挠性优异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通过实现盖体3的轻量化,也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
另外,伴随着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能够减弱使图像显示装置1从高处落下时的冲击。由此,能够使由落下造成的对显示元件4的冲击力减少,防止动作部43被破坏。
另外,包含树脂材料的盖体3还具有将其调整为目标形状时的加工容易的优点。例如,有在盖体3上设置用于操作图像显示装置1的操作按钮的情况。该操作按钮以贯通盖体3的方式设置,与设置在盖体3的下方的电路连接。为了形成用于配置这样的操作按钮的贯通孔,以往需要对玻璃基板实施开孔加工,此时,有玻璃基板破裂或玻璃基板的强度降低的情况。
但是,当盖体3包含树脂材料时,破裂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贯通孔。另外,此时,盖体3的强度几乎不会降低。因此,也能够在盖体3上接近配置多个操作按钮,能够提高操作按钮的配置自由度。
作为盖体3的形态,可以列举(i)仅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基板、(ii)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等。以下,依次对这些盖体3的形态进行说明。
(i)仅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基板
在该情况下,盖体3包含的树脂材料只要是透明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AS树脂、软质聚氯乙烯类树脂等,可以使用这些透明的材料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另外,盖体3特别优选使用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或聚碳酸酯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材料。
含有这样的树脂材料的盖体3,透明性特别高,能够进行图像显示装置1的清晰的图像显示。另外,这些树脂材料,挠性优异、并且强度比较高,因此,能够实现盖体3的薄型化。由此,能够得到透明性、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特别良好、并且非常轻量的盖体3。
盖体3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2~0.8mm左右,更优选为0.05~0.5mm左右。通过将盖体3的平均厚度设定在这样的范围,盖体3能够确保充分的透明性、耐弯曲性和耐冲击性。另外,盖体3能够具有对于保护显示元件4来说充分的机械强度,即具有能够防止开孔或撕裂的充分的耐性。
另外,构成盖体3的材料的JIS K7171中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25℃)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5~30GPa左右,更优选为1~28GPa左右。由这样的材料构成的盖体3具有适度的挠性和适度的刚性。因此,由适度的挠性带来的向盖体3的应力集中的缓和、和由適度的刚性带来的盖体3的耐弯曲性能够高度地发挥,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保护动作部43。
此外,盖体3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的叠层体。在后者的情况下,各层中包含的树脂材料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优选形成显示面的层(图1、2的最上层)由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构成,除此以外的层中的1层由硬度相对较低的材料构成的叠层体。这样,能够得到确保显示面的耐擦性、并且具有优异的挠性的盖体3。具体而言,作为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可以列举聚碳酸酯类树脂,另一方面,作为硬度相对较低的材料,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
(ii)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
这样的构成的盖体3可以使用与上述的第一基板41同样列举的复合基板。
此外,这样的构成的盖体3的平均厚度与上述同样,优选为0.02~0.8mm左右,更优选为0.05~0.5mm左右。
另外,在盖体3的下方设置有触摸面板用电极31。该触摸面板用电极31是构成图像显示装置1的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一部分。图像显示装置1具有用于检测显示面的X轴方向的位置的电极和用于检测Y轴方向的位置的电极隔着绝缘层重叠而形成的叠层体,其中的一个电极是触摸面板用电极31。
这样的触摸面板方式被称为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即,图像显示装置1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在使用者的手指等触碰显示面时,捕捉电极间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微小变化,检测出手指触碰的位置(坐标)。然后,基于该检测位置进行输入操作。静电电容的变化与背景的静电电容相比极小,因此,能否准确地捕捉该变化,成为左右作为输入装置的灵敏度的因素。
在此,盖体3如上所述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挠性。这样的盖体3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破裂的可能性小,因此,如上所述即使做得充分薄也能够安全地使用。另外,通过使用薄的盖体3,能够使手指触碰显示面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量变大。其结果,能够构成灵敏度高的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另外,通过使盖体3变薄,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和透明性的提高。
此外,利用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进行位置检测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除了静电电容型以外,还可以为电阻膜型、表面弹性波型、红外线型、应变仪型、光图像处理型、分散信号型、音响型等。
另外,该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可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在盖体3上,也可以设置在显示元件4上。在该情况下,在显示元件4上,叠层具有2个电极层和将它们之间绝缘的绝缘层的叠层体。此外,在该情况下,作为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发挥功能的叠层体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同样。另外,可以使用第一偏振片44作为绝缘层。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偏振片44作为绝缘层,在盖体3的下表面形成一个触摸面板用电极,在第一偏振片44的下表面形成另一个触摸面板用电极,来构成叠层体。在该情况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一部分设置在盖体3侧,剩余的部分设置在显示元件4侧。
特别是在盖体3为复合基板的情况下,与不是复合基板的情况(仅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基板)相比,盖体3的介电常数变高。由此,在盖体3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情况下,能够使进行触摸操作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量增大,特别使作为输入装置的灵敏度提高。
此外,在盖体3含有无机填料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介电常数升高。作为无机填料,可以列举玻璃填料、二氧化硅填料等。
(电池)
图1所示的电池5是供给用于驱动显示元件4和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输入装置)的电力的电源。
作为电池5,优选使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各种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等,特别优选使用电解质采用了聚合物凝胶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在该锂离子电池中,不用担心电解质的漏液,因此,能够使用层压膜制的外包装。因此,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大幅的薄型化和轻量化,并且也能够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挠性。
(控制部)
图1所示的控制部6包括运算部(CPU)、存储器(RAM)、闪存、通信单元、显示器控制器、触摸面板控制器等。运算部通过执行存储器上的程序等来生成需要的图像。另外,显示器控制器将由程序等生成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显示信号向显示元件4输出。另外,触摸面板控制器检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操作,将其结果传输到运算部。
此外,上述的控制部6的各部也分别能够安装在具有挠性的配线基板上。由此,能够对图像显示装置1整体赋予挠性。作为具有挠性的配线基板,例如可以列举柔性印刷基板(FPC)等。
另外,图像显示装置1根据需要可以具备摄像机(摄像元件)、扬声器、振动器、闪光灯、红外线受发光部等。它们的动作也由控制部6控制。
此外,作为图像显示装置1,例如可以列举平板型个人计算机(平板型PC)、平板型便携终端、智能手机、电子纸、便携型游戏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框、导航系统等。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透明且具有挠性、并包含树脂材料,由此,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其结果,图像显示装置1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另外,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落下时的冲击减少,因此,能够使与落下相伴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故障概率降低。
因为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具有挠性,所以,图像显示装置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提高。由此,即使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或落下,应力也难以集中在动作部43,能够抑制动作部43的破坏。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难以破裂,因此,即使做得薄也能够确保安全性。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能够通过做薄来使挠性更加提高,并且使它们的透明性更加提高。另外,能够容易地对盖体3进行加工,因此,能够自由地配置操作按钮等。
另外,在盖体3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情况下,触摸位置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因此,能够得到能够进行舒适的输入操作的图像显示装置1。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对于同样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除了第一基板41的构成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同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3包含树脂材料,另一方面,第一基板41包含板状的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非常薄。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与它们由厚的玻璃基板构成的情况相比,非常轻量,因此,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优异。其结果,盖体3和第一基板41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缓和等,能够防止在使图像显示装置1落下时显示元件4的动作部43被破坏。
第一基板41包含板状的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通过这样包含玻璃基材、并且使其厚度非常薄,第一基板41挠性优异并且轻量。通过实现第一基板41的轻量化,也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
另外,伴随着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能够减弱使图像显示装置1从高处落下时的冲击。由此,能够使落下的冲击力减少,防止动作部43被破坏。
此外,这样的第一基板41虽然包含玻璃基材,但是因为使其平均厚度薄到0.02~0.2mm,所以,耐冲击性飞跃性地提高。因此,不会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轻易地破裂,能够安全地使用。另外,通过使第一基板41薄型化,能够实现第一基板41的轻量化和透明性的提高。
另外,即使使第一基板41薄至上述厚度,第一基板41中也包含玻璃基材,因此,能够使其水蒸气透过性和氧气透过性非常小。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动作部43由水分或氧气引起的变质、劣化,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长寿命化。
此外,第一基板41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4~0.15mm,更优选为0.05~0.12mm。
作为第一基板41包含的玻璃基材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二氧化硅玻璃、碱石灰二氧化硅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各种无机玻璃材料,特别优选使用无碱玻璃。由无碱玻璃构成的玻璃基材不含碱氧化物,因此,具备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和低热膨胀。
因此,即使例如在制造显示元件4时对第一基板41实施高温的热处理,也能够抑制第一基板41发生变质或变形等。另外,即使在第一基板41的表面形成有电路(例如TFT电路、触摸面板电路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短路等,有助于实现驱动稳定性优异的显示元件4。
另外,第一基板41可以为仅由玻璃基材构成的玻璃基板,也可以为包括玻璃基材和叠层在其上的树脂层的复合基板。在第一基板41为这样的复合基板时,即使玻璃基材出现裂缝,通过树脂层的存在,也能够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导致碎片等飞散。由此,能够防止动作部43被玻璃基材的碎片等破坏。
作为树脂层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聚酯类树脂、聚醚酰亚胺、聚芳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脂肪族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环氧类树脂、氧杂环丁烷类树脂、异氰酸酯类树脂、丙烯酸酯类树脂、酚类树脂、多官能烯烃类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类树脂、碳酸二烯丙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硅倍半氧烷类化合物等能量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这些树脂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或复合物。
通过使用这些树脂材料,能够得到与玻璃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树脂层。其结果,即使在例如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时,也能够防止树脂层从玻璃基材剥离。
树脂层的平均厚度可以考虑与玻璃基材的厚度的平衡和第一基板41的总厚度来决定,例如优选为0.0002~0.05mm左右,更优选为0.001~0.02mm左右。
另外,树脂层的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41的总厚度的比率,优选为1~70%左右,更优选为5~50%左右。通过将树脂层的厚度的比率设定在上述范围内,树脂层能够高度地兼备光学特性和防止裂缝发展的功能。另外,能够将由玻璃基材与树脂层的热膨胀率差引起的第一基板41的变形,抑制为小到在使用图像显示装置1时没有妨碍的程度。
此外,树脂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任意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稀释剂、抗老化剂、改性剂、表面活性剂、染料、顔料、防变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柔软剂、稳定剂、增塑剂、消泡剂、增强剂等。
另外,在玻璃基材与树脂层之间,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偶联剂层。通过设置偶联剂层,能够使树脂层更牢固地与玻璃基材密合。作为构成偶联剂层的偶联剂,例如可以列举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等。
作为偶联剂层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在玻璃基材的表面涂敷含有偶联剂的溶液之后进行热处理的方法。
作为溶液化所使用的溶剂,只要不与偶联剂发生反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己烷那样的脂肪烃类溶剂,苯、甲苯、二甲苯那样的芳香族类溶剂,四氢呋喃那样的醚类溶剂,甲醇、丙醇那样的醇类溶剂,丙酮那样的酮类溶剂,水等,可以使用这些溶剂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外,作为溶液的涂敷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刮板、刀涂、喷涂、辊涂、铸涂、浸涂、模涂那样的各种涂敷法等。
另一方面,作为树脂层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在涂敷含有树脂材料的溶液后,使液态覆膜干燥的方法。
干燥温度为80~200℃左右,干燥时间为1~60分钟左右。另外,溶剂和涂敷方法与上述同样。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透明且具有挠性,并且盖体3包含树脂材料,第一基板41包含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由此,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其结果,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另外,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落下时的冲击减少,因此,能够使与落下相伴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故障概率降低。
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具有挠性,因此,图像显示装置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提高。由此,即使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或落下,应力也难以集中在动作部43,能够抑制动作部43的破坏。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容易地破裂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能够容易地对盖体3进行加工,因此,能够自由地配置操作按钮等。
另外,能够使盖体3充分薄,因此,在盖体3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情况下,触摸位置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因此,能够得到能够进行舒适的输入操作的图像显示装置1。
另外,根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理由同样的理由,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为与第一基板41同样的基板。另外,关于弯曲刚度、热膨胀率等特性,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与第一基板41为同等程度。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对于同样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除了盖体3的构成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同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3包含板状的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非常薄,另一方面,第一基板41包含树脂材料。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与它们由厚的玻璃基板构成的情况相比,非常轻量,因此,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优异。其结果,盖体3和第一基板41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缓和等,防止在使图像显示装置1落下时显示元件4的动作部43被破坏。
盖体3包含板状的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通过这样包含玻璃基材、并且使其厚度非常薄,盖体3挠性优异并且轻量。通过实现盖体3的轻量化,也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
另外,伴随着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能够减弱使图像显示装置1从高处落下时的冲击。由此,能够使落下的冲击力减少,防止动作部43被破坏。
此外,虽然这样的盖体3包含玻璃基材,但是因为使其平均厚度薄到0.02~0.2mm,所以,耐冲击性飞跃性地提高。因此,不会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轻易地破裂,能够安全地使用。另外,通过使盖体3薄型化,能够实现盖体3的轻量化和透明性的提高。
另外,即使使盖体3薄至上述厚度,盖体3中也包含玻璃基材,因此,能够使其水蒸气透过性和氧气透过性非常小。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动作部43由水分或氧气引起的变质、劣化,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长寿命化。
此外,盖体3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4~0.15mm,更优选为0.05~0.12mm。
作为盖体3包含的玻璃基材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41包含的玻璃基材的构成材料相同的材料。因此,即使例如在盖体3上形成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时,对盖体3实施高温的热处理,也能够抑制盖体3发生变质或变形等。另外,即使在盖体3的表面形成有电路(例如TFT电路、触摸面板电路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短路等,有助于实现驱动稳定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1。
另外,盖体3可以为仅由玻璃基材构成的玻璃基板,也可以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41同样,为包括玻璃基材和叠层在其上的树脂层的复合基板。在盖体3为这样的复合基板时,即使玻璃基材出现裂缝,通过树脂层的存在,也能够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导致碎片等飞散。由此,能够防止动作部43被玻璃基材的碎片等破坏。
作为树脂层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41包含的树脂层的构成材料同样的材料。
在此,盖体3如上所述包含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并且具有挠性。这样的盖体3会容易地弯曲,因此,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破裂的可能性小,能够安全地使用。另外,通过使用薄的盖体3,能够使手指触碰显示面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量变大。其结果,能够实现灵敏度高的触摸面板。另外,通过使盖体3变薄,能够实现轻量化和透明性的提高。
另外,因为盖体3包含玻璃基材,所以,盖体3硬度高,耐擦性优异。因此,即使利用手指等反复摩擦或敲击盖体3的上表面(显示面),也能够防止盖体3的磨损。除此之外,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被赋予玻璃材料特有的高的质感。其结果,能够使手指触碰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时的感觉提高,表现出其高级感。
另外,因为盖体3包含玻璃基材,所以,与盖体3仅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盖体3的介电常数变高。由此,在盖体3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情况下,能够使进行触摸操作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量增大,特别使作为输入装置的灵敏度提高。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透明且具有挠性,并且盖体3包含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第一基板41包含树脂材料,由此,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其结果,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另外,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落下时的冲击减少,因此,能够使与落下相伴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故障概率降低。
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具有挠性,因此,图像显示装置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提高。由此,即使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或落下,应力也难以集中在动作部43,能够抑制动作部43的破坏。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容易地破裂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
另外,盖体3充分薄,因此,在盖体3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情况下,触摸位置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因此,能够得到能够进行舒适的输入操作的图像显示装置1。而且,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的耐擦性和质感的提高。
另外,根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理由同样的理由,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为与第一基板41同样的基板。另外,关于弯曲刚度、热膨胀率等特性,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与第一基板41为同等程度。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以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不同点为中心,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对于同样的事项,省略其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除了盖体3和第一基板41的构成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同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包含玻璃基材,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非常薄。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与它们由厚的玻璃基板构成的情况相比,非常轻量,因此,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因此,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优异。其结果,盖体3和第一基板41能够使向显示元件4的应力集中缓和等,能够防止在使图像显示装置1落下时显示元件4的动作部43被破坏。
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41可以为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板41同样的构成,第四实施方式的盖体3可以为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盖体3同样的构成。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透明且具有挠性,并且包含树脂材料,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由此,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其结果,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具备也适合于长时间握持的优异的便携性。另外,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落下时的冲击减少,因此,能够使与落下相伴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故障概率降低。
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具有挠性,因此,图像显示装置1对弯曲等变形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提高。由此,即使使图像显示装置1弯曲或落下,应力也难以集中在动作部43,能够抑制动作部43的破坏。
另外,盖体3和第一基板41分别具有挠性,像厚的玻璃基板那样容易地破裂的可能性小,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
另外,盖体3充分薄,因此,在盖体3具备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的情况下,触摸位置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因此,能够得到能够进行舒适的输入操作的图像显示装置1。而且,能够实现图像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的耐擦性和质感的提高。
另外,根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理由同样的理由,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为与第一基板41同样的基板。另外,关于弯曲刚度、热膨胀率等特性,也优选第二基板42与第一基板41为同等程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添加任意的构造物。
例如,在壳体2中,底部22和边缘部23可以分体构成。在该情况下,底部22和边缘部23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另外,在该情况下,边缘部23也可以由在底部(板状的基体)22与盖体(对置基板)3之间沿着它们的外周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块体(间隔物)、和将块体彼此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或密封材料(粘接剂)构成。
另外,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也可以由不同的基板构成,但是,如上所述,第一基板41和第二基板42优选使用同样(实质上相同)的基板。因此,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基板41规定为元件基板、将第二基板42规定为对置元件基板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第一基板41规定为对置元件基板、将第二基板42规定为元件基板。
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1.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
(实施例1A)
(1)壳体、电池和控制部
首先,ABS树脂制的壳体。壳体在俯视时的大小为242mm×186mm。
接着,将聚合物凝胶锂离子电池、和安装有CPU和存储器等的电路基板(控制部)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2)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
接着,如以下那样操作,制造将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液晶层(动作部)、第二基板、第二偏振片、背光源等各部叠层而成的液晶显示元件。此外,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分别使用平均厚度为0.1mm的PVA偏振膜。另外,背光源的平均厚度为0.4mm。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使用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这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作为玻璃布,准备NE玻璃类玻璃布(平均厚度95μm、平均线直径9μm)。
另一方面,将脂环式环氧树脂(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Daicel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制造的E-DOA)96质量份、硅倍半氧烷(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OX-SQ-H)4质量份、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SP-170)1质量份和溶剂(甲基异丁基酮)25.25质量份混合,制备树脂清漆。E-DOA的交联后的折射率为1.513,OX-SQ-H的交联后的折射率为1.47。
接着,将玻璃布浸渍在制备的树脂清漆中,然后,实施脱泡处理。然后,使树脂清漆干燥。由此,得到包含玻璃布的树脂清漆的干燥物。
接着,将该干燥物夹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2块玻璃板之间,用高压水银灯照射1100mJ/cm2的紫外线。进一步,在250℃加热2小时,由此得到平均厚度100μm(玻璃布含量:57质量%)的复合基板。得到的复合基板透明且具有挠性。
然后,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源矩阵电路,并且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平均厚度1mm的液晶层。进一步,在第一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具备触摸面板用电极的第一偏振片,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第二偏振片和背光源。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然后,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3)盖体的制造
接着,将平均厚度0.2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的膜叠层,得到平均厚度0.3mm的叠层膜。得到的叠层膜透明且具有挠性。然后,将得到的叠层膜按照壳体的形状切断。由此,得到盖体。
在得到的盖体上,利用溅射法将ITO(氧化铟锡)成膜,形成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上所述,在第一偏振片的下表面也预先形成另一个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以上那样操作,构成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
接着,利用环氧类粘接剂,将壳体和盖体粘接,将收纳部封闭。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5mm。
(4)弯曲刚度的比较
在此,使与上述同样地操作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40%。
(实施例2A)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4mm以外,与实施例1A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在制造盖体时,使用将平均厚度0.3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的膜叠层而成的叠层膜。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6mm。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20%。
(实施例3A)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2mm,将第一基板的平均厚度改变为50μm以外,与实施例1A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在制造盖体时,使用将平均厚度0.1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的膜叠层而成的叠层膜。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4mm。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20%。
(实施例4A)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2mm以外,与实施例1A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另外,在制造盖体时,使用将平均厚度0.1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与平均厚度0.1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膜叠层而成的叠层膜。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大(难以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120%。
(实施例1B)
(1)壳体、电池和控制部
首先,准备ABS树脂制的壳体。壳体在俯视时的大小为242mm×186mm。
接着,将聚合物凝胶锂离子电池、和安装有CPU和存储器等的电路基板(控制部)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内。
(2)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
接着,如以下那样操作,制造将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液晶层(动作部)、第二基板、第二偏振片、背光源等各部叠层而成的液晶显示元件。此外,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分别使用平均厚度0.1mm的PVA偏振膜。另外,背光源的平均厚度为0.4mm。
另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使用在板状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树脂层的多层基板。这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如以下那样制备树脂层形成用的树脂清漆。
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添加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在室温搅拌至溶解,得到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添加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进行搅拌,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树脂清漆)。
另一方面,制备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的Z-6011)的乙醇溶液,将其作为硅烷偶联处理液。
接着,准备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在其一个面上涂敷硅烷偶联处理液,将其在110℃加热5分钟。
接着,在涂敷有硅烷偶联处理液的面上涂敷树脂清漆。然后,将树脂清漆在170℃加热30分钟,由此,在无碱玻璃基材上得到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构成的树脂层。得到的树脂层的平均厚度为0.01mm,得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06mm。此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17%。
然后,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源矩阵电路,并且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平均厚度1mm的液晶层。进一步,在第一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具备触摸面板用电极的第一偏振片,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第二偏振片和背光源。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然后,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得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具有充分的挠性,它们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3)盖体的制造
接着,将平均厚度0.2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的膜叠层,得到平均厚度0.3mm的叠层膜。得到的叠层膜透明且具有挠性。然后,将得到的叠层膜按照壳体的形状切断。由此,得到盖体。
在得到的盖体上,利用溅射法将ITO(氧化铟锡)成膜,形成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上所述,在第一偏振片的下表面也预先形成另一个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以上那样操作,构成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
得到的盖体具有充分的挠性,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接着,利用环氧类粘接剂,将壳体和盖体粘接,将收纳部封闭。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5mm。
(4)弯曲刚度的比较
在此,使与上述同样地操作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45%。
(实施例2B)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4mm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在制造盖体时,使用将平均厚度0.3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的膜叠层而成的叠层膜。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6mm。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25%。
(实施例3B)
除了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改变为0.08mm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3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另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38%。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60%。
(实施例4B)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2mm,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改变为0.08mm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在制造盖体时,使用将平均厚度0.1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的膜叠层而成的叠层膜。另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3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38%。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4mm。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85%。
(实施例5B)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2mm,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改变为0.1mm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在制造盖体时,使用将平均厚度0.1mm的聚碳酸酯制的膜和平均厚度0.1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膜叠层而成的叠层膜。另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50%。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大(难以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110%。
(实施例6B)
除了使用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作为盖体以外,与实施例1B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以下,给出复合基板的制造方法。
首先,作为玻璃布,准备NE玻璃类玻璃布(平均厚度95μm、平均线直径9μm)。
另一方面,将脂环式环氧树脂(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E-DOA)96质量份、硅倍半氧烷(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OX-SQ-H)4质量份、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SP-170)1质量份和溶剂(甲基异丁基酮)25.25质量份混合,制备树脂清漆。E-DOA的交联后的折射率为1.513,OX-SQ-H的交联后的折射率为1.47。
接着,将玻璃布浸渍在制备的树脂清漆中,然后,实施脱泡处理。然后,使树脂清漆干燥。由此,得到包含玻璃布的树脂清漆的干燥物。
接着,将该干燥物夹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2块玻璃板之间,用高压水银灯照射1100mJ/cm2的紫外线。进一步,在250℃加热2小时,由此得到平均厚度0.1mm(玻璃布含量57质量%)的复合基板。得到的复合基板透明且具有挠性。
此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10%。
(实施例1C)
(1)壳体、电池和控制部
首先,准备ABS树脂制的壳体。壳体在俯视时的大小为242mm×186mm。
接着,将聚合物凝胶锂离子电池、和安装有CPU和存储器等的电路基板(控制部)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2)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
接着,如以下那样操作,制造将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液晶层(动作部)、第二基板、第二偏振片、背光源等各部叠层而成的液晶显示元件。此外,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分别使用平均厚度0.1mm的PVA偏振膜。另外,背光源的平均厚度为0.4mm。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使用在玻璃布中含浸树脂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基板。这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作为玻璃布,准备NE玻璃类玻璃布(平均厚度95μm、平均线直径9μm)。
另一方面,将脂环式环氧树脂(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E-DOA)96质量份、硅倍半氧烷(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OX-SQ-H)4质量份、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SP-170)1质量份和溶剂(甲基异丁基酮)25.25质量份混合,制备树脂清漆。E-DOA的交联后的折射率为1.513,OX-SQ-H的交联后的折射率为1.47。
接着,将玻璃布浸渍在制备的树脂清漆中,然后,实施脱泡处理。然后,使树脂清漆干燥。由此,得到包含玻璃布的树脂清漆的干燥物。
接着,将该干燥物夹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2块玻璃板之间,用高压水银灯照射1100mJ/cm2的紫外线。进一步,在250℃加热2小时,由此得到平均厚度100μm(玻璃布含量:57质量%)的复合基板。得到的复合基板透明且具有挠性。
然后,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源矩阵电路,并且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平均厚度1mm的液晶层。进一步,在第一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具备触摸面板用电极的第一偏振片,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第二偏振片和背光源。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然后,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得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具有充分的挠性,它们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3)盖体的制造
盖体使用在板状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树脂层的多层基板。该盖体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如以下那样制备树脂层形成用的树脂清漆。
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添加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在室温搅拌至溶解,得到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添加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进行搅拌,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树脂清漆)。
另一方面,制备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造的Z-6011)的乙醇溶液,将其作为硅烷偶联处理液。
接着,准备平均厚度0.15mm的无碱玻璃基材,在其一个面上涂敷硅烷偶联处理液,将其在110℃加热5分钟。
接着,在涂敷有硅烷偶联处理液的面上涂敷树脂清漆。然后,将树脂清漆在170℃加热30分钟,由此,在无碱玻璃基材上得到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构成的树脂层。得到的树脂层的平均厚度为0.05mm,得到的盖体的平均厚度为0.20mm。此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25%。
在得到的盖体的表面上,利用溅射法将ITO(氧化铟锡)成膜,形成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上所述,在第一偏振片的下表面也预先形成另一个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以上那样操作,构成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
得到的盖体具有充分的挠性,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接着,利用环氧类粘接剂,将壳体和盖体粘接,将收纳部封闭。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5mm。
(4)弯曲刚度的比较
在此,使与上述同样地操作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20%。
(实施例2C)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15mm以外,与实施例1C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盖体使用在平均厚度0.10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33%。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35%。
(实施例3C)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10mm以外,与实施例1C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盖体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50%。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65%。
(实施例4C)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07mm以外,与实施例1C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盖体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2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29%。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80%。
(实施例5C)
除了使用仅由平均厚度0.075mm的无碱玻璃基材构成的玻璃基板作为盖体以外,与实施例1C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90%。
(实施例1D)
(1)壳体、电池和控制部
首先,准备ABS树脂制的壳体。壳体在俯视时的大小为242mm×186mm。
接着,将聚合物凝胶锂离子电池、和安装有CPU和存储器等的电路基板(控制部)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2)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
接着,如以下那样操作,制造将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液晶层(动作部)、第二基板、第二偏振片、背光源等各部叠层而成的液晶显示元件。此外,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分别使用平均厚度0.1mm的PVA偏振膜。另外,背光源的平均厚度为0.4mm。
另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使用在板状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树脂层的多层基板。这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如以下那样制备树脂层形成用的树脂清漆。
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添加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在室温搅拌至溶解,得到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添加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进行搅拌,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树脂清漆)。
另一方面,制备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造的Z-6011)的乙醇溶液,将其作为硅烷偶联处理液。
接着,准备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在其一个面上涂敷硅烷偶联处理液,将其在110℃加热5分钟。
接着,在涂敷有硅烷偶联处理液的面上涂敷树脂清漆。然后,将树脂清漆在170℃加热30分钟,由此,在无碱玻璃基材上得到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构成的树脂层。得到的树脂层的平均厚度为0.01mm,得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06mm。此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17%。
然后,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有源矩阵电路,并且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平均厚度1mm的液晶层。进一步,在第一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具备触摸面板用电极的第一偏振片,另一方面,在第二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叠层第二偏振片和背光源。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液晶显示元件。然后,将得到的液晶显示元件收纳在壳体的收纳部中。
得到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具有充分的挠性,它们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3)盖体的制造
盖体使用在板状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树脂层的多层基板。该盖体如以下那样制造。
首先,如以下那样制备树脂层形成用的树脂清漆。
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添加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在室温搅拌至溶解,得到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添加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进行搅拌,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树脂清漆)。
另一方面,制备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制造的Z-6011)的乙醇溶液,将其作为硅烷偶联处理液。
接着,准备平均厚度0.15mm的无碱玻璃基材,在其一个面上涂敷硅烷偶联处理液,将其在110℃加热5分钟。
接着,在涂敷有硅烷偶联处理液的面上涂敷树脂清漆。然后,将树脂清漆在170℃加热30分钟,由此,在无碱玻璃基材上得到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构成的树脂层。得到的树脂层的平均厚度为0.05mm,得到的盖体的平均厚度为0.20mm。此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25%。
在得到的盖体的表面上,利用溅射法将ITO(氧化铟锡)成膜,形成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上所述,在第一偏振片的下表面也预先形成另一个触摸面板用电极。如以上那样操作,构成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
得到的盖体具有充分的挠性,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
接着,利用环氧类粘接剂,将壳体和盖体粘接,将收纳部封闭。如以上那样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5.5mm。
(4)弯曲刚度的比较
在此,使与上述同样地操作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20%。
(实施例2D)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15mm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盖体使用在平均厚度0.10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33%。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35%。
(实施例3D)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10mm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盖体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50%。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65%。
(实施例4D)
除了将盖体的平均厚度改变为0.07mm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盖体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2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盖体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29%。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80%。
(实施例5D)
除了使用仅由平均厚度0.075mm的无碱玻璃基材构成的玻璃基板作为盖体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90%。
(实施例6D)
除了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改变为0.10mm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用在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另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50%。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50%。
(实施例7D)
除了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改变为0.15mm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用在平均厚度0.10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另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33%。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75%。
(实施例8D)
除了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平均厚度分别改变为0.17mm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用在平均厚度0.15mm的无碱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0.02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另外,树脂层的平均厚度相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12%。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95%。
(实施例9D)
除了分别使用仅由平均厚度0.05mm的无碱玻璃基材构成的玻璃基板作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外,与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使另外制造的盖体和第一基板为相同形状,测定各自的弯曲刚度。其结果,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比盖体的弯曲刚度小(容易弯曲)。算出第一基板的弯曲刚度相对于盖体的弯曲刚度的比率为30%。
(比较例1)
除了分别使用平均厚度0.4mm的无碱玻璃基板作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用平均厚度0.8mm的无碱玻璃基板作为盖体以外,与实施例1A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此外,上述的无碱玻璃基板虽然分别透明,但是用手不能容易地使其弯曲,不具有挠性。另外,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大厚度为6.2mm。
(比较例2)
使用在平均厚度为0.01mm的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为0.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作为盖体,与实施例1C或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但是,盖体的变形过大,无法得到能够显示清晰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比较例3)
分别使用在平均厚度为0.01mm的玻璃基材上形成有平均厚度为0.005mm的树脂层的多层基板作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与实施例1B或实施例1D同样地操作,得到图像显示装置。但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变形大,因此,显示元件的翘曲过大,无法得到能够显示清晰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2.图像显示装置的评价
2.1图像显示装置的重量测定
分别测定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重量。其结果,各实施例和比较例2、3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分别为480~520g,而比较例1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为700g。
2.2图像显示装置的落下试验
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1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分别在显示图像的状态下进行自然落下试验。自然落下试验按照JIS C60068-2-32中规定的自然落下试验方法进行。落下高度为1000mm,落下地面为平坦的混凝土面。另外,落下姿势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与铅垂方向平行,角部最先着地的姿势,在使其落下时,选择不同的角部作为上述角部总计使其落下2次。
自然落下试验的结果,在各实施例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虽然外包装(壳体的角部)出现了凹陷,但是能够维持正常的图像显示。而在比较例1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盖体和显示元件所使用的无碱玻璃基板发生破裂,成为无法得到正常的图像显示的状态。
此外,在各实施例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进一步追加进行8次自然落下试验。其结果,在实施例1A~3A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进行总共10次的落下试验也维持正常的图像显示,但是,在实施例4A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总共第8次的落下试验后,观察到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另外,在实施例1B~3B、6B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进行总共10次的落下试验也维持正常的图像显示,但是,在实施例4B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总共第8次的落下试验后,观察到显示不均匀的发生,在实施例5B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总共第4次的落下试验后,观察到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另外,在实施例1C~4C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进行总共10次的落下试验也维持正常的图像显示,但是,在实施例5C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总共第8次的落下试验后,观察到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另外,在实施例1D~4D、6D、7D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即使进行总共10次的落下试验也维持正常的图像显示,但是,在实施例8D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总共第6次的落下试验后,观察到显示不均匀的发生,在实施例5D、9D中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总共第3次的落下试验后,观察到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显示面侧设置的对置基板和显示元件的元件基板分别包含树脂材料或板状的玻璃基材,在对置基板包含玻璃基材的情况下,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在元件基板包含玻璃基材的情况下,其平均厚度为0.02~0.2mm,由此,能够提供轻量且耐冲击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因此,本发明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Claims (17)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板状的基体;
与所述基体相对设置的具有挠性的透明的对置基板;和
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设置在所述基体与所述对置基板之间,具备具有挠性的透明的元件基板和配置在所述元件基板的一个面侧的动作部,
所述对置基板和所述元件基板分别包含树脂材料或板状的玻璃基材,
在所述对置基板包含所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所述对置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2~0.2mm,在所述元件基板包含所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所述元件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2~0.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基板的弯曲刚度比所述对置基板的弯曲刚度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置基板包含所述树脂材料的情况下,所述对置基板通过在玻璃布帛中含浸所述树脂材料而形成,在所述元件基板包含所述树脂材料的情况下,所述元件基板通过在玻璃布帛中含浸所述树脂材料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基材由无碱玻璃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置基板包含所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所述对置基板具有所述玻璃基材和叠层在所述玻璃基材上的树脂层,在所述元件基板包含所述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所述元件基板具有所述玻璃基材和叠层在所述玻璃基材上的树脂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元件还具备与所述元件基板隔着所述动作部相对配置的对置元件基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部能够以电光方式显示图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方式的输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置基板包含所述树脂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置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2~0.8m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置基板包含的所述树脂材料,以聚碳酸酯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为主要成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置基板包含所述玻璃基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基板包含所述树脂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基板的平均厚度为0.01~0.3mm。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基板包含的所述树脂材料,含有交联性树脂的交联物作为主要成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性树脂为脂环式环氧类树脂或脂环式丙烯酸类树脂。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基板包含所述玻璃基材。
CN201280059228.7A 2011-12-01 2012-11-29 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39753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3864 2011-12-01
JP2011263864 2011-12-01
JP2012009274 2012-01-19
JP2012009275 2012-01-19
JP2012-009274 2012-01-19
JP2012009276 2012-01-19
JP2012-009275 2012-01-19
JP2012-009276 2012-01-19
PCT/JP2012/080979 WO2013081068A1 (ja) 2011-12-01 2012-11-29 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5376A true CN103975376A (zh) 2014-08-06

Family

ID=48535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9228.7A Pending CN103975376A (zh) 2011-12-01 2012-11-29 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07398A1 (zh)
JP (1) JP2013167868A (zh)
KR (1) KR20140099527A (zh)
CN (1) CN103975376A (zh)
TW (1) TW201328869A (zh)
WO (1) WO20130810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9827A (zh) * 2017-07-12 2020-03-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椭圆偏光板
CN115003499A (zh) * 2020-01-24 2022-09-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7837B2 (ja) * 2012-07-27 2018-03-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230124770A (ko) 2014-03-13 2023-08-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장치
US20170090519A1 (en) * 2014-03-18 2017-03-30 Nec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KR102281910B1 (ko) 2014-06-26 2021-07-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2016057617A (ja) * 2014-09-05 2016-04-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JP6230124B2 (ja) * 2014-12-05 2017-11-1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内蔵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CN107833978B (zh) * 2017-10-31 2021-12-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件
CN110752233B (zh) * 2019-10-25 2022-07-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4261A1 (en) * 2000-09-18 2002-05-09 Kanetaka Sekiguch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2287659A (ja) * 2001-03-26 2002-10-04 Minolta Co Ltd 表示装置
JP2003043503A (ja) * 2001-07-31 2003-02-13 Sharp Corp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0004A (ja) * 2003-07-07 2005-09-08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表示素子基板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表示素子用プラスチック基板
JP2007169567A (ja) * 2005-12-26 2007-07-05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太陽電池
JP2010285324A (ja) * 2009-06-12 2010-12-24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基板積層体およびその基板積層体の分離方法
JP2011022302A (ja) * 2009-07-15 2011-02-03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177538A (zh) * 2008-10-17 2011-09-0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80362A (ja) * 2010-03-01 2011-09-15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CN102209693A (zh) * 2008-11-07 2011-10-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透明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7856A (ja) * 2001-03-16 2002-09-25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650003B2 (ja) * 2004-01-28 2011-03-1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透明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素子基板
JP200529240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Nec Corp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パネル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US8603611B2 (en) * 2005-05-26 2013-12-10 Gunze Limited Transparent planar body and transparent touch switch
JP2007279554A (ja) * 2006-04-11 2007-10-25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液晶表示装置の保護ガラス用飛散防止膜
CN102023770B (zh) * 2009-09-22 2013-02-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096210A1 (ja) * 2011-01-11 2012-07-1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WO2013047382A1 (ja) * 2011-09-28 2013-04-04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透明複合基板および表示素子基板
US9516149B2 (en) * 2011-09-29 2016-12-06 Apple Inc. Multi-layer transparent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s
JP5676003B2 (ja) * 2011-09-30 2015-02-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KR20140095499A (ko) * 2011-11-21 2014-08-01 스미토모 베이클리트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투명 복합 기판 및 표시 소자 기판
US9150706B2 (en) * 2012-03-22 2015-10-06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Photo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imaging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114212B1 (ko) * 2012-08-10 2020-05-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US20140186587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Cheil Industries Inc. Transparent conductor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4261A1 (en) * 2000-09-18 2002-05-09 Kanetaka Sekiguch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2287659A (ja) * 2001-03-26 2002-10-04 Minolta Co Ltd 表示装置
JP2003043503A (ja) * 2001-07-31 2003-02-13 Sharp Corp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0004A (ja) * 2003-07-07 2005-09-08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表示素子基板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表示素子用プラスチック基板
JP2007169567A (ja) * 2005-12-26 2007-07-05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太陽電池
CN102177538A (zh) * 2008-10-17 2011-09-0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09693A (zh) * 2008-11-07 2011-10-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透明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285324A (ja) * 2009-06-12 2010-12-24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基板積層体およびその基板積層体の分離方法
JP2011022302A (ja) * 2009-07-15 2011-02-03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1180362A (ja) * 2010-03-01 2011-09-15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9827A (zh) * 2017-07-12 2020-03-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椭圆偏光板
CN115003499A (zh) * 2020-01-24 2022-09-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67868A (ja) 2013-08-29
WO2013081068A1 (ja) 2013-06-06
US20140307398A1 (en) 2014-10-16
KR20140099527A (ko) 2014-08-12
TW201328869A (zh) 201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376A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20220118744A1 (en) Flexible Display Cover,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069529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70169A (zh) 柔性覆盖窗的制造方法
CN106710449A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BRPI0712226A2 (pt) teclado numérico com imagem virtual
KR20140113720A (ko) 전자 기기
KR101935434B1 (ko) 윈도우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9940948A (zh) 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
KR20170068823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보호하는 커버 윈도우, 이를 사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커버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CN112017547A (zh) 显示模组堆叠结构及显示装置
TWM436870U (en) Electrical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1152215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50042046A (ko) 터치센서
KR102362884B1 (ko) 커버 윈도우,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 방법 및 커버 윈도우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3066370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75755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735278A (zh) 显示装置
KR102325187B1 (ko)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 방법
CN104571721B (zh)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图案消隐结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37614B1 (ko) 윈도우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4913769A (zh) 显示装置
KR20230026345A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5050267B (zh)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US20140126131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wind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