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5662B -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 Google Patents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5662B
CN103795662B CN201410055902.5A CN201410055902A CN103795662B CN 103795662 B CN103795662 B CN 103795662B CN 201410055902 A CN201410055902 A CN 201410055902A CN 103795662 B CN103795662 B CN 103795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interference
receiving service
base station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59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5662A (zh
Inventor
P·C·布迪亚努
R·保兰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437,34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11921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95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5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5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5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对于受到由不同基站发射的显著干扰信号影响的UE(用户设备),本文描述的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效通信。所公开的干扰消除技术(包括以UE为中心的和以网络为中心的)适用于这种情形。当不期望或难于在现有基站的物理(PHY)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中进行改变时,这些技术是特别有利的。以UE为中心的框架是指主要由UE实现的方法途径,其包括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基站和UE之间的以网络为中心的框架闭环协调实现干扰减轻,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具体而言,干扰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帮助“受害的”UE:调整下行链路导频和控制功率;根据“受害的”UE提供的信息来调整业务数据速率,其中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于干扰链路和消除性能本身的信息,其是在空中或使用回程发送的。

Description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5月26日、申请号为200980127038.2、发明名称为“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2008年7月11日提交的、题目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HARQ)Retransmissions”的临时申请No.61/080,051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中用于干扰管理的各种电子电路或算法,但并不局限于此。
背景技术
如今已广泛地布置无线网络以便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例如,电话、数据、视频、音频、消息、广播等等。无线网络使宽带通信能够在一个地区、全国范围或者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这种网络有时称为无线广域网(WWAN)。WWAN的一个常见例子是支持CDMA2000的蜂窝网络,其中CDMA2000是使用码分多址(CDMA)在移动用户之间发送语音、数据和信令的一种电信标准。WWAN的另一个例子是向移动用户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的蜂窝网络,例如,演进数据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这二者均是无线接口标准的CDMA2000系列的一部分。其它例子还包括WCDMA、HSPA、LTE(长期演进)以及高级LTE。通常,这些蜂窝网络在多个蜂窝区域内提供覆盖,其中由位于每一小区的固定站点基站服务各移动用户。
在网络中使用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终端可以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与服务基站进行通信。在前向链路上,终端可以从干扰的基站观测到强干扰。在反向链路上,服务基站可以从干扰的终端观测到强干扰。每一链路上的干扰都会降低在此链路上所发送的数据传输的性能。在诸如LTE之类的无线标准的未来修订版中,需要能够支持不同功率(例如,高功率的宏小区和较低功率的微微小区)的基站。此外,有一些小区(下面称为毫微微小区)工作在“受限关联”或闭合用户群(CSG)条件之下,即,它们仅允许某些用户终端(UE)连接至它们。例如,这些UE属于预订了运营商提供的特定接入计划的用户。
在传统的同构布置中,一般情况下,UE连接至具有最好几何条件(例如,信噪比)的小区。但是,在一些诸如分离链路(disjoint links)之类的情况下,由于最强前向链路几何条件小区可能与最强反向链路小区不同(或,反之亦然),故UE可能连接至较弱的小区。此外,在异构布置中,在使UE连接至较弱的基站时也会有好处。例如,UE可以连接至具有最低路径损耗的小区(即使该小区的几何条件较差),以减少对网络造成的干扰。同样,在受限关联的情况下,UE可能被迫连接至较弱几何条件的基站,这是由于不允许该UE接入到最强几何条件的基站。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所公开方面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部分不是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这些方面的范围。其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所描述的特征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前奏。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以及其相应的内容,本申请描述的各个方面通过使用用于对干扰信道进行编码的标识符来消除该干扰信道。网络实体(例如,服务基站和/或干扰基站)进行传输调整,以改变这些信道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从而提高干扰消除。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用于由网络在接受服务的用户设备(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向所述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所述接受服务的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其中,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给出了用于由网络在接受服务的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第一模块向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第二模块向所述UE发射第二标识符,以及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所述接受服务的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第三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另外的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第一代码集,用于使计算机向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第二代码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向所述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所述接受服务的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第三代码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另一个其它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给出了用于向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的模块,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给出了用于向所述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以及用于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的模块,其中所述反馈表示所述接受服务的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给出了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的模块。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另外的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发射机向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发射机还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所述第一链路的发射机或所述干扰基站处的接收机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所述接受服务的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计算平台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方法。当服务基站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时,发射使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指示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需要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干扰消除。调整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的传输,以便有助于由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干扰消除。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集:当服务基站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时,发射使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指示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需要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干扰消除;直接或间接向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调整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的传输,以便有助于由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干扰消除。
在另外的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给出了发射模块,用于当服务基站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时,发射使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给出了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指示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需要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干扰消除。给出了第二标识符发射模块,用于直接或间接向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给出了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的传输,以便有助于由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干扰消除。
在另外的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发射机,用于当服务基站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时,发射使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接收机,用于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指示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需要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干扰消除。所述发射机还用于直接或间接向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所述第二标识符。计算平台,用于调整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的传输,以便有助于由所述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干扰消除。
为了实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文所完全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下文描述和附图详细描述了某些说明性方面,但是,下文描述和附图是仅仅说明可采用这些方面之基本原理的一些不同方法。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其它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本申请所公开方面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本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描绘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在该系统中,用户设备(UE)在有干扰基站的情形下与一个基站进行通信。
图2-3描绘了用于执行导频、控制和业务综合消除的方法或一系列操作的时间图。
图4描绘了一种通信系统的框图,在该系统中,用户设备(UE)与各自的基站进行通信,并受到来自其它各基站的干扰的影响。
图5描绘了一种基站和一种接受服务的用户设备(UE)的框图,它们都具有计算平台,以便执行用于进行无线干扰消除的方法。
图6描绘了一种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具有用于执行无线干扰消除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
图7描绘了一种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具有用于提高无线干扰消除的性能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
图8描绘了一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用于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模块。
图9描绘了一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用于由网络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模块。
图10描绘了一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由网络用于在非接受服务的UE处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模块。
图11描绘了一种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具有用于在非接受服务的UE处提高无线干扰消除性能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受到由不同基站发射的显著干扰信号影响的UE(用户设备),本申请所述的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效通信。有帮助的是,假设一种同步系统,这意味着毫微微小区和微微小区均可接入到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之类的同步源。所公开的干扰消除技术(包括以UE为中心的和以网络为中心的)适用于这种情形。当不期望或难于在现有基站的物理(PHY)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中进行改变时,这些技术是特别有利的。以UE为中心的(“向后兼容”)框架是指主要由UE实现的方法途径,其包括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基站和UE之间的以网络为中心的框架闭环协调实现干扰减轻,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具体而言,干扰基站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帮助“受害的”UE:调整下行链路导频和控制功率;根据“受害的”UE提供的信息来调整业务数据速率,其中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于干扰链路和消除性能本身(例如,消除前的CQI(信道质量指标)和ACK(确认))的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在空中或使用回程来发送。
本申请使用的“示例性的”一词意味着“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下列技术或其组合:码分多址(CDMA)系统、多载波CDMA(MC-CDMA)、宽带CDMA(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者其它多址技术。可以设计无线通信系统以实现一种或多种标准,例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和其它标准。
结合附图在下文阐述的说明书是对本发明的各种结构的描述,而不是表示仅在这些结构中可以实现本发明。说明书包括用于对本发明提供透彻理解的特定细节。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不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现。在一些实例中,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概念造成模糊,以框图形式给出公知的结构和部件。
现参见附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100有助于由干扰减轻UE(UEB)102执行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101,以便在存在与第二UEA108通信的较强干扰的eNBA106的情况下,与干扰减轻的演进基站(eNBB)104进行有效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UEB102的计算平台110进行的干扰消除用于允许对受到强干扰影响的信号进行解码。在一个方面,可以将干扰消除应用于导频信道(“导频”)112、控制信道114和业务信道116。由于干扰是由不同的基站eNBA106生成的,所以可以在此消除进程中使用一些其它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对干扰和其标识符进行解码,然后使用相应的标识符对所述干扰重新编码,从而,对所述干扰进行估计。还可以通过软估计、重复估计或一些其它技术估计所发射的调制符号,来完成上述估计。
在一个方面,UEB102的计算平台110的导频干扰消除(PIC)组件118从所接收的信号(即,来自eNBB104的下行链路120和来自eNBA106的下行链路106的组合)中消除来自较强eNBA106的导频112,随后,努力获取由较弱eNBB104发射的下行链路120。即使没有使用业务干扰消除,PIC组件118也是有利的。在一些干扰避免方案中,eNBA106使用eNBB104的下行链路资源。即使在此情况下,由于传统的原因,eNBA106可以发射RS(即,参考信号,导频的替代名称)。如果eNBA106的RS和eNBB104的RS重叠,那么为了能够对eNBB104的信道进行更好估计,PIC是必须的或有利的。如果eNBA106的RS与eNBB104的业务信道重叠,那么UEB102可以将LLR(对数似然概率)置零或尝试从其信号中消除eNBA106的导频。如124所示,对导频112进行干扰消除需要UEB102知道每一小区104、106的标识符(ID)。
在另一个方面,UEB102的计算平台110的控制干扰消除(CIC)组件126对控制信道114执行干扰消除,这需要UEB102知道干扰控制信道所发往的用户(例如,UEA108)的MAC_ID127。
在其它方面,UEB102的计算平台110的业务干扰消除(TIC)组件128在不需要来自干扰基站eNBA106的额外动作的情况下,对业务信道116执行干扰消除。业务干扰消除需要UEB102知道与干扰的业务116相关的控制信息(即,分配消息和ACK)。如果如消除前反馈132(CQI和ACK)所示,向基站eNBB104提供了关于干扰链路(下行链路122)和消除性能本身的一些额外信息,那么从基站eNBB104到执行干扰消除的UEB102的通信是更高效的。
替代地或另外地,诸如eNBB104和/或eNBA106之类的网络实体可以是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101的一部分,由此提高UEB102的能力。在一个方面,eNBB104的计算平台134可以包括如下所述进行工作的PIC组件136、CIC组件138和TIC组件140。此外,干扰的eNBA106可以通过使用导频功率调整组件142、控制信道功率调整组件144和业务数据速率调整组件146来与干扰减轻进行协作。这种协作是对在回程网络或无线链路(RL)控制信道150上发送的相关信息(例如,CQIA、CQIB、ACKA、ACKB)148的响应。
在图2中,给出了由干扰减轻UE(UEB)202执行的以UE为中心的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方法或一系列操作200,以便在存在与第二UEA208通信的较强干扰的eNBA206的情况下,UEB202能够与干扰减轻的演进基站(eNBB)204进行有效通信。
在一个方面,如210所示,由通信200执行导频干扰消除(PIC),其中分别如212、214所示,由两个eNB204、206发送的导频重叠。每一eNB204、206发送的导频都是特定于小区的,它们由eNB_ID(例如,小区ID、扇区ID)来确定。对于PIC210来说,UEB202获取这两个eNB的eNB_ID,分别如216、218所示。UEB202使用所接收的导频来估计较强eNB的信道,从所接收的导频序列中消除该eNB的贡献(模块220)。随后,在模块222,UEB202使用第二eNB_ID来估计第二eNBA206的信道。
替代地或另外地,如222所示,以网络为中心的导频干扰消除(PIC)提高UEB202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来自较强eNBA208的导频的努力结果,随后,尝试获得由较弱eNBB204发射的信号。具体而言,以网络为中心的PIC方案222使eNBA206能够控制导频的功率,使得UEB202(例如,毫微微小区)中的以UE为中心的PIC210更高效(模块223)。通常来说,这特别适合于使用专用导频的场景,因此,最终的功率上升对于整个系统具有有限的影响。
在另一个方面,如224所示,执行控制干扰消除(CIC)。在模块225,必须的是,获得由干扰的eNBA206发送的控制信息。UEB202对一个eNBA206的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模块226),对其进行重新编码(模块227),以及从所接收的信号中将其消除(模块228)。
在针对LTE的示例性实现方案中,如模块230所示,使用目标用户UEA208的MAC_ID对控制信道A进行加扰,将其从eNBA206进行单播发送(模块232)。在LTE的情况中,MAC_ID可以称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因此,有利的是,让UE知道用于加扰控制信道的MAC_ID,其中,该控制信道:(a)占用与从eNBB204到UEB202的控制信道相同的PHY资源;(b)携带干扰来自eNBB204的业务的业务信道(来自eNBA206的业务)的分配。应当理解的是,情况(a)和(b)不是必须相互排斥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用于加扰控制A的MAC_ID透露给UEB202:(i)如234所示,在空中,使用PDCCHA(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可能使用特定的编码方案;或(b)如236所示,在回程上。
在知道了MAC_ID之后,UE可以选择允许对PDCCHB和PDCCHA二者(根据需要)进行解码的PDCCH解码方法(模块238)。如果执行CIC224,那么UEB202首先对以较高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接收到的PDCCH进行解码(模块239)。
在由240所示的另一个其它方面,以网络为中心的控制干扰消除(CIC)过程提高UEB202的能力,以便对一个eNBA206的控制信道(PDCCH)进行解码,对其重新编码,以及将其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具体而言,如果PDCCHB的传输适合于该情形,那么可以更高效地执行CIC。假设与PDCCHA上的传输速率相比,PDCCHB上的传输速率较低(模块242)。在此情形下,eNBB204可以选择用于PDCCHB的编码方案,该方案使接收PDCCHA的SINR最大化,这样就能够对该信道更好地解码和更好地进行CIC(模块244)。
替代地或另外地,如果PDCCHA的传输适合于该情形,那么可以更高效地执行CIC。假设小区A较大,小区B位于小区A中(模块245)。在此情形下,eNBA206可能想提升PDCCHA的功率,使得该信道能够由接近于eNBB204的UE正确地解码。此外,eNBA206可能有选择地想这样做;在此情况下,eNBB204可以将一些相关的信息(小区大小和位置、其用户的业务分配情况)在回程上传送给eNBA206(模块246),使得eNBA206使用这些信息来提升PDCCHA的功率(模块248)。作为CIC的替代者或除CIC之外,可以使用控制正交化。在此情况下,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的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资源。
在图3中继续该方法,在其它方面,在249描述了以UE为中心的(“向后兼容”)业务干扰消除(TIC),其中,在不需要来自eNBA206或eNBB204的任何动作(功率控制、速率调整)的情况下,UEB202可以对如250所示的由eNBA206发送的业务(干扰的业务)进行解码。在此实例中,业务功率A大于业务功率B。可以通过将来自eNBB204的业务作为噪声来处理(模块251),来完成对如图所示的来自eNBA206的业务的解码。例如,如果由eNBA206发送的业务针对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从而,其被相关的UEB202以较高功率接收,那么可以进行上述处理。UEB202对与eNBA206发送的业务相关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模块252)。
如254所示,与将来自eNBA206的业务视为干扰时的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相比,来自eNBB204的业务的消除后SINR明显较高。在此情形下,有用的是,让UEB202向eNBB204报告:(1)在256,(TIC前)链路A的CQI(信道质量指标),标记为CQIA;(1a)在260,针对链路A上的业务的ACK,标记为DL ACKA;(2)如264所示,(TIC后)链路B的CQI,标记为CQIB。UEB202使用CQIA和ACKA,来调整链路B上的速率(模块266)。这种调整可以用以下两种示例性方式来完成:(1)确保UEB202可以进行以UE为中心的TIC(模块268);或者(2)调整链路B的业务的传输,使得不需要首先进行以UE为中心的TIC,UEB202就可以对其进行解码(模块270)。
在272所示的另一个方面中,在一些实例中,以网络为中心的业务干扰消除(TIC)可以提供UEB202所需要的另外SINR,以便不需要来自eNBA204的额外帮助,就可以对干扰的业务(来自eNBA206的业务)进行解码。在以UE为中心的TIC过程272中,UEB202和eNBB204(主要)需要执行额外的动作,才能够对链路B273上的业务信道进行正确解码。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中,如274所示,UEB202向eNBB204发送CQIA、ACKA、ACKB和CQIB。UEB202(例如,在回程上或者使用无线链路(RL)控制信道)向eNBA206发送相同的信息(CQIA、CQIB、ACKA、ACKB)(模块276)。在一个方面,eNBB204和eNBA206使用回程/RL控制信道来协商速率(模块278)。eNBA206调整在链路A256上发射的数据的速率,使得UEB202可以执行干扰消除(模块280)。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速率调整。例如,如果小区B位于小区A中,那么eNBA206可以在链路A上调度以下用户:(i)位于小区边缘(具有较低的几何条件),因此在小区内以较高的功率接收到它们的信号,这产生以UE为中心的TIC的情形(模块282);(ii)具有较低数据速率(例如,VoIP用户)(模块284)。随后,可以如上249所述的执行以UE为中心的TIC。如285所示,服务eNB改变其功率,以提高干扰的eNB的SNR。这样,UE就能够更好地估计干扰链路,随后可以对其进行消除。随后,该UE从服务小区获得更佳的SINR。
在信息论中,一对用户与一对基站进行通信的场景称为干扰信道。在先前的场景中,当链路B上的业务并没有真正影响UEA208的接收时,不会明确地认为存在原定要在链路A上接收业务的UEA208。但是,在一些实例中,存在链路B也对UEA造成干扰的非显著干扰者情形(模块286)。在此情形中,上面提及的干扰链路上的速率调整(实际上,速率降低)是以UEA208为代价得到的。eNBA206和eNBB204可以协商适用于链路A和链路B二者的速率对(RA、RB)(模块288)。一种示例性的方法是,通过在两个不同的干扰消除方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来实现大量的速率对(模块290)。在一个示例性的方案中,UEA208对在链路B上接收的信号(即,用于UEB202的信号)进行消除(模块292),而UEB202对将链路A的信号视为噪声的其信号进行解码(模块294)。在另一个示例性的方案中,UEB202进行干扰消除(模块296),而UEA208将来自eNBB204的信号视为噪声(模块298)。
图4根据各个方面描绘了一种无线多址接入通信系统400。举一个例子,无线多址接入通信系统400包括多个基站410和多个终端420。此外,一个或多个基站41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终端420进行通信。作为非限制的示例,基站410可以是接入点、节点B和/或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每一基站410都为特定的地理区域402a-c提供通信覆盖。本申请所使用以及本领域所通常使用的术语“小区”可以指基站410和/或其覆盖区域402a-c,这取决于使用术语“小区”的上下文。
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可以将与基站410相对应的覆盖区域402a、402b或402c划分成多个较小区域(例如,区域404a、404b和404c)。每一个较小区域404a、404b和404c可以由各自的基站收发机子系统(BTS,没有示出)来提供服务。本申请所使用以及本领域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扇区”可以指BTS和/或其覆盖区域,这取决于术语“扇区”的上下文。举一个例子,小区402a、402b、402c中的扇区404a、404b、404c可以由基站410的天线组(没有示出)形成,其中每一组天线负责与小区402a、402b、402c的一部分中的终端420进行通信。例如,服务于小区402a的基站410可以具有与扇区404a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组、与扇区404b相对应的第二天线组、与扇区404c相对应的第三天线组。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使用在具有扇区化和/或非扇区化小区的系统中。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具有任意数量的扇区化和/或非扇区化小区的所有适当无线通信网络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简单起见,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基站”可以指服务于扇区的站以及服务于小区的站。应当理解的是,如本申请所使用的,分离链路场景中的下行链路扇区是邻居扇区。虽然为了简单起见,下文描述通常与一种系统相关,在该系统中每一个终端与一个服务接入点进行通信,但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与任意数量的服务接入点进行通信。
根据一个方面,终端420可以分散于系统400中。每一个终端420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终端420可以是接入终端(AT)、移动站、用户设备、用户站和/或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终端420可以是无线设备、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或其它适当设备。此外,终端420可以在任意给定时刻与任意数量的基站410进行通信或者不与任何基站410进行通信。
再举一个例子,系统400可以通过使用系统控制器430来使用集中式体系结构,其中系统控制器430可以耦接到一个或多个基站410,并对这些基站410进行协调和控制。根据替代性的方面,系统控制器430可以是单一网络实体或者网络实体的集合。此外,系统400可以使用分布式体系结构,以便允许基站410根据需要彼此之间进行通信。回程网络通信434可以促进使用这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基站之间的点对点通信。举一个例子,系统控制器430可以另外包含到多个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这些网络可以包括因特网、其它基于分组的网络和/或电路交换语音网络,这些网络能够向/从与系统400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410进行通信的终端420提供/获得信息。再举一个例子,系统控制器430可以包括调度器(没有示出)或者与调度器相耦接,其中调度器能够调度去往和/或来自终端420的传输。当然,调度器也可以位于每一个单独的小区402、每一个扇区404或者其组合中。
举一个例子,系统400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多址接入方案,例如CDMA、TDMA、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和/或其它适当的多址接入方案。TDMA使用时分复用(TDM),其中通过在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发射来正交化不同终端420的传输。FDMA使用频分复用(FDM),其中,通过在不同的频率子载波进行发射来正交化不同终端420的传输。举一个例子,TDMA和FDMA系统还可以使用码分复用(CDM),在CDM中,即使用于多个终端的传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或频率子载波中发送,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正交编码(例如,沃尔什编码)来正交化这些传输。OFDMA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SC-FDMA使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可以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例如,音调、频点、…),其中每一个子载波都可以用数据进行调制。一般情况下,在频域采用OFDM发送调制符号,在时域采用SC-FDM发送调制符号。另外地和/或替代地,可以将系统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频率载波,每一个频率载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系统400还可以使用诸如OFDMA和CDMA之类的多址接入方案的组合。虽然本申请给出的功率控制技术通常是针对OFDMA系统来描述的,但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同样适用于任何无线通信系统。
再举一个例子,系统400中的基站410和终端42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传输数据,使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传输信令。可以向活动终端420分配系统400使用的数据信道,使得在任何给定时刻每个数据信道仅仅由一个终端使用。或者,可以向多个终端420分配数据信道,其中可以在一个数据信道上叠合这些终端420或正交地调度这些终端420。为了节省系统资源,还可以使用例如码分复用在多个终端420之间共享系统400所使用的控制信道。举一个例子,由于信道状况和接收机的非理想性,所以仅在频率和时间中正交复用的数据信道(例如,不使用CDM进行复用的数据信道)与相应的控制信道相比,能够较少地受到正交性损失的影响。
在图5中,被描绘成演进基节点(eNB)500的服务无线接入网(RAN)具有计算平台502,后者提供诸如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集之类的模块:作为服务基站或干扰基站来促进无线小区间的干扰消除。具体而言,计算平台502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504,后者存储由处理器520执行的多个模块506-510。由处理器520控制的调制器522产生用于由发射机524进行调制、天线526进行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机528从天线526接收上行链路信号,该信号由解调器530进行解调,并提供给处理器520以便进行解码。具体而言,提供了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06,其用于向接受服务的UE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提供了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08,其用于向所述UE发射第二标识符,从所述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所述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提供了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10,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从而,所述UE通过如下方式在对以较高SINR接收的第二链路进行消除时得到了提高:使用第二标识符解码第二链路;使用第二标识符对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有利的是,发射(Tx)功率组件532可以调整发射功率。接收信号指示符(RSI)534可以衡量信号强度。
继续参见图5,移动站或用户设备(UE)550具有计算平台552,后者提供诸如使计算机执行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代码集之类的模块。具体而言,计算平台552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554,后者存储由处理器570执行的多个模块556-560。由处理器570控制的调制器572产生用于由发射机574进行调制、由天线576向eNB500发射的上行链路信号(如577所示)。接收机576从天线576接收来自eNB500的下行链路信号,该信号由解调器560进行解调,并提供给处理器570以便进行解码。具体而言,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56访问服务基站对第一链路进行编码所使用的第一标识符。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57访问干扰基站对第二链路进行编码所使用的第二标识符。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58接收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的信号。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59通过对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相应的标识符来估计第二链路,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二链路。单元(例如,模块、代码集)560通过信道估计来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参见图6,该图描绘了执行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系统600。例如,系统6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用户设备(UE)中。应当理解的是,系统6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表示由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600包括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602。例如,逻辑分组602可以包括:电组件604,用于访问服务基站对第一链路进行编码所使用的第一标识符。此外,逻辑分组6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606,用于访问干扰基站对第二链路进行编码所使用的第二标识符。此外,逻辑分组6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608,用于接收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的信号。逻辑分组602还可以包括:第二链路消除电组件610,使用相应的标识符来估计第二链路,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二链路。逻辑分组6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612,用于通过信道估计来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此外,系统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14,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604-612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604-612示为位于存储器614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604-61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614之内。
参见图7,该图描绘了提高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系统700。例如,系统7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中。应当理解的是,系统7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表示由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700包括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702。例如,逻辑分组702可以包括:电组件704,用于向一个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该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此外,逻辑分组7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706,用于向该UE发射第二标识符,从该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该UE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此外,逻辑分组7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708,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一个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其中,该UE通过以下方式消除以较高SINR接收的第二链路:使用第二标识符来解码第二链路,使用第二标识符对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此外,系统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14,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704-708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704-708示为位于存储器714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704-7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714之内。
在图8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802。模块804用于访问服务基站对第一链路进行编码所使用的第一标识符。模块806用于访问干扰基站对第二链路进行编码所使用的第二标识符。模块808用于接收包括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的信号。模块810用于通过使用相应的标识符来估计第二链路,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二链路,来对第二链路进行消除。模块812,用于通过信道估计来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图9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网络装置902。模块904用于向一个节点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该节点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模块906用于从该节点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该节点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模块908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其中,该节点通过以下方式消除以较高SINR接收的第二链路:使用第二标识符解码第二链路,使用第二标识符对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第二链路,以及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在图10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1002。模块1004用于:当服务基站向非接受服务的节点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时,发射使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模块1006用于从服务基站接收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指示非接受服务的节点需要对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干扰消除。模块1008用于直接或间接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第二标识符。模块1010用于调整干扰的第二链路的传输,以便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节点实现干扰消除。
虽然说明书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设计出本发明的变型。例如,本申请内容针对的是电路交换网络单元,但其可等同地适用于分组交换域网络单元。
参见图11,该图描绘了提高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系统1100。例如,系统11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中。应当理解的是,系统11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表示由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1100包括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分组1102。例如,逻辑分组1102可以包括:电组件1104,用于当服务基站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使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时,发射使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此外,逻辑分组11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1106,用于从服务基站接收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指示非接受服务的UE需要对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干扰消除。此外,逻辑分组11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1108,用于直接或间接向非接受服务的UE发射第二标识符。此外,逻辑分组11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1110,用于调整干扰的第二链路的传输,以便有助于由非接受服务的UE实现干扰消除。此外,系统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14,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104-1110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1104-1110示为位于存储器1114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1104-1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1114之内。
通过上文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个方面,正在接收干扰的UE可以从接收对该干扰进行编码的标识符中获益。优选情况下,将诸如MAC ID或c-RNTI之类的标识符的接收,以隧道方式从干扰基站传到服务基站再传到UE。该传输可以由UE或服务基站发起的请求来提示。
在另一个方面,可以支持针对OFDMA系统的导频干扰消除。例如,UE可以消除参考信号,或者对于包含所消除的参考信号(RS)在内的资源单元使用不同的干扰估计。
在其它方面,可以支持控制干扰消除。例如,UE可以对基于接收的c-RNTI的干扰扇区的PDCCH进行解码。此外,UE可以在对PDCCH解码之后将其消除。
在另一个其它方面,可以根据解码后的PDCCH分配,来进行小区间干扰消除(ICIC)。
在另外的方面,可以在诸如以下的情形中支持业务干扰消除:(1)受限关联、(2)距离扩展(较低几何条件小区)和(3)分离链路。例如,UE可以在每一情形中执行ICIC。举另一个例子,服务基站可以直接或通过从UE接收信息,来确定消除后SINR,以及确定该UE可切换到干扰基站。
在另一个方面,可以支持基于消除后SINR的CQI。根据消除后SINR,UE反馈CQI。在一些实例中,UE还馈送消除前CQI。服务eNB的调度安排可以基于消除后ICIC。在另一个实例中,当HARQ失败时,提供消除前CQI。
在另外的方面,支持控制信道的反馈。UE反馈与干扰扇区相对应的CQI/ACK。服务基站以隧道方式将CQI/ACK传送给干扰基站。干扰基站直接或在回程连接上接收CQI/ACK反馈。举一个例子,CQI/ACK可以关于数据。再举一个例子,CQI/ACK可以关于PDCCH。再举一个例子,CQI/ACK可以关于参考信号(RS)。服务基站可以(例如,根据反馈)改变(例如,降低)其功率,以便在ICIC中帮助其UE。干扰基站可以(例如,根据反馈)改变(例如,提高)其功率,以便帮助非接受服务的邻居UE。
在另一个其它方面,干扰基站可以控制速率以实现ICIC。在一个实例中,这种速率控制可以关于PDCCH。在另一个方面,速率控制可以关于PDSCH。UE可以提供反馈,随后,执行ICIC。(例如,根据反馈),干扰基站提供使非接受服务的UE能够进行解码的速率。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节点来实现上面所述的示例性方面,这些节点可以互换地在一个实例中充当发射节点的角色,随后在另一个实例中充当干扰节点的角色。此外,可以给予与节点的接收能力相应的公平,以便顺利地对降低发射功率请求进行响应。当然,也可以规定一个节点仅充当发射节点和干扰节点中所选定的一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任何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示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方法和算法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方法和算法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旨在包括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但不限于: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软件或运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示例,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存在于处理和/或执行线程中,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够从在其上具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可以通过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和/或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以本地和/或远程处理的方式进行通信。
此外,本申请结合终端来描述各个方面,其中所述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者无线终端。终端还可以称为系统、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此外,本申请结合基站来描述各个方面。基站可以用于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基站还称作为接入点、节点B或某种其它术语。
此外,术语“或”意味着包括的“或”而不是排外的“或”。也就是说,除非另外说明或者从上下文中明确得知,否则短语“X使用A或B”意味任何正常的或排列。也就是说,任何下列实例都满足短语“X使用A或B”:X使用A;X使用B;或者X使用A和B。此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冠词“一个”和“一”通常应当解释为意味“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说明或者从上下文中明确得知其针对于单数形式。
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可以经常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此外,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闪速OFDM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发行版,其中E-UTRA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在来自名称为“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来自名称为“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此外,这些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对等(例如,移动站到移动站)自组网系统,后者通常使用不成对无牌照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和任何其它短距离或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本申请围绕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等的系统来给出各个方面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种系统可以包括其它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法途径的组合。
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逻辑框图、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可用于执行上文所述一个或多个步骤和/或动作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此外,结合本申请所公开方面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存储介质可以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此外,在一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此外,在一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以作为代码和/或指令集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位于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而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并入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本申请所述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示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期望的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是以计算机可读介质适当地结束。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影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disk)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碟(disc)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虽然上述发明讨论了示例性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但应当注意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规定的实施例和/或所描述的方面的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虽然用单数形式描述或主张了所描述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单元,但除非明确说明限于单数,否则复数形式是可以预期的。此外,除非另外说明,否则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所有部分或一部分可以与任何其它方面和/或实施例的所有部分或一部分一起使用。

Claims (44)

1.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用户设备(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方法,包括:
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
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被用来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编码的所述第二标识符;
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在所述接受服务的UE处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以及
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调整导频传输速率,以提高所述接受服务的UE消除导频干扰的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导频反馈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中继到所述干扰基站,以便改变导频干扰的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发射专用导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高对所述第二链路的控制信道干扰的消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射使用媒体访问控制(MAC)标识符加扰的单播控制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播控制信道是使用所述干扰基站占用的物理层资源来发射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是按照较低传输速率进行编码的,以便获得比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PDDCH要高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到了关于所述干扰基站造成的干扰的反馈,就调整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到了关于所述干扰基站造成的干扰的反馈,就与所述干扰基站进行通信,以针对干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进行发射功率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高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业务信道干扰的消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干扰消除是在由干扰基站的受限关联、较低几何条件小区的距离扩展和分离链路所构成的组中选定的一个中进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射使用媒体访问控制(MAC)标识符加扰的单播控制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报告针对所述第二链路解码出的信道质量和下行链路确认分配;
在所述第一链路上按照调整后的传输速率发射业务信道,以便增加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使得在无需先消除所述业务信道干扰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解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通向服务基站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以及针对所述第二链路解码出的信道质量和下行链路确认分配;
与所述干扰基站进行通信,以便对所述第一链路上的业务信道和所述第二链路上的业务信道干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使之处于调整后的传输速率;
其中,在所述传输速率调整之后,所述接受服务的UE首先对具有较高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的链路进行解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针对所述第二标识符的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回程连接,从所述干扰基站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的第二标识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消除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确定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可以切换到所述干扰基站。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消除后SINR,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信道质量指标(CQI);
根据所述消除后SINR,调度所述接受服务的UE。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失败,则接收消除前CQI。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与干扰扇区相对应的信道质量指标(CQI)和确认(ACK);
向所述干扰基站发射所述CQI和所述ACK。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于由数据信道、参考信号(RS)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构成的组中选定的一个,控制功率电平。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26.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用户设备(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
用于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的模块,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
用于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被用来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编码的所述第二标识符的模块;
用于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的模块,其中,所述反馈表示在所述接受服务的UE处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以及
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的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
其中,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28.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用户设备(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
发射机,用于: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以及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被用来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编码的所述第二标识符;
接收机,用于: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在所述接受服务的UE处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以及
计算平台,用于: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计算平台,所述计算平台用于:
调整导频传输速率,以提高所述接受服务的UE消除导频干扰的能力。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计算平台,所述计算平台用于:
将导频反馈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中继到所述干扰基站,以便改变导频干扰的发射功率。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发射专用导频。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计算平台,所述计算平台用于:
提高对所述第二链路的控制信道干扰的消除。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发射使用媒体访问控制(MAC)标识符加扰的单播控制信道。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使用所述干扰基站占用的物理层资源发射控制信道。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发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是按照较低传输速率进行编码的,以便获得比来自所述干扰基站的PDDCH要高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如果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到了关于所述干扰基站造成的干扰的反馈,就调整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发射功率。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还用于:
如果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到了关于所述干扰基站造成的干扰的反馈,就与所述干扰基站进行通信,以针对干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进行发射功率调整。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平台还用于:
提高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业务信道干扰的消除。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发射使用媒体访问控制(MAC)标识符加扰的单播控制信道。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并且报告针对所述第二链路解码出的信道质量和下行链路确认分配;以及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链路上按照调整后的传输速率发射业务信道,以便增加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使得在无需先消除所述业务信道干扰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解码。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
接收通向服务基站的第一链路的信道质量以及针对所述第二链路解码出的信道质量和下行链路确认分配;
所述计算平台还用于:
与所述干扰基站进行通信,以便对所述第一链路上的业务信道和所述第二链路上的业务信道干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整,使之处于调整后的传输速率;
其中,在所述传输速率调整之后,所述接受服务的UE首先对具有较高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的链路进行解码。
4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
其中,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43.一种由网络用于在接受服务的用户设备(UE)处促进无线小区间干扰消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第一代码集,用于使计算机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用第一标识符进行编码的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接受服务的UE还从干扰基站接收用第二标识符进行编码的干扰的第二链路;
第二代码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向所述接受服务的UE发射被用来对所述干扰的第二链路进行编码的所述第二标识符;
第三代码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从所述接受服务的UE接收反馈,其中,所述反馈表示在所述接受服务的UE处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能力;以及
第四代码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响应所述反馈,对传输进行调整,以使所述第一链路和所述第二链路中之一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发生相对变化。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当以较高SINR接收到所述第二链路时,所述接受服务的UE采用以下方式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消除: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来解码所述第二链路;使用所述第二标识符对所述第二链路进行重新编码;从所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所述第二链路;通过信道估计对所接收的信号中的所述第一链路进行解码。
CN201410055902.5A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Active CN103795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005108P 2008-07-11 2008-07-11
US61/080,051 2008-07-11
US12/437,342 US9119212B2 (en) 2008-07-11 2009-05-07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amework
US12/437,342 2009-05-07
CN200980127038.2A CN102165832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038.2A Division CN102165832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5662A CN103795662A (zh) 2014-05-14
CN103795662B true CN103795662B (zh) 2018-05-15

Family

ID=4150560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5902.5A Active CN103795662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CN200980127038.2A Active CN102165832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CN200980127017.0A Active CN102090014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038.2A Active CN102165832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CN200980127017.0A Active CN102090014B (zh) 2008-07-11 2009-05-26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8639996B2 (zh)
EP (2) EP2301182A2 (zh)
JP (2) JP5296204B2 (zh)
KR (2) KR101269953B1 (zh)
CN (3) CN103795662B (zh)
BR (1) BRPI0915578B1 (zh)
CA (1) CA2730027C (zh)
ES (1) ES2658603T3 (zh)
HU (1) HUE037951T2 (zh)
RU (1) RU2483447C2 (zh)
TW (3) TW201004213A (zh)
WO (3) WO201000563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9212B2 (en) * 2008-07-11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amework
US8639996B2 (en) * 2008-07-11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s
US8687545B2 (en) * 2008-08-11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67999B2 (en) 2009-01-2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EP2280492A1 (en) * 2009-07-07 2011-02-02 ST-Ericsson (France) SAS Proces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synchronized OFDM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KR101612302B1 (ko) * 2009-11-24 2016-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438366B2 (en) 2010-02-19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cces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065583B2 (en) * 2010-04-13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erring user equipment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apability from measurements report
CN102223336B (zh) * 2010-04-16 2014-04-09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9277540B2 (en) * 2010-05-12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931711B1 (ko) * 2010-06-14 2018-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20120026972A1 (en) * 2010-08-02 2012-02-02 Guowang Mia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range expan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576742B2 (en) * 2010-10-06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resource element puncturing in a co-channel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8837301B2 (en) 2010-11-08 2014-09-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US9344248B2 (en) * 2010-11-12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ssistance data signal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503285B2 (en) 2011-03-01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KR101196811B1 (ko) * 2011-03-16 2012-11-06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동적 셀간간섭 회피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40201586A1 (en) * 2011-06-15 2014-07-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Latency
EP2536223B1 (en) * 2011-06-16 2014-07-23 NTT DoCoMo, Inc. A method for scheduling users in a cellular environment for applying Pareto optimal power control, schedul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497765B2 (en) * 2011-08-17 2016-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ordination for improv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3048567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to transport internet traffic over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simultaneously
JPWO2013051510A1 (ja) * 2011-10-03 2015-03-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US9100231B2 (en) * 2011-11-04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pproach for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161364B2 (en) * 2011-12-21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ment dependent downlink channel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9277531B2 (en) * 2012-02-01 2016-03-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cell aggreg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KR101438798B1 (ko) 2012-02-08 2014-09-05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매크로셀­펨토셀 기지국 간 협력 운용 방법
EP2833692A4 (en) * 2012-04-23 2015-09-30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BASIC STATION AND DATA TRANSFER SYSTEM
US9014109B2 (en) * 2012-06-05 2015-04-21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t-level PDSCH muting and/or receiver puncturing in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210605B2 (en) * 2012-06-29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partially cancelled interference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CN103581073B (zh) * 2012-07-21 2019-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AU2013248265B2 (en) * 2012-11-08 2018-11-01 Viacyte, Inc. Scalable primate pluripotent stem cell aggregate suspension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thereof
US9078276B2 (en) 2012-11-13 2015-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and rate control coordination accounting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t a mobile terminal
US9021332B2 (en) * 2012-12-11 2015-04-28 Seagate Technology Llc Flash memory read error recovery with soft-decision decode
EP2946498A1 (en) * 2013-01-17 2015-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other data transmission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US9654196B2 (en) * 2013-01-17 2017-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other data transmission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US10841037B2 (en) 2013-01-22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a network
US9936470B2 (en) 2013-02-07 2018-04-0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9414399B2 (en) 2013-02-07 2016-08-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9380466B2 (en) 2013-02-07 2016-06-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14127824A1 (en) * 2013-02-21 2014-08-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qualizing method in a receiver node
EP2773055B1 (en) * 2013-02-27 2018-07-04 Telefónica, S.A.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ancelling uplink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4139550A1 (en) * 2013-03-11 2014-09-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tera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
US9124397B2 (en) * 2013-03-15 2015-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WO2015019185A2 (en) * 2013-08-09 2015-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vey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aid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78605B2 (en) * 2013-09-27 2017-02-21 Parallel Wireless, Inc.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across a network
US10009053B2 (en) * 2013-09-27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and signaling for network assistance to enable data-IC in small cell clusters
TWI505740B (zh) 2013-11-19 2015-10-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用於動態調整小型蜂巢基站功率之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089548B1 (en) 2013-12-24 2018-08-01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938247B1 (ko) 2014-03-05 2019-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제거 성능이 반영된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429493B2 (ja) * 2014-05-16 2018-11-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変調符号化方式決定方法
US20150349929A1 (en) * 2014-06-02 2015-12-03 Abhijeet Bhorkar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ommunication
WO2015191530A2 (en) 2014-06-09 2015-12-17 Airvana Lp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10142939B2 (en) 2014-07-22 2018-11-2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for reducing amount of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er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32036B (zh) * 2014-08-07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设备
US10084578B2 (en) * 2014-11-03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HARQ) reli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6117802A1 (ko) * 2015-01-23 2016-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Fdr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환경에서 자기간섭 신호 제거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527704B2 (ja) * 2015-01-29 2019-06-0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10419145B2 (en) * 2015-09-18 2019-09-17 Intel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victims and aggressors in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384615B1 (en) * 2015-11-30 2019-08-07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estimation
US10785791B1 (en) * 2015-12-07 2020-09-2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10887061B2 (en) 2016-07-13 2021-01-0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segmentation in standalone small cell
US10868655B2 (en) * 2016-07-13 2020-12-15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pelining HARQ retransmissions for small cell backhaul
CN116318589A (zh) 2017-10-03 2023-06-2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C-ran中的动态下行链路重用
US11304213B2 (en) 2018-05-16 2022-04-1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Dynamic uplink reuse in a C-RAN
CN112005598B (zh) 2018-05-16 2023-06-09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c-ran中的高效前传的下行链路多播
EP3804419A4 (en) 2018-06-08 2022-02-2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AUTOMATI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RADIO POINTS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THAT PROVIDE PRIMARILY WIRELESS SERVICE TO USERS LOCATED IN AN EVENT ZONE OF A VENUE
WO2020051146A1 (en) 2018-09-04 2020-03-1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ront-haul rate reduction for use in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863A (zh) * 2001-12-06 2003-06-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终端、干扰消除系统、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WO2007024895A3 (en) * 2005-08-22 2007-10-11 Telcordia Te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9186B2 (ja) 1989-02-09 1995-05-01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カラープリンタ
JPH03174400A (ja) 1989-11-30 1991-07-29 Nkk Corp 金属コーティングカーボンウィスカ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77593B2 (ja) 1993-03-11 2002-04-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US5499386A (en) 1993-07-09 1996-03-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Best server selection in layered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6377809B1 (en) 1997-09-16 2002-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963865A (en) 1997-11-24 1999-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 in 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using an uplink interference driven frequency packing method
JP4136130B2 (ja) * 1998-11-13 2008-08-20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Cdma多重化技術を用いた移動通信方式
US7372825B1 (en) * 1999-07-13 2008-05-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ycling of unique cell bit sequences in station communications
US6963546B2 (en) 2000-03-15 2005-11-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Multi-user detection using an adaptive combination of joint detection and successive interface cancellation
US7248841B2 (en) * 2000-06-13 2007-07-24 Agee Brian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multipoint electromagne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20044614A1 (en) * 2000-09-12 2002-04-18 Molnar Karl Jam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us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mapping
JP2002209253A (ja) 2001-01-09 2002-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dma網側装置およびオーバーリーチ除去方法
US7190964B2 (en) * 2001-08-20 2007-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in 1xEV-DV systems
DE60236377D1 (de) * 2002-08-13 2010-06-24 Panasonic Corp Hybrides automatisches Wiederholungsaufforderungsprotokoll
US7139274B2 (en) * 2002-08-23 2006-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21730A1 (en) 2002-10-16 2004-06-24 Tamer Kadous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MIMO systems
US7385944B2 (en) * 2003-03-31 2008-06-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496164B1 (en) * 2003-05-02 2009-02-24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radio receiver system
US7218894B2 (en) 2003-05-09 2007-05-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terferer detect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254158B2 (en) * 2003-05-12 2007-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handoff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wireless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2004012702T2 (de) * 2004-01-22 2009-04-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shi Verfahren zur HARQ-Wiederholungszeitsteuerung
CN1741423A (zh) 2004-08-23 2006-03-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下行导频信道的干扰消除方法
US7477622B2 (en) * 2005-01-28 2009-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203794A1 (en) * 2005-03-10 2006-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i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46560B2 (en)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42693B2 (en) 2005-05-31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k step-down for MIMO SCW design employing HARQ
US8971461B2 (en) 2005-06-01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QI and rank prediction for list sphere decoding and ML MIMO receivers
US7428269B2 (en) 2005-06-01 2008-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QI and rank prediction for list sphere decoding and ML MIMO receivers
US8064837B2 (en) 2005-06-16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um selection of MIMO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KR101014933B1 (ko) * 2005-08-01 2011-02-15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기지국 선택 제어 방법
US9071344B2 (en) 2005-08-22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8223904B2 (en) * 2005-08-22 2012-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hypothesis decoding
WO2007049998A1 (en) 2005-10-26 2007-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548760B2 (en) * 2006-01-13 2009-06-16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reverse link dynamic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quality feedback from a delay-sensitive traffic stream or overhead channel
US20070189231A1 (en) 2006-02-14 2007-08-16 Chang Li F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bufferless HARQ processor
WO2007108751A2 (en) 2006-03-20 2007-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reducing feedback signalling using sic
US8700042B2 (en) 2006-04-21 2014-04-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to control the effects of out-of-cel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 using backhaul transmission of decoded data and formats
US7822385B2 (en) * 2006-04-27 2010-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supression
US20070280175A1 (en) 2006-06-01 2007-12-06 Fang-Chen Cheng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among multiple base stations
JP4495128B2 (ja) 2006-09-15 2010-06-30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WO2008036280A2 (en) 2006-09-18 2008-03-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s
JP2010509861A (ja) 2006-11-06 2010-03-25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層置換を用いるmimo送信
CN101128056B (zh) * 2007-09-19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式小区间干扰消除方法
US7949005B2 (en) * 2007-09-25 2011-05-24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base stations
KR101505687B1 (ko) 2007-11-05 2015-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제어 방법
EP2218287B1 (en) * 2007-11-06 2011-04-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04442B2 (en) * 2007-12-04 2012-06-19 Wi-Lan Inc.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8521089B2 (en) * 2008-03-31 2013-08-27 Intel Corporation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US8301956B2 (en) 2008-04-07 2012-10-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in a relay channel
US8527829B2 (en) * 2008-04-21 2013-09-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RQ protocols
US8521206B2 (en) * 2008-04-22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reduce interference requests and interference indicators
US8447236B2 (en) * 2008-05-15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265049B2 (en) * 2008-07-11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inter-cell decoding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8639996B2 (en) * 2008-07-11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s
US9119212B2 (en) * 2008-07-11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amework
KR101169541B1 (ko) * 2008-08-12 2012-07-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셀 협력적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8295395B2 (en) * 2008-09-30 2012-10-2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within wireless networks
US8867999B2 (en) 2009-01-2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CN103164635A (zh) 2011-12-15 2013-06-1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扩展参数集的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863A (zh) * 2001-12-06 2003-06-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终端、干扰消除系统、干扰消除方法和基站
WO2007024895A3 (en) * 2005-08-22 2007-10-11 Telcordia Te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37355B1 (ko) 2013-03-04
EP2340677B1 (en) 2017-11-08
US20100009705A1 (en) 2010-01-14
CA2730027C (en) 2019-01-08
BRPI0915578B1 (pt) 2020-10-06
JP5296204B2 (ja) 2013-09-25
US8639996B2 (en) 2014-01-28
KR101269953B1 (ko) 2013-05-31
CN103795662A (zh) 2014-05-14
TWI393412B (zh) 2013-04-11
KR20110030681A (ko) 2011-03-23
US8630587B2 (en) 2014-01-14
BRPI0915578A2 (pt) 2018-02-06
WO2010005640A3 (en) 2010-12-23
WO2010005639A9 (en) 2011-07-07
CA2730027A1 (en) 2010-01-14
WO2010005640A2 (en) 2010-01-14
HUE037951T2 (hu) 2018-09-28
JP2011527853A (ja) 2011-11-04
JP2012503346A (ja) 2012-02-02
RU2483447C2 (ru) 2013-05-27
TW201004213A (en) 2010-01-16
EP2340677A2 (en) 2011-07-06
TWI399067B (zh) 2013-06-11
TW201004255A (en) 2010-01-16
WO2010005639A3 (en) 2011-05-19
CN102090014A (zh) 2011-06-08
WO2010005639A2 (en) 2010-01-14
CN102165832A (zh) 2011-08-24
CN102090014B (zh) 2017-03-15
RU2011105019A (ru) 2012-08-20
KR20110030680A (ko) 2011-03-23
WO2010011410A2 (en) 2010-01-28
TW201014308A (en) 2010-04-01
US20100011269A1 (en) 2010-01-14
JP5301663B2 (ja) 2013-09-25
ES2658603T3 (es) 2018-03-12
CN102165832B (zh) 2014-03-05
EP2301182A2 (en) 2011-03-30
WO2010011410A3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5662B (zh) 小区间干扰消除框架
EP2786630B1 (en) Efficient spectrum utilization with almost blank subframes
US87180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45461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of a relay node in a backhaul subframe
CN110024344B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86387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769590B1 (en) Timeslot allocation in uplink cdma
WO2011093096A1 (ja) 基地局、端末、再送制御方法、及び応答方法
WO2010087175A1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7189366B6 (ja) リミテッドバッファレートマッチングの制約に対する補正
US1075758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base station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852743A (zh) 用于无执照频谱中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传输的技术
US11201773B1 (en) Incremental peak suppression information message
TW201815141A (zh) 用於在低延時無線通訊中分配資源的技術
WO2023150411A1 (en) Considerations on uplink repetitions
US20220225296A1 (en)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and download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for higher bands
US20220159757A1 (en) Relay of superpositioned sidelink and uplink transmission
US11659459B2 (en) Waveform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digital MMWAVE repeaters in higher bands
US11870715B2 (en) Dynamic hybrid UW and CP based symbol formats
US20230292189A1 (en) Rsu initiated inter-rsu handover
US20210289482A1 (en) Data aided receivers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S20230179351A1 (en) Pt-rs configuration in semi-persistent or aggregated mode of transmission for increased throughput and reliability
US20230163902A1 (en) Signaling parameters for uw-ofdm waveform
US20220361178A1 (en) Ssb, coreset, sib signal block for initial access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