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0480B - 污泥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泥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10480B CN103910480B CN201310170769.3A CN201310170769A CN103910480B CN 103910480 B CN103910480 B CN 103910480B CN 201310170769 A CN201310170769 A CN 201310170769A CN 103910480 B CN103910480 B CN 1039104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sludge
- axle
- inner space
- 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边搅拌一边输送污泥、提高了干燥效率的污泥干燥装置。污泥干燥装置(10),由搅拌输送机构(20)一边搅拌以及输送污泥一边使其干燥,该搅拌输送机构(20)包括旋转的轴(21)与设置于轴(21)的具有扇形形状的多列桨片(22)。桨片(22)围绕通过桨片(22)的中心并与轴(21)的中心轴相交的假想轴倾斜,并且多列桨片(22)中包含法线方向互不平行的多个桨片(2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搅拌以及输送污泥一边使其干燥的污泥干燥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污泥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一边搅拌一边输送污泥而使其干燥的污泥干燥装置众所周知。在这种污泥干燥装置中,为了污泥的搅拌以及输送,利用在轴上设有多列桨片(叶片)的搅拌输送机构。通过轴旋转,设置于轴的桨片也围绕轴旋转,由此,被供给到轴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侧的污泥一边被搅拌一边向轴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被输送。
该轴为中空的,各列桨片也形成为中空的。轴的内部空间与桨片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从轴的内部空间的一端侧供给水蒸气,从另一端侧排出水蒸气或者冷凝水。被供给到轴的内部空间的水蒸气也从轴的内部空间向桨片的内部空间流通而排出。
通过该搅拌输送机构,轴以及桨片的表面变热。污泥一边被搅拌一边与轴和/或桨片接触,由此变热,污泥中所含的水分蒸发。由此,污泥在由搅拌输送机构输送的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而干燥。通过这样向轴以及桨片的内部供给热源而使污泥干燥的方式被称为间接加热方式,排气量小、低动力,有利于节能。
作为与本申请发明相关联的技术,有以下的技术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04460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28725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6-46137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污泥干燥装置(间接式水蒸气加热式污泥干燥装置)的搅拌输送机构中,在要干燥的污泥为粘性高的有机性污泥的情况下,产生污泥附着于轴和/或桨片这样的问题。当污泥附着于轴和/或桨片时,向污泥整体的导热速度下降,干燥效率下降。甚至有时污泥堆积于多列桨片之间,搅拌输送机构作为整体变成一根圆棒状,导致无法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一边搅拌一边输送污泥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提高干燥效率。
本发明的污泥干燥装置,由搅拌输送机构一边搅拌以及输送污泥一边使其干燥,该搅拌输送机构包括旋转的轴与设置于所述轴的具有扇形形状的多列桨片,其中,所述多列桨片中的至少一部分,围绕通过所述至少一部分桨片的中心而与所述轴的中心轴相交的假想轴倾斜,并且所述多列桨片中包括法线方向互不平行的多个桨片。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有多列桨片的轴旋转,相邻的桨片彼此之间的空间体积增减,所以促进了污泥从桨片之间的空间挤出或者进入该空间的动作,由此,能够防止污泥向桨片和/或轴附着而提高干燥效率。另外,在桨片不是平面状的情况下,通过使其近似于平面形状,能够确定其法线方向。
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所述假想轴也可以与所述轴的中心轴垂直。根据该结构,通过轴的旋转,桨片能够高效地发挥输送作用或返回作用。
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所述假想轴也可以与所述至少一部分桨片平行。根据该结构,桨片的面变为与轴的中心轴垂直,通过轴的旋转,桨片能够高效地发挥输送作用或返回作用。
另外,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多个所述桨片中的一部分向以所述假想轴为中心的一个旋转方向倾斜;多个所述桨片中的另一部分向与以所述假想轴为中心的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根据该结构,存在通过轴的旋转而向输送方向输送污泥的桨片与通过轴的旋转使污泥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的桨片,所以能够提高污泥的搅拌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所述污泥输送机构也可以,在同一列中具有多个所述桨片,并具有:同一列的所述多个桨片全部以所述假想轴为中心向同一旋转方向倾斜的列;和同一列的所述多个桨片以所述假想轴为中心向互不相同的旋转方向倾斜的列。
通过该结构,存在:在同一列具有通过轴的旋转向输送方向输送污泥的输送桨片和通过轴的旋转使污泥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的返回桨片的搅拌列;和在同一列仅具有输送桨片的输送列或者在同一列仅具有返回桨片的返回列,所以能够提高污泥的搅拌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所述轴具有从其延伸方向的一端连通至另一端、用于使热介质通过的轴内部空间;所述桨片具有与所述轴内部空间连通的桨片内部空间;所述轴内部空间与所述桨片内部空间在所述桨片的中央位置连通。
根据该结构,桨片内部空间在桨片的中央位置与轴内部空间相连通,所以桨片能够一边确保桨片内部空间与轴内部空间的连通,一边将相对于轴以任意角度倾斜的桨片相对于轴进行安装。
另外,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所述桨片内部空间与所述轴内部空间也可以通过双层管连通,所述双层管的内侧使所述热介质从所述轴内部空间向所述桨片内部空间流通,外侧使所述热介质从所述桨片内部空间向所述轴内部空间流通。
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出使热介质从轴内部空间向桨片内部空间流通的供给路径与使热介质从桨片内部空间向轴内部空间流通的排出路径,所以能够高效地向桨片内部空间供给热介质。另外,以外侧为排出路径,所以在向桨片内部空间供给的热介质为水蒸气的情况下,即使在桨片内部空间内该水蒸气的温度下降而变为液体的情况下,也不会使该液体向供给路径逆流,能够通过供给路径的外侧回收。
另外,在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中,所述桨片内部空间与所述轴内部空间也可以通过供给管和排出管而连通,所述供给管为从所述轴内部空间通向所述桨片内部空间的供给路径,所述排出管与所述供给管平行地设置、并成为从所述桨片内部空间通向所述轴内部空间的排出路径。
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分出使热介质从轴内部空间向桨片内部空间流通的供给路径与使热介质从桨片内部空间向轴内部空间流通的排出路径,所以能够高效地向桨片内部空间供给热介质。
另外,优选:上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搅拌输送机构;所述多个搅拌输送机构配置成,在所述轴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桨片之间存在相邻的其他所述搅拌输送机构的桨片。
根据该结构,位于搅拌输送机构的桨片之间的污泥由相邻的其他的搅拌输送机构的桨片搅拌,所以搅拌效率提高。
优选:所述多个搅拌输送机构的所述轴的转速互不相同。根据该结构,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的桨片与另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的桨片之间的距离变化,能够对污泥施加不均匀的力,所以污泥从桨片剥离的剥离性提高。
优选: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之下设有污泥接受部;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的排出侧,设有能够调节从所述污泥接受部立起的高度的污泥堰。根据该结构,能够调整排出的干燥污泥的含水率。
本发明的另外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包括:上述污泥干燥装置;向所述污泥干燥装置供给污泥的污泥供给机构;和从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将干燥了的污泥排出的污泥排出机构。优选:污泥干燥系统还包括用于在对从所述污泥干燥装置排出的循环气体进行加热后使其返回到所述污泥干燥装置的排气循环机构。优选:污泥干燥系统还包括在返回到所述污泥干燥装置之前对循环气体进行减湿的洗涤方式或者间接式的减湿装置。
根据该污泥干燥系统也一样,通过设有多列桨片的轴旋转,相邻的桨片彼此之间的空间体积增减,由此能够防止污泥向桨片和/或轴附着以提高干燥效率。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有多列桨片的轴旋转,相邻的桨片彼此之间的空间体积增减,由此能够防止污泥的附着以提高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污泥干燥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A-A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B-B剖视图,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左侧的搅拌输送装置的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桨片单元的俯视图,图7(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桨片单元的主视图,图7(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桨片单元的C-C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出调整机构的放大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出调整机构(全开)的图,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出调整机构(半开)的图,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出调整机构(全闭)的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装有换热板的污泥干燥装置的侧视图,图10(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D-D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污泥干燥系统; 10:污泥干燥装置; 11:壳体;
111:污泥供给口; 112:循环气体排出口; 113:循环气体供给口;
114:干燥污泥排出口; 115:壳体盖; 116:底面;
12:轴承; 13:驱动机构; 131:电动机;
132:减速机; 133:链轮; 134:链轮;
135:驱动链; 136:齿轮壳; 1361:齿轮;
20:搅拌输送机构; 21:轴; 210:轴内部空间;
211:蒸气供给口; 212:蒸气排出口; 22:桨片;
220:桨片内部空间; 221:安装基座; 222:螺栓;
223:双层管; 30:排出调整机构; 31:污泥堰;
311:固定堰; 312:可动堰; 313:孔;
314:槽; 32:升降机构; 41:换热板;
411:蒸气供给口; 81:旋风除尘器; 82:减湿塔;
83:减湿塔循环泵; 84:循环风扇; 85:灰尘隔板;
86:预热器; 911~915:循环气管; 916:排气管;
921、922:循环水路; 923:蒸气管; 924:蒸气冷凝水管;
925:减湿塔排水管; 926:减湿塔供水管; 927:蒸气冷凝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表示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例,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具体结构。在本发明的实施时,可以适当采用与各个实施方式相应的具体结构。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污泥干燥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污泥干燥系统100包括污泥干燥装置10。要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10干燥的污泥为经脱水处理后含水率约为80%的脱水污泥。脱水污泥通过污泥干燥装置10干燥,由此变为含水率下降到30%左右的干燥污泥。另外,本发明的污泥干燥系统能够干燥混合有污水的原生污泥、污水消化污泥、有机污泥、无机污泥、其他污泥等各种污泥,能够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和/或各种污泥处理厂。另外,本发明的污泥干燥装置并不是必须使含水率下降到30%左右,只要根据各种用途而使成为处理对象的污泥的含水率下降即可。进而,由本发明的污泥干燥装置处理的污泥也并不限于含水率80%的污泥,含水率比其高的污泥以及含水率比其低的污泥也为本发明的污泥干燥装置的处理对象。
污泥干燥系统100包括污泥干燥装置10、旋风除尘器81、减湿塔82、减湿塔循环泵83、循环风扇84、灰尘隔板85和预热器86。在污泥干燥装置10中,通过壳体11形成有干燥室。在污泥干燥装置10的壳体11上,形成:污泥供给口111,其用于向干燥室供给污泥;和干燥污泥排出口114,其用于从干燥室将干燥后的污泥排出。另外,在污泥干燥装置10的壳体11上,形成有:循环气体供给口113,其用于向干燥室供给循环气体;和循环气体排出口112,其用于使加湿后的循环气体从干燥室排出。
由污泥干燥装置10处理的污泥由向污泥干燥装置供给污泥的污泥供给机构从污泥供给口111向干燥室内供给,在干燥室中除去水分后,从干燥污泥排出口114排出,由污泥排出机构向系统外排出。污泥供给机构可以为输送污泥的污泥传送带和/或上吸污泥的污泥泵,污泥排出机构可以为输送干燥后的污泥的干燥污泥传送带。另外,循环气体从循环气体供给口113向干燥室内供给,包含在干燥室中从污泥蒸发的水蒸气,从循环气体排出口112排出。
从循环气体排出口112排出的循环气体通过循环气管911向旋风除尘器81供给。通过旋风除尘器81除去了杂质的循环气体进而通过循环气管912向减湿塔82供给。循环气体由减湿塔82减湿。另外,蓄积在减湿塔82中的水向循环水路921排出,一部分通过减湿塔排水管925向系统外排出。向循环水路921排出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路921、减湿塔循环泵83以及循环水路922循环而向减湿塔82供给,并从循环气体除去水分。还通过减湿塔供水管926向减湿塔82供水。通过减湿塔82减湿了的循环气体通过循环气管913向循环风扇84输送。循环风扇84使循环气体通过循环气管914向循环方向流动。
在循环风扇84的循环方向的前方设有灰尘隔板85。灰尘隔板85捕获并除去循环气体的尘埃和/或水滴。由灰尘隔板85净化了的循环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循环气管915经由设置于壳体11的循环气体供给口113返回到壳体11内部的干燥室。
在循环气管915上设有预热器86,循环过来的循环气体由预热器86加热后返回到干燥室。循环气体的一部分通过排气管916向污泥干燥系统100的外部排出。包括这些旋风除尘器81、减湿塔82、减湿塔循环泵83、循环风扇84、灰尘隔板85、预热器86以及连接它们的循环气管911~915的结构相当于排气循环机构。这样,通过循环气体将在干燥污泥的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有效地从干燥室排出,使高温低湿的空气返回到干燥室,由此能够促进污泥的干燥。
在污泥干燥装置10的壳体11的内部(干燥室),设有包括轴21和安装于该轴21的多列桨片22的搅拌输送机构20(参照图3)。通过该搅拌输送机构20,污泥一边被搅拌一边从供给侧向排出侧被输送。向搅拌输送机构20供给作为热介质的蒸气,通过其热量加热以干燥一边被搅拌一边被输送的污泥。
在搅拌输送机构20上,形成有供给蒸气的蒸气供给口211以及将蒸气或者冷凝水排出的蒸气排出口212。通过蒸气管923向搅拌输送机构20供给蒸气,从蒸气排出口212通过蒸气冷凝水管924将蒸气或者冷凝水向系统外排出。另外,向蒸气供给口211供给蒸气的蒸气管923也延伸到预热器86,向预热器86供给蒸气。从预热器86排出的蒸气或者冷凝水通过蒸气冷凝水管927向系统外排出。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污泥干燥系统100中,通过污泥供给机构从污泥供给口111向壳体11内供给污泥。向壳体11内供给的污泥由搅拌输送机构20一边搅拌、输送一边加热,污泥所含的水分蒸发。污泥干燥而变为干燥污泥,从干燥污泥排出口114向壳体11外排出,由污泥排出机构向系统外排出。包含从污泥蒸发的水蒸气的循环气体向壳体11外排出,接受减湿、净化、预热的作用而再次返回到壳体11内。
图2、图3、图4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在图3中,将壳体11的正面侧除去而示出其内部结构。进而,图5、图6(a)分别是图3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以下,参照图2~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10详细地进行说明。
污泥干燥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在其内部所具备的2个搅拌输送机构20。壳体1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通过壳体11在其内部形成干燥室。搅拌输送机构20设置于壳体11内部的下方。搅拌输送机构20包括轴21和设置于其周围的多列桨片22。
搅拌输送机构20设置成轴21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1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桨片22旋转,壳体11内的污泥由桨片22一边搅拌一边输送。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污泥从右侧供给后向左输送而从壳体11的左侧排出。
轴21在供给侧以及排出侧两侧贯通壳体11。在从壳体11突出的轴21的一端(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为排出侧),设有将轴21能够旋转地保持的轴承12,在另一端(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供给侧),设有支撑并且旋转驱动轴21的驱动机构13。
轴21为中空的,并且各列桨片22也形成为中空的。轴21的内部空间即轴内部空间210与桨片22的内部空间即桨片内部空间220(参照图7(c))相连通。从轴内部空间210的一端的蒸气供给口211供给作为热介质的水蒸气,从另一端的蒸气排出口212排出水蒸气或者冷凝水。供给到轴内部空间210的水蒸气也从轴内部空间210向各列桨片22的桨片内部空间220流通而排出。
通过这样的水蒸气的流通,轴21以及桨片22的表面变热。污泥一边被搅拌一边与轴21和/或桨片22接触由此变热,由此污泥中所含的水分蒸发。这样一来,污泥在由搅拌输送机构20输送的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而干燥。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污泥干燥装置10的壳体11的上表面右侧,形成有污泥供给口111。在污泥供给口111的左侧形成有循环气体排出口112。在循环气体排出口112的左侧,与两个搅拌输送机构20相对应,设有用于将由壳体11形成的干燥室开放的4列壳体盖115。各列具有2个壳体盖115。通过将壳体盖115打开,能够进行搅拌输送机构20的清洗、修理和/或后述的桨片22的更换。
在壳体11的左侧(排出侧)侧面上形成有循环气体供给口113。另外,在壳体11的排出侧下方,形成有用于将干燥污泥排出的干燥污泥排出口114。壳体11的与搅拌输送机构20相对应的部分的底面116作为接受所输送的污泥的污泥承接部而起作用。底面116与桨片22的形状配合,形成为截面为圆弧形状。本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10具有2个搅拌输送机构20,所以底面116与这2个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的形状配合,截面形成为ω形状(参照图4)。
在各搅拌输送机构20,在圆筒状的轴21的表面安装有多列桨片22。各桨片22具有扇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桨片22的中心角为比180度小的150度(设置于同一列的2个桨片22的左右各片之间的角度为30度)(参照图7(b)),在轴21的各列上安装有2个桨片22。另外,桨片22的中心角根据污泥的粘度等诸多条件,按120~160度(设置于同一列的2个桨片22的左右各片之间的角度为20~60度)选择适当的角度。
2根轴21的端部分别贯通壳体11的侧面,在壳体11的侧面的外侧能够旋转地被支撑。在轴21的供给侧端(图2以及图3的右侧)设有驱动机构13。驱动机构13包括:马达131;使马达131的输出减速的减速机132;设置于减速机132的输出轴的链轮133;从排出侧观察设置于左侧(图2以及图3的上侧)的轴21的端部的链轮134;和架设于马达侧的链轮133与轴侧的链轮134的驱动链135。
驱动机构13还包括设置于齿轮壳136内的齿轮1361。在齿轮壳136内,在2根轴21上分别固定有齿轮1361,齿轮1361连结成能够传递旋转。左侧的轴21的旋转经过其齿轮1361向右侧的轴21的齿轮1361传递,由此2根轴分别向不同的旋转方向旋转。
通过该驱动机构13的结构,马达131的旋转按顺序传递到减速机132、链轮133、驱动链135、链轮134,使左侧的轴21旋转。另外,该左侧的轴21的旋转经由齿轮壳136内的齿轮1361传递到右侧的轴21。在这里,左右的轴21的齿轮1361的齿轮比不是1:1,例如设为4:5。由此,2根轴21分别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从污泥供给口111供给到壳体11内的干燥室的污泥通过搅拌输送机构20的旋转,从供给侧向排出侧被输送,从干燥污泥排出口114排被出。在干燥污泥排出口114的跟前设置包含能够调节高度的污泥堰31的排出调整机构30。越过该污泥堰31的干燥污泥从干燥污泥排出口114被排出。
如图5所示,在各轴21的各列安装2个扇形形状的桨片22。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各桨片22的中心角为150度,设置于同一列的2个桨片22的左右各片之间的角度为30度。另外,如图6所示,各轴21的各列的桨片22的轴2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互相错开,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位于另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在轴21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桨片22之间。
另外,如图5所示,如果将轴21的外周的半径设为r1,将桨片22的外侧的弧的半径设为r2,将2根轴21的中心间距离设为L,则r2+r1<L<2r2成立。根据该结构,在从侧面方向观察时,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与另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部分重叠,但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不会与另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轴21干涉。
如图6所示,桨片22安装成相对于轴21的延伸方向倾斜。即,桨片22的法线方向与轴21的延伸方向不一致。多个桨片22并不是相对于轴21都一样地倾斜。在对该点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7,对桨片2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7(a)、(b)、(c)分别是桨片22的俯视图、主视图、C-C剖视图。图7(a)~(c)都表示安装于轴21的状态的桨片22。
如上所述,桨片22具有有150度的中心角的扇形形状。桨片22经由安装基座221安装于轴21的表面。桨片22相对于安装基座221固定。安装基座221,内侧面具有沿着轴21的表面的形状,外侧面具有沿着桨片22内侧的圆弧的形状的形状,是稍稍弯曲的矩形的板状部件。以下将该桨片22与该安装基座221的组称为“桨片单元”。桨片单元,通过用螺栓222将安装基座221的四角固定于轴21,由此安装于轴21。
在桨片单元安装于轴21的状态下,桨片22围绕通过桨片22的中心而与轴21的中心轴相交的假想轴a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假想轴a与轴21的中心轴垂直地相交,并且与桨片22平行。即,假想轴a与桨片22的中心轴一致,桨片22的中心轴与轴21的中心轴垂直,围绕其中心轴倾斜。
另外,在桨片单元安装于轴21的状态下,桨片22将该假想轴a设为旋转中心,桨片22的法线相对于轴21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倾斜3度。安装基座221与桨片22固定在一起,通过将安装基座221安装于桨片22的预定的安装位置,能够实现这样的桨片22相对于轴21的倾斜。
另外,桨片单元也可以按桨片22的每个倾斜角度而准备多种。某一种类的桨片单元,其桨片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为2度、4度或者这以外的角度。桨片22的倾斜角度为2~10度左右即可,更优选为3~8度左右。桨片22的倾斜角度能够根据污泥的粘性、转速、干燥污泥的目标含水率等诸条件来选择适当的角度。
能够通过用螺栓222将安装基座221固定于轴21而将桨片单元安装于轴21,所以容易将桨片单元从轴21拆卸下来和/或向轴21安装。另外,在桨片22由于使用而磨损的情况下也需要更换桨片22,在该情况下,与例如通过焊接将桨片22固定于轴21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格外容易地更换桨片22。
如上所述桨片22为中空形状,桨片内部空间220与轴内部空间210相连通。桨片内部空间220与轴内部空间210经由双层管223连通。双层管223从轴内部空间210贯通轴21的表面以及安装基座221的中央部分,在桨片22的位置与桨片内部空间220相通。即,在桨片22安装于轴21的状态下,双层管223的轴与桨片22的中心轴a一致。
轴内部空间210内的水蒸气通过双层管223的内管向桨片内部空间220供给,在桨片内部空间220冷却了的水蒸气或者冷却而生成的冷凝水通过双层管223的外管返回到轴内部空间210。在桨片内部空间220,双层管223的内管的高度比外管的高度高。外管的高度与桨片内部空间220的底面的高度一致。当冷却而产生的冷凝水,由于桨片22旋转而沿着桨片内部空间220的底面向桨片内部空间220的中央流动,则内管形成得比桨片内部空间220的底面的高度高,所以冷凝水不会向内管逆流,从外管返回到轴内部空间210。
如上所述,可以准备桨片22的倾斜角度不同的多种桨片单元,而由于在任意的桨片单元中,在其倾斜的旋转中心,轴内部空间210与桨片内部空间220都连通,所以与桨片22的倾斜角度无关,都能够确保轴内部空间210与桨片内部空间220的连通。
即,假如在桨片22的一端侧设置水蒸气的供给路径、在另一端侧设置水蒸气(或者水)的排出路径,则桨片22相对于轴21的倾斜角度受这些供给路径以及排出路径的位置的约束,所以不能实现桨片22相对于轴21的任意的倾斜角度。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内部空间210向桨片内部空间220的水蒸气的供给路径以及从桨片内部空间220向轴内部空间210的水蒸气(或者水)的排出路径都设置于桨片的中央的1个部位,所以能够将利用该供给路径与排出路径的各种倾斜角度的桨片22安装于轴21。
另外,在上述例子的桨片单元中,对下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桨片22固定于安装基座221,不能旋转,可以准备桨片22的倾斜角度不同的多种桨片单元;但桨片22能够相对于安装基座221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旋转,也可以按任意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安装基座221固定。这样一来,能够在1个桨片单元中变更倾斜角度,不需要设置倾斜角度不同的多种桨片单元。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为了使轴内部空间210与桨片内部空间220相连通而使用了双层管223,但也可以并行设置作为从轴内部空间210向桨片内部空间220的供给路径的供给管和作为从桨片内部空间220向轴内部空间210的排出路径的排出管。在该情况下,通过在桨片的中央位置设置供给管和排出管,也能够将各种倾斜角度的桨片22安装于轴21。
接下来对多个桨片22的倾斜方向进行说明。如图6(a)所示,多个桨片22的倾斜方向不是一样的。图6(b)示出从排出侧观察左侧(图4的左侧或者图6(a)的上侧)的轴21从图6(a)的状态旋转了90度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角度都设为3度,但该倾斜角度也可以在所有多个桨片22中不一样。
首先,从排出侧观察对左侧(图4的左侧或者图6(a)的上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进行说明。桨片22在各列各安装2个。分别具有2个桨片22的多列在图6中被分为在桨片22的附图标记中包含“a”的第1组与在桨片22的附图标记中包含“b”的第2组。第1组与第2组,桨片22的安装角度与轴21的旋转方向错开90度。即,各列根据轴21的旋转方向的安装角度而分为2个组。在图6的例子中,从左开始第奇数列为第1组的列,从左开始第偶数列为第2组的列。即,属于第1组的列与属于第2组的列交替地配置。
另外,多个桨片22分为附图标记中包含“l”的第3组与附图标记中包含“r”的第4组。第3组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逆时针倾斜,第4组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顺时针倾斜。即,多个桨片22根据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的旋转方向而分为2个组。
另外,多个桨片22,具有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的旋转方向与同一列的其他的桨片22相同的列和互不相同的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组是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的旋转方向与同一列的其他的桨片22相同的列,第2组是围绕桨片22的中心轴的旋转方向与同一列的其他的桨片22不同的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的轴21从排出侧观察顺时针旋转,所以在附图标记中包含“l”的第3组的桨片22以向输送方向(图6的左向)推污泥的方式进行作用,附图标记中包含“r”的第4组的桨片22以使污泥向返回方向(图6的右向)返回的方式进行作用。以下,将具有输送作用的桨片22称为“输送桨片”,将具有返回作用的桨片22称为“返回桨片”。在附图标记中包含“a”的列的2个桨片22都是输送桨片,或者都是返回桨片,在附图标记中包含“b”的列的2个桨片22,一方为输送桨片,另一方为返回桨片。桨片22al、桨片22ar、桨片22bl、桨片22br都是法线方向与轴2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以下,从供给侧向排出侧,称为第1列、第2列、……。在左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中,第1列具有输送桨片与输送桨片的组(以下,称为“输送列”),第2列具有输送桨片与返回桨片的组(以下,称为“搅拌列”),第3列具有返回桨片与返回桨片的组(以下,称为“返回列”),第4列为包括输送桨片与返回桨片的组的搅拌列,第5列为包括输送桨片与输送桨片的组的输送列,第6列为包括返回桨片与输送桨片的组的搅拌列,以后的列是它们的重复。即,多个桨片22的朝向的组合模式在轴21的延伸方向上以预定的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列周期)重复。另外,该桨片22的倾斜模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可以与污泥的粘度等诸条件相应地设计。
从排出侧观察在右侧(图4的右侧或者图6(a)的下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中,具有与左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同样的结构。即,在右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中,在奇数列与偶数列中桨片22的安装角度也与轴21的旋转方向错开90度。另外,奇数列为同一列的2个桨片22的倾斜方向相同的输送列或者返回列,偶数列为同一列的2个桨片的倾斜方向互不相同的搅拌列。右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多个列从左端的第1列起按顺序为返回列、搅拌列、输送列、搅拌列、返回列、搅拌列,以后以此为重复单位,该重复单位重复。
进而,如果同时观察图6的上下的搅拌输送机构20即在使用状态下如图5所示那样左右并列的2个搅拌输送机构20,则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进入另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之间,左右两侧的桨片22互不相同,所以从供给侧(图6的左侧)开始为输送列、返回列、搅拌列、搅拌列、返回列、输送列、搅拌列、搅拌列、输送列、返回列、搅拌列、搅拌列,以后按此重复。即,左侧的输送列的桨片与右侧的返回列的桨片互相相邻,左侧的返回列的桨片与右侧的输送列的桨片互相相邻。
即,如果将在相邻的桨片之间产生的空间称为搅拌输送空间,则形成该搅拌输送空间的相邻的桨片的法线方向不平行。在由一方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相邻的桨片22形成的搅拌输送空间由于轴21的旋转而逐渐变窄的部位,从该搅拌输送空间推出污泥。在这里另一方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存在,所以从该搅拌输送空间推出的污泥由该相反一侧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高效地搅拌。另外,2根轴21的各自的桨片22交错,所以从桨片22刮下污泥,污泥从桨片22剥离的剥离性良好。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10中,如上所述,左右的搅拌输送机构20中的轴21的转速互不相同,所以左右的搅拌输送机构20的桨片22彼此的接近距离随机变化,能够一直向污泥作用不均匀的力。由此,也从桨片22刮下污泥,污泥从桨片22剥离的剥离性变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桨片22的中心轴a(参照图7(a))与轴21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垂直,并且在以该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而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轴21,所以与以其他的轴(例如与桨片的中心轴垂直的轴)为旋转中心而倾斜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高效地发挥输送作用以及返回作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桨片22,其中心轴与轴21的中心轴垂直,并且以该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而倾斜,但桨片22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倾斜成分以外的倾斜成分。即,桨片22,即使通过桨片22的中心并与轴21的中心轴垂直地相交的假想轴与桨片22的中心轴不一致,只要围绕该假想轴倾斜即可。另外,桨片22也可以围绕通过桨片22的中心而与轴21不垂直地相交的假想轴倾斜。在这些情况下,桨片22也具有围绕通过桨片22的中心与轴21的中心轴的假想线的倾斜成分,能够有效发挥输送作用或者返回作用。
另外,多个桨片22的轴21的周向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没有上述的第1组与第2组的分别,也可以在多个桨片22中存在其法线与轴2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桨片22。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各列的桨片22设为各2个,但也可以有桨片为1个的列,也可以将各列的桨片设为3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10中,关于桨片22的朝向,以6列为重复单位,设计为使该重复单位重复,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污泥干燥装置10中,通过选择安装于轴21的桨片单元,能够任意地设定各桨片22的倾斜方向,所以例如通过增加输送桨片,能够增强该部分的输送作用,通过增加互相相邻的输送桨片与返回桨片的组并且/或者增加搅拌列,能够增强该部分的搅拌作用。
接下来,对排出调整机构30进行说明。图8是放大地表示图2的排出调整机构30的图。图9(a)、(b)、(c)是分别表示污泥堰31的全开、半开(半闭)、全闭状态的图。如图8以及图9所示,排出调整机构30包括污泥堰31与升降机构32。污泥堰31在作为污泥接受部起作用的壳体11的底面116的排出侧的边缘(干燥污泥排出口114的跟前)、从底面116立起。
污泥堰31包括固定堰311与可动堰312。固定堰311与2根轴21相对应地设有2个。在各固定堰311形成有轴21通过的孔213。固定堰311以比孔213的宽度(轴21的宽度)稍宽的宽度上下延伸,在孔213的周围沿着孔213的形状宽度稍稍变宽。
可动堰312由升降机构32升降驱动。可动堰312形成为在上升了的状态下,覆盖2个固定堰311之间以及2个固定堰311的各自的外侧的形状。在可动堰312上,为了在上升时不与轴21干涉,而在与轴21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槽314。当可动堰312上升时,该槽314由固定堰311覆盖,成为没有间隙的污泥堰31。
可动堰312在其左右上端连接于升降机构32,由此被上拉或者下降。如图9(a)和(b)所示,在可动堰312位于最下位置或者中间位置的情况下,由搅拌输送机构20输送来的污泥在固定堰311之间越过可动堰312的上边缘,向干燥污泥排出口114下落。当可动堰312上升到最上位置时,固定堰311的上边缘与可动堰312的上边缘位于相同高度,污泥越过两者的上边缘,向干燥污泥排出口114下落。
如从图9(a)~(c)可知,可动堰312越位于下方,干燥污泥越容易被引导向干燥污泥排出口114。由此,在希望增大每单位时间的干燥污泥的排出量的情况下,降低可动堰312,在希望减小每单位时间的干燥污泥的排出量的情况下,升高可动堰312。
通过该可动堰312的升降,能够调整污泥在干燥室内接受搅拌以及干燥处理的时间。接受搅拌以及干燥处理的时间越长,污泥的干燥越进展、从污泥干燥装置10排出的干燥污泥的含水率越低,所以能够与干燥污泥的目标含水率相应地使可动堰312升降。另外,通过将运转停止而降低可动堰312,也能够将壳体11内部的污泥排出。
接下来,对覆盖壳体11的换热板进行说明。图10(a)是安装有换热板的污泥干燥装置的侧视图,图10(b)是图10(a)的D-D剖视图(干燥室内部的结构省略)。在污泥干燥装置10的壳体11的外表面粘贴有换热板41。换热板41从壳体11的侧面到下表面覆盖壳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1上粘贴4块换热板41。
与2根轴21分别相对应地,如图10(a)所示,大小2块换热板41在轴21的轴向上并列设置。另外,如上所述,壳体11的底部的截面形成为ω形状,而如图10(b)所示,2块换热板41从左右各侧面延伸到弯曲的底面,到达左右中央的稍稍跟前位置。
换热板41包括冲压成形为梯形图案的2块钢板,在这2块钢板之间以螺旋状形成有作为热介质的蒸气的通道。在换热板41的一个角部,形成有用于向通道供给蒸气的蒸气供给口411,在该角部的对角的角部形成有用于将在通道通过而来的蒸气或者冷凝水排出的蒸气排出口。在换热板41的内部,在蒸气供给口411与蒸气排出口之间形成有多个通道,通道遍布整个换热板41。从蒸气管923(参照图1)向各换热板41供给水蒸气。另外,各换热板41的蒸气排出口连接于蒸气冷凝水管924。
换热板41通过导热水泥粘贴于壳体11的外表面。在换热板41内的通道中流动的蒸气的热量经由导热水泥或者从换热板41的表面直接向壳体11传递,进而该热量向壳体11内的污泥传递。由此,通过使蒸气在该换热板41中流通,能够进一步促进污泥的干燥。另外,在壳体11设有覆盖换热板41的更外侧的未图示的保温材料。通过该保温材料,对换热板41以及安装有换热板41的壳体11的整体保温。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轴内部空间以及桨片内部空间内流通的热介质为水蒸气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热介质也可以不是水蒸气而是其他的物质。另外,热介质并不限于上述物质,只要是流体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高温的液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2列搅拌输送机构20的污泥干燥装置10进行了说明,但搅拌输送机构20也可以为3列以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2列搅拌输送机构20向相反方向旋转,但也可以通过在2根轴21的齿轮1261彼此之间进一步追加齿轮而使2列搅拌输送机构20互相向同一方向旋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污泥的输送方向与用于对轴21以及桨片22进行加热的热介质在轴内部空间210内的流通方向设为同一方向,但也可以将其设为互相相反的方向。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从轴21的一端侧供给向轴内部空间210以及桨片内部空间220供给的热介质、从另一端侧排出的结构,但也可以从与供给侧相同的一侧排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3为了驱动轴21,而在减速机132的输出轴上设置链轮133,在该链轮133与设置于轴21的端部的链轮134之间架设驱动链135而旋转驱动轴21,但驱动机构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减速机设置在轴21的延长线上,将减速机的输出不经由传动链条而直接传递到轴21。
Claims (12)
1.一种污泥干燥装置,由搅拌输送机构一边搅拌以及输送污泥一边使其干燥,该搅拌输送机构包括旋转的轴与设置于所述轴的具有扇形形状的多列桨片,该污泥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列桨片中的至少一部分,围绕通过所述至少一部分桨片的中央位置的中心轴倾斜,
所述多列桨片中包括:向以所述桨片的中心轴为中心的一个旋转方向倾斜的输送桨片和向与以所述桨片的中心轴为中心的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返回桨片,
所述多列中包括搅拌列,所述搅拌列在同一列包括所述输送桨片和所述返回桨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轴的中心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至少一部分桨片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桨片中的一部分向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一个旋转方向倾斜;
多个所述桨片中的另一部分向与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所述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输送机构在同一列中具有多个所述桨片,
所述污泥输送机构具有:同一列的所述多个桨片全部以所述假想轴为中心向同一旋转方向倾斜的列;和
同一列的所述多个桨片以所述假想轴为中心向互不相同的旋转方向倾斜的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具有从其延伸方向的一端连通至另一端、用于使热介质通过的轴内部空间;
所述桨片具有与所述轴内部空间相连通的桨片内部空间;
所述轴内部空间与所述桨片内部空间在所述桨片的中央位置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片内部空间与所述轴内部空间通过双层管而连通,所述双层管的内侧使所述热介质从所述轴内部空间向所述桨片内部空间流通,外侧使所述热介质从所述桨片内部空间向所述轴内部空间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片内部空间与所述轴内部空间通过供给管与排出管而连通,所述供给管成为从所述轴内部空间通向所述桨片内部空间的供给路径,所述排出管与所述供给管平行地设置、且成为从所述桨片内部空间通向所述轴内部空间的排出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具有多个所述搅拌输送机构;
所述多个搅拌输送机构配置成,在所述轴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桨片之间存在相邻的其他所述搅拌输送机构的桨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搅拌输送机构的所述轴的转速互不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之下设有污泥接受部;
在所述搅拌输送机构的排出侧,设有能够调节从所述污泥接受部立起的高度的污泥堰。
12.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
向所述污泥干燥装置供给污泥的污泥供给机构;和
从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将干燥了的污泥排出的污泥排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00284/2013 | 2013-01-07 | ||
JP2013000284A JP6121719B2 (ja) | 2013-01-07 | 2013-01-07 | 汚泥乾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10480A CN103910480A (zh) | 2014-07-09 |
CN103910480B true CN103910480B (zh) | 2017-09-19 |
Family
ID=5103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70769.3A Active CN103910480B (zh) | 2013-01-07 | 2013-05-10 | 污泥干燥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21719B2 (zh) |
CN (1) | CN1039104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96865B2 (ja) * | 2015-07-29 | 2020-12-09 | 株式会社新日南 | 原料を加熱又は冷却する装置 |
CN105776801B (zh) * | 2016-04-08 | 2019-12-13 |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式污泥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
CN107935351A (zh) * | 2017-12-27 | 2018-04-20 |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稳固型污泥干化装置 |
JP6349605B1 (ja) * | 2017-12-28 | 2018-07-04 |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乾燥装置 |
JP7211708B2 (ja) | 2018-01-30 | 2023-01-24 | 水ing株式会社 | 汚泥乾燥システム |
JP7074630B2 (ja) * | 2018-09-18 | 2022-05-24 | 水ing株式会社 | 汚泥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汚泥処理方法 |
CN110726296A (zh) * | 2019-11-19 | 2020-01-24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新型双轴空心桨叶与外热转筒协同回转干燥装置 |
CN111102822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湿式阴极锑粉烘干系统 |
CN112094016B (zh) * | 2020-09-18 | 2021-09-07 | 广东洁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前置干燥炭化处理方法 |
CN114174749B (zh) * | 2021-02-12 | 2022-07-29 | 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 干燥装置 |
JP6955120B1 (ja) * | 2021-02-12 | 2021-10-27 |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乾燥装置 |
CN115745293B (zh) * | 2022-11-29 | 2023-07-21 | 华夏碧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负载型pvdf膜的催化还原脱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844432B1 (zh) * | 1969-02-18 | 1973-12-25 | ||
JPS5775125A (en) * | 1980-10-27 | 1982-05-11 |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 Agitating transporter |
JPS57156913A (en) * | 1981-03-19 | 1982-09-28 |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 Stirring conveyor |
JPS59166900U (ja) * | 1983-04-21 | 1984-11-08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汚泥用乾燥機 |
JPS60118491U (ja) * | 1984-01-20 | 1985-08-10 | ホソカワミクロン株式会社 | 乾燥機 |
JPS60178284A (ja) * | 1984-02-23 | 1985-09-12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撹拌翼付乾燥機 |
JPS62172179A (ja) * | 1986-01-25 | 1987-07-2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ら旋搬送式乾燥機 |
JPS63112000U (zh) * | 1987-01-13 | 1988-07-19 | ||
US4770236A (en) * | 1987-03-18 | 1988-09-13 | Blaw-Knox Food & Chemical Equipment Co. | Rotary dryer |
JPH01315399A (ja) * | 1988-06-13 | 1989-12-20 | Takuma Co Ltd | 汚泥乾燥装置 |
EP0521221B1 (en) * | 1991-06-26 | 1995-03-22 | Jinichi Nishimura | Rotary disc-type dryer |
JP3124831B2 (ja) * | 1992-06-30 | 2001-01-15 | 大谷開発株式会社 | 汚泥等乾燥装置 |
JP2001259401A (ja) * | 2000-03-22 | 2001-09-25 | San Tec:Kk | 加熱攪拌翼のドレン排出機構 |
JP2003222471A (ja) * | 2002-01-29 | 2003-08-08 |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 撹拌伝熱装置 |
JP3907113B2 (ja) * | 2003-03-24 | 2007-04-18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攪拌翼付き乾燥機 |
JP5193322B2 (ja) * | 2011-02-07 | 2013-05-08 | 三菱重工環境・化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間接加熱式乾燥機 |
CN102603145B (zh) * | 2012-02-23 | 2013-06-19 | 浙江大学 | 用于污泥干化机的具有逆向倾斜交错互清式转盘的转轴 |
-
2013
- 2013-01-07 JP JP2013000284A patent/JP61217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5-10 CN CN201310170769.3A patent/CN1039104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121719B2 (ja) | 2017-04-26 |
JP2014131784A (ja) | 2014-07-17 |
CN103910480A (zh) | 2014-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10480B (zh) | 污泥干燥装置 | |
JP5222183B2 (ja) | 連続式乾燥装置 | |
CN102628642B (zh) | 间接加热式干燥机 | |
KR100724686B1 (ko) | 밀폐 순환 건조장치 | |
CN108139152A (zh) | 干燥设备 | |
KR102234109B1 (ko) | 히팅코일과 열매체유를 이용하는 건조장치 | |
TW201211481A (en) | Indirectly heated rotary dryer | |
CN107314643A (zh) |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 | |
CN201096447Y (zh) | 高效节能烘干机 | |
CN1419099A (zh) | 干燥装置 | |
JP2012233599A (ja) | 多管式乾燥装置 | |
KR100511196B1 (ko) | 슬러지 건조장치 | |
JP2013047592A (ja) | 攪拌乾燥装置 | |
CN216149462U (zh) | 一种搅拌器及用于液态物质的搅拌换热装置 | |
CN112624562A (zh) | 一种污泥热干化的系统及其在污泥热干化中的应用 | |
KR100966133B1 (ko) | 폐수의 농축건조장치 | |
JP2021191997A (ja) | 乾燥装置及び乾燥システム | |
CN105276958A (zh) | 干燥装置以及干燥系统 | |
CN112624561A (zh) | 一种污泥热干化的方法 | |
CN107328249A (zh) | 自洁凝结室 | |
CN210832840U (zh) | 一种管束烘干器 | |
CN206799407U (zh) | 污泥干化处理装置 | |
CN215113548U (zh) | 一种食品真空干燥机 | |
KR20130031001A (ko) | 폐기물 진공건조장치 | |
CN208872016U (zh) | 一种用于玉米淀粉加工用的管束干燥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