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0329B -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和装置以及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和装置以及转向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0329B CN103930329B CN201280052839.9A CN201280052839A CN103930329B CN 103930329 B CN103930329 B CN 103930329B CN 201280052839 A CN201280052839 A CN 201280052839A CN 103930329 B CN103930329 B CN 1039303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angle
- steering
- centripetal
- wheel
- bog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34719 Personality chan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CGICGYLBXGBGN-UHFFFAOYSA-N 3-morpholin-4-yl-1-oxa-3-azonia-2-azanidacyclopent-3-en-5-imine;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N-]1OC(=N)C=[N+]1N1CCOCC1 NCGICGYLBXGBG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38—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 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e.g. sliding axles, swinging ax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38—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 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e.g. sliding axles, swinging axles
- B61F5/44—Adjustment controlled by movements of vehicle bod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38—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 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e.g. sliding axles, swinging axles
- B61F5/42—Adjustment controlled by buffer or coupling 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38—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 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e.g. sliding axles, swinging axles
- B61F5/46—Adjustment controlled by a sliding axle under the same vehicle under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出口直线部处的过度转向状态,而且与将前后的车轮轴设定为向心转向角时相比进一步提高了曲线通过性能。一种转向装置的转向方法,该转向装置使在车辆行进方向一前一后配置的两根车轮轴(12a、12b)相对于搭载在铁道车辆上的转向架(12)的转向架构架按照意图地转动,其中,以使车辆行进方向前侧的车轮轴(12a)的转向角(α1)比车辆行进方向后侧的车轮轴(12b)的转向角(α2)大的方式进行转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沿车辆的行进方向一前一后前后配置的两根车轮轴相对于搭载在铁道车辆上的转向架的转向架构架按照意图转动的转向装置的转向方法和实施该转向方法的转向装置、以及设置有该转向装置的转向架,特别是利用直线感应马达(linear-induction motor)行驶的线性转向架。以下,将车辆的行进方向前侧简称作“前侧”或“前方”,将车辆的行进方向后侧简称作“后侧”或“后方”。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装置是为了减少在车辆通过曲线道路时作用于车轮的转弯阻力(横向压力)而使一前一后配置的两根车轮轴向偏转方向转动的装置。
当前实际应用的转向装置是使两根车轮轴前后对称地进行转动的装置,以成为几何学上的最理想的转向角(以下,称作向心转向角(日文:ラジアル操舵角))的方式设定转向角。
如图14所示,若将转向角设为β、将曲线半径设为R、将转向架2的中心与车轮轴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为a,则该车轮轴的车轮沿着曲线的最理想的转向状态下的转向角即向心转向角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关系式。另外,图14中的附图标记1表示车身,附图标记4表示轨道。
[数1]
β=sin-1(a/R)
但是,在以曲线行驶时,针对车身、转向架的转动的阻力会使实际的转向角不足。因而,在以转向角成为向心转向角的方式设定了转向角的情况下,车轮轴并不会转动至朝向轨道曲线的曲率中心C。
因此,为了对由车身与转向架之间、转向装置、轴箱支承装置等各部分的阻力引起的转向角不足进行补偿,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施加比向心转向角大的转向角的技术。
像在该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技术那样,在使设定转向角比向心转向角大的情况下,在曲线中央部,车辆的前侧转向架处的前方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减少。以下,对于分别配置于车辆的前部和后部的双轴转向架的车轮轴,自前侧起依次称作第1车轮轴、第2车轮轴、第3车轮轴、第4车轮轴。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技术在使车轮轴前后对称地转动的构造这一点上毫无变化。因而,若车辆进入曲线出口的直线部(以下,称作出口直线部),则如图15所示成为过度转向的姿势,第1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增加。另外,图15中的附图标记2a表示前侧的转向架,附图标记2b表示后侧的转向架,附图标记3a表示第1车轮轴,附图标记3b表示第2车轮轴,附图标记3c表示第3车轮轴,附图标记3d表示第4车轮轴,附图标记4a表示内轨侧的轨道,附图标记4b表示外轨侧的轨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033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点在于,在构造为使车轮轴前后对称地转动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即使以进一步提高性能为目的而使转向角增加,但若车辆进入出口直线部则,车辆也会成为过度转向的姿势,第1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也增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不仅为了解决出口直线部处的 过度转向状态,而且为了与将前后车轮轴设定为向心转向角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提高曲线通过性能,因此,
提供一种转向装置的转向方法,该转向装置使前后配置的两根车轮轴相对于搭载在铁道车辆上的转向架的转向架构架按照意图转动,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
以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方式进行转向。
在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中,通过以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方式进行转向,从而使转向架姿势向转向不足方向变化,使曲线出口处的过度转向状态缓和并抑制内轨侧的横向压力的增大。另一方面,通过使前侧的车轮轴较大地转向,从而能够获得使前侧的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减少的效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圆弧曲线上减少前侧的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并进一步提高曲线通过性能,并且能够缓和曲线出口的直线部处的过度转向姿势并抑制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增加。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说明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增加时的动作的图,(b)是说明(a)图的情况下的前后的车轮轴的转向反作用力的图。
图2是表示相对于设定为向心转向角的后侧的车轮轴,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30%、40%、50%时的、圆弧曲线行驶中的转向架构架的偏转角的图。
图3是比较出口直线部处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的图,(a)是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以及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图,(b)是比较相对于设 定为向心转向角的后侧的车轮轴,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30%、40%、50%的情况的图。
图4是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以及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圆弧曲线中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的图。
图5是比较将后侧的第2、4车轮轴设为向心转向角并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30%、4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图6是比较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并使后侧的第2、4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10%、2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图7是比较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30%并使后侧的第2、4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5%、1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图8是表示在使第1、3车轮轴的转向角比第2、4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情况下能够更大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的图。
图9是比较将第2、3车轮轴设为向心转向角并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30%、4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图10是比较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并使第2、3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5%、1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图11是比较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30%并使第2、3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5%、10%、15%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图12是表示在使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比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情况下能够更大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转向方法的转向装置的优选例子的图,(a)是从侧面看到的图,(b)是从背面侧观察(a)图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转向角的概念的图。
图15是说明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技术中,进入出口直线部时的第1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增加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方式进行转向,从而不仅解决了出口直线部处的过度转向状态,而且实现了在处于圆弧曲线上时减少前侧的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并进一步提高曲线通过性能这样的目的。
实施例
以下,使用图1~图13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具有用于使前后两根车轮轴对称地进行转动的转向装置的现有转向架中,在设定为向心转向角并沿圆弧曲线行驶的情况(以下,称作现有技术)下,实际的转向角不足。
另一方面,在上述现有转向架中,在施加比向心转向角大的转向角的情况(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的技术)下,出口直线部处的转向架姿势变得转向过度,使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增加,因此难以进一步提高性能。
因此,发明人针对该问题考虑到使转向角前后不对称。在日本特开2000-27251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若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增加则转向架姿势变得转向过度的技术。但是,本发明所着眼的问题是由于该转向过度而引起的问题,其无法利用增加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这种技术来进行解決。
在本发明中,利用了通过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大而在转向装置中产生前后不同的转向反作用力的技术。即,在使配置于转向架11的前侧的车轮轴12a的转向角α1与后侧的车轮轴12b的转向角α2相比增加并满足α1>α2的情况(参照图1的(a))下,前侧的车轮轴12a的转 向反作用力F1与后侧的车轮轴12b的转向反作用力F2满足F1>F2(参照图1的(b))。
如图1的(b)所示,通过使转向反作用力F1、F2变得不平衡,从而向转向架11传递作为反作用力的与不平衡量相应大小的FS(参照图1的(a))。由此,产生成为M1的力矩,因此圆弧曲线行驶中的转向架11的姿势向转向不足方向变化。该姿势变化使曲线出口处的过度转向状态变缓和,因此能够抑制内轨侧的横向压力的增大。另一方面,通过较大地使前侧的车轮轴12a转向,从而能够获得使前侧的车轮轴12a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减少的效果。这是技术方案1的发明。
根据该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抑制出口直线部行驶时的前侧的车轮轴12a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并且能够实现曲线行驶中的前侧的车轮轴12a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的减少。
通过模拟来比较使车轮轴前后对称地转动的现有技术及专利文献1的技术与上述本发明的性能。
作为模拟条件,设想了车轮式线性车辆以35km/hr的速度V沿半径R为100m的曲线行驶的情况。作为安全性的评价值,使用了圆弧曲线上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外轨侧横向压力、曲线出口的直线部处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横向压力。
图2是表示相对于设定为向心转向角的后侧的车轮轴,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1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30%、40%、50%并沿圆弧曲线行驶时的转向架构架的偏转角的图。另外,在图2中的纵轴中将转向不足方向设为正向。
根据图2可知,若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1与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2相比增加,则转向架构架的偏转角向转向的反方向增加,转向架进一步变为转向不足姿势。
出现这种情况的理由是,如上所述作为转向反作用力的与不平衡量相应大小的力被传递到转向架而产生了力矩M1(参照图1)。若使前侧的车轮轴 的转向角α1与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2相比增加,则仅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反作用力F1增加且力矩M1也变大,因此转向架的姿势进一步变为转向不足姿势。
在使车轮轴前后对称地转动的以现有术和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转向角的增加,而出口直线部处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增大(参照图3(a)的现有技术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
但是,在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1与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2相比增加的本发明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姿势变化,使出口直线部处的过度转向状态缓和,因此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几乎未发生变化(参照图3(a)的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即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α1与向心转向角相比从增加20%变化至增加50%,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也几乎未发生变化(参照图3的(b))。
另一方面,由于较大地使前侧的车轮轴转向,因此对于圆弧曲线上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即使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其也会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稍微变差,但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获得减少效果(参照图4)。
以上,像所说明的那样,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能够在抑制了出口直线部处的前侧的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的状态下,提高曲线的通过性能。
在考虑到实际行驶中的运用时,需要考虑一节车厢即两个转向架,必须根据第1车轮轴~第4车轮轴各自的倾向来评价曲线通过性。
在考虑一节车厢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转向角的增加,后侧的转向架倾向于进一步变为转向过度姿势。由此,在第3车轮轴中攻角为负值且轮径差不足等,曲线通过性能变差。
因此,通过对于第3车轮轴增加着地面磨损指标(使用Elkins&Eickoff的磨损指标)的评价,从而从安全性与维护性这两个方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在以第1、3车轮轴的转向角比第2、4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方式配置了转 向架的情况下,圆弧曲线中的第1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出口直线部处的第1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表现出与上述相同的倾向,能够同样地获得针对安全性的效果。这是技术方案2的发明。
另一方面,从第3车轮轴的磨损指标来看,由于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第2、4车轮轴的转向角大,因此存在有一个范围,在能够使后侧的转向架处的转向过度姿势变缓和的同时,还能够抑制磨损指标增加。
图5是表示将后侧的第2、4车轮轴设为向心转向角并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30%、4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根据该图5可知,在将后侧的第2、4车轮轴设为向心转向角时的情况下,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的比例的最大极限值是着地面磨损指标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等的值、即35.3%。
另外,图6是比较出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了20%并使后侧的第2、4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10%、2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另外,图7是比较出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了30%并使后侧的第2、4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5%、1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根据该图7可知,在使前侧的第1、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了30%的情况下,使后侧的第2、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的比例的最大极限值是着地面磨损指标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等的值、即8.8%。
根据图5~图7的结果,在图中,对于第3车轮轴的磨损指标,求出不超过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极限值,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将第3车轮的磨损指标减少的条件图示为○、将第3车轮的磨损指标增加的条件图示为×。
在设为第1、3车轮轴的转向角α1比第2、4车轮轴的转向角α2大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是在图8中标注有○的范围。即,是由将下 述值连结而成的直线包围的范围,该值为,使α1>α2、第2、4车轮轴大于或等于向心转向角,并且在第2、4车轮轴为向心转向角的情况下使第1、3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35.3%所得到的值,和在使第1、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了30%的情况下使第2、4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8.8%所得到的值。这是技术方案3的发明。
可是,铁道车辆的行进方向有时为反方向。在行进方向反向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比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大来进行应对。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没有变化地获得圆弧曲线中的第1车轮轴的外轨侧的横向压力、出口直线部处的第1车轮轴的内轨侧的横向压力的倾向,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减少。
图9是比较出将第2、3车轮轴设为向心转向角并使第1、4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了20%、30%、4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根据该图9可知,在将第2、3车轮轴设为向心转向角的情况下,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的比例的最大极限值是着地面磨损指标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等的值、即39.3%。
另外,图10是比较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20%并使第2、3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5%、10%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另外,图11是比较出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30%并使第2、3车轮轴成为向心转向角、或是成为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5%、10%、15%时的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的图。
根据该图11可知,在使第1、4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了30%时,使第2、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的比例的最大极限值是着地面磨损指标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等的值、即10.8%。
根据图9~图11的结果,在图12中,对于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求出不超过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极限值,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相比,将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标减少的条件图示为○、将第3车轮轴的着地面磨损指 标增加的条件图示为×。
在设为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比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是在图12中标注有○的范围。即,是由将下述值连结而成的直线包围的范围,该值为,使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第2、3车轮轴大于或等于向心转向角,并且在第2、3车轮轴为向心转向角的情况下使第1、4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39.3%后的值、和在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30%的情况下使第2、3车轮轴比向心转向角增加10.8%后的值。这是技术方案4的发明。
作为实施上述本发明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的转向装置,只要是能够使前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比后侧的车轮轴的转向角大的转向装置,则其结构就不特别限定,但是期望采用例如如图13所示的使用了连杆的转向机构。
即,附图标记21是将一端侧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转向架构架22上的杠杆。而且,第1连杆26a、26b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将隔着该杠杆21的上述旋转支点23的等间隔位置和前后的车轮轴24a、24b的轴箱25a、25b之间连结起来,另一方面,利用第2连杆26c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将杠杆21的另一端部与承梁27之间连结起来。
在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的情况下,在以曲线行驶时,通过承梁27相对于转向架构架22的旋转,杠杆21借助第2连杆26c以支点23为中心旋转。而且,通过杠杆21的以支点23为中心的旋转,借助第1连杆26a、26b和轴箱25a、25b使前后的车轮轴24a、24b分别以预定的转向角转向。
在搭载了该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的、例如以电机为驱动源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中,在如图13的黑色箭头所示进行了转向的情况下,齿轮装置、单元制动器难以应对车轮轴的旋转。
因而,作为搭载了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与以马达为驱动源的普通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相比,期望如图13所示,用在没有齿轮装置而是具有盘形制动器28因而容易进行应对的利用线性感应马达29行驶的 线性车辆中。
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上述例子,只要是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当然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转向架;12a前侧的车轮轴;12b后侧的车轮轴;21杠杆;22转向架构架;23支点;24a、24b车轮轴;26a、26b第1连杆;26c第2连杆。
Claims (4)
1.一种铁道车辆用转向架中的转向装置的转向方法,该转向装置用于使在车辆行进方向一前一后配置的两根车轮轴相对于构成分别配置于铁道车辆的车辆行进方向前部和后部的双轴转向架的转向架构架按照意图地转动,该铁道车辆用转向架中的转向装置的转向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如下范围内进行转向,该范围为:在将车辆行进方向一前一后分别配置的双轴转向架的、车辆行进方向前侧的第1、3车轮轴的转向角α1作为横轴、将车辆行进方向后侧的第2、4车轮轴的转向角α2作为纵轴、将向心转向角作为原点的坐标系下,由α1=α2、α2=向心转向角、以及将在所述转向角α2为向心转向角的情况下使所述转向角α1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35.3%所得到的值、和在所述转向角α1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30%的情况下使所述转向角α2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8.8%所得到的值连结而成的直线所围成的范围内的、排除了α1=α2的直线的范围,
或者,
在如下范围内进行转向,该范围为:在将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作为横轴、将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作为纵轴、将向心转向角作为原点的坐标系下,由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向心转向角、以及将在第2、3车轮轴为向心转向角的情况下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39.3%所得到的值、和在使第1、4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了30%的情况下使第2、3车轮轴与向心转向角相比增加10.8%所得到的值连结而成的直线所围成的范围内的、排除了第1、4车轮轴的转向角=第2、3车轮轴的转向角的直线的范围。
2.一种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是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方法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是如下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构成为使用连杆使车辆行进方向前部和后部的车轮轴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范围内转向。
3.一种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该铁道车辆用转向架设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
4.一种铁道车辆用线性转向架,其特征在于,
该铁道车辆用线性转向架设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35284 | 2011-10-26 | ||
JP2011235284 | 2011-10-26 | ||
PCT/JP2012/063037 WO2013061641A1 (ja) | 2011-10-26 | 2012-05-22 |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操舵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台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0329A CN103930329A (zh) | 2014-07-16 |
CN103930329B true CN103930329B (zh) | 2017-05-24 |
Family
ID=4816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2839.9A Active CN103930329B (zh) | 2011-10-26 | 2012-05-22 |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和装置以及转向架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88293B2 (zh) |
EP (1) | EP2772406B1 (zh) |
JP (1) | JP5765432B2 (zh) |
KR (1) | KR101580420B1 (zh) |
CN (1) | CN103930329B (zh) |
AU (2) | AU2012329458B2 (zh) |
CA (2) | CA2853215C (zh) |
TW (1) | TWI466791B (zh) |
WO (1) | WO20130616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03542B2 (en) * | 2013-08-08 | 2016-08-02 | Mammoet Usa South, Inc. | Rail car |
JP6577834B2 (ja) * | 2015-10-29 | 2019-09-18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用操舵台車 |
JP6506677B2 (ja) * | 2015-10-29 | 2019-04-24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用操舵台車 |
FR3046125B1 (fr) * | 2015-12-28 | 2019-05-31 |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 Vehicule ferroviaire avec bogie a essieux orientables |
US10427697B2 (en) * | 2017-07-04 | 2019-10-01 | Nordco Inc. | Rail pressure adjustment assembly and system for rail vehicles |
JP7406088B2 (ja) * | 2020-02-13 | 2023-12-27 |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用台車、及びその台車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
WO2022077077A1 (pt) * | 2020-10-14 | 2022-04-21 | Rodrigues De Lima Neto Manoel | Truck ferroviário radial passivo por longeirões móveis, roletes e trilhos de roletes e rodeiros com roda liv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32816B1 (zh) * | 1970-11-13 | 1974-09-03 | ||
JPS5213161B2 (zh) | 1972-07-27 | 1977-04-12 | ||
JPS6394079U (zh) * | 1986-12-04 | 1988-06-17 | ||
FR2609677B1 (fr) * | 1987-01-16 | 1991-12-27 | Regie Autonome Transports | Vehicule ferroviaire a quatre essieux orientes par rapport a la caisse |
JPS6394079A (ja) | 1987-05-29 | 1988-04-25 | Hitachi Ltd | トルワ制御装置 |
FR2624081A1 (fr) * | 1987-12-03 | 1989-06-09 | Alsthom | Vehicule a essieux orientables |
JP3020638B2 (ja) | 1991-03-27 | 2000-03-15 |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軸箱支持剛性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CH690032A5 (fr) * | 1994-07-13 | 2000-03-31 | Vevey Technologies Sa | Procédé de réglage de l'orientation des dispositifs de roulement à roues orientables d'un ensemble roulant sur rail et ensemble roulant utilisant ce procédé. |
US5555816A (en) * | 1995-03-06 | 1996-09-17 | M-K Rail Corporation | Self steering railway truck |
JPH08295235A (ja) * | 1995-04-28 | 1996-11-12 | Kinki Sharyo Co Ltd | 鉄道車両の台車の操舵方法とその装置 |
JP3254137B2 (ja) | 1995-08-14 | 2002-02-04 |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 列車の輪軸の支持方法と、これを用いた鉄道車両及び列車 |
JPH09226576A (ja) * | 1996-02-28 | 1997-09-02 | Hitachi Ltd |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車輪軸操舵装置 |
JP3448445B2 (ja) | 1997-01-17 | 2003-09-22 |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操舵装置 |
DE19861086B4 (de) * | 1998-06-13 | 2004-04-15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Verfahren zur Achsausrichtung bei Schienenfahrzeugen |
US6227122B1 (en) * | 1998-08-20 | 2001-05-08 | Amsted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Side frame-bolster interface for railcar truck assembly |
JP2000272514A (ja) * | 1999-03-29 | 2000-10-03 | West Japan Railway Co | 鉄道車両用台車の操舵方法と装置 |
WO2006075756A1 (ja) * | 2005-01-17 | 2006-07-20 |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自己操舵台車 |
DE102006025773A1 (de) * | 2006-05-31 | 2007-12-06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s aktiven Fahrwerks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
JP4840100B2 (ja) * | 2006-11-20 | 2011-12-21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用台車 |
AT505488A2 (de) * | 2007-06-19 | 2009-01-15 | Siemen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Verfahren zur minimierung von laufflächenschäden und profilverschleiss von rädern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
EP3081451B1 (en) * | 2007-09-21 | 2020-08-12 |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 Steerable truck for a railway car, a railway car, and an articulated car |
JP5010628B2 (ja) * | 2009-02-20 | 2012-08-29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低床式車両 |
EP2371656A1 (de) * | 2010-03-29 | 2011-10-05 | Siemens AG Österreich | Schienenfahrzeug mit variabler Achsgeometrie |
JP6185727B2 (ja) * | 2013-03-06 | 2017-08-23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平行カルダン駆動方式の操舵台車 |
-
2012
- 2012-05-22 WO PCT/JP2012/063037 patent/WO201306164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5-22 JP JP2013540679A patent/JP576543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5-22 AU AU2012329458A patent/AU2012329458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2-05-22 KR KR1020147011867A patent/KR10158042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5-22 EP EP12843168.1A patent/EP2772406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5-22 CA CA2853215A patent/CA2853215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5-22 CA CA2931477A patent/CA2931477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5-22 US US14/352,348 patent/US968829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5-22 CN CN201280052839.9A patent/CN103930329B/zh active Active
- 2012-05-29 TW TW101119117A patent/TWI46679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6
- 2016-04-26 AU AU2016202628A patent/AU2016202628B2/en not_active Ceas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61641A1 (ja) | 2013-05-02 |
EP2772406A1 (en) | 2014-09-03 |
CA2853215A1 (en) | 2013-05-02 |
US20140261062A1 (en) | 2014-09-18 |
AU2012329458B2 (en) | 2016-05-12 |
EP2772406B1 (en) | 2017-01-04 |
JP5765432B2 (ja) | 2015-08-19 |
KR101580420B1 (ko) | 2015-12-28 |
CA2931477A1 (en) | 2013-05-02 |
CN103930329A (zh) | 2014-07-16 |
CA2931477C (en) | 2017-07-18 |
CA2853215C (en) | 2016-10-25 |
EP2772406A4 (en) | 2015-11-11 |
AU2012329458A1 (en) | 2014-05-22 |
TW201317152A (zh) | 2013-05-01 |
TWI466791B (zh) | 2015-01-01 |
AU2016202628B2 (en) | 2017-02-23 |
AU2016202628A1 (en) | 2016-05-19 |
KR20140074372A (ko) | 2014-06-17 |
JPWO2013061641A1 (ja) | 2015-04-02 |
US9688293B2 (en) | 2017-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30329B (zh) |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转向方法和装置以及转向架 | |
CA2700216A1 (en) | Steerable truck for a railway car, a railway car, and an articulated car | |
CN112867667B (zh) | 具有两个后轮的骑鞍式机动车辆 | |
CN103241258A (zh) | 一种转向架构架 | |
WO2019130600A1 (ja) | 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 |
JP5512108B2 (ja) | 鉄道車両用操舵台車及び鉄道車両、連接車両 | |
EP2184214B1 (en) | Self-steering platform car | |
KR101288526B1 (ko) | 철도차량용 윤축 조향장치 | |
CN109204455A (zh) | 转向车架 | |
JP5267857B2 (ja) | 鉄道車両用3軸操舵台車及び鉄道車両 | |
CN102717811A (zh) | 置有均衡梁的机车三轴转向架 | |
CN208897166U (zh) | 转向车架 | |
CN105183985A (zh) | 货车前轮摆振系统横向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设计方法 | |
JP5500012B2 (ja) | 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制御方法 | |
KR101635680B1 (ko) | 저상 관절 차량용 조향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저상 관절 차량 | |
CN101612944B (zh) | 火车车厢转向架 | |
CN201419712Y (zh) | 火车车厢转向架 | |
JP5935832B2 (ja) | 鉄道車両 | |
JP2014204542A (ja) | 車両の駆動制御装置 | |
KR101372444B1 (ko) | 차체와 대차간 선회각 연동 철도차량용 조향 및 틸팅대차 구조 | |
JP2017024580A (ja) | 鉄道車両の台車装置 | |
JP2002293235A (ja) | 車両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