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2102A -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2102A
CN101042102A CN 200710080170 CN200710080170A CN101042102A CN 101042102 A CN101042102 A CN 101042102A CN 200710080170 CN200710080170 CN 200710080170 CN 200710080170 A CN200710080170 A CN 200710080170A CN 101042102 A CN101042102 A CN 101042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mentioned
filter
fuel tank
abut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801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敏夫
和田里美
宫崎英二
榎本刚
伊藤大介
长濑智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a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2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2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其可通过使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燃料过滤器(26)包括具有过滤燃料箱(10)内的燃料的过滤件(79)的过滤部(76)、支承过滤部并将过滤部的内部空间与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相连通的配管部(77)。将配管部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内的底面(16)上的弹性机构(100)具有设在配管部管外的支承部(101)、沿面对燃料箱内的底面的方向可进退移动地设置在支承部上的抵接构件(102)、夹设在支承部与抵接构件之间的螺旋弹簧(103)。对弹性机构的支承部选择地设置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

Description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安装在两轮车、四轮车等车辆的燃料箱上的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对以往例的燃料过滤器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燃料过滤器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燃料过滤器300具有与燃料泵303的燃料吸入口连接着的燃料吸入管306、和包围形成在燃料吸入管306上的吸入口306A的挠性网状的过滤件310。并且,在过滤件310的内部空间中,在燃料吸入管306与过滤件310之间设有使过滤件310与燃料箱的底面301B抵接的扭转弹簧311。另外,这样的燃料过滤器300记载在日本实开昭62-203977号公报中。
发明内容
通常,不同的车型采用不同机种,与不同机种所要求的规格相应地,燃料过滤器中的各部件(例如,上述以往例(参照图8)中,相当于燃料吸入管306、过滤件310、扭转弹簧311)被特殊化,由于部件难以通用化,所以存在不得不提高低成本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使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的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上述课题可由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结构为要旨的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解决。
即,采用技术方案1记载的燃料过滤器,将配管部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机构具有设在配管部管外的支承构件、沿面对燃料箱内的壁面的方向可进退移动地设在该支承构件上的抵接构件、夹设在支承构件与抵接构件之间并将上述抵接构件弹性地推压在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构件,所以,能借助弹性构件的弹性将抵接构件弹性地推压在燃料箱内的壁面上。
另外,通过做成对支承构件选择地设置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的结构,从而,例如对于多种机种,只要使包含支承构件在内的主要部件为一种、与每一机种相应的抵接构件为多种即可。因此,可通过使主要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这样,与四轮车用的燃料过滤器相比,因主要部件通用化而可降低成本的燃料过滤器作为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的燃料过滤器,可以说很有利。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2记载的燃料过滤器,由于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能与作为燃料箱内的壁面的底面抵接、并且相对于燃料箱的底面的高度不同。因此,可以选择地使用相对于燃料箱的底面的高度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3记载的燃料过滤器,由于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能与燃料箱内的底面以外的壁面抵接、并且相对于燃料箱的壁面的长度不同。因此,可以选择地使用相对于燃料箱的壁面的长度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4记载的燃料过滤器,借助快速装配机构,可容易地把抵接构件可进退移动地设在支承构件上。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5记载的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具有燃料泵和燃料过滤器,并设置在燃料箱上。于是,把配管部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机构具有设在配管部管外的支承构件、沿面对燃料箱内的壁面的方向可进退移动地设在该支承构件上的抵接构件、夹设在支承构件与抵接构件之间并将上述抵接构件弹性地推压在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构件,所以,可借助弹性构件的弹性将抵接构件弹性地推压在燃料箱内的壁面上。
另外,对支承构件选择地设置规格不同的多种上述抵接构件,从而,例如对于多种机种,只要使包含支承构件在内的主要部件为一种、与每一机种相应的抵接构件为多种即可。因此,可通过使主要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这样,因主要部件通用化而可降低成本的燃料供给装置用作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的燃料供给装置比用作四轮车的燃料供给装置更有益。
另外,采用技术方案6记载的燃料供给装置,可提供一种具有燃料过滤器的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过滤器能通过使主要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
采用本发明的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可以通过使主要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燃料供给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燃料供给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表示燃料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料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燃料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8是以局部剖切表示以往例的燃料过滤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以下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机动两轮车、带原动机自行车等两轮车用的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设置在燃料箱上,该燃料箱例如装载在两轮车(未图示)的车身架上的车座前方附近。另外,图1是表示燃料供给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燃料供给装置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燃料供给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图5是表示燃料过滤器的剖视图。另外,如图1所示,在燃料箱10的上板部11上形成有用于设置燃料供给装置20的、例如圆孔形状的开口孔13。
如图4所示,燃料供给装置20是将燃料泵21、外壳构件22、安装板23、调压器24、燃料过滤器26、燃料测量计27组件化而成的装置。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安装板23、调压器24、燃料泵21、外壳构件22、燃料过滤器26、燃料测量计27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从安装板23开始说明。如图4所示,安装板23具有作为主体的板主体30、和结合在该板主体30上的供料管31。板主体30例如由聚缩醛树脂(POM)、尼龙树脂等的树脂材料成形的树脂成型品构成。另外,板主体30是以大致圆板状的板状部32作为主体而形成的。在板状部32的下表面突出着环状的肋部33。在将肋部33基本紧密地嵌合在上述燃料箱10的开口孔13内的状态下,板状部32可将该开口孔13封闭。
在上述板状部32的上表面侧一体形成有排出管部35。另外,在板状部32的下表面侧呈内外二层圆筒状一体形成有内筒部36和外筒部37。内筒部36内与排出管部35内连通。另外,外筒部37的上表面由板状部32封闭。另外,在板状部32的下表面侧一体形成有相对于上述内筒部36及上述外筒部37呈并列状的调压器连接管部38。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上表面由板状部32封闭。调压器连接管部38内与内筒部36内通过连通路39相连通,该连通路39沿板状部32的下表面在横方向延伸、并且贯穿上述外筒部37。
上述供料管31例如由聚缩醛树脂(POM)、尼龙树脂等的树脂材料成形的树脂成型品构成。供料管31例如形成为弯头状。供料管31的基部侧端面(下端面)通过结合手段以对接状与上述板主体30的排出管部35的上端面结合。这样,排出管部35与供料管31相连通。作为供料管31相对于排出管部35的结合手段,可以采用振动熔接、热板熔接、激光熔接等的树脂熔接手段、粘接剂粘接手段等手段。另外,在使供料管31的前端部、即排出端部31a指向所需方向的状态下,把供料管31结合在排出管部35上,这样可使供料管31的朝向多样化,可提高燃料供给装置20往燃料箱10上设置的自由度。
如图1所示,在上述板状部32上一体形成有连接器部40,该连接器部40具有贯通于上述板状部32上下表面的端子41(参照图2和图3)。与由未图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构成的控制机构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可通过从连接器部40的上表面侧插入到连接器部40中而与其连接。另外,虽未图示,但与燃料泵21电连接的导线的连接器部可通过插入到该连接器部40中而与其连接,并且与燃料测量计27电连接的导线的连接器部可通过插入到该连接器部40中而与其连接。
另外,在上述外筒部37的外周面上突出着第1卡合突起43(参照图1)。另外,在上述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外周面上突出着第2卡合突起44(参照图1)。另外,在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下端面形成有缺口状的排出槽46(参照图4)。
下面,说明调压器24。另外,调压器24由于是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调压器24具有挟持隔膜(未图示)的呈一对的壳体48、49,在该两壳体48、49的接合部的外周部形成有凸缘部50。另外,在一方(图4中上侧)壳体48的上端面沿同一轴线突出着导入燃料用的燃料导入管52。在一方(图4中上侧)壳体48的基端部形成有排出剩余燃料用的燃料排出口(未图示)。另外,燃料导入管52形成为台阶管状,在其直径小的管部安装有O形密封圈53。
下面,说明燃料泵21。另外,燃料泵21由于是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燃料泵21例如是旋涡式的电动泵,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燃料泵21的下端面突出着吸入燃料箱10内燃料的燃料吸入口55。另外,在燃料泵21的上端面突出着把已吸入的燃料排出的燃料排出口56。另外,在燃料泵21的上端面设有连接器部57。与上述安装板23的连接器部40相连的导线(未图示)的连接器部通过插入该连接器部57而可与其连接。通过连接器部57通电时,燃料泵21被驱动,使内置的旋转体(例如叶轮)旋转,这样,通过燃料吸入口55吸入燃料箱10内的燃料,并且将其升压后从燃料排出口56排出。另外,在燃料泵21的下端面突出着过滤器止脱用销58。
下面,说明外壳构件22。
如图4所示,外壳构件22例如由聚缩醛树脂(POM)、尼龙树脂等的树脂材料成形的树脂成型品构成,并以能内嵌上述燃料泵21的大致圆筒状的泵保持筒部60为主体而形成。在泵保持筒部60的上端部一体形成有连接管部61。燃料泵21的燃料排出口56可从连接管部61的下方插入到连接管部61内。另外,连接管部61的上端部形成为可嵌合在上述安装板23的内筒部36与外筒部37之间。在连接管部61上一体形成有可外套在外筒部37上的外套部63(参照图1和图2)。在外套部63上形成有第1卡合孔64,当外套部63外套在外筒部37上时,该第1卡合孔64能利用外套部63的弹性变形、所谓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而与上述第1卡合突起43卡合(参照图1)。另外,具有第1卡合突起43的外筒部37、和具有第1卡合孔64的外套部63构成了快速装配机构。
如图4所示,在上述泵保持筒部60的上端部一体形成有托板部66,该托板部66面对着上述安装板23的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下端面。在托板部66上形成有嵌合孔67,该嵌合孔67能嵌合上述调压器24的另一方(图4中下侧)壳体49。嵌合孔67的孔缘部形成为用于防止调压器24的凸缘部50脱出、即能止脱。
如图1所示,在上述泵保持筒部60的托板部66上一体形成有嵌合壁部69。嵌合壁部69形成为能外套在上述安装板23的调压器连接管部38(参照图4)上。在嵌合壁部69上形成有第2卡合孔70,当嵌合壁部69嵌合在调压器连接管部38上时,该第2卡合孔70能利用该嵌合壁部69的弹性变形、所谓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而与上述第2卡合突起44卡合。另外,具有第2卡合突起44的调压器连接管部38、和具有第2卡合孔70的嵌合壁部69构成了快速装配机构。
另外,在上述泵保持筒部60下端部的外周面上突出着第3卡合突起72(参照图1和图2)。
另外,在泵保持筒部60的侧面部(后侧面)一体形成有可安装燃料测量计27的测量计安装部74(参照图2)。
下面,说明燃料过滤器26。如图5所示,燃料过滤器26具有过滤部76和配管部77,上述过滤部76用于过滤燃料箱10内的燃料,上述配管部77支承该过滤部76、并且将该过滤部76的内部空间与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相连通。
过滤部76具有过滤件79和形状保持构件80。过滤件79由无纺布形成为扁平的袋状。另外,形状保持构件80是树脂制,并将过滤件79保持为膨胀着的状态,这样,可以确保过滤件79的内部容积。形状保持构件80形成为骨架状,基本不会降低过滤件79的过滤性能。
上述配管部77是树脂制,并具有导出管部82、连通管部83、承接板部85、和连接壁部87。
导出管部82呈有底圆筒状地一体形成在上述形状保持构件80上,并在其上端部形成有朝上述过滤件79的上表面开口的燃料导出口82a。另外,导出管部82将其管内部与上述过滤部76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另外,连通管部83呈圆筒状,并沿同一轴线与上述导出管部82的导出口82a连接。连通管部83形成为可外套在上述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上。
另外,承接板部85呈凸缘状地一体形成在上述连通管部83的上端外周部上。承接板部85形成为在将连通管部83外套在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上的状态下能与该燃料泵21的下端面叠合。在承接板部85上形成有能与燃料泵21的过滤器止脱用销58嵌合的销插入孔86。
另外,连接壁部87一体形成在上述承接板部85的外周部上,并形成为可外套在上述外壳构件22的泵保持筒部60的下端部上(参照图1和图2)。在连接壁部87上形成有第3卡合孔91,当该连接壁部87外套在外壳构件22的泵保持筒部60上时,该第3卡合孔91能利用连接壁部87的弹性变形、所谓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分别与上述第3卡合突起72卡合。另外,在连接壁部87上的相邻的第3卡合突起72之间形成有将轴方向上方开放的切槽92,该切槽92之间的壁部容易在扩径方向挠曲变形。另外,具有第3卡合突起72的泵保持筒部60、和具有第3卡合孔91的连接壁部87构成了快速装配机构。
下面,说明燃料测量计27。
燃料测量计27具有液面计的功能,其根据电阻值检测燃料箱10内的燃料剩余量、即燃料的液面。如图2所示,燃料测量计27具有形成为盒状的测量计主体94、可相对于该测量计主体94转动的摆动臂95、安装在该摆动臂95的自由端部并且能在燃料箱10内的液面上浮动的浮子96(参照图1)。测量计主体94可安装在上述外壳构件22的测量计安装部74上。另外,测量计主体94也可以采用通过利用了弹性变形、所谓挠曲变形的快速装配机构而安装在测量计安装部74上的结构。另外,虽未图示,但与测量计主体94内置的检测元件电连接的导线的连接器部可从上述安装板23的连接器部40的下表面侧插入到该连接器部40中而与其连接。
下面,说明上述的安装板23、调压器24、燃料泵21、外壳构件22、燃料过滤器26、燃料测量计27的组装顺序的一个例子。
首先,把调压器24组装到安装板23上。即,借助O形密封圈53以密封状态把调压器24的一方(图4中上侧)壳体48嵌合在安装板23的调压器连接管部38内(参照图4)。这时,使调压器24的凸缘部50与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下端面抵接。这样,调压器24的燃料导入管52通过连通路39内而与排出管部35内连通。随之,调压器24的壳体48的燃料排出口(未图示)通过调压器连接管部38下端面的排出槽46内而与外部连通。另外,当从上述供料管31排出的燃料的压力、即排出管部35内(包含连通路39内和调压器连接管部38内)的燃料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调压器24将剩余燃料通过排出槽46内向调压器连接管38外排出,这样,把排出管部35内的燃料压力控制为规定压。
另外,从外壳构件22的泵保持筒部60下方把燃料泵21嵌入到该泵保持筒部60内(参照图4)。这时,借助O形密封圈98以密封状态把燃料泵21的排出口嵌合在外壳构件22的连接管部61内。接着,从外壳构件22的泵保持筒部60的下方把燃料过滤器26的承接板部85的连接壁部87嵌在该泵保持筒部60上。这时,承接板部85的连接壁部87的第3卡合孔91利用该连接壁部87的挠曲变形与泵保持筒部60的第3卡合突起72卡合,这样,燃料过滤器26被安装在外壳构件22上(参照图1和图2)。随之,承接板部85的连通管部83外套在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上(参照图5)。另外,燃料泵21的过滤器止脱销58插入到燃料过滤器26的承接板部85的销插入孔86内,该承接板部85与燃料泵21的下端面叠合(参照图5)。
接着,把上述外壳构件22的连接管部61从下方嵌合在安装板23的内筒部36与外筒部37之间(参照图4)。这时,借助O形密封圈99以密封状态把内筒部36嵌合在连接管部61内。随之,把外壳构件22的托板部66的嵌合孔67嵌合在调压器24的另一方(图4中下侧)的壳体49上(参照图4)。这样,借助外壳构件22的托板部66的嵌合孔67的孔缘部防止调压器24的凸缘部50脱出。另外,把外壳构件22的外套部63嵌合在安装板23的外筒部37上。这时,外套部63的第1卡合孔64利用其嵌合壁部的挠曲变形与外筒部37的第1卡合突起43卡合,这样,外壳构件22被安装在安装板23上。
另外,把外壳构件22的嵌合壁部69嵌合到安装板23的调压器连接管部38上(参照图1)。这时,嵌合壁部69的第2卡合孔70利用该嵌合壁部69的挠曲变形与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第2卡合突起44卡合,这样,外壳构件22被安装在安装板23上。
另外,把燃料测量计27的测量计主体94安装在外壳构件22的测量计安装部74上。另外,测量计主体94的导线的连接器部(未图示)从安装板23的连接器部40的下表面侧插入该连接器部40中而与其连接。另外,未图示的导线的两连接器部被插入到安装板23的连接器部40和燃料泵21的连接器部57中而与它们相连接。另外,外壳构件22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泵保持构件”。另外,安装板2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盖构件”。另外,燃料测量计27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燃料剩余量检测装置”。
如上所述,把安装板23、调压器24、燃料泵21、外壳构件22、燃料过滤器26、燃料测量计27组装起来,由此构成了燃料供给装置20。并且,该燃料供给装置20是如下述那样地装载在燃料箱10上。
即,从燃料过滤器26开始,把燃料过滤器26、外壳构件22、燃料测量计27等穿过上板部11的开口孔13而插入到燃料箱10内。然后,把安装板23的板状部32的肋部33嵌合在燃料箱10的开口孔13内,用该板状部32将该开口孔13封闭(参照图1和图2)。板状部32的外周部借助固定手段(未图示)以密封状态被固定在燃料箱10的开口孔13的孔缘部上。另外,作为安装板23固定在燃料箱10上的固定手段,可以适当采用振动熔接、热板熔接、激光熔接等树脂熔接手段、粘接剂粘接手段、螺丝固定手段等。另外,虽未图示,但在供料管31的排出端部31a上连接有燃料供给管,该燃料供给管与发动机(内燃机)中的具有喷射器的输油管连通。另外,未图示的外部连接器从上表面侧插入到安装板23的连接器部40中而与其相连接。
在上述燃料供给装置20(参照图2)中,随着发动机(内燃机)的运转,燃料泵21被驱动。这样,燃料箱10内的燃料,通过燃料过滤器26的过滤件79被过滤后,从配管部77的导出管部82通过连通管部83被吸入到燃料吸入口55中。被吸入到燃料吸入口55内的燃料在燃料泵21内被升压后,从燃料排出口56排出。从燃料排出口56排出的燃料从外壳构件22的连接管部61通过安装板23的内筒部36及排出管部35内、供料管31内向燃料供给管(未图示)送出。从供料管31送出的燃料的压力由调压器24调整为规定压。从调压器24的燃料排出口(未图示)排出的剩余燃料通过调压器连接管部38的排出槽46内向燃料箱10内排出。
另外,由燃料测量计27(参照图1)检测燃料箱10内的燃料的剩余量。即,燃料测量计27的浮子96浮游在燃料箱10内的燃料剩余量、即液面上,使摆动臂95转动。检测出了摆动臂95的转动的测量计主体94将检测信号输出。该检测信号从导线(未图示)经过安装板23的连接器部40的端子41、外部连接器,输出到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构成的控制机构(未图示)。另外,控制机构根据来自测量计主体94的检测信号算出燃料箱10内的燃料剩余量,使报警显示器、报警灯等显示机构(未图示)工作。
于是,在上述的燃料供给装置20中的燃料过滤器26上设有弹性机构100。该弹性机构100把配管部77弹性地支承在上述燃料箱10内的壁面、即底板部15的底面16上(参照图4)。
如图5所示,弹性机构100是具有支承部101、抵接构件102和螺旋弹簧103而构成的。该弹性机构100与上述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配置在同一轴线上。
支承部101设在上述燃料过滤器26的配管部77的管外、即导出管部82的下壁部。支承部101由支承凹部105和树脂制的引导部106构成,支承凹部105呈倒有底圆筒状地形成在上述导出管部82的下壁部。引导部106在同一轴线上且一体地结合在导出管部82的下壁部,以封闭支承凹部105的下表面开口部。在引导部106上在同一轴线上形成有圆形的引导孔107。另外,支承部101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支承构件”。
上述抵接构件102是树脂制,并形成为能嵌合在上述引导部106的引导孔107内的圆筒状。在该抵接构件102的上端部外侧面设有朝相反方向突出的一对卡定爪108。另外,在该抵接构件102上的相对于一对卡定爪108在圆周方向错开90度的位置形成有一对上方开口的切槽部109(图5中示出了1个)。这样,具有一对卡定爪108的侧壁部能朝径向内方弹性变形、即挠曲变形。因此,从引导部106的引导孔107下方把抵接构件102推入到引导孔107内时,两卡定爪108利用侧壁部的挠曲变形通过引导孔107后,卡定爪108借助其侧壁部的弹性复原而不能在引导部106内脱出。这样,抵接构件102设置成可相对于引导部106的引导孔107内沿与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面对的方向、即上下方向移动,即可进退移动。另外,具有卡定爪108的抵接构件102的侧壁部、和具有引导孔107的引导部106构成了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快速装配机构”。
于是,在上述抵接构件102的轴向(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内形成有分隔壁102a。该抵接构件102的比分隔壁102a靠下方的圆筒状部作为具有高度h的脚部102b(参照图5)。另外,除了脚部102b以外的部分具有上述卡定爪108、并成为安装到上述支承部101的引导部106上的安装部(附图标记省略)。
上述螺旋弹簧103夹设在上述抵接构件102内的分隔壁102a与面对该分隔壁102a的、上述支承部101的支承凹部105的顶面之间。螺旋弹簧103把抵接构件102朝进出方向、即下方施力。另外,螺旋弹簧10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弹性构件”。
并且,如前所述,在把燃料供给装置20装载到燃料箱10上时,燃料过滤器26的弹性机构100中的抵接构件102的脚部102b的下端面在借助螺旋弹簧103的弹性而被推压在燃料箱10的底面16上的状态下,以面接触状与底面16抵接。这样,配管部77借助弹性机构100被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上,所以,过滤器部76(具体地说是过滤件79)离开燃料箱10的底面16。
在上述的燃料过滤器26(参照图5)中,可以对弹性机构100的支承部101(具体地说是引导部106)选择地安装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具体地说,只要使用于将支承部101和抵接构件102安装起来的快速装配机构(由具有卡定爪108的侧壁部(称为安装部)和具有引导孔107的引导部106构成的快速装配机构)通用化,就可以对支承部101选择地安装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并且,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的脚部102b相对于燃料箱10的底面16的高度h不同。因此,当燃料箱10内的高度(上板部11与底板部15之间的间隔)高时,可以使用脚部102b的高度h较高的抵接构件10;当燃料箱10内的高度低时,可以使用脚部102b的高度h较低的抵接构件102。
采用上述的燃料供给装置20的燃料过滤器26(参照图5),由于采用了可以对弹性机构100的支承部101选择地设置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的结构,所以,例如对于多种机种,只要使包含支承部101的燃料过滤器26的主要部件为一种、与每一机种相应的抵接构件102为多种即可。因此,可以通过使燃料过滤器26的主要部件通用化来降低成本。这样,因主要部件通用化而可降低成本的燃料过滤器26用作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的燃料过滤器26,比用作四轮车用的燃料过滤器更加有益。
另外,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能与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抵接,并且其相对于燃料箱10的底面16的高度(具体地说是脚部102b的高度h)不同。因此,可以选择地使用相对于燃料箱10的底面16的高度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
另外,通过快速装配机构(由具有卡定爪108的侧壁部和具有引导孔107的引导部106构成的快速装配机构),可容易地把抵接构件102可进退移动地设在弹性机构100的支承部101上。
另外,由于配管部77借助弹性机构100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上,所以,过滤部76从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分离开。因此,可以防止过滤件79相对于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的磨损、即防止在过滤件79外侧产生磨损。另外,由于弹性机构100把配管部77在其管外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上,所以,可以防止在过滤件79内侧产生磨损。因此,通过防止在过滤件79内外两侧产生磨损,从而可提高过滤件79的耐久性。随之,可以防止在过滤件79内侧产生的磨损粉流入到燃料供给系统流路中而导致燃料供给系统功能部件(例如燃料泵21、调压器24、喷射器(图未示)等)的性能降低。这点,特别是与四轮车用的燃料过滤器相比,作为车辆倾斜变化大、燃料箱10内的燃料移动量大的两轮车用燃料过滤器26,可以说很有效。
另外,弹性机构100将配管部77弹性地支承在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上,因此能吸收由燃料箱10的内压变化、温度变化及制造误差等引起的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与配管部77之间的尺寸误差。这样,通过使抵接构件102抵接于燃料箱10的底面16上,可以使过滤部76的过滤件79离开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可以防止过滤件79相对于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的磨损、即防止在过滤件79的外侧产生磨损。
另外,由于过滤件79由无纺布形成,所以可降低成本。另外,由于过滤件79从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分离开,所以,尽管过滤件79由耐磨损性差的无纺布形成,仍能提高耐久性。
另外,采用上述的燃料供给装置20,通过使燃料过滤器26的主要部件通用化,可以降低成本。这样,因燃料过滤器26主要部件通用化而可降低成本的燃料供给装置用作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的燃料供给装置20比用作四轮车用的燃料供给装置更有益。
另外,上述弹性机构100在实施例1中是设在燃料过滤器26上,但也可以采用把与燃料过滤器26分开构成的弹性机构100夹设在燃料箱10的底面16与燃料过滤器26的配管部77之间的结构,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2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及实施例3是将上述实施例1的一部分变更而成的,所以,只说明其变更的部分,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图6是表示燃料供给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把燃料过滤器26的配管部77的导出管部82和连通管部83一体形成为弯头状。即,从过滤部76的侧面呈水平状突出地与形状保持构件80一体形成导出管部82,从该导出管部82的突出端朝向上方相连地设置连通管部83。并且,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弹性机构100与上述燃料泵21的燃料吸入口55设在同一轴线上。另外,弹性机构100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弹性机构100相同,所以对同一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支承部(标注附图标记110),只由支承凹部构成,而省略了前面实施例1中的引导部106,上述支承凹部在燃料过滤器26的配管部77的管外、即导出管部82的下壁部形成为倒有底圆筒状。在支承部110上形成有纵长状的一对卡定孔111。因此,通过把抵接构件102从支承部110的下方推入到支承部110内,两卡定爪108利用侧壁部的挠曲变形,在两卡定孔111内不能脱出。这样,抵接构件102被设置成能相对于支承部110内沿面对燃料箱10内的底面16的方向、即上下方向移动即进退移动。另外,支承部110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支承构件”。另外,具有卡定爪108的抵接构件102的侧壁部(称为安装部)、和具有卡定孔111的支承部110构成了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快速装配机构”。
在上述的燃料过滤器26(参照图6)中,对弹性机构100的支承部110可以选择地安装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具体地说,只要使用于将支承部110和抵接构件102安装起来的快速装配机构(由具有卡定爪108的侧壁部和具有卡定孔111的抵接构件102构成的快速装配机构)通用化,就可以对支承部110选择地安装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并且,使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相对于燃料箱10的底面16的高度(具体地说是脚部102b的高度h)不同。因此,当燃料箱10内的高度(上板部11与底板部15之间的间隔)高时,可以使用脚部102b的高度h高的抵接构件102;当燃料箱10内的高度低时,可以使用脚部102b的高度h低的抵接构件102。
采用上述的燃料过滤器26,也可得到与前述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燃料过滤器26的连通管部83的外侧面突出着能嵌合于上述过滤器止脱用销58上的安装片112。以把安装片112嵌合在过滤器止脱用销58上的状态,利用例如由金属制板簧件形成的O形开口环、E形开口环等止挡件113的弹性,将止挡件113安装在过滤器止脱用销58上。这样,能使防止燃料过滤器26相对于燃料泵21的止脱可靠化。
实施例3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3是将上述实施例1的一部分变更而成的。另外,图7是表示燃料过滤器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燃料过滤器26的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的脚部102b的端面与燃料箱10内的底面以外的壁面、即侧板部18的侧壁面19(参照图4)抵接。并且,使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的长度(具体地说是脚部102b的相对于燃料箱10内的侧壁面19的长度(高度h))不同。
采用上述的燃料过滤器26(参照图7),也可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能与燃料箱10内的侧壁面19抵接,并且相对于燃料箱10内的侧壁面19的长度(脚部102b的高度h)不同。因此,可以选择地使用相对于燃料箱10内的侧壁面19的长度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102。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变更。例如,燃料供给装置20并不限定用于两轮车,也可以用于四轮车、其它用途的发动机。另外,安装板23不限定于安装在燃料箱10的上板部11上,也可以安装在底板部或侧板部上。另外,燃料过滤器26的过滤件79不限于由无纺布形成,也可以由树脂制或金属制的网筛、纺织布等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降低抵接构件102的高度(长度)h,使燃料过滤器26的过滤件79与燃料箱10的壁面(底面16、侧壁面19)抵接。另外,弹性机构100也可以组装入燃料箱10的壁面部中。另外,弹性机构100的抵接构件102不限于呈面接触状地抵接于燃料箱10的壁面上,也可以呈点接触状地抵接。另外,抵接构件102的安装所用的快速装配机构的卡合构造、组数等没有限定,只要是利用弹性变形可安装在配管部77的支承部101、110上的结构即可。另外,弹性构件不限于由螺旋弹簧103形成,也可以由蝶簧、板簧、或橡胶状弹性体形成。

Claims (6)

1.一种燃料过滤器,该燃料过滤器具有过滤部和配管部,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燃料箱内的燃料的过滤件,上述配管部支承该过滤部、并将该过滤部的内部空间与燃料泵的燃料吸入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上述配管部弹性地支承在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机构;
上述弹性机构具有设在上述配管部管外的支承构件、可沿面对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的方向进退移动地设置在该支承构件上的抵接构件、夹设在上述支承构件与上述抵接构件之间并将上述抵接构件弹性地推压在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构件;
对上述支承构件选择地设置规格不同的多种上述抵接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能与作为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的底面抵接,并且相对于上述燃料箱的底面的高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格不同的多种抵接构件能与上述燃料箱内的底面以外的壁面抵接,并且相对于上述燃料箱的壁面的长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构件借助快速装配机构可进退移动地设在上述支承构件上。
5.一种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设置在燃料箱上,具有把燃料箱内的燃料向燃料箱外供给的燃料泵、以及与该燃料泵的燃料吸入口连接着的燃料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过滤器具有过滤部和配管部,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燃料箱内的燃料的过滤件,上述配管部支承该过滤部、并将该过滤部的内部空间与燃料泵的燃料吸入口相连通;
设有将上述配管部弹性地支承在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机构;
上述弹性机构具有设在上述配管部管外的支承构件、可沿面对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的方向进退移动地设置在该支承构件上的抵接构件、夹设在上述支承构件与上述抵接构件之间并将上述抵接构件弹性地推压在上述燃料箱内的壁面上的弹性构件;
对上述支承构件选择地设置规格不同的多种上述抵接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过滤器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过滤器。
CN 200710080170 2006-03-20 2007-02-14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Pending CN101042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76710 2006-03-20
JP2006076710A JP2007255193A (ja) 2006-03-20 2006-03-20 燃料フィルタ及び燃料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2102A true CN101042102A (zh) 2007-09-26

Family

ID=38629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80170 Pending CN101042102A (zh) 2006-03-20 2007-02-14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55193A (zh)
CN (1) CN1010421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406A (zh) * 2011-03-10 2012-09-1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2985678A (zh) * 2010-06-25 2013-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过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1947B2 (ja) * 2008-03-21 2011-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ポンプモジュール
JP6138369B2 (ja) * 2014-06-13 2017-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5678A (zh) * 2010-06-25 2013-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过滤装置
CN102985678B (zh) * 2010-06-25 2015-08-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过滤装置
CN102678406A (zh) * 2011-03-10 2012-09-19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CN102678406B (zh) * 2011-03-10 2015-03-25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55193A (ja) 2007-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1904C (zh) 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油泵安装结构和安装有该结构的车辆
CN1487188A (zh) 燃料泵组件及车辆用燃料油箱内压传感器
US20050236321A1 (en) Fuel supply device
CN101042102A (zh)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CN1517685A (zh) 箱中液位检测系统
CN1796766A (zh) 具有油泵和过滤器的供油装置
CN1776213B (zh) 安装在燃料箱上的燃料供给设备
CN100344866C (zh) 带有子燃料箱的燃料供应装置
JP2010071098A (ja) 燃料タンクの燃料供給装置
CN109681294A (zh) 用于车辆的尿素泵模块
JP2014136970A (ja) 燃料フィルタの取付構造
CN100567073C (zh) 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
CN1306162C (zh) 车辆的燃料供应系统
CN101042103A (zh) 燃料过滤器及燃料供给装置
CN101489817A (zh) 用于输送燃油的输送单元
JP4689642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201053366Y (zh) 燃料泵组件
CN101503985A (zh) 泵组件
JP4196859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US20210396196A1 (en) Fuel Supply Device
CN110630411B (zh) 汽车活性炭罐
JP3649862B2 (ja) 燃料用配管構造
US20060137662A1 (en) Fuel feed apparatus having fuel pump
JP2013221420A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2011153603A (ja) 燃料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