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2203B -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2203B
CN103922203B CN201410007713.0A CN201410007713A CN103922203B CN 103922203 B CN103922203 B CN 103922203B CN 201410007713 A CN201410007713 A CN 201410007713A CN 103922203 B CN103922203 B CN 103922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car
elevator
running
floor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77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2203A (zh
Inventor
伊村优一
中村贤
落合幸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2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2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2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2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通过运行。该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具有:通过运行控制部分,其指示该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呼叫判断部分,其判断是否发生了门厅侧呼叫;以及变化判断部分,其判断前一次停靠的楼层处的电梯轿厢内载重量与该电梯轿厢当前停靠的楼层处的电梯轿厢内载重量之间有无实质性的变化。在该变化判断部分判断为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时,在呼叫判断部分判断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了与该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时,通过运行控制部分指示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

Description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电梯的通过运行控制。
背景技术
轿厢满载时的通过运行是电梯运行控制中的一种。通过运行是在乘客的重量例如达到了载重量阈值的80%左右时,判断为电梯轿厢处于不能进一步上乘客的状态,使电梯轿厢不停靠新发生的会导致乘客增加的门厅侧呼叫,而只停靠让乘客下电梯的轿厢呼叫的方式(通过运行方式)。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已经乘不下更多乘客的状态下进行满载通过运行,能够防止电梯在各个楼层进行无谓的停靠,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可是,例如在电梯轿厢内乘有坐轮椅乘客或者装载有低密度的货物的场合,由于占用了电梯轿厢内很大的面积,所以电梯轿厢内无法乘入新的乘客。此时,由于装载重量没有超过阈值,因此不能进行满载通过运行,从而导致电梯的运行效率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将电梯轿厢停靠电梯门厅前的装载重量存储在存储装置内,并且具有将电梯轿厢行驶到电梯门厅时的装载重量与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装载重量进行比较,在装载重量没有发生变化时使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的负载比较装置,该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在不测定电梯轿厢内的占用密度的情况下,发出进行满载通过运行的指令。
由此,即便在负载具有富裕量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通过运行,因此能够避免电梯轿厢在虽然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具有富裕量但电梯轿厢内已经乘不下新的乘客的情况下停靠各个楼层,从而能够避免电梯的运行效率下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15833号公报。
一般来说,通过运行方式无法运送电梯门厅侧的乘客,因此会导致电梯运行效率下降。因此,在电梯轿厢的负载量还有富裕量时,优选尽可能避免进行不必要的通过运行。
此外,例如在不打算乘坐电梯的孩子在玩耍时按压了门厅侧的按钮的场合,或者在门厅侧的乘客按压门厅侧的按钮后改变了主意而改走楼梯等的场合,在门厅侧会生成呼叫。此后,虽然乘客已经离开电梯门厅,或者进行了呼叫的乘客已经不在电梯门厅,但电梯轿厢依旧会停靠该电梯门厅。此时,由于电梯轿厢停靠前的载重量和停靠后的载重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会错误地进行满载通过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通过运行控制。
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优选构造成如下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进行通过运行控制,使得电梯轿厢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发生了门厅侧呼叫的楼层,并使该电梯轿厢直达由轿厢侧呼叫指定的楼层,所述电梯运行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该电梯轿厢前一次停靠的楼层与该电梯轿厢当前停靠的楼层之间电梯轿厢内载重量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的情况下,并且从当前的楼层出发后的一定时间内发生了与该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时,对该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控制。
根据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具有:通过运行控制部分,其指示该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呼叫判断部分,其判断是否发生了门厅侧呼叫;以及变化判断部分,其判断前一次停靠的楼层处的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与该电梯轿厢当前停靠的楼层处的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之间有无实质变化,在该变化判断部分判断为没有实质变化,并且该呼叫判断部分判断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了与该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时,该通过运行控制部分指令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通过运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电梯轿厢和门厅楼层构成的电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块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例的电梯运行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一实施例的由数码摄像机拍摄的电梯轿厢内地面的概念图。
图5是从一实施例的电梯门厅侧观察到的光传感器及其照射状况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梯轿厢,102:轿厢侧呼叫按钮,103:摄像机,104:负载传感器,105:通信线,106:通信装置,11:电梯控制装置,112:存储器,12:门厅侧呼叫按钮,P1轿厢内的乘客,P2:门厅侧的乘客,12’:门厅侧呼叫,102’:轿厢侧呼叫,104’:负载值,203:呼叫判断部分,204:负载值控制部分,205: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6:通过运行判断部分,208:通常运行控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对由电梯轿厢和门厅楼层构成的电梯系统进行说明。该电梯系统主要由电梯轿厢10、电梯控制装置11以及设置在门厅楼层的电梯门厅内的门厅侧呼叫按钮12A~12C(统称为“12”)构成。
电梯轿厢10通过吊索107悬吊在升降通道内,在该电梯轿厢10内设置有轿厢侧呼叫按钮102以及摄像机103,在电梯轿厢10的下部设置有检测电梯轿厢内负载的负载传感器104。轿厢侧呼叫按钮102的信号(呼叫信息)经由轿厢呼叫通信装置106转发到电梯控制装置11。此外,负载传感器104的检测信号(负载值)经由通信线105转发到电梯控制装置11。
电梯控制装置11根据来自轿厢侧呼叫按钮102的信号和来自门厅侧呼叫按钮12的信号(呼叫信息)对电梯轿厢10进行运行控制,以实现最佳的运行效率。电梯控制装置11还根据来自负载传感器104的检测信号进行电梯轿厢的通过运行控制。例如,在负载传感器104检测到电梯轿厢10的额定载重量(例如1000kg的80%即800kg)以上的重量时,电梯控制装置11进行通过运行控制。
电梯控制装置11的输出信号被转发到未图示的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以便通过该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对电梯轿厢10进行升降控制。
电梯控制装置11是一种电子计算机,具有存储器112以及执行程序的未图示的处理器,存储器112存储由负载传感器104检测到的负载值。此外,处理器通过执行程序来进行所述通过运行控制。
图2是电梯控制装置的控制块图。
电梯控制装置11具有呼叫判断部分203、负载值控制部分204、存储器112、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以及通常运行控制部分208。在此,除了存储器112以外,其他各个部分的功能均通过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
负载值控制部分204将负载传感器104检测到的负载值104’转发给存储器112。存储器112存储预先确定的额定载重值和由负载传感器104检测到的负载值104’。
呼叫判断部分203将来自门厅侧呼叫按钮12的门厅侧呼叫12’和来自轿厢侧呼叫按钮102的轿厢侧呼叫102’作为输入,判断是来自门厅侧的呼叫还是来自轿厢侧的呼叫,在判断为是来自门厅侧的呼叫时,判断发生了呼叫的楼层。
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判断从电梯轿厢前一次停靠时开始负载值是否发生了变化。由于前一次停靠时的负载值存储在存储器112内,因此将前一次的负载值从存储器112读出并将其与本次停靠时检测到的负载值104’进行比较,当出现了规定值以上的差时,判断为负载值发生了变化。
在根据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的负载变化的判断结果判断为负载没有发生变化时,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向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出指令,使得进行不停靠呼叫层的通过运行(通过运行模式)。通常运行控制部分208向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出停靠呼叫层的通常运行(通常运行模式)的指令。
以下,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电梯的运行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假定在A层的门厅侧呼叫按钮12A发生了门厅呼叫12’,电梯轿厢到达该楼层,在乘客P1乘入电梯轿厢10后,电梯门关闭(上电梯完成)(S301)。此时,电梯轿厢10内部处于心理上的满载状态(即处于门厅侧乘客P2不愿意乘入电梯轿厢10的满载状态)。此外,假定B层的门厅侧乘客P2通过操作门厅侧呼叫按钮12B而进行了门厅呼叫。
乘客P1乘入电梯轿厢10后,负载传感器104检测电梯轿厢的负载值104’,并经由通信线105将其转发给电梯控制装置11。负载值控制部分204将接收到的负载值104’存储在存储器112中(S302)。
此后,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判断接收到的负载值104’是否达到了电梯轿厢10的额定载重量的80%以上(S303)。当该判断结果表示达到了80%以上时,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向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出进入通过运行模式的指令(S309)。电梯轿厢移动到最近的轿厢呼叫楼层(S62)。另一方面,当该判断结果表示未达到80%以上时,通常运行控制部分208向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出进入通常运行模式的指令,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使电梯轿厢移动到最接近的发生了门厅呼叫12’的楼层(S61)。
在停靠最邻近的呼叫楼层(B层)后,电梯轿厢门打开,接着,电梯门在位于该楼层的电梯门厅的乘客P2乘不上电梯轿厢10的情况下关闭(S304)。此后,与上述场合一样,负载传感器104检测电梯轿厢的负载值104’,并经由通信线105将其转发到电梯控制装置11。负载值控制部分204将接收到的负载值104’存储在存储器112中(S305)。
并且,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判断接收到的负载值104’是否达到了电梯轿厢10的额定载重量的80%以上(S306)。在判断的结果表示达到了80%以上时,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向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出进行通过运行模式的指令(S309)。另一方面,在判断的结果表示未达到80%以上时(S306为No),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将前一次检测到而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负载值与本次检测到的负载值进行比较(S307)。在该比较的结果表示负载值不一致时(也就是有乘客上下了电梯时),通常运行控制部分208发出进行通常运行模式的指令,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使电梯轿厢移动到最近的楼层(S63)。
另一方面,在比较的结果表示负载值相一致时(也就是没有乘客上下电梯时),呼叫判断部分203确认没能乘上电梯的乘客P2等是否在电梯离开B层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了与电梯轿厢从最后停靠层出发后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也就是门厅侧的呼叫按钮12B进行了再次登记)(S308)。在该确认的结果表示没有相同方向的门厅侧呼叫时,通常运行控制部分208发出进行通常运行模式的指令(S63)。
在确认结果表示有相同方向的门厅侧呼叫时,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向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出进行通过运行模式的指令(S62)。
需要说明的是,由通过运行判断部分206进行的错过电梯的判断可以设置成在检测到门厅侧乘客错过了1次或者多次电梯后,将通过运行的指令发送给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其结果是,例如即使C层的呼叫按钮12C生成了呼叫,也优先停靠轿厢呼叫102而不停靠C层。该通过运行持续到存储在存储装置112内的电梯轿厢10的负载传感器的值中的前一次的负载值与本次的负载值之间产生了有意义的差为止。在产生了有意义的差时(有乘客上下了电梯时),由呼叫判断部分203进行控制,使得电梯轿厢10同时还响应门厅侧的呼叫12’。在此之前,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向电梯基本控制装置发出进行通过运行的指令。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用于解决如下问题:在VIP乘坐在电梯轿厢10内等场合,也就是在电梯轿厢10内乘有不希望与其他人一起乘坐电梯的乘客的场合下,如果在各个楼层停靠,会导致运行效率下降。
此时,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将存储在存储装置112内的前一次检测到的负载值与负载传感器104检测到的当前的负载值进行比较,在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判断为两者之间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差,并且呼叫判断部分203检测到与轿厢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由门厅侧呼叫按钮12进行的门厅侧呼叫12’时,由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向未图示的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发送通过运行的指令。此时,无论电梯轿厢的负载值是否达到规定值以上,均进行通过运行。
在由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进行错过电梯的判断时,在检测到门厅侧乘客错过了1次或者多次电梯的情况下,从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将通过运行的指令发送给电梯基本运行控制装置。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由负载传感器104检测到的负载值来判断电梯轿厢10的载重量的变化。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电梯轿厢10的顶棚附近设置摄像机103,通过电梯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对该摄像机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解析,计算电梯轿厢10的地板占用面积的变化,由此能够取代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来测定电梯轿厢10的载重量的变化。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通过电梯控制装置10的处理器对由摄像机103获取的电梯轿厢内的图像401进行霍夫变换处理,测定圆形(P1-A~P1-C)的数目(也就是电梯轿厢内的人数),根据该数目的变化来测定乘客人数的变化。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在轿厢侧电梯门42和门厅侧电梯门43之间设置光学传感器44,通过该光学传感器44来测定出入电梯轿厢10的乘客人数的变化,由此能够测定出乘客人数的变化。
针对上述测得的电梯轿厢10内的乘客人数的变化,与通过负载变化判断部分205进行判断的场合一样,在判断为有变化时,利用通常运行控制部分208进行控制,在判断为没有变化时,利用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进行控制。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负载传感器104来掌握电梯轿厢10的载重量的变化。
而在第四实施例中,以下述方法来取代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使用设置在图4的轿厢侧电梯门42和门厅侧电梯门43之间的光学传感器44的检测信号和图5所示的设置在门厅侧电梯门上部的光学传感器501的检测信号,能够检测到乘客上下电梯(电梯轿厢内的人数的变化)。光学传感器501检测其照射区域503内是否有人存在。
也就是说,人数变化判断部分(与负载变化判断部分相对应)在根据来自安装在电梯门之间的光学传感器44的信号先检测到人,并在之后根据来自电梯门上部的光学传感器501的信号检测到人时,判断为电梯轿厢内的一个乘客下了电梯。相反,在根据来自光学传感器501的信号先检测到人后再根据来自光学传感器44的信号检测到人时,判断为电梯轿厢内增加了一个乘客。如此,能够测定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人数的变化。如上所述,能够在判断为电梯轿厢内的人数没有变化时,利用通过运行控制部分206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除了检测电梯轿厢的载重量的变化和人数变化之外,还检测被判断为不乘电梯的门厅侧乘客在电梯轿厢出发后有无再次生成门厅侧呼叫,由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通过运行,能够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例如,在门厅侧发生了恶作剧呼叫时,由于电梯门厅内没有乘客,因此在电梯轿厢出发后不会生成门厅侧呼叫,因此可以排除因恶作剧呼叫而发生误判断,能够防止不必要的通过运行。此外,由于不根据负载的绝对值进行判断,而能够进行基于在场乘客判断的通过指令,因此能够适当进行通过运行。

Claims (4)

1.一种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进行通过运行控制,使得电梯轿厢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发生了门厅侧呼叫的楼层,并使该电梯轿厢直达由轿厢侧呼叫指定的楼层,所述电梯运行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该电梯轿厢前一次停靠的楼层与该电梯轿厢当前停靠的楼层之间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的情况下,并且从当前的楼层出发后的一定时间内在该当前的楼层处发生了与该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时,对该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具有:
通过运行控制部分,其指示该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
呼叫判断部分,其判断是否发生了门厅侧呼叫;以及
变化判断部分,其判断前一次停靠的楼层处的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与该电梯轿厢当前停靠的楼层处的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之间有无实质变化,
在该变化判断部分判断为没有实质变化时,并且该呼叫判断部分判断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了与该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时,该通过运行控制部分指示电梯轿厢进行通过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化判断部分通过对设置在该电梯轿厢内的负载传感器检测到的前一次的负载值和本次的负载值进行比较来判断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的变化,
或者通过对由设置在该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获取的、该电梯轿厢内的图像进行处理并算出人数,从而判断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的变化,
或者通过检测由设置在电梯轿厢门或者门厅楼层侧的光传感器检测到的、上下该电梯轿厢的人数变化来判断该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电梯运行控制装置具有通常运行控制部分,其指示该电梯轿厢进行停靠在发生了呼叫的楼层处的通常运行,
在该变化判断部分判断为没有实质变化时,并且该呼叫判断部分判断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发生与该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门厅侧呼叫时,该通常运行控制部分指示该电梯轿厢进行通常运行。
CN201410007713.0A 2013-01-11 2014-01-08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Active CN1039222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3285A JP6125842B2 (ja) 2013-01-11 2013-01-11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装置
JP2013-003285 2013-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2203A CN103922203A (zh) 2014-07-16
CN103922203B true CN103922203B (zh) 2015-10-21

Family

ID=5114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7713.0A Active CN103922203B (zh) 2013-01-11 2014-01-08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25842B2 (zh)
CN (1) CN103922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6088A (zh) * 2015-06-22 2015-09-02 南通三洋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轿厢超载保护装置
WO2018109257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call controller
US11242225B2 (en) * 2018-03-15 2022-02-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Adaptive elevator door dwell time
CN108975103A (zh) * 2018-09-28 2018-12-11 珠海大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
JP6889870B2 (ja) * 2019-05-30 2021-06-1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10371810B (zh) * 2019-07-18 2021-10-01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利用率实时计算系统
CN110654953A (zh) * 2019-08-23 2020-01-07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升降机光控检测人数机电连锁安全限制系统
CN111086929B (zh) * 2020-03-19 2020-07-0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升降梯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9634B (zh) * 2021-12-29 2024-03-22 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电梯架构、电梯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1092A (zh) * 2007-05-22 2008-11-2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9102A (en) * 1968-06-26 1970-07-0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utomatic cancellation of false calls
JPS542460B2 (zh) * 1973-12-12 1979-02-07
JPH06115833A (ja) * 1992-10-06 1994-04-2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02332171A (ja) * 2001-05-09 2002-11-2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10111444A (ja) * 2008-11-04 2010-05-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乗場呼び登録管理装置
JP2010254402A (ja) * 2009-04-22 2010-11-11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1092A (zh) * 2007-05-22 2008-11-2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33641A (ja) 2014-07-24
CN103922203A (zh) 2014-07-16
JP6125842B2 (ja)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2203B (zh) 电梯运行控制装置
EP3578492B1 (en) Conveyance system data transfer
CN105074601B (zh) 自动输送车和自动输送车系统
CN103803388B (zh) 电梯的乘坐检测系统
CN105819289A (zh) 电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4444677A (zh) 一种避免儿童单独乘坐电梯的安全控制装置
CN108083040B (zh) 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器
CN104395219B (zh) 电梯的控制系统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JP6321245B1 (ja) エレベータ保守作業支援システム
CN106829660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和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EP2907783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an elevator car
JP497301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CN107572321A (zh) 增容提速高运力乘客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87675A (zh) 电梯维护检查系统
JP5882418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利用する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207346922U (zh) 增容提速高运力乘客电梯
JP6404406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559860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1131997A (ja)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方法
WO2014141366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411415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205257685U (zh) 一种应用于电梯满载直驶的控制系统
CN103359570A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7304016A (zh) 电梯照明系统以及电梯装置
CN110785366B (zh) 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47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947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