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2837A - 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2837A
CN103842837A CN201180073947.XA CN201180073947A CN103842837A CN 103842837 A CN103842837 A CN 103842837A CN 201180073947 A CN201180073947 A CN 201180073947A CN 103842837 A CN103842837 A CN 103842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ell
time
soc
voltage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9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优
真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42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28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using current integ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从IG开关断开的时刻(t1)起停止。从充放电停止到极化消除为止的所需极化消除时间(Tr)根据二次电池的温度而变化。在从IG开关断开到经过相当于极化消除时间(Tr)的预定时间的期间,周期性地检测电池电压,并且基于电池电压的推移逐次推定极化消除的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在从IG开关的断开起经过了上述预定时间之后IG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将IG接通时的电池电压的检测值视为开路电压来推定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的SOC。在从IG开关断开起经过上述预定时间之前IG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将该时刻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值视为开路电压来推定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的SOC。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更特定而言,涉及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的推定。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中搭载有能够再充电的二次电池来作为负载的电源。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等搭载有车辆驱动用电动机的电动车辆中,成为该电动机的电源的二次电池的SOC会左右车辆的可续航距离。因此,准确地推定SOC是重要的。
在日本特开2008-16762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车辆启动时(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基于电池的开路电压算出SOC。进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存储在车辆停止时(电池的使用结束时)算出的SOC,并且,根据条件选择性地使用基于在车辆启动时测定出的电池的开路电压的SOC和在车辆停止时求出的SOC来作为SOC的初始值。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作为二次电池的特性,已知产生依存于充放电记录(履历)的动态的输出电压变化的现象。例如,输出电压因持续性的放电而降低,另一方面,输出电压因持续性的充电而上升。这样的现象也称作“极化”。极化被认为是由于在电池内部的电极活性物质的表面附近与内部之间进行充放电时的化学变化变得不均衡而产生的。
在日本特开2008-191103号公报(专利文献2)和日本特开2008-82887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用于根据电流不流动时的电池电压的测定值的推移来预测极化消除时的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的方法。
在日本特开2003-243045号公报(专利文献4)和日本特开2008-145199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基于检测到的开路电压来推定与辅机电气安装件及发动机连接的二次电池的SO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7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91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82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4304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451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车辆停止运转后在短时间内开始下次的车辆运转的情况下,在极化消除之前,车辆启动时的输出电压可能会被检测为开路电压。若基于如此检测到的开路电压来推定SOC,则可能会产生与极化电压量相应的SOC的推定误差。
根据专利文献2和3,记载了:通过从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起测定输出电压的推移,预测在极化消除了的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通过这样的开路电压的预测,能够抑制极化电压所引起的误差,能够推定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的SOC。然而,为了定期地执行开路电压的测定和预测运算而需要间歇性地启动控制装置,因此,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车辆停止期间)的无用的消耗电力可能会变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反映二次电池的极化消除的特性,不增大无用的消耗电力而准确地推定使用开始时的SOC。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其包括计时部、设定部、开路电压推定部以及初始值修正部。计时部测定从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起的经过时间。设定部根据由设置在二次电池的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温度,可变地设定与从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到极化消除为止的所需时间对应的第一时间。开路电压推定部构成为:在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内,在经过时间比第一时间短的期间,基于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推移,算出二次电池在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值。初始值修正部构成为:在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在经过时间比第一时间长的情况下,将在使用开始时刻的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视为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另一方面,在经过时间比第一时间短的情况下,将开路电压推定部的推定值视为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
优选,控制装置按每个预定周期间歇启动而使开路电压推定部工作,直到经过时间达到第一时间。在经过时间达到了第一时间之后,停止控制装置的间歇启动直到开始使用二次电池。
另外优选,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还包括SOC推定部。SOC推定部构成为: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基于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流的累计,逐次算出SOC的推定值。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取得从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起的经过时间的步骤;根据由设置在二次电池的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温度(Tb),可变地设定与从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到极化消除为止的所需时间对应的第一时间的步骤;在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在经过时间比第一时间短的期间,基于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推移,算出二次电池在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值的步骤;在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在经过时间比第一时间长的情况下,将在使用开始时刻的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视为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的步骤;以及在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在经过时间比第一时间短的情况下,将推定值视为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的步骤。
优选,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为了执行算出开路电压的推定值的步骤而按每个预定周期使控制装置间歇启动直到经过时间达到第一时间的步骤;和在经过时间达到了第一时间之后,停止控制装置的间歇启动的步骤。
另外优选,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基于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流的累计,逐次算出SOC的推定值的步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使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的无用的消耗电力增大而准确地推定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的SOC。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的特性关系的概念图。
图3是用于对二次电池的极化现象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4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所进行的SOC推定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
图5是用于对用于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的SOC推定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对二次电池非使用期间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对二次电池非使用期间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处理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对电池温度设定推定处理时间的映射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9是用于对开始使用二次电池时的SOC修正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当部分标注同一标号,原则上不反复对其进行说明。
(系统结构例)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参照图1,电动车辆具备主电池10、电力控制单元(PCU)20、平滑电容器22、电动发电机30、动力传递传动装置(gear)40、驱动轮50、以及控制装置100。
主电池10由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构成。在主电池10设置有电池传感器15。电池传感器15总括性地标明配设在主电池10的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电池传感器15构成为能够检测电池电压Vb、电池电流Ib和电池温度Tb。
PCU20将主电池10的蓄积电力变换为用于对电动发电机30进行驱动控制的电力。例如,电动发电机30由永磁体型的三相同步电动机构成,PCU20由三相变换器构成。或者,PCU20也可以通过对来自主电池10的输出电压进行可变控制的转换器和将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的三相变换器的组合来构成。
在主电池10与PCU20之间的通电路径上连接有系统主继电器SMR。系统主继电器SMR对电动车辆的电气系统的启动指令、例如点火开关(IG开关)的接通进行响应而接通。
通过系统主继电器SMR接通,从而开始使用主电池10(充放电)。另一方面,通过系统主继电器SMR断开,从而结束使用主电池10(充放电)。在系统主继电器SMR的断开期间,主电池10停止充放电而成为非使用。
主电池10经由系统主继电器SMR与PCU20的电源配线25连接。平滑电容器22与电源配线25连接,发挥使直流电压平滑的功能。
电动发电机30的输出转矩经由由减速器、动力分配机构构成的动力传递传动装置40传递到驱动轮50,从而使电动车辆行驶。
在电动车辆进行再生制动工作时,电动发电机30能够通过驱动轮50的旋转力进行发电。并且,该发电电力通过PCU20变换为主电池10的充电电力。
另外,在除了电动发电机30之外还搭载有发动机(未图示)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通过使该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30协调性地工作来产生需要的电动车辆的驱动力。此时,也能够使用由发动机的旋转实现的发电电力对主电池10进行充电。即,电动车辆表示搭载有车辆驱动力产生用的电动机的车辆,包括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来产生车辆驱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不搭载发动机的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等。
控制装置100对电动车辆的搭载设备进行控制。控制装置100由内置有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构成。ECU构成为:基于存储在该存储器的映射和程序,进行使用由各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值的运算处理。或者,ECU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电子电路等硬件来执行预定的数值、逻辑运算处理。
在图1的结构例中,控制装置100生成系统主继电器SMR的接通断开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PCU20的动作的信号,以使得车辆根据驾驶员的操作进行行驶。例如,控制装置100对PCU20的电力变换动作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对上述变换器(未图示)或者构成变换器和转换器(未图示)的电力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动作进行控制,以使得电动发电机30按照动作指令(代表性地为转矩指令值)进行工作。
进而,控制装置100基于由电池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池数据(Vb、Ib、Tb的总称),推定主电池10的SOC。控制装置100基于SOC推定值,根据需要对电动发电机30的输出进行限制。
通常,已知在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OCV)与SOC之间存在如图2所示的一定的特性关系。因此,若能够准确地检测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则能够准确地推定SOC。
然而,二次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池电压Vb)包括由内部电阻和极化所导致的电压变化。即,如下述式(1)所示,电池电压Vb通过开路电压OCV、极化电压Vdyn以及电压变化之和来表示,所述电压变化是由内部电阻R与电池电流Ib之积得到的。
Vb=OCV+Vdyn-Ib·R…(1)
因此,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充放电期间),因为二次电池的输出电压根据内部电阻和极化电压而变化,所以难以根据电池电压Vb的检测值来准确地求出开路电压。因而,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通常,根据电池电流Ib的累计值来推定SOC变化量,从而逐次推定SOC。然而,在基于电流累计的SOC推定中,可能会因电流传感器的测定误差(偏移等)而产生推定误差。
另外,在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后,因为电池电流Ib=0,所以不会出现内部电阻所导致的电压变化,因此,基于电池电压Vb推定开路电压变得容易。因此,在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能够基于开路电压来修正基于上次使用时的电流累计的SOC推定值。
然而,即使是在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时,电池电压Vb也可能包括极化电压。因此,若将电池电压Vb的检测值直接视为开路电压,则SOC推定可能会产生误差。
图3表示主电池10的充放电结束后、即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的电池电压的推移的一例。
参照图3,在时刻t1,系统主继电器SMR对IG开关断开进行响应而断开。由此,主电池10的使用(充放电)结束。因此,在时刻t1以后,在电池电流Ib=0的状态下检测电池电压Vb。
在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时,电池电压Vb包括极化电压。在图3的例子中,极化电压在电压上升方向上产生。在充放电的停止期间,极化伴随时间经过而逐渐消除。随着极化消除,极化电压减少,由此,在图3的例子中,电池电压Vb逐渐降低。
当经过一定的时间Tr时,极化消除而二次电池成为平衡状态。因此,经过Tr后的电池电压Vb表示不包括极化电压的开路电压。以下,将从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到极化消除的所需时间Tr也称为“极化消除时间”。
因此,通过使用在经过Tr后的时刻t3测定出的电池电压Vb作为开路电压(OCV),能够按照图2所示的特性关系高精度地推定SOC。另一方面,若将经过Tr之前的时刻t2的电池电压Vb作为开路电压,则变成通过比平衡状态的开路电压高的电压来推定SOC。由此,产生SOC的推定误差。
这样,为了在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基于开路电压来推定SOC,考虑极化现象是重要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反映消除时间(图3中的Tr)根据电池温度而变化,从而有效且高精度地推定二次电池的SOC。
图4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SOC推定进行说明的功能框图。图4所示的各功能框可以通过具有相当于该框的功能的电路(硬件)来构成,也可以通过由控制装置100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执行软件处理来实现。
参照图4,控制装置100包括SOC推定部110、SOC修正部120、OCV推定部130、推定处理时间设定部140、以及计时器150。
SOC修正部120在IG开关13接通(从断开向接通的操作)时、即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进行工作。SOC修正部120基于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开始之前由电池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池电压Vb,算出主电池10的使用开始时的SOC初始值(SOCi)。SOC修正部120与“初始值修正部”对应。
SOC推定部110在IG开关13的接通期间(接通状态的持续期间),基于由电池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池电流Ib,以预定周期算出主电池10的SOC推定值(SOC#)。在IG开关13的接通期间,系统主继电器SMR接通,从而主电池10进行充放电。即,SOC推定部110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进行工作。
OCV推定部130在IG开关13的断开期间(断开状态的持续期间)周期性地检测电池电压Vb,从而算出极化消除时的开路电压(平衡状态)的推定值Vrl。OCV推定部130与“开路电压推定部”对应。
计时器150在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测定从IG开关13断开(从接通向断开的操作)起的经过时间Tg。计时器150与“计时部”对应。为了按每个预定周期执行OCV推定部130的推定处理,从计时器150发出间歇启动指示。在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控制装置100基本上为了节约消耗电力而停止,或者处于低电力模式(睡眠模式),但在间歇启动指示发出时,控制装置100为了执行预定处理而工作。
推定处理时间设定部140在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根据由电池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池温度Tb,可变地设定执行OCV推定部130的推定处理的推定处理时间T1。推定处理时间T1与“第一时间”对应。
图5表示用于对用于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的SOC推定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控制处理由控制装置100按每个预定周期执行。图5的处理与图4的SOC推定部110的功能对应。
参照图5,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100,判断是否处于IG开关13的接通时。步骤S100仅在IG开关13接通的控制周期内被判定为是,除此之外,步骤S100被判定为否。
在IG接通时(在S100中判定为“是”时),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110,取得SOC修正部120的SOC初始值(SOCi)。在IG接通时以外(在S100中判定为“否”时),跳过步骤S110的处理。
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120,取得由电池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池数据。电池数据至少包括电池电流Ib。进而,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130,基于电池数据执行在线(on-line)的SOC推定。代表性地,基于电池电流Ib的累计值,计算该周期内的SOC变化量ΔSOC。
进而,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140,基于在线推定来更新SOC推定值。由此,算出当前的SOC推定值(SOC#)。在基于电流累计的SOC推定中,以IG开关接通时的SOC初始值(SOCi)为起点,逐次加上每个周期的ΔSOC,从而按每个周期更新SOC推定值(SOC#)。
此外,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的SOC推定也可以通过与电流累计不同的方法来执行。但是,通过运算方法简单的电流累计和基于使用开始时的开路电压的初始值修正处理的组合,能够有效推定二次电池的SOC。
接着,使用图6,对二次电池非使用期间的控制处理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控制处理在到间歇启动停止为止的期间(FLG=0的期间)按每个预定周期执行。图6的处理与图4的OCV推定部130、推定处理时间设定部140以及计时器150的功能对应。
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210,基于计时器150的输出取得从IG开关断开起的经过时间Tg。经过时间Tg相当于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结束时起的经过时间。
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220,基于由电池传感器15检测到的电池温度Tb来决定推定处理时间T1。推定处理时间T1与图3所示的极化消除时间Tr对应设定。
极化消除时间Tr根据电池温度Tb而变化。定性而言,温度越低时,则到极化消除为止需要越长时间。按照基于实机实验等的结果而预先求出的极化消除时间Tr的温度依存性,能够预先制作如图8所示的根据电池温度Tb算出推定处理时间T1的映射。
最简便的是,能够基于IG断开时的电池温度Tb来决定推定处理时间T1。在该情况下,步骤S220仅在IG断开时执行。或者,也可以修正推定处理时间T1,以反映从IG断开起的电池温度Tb的推移。
再次参照图6,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230,将经过时间Tg与推定处理时间T1进行比较。在从IG断开到经过推定处理时间T1为止的期间(在S230中判定为“否”时),控制装置100使处理进入步骤S240、S250。
在步骤S240中,控制装置100基于IG断开后(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的电池电压Vb的推移,算出在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值Vrl。进而,在步骤S250中,控制装置100为了继续间歇启动而维持为标志FLG=0。
图7是用于对步骤S240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处理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参照图7,在时刻t1使IG开关13断开之后,按每个一定周期T测定电池电压Vb。在IG断开时,极化电压Vdyn=Vdyn0(初始值)。极化电压Vdyn根据时间经过而呈指数函数状衰减。因此,在每个周期T的极化电压的变化通过下述式(2)来近似。式(2)中的τ是衰减的时间常数。Vdyn(t)表示本次的控制周期内的极化电压,Vdyn(t-T)表示上次的控制周期内的极化电压。
Vdyn(t)=Vdyn(t-T)*(1/exp(T/τ))…(2)
因此,在步骤S240中,每当测定电池电压Vb时,将在周期间的电压变化视为极化电压Vdyn的变化,从而能够推定时间常数τ和Vdyn0(初始值)。进而,能够使用推定结果求出经过充分的时间而极化消除时的开路电压(平衡状态)的推定值Vrl。例如,在图7的时刻tx,能够基于时刻t1~tx的电压检测值来算出开路电压(平衡状态)的推定值Vrl。Vrl在每当执行步骤S240时更新。
再次参照图6,在从IG断开起经过了推定处理时间T1(在S230中判定为“是”时)时,控制装置100使处理进入步骤S270,判定为极化已消除。进而,控制装置100为了停止以后的间歇启动而通过步骤S280设定标志FLG=1。由此,控制装置100维持停止直到IG开关13再次接通而开始使用二次电池。
图9表示对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的SOC修正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9所示的控制处理在IG开关13接通时执行。通过图9的处理,能够实现图4的SOC修正部120的功能。
参照图9,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410,判定是否标志FLG=1。在FLG=1时,从IG断开起经过了推定处理时间T1,因此判定为在IG断开期间(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极化消除。因此,在FLG=1时(在S410中判定为“是”时),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420,将当前(IG接通时)的电池电压Vb视为开路电压OCV,执行SOC修正。即,按照图2所示的特性关系,将与IG接通时的电池电压Vb对应的SOC作为SOC初始值(SOCi)。
另一方面,在FLG=0时,能够判断为:在从IG断开起经过推定处理时间T1之前,即,在极化消除之前再次开始使用二次电池。因此,无法将IG接通时的电池电压Vb直接视为开路电压来执行SOC修正。但是,如图6所示,在Tg<T1的期间内,基于电池电压Vb的最新的检测值来算出开路电压的推定值Vrl。
因此,在FLG=0时(在S410中判定为“否”时),控制装置100通过步骤S430,将开路电压(平衡状态)的当前的推定值Vrl视为开路电压OCV来执行SOC修正。即,按照图2所示的特性关系,将与开路电压的推定值Vrl对应的SOC作为SOC初始值(SOCi)。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在主电池10(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能够排出极化电压的影响而准确地推定SOC。进而,通过按照极化消除时间的温度依存性使推定处理时间T1根据电池温度变化,能够适当地且最低限度地缩短开路电压的推定处理的执行期间。其结果,与一样地设定推定处理时间T1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停止控制装置100的不必要的间歇启动来抑制消耗电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二次电池的负载,例示了电动车辆的车辆驱动用电动机,但本发明的应用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即,只要是具有开始/结束二次电池的使用的机构的结构,则能够不特别限定负荷而应用本发明。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制限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说明来表示,而是通过权利要求来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二次电池的SOC推定。
标号说明
10主电池,13IG开关,15电池传感器,22平滑电容器,25电源配线,30电动发电机,40动力传递传动装置,50驱动轮,100控制装置,110SOC推定部,120SOC修正部,130OCV推定部,140推定处理时间设定部,150计时器,FLG标志(经过T1),Ib电池电流,OCV开路电压,SMR系统主继电器,T周期,T1推定处理时间,Tb电池温度,Tg经过时间(IG断开后),Tr极化消除时间,Vb电池电压,Vdyn极化电压,Vrl开路电压推定值(平衡状态)。

Claims (6)

1.一种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具备:
计时部(150),其用于测定从二次电池(10)的使用结束起的经过时间(Tg);
设定部(140),其用于根据由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测器(15)检测到的电池温度(Tb),可变地设定与从所述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到极化消除为止的所需时间对应的第一时间(T1);
开路电压推定部(130),其用于在所述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内,在所述经过时间比所述第一时间短的期间,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Vb)的推移,算出所述二次电池在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值;以及
初始值修正部(120),其用于在所述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在所述经过时间比所述第一时间长的情况下,将在使用开始时刻的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电池电压视为所述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SOCi),另一方面,在所述经过时间比所述第一时间短的情况下,将所述开路电压推定部的所述推定值视为所述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100),按每个预定周期(T)间歇启动而使所述开路电压推定部(130)工作,直到所述经过时间(Tg)达到所述第一时间(T1),
在所述经过时间达到了所述第一时间之后,停止所述控制装置的间歇启动直到开始使用所述二次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SOC推定部(110),所述SOC推定部(110)用于在所述二次电池(10)的使用期间,基于由所述检测器(15)检测到的电池电流(Ib)的累计,逐次算出所述SOC的推定值(SOC#)。
4.一种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包括:
取得从二次电池(10)的使用结束起的经过时间(Tg)的步骤(S210);
根据由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测器(15)检测到的电池温度(Tb),可变地设定与从所述二次电池的使用结束到极化消除为止的所需时间对应的第一时间(T1)的步骤(S220);
在所述二次电池的非使用期间,在所述经过时间比所述第一时间短的期间,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池电压(Vb)的推移,算出所述二次电池在平衡状态下的开路电压的推定值的步骤(S240);
在所述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在所述经过时间比所述第一时间长的情况下,将在使用开始时刻的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电池电压视为所述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SOCi)的步骤(S420);以及
在所述二次电池的使用开始时,在所述经过时间比所述第一时间短的情况下,将所述推定值视为所述开路电压来算出SOC的初始值的步骤(S4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为了执行算出所述开路电压的推定值的步骤(S240)而按每个预定周期(T)使控制装置(100)间歇启动直到所述经过时间(Tg)达到所述第一时间(T1)的步骤(S250);和
在所述经过时间达到了所述第一时间之后,停止所述控制装置的间歇启动的步骤(S2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二次电池(10)的使用期间,基于由所述检测器(15)检测到的电池电流(Ib)的累计,逐次算出所述SOC的推定值(SOC#)的步骤(S120~S140)。
CN201180073947.XA 2011-10-13 2011-10-13 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8428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3529 WO2013054414A1 (ja) 2011-10-13 2011-10-13 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2837A true CN103842837A (zh) 2014-06-04

Family

ID=4808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947.XA Pending CN103842837A (zh) 2011-10-13 2011-10-13 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25621A1 (zh)
EP (1) EP2767841A4 (zh)
CN (1) CN103842837A (zh)
WO (1) WO201305441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6710A (zh) * 2015-08-28 2017-03-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服务器中的蓄电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CN107884723A (zh) * 2017-12-28 2018-04-06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初值获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91944A (zh) * 2016-01-29 2018-07-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电池控制装置、电池系统、电池状态推定方法
CN109791183A (zh) * 2016-10-06 2019-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
CN110879366A (zh) * 2018-09-05 2020-03-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
CN111551861A (zh) * 2019-02-12 2020-08-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估计方法
CN113178625A (zh) * 2020-01-27 2021-07-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诊断装置以及soc不均探测方法
CN113711067A (zh) * 2019-04-03 2021-11-26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对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初始化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8496B2 (ja) * 2013-12-06 2017-03-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
JP6160473B2 (ja) 2013-12-20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
JP6115484B2 (ja) * 2014-01-22 2017-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ッテリの充電率推定装置
JP6132788B2 (ja) * 2014-02-28 2017-05-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蓄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池のsoc推定方法
JP2015204180A (ja) * 2014-04-14 2015-1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池システム
JP6369340B2 (ja) * 2015-01-28 2018-08-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および蓄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28903B2 (ja) * 2015-04-10 2020-07-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方法
JP6383704B2 (ja) * 2015-07-02 2018-08-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装置
JP6414336B2 (ja) * 2015-08-26 2018-11-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劣化度推定装置及び劣化度推定方法
JP6451585B2 (ja) * 2015-10-13 2019-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プラグイン車両用バッテリの管理システム
JP6660004B2 (ja) * 2016-01-19 2020-03-04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電池状態推定装置
DE102016204946A1 (de) * 2016-03-24 2017-09-2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m Erkennen eines Fehlerzustands, Steuerungseinrichtung, Batteriesensor und Bordnetz
CN106154176B (zh) * 2016-07-01 2019-06-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soc 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JP6645584B2 (ja) * 2016-08-26 2020-02-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US10322688B2 (en) * 2016-12-30 2019-06-18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Controlling electrical access to a lithium battery on a utility vehicle
JP6946691B2 (ja) * 2017-03-29 2021-10-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及び開回路電圧推定方法
US10890923B2 (en) * 2017-08-23 2021-01-12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ge control
CN107632266B (zh) * 2017-09-08 2020-10-0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09031148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江苏盖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JP7191476B2 (ja) * 2019-03-22 2022-12-1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システム
JP7375437B2 (ja) * 2019-10-02 2023-11-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充電率設定方法、充電率設定装置
JP2022150523A (ja) * 2021-03-26 2022-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分極電圧の推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2444A (ja) * 2000-03-27 2001-10-05 Hitachi Maxell Ltd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推定装置
US6366054B1 (en) * 2001-05-02 2002-04-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e of charge of a battery by measuring its open circuit voltage
US20070001649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Il Cho Method for estimating SOC of a battery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070262750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JP2009002691A (ja) * 2007-06-19 2009-01-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蓄電池の残存容量検知方法及び残存容量検知装置
US20090256524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of battery condition
CN101573628A (zh) * 2007-01-04 2009-11-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WO2011122164A1 (ja) * 2010-03-30 2011-10-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率推定方法、充電率推定装置及び二次電池電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062A (ja) * 1998-10-30 2000-05-16 Denso Corp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検出方法及び残存容量検出装置
US6845332B2 (en) * 2001-11-16 2005-01-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ate of charge calculation device and state of charge calculation method
JP4078847B2 (ja) 2002-02-21 2008-04-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残存容量算出装置および残存容量算出方法
US7317300B2 (en) * 2003-06-23 2008-01-08 Denso Corporation Automotive battery state monitor apparatus
JP4527047B2 (ja) * 2005-12-02 2010-08-18 パナソニック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の制御装置及び二次電池の出力制御方法
KR100766982B1 (ko) * 2006-09-05 2007-10-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JP2008082887A (ja) 2006-09-27 2008-04-1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開放電圧検出方法及び開放電圧検出装置
JP2008145199A (ja) 2006-12-07 2008-06-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充電深度判定方法及び充電深度判定装置
JP2008191103A (ja) 2007-02-07 2008-08-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開放電圧予測方法及び開放電圧予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2444A (ja) * 2000-03-27 2001-10-05 Hitachi Maxell Ltd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推定装置
US6366054B1 (en) * 2001-05-02 2002-04-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e of charge of a battery by measuring its open circuit voltage
US20070001649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Il Cho Method for estimating SOC of a battery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070262750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1573628A (zh) * 2007-01-04 2009-11-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车辆
US8036787B2 (en) * 2007-01-04 2011-10-1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power storage device and vehicle
JP2009002691A (ja) * 2007-06-19 2009-01-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蓄電池の残存容量検知方法及び残存容量検知装置
US20090256524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of battery condition
WO2011122164A1 (ja) * 2010-03-30 2011-10-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充電率推定方法、充電率推定装置及び二次電池電源システム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6710B (zh) * 2015-08-28 2021-04-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服务器中的蓄电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CN106486710A (zh) * 2015-08-28 2017-03-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服务器中的蓄电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CN108291944B (zh) * 2016-01-29 2021-03-23 日本汽车能源株式会社 电池管理装置
CN108291944A (zh) * 2016-01-29 2018-07-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电池控制装置、电池系统、电池状态推定方法
CN109791183A (zh) * 2016-10-06 2019-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
CN109791183B (zh) * 2016-10-06 2021-09-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
CN107884723A (zh) * 2017-12-28 2018-04-06 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初值获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9366A (zh) * 2018-09-05 2020-03-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
CN110879366B (zh) * 2018-09-05 2022-04-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
CN111551861A (zh) * 2019-02-12 2020-08-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估计方法
US11353514B2 (en) 2019-02-12 2022-06-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system and SOC estimation method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1551861B (zh) * 2019-02-12 2022-12-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估计方法
CN113711067A (zh) * 2019-04-03 2021-11-26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对电池的荷电状态进行初始化的方法
CN113178625A (zh) * 2020-01-27 2021-07-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诊断装置以及soc不均探测方法
CN113178625B (zh) * 2020-01-27 2023-10-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诊断装置以及soc不均探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54414A1 (ja) 2013-04-18
EP2767841A4 (en) 2015-02-25
US20140225621A1 (en) 2014-08-14
EP2767841A1 (en)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2837A (zh) 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10286806B2 (en) Electrical storage system
US7893652B2 (en) Battery control apparatus, electric vehicl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that causes a computer to execute processing for estimating a state of charge of a secondary battery
CN103032182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US805883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JP6603888B2 (ja) バッテリ種別判定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種別判定方法
JP2004042799A (ja) バッテリ残容量推定方法
JP5126150B2 (ja) 蓄電容量推定装置および蓄電容量推定方法
JP2004072927A (ja) 電動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03319503A (ja) 車両用電源管理方法、車両用電源管理装置、車両用電源管理プログラム
JP4438088B2 (ja) 車両用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検出装置
KR100906872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배터리 성능 보상 및 soc 초기화방법
JP5413592B2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推定制御装置
JP3687463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12010503A (ja) 電動車両の電源システム
JP2004325263A (ja) 電池の自己放電量検出装置
JP2006180665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充電装置
JP6524936B2 (ja) 充電装置
JP2004354148A (ja) バッテリの充電状態推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開回路電圧推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436222B2 (ja) バッテリの充電状態判定装置
JP5288140B2 (ja) 蓄電器制御装置
JP7087936B2 (ja) 満充電容量推定装置
JP3791425B2 (ja) 電池の満充電容量計測装置、計測方法、その計測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8098992A (ja) 電圧検出装置及び電圧検出方法
JP6561870B2 (ja) 電池状態検知システム、充電制御システム、電池状態検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