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8005B - 按压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8005B
CN103828005B CN201280039005.4A CN201280039005A CN103828005B CN 103828005 B CN103828005 B CN 103828005B CN 201280039005 A CN201280039005 A CN 201280039005A CN 103828005 B CN103828005 B CN 103828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velling contact
contact
movable block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8005A (zh
Inventor
岛田浩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leo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28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8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0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4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braking action or preparation for braking, e.g. by detection of the foot approaching the brake pedal
    • B60Q1/441Electric switches operable by the driver's ped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18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subsequent sl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0Auxiliary mean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 for cleaning or lubricating contact-mak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01H13/18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adapted for actuation at a limit or other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n the path of a bod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switch and body being primarily for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door switch, limit switch, floor-levelling switch of a lif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01Means for preventing or breaking contact-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效地对按压开关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间进行擦拭的按压开关。在按压杆(2)被压入的初始状态下,支承可动接点(55)的可动接点盘(40)的基座(41)通过第二螺旋弹簧(8)而与移动块(60)的斜向的伸出部(70、71)抵接而倾斜。当可动接点追随按压杆的突出而上升且与固定接点(33)接触时,基座与挡块(20)抵接。之后仅移动块上升,从而随着伸出部所引起的压紧的解除,基座模仿挡块的端缘使可动接点盘旋转。由此可动接点相对于固定接点较大地滑动位移。从基座延伸而具备可动接点的可动接点板的脚部(52)因压紧部件的臂部(59)而预先挠曲,从而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间的接触压力从接触的瞬间较高。通过较大的滑动位移和高接触压力而得到显著的擦拭作用。

Description

按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压开关,该按压开关构成为通过使相对于固定侧接点分离配置的可动侧接点在对置线上执行行程而使它们相互接触来关闭电路。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这种按压开关,例如有日本特开2000-62528号公报所公开的开关。该按压开关作为附属设置于车辆的制动踏板的制动器开关,在安装状态下被压入外壳内的按压杆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分离,若踩踏制动踏板,则按压杆能够向外壳外侧移动,被接触压力弹簧施力的可动接点执行行程而与固定接点接触。
然而,在按压开关的操作时,各接点的对置面彼此垂直地接近、远离,但多有在该可动侧接点与固定侧接点的对置面间夹杂伴随动作产生的磨损粉末、或在接点间产生电弧而堆积碳化物或氧化物而形成绝缘膜的情况,此时,呈现所谓的接触不良而使动作不稳定。
因此,上述以往的按压开关中,构成为,将接触片形成为从中央的平板状部分向接近固定接点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对悬臂形状,在其前端设置可动接点而使之与一对固定接点对置,并由接触压力弹簧向该固定接点方向施力,在接触时使可动接点以规定的压力与固定接点弹性接触。
而且,在上述接点彼此弹性接触时,接触片的悬臂形状部分因接触压力弹簧的作用力而挠曲,从而可动接点在固定接点上向外侧滑动微小距离。由此,进行接点彼此的接触面的擦拭,来除去磨损粉末或碳化物、氧化物等异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625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以往的按压开关中,在接点弹性接触前,接触片的悬臂形状部分处于自由状态,从而接点间的接触压力不得不从初始值0(zero)开始,因接点接触时的摇晃而仍旧不能避免电弧的产生。另外,可动接点的位移仅通过悬臂形状部分的挠曲而产生,滑动量较小,从而有效的擦拭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间有效地进行擦拭的按压开关。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是使可动接点沿规定的轴线方向执行行程而与固定接点接触的按压开关,具有:
可动接点盘,其具备上述可动接点并沿轴线执行行程;
移动块,其在轴线上执行行程且能够与可动接点盘抵接;
施力机构,其向使可动接点盘和移动块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
挡块,其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的规定位置阻止可动接点盘的行程;
倾斜机构,其设于可动接点盘和移动块中的至少一方,在相互抵接状态下将可动接点盘保持为相对于轴线倾斜的状态;以及
姿势变化机构,其在由挡块阻止了行程后,与移动块的行程所引起的分离对应地使可动接点盘从倾斜状态开始变化姿势。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在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接触的期间,支承可动接点的可动接点盘的姿势发生变化,从而两接点间产生比以往的支承可动接点的弹簧部件的单纯的挠曲所产生的滑动位移大的滑动位移,进而得到显著的擦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从嵌合部侧观察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可动接点盘的立体图。
图4是移动块的立体图。
图5是从轴向观察接点容纳室内的部件配置的图。
图6是表示初始状态下的移动块和可动接点盘的抵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可动接点盘基座与挡块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表示尤其适用于制动踏板的情况下的利用制动器解除状态的制动踏板侧部件将按压杆压入外壳内的初始状态。
按压开关1保持按压杆2,除此之外,构成为在外壳10内收纳保持可动接点板50的可动接点盘40、移动块(ムービングブロック)60、固定接点板31。
外壳10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4构成,第一壳体11由金属制或者树脂制,主要容纳按压杆2,第二壳体24由树脂制、容纳可动接点盘40和固定接点板31,并且形成连接器部。
此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第一壳体11侧为上方、以第二壳体24侧为下方进行说明。
按压杆2由前端能够从第一壳体11的上端向外部突出的圆轴状的操作部3和在其根部(外壳10内侧)同轴地形成而直径比操作部3的直径大的凸缘部4构成。在凸缘部4的下端面设有缓球面的突部5。
此外,该按压开关1是通过使被压入外壳10的按压杆2突出来接通的类型的开关。
第一壳体11具有使筒部13从覆盖于第二壳体24的嵌合部12的上壁14突出的外观,在筒部13的外周形成有安装螺母用的螺纹。
嵌合部12的剖面呈大致四边形,在对置的侧壁15a、15b设有与设于第二壳体24的爪30卡合的卡合孔16。另外,在嵌合部12的上壁14形成有台阶部21。
在筒部13内,形成有前端开口而对按压杆2的操作部3进行导向的第一孔17、和与第一孔17连通而容纳凸缘部4的第二孔18,筒部13与嵌合部12连通。操作部3能够在凸缘部4抵接于第一孔17和第二孔18的阶差部之前从筒部13突出。
如图2所示,在嵌合部12的上壁14,以隔着第二孔18的开口的方式向轴向下方延伸有两个规定长度的肋状的挡块20。挡块20位于第二孔18的直径线上,以与后述的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对置的方式设定。挡块20的并列方向设定为与后述的接点容纳室Rs的固定接点33的排列方向平行。
此外,以下将在第一孔17、第二孔18滑动的按压杆2的中心线称作轴线(或者轴心)S,作为说明位置关系时的参照基准。
返回图1,第二壳体24具备向第一壳体11侧开口的接点容纳室Rs、和向与第一壳体11相反的一侧开口的作为连接器部的接收凹部Rr。
接点容纳室Rs的横向剖面呈四边形,在侧壁25a、25b设有上述的爪30。
在接点容纳室Rs的底壁26,设有在与按压杆2的轴线S上相当的中心承受后述的第一螺旋弹簧7的一端(下端)的突起状的弹簧座27,并且,与弹簧座27同心地设有承受第二螺旋弹簧8的一端(下端)的环槽状的弹簧座28。
在底壁26上还模制成形有固定接点板31。固定接点板31的一端向接收凹部Rr延伸,其前端成为连接器端子32,另一端分支而在接点容纳室Rs的侧壁25c内延伸至上端附近,之后向相互接近方向弯曲,并在隔着按压杆2的轴线S的两侧作为面与轴线S垂直的固定接点33而向接点容纳室Rs内露出。图1中仅表示单侧的固定接点33,省略了中途路径。
在底壁26还模制成形有通电板35,其一端向接收凹部Rr延伸而成为连接器端子36,另一端沿接点容纳室Rs的侧壁25a的内表面延伸至接点容纳室Rs的轴向中间位置,而成为与后述的可动接点盘40的舌片53接触的舌片接触部37。
为了确保舌片接触部37和舌片53的接触范围,在底壁26形成有沿舌片接触部37的内侧面(轴心S侧)下挖的凹部29,在凹部29内使舌片接触部37的内侧面露出。
舌片接触部37具有从底壁26与轴线S平行地立起的下平行部37a、和与之连续地经由倾斜部37b向外侧偏移并再次与轴线S平行的上平行部37c。
此外,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4的轴向定位通过第一壳体11的卡合孔16和第二壳体24的爪30的卡合、以及第一壳体11的台阶部21和第二壳体24的侧壁25c的抵接来进行。
在接点容纳室Rs内,在中心具备贯通孔44的可动接点盘40支承于第二螺旋弹簧8的另一端(上端)而被向上方施力,移动块60支承于贯通可动接点盘40的贯通孔44的第一螺旋弹簧7的另一端(上端)而被向上方施力。
按压杆2在其初始状态下,在操作部3的前端与外壳10的筒部13的前端一致的位置,凸缘部4的突部5压下移动块60,由此,被向上方施力的可动接点盘40与移动块60抵接。
图3是可动接点盘40的立体图。
可动接点盘40是由基座41、可动接点板50、以及压紧部件57构成的组装体。
基座41由树脂或者金属制,具备以圆盘部42为主体、将其一部分向外侧放大而形成的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
圆盘部42在中心具有贯通孔44,从贯通孔44的孔缘向下方法兰状地突出有筒部45(参照后述的图6)。圆盘部42的下表面成为承受由筒部45定位了的第二螺旋弹簧8的上端的弹簧座。
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成为相对于贯通孔44的中心具有径向规定宽度的平滑的平面,从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向筒部45过渡的角部成为平滑的圆弧曲面。与圆盘部42相连的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上表面也位于相同平面上。
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外形是以圆盘部42的直径线为等分线而向与其成直角的两个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圆盘部42侧的边假想地在贯通孔44的孔缘附近通过。在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可动接点板50的圆形突起47(参照图1、图6)。
可动接点板50构成为,从与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长边方向相同长度的基部51的两端延伸有两个脚部52的基本形由“コ”形状的弹性金属板成形。从基部51的两个脚部52之间还平行地延伸有与脚部52比较而尺寸较小的多个(此处为三个)舌片53。
舌片53从根部向下方斜向弯曲,可动接点板50以使该舌片53朝向外侧的方式安装于基座41。
脚部52的外侧边与基部51的长边方向垂直,但基部51侧的根部宽度宽,且前端宽度变细。
脚部52在根部向圆盘部42侧折回,而外侧边被保持为与基部51的长边方向垂直,并且基部51的上方被设定为向斜上方延伸,在前端且在成为上表面的一侧具备可动接点55。
此外,基部51的中间部为了使圆盘部42的上述的外周上表面46露出,从圆盘部42侧切去等分线的两侧的规定范围而宽度变细。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的露出部分成为与移动块60抵接的抵接部。
在基部51的两端部设有与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圆形突起47对应的圆孔56,通过在圆孔56压入圆形突起47来将可动接点板50定位于基座41。
在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中间部,安装有压紧部件57。压紧部件57由安装基部58和臂部59构成,该臂部59从安装基部58向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长边方向两侧延伸,并且在偏移至比可动接点板50的脚部52的折回部高的位置后,向圆盘部42侧相互平行并且与基座41的上表面平行地延伸。
基座41、可动接点板50以及压紧部件57通过铆钉48分别穿过形成于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基部51以及安装基部58的相互整合的未图示的铆钉孔而一体结合。
臂部59的前端在穿过圆盘部42的中心而比与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的长边方向平行的直线靠近近前结束,压紧从可动接点板50的折回部向斜上方延伸的脚部52,而将该脚部52保持为与圆盘部42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姿势。该状态下臂部59的前端在比脚部52的可动接点55靠近近前的部位抵接。
图4表示移动块60,图4(A)是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B)是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移动块60由树脂或者金属制,由能够与可动接点盘40抵接的接点盘连动部61和与接点盘连动部61连结的导向部62构成。
导向部62具有与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相同程度的长度,在其两端部具备与轴线S平行地向下方延伸而在上下方向上无晃动地对移动块60进行导向的导轨63。接点盘连动部61成为从导向部62的中间位置延伸的形态。
接点盘连动部61由具有与导向部62的夹在导轨63的中间相同的厚度的功能块基座65、和从功能块基座65向下方延伸的突出轴部66构成。功能块基座65的远离导向部62的前端部以轴心S为中心而形成与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重叠的外径的圆筒面67,但与导向部62相连的侧壁被与导向部62垂直的面切断而成为呈现两面宽度形状的平面部68。该侧壁的切掉是为了确保第一壳体11的挡块20的通过空间而设置的。
接点盘连动部61(功能块基座65)和导向部62的上表面是同一面,是与轴线S垂直的平滑的平面。
突出轴部66具有与功能块基座65的平面部68间的距离(两面宽度)同等的直径,该直径比可动接点盘40的贯通孔44稍小。在突出轴部66的下端面开口有凹部而成为承受第一螺旋弹簧7的上端的弹簧座69(参照图6)。
在突出轴部66的与功能块基座65连结的上部,在远离导向部62的一侧和接近导向部62的一侧分别设有伸出部70、71。
远离导向部62的一侧的伸出部70与功能块基座65的圆筒面67同一面地连结,具有与圆筒面67相同的外径,周向成为与该圆筒面67大致相同的长度。
接近导向部62的一侧的伸出部71在隔着轴心S而与远离导向部62的一侧的伸出部70对称的位置设置,具有与远离导向部62的一侧的伸出部70相同的外径以及相同的周向长度,并成为从功能块基座65的下表面隆起的形态。
此处,两伸出部71、70的下端面设定为位于在导向部62侧较高、并以随着从导向部62离开而变低的方式倾斜的共通的一个平面(倾斜面)上。
此外,突出轴部66的伸出部70、71间的周壁被稍微切削而直径变小。
图5是从轴向观察配置在接点容纳室Rs内的可动接点盘40和移动块60的图中重叠表示第一壳体11的挡块20的图。
在外壳2的接点容纳室Rs,以隔着轴心(S)对置的方式配置有可动接点盘40的基座41的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3和移动块60的导向部62,移动块60通过其导轨63沿形成于接点容纳室Rs的导向槽滑动,从而能够与轴线S平行地上下移动。
挡块20通过移动块60的沿平面部68设置的空间,而与可动接点盘40的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对置。
如上所述,按压杆2的突部5与移动块60的上表面抵接。(参照图1)初始状态下,移动块60被按压杆2压紧,并且,可动接点盘40被第二螺旋弹簧8向上方施力,从而如图6所示,移动块60的突出轴部66的前端进入可动接点盘40的圆盘部42的贯通孔44,另一方面,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与突出轴部66的伸出部70、71抵接。由于伸出部70、71的下端面倾斜,所以可动接点盘40相对于移动块60成为倾斜状态,从而相对于轴线S也成为倾斜状态。
图7中表示可动接点盘40的尤其基座41与挡块20的关系。为了简化,以实线表示基座41的外观,以假想线表示可动接点板50、压紧部件57。图8的上层也相同。
初始状态下基座41的圆盘部42和挡块20分离。
与圆盘部42对置的挡块20的下端缘设定为与轴线S垂直。
此外,图1中,对于移动块60和可动接点盘40,在轴线S的左半部表示通过轴线S的剖面,在右半部表示通过可动接点板50的脚部52的剖面。后述的图8的下层也相同。
如图1所示,可动接点盘40的舌片53使其前端与通电板35的舌片接触部37的下平行部37a接触,由此电连接可动接点55和连接器端子36。舌片53在可动接点盘40的移动期间,总是与舌片接触部37接触,而保持该电连接。
初始状态下,位于下方位置的可动接点盘40的可动接点55与位于接点容纳室Rs的上端的固定接点33分离。
另外,第二螺旋弹簧8的上端的落座面(弹簧座)因可动接点盘40的倾斜而倾斜,从而第二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包含欲使可动接点盘40旋转的成分。
接下来,对以上的结构的按压开关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图1的初始状态下,按压杆2被压入而操作部3的前端与筒部13的前端成为同一面,但通过第一螺旋弹簧7和第二螺旋弹簧8而经由移动块60以及可动接点盘40,向从筒部13突出的方向被施力。因此,若压入按压杆2的制动踏板侧部件因制动踏板的踏入而向与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则与此相伴,操作部3的前端(上端)从外壳2的筒部13前端突出,并且,凸缘部4的突部5向上方退避。
如图6所示,可动接点盘40在通过第二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而使圆盘部42抵接于突出轴部66的伸出部70、71的倾斜状态下,与移动块60成为一体,而保持将移动块60的上表面推压于突部5的状态不变地向上方移动。在将移动块60的上表面推压于突部5的力上也加上第一螺旋弹簧7的作用力。
图8(A)中表示表示按压杆2的操作部3从筒部13突出长度X1、可动接点盘40和移动块60追随上升、而可动接点盘40的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接触的瞬间的状态。
此外,图8中上层与图7相同地表示基座41与挡块20的关系,下层表示可动接点盘40以及移动块60的动作。
通过可动接点55和固定接点33的接触,连接器端子36、32间经由舌片接触部37、舌片53、可动接点55以及固定接点33而开始导通,从而按压开关1接通。
可动接点盘40还处于倾斜状态。舌片53在通电板35的舌片接触部37上滑动,其前端向下平行部37a至倾斜部37b(参照图1)的过渡点移动。
另外,挡块20以前端的角在该位置抵接于可动接点盘40的基座41(圆盘部42)的外周上表面46的方式设定其规定长度。挡块20所抵接的部位成为沿基座41的外周而与移动块60的两伸出部70、71抵接的部位间的中间。
而且,支承可动接点55的可动接点板50的脚部52从压紧部件57的臂部59离开。
若按压杆2进一步突出而操作部3的突出长度成为X2,则移动块60因第一螺旋弹簧7而追随按压杆2上升。
而且,如图8(B)所示,基座41的与挡块20的角抵接的部位因挡块20停止,保持该状态不变而随着移动块60的上升,可动接点盘40由于第二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尤其是欲使之旋转的成分,基座41(圆盘部42)的被下端面较低的伸出部70压下的一侧以上升的方式旋转。图8(B)中表示了可动接点盘40的基座41旋转直至与轴线S垂直、并与挡块20的下端全缘抵接的状态。
此时,因为从可动接点盘40延伸的舌片53的前端在舌片接触部37的倾斜部37b向外侧滑动,所以舌片53的突出不会对可动接点盘40的旋转有影响。
与固定接点33接触的可动接点55因该旋转而相对于固定接点33滑动位移。该位移量比以往的设于弹簧部件的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后仅由弹簧部件的单纯的挠曲产生的位移量大。
并且,因为可动接点板50的脚部52由臂部59预先给予初始挠曲而具有规定的反作用力,所以在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之间与接触同时产生从与上述反作用力对应的初始压开始的较高的接触压力。
如上所述,通过可动接点55和固定接点33保持接触不变地较大地相对滑动位移、以及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之间的接触压力较高,在两接点33、55间作用显著的擦拭,从而有效地除去在两接点的接触面产生的碳化物等异物。另外,在可动接点55和固定接点33接触时,接触压力较高,从而没有接点接触时的摇晃,进而能够抑制电弧的产生。
图8(C)表示按压杆2的凸缘部4上升直至与第一孔17和第二孔18的台阶部抵接、而操作部3从筒部13突出的突出长度为X3的状态。
因为移动块60被第一螺旋弹簧7施力,所以保持推压于按压杆2不变地上升,尤其如上层所示,伸出部70与基座41分离。另一方面,可动接点盘40的基座41抵接于挡块20而与轴线S垂直后,被限制上升。
即,仅通过移动块60的伸出部70与可动接点盘40分离,就将可动接点盘40的可动接点55与外壳10侧的固定接点33的接触状态保持为与图8(B)的状态相同。
此外,图8(A)中,对于基座41与挡块20抵接,严格来说不需要是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接触的瞬间的位置,设定为在包括该瞬间位置的规定范围的位置抵接即可。
若在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接触的瞬间前,基座41与挡块20抵接,则可动接点盘40先开始旋转,从而可动接点55在滑动方向的位移中途与固定接点33接触,接触后的滑动距离比较短,另一方面,若在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接触的瞬间后,基座41与挡块20抵接,则因为比接触较晚地开始滑动,所以移动块60的退避距离较短,且在比较短的滑动距离结束,从而考虑这些关系,以得到所希望的滑动距离的方式在规定范围内设定即可。
当因解除制动器而压入按压杆2时,上述的过程向相反方向进行,当从图8(B)向图8(A)返回时,在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之间再次作用较大的擦拭。而且,若经过图8(A)的状态而使可动接点55和固定接点33分离,则按压开关1断开,最后返回至图1的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8相当于发明的施力机构,移动块60的伸出部70、71的倾斜的下端面相当于倾斜机构。
另外,挡块20的与可动接点盘40对置于移动块60的对置面抵接且与轴线S垂直地延伸的端缘也构成了姿势变化机构。
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如上所述地构成,具有:具备可动接点55并沿按压杆2的轴线S执行行程的可动接点盘40;在轴线S上执行行程且能够与可动接点盘40抵接的移动块60;向使可动接点盘40和移动块60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的第二弹簧8;以及在可动接点40与固定接点33接触的规定位置阻止可动接点盘40的行程的挡块20,在移动块60设置有伸出部70、71,该伸出部70、71在对置部具有倾斜面以便在与可动接点盘40的抵接状态下将可动接点盘40保持为相对于轴线S倾斜的状态,并且挡块20的与可动接点盘40抵接的端缘相对于轴线S垂直地延伸,由挡块20阻止了行程后的可动接点盘40与移动块60的行程所引起的分离对应地从倾斜状态向与轴线S垂直的方向变化姿势,从而在固定接点33和可动接点55接触的期间中,相互的滑动位移尤其变大,从而得到显著的擦拭作用。
此时,阻止了行程后的可动接点盘40的从倾斜状态开始的姿势变化仅是可动接点盘40模仿挡块20的端缘的延伸方向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另外的追加部件等。
另外,由于使按压杆2抵接于移动块60,由第一弹簧7将移动块60推压于按压杆2,所以通过在伸缩(从外壳突出、向外壳压入)方向上操作按压杆2,便能够追随上述动作地使可动接点盘40和移动块60执行行程。
尤其按压杆2、移动块60、以及可动接点盘40按该顺序沿轴线S方向排列,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将移动块60和可动接点盘40向相同方向施力,从而通过压入按压杆而以第一弹簧7的压缩状态预先使固定接点33和可动接点55分离,从而车辆用制动器开关实现了通过适当的压入、解除使按压杆突出而接通的类型。
可动接点55、固定接点33以及挡块20分别隔着轴线S配置于两侧,从而确保多重化的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固定接点33和可动接点55即使设置多个也总是确保均衡且稳定的接触和擦拭。
可动接点盘40包括具有与移动块60抵接的抵接面的基座41、和安装于基座41并向与固定接点33对应的方向延伸的弹性金属制的可动接点板50,由于在可动接点板50设有可动接点55,所以能够在固定接点33与可动接点55间给与可动接点板50的弹性所引起的接触压力。
尤其,可动接点盘40还具有压紧部件57,给与可动接点板50(脚部52)初始挠曲,从而在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间,与接触同时产生从基于初始挠曲的初始压开始的较高的接触压力,而在两接点33、55间作用显著的擦拭。另外,在两接点33、55间的接触时不产生摇晃而能够抑制电弧的产生。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欲使挡块20在基座41的沿圆盘部42的外周而与伸出部70、71抵接的部位间的中间抵接,来实现可动接点55与固定接点33接触后的可动接点盘40的姿势变化(旋转),而使基座41模仿挡块20的端缘,但作为姿势变化的机构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隔着轴心地分开设置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该第一挡块以与基座41的抵接于伸出部70的部位侧的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该第二挡块以与抵接于伸出部71的部位侧的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
或者,作为倾斜机构的伸出部70、71也可以不是移动块,而在可动接点盘40侧设置相同的部件。
并且,对于姿势变化的角度而言,通过使挡块的端缘相对于轴线S垂直地延伸来使可动接点盘40成为垂直姿势,但若能得到所希望的滑动位移,则不是垂直而是变化为与倾斜机构的可动接点盘40的倾斜不同的角度足以。
另外,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使按压杆2突出来接通的类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用于通过压入按压杆2来接通的类型。
该情况下,将移动块、可动接点盘以及第二螺旋弹簧的配置在图1中上下反转,但以第一螺旋弹簧朝向上方对移动块施力的方式配置为与实施方式相同即可。此外,按压杆穿过可动接点盘(基座)的贯通孔而能够与移动块抵接。
此外,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制动踏板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开关。
另外,作为操作按压开关的操作部件具备与移动块60抵接的按压杆2,但通过在移动块本身形成从外壳突出的操作部,也能够省略按压杆。
除此之外,各部件的形状、尺寸等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与设置场所、使用情况等对应,在起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任意设定。
符号的说明
1—按压开关,2—按压杆,3—操作部,4—凸缘部,5—突部,7—第一螺旋弹簧,8—第二螺旋弹簧,10—外壳,11—第一壳体,12—嵌合部,13—筒部,14—上壁,15a、15b—侧壁,16—卡合孔,17—第一孔,18—第二孔,20—挡块,21—台阶部,24—第二壳体,25a、25b、25c—侧壁,26—底壁,27—弹簧座,28—弹簧座,29—凹部,30—爪,31—固定接点板,32、36—连接器端子,33—固定接点,35—通电板,37—舌片接触部,37a—下平行部,37b—倾斜部,37c—上平行部,40—可动接点盘,41—基座,42—圆盘部,43—可动接点板支承部,44—贯通孔,45—筒部,46—外周上表面,47—圆形突起,48—铆钉,50—可动接点板,51—基部,52—脚部,53—舌片,55—可动接点,56—圆孔,57—压紧部件,58—安装基部,59—臂部,60—移动块,61—接点盘连动部,62—导向部,63—导轨,65—功能块基座,66—突出轴部,67—圆筒面,68—平面部,69—弹簧座,70、71—伸出部,Rs—接点容纳室,Rr—接收凹部。

Claims (9)

1.一种按压开关,其使可动接点沿规定的轴线方向执行行程而与固定接点接触,上述按压开关的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接点盘,其具备上述可动接点并沿上述轴线执行行程;
移动块,其在上述轴线上执行行程且能够与上述可动接点盘抵接;
施力机构,其向使上述可动接点盘和移动块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
挡块,其在上述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的规定位置阻止上述可动接点盘的行程;
倾斜机构,其设于上述可动接点盘和移动块的至少一方,在相互抵接状态下将上述可动接点盘保持为相对于上述轴线倾斜的状态;以及
姿势变化机构,其在由上述挡块阻止了行程后,与上述移动块的行程所引起的分离对应地使上述可动接点盘从上述倾斜状态开始变化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
按压杆,其相对于固定侧能够执行行程而与上述移动块抵接;以及
第一弹簧,其将上述移动块推压于该按压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施力机构是设于上述可动接点盘与固定侧之间而将上述可动接点盘推压于上述移动块的第二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杆、上述移动块以及上述可动接点盘沿上述轴线方向排列,
上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向相同方向对上述移动块和上述可动接点盘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倾斜机构是设于上述移动块的与上述可动接点盘对置的对置部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姿势变化机构的端缘是上述挡块中与上述可动接点盘的对置于上述移动块的对置面抵接的同时向与上述倾斜机构所引起的倾斜不同的角度延伸的端缘。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固定接点以及挡块分别为两个,上述可动接点、固定接点以及挡块的各个隔着上述轴线而配置于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盘包括具有与上述移动块抵接的抵接面的基座、和安装于该基座并向与上述固定接点对应的方向延伸的弹性金属制的可动接点板,并在该可动接点板设有上述可动接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盘还具有压紧部件,给予上述可动接点板初始挠曲。
CN201280039005.4A 2011-08-10 2012-07-25 按压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28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5260A JP5802078B2 (ja) 2011-08-10 2011-08-10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11-175260 2011-08-10
PCT/JP2012/068817 WO2013021820A1 (ja) 2011-08-10 2012-07-25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8005A CN103828005A (zh) 2014-05-28
CN103828005B true CN103828005B (zh) 2016-02-10

Family

ID=47668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00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28005B (zh) 2011-08-10 2012-07-25 按压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95407B2 (zh)
EP (1) EP2743951B1 (zh)
JP (1) JP5802078B2 (zh)
CN (1) CN103828005B (zh)
WO (1) WO20130218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2018B (zh) * 2014-10-14 2017-01-25 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式按钮开关
JP6601203B2 (ja) * 2015-10-28 2019-11-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WO2018234934A1 (en) 2017-06-20 2018-12-2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SWITCH SUPPORT FOR MICRO SWITCH
CN108382300B (zh) * 2018-02-19 2020-10-27 日照朝一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 下车按钮保护控制方法
JP7388940B2 (ja) * 2020-02-06 2023-11-29 Idec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622A (zh) * 2003-10-15 2005-04-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01290839A (zh) * 2007-04-17 2008-10-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01620944A (zh) * 2008-06-03 2010-01-0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3406Y2 (ja) * 1992-03-16 1997-08-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0062528A (ja) 1998-08-21 2000-02-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イッチ
JP3964132B2 (ja) * 2000-12-14 2007-08-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4196080B2 (ja) * 2003-05-15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4779705B2 (ja) * 2006-02-28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7723632B2 (en) * 2007-04-30 2010-05-25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Electrical switch
JP5214497B2 (ja) * 2009-03-09 2013-06-19 ナイルス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7622A (zh) * 2003-10-15 2005-04-2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01290839A (zh) * 2007-04-17 2008-10-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01620944A (zh) * 2008-06-03 2010-01-0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38019A (ja) 2013-02-21
JP5802078B2 (ja) 2015-10-28
CN103828005A (zh) 2014-05-28
EP2743951A1 (en) 2014-06-18
EP2743951A4 (en) 2015-04-08
WO2013021820A1 (ja) 2013-02-14
US20140216910A1 (en) 2014-08-07
US9595407B2 (en) 2017-03-14
EP2743951B1 (en)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8005B (zh) 按压开关
JP3248392B2 (ja) レバースイッチ
CN100593883C (zh) 电连接器
CN101123337B (zh) 杆连接器
US8267709B2 (en) FPC connector
US20100130048A1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load plate having locking tabs engaged with stiffener
CA2655702C (en) Push-button switch
CN103001034B (zh) 电连接器
KR101279249B1 (ko) 커넥터
CN102332648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JP5920504B1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0810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101645358A (zh) 电按钮速动开关
CN101533734B (zh)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US7138594B2 (en) Push switch
US541140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requiring low insertion force
JP2017062913A (ja) 端子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2002015803A (ja) 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KR101308841B1 (ko) 커넥터
JP2014225398A (ja) コネクタ
CN201112892Y (zh) 卡扣机构
US20040238341A1 (en) Tact switch
CN207052477U (zh) 一种制动灯开关
CN212277122U (zh) 一种接线端子
JP2010015876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