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1984B - 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1984B
CN103871984B CN201310656301.5A CN201310656301A CN103871984B CN 103871984 B CN103871984 B CN 103871984B CN 201310656301 A CN201310656301 A CN 201310656301A CN 103871984 B CN103871984 B CN 1038719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chiller
supply header
coolant supply
heat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63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1984A (zh
Inventor
栃山繁信
羽下诚司
田村正佳
石桥诚司
井手之上慎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71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1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9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81Thermal management, e.g. liquid flow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7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7Wire-like or pin-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即便所安装的发热元件的个数增加,也能够抑制对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的偏差。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安装成塞住主体部(2)的上方及下方的开口,隔板(3)配置成将主体部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冷却液供给集管形成在上部散热器(10)与隔板(3)之间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冷却液排出集管与冷却液供给集管平行,且形成在下部散热器(11)与隔板(3)之间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下流通路径(9)以将隔板(3)上下贯穿的方式与冷却液供给集管平行地形成在宽度方向两侧,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配置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并构成为使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端逐渐变小的外形形状。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CPU、LSI、功率半导体等发热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CPU、LSI、功率半导体等发热元件的发热密度增大,要求冷却装置具有高冷却性能。
鉴于这种情况,提出了如下现有的冷却装置,在该现有的冷却装置中,冷却液供给流路及冷却液排出流路以流路方向平行并在与该流路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在冷却用基材的内部,冷却用流路以分别使流路方向与冷却液供给流路及冷却液排出流路的流路方向正交来将冷却液供给流路与冷却液排出流路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冷却用基材的内部,在上下形成两层,且在冷却液供给流路及冷却液排出流路的流路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现有的冷却装置中,将一个开关半导体元件和一个二极管沿着冷却用流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通方向成列地配置在冷却用基材的表面及背面上。藉此,由于发热后的开关半导体元件或二极管始终被来自冷却液供给流路一侧的、处于被充分冷却状态下的温度没有上升的冷却液所冷却,因此,能有效地对开关半导体元件或二极管进行冷却,并能提高冷却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699820号公报
在现有的冷却装置中,由于冷却液供给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在流路方向上构成为恒定,因此,在冷却液供给流路内的冷却液的惯性力的作用下,与冷却液供给流路的上游侧连接的冷却用流路的流速比与冷却液供给流路的下游侧连接的冷却用流路的流速慢。藉此,与冷却液供给流路的上游侧连接的冷却用流路的冷却性能比与冷却液供给流路的下游侧连接的冷却用流路的冷却性能差,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对并排配置于冷却用基材的表面及背面的各功率半导体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会出现偏差。并排配置于冷却用基材的表面及背面的功率半导体元件的个数越是增加,这种不良情况就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即便安装的发热元件的个数增加,也能抑制对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的偏差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包括:框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在上方及下方开口;上部散热器及下部散热器,上述上部散热器及上述下部散热器以塞住上述主体部的上方及下方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上方及下方;隔板,该隔板配置成将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并在上述隔板与上述上部散热器之间构成上部空间,在上述隔板与上述下部散热器之间构成下部空间;冷却液供给集管,该冷却液供给集管形成在上述上部散热器与上述隔板之间;冷却液排出集管,该冷却液排出集管形成在上述下部散热器与上述隔板之间,并将流路方向设定为与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平行;上下流通路径,该上下流通路径在与流路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与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隔开规定距离,并将上述隔板上下贯穿,且与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上述上下流通路径将上述上部空间与上述下部空间连通;以及冷却液分配结构体,该冷却液分配结构体配置在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并形成为使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端逐渐变小的外形形状,上述冷却液分配结构将在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朝上述上下流通路径的方向分配。
根据本发明,由于冷却液分配结构体配置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且上述冷却液分配结构体构成为使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端逐渐变小的外形形状,因此,从冷却液供给集管的上游侧分配到上下流通路径侧的冷却液的流量比从冷却液供给集管的下游侧分配到上下流通路径侧的冷却液的流量多。因此,能缓和由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惯性力引起的、冷却液的分配量在流通方向上的偏差,并能抑制冷却能力在流通方向上产生偏差。此外,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在冷却液分配结构体的侧面改变到上下流通路径一侧,从而能顺畅地进行冷却液的分配。藉此,即便所安装的发热元件的个数增加,也能抑制对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出现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从下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1的VII-VII向视剖视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中的、流速偏差与上下流通路径的宽度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中的、最适度与上下流通路径的宽度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沿与流入侧集管的冷却液流通方向正交的平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进行剖切的剖视图。
图14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从下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图18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从下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6的XX-XX向视剖视图。
图21是沿与流入侧集管的冷却液流通方向正交的平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冷却装置进行剖切的剖视图。
图22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3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3的XXIV-XXIV向视剖视图。
图25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6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2 主体部
3 隔板
4 冷却液供给集管
5 冷却液排出集管
8、8A、8B、8C、8D 冷却液分配结构体
9 上下流通路径
10、10A 上部散热器
11、11A 下部散热器
12 散热翅片
20 主体部
21 隔板
22 上下流通路径
23 冷却液供给集管
24 冷却液排出集管
29 冷却液分配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IV-IV向视剖视图,图5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从下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图1的VII-VII向视剖视图。另外,在图3至图7中,箭头表示冷却液的流动。
在图1至图3中,冷却装置100包括水冷套1、安装在水冷套1上部的上部散热器10及安装在水冷套1下部的下部散热器11,上述冷却装置100用于对CPU、LSI、功率半导体等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
水冷套1是使用例如聚苯硫醚(PPS)树脂等成型而成的树脂成型体,其包括:具有规定厚度的长方形的框状的主体部2;隔板3,该隔板3制作成厚度比主体部2薄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并配置成与主体部2的内周面的厚度方向中央部连接,以沿厚度方向将主体部2的内部一分为二;冷却液供给槽4a,该冷却液供给槽4a以沿隔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凹设在隔板3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内;冷却液排出槽5a,该冷却液排出槽5a以沿隔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凹设在隔板3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内;冷却液供给端口6,该冷却液供给端口6与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以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连接;以及冷却液排出端口7,该冷却液排出端口7与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连接,以与冷却液排出槽5a的另一端连接。
另外,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在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到另一端的范围内突出设置在冷却液供给槽4a的底面上,并具有规定高度,且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的宽度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宽。在此,如图5所示,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构成为将底面形成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并相对于穿过冷却液供给槽4a的宽度方向中央的面形成为面对称。藉此,冷却液供给槽4a构成为其槽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另一方面,冷却液排出槽5a的槽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为恒定的。
此外,上下流通路径9在隔板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内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贯穿隔板3且沿隔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
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分别使用铝、铜、AlSiC等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成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在背面立设有散热翅片12。散热翅片12是垂直立设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背面上的圆柱体。此外,如图3所示,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长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排列的散热翅片12的列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长度方向上错开半个间距,从而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宽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多列,上述散热翅片12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背面配置成阵列状。
在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0进行组装时,首先,根据需要夹设密封构件,并使上部散热器10的背面侧从上部侧与主体部2重叠。接着,根据需要夹设密封构件,并使下部散热器11的背面侧从下部侧与主体部2重叠。然后,将主体部2与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固接,并将水冷套1与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连接成一体,来组装成冷却装置100。
在上述冷却装置100中,上部散热器10将主体部2的上部开口堵塞,下部散热器11将主体部2的下部开口堵塞。接着,由主体部2、隔板3及上部散热器10构成上部空间,由主体部2、隔板3及下部散热器11构成下部空间。
此外,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与上部散热器10的背面接触,冷却液供给集管4在上部空间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由冷却液供给槽4a和上部散热器10构成。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逐渐变小。此外,冷却液排出集管5在下部空间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由冷却液排出槽5a和下部散热器11构成。上述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是恒定的。如图7所示,冷却液的流入方向和排出方向为相同方向。另外,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散热翅片12的群分别避开冷却液供给集管4、冷却液排出集管5及上下流通路径9而收纳在上部空间及下部空间内,以构成冷却用流路。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0中,发热元件15沿着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方向并排,并通过金属结合、润滑脂、粘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表面上。此外,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从泵(未图示)等中输送来的冷却液从冷却液供给端口6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一端侧,并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沿着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流至另一端侧。此外,利用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将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改变为朝向水冷套1的宽度方向,从而流入收纳在上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
散热翅片12的群中相邻的散热翅片12的列在水冷套1的长度方向上错开半个间距。因此,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朝上下流通路径9的方向流动。此时,由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经由散热翅片12而散热至冷却液中。
然后,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流入上下流通路径9的冷却液经由上下流通路径9流至水冷套1的下部侧,从而流入收纳在下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接着,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朝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方向流动。此时,由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经由散热翅片12而散热至冷却液中。接着,流入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冷却液在冷却液排出集管5内流至另一端侧,并从冷却液排出端口7排出。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0中,冷却用流路由从在上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却液供给集管4直至在宽度方向两端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下流通路径9的流路、从上下流通路径9直至在下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流路构成。因此,在发热元件15的发热密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安装于上部散热器10,将发热密度较小的发热元件15安装于下部散热器11。也就是说,由于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始终被来自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处于被充分冷却的状态下的温度没有上升的冷却液所冷却,因此,能有效地对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
根据本实施方式1,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的冷却液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上游侧的流速比下游侧的流速慢,但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流入上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的冷却液的流量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方向(水冷套1的长度方向)上能实现均匀化。此外,在水冷套1的长度方向上流量实现均匀化后的冷却液经由上下流通路径9而流入下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
这样,由于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流通的冷却液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方向上均等地流入散热翅片12的群内,因此,流入散热翅片12的群内的冷却液的流量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方向上实现了均匀化。藉此,能够实现冷却装置100的冷却性能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方向上的均匀化,并且能够抑制对并列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表面上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出现偏差。
另外,由于配置在冷却液供给槽4a内的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构成为底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因此,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的两侧面相对于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流动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倾斜,并将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从水冷套1的长度方向转变为宽度方向。因此,由于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流动的冷却液能顺畅地流入散热翅片12的群内,使得冷却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由于散热翅片12的群中相邻的散热翅片12的列在水冷套1的长度方向上错开半个间距,因此,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朝上下流通路径9的方向流动,进而从上下流通路径9朝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方向流动。因而,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直至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冷却用流路变长,散热翅片12的散热面积增大,因此,使得冷却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由于隔板3由树脂成型体构成,因此,上部散热器10与下部散热器11热分离。所以,能事先阻止因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或下部散热器11)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量传递至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或上部散热器10)上的发热元件15,而使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或上部散热器10)上的发热元件15的温度升高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此外,由于水冷套1由树脂成型体构成,因此,主体部2、隔板3、冷却液供给端口6及冷却液排出端口7能一体形成。因此,与使用不同部件来制造主体部2、隔板3、冷却液供给端口6及冷却液排出端口7,并在后续工序中组装来制造水冷套1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缩短制造时间,而且能实现低成本。
此外,隔板3配置成在厚度方向上将主体部2的内部一分为二,从而将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至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冷却用流路构成为上下两层,且使上下两层的流路经由上下流通路径9串联连接。因而,能在不使冷却装置100大型化的情况下,增长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直至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冷却用流路,并能增大散热翅片12的散热面积,因此,使得冷却性能得以提高。
接着,对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进行研究。图8及图9分别是对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8是沿与冷却液供给集管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平面对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及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9是从下部侧观察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另外,将翅片区域的宽度设定为L(mm),将翅片区域的长度设定为Lw(mm)。在此,翅片区域是指由隔板3的沿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内壁面、冷却液供给槽4a及上下流通路径9围成的区域。此外,将上下流通路径9的入口处的压力设定为P1(Pa),将上下流通路径9的出口处的压力设定为P2(Pa)。另外,下部翅片区域在长度方向上划分为n个区域,并将各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速设定为V1~Vn
在此,若过度增大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则冷却液在经过上下流通路径9的过程中,会偏向上下流通路径9的另一端侧(冷却液排出端口7侧),从而冷却液的流动容易产生偏差。这是由于若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变宽,则上下流通路径9的长度方向上的流路阻力变小的缘故。此外,为了使冷却装置1的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面内的散热性能均匀,较为理想的是,缩窄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来减小流速偏差。
另一方面,若过度缩窄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则上下流通路径9的入口处的压力P1(Pa)与上下流通路径9的出口处的压力P2(Pa)之差、即压力损失增大,在使冷却液循环的泵驱动时便需要较多的能量。此外,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量,较为理想的是,增大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
首先,如图8及图9所示,将下部翅片区域在长度方向上划分为n个区域,将各个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速V1~Vn的平均流速设为Vaverage,将流速分布的标准差设为σ,利用式(1)定义出冷却液的流速偏差D。
(数学式1)
在此,改变分割数n来进行流体模拟的结果是,确认了在n为5以上时,平均流速Vaverage及流速偏差D为大致恒定的值。
接着,将改变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来对流速偏差D进行流体模拟的结果示于图10。
从图10可知,在将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从0.2mm开始增大时,流速偏差D急剧增大,在宽度t(mm)超过0.5mm后,流速偏差D平稳地增大。在此,为了使冷却装置1的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面内的散热性能均匀,较为理想的是,将流速偏差D设定为0.25(25%)以下。在图10中,流速偏差D为0.25以下时的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为6.5mm。因此,从散热性能的均匀化方面考虑,较为理想的是,将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设定为6.5mm以下。
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越是靠近0mm,流速偏差D越是减少,但压力损失增加,使冷却液循环的泵的能量消耗增多。一般来说,根据伯努利公式,压力损失与流速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将上述比例常数设为压损系数ζ,并利用式(2)进行定义。另外,在式(2)中,ρ为冷却液的密度。
(数学式2)
ζ的值越小,压力损失越低,使冷却液循环的泵的能量消耗较少。此外,由于压损系数ζ和流速偏差D均是越小越好,因此,ζ和D的积的倒数越大越好。因此,利用式(3),将ζ和D的积的倒数定义为最适度O。
(数学式3)
接着,将改变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来对最适度O进行流体模拟的结果示于图11。
从图11可知,在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为小于0.75(mm)时,最适度O急剧降低,在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为0.75(mm)以上时,最适度O为大致恒定的值。因而,从降低能量消耗量的方面考虑,较为理想的是,将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mm)设定为0.75(mm)以上。
一般来说,只要雷诺数为相同的值,其流动便是相似的。在此,将雷诺数定义为Re=Vaverage×Lw/ν并进行流体模拟的结果是,确认在Re≤106的条件下,图10所示的流速偏差D与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间的关系、图11所示的最适度O与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间的关系成立。其中,Lw(m)为翅片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ν(m2/s)为冷却液的动粘性系数。
由此可知,较为理想的是,将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设定成满足0.75(mm)≤t≤6.5(mm)。即,若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满足0.75(mm)≤t≤6.5(mm),则能够减小流速偏差D及压力损失。藉此,不仅能够实现冷却装置1的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面内的散热性能的均匀化,而且能够减小使冷却液循环的泵的能量消耗。另外,只要Re≤106,无论Lw及ν的值如何,上下流通路径9的宽度t的最优条件(0.75(mm)≤t≤6.5(mm))均恒定地成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主体部、隔板、冷却液供给端口及冷却液排出端口为一体成型的,但也可以将主体部与隔板一体成型,并在后续工序中组装冷却液供给端口及冷却液排出端口。
实施方式2
图12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沿与流入侧集管的冷却液流通方向正交的平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14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5是从下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2至图15中,箭头表示冷却液的流动。
在图12至图15中,水冷套1A是使用例如聚苯硫醚(PPS)树脂等成型而成的树脂成型体,其包括:具有规定厚度的长方形的框状的主体部20;隔板21,该隔板21制作成厚度比主体部20薄的长方形的平板状,并配置成与主体部20的内周面的厚度方向中央部连接,以沿厚度方向将主体部20的内部一分为二;上下流通路径22,该上下流通路径22以在厚度方向上贯穿隔板21并沿隔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隔板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内;冷却液供给槽23a,该冷却液供给槽23a以沿隔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分别凹设在隔板21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内;冷却液排出槽24a,该冷却液排出槽24a以沿隔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分别凹设在隔板21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内;冷却液供给端口25,该冷却液供给端口25与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一端连接;冷却液排出端口26,该冷却液排出端口26与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连接;供给侧连通路径27,该供给侧连通路径27以将冷却液供给端口25与冷却液供给槽23a的一端连接的方式凹设在主体部20的上表面的一端侧;以及排出侧连通路径28,该排出侧连通路径28以将冷却液排出端口26与冷却液排出槽24a的另一端连接的方式凹设在主体部20的下表面的另一端侧。
另外,冷却液分配结构体29在从冷却液供给槽23a的一端侧到另一端的范围内突出设置在冷却液供给槽23a的底面上,并且,冷却液分配结构体29的宽度从冷却液供给槽23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宽。在此,如图14所示,冷却液分配结构体29构成为将底面设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并与主体部20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一体形成。藉此,冷却液供给槽23a构成为其槽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槽23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另一方面,冷却液排出槽24a的槽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槽23a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为恒定的。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101中,除了使用水冷套1A来替代水冷套1这点之外,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
在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1进行组装时,首先,根据需要夹设密封构件,并使上部散热器10的背面侧从上部侧与主体部20重叠。接着,根据需要夹设密封构件,并使下部散热器11的背面侧从下部侧与主体部20重叠。然后,将主体部20与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固接,并将水冷套1A与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连接成一体,来组装成冷却装置101。
在上述冷却装置101中,上部散热器10将主体部20的上部开口堵塞,下部散热器11将主体部20的下部开口堵塞。接着,由主体部20、隔板21及上部散热器10构成上部空间,由主体部20、隔板21及下部散热器11构成下部空间。
此外,冷却液分配结构体29与上部散热器10的背面接触,冷却液供给集管23在上部空间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处由冷却液供给槽23a和上部散热器10构成。上述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此外,冷却液排出集管24在下部空间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由冷却液排出槽24a和下部散热器11构成。上述冷却液排出集管24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为恒定的。另外,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散热翅片12的群分别避开冷却液供给集管23、冷却液排出集管24及上下流通路径22而收纳在上部空间及下部空间内,以构成冷却用流路。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1中,发热元件15沿着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流路方向并排,并通过金属结合、润滑脂、粘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表面上。此外,如图14中的箭头所示,从泵(未图示)等中输送来的冷却液从冷却液供给端口25经由供给侧连通路27而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一端侧,并在冷却液供给集管23内沿着冷却液分配结构体29流至另一端侧。此外,利用冷却液分配结构体29将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改变为水冷套1A的宽度方向,从而使冷却液流入收纳在上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
此外,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朝上下流通路径22的方向流动。此时,由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经由散热翅片12而散热至冷却液中。
然后,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流入上下流通路径22的冷却液经由上下流通路径22流至水冷套1A的下部侧,从而流入收纳在下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接着,如图15中的箭头所示,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朝冷却液排出集管24的方向流动。此时,由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经由散热翅片12而散热至冷却液中。接着,流入冷却液排出集管24的冷却液在冷却液排出集管24内流至另一端侧,并经由排出侧连通路径28而从冷却液排出端口26排出。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1中,冷却用流路由从在上部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却液供给集管23直至在宽度方向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下流通路径22的流路、从上下流通路径22直至在下部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却液排出集管24的流路构成。因此,在发热元件15的发热密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安装于上部散热器10,将发热密度较小的发热元件15安装于下部散热器11。也就是说,由于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始终被来自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处于被充分冷却的状态下的温度没有上升的冷却液所冷却,因此,能有效地对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23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不仅能够抑制对并排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表面上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出现偏差,而且能够使冷却性能得以提高。
实施方式3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图18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9是从下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的、将下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0是图16的XX-XX向视剖视图。另外,在图18至图20中,箭头表示冷却液的流动。
在图16至图20中,水冷套1B包括:冷却液供给端口6,该冷却液供给端口6与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一端的上部侧连接,以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连接;以及冷却液排出端口7,该冷却液排出端口7与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侧连接,以与冷却液排出槽5a的一端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冷却装置102中,除了使用水冷套1B来替代水冷套1这点之外,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2中,发热元件15沿着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方向并排,并通过金属结合、润滑脂、粘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表面上。此外,如图18中的箭头所示,从泵(未图示)等中输送来的冷却液从冷却液供给端口6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一端侧,并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沿着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流至另一端侧。此外,利用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将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改变为水冷套1B的宽度方向,从而流入收纳在上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
因此,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朝上下流通路径9的方向流动。此时,由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经由散热翅片12而散热至冷却液中。
然后,流入上下流通路径9的冷却液经由上下流通路径9流至水冷套1B的下部侧,从而流入收纳在下部空间内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接着,如图19中的箭头所示,冷却液一边在散热翅片12的群内蛇行流动一边朝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方向流动。此时,由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上的发热元件15发出的热经由散热翅片12而散热至冷却液中。接着,流入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冷却液在冷却液排出集管5内流至一端侧,并从冷却液排出端口7排出。另外,如图20所示,冷却液的流入方向和排出方向为相反方向。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2中,冷却用流路由从在上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却液供给集管4直至在宽度方向两端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上下流通路径9的流路、从上下流通路径9直至在下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流路构成。因此,在发热元件15的发热密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发热密度较大的发热元件15安装于上部散热器10,将发热密度较小的发热元件15安装于下部散热器11。
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集管4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不仅能够抑制对并排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表面上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出现偏差,而且能够使冷却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3,由于冷却液供给端口6和冷却液排出端口7设置在水冷套1B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且使冷却液的流入方向和排出方向为相反方向、即使冷却液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液在冷却液排出集管5内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因此,在上下流通路径9中,上部侧的冷却液的惯性力与下部侧的冷却液的惯性力抵消,从而能够抑制在上下流通路径9中流动的冷却液的偏向。
实施方式4
图21是沿与流入侧集管的冷却液流通方向正交的平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冷却装置进行剖切的剖视图。
在图21中,上部散热器10A形成为使排列在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散热翅片12的高度朝向宽度方向中央逐渐变低的锥状。此外,在将上部散热器10A安装在主体部2的上部时,形成为锥状的散热翅片12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内延伸。下部散热器11A形成为使排列在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散热翅片12的高度朝向宽度方向中央逐渐变低的锥状。此外,在将下部散热器11A安装在主体部2的下部时,形成为锥状的散热翅片12在冷却液排出集管5内延伸。
另外,实施方式4的冷却装置103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的结构相同。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3中,将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散热翅片12的高度降低成为锥状,且使散热翅片12在冷却液供给集管4及冷却液排出集管5内延伸。由于能在不过度减小冷却液供给集管4及冷却液排出集管5的流路截面积的情况下,扩大散热翅片12的散热面积,因此,能够有效地将发热元件15中的发热散热。
实施方式5
图22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图22中,水冷套1C的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A在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到另一端的范围内突出设置在冷却液供给槽4a的底面上,且具有规定高度,并且,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A的宽度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宽。在此,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A构成为将底面设为非等边三角形的三棱柱。
另外,在实施方式5的冷却装置104中,除了使用水冷套1C来替代水冷套1这点之外,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4中,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构成为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分别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冷却用流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在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上均是相等的。此外,由于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A的两侧面相对于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动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的倾斜角度不同,因此,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冷却用流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是不同的。因此,在上述冷却装置104中,通过对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A的两侧面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就能构成上部散热器10的宽度方向两侧及下部散热器11的宽度方向两侧这四个冷却能力不同的区域。在此,使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一侧(图22中的下侧)的冷却能力比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图22中的上侧)的冷却能力强。
根据本实施方式5,通过将发热密度最大的发热元件15的群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的宽度方向一侧的区域,将发热密度第二大的发热元件15的群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区域,将发热密度第三大的发热元件15的群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区域,并将发热密度最小的发热元件15的群安装在下部散热器11的宽度方向一侧的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不同发热密度的发热元件15的群进行冷却。
实施方式6
图23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4是图23的XXIV-XXIV向视剖视图。
在图23及图24中,水冷套1D中,具有规定高度且与冷却液供给槽4a的槽方向正交的截面呈梯形的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B以截面积在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恒定、然后使截面积朝向另一端逐渐增大的方式,突出设置在冷却液供给槽4a的底面上。
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冷却装置105中,除了使用水冷套1D来替代水冷套1这点之外,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5中,冷却液供给集管的一端侧(上游侧)处的流路截面积是恒定的,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另一端侧(下游侧)处的流路截面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也就是说,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内的冷却液的惯性力最大的另一端侧的流路截面积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在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上大致均等地流入散热翅片12的群内。
藉此,在本实施方式6中,能够实现冷却装置105的冷却性能在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上的均匀化,并且能够抑制对并排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表面上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出现偏差。
实施方式7
图25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图25中,水冷套1E的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C在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到另一端的范围内突出设置在冷却液供给槽4a的底面上,且具有规定高度,并且,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C的宽度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宽。在此,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C构成为将两侧面形成为凸状的弯曲面的柱状体,并相对于穿过冷却液供给槽4a的宽度方向中央的面形成为面对称。藉此,冷却液供给槽4a构成为其槽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另外,在实施方式7的冷却装置106中,除了使用水冷套1E来替代水冷套1这点之外,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6中,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在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上大致均等地流入散热翅片12的群内。
藉此,在本实施方式7中,能够实现冷却装置106的冷却性能在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上的均匀化,并且能够抑制对并排安装在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的表面上的发热元件15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出现偏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7中,虽然冷却液分配结构体的侧面构成为凸状的弯曲面,但冷却液分配结构体的侧面不限定于凸状的弯曲面,只要使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凹状的弯曲面。
实施方式8
图26是从上部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冷却装置的、将上部散热器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在图26中,水冷套1F的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D在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到另一端的范围内突出设置在冷却液供给槽4a的底面上,且具有规定高度,并且,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D的宽度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宽。在此,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D构成为一方的侧面为凸状的弯曲面、而另一方的侧面为平坦面的柱状体。藉此,冷却液供给槽4a构成为其槽截面积从冷却液供给槽4a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另外,在实施方式8的冷却装置107中,除了使用水冷套1F来替代水冷套1这点之外,构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100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冷却装置107中,由于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在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在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上能均等地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一侧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并能均等地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此外,由于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D的两侧面的面形状不同,因此,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一侧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的流量与流入冷却液供给集管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散热翅片12的群内的流量不同。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8中,通过对冷却液分配结构体8D的两侧面的面形状进行调节,就能够在上部散热器10的两侧及下部散热器11的宽度方向两侧构成四个冷却能力不同的区域,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5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水冷套为树脂制的构件,但水冷套的材料不限定于树脂,例如,也可以使用铝等金属。
此外,为了将上部散热器10及下部散热器11与主体部20连接成一体化,未必需要夹着密封构件,例如,也可以使用粘接剂及焊接等进行密封接合,以避免冷却液泄漏。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散热翅片形成为圆柱状,但散热翅片的形状不限定于圆柱,例如,也可以是椭圆柱、菱形柱、棱柱、平板状、将带有狭缝的薄板层叠而成的形状等。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使冷却液蛇行流动的方式配置散热翅片,但散热翅片未必需要配置成使冷却液蛇行流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没有对冷却液进行具体说明,但冷却液能够使用水、油等制冷剂。

Claims (12)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在上方及下方开口;
上部散热器及下部散热器,所述上部散热器及所述下部散热器以塞住所述主体部的上方及下方的开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部的上方及下方;
隔板,该隔板配置成将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在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并在所述隔板与所述上部散热器之间构成上部空间,在所述隔板与所述下部散热器之间构成下部空间;
冷却液供给集管,该冷却液供给集管形成在所述上部散热器与所述隔板之间;
冷却液排出集管,该冷却液排出集管形成在所述下部散热器与所述隔板之间,并将流路方向设定为与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平行;
上下流通路径,该上下流通路径在与流路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隔开规定距离,并将所述隔板上下贯穿,且与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所述上下流通路径将所述上部空间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以及
冷却液分配结构体,该冷却液分配结构体配置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并形成为使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端逐渐变小的外形形状,所述冷却液分配结构体将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朝所述上下流通路径的方向分配,
所述上部散热器及所述下部散热器具有散热翅片的群,该散热翅片的群收纳在所述上部空间及所述下部空间内,
所述散热翅片的群的一部分形成为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和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内的至少一方延伸设置,且翅片高度朝向集管中央部逐渐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隔板构成为一体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及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配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所述上下流通路径配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宽度方向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和在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和在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及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配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宽度方向两侧,所述上下流通路径配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宽度方向中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和在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液供给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和在所述冷却液排出集管内流通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由树脂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分配结构体的侧面由平坦面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分配结构体的侧面由弯曲面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流通路径的宽度t满足0.75mm≤t≤6.5mm。
CN201310656301.5A 2012-12-07 2013-12-06 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1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8346A JP5523542B1 (ja) 2012-12-07 2012-12-07 冷却装置
JP2012-268346 2012-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984A CN103871984A (zh) 2014-06-18
CN103871984B true CN103871984B (zh) 2017-05-10

Family

ID=5077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630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1984B (zh) 2012-12-07 2013-12-06 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158324A1 (zh)
JP (1) JP5523542B1 (zh)
CN (1) CN103871984B (zh)
DE (1) DE10201322497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1630B2 (en) * 2012-03-28 2015-09-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dge seal for electronics assembly suitable for exposure to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olant
DE102014214209B4 (de) * 2014-07-22 2016-05-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ühlvorrichtung zur zielgerichteten Kühlung von elektronischen und/oder elektrischen Bauelementen, Umrichter mit einer derartigen Kühlvorrichtung sowie Elektro- oder Hybridfahrzeug mit einem derartigen Umrichter
US20160120059A1 (en) 2014-10-27 2016-04-28 Ebullient, Llc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US9891002B2 (en) * 2014-10-27 2018-02-13 Ebullient, Llc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rconnected fluid transfer members
JP6256296B2 (ja) * 2014-10-29 2018-01-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冷却器
US10462939B2 (en) 2015-01-22 201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0383262B2 (en) * 2015-03-25 2019-08-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6529324B2 (ja) * 2015-04-24 2019-06-12 株式会社Uacj 熱交換器
CN107615479B (zh) * 2015-06-03 2020-08-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液冷冷却器中的散热翅片的制造方法
WO2017023254A1 (en) * 2015-07-31 2017-02-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Heat exchangers
TWM512730U (zh) * 2015-08-20 2015-11-21 Cooler Master Co Ltd 水冷式散熱裝置
CN205213228U (zh) * 2015-10-30 2016-05-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底板以及具有其的散热器和igbt模组
DE102016106180A1 (de) * 2016-04-05 2017-10-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ühlvorrichtung für die Kühlung wenigstens einer elektrischen Komponente eines Fahrzeugs
CN108966583B (zh) 2017-05-17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器以及通信设备
WO2019139022A1 (ja) * 2018-01-15 2019-07-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EP3770958B1 (en) * 2018-03-19 2022-0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iquid-cooled cooler
US10834847B1 (en) 2018-03-26 2020-11-10 Juniper Networks,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cold plate devices
US11316216B2 (en) * 2018-10-24 2022-04-26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Modular heat exchangers for battery thermal modulation
GB201818946D0 (en) * 2018-11-21 2019-01-09 Mclaren Applied Tech Ltd Cooling system
JP6789335B2 (ja) * 2019-03-05 2020-1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KR20200124577A (ko) * 2019-04-24 2020-11-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력변환 장치용 냉각 시스템
US11224146B2 (en) 2019-05-24 2022-01-11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oling on an autonomous device
DE102019133238A1 (de) * 2019-12-05 2021-06-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luidkanal,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s
US11134590B2 (en) * 2020-01-13 2021-09-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power inverter with cooling channels and cooling pins
JP6921282B1 (ja) * 2020-07-17 2021-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11525638B2 (en) * 2020-10-19 2022-12-13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High-performance heat exchanger with calibrated bypass
US11740028B2 (en) * 2021-06-18 2023-08-29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Two-pass heat exchanger with calibrated bypass
CN113644401B (zh) * 2021-08-06 2023-05-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集成多级流道的冷却板
US11825635B2 (en) * 2021-08-16 2023-11-21 Quanta Computer Inc. Immersion liquid cooling system
US20230086294A1 (en) * 2021-09-23 2023-03-23 The Esab Group Inc. Fluidic routing structures for liquid cooling of power modules of power supplies
US20230126158A1 (en) * 2021-10-27 2023-04-27 Carrier Corporation Enhanc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to cool power electronics
CN115426832A (zh) * 2022-08-10 2022-12-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免焊接的拼接式分流冷板结构及液冷机箱
WO2024050175A1 (en) * 2022-08-29 2024-03-07 Atieva, Inc. Cooler for power electronic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401A (en) * 1990-06-29 1993-04-2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Wet micro-channel wafer chuck and cooling method
US5801442A (en) * 1996-07-22 1998-09-01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Microchannel cooling of high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6052284A (en) * 1996-08-06 2000-04-18 Advantest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mounted thereon
US6386278B1 (en) * 1998-08-04 2002-05-14 Jurgen Schulz-Harder Cooler
US7187548B2 (en) * 2002-01-16 2007-03-0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Power converter having improved fluid cooling
US6779593B1 (en) * 2003-04-30 2004-08-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gh performance cooling device with heat spreader
US7203064B2 (en) * 2003-12-12 2007-04-10 Intel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with cooling channels having varying geometry
TWM249438U (en) * 2003-12-15 2004-11-01 Dong-Mau Want A radiator with seamless heat conductor
US7458413B2 (en) * 2004-11-12 2008-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chip heat transfer device
JP4305406B2 (ja) * 2005-03-18 2009-07-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構造体
KR100619076B1 (ko) * 2005-04-11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소자 방열용 히트싱크장치
JP4608641B2 (ja) * 2005-04-27 2011-01-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用ヒートシンク
US7317615B2 (en) * 2005-05-23 2008-01-08 Inte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coolant microchannel assembly with manifold member that facilitates coolant line attachment
JP4699820B2 (ja) 2005-06-28 2011-06-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CN1937902B (zh) * 2005-09-19 2012-03-07 株式会社三社电机制作所 发热部件的冷却结构
KR100772381B1 (ko) * 2005-09-29 2007-11-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히트싱크
JP2007324212A (ja) * 2006-05-30 2007-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イクロチャネル内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ジュール集合体
JP5030500B2 (ja) * 2006-07-31 2012-09-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4967988B2 (ja) * 2007-10-25 2012-07-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半導体冷却装置
JP5314933B2 (ja) 2008-06-02 2013-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20110079376A1 (en) * 2009-10-03 2011-04-07 Wolverine Tube, Inc. Cold plate with pins
DE102010007086B4 (de) * 2010-02-06 2013-04-11 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 Co. Kg Anordnung mit Leistungshalbleiterbaugruppen und einer Flüssigkeitskühleinrichtung
US8514901B2 (en) * 2010-11-02 2013-08-20 Gerald Ho Kim Silicon-based cooling package for laser gain medium
JP5703104B2 (ja) * 2011-04-14 2015-04-15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ヒートシンク
US9237676B2 (en) * 2011-04-26 2016-01-12 Fuji Electric Co., Ltd. Semiconductor module cooler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JP5694278B2 (ja) * 2012-11-21 2015-04-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984A (zh) 2014-06-18
JP2014116404A (ja) 2014-06-26
DE102013224970B4 (de) 2016-05-04
DE102013224970A1 (de) 2014-06-12
US20170280589A1 (en) 2017-09-28
US20140158324A1 (en) 2014-06-12
JP5523542B1 (ja) 2014-06-18
US10455734B2 (en)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984B (zh) 冷却装置
US7259965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coolant microchannel assembly with target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US9693487B2 (en) Heat management and removal assembli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8291967B2 (en) Heat sink and cooler
US20160036104A1 (en) Battery cell heat exchanger with graded heat transfer surface
US20060096738A1 (en) Liquid cold plate heat exchanger
US20100091457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structural units
JP5769834B2 (ja) 液冷式冷却器
CN101859738B (zh) 大面积液冷式散热装置
CN100546450C (zh) 液体冷却式散热装置的散热器
US20200153062A1 (en) Serpentine counter flow cold plate for a vehicle battery module
CN1875238A (zh) 流量分配装置和冷却单元
CN109104844A (zh) 一种微通道冷板
US10386135B2 (en) Cooling tower integrated inlet louver fill
CN214505645U (zh) 用于电池包的冷却板、电池包以及车辆
WO2013118869A1 (ja) 半導体冷却装置
US10177425B2 (en) Battery pack
WO2013118809A1 (ja) 半導体冷却装置
CN113678247A (zh) 用于均匀冷却构件的装置和具有至少一个装置的机动车
CN206210773U (zh) 散热器和散热器组件
CN102934535B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080455A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及び冷却方法
CN107630744B (zh) 汽车散热器和汽车
CN109509729A (zh) 液冷式冷却装置
TWM611757U (zh) 液冷式散熱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