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8250B - 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8250B
CN103938250B CN201310471343.1A CN201310471343A CN103938250B CN 103938250 B CN103938250 B CN 103938250B CN 201310471343 A CN201310471343 A CN 201310471343A CN 103938250 B CN103938250 B CN 103938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film
anode oxide
micro
crack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13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8250A (zh
Inventor
藤田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38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2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4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5D11/18After-treatment, e.g. pore-sealing
    • C25D11/24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25D11/246Chemical after-treatment for sealing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4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5D11/06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 C25D11/08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containing inorgan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提供能够保持高耐腐蚀性的阳极氧化膜,以及所述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解决方案]提供一种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膜;通过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处理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和将已进行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加热。

Description

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于铝或铝合金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膜,以及所述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阳极氧化处理已用作改善如铝锻造材料、铝铸造材料和铝压铸材料等的铝和铝合金的耐腐蚀性的方法。阳极氧化处理是通过使铝氧化而在铝表面上形成氧化膜的方法。然而,该氧化膜是多孔膜,而多孔性是耐腐蚀性恶化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耐腐蚀性,在阳极氧化处理后,进行封孔处理(sealing treatment)以使孔洞封闭。
作为通常已知的封孔处理之一的水合封孔处理,可分为下述类型:蒸汽封孔型,其中用蒸汽进行阳极氧化膜的封孔;低温水合型,其中将铝浸渍在加入封孔助剂的30-50℃的温水中;和高温水合型,其中将铝材料浸渍在加入如金属盐等的封孔助剂的80-100℃的热水中10分钟以上。在构成舷外发动机等的要求具有高耐腐蚀性的铝部件上进行高温水合型封孔处理。然而,高温水合型封孔处理要求加热并将封孔处理液保持在80-100℃,并且采用10分钟以上的长处理时间。因此,该封孔处理消耗大量能量。
同时,最近,作为节能封孔处理已开发如专利文献1描述的技术。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0-7753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情况进行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保持高耐腐蚀性的阳极氧化膜,以及所述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膜;将阳极氧化膜的表面通过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处理;和将已进行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加热。
加热步骤优选在160-400℃的范围内进行。
优选地,封孔处理液的锂离子浓度为0.02-20g/L,封孔处理液的pH值为10.5以上,和封孔处理液的温度在10-65℃。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膜形成于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并且其包括: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孔洞;孔洞中至少包括锂金属或者主要成分含锂的合金或者主要成分含锂的化合物;和进一步的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微裂纹。
微裂纹的数量优选为50-200个微裂纹/mm。
微裂纹优选扩展至所述铝或铝合金材料。
锂金属或者主要成分含锂的合金或主要成分含锂的化合物的量优选在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侧上的量大于在铝或铝合金材料侧的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阳极氧化膜和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使得可以保持高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本发明中耐腐蚀性改善的机理的示意图。
[图2]图2是示出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微裂纹数量与腐蚀面积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3]图3是实施例1中在400℃下进行加热处理的试验片表面的FE-SEM照片。
[图4]图4是比较例1的试验片表面的FE-SEM照片。
[图5]图5是示出各实施例2和比较例2中的加热温度与微裂纹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图6是示出各实施例2和比较例2中的微裂纹数量与腐蚀面积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图7是加热处理之前拍摄的实施例3的试验片的截面照片。
[图8]图8是加热处理之后拍摄的实施例3的厚膜部分的截面照片。
[图9]图9是加热处理之后拍摄的实施例3的薄膜部分的截面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被处理物)
在本发明中,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材料是铝材料或含有如硅和铜等的合金成分的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铝锻造材料、铝铸造材料、铝压铸材料。
(阳极氧化处理)
在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膜通过在阳极氧化处理液中配置铝或铝合金作为阳极以及钛或不锈钢板等作为阴极并将处理液电解来获得。作为阳极氧化处理液,可以使用硫酸、草酸、磷酸或铬酸等的酸性水溶液,或者氢氧化钠、磷酸钠或氟化钠等的碱性水溶液。在本发明中,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或铝合金材料不局限于通过使用特定阳极氧化处理液获得的那些。阳极氧化膜的膜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优选为3-40μm。电解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何电解法,例如直流电解、交流电解、使用在交流电上叠加直流电的电解,或Duty电解。
(封孔处理)
在其上形成阳极氧化膜的处理对象物上进行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的封孔处理。具体地说,通过将其上形成阳极氧化膜的处理对象物浸渍于封孔处理液中、通过在处理对象物上涂布或喷涂封孔处理液、或通过其它方式将封孔处理液附着在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上。由此,进行封孔处理。
在封孔处理液中浸渍、或者涂布或喷涂封孔处理液之后,优选干燥其上形成阳极氧化膜的处理对象物。干燥温度优选在100-150℃的范围内。此外,优选从在封孔处理液中浸渍起不超过5分钟,将其上形成阳极氧化膜的处理对象物从封孔处理液中取出,然后用水冲洗处理对象物,并干燥处理对象物。在通过涂布或喷涂的封孔处理方法中,因为可进行部分封孔处理(partial sealing treatment),所以甚至大型制品也不需要大槽,因而不必浸渍制品。
封孔处理液是含锂离子的水溶液。作为用作锂离子源的试剂,可以使用硫酸锂、氯化锂、硅酸锂、硝酸锂、碳酸锂、磷酸锂、氢氧化锂或其水合物等。在这些试剂中,优选形成碱性水溶液的氢氧化锂、碳酸锂和硅酸锂。然而,由于其高毒性和差的水溶性,硅酸锂是不实用的。因此,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是更优选的。
封孔处理液的锂离子浓度需要为0.02-20g/L。0.02g/L以上的浓度的锂离子促进封孔处理的反应。下限优选为0.08g/L,更优选2g/L。上限更优选为10g/L。在一些情况下,锂离子浓度超过10g/L的封孔处理液可能导致急速反应,引起未用阳极氧化膜覆盖的原始铝表面的溶解。
封孔处理液的pH值必须是10.5以上。pH值优选为11以上,和进一步优选12以上。此外,pH值的上限优选为14。由于封孔处理液是碱性的,因此封孔处理液容易与通过用酸性水溶液处理获得的膜反应,从而快速形成随后描述的锂化合物。此外,在pH值12以上时,更快速地形锂化合物。在一些情况下,pH值低于10.5的封孔处理液可能导致高的腐蚀率,导致差的耐腐蚀性改善效果。此外,由于pH值取决于锂离子源而变化,因此封孔处理液的pH可通过使用如硫酸、草酸、磷酸或铬酸等的酸,或者如氢氧化钠、磷酸钠或氟化钠等的碱来调节。
封孔处理液的温度需要为65℃以下。下限优选为10℃以上,和更优选25-50℃。在低于25℃的温度下进行的处理由于活性低导致缓慢反应,但可预期一定的耐腐蚀性。另一方面,在一些情况下,在超过65℃的温度下,阳极氧化膜的溶解从膜表面急速进行,并且所述膜消失,从而不能获得高耐腐蚀性。
关于在封孔处理液中的处理时间(浸渍时间),当处理进行至少0.5分钟时,显示出高耐腐蚀性。上限优选为5分钟以下。在一些情况下,处理时间超过5分钟可能引起膜的急速溶解,导致耐腐蚀性恶化。
其上形成阳极氧化膜的铝或铝合金材料在封孔处理液中浸渍或封孔处理液涂布之前,优选进行预处理如用水清洗。进行该预处理用于防止附着于阳极氧化膜的阳极氧化处理液污染封孔处理液,和用于除去孔洞中的阳极氧化处理液。
因为锂是非常小的元素并且通过进入所述膜中的空隙容易反应,所以锂是优选的。作为与锂同族的元素钠和钾,对膜上的封孔处理的次数敏感,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耐腐蚀性显著恶化。此外,钠和钾导致与液体试剂管理有关的高成本,因而考虑到生产是不期望的。相比之下,锂对处理次数不敏感,并提供稳定的耐腐蚀性。
(加热处理)
将进行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加热。加热温度优选在160-400℃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下述原因。具体地说,在低于160℃的温度下,如随后所述的,作为封孔处理期间形成的微细的微裂纹在一些情况下不会变化。同时,在超过400℃的温度下,取决于铝合金的种类,在一些情况下铝合金材料可能开始溶解。因为制品的均匀加热所花费的时间取决于制品的尺寸和形状而变化,所以加热时间优选设定为对于所使用制品最佳的加热时间。
加热处理可与上述封孔处理后进行的干燥步骤一体化进行或分开进行。通过将干燥步骤中的干燥温度升高,可将加热处理和干燥步骤一体化,因此可简化工序。此外,所使用的制品中要求的耐腐蚀性能不同,并且多种此类制品通常同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因此,也可以进行如上所述的常规干燥,然后仅在要求具有高耐腐蚀性的制品上进行加热处理。
(阳极氧化膜)
当阳极氧化膜形成于如ADC12材料等的含有大量硅的铝压铸材料的铝合金材料上时,在低硅含量和高铝含量的部分形成厚度大的膜,而在高硅含量和低铝含量的部分形成厚度小的膜。因此,得到具有完全不均匀的膜厚度的膜。本发明人对此类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例如在存在严重腐蚀环境的海中使用此类制品时,海水中包含的盐攻击(溶解)膜,海水逐渐渗入膜中。然后,当海水达到铝合金材料时,铝合金材料开始腐蚀。由于在膜厚度小的部分中海水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铝合金材料,因而腐蚀从膜厚度小的部分开始。在海水中,形成其中铝合金材料可看作阴极、膜看作阳极和海水看作电解液的局部电池,并通过在两种金属和水之间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产生腐蚀电流。推测,可通过减小腐蚀电流来改善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然而,由于封孔处理仅预期将阳极氧化膜中的孔洞封闭,因而仅通过封孔处理难以减小腐蚀电流。
此外,不仅如ADC12材料等的含有大量硅的铝合金材料而且其它铝合金材料,都含有各种合金成分。阳极氧化膜通过导致体积膨胀的铝的氧化来获得。因此,在所述膜中在合金成分周围形成空隙,或由于合金成分的消失形成空洞。结果,膜中存在缺陷。假定如上所述在海中使用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海水容易渗入具有此类缺陷的部分中,如膜厚度小的部分的情况那样,具有此类缺陷的部分容易腐蚀。因此,在其上腐蚀电流易于集中的膜厚度小的部分或具有膜缺陷的部分首先出现腐蚀,然后腐蚀在附近扩散。因此,耐腐蚀性恶化。因此,为了改善膜的耐腐蚀性,如何减小所产生的腐蚀电流是重要的。
在这方面,如上所述,本发明人发现在已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进行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上加热处理。通过该加热处理,在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上形成微裂纹。所产生的腐蚀电流通过分散至与形成的微裂纹数量相当的程度而减小,从而可改善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
本发明的阳极氧化膜形成于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并且其包括: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孔洞;在孔洞中至少包括锂金属或者主要成分含锂的合金或者主要成分含锂的化合物;和进一步的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微裂纹。锂化合物的实例包括LiH(AlO2)2·5H2O等,其细节在随后描述。此外,如随后所述的,锂化合物的量优选在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侧上的量大于在铝或铝合金材料侧的量。
所形成的微裂纹优选扩展至铝或铝合金材料。在该情形下,存在微裂纹的阳极氧化膜部分比其膜厚度小的部分更容易受到腐蚀。由于在阳极氧化膜表面上存在一个微裂纹的情形和其上存在多个微裂纹的情形之间所产生的总腐蚀电流是相同的。因此,在存在多个微裂纹的情形下,每个微裂纹所产生的腐蚀电流更小,在这种情形下腐蚀进行更慢。由于微裂纹均匀地形成在整个膜上,因而整个制品缓慢地腐蚀。然而,推定腐蚀速度非常缓慢,从长期来看,推测膜的耐腐蚀性与未进行加热处理的情形相比提高了两倍以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加热处理中的加热温度在160-400℃的范围内。通过进行此类加热处理,微裂纹可以优选以50-200个微裂纹/mm、更优选70-175个微裂纹/mm和进一步优选110-145个微裂纹/mm均匀地形成于整个阳极氧化膜上。如果微裂纹数量小于50个微裂纹/mm,则在一些情况下比未进行加热处理的情形下的腐蚀面积率的变化可能是微小的。如果微裂纹的数量超过200个微裂纹/mm,则在微裂纹形成可能性原本高的膜厚度小的部分中形成的微裂纹的比例增加,微裂纹的分布变得不均匀。因此,耐腐蚀性可能恶化。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微裂纹的数量(微裂纹/mm)通过下述方法计算。通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使阳极氧化膜的表面放大来拍摄照片(宽度60μm)。在照片中画长度为60μm的直线。然后,测量直线与微裂纹的交点数量。重复该测量10次,采用将10次的平均值转换成每毫米的数量得到的值作为微裂纹的数量。
本发明的方法可仅仅通过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的封孔处理来完成。为此的理由推测如下。图1示出本发明中耐腐蚀性改善的机理。如图1(a)所示,形成于铝合金材料11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膜12在封孔处理中进行化学反应,因此孔洞13之间的阳极氧化膜部分的强度恶化。在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的封孔处理期间,形成锂化合物(LiH(AlO2)2·5H2O)14和水铝石(AlO·OH)15,并且这些化合物以薄片形式存在于阳极氧化膜12的最上表面中(图1(b))。当处理对象物由含硅的铝合金材料11制成时,在薄片下原来在阳极氧化膜12表面内包的硅16由于在封孔处理时膜的溶解而析出(图1(b))。大量锂化合物14致密地存在于阳极氧化膜12的表层中,并且锂化合物14也形成于阳极氧化膜12的深处(图1(b))。此外,由于锂化合物14特别致密地形成于阳极氧化膜12表层部分附近的孔洞13中,在阳极氧化膜12表层部分中从孔洞13内部至阳极氧化膜12侧产生压力P(图1(b))。压力P在阳极氧化膜12中产生纳米级大小的微裂纹17,因此孔洞13彼此连接(图1(c))。由于孔洞13连接的冲击等,在孔洞13中的化合物中也形成微裂纹17(图1(c))。注意,孔洞13中的生成物强度低,因为生成物是极其小块的化合物的聚集体形式。当大量微裂纹17彼此连接时,微裂纹17在阳极氧化膜12表层部分中生长得更大(图1(d))。换句话说,仅在锂化合物14特别致密形成的表层部分(深度约1μm)中形成微裂纹17。其后,如图1(e)所示,通过在160-400℃下的加热处理,微细的微裂纹17扩展至更大。此外,促进新微裂纹的形成,从而形成扩展至铝合金材料11的微裂纹18。由于扩展至铝合金材料11的微裂纹18,腐蚀电流在铝合金材料11中以分散方式流动。推测因为这样,所以能够降低铝合金材料腐蚀进行的速度,并且改善耐腐蚀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阳极氧化膜和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由于腐蚀电流通过形成于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微裂纹而分散,使得可以改善耐腐蚀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示出实施例等具体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使用铝合金压铸材料ADC12的试验片。将各试验片作为阳极浸渍于200g/L的硫酸浴中,施加电流密度为1.5A/dm2的直流电流10分钟。由此,形成膜厚度为3μm的阳极氧化膜。在阳极氧化处理后,通过将试验片在含0.8g/L锂离子、pH为12、温度位40℃的封孔处理液中浸渍1分钟来进行封孔处理。然后,将试验片在120℃的烘箱中干燥30分钟。将所干燥的试验片再在120-400℃的烘箱中进行加热处理30-300分钟。测量所得到的试验片的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微裂纹数量。此外,通过进行盐水喷雾试验(JIS Z2371)240小时来评价耐腐蚀性。为了评价耐腐蚀性,根据下式(1)计算腐蚀面积率:
腐蚀面积率(%)=评价面上的腐蚀面积/评价面的总面积×100·········式(1)
腐蚀面积率越低,表示腐蚀部分越小和耐腐蚀性越高。注意,评价面上的腐蚀面积通过图像处理来计算。
(比较例1)
除了未进行120-400℃下的加热处理30-300分钟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例1。
图2和表1示出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微裂纹数量与腐蚀面积率之间的关系。此外,图3示出实施例1中在400℃下进行加热处理的试验片表面的FE-SEM照片,图4示出比较例1的试验片表面的FE-SEM照片。
[表1]
如表1所示,在比较例1中,微裂纹数量为38个微裂纹/mm,腐蚀面积率为2.1%。此外,即使干燥之后在与干燥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时,微裂纹数量和腐蚀面积率也都变化不大。另一方面,当在实施例1中进行160℃以上的加热处理时,微裂纹数量增加到52-194个微裂纹/mm,并且腐蚀面积率减少至不高于比较例1的腐蚀面积率的一半的0.2-1.0%。这是因为微裂纹均匀地形成于整个膜上,并且腐蚀电流没有集中在膜厚度小的部分上,而是分散的。此外,当微裂纹数量为200个微裂纹/mm以下时,认为裂纹均匀地形成。然而,当微裂纹数量超过200个微裂纹/mm时,因为存在于原来对微裂纹形成敏感的膜厚度小的部分中的微裂纹比例增加,并且微裂纹的分布变得不均匀,所以认为耐腐蚀性恶化。从图2可以理解,微裂纹数量优选为腐蚀面积率不高于比较例1中腐蚀面积率的一半的50-200个微裂纹/mm,并且微裂纹数量进一步优选70-175个微裂纹/mm。从图3发现,大量大的微裂纹均匀地形成于膜表面上。另一方面,从图4发现,小裂纹散布于比较例1的膜表面上。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施例2。
(比较例2)
使用铝合金压铸材料ADC12的试验片。将各试验片作为阳极浸渍于200g/L硫酸浴中,施加电流密度为1.5A/dm2的直流电流10分钟。由此,形成膜厚度为3μm的阳极氧化膜。在阳极氧化处理后,将试验片进行使用乙酸镍水溶液(TOP SEAL H-298)的高温水合型的封孔处理,然后在120℃下的烘箱中干燥30分钟。将干燥过的试验片再在200-400℃下的烘箱中进行加热处理30分钟。
对于实施例2和比较例2中得到的各试验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量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微裂纹数量。此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通过进行盐水喷雾试验(JISZ2371)240小时来评价耐腐蚀性。图5示出加热温度与微裂纹数量之间的关系,图6示出微裂纹数量与腐蚀面积率之间的关系。表2示出绘制在图5和图6中的数据。
[表2]
如图5和6所示,在比较例2中,即使在加热处理后,微裂纹数量也几乎不增加,并且腐蚀面积率增大。换句话说,发现耐腐蚀性恶化。这些结果表明,当使用高温水合型的封孔处理时,即使进行加热处理,微裂纹也不太能形成。如图6所示,在比较例2中耐腐蚀性进一步恶化,该恶化是因为下述原因。具体地说,由于少量形成的微裂纹趋于集中在膜厚度小的部分上,因此腐蚀电流没有被分散,从而微裂纹形成于耐腐蚀性本来就低的膜厚度小的部分中。这些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可仅仅通过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的封孔处理来完成。
(实施例3)
使用铝合金压铸材料ADC12的试验片。将各试验片作为阳极浸渍于200g/L硫酸浴中,施加电流密度为1.5A/dm2的直流电流10分钟。由此,形成膜厚度为3μm的阳极氧化膜。在阳极氧化处理后,通过将试验片在含0.8g/L锂离子、pH为12、温度为40℃的封孔处理液中浸渍1分钟来进行封孔处理。然后,在120℃的烘箱中干燥试验片30分钟。将干燥过的试验片再在400℃下的烘箱中进行加热处理30分钟。
通过FE-SEM拍摄所得到的试验片在加热处理前后的截面照片。
一般说来,当阳极氧化膜形成于如铝压铸材料等的含有大量硅的铝合金材料上时,在低硅含量和高铝含量的部分形成厚度大的膜,在高硅含量和低铝含量的部分形成厚度小的膜。因此,厚膜部分和薄膜部分交替存在,得到膜厚度完全不均匀的膜。在这方面,对于已进行加热处理的试验片,拍摄厚膜部分(膜厚度约10μm)和薄膜部分(膜厚度约2μm)的截面的照片。
图7(a)示出加热处理之前拍摄的试验片截面的照片。图8示出加热处理之后拍摄的厚膜部分的截面的照片。图9示出加热处理之后拍摄的薄膜部分的截面的照片。注意,图7(b)中的箭头A表示拍摄照片的方向。
从图7(a)发现,深度为距离表面约1μm的微裂纹23形成于在铝合金压铸材料21的表面上形成的阳极氧化膜22的表面22s上。从图8和9发现,在膜32的各厚膜部分和薄膜部分中,微裂纹33均扩展至铝合金压铸材料31。这些结果表明,在阳极氧化膜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形成微裂纹。
[附图标记列表]
11 铝合金材料
12 阳极氧化膜
13 孔洞
14 锂化合物
15 水铝石
16 硅
17、18 微裂纹
21 铝合金材料
22 阳极氧化膜
22s 表面
23 微裂纹
31 铝合金材料
32 阳极氧化膜
33 微裂纹
A 拍摄照片的方向
P 压力

Claims (5)

1.一种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膜;
将所述阳极氧化膜的表面通过使用含锂离子的封孔处理液处理;
在所述处理步骤之后在100-150℃的范围内干燥所述阳极氧化膜;和
在干燥步骤之后将已进行所述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在烘箱中在160-400℃的范围内加热30-300分钟,以在所述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上形成微裂纹且微裂纹的数量为51-194个微裂纹/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氧化膜的生产方法,其中,
所述封孔处理液的锂离子浓度为0.02-20g/L,
所述封孔处理液的pH值为10.5以上,和
所述封孔处理液的温度在10-65℃。
3.一种阳极氧化膜,所述阳极氧化膜形成于铝或铝合金材料的表面上,所述阳极氧化膜包含:
所述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孔洞;
所述孔洞中的含锂的化合物;和进一步的
所述阳极氧化膜表面上的微裂纹,其中所述微裂纹的数量为51-194个微裂纹/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极氧化膜,其中所述微裂纹扩展至所述铝或铝合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阳极氧化膜,其中,含锂的化合物的量在所述阳极氧化膜的表面侧上的量大于在铝或铝合金材料侧的量。
CN201310471343.1A 2013-01-18 2013-10-10 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8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7377 2013-01-18
JP2013007377A JP6004181B2 (ja) 2013-01-18 2013-01-18 陽極酸化皮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250A CN103938250A (zh) 2014-07-23
CN103938250B true CN103938250B (zh) 2018-04-27

Family

ID=51186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13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8250B (zh) 2013-01-18 2013-10-10 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04181B2 (zh)
CN (1) CN103938250B (zh)
DE (1) DE10201310939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5144B2 (ja) * 2013-03-08 2016-09-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系部材の修復方法、修復処理液、アルミニウム系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11693A1 (en) 2015-01-09 2016-07-14 Apple Inc. Processes to reduce interfacial enrichment of alloying elements under anodic oxide films and improve anodized appearance of heat treatable alloys
JP6507652B2 (ja) * 2015-01-09 2019-05-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又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256478B2 (en) 2015-01-29 2019-04-09 Jfe Steel Corporation Stainless steel sheet for separator o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CN105040067B (zh) * 2015-09-09 2017-09-29 佛山市海化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型无镍无氟中温封闭剂及封闭方法
CN105200483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温处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88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平整性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93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亮平整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84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恶劣环境使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85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稳定性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95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致密性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9130A (zh) * 2015-09-24 2016-01-13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防腐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94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成膜抗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486A (zh) * 2015-09-24 2015-12-30 马鞍山杰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DE202017000426U1 (de) 2016-02-05 2017-05-02 Apple Inc. Weiße, anodische Oxid-Veredelung
US11352708B2 (en) 2016-08-10 2022-06-07 Apple Inc. Colored multilayer oxide coatings
US11242614B2 (en) 2017-02-17 2022-02-08 Apple Inc. Oxide coatings for provid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on parts with edges and convex features
JP6992314B2 (ja) * 2017-08-07 2022-0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陽極酸化皮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760912B (zh) * 2018-07-27 202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阳极氧化膜的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金属
CN109183111B (zh) * 2018-08-03 2021-02-09 昆山品钰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外装饰用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
US11549191B2 (en) 2018-09-10 2023-01-10 Apple Inc. Corrosion resistance for anodized parts having convex surface features
US11312107B2 (en) * 2018-09-27 2022-04-26 Apple Inc. Plugging anodic oxides for increased corrosion resistance
CN109440163B (zh) * 2018-12-28 2022-02-22 江苏飞拓界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无镍封孔剂及其应用
KR102215241B1 (ko) * 2019-08-20 2021-02-16 주식회사 영광와이케이엠씨 알루미늄합금 산화층의 후열처리를 이용한 표면경화방법
KR102257077B1 (ko) * 2019-11-25 2021-05-27 주식회사 에이피텍 우루시올을 포함하는 양극 산화 피막 형성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1607A (en) * 1993-11-10 1995-05-02 Novamax Technologies Holdings, Inc. Process and composition for sealing anodized aluminum surfaces
CN102575356A (zh) * 2009-10-16 2012-07-11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制备耐碱的阳极氧化铝表面的多步骤方法
CN102650067A (zh) * 2011-02-25 2012-08-29 铃木株式会社 被处理物品的涂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8095A (ja) * 1994-12-07 1996-06-18 Tateyama Alum Ind Co Ltd 線模様を有するアルミニウム材および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材と、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DE19524828A1 (de) * 1995-07-07 1997-01-09 Henkel Kgaa Verfahren zum schwermetallfreien Verdichten anodisierter Metalle mit Lithium- und Fluorid-haltigen Lösungen
JP3200365B2 (ja) * 1996-05-29 2001-08-20 スカイ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塗装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の製造方法
JP3210611B2 (ja) * 1997-10-03 2001-09-17 スカイ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樹脂塗装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87435B2 (ja) * 1998-06-29 2006-06-21 岡本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支持体及び感光性平版印刷版の製造方法
JP2005126769A (ja) * 2003-10-24 2005-05-19 Yoichi Yamagishi 黒色皮膜および黒色皮膜の形成方法
JP5370014B2 (ja) * 2008-09-01 2013-12-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陽極酸化皮膜の封孔処理方法
KR101270671B1 (ko) * 2011-03-25 2013-06-03 주식회사 영광와이케이엠씨 알루미늄 아노다이징의 봉공처리 조성물
JP5673350B2 (ja) * 2011-05-25 2015-02-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陽極酸化皮膜の封孔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1607A (en) * 1993-11-10 1995-05-02 Novamax Technologies Holdings, Inc. Process and composition for sealing anodized aluminum surfaces
CN102575356A (zh) * 2009-10-16 2012-07-11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制备耐碱的阳极氧化铝表面的多步骤方法
CN102650067A (zh) * 2011-02-25 2012-08-29 铃木株式会社 被处理物品的涂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250A (zh) 2014-07-23
JP6004181B2 (ja) 2016-10-05
DE102013109394B4 (de) 2021-04-01
DE102013109394A1 (de) 2014-08-07
JP2014136832A (ja) 2014-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250B (zh) 阳极氧化膜及其生产方法
JP6134354B2 (ja) ニッケル及び/又はクロムメッキ部材
Kumar et al. Corrosion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single and dual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PEO) coating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WO2015147164A1 (ja) 陽極酸化処理方法及び内燃機関の構造
Hu et al.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electroless Ni/Ni-B coating from fluoride-free baths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CN106400082A (zh) 一种表面具有高硬度阳极氧化膜的铝合金的制备工艺
WO2008014987A2 (en) Method for deposition of chromium layers as hard- chrome plating, electroplating bath and hard- chrome surfaces
CN109609992A (zh) 一种铝合金手机外壳阳极氧化处理方法
CN108327167A (zh) 金属和塑胶结合的方法
EP3293001A1 (en) Laminated body having corrosion-resistant coa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4032352B (zh) 铝系构件的修复方法、修复液和铝系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4439A (zh) 具备黑色氧化覆膜的镁或铝金属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880B (zh) 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原位生长黄色耐腐蚀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JP4902436B2 (ja) バレル式電解クロメート処理
Rashwan Electrodeposition of Zn–Cu coatings from alkaline sulphate bath containing glycine
JP2017122267A (ja) 白色アルミニウ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085704A (ko) 고강도 알루미늄 소재의 표면 처리 방법
US2469015A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surface conversion coatings on zinc
JP3990414B2 (ja) バレル式電解クロメート処理
KR20100085702A (ko) 강화 처리된 알루미늄 소재 대상 전자 인쇄 방법
Giovanardi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ulsed current chromium electrodeposition from Cr (III) aqueous solutions
Zuchry et al. SEALING EFFECT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BORIC SULFURIC ACID ANODIZING ON AA2024.
RU216980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оксидного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на алюминии и его сплавах
CN106757217A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
RU2583563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ХРОМИРОВАННОГО ИЗДЕЛ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РАСТВОРА Cr(III) ДЛЯ ХРОМИРОВАНИЯ, УСТАНОВКА ХРОМИРОВАНИЯ С Cr(III) И СПОСОБ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РАСТВОРА Cr(III) ДЛЯ ХРОМИРОВ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