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7982A -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7982A
CN103967982A CN201310040218.5A CN201310040218A CN103967982A CN 103967982 A CN103967982 A CN 103967982A CN 201310040218 A CN201310040218 A CN 201310040218A CN 103967982 A CN103967982 A CN 103967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fixed plate
fixed
support block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02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0402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7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7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7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目的在于提高来令片的散热速度,解决来令片在高速煞车之下所产生的高热有时因为散热不及,可能造成煞车效果变差,而有影响煞车安全性的缺失;其包括有两固定片,该两固定片间隔设置而在该两固定片之间形成中空区域,该两固定片外周缘之间则保留一间隙连通该中空区域,且该两固定片上有相对应的透孔,在该两固定片相对连接固定后,在该两固定孔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可增加来令片的散热背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对流效应,散热速度更快,因此可提升来令片在高速煞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尤其是指利用双层中空结构以及穿透的散热通道来增加热对流现象,提高散热速度,而能维持良好煞车状况的来令片散热背板。
背景技术
汽机车是今日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行驶速度快、机动性高等优点,借由汽机车的发展而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感,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圈。但汽机车是在高速下行驶的,为了因应马路上各种突发状况,最重要的安全机制莫过于能随时将汽机车煞停的煞车机构。
汽机车煞车原理是利用来令片夹住煞车碟盘,借由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迅速将汽机车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逸,而将汽机车煞停。
由前述说明可知煞车碟盘及来令片需要承受极高的摩擦力,借以将汽机车高速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此举势必使煞车碟盘及来令片需要承受高温而可能影响煞车的安全性,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煞车性能,高散热速度是煞车碟盘及来令片需要具备的重要特性。
对于煞车碟盘的散热技术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因此本发明不探究煞车碟盘的散热技术。
而针对来令片的散热技术则较少被提及。检索少数相关的来令片散热技术,大致有中国台湾专利第M365418号:来令片散热结构改良,该案指出在来令片的背板一侧面设有多个凹槽部,借由背板的凹槽部可增加散热面积且能有效排除热能;再有中国台湾专利第M436108号:具有散热功能的煞车来令片,该案指出在来令片的固定板开设有安装孔,将导热管于固定板的后侧对应嵌合于安装孔,导热管并环绕开设有多个导热孔,借此提高散热速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来令片背板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可增加来令片的散热背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对流效应,散热速度更快,因此可提升来令片在高速煞车的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用以结合一摩擦块组成一来令片,其包括有:两固定片,前述两固定片上各包括至少一个透孔;一间隔物,设置在前述两固定片之间,而在前述两固定片之间具有一中空区域,且前述两固定片外周缘之间具有一连通该中空区域的间隙;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在前述两固定片之间而连接前述两固定片;前述两固定片相互连接固定后,在前述两固定片相对应的透孔之间具有一散热通道。
前述间隔物包括有利用冲压方式在前述两固定片上冲压出的支撑块,前述透孔同样以冲压方式制作,并且前述透孔位在前述支撑块上,前述两固定片上的支撑块相接触而隔开前述两固定片,前述两固定片的支撑块位置处则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凹部。
在其中一固定片上冲压出前述连接件,该连接件位在前述支撑块上,且该连接件自另一固定片的透孔伸出该另一固定片外,再弯折该连接件的端部而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该另一固定片的凹部。
前述支撑块包括有固定块及为定位块,前述连接件结合在该其中一固定片上的固定块上,另外在该其中一固定片上冲压出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位在前述定位块上,且该定位件供该另一固定片的定位块抵止在该定位件上。
前述连接件呈筒状,前述连接件插置在前述两固定片的透孔中,再弯折该连接件两端部而各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前述固定片的凹部。
前述间隔物包括有利用冲压方式在前述两固定片上冲压出的支撑块,在其中一固定片上有一第一支撑块,另一固定片上有一第二支撑块,该第一支撑块呈环状凸起而包围该其中一固定片上的透孔,该第一支撑块的断面形状略呈两个间隔排列的ㄇ字型,该第二支撑块则呈凹入形态贴抵在该第一支撑块上,且该第二支撑块呈凹入形态包围该另一固定片上的透孔,该两固定片上的透孔相通,形成前述散热通道。
前述其中一固定片的周缘冲压形成前述连接件,另一固定片的周缘对应冲压出一凹部,该连接件弯折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该另一固定片的凹部,而连接该两固定片。
前述摩擦块呈长形,并且前述固定片至少设置有两透孔对应在该摩擦块的长形延伸方向两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的功效在于:
1. 本发明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由该两固定片构成双层结构而具有中空区域,并且该两固定片外周缘具有连通该中空区域的间隙,借以加速热对流效应,散热速度远较单层的来令片更快, 对于高速煞车的状况下,安全性较高。
2. 本发明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将连接件及透孔设置在支撑块上,借以在固定该两固定片时,同时形成前述散热通道,可借以提高两固定片的结合强度及散热效果,同时形成穿透的散热通道更使来令片有轻量化的优点。
3.本发明来令片散热背板结构的两固定片可透过冲压成型一次制作及结合,生产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的F-F剖视图;
图4为图2的G-G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合摩擦块组成来令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图8的H-H剖视图。
符号说明
1第一固定片 11第一固定块 12第一固定孔
13连接件 131弯折部 14第一定位块
15第一定位孔 16定位件 2第二固定片
21第二固定块 22第二固定孔 23凹部
24第二定位块 25第二定位孔 3摩擦块
1A第一固定片 11A第一固定块 12A第一固定孔
13A第一凹部 2A第二固定片 21A第二固定块
22A第二固定孔 23A第二凹部 3A连接件
31A弯折部 1B第一固定片 11B第一支撑块
12B第一透孔 13B连接件 131B弯折部
2B第二固定片 21B第二支撑块 22B第二透孔
23B凹部 A中空区域 B第一散热通道
C第二散热通道 D间隙 E散热通道
F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固定片1及一第一固定片2:
该第一固定片1两侧各冲压出一第一固定块11,并在该第一固定片1两侧各冲压有第一固定孔12位在该第一固定块11上,以及在该第一固定片1两侧再冲压有一连接件13,该连接件13位在前述第一固定块11上以及在前述第一固定孔12周缘,前述连接件13呈凸起的环状体,且凸起的高度高于前述第一固定片1的厚度。在该第一固定片1上并冲压出相同于该第一固定块11的多个第一定位块14,并在该第一固定片1上再冲压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5位在该第一定位块14上,以及在该第一固定片1上再冲压有多个定位件16,前述定位件16位在前述第一定位块14上以及在前述第一定位孔15周缘,前述定位件16呈凸起的环状体,但该定位件16的凸起高度较前述连接件13低,约略等同于前述第一固定片1的厚度。
该第二固定片2用以对应结合在该第一固定片1上,该第二固定片2两侧各冲压出一第二固定块21对应前述第一固定块11,并在该第二固定片2两侧各冲压有第二固定孔22位在该第二固定块21上,且第二固定孔22连通前述第一固定孔12,该第二固定片2因冲压出前述第二固定块21而在相对面内凹形成一凹部23。在该第二固定片2上并冲压出相同于该第二固定块21的多个第二定位块24,并在该第二固定片2上再冲压有多个第二定位孔25位在该第二定位块24上,且前述第二定位块24对应前述第一定位块14,使前述第一定位孔15连通该第二定位孔25。
再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该第一固定片1与该第二固定片2相对设置,使该第一固定块11及第二固定块21接触以及该第一定位块14及第二定位块24接触,借以隔开该第一固定片1及第二固定片2,使该第一固定片1及第二固定片2之间形成一中空区域A,且该第一固定片1的连接件13自该的第二固定孔22伸出该第二固定片2之外,再弯折该连接件13而形成一弯折部131贴抵在该第二固定片2的凹部23,借此除了连结该第一固定片1及第二固定片2之外,并且在该第一固定孔12及第二固定孔22之间形成一第一散热通道B,而此时该第一固定片1的定位件16恰供该第二固定片2的第二定位块24抵止在该定位件16上,并在该第一定位孔15及第二定位孔25之间形成一第二散热通道C。同时在该第一固定片1及第二固定片2对应连接时,该第一固定片1及第二固定片2外周缘之间保留一间隙D连通该中空区域A。借此前述间隙D可与该中空区域A贯通成为热对流通道。
参阅图5所示,将一摩擦块3固定在前述第二固定片2上,组成完整的来令片,其中前述摩擦块3呈长形,并且前述第一固定片1的第一固定孔12及第二固定片2的第二固定孔22位置对应在该摩擦块3的长形延伸方向两侧。
再参阅前述图3至图5所示,煞车启动使前述摩擦块3夹紧煞车碟盘使得高速的动能急速转换为热能时,前述贯通的间隙D与中空区域A形成热对流通道,借由热对流现象可将热能迅速散逸至空气中。而前述第一散热通道B及第二散热通道C可以加速热对流现象,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包含有一第一固定片1A及一第二固定片2A。该第一固定片1A两侧各冲压出一第一固定块11A,并在该第一固定片1A两侧各冲压有第一固定孔12A位在该第一固定块11A上,且该第一固定片1A在该第一固定块11A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第一凹部13A;该第二固定片2A用以对应结合在该第一固定片1A上,该第二固定片2A两侧各冲压出一第二固定块21A对应前述第一固定块11A,并在该第二固定片2A两侧各冲压有第二固定孔22A位在该第二固定块21A上,且该第二固定片2A上在该第二固定块21A位置处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第二凹部23A。
该第一固定片1A与该第二固定片2A相对设置使该第一固定块11A及第二固定块21A接触而隔开该第一固定片1A及第二固定片2A,再以呈筒状的一连接件3A插置在该第一固定片1A的第一固定孔12A及该第二固定片2A的第二固定孔22A中,再弯折该连接件3A两端部而各形成一弯折部31A贴抵在前述第一凹部13A及第二凹部23A上。借此连结该第一固定片1A及第二固定片2A,并且在该第一固定孔12A及第二固定孔22A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E。
透过上述结构而达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含有一第一固定片1B及一第二固定片2B。该第一固定片1B上冲压出多个均匀排列的第一支撑块11B,并在该第一固定片1B上冲压有多个第一透孔12B位在该第一支撑块11B上,其中该第一支撑块11B呈环状凸起而包围该第一透孔12B,使该第一支撑块11B的断面形状略呈两个间隔排列的ㄇ字型,另在该第一固定片1B的周缘间隔的冲压出多个片状的连接件13B;该第二固定片2B用以对应结合在该第一固定片1B上,该第二固定片2B上冲压出多个第二支撑块21B对应前述第一支撑块11B,并在该第二固定片2B上冲压有多个第二透孔22B位在该第二支撑块21B上,其中该第二支撑块21B呈凹入型态包围该第二透孔22B,另在该第二固定片2B的周缘对应前述连接件13B位置处冲压出多个凹部23B。
将前述第一固定片1B及第二固定片2B相对设置使该第一支撑块11B及第二支撑块21B接触而隔开该第一固定片1B及第二固定片2B,并使该第二支撑块21B呈凹入型态贴抵在该第一支撑块11B上,再弯折该连接件13B而形成一弯折部131B贴抵在该第二固定片2B的凹部23B借以连接该第一固定片1B及第二固定片2B,并使得该第一透孔12B及第二透孔22B相通形成一散热通道F。
透过上述结构而达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8)

1.一种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用以结合一摩擦块组成一来令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两固定片,前述两固定片上各包括至少一个透孔;
一间隔物,设置在前述两固定片之间,而在前述两固定片之间具有一中空区域,且前述两固定片外周缘之间具有一连通该中空区域的间隙;
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在前述两固定片之间而连接前述两固定片;前述两固定片相互连接固定后,在前述两固定片相对应的透孔之间具有一散热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物包括有利用冲压方式在前述两固定片上冲压出的支撑块,前述透孔同样以冲压方式制作,并且前述透孔位在前述支撑块上,前述两固定片上的支撑块相接触而隔开前述两固定片,前述两固定片的支撑块位置处则因冲压而内凹形成一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固定片上冲压出前述连接件,该连接件位在前述支撑块上,且该连接件自另一固定片的透孔伸出该另一固定片外,再弯折该连接件的端部而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该另一固定片的凹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撑块包括有固定块及为定位块,前述连接件结合在该其中一固定片上的固定块上,另外在该其中一固定片上冲压出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位在前述定位块上,且该定位件供该另一固定片的定位块抵止在该定位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呈筒状,前述连接件插置在前述两固定片的透孔中,再弯折该连接件两端部而各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前述固定片的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物包括有利用冲压方式在前述两固定片上冲压出的支撑块,在其中一固定片上有一第一支撑块,另一固定片上有一第二支撑块,该第一支撑块呈环状凸起而包围该其中一固定片上的透孔,该第一支撑块的断面形状略呈两个间隔排列的ㄇ字型,该第二支撑块则呈凹入形态贴抵在该第一支撑块上,且该第二支撑块呈凹入形态包围该另一固定片上的透孔,该两固定片上的透孔相通,形成前述散热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其中一固定片的周缘冲压形成前述连接件,另一固定片的周缘对应冲压出一凹部,该连接件弯折形成一弯折部贴抵在该另一固定片的凹部,而连接该两固定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块呈长形,并且前述固定片至少设置有两透孔对应在该摩擦块的长形延伸方向两侧。
CN201310040218.5A 2013-02-01 2013-02-01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Pending CN103967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0218.5A CN103967982A (zh) 2013-02-01 2013-02-01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0218.5A CN103967982A (zh) 2013-02-01 2013-02-01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7982A true CN103967982A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37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0218.5A Pending CN103967982A (zh) 2013-02-01 2013-02-01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79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3014A (zh) * 2015-12-17 2018-12-21 辉门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动系统的摩擦衬片及制动衬块
DE102017119782B4 (de) 2017-08-29 2022-07-28 The Leg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Hitzeableiter für ein Brems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77311B (de) * 1967-01-11 1969-12-29 Bergische Stahlindustrie Bremsbacke mit Reibbelag
IT1142550B (it) * 1980-06-19 1986-10-08 Berges Beral Bremsbelag Kg Corpo di attrito per freni a disco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produzione
JPH10331881A (ja) * 1997-05-29 1998-12-15 Aisin Seiki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784557A (zh) * 2003-04-02 2006-06-07 洛林碳电路元件公司 通风盘式制动块
CN201202750Y (zh) * 2008-05-20 2009-03-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重型车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块总成
KR20090079663A (ko) * 2008-01-18 2009-07-22 상신브레이크주식회사 대형자동차 디스크 브레이크 패드용 백플레이트
TW201231838A (en) * 2010-12-16 2012-08-01 Anstro Mfg Inc Brake pad assembly with embedded shim
CN203161926U (zh) * 2013-02-01 2013-08-28 王志扬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277311B (de) * 1967-01-11 1969-12-29 Bergische Stahlindustrie Bremsbacke mit Reibbelag
IT1142550B (it) * 1980-06-19 1986-10-08 Berges Beral Bremsbelag Kg Corpo di attrito per freni a disco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produzione
JPH10331881A (ja) * 1997-05-29 1998-12-15 Aisin Seiki Co Ltd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784557A (zh) * 2003-04-02 2006-06-07 洛林碳电路元件公司 通风盘式制动块
KR20090079663A (ko) * 2008-01-18 2009-07-22 상신브레이크주식회사 대형자동차 디스크 브레이크 패드용 백플레이트
CN201202750Y (zh) * 2008-05-20 2009-03-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重型车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块总成
TW201231838A (en) * 2010-12-16 2012-08-01 Anstro Mfg Inc Brake pad assembly with embedded shim
CN203161926U (zh) * 2013-02-01 2013-08-28 王志扬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3014A (zh) * 2015-12-17 2018-12-21 辉门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动系统的摩擦衬片及制动衬块
CN109073014B (zh) * 2015-12-17 2021-07-09 辉门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动系统的摩擦衬片及制动衬块
DE102017119782B4 (de) 2017-08-29 2022-07-28 The Leg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Hitzeableiter für ein Brems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83341U (zh) 自行车碟刹结构
ES2722931T3 (es) Plato de apoyo compuesto de freno de disco
CN203161926U (zh)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CN103967982A (zh) 来令片的散热背板结构
CN202869351U (zh) 一种均温板内部支撑体和使用其的均温板
CN203604501U (zh) 一种制动器防尘罩
CN203548666U (zh) 一种咬合型耐高温刹车片
CN206241084U (zh) 一种发动机隔热板冲压模具
CN203456963U (zh) 一种转子压圈
CN202946592U (zh) 双层刹车碟盘结构
CN201925378U (zh) 带有散热筋的制动鼓
CN102840255B (zh) 制动蹄、制动器和工程车辆
KR101467100B1 (ko) 브레이크 디스크 조립체
CN103807332B (zh) 刹车盘结构
CN204628372U (zh) 制动鼓
CN103401334A (zh) 一种转子压圈
CN209458320U (zh) 一种高铁列车高效制动刹车片
WO2012074258A3 (ko) 탄소-세라믹 브레이크 디스크 및 그 제작방법
CN202306426U (zh) 散热器鳍片与基座冲压组合结构
CN203413007U (zh) 一种刹车片
CN202040235U (zh) 一种楔块式超越离合器保持器
CN203211462U (zh) 自行车刹车块组合结构
CN211125214U (zh) 可提高散热性能的散热铝片结构
CN201787854U (zh) 新型散热器芯子支撑板
CN203037129U (zh) 散热鳍片及具有该散热鳍片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