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3885B -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3885B
CN103963885B CN201410038888.8A CN201410038888A CN103963885B CN 103963885 B CN103963885 B CN 103963885B CN 201410038888 A CN201410038888 A CN 201410038888A CN 103963885 B CN103963885 B CN 103963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ister
thermal insulation
pipe arrangement
insulation barriers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88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3885A (zh
Inventor
清治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63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3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1/00Installations of lubric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能够实现与碳罐连接的配管的缩短化、零部件数量削减及碳罐的耐久性提高。自动二轮车(10)包括:车身架(11);配置在该车身架(11)上方的燃料箱(21);在该燃料箱(21)的下方配置汽缸部(31)的发动机(14);和通过供气配管吸附在燃料箱(21)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并且经由净气配管(102)将所吸附的燃料导入到发动机(14)的进气装置(33)中的碳罐(45),在该自动二轮车(10)的碳罐支承构造中,支承在主车架(72)上的树脂制的隔热件(81)为了阻隔汽缸部(31)的热而配置在燃料箱(21)的下方,隔热件(81)的一部分配置在碳罐(45)的下方且支承碳罐(45)。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发动机的汽缸部与位于该汽缸部上方的燃料箱之间配置碳罐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canister)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碳罐为如下装置,通过活性炭来吸附在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并将所吸附的蒸发燃料排到通过发动机的吸入负压而被导入的新空气中,从而流到进气系统,碳罐配置在燃料箱、发动机等的附近。
作为这样的碳罐的支承构造,公知有如下构造:在燃料箱的前方配置支承前罩的罩支承件,并通过设置在该罩支承件上的托架来支承碳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1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在燃料箱前方配置碳罐,所以碳罐远离发动机。从碳罐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连接的净气配管(purge pipe)的全长增长。另外,为了支承碳罐而特别设有托架,因此零部件数量增多。而且,由于振动从发动机或前车轮经由车身架、罩支承件、托架而传递至碳罐,所以有时对收纳于碳罐内的活性炭的耐久性带来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实现与碳罐连接的配管的缩短化、零部件数量削减及碳罐的耐久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该跨骑型车辆包括:车身架11,其具有头管71及从该头管71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72;燃料箱21,其配置在该车身架11的上方;发动机14,其在该燃料箱21的下方配置汽缸部31;和碳罐45,其通过供气配管101吸附在所述燃料箱21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并且经由净气配管102将所吸附的燃料导入到所述发动机14的进气系统中,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的特征在于,支承在所述主车架72上的树脂制的隔热件81为了阻隔所述汽缸部31的热而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1的下方,所述隔热件81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碳罐45的下方且支承碳罐45。
根据该结构,通过隔热件以使汽缸部的热不会传递到燃料箱的方式隔热地支承碳罐,由此,能够从车身架除去支承碳罐的托架。而且,通过能够弯曲的树脂制的隔热件,能够减少作用于碳罐的振动而提高碳罐内的活性炭的耐久性。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与设置在手柄24上的操作件137的操作连动地工作的线缆138、139沿所述隔热件81配置。根据该结构,即使由于手柄转向导致线缆的位置变化而使线缆和树脂制的隔热件发生干涉,也不会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抑制磨损,因此,能够减小线缆与隔热件的间隙,能够将隔热件用作线缆的引导部件。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隔热件81支承电装部件103、121。根据该结构,能够从车身架除去电装部件支承托架而实现成本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由电装部件的线缆与隔热件的干涉导致的磨损。另外,能够通过隔热件来引导电装部件的线缆,不需要特别设置引导部件。而且,能够通过隔热件对电装部件进行隔热。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隔热件81一体地设有气体供给空间81z。根据该结构,在碳罐上设有新空气的吸入口时,能够使该吸入口直接与气体供给空间连接,不需要吸入新空气用的软管。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碳罐45与所述供气配管101和所述净气配管102连接,这些供气配管101和净气配管102重叠且被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隔热件81上的凸部81d引导。根据该结构,通过使供气配管和净气配管以U型折回的方式弯曲并被凸部引导,能够使隔热件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将直配管弯曲而配置,所以不需要供气配管及净气配管的弯曲成形,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净气配管102从所述碳罐45延伸至与所述汽缸部31的进气口32a连接的进气管88,在所述进气口32a的上方,配置有设于所述净气配管102的中途的净气控制电磁阀103。根据该结构,净气配管在净气控制电磁阀与进气管之间大致沿上下配置,因此能够缩短配管而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在冷却所述发动机14内的机油的油冷却器96与所述碳罐45之间设置所述隔热件81。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隔热件来进行油冷却器的隔热,从而能够防止碳罐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碳罐45隔着板状橡胶123而支承在所述隔热件81上。根据该结构,与嵌入碳罐的环状的橡胶带相比,能够使板状橡胶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支承在主车架上的树脂制的隔热件为了阻隔汽缸部的热而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隔热件的一部分配置在碳罐的下方且支承碳罐,因此,能够从车身架除去支承碳罐的托架。而且,通过能够弯曲的树脂制的隔热件,能够减少作用于碳罐的振动而提高碳罐内的活性炭的耐久性。
另外,与设置在手柄上的操作件的操作连动地工作的线缆沿隔热件配置,因此,即使由于手柄转向导致线缆的位置变化而使线缆和树脂制的隔热件发生干涉,也不会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抑制磨损,因此,能够减小线缆与隔热件的间隙,能够将隔热件用作线缆的引导部件。
另外,由于隔热件支承电装部件,所以能够从车身架除去电装部件支承托架而实现成本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由电装部件的线缆与隔热件的干涉导致的磨损。另外,能够通过隔热件来引导电装部件的线缆,不需要特别设置引导部件。而且,能够通过隔热件对电装部件进行隔热。
另外,由于隔热件一体地设有气体供给空间,所以在碳罐上设有新空气的吸入口时,能够使该吸入口直接与气体供给空间连接,不需要吸入新空气用的软管。
另外,碳罐与供气配管和净气配管连接,这些供气配管和净气配管重叠且被在隔热件上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凸部引导,因此,通过使供气配管和净气配管以U型折回的方式弯曲并被凸部引导,能够使隔热件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将直配管弯曲而配置,所以不需要供气配管及净气配管的弯曲成形,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净气配管从碳罐延伸至与汽缸部的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在进气口的上方,配置有设于净气配管中途的净气控制电磁阀,由于净气配管在净气控制电磁阀与进气管之间大致沿上下配置,所以能够缩短配管来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在冷却发动机内的机油的油冷却器与碳罐之间设置隔热件,所以能够通过隔热件来进行油冷却器的隔热,从而能够防止碳罐的温度上升。
另外,由于碳罐隔着板状橡胶而支承在隔热件上,所以与嵌入碳罐的环状的橡胶带相比,能够使板状橡胶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碳罐支承构造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自动二轮车的车身架及其周围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碳罐支承构造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隔热件(heat guard)的配置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隔热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隔热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9是表示自动二轮车的车身前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自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11 车身架
14 发动机
21 燃料箱
24 操纵手柄(手柄)
31 汽缸部
32a 进气口
45 碳罐
71 头管
72 主车架
81 隔热件
81d 凸部
81z 气体供给空间
88 进气管
96 油冷却器
101 供气配管(charge pipe)
102 净气配管
103 净气控制电磁阀(电装部件)
121 倾斜角度传感器(电装部件)
123 橡胶板(板状橡胶)
137 节气门手柄(操作件)
138、139 节气门线缆(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等方向的记载,若无特殊记载,则与相对于车身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身前方,附图标记UP表示车身上方,附图标记LE表示车身左方。
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碳罐支承构造的自动二轮车10的左侧视图。
自动二轮车10为跨骑型车辆,在车身架11的前端部以使前叉12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该前叉12,在车身架11的前部下部支承有发动机14,在车身架11的中央部下部经由枢轴16以使摆臂17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有摆臂17,在车身架11的上部支承有燃料箱21和配置在燃料箱21后方的座椅22。
前叉12在上端部安装有操纵手柄24,在下端部经由车轴25而安装有前轮26。发动机14具有曲柄箱28、和以从该曲柄箱28的前部上部向斜前上方延伸的方式设置的汽缸部31,在构成该汽缸部31的一部分的汽缸盖32的后部连接有进气装置33,在汽缸盖32的前部连接有排气装置34。在发动机14后部的曲柄箱28上一体地设有变速器36。摆臂17在后端部经由车轴37而支承有后轮38。链43架设在设于变速器36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链轮41和与后轮38一体地设置的从动链轮42上,从变速器36向后轮38传递动力。燃料箱21配置在发动机14的汽缸部31的上方。座椅22为前后较长的纵列型。
在汽缸部31与燃料箱21之间配置有将燃料箱21内的蒸发燃料导入到进气装置33中的碳罐45。此外,图中的附图标记51为从上方覆盖前轮26的前挡泥板,附图标记52为头灯,附图标记53为驾驶员用踏板,附图标记54为侧支架,附图标记56为主支架,附图标记57为同乘者用踏板,附图标记58为扶手(grab rail),附图标记61为从上方覆盖后轮38的后挡泥板,附图标记62为尾灯。
图2是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车身架11及其周围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车身架11包括:构成前端部的头管71;从该头管71向后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车架72、72(仅图示出近前侧的主车架72);从这些主车架72、72的后上部弯曲部72a、72a(仅图示出近前侧的后上部弯曲部72a)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椅梁73、73(仅图示出近前侧的座椅梁73);从构成主车架72、72的后部下部的中央车架部72B、72B(仅图示出近前侧的中央车架部72B)向后斜上方延伸且后端部与座椅梁73、73连接的左右一对副车架75、75(仅图示出近前侧的副车架75);和从头管71在主车架72、72的下方向后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下车架76、76(仅图示出近前侧的下车架76)。此外,附图标记77、78是将主车架72和下车架76连结起来的加强车架。
主车架72包括:构成上部的主车架主体72C;和中央车架部72B,该中央车架部72B从主车架主体72C在后上部弯曲部72a处弯曲而向后斜下方延伸,且在设于与副车架75的连接部下方的后下部弯曲部72d处弯曲而向前斜下方延伸。在主车架主体72C上支承有将从发动机14的汽缸部31辐射的热相对于燃料箱21阻隔的隔热件81,在该隔热件81上支承有碳罐45。中央车架部72B在后下部弯曲部72d及其附近安装有枢轴板83,在该枢轴板83上支承有枢轴16。
下车架76与中央车架部72B一起支承发动机14及变速器36。进气装置33包括:从侧面观察时配置在座椅梁73与副车架75之间的空气滤清器85;经由连接管86而与该空气滤清器85连接的节气门主体87;和将该节气门主体87与汽缸盖32的后部分别连接起来的进气管88。排气装置34包括:与汽缸盖32的前部连接的排气管91;和与该排气管91的后端部连接的消音器92。此外,附图标记94是设置在燃料箱21内的燃料泵,附图标记95是架设在车身架11与摆臂17之间的后缓冲单元,附图标记96是为了冷却发动机14内的润滑油而安装在下车架76上的油冷却器。
图3是表示碳罐支承构造的自动二轮车10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在主车架72、72的主车架主体72C、72C中,设置在前端部的倾斜部72e、72e在从头管71以向后斜侧方扩开的方式延伸后,大致平行地向后方延伸。主车架主体72C、72C的间隔大致与汽缸部31的宽度相同,在主车架主体72C、72C之间支承有树脂制的隔热件81。具体而言,设于隔热件81左缘的侧方突出部81a、81b及设于隔热件81右缘的侧方突出部81a从上方卡定在主车架主体72C、72C上,设于隔热件81前端部的前方突出部81c从下方卡定在架设于倾斜部72e、72e之间的加强板98上,而且,隔热件81的右缘侧的后部通过螺栓99而固定在主车架主体72C侧。
在隔热件81的上部,以使碳罐45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支承有圆筒状的碳罐45,并支承有使从碳罐45至进气装置33(参照图2)的净气配管102内的通路开闭的净气控制电磁阀103(以下,记作“PCSV103”)、和后述的其他电装部件。
在碳罐45的前侧的端面上连接有:将燃料箱21(参照图1)和碳罐45连接起来的供气配管101;和上述的净气配管102。PCSVl03设置在净气配管102的中途,通过螺钉105、105而安装在隔热件81上。碳罐45比穿过车宽中央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106(隔热件81的车宽方向中央)靠左侧配置,PCSV103比车身中心线106靠右侧且配置在碳罐45的右侧方。
供气配管101及净气配管102从碳罐45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然后以U型折回的方式弯曲而向车身后方延伸。供气配管101及净气配管102的U型折回部101a、102a被在隔热件81上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部81d引导及保持。
图4是表示隔热件81的配置的自动二轮车10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汽缸部31包括:从曲柄箱28大致向上方延伸的汽缸体111;安装在该汽缸体111上端的汽缸盖32;和覆盖该汽缸盖32的上部开口的盖罩112,在盖罩112的上方、燃料箱底板21a的下方、且在油冷却器96的后斜上方配置有隔热件81。
从支承在隔热件81上的碳罐45的前端部延伸的净气配管102,在与PCSV103连接后,向后斜下方延伸之后以大致直角弯曲而向下侧延伸,并与进气装置33的进气管88连接。进气管88与汽缸盖32后端部连接,并与形成在汽缸盖32上的进气口32a连通。像这样,净气配管102的后部从碳罐45至与进气口32a连接的进气管88而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因此,能够缩短净气配管102,从而能够削减成本。
与从燃料泵94连接到节气门主体87的燃料供给配管114接近的、隔热件81的后端部81e形成为曲面,因此,能够在抑制燃料供给配管114与隔热件81的后端部81e接触时的磨损的同时使它们接近,从而能够实现车身空间的有效利用及紧凑化。另外,由于隔热件81的底壁81q大致沿着前高后低地配置的主车架72、72(参照图3)而前高后低地延伸,所以从汽缸部31侧上升的热气在隔热件81的底壁81q传递而向前斜上方流动,因此,热气不会停滞于汽缸部31与隔热件81之间的空间内,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在隔热件81的隔热作用的基础上抑制碳罐45的温度上升。
图5是表示隔热件81的立体图。
隔热件81是形成有用于配置碳罐45的凹部81f的树脂制的箱形部件,凹部81f的周缘部81g包括大致平坦的平坦缘部81h、和从该平坦缘部81h的前端部以相对于平坦缘部81h前低后高的方式延伸的倾斜缘部81j。在凹部81f的前部形成有从凹部81f的底部立起的凸部81d。在凹部81f的后方设有用于向碳罐45供给新空气的气体供给空间(未图示)。
图6是表示隔热件81的俯视图,
在隔热件81的平坦缘部8h的右侧后部开设有螺栓穿插孔81A,该螺栓穿插孔81A供用于将隔热件81安装在主车架主体72C(参照图3)上、具体而言将隔热件81安装在设于主车架主体72C上的现有的托架的一部分上的螺栓99(参照图3)通过。
隔热件81的凹部81f由前壁81k、后壁81m、侧壁81n、81p及底壁81q构成。在前壁81k上通过一对螺栓116及螺母117而安装有检测车身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传感器121。倾斜角度传感器121以如下方式配置:其车宽方向的中心穿过车身中心线106(参照图3),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扁平的主体沿车宽方向及铅垂方向延伸。在后壁81m上开设有与气体供给空间连通的贯穿孔81r。在侧壁81n、81p上形成有通过弹力夹持并保持碳罐45的保持部81s、81s。像这样,通过与隔热件81自身一体地设置的保持部81s、81s来保持碳罐45,由此,不需要特别设置保持碳罐45的保持部件,能够削减成本。
底壁81q包括:用于配置碳罐45的碳罐侧底壁81t;和与该碳罐侧底壁81t的前侧相邻且相对于碳罐侧底壁81t高出一截的前侧底壁81u。此外,附图标记82a是碳罐侧底壁81t与前侧底壁81u之间的纵壁。碳罐侧底壁81t开设有开口81v,在比该开口81v靠前侧的位置及靠后侧的位置,粘贴有抑制向碳罐45传递振动的矩形的橡胶板123,碳罐45的下表面与橡胶板123接触地被保持部81s、81s保持。在前侧底壁81u上形成有凸部81d。此外,附图标记81w是用于安装PCSV103的PCSV安装部,附图标记81x是供用于安装PCSV103的螺钉105(参照图3)通过的螺钉穿插孔,附图标记8ly是为了供净气配管102(参照图4)通过而形成于隔热件81后端部的配管用切缺部。在设有PCSV安装部81w的周缘部81g的右侧缘部82b中,左右宽度及前后长度确保得较大,在该右侧缘部82b的下方且与右侧缘部82b的下表面接近地配置有在后详细说明的节气门线缆138、139。
图7是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
碳罐45在前端部设有与供气配管101连接的吸入口126及与净气配管102连接的排出口127,在后端部设有引入新空气的新空气引入口128。新空气引入口128通过贯穿孔81r而插入到设于隔热件81后部的气体供给空间81z中。气体供给空间81z是防止气体从车辆下方侵入且能够从车辆上方引入气体的空间,灰尘和雨水等难以从外部进入。像这样,通过成为将新空气引入口128直接插入到气体供给空间81z中的构造,能够除去将新空气引入口128和气体供给空间81z连接的软管类,从而能够削减成本。
图8是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在图3及图8中,在右侧的主车架主体72C的外侧,配置有将设置在变速器36上的离合器(未图示)和设置在操纵手柄24左侧的离合器杆133连接起来的离合器线缆134,在右侧的主车架主体72C的内侧且在隔热件81的下方,配置有将设置在节气门主体87上的节气门阀驱动带轮136和设置在操纵手柄24右侧的节气门手柄137连接起来的两条节气门线缆138、139。节气门线缆138、139与隔热件81的右侧缘部82b的下方接近地配置。此外,附图标记141是为了支承离合器线缆134及节气门线缆138、139而安装在右侧的主车架72的倾斜部72e上的线缆支承部件,附图标记142是为了支承离合器线缆134而安装在右侧的主车架72的主车架主体72C上的线缆支承部件。
图9是表示自动二轮车10的车身前部的俯视图,对图2的IX-IX线截面补充了燃料箱21。
两条节气门线缆138、139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主车架主体72C与隔热件81的侧壁81p之间,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与隔热件81的右侧缘部82b的下方接近地配置,因此,当由于车身振动而导致节气门线缆138、139变位时,能够通过隔热件81限制其变位,另外,能够缓和节气门线缆138、139与树脂制的隔热件81碰撞时的冲击来抑制节气门线缆138、139的变形和磨损。另外,通过将倾斜角度传感器121安装在隔热件81上,不需要特别设置将倾斜角度传感器121安装到车身架11上的安装部件,从而能够削减成本。而且,由于隔热件81配置在左右的主车架主体72C、72C之间,所以车身中心线106(参照图3)位于隔热件81上,因此,作为需要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的倾斜角度传感器121的支承部材,隔热件81十分适合。
如以上的图1及图2所示,作为跨骑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10包括:车身架11,其具有头管71及从该头管71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72;燃料箱21,其配置在该车身架11上方;发动机14,其在该燃料箱21下方配置汽缸部31;和碳罐45,其通过供气配管101而吸附在燃料箱21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并且经由净气配管102将所吸附的燃料导入到发动机14的进气装置33中,在该自动二轮车10的碳罐支承构造中,支承在主车架72上的树脂制的隔热件81为了阻隔汽缸部31的热而配置在燃料箱21的下方,隔热件81的一部分配置在碳罐45的下方且支承碳罐45。
根据该结构,一边通过隔热件81进行隔热以使汽缸部31的热不会传递到燃料箱21,一边支承碳罐45,由此,能够从车身架11除去支承碳罐45的托架。而且,通过能够弯曲的树脂制的隔热件81,能够减少作用于碳罐45的振动而提高碳罐45内的活性炭的耐久性。
另外,如图3及图8所示,与设置在作为手柄的操纵手柄24上的作为操作件的节气门手柄137的操作连动地工作的、作为线缆的节气门线缆138、139沿隔热件81配置,因此,即使由于操纵手柄24的转向导致节气门线缆138、139的位置变化而使节气门线缆138、139与树脂制的隔热件81发生干涉,也不会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抑制磨损,因此,能够减小节气门线缆138、139与隔热件81的间隙,能够将隔热件81用作节气门线缆138、139的保护部件。
另外,如图3、图6及图9所示,隔热件81支承作为电装部件的PCSV103及倾斜角度传感器121,因此,能够从车身架11除去电装部件支承托架而实现成本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由PCSV103及倾斜角度传感器121的线缆与隔热件81的干涉导致的磨损。另外,能够通过隔热件81来引导PCSV103及倾斜角度传感器121的线缆,不需要特别设置引导部件。而且,能够通过隔热件81对PCSV103及倾斜角度传感器121进行隔热。
另外,如图7所示,隔热件81一体地设有气体供给空间81z,因此,在碳罐45上设有作为新空气的吸入口的新空气引入口128时,能够使该新空气引入口128直接与气体供给空间81z连接,不需要引入新空气用的软管。
另外,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碳罐45与供气配管101和净气配管102连接,这些供气配管101和净气配管102重叠且被在隔热件81上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凸部81d引导,因此,通过使供气配管101和净气配管102以U型折回的方式弯曲并被凸部81d引导,能够使隔热件81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将直配管弯曲而配置,所以不需要将供气配管101及净气配管102预先弯曲成形,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如图4所示,净气配管102从碳罐45延伸至与汽缸部31的进气口32a连接的进气管88,在进气口32a的上方配置有设于净气配管102中途的PCSVl03,因此,净气配管102以在PCSV103与进气管88之间大致沿上下延伸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缩短净气配管102而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由于在冷却发动机14内的机油的油冷却器96与碳罐45之间设置隔热件81,所以能够通过隔热件81进行油冷却器96的隔热,从而能够防止碳罐45的温度上升。
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碳罐45隔着作为板状橡胶的橡胶板123而支承在隔热件81上,因此例如,与在将碳罐向车身侧固定时嵌入碳罐而使用的环状的橡胶带相比,能够使橡胶板123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如图3~图5所示,隔热件81为箱形,并为如下构造:在箱部分的左右设有侧方突出部81a、81a、81b,将这些侧方突出部81a、81a、81b卡挂在左右的主车架72上,使箱部分落入左右的主车架72、72之间,因此,能够将碳罐45及隔热件81的大部分配置在左右的主车架72、72之间的空间中,从而能够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现任意变形及应用。
另外,不限于适用于自动二轮车10的情况,也能够适用于包含自动二轮车以外的跨骑型车辆。

Claims (8)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该跨骑型车辆包括:车身架(11),其具有头管(71)及从该头管(71)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72);燃料箱(21),其配置在该车身架(11)的上方;发动机(14),其在该燃料箱(21)的下方配置汽缸部(31);和碳罐(45),其通过供气配管(101)吸附在所述燃料箱(21)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并且经由净气配管(102)将所吸附的燃料导入到所述发动机(14)的进气系统中,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的特征在于,
支承在所述主车架(72)上的树脂制的隔热件(81)为了阻隔所述汽缸部(31)的热而配置在所述燃料箱(21)的下方,所述隔热件(81)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碳罐(45)的下方且支承碳罐(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与设置在手柄(24)上的操作件(137)的操作连动地工作的线缆(138、139)沿所述隔热件(81)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81)支承电装部件(103、121)。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81)一体地设有气体供给空间(81z)。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45)与所述供气配管(101)和所述净气配管(102)连接,这些供气配管(101)和净气配管(102)重叠且被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隔热件(81)上的凸部(81d)引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气配管(102)从所述碳罐(45)延伸至与所述汽缸部(31)的进气口(32a)连接的进气管(88),在所述进气口(32a)的上方,配置有设于所述净气配管(102)中途的净气控制电磁阀(103)。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冷却所述发动机(14)内的机油的油冷却器(96)与所述碳罐(45)之间设置所述隔热件(81)。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45)隔着板状橡胶(123)而支承在所述隔热件(81)上。
CN201410038888.8A 2013-01-31 2014-01-27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Active CN103963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7732 2013-01-31
JP2013017732A JP6114048B2 (ja) 2013-01-31 2013-01-31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885A CN103963885A (zh) 2014-08-06
CN103963885B true CN10396388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23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8888.8A Active CN103963885B (zh) 2013-01-31 2014-01-27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14048B2 (zh)
CN (1) CN103963885B (zh)
BR (1) BR102014001809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9279B2 (ja) * 2014-09-25 2017-0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364446B2 (ja) * 2016-06-30 201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513631B2 (ja) * 2016-12-28 2019-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気液セパレータ配置構造
WO2018168223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630321B2 (ja) * 2017-08-30 2020-0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構造
US11390350B2 (en) * 2018-08-07 2022-07-19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Seat caddy for charging cab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0134A (zh) * 2008-03-07 2011-01-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2619650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3972A (en) * 1979-10-09 1981-05-13 Yamaha Motor Co Ltd Preventive device for discharge of evaporated fuel of autobicycle
JPS5762196U (zh) * 1980-09-30 1982-04-13
JPS6233986U (zh) * 1985-08-19 1987-02-28
JPS6233983U (zh) * 1985-08-19 1987-02-28
JPS62199579A (ja) * 1986-02-27 1987-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のフユ−エルタンクブリ−ザ回路
JP2992005B2 (ja) * 1998-04-10 1999-1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蒸発ガス制御装置
JP2004299487A (ja) * 2003-03-31 2004-10-28 T S Tec Kk 防振ラバー取付構造及び防振ラバー取付方法
JP5129632B2 (ja) * 2008-03-27 2013-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ーネス保持構造
CN101925506B (zh) * 2008-08-01 2013-07-17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型车辆
JP2010188758A (ja) * 2009-02-16 2010-09-0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2010229840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261827B2 (ja) * 2009-03-31 2013-08-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取付構造
JP5486867B2 (ja) * 2009-07-31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271200B2 (ja) * 2009-08-28 2013-08-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525333B2 (ja) * 2010-05-20 2014-06-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におけるキャニスタの配設構造
CN103003137B (zh) * 2010-07-20 2015-05-27 铃木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
JP5386013B2 (ja) * 2012-07-09 2014-0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0134A (zh) * 2008-03-07 2011-01-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2619650A (zh) * 2011-01-31 2012-08-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4001809A2 (pt) 2015-07-28
JP6114048B2 (ja) 2017-04-12
CN103963885A (zh) 2014-08-06
JP2014148242A (ja) 2014-08-21
BR102014001809B1 (pt)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3885B (zh)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US8100113B2 (en) Fuel pump layout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TWI461314B (zh) 車輛
EP2216239A1 (en) Motorcycle
JP597762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US10131396B2 (en) Saddled vehicle
US9150269B2 (en) Evaporat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I476321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13067275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CN104421070B (zh) 摩托车型车辆
JP5830260B2 (ja) 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558184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EP3053817A1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JP5159522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5074353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7030688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アクッション配置構造
CN101333987A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JP2010126057A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841032B2 (ja) 鞍乗型車両
CA2712765A1 (en) Air cleaner apparatus
JP5759847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319454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吸気装置
JP6237245B2 (ja) キャニスタシステム配設構造
JP2013067276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3108457A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噴射装置の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