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7080A - 注射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注射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7080A
CN103847080A CN201310534377.0A CN201310534377A CN103847080A CN 103847080 A CN103847080 A CN 103847080A CN 201310534377 A CN201310534377 A CN 201310534377A CN 103847080 A CN103847080 A CN 103847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piece
main body
frame
dynamic pressure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43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7080B (zh
Inventor
森谷知宽
田村惇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47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7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7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47Tie-rod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1Means for guiding movable mould supports or injection units on the machine base or frame; Machine bases o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1Means for guiding movable mould supports or injection units on the machine base or frame; Machine bases or frames
    • B29C2045/1763Means for guiding movable mould supports or injection units on the machine base or frame; Machine bases or frames preventing distortion of the machine part guiding the movabl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该注射成型机能够使模开闭时移动的可动部件的引导方向与合模时稍微移动的固定部件的引导方向对齐。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10)具备:机架(11);第1固定部件(12),固定在机架(11)上;第2固定部件(15),经由连接杆(16)与第1固定部件(12)连结;可动部件(13),模开闭时相对于机架(11)移动;及引导件(17L、17R),设置在机架(11)上,且沿模开闭方向引导可动部件(13)。引导件(17L、17R)自可动部件(13)延设至第2固定部件(15)。通过引导件(17L、17R)或与引导件(17L、17R)接触的接触部件、以及机架(11),沿模开闭方向引导第2固定部件(15)。

Description

注射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11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6171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机通过向模具装置的型腔空间填充熔融树脂并使其固化来制造成型品(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模具装置由定模及动模构成。定模安装在固定压板上,动模安装在可动压板上。可动压板相对于固定压板接触分离,由此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时,在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型腔空间。可动压板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引导件沿模开闭方向被引导。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1529号公报
一直以来,很难使可动压板等可动部件的引导方向与其他部件的引导方向对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可动部件的引导方向与其他部件的引导方向对齐的注射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具备:
机架;
第1固定部件,固定在该机架上;
第2固定部件,经由连接杆与该第1固定部件连结;
可动部件,模开闭时相对于所述机架移动;及
引导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模开闭方向引导所述可动部件,
该引导件自所述可动部件延设至所述第2固定部件,
通过所述引导件或与所述引导件接触的接触部件、以及所述机架,沿模开闭方向引导所述第2固定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可动部件的引导方向与其他部件的引导方向对齐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为限动机构工作时的图。
图4为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为可动压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1的V-V线的剖视图,为固定压板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1的VI-VI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为限动机构工作时的图。
图10为沿图7的X-X线的剖视图,为固定压板的剖视图。
图11为沿图7的XI-XI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
图12为沿图7的XII-XII线的剖视图,为吸附板的剖视图。
图中:10-注射成型机,11-机架,12-固定压板(第1固定部件),13-可动压板(可动部件),14L、14R-滑块,15-后压板(第2固定部件),16-连接杆,17L、17R-引导件,30-模具装置,32-定模,33-动模,41-可动压板主体,42L、42R-支承部,51-固定压板主体,52L、52R-支承部,61-后压板主体,62L、62R-支承部,90-限动机构,91-棒状部件,92-卡止部件,93-限动槽,111-机架,112-固定压板(第1固定部件),113-可动压板(第1可动部件),115-后压板(第2固定部件),117L、117R-引导件,118-吸附板(第2可动部件),134-电磁铁,135-吸附部,151-固定压板主体,152L、152R-支承部,161-后压板主体,162L、162R-支承部,171-吸附板主体,172L、172R-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对应的结构赋予相同或相对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将进行闭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前方,并将进行开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并且,将相对于机架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为卧式,但也可以为立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1及图2中省略图3所示的卡止部件的图示。图3为图2的俯视图,为限动机构工作时的图。图4为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为可动压板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1的V-V线的剖视图,为固定压板的剖视图。图6为沿图1的VI-VI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图6中覆盖可动压板而示出。
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10具备机架11、固定在机架11上的作为第1固定部件的固定压板12、及与固定压板12隔着间隔配设的作为第2固定部件的后压板15。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由多根(例如4根)连接杆16连结。连接杆16的轴向成为前后方向。由于合模时容许连接杆16伸长,因此后压板15载置为能够相对于机架11进退。
注射成型机10还具备配设于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之间的作为可动部件的可动压板13。如图4等所示,可动压板13固定在左右成对的滑块14L、14R上,滑块14L、14R沿铺设于机架11上的引导件17L、17R向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由此,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自如地接近分离。可动压板13在与连接杆1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缺口。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压板13在与各连接杆1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缺口,但也可以具有贯穿孔来代替缺口。
动模33安装于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相对置的面上,定模32安装于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相对置的面上。模具装置30由定模32和动模33构成。可动压板13前进时,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而进行闭模。并且,可动压板13后退时,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而进行开模。
注射成型机10还具备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的肘节机构20、及使肘节机构20工作的合模用马达26。合模用马达26具备作为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部的滚珠丝杠机构,并通过使驱动轴25进退来使肘节机构20工作。
肘节机构20例如具有:十字头24,沿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方向进退自如;第2肘杆23,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十字头24上;第1肘杆21,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后压板15上;及肘臂22,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可动压板13上。第1肘杆21与第2肘杆23、及第1肘杆21与肘臂22分别被销结合。该肘节机构20为所谓的内卷5节点双肘节机构。
合模装置由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后压板15、肘节机构20、合模用马达26等构成。
接着,参考图1及图2,对上述结构的注射成型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完成开模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向正方向驱动合模用马达26而使作为被驱动部件的十字头24前进,由此使肘节机构20工作。如此,可动压板13前进,如图1所示,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完成闭模。
接着,若进一步向正方向驱动合模用马达26,则肘节机构20产生由合模用马达26产生的推力乘以肘节倍率的合模力。通过该合模力来进行合模。并且,在合模状态下的定模32与动模33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型腔空间。射出缸向型腔空间填充熔融树脂,所填充的熔融树脂被固化而成为成型品。
接着,向反方向驱动合模用马达26而使十字头24后退,从而使肘节机构20工作,由此可动压板13后退而进行开模。之后,顶出装置从动模33顶出成型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使用肘节机构20来产生合模力,但也可以不使用肘节机构20而将由合模用马达26产生的推力直接作为合模力传递给可动压板13。并且,也可以将由合模用缸产生的推力直接作为合模力传递给可动压板13。并且,还可以利用线性马达来进行模开闭并利用电磁铁来进行合模,合模装置的方式并没有限制。
接着,参考图1及图4,对可动压板13的结构进行说明。
可动压板13经由滑块14L、14R和引导件17L、17R等被机架11支承。可动压板13包括安装动模33的可动压板主体41及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支承部42L、42R。可动压板主体41及支承部42L、42R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并用螺栓等进行固定。作为固定方法,还可以使用焊接。
可动压板主体41具有安装动模33的模具安装面。以使动模33的中心线与可动压板主体41的模具安装面的中心对齐的方式将动模33安装于可动压板主体41即可。
在可动压板主体41的与模具安装面相反一侧的面(后端面)上设置有安装肘节机构20的肘节安装部45。肘节安装部45例如设置上下一对且分别摆动自如地支承肘臂22。
支承部42L、42R夹着可动压板主体41设置在左右两侧。支承部42L、42R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即,支承部42L、42R在相对于机架11与可动压板主体41的模具安装面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上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侧面。
支承部42L、42R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由此使可动压板主体41从机架11分离。支承部42L、42R在一端部与可动压板主体41的侧面连接,在另一端部与滑块14L、14R连接。
而且,模具装置30的温度通过温度调节器被调节到规定的温度。动模33的热量经由可动压板主体41及支承部42L、42R等向机架11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42L、42R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因此与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下面时不同,可动压板主体41的温度分布成为上下对称。由此,可动压板主体41上下对称地产生热变形,且相对于机架11保持为垂直。其结果,动模33与定模32保持为平行,合模力不易偏向一方。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42L、42R不限制可动压板主体41的下面,因此可动压板主体41能够向上下两个方向产生热变形。由此,可动压板主体41的中心线不易相对于机架11上下偏离,动模33的中心线不易相对于定模32的中心线上下偏离。
接着,参考图1及图5,对固定压板1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固定压板12被机架11支承。固定压板12包括安装定模32的固定压板主体51、及支承固定压板主体51的支承部52L、52R。固定压板主体51及支承部52L、52R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并用螺栓等进行固定。作为固定方法,还可以使用焊接。
固定压板主体51具有安装定模32的模具安装面。以使定模32的中心线与固定压板主体51的模具安装面的中心对齐的方式将定模32安装于固定压板主体51上即可。在固定压板主体51上固定有连接杆16的前端部。
支承部52L、52R夹着固定压板主体51设置在左右两侧。支承部52L、52R支承固定压板主体5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即,支承部52L、52R在相对于机架11与固定压板主体51的模具安装面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上支承固定压板主体51的侧面。
支承部52L、52R支承固定压板主体5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由此使固定压板主体51从机架11分离。支承部52L、52R在一端部与固定压板主体51的侧面连接,在另一端部与机架11连接。
而且,模具装置30的温度通过温度调节器被调节到规定的温度。定模32的热量经由固定压板主体51及支承部52L、52R向机架11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52L、52R支承固定压板主体5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因此与支承固定压板主体51的下面时不同,固定压板主体51的温度分布成为上下对称。由此,固定压板主体51上下对称地产生热变形,且相对于机架11保持为垂直。其结果,定模32与动模33保持为平行,合模力不易偏向一方。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52L、52R不限制固定压板主体51的下面,因此固定压板主体51能够向上下两个方向产生热变形。由此,固定压板主体51的中心线不易相对于机架11上下偏离,定模32的中心线不易相对于动模33的中心线上下偏离。
接着,参考图1及图6,对后压板15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后压板15的与可动压板13相对置的面上设置有安装肘节机构20的肘节安装部65。肘节安装部65例如设置上下一对且分别摆动自如地支承第1肘杆21。
后压板15载置于机架11上的设置有引导件17L、17R的面(例如机架11的上表面)上。引导件17L、17R向前后方向引导可动压板13,且自可动压板13延设至后压板15。后压板15在机架11上的设置有引导件17L、17R的面和引导件17L、17R的侧面向前后方向被引导。左右成对的引导件17L、17R在内侧侧面限制后压板15向左右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后压板15的引导方向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方向对齐。并且,不仅在引导件17L、17R,还会在机架11上向前后方向引导后压板15,因此,当合模时在后压板15上产生力矩时,能够抑制引导件17L、17R的变形和破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左右成对的引导件17L、17R在内侧侧面限制后压板15向左右方向移动,但也可以与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外侧侧面限制后压板15向左右方向移动。
引导件17L、17R与后压板15接触,由此限制后压板15向左右方向移动。引导件17L、17R上的与后压板15接触的面为相对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即可。在后压板15上产生以左右方向为轴的力矩时,不对引导件17L、17R施加弯矩,而能够防止引导件17L、17R的变形和破损。作为在后压板15上产生以左右方向为轴的力矩的情况,例如可举出合模时对上下一对肘节安装部65施加不均等的力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引导件17L、17R和机架11向前后方向引导后压板15,但也可以通过与引导件17L、17R中的任意一个接触的接触部件和机架11向前后方向引导后压板15。通过接触部件与引导件17L、17R中的任意一个接触,接触部件的与后压板15接触的面成为相对于引导件17L、17R平行。由此,能够使后压板15的引导方向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方向对齐。接触部件例如可以为棒状,且可以与多个引导件17L、17R对应地设置多个。接触部件的与后压板15接触的面可以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
接着,参考图1及图2,对模厚调整机构80进行说明。
模厚调整机构80为根据模具装置30的厚度来调整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之间的距离的机构。模厚调整机构80例如由连结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的连接杆16、及螺合于在连接杆16的一端部形成的螺纹部81的调整螺母82等构成。与多个连接杆16对应而设置多个调整螺母82。
调整螺母82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后压板15上,并且限制对后压板15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若使调整螺母82相对于螺纹部81旋转,则后压板15相对于连接杆16的位置被调整,从而调整后压板15与固定压板12之间的距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调整螺母82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后压板15上,但也可以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固定压板12上,并且限制相对固定压板12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
接着,参考图2及图3对限动机构进行说明。
限动机构90为限制可动压板13移动的机构。限动机构90实际上只限制可动压板13向闭模方向的移动。另外,限动机构90也可以只限制可动压板13向开模方向的移动,还可以限制可动压板13向两个方向的移动。
限动机构90设置于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且包括棒状部件91及卡止部件92(参考图3)。
棒状部件91固定在可动压板13上并向后压板15延伸。棒状部件91的一端部例如可以固定在可动压板13的右侧支承部42R上。模开闭时,棒状部件91与可动压板13一同进退。棒状部件91具有与完成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的距离对应的长度。完成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的距离,与模具装置30的厚度无关而恒定,且在模厚调整中不变。
在棒状部件91上沿前后方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限动槽93。如图3所示,各限动槽93的壁面自前方侧具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93a、底面93b、及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卡止面93c。
卡止部件92安装于后压板15上并能够在与棒状部件91卡合的卡合位置与从棒状部件91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卡止部件92由未图示的驱动器驱动。
当卡止部件92位于卡合位置时与限动槽93嵌合。若卡止部件92与限动槽93的卡止面93c抵接,则可动压板13无法前进。限动槽93的倾斜面93a不对卡止部件92进行卡止,因此容许可动压板13的后退。
另一方面,当卡止部件92位于脱离位置时从限动槽93脱离。该状态下,可动压板13能够向前后自由移动。
卡止部件92的位置由控制器等控制,当预先设定的规定条件成立时,卡止部件92从脱离位置移动至卡合位置,若规定条件不成立,则卡止部件92从卡合位置返回脱离位置。规定条件可以为任意,例如为打开注射成型机10的门时。
另外,棒状部件91与卡止部件92的配置可以相反,可以是棒状部件91固定在后压板15上且向可动压板13延伸,卡止部件92安装于可动压板13上。此时,后压板15可以由后压板主体及支承后压板主体的支承部构成,棒状部件91的一端部可以固定于该支承部。并且,限动机构90也可以设置于可动压板13与固定压板12之间。完成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与固定压板12之间的距离会根据模具装置30的厚度而改变,因此棒状部件91的长度变长相当于模厚调整的量。
若在可动压板13移动过程中(例如闭模过程中)限动机构90工作,则产生限制可动压板13的移动的力F1(参考图3)。该力F1沿棒状部件91的轴向产生。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棒状部件91设置为与右侧引导件17R平行,从与机架11上的设置右侧引导件17R的面垂直的方向(例如上方)观察,其位于与右侧引导件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由此,限制可动压板13的移动的力F1与右侧引导件17R平行地发挥作用,从上方观察,其在与右侧引导件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产生。此时,沿右侧引导件17R的力作用于右侧滑块14R。右侧滑块14R沿右侧引导件17R移动自如,因此在右侧引导件17R上不会被施加弯矩,左侧引导件17L上也不会被施加弯矩。由此,能够抑制左右引导件17L、17R的弯曲和破损。该效果在可动压板13的右侧支承部42R上固定有棒状部件91的一端部时很显著。与棒状部件91的一端部被固定在从可动压板主体41向后方顶出的中途向右延伸的支架的自由端部上的情况不同,从上方观察时,可动压板13上的被施加力F1的位置,位于与右侧引导件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另外,棒状部件91设置为与左侧引导件17L平行,从与机架11的设置左侧引导件17L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可以位于与左侧引导件17L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并且,棒状部件91也可以设置为左右成对。
而且,如上述,棒状部件91设置为与右侧引导件17R平行,从与机架11的设置右侧引导件17R的面垂直的方向(例如上方)观察时,其位于与右侧引导件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以右侧引导件17R为基准而配设棒状部件91,能够使棒状部件91的引导方向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方向对齐。棒状部件91通过安装于后压板15上的未图示的部件被前后引导。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7及图8中省略图9所示的卡止部件的图示。图9为图8的俯视图,为限动机构工作时的图。图10为沿图7的X-X线的剖视图,为固定压板的剖视图。图11为沿图7的XI-XI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图12为沿图7的XII-XII线的剖视图,为吸附板的剖视图。
注射成型机110具备机架111、固定在机架111上的作为第1固定部件的后压板115、及与后压板115隔着间隔配设的作为第2固定部件的固定压板112。后压板115与固定压板112由多根(例如4根)连接杆116连结。连接杆116的轴向成为前后方向。由于合模时容许连接杆116伸长,因此固定压板112载置为能够相对于机架111进退。
注射成型机110还具备配设于固定压板112与后压板115之间的作为第1可动部件的可动压板113。可动压板113固定在左右成对的滑块114上,滑块114沿铺设于机架111上的引导件117L、117R进退自如。由此,可动压板113相对于固定压板112自如地接近分离。可动压板113在与连接杆11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缺口。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压板113在与各连接杆11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缺口,但也可以具有贯穿孔来代替缺口。
动模133安装于可动压板113的与固定压板112相对置的面上,定模132安装于固定压板112的与可动压板113相对置的面上。模具装置130由定模132与动模133构成。可动压板113前进时,动模133与定模132接触而进行闭模。并且,可动压板113后退时,动模133与定模132分离而进行开模。
注射成型机110还具备与可动压板113一同进退的作为第2可动部件的吸附板118、及隔着间隔连结可动压板113与吸附板118的杆119。在设置于吸附板118与可动压板113之间的后压板115上形成有使杆119贯穿的孔。
吸附板118固定在滑动基座Sb上,滑动基座Sb沿引导件117L、117R进退自如。由此,吸附板118比后压板115更靠后方进退自如。
注射成型机110还具备作为使可动压板113进退的模开闭驱动部的线性马达120。线性马达120例如配设于与可动压板113一同进退的吸附板118与机架111之间。另外,线性马达120也可以配设于可动压板113与机架111之间。
线性马达120具备固定件121及可动件122。固定件121形成于机架111上,可动件122形成于滑动基座Sb的下端。若对可动件122的线圈123供给预定的电流,则可动件122可通过由流经线圈123的电流形成的磁场与由固定件121的永久磁铁形成的磁场的相互作用而进退。随此,吸附板118及可动压板113进退,从而进行闭模及开模。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永久磁铁配设于固定件121上,并将线圈123配设于可动件122上,但也可以将线圈配设于固定件上,并将永久磁铁配设于可动件上。此时,线圈不会随着线性马达120的驱动而移动,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用于对线圈供给电力的配线。
另外,作为模开闭驱动部,可以利用旋转马达及将旋转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滚珠丝杠机构或流体压缸(例如油压缸)等来代替线性马达120。
由形成于后压板115的电磁铁134和形成于吸附板118的吸附部135构成产生合模力的合模力产生机构。若对电磁铁134进行通电而驱动电磁铁134,则在电磁铁134与吸附部135之间产生吸附力,从而产生合模力。并且,若停止对电磁铁134的通电,则吸附力消失,从而合模力消失。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134与后压板115分体形成,且吸附部135与吸附板118分体形成,但也可以将电磁铁作为后压板115的一部分,且将吸附部作为吸附板118的一部分而形成。并且,电磁铁与吸附部的配置也可以相反。例如,也可以在吸附板118侧设置电磁铁134,且在后压板115侧设置吸附部135。
接着,参考图7及图8,对上述结构的注射成型机1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完成开模的状态(图8的状态)下驱动线性马达120而使可动压板113前进。于是,如图7所示,动模133抵接于定模132,完成闭模。在完成闭模的时刻,在后压板115与吸附板118之间,即在电磁铁134与吸附部135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δ。另外,与合模力相比,闭模所需要的力很小。
完成闭模后驱动电磁铁134,从而在隔着预定的间隙δ相对置的电磁铁134与吸附部135之间产生吸附力。通过该吸附力,在可动压板113与固定压板112之间产生合模力。并且,在合模状态下的定模132与动模133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型腔空间。射出缸向型腔空间填充熔融树脂,所填充的熔融树脂被固化而成为成型品。
完成合模后驱动线性马达120,从而使可动压板113后退。动模133后退而进行开模。开模后,未图示的顶出装置从动模133顶出成型品。
接着,参考图7及图10,对固定压板112的结构进行说明。固定压板112在以下方面与图1及图5所示的固定压板12不同,即其未被固定在机架111上,而是被载置为能够在机架111上移动。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另外,可动压板113具有与图1及图4所示的可动压板13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固定压板112被机架111支承。固定压板112包括安装定模132的固定压板主体151、及支承固定压板主体151的支承部152L、152R。支承部152L、152R夹着固定压板主体151设置在左右两侧。支承部152L、152R支承固定压板主体15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即,支承部152L、152R在相对于机架111与固定压板主体151的模具安装面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上支承固定压板主体151的侧面。
固定压板112载置于机架111上的设置有引导件117L、117R的面(例如机架111的上表面)上。引导件117L、117R向前后方向引导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且延设至固定压板112。固定压板112在机架111上的设置有引导件117L、117R的面和引导件117L、117R的侧面向前后方向被引导。左右成对的引导件117L、117R在外侧侧面限制固定压板112向左右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固定压板112的引导方向与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的引导方向对齐。并且,不仅在引导件117L、117R,还会在机架111上向前后方向引导固定压板112,因此当合模时在固定压板112上产生力矩时,能够抑制引导件117L、117R的变形和破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左右成对的引导件117L、117R在外侧侧面限制固定压板112向左右方向移动,但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内侧侧面限制固定压板112向左右方向移动。
引导件117L、117R与固定压板112接触,由此限制固定压板112向左右方向移动。在引导件117L、117R的与固定压板112接触的面可以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在固定压板112上产生以左右方向为轴的力矩时,不对引导件117L、117R施加弯矩,而能够防止引导件117L、117R的弯曲和破损。作为在固定压板112上产生以左右方向为轴的力矩的情况,例如可举出对上下的连接杆116的平衡进行的调整不充分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引导件117L、117R和机架111向前后方向引导固定压板112,但也可以通过与引导件117L、117R中的任意一个接触的接触部件和机架111向前后方向引导固定压板112。通过接触部件与引导件117L、117R中的任意一个接触,接触部件的与固定压板112接触的面相对于引导件117L、117R平行。由此,能够使固定压板112的引导方向与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的引导方向对齐。接触部件例如可以为棒状,且可以与多个引导件117L、117R对应地设置多个。接触部件的与固定压板112接触的面可以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
接着,参考图7及图11,对后压板115的结构进行说明。
后压板115被机架111支承。后压板115包括后压板主体161、及支承后压板主体161的支承部162L、162R。后压板主体161及支承部162L、162R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并用螺栓等进行固定。作为固定方法,还可以使用焊接。
在后压板主体161的吸附面(后端面)上形成有容纳电磁铁134的线圈136的槽137。槽137以包围杆119的方式形成。比槽137更靠内侧形成有磁芯138。在磁芯138的周围卷绕有线圈136。在后压板主体161的除磁芯138以外的部分形成有磁轭139。若对电磁铁134进行通电而驱动电磁铁134,则电磁铁134吸附吸附部135,从而产生合模力。
支承部162L、162R夹着后压板主体161设置在左右两侧。支承部162L、162R支承后压板主体16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即,支承部162L、162R在相对于机架111与后压板主体161的吸附面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上支承后压板主体161的侧面。
支承部162L、162R支承后压板主体16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由此使后压板主体161从机架111分离。支承部162L、162R在一端部与后压板主体161的侧面连接,在另一端部与机架111连接。
而且,驱动电磁铁134时,后压板主体161被电磁铁134的焦耳热加热。后压板主体161的热量经由支承部162L、162R向机架111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162L、162R支承后压板主体16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因此与支承后压板主体161的下面时不同,后压板主体161的温度分布成为上下对称。由此,后压板主体161上下对称地产生热变形,且相对于机架111保持为垂直。其结果,后压板主体161与吸附板主体171成为平行,吸附力不易偏向一方。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162L、162R不限制后压板主体161的下面,因此后压板主体161能够向上下两个方向产生热变形。由此,后压板主体161的中心线不易相对于机架111上下偏离,后压板主体161的中心线与吸附板主体171的中心线不易上下偏离。
接着,参考图7及图12,对吸附板118的结构进行说明。
吸附板118经由滑动基座Sb和引导件117L、117R等被机架111支承。吸附板118包括吸附板主体171、及支承吸附板主体171的支承部172L、172R。吸附板主体171和支承部172L、172R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并用螺栓等进行固定。作为固定方法,还可以使用焊接。
在吸附板主体171的吸附面(前端面)上自吸附面以规定的深度形成被电磁铁134吸附的吸附部135。吸附部135形成于包围杆119的部分。
支承部172L、172R夹着吸附板主体171设置在左右两侧。支承部172L、172R支承吸附板主体17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即,支承部172L、172R在相对于机架111与吸附板主体171的吸附面的中心位置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上支承吸附板主体171的侧面。
支承部172L、172R支承吸附板主体17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由此使吸附板主体171从滑动基座Sb和机架111分离。支承部172L、172R在一端部与吸附板主体171的侧面连接,在另一端部与滑动基座Sb连接。
而且,若在合模开始时和合模结束时电磁铁134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则涡流流经形成有吸附部135的吸附板主体171,从而吸附板主体171发热。吸附板主体171的热量经由支承部172L、172R等向机架111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172L、172R支承吸附板主体17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因此与支承吸附板主体171的下面时不同,吸附板主体171的温度分布成为上下对称。由此,吸附板主体171上下对称地产生热变形,且相对于机架111保持为垂直。其结果,吸附板主体171与后压板主体161保持为平行,吸附力不易偏向一方。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172L、172R不限制吸附板主体171的下面,因此吸附板主体171能够向上下两个方向产生热变形。由此,吸附板主体171的中心线不易相对于机架111上下偏离,后压板主体161的中心线与吸附板主体171的中心线不易上下偏离。
接着,参考图7及图8,对模厚调整机构180进行说明。
模厚调整机构180为根据模具装置130的厚度来调整可动压板113与吸附板118之间的距离的机构。模厚调整机构180例如由连结可动压板113与吸附板118的杆119、及螺合于在杆119的一端部形成的螺纹部181(参考图9)的调整螺母182等构成。
调整螺母182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吸附板118上,并且限制对吸附板118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若使调整螺母182相对于螺纹部181旋转,则吸附板118相对于杆119的位置被调整,并调整可动压板113与吸附板118之间的距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调整螺母182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吸附板118上,但也可以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可动压板113上,并且限制相对可动压板113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
接着,参考图8及图9,对限动机构进行说明。
限动机构190为限制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移动的机构。限动机构190实际上只限制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向闭模方向的移动。另外,限动机构190也可以只限制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向开模方向的移动,还可以限制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向两个方向的移动。
限动机构190设置于吸附板118与后压板115之间,且包括棒状部件191及卡止部件192(参考图9)。
棒状部件191固定在吸附板118上并向后压板115延伸。棒状部件191的一端部可以固定在吸附板118的右侧支承部172R上。模开闭时,棒状部件191与吸附板118和可动压板113一同进退。棒状部件191具有与完成开模时的吸附板118与后压板115之间的距离对应的长度。完成开模时的吸附板118与后压板115之间的距离与模具装置130的厚度无关而恒定,且在模厚调整中不变。
在棒状部件191上沿前后方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限动槽193。如图9所示,各限动槽193的壁面自前方侧具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93a、底面193b、及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卡止面193c。
卡止部件192安装于后压板115上,能够在与棒状部件191卡合的卡合位置与从棒状部件191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卡止部件192由未图示的驱动器驱动。
当卡止部件192位于卡合位置时与限动槽193嵌合。若卡止部件192与限动槽193的卡止面193c抵接,则吸附板118和可动压板113无法前进。限动槽193的倾斜面193a不对卡止部件192进行卡止,因此容许吸附板118和可动压板113的后退。
另一方面,当卡止部件192位于脱离位置时从限动槽193脱离。该状态下,吸附板118和可动压板113能够向前后自由移动。
卡止部件192的位置由控制器等控制,当预先设定的规定条件成立时,卡止部件192从脱离位置移动至卡合位置,若规定条件不成立,则卡止部件192从卡合位置返回脱离位置。规定条件可以为任意,例如为打开注射成型机110的门时。
另外,棒状部件191与卡止部件192的配置可以相反,可以是棒状部件191固定在后压板115上且向吸附板118延伸,卡止部件192安装于吸附板118上。此时,棒状部件191的一端部固定在后压板115的支承部162L、162R中的任意一个上即可。并且,限动机构190也可以设置于可动压板113与后压板115之间、或者可动压板113与固定压板112之间。它们之间的距离会根据模具装置130的厚度而改变,因此棒状部件191的长度变长相当于模厚调整的量。
若在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的移动过程中(例如闭模过程中)限动机构190工作,则产生限制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移动的力F2(参考图9)。该力F2沿棒状部件191的轴向产生。
如图9及图11所示,棒状部件191设置为与右侧引导件117R平行,从与机架111的设置右侧引导件117R的面垂直的方向(例如上方)观察时,其位于与右侧引导件1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由此,限制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的移动的力F2与右侧引导件117R平行地发挥作用,从上方观察时,在与右侧引导件1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产生。此时,在滑块基座Sb上,沿右侧引导件117R的力发挥作用。滑块基座Sb沿右侧引导件117R移动自如,因此在右侧引导件117R上不会被施加弯矩,左侧引导件117L上也不会被施加弯矩。由此,能够抑制左右的引导件117L、117R的弯曲和破损。该效果在吸附板118的右侧支承部172R上固定有棒状部件191的一端部时很显著。与棒状部件191的一端部被固定在从吸附板主体171向后方伸出的中途向右延伸的支架的自由端部上的情况不同,从上方观察时,施加于吸附板118上的力F2的位置,位于与右侧引导件1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另外,棒状部件191设置为与左侧引导件117L平行,从与机架111的设置左侧引导件117L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可以位于与左侧引导件117L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并且,棒状部件191也可以设置为左右成对。
而且,如上述,棒状部件191设置为与右侧引导件117R平行,从与机架111的设置右侧引导件117R的面垂直的方向(例如上方)观察时,其位于与右侧引导件117R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以右侧引导件117R为基准来配设棒状部件191,能够使棒状部件191的引导方向与可动压板113和吸附板118的引导方向对齐。棒状部件191通过安装于后压板115上的未图示的部件被前后引导。
以上,对注射成型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的范围所记载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改良。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动压板的支承部由从可动压板主体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和从水平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构成,但支承部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多样。不仅是可动压板,在固定压板、后压板、吸附板等中也相同。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动压板的支承部支承可动压板主体的侧面,但支承位置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为可动压板主体的下面、可动压板主体的后端面等。不仅是可动压板,在固定压板、后压板、吸附板等中也相同。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固定部件(第1实施方式中的后压板、或第2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压板)载置于机架上,但也可以固定在滑块上,只要该滑块沿铺设于机架上的引导件向前后移动自如即可。该滑块上固定有支承第2固定部件的主体的支承部,在该支承部上固定有限动机构的棒状部件的一端部即可。

Claims (5)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具备:
机架;
第1固定部件,固定在该机架上;
第2固定部件,经由连接杆与该第1固定部件连结;
可动部件,模开闭时相对于所述机架移动;及
引导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模开闭方向引导所述可动部件,
该引导件自所述可动部件延设至所述第2固定部件,
通过所述引导件或与所述引导件接触的接触部件、以及所述机架,沿模开闭方向引导所述第2固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具备:
棒状部件,固定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或所述第2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中的任意一个部件上,且向任意另一个部件延伸;及
卡止部件,安装在所述另一个部件上,且能够在与所述棒状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与从所述棒状部件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该卡止部件在位于所述卡合位置时,限制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
所述棒状部件设置为与所述引导件平行,且从相对于所述机架的设置所述引导件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位于与所述引导件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第1固定部件、所述第2固定部件及所述可动部件中,固定有所述棒状部件的部件包括主体及支承该主体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上固定有所述棒状部件的一端部。
4.一种注射成型机,具备:
机架;
第1固定部件,固定在该机架上;
第2固定部件,经由连接杆与该第1固定部件连结;
可动部件,模开闭时相对于所述机架移动;
引导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模开闭方向引导所述可动部件;
棒状部件,固定在所述第1固定部件或所述第2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中的任意一个部件上,且向任意另一个部件延伸;及
卡止部件,安装在所述另一个部件上,且能够在与所述棒状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与从所述棒状部件脱离的脱离位置之间移动,
该卡止部件在位于所述卡合位置时,限制所述可动部件的移动,
所述棒状部件设置为与所述引导件平行,且从相对于所述机架的设置所述引导件的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位于与所述引导件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第1固定部件、所述第2固定部件及所述可动部件中,固定有所述棒状部件的部件包括主体及支承该主体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上固定有所述棒状部件的一端部。
CN201310534377.0A 2012-11-29 2013-11-01 注射成型机 Active CN103847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1714 2012-11-29
JP2012261714A JP5968769B2 (ja) 2012-11-29 2012-11-29 射出成形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7080A true CN103847080A (zh) 2014-06-11
CN103847080B CN103847080B (zh) 2017-01-04

Family

ID=5085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4377.0A Active CN103847080B (zh) 2012-11-29 2013-11-01 注射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68769B2 (zh)
KR (1) KR101605940B1 (zh)
CN (1) CN103847080B (zh)
TW (2) TWI6089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229A (zh) * 2015-08-27 2017-03-08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合模装置
CN106891499A (zh) * 2017-03-07 2017-06-27 嘉善优联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注塑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0384B2 (ja) * 2016-06-29 2019-03-06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7080695B2 (ja) * 2018-03-29 2022-06-0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CN111452304A (zh) * 2020-04-21 2020-07-28 金银萍 一种带有多模腔结构的汽车内饰板按键用注塑模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958A (zh) * 2004-03-19 2007-03-2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合模装置及合模方法
CN102101354A (zh) * 2009-12-21 2011-06-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注塑成型机的机械式安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5436C1 (de) * 1995-09-23 1996-10-10 Hemscheidt Maschtech Schwerin Holmlose Formschließeinrichtung für eine Spritzgießmaschine
WO2005090052A1 (ja) * 2004-03-19 2005-09-29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型締装置及び型厚調整方法
DE102004026450B4 (de) * 2004-05-29 2007-10-25 Krauss Maffei Gmbh Schließeinheit mit Doppelkurbelantrieb
TWM306929U (en) * 2006-08-30 2007-03-01 Taiwan Kinki Machinery Co Ltd Mold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JP2008093987A (ja) * 2006-10-12 2008-04-24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型締装置
JP4954764B2 (ja) * 2007-03-28 2012-06-20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2009101528A (ja) * 2007-10-19 2009-05-14 Sodick Plastech Co Ltd 射出成形機の横型型締装置
JP4288627B1 (ja) * 2008-04-07 2009-07-01 株式会社ニイガタマシンテクノ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JP5353483B2 (ja) * 2009-06-29 2013-11-27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トグル式型締装置におけるトグル機構の劣化診断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743972B2 (ja) * 2012-07-31 2015-07-01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トグル式小型型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958A (zh) * 2004-03-19 2007-03-2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合模装置及合模方法
CN102101354A (zh) * 2009-12-21 2011-06-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注塑成型机的机械式安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229A (zh) * 2015-08-27 2017-03-08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合模装置
CN106476229B (zh) * 2015-08-27 2019-02-19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合模装置
CN106891499A (zh) * 2017-03-07 2017-06-27 嘉善优联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注塑机
CN106891499B (zh) * 2017-03-07 2018-12-18 嘉善优联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注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0704A (zh) 2016-09-01
CN103847080B (zh) 2017-01-04
KR101605940B1 (ko) 2016-03-23
KR20140070369A (ko) 2014-06-10
JP2014104731A (ja) 2014-06-09
TWI545002B (zh) 2016-08-11
TW201420310A (zh) 2014-06-01
JP5968769B2 (ja) 2016-08-10
TWI608918B (zh) 2017-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7080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1808797A (zh) 合模装置及合模控制方法
TWI631003B (zh)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101977746A (zh) 合模装置
CN102773977A (zh) 合模装置以及合模控制方法
CN103171107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4070645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1977745A (zh) 合模装置
CN103057074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3847079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3042663B (zh) 注射成型机
JP5005411B2 (ja) 型開閉装置
CN104070646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3057064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4070647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4786451B (zh)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CN103991187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3042665B (zh) 注射成型机
CN103042662A (zh) 注射成型机
CN203972820U (zh) 套筒装配装置
JP2016047634A (ja) 型締装置
CN103358502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4070648A (zh) 注射成型机
CN103042664A (zh) 注射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