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830B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830B
CN103770830B CN201310507133.3A CN201310507133A CN103770830B CN 103770830 B CN103770830 B CN 103770830B CN 201310507133 A CN201310507133 A CN 201310507133A CN 103770830 B CN103770830 B CN 103770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gear
shaft
rack shaft
b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71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0830A (zh
Inventor
米谷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350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200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350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840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70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0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B62D3/123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characterised by pressure yo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21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2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B62D5/22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for rack-and-pinion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8Mechanical movements
    • Y10T74/18056Rotary to or from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 Y10T74/18088Rack and pinion type
    • Y10T74/18096Shifting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具备穿过壳体(3)的齿条轴(6)。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8)的第一齿轮(7)与齿条轴(6)的第一齿条(4)啮合,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10)的第二齿轮(9)与齿条轴(6)的第二齿条(5)啮合。两齿轮轴(8)、(10)配置为大致平行。将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之间。第一齿条衬套(16)被壳体(3)保持,将齿条轴(6)支承为能够沿轴向(X1)滑动,并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动进行限制。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齿轮齿条式的转向装置中,提出有使传递来自方向盘的手动转向操纵力的主齿轮与传递电动马达的转向操纵辅助力的辅助齿轮分别与齿条轴所对应的齿条啮合的双齿轮式的转向装置。通常,齿条轴的一对端部被保持于壳体的齿条衬套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在日本实开昭64-18977中,齿条轴的一对端部中的、靠近辅助齿轮一侧的端部被作为齿条衬套的偏心轴承衬套支承。偏心轴承衬套通过其转动位置而使对齿条轴进行枢轴支承的位置改变,从而对辅助齿轮与齿条轴的啮合状态进行调整。
然而,如作为简图的图24所示,存在形成有相互大致相同方向的斜齿并且相互的轴向成为大致平行的两个齿轮91、92分别与齿条轴93的形成于大致相同侧面的齿条94、95啮合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转向操纵时的齿条轴93从两齿轮91、92与两齿轮91、92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图中空心箭头表示的方向)啮合而受到反作用力的分力,从而进行并进运动。
在该并进运动的影响下,齿条与各齿轮的啮合率降低,其结果,存在啮合声增大的可能性。另外,对靠近辅助齿轮一侧的齿条轴的端部进行支承的齿条衬套(偏心轴承衬套)的作用力以辅助齿轮与齿条轴的啮合部为支点,对齿条轴作用弯曲力矩,从而在该弯曲力矩的影响下,存在主齿轮与齿条轴的啮合部的齿隙增大而啮合减弱,从而产生由啮合声引起的噪声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由齿条轴的并进运动引起的噪声的产生,并且能够抑制由齿条衬套的施力引起的齿隙的增大的转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齿条轴,其沿轴向延伸并穿过上述壳体,在外周以沿上述轴向隔开的方式具有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上述第一齿条与上述第二齿条形成有相对于上述轴向朝同侧倾斜的斜齿;第一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齿条啮合的斜齿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二齿条啮合的斜齿的第二齿轮,并且第二齿轮轴相对于包括上述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配置于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相同的一侧;以及齿条衬套,其在上述齿条轴的轴向上配置于两齿轮轴之间,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且该齿条衬套将上述齿条轴支承为能够沿上述轴向滑动,并对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根据上述方式,与各齿轮啮合的齿条形成有相对于齿条轴的轴向朝同侧倾斜的斜齿,另外,第二齿轮轴相对于包括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且与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配置于与第一齿轮轴相同的一侧,因此齿条轴存在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并进运动的倾向。与此相对,将对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齿条衬套在齿条轴的轴向上配置于两齿轮轴之间。因此,能够高效地限制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并进运动)。由此,齿条轴的各齿条与对应的齿轮的啮合率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啮合声。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齿条轴,其沿轴向延伸并穿过上述壳体,在外周以沿上述轴向隔开的方式具有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上述第一齿条与上述第二齿条形成有相对于上述轴向朝同侧倾斜的斜齿;第一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齿条啮合的斜齿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二齿条啮合的斜齿的第二齿轮,并相对于包括上述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配置于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相反的一侧;以及齿条衬套,其在上述齿条轴的轴向上配置于两齿轮轴之间,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且,该齿条衬套将上述齿条轴支承为能够沿上述轴向滑动,并对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根据上述方式,与各齿轮啮合的齿条形成有相对于齿条轴的轴向相互朝同侧倾斜的斜齿,另外,第二齿轮轴相对于包括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且与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配置于与第一齿轮轴相反的一侧,因此齿条轴具有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并进运动的倾向。与此相对,将对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齿条衬套在齿条轴的轴向上配置于两齿轮之间。因此,能够高效地限制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并进运动)。由此,齿条轴的各齿条与对应的齿轮的啮合率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啮合声。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齿条衬套也可以作为对上述齿条轴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对上述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施力的弹性凸部。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齿条衬套也可以作为对上述齿条轴施力的施力部而仅具有对上述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施力的弹性凸部。
根据上述结构,齿条衬套也可以作为对齿条轴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对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施力的弹性凸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齿条轴的并进运动而实现静音化。另外,根据上述结构,齿条衬套也可以作为对齿条轴施力的施力部而仅具有对齿条轴朝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施力的弹性凸部。因此,能够抑制齿条轴的并进运动而实现静音化,并且能够抑制各齿条与对应的齿轮的啮合力的过大化而提高转向操纵感。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齿条衬套也可以作为对上述齿条轴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朝向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对上述齿条轴施力的第一弹性凸部、以及朝向上述第一齿轮以及上述第二齿轮的至少一方对上述齿条轴施力的第二弹性凸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齿条衬套对齿条轴朝两齿轮的至少一方侧弹性施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至少一方侧的齿轮与和齿条轴对应的齿条的啮合率。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上述第一齿轮轴可以为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上述第二齿轮轴也可以为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第一齿条与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的啮合率,并能够提高第二齿条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的啮合率。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上述齿条衬套也可以在上述齿条轴的上述轴向上配置于比上述第一齿轮轴与上述第二齿轮轴之间的中央位置(P1)更靠上述第一齿轮轴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将齿条衬套配置于相比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而言与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相对较近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齿条衬套更加有效地提高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的啮合率,并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比通常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条的啮合声大的、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的啮合声。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上述齿条轴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相对较近且距上述第二齿轮轴相对较远的第一端部、以及与上述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也可以具备第二齿条衬套,上述第二齿条衬套与作为上述齿条衬套的第一齿条衬套隔开,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且该第二齿条衬套将上述齿条轴的上述第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沿上述轴向滑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二齿条衬套将齿条轴的与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相对较近的第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滑动,从而产生比通常手动转向操纵传递用的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条的啮合声大的啮合声的、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条的啮合的啮合率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噪声防止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齿条轴,其穿过上述壳体,并具有沿轴向对置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都,相对于中心轴线在同侧具有与上述两端部中的上述第一端部相对较近的第一齿条、以及与两端部中的上述第二端部相对较近的第二齿条;第一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并相对于包括上述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配置于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相同的一侧;第一齿条引导件,其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从上述第一齿条的背部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一齿轮侧施力;第二齿条引导件,其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从上述第二齿条的背部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二齿轮侧施力;第二齿条衬套,其被上述壳体支承,将上述齿条轴的第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一齿轮施力;以及第一齿条衬套,其被上述壳体支承,将上述齿条轴的第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一齿轮以及上述第二齿轮施力。
根据上述方式,由配置于齿条轴的第一端部并对齿条轴朝第一齿轮侧施力第二齿条衬套产生的作用力,以由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引导件夹持齿条轴的位置为支点,产生使齿条轴从第二齿轮分离的方向的力矩。第一齿条衬套克服由上述第二齿条衬套产生的力矩,对齿条轴朝两齿轮侧进行施力,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的齿隙的增大。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齿条轴,其穿过上述壳体,并具有沿轴向对置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对于中心轴线在同侧具有上述两端部中的与上述第一端部相对较近的第一齿条、与两端部中的与上述第二端部相对较近的第二齿条;第一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其具有与上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并相对于包括上述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配置于与上述第一齿轮轴相反的一侧;第一齿条引导件,其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从上述第一齿条的背部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一齿轮侧施力;第二齿条引导件,其被上述壳体保持,并从上述第二齿条的背部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二齿轮侧施力;第二齿条衬套,其被上述壳体支承,并且该第二齿条衬套将上述齿条轴的第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一齿轮施力;以及第一齿条衬套,其被上述壳体支承,并且该第一齿条衬套将上述齿条轴的第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对上述齿条轴朝向上述第一齿轮施力。
根据上述方式,由第一齿条衬套产生的作用力产生朝使齿条轴远离第二齿轮的方向的力矩。第一齿条衬套配置于两齿轮轴之间,并能够配置为与成为支点的位置比较近,因此能够使力矩比较小。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的齿隙的增大。
在上述方式中,上述第一齿条衬套也可以在上述齿条轴的轴向上配置于上述第一齿轮轴与上述第二齿轮轴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在齿条轴的轴向上配置于第一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之间的第一齿条衬套以由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引导件夹持齿条轴的位置为支点,产生克服由第二齿条衬套产生的力矩的力矩。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的齿隙的增大。
在上述方式中,上述第一齿轮轴为传递转向操纵辅助力用,上述第二齿轮轴为传递手动转向操纵力用,也可以仅设置上述第一齿条衬套以及上述第二齿条衬套作为对上述齿条轴进行支承的轴承。
根据上述结构,假设在将齿条衬套配置于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相对较近的齿条轴的第二端部的情况下,该齿条衬套距上述支点的距离较远,因此以上述支点为中心产生较大的力矩。第二齿条衬套克服上述较大的力矩,而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力矩成分。因此,配置于第二端部的齿条衬套以及第二齿条衬套均相对于齿条轴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存在转向操纵感恶化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在本结构中,在第二端部未配置有齿条衬套,因此能够抑制克服齿条轴的移动的摩擦阻力的增大,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转向操纵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图。
图2是图1的转向装置中的齿条轴与两齿轮轴的示意性侧视图,且示出了从齿条轴的轴向观察的两齿轮轴的配置状态。
图3是齿条轴与两齿轮轴的示意性侧视图,且示出了从齿条轴的轴向观察的两齿轮轴的配置状态的变更例。
图4是齿条轴与两齿轮轴的示意性主视图,且示出了从与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双方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两齿轮轴的配置状态的变更例。
图5是图1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且示出了沿着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进行剖切的剖面。
图6是图1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且示出了沿着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的中心轴线进行剖切的剖面。
图7是第一齿条衬套的简要立体图。
图8A是基于第一齿条衬套的支承构造的简要剖视图。
图8B是沿着图8A的8B-8B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一齿条衬套的环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8C是沿着图8A的8C-8C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一齿条衬套的剖面圆弧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9是图1的转向装置中的对齿条轴进行支承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中的对齿条轴进行支承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转向装置中的齿条轴与两齿轮轴的示意性侧视图,且示出了从齿条轴的轴向观察的两齿轮轴的配置状态。
图12是齿条轴与两齿轮轴的示意性侧视图,且示出了从齿条轴的轴向观察的两齿轮轴的配置状态的变更例。
图13是齿条轴与两齿轮轴的示意性主视图,且示出了从与齿条轴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一齿轮轴的中心轴线双方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两齿轮轴的配置状态。
图14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齿条衬套的简要立体图。
图15A是基于图14的第一齿条衬套的支承构造的简要剖视图。
图15B是沿着图15A的15B-15B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一齿条衬套的环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15C是沿着图15A的15C-15C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一齿条衬套的剖面圆弧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16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通过第一齿条衬套对齿条进行支承的构造的剖视图,且示出了图8C的第一齿条衬套的变更例。
图17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通过第一齿条衬套对齿条进行支承的构造的剖视图,且示出了图15C的第一齿条衬套的变更例。
图18是第二齿条衬套的简要立体图。
图19A是基于第二齿条衬套的支承构造的简要剖视图。
图19B是沿着图19A的19B-19B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二齿条衬套的环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19C是沿着图19A的19C-19C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二齿条衬套的剖面圆弧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20是第一齿条衬套的简要立体图。
图21A是基于第一齿条衬套的支承构造的简要剖视图。
图21B是沿着图21A的21B-21B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一齿条衬套的环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21C是沿着图21A的21C-21C线的剖视图,且示出了第一齿条衬套的剖面圆弧状部与齿条轴之间的关系。
图22是图1的转向装置中的对齿条轴进行支承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参考方式的转向装置中的对齿条轴进行支承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4是相关技术的转向装置的简图,且是对齿条轴的并进运动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图。参照图1,转向装置1具备由齿轮齿条机构构成的转向操纵机构2。转向操纵机构2具备:作为转向操纵轴的齿条轴6,其穿过固定于车身的筒状的第一壳体3(相当于齿条壳体),并具有在轴向X1隔离的斜齿的第一齿条4与斜齿的第二齿条5;第一齿轮轴8,其具有与第一齿条4啮合的斜齿的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轴10,其具有与第二齿条5啮合的斜齿的第二齿轮9;以及转向操纵轮15,其分别经由横拉杆13以及转向节14与齿条轴6的轴向X1的第一端部11以及第二端部12连结。
第二齿轮轴10为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且传递驾驶员对方向盘等转向操纵部件18的手动转向操纵力。即,转向操纵部件18经由转向轴19、万向接头20、中间轴21、万向接头22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与第二齿轮轴10连结。驾驶员对转向操纵部件18进行操作,从而能够通过该手动转向操纵力(转向操纵转矩),经由转向轴19、万向接头20、中间轴21、万向接头22、第二齿轮轴10、齿条轴6、横拉杆13以及转向节14对转向轮15进行转向操纵。即,由转向操纵部件18、转向轴19、万向接头20、中间轴21、万向接头22、第二齿轮轴10、以及齿条轴6构成手动转向操纵系统MS。
第一齿轮轴8为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即,转向装置1具备转向操纵辅助机构23。转向操纵辅助机构23具备:产生转向操纵辅助力的电动马达24、对电动马达24的旋转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至第一齿轮轴8的蜗轮机构等减速机构25。电动马达24具备:固定于车身的马达壳体26、作为输出轴的旋转轴27。减速机构25具备:经由接头28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与旋转轴27连结的蜗杆轴等驱动齿轮29、与驱动齿轮29啮合且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一齿轮轴8连结的蜗轮等被动齿轮30。
在手动转向操纵系统MS的从转向轴19到第二齿轮轴10的路径的任一位置配置有对施加于转向操纵部件18的转向操纵转矩进行检测的转矩传感器31。转矩传感器31的转矩检测结果被发送至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32。在ECU32中,基于转矩检测结果、从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接收的车速检测结果等,经由内置的驱动电路对电动马达24进行驱动控制。电动马达24的输出旋转经由减速机构25被减速并传递至第一齿轮轴8,从而转换成齿条轴6的直线运动,来辅助转向操纵。
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形成有相对于齿条轴6的轴向X1朝同侧倾斜的斜齿。另外,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相对于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设置于同侧的面,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齿条轴6配置于同侧。如从轴向观察齿条轴6的示意图、亦即图2~图3(在图2以及图3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相当于齿条轴6的轴向X1)所示,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包括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且与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为与第一齿轮轴8同侧。
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配置为大致平行。具体而言,在从齿条轴6的轴向观察时,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的中心轴线C2一致,或者如图3所示,将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θ1的绝对值|θ1|设定为在0<|θ1|≤30°的范围内的角度。
另外,在从与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以及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双方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如图1、图9所示,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的中心轴线C2平行,或者如图4所示,将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θ2的绝对值|θ2|设定为在0<|θ2|≤30°的范围内的角度。
再次参照图1,齿条轴6被第一壳体3保持,并且通过沿着齿条轴6的轴向X1隔开的第一齿条衬套16与第二齿条衬套17支承为能够沿轴向X1滑动。在图1中,第一齿条衬套16与第二齿条衬套17被示意性地表示。第一齿条衬套16具有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功能。如图2所示,从齿条轴6的轴向观察,在两齿轮轴8、10的中心轴线C1、C2一致的情况下,所谓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是与两齿轮轴8、10的中心轴线C1、C2平行的方向,或者是相对于上述平行的方向形成30度以内的角度而倾斜的方向。如图3所示,从齿条轴6的轴向观察,在两齿轮轴8、10的中心轴线C1、C2相互倾斜的情况下,所谓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是从与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到与第二齿轮轴10的中心轴线C2平行的方向之间的方向。
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之间。更具体而言,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比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之间的中央位置P1更靠第一齿轮轴8侧的位置,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与第一齿轮轴8相对较近且距第二齿轮轴10相对较远。另外,齿条轴6的第二端部12为与第一端部11相反一侧的端部,与第二齿轮轴10相对较近且距第一齿轮轴8相对较远。第二齿条衬套17发挥将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支承为能够沿轴向X1滑动,并对齿条轴6朝第一齿轮7侧进行施力的功能。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之间。第一齿条衬套16发挥对齿条轴6朝第一齿轮7以及第二齿轮9侧施力的功能。
更具体而言,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比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之间的中央位置P1更靠第一齿轮轴8侧的位置。图5是沿着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剖切而得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如图5所示,设置有与供齿条轴6穿过的第一壳体3呈交叉状连续的筒状的第二壳体33。在第二壳体33内插通有齿条轴6,并且收纳有第一齿轮轴8以及减速机构25。
第二壳体33具备:收纳有第一齿轮轴8以及被动齿轮30的主体部34、对主体部34的一端的开口进行封闭的盖部35、以及与主体部34连续并收纳有驱动齿轮29的驱动齿轮收纳部(未图示)。第一齿轮轴8被第一轴承36与第二轴承37支承为能够旋转,其中,第一轴承36由被盖部35支承的例如球轴承构成,第二轴承37由被主体部34支承的例如球轴承构成。被动齿轮30在第一齿轮轴8的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36与第二轴承37之间。另外,第一齿轮轴8的前端部被第三轴承38支承为能够旋转,其中,第三轴承38由被主体部34支承的例如滚针轴承构成。第一齿轮7在第一齿轮轴8的轴向上配置于第二轴承37与第三轴承38之间。
另外,转向装置1具备第一齿条引导件39,上述第一齿条引导件39隔着齿条轴6配置于与第一齿轮轴8相反的一侧,并从第一齿条4的背部对齿条轴6朝第一齿轮轴7侧施力。第一齿条引导件39具备:筒状的第一引导件壳体40,该第一引导件壳体40设置于第二壳体33的主体部34;与第一支承架42,上述第一支承架42以能够沿第一保持孔41的深度方向Z1及其相反方向滑动的方式收纳在形成于第一引导件壳体40的第一保持孔41内,并且将齿条轴6支承为能够沿轴向(在图5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滑动。另外,第一齿条引导件39具备:第一调整螺钉43,该第一调整螺钉43旋入固定于第一保持孔41的入口;第一施力部件44,该第一施力部件44被第一调整螺钉43支承并由对第一支承架42朝齿条轴6侧弹性施力的例如压缩螺旋弹簧构成;以及第一锁定螺母45,该第一锁定螺母45将第一调整螺钉43锁定于第一引导件壳体40。
第一调整螺钉43在深度方向Z1及其相反方向上对使第一支承架42可动的间隙的量(相当于第一调整螺钉43与第一支承架42之间的间隙量)进行限制。第一施力部件44经由第一支承架42将齿条轴6的第一齿条4按压于第一齿轮轴8的第一齿轮7。由此,对第一齿条4与第一齿轮7的啮合部施加预压,从而抑制齿隙。
接下来,图6是沿着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10的中心轴线剖切而得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如图6所示,设置有与供齿条轴6插通的第一壳体3呈交叉状连续的第三壳体46。在第三壳体46内插通有齿条轴6,并且收纳有第二齿轮轴10。
第二齿轮轴10被第四轴承47与第五轴承48支承为能够旋转,其中,第四轴承47由被第三壳体46支承的例如球轴承构成,第五轴承48由被第三壳体46支承的例如滚针轴承构成。第二齿轮9在第二齿轮轴10的轴向上配置于第四轴承47与第五轴承48之间。另外,转向装置1具备第二齿条引导件49,该第二齿条引导件49隔着齿条轴6配置于与第二齿轮轴10相反的一侧,并从第二齿条5的背部对齿条轴6朝向第二齿轮9施力。
第二齿条引导件49具备:筒状的第二引导件壳体50,该第二引导件壳体50设置于第三壳体46;第二支承架52,该第二支承架52以沿第二保持孔51的深度方向Z2及其相反方向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在形成于第二引导件壳体50的第二保持孔51内,并且将齿条轴6支承为能够沿轴向(在图6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滑动。另外,第二齿条引导件49具备:第二调整螺钉53,该第二调整螺钉53旋入固定于第二保持孔51的入口;第二施力部件54,该第二施力部件54被第二调整螺钉53支承,并由对第二支承架52朝齿条轴6侧弹性施力的例如压缩螺旋弹簧构成;以及第二锁定螺母55,该第二锁定螺母55将第二调整螺钉53锁定于第二引导件壳体50。
第二调整螺钉53在深度方向Z2及其相反方向上对使第二支承架52可动的间隙的量(相当于第二调整螺钉53与第二支承架52之间的间隙量)进行限制。第二施力部件54经由第二支承架52将齿条轴6的第二齿条5按压于第二齿轮轴10的第二齿轮9,由此,对第二齿条5与第二齿轮9的啮合部给与预压,从而抑制齿隙。
第二齿轮轴10的一端穿过旋入固定于第三壳体46的一端的开口的盖部件56而从第三壳体46突出,在图6中虽未图示,但经由万向接头22与中间轴21连结(参照图1)。如图7以及图8A所示,第一齿条衬套16具备包围齿条轴6的整周的环状部58、以及从环状部58沿轴向延伸的剖面圆弧状部59,并例如由树脂形成。在环状部58的外周58a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部62。另外,在剖面圆弧状部59的内周59a作为沿轴向延伸的凸条而形成有一对剖面为山形的弹性凸部61A、61B。
如沿着图8A的8B-8B线的剖视图即图8B所示,环状部58的外周58a的卡合凸部62与设置于第一壳体3的内周3a的卡合凹部63卡合。通过卡合凸部62与卡合凹部63的卡合,来对第一齿条衬套16的旋转与轴向移动进行限制。如沿着图8A的8C-8C线的剖视图即图8C所示,一对弹性凸部61A、61B在剖面圆弧状部59的内周59a,配置于隔着齿条轴6沿径向对置的位置,从而发挥对齿条轴6的外周6a进行按压而对齿条轴6沿着与第一齿轮轴8大致平行的方向Y1相互朝相反的方向弹性施力的功能。第一齿条衬套16作为对齿条轴6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仅包括沿着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对齿条轴6施力的弹性凸部61A、61B。
即,如示意图即图9所示,一对弹性凸部61A、61B发挥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动(并进运动:在图9中利用空心箭头表示)进行限制的功能。第二齿条衬套17例如由树脂形成,且呈圆筒状。虽未图示,但构成为:在第二齿条衬套17的外周设置有沿周向等间隔地隔开的弹性凸部,通过上述弹性凸部的弹性变形允许齿条轴6的挠曲。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各齿轮7、9啮合的齿条4、5形成有相对于齿条轴6的轴向X1朝同侧倾斜的斜齿,另外,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包括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且与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为与第一齿轮轴8同侧,因此齿条轴6倾向于朝向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并进运动。与此相对,将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齿条衬套(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之间,因此能够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动(并进运动:在图9中利用空心箭头表示)有效地进行限制。由此,齿条轴6的各齿条(第一齿条4以及第二齿条5)与对应的齿轮7、9的啮合率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啮合声。
另外,作为齿条衬套(第一齿条衬套16)对齿条轴6进行施力的施力部而具备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施力的弹性凸部61A、61B,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齿条轴6的并进运动而实现静音化。特别地,作为齿条衬套(第一齿条衬套16)对齿条轴6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仅具备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进行施力的弹性凸部61A、61B,因此能够抑制齿条轴6的并进运动而实现静音化,并且能够抑制各齿条4、5与对应的齿轮7、9的啮合力的过大化而提高转向操纵感。
另外,第一齿轮轴8为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第二齿轮轴10为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因此,能够提高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4的啮合率,并且能够提高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5的啮合率。另外,第一齿条衬套16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比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之间的中央位置P1更靠第一齿轮轴8侧的位置。即,第一齿条衬套16配置于相比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10而言更接近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8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一齿条衬套16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4的啮合率,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通常比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5的啮合声大的、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4的啮合声。
另外,通过第二齿条衬套17将齿条轴6的两端部11、12中的、与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8相对较近的、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支承为能够滑动。因此,能够提高产生比通常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5的啮合声大的啮合声的、第一齿轮7与对应的第一齿条4啮合时的啮合率,从而能够提高噪声防止效果。特别地,第二齿条衬套17能够高效地限制齿条轴6的沿着与两齿轮轴8、10平行的面的摆动运动(在图9中利用虚线箭头表示)。
另一方面,在齿条轴6的两端部11、12中的、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10相对较近的、齿条轴6的第二端部12,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取消对上述第二端部12进行支承的齿条衬套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置对齿条轴6的第二端部12进行支承的齿条衬套。另外,也可以取消图6所示的第二齿条引导件49。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R的齿条轴6R的支承构造。参照图10,本实施方式与图9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如下。即,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形成有相对于齿条轴6的轴向X1朝同侧倾斜的斜齿,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包括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且与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同侧。
与此相对,在图1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R形成有相对于齿条轴6R的轴向X1朝同侧倾斜的斜齿,另外,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R相对于包括齿条轴6R的中心轴线CR且与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相反侧。第二齿轮轴10R的第二齿轮9R与第二齿条5R啮合。
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R配置为大致平行。具体而言,在从齿条轴6R的轴向观察时,如图11所示,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R的中心轴线C2平行,或者如图12所示,将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R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θ1的绝对值|θ1|设定为在0<|θ1|≤30°的范围内的角度。
另外,在从与齿条轴6R的中心轴线CR以及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双方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如图10所示,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R的中心轴线C2平行,或者如图13所示,将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与第二齿轮轴10R的中心轴线C2所成的角度θ2的绝对值|θ2|设定为在0<|θ2|≤30°的范围内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与图1~图9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1~图9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起到与图1~图9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从而能够对齿条轴6R朝与两齿轮轴8、10R大致平行的方向Y1的移动(并进运动:在图10中利用空心箭头表示)高效地进行限制。由此,齿条轴6R的各齿条(第一齿条4以及第二齿条5R)与对应的齿轮7、9R的啮合率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啮合声。
接下来,图14、图15A、图15B以及图15C示出了图7、图8A、图8B以及图8C的实施方式的变更方式。在图7、图8A、图8B以及图8C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齿条衬套16的对齿条轴6施力的施力部,仅具备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施力的弹性凸部61A、61B。
与此相对,在图14、图15A、图15B以及图15C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对齿条轴6施力的施力部,具备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Y1施力的一对第一弹性凸部161A、161B、以及对齿条轴6朝两齿轮7、9的至少一方侧施力的第二弹性凸部162。所谓两齿轮7、9的至少一方侧,在如图9、图2以及图3所示将两齿轮轴8、10相对于上述的平面PP配置于同侧的情况下为两齿轮7、9侧,在如图10、图11以及图12所示将两齿轮轴8、10R相对于上述的平面PP配置于相反侧的情况下,为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7侧。一对第一弹性凸部161A、161B与第二弹性凸部162设置于剖面圆弧状部159的内周159a。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与图7、图8A、图8B以及图8C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7、图8A、图8B以及图8C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二弹性凸部162能够对齿条轴6朝至少一个齿轮7、9弹性施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该齿轮7、9与对应的齿条4、5的啮合率。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在图8C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齿条衬套16的剖面圆弧状部59的内周59a设置有一对剖面为山形的弹性凸部61A、61B。与此相对,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一对弹性凸部261A、261B形成为使第一齿条衬套216的剖面圆弧状部259的圆弧状的内周259a的一部分呈平坦面状突出。
另外,在图15C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齿条衬套116的剖面圆弧状部159的内周159a设置有一对剖面为山形的第一弹性凸部161A、161B、以及剖面为山形的第二弹性凸部162。与此相对,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一对第一弹性凸部361A、361B以及第二弹性凸部362形成为使第一齿条衬套316的剖面圆弧状部359的圆弧状的内周359a的一部分呈平坦面状突出。
如图18以及图19A所示,对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进行支承、并对齿条轴6朝向第一齿轮7侧施力的第二齿条衬套86具备环状部60以及从环状部60沿轴向延伸的剖面圆弧状部61,并且例如由树脂形成,其中,环状部60被第一壳体3支承并包围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的整周。
如沿着图19A的19B-19B线的剖视图即图19B所示,在环状部60的外周60a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部62。环状部60的外周60a的卡合凸部62与设置于第一壳体3的内周3a的卡合凹部63卡合。通过卡合凸部62与卡合凹部63的卡合,能够限制第二齿条衬套86的旋转与轴向移动。
如沿着图19A的19C-19C线的剖视图即图19C所示,在剖面圆弧状部61的内周61a作为沿轴向延伸的凸条而形成有多个剖面为山形的弹性凸部64、65、66。各弹性凸部64、65、66形成从构成剖面圆弧状部61的内周61a的基准面即圆筒面突出的平坦面。弹性凸部64在齿条轴6的周向上配置于弹性凸部65与弹性凸部66之间的中央位置。例如弹性凸部64以例如45度的角度间距沿齿条轴6的周向与两弹性凸部65、66隔开。
上述多个弹性凸部64~66相互协力对齿条轴6朝第一齿轮7侧施力。即,第二齿条衬套86利用多个弹性凸部64~66的合力亦即作用力F1对齿条轴6朝向第一齿轮7侧施力。另外,如图20以及图21A所示,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之间的中间部并对齿条轴6进行支承、并且对齿条轴6朝向第一齿轮7以及第二齿轮9侧施力的第一齿条衬套87具备:环状部70以及从环状部70沿轴向延伸的剖面圆弧状部71,并且该第一齿条衬套87例如由树脂形成,其中,环状部70被第一壳体3支承并包围齿条轴6的轴向X1的中间部的整周。
如沿着图21A的21B-21B线的剖视图即图21B所示,在环状部70的外周70a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部72。环状部70的外周70a的卡合凸部72与设置于第一壳体3的内周3a的卡合凹部73卡合。通过卡合凸部72与卡合凹部73的卡合,能够限制第一齿条衬套87的旋转与轴向移动。
如沿着图21A的21C-21C线的剖视图即图21C所示,在剖面圆弧状部71的内周71a作为沿轴向延伸的凸条而形成有多个剖面为山形的弹性凸部74、75、76。各弹性凸部74、75、76形成从构成剖面圆弧状部71的内周71a的基准面即圆筒面突出的平坦面。弹性凸部74在齿条轴6的周向上配置于弹性凸部75与弹性凸部76之间的中央位置。例如弹性凸部74以例如45度的角度间距沿齿条轴6的周向与两弹性凸部75、76隔开。
上述多个弹性凸部74~76相互协力对齿条轴6朝第一齿轮7以及第二齿轮9侧施力。即,第一齿条衬套87利用多个弹性凸部74~76的合力亦即作用力F2对齿条轴6朝向第一齿轮7以及第二齿轮9侧施力。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作为简图的图22所示,配置于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对齿条轴6朝第一齿轮7侧施力的第二齿条衬套86的作用力F1,以由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引导件39夹持齿条轴6的位置P2为支点,产生朝向使齿条轴6从第二齿轮9分离的方向的力矩M1。第一齿条衬套87克服由上述第二齿条衬套86产生的力矩M1而对齿条轴6朝两齿轮7、9侧施力,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5之间的齿隙的增大。
具体而言,即,在齿条轴6的轴向X1上配置于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之间的第一齿条衬套87,以由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引导件39夹持齿条轴6的位置P2为支点,产生克服由第一齿条衬套16产生的力矩M1的力矩M2。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5之间的齿隙的增大。
另外,第一齿轮轴8为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第二齿轮轴10为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作为对齿条轴6进行支承的轴承仅设置有第二齿条衬套86以及第一齿条衬套87,因此存在下述的优点。即,假设在将齿条衬套配置于齿条轴6的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9相对较近的第二端部12的情况下,由于该齿条衬套距上述支点(位置P2)的距离较远,因此以上述支点为中心产生较大的力矩。第一齿条衬套克服上述较大的力矩,而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力矩成分。因此,配置于第二端部12的齿条衬套以及第一齿条衬套16均相对于齿条轴6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存在转向操纵感恶化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端部12未配置有齿条衬套,因此能够抑制阻碍齿条轴6的移动的摩擦阻力的增大,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转向操纵感。
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参考方式的转向装置1R的齿条轴6R的支承构造。参照图23,本参考方式与图22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如下。即,在图22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相对于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设置于同侧,第一齿轮轴8与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齿条轴6配置于同侧。
与此相对,在本参考方式中,第一齿条4R与第二齿条5相对于齿条轴6R的中心轴线CR设置于相反侧,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用的第一齿轮轴8R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用的第二齿轮轴10隔着齿条轴6R配置于相反侧。第一齿轮轴8R的第一齿轮7R与第一齿条4R啮合。配置于齿条轴6R的第一端部11R的第二齿条衬套86R产生对齿条轴6R朝向第一齿轮7R侧施力的作用力F3。在齿条轴6R的轴向X1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R、10之间的第一齿条衬套87R产生对齿条轴6R朝向第一齿轮7R侧进行施力的作用力F4。在齿条轴6R的第二端部12R未配置有齿条衬套。
在本参考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与图22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22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根据本参考方式,由第二齿条衬套86R产生的作用力F3以由第一齿轮7R与第一齿条引导件39夹持齿条轴6R的位置P2为支点,产生朝第二齿轮9按压齿条轴6R的方向的力矩M3。
另一方面,由第一齿条衬套87R产生的作用力F4以位置P2为支点,产生使齿条轴6R朝远离第二齿轮9的方向的力矩M4。然而,第一齿条衬套87R配置于两齿轮轴8R、10之间,并能够配置为与支点即位置P2比较近(例如与将齿条衬套配置于第二端部12R的情况相比,比较近),因此能够使力矩M4比较小。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5之间的齿隙的增大。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各弹性凸部形成为剖面山形。除此之外,能够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

Claims (13)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3);
齿条轴(6),其沿轴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壳体(3),在外周(6a)以沿所述轴向隔开的方式具有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所述第一齿条(4)与所述第二齿条(5)形成有相对于所述轴向朝同侧倾斜的斜齿;
第一齿轮轴(8),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条(4)啮合的斜齿的第一齿轮(7);
第二齿轮轴(10),其具有与所述第二齿条(5)啮合的斜齿的第二齿轮(9),并且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包括所述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且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相同的一侧;以及
在所述齿条轴(6)的轴向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之间的一个齿条衬套(16、116、216、316),该齿条衬套(16、116、216、316)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且该齿条衬套(16、116、216、316)将所述齿条轴(6)支承为能够沿所述轴向滑动,并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2.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3);
齿条轴(6),其沿轴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壳体(3),在外周(6a)以沿所述轴向隔开的方式具有第一齿条(4)与第二齿条(5R),所述第一齿条(4)与所述第二齿条(5R)形成有相对于所述轴向朝同侧倾斜的斜齿;
第一齿轮轴(8),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条(4)啮合的斜齿的第一齿轮(7);
第二齿轮轴(10R),其具有与所述第二齿条(5R)啮合的斜齿的第二齿轮(9R),并相对于包括所述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且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相反的一侧;以及
在所述齿条轴(6)的轴向上配置于两齿轮轴(8、10R)之间的一个齿条衬套(16、116、216、316),该齿条衬套(16、116、216、316)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且,该齿条衬套(16、116、216、316)将所述齿条轴(6)支承为能够沿所述轴向滑动,并对齿条轴(6)朝与两齿轮轴(8、10R)大致平行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衬套(16、116、216、316)作为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朝向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弹性凸部(61A、61B、261A、261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衬套(16、116、216、316)作为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施力部而仅具有朝向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弹性凸部(61A、61B、261A、261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衬套(16、116、216、316)作为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施力部而具有朝向与两齿轮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第一弹性凸部(161A、161B、361A、361B)、以及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以及所述第二齿轮(9、9R)的至少一方侧对所述齿条轴(6)施力的第二弹性凸部(162、36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轴(8)用于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所述第二齿轮轴(10、10R)用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衬套(16、116、216、316)在所述齿条轴(6)的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齿轮轴(8)与所述第二齿轮轴(10、10R)之间的中央位置更靠所述第一齿轮轴(8)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轴(6)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相对较近并且距所述第二齿轮轴(10、10R)相对较远的第一端部(11)、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11)相反侧的第二端部(12),
所述转向装置还具备第二齿条衬套(17),所述第二齿条衬套(17)与作为所述齿条衬套的第一齿条衬套(16、116、216、316)隔开,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且该第二齿条衬套(17)将所述齿条轴(6)的所述第一端部(11)支承为能够沿所述轴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轴(6)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相对较近并且距所述第二齿轮轴(10、10R)相对较远的第一端部(11)、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11)相反侧的第二端部(12),
所述转向装置还具备第二齿条衬套(17),所述第二齿条衬套(17)与作为所述齿条衬套的第一齿条衬套(16、116、216、316)隔开,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且该第二齿条衬套(17)将所述齿条轴(6)的所述第一端部(11)支承为能够沿所述轴向滑动。
10.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3);
齿条轴(6),其穿过所述壳体(3),并具有沿轴向对置的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相对于中心轴线在同侧具有与所述两端部(11、12)中的所述第一端部(11)相对较近的第一齿条(4)、以及与两端部(11、12)中的所述第二端部(12)相对较近的第二齿条(5);
第一齿轮轴(8),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条(4)啮合的第一齿轮(7);
第二齿轮轴(10),其具有与所述第二齿条(5)啮合的第二齿轮(9),并且该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包括所述齿条轴(6)的中心轴线(CR)且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相同的一侧;
第一齿条引导件(39),其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从所述第一齿条(4)的背部对所述齿条轴(6)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侧施力;
第二齿条引导件(49),其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从所述第二齿条(5)的背部对所述齿条轴(6)朝向所述第二齿轮(9)侧施力;
第二齿条衬套(86),其被所述壳体(3)支承,并且,该第二齿条衬套(86)将所述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且对所述齿条轴(6)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施力;以及
第一齿条衬套(87),其被所述壳体(3)支承,并且,该第一齿条衬套(87)将所述齿条轴(6)的第一端部(11)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且对所述齿条轴(6)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以及所述第二齿轮(9)施力。
1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3);
齿条轴(6R),其穿过所述壳体(3),并具有沿轴向对置的第一端部(11R)与第二端部(12R),相对于中心轴线(CR)在同侧具有与上述的两端部(11R、12R)中的所述第一端部(11R)相对较近的第一齿条(4R)、以及与两端部(11R、12R)中的所述第二端部(12R)相对较近的第二齿条(5);
第一齿轮轴(8R),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条(4R)啮合的第一齿轮(7R);
第二齿轮轴(10),其具有与所述第二齿条(5)啮合的第二齿轮(9),并且,该第二齿轮轴(10)相对于包括所述齿条轴(6R)的中心轴线(CR)且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R)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平面(PP)配置于与所述第一齿轮轴(8R)相反的一侧;
第一齿条引导件(39),其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从所述第一齿条(4R)的背部对所述齿条轴(6R)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R)侧施力;
第二齿条引导件(49),其被所述壳体(3)保持,并从所述第二齿条(5)的背部对所述齿条轴(6R)朝向所述第二齿轮(9)侧施力;
第二齿条衬套(86),其被所述壳体(3)支承,并且,该第二齿条衬套(86)将所述齿条轴(6R)的第一端部(11R)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且对所述齿条轴(6R)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R)施力;以及
第一齿条衬套(87),其被所述壳体(3)支承,并且,该第一齿条衬套(87)将所述齿条轴(6R)的第一端部(11R)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且对所述齿条轴(6R)朝向所述第一齿轮(7R)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条衬套(87)在所述齿条轴(6、6R)的轴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齿轮轴(8、8R)与所述第二齿轮轴(1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轴(8、8R)用于转向操纵辅助力传递,所述第二齿轮轴(10)用于手动转向操纵力传递,作为支承所述齿条轴(6、6R)的轴承仅设置有所述第一齿条衬套(87)以及所述第二齿条衬套(86)。
CN201310507133.3A 2012-10-24 2013-10-24 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0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5045A JP6120047B2 (ja) 2012-10-24 2012-10-24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235045 2012-10-24
JP2012235046A JP5984010B2 (ja) 2012-10-24 2012-10-24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235046 2012-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830A CN103770830A (zh) 2014-05-07
CN103770830B true CN103770830B (zh) 2018-01-12

Family

ID=4948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71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0830B (zh) 2012-10-24 2013-10-24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72727B2 (zh)
EP (2) EP2724917B1 (zh)
CN (1) CN103770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1436A1 (de) * 2012-10-30 2014-04-3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assistierenden oder automatischen Führen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102012219888A1 (de) * 2012-10-31 2014-04-3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Zahnstange für eine Zahnstangenlenk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5313946B (zh) * 2014-06-13 2018-04-06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机构
JP6444139B2 (ja) * 2014-11-06 2018-12-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401861B2 (ja) * 2015-07-16 2018-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ピニオン式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351167B2 (en) 2015-12-09 2019-07-1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system with magnetic torque overlay lash compensation
AU2016100804B4 (en) * 2016-06-02 2017-02-09 Vehicl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ty Ltd Right Hand Drive Steering Rack and Pinion Assembly
US10933903B2 (en) * 2017-08-02 2021-03-02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ack adjuster plug assembly for vehicle
DE102017214523A1 (de) * 2017-08-21 2019-02-21 Robert Bosch Gmbh Lenksysteme für ein Fahrzeug
US10829145B2 (en) 2018-08-08 2020-11-10 Ford Global Technology, Llc Vehicle steering
US10822020B2 (en) * 2018-08-08 2020-1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teering
CN111332359A (zh) * 2018-12-19 2020-06-2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器
JP7324607B2 (ja) 2019-04-15 2023-08-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053661B (zh) * 2019-04-25 2024-05-03 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5149U (ja) * 1982-09-17 1984-03-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ツ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ギヤ装置
JPS6189170A (ja) * 1984-10-08 1986-05-07 Fuji Heavy Ind Ltd 電動式パ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S6320266A (ja) * 1986-07-11 1988-0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タ駆動式パワ−ステアリング制御装置
JPS6418977A (en) 1987-07-13 1989-01-23 Nec Corp Production of aluminum nitride powder and aluminum nitride sintered product
JPH0611864Y2 (ja) 1987-07-24 1994-03-30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動力舵取装置
US6543569B1 (en) 1999-10-08 2003-04-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2002166841A (ja) * 2000-11-30 2002-06-11 Honda Motor Co Ltd 操舵装置
US6705421B2 (en) * 2002-05-31 2004-03-1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ssisted steering system with out-of-phase driver and assist pinions
US7014008B2 (en) * 2002-06-27 2006-03-2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eering system for vehicle
KR100746719B1 (ko) * 2002-06-28 2007-08-06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시스템의 랙바 지지장치
JP2004136821A (ja) * 2002-10-18 2004-05-13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56314A1 (de) * 2002-12-03 2004-06-17 Zf Lenksysteme Gmbh Zahnstangen-Elektrolenkung
CN100436227C (zh) * 2003-10-02 2008-11-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装置
JP2005329784A (ja) * 2004-05-19 2005-12-02 Hitachi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6088978A (ja) * 2004-09-27 2006-04-06 Showa Corp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567502B2 (ja) * 2005-03-25 2010-10-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05095B2 (ja) * 2009-03-24 2013-10-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ラック軸支持装置
KR101277928B1 (ko) * 2009-04-03 2013-06-27 주식회사 만도 랙부시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동차의 랙 피니언 방식 조향장치
JP5454371B2 (ja) * 2010-06-11 2014-03-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92514B2 (ja) * 2010-12-24 2015-04-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車両用操舵装置
DE102011002122A1 (de) * 2011-04-18 2012-10-18 Zf Lenksysteme Gmbh Anordnung zur Führung einer Zahnsta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57285B1 (en) 2017-06-28
EP2857285A3 (en) 2015-05-06
EP2724917B1 (en) 2016-01-06
EP2724917A1 (en) 2014-04-30
US20140109702A1 (en) 2014-04-24
EP2857285A2 (en) 2015-04-08
CN103770830A (zh) 2014-05-07
US9272727B2 (en) 201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830B (zh) 转向装置
US8636099B2 (en) Rack-driven steering apparatus and rack-driven auxiliary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1714851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03671590B (zh) 旋转传递装置、车辆用转向装置以及中间轴
CN10653632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轴
CN104015783B (zh) 转向角传感器及使用该转向角传感器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4888281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7031700A (zh) 转向装置
CN107914764A (zh) 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CN105292240A (zh) 蜗轮减速机及其所使用的蜗轮的制造方法
JP2009029301A (ja) 車両操舵用伸縮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用操舵装置
JP598401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985453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173993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12004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241258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313950A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13053666A (ja) ウォームギヤ機構及びウォームギヤ機構の製造方法
JP5176549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6199807A1 (ja) 自在継手用ヨーク
CN103282682B (zh) 伸缩轴
JP2005297824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5325986A (ja) 動力伝達継手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4148945A (ja) 舵取装置
JP5707952B2 (ja) 車両の操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