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8136A - 杠杆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杠杆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8136A
CN103828136A CN201280032883.3A CN201280032883A CN103828136A CN 103828136 A CN103828136 A CN 103828136A CN 201280032883 A CN201280032883 A CN 201280032883A CN 103828136 A CN103828136 A CN 103828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ever
sticking department
distortion
confine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28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8136B (zh
Inventor
清水智彦
田代晃教
鹤田哲広
寺尾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28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8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1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snap fastening means
    • H01R13/74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snap fasten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杠杆式连接器(1)包括:第一连接器(11);第二连接器(21);通过旋转而将连接器(11,21)相互装配到一起的杠杆(31)。第一连接器(11)具有接合锁定部(14),当将第一连接器装接到装接孔(52)时,锁定部(14)通过弯曲而被插入到面板(51)的装接孔(52)中并且朝向内表面侧弯曲变形。杠杆(31)具有当杠杆(31)转动时定位于第一连接器(11)的内表面侧上的臂部(32)。臂部(32)具有:当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时阻止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的变形阻止部(36);和当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时的成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的变形容许部(37)。

Description

杠杆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接于面板上的杠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杠杆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可装配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以及杠杆,该杠杆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并且被构造成通过转动而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装配。处于装配状态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装接于面板上的装接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59037)。
为了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装接到面板上,这种杠杆式连接器设置有从杠杆延伸的干涉部。当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干涉部不会与装接孔的孔边缘发生干涉。当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干涉部与装接孔的孔边缘发生干涉。
从而,在将连接器装接到面板上的装接孔的过程中,基于干涉部是否与装接孔的孔边缘发生干涉来检测连接器的装配状态是可能的。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5903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杠杆式连接器中,连接器从不完全装配状态到完全装配状态的过渡取决于于杠杆的转动角度。因此,当杠杆的转动角度接近对应于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角度时,干涉部与装接孔的孔边缘之间的干涉如此的小以致于即便处于不完全装配的状态,连接器也可被装接到装接孔中。此种情况下,很难检测到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的状态。
这里,一种能够想到的选择是使干涉部从杠杆延伸的更长以便甚至在转动角度接近对应于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角度的情况下增加干涉部与装接孔的孔边缘之间的干涉。但是,这种选择会造成增大杠杆式连接器的尺寸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杠杆式连接器,能够解决现有的挑战,以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也能够抑制杆式连接器尺寸的增加。
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杠杆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可装配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任意一个连接器上、且被构造成通过转动而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相互装配的杠杆。其中处于装配状态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的装接孔。其中一个连接器包括锁定部,其被设计成当连接器被装接到装接孔时朝向其内表面侧弯曲变形并且被插入到装接孔中。杠杆包括当杠杆转动时定位于所述一个连接器的内表面侧的臂部。臂部包括:变形阻止部,其被构造成当变形阻止部定位于锁定部的内面侧时阻止弯曲变形;和变形容许部,其被构造成当该变形容许部定位于锁定部的内表面侧时容许弯曲变形。当杠杆位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变形阻止部定位于锁定部的内表面侧;当杠杆位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变形容许部定位于锁定部的内表面侧。
在杠杆式连接器中,变形容许部可由设置在臂部表面中的凹槽形成,而变形阻止部可由臂部的除凹槽外的表面形成。
在杠杆式连接器中,杠杆可以还包括被构造成执行杠杆的转动操作的操作部,可通过操作部的转动操作而转动杠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杠杆式连接器,当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容许部定位于锁定部的内表面侧。这样,锁定部的弯曲变形被容许,杠杆式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的装接孔。
另一方面,当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阻止部定位于锁定部的内表面侧。由于这个原因,锁定部的弯曲变形被阻止,杠杆式连接器不能被装接到面板的装接孔。结果,能够防止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
此外,基于杠杆式连接器是否能够被成功地装接到面板中的装接孔来检测连接器的装配状态是可能的。由于这个原因,杠杆不必设置用于检测连接器装配状态的干涉部,因而杠杆式连接器在尺寸上的增加能够被抑制。
因此,提供这样一种杠杆式连接器是可能的,其能够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并抑制杠杆式连接器在尺寸上的增加。
当变形容许部由设置于臂部表面中的凹槽形成,而变形阻止部由臂部的除凹槽外的表面形成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阻止或容许锁定部的弯曲变形。
同时,通过操作部的转动操作而转动杠杆。因此,通过手动进行杠杆的转动操作来确认连接器的完全装配状态的建立是可能的。
此外,在确认其处于完全装配状态下,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这样,更可靠地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下的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杠杆透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锁定部和臂部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和杠杆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阻止部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锁定突起部和臂部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和杠杆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容许部的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和图2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杠杆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涉及一种LIF(低插入力)连接器,其能够利用低插入力使各自包括多个端子接片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以下称之为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装配。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包括:第一连接器11;可装配到第一连接器11的第二连接器21;和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1上且被构造成通过转动而将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相互装配的杠杆31。
此外,随着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装配,这样构造的杠杆式连接器1被装接到形成在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参见下述图6和图7)。
第一连接器11(阴连接器)包括内部壳体12,该内部壳体12被构造为用于容纳设置在电缆端子上的阴端子接片(未图示),和框架13,该框架13被构造为将内部壳体12装入其内部。
内部壳体12具有两个壳体部件竖直重叠的结构。多个阴端子接片(未图示)被容纳在内部壳体12内部。内部壳体12被装入框架13中。
框架13包括:可弯曲变形地设置的多个(本发明实施例中为4个)锁定部14;设置在框架13外周的凸缘部15;以及一对旋转轴孔16(其中之一未图示),后述的杠杆31的旋转轴销34(参见图2)插入其中。
多个锁定部14的每一个都包括:(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的箭头X的方向上)突出到第一连接器11的外部的锁定突起部17;以及(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的箭头Y的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1的内部且能接触到杠杆13(参见后面要描述的图5)的锁定接触部18。
此外,当如上述构造的多个锁定部14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时,每个锁定部14在朝向第一连接器11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的箭头Y的方向上)弯曲变形的同时插入到装接孔52中(参见后面要描述的图7)。
一旦处于完全装配状态下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被压向面板51的前面侧(在图1和图4(a)中的箭头Z的方向上),则锁定突起部17与面板51在其后面侧54(参见图1)接触,从而将连接器11和12固定到面板51。
锁定接触部18与后面要描述的杠杆31的变形阻止部36(参见图2)接触,从而阻止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此外,当锁定接触部18在后面要描述的杠杆31的变形容许部37(参见图2)的协助下与杠杆31脱离接触时,锁定接触部18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参见将要描述的图5和图8)。
一旦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凸缘部15从面板51的前面侧(在图1和图4(a)中的箭头Z的方向上)与装接孔52的孔边缘产生接触。
后面将要描述的设置在杠杆31上的一对旋转轴销34(参见图2)分别从第一连接器11的内部插入到一对旋转轴孔16中。作为将旋转轴销34插入到旋转轴孔16中的结果,杠杆31被可旋转地装接到第一连接器11(框架13)。
第二连接器21具有一结构,其中比内部壳体12的两个壳体部件大的两个壳体部件竖直重叠。多个阳端子接片(未图示)容纳于第二连接器21内。当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阳端子接片连接到容纳在内部壳体12内的阴端子接片(未图示)。
同时,插入到后面要描述的杠杆31的凸轮槽35(参见图2)中的凸轮从动件22(其中之一未图示)分别以突起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连接器的两侧表面上。通过将凸轮从动件22插入到凸轮槽35中然后转动杠杆31,第二连接器21被拉进第一连接器11。
参见图2,杠杆31包括:一对臂部32,当杠杆31转动时,每个臂部32都位于第一连接器11的内表面侧(参见图1)(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中的箭头X的方向上);以及连接一对臂部32的连接部33。
一对臂部32包括:插入到框架13(参见图1)的旋转轴孔16中的一对旋转轴销34(其中之一未图示);第二连接器21的凸轮从动件22插入其中(参见图1)的一对凸轮槽35;阻止框架13的锁定部14弯曲变形的变形阻止部36;以及容许锁定部14弯曲变形的变形容许部37。
一对旋转轴销34从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插入到旋转轴孔16中。这样,杠杆31被可旋转地装接到第一连接器11(框架13)。
凸轮槽35分别形成在一对臂部32上。当杠杆在凸轮从动件22插入到凸轮槽35中后转动时,每个凸轮从动件22与相应的旋转轴销3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二连接器21朝向第一连接器11移动(参见图1)。
变形阻止部36由臂部32的除形成在其表面中的凹槽(变形容许部37)外的表面形成。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每个变形阻止部36都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描述的图4(a)中的箭头Y方向上)。这样,变形阻止部36阻止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参见后面要描述的图4(a)和图5)。
换句话说,当每个变形阻止部36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描述的图4(a)中的箭头Y方向上)时,变形阻止部36与相应的锁定部14的锁定接触部18相接触,并且阻止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
每个变形容许部37都由设置在相应臂部32表面上的凹槽形成。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每个变形容许部37都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这样,变形容许部37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参见后面要描述的图7(a)和图8)。
换句话说,当每个变形容许部37都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描述的图7(a)中的箭头Y方向上)时,锁定部14的锁定接触部18脱离与相应的杠杆13的臂部32的接触。这样,变形容许部37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
如上所述,变形容许部37由设置在臂部32表面中的凹槽形成,而变形阻止部36则由除凹槽外的臂部32的表面形成。结果,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阻止或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
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图3到图5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时,响应于杠杆31的转动,每个上述臂部32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移位:将相应的变形阻止部36定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中箭头Y的方向上)(参见图4(a)和4(b))。
同时,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与第二连接器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图6到图8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时,响应于杠杆31的转动,每个上述臂部32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移位:将相应的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中箭头Y的方向上)(参见图7(a)和7(b))。
因此,臂部32设置有以如下方式对应于杠杆31的转动角度的变形阻止部36和变形容许部37:根据杠杆31的转动位置将变形阻止部36或者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a)中的箭头Y的方向上)。
连接部33包括操作部38,当杠杆31转动时,对该操作部38进行转动操作。当通过在图2中的箭头A的方向上操作操作部38而使杠杆31转动时,连接部33沿围绕旋转轴销34(旋转中心)的弧线移位。
杠杆31通过如上所述的操作部38的转动操作而转动。因此,通过手动转动操作杠杆31来确认连接器11与21的完全装配状态的建立是可能的。
此外,确认连接器11和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后,本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将依照后面将要描述的将杠杆式连接器1装接到面板51上的过程。因此,更可靠地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下的连接器11和21被装接到面板51是可能的。
再者,上述处于装配状态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被装接到面板51。面板51设置有:具有垂直的椭圆形形状且使锁定部14能够插入的装接孔52;以及突起部17可接触到的后面侧54(参见图1)。
接下来,参照附图3-8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的装配过程。图3是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下的透视图。
同时,图4(a)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锁定部和臂部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图4(b)是图4(a)中的杠杆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阻止部的位置的侧视图。
此外,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透视图。图7(a)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锁定突起部和臂部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图7(b)是图7(a)中的杠杆的透视图。图8是示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容许部的位置的侧视图。
当第二连接器21装配到第一连接器11时,杠杆31的旋转轴销34首先被插入到框架13中的旋转轴孔16内。这样,杠杆31被可旋转地装接到第一连接器11(框架13)(例如,参见图3和4(a))。
在将杠杆31装接到第一连接器11之后,在保持杠杆31处于初始位置(比如图1所示的位置)的同时,将第二连接器21轻微地装配到框架13。这样,凸轮从动件23被插入到凸轮槽35中。
当在凸轮从动件22插入凸轮槽35中的状态下进行杠杆31的操作部38的转动操作时,每个凸轮从动件22与相应的旋转轴销34之间的距离都变短,并且第二连接器21被拉进第一连接器11中。
然后,随着杠杆31的转动,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从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位置(图3至图5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过渡到处于完全装配的位置(图6至图8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因此,阴端子接片(未图示)连接到阳端子接片(未图示)以取得导通。
当如上所述的处于完全装配状态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被压向面板51的前面侧(在图1和图4(a)中的箭头Z的方向上)时,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被装接到面板51的装接孔52。
这里,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转动位置(图3至图5中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时,每个变形阻止部36都定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后面要描述的图4中的箭头Y方向上的一侧)上(参见图4(a)和4(b))。
由于这个原因,参见图4和图5,锁定部14的锁定接触部18与变形阻止部36相接触。因此,变形阻止部36阻止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
当杠杆31位于如上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转动位置(图3至图5中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时,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被变形阻止部36抑制,锁定部14不能被插入装接孔52中。
结果,如果锁定部14不能被插入装接孔52中,则确认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是可能的。
同时,当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锁定部14不能被插入装接孔52中。这样,能够防止将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11和21装接到面板51。
另一方面,如图7(a)和7(b)所示,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图6至图8所示的杠杆31的位置)时,每个变形容许部37都定位于相应的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图7(a)中箭头Y的方向上的一侧)上。
由于这个原因,如图7和8所示,锁定部14的锁定接触部18脱离与杠杆31的臂部32的接触。这样,变形容许部37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
因为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被容许,所以当处于完全装配状态下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被装配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中时,每个锁定部14都在将连接器11和12压向面板51前面侧的力(在图1和图4(a)中的箭头Z的方向上)的作用下,朝向第一连接器11的内表面侧(例如,在图7中箭头Y的方向上)弯曲变形,因而被插入到装接孔52中。
在锁定部14插入到装接孔52中之后,弯曲变形的锁定部14恢复它的初始形状,锁定突起部17从后面侧54与面板51相接触。此外,凸缘部15从面板51的前面侧(在图1或图4(a)中的箭头Z方向上的一侧)与孔边缘(未图示)相接触。这样,将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固定到面板51。
这样,当连接器11和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因此,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被容许,从而将杠杆式连接器1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
另一方面,当连接器11和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阻止部36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由于这个原因,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被阻止,并且杠杆式连接器1不能被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这样,能够防止将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11和21装接到面板51。
此外,基于杠杆式连接器1是否能够被成功地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来检测连接器11和21的装配状态是可能的。由于这个原因,杠杆不必设置检测连接器11和21的装配状态的干涉部,杠杆式连接器1在尺寸上的增加可被压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1;可装配到第一连接器11的第二连接器21;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中的一个连接器11上且被构造成通过转动而将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相互装配的杠杆3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的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被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一个连接器11包括当连接器被装接到装接孔52时朝向内表面侧弯曲变形并插入到装接孔52中的锁定部14。杠杆31包括当杠杆31转动时定位于连接器11内表面侧的臂部32。臂部32包括:当变形阻止部36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时阻止弯曲变形的变形阻止部36;和当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时容许弯曲变形的变形容许部37。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变形阻止部36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当杠杆31位于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变形容许部37由设置在臂部32表面中的凹槽形成,而变形阻止部36由臂部32的除凹槽之外的表面形成。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杠杆31还包括被构造成执行杠杆31转动操作的操作部38。这里,通过操作部38的转动操作而转动杠杆31。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当连接器11和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结果,容许锁定部14弯曲变形,从而杠杆式连接器1被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
另一方面,当连接器11和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变形阻止部36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因此,抑制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杠杆式连接器1不能被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这样,能够防止将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11和21装接到面板51。
此外,基于杠杆式连接器1是否能够被成功地装接到面板51中的装接孔52来检测连接器11和21的装配状态是可能的。由于这个原因,杠杆不必设置用于检测连接器11和21的装配状态的干涉部,杠杆式连接器11在尺寸上的增加可得到抑制。
因此,提供这样一种杠杆式连接器1是可能的,其能够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11和21被装接到面板,且能抑制杠杆式连接器1在尺寸上的增加。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变形容许部37由设置在臂部32表面中的凹槽形成,而变形阻止部36由臂部32除凹槽外的表面形成。结果,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阻止或容许锁定部14的弯曲变形。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1中,通过操作部38的转动操作而转动杠杆31。这样,通过手动转动操作杠杆31来确认连接器11和21的完全装配状态的建立是可能的。
此外,在确认连接器11和21的完全装配状态建立之后,连接器11和21被装接到面板51。这样,更可靠地防止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的连接器11和21被装接到面板51是可能的。
以及基于具体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进行了如上的描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中部件的构造可以被其它任意具有相似功能的部件替代。
例如,前述说明以及提供了锁定部14设置在框架13的4个位置处的实施例。然而,锁定部14的数量可适当地改变。
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锁定部14应部置在这样的位置上,以使得当连接器11和21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将变形阻止部36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而当连接器11和21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将变形容许部37定位于锁定部14的内表面侧。由此,获得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杠杆式连接器相同的操作和效果是可能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非常有用地用于防止杠杆式连接器中的不完全装配的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并且抑制杠杆式连接器在尺寸上的增加。

Claims (4)

1.一种杠杆式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能够装配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
杠杆,该杠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的任一个上,并且该杠杆构造成通过被转动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装配,
其中,处于装配状态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被装接到面板中的装接孔,
其中,所述一个连接器包括锁定部,该锁定部被设计成:当所述连接器被装接到所述装接孔时,朝向该一个连接器的内表面侧弯曲变形并被插入到所述装接孔中,
所述杠杆包括臂部,当所述杠杆被转动时,该臂部定位于所述一个连接器的所述内表面侧,
所述臂部包括:
变形阻止部,该变形阻止部被构造成:当该变形阻止部定位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内表面侧时,阻止所述弯曲变形;和
变形容许部,该变形容许部被构造成:当该变形容许部定位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内表面侧时,容许所述弯曲变形,
当所述杠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不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所述变形阻止部定位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内表面侧;当所述杠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完全装配状态时的转动位置时,所述变形容许部定位于所述锁定部的所述内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变形容许部由设置在所述臂部的表面中的凹槽形成,并且
所述变形阻止部由所述臂部的除所述凹槽外的所述表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杠杆还包括操作部,该操作部被构造成执行所述杠杆的转动操作,并且
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所述转动操作来转动所述杠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杠杆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杠杆还包括操作部,该操作部被构造成执行所述杠杆的转动操作,并且
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所述转动操作来转动所述杠杆。
CN201280032883.3A 2011-07-01 2012-06-26 杠杆式连接器 Active CN1038281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7257 2011-07-01
JP2011147257A JP5707256B2 (ja) 2011-07-01 2011-07-01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PCT/JP2012/066250 WO2013005606A1 (ja) 2011-07-01 2012-06-26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8136A true CN103828136A (zh) 2014-05-28
CN103828136B CN103828136B (zh) 2016-03-09

Family

ID=47436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2883.3A Active CN103828136B (zh) 2011-07-01 2012-06-26 杠杆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53908B2 (zh)
JP (1) JP5707256B2 (zh)
KR (1) KR20140016379A (zh)
CN (1) CN103828136B (zh)
DE (1) DE112012002778T5 (zh)
WO (1) WO20130056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558A (zh) * 2015-05-15 2016-1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83407B2 (ja) * 2016-11-17 2021-06-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DE102017003296B3 (de) * 2017-04-04 2018-05-30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eck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teckverbind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2928A1 (en) * 2001-05-30 2002-12-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2002359037A (ja) * 2001-05-30 2002-12-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1394042A (zh) * 2007-08-01 2009-03-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JP2009135071A (ja) * 2007-11-09 2009-06-18 Yazaki Corp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2928A1 (en) * 2001-05-30 2002-12-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JP2002359037A (ja) * 2001-05-30 2002-12-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1394042A (zh) * 2007-08-01 2009-03-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JP2009135071A (ja) * 2007-11-09 2009-06-18 Yazaki Corp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558A (zh) * 2015-05-15 2016-1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CN106159558B (zh) * 2015-05-15 2018-09-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2002778T5 (de) 2014-03-20
CN103828136B (zh) 2016-03-09
WO2013005606A1 (ja) 2013-01-10
US9153908B2 (en) 2015-10-06
US20140113469A1 (en) 2014-04-24
JP2013016306A (ja) 2013-01-24
KR20140016379A (ko) 2014-02-07
JP5707256B2 (ja)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5880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method
JP4966622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7785146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connector elements and a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said device
JP4678333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EP1742302B1 (en)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8292650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EP1830436B1 (en)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US8353712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5781846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7445474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lever-type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2109033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及び、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CN103650254A (zh) 杠杆式连接器
CN106207666B (zh) 连接器组件
CN104115344A (zh) 杠杆型连接器
CN103828136B (zh) 杠杆式连接器
JP5885597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7419392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EP2317609B1 (en) Connector, series of connector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JP5081659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9088102A (ja)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2203642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3239247A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コネク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