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0837A - 燃料供给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料供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0837A
CN103850837A CN201410096478.9A CN201410096478A CN103850837A CN 103850837 A CN103850837 A CN 103850837A CN 201410096478 A CN201410096478 A CN 201410096478A CN 103850837 A CN103850837 A CN 103850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shaft
fuel
bracket
supplying uni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64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园哲郎
及川忍
小林清守
林宣博
野田真司
森下浩
松原一树
丸山浩司
井上正人
大木浩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zo Denki K K
Kyosan Denki Co Ltd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zo Denki K K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47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272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47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3035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zo Denki K K,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Kyozo Denki K K
Publication of CN103850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0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给设备。支撑轴(41)连接在法兰(10)和泵装置(50)之间。连接在支撑轴(41)和泵装置(50)之间的中间构件(42)能够使支撑轴(41)和泵装置(50)沿着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中间构件(42)限制支撑轴(41)和泵装置(50)之间沿着支撑轴(41)的圆周方向发生相对位置变化。弹性构件(43)接收在支撑轴(41)中并且沿着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施加恢复力朝向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可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支撑轴(41)移动的泵装置(50)。

Description

燃料供给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10276884.x、申请日为2011年9月13日、发明名称为“燃料供给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供给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燃料供给设备中,安装至车辆(例如汽车)燃料箱的法兰连接到泵装置上,该泵装置经过支撑轴置入燃料箱中并且从燃料箱中将燃料泵送出。
例如,日本编号为2008-248801a的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揭示了一种燃料供给设备,其中法兰经过多个支撑轴连接到泵装置上。当法兰分别经过多个支撑轴在多个位置连接到泵装置时,当施加振动时就可以抑制燃料箱中泵装置的一个安装位置处产生的偏差(位置偏差)。这种振动包括,例如,在抽吸燃料产生的振动和/或驱动燃料供给设备所安装的车辆产生的振动。泵装置的位置偏差可能会导致燃料处理性能例如泵装置的燃料输送性能的降低。因此,为了保证所需要的产品质量限制泵装置的位置偏差很重要。
法兰相对于燃料箱的安装位置基于例如车辆上的燃料导管和电线的位置来确定。燃料箱内部泵装置的安装位置例如基于燃料箱和泵装置的配置来确定。因此,法兰和泵装置的安装位置需要确定来满足不同的要求。因此,例如在编号为2008-248801A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的燃料供给设备中,需要在每次法兰和泵装置的安装位置之一发生变化时每个支撑轴的安装位置都要改变。因此,这将降低燃料供给设备的通用性即燃料供给设备被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各种燃料箱)的能力。
另外,编号为2008-248801A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的燃料供给设备中,推动泵装置的弹性构件暴露在燃料箱内部。因此,当例如由于燃料箱的变形而使泵装置相对于支撑轴移动时,弹性构件可能会干扰燃料供给设备的其它组件(例如向泵装置供给电功率的电线和/或输送燃料从泵装置到燃料箱外部的管)。由于例如弹性构件和其它组件之间的碰撞,上述干扰可能会不利地导致噪声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弊病。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供给设备,它包括法兰、泵装置、单个支撑轴和中间构件。法兰配置成安装至燃料箱。泵装置配置成安装在燃料箱内部将接收在燃料箱内部的燃料泵送至燃料箱外部。支撑轴连接在法兰和泵装置之间。中间构件连接在支撑轴和泵装置之间。中间构件能够使支撑轴和泵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沿着支撑轴的轴向方向发生变化。中间构件限制支撑轴和泵装置的相对位置沿着支撑轴的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燃料供给设备还可以包括将泵装置夹持在燃料箱中的夹持构件。中间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结部分,该联结部分与夹持构件接合或形成一个整体并且由此联结至夹持构件。中间构件可以接收在支撑轴中。中间构件可以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第一托架可以接收支撑轴并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结部分。第二托架可以在插入状态下连接至支撑轴,其中第二托架插入支撑轴,由此就限制了第二托架和支撑轴之间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发生相对旋转。可替换的是或此外,第一托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结部分,并且第二托架可以在定位状态下连接至支撑轴,其中第二托架相对于支撑轴定位,以便限制第二托架和支撑轴之间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发生相对旋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可以置于支撑轴和泵装置之间。燃料供给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托架,该第三托架置于支撑轴和法兰之间,以便在第三托架相对于支撑轴和法兰定位的状态下第三托架连接到支撑轴和法兰。中间构件和支撑轴可以在压配合状态下连接在一起,其中中间构件和支撑轴压配合在一起。夹持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沿支撑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部分,并且该至少一个联结部可以与至少一个平面部分在联结部分与至少一个平面部分形成面面接触的状态下接合。夹持构件的至少一个平面部分可以包括两个平面部分,两个平面部分设置在夹持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以形成开口,该开口设计为细长孔。中间构件可以形成与支撑轴形成一个整体。中间构件的至少一个联结部分可以包括两个联结部分,这两个联结部分分别与夹持构件的两个平面部分接合。支撑轴可以包括一个接一个地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纵向槽,并且多个纵向槽的至少一个可以与中间构件的相应部分从中间构件的相应部分的在直径上彼此对置的两个圆周侧接合,由此支撑轴连接到中间构件。
依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料供给设备,它包括法兰、泵装置、支撑轴和弹性构件。法兰配置成安装至燃料箱。泵装置配置成安装在燃料箱内部将接收在燃料箱内部的燃料泵送至燃料箱外部。支撑轴设计成管状体并且连接在法兰和泵装置之间。弹性构件接收在支撑轴中并且沿着支撑轴的轴向方向施加恢复力朝向燃料箱底部推动相对于支撑轴沿轴向方向可移动的泵装置。
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上述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依照制造方法,中间构件的第二托架在插入状态下连接到支撑轴,其中第二托架插入到支撑轴。然后,中间构件的第一托架的至少一个联结部分联结至夹持构件。之后,连接到支撑轴的法兰,安装至燃料箱,以便由夹持构件夹持的泵装置被放入燃料箱中。
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上述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依照制造方法,中间构件的第一托架的至少一个联结部分联结至夹持构件。然后,支撑轴在定位状态下连接至中间构件的第二托架,其中第二托架相对于支撑轴定位。之后,支撑轴和法兰在支撑轴和法兰相对于第三托架定位之后连接至中间构件的第三托架。然后,法兰安装至燃料箱,以便由夹持构件夹持的泵装置被放入燃料箱内。
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上述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依照制造方法,中间构件和支撑轴在压配合状态下连接在一起,其中中间构件和支撑轴压配合在一起。然后,中间构件的第一托架的至少一个联结部分联结至夹持构件。连接到支撑轴的法兰安装至燃料箱,以便由夹持构件夹持的泵装置被放入燃料箱中。
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上述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依照制造方法,与支撑轴形成一个整体的中间构件的两个联结部分分别联结至夹持构件的两个平面部分。然后,联结至支撑轴的法兰安装至燃料箱,以便由夹持构件夹持的泵装置被放入燃料箱中。
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上述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依照制造方法,中间构件装配到多个纵向槽的至少一个上。然后,连接至支撑轴的法兰安装至燃料箱,以便由夹持构件夹持的泵装置被放入燃料箱中。
附图说明
通过下列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将会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附加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3中的线II-II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顶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子罐的顶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线V-V剖开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线VI-VI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的线VII-VII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线VIII-VIII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0A至10E是用于描述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顶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XIII-XIII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14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5A至15E是用于描述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图17是类似于图13的剖视图,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
图18是类似于图7的剖视图,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
图19是显示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20是显示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显示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主要特征的透视图;
图22A至22E是用于描述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3是类似于图7的剖视图,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
图24是显示第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25是显示第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6是沿图29中的线XXVI-XXVI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27是沿图29中的线XXVII-XXVII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28是显示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9是显示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主要特征的透视图;
图30是显示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31A是显示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第三托架的透视图;
图31B是显示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连接部分的透视图;
图32A至32F是用于描述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33是沿图35中的线XXXIII-XXXIII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34是沿图35中的线XXXIV-XXXIV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35是显示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主要特征的透视图;
图36是显示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7是显示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38是显示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第三托架和连接部分的透视图;
图39A至39E是用于描述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40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41是显示第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2是显示第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变体的剖视图;
图43是显示第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变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44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45是显示第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6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47是显示第十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48A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前视图;
图48B是显示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49A是显示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中间构件的顶视图;
图49B是显示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中间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50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51A是显示第十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支撑轴的前视图;
图51B是显示第十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支撑轴的横向剖视图;
图52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53是显示第十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54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55是显示第十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6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57是显示第十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8是显示第十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变体的中间构件的透视图;
图59是沿图61中的线LIX-LIX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60是沿图61中的线LX-LX剖开的剖视图,显示了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结构;
图61是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透视图;
图62是显示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泵装置的部分断裂侧视图;
图63是显示图59中所示的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64是显示图60中所示的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65是显示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66是显示在不同于图63的状态中的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67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68是显示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69是显示在不同于图67的状态中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70是显示在不同于图68的状态中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71是显示在不同于图67或69的状态中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72是显示在不同于图68或70的状态中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73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4是显示在不同于图73的状态中的第十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5是显示在不同于图73或74的状态中的第十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6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7是显示在不同于图76的状态中的第十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8是显示在不同于图76或77的状态中的第十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79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80是显示在不同于图79的状态中的第二十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81是显示在不同于图79或80的状态中的第二十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82是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83是显示在不同于图82的状态中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并且
图84是显示在不同于图82或83的状态中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调节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在下文的各个实施例中,相似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为了简化起见而不再赘述。在下面的每个实施例中,如果仅仅描述了结构的一部分,则剩余部分与此前描述的实施例的相同。另外,下列实施例中任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与下列实施例中的另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件组合,只要组件的这种组合不存在问题即可。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基本结构。
图1和2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1。燃料供给设备1安装至车辆(例如汽车)的燃料箱2并且从燃料箱2向外供给燃料。燃料供给设备1包括法兰10、子罐20、盖构件30、调节机构40、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如图2所示,除法兰10之外,燃料供给设备1的上述组件20、30、40、50、60都放入燃料箱2中的预定位置中。图2的从顶至底方向基本上与停放在水平地面(水平面)上的车辆的垂直方向重合。
如图1至3所示,法兰10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盘体。法兰10装配并且闭合延伸穿过燃料箱2的顶板部分2a的通孔2b。燃料供给导管11和电连接器12形成于法兰10中。燃料供给导管11将从泵装置50排放的燃料供给燃料箱2的外部。电连接器12电连接至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这样,电功率就通过电连接器12供给泵装置50的燃料泵52以驱动燃料泵52,并且表示燃料箱2的剩余燃料量的剩余燃料量测量信号从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通过电连接器12输出。
参见图1和2,子罐20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圆柱形管状体)。子罐20接收在燃料箱2中相应的位置(参见图3和5),在该处子罐20的中心轴线Cs偏离法兰10的中心轴线Cf,并且子罐20置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上。如图1和4所示,喷射泵21设置在子罐20的底部20a上。喷射泵21包括入口通道22和喷嘴23。入口通道22连通燃料箱2的内部与子罐20的内部。喷嘴23将从泵装置50的压力调节器54(参见图6)输出的过量燃料喷射到入口通道22中。由从喷嘴23的燃料喷射而在入口通道22中生成低于大气压的负压,这样燃料箱2中的燃料就被吸入入口通道22中,然后导入子罐20。子罐20存储以上述方式供给子罐20的燃料。
参见图1、2和5,盖构件30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倒立的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倒立的圆柱形管状体)。盖构件30的下开口31的圆周部分31a装配到子罐20的上开口24的圆周部分24a上。这样,盖构件30接收在燃料箱2中相应的位置(参见图3和5),在该处盖构件30的中心轴线Cc偏离法兰10的中心轴线Cf,并且盖构件30闭合子罐20的开口24。盖构件30将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和泵装置50保持在燃料箱2内部。
调节机构40包括支撑轴41、中间构件42和弹性构件43。支撑轴4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支撑轴41同轴并且牢固地压配合到法兰10中,并且连接至子罐20、盖构件30、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它们通过中间构件42结合在一起并且下文中简称为集成组件20、30、50、60。这样,法兰10通过单个支撑轴41连接至集成组件20、30、50、60。
如图2所示,中间构件42包括两个托架,即,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一和第二托架44、45。第一托架44和第二托架45彼此连接这样第一托架44和第二托架45就可以沿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但是不会沿支撑轴41的圆周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当中间构件42的第一和第二托架44、45安装至盖构件30和支撑轴41时,中间构件42能够实现支撑轴41和集成组件20、30、50、60之间沿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并且限制支撑轴41和集成组件20、30、50、60之间沿支撑轴41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弹性构件43在本实施例中是螺旋弹簧并且插入第二托架45和盖构件30之间。弹性构件43沿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施加恢复力(拉力)以朝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集成组件20、30、50、60,这样子罐20的底部20a就始终推动到燃料箱2的底部2c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43和中间构件42的上述功能能够实现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中定位的稳定。
泵装置50的下部接收在子罐20中,并且泵装置50的上部从盖构件30向上伸出。如图2和6所示,泵装置50包括吸滤器51、燃料泵52、燃料过滤器53和压力调节器54。
吸滤器51置于泵装置50的最低部分处。吸滤器51连接至燃料泵52的燃料入口52a并且过滤由燃料泵52从子罐20中抽吸的燃料中包含的相对较大的异物(碎片)。燃料泵52置于泵装置50的吸滤器51的上侧上并且具有分别向上和向下指向的燃料入口52a和燃料出口52b。燃料泵52响应接收在燃料泵52的外壳中的燃料泵52的电动机(未显示)的旋转,通过吸滤器51和燃料泵52的燃料入口52a从子罐20中抽吸燃料。然后,燃料泵52压缩抽吸的燃料并且通过燃料出口52b排放高压燃料。
燃料过滤器53放置成罩盖泵装置50中燃料泵52的外轴侧和上侧。燃料过滤器53的过滤器壳体55包括两个圆柱形部分,即同轴地放置并且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内和外管状部分55a、55b。燃料泵52同轴地放入位于内管状部分55a的径向内侧的空间55c中。燃料过滤器53的过滤器元件56由过滤材料制成,它设计成例如蜂窝状体并且接收在径向地位于内管状部分55a和外管状部分55b之间的空间55d中。径向地位于内和外管状部分55a、55b之间的空间55d分别与过滤器元件56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燃料泵52的燃料出口52b和燃料过滤器53的燃料出口59连通。这样,从燃料泵52的燃料出口52b供给到空间55d中的燃料就通过过滤器元件56过滤以过滤小的异物(碎片)并且然后通过燃料过滤器53的燃料出口59朝与燃料出口59连通的燃料供给导管11排放,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
如图6中所示,压力调节器54在泵装置50中燃料过滤器53的横向侧上邻近燃料过滤器53放置。导向燃料供给导管11的一部分燃料供给连接至燃料过滤器53的燃料出口59的压力调节器54。这样,压力调节器54调节将朝位于燃料箱2外部的燃料供给导管11排放的燃料。在调节压力调节器54处的燃料压力时变得过量的过量燃料通过排泄导管54a排放至喷射泵21的喷嘴23(参见图4)。
如图1和3所示,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保持在盖构件30上并且置于子罐20的外部。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是发送计量表。特别地,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基于臂62的测量的旋转角度检测燃料箱2中剩余燃料的数量,且臂62保持在燃料箱2中燃料的顶部浮动的浮子61。
现在将描述燃料供给设备1的特征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支撑轴41的圆周方向也将被简称为圆周方向,并且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也将被简称为轴向方向。
如图7至9所示,在调节机构40中,中间构件42的第一托架44设计成双圆柱管状体(即,具有两个圆柱管状部分的体,两个圆柱管状部分沿其径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且该体与支撑轴41同轴地放置。特别地,第一托架44包括两个管状部分,即,外和内管状部分440、441,它们由置于外和内管状部分440、441的下端处的连接部分442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纵向槽440a、441a分别在两个圆周位置处中断外和内管状部分440、441。
第一托架44的外管状部分440具有两个联结部分440b,它们彼此在直径上对置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均沿圆周方向置于纵向槽440a之间。每个联结部分440b均与盖构件30的开口(也被称作接收器)300的内圆周表面300a接合,该内圆周表面300a充当保持构件,这样每个联结部分440b就联结至盖构件3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凹槽300b分别形成在开口300的内圆周表面300a中的两个圆周位置处,并且每个联结部分440b均具有与相应的一个凹槽300b接合的接合爪(接合凸起)440c。通过凹槽和凸起即凹槽300b和接合爪440c之间的接合,盖构件30限制第一托架44和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特别地,第一托架44和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和第一托架44和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第一托架44的内管状部分441具有两个旋转限制部分441b,它们彼此在直径上对置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均沿圆周方向置于纵向槽440a之间。每个旋转限制部分441b均置于相应一个联结部分440b的径向内侧以在旋转限制部分441b和相应的联结部分440b之间的径向位置处形成具有弓形截面的间隙443。第一托架44的内管状部分441松动地接收在支撑轴41的圆柱形内部空间410中,这样支撑轴41就以能够在支撑轴41和第一托架44之间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接收在第一托架44的间隙443中。
与第一托架44配合形成中间构件42的第二托架45设计成双圆柱管状体,它与支撑轴41同轴地放置,如图2、8和9中所示。特别地,第二托架45包括两个管状部分,即外和内管状部分450、451,它们由置于外和内管状部分450、451的上端的连接部分452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纵向槽450a分别在两个圆周位置处中断外和内管状部分450、451。
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具有两个装配部分450b,它们彼此在直径上对置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均沿圆周方向置于纵向槽450a之间。如图8所示,每个装配部分450b均轴向滑动地装配到相应的一个纵向槽441a中,每个均圆周地形成在内管状部分441的旋转限制部分441b之间,而内管状部分441具有与外管状部分450基本上相同的外径。装配部分450b分别轴向滑动装配到纵向槽441a中,第二托架45就连接至第一托架44,这样第一托架44和第二托架45就可以相对于彼此沿轴向方向移动,每个纵向槽441a均沿着该轴向方向延伸,但是第一托架44和第二托架45不能相对于彼此沿圆周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托架45的每个装配部分450b接触相应的一个纵向槽441a的相对的圆周侧壁。
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连同第一托架44的内管状部分441插入支撑轴41的内部空间410中,其中内管状部分441装配到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上。在此,本实施例的外管状部分450的装配部分450b通过将外管状部分450的装配部分450b压配合到支撑轴41中实现了高连接强度,这样就限制了支撑轴41相对于第二托架45沿圆周方向的相对旋转。接合爪450c形成于每个装配部分450b的凸出部中,而装配部分450b从支撑轴41的下端部分伸出。接合爪450c与支撑轴41的下端部接合以限制第二托架45相对于支撑轴41的向上位移。
使用上述结构,第二托架45能够通过第二托架45相对于第一托架44的纵向槽441a的装配位置的变化实现压配合的支撑轴41和第一托架44之间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而第一托架44接合至盖构件30的开口300的内圆周表面300a。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第二托架45通过第二托架45和接合至盖构件30的第一托架44的纵向槽441a之间的圆周接触,限制压配合的支撑轴41和第一托架44之间沿圆周方向的相对旋转。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如图2、7至9所示,从支撑轴41的下侧插入支撑轴41的内部空间410的第二托架45的内管状部分451与第二托架45的装配部分450b和第一托架44的旋转限制部分441b配合,径向地形成具有环形横截面的间隙453,而第一托架44位于内管状部分451的径向外侧。弹性构件43是螺旋弹簧,它同轴地接收在间隙453中。弹性构件43的上端部接合至第二托架45的连接部分452,并且弹性构件43的下端部接合至在支撑轴41外部的盖构件30的开口300的底部300c,其中盖构件30设计成杯形体。这样,轴向地插入第二托架45和盖构件30之间的弹性构件43就会施加恢复力,这样弹性构件43不仅朝燃料箱2的底部2c(即沿向下方向)推动集成组件20、30、50、60,而且沿第二托架45的插入方向朝支撑轴41的内部(即沿向上方向)推动第二托架45。
燃料供给设备1的制造执行如下。首先,如图10A所示,支撑轴41牢固地压配合到法兰10中。接下来,如图10B所示,第二托架45的装配部分450b分别滑动地装配到第一托架44的纵向槽441a中,这样就形成了中间构件42,它是第一和第二托架44、45的组合。
然后,如图10C所示,第一托架44的内管状部分441和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插入支撑轴41的内部空间410中,这样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就连接至支撑轴41(连接步骤)。此时,支撑轴41在第一托架44的间隙443中旋转,这样每个装配部分450b相对于支撑轴41的连接角θ(参见图8)就可以沿圆周方向自由地调节,并且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在该调节的角度θ下压配合到支撑轴41中。
然后,如图10D所示,弹性构件43插入由中间构件42的第二托架45在支撑轴41中形成的间隙453中。之后,如图10E所示,第一托架44的外管状部分440的联结部分440b联结至如上所述的集成组件20、30、50、60中间的盖构件30的开口300的内圆周表面300a,这样就完成了调节机构40的组装(联结步骤)。
然后,如图2所示,集成组件20、30、50、60和调节机构40插入燃料箱2内部,并且连接至支撑轴41的法兰10安装至燃料箱2,这样就完成了燃料供给设备1的装配(安装步骤)。此时,由弹性构件43推动的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就会变化,直至子罐20接触燃料箱2的底部2c。因此,通过连接角θ沿圆周方向的调节并且通过弹性构件43沿轴向方向朝恢复力应用侧(即,朝施加即实施了弹性构件43的恢复力的一侧)的位置变化,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可以自由地确定而不管法兰10的安装位置。另外,在其中第二托架45压配合到支撑轴41中的量通过接合爪450c与支撑轴41的接合保持恒定而不管燃料箱2的深度的情形中,弹性构件43的长度可以通过仅改变支撑轴41的长度而保持恒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1的通用性。
另外,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燃料供给设备1中,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单个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是由中间构件42限制的。因此,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不太可能沿圆周方向偏移。尤其是,在燃料供给设备1内,沿其朝向支撑轴41内部的压配合方向推动第二托架45的弹性构件43的恢复力可以始终保持第二托架45和支撑轴41的压配合状态,这会限制第二托架45和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除了第一和第二托架44、45的滑动地装配的优点之外,还可以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1内,中间构件42的第二托架45的外管状部分450被压配合到支撑轴41中,这样就可以限制由中间构件42导引的支撑轴41的倾斜。这样,就可以稳定连接至支撑轴41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并且因此除了实现上面讨论的燃料供给设备1的通用性之外还可以保证泵装置50的所需燃料输送性能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的所需检测性能。
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1内,当连接至第二托架45的支撑轴41相对于第一托架44轴向移动时,支撑轴41会在形成于第一托架44中的间隙443内滑动。此时,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轴41和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一托架44之间的滑动阻力很小,这样就可以限制由支撑轴41和第一托架44之间的滑动运动导致的噪声的生成。另外,其材料不同于支撑轴41的第二托架45不太可能将来自泵装置50的振动传导至支撑轴41。因此,可以限制恼人的噪声的生成,而该噪声是通过泵装置50的振动通过第二托架45、支撑轴41和法兰10向燃料箱2的传导导致的。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基本结构。
参见图11,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1001包括法兰1010、子罐1020、泵托架1030、调节机构1040、泵装置1050、压力调节器1054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燃料供给设备1001中除法兰1010之外的上述组件1020、1030、1040、1050、1054、1060放入燃料箱2中预定位置中。图11的从顶至底方向基本上与停放在水平地面(水平面)上的车辆的垂直方向重合。
参见图11至13,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盘体的法兰1010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讨论的燃料供给导管11和电连接器12之外还具有回流管1013。回流管1013返回燃料的分支流。特别地,从泵装置1050排放并且通过燃料供给导管11供给燃料箱2外部的燃料分流通过置于燃料箱2外部的燃料过滤器,并且燃料的该分支流通过回流管1013返回燃料箱2内部。
如图11所示,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圆柱管状体)的子罐1020并没有与泵装置1050结合并且固定在燃料箱2的底部2c上。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喷射泵21,燃料通道1022形成在子罐1020的底部1020a处以允许燃料从燃料箱2内部通过燃料通道1022流入子罐1020。子罐1020存储以上述方式供给子罐1020的燃料。
如图11和13所示,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泵托架1030通过调节机构1040连接至法兰1010。在这种连接状态中,泵托架1030将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和泵装置1050保持在燃料箱2内部。
调节机构1040包括支撑轴1041、中间构件1042和弹性构件1043。如图13所示,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的支撑轴1041在其中界定了回路1047以传导由此贯穿的燃料。支撑轴1041牢固地压配合进入法兰1010这样支撑轴1041就大致与回流管1013的下游端部分同轴。这样,在燃料箱2外部分开的燃料的分支流就通过回流管1013流入回路1047。支撑轴1041连接至泵托架1030、泵装置10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它们结合通过中间构件1042在一起并且下文中简称为集成组件1030、1050、1060。因此,即使在第二实施例中,法兰1010通过单个支撑轴1041连接至集成组件1030、1050、1060。
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的中间构件1042在其中界定了连通通道1048。中间构件1042安装至支撑轴1041,这样中间构件1042就大致与支撑轴1041同轴。这样,在燃料箱2外部分开的燃料的分支流就流经回路1047,然后流经置于回路1047的出口1047a处放置的连通通道1048。中间构件1042也被安装至泵托架1030,这样中间构件1042就能够实现在支撑轴1041和集成组件1030、1050、1060之间沿支撑轴1041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并且限制在支撑轴1041和集成组件1030、1050、1060之间沿支撑轴1041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如图11和13所示,弹性构件1043在本实施例中是螺旋弹簧,它置于支撑轴1041的径向外部,这样弹性构件1043就大致与支撑轴1041同轴并且插入法兰1010和泵托架1030之间。弹性构件1043沿支撑轴1041的轴向方向施加恢复力以朝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集成组件1030、1050、1060,这样泵装置1050的吸滤器1051就始终与燃料箱2的底部2c接触。在第二实施例中,弹性构件1043和中间构件1042的功能能够实现集成组件1030、1050、1060在燃料箱2中定位的稳定性。
如图11所示,通过卡扣装配连接至泵托架1030的泵装置1050的下部接收在子罐1020内部,并且泵装置1050的上部伸出到子罐1020外部。泵装置1050包括吸滤器1051和燃料泵1052。
位于泵装置1050最低部分的吸滤器1051置于子罐1020的底部1020a上。吸滤器1051连接至燃料泵1052的燃料入口1052a并且过滤由燃料泵1052从子罐1020中抽吸的燃料中包含的相对较大的异物(碎片)。燃料泵1052置于泵装置50的吸滤器1051的上侧上并且具有分别向上和向下指向的燃料入口1052a和燃料出口1052b。一旦接收在燃料泵1052的外壳中的燃料泵1052的电动机(未显示)旋转,燃料泵1052就通过吸滤器1051和燃料泵1052的燃料入口1052a从子罐1020抽吸燃料。然后,燃料泵1052压缩抽吸的燃料并且朝连接至燃料泵1052的燃料出口1052b的燃料供给导管11排放高压燃料。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1和13所示,压力调节器1054与泵装置1050独立地提供,并且压力调节器1054通过使用夹具构件1054a安装到中间构件1042上。当压力调节器1054接收在由中间构件1042形成为内部空间的连通通道1048中时,压力调节器1054置于回路1047的出口1047a处。压力调节器1054调节从回路1047流动至连通通道1048的燃料分支流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调节燃料主流的压力即从泵装置1050排放到位于燃料箱2外部的燃料供给导管11的燃料的压力。第二实施例的压力调节器1054向子罐1020内部输出在压力调节器1054内调节压力时变得过量的过量燃料。
如图11和13所示,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60保持在泵托架1030上并且置于子罐20的外部。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也形成为发送器仪器,它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以浮子61和臂62检测燃料箱2内剩余的燃料量。
现在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1001的特征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中,支撑轴1041的圆周方向也将被简称为圆周方向,并且支撑轴1041的轴向方向也将被简称为轴向方向。
如图13和14所示,调节机构1040的中间构件1042包括分别在两个圆周位置的两个联结部分1042a。联结部分1042a接合并因此联结至泵托架1030(充当保持构件)的开口1300的内圆周表面1300a,且支撑轴1041以大致同轴的方式松弛地插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联结部分1042a配置成平面部分,它们大致彼此平行并且沿支撑轴1041的轴向方向延伸。因此,联结部分1042a形成双侧部分,其中两个平面部分在直径上彼此对置。两个平面部分1300b形成在开口1300的内圆周表面1300a中,这样平面部分1300b就大致彼此平行并且沿支撑轴1041的轴向方向延伸。平面部分1300b分别与联结部分1042a接合以分别与联结部分1042a形成面面接触。通过每个平面部分1300b与相应的联结部分1042a之间的面面接触,就能够实现泵托架1030和中间构件1042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并且限制泵托架1030和中间构件1042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如图13所示,支撑轴1041插入中间构件1042这样支撑轴1041就大致与中间构件1042同轴。支撑轴1041压配合进入并且因此连接至中间构件1042,并且因此中间构件1042实现了相对于支撑轴1041的高连接强度。因此,限制了支撑轴1041相对于中间构件1042沿圆周方向的相对旋转。另外,多个轴向脊1049形成于中间构件1042的内圆周表面,这样轴向脊1049就沿圆周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并且径向向内地伸出。当中间构件1042的脊1049与支撑轴1041的下端部接合时,就会限制中间构件1042和支撑轴41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
因此,中间构件1042能够通过轴向地改变中间构件1042的联结部分1042a相对于泵托架1030的平面部分1300b的接合位置而实现压配合的支撑轴1041与泵托架1030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1041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另外,中间构件1042的联结部分1042a相对于泵托架1030的平面部分1300b沿圆周方向进行面面接触,这样就可以限制压配合的支撑轴1041与泵托架1030沿圆周方向的相对旋转。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1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燃料供给设备1001的制造执行如下。首先,如图15A所示,支撑轴1041牢固地压配合到法兰1010中。接下来,如图15B所示,支撑轴1041插入弹性构件1043的径向内部空间。
之后,如图15C所示,支撑轴1041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然后,支撑轴1041插入并且因此连接至中间构件1042(连接步骤)。此时,松弛地接收在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中的支撑轴1041旋转,这样中间构件1042和支撑轴41之间沿圆周方向的连接角θ(未显示)就可以自由地调节至期望的角度。然后,在该调节连接角θ下,支撑轴1041压配合进入中间构件1042。而且如图15C所示,中间构件1042的联结部分1042a联结至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的内圆周表面1300a的平面部分1300b(联结步骤)。通过连接步骤和联结步骤,完成了调节机构1040的装配。在此,例如,当连接步骤和联结步骤同时执行时,支撑轴1041可以很容易地压配合进入中间构件1042,而一旦将联结部分1042a接合至内圆周表面1300a更具体地说平面部分1300b,泵托架1030就会接合至中间构件1042。
然后,如图15D所示,压力调节器1054插入中间构件1042中,并且夹具构件1054a安装在压力调节器1054上以将压力调节器1054固定至中间构件1042。之后,如图15E所示,泵装置1050安装至泵托架1030,并且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未显示在图15E中)安装至泵托架1030。
然后,如图11所示,集成组件110、30、50、60和调节机构1040插入固定了子罐1020的燃料箱2内部,并且连接至支撑轴1041的法兰1010安装至燃料箱2,这样就完成了燃料供给设备1001的装配(安装步骤)。此时,由弹性构件43向下推动的集成组件1030、1050、1060、30、50、60相对于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就会变化,直至吸滤器1051接触置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上的子罐20。因此,可以通过沿圆周方向的连接角θ的调节和弹性构件1043沿轴向方向朝恢复力施加侧的位置变化而自由地确定集成组件1030、1050、1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而不管法兰10的安装位置如何。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1001的通用性。
另外,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燃料供给设备1001中,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单个支撑轴1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是由中间构件1042限制的。因此,在其安装之后,集成组件1030、1050、1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就不太可能沿圆周方向偏移。尤其是,在燃料供给设备1001中,由于上面讨论的中间构件1042的面面接触,可以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1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这样,在燃料供给设备1001中,就可以稳定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的安装位置,并且因此除了实现燃料供给设备1001的通用性之外还可以保证泵装置1050的所需燃料输送性能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的所需检测性能。
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1001中,中间构件1042设计成中空圆柱管状体,并且压力调节器1054接收在中间构件1042内部。这样,燃料箱2中的燃料存储空间还可以增大对应于中间构件1042中压力调节器1054的安装体积的数量。
(第三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如图16和17所示,第三实施例是第二实施例的改进。即,依照第三实施例,环形垫圈1070添加至第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
特别地,第三实施例的支撑轴1041与第二实施例相比沿轴向方向延长以符合燃料箱2深度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的环形垫圈1070沿轴向方向插入法兰1010和弹性构件1043之间,其中轴向方向与支撑轴1041向法兰1010的安装方向重合。因此,当基于燃料箱2的深度调节环形垫圈1070的轴向厚度(轴向长度)时,仅仅需要基于燃料箱2的深度改变支撑轴1041的长度,并且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长度(共同长度)的弹性构件1043。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的通用性。
(第四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18至21,第四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四实施例的调节机构2040中,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牢固地压配合到法兰10中的支撑轴2041具有中心孔2411,中心孔2411沿其轴向视图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多边形形状),更具体地说六边形横截面(六边形形状),并且中心孔2411形成内部空间410。在下面的描述中中,支撑轴2041的圆周方向也将被简称为圆周方向,并且支撑轴2041的轴向方向也将被简称为轴向方向。
在调节机构2040,如图18和21所示,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是中间构件2042的一个部件的第一托架2044设计成杯形体并且作为一个整体与形成开口300的盖构件30的相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因此,第一托架2044具有联结部分2044b,联结部分2044b与盖构件30的上部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连接至其上。因此,与第一托架2044形成一个整体的盖构件30就可以限制第一托架2044与盖构件30沿轴向方向和圆周方向这两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即限制第一托架2044与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和第一托架2044与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第一托架2044接收支撑轴2041,并与支撑轴2041同轴地放置,这样支撑轴2041就可以相对于第一托架2044沿圆周方向旋转。围绕支撑轴2041的第一托架2044具有两个纵向槽2044a,且纵向槽2044a分别形成在第一托架2044的两个圆周位置上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
在调节机构2040中,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与第一托架2044配合以形成中间构件2042的第二托架2045置于第一托架2044的径向内部。如图18至20所示,与支撑轴2041同轴地放置的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具有外圆周表面2450a,该外圆周表面2450a在轴向视图中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多边形形状),更具体地说六边形横截面(六边形形状)。当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的外圆周表面2450a从其下侧装配到中心孔2411中时,支撑轴2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旋转就会由第二托架2045限制。设计成法兰的接合部分2450c形成在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的下端部中。接合部分2450c和从其下侧的支撑轴2041的下端部接合以限制第二托架2045相对于支撑轴2041的向上位移。
两个装配部分2450b分别形成于第二托架2045中两个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的圆周位置上。每个装配部分2450b均具有U形横截面并且沿向下方向从主体2450的下端部伸出。如图18和21所示,每个装配部分2450b均轴向地滑动装配到第一托架2044的相应的一个纵向槽2044a中。装配部分2450b分别轴向滑动装配到纵向槽2044a中,这样第二托架2045就连接至第一托架2044,所以第一托架2044和第二托架2045就可以沿着每个纵向槽2044a延伸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但是不能沿着其中第二托架2045的每个装配部分2450b接触相应的一个纵向槽2044a的圆周相对侧的圆周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2044具有两个移除限制部分2044d,它们分别从第一托架2044的两个圆周位置径向向内伸出。装配部分2450b的上端与移除限制部分2044d接触,这样就限制了第二托架2045从第一托架2044的移除。
具有上述结构,就可以改变与盖构件30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托架2044的纵向槽2044a与连接至支撑轴2041的第二托架2045的装配部分2450b之间的装配位置,并且因此可以在第一托架2044和支撑轴2041之间沿轴向方向作出相对位移。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2041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相比较而言,与盖构件30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托架2044的每个纵向槽2044a与连接至支撑轴2041的第二托架2045的相应一个装配部分2450b之间的圆周接触就限制了第一托架2044和支撑轴2041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2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8、19和21所示,弹性构件43在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的径向内部同轴地接收在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中,这样弹性构件43就通过第二托架2045的装配部分2450b之间的间隙向下伸出。弹性构件43的上端部与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的顶壁部分2452接合。弹性构件43的下端部与由第一托架2044在支撑轴2041外部形成的盖构件30的底部300c接合。这样,轴向地插入第二托架2045和盖构件30之间的弹性构件43就会施加恢复力,这样弹性构件43不仅朝燃料箱2的底部2c(即沿向下方向)推动集成组件20、30、50、60,而且沿第二托架2045的插入方向朝支撑轴2041的内部(即沿向上方向)推动第二托架2045。
第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2001的制造执行如下。首先,如图22A所示,支撑轴2041牢固地压配合到法兰10中。接下来,如图22B所示,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装配并且连接至支撑轴2041的中心孔2411(连接步骤)。此时,与支撑轴2041同轴地放置的第二托架2045相对于支撑轴2041旋转以沿圆周方向调节主体2450相对于中心孔2411的连接角θ(参见图19)60度的跨度,即60度的增量/减量(第一至第六个60度增量/减量之一),然后体主2450以调节角度θ装配到中心孔2411中。
接下来,如图22C所示,弹性构件43插入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然后,如图22D所示,第二托架2045的装配部分2450b分别滑动地装配到第一托架2044的第一托架2044a中,这样就形成了中间构件2042,它是第一和第二托架2044、2045的组合。本实施例的第一托架2044在图22A的步骤之前执行的整体成型步骤(联结步骤)联结至盖构件30以使用盖构件30整体成型第一托架2044,这样一旦完成中间构件2042的装配就完成了调节机构2040的制造,如图22E所示。
然后,集成组件20、30、50、60和调节机构2040插入燃料箱2内部,并且连接至支撑轴2041的法兰10安装至燃料箱2,这样就完成了燃料供给设备2001的制造(安装步骤)。此时,由弹性构件43推动的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就会变化,直至子罐20接触燃料箱2的底部2c。因此,可以通过沿圆周方向的连接角θ的调节和弹性构件43沿轴向方向朝恢复力施加侧的位置变化而确定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而不管法兰10的安装位置如何。另外,在其中第二托架2045到支撑轴2041的装配量由接合部分2450c到支撑轴2041的接合而保持恒定的情形中,弹性构件43的长度可以通过仅仅改变支撑轴2041的长度而保持恒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2001的通用性。
另外,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燃料供给设备2001中,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单个支撑轴2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是由中间构件2042限制的。因此,在其安装之后,集成组件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就不太可能沿圆周方向偏移。尤其是,在燃料供给设备2001内,沿其朝向支撑轴2041的压配合方向推动第二托架2045的弹性构件43的恢复力可以始终保持第二托架2045和支撑轴2041的压配合状态,这会限制第二托架2045和支撑轴2041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除了第一和第二托架2044、2045的滑动地装配的优点之外,还可以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2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2001内,中间构件2042的第二托架2045的主体2450装配到支撑轴2041的中心孔2411中,这样就可以限制由中间构件2042导引的支撑轴2041的倾斜。这样,就可以稳定连接至支撑轴2041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并且因此除了实现上面讨论的燃料供给设备2001的通用性之外还可以保证泵装置50的所需燃料输送性能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的所需检测性能。
另外,即使在燃料供给设备2001中,设置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轴2041和包括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二托架2045的中间构件2042。因此,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可以限制噪声的生成。
(第五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23至25,第五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改进。第五实施例的第二托架2045包括两个从装配部分2450b分别径向向外伸出的伸出爪2450d。第二托架2045的伸出爪2450d分别与第一托架2044的移除限制部分2044d接触,这样就限制了第二托架2045从第一托架2044的移除。即使在第五实施例中,以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方式形成的燃料供给设备2001也可以实现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优点。
(第六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26至28,第六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六实施例的调节机构3040中,中间构件3042包括三个托架,即第一托架3044、第二托架3045和第三托架3046。
连接在支撑轴41和集成组件20、30、50、60之间的第一托架3044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周位置处的两个联结部分3440b,每个均圆周地置于图27-30中所示的第一托架3044的外管状部分440的纵向槽440a之间。两个接合爪3300b分别设置在围绕盖构件30的开口300的盖构件30的相应的部分的两个圆周位置上。如图27和29所示,盖构件30的接合爪3300b分别压配合进入并因此与第一托架3044的联结部分3440b的接合孔3440c接合,这样联结部分3440b就联结至盖构件30。因此,盖构件30就可以限制第一托架3044与盖构件30沿轴向方向和圆周方向这两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即限制第一托架3044与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和第一托架3044与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除了上述点之外,第六实施例的第一托架3044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托架44。
在与第一托架3044配合连接在支撑轴41和集成组件20、30、50、60之间的第二托架3045中,如图26、28和30所示,装配到支撑轴41中的外管状部分450具有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一个接一个地放置的装配部分450b,并且每个装配部分450b均具有连接孔3450e。如图26和28所示,支撑轴4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轴41的两个圆周位置处并且径向向内伸出的连接爪3412。支撑轴41的连接爪3412分别卡扣装配到第二托架3045的装配部分450b的连接孔3450e中,这样装配部分450b就连接至支撑轴41。因此,支撑轴41相对于第二托架3045放置,并且第二托架3045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二托架3045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都受到限制。除了上述点之外,第六实施例的第二托架3045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托架45。
与第一和第二托架3044、3045相比,参见图26和27,连接在支撑轴41和法兰10之间的第三托架3046设计成与支撑轴41和法兰10同轴地放置的四圆柱管状体(即具有四个沿其径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圆柱管状部分的体)。第三托架3046的径向最内部的连接管部分3460同轴地装配到连接部分3100的内管状部分3101中,其中连接部分3100形成为双圆柱管状体(即,具有两个沿其径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圆柱管状部分的体)并且从法兰10向下伸出。
如图26、28和31A所示,置于连接管部分3460的径向外侧上的第三托架3046的旋转限制内管状部分3461具有两个连接槽3461a,它们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周位置上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间隙3463形成在第三托架3046中旋转限制内管状部分3461与位于旋转限制管状部分3461的径向外侧的连接外管部分3462之间的径向位置中,并且支撑轴41的上端部接收在间隙3463中。径向向内伸出的连接爪3413分别形成在支撑轴41的上端部中的两个圆周位置上。这些连接爪3413分别通过连接槽3461a与法兰10的内管状部分3101接合。另外,如图26、27和31B所示,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多个狭缝3101b形成在内管状部分3101中以将内管状部分3101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在其远端部分处设置有钩部分3101a。连接爪3413分别卡扣装配到相应的两个钩部分3101a上以实现其间的接合(如图26中最佳显示的那样)。因此,支撑轴41相对于第三托架3046放置,并且第三托架3046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三托架3046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都受到限制。
设计成法兰10中的双管状体的连接部分3100的外管状部分3102同轴地装配到连接外管部分3462和位于第三托架3046中连接外管部分3462的径向外侧的旋转限制外管状部分3464之间的间隙3465中。另外,如图27、28和31A所示,四个连接爪3464a分别形成在旋转限制外管状部分3464的四个圆周位置上以径向向内伸出。这些连接爪3464a被推动到法兰10的外管状部分3102上并与之接触。通过法兰10的连接爪3464a和外管状部分3102之间的这种推动接触和连接爪3413通过连接槽3461a与钩部分3101a的接合,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3046放置,这样就可以限制第三托架3046与法兰1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三托架3046与法兰1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
具有上述结构,就可以改变与盖构件30接合的第一托架3044的纵向槽441a与相对于支撑轴41放置的第二托架3045的装配部分450b之间的装配位置,并且因此可以在第一托架3044与支撑轴41之间沿轴向方向作出相对位移。在此,支撑轴41与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3046沿轴向方向放置。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和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相比较而言,与盖构件30接合的第一托架3044的每个纵向槽441a与相对于支撑轴41放置的第二托架3045的相应一个装配部分450b之间的圆周接触就限制了第一托架3044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此,支撑轴41与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3046沿圆周方向放置。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和法兰10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燃料供给设备3001的制造执行如下。首先,如图32A所示,法兰10和支撑轴41相对放置并且连接至第三托架3046(连接步骤)。此时,连接至支撑轴41的第三托架3046相对于法兰10旋转,这样法兰10与支撑轴41之间通过第三托架3046的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271
(参见图29)就可以沿圆周方向自由地调节,然后法兰10和支撑轴41就以通过第三托架3046的该调节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272
连接在一起。
接下来,如图32B所示,第二托架3045的装配部分450b分别轴向滑动地装配到第一托架3044的纵向槽441a中。然后,如图32C所示,第一托架3044的内管状部分441和第二托架3045的外管状部分450插入支撑轴41中,这样第二托架3045的外管状部分450就连接至支撑轴41(连接步骤)。此时,支撑轴41旋转以将连接至第一托架3044的第二托架3045沿圆周方向相对于支撑轴41的连接角θ(参见图30)调节180度的跨度,即,180的增量/减量,然后第二托架3045以该调节的角度θ连接至支撑轴41。
然后,如图32D所示,弹性构件43插入由第二托架3045形成并且在支撑轴41内部的间隙453。之后,如图32E所示,形成于第一托架3044的外管状部分440中的联结部分3440b联结至集成组件20、30、50、60之中的盖构件30,这样就完成了如图32F所示的调节机构3040的装配(联结步骤)。
然后,集成组件20、30、50、60和调节机构3040插入燃料箱2内部,并且连接至支撑轴41的法兰10安装至燃料箱2,这样就完成了燃料供给设备3001的制造(安装步骤)。此时,由弹性构件43推动的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就会变化,直至子罐20接触燃料箱2的底部2c。因此,可以通过沿圆周方向的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273
和连接角θ的调节和弹性构件43沿轴向方向朝恢复力施加侧的位置变化而确定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而不管法兰10的安装位置如何。另外,在其中第二托架3045到支撑轴41的装配量由连接孔3450e与连接爪3412之间的接合保持恒定的情形中,弹性构件43的长度可以通过仅仅改变支撑轴41的长度而保持恒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3001的通用性。
另外,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燃料供给设备3001中,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单个支撑轴4300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是由中间构件3042限制的。因此,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不太可能沿圆周方向偏移。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3001内,中间构件3042的第二托架3045的外管状部分450被装配到支撑轴41中,这样就可以限制由外管状部分450导引的支撑轴41的倾斜。这样,就可以稳定连接至支撑轴41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并且因此除了实现上面讨论的燃料供给设备3001的通用性之外还可以保证泵装置50的所需燃料输送性能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的所需检测性能。
另外,即使在燃料供给设备3001中,设置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轴41和包括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二托架3045的中间构件3042。因此,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可以限制噪声的生成。
(第七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33至35,第七实施例是第六实施例的改进。在第七实施例的调节机构4040中,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是中间构件4042的一部分的第一托架4044设计成杯形体并且与形成开口300的盖构件30的相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因此,第一托架4044具有联结至盖构件30的上部的联结部分4044b。因此,与第一托架4044形成一个整体的盖构件30就可以限制第一托架4044与盖构件30沿轴向方向和圆周方向这两者的相对位置变化,即限制第一托架4044与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和第一托架4044与盖构件3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与支撑轴41同轴地放置的第一托架4044接收支撑轴41,这样支撑轴41就可以相对于第一托架4044沿圆周方向旋转。围绕支撑轴41的第一托架4044具有两个纵向槽4044a,且纵向槽4044a分别形成在第一托架4044的两个圆周位置上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
在调节机构4040中,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与第一托架4044配合以形成中间构件4042的第二托架4045置于第一托架4044的径向内部,这样第二托架4045就与支撑轴41大致同轴。如图33、34、36与37所示,两个连接爪4451a形成在第二托架4045的内管状部分4451的两个圆周位置上,其中第二托架4045从其下侧装配到支撑轴41中。两个连接孔4412分别形成在支撑轴41的两个圆周位置上。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放置的连接爪4451a分别卡扣装配到连接孔4412中,这样内管状部分4451就与支撑轴41彼此连接。因此,支撑轴41相对于第二托架4045放置,并且第二托架4045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二托架4045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都受到限制。
径向向外伸出的两个装配部分4450b分别形成在第二托架4045的外管状部分4450的两个圆周位置上。如图33和34所示,每个装配部分4450b均轴向地滑动装配到第一托架4044的相应的一个纵向槽4044a中。装配部分4450b分别轴向滑动装配到纵向槽4044a中,这样第二托架4045就连接至第一托架4044,所以第一托架4044和第二托架4045就可以沿着每个纵向槽4044a延伸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但是不能沿着其中第二托架4045的每个装配部分4450b接触相应一个纵向槽4044a的相对的圆周侧壁的圆周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另外,依照本实施例,当第二托架4045的外管状部分4450接触作为盖构件30的一部分并且固定至第一托架4044的移除限制部分4044d时,限制了第二托架4045从第一托架4044的移除。
在调节机构4040中,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与第一和第二托架4044、4045配合以形成中间构件4042的第三托架4046设计成与支撑轴41和法兰10同轴的双圆柱管状体,如图33和34所示。在第三托架4046中,沿径向向外伸出的两个连接爪4461a分别形成在装配到支撑轴41的上端部中的第三托架4046的内管状部分4461的两个圆周位置中。如图33与34所示,两个连接孔4413分别形成在支撑轴41的两个圆周位置上。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放置的内管状部分4461的连接爪4461a分别卡扣装配进支撑轴41的连接孔4413并且与之接合,这样内管状部分4461和支撑轴41就彼此连接。因此,支撑轴41相对于第三托架4046放置,并且第三托架4046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三托架4046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都受到限制。
如图33、34和38所示,第三托架4046的外管状部分4464位于内管状部分4461的径向外侧,这样支撑轴41就会保持在内管状部分4461与外管状部分4464之间。第三托架4046的外管状部分4464同轴地连接至从法兰10向下伸出的圆柱连接部分4100上。在此,如图38所示,四个裂缝4100b分别形成于连接部分4100中的四个圆周位置上以将连接部分4100相等地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在其远端部分处设置有钩部分4100a(同样参见图34)以与第三托架4046的外管状部分4464接合。连接部分4100的钩部分4100a卡扣装配至第三托架4046的外管状部分4464以实现其间的接合。另外,四个连接爪4464a(参见图36和37)分别在第三托架4046的外管状部分4464的四个圆周位置处径向向外伸出。连接爪4464a分别装配到连接部分4100的裂缝4100b中。因此,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4046放置,并且第三托架4046与法兰1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三托架4046与法兰1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都受到限制。
具有上述结构,就可以改变与盖构件30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托架4044的纵向槽4044a与相对于支撑轴41放置的第二托架4045的装配部分4450b之间的装配位置,并且因此可以在第一托架4044与支撑轴41之间沿轴向方向作出相对位移。在此,支撑轴41与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4046沿轴向方向放置。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和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相比较而言,与盖构件30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一托架4044的每个纵向槽4044a与相对于支撑轴41放置的第二托架4045的相应一个装配部分4450b之间的圆周接触就限制了第一托架4044与支撑轴41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此,支撑轴41与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4046沿圆周方向放置。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和法兰10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另外,在第七实施例中,如图33至37所示,弹性构件43同轴地接收在第二托架4045的内管状部分4451的径向内部。弹性构件43的上端部与支撑轴41内部的第二托架4045的内管状部分4451的顶壁部分4452接合。弹性构件43的下端部与由第一托架4044在支撑轴2041外部形成的盖构件30的底部300c接合。这样,轴向地插入第二托架4045与盖构件30之间的弹性构件43就会施加恢复力,这样弹性构件43不仅朝燃料箱2的底部2c(即沿向下方向)推动集成组件20、30、50、60,而且沿第二托架4045的插入方向朝支撑轴41的内部(即沿向上方向)推动第二托架4045。
燃料供给设备4001的制造执行如下。首先,如图39A所示,第二托架4045的内管状部分4451装配到支撑轴41中,这样内管状部分4451就连接至支撑轴41(连接步骤)。此时,支撑轴41旋转以将第二托架4045的每个连接爪4451a相对于支撑轴41的连接角θ(参见图37)沿圆周方向调节180度的跨度,即,180度的增量/减量,然后第二托架4045以该调节的角度θ连接至支撑轴41。
接下来,如图39B所示,法兰10和支撑轴41相对放置并且连接至第三托架4046(连接步骤)。此时,连接至支撑轴41的第三托架4046相对于法兰10旋转,这样法兰10与支撑轴41之间通过第三托架4046的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311
(参见图38)就可以沿圆周方向调节90度的跨度即90度的增量/减量,然后法兰10和支撑轴41就以通过第三托架4046的该调节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312
连接在一起。
接下来,如图39C所示,弹性构件43插入第二托架4045的内管状部分4451中。接下来,如图39D所示,第二托架4045的装配部分4450b分别轴向滑动地装配到第一托架4044的纵向槽4044a中。本实施例的第一托架4044在图39A的步骤之前执行的整体成型步骤(联结步骤)联结至盖构件30以使用盖构件30整体成型第一托架4044,这样一旦第二托架4050的装配部分4450b分别滑动配合到第一托架4044的纵向槽4044a中,就完成了调节机构3040的制造,如图39E所示。
然后,集成组件20、30、50、60和调节机构4040插入燃料箱2内部,并且连接至支撑轴41的法兰10安装至燃料箱2,这样就完成了燃料供给设备4001的制造(安装步骤)。此时,由弹性构件43推动的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法兰10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就会变化,直至子罐20接触燃料箱2的底部2c。因此,可以通过沿圆周方向的联结角和连接角θ的调节和弹性构件43沿轴向方向朝恢复力施加侧的位置变化而确定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而不管法兰10的安装位置如何。另外,在其中第二托架4045到支撑轴41的装配量由连接爪4451a与连接孔4412之间的接合保持恒定的情形中,弹性构件43的长度可以通过仅仅改变支撑轴41的长度而保持恒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4001的通用性。
另外,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燃料供给设备4001中,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单个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是由中间构件4042限制的。因此,在其安装之后,集成组件20、30、50、60在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位置就不太可能沿圆周方向偏移。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4001内,中间构件4042的第二托架4045的内管状部分4451被装配到支撑轴41中,这样就可以限制由内管状部分4451导引的支撑轴41的倾斜。这样,就可以稳定连接至支撑轴41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并且因此除了实现上面讨论的燃料供给设备4001的通用性之外还可以保证泵装置50的所需燃料输送性能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的所需检测性能。
另外,即使在燃料供给设备4001中,设置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轴41和包括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二托架4045的中间构件4042。因此,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可以限制噪声的生成。
(第八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40和41,第八实施例是第七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八实施例的调节机构5040中,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是中间构件5042的一部分的第三托架5046与支撑轴41的圆柱形上端部分5414形成一个整体。因此,第三托架5046在其中第三托架5046相对于支撑轴41定位的定位状态中连接至支撑轴41。
第三托架5046同轴地连接至从法兰10向下伸出的圆柱连接部分5100。在第三托架5046中,沿径向向外伸出的两个连接爪5046a分别形成在两个圆周位置上。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八个连接槽5100b分别形成在连接部分5100的八个圆周位置上,且这八个圆周位置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放置。每个连接爪5046a均在其中连接爪5046a压配合到相应的连接槽5100b中的压配合状态中连接至相应一个连接槽5100b。因此,法兰10相对于第三托架5046定位,并且第三托架5046与法兰1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第三托架5046与法兰1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都受到限制。
第八实施例可以按照图42和43中的方式改进。特别地,在图42和43中显示的改进中,每个连接爪5046a均在连接爪5046a的远端部分处具有钩部分5046b。而且,每个连接槽5100b均具有连接孔5100a,其中连接孔5100a从连接部分5100的外圆周表面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在连接槽5100b的径向外槽底部处开口。每个连接爪5046a均装配到相应一个连接槽5100b中,这样连接爪5046a的钩部分5046b就卡扣装配到相应的连接槽5100b的连接孔5100a中。这样,就可以可靠地限制第三托架5046与法兰10之间的轴向位移。
除了支撑轴41是预连接(预接合即形成在一起)至第三托架5046,支撑轴41连接至法兰10,并且法兰10与支撑轴41之间的联结角(参见图40和42)沿圆周方向调节45度的跨度即45度的增量/减量之外,第八实施例或其改进的燃料供给设备5001是以类似于第七实施例的方式制造的。因此,即使在第八实施例和其改进中,也可以实现类似于第七实施例的优点。
(第九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44和45,第九实施例是第八实施例的改进。在第九实施例的第三托架5046中,支撑轴41的圆柱形上端部分5414的一个圆周部径向地向外弯曲以形成连接爪5046c。三个横向槽5103c在从法兰10向下伸出的圆柱形连接部分5103的一个半圆周部分(180度的圆周范围)中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布置。连接爪5046c插入相应一个横向槽5103c中。
每个横向槽5103c均沿圆周方向弧形地延伸并且连接至通过相应一个连接槽5103e通向连接部分5103下端的导向槽5103d。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41的上端部分5414保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旋弹簧5415,这样螺旋弹簧5415就保持在上端部分5414和连接部分5103之间。因此,连接爪5046c从导向槽5103d穿过相应的连接槽5103e插入对应于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332
(参见图44)的相应一个横向槽5103c中,并且由螺旋弹簧5415的恢复力推动到相应的横向槽5103c上。因此,法兰10在定位状态(锁定状态)中连接至第三托架5046,在该定位状态中,法兰10与第三托架5046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和法兰10与第三托架5046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被限制。
在第九实施例中,除了支撑轴41预连接(预接合即形成在一起)至第三托架5046,支撑轴41连接至法兰10,并且法兰10与支撑轴41之间的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342
沿圆周方向调节60度的跨度即60度的增量/减量之外,燃料供给设备5001是以与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方式制造的。因此,即使在第九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类似于第七实施例的优点。
(第十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46和47,第十实施例是第八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十实施例的第三托架5046中,支撑轴41的圆柱形上端部分5414的两个圆周部径向地向内凹进以形成两个连接凸起5046d。从法兰10向下伸出的圆柱形连接部分5104包括六个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连接爪5105。每个连接凸起5046d均与连接爪5105的相应一个连接爪5105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爪5105均以山形(即径向向外伸出的脊的形式)径向向外伸出以在沿轴向方向观看时在连接部分5104的横截面中具有两个侧面5105a。在上端部分5414的横截面中以山形径向向内凹进的每个连接凸起5046d均卡扣装配并且因此推动到相应一个连接爪5105的端面5105a之一上。因此,法兰10在定位状态(锁定状态)中连接至第三托架5046,在该定位状态中,法兰10与第三托架5046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和法兰10与第三托架5046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被限制。
在第十实施例中,除了支撑轴41预连接(预接合即形成在一起)至第三托架5046,支撑轴41连接至法兰10,并且法兰10与支撑轴41之间的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341
(参见图46)沿圆周方向调节60度的跨度即60度的增量/减量之外,燃料供给设备5001是以与第七实施例相似的方式制造的。因此,即使在第十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类似于第七实施例的优点。
(第十一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照图48A至49B,第十一实施例是第二实施例的改进。虽然没有显示在附图中,但是在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6001中,没有像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设置回流管1013与回路1047,并且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向泵装置1050设置了压力调节器54。
在第十一实施例的调节机构6040中,中间构件6042与支撑轴6041成为一个整体,支撑轴604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形,这样除了牢固地压配合到法兰1010中的支撑轴6041的上端部分之外,支撑轴6041就可以沿径向展平以形成平坦部分6417。中间构件6042形成两个联结部分1042a,它们是平面的并且彼此平行以在平坦部分6417中形成双侧部分(即平行,具有彼此在直径上对置的两个平面侧的部分)。响应中间构件6042的这种配置,如图48A与48B所示,泵托架1030具有开口6300,其中开口6300形成为细长孔并且其中同轴地装配了支撑轴6041。开口6300的内圆周表面6300a具有两个彼此大致平行的平面部分1300b。每个联结部分1042a均接合至开口6300的内圆周表面6300a的相应一个平面部分1300b并且在此之间形成面面接触。通过每个联结部分1042a与相应的平面部分1300b之间的面面接触,就能够实现泵托架1030与中间构件6042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并且限制泵托架1030与中间构件6042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因此,可以通过轴向地改变联结部分1042a至平面部分1300b的接合位置,在形成平面部分1300b的泵托架1030与同具有联结部分1042a的中间构件6042成为一个整体的支撑轴6041之间进行轴向相对位移。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6041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另外,通过在每个联结部分1042a与相应一个平面部分1300b之间沿圆周方向形成面面接触,就可以限制与具有联结部分1042a的中间构件6042成为一个整体的支撑轴6041与形成平面部分1300b的泵托架1030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6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除了下面两点之外,如上所述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6001是以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方式制造的。第十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第一个差别如下。特别地,在将中间构件6042提前整体地形成于其中的支撑轴6041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6300中时,会选取将与相应一个联结部分1042a联结的每个相应的一个平面部分1300b(联结步骤)。这样,中间构件6042与泵托架1030之间的连接角θ(参见图48B)就可以沿圆周方向调节180度的跨度即180度的增量/减量,然后中间构件6042装配到泵托架1030中。另外,第十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第二个差别如下。特别地,包括压力调节器54的泵装置1050连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安装至泵托架1030。
依照其中燃料供给设备6001是以上述方式制造的第十一实施例,除了与压力调节器1054相关的优点之外,可以实现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的优点。
(第十二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照图50和51,第十二实施例是第二实施例的改进。虽然没有显示在附图中,但是在第十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7001中,没有像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设置回流管1013与回路1047,并且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向泵装置1050设置了压力调节器54。
在第十二实施例的调节机构7040中,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的支撑轴7041同轴地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中。支撑轴7041具有八个纵向槽7041a,每个纵向槽7041a均形成为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裂缝。
参照图50,在调节机构7040中,两个接合孔7300b形成在围绕开口1300的泵托架1030的一部分的两个圆周位置上,并且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形杆的中间构件7042插入通过接合孔7300b。中间构件7042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两个联结部分7042a,其中联结部分7042a分别接合并因此联结至接合孔7300b。装配部分7042b形成在中间构件7042中联结部分7042a之间并且装配在相应的两个纵向槽7041a中每一个中,这两个纵向槽7041a分别径向地通向接合孔7300b,这样装配部分7042b就圆周地装配在相应的两个纵向槽7041a的每一个的两个相对的圆周侧壁上。装配部分7042b实现了相对于支撑轴7041的连接状态,这样就能够实现装配部分7042b与支撑轴70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并且装配部分7042b与支撑轴7041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就由于装配部分7042b与每个相应的纵向槽7041a的圆周侧壁沿圆周方向的接触而受到限制。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通过将中间构件7042的装配部分7042b至支撑轴7041的相应两个纵向槽7041a的装配位置轴向地改变,在支撑轴7041与泵托架1030之间进行相对轴向位移,其中两个纵向槽7041a分别对应于泵托架1030的接合孔7300b。因此,能够可靠地实现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7041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另外,可以通过接合至泵托架1030的中间构件7042的装配部分7042b与分别对应于泵托架1030的接合孔7300b的支撑轴7041的相应两个纵向槽7041a之间的圆周接触来限制支撑轴7041与泵托架103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因此,能够可靠地限制集成组件1030、1050、1060相对于支撑轴704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变化。
除了下面两点之外,如上所述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7001是以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方式制造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第一个差别如下。特别地,在将支撑轴7041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并且然后将中间构件7042装配到接合孔7300b时,选取其中装配了装配部分7的相应两个纵向槽7041a(装配步骤)。因此,中间构件7042与支撑轴7041之间的连接角θ(未显示)沿圆周方向调节45度的跨度,即45度的增量/减量,然后中间构件7042以调节的角度θ连接至支撑轴7041。另外,第十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第二个差别如下。特别地,包括压力调节器54的泵装置1050连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安装至泵托架1030。
依照其中燃料供给设备7001是以上述方式制造的第十二实施例,除了与压力调节器1054相关的优点之外,可以实现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的优点。
(第十三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52和53,第十三实施例是第十二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十三实施例的调节机构8040中,由树脂材料制成的中间构件8042通过形成开口1300的泵托架1030的相应部分与泵托架1030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中间构件8042就具有联结至泵托架1030的上部的联结部分8042a。另外,中间构件8042具有八个径向向内伸出并且分别设置在八个圆周位置处的装配爪8042b,它们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布置。每个装配爪8042b都圆周装配在对应于连接角θ(未显示)的相应一个纵向槽7041a的两个相对的圆周侧壁上。装配爪8042b实现了相对于支撑轴7041的连接状态,这样就能够实现装配爪8042b与支撑轴7041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并且装配爪8042b与支撑轴7041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就由于每个装配爪8042b与相应一个纵向槽7041a的圆周侧壁沿圆周方向的接触而受到限制。
除了下面两点之外,如上所述的第十三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8001是以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方式制造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第一个差别如下。特别地,在将支撑轴7041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时,选取其中装配了与泵托架1030形成一个整体的相应一个装配爪8042b的每个相应一个纵向槽7041a(装配步骤)。因此,中间构件8042与支撑轴7041之间的连接角θ沿圆周方向调节45度的跨度即45度的增量/减量,然后中间构件8042以调节的角度θ连接至支撑轴7041。另外,第十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第二个差别如下。特别地,包括压力调节器54的泵装置1050连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1060安装至泵托架1030。
依照其中燃料供给设备8001是以上述方式制造的第十三实施例,除了与压力调节器1054相关的优点之外,可以实现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的优点。
(第十四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54和55,第十四实施例是第十三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十四实施例的调节机构8040中,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的支撑轴8041同轴地装配到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中。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三个纵向槽8041a在支撑轴8041的一个半圆周部分(180度的圆周范围)中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一个接一个地布置。每个纵向槽8041a均通过相应一个连接槽8041e连接至通向支撑轴8041的下端部的导向槽8041d。支撑轴8041是由例如压配合将支撑轴主体8041c插入并且固定至具有槽8041a、8041d、8041e的支撑轴套筒8041b形成的。
调节机构8040的中间构件8042包括从中间构件8042中的一个圆周位置径向向内伸出的装配爪8042c。装配爪8042c从导向槽8041d通过相应的连接槽8041e插入与连接角θ(未显示)对应的相应一个纵向槽8041a中,这样装配爪8042c就圆周地装配在相应的纵向槽8041a的两个相对的圆周侧壁上。因此,装配爪8042c在连接状态(锁定状态)中连接至支撑轴8041,在该状态中能够实现装配爪8042c与相应的纵向槽8041a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的并且限制装配爪8042c与相应的纵向槽8041a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依照第十四实施例,燃料供给设备8001是以类似于第十三实施例的方式制造的。特别地,在将支撑轴8041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时,其中装配了装配爪8042c的相应一个纵向槽8041a被选取从而将中间构件8042与支撑轴8041之间的连接角θ沿圆周方向调节60度的跨度即60度的增量/减量。因此,即使在第十四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优点。
(第十五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的特征结构。
参见图56和57,第十五实施例是第十四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十五实施例的调节机构9040中,纵向槽8041a、导向槽8041d与连接槽8041e不是形成于支撑轴8041中,而是形成于其中形成开口1300的泵托架1030的管状壁部9300中。导向槽8041d在管状壁部9300的上端中而不是支撑轴8041的下端中开口。
在调节机构9040中,中间构件9042在支撑轴8041的圆柱形下端部9416中整体地形成,这样中间构件9042就在其中中间构件9042相对于支撑轴8041定位的定位状态中连接至支撑轴8041。第十五实施例可以按照图58中的方式修改。特别地,在图58中所示的改进中,环形中间构件9042牢固地装配到支撑轴8041的圆柱形下端部9416的外圆周表面上,这样中间构件9042就在其中中间构件9042相对于支撑轴8041定位的定位状态中连接至支撑轴8041。
参见图56至58,在第十五实施例及其改进中,中间构件9042具有联结爪9042a,其中联结爪9042a充当联结部分并且从中间构件9042的一个圆周位置沿径向向外伸出。联结爪9042a从导向槽8041d通过相应的连接槽8041e插入与连接角θ(未显示)对应的相应一个纵向槽8041a中,这样联结爪9042a就圆周地装配在相应的纵向槽8041a的两个相对的圆周侧壁上。因此,联结爪9042a在连接状态(锁定状态)中连接至泵托架1030,在该状态中能够实现联结爪9042a与相应的纵向槽8041a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并且限制联结爪9042a与相应的纵向槽8041a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
依照第十五实施例及其改进,除了下列点之外,燃料供给设备9001是以类似于第十三实施例的方式制造的。特别地,在将支撑轴8041插入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时,其中装配了联结爪9042a的相应一个纵向槽8041a被选取从而将中间构件9042与泵托架1030之间的连接角θ沿圆周方向调节120度的跨度即120度的增量/减量。因此,即使在第十五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优点。
(第十六实施例)
图59与60显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101。燃料供给设备101安装至车辆(例如汽车)的燃料箱2并且从燃料箱2向外供给燃料。表示燃料供给设备101向燃料箱2的安装的图59与60中的顶至底方向基本上与车辆的垂直方向重合。
首先将描述燃料供给设备101的基本结构。燃料供给设备101包括法兰10、子罐20、盖构件30、调节机构40、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除法兰10之外,燃料供给设备1011的上述组件20、30、40、50、60都放入燃料箱2内部的预定位置中。
法兰10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并且设计成圆盘体。法兰10装配并且闭合延伸穿过燃料箱2的顶板部分2a的通孔2b。法兰10包括设计成管状体并且向下伸出的固定管状部分100。另外,如图59至61所示,法兰10包括燃料供给导管11与电连接器12。燃料供给导管11将从泵装置50排放的燃料供给燃料箱2的外部。电连接器12具有将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电连接至外部设备的终端(未显示)。这样,电功率就通过电连接器12供给泵装置50的燃料泵52以驱动燃料泵52,并且表示燃料箱2的剩余燃料量的剩余燃料量测量信号从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通过电连接器12输出。
子罐20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圆柱管状体)。子罐20接收在燃料箱2中并且置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上。喷射泵21设置在子罐20的底部20a上。喷射泵21包括入口通道22和喷嘴23。入口通道22连通燃料箱2的内部与子罐20的内部。喷嘴23将从泵装置50的压力调节器54输出的过量燃料喷射到入口通道22中。由从喷嘴23的燃料喷射而在入口通道22中生成低于大气压的负压,这样燃料箱2中的燃料就被吸入入口通道22中,然后导入子罐20。子罐20存储以上述方式供给子罐20的燃料。
盖构件30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倒转的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倒转的圆柱管状体)。盖构件30的开口的圆周部分同轴地装配到子罐20的开口的圆周部分上。这样,盖构件30就接收在燃料箱2中并且闭合子罐20的开口24。盖构件30包括保持部分301、302和接收器(也被称作开口)310。保持部分301、302将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分别保持在燃料箱2中。接收器310设计成杯形体并且接收调节机构40的支撑轴41。
如图59和60所示,调节机构40包括支撑轴41、两个中间构件即第一和第二中间构件46、48和弹性构件43。支撑轴4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细长的圆柱管状体。支撑轴41接收在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中并且以同轴方式相对于接收器310可轴向滑动。
第一中间构件46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双圆柱管状体(即具有两个圆柱管状部分即沿其径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内管状部分420和外管状部分421的体)。第一中间构件46同轴地接收在接收器310中,这样支撑轴41就接收在内管状部分420与第一中间构件46的外管状部分421之间。从内管状部分420径向地伸出的接合爪420a与支撑轴41接合,这样第一中间构件46就固定至支撑轴41的下端部41b。第一中间构件46滑动地装配到设置在接收器310的内圆周表面310a中并且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接收器310的两个纵向槽310b中,这样就限制了第一中间构件46与接收器310之间的相对圆周旋转,并且能够实现第一中间构件46与接收器31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子罐20、盖构件30、泵装置50和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集成在一起并且下文中简称为集成组件20、30、50、60。这些集成组件20、30、50、60不会相对于支撑轴41沿圆周方向旋转但是能够相对于支撑轴41沿轴向方向移动。
第二中间构件48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双圆柱管状体(即具有两个圆柱管状部分即沿其径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内管状部分480和外管状部分481的体)。在其中支撑轴41插入第二中间构件48的内管状部分480与外管状部分481之间的状态中,第二中间构件48牢固地卡扣装配至法兰10的固定管状部分100。从内管状部分480径向向外伸出的接合爪480a接合至支撑轴41,这样第二中间构件48就固定至支撑轴41的上端部分41a(同样参见图63和64)。具有上述结构,集成组件20、30、50、60就通过单个支撑轴41连接至法兰10。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43是螺旋弹簧并且插入第一中间构件46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之间。弹性构件43沿支撑轴41的轴向方向施加恢复力(推动力)以朝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集成组件20、30、50、60。这样,在集成组件20、30、50、60之中的子罐20的底部20a就推动到燃料箱2的底部2c上,而不管燃料箱的制造规范的差异、制造公差和/或变形量如何。弹性构件43和中间构件46、48的上述功能能够实现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燃料箱2的底部2c的安装位置的稳定性。
泵装置50的下部接收在子罐20中,并且泵装置50的上部从盖构件30向上伸出。如图59、60和62所示,泵装置50包括吸滤器51、燃料泵52、柔性电线57、燃料过滤器53、柔性管58和压力调节器54。
吸滤器51置于泵装置50的最低部分处。连接至燃料泵52的燃料入口52a的吸滤器51过滤由燃料泵52从子罐20中抽吸的燃料中包含的相对较大的异物(碎片)。
燃料泵52置于吸滤器51的上侧上并且具有分别向上和向下指向的燃料入口52a和燃料出口52b。如图60所示,燃料泵52具有旋转构件52d,其中旋转构件52d由电动机52e驱动并且接收在燃料入口52a和燃料出口52b之间连通的泵室52g中。本实施例的旋转构件52d是叶轮,它设计成圆盘体,具有沿叶轮的圆周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多个叶片槽。旋转构件52d在其中旋转构件52d的轴向方向与顶至底方向基本上重合的状态中接收在泵室52g中。电动机52e通过柔性并且因此可弯曲的柔性电线57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2的端子。当电功率通过电连接器12的端子供给电动机52e时,电动机52e旋转旋转构件52d。当旋转构件52d由电动机52e旋转时,接收在子罐20中的燃料就通过吸滤器51抽吸到燃料入口52a中。之后,抽吸的燃料在泵室52g中通过由电动机52e旋转的旋转构件52d的叶片槽的作用而增压,然后通过燃料出口52b排放。
如图59、60和62所示,燃料过滤器53放置成罩盖泵装置50中燃料泵52的外周侧和上侧。燃料过滤器53的过滤器壳体55包括两个圆柱形部分,即同轴地放置并且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内和外管状部分55a、55b。燃料泵52同轴地放入位于内管状部分55a的径向内侧的空间中。燃料过滤器53的过滤器元件56由过滤材料制成,它设计成例如蜂窝状体并且接收在径向地位于内管状部分55a与外管状部分55b之间的空间中。
径向地位于内和外管状部分55a、55b之间的空间分别与过滤器元件56的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燃料泵52的燃料出口52b和燃料过滤器53的燃料出口59连通。燃料出口59通过柔性的并且因此可弯曲的柔性管58连接至燃料供给导管11。具有上述结构,从燃料泵52的燃料出口52b供给到内和外管状部分55a、55b之间的空间中的燃料就通过过滤器元件56过滤以过滤小的异物(碎片)并且然后通过燃料过滤器53的燃料出口59朝燃料供给导管11排放。
如图62中所示,压力调节器54邻近泵装置50中燃料过滤器53的横向侧上的燃料过滤器53放置。导向位于燃料箱2和子罐20外部的燃料供给导管11的一部分燃料供给连接至燃料过滤器53的燃料出口59的压力调节器54。这样,压力调节器54就调节将朝燃料供给导管11排放的燃料的压力并且将在调节燃料压力时变得过量的过量燃料排放至喷射泵21的喷嘴23。
如图59所示,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由保持部分302保持在盖构件30上,这样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就置于子罐20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是发送器仪器,它通过柔性并且因此可弯曲的柔性电线67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2的端子。一旦通过电连接器12的端子接收到电功率,剩余燃料量检测装置60就基于臂62测量的旋转角度检测燃料箱2中剩余燃料的量,其中臂62与燃料箱2中的燃料顶部浮动的浮子(未显示)为一个整体。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调节机构40和盖构件30,它们是燃料供给设备101的特征。在图63和64中的调节机构40中,与支撑轴41一体地联结的第一中间构件46的内管状部分420设计成倒转的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倒转的圆柱管状体)并且放入支撑轴41内部。内管状部分420的底部420c用作与充当保持泵装置50的保持构件的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底部(下文中也被称作接收器底部)310c轴向相对的相对部分。
如图63至66所示,将第一中间构件46的内和外管状部分420、421的下端420b、421b径向地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分422接合至支撑轴41的下端部41b,其中支撑轴41夹紧在内管状部分420与外管状部分421之间。在第一中间构件46中,置于支撑轴41的下端部41b的上侧上的底部(相对部分)420c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配合夹紧弹性构件43,即在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与底部(相对部分)420c之间夹紧弹性构件43。这样,弹性构件43(为螺旋弹簧)就同轴地接收在支撑轴41和接收器310中并且由于弹性构件43在其间的弹性压缩变形而在支撑轴41(更具体地,与支撑轴41一体地联结的第一中间构件46的内管状部分420的底部420c)与接收器310之间施加恢复力(推动力)。因此,置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和底部(相对部分)420c之间的弹性构件43在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上施加恢复力,这样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的集成组件20、30、50、60就会由弹性构件43朝燃料箱2的底部(也被称作燃料箱底部)2c推动。
第一中间构件46还整体地具有支撑部420d,它设计成圆柱管状体并且从位于弹性构件43上方的底部(相对部分)420c向下伸出。接收器310还包括支撑部310d,它集成在接收器310中并且从位于弹性构件43下方的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向上伸出。支撑部420d、310d伸入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43内部,这样支撑部420d、310d就沿着轴向方向即沿着弹性构件43的长度支撑弹性构件43。
作为盖构件30的一部分并且固定至接收器310的轴塞303是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圆柱管状体。支撑轴41在轴塞303的径向向内的位置上以同轴方式轴向滑动地接收在轴塞303中。轴塞303的下端部303a与同支撑轴41一体地移动的第一中间构件46的外管状部分421的上端部分421a轴向地相对。如图66所示,轴塞303的下端部303a用作接合部分,并且当支撑轴41通过沿支撑轴41远离接收器310的移去方向远离接收器310的支撑轴41的运动而置于其移去侧可移去端部时,下端部303a就会与第一中间构件46的外管状部分421的上端部分421a接合,其中第一中间构件46牢固地与支撑轴41联结从而夹持支撑轴41。
在如上所述的第十六实施中,弹性构件43在与支撑轴41结合的底部(相对部分)420c与盖构件30的底部310c之间施加恢复力,这样就可以始终稳定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燃料箱2的底部2c的安装位置。另外,如图66所示,牢固地联结至支撑轴41的第一中间构件46的外管状部分421的上端部分421a与轴塞303的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接合,这样就限制了支撑轴41从接收器310的移除。因此,就保持了能够实现支撑轴41与接收器310的滑动运动的接合状态,并且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的稳定性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可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101的通用性而不管燃料箱的规格差异和制造公差和/或燃料箱的变形量如何。
帮助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的稳定性的弹性构件43不仅接收在支撑轴41中,而且接收在其中接收了支撑轴41的接收器310中。因此,弹性构件43整个地由支撑轴41和接收器310罩盖,这样就限制了弹性构件43在燃料箱2内部的暴露。另外,支撑轴41可以通过轴塞303的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与上面讨论的外管状部分421的上端部分421a的接合而保持支撑轴41相对于接收器310的接合。因此,支撑轴41和接收器310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制弹性构件43的暴露。因此,即使当集成组件20、30、50、60由于例如燃料箱2的变形而相对于支撑轴41移动时,弹性构件43也不会受到例如弯曲的柔性电线57、67和弯曲的柔性管58的干扰。因此,可以限制或减少其中一旦在弹性构件43与燃料供给设备101的另一个组件(其它组件)之间发生干涉就会生成的噪声的生成。
另外,弹性构件43(螺旋弹簧)由分别在弹性构件43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伸出的支撑部420d、310d沿着轴向方向支撑。因此,限制了当弹性构件43响应泵装置50相对于支撑轴41的运动而弹性变形时弹性构件43的弯曲。因此,可以限制或减少其中一旦在接收在支撑轴41和接收器310中的弹性构件43与燃料供给设备101的另一个组件(其它组件)之间发生干涉就会生成的噪声的生成。
(第十七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是第十六实施例的改进。在第十七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燃料箱2的顶板部分2a从在车辆中形成维修孔1004a的地板1004向下间隔开。另外,燃料箱2的顶板部分2a具有通孔2b,它用作燃料箱2的上开口并且与维修孔1004a大致同轴。在安装至如上所述的燃料箱2的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1101中,罐1170固定至法兰10。
罐1170包括填充在壳体1171中的吸附材料1172。壳体1171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中空体。壳体1171固定至法兰10,这样壳体1171就置于位于法兰10下方的法兰10的投影区域内,即位于法兰10的径向范围中。壳体1171的内部与穿过法兰10暴露于燃料箱2外部的蒸汽进气导管1005和蒸汽净化导管1006连通。蒸汽进气导管1005也通过不同于通孔2b的另一个点与燃料箱2的内部连通。蒸汽进气导管1005将在燃料箱2内部生成的燃料蒸汽导引到壳体1171内。蒸汽净化导管1006与内燃机的连通进气通道(未显示)连通并且净化从壳体1171内部进入进气通道的燃料蒸汽。
吸附材料1172例如是活性碳并且吸附从蒸汽进气导管1005导入壳体1171的燃料蒸汽。吸附至吸附材料1172的燃料蒸汽在从进气通道通过蒸汽净化导管1006施加的负压的影响下从吸附材料解吸并且因此抽吸到进气通道中。
如图67和68所示,在第十七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1101中,调节机构1140包括两个彼此联结的支撑轴,即下支撑轴1144和上支撑轴1141,以及中间构件1148和弹性构件1143。中间构件1148和弹性构件1143的结构与第二中间构件48和弹性构件43的结构基本上相同。
如图68、70和72所示,下支撑轴1144包括装配在一起的下轴主体1147和下盖1149。下轴主体1147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细长的圆柱管状体。下轴主体1147接收在接收器310中并且可以相对于接收器310以同轴方式轴向滑动。下盖1149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接收在接收器310中。在下盖1149中,设计成圆盘板形的固定板部分1149a通过压配合或焊接同轴地固定至下轴主体1147的下端部1147a。在下支撑轴1144中,下轴主体1147的下端部1147a罩盖有固定板部分1149a,这样下支撑轴1144就设计成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圆柱管状体),其中固定板部分1149a充当下支撑轴1144的底部。
具有上述结构,下支撑轴1144就滑动地接收在接收器310中。在下支撑轴1144中,一旦当下支撑轴1144沿其插入方向朝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运动而下支撑轴置于其插入侧可移去端部时,与接收器310底部310c的底部310c相对的固定板部分1149a用于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接合。
如图68、70和72所示,上支撑轴1141包括装配在一起的上轴主体1145和上盖1146。除了上轴主体1145接收到下支撑轴1144的下轴主体1147中之外,上轴主体1145的结构与第十六实施例的支撑轴41基本上相同。上盖1146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倒转的杯形体(具有封闭底部的倒转的圆柱管状体),它部分地暴露并且接收在下轴主体1147中。上盖1146的底部1146a用作与下盖1149的固定板部分1149a轴向相对的相对部分。在上盖1146中,设计成圆柱形并且从上盖1146的底部1146a轴向向上伸出的凸起1146c通过压配合或焊接同轴地固定至上轴主体1145的下端部41b。
具有上述结构,上支撑轴1141能够以同轴方式轴向滑动地接收在下支撑轴1144中。在图68和72的状态中,其中下支撑轴1144移动至其插入侧移动端部并且因此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接合,上支撑轴1141通过下支撑轴1144接收在接收器310中并且相对于接收器310以同轴方式可轴向滑动。在此,在其中下支撑轴1144达到其插入侧移动端部的图68和72的状态是在集成组件20、30、50、60放入燃料箱2内部时实现的,这样集成组件20、30、50、60就从法兰10下侧上的法兰10侧向地向外伸出,如图67和71所示。因此,集成组件20、30、50、60就在其中下支撑轴1144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接合的状态中放入燃料箱2内部,并且集成组件20、30、50、60可以相对于连接法兰10和集成组件20、30、50、60的上支撑轴1141轴向地移动。
如图68、70和72所示,上盖1146的底部(相对部分)1146a位于上盖1146的下端部1146d上方,且它对应于上支撑轴1141的下端部。上盖1146的底部(相对部分)1146a与下支撑轴1144的固定板部分1149a配合夹紧弹性构件1143,即将弹性构件1143夹紧在固定板部分1149a与底部(相对部分)1146a之间。这样,弹性构件1143(螺旋弹簧)同轴地接收在上和下支撑轴1141、1144中,并且由于其间的弹性构件43的弹性压缩变形而在上支撑轴1141与下支撑轴1144之间施加恢复力(推动力)。因此,在其中下支撑轴1144达到插入侧移动端部的状态中,如图68所示,弹性构件1143会通过接合至底部310c的固定板部分1149a在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上施加恢复力。因此,就会朝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的集成组件20、30、50、60。
另外,如图68、70与72所示,上支撑轴1141的上盖1146具有管状部分1146b,它从位于弹性构件1143上方的上盖1146的(相对部分)1146a向下伸出。管状部分1146b充当支撑部。下支撑轴1144的下盖1149整体地具有支撑部1149b,且支撑部1149b设计成圆柱形并且从位于弹性构件1143下侧的下盖1149的固定板部分1149a向上伸出。管状部分(支撑部)1146b在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1143的沿径向向外的位置处轴向地延伸,并且支撑部1149b在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1143的沿径向向内的位置处轴向地延伸。因此,管状部分(支撑部)1146b和支撑部1149b沿着轴向方向支撑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1143。
下支撑轴1144的下轴主体1147轴向滑动地接收在轴塞303中,其中轴塞303是盖构件3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压配合或焊接同轴地固定至接收器310。轴塞303的下端部303a与下支撑轴1144的下盖1149的固定板部分1149a的外围部轴向地相对。这样,如图70所示,轴塞303的下端部303a用作接合部分,并且当下支撑轴1144通过沿下支撑轴1144远离接收器310(更具体地,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的移去方向远离接收器310的下支撑轴1144的运动而置于除去侧移动端部时,就与下支撑轴1144(更具体地,下盖1149的固定板部分1149a)接合。径向向内伸出的下轴主体1147的上端部分1147b与上支撑轴1141的上盖1146的底部(相对部分)1146a相对。因此,如图70与72所示,上端部分1147b用作接合部分,并且当上支撑轴1141通过沿上支撑轴1141远离下支撑轴1144的移去方向远离下支撑轴1144的上支撑轴1141的运动而置于其移除侧移动端部时,就与上支撑轴1141(更具体地,上盖1146除去底部1146a)接合。
在第十七实施例中,在向燃料箱2安装燃料供给设备1101时,如图69与70所示,下支撑轴1144沿远离接收器310的移除方向滑动至其移除侧移动端部,并且上支撑轴1141相对于下支撑轴1144沿远离下支撑轴1144的移除方向滑动至其移去侧可移去端部。这样,在测量集成组件20、30、50、60与法兰10的距离实现最大化的状态下,集成组件20、30、50、60穿过通孔2b安装到燃料箱2内部。
然后,如图71所示,集成组件20、30、50、60移动至在法兰10的下侧上从法兰10侧向向外伸出。另外,如图71和72所示,通过向下滑动下支撑轴1144,下支撑轴1144插入到接收器310内部。这样,置于法兰10下侧上的罐1170就穿过通孔2b,并且下支撑轴1144和子罐20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和燃料箱2的底部2c分别接合。
另外,参见图67和68,法兰10在上支撑轴1141一通过向下滑动而插入下支撑轴1144时就安装至通孔2b。因此,置入燃料箱2内部的罐1170就围绕着在法兰10下侧上从法兰10沿侧向向外伸出的集成组件20、30、50、60定位。因此,用于除去燃料蒸汽的除去性能通过操作泵装置50的燃料泵52的热量而得到提高。
在集成组件20、30、50、60置入燃料箱2内部的状态下,接收夹持在上支撑轴1141和下支撑轴1144之间的弹性构件1143的恢复力的下支撑轴1144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接合。因此,弹性构件1143的恢复力经过下支撑轴1144逆着接收器310施加,并且因此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始终相对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保持固定。另外,如图70所示,当下支撑轴1144与轴塞303的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接合时,就限制了下支撑轴1144从接收器310上移走。另外如图70和72所示,当上支撑轴1141与下轴体1147的上端部分(接合部分)1147b接合时,就限制了上支撑轴1141从下支撑轴1144上移走。由于上述的移走受限,所以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固定,同时保持下支撑轴1144相对于每个接收器310和上支撑轴1141可滑动地连接。因此,特别是在第十七实施例中,就可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1101的通用性。
另外,弹性构件1143接收在插入接收器310中的上支撑轴1141和下支撑轴1144中,以便弹性构件1143完全由上支撑轴1141和下支撑轴1144覆盖,并且由此弹性构件1143在燃料箱2中的暴露受到限制。另外,当上支撑轴1141与下轴体1147的上端部分(接合部分)1147b接合时,上支撑轴1141从下支撑轴1144上的移走就受到限制,并且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上支撑轴1141和下支撑轴1144可以限制弹性构件1143的暴露。因此,甚至是在第十七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制或减少噪声的产生,其中,弹性构件43和燃料供给设备1101的其它组件(例如柔性电线57,67、柔性管58)一出现干扰时就会产生噪声。
另外,弹性构件1143即螺旋弹簧通过管状部分(支撑部)1146b和支撑部1149b沿着轴向方向支撑,其中这两个支撑部分分别在弹性构件1143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伸出。因此,弹性构件1143的弯曲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限制或减少噪声,其中在上下支撑轴1141、1144和接收在其中的弹性构件1143之间一出现干扰时噪声就会产生。
(第十八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是第十七实施例的改进。如图73至75所示,第十八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2101的接收器(也被称作开口)2300设计成无底的,即没有第十七实施例的底部310c。接收器2300的上端部分2300e形成具有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的轴塞303。本实施例的轴塞303可以与接收器2300整体地树脂模制,以便降低组件的数目和成本。
另外,设置在燃料供给设备2101的调节机构2140中的下支撑轴2144具有法兰部分2147b,该法兰部分2147b从下支撑轴2144的下轴主体2147的上端部分1147b沿径向向外伸出并且与接收器2300的上端部分2300e轴向相对。因此、如图73和75所示,当下支撑轴2144沿着插入方向朝向接收器2300内部移动时,法兰部分2147b可以与上端部分2300e接合。
在第十八实施例中,在其中集成组件20、30、50、60置入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状态下,承受夹持在上支撑轴1141和下支撑轴2144之间的弹性构件1143的恢复力的下支撑轴2144接合到接收器2300的上端部分2300e,如图73所示。因此,弹性构件1143的恢复力经过下支撑轴2144逆着接收器2300施加,并且因此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2300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始终相对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保持固定。另外,如图74所示,当下支撑轴2144与轴塞303的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接合时,就限制了下支撑轴2144从接收器2300上移走。另外如图74和75所示,当上支撑轴1141与下支撑轴的上端部分1147的上端部分(接合部分)1147b接合时,就限制了上支撑轴1141从下支撑轴2144上移走。由于上述的移走受限,所以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固定,同时保持下支撑轴2144相对于每个接收器2300和上支撑轴1141可滑动地连接。因此,特别是在第十八实施例中,就可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2101的通用性。
(第十九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是第十七实施例的改进。如图76至78所示,在设置在第十九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3201的调节机构3140中的支撑轴3141中,设计成倒转的杯形体(带有封闭底部的圆柱管状体)的上盖3146具有同轴地固定至上轴主体1145的管状部分(支撑部)1146b。因此,上盖3146的底部(相对部分)1146a位于上盖3146的下端部3146d的上面(在本实施例中与上支撑轴3141的下端部对应)并且还位于上轴主体1145的下端部41b上面。
在第十九实施例中,直接夹紧在上盖3146的底部(相对部分)1146a和下盖1149的固定板部分1149a之间的弹性构件1143大部分接收在上支撑轴3141的内部,如图76至78所示。这样,从法兰10至集成组件20、30、50、60的最小距离可以反向地减少,如图76所示。因此,燃料供给设备3201可以可靠地应用到大致扁平的并且较浅的燃料箱2中。
(第二十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是第十七实施例的改进。如图79至81所示,第二十实施例的设置在燃料供给设备4101的调节机构4140中的下支撑轴4144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细长的圆柱体。下支撑轴4144接收在接收器310中并且可以相对于接收器310以同轴的方式沿轴向滑动。在下支撑轴4144中,设计成沿径向向外伸出的法兰形式并且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相对的下端部4144a可以与底部310c接合从而限制下支撑轴4144沿着插入方向的进一步运动,如图79和81所示。如图80所示,当下支撑轴4144沿着远离接收器310的移走方向移到其移走侧的可移去端时,下支撑轴4144的下端部4144a与轴塞303的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接合,其中,该下端部303a与下支撑轴4144的下端部4144a沿顶至底方向相对。另外,法兰部分4144b形成在下支撑轴4144的轴向中间部分中并且沿径向向外伸出。
如图所示79至81,在燃料供给设备4101的上支撑轴4141中,设计成倒转的杯形体(带有封闭底部的倒转的圆柱管状体)的上盖4146的管状部分4146b同轴地固定到上轴主体1145上,并且下支撑轴4144从其下侧插入管状部分4146b。这样,下支撑轴4144以同轴方式沿轴向可滑动地接收在上支撑轴内部。在图79和81的状态中,其中下支撑轴4144移动至其插入侧移动端部并且由此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接合,上支撑轴1141经过下支撑轴4144接收在接收器310中并且相对于接收器310以同轴方式可沿轴向滑动。因此,接收在燃料箱2内部的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上支撑轴4141沿轴向可以移动,上支撑轴4141连接在法兰10和集成组件20、30、50、60之间。
如图所示79至81,在上支撑轴4141中,上盖4146的径向向内伸出的下端部4146d与接收在上盖4146中的下支撑轴4144的法兰部分4144b轴向相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制造,上盖4146的下端部4146d与底部4146a和上盖4146的管状部分4146b独立地形成。当下支撑轴4144远离上支撑轴4141沿移走方向移动到其除去侧的移动端部时,下端部4146d用作接合部分并且与下支撑轴4144的法兰部分4144b啮合,如图80和81所示。另外,上盖4146的底部4146a用作与下支撑轴4144的法兰部分4144b成轴向相对的相对部分,其中,上盖4146的底部4146a位于上支撑轴4141的上盖4146的下端部4146d的上侧,并且与上支撑轴4141的下端部对应。弹性构件1143直接夹紧在底部(相对部分)4146a和法兰部分4144b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在弹性构件1143以同轴的方式在下支撑轴4144的径向外侧上由上支撑轴4141接收的状态下,弹性构件1143发生弹性压缩变形,弹性构件1143即螺旋弹簧就在上支撑轴4141和下支撑轴4144之间施加恢复力。因此,在其中下支撑轴4144达到插入侧移动端部的状态下,如图79所示,弹性构件1143会逆着接收器310底部310c施加恢复力,其中下端部4144a接合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因此,就会朝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的集成组件20、30、50、60。
另外,如图79至81所示。上支撑轴4141的上盖4146整体地具有支撑部4146c,该支撑部4146c设计成圆柱形形式并且从位于弹性构件1143的上侧的底部(相对部分)4146a向下伸出。设计成圆柱形形式并且从位于弹性构件1143的下侧的法兰部分4144b向上伸出的下支撑轴4144形成支撑部4144c。支撑部4146c、4144c伸入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1143径向内侧,这样支撑部4146c、4144c就沿着轴向方向支撑螺旋弹簧。
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在其中集成组件20、30、50、60置入燃料箱2内部的安装状态下,接收夹持在上支撑轴4141和下支撑轴4144之间的弹性构件的恢复力的下支撑轴4144与接收器310的底部310c接合,如图79所示。因此,弹性构件1143的恢复力经过下支撑轴4144逆着接收器310施加,并且因此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310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始终相对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保持固定。另外,如图80所示,当下支撑轴4144与轴塞303的下端部(接合部分)303a接合时,就限制了下支撑轴4144从接收器310上移走。而且,而且如图80和81所示,当下支撑轴4144与上盖4146的下端部(接合部分)4146d接合时,就限制了下支撑轴4144从上支撑轴4141上移走。由于上述的移走受限,所以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固定,同时保持下支撑轴4144相对于每个接收器310和上支撑轴4141可滑动地连接。因此,特别是在第二十实施例中,就可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4101的通用性。
另外,弹性构件1143和下支撑轴4144接收在插入接收器310中的上支撑轴4141中,以便弹性构件1143完全由上支撑轴4141和下支撑轴4141覆盖,并且由此弹性构件1143在燃料箱2中的暴露受到限制。另外,上支撑轴4141可以经过上盖4146的下端部(接合部分)4146d和下支撑轴4144的法兰部分4144b的接合,保持上支撑轴4141和下支撑轴4144之间的接合状态。因此,上支撑轴4141和下支撑轴4144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制弹性构件1143的暴露。因此,甚至是在第二十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制或减少噪声的产生,其中,弹性构件1143和燃料供给设备4101的其它(或多个)组件一出现干扰时就会产生噪声。
另外,弹性构件1143(螺旋弹簧)由分别在弹性构件1143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伸出的支撑部4146c、4144c沿着轴向方向支撑。因此,弹性构件1143的弯曲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限制或减少噪声的产生,其中,在上下支撑轴4141、4144和接收在其中的弹性构件1143之间一出现干扰时噪声就会产生。
(第二十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是第十七实施例的改进。如图82至84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燃料供给设备5101的接收器(也被称作开口)5300包括多个轴向狭缝5300f,狭缝5300f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一个接一个地沿圆周方向布置。设置在燃料供给设备5101的调节机构5140中的上支撑轴5141的结构基本上与第十六实施例的支撑轴41相同,除了上支撑轴5141包括多个一个接一个地沿圆周方向布置的轴向狭缝5141c之外,并且上支撑轴5141相对于接收器5300的外圆周表面5300g沿轴向方向可滑动。
另外,在燃料供给设备5101中,调节机构5140的下支撑轴5144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设计成细长的圆柱管状体。下支撑轴5144接收在接收器5300中并且可以相对于接收器5300以同轴的方式沿轴向滑动。多个弹性爪5144d弹性可变性地形成在下支撑轴5144的下部以便弹性爪5144d分别滑动地装配到接收器5300的狭缝5300f中。这样,当下支撑轴5055沿着远离接收器5300的移走方向一运动时而下支撑轴5144置于除去侧移动端部时,与相应的弹性爪5144d从其上侧沿轴向相对的每个狭缝5300f的内端部5300h就充当接合部分并且用于与相应的弹性爪5144d接合,如图83和84所示。当弹性爪5144d弹性卡扣装配至狭缝5300f时,每个弹性爪5144d可以很容易地安装至相应的狭缝5300f。
如图所示82至84,多个弹性爪5144e弹性可变形地形成在下支撑轴5144的上部以便弹性爪5144e可滑动地分别装配到上支撑轴5141的狭缝5141c中。这样,当下支撑轴5055沿着远离上支撑轴5141沿着移走方向一运动而下支撑轴5144置于除去侧移动端部时,与相应的弹性爪5144d从其下侧沿轴向相对的每个狭缝5141c的内端部5141d就充当接合部分并且用于与相应的弹性爪5144d接合,如图83所示。
另外,当下支撑轴5055在其插入方向朝向上支撑轴5141内部运动而下支撑轴5144置于插入侧移动端部时,与相应的弹性爪5144e从其上侧沿轴向相对的每个狭缝5141c的内端部5141e就充当接合部分并且用于与相应的弹性爪5144e接合,如图82和84所示。在此,当集成组件20、30、50、60被放入燃料箱2内部时,图82和84的状态就会实现,其中下支撑轴5144朝向上支撑轴5141内部达到其插入侧移动端部。因此,在每个弹性爪5144e与相应的狭缝5141c的上内端部5141e接合的状态下,置入燃料箱2中的集成组件20、30、50、60相对于连接在法兰10和集成组件20、30、50、60之间的下支撑轴5144沿轴向可移动。当弹性爪5144e弹性卡扣装配至狭缝5141c时,每个弹性爪5144e可以很容易地安装至相应的狭缝5141c。
如图82至84所示,置于下支撑轴5144的下端部5144a的上侧上以用于封闭即隔开下支撑轴5144内部的下支撑轴5144的隔墙部分5144f用作相对部分,即与接收器5300的底部310c轴向相对。弹性构件1143直接夹紧在接收器5300的隔墙部分(相对部分)5144f和底部310c之间。具有上述结构,弹性构件111143(螺旋弹簧)同轴地接收在下支撑轴5144和接收器5300中,并且由于其间的弹性构件1143的弹性压缩变形而在下支撑轴5144与接收器5300之间施加恢复力。因此,在其中下支撑轴5144沿着它的插入放心朝向上支撑轴5141内部达到插入侧移动端部的状态下,如图82所示,弹性构件1143会逆着接收器5300底部310c施加恢复力。因此,就会朝燃料箱2的底部2c推动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5300的底部310c的集成组件20、30、50、60。
另外,如图82至84所示。上支撑轴5144整体地具有支撑部5144g,该支撑部5144g设计成圆柱形形式并且从位于弹性构件1143的上侧的隔墙部分(相对部分)5144f向下伸出。接收器5300整体地具有支撑部310d,这在第十六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支撑部5144g、310d伸入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1143的径向内侧,这样,支撑部5144g、310d就沿着轴向方向支撑螺旋弹簧即弹性构件1143。
在第二十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燃料供给设备5101安装至燃料箱2的时候,如图83所示,下支撑轴5144沿着远离接收器5300的移去方向滑动至其除去侧的移动端部,上支撑轴5141沿着远离下支撑轴5144的除去方向相对于下支撑轴5144滑动至其除去侧移动端部。这样,在测量集成组件20、30、50、60与法兰10的距离实现最大化的状态下,集成组件20、30、50、60穿过通孔2b安装到燃料箱2内部。
然后,集成组件20、30、50、60移动至在法兰10的下侧上从法兰10侧向向外伸出。另外,如图84所示,通过滑动下支撑轴5144,下支撑轴5144插入到上支撑轴5141内部。这样,置于法兰10下侧上的罐1170穿过通孔2b。然后,弹性爪5144e分别与狭缝5141c相接合,并且子罐20与燃料箱2底部2c接合。
另外,如图82所示,下支撑轴5144一通过滑动而插入接收器5300,法兰10就安装至通孔2b。这样,在燃料箱2内部,罐1170围绕着集成组件20、30、50、60放置。
在这种安装状态下,接收器5300的底部310c接收夹持在下支撑轴5144和底部310c之间的弹性构件1143的恢复力,这样,包括盖构件30的接收器5300的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就可以始终相对于燃料箱2的底部2c保持稳定。另外,如图83和84所示,当下支撑轴5144的每个弹性爪5144d与接收器5300的相应的狭缝5300f的上内端部(接合部分)5300h接合时,就限制了下支撑轴5144从接收器5300上移走。另外,当下支撑轴5144的每个弹性爪5144e与上支撑轴5141的相应的狭缝5141c的下内端部(接合部分)5141d接合时,就限制了下支撑轴5144从上支撑轴5141上移走。由于上述的移走受限,所以集成组件20、30、50、60的安装位置可以很长时间保持固定,同时保持下支撑轴5144相对于每个接收器5300和上支撑轴5141可滑动地连接。因此,甚至是在第二十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提高燃料供给设备5101的通用性。
另外,弹性构件1143接收在下支撑轴5144和下支撑轴5144所插入的接收器5300中,这样,弹性构件1143就完全由下支撑轴5144和接收器5300覆盖,由此限制了弹性构件1143在燃料箱2中的暴露。另外,经过下支撑轴5144的每个弹性爪5144d与接收器5300相应的狭缝5300f的上内端部(接合部分)5300h的接合,下支撑轴5144可以相对于接收器5300保持接合。因此,下支撑轴5144和接收器5300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制弹性构件1143的暴露。因此,甚至是在第二十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制或减少噪声的产生,其中,弹性构件1143和燃料供给设备5101的其它(或多个)组件一出现干扰时就会产生噪声。
另外,弹性构件1143(螺旋弹簧)由分别在弹性构件1143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伸出的支撑部5144g、310d沿着轴向方向支撑。因此,弹性构件1143的弯曲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限制或减少噪声的产生,其中,在上下支撑轴5141、5144和接收在其中的弹性构件1143之间一出现干扰时噪声就会产生。
已经就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修改。
特别地,在第一和第六实施例中,中间构件42、3042的第一托架44、3044可以与用作夹持构件的盖构件30形成一个整体或者可以与其接合。另外,在第一和第六至第十实施例中,中间构件42、3042、4042、5042的第二托架45、3045、4045可以与支撑轴41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接合。另外,在第一、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与如上所述相反的是,支撑轴41、2041可以压配合或者装配至第二托架45、2045,由此支撑轴41、2041连接至第二托架45、2045。
在第一、第四至第十和第十二至第十五实施例中,纵向槽(S)441a、450a、2044a、4044a、7041a的数目可以设置成大于或等于1的任意适当数目,只要能够保证轴向滑动配合即可。另外,在第一和第六实施例中,沿圆周中断的第一托架44、3044的一个(或多个)纵向槽440a的数目以及形成在第一托架44、3044中的一个(或多个)联结部分440b、3440b的数目都可以任意设置成大于或等于1的适当数目。然而,在某些情形下,纵向槽440a全部省去。在第一至第五、第七以及第十一至第十五实施例中,第六实施例的托架3046可以设置成实现能够使沿圆周方向的联结角
Figure BDA0000477303620000581
发生改变的联结结构。在第一至第五、第七以及第十一至第十五实施例中,第七至第十实施例的托架4046、5046可以设置成实现能够使沿圆周方向的联结角发生改变的联结结构。
在第二以及第三实施例中,中间构件1042可以与支撑轴1041形成一个整体或者可以接合至支撑轴1041。另外,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与上述相反的是,中间构件1042可以压配合到支撑轴1041上,从而将中间构件1042和支撑轴1041连接在一起,或者,也可以是在中间构件1042和支撑轴1041之一中形成的多边形外周表面装配到在中间构件1042和支撑轴1041中的另一个中形成的多边形孔上,从而将中间构件1042和支撑轴1041连接在一起。另外,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用作夹持构件的泵托架1030的开口1300的内圆周表面1300a的平面部分1300b的数目以及与平面部分1300b分别形成面面接触的中间构件1042的平面联结部分1042a的数目可以任意设置成大于或等于1的适当数目。
在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支撑轴2041的中心孔2411可以形成为多边形孔,更具体地说,具有n个侧面的n边形孔(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装配到中心孔2411的外圆周表面2450a可以形成为多边形外周表面,更具体地说,具有n个侧面的n边形外圆周表面(其中n为与上面的n边形孔的数目相等)。另外,在第七实施例中,狭缝4100b和连接爪4464a的数目可以设置成大于或等于2的任意适当数目。另外,在第八实施例中,连接爪5046a可以设置在法兰10的连接部分5100中,连接槽5100b可以设置在第三托架5046中。另外,在第八和第九实施例中,槽5100b、5103c的数目可以任意设置成大于或等于2的适当数目,相应的连接爪5046a、5046c的数目也可以设置成大于或等于1的任意适当数目。另外,在第十实施例中,连接爪5105的数目可以任意设置成大于或等于2的适当数目,相应的连接凸起5046d的数目也可以设置成大于或等于1的任意适当数目。另外,在第十三实施例中,装配爪8042b的数目可以设置成大于或等于1并且与纵向槽7041a的数目想对应的任意适当的数目,只要可以实现轴向滑动配合即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就会想到附加的优点和改进。因此本发明在其上位概念中并不限于所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典型设备和示意性实例。

Claims (2)

1.一种燃料供给设备,包括:
构造成安装至燃料箱(2)的法兰(10,1010);
配置成安装在燃料箱(2)内部以将接收在燃料箱(2)内部的燃料泵送至燃料箱外部(2)的泵装置(50,1050);
连接在法兰(10,1010)和泵装置(50,1050)之间的单个支撑轴(41,1041,2041,6041,7041,8041);和
连接在支撑轴(41,1041,2041,6041,7041,8041)和泵装置(50,1050)之间的中间构件(42,46,1042,2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其中:
中间构件(42,46,1042,2042,3042,4042,4142,6042,7042,8042,9042)能够使支撑轴(41,1041,2041,6041,7041,8041)和泵装置(50,1050)沿着支撑轴(41,1041,2041,6041,7041,8041)的轴向方向发生相对位置变化;以及
中间构件(42,46,1042,2042,3042,4042,4142,6042,7042,8042,9042)限制支撑轴(41,1041,2041,6041,7041,8041)和泵装置(50,1050)沿着支撑轴(41,1041,2041,6041,7041,8041)的圆周方向发生相对位置变化;
夹持燃料箱(2)中的泵装置(50,1050)的夹持构件(30,1030),其中,中间构件(42,1042,2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包括至少一个联结部分(440b,1042a,2044b,3440b,4044b,7042a,8042a,9042a),该联结部分与夹持构件(30,1030)接合或者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因此联结至夹持构件(30,1030);
中间构件(42,1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和支撑轴(41,1041,6041,7041,8041)在压配合状态下连接在一起,其中,中间构件(42,1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和支撑轴(41,1041,6041,7041,8041)压配合在一起;
所述燃料供给设备还包括压力调节器(1054),压力调节器(1054)接收在燃料箱(2)中的中间构件(1042)的内部空间中并调节从泵装置(1050)排放的燃料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压配合状态下将中间构件(42,1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和支撑轴(41,1041,6041,7041,8041)连接在一起,其中,中间构件(42,1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和支撑轴(41,1041,6041,7041,8041)压配合在一起;
将中间构件(42,1042,3042,4042,5042,6042,7042,8042,9042)的至少一个联结部分(440b,1042a,2044b,3440b,4044b,7042a,8042a,9042a)联接至夹持构件(30,1030);以及
将连接至支撑轴(41,1041,6041,7041,8041)的法兰(10,1010)安装至燃料箱(2),这样通过夹持构件(30,1030)夹持的泵装置(50,1050)就放入燃料箱(2)内部。
CN201410096478.9A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Pending CN1038508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4621 2010-09-13
JP2010-204621 2010-09-13
JP2011-064730 2011-03-23
JP2011-064731 2011-03-23
JP2011064730A JP5327253B2 (ja) 2011-03-23 2011-03-23 燃料供給装置
JP2011064731A JP5630351B2 (ja) 2010-09-13 2011-03-23 燃料供給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6884.XA Division CN102434340B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0837A true CN103850837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75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6047.2A Pending CN103821646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070.1A Pending CN103821647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477.4A Pending CN103850834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4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50836B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7368.4A Pending CN103850838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013.3A Pending CN103821645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478.9A Pending CN103850837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6047.2A Pending CN103821646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070.1A Pending CN103821647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477.4A Pending CN103850834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45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50836B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7368.4A Pending CN103850838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N201410096013.3A Pending CN103821645A (zh) 2010-09-13 2011-09-13 燃料供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10382164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7451B2 (ja) * 2014-08-26 2018-03-20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US10982633B2 (en) 2017-07-03 2021-04-2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Fuel pump solenoid assembly method
KR102113741B1 (ko) * 2017-11-06 2020-05-21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덴소 연료 펌프 모듈
WO2019151296A1 (ja) * 2018-02-01 2019-08-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FR3092146B1 (fr) * 2019-01-24 2020-12-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Procédé de gestion d’une pompe à piston pour moteur thermiqu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8786A1 (en) * 2002-04-03 2003-10-09 Tomonari Toki Reservoir unit
JP2006152992A (ja) * 2004-12-01 2006-06-15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824880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Denso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4857A (en) * 1986-03-31 1987-09-22 Stant Inc. Fuel sender unit
US4780063A (en) * 1987-10-09 1988-10-25 Walbro Corporation Vehicle fuel pump having a noise-reduction jacket
DE3887263T2 (de) * 1987-10-26 1994-05-19 Nippon Denso Co Brennstoffzufuhr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3698293B2 (ja) * 1999-02-18 2005-09-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装置支持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燃料供給装置
DE10027991B4 (de) * 2000-06-08 2005-11-10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Kraftstofffördereinheit
JP3833449B2 (ja) * 2000-07-25 2006-10-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2276473A (ja) * 2001-03-22 2002-09-25 Isuzu Motors Ltd ジメチルエーテル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JP2004028054A (ja) * 2002-06-28 2004-01-29 Denso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4263563A (ja) * 2003-01-16 2004-09-24 Mitsuba Corp 燃料ポンプユニット
JP4340898B2 (ja) * 2004-11-17 2009-10-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US7124748B2 (en) * 2004-12-16 2006-10-2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uel delivery assembly for dual lobe fuel tank
DE102005000658A1 (de) * 2005-01-04 2006-07-13 Robert Bosch Gmbh Kraftstofffilte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JP4169052B2 (ja) * 2006-06-29 2008-10-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8082263A (ja) * 2006-09-28 2008-04-10 Aisan Ind Co Ltd 燃料供給装置
DE102006049224B4 (de) * 2006-10-18 2018-08-02 Man Diesel & Turbo Se Kraftstoffversorgungsanlag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1082418A1 (de) * 2010-09-13 2012-03-15 Denso Corporation Kraftstoffzufuhrgerä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8786A1 (en) * 2002-04-03 2003-10-09 Tomonari Toki Reservoir unit
JP2006152992A (ja) * 2004-12-01 2006-06-15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824880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Denso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0836A (zh) 2014-06-11
CN103821646A (zh) 2014-05-28
CN103821645A (zh) 2014-05-28
CN103821647A (zh) 2014-05-28
CN103850838A (zh) 2014-06-11
CN103850836B (zh) 2017-04-12
CN103850834A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340B (zh) 燃料供给设备
CN103850837A (zh) 燃料供给设备
KR100298617B1 (ko) 연료공급시스템및그것의지지유니트
US20070056567A1 (en) Modular fuel delivery assembly
KR20060107334A (ko) 인-탱크 연료 모듈 성분용 정전하 제어기
CN108603468B (zh) 燃料箱用盖构件
CN102678405B (zh) 燃料泵组件
CN103261654B (zh) 燃料供给装置
CN1776213B (zh) 安装在燃料箱上的燃料供给设备
US20190331073A1 (en) Fuel Supply Device
CN100400849C (zh) 机动二轮车的燃料供给装置
CN105745005A (zh) 用于过滤装置的滤芯
CN100567073C (zh) 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JP2009236006A (ja) 燃料供給装置
US11098684B2 (en) Fuel supply device
CN102678406B (zh) 燃料供给装置
JP7083734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1195651C (zh) 燃料供给装置
WO2018110205A1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101042102A (zh)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JP5859375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3286925A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101033721A (zh) 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
JP5652074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217389989U (zh) 一种模块化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