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464A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464A
CN103770464A CN201310493367.7A CN201310493367A CN103770464A CN 103770464 A CN103770464 A CN 103770464A CN 201310493367 A CN201310493367 A CN 201310493367A CN 103770464 A CN103770464 A CN 103770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late member
printing equipment
solidified cel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3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0464B (zh
Inventor
熊井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7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0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其具有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单元、和向记录介质喷出油墨的液滴喷出头;固化单元(4),其具有对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加热并固化的固化加热器;支承机构(5),其对装置主体(2)和固化单元(4)进行连结,并对固化单元(4)以可向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进行位移的方式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折叠状态为,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固化单元的总长即纵深与所述展开状态相比而较短的状态。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印刷较大型的海报时,使用了将卷绕成卷筒状的记录介质拉出,并在该被拉出的记录介质上施加油墨从而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其在拉出卷绕成卷筒状的记录介质的同时,进行输送;头(印刷头),其在被输送来的记录介质上涂布油墨;加热机构(加热单元),其对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加热并使该油墨干燥;框体(壳体),其将这些机构全部收纳于其中。
在将这种结构的印刷装置搬入例如大楼的一个房间即办公场所内时,存在该办公场所的门并非为印刷装置可通过的程度的大小的情况。此时,由于无法实施印刷装置的搬入,因此暂时将该印刷装置分解,并尽可能缩小其大小,从而实施搬入。而且,在搬入后,重新组装印刷装置。
如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当实施搬入作业(即使对于搬出作业也同样)时,伴随有印刷装置的分解作业和组装作业,其结果为,搬入作业变得繁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7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小型化,且能够容易地实施搬入、搬出的印刷装置。
这种目的通过如下的本发明而实现。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其具有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单元、和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的液滴喷出头;固化单元,其具有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油墨进行加热并固化的固化加热器;支承机构,其对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固化单元进行连结,并对该固化单元以可向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进行位移的方式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折叠状态为,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固化单元的总长即纵深与所述展开状态相比而较短的状态。
由此,在使固化单元位移至折叠状态的状态、和使固化单元位移至展开状态的状态间,作为印刷装置整体的大小、尤其是纵深将发生变化。而且,印刷装置的整体的大小在前者的状态下最小,并成为有利于小型化的结构。此外,在搬入、搬出印刷装置时,通过采用使固化单元位移至折叠状态的状态的方式,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该搬入、搬出。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装置主体呈长条状,并且,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固化单元在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总长即纵深,在该固化单元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小于750mm,而在所述固化单元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大于等于900mm。
对于一般的门,即使较小,宽度也被设为750mm左右。在搬入、搬出印刷装置时,印刷装置必须通过宽度为750mm左右的较小的门。此时,如果设定为使固化单元位于折叠状态的状态,则对于印刷装置而言,纵深将成为小于750mm,从而能够容易且切实地通过该门。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支承机构被构成为,对所述固化单元以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进行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由此,在固化单元向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进行位移时,与通过例如沿着水平方向的移动(滑动)来实施该位移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实施操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装置主体呈长条状,并且,所述支承机构具有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和连结部,其中,所述第一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中的至少一方,并与所述固化单元相连结,所述第二板部件以与该第一板部件重叠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与所述固化单元相连结,所述连结部对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进行连结。
由此,能够对固化单元以可相对于装置主体切实地进行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此外,可顺畅地实施该转动。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连结部具有凸轮槽和随动部,其中,所述凸轮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一个板部件上,所述随动部被设置在另一个板部件上,且被插入至所述凸轮槽中。
由此,能够顺畅地实施固化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的转动,并且能够成为易于搬入、搬出印刷装置的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凸轮槽具有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随动部所位于的第一槽、和与该第一槽连通并朝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槽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随动部所位于的第二槽。
由此,能够顺畅地实施固化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的转动,并且能够成为易于搬入、搬出印刷装置的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另一个板部件具有,在所述随动部从所述第二槽向所述第一槽进行移动时,为了辅助该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杆。
由此,可切实地实施随动部的从第二槽向第一槽的移动,并且防止了不慎实施该移动的情况,由此使印刷装置的安全性优异。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支承机构具有,朝向所述装置主体侧对所述随动部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
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随动部在凸轮槽内不慎进行移动的情况,因此,能够切实地维持为固化单元位于折叠状态的状态、或者、固化单元位于展开状态的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固化单元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通过螺栓而与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连接在一起。
由此,切实地维持了固化单元位于展开状态的状态,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如下的情况,即,在该状态下由印刷装置实施印刷的过程中,固化单元不慎向折叠状态进行位移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支承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固化单元从所述折叠状态位移至所述展开状态时,产生通知该位移完成的通知声。
根据聆到通知声的情况,能够确认固化单元位移到了展开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固化单元具有被实施了涂装的装饰面,所述装饰面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的任意位置处均面向该印刷装置的正面侧。
由此,在固化单元位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任意位置时,均能够正面目视确认装饰面,因此,该印刷装置具有美观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固化单元位移至所述折叠状态的状态下被搬入、搬出,在所述固化单元位移至所述展开状态的状态下被使用。
由此,在搬入、搬出印刷装置时,通过设置为使固化单元位移至折叠状态的状态,从而能够尽可能地缩小该印刷装置的大小、尤其是纵深,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其搬入、搬出。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固化加热器被配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被施加了所述油墨的一侧,并具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管体、和被插入至该管体内且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体。
由此,能够高效地加热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因此,促进了该油墨的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搬运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概要横剖视图)。
图4为依次表示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操作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5为依次表示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操作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6为依次表示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操作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7为依次表示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操作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8为依次表示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操作的过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搬运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概要横剖视图),图4~图8分别为依次表示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图2所示的状态进行操作的过程的侧视图。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图8中,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而图示了x轴、y轴和z轴。x轴为沿着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印刷装置的宽度(纵深)方向)的轴,y轴为沿着水平方向且相对于所述x轴垂直的方向(印刷装置的长度方向)的轴,z轴为沿着铅直方向(上下方向)的轴。此外,将图示的各个箭头标记的顶端侧设为“正侧(+侧)”,将基端侧设为“负侧(-侧)”。此外,将图1~图8中的上侧称为“上(上方)”,将下侧称为“下(下方)”。
如图1~图3所示,印刷装置1为如下的装置,即,具备装置主体2、脚部(座)3、固化单元4和支承机构5,且以喷墨方式在记录介质100上施加油墨从而实施彩色印刷的装置。以下,对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油墨和记录介质100进行说明。
用于印刷的油墨为所谓的“胶乳油墨”,并作为油墨组件(盒)而被装填至印刷装置1中,该油墨组件包含具有预定的组成的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且满足后文所述的预定的(A)或者(B)中的任意一个条件。
上述第一油墨含有颜色材料、树脂粒子、第一保湿剂以及非质子性极性溶剂。
上述第二油墨含有超过上述第一油墨所包含的颜色材料的含油量的量的颜色材料、小于上述第一油墨所包含的树脂粒子的含油量的量的树脂粒子、第二保湿剂以及非质子性极性溶剂。
另一方面,上述的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均未实质性地含有沸点在280℃以上的烷基多元醇。由此,能够降低干燥工序的负载。
在此,上述的“未实质性地含有”是指,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未含有质量百分比1.0%以上、优选为未含有质量百分比0.5%以上,更优选为未含有质量百分比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未含有质量百分比0.05%以上,进一步更加优选为未含有质量百分比0.01%以上,最优选为未含有0.001质量%以上。
另外,虽然油墨组件优选由上述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构成,但是除了上述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包含与这些油墨不同的其他油墨。在除了上述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之外,还进一步包含与这些油墨不同的其他油墨的情况下,该其他油墨也可以含有沸点在280℃以上的烷基多元醇。
以下,对构成油墨组件的各种油墨(油墨组成物)中所包含的、或者可包含的添加剂(成分)进行说明。
以后,在包含构成油墨组件的第一油墨、第二油墨以及与这些油墨不同的其他油墨的情况下,有时将该其他油墨统称为“油墨”。
另外,只要无特别的记载,则第一油墨所含有的各个成分以及第二油墨所含有的各个成分,在种类及其物理性质以及含有量等的点上,可相互独立地被选定。此外,不仅在一个油墨组件所包含的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均由一种单独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存在多种第一油墨的情况和存在多种第二油墨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各个油墨所包含的各个成分的种类及其物理性质以及含有量等可相互独立地被选定。
而且,在一个油墨组件所包含的第一油墨存在有多种的情况下,“第一油墨的含有量”是指,各个第一油墨的含有量的平均值。另外,在存在多种第二油墨的情况下也同样。
保湿剂
油墨组件所包含的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均含有保湿剂。在此,本说明书中“第一保湿剂”是指第一油墨所包含的保湿剂,本说明书中“第二保湿剂”是指第二油墨所包含的保湿剂。第一保湿剂与第二保湿剂间具有相互满足(A)或(B)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的相关性。
以下,针对(A)以及(B)条件逐个进行说明。
首先,对上述(A)条件进行说明。在该(A)中,上述第一保湿剂为(a1)1,2-烷二醇以及该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或者(a2)所述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除此之外,该第一保湿剂中上述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的沸点在200℃以上260℃以下。也就是说,上述第一保湿剂不管是否包含1,2-烷二醇,都必须包含预定的沸点的、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
当第一保湿剂的沸点在200℃以上时,在间歇印刷特性方面优异。另一方面,当第一保湿剂的沸点在260℃以下时,由于未添加甘油等,因此速干性良好,且记录物的耐擦性优异。
作为第一保湿剂即上述的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只要沸点在200℃以上260℃以下则不特别限定,但是可列举出,例如,乙二醇醚类、1,α-烷二醇(其中,除了α=2)。
作为上述乙二醇醚类,虽然未被限定为以下物质,但是可列举出,例如,二甘醇、丙二醇、以及丁二醇等的聚乙二醇类。作为上述1,α-烷二醇(其中,除了α=2),虽然未被限定为以下物质,但是可列举出,例如,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作为上述聚乙二醇类中所包含的亚烷基二醇单醚,可列举出,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己醚、乙二醇苯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甲醚、三乙二醇单乙醚、三乙二醇丁基醚、四乙二醇单甲醚、四甘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作为上述聚乙二醇类中所包含的亚烷基二醇二醚,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乙醚、三乙二醇二丁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乙醚、四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乙醚。由于即使在上述乙二醇醚类中,在保湿性方面也优异,因此优选聚乙二醇类。
这些物质中,为了能够赋予适当的保湿性,优选为选自乙二醇醚类以及1,α-烷二醇(其中,除了α=2)中的一种以上。
在上述第一保湿剂为(a1)1,2-烷二醇以及该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时,在第一油墨中,该第一保湿剂的合计的含有量与后文叙述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含有量之间的质量比(“第一保湿剂的合计的含有量”:“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含有量”)优选为0.6~2.6。当质量比处于上述范围内时,紧贴性优异。
此外,在上述(A)中,上述第一保湿剂的沸点超过上述第二保湿剂的沸点的这一条件也被满足。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第一保湿剂的沸点”是指,在第一保湿剂由两种以上的溶剂构成时,为该两种以上的溶剂所具有的沸点的平均值,对于“第二保湿剂的沸点”也一样。
以满足该条件为前提,上述第二保湿剂为,(a3)1,2-烷二醇以及该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或者(a4)所述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除此之外,优选为,该第二保湿剂中除上述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的沸点在160℃以上240℃以下。也就是说,虽然上述第二保湿剂可以为1,2-烷二醇,但是不管是否包含1,2-烷二醇,都必须包含预定的沸点的、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
当第二保湿剂的沸点在160℃以上时,在间歇印刷特性方面优异。另一方面,当第二保湿剂的沸点在240℃以下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干燥负载。
作为第二保湿剂即上述的1,2-烷二醇以外的溶剂,只要沸点在160℃以上240℃以下且低于第一保湿剂的沸点,则不特别限定,但是由于在干燥性方面优异,因此优选列举乙二醇醚类。
接下来,对上述(B)的条件进行说明。上述第一保湿剂以及第二保湿剂均为二丙二醇。除此之外,上述第一油墨所包含的二丙二醇的含有量超过了上述第二油墨所包含的二丙二醇的含有量。
第一油墨所包含的二丙二醇的含有量相对于第一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30%,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15%。另一方面,对于第二油墨所包含的二丙二醇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30%,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15质量%。当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所包含的二丙二醇的各个含有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干燥负载。
另外,当油墨组件还包含不同于上述的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的其他油墨时,该其他油墨也可以含有上述的保湿剂。
颜色材料
油墨组件所包含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含有颜色材料,上述颜色材料可从颜料以及染料中选择。
1.颜料
上述颜色材料中的颜料具有,不仅不溶于或难溶于水即使对于光和玻璃等也不易褪色的性质。因此,通过使用了颜料的油墨而被记录的记录物在耐水性、耐气性、耐光性以及保存稳定性方面良好。
作为颜料,可以使用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中的任意一个颜料。由于即使在这些颜料中,显色性也良好,且比重较小,因此在分散时不宜沉降,所以优选属于无机颜料的炭黑以及有机颜料中的至少某一个。
作为无机颜料,虽然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可列举出,例如,炭黑、氧化铁以及氧化钛。
作为上述的炭黑,虽然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可列举出,例如,炉黑、灯黑、乙炔黑以及槽法炭黑(C.I.颜料黑7)。此外,作为炭黑的市售商品,可列举出,例如,No.2300、900、MCF88、No.20B、No.33、No.40、No.45、No.52、MA7、MA8、MA100、No.2200B(以上均为商品名,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着色用炭黑FW1、FW2、FW2V、FW18、FW200、S150、S160、S170、Printex35、U、V、140U、special black6、5、4A、4、250(以上均为商品名,Degussa公司(Degussa AG)制)、ConductexSC、Raven1255、5750、5250、5000、3500、1255、700(以上均为商品名,哥伦比亚炭黑公司(Columbian Carbon Japan Ltd)制)、Regal400R、330R、660R、Mogul L、Monarch700、800、880、900、1000、1100、1300、1400、Elftex12(以上均为商品名,卡博特公司(Cabot Corporation)制)。
作为有机颜料,虽然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可列举出,例如,喹吖啶酮类颜料、喹吖啶酮醌类颜料、二恶嗪类颜料、酞菁类颜料、蒽素嘧啶类颜料、蒽嵌蒽醌类颜料、靛蒽醌类颜料、黄烷士酮类颜料、二萘嵌苯类颜料、吡咯并吡咯二酮类颜料、紫环酮类颜料、喹酞酮类颜料、蒽醌类颜料、硫靛类颜料、苯并咪唑酮类颜料、异吲哚啉酮类颜料、甲亚氨类颜料和偶氮类颜料。作为有机颜料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下述的物质。
作为蓝绿色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以列举出C.I.颜料蓝1、2、3、15、15:1、15:2、15:3、15:4、15:6、15:34、16、18、22、60、65、66、C.I.还原蓝4、60。
作为品红色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以列举出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40、41、42、48(Ca)、48(Mn)、57(Ca)、57:1、88、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254、264、C.I.颜料紫19、23、32、33、36、38、43、50。
作为黄色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以列举出C.I.颜料黄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4、128、129、133、138、139、147、151、153、154、155、167、172、180、185、213。
另外,作为绿色油墨和橙色油墨等上述以外的颜色的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以列举出一直以来公知的颜料
对于颜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2.染料
作为上述颜色材料中的染料,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列举出,例如,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反应性染料以及碱性染料。作为染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C.I.酸性黄17、23、42、44、79、142、C.I.酸性红52、80、82、249、254、289、C.I.酸性蓝9、45、249、C.I.酸性黑1、2、24、94、C.I.亮黑1、2、C.I.直接黄1、12、24、33、50、55、58、86、132、142、144、173、C.I.直接红1、4、9、80、81、225、227、C.I.直接蓝1、2、15、71、86、87、98、165、199、202、C.I.直接黑19、38、51、71、154、168、171、195、C.I.活性红14、32、55、79、249、C.I.活性黑3、4、35。
对于颜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第二油墨中所包含的颜色材料的含有量,多于上述第一油墨中所包含的颜色材料的含有量。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从颜色材料量的观点出发,可以分别称为淡油墨和浓油墨。
上述第二油墨中所包含的颜色材料的含有量,相对于第二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7%。此外,上述第一油墨中所包含的颜色材料的含有量,相对于第一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2%。
另外,当油墨组件还包含不同于上述的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的其他油墨时,该其他油墨也可以含有上述的颜色材料。
树脂粒子
油墨组件中所包含的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含有树脂粒子。由于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含有树脂粒子,因此记录物的耐擦性优异。
此外,上述第二油墨中所包含的树脂粒子的含有量,小于上述第一油墨中所包含的树脂粒子的含有量。由此,能够使构成油墨组件的各油墨的粘度一致。对于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中所包含的树脂粒子的各含有量,将在后文进行叙述。
作为上述的树脂粒子,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列举出,例如,粘合树脂、以及石蜡和聚烯烃蜡等的蜡。
1.粘合树脂
上述粘合树脂发挥了如下的效果,即,当在喷墨记录中记录介质100被加热时,形成树脂被摸,从而使油墨充分固定在记录介质100上,进而使记录物的耐擦性良好。因此,粘合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根据上述的效果,使用含有粘合树脂的油墨而被记录的记录物,在油墨非吸收性和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100上,其耐擦性更加优异。
此外,粘合树脂以乳液状态包含在油墨中。通过使粘合树脂以乳液状态包含在油墨中,从而容易将油墨的粘度调整至在喷墨记录方式中适当的范围,并且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稳定性优异。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喷出稳定性”是指,喷嘴不会堵塞,并且始终从喷嘴中喷出稳定的油墨滴的性质。
作为粘合树脂,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烯烃、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烯基醇、乙烯基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咔唑、乙烯基咪唑和偏二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氟树脂和天然树脂。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类树脂中的至少某一种,更优选丙烯酸类树脂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类树脂中的至少某一种,进一步优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类树脂。另外,上述的共聚物也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形态。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任一种。
作为上述的粘合树脂,可以使用通过公知材料和制造方法所得到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市售商品。作为该市售商品,虽然并未被限定为以下的物质,但是可列举出,例如,MicroGelE-1002、MicroGelE-5002(以上均为商品名,日本ペイント公司(Nippon Paint Co.,Ltd)制)、Boncoat4001、Boncoat5454(以上均为商品名,DIC公司制)、SAE1014(商品名,日本ゼオン公司(ZeonCorporation)制)、サイビノールSK-200(商品名,サイデン化学公司(SAIDE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Joncryl7100、Joncryl390、Joncryl711、Joncryl511、Joncryl7001、Joncryl632、Joncryl741、Joncryl450、Joncryl840、Joncryl74J、Joncryl HRC-1645J、Joncryl734、Joncryl852、Joncryl7600、Joncryl775、Joncryl537J、Joncryl1535、Joncryl PDX-7630A、Joncryl352J、Joncryl352D、Joncryl PDX-7145、Joncryl538J、Joncryl7640、Joncryl7641、Joncryl631、Joncryl790、Joncryl780、Joncryl7610(以上为商品名,BASF公司制)等。
对于上述的粘合树脂,虽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所示的调制方法而得到,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作为该调制方法,可以列举出,在构成所需的树脂的成分单体中,混合有聚合催化剂(聚合引发剂)和分散剂,从而进行聚合(乳液聚合)的方法;将具有亲水性部分的树脂溶解在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并将所得到的溶液混合在水中,之后,通过蒸馏等去除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方法;以及将树脂溶解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并将所得到的溶解与分散剂一起在水溶液中进行混合的方法。
作为能够在将粘合树脂分散成乳液状态时使用的分散剂,虽然未被特别限制,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十二烷基磷酸酸钠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等的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这些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稳定性更加良好,粘合树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4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20nm~300nm的范围。
此处,本说明书中的平均粒径通过利用动态光散射法而测定到的值来进行表示。
各油墨中可包含的粘合树脂的含有量(固体含量转换),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5~5%的范围,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5~1.5%的范围。当含有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耐擦性更加优异。
2.石蜡
通过使本实施方式中的油墨含有石蜡,从而为记录物赋予了滑动性能,由此,该油墨在耐擦性方面更加优异。另外,由于石蜡具有防水性,因此能够使记录物的耐水性良好。
本说明书中的“石蜡”是指,所谓的石油类蜡,并且是指以碳数为20~30左右的直链状的石蜡类烃(正链烷烃)为主成分,且含有少量的异(iso)链烷烃的重均分子量为300~500左右的烃的混合物。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油墨以乳液状态含有石蜡,因此在喷墨记录方式中能够易于将油墨的粘度调整至适当的范围,并且能够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稳定性更加优异。
为了使记录物的被摸更加牢固并且使记录物的耐擦性更加良好,石蜡的熔点优选为110℃以下。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被记录面干燥而发粘,石蜡的熔点的下限优选为60℃以上。此外,为了使油墨的喷出稳定性更加良好,上述熔点更优选为70~95℃。
为了形成稳定的乳液状态并且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稳定性更加良好,石蜡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4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50nm~200nm的范围。作为石蜡,可以直接利用市售商品。作为该市售商品,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AQUACER537、AQUACER539(以上为商品名,BYK公司制)。
各油墨中可包含的石蜡的含有量(固体含量转换),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5%的范围,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25~0.75%的范围。
3.聚烯烃蜡
通过使本实施方式中的油墨含有聚烯烃蜡,从而能够使记录物的耐擦性更加优异。作为聚烯烃蜡,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聚乙烯蜡、聚丙烯蜡,其中优选聚乙烯蜡。
例示聚乙烯蜡的制造方法,通过使乙烯聚合并进行制造,或者利用热分解使一般成型用的聚乙烯低分子量化并进行制造,从而制作出聚乙烯蜡。而且,将该聚乙烯蜡氧化,从而使其带上羧基或羟基,并进一步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乳化,进而以稳定性优异的水性乳液的形式得到聚乙烯蜡。
作为聚烯烃蜡,可以直接利用市售商品。其中,作为聚乙烯蜡的市售商品,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材料,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ノプコートPEM17(商品名,サンノプコ公司(SANNOPCO LIMITED)制)、ケミパールW4005(商品名,三井化学公司(Mitsui Chemicals,Inc.)制)、AQUACER515、AQUACER593(以上为商品名,BYK公司制)。
为了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稳定性更加良好,聚烯烃蜡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4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50nm~200nm的范围。
各油墨中可包含的聚烯烃蜡的含有量(固体含量转换),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5%的范围,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25~0.75%的范围。
在至此所说明的内容中,为了使记录物的耐擦性更加优异,树脂粒子优选为聚烯烃蜡和石蜡中的至少某一种。
另外,各油墨可以含有聚烯烃蜡和石蜡以外的蜡作为树脂粒子。蜡具有对所形成的记录物的表面赋予滑动性能从而使耐擦性更良好的功能。该蜡优选以乳液状态包含在油墨中。通过使油墨中的蜡以乳液状态存在,从而易于将油墨的粘度调整至在喷墨记录方式中适当的范围,由此能够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和喷出稳定性更加优异。
另外,当油墨组件还包含与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不同的其它油墨时,该其它的油墨也可以含有上述的树脂粒子。
非质子性极性溶剂
油墨组件中所包含的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含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由于通过使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含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从而溶解了这些油墨中所包含的上述的树脂粒子,因此在喷墨记录时能够有效防止喷嘴的堵塞。
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所含有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也可以为彼此相同的成分。
作为非质子性极性溶剂,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优选包含选自由吡咯烷酮类、内酯类、亚砜类、咪唑烷酮类、环丁砜类、尿素衍生物、二烷基酰胺类、环状醚类和酰胺醚类组成的群中的一种以上。
作为上述吡咯烷酮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和N-乙基-2-吡咯烷酮。作为上述内酯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γ-丁内酯、γ-戊内酯和ε-己内酯。作为上述亚砜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二甲基亚砜和四亚甲基亚砜。作为上述咪唑烷酮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作为上述环丁砜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环丁砜和二甲基环丁砜。作为上述尿素衍生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二甲基尿素和1,1,3,3-四甲基尿素。作为上述二烷基酰胺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作为上述环状醚类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1,4-二恶烷和四氢呋喃。
此外,作为上述酰胺醚类,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溶剂。
Figure BDA0000398327020000151
上述式(1)中,优选为,R1为碳数为1~4的烷基。“碳数为1~4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或分支状的烷基,例如,可以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R1为碳数为1~4的烷基的由式(1)所示的溶剂,能够对油墨组成物赋予适当的假塑性,由此能够确保油墨的良好的喷出稳定性。此外,对于R1为碳数为1~4的烷基的由式(1)所示的溶剂,由于树脂溶解作用特别强,因此优选。
上述式(1)所示的溶剂的HLB值,优选为10.5以上20.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上18.5以下。当式(1)所示的溶剂的HLB值在上述范围内时,从能够对油墨赋予适度的假塑性的这一点以及与树脂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这一点考虑,更加适合。
另外,式(1)所示的溶剂的HLB值为,根据有机概念图中的非极性值(I)与有机性值(O)之比(以下,也简称为“I/O值”)并通过下式而被计算出的值。
HLB值=(无机性值(I)/有机性值(O))×10
具体而言,I/O值可以根据“系统性有机定性分析混合物编”(藤田穆著,风间书房,1974年)、“染色理论化学”(黑木宣彦著,槙书店,1966年)、“有机化合物分离法”(井上博夫著,裳华房,1990年)各文献而算出。
在这些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中,为了使相对于记录介质100的定影性变得优异,而更优选为选自由吡咯烷酮类、内酯类、亚砜类和酰胺醚类组成的群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沸点优选为200℃以上260℃以下。
作为上述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具体例,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可以适当使用2-吡咯烷酮。
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中各自所包含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中各自所包含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含有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质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30%的范围,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8~20%的范围。
另外,当油墨组件还包含与上述第一油墨和第二油墨不同的其它油墨时,该其它的油墨也可以含有上述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
表面活性剂
油墨组件中所包含的各油墨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作为其它的表面活性剂,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在记录介质100上均匀扩散油墨的作用。因此,在使用含有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的油墨而实施了喷墨记录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几乎无洇渗的高精细的图像。作为这种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炔醇类表面活性剂、硅类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聚氧丙烯烷基醚类、多环苯基醚类、脱水山梨糖醇衍生物和氟类的表面活性剂。
对于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并用。
各油墨中可包含的表面活性剂的含有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只需为质量百分比1.5%以下的范围即可。
油墨组件中所包含的各油墨也可以含有水。尤其是,当该油墨为水性油墨时,水是油墨的主要介质,并且成为在喷墨记录中记录介质100被加热时,蒸发飞散的成分。
作为水,例如可以列举离子交换水、超滤水、反渗透水和蒸馏水等的纯水,以及超纯水这样的、极力去除离子性杂质的水。此外,如果使用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过氧化氢的添加等而进行了灭菌的水,则在对颜料分散液和使用其的油墨进行长期保存时,能够防止霉和细菌的产生。
其它成分
油墨组件中所包含的各油墨,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上述以外的有机溶剂、pH调节剂、防腐剂·防霉剂、防锈剂和螯合剂等。
被施加了油墨的记录介质100以卷绕成卷筒状的状态被装填在印刷装置1中。该记录介质100不仅适合于油墨吸收性的记录介质,而且还适合于使用了油墨非吸收性和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的喷墨记录。
作为油墨吸收性的记录介质100,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材料,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普通纸、优质纸和光泽纸等的用于喷墨记录的专用纸。作为油墨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100,可以列举出美术纸、涂布纸和绒面纸等的印刷本纸。作为油墨非吸收性的记录介质100,虽然未被限定于以下材料,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未进行用于喷墨印刷的表面处理的(即,未形成油墨吸收层的)塑料薄膜、和在纸张等的基材上涂布塑料的材料以及粘接有塑料薄膜的材料。作为该塑料,虽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可以列举出,例如,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和聚丙烯。
接下来,对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如前文所述,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脚部(座)3、固化单元4和支承机构5(参照图1、图2)。
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2具有输送单元21、滑架22、液滴喷出头23、压印板24、预热器25、干燥加热器26、送风用风扇27、抽吸用风扇28和框体(外壳)29。
框体29为将滑架22、液滴喷出头23、压印板24、预热器25、干燥加热器26、送风用风扇27、抽吸用风扇28全部收纳于其中的箱状的部件。此外,该框体29(装置主体2)的外形形状呈沿着y轴方向的长条状。
输送单元21对记录介质100进行输送,并具有上下配置的辊211、212。辊211和212中的一个辊为通过齿轮等减速机构而与电机相连结的主动辊,另一个辊为从动辊。主动辊通过在将记录介质100夹持在其与从动辊之间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与从动辊一起对该记录介质100进行输送,即,可以送出该记录介质100。以下,将输送记录介质100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
预热器25在对记录介质100实施印刷之前,预先加热该记录介质100。该预热器25具有外壳252和发热体253,所述外壳252具有与记录介质100的背面抵接的抵接面251,所述发热体253被收纳在外壳252内。
抵接面251由弯曲成拱状的弯曲面构成。记录介质100在通过输送单元21而被输送的中途,与抵接面251抵接。此时,来自发热体253的热量通过抵接面251而传递至记录介质100。由此,能够对记录介质100进行加热。另外,预热器加热时的记录介质100的表面温度例如优选为,45度以上55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上70度以下。
此外,优选为,抵接面251的曲率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即x轴正方向而逐渐减小。
此外,作为外壳252的结构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铝和铝合金,或不锈钢等。
发热体253通过通电而发热,并且由例如镍铬合金线等电阻较高的金属材料构成。
相对于预热器25,在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压印板24。压印板24由板部件构成,并且在对记录介质100施加油墨时,从记录介质100的下侧对该记录介质100进行支承。该压印板24能够由例如与外壳252的结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成。
此外,在压印板24上,形成有多个在其上表面241上开口的开口部(未图示)。这些开口部优选沿着压印板24的面方向被配置成行列状。
而且,在压印板24的下方,配置有抽吸用风扇28。通过该抽吸用风扇28进行工作,即进行旋转,从而能够通过压印板24的所述各开口部来抽吸该压印板24上的记录介质100。由此,能够使施加油墨时的记录介质100的姿态稳定,由此可确实地使油墨被施加在记录介质100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另外,作为抽吸用风扇28,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多叶风扇(西罗克风扇)等各种风扇。
滑架22对液滴喷出头23进行支承。该滑架22通过例如移动机构的工作从而能够与液滴喷出头23一起沿着y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电机、与电机相连结的滚珠丝杠、和与滚珠丝杠平行配置的线性导轨。而且,通过在该往复运动的同时,在记录介质100于x轴方向上被输送的状态下,从液滴喷出头23喷出油墨,从而能够利用油墨在记录介质100上进行印刷。
液滴喷出头23被配置在压印板24的上方。该液滴喷出头23具有多个朝向下方开口的喷嘴口(未图示),并且能够将油墨以液滴的形式从各喷嘴口喷出到记录介质100上。
此外,液滴喷出头23的各个所述喷嘴口分别通过软管231而与油墨组件(盒)连通。由此,可以向各个喷嘴口供给油墨。
干燥加热器26以隔着液滴喷出头23的方式与压印板24对置配置。该干燥加热器26在油墨被施加在记录介质100上的过程中,朝向油墨照射红外线,从而促进该油墨的干燥。
干燥加热器26具有沿着y轴方向配置的管体261、和插穿配置于管体261内的发热体262。
管体261由金属材料构成,特别优选由铁构成。另外,优选为,管体261的沿着y轴方向的全长与记录介质100的沿着y轴方向的宽度相比足够长。由此,能够在从管体261(干燥加热器26)的下方通过的记录介质100上,切实地朝向油墨全体照射红外线。
发热体262通过通电而发热,并由例如镍铬合金线等这样的电热丝构成。而且,通过发热体262发热,从而使管体261被加热,进而照射红外线。由此,能够切实地使油墨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能够使油墨干燥。另外,印刷时管体261被加热时的加热温度,例如,优选为200度以上400度以下,更优选为250度以上350度以下。
另外,虽然可以考虑在记录介质100上的油墨的干燥中,从记录介质100的背面侧进行加热的结构,即压印板24作为加热板而发挥功能的结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在油墨的性质方面,油墨将产生膜,并且会因该膜而阻碍了油墨中的水分的蒸发。因此,在油墨的干燥方面,优选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从记录介质100的表面侧进行加热的结构。
送风用风扇27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被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该送风用风扇27将风271沿着输送方向送出。通过该风271,从而能够将因加热了油墨所产生的水蒸气向装置主体2的外侧压出。由此,可以防止例如在液滴喷出头23上产生结露的情况。
另外,作为送风用风扇27,和抽吸用风扇28一样,可以使用例如多叶风扇等的各种风扇。
上述那种结构的装置主体2从其下方侧被脚部3支承着(参照图1、图2)。脚部3由框架部31、四个小脚轮32和两个调节脚(固定件)33构成。
框架部31为,将多个棒状的部件311彼此适当地连结固定而组装成的组装体。
各个小脚轮32以相互分离的方式被配置固定在框架部31的下部。由此,能够搬运印刷装置1。
此外,各调节脚33也被固定在框架部31的下部。各个调节脚33分别被配置在四个小脚轮32中的、位于x轴负侧的两个小脚轮32的附近。在搬运印刷装置1之后,对该印刷装置1的移动进行限制,即,在进行固定时,使各个调节脚33分别与地板面抵接,从而能够实施该限制。
固化单元4相对于装置主体2被配置于输送方向下游侧。如图3~图8所示,该固化单元4具有固化加热器41、冷却用风扇42和框体(外壳)43。
框体43为将固化加热器41、冷却用风扇42全部收纳于其中的箱状的部件。此外,该框体43(固化单元4)的外形形状呈沿着y轴方向的长条状,并且其长度短于框体29(装置主体2)。
此外,在框体43中设置有供记录介质100通过的通道432。该通道432的终点成为排出记录介质100的排出口433。
此外,框体43在其表面侧的面上具有被实施了涂装的装饰面431。如后文所述那样,固化单元4通过支承机构5而能够取得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和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而且,在任何状态下,装饰面431均面向印刷装置1的正面侧,即x轴正方向。由此,能够正面目视确认装饰面431,因此,该印刷装置1具有美观性。
在通道432的中途,在通过该通道432的记录介质100的被施加了油墨的一侧,即记录介质100的正侧配置有固化加热器41。固化加热器41通过朝向记录介质100上的油墨照射红外线,从而对该油墨进行加热并固化。而且,通过该固化,从而使油墨切实地定影在记录介质100上。
如图3所示,固化加热器41具有沿着y轴方向配置的管体411、和插入到管体411内的发热体412。
管体411由金属材料构成,特别优选由铁构成。另外,优选为,管体411的沿着y轴方向的全长与记录介质100的沿着y轴方向的宽度相比足够长。由此,能够在从管体411(固化加热器41)的下方通过的记录介质100上,切实地朝向油墨全体照射红外线。
发热体412通过通电而发热,并由例如镍铬合金线等这样的电热丝构成。而且,通过发热体412的发热,从而使管体411被加热,进而照射红外线。由此,油墨中的树脂成分发生固化。由此,成为印刷物的、即油墨固化了的记录介质100在耐气候性、耐擦性方面是优异的。
另外,加热时的记录介质100的表面温度,例如优选为80度以上120度以下,更优选为90度以上110度以下。
此外,通过使用例如红外线传感器(IR传感器),从而能够实施记录介质100的表面温度的检测。而且,通过根据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适当切换固化加热器41的导通/断开,从而能够以记录介质100的表面温度落入所述数值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设定。
如图4~图8所示,相对于固化加热器41,在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冷却用风扇42。冷却用风扇42朝向由固化加热器41加热了的记录介质100送风,并且对该记录介质100进行冷却。
另外,作为冷却用风扇42,和送风用风扇27、抽吸用风扇28一样,能够使用例如多叶风扇等的各种风扇。
在印刷装置1中,装置主体2和固化单元4通过支承机构5而连结在一起。该支承机构5被构成为,能够以相对于装置主体2而转动(位移)的方式对固化单元4进行支承。由此,固化单元4能够在最近接于装置主体2的第一位置(参照图2、图8)、和与第一位置相比而较为远离装置主体的第二位置(参照图1、图3、图4)之间进行转动。
以下,将固化单元4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称为“折叠状态”,将将固化单元4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称为“展开状态”。另外,在由印刷装置1实施印刷时,将固化单元设为展开状态来使用。此外,在例如搬运印刷装置1时,优选将固化单元4设为折叠状态。
支承机构5具有:被分别配置于装置主体2(固化单元4)的一端侧(y轴正方向)以及另一端侧(y轴负方向)的、第一板部件(一个板部件)6和与第一板部件6重叠设置的第二板部件(另一个板部件)7;对第一板部件6和第二板部件7进行连结的连结部8;作为施力部件的牵拉弹簧9。由于装置主体2的一端侧的部件和装置主体2的另一端侧的部件,除了关于轴对称配置之外,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文中,以一端侧的部件为代表进行说明,其中,所述轴在装置主体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处将装置主体2一分为二。
另外,通过将这些部件分别配别于装置主体2的两侧,从而能够容易且切实地实施转动操作。
如图4~图8所示,第一板部件6呈板状,其边缘部的一部分被折弯,并且该折弯部61通过多个螺栓11而被固定在装置主体2上。
此外,第一板部件6与固化单元4的框体43的侧面434对置,并且通过呈圆柱状的轴部件10a而与侧面434相连结。该轴部件10a成为固化单元进行转动时的转动中心。
第二板部件7呈板状,并且重叠配置于第一板部件6的外侧,即,第一板部件6的与固化单元4的侧面434侧相反的一侧。
该第二板部件7也与第一板部件6同样地,与固化单元4的框体43的侧面434对置。而且,第二板部件7通过呈圆柱状的轴部件10b而与侧面434相连结。通过轴部件10b,从而第二板部件7和固化单元4能够进行相对转动(参照图4~图8)。
另外,在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下,轴部件10a与轴部件10b相比位于z轴正侧,且,轴部件10b与轴部件10a相比还位于x轴正侧。在图8所示的折叠状态下,轴部件10a与轴部件10b相比位于z轴正侧,并且,关于x轴方向,轴部件10a和轴部件10b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在第二板部件7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其一部分被折弯而成的折弯部。该折弯部71在实施相对于固化单元4的转动操作时,作为被手指抓握,即被把持的操作杆而发挥功能。
如图4所示,展开状态下的固化单元4通过螺栓12而与第一板部件6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13而与第二板部件7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够切实地维持展开状态,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在由印刷装置1实施印刷的过程中固化单元4不慎成为折叠状态的情况,此外,能够稳定地实施印刷。
第一板部件6、第二板部件7、轴部件10a和轴部件10b的结构材料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不锈钢等这样的较硬质的金属材料。
第一板部件6和第二板部件7通过连结部8而被连结在一起。连结部8具有凸轮槽81和随动部82,其中,所述凸轮槽81被设置在第一板部件6上,所述随动部82被固定设置在第二板部件7上,并被插入到凸轮槽81中。
凸轮槽81在俯视观察第一板部件6时呈“L”字状,并由第一槽(纵槽)811和第二槽(横槽)812构成,其中,所述第二槽812与第一槽811连通,并朝向与第一槽811大致垂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在展开状态下,随动部82位于第二槽812中。此外,如图8所示,在折叠状态下,随动部82位于第一槽811中。
而且,在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的过程中,随动部82使第二槽812沿着其延伸方向进行移动,并经由第一槽811和第二槽812之间的交叉部812而到达第一槽811。另一方面,在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变的过程中,随动部82以与前文所述相反的方式进行移动。
随动部82由呈圆柱状的部件构成。
牵拉弹簧9为,对随动部82向装置主体2侧施力的螺旋弹簧。在牵拉弹簧9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钩91、92。钩91在牵拉弹簧9被牵拉的状态下卡合于卡合部62,其中,所述卡合部62被设置在第一板部件的与凸轮槽81相比靠装置主体2侧的部分上。钩92在牵拉弹簧9被牵拉的状态下卡合于卡合部821,其中,所述卡合部821被设置在随动部82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由此,能够切实地对随动部82向装置主体2侧施力,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随动部82不慎在凸轮槽81内进行移动的情况。
牵拉弹簧9的结构材料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不锈钢等。
接下来,参照图4~图8,对使固化单元4从展开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的操作顺序以及支承机构5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该操作优选由两名操作者实施。在此,将两名操作者中的一名操作者称为“第一操作者”,将另一名操作者称为“第二操作者”。
[1]如图4所示,固化单元4处于展开状态,在支承机构5中,随动部82位于凸轮槽81的第二槽812中。
首先,第一操作者从下侧支承固化单元4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并维持该状态。接着,第二操作者将使固化单元4固定于第一板部件6上螺栓12和使固化单元4固定于第二板部件7上螺栓13分别旋松并卸下。
[2]接下来,如图5所示,第一操作者朝向图5中箭头标记A方向抬起固化单元4。此时,在支承机构5中,随动部82抵抗牵拉弹簧9的施力,而移动至凸轮槽81的交叉部813,并且与位于该随动部82的行进方向前方的边缘部814抵接。由此,对固化单元4的抬起被限制。
[3]接下来,如图6所示,第一操作者朝向图6中箭头标记A方向抬起位于装置主体2的一端侧的第二板部件7的折弯部71,同样地,第二操作者抬起位于装置主体2的另一端侧的第二板部件7的折弯部71。由此,各个第二板部件分别以轴部件10b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此时,随动部82进入凸轮槽81的第一槽811中,并且开始在该第一槽811中进行移动。
如此,在印刷装置1中,当随动部82从第二槽812向第一槽811进行移动时,操作第二板部件7的折弯部71,从而能够辅助该移动。由此,切实地实施了随动部82从第二槽812向第一槽811的移动。此外,还防止了不慎实施该移动的情况,因此,印刷装置在安全性方面是优异的。
而且,第一操作者以及第二操作者在分别从下方支承固化单元4的同时,逐渐放松该力,并使固化单元4以轴部件10a为中心向图6中的箭头标记C方向进行转动。
[4]接下来,如图7所示,当使固化单元4进一步以轴部件10a为中心向图6中的箭头标记C方向进行转动时,伴随于此,随动部82在第一槽811内继续移动。
[5]最终,如图8所示,固化单元4成为折叠状态,并且完成由第一操作者以及第二操作者实施的操作(作业)。
另一方面,固化单元4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变时的操作顺序以及支承机构5的工作状态与前文所述相反。另外,虽然优选由两名操作者实施,但是即使一名操作者也能够实施。
此外,当固化单元4转变为展开状态时,在支承机构5中,随动部82通过牵拉弹簧9的施力,从而强势进入到凸轮槽81的第二槽812中。此时,随动部82与位于其行进方向前方的边缘部815将发生碰撞,从而发出声音。该碰撞声成为通知固化单元4向展开状态的转变完成的通知声。根据听到该通知声的情况,从而能够确认固化单元4已切实地转变为展开状态。
如图1、图2所示,装置主体1和固化单元4的总纵深(沿着x轴方向的总长)在折叠状态下优选为小于750mm,而在展开状态下优选为在900mm以上且小于1000mm。
然而,对于一般的门,即使较小,也将宽度设为750mm左右。在搬入搬出印刷装置1时,印刷装置1必须通过宽度为750mm左右的较小的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固化单元4成为折叠状态,则印刷装置1的总纵深D将小于750mm,从而能够容易且切实地通过该门。
如此,印刷装置1成为有利于小型化的结构,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搬入搬出。
此外,在将印刷装置1搬入到室内后,在不使用该印刷装置1时,如果使固化单元4成为折叠状态,侧能够宽宽敞地利用室内。
以上,虽然对图示的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构成印刷装置的各部分可以置换为能够发挥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此外,也可以附加任意的结构物。
此外,虽然支承机构被构成为,能够以相对于装置主体而转动的方式对固化单元进行支承,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被构成为,能够以相对于装置主体而沿着其纵深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对固化单元进行支承。
虽然构成支承机构的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连结部以及牵拉弹簧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被分别配置于装置主体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被配置于装置主体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一方。
此外,对于支承机构,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部件上设置有凸轮槽,在第二板部件上设置有随动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一板部件上设置有随动部,在第二板部件上设置有凸轮槽。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2…装置主体;21…输送单元;211、212…辊;22…滑架;23…液滴喷出头;231…软管;24…压印板;241…上表面;25…预热器;251…抵接面;252…外壳;253…发热体;26…干燥加热器;261…管体;262…发热体;27…送风用风扇;271…风;28…抽吸用风扇;29…框体(外壳);3…脚部(座);31…框架部;311…部件;32…小脚轮;33…调节脚(固定件);4…固化单元;41…固化加热器;411…管体;412…发热体;42…冷却用风扇;43…框体(外壳);431…装饰面;432…通道;433…排出口;434…侧面;5…支承机构;6…第一板部件(一个板部件);61…折弯部;62…卡合部;7…第二板部件(另一个板部件);71…折弯部;8…连结部;81…凸轮槽;811…第一槽;812…第二槽;813…交叉部;814…边缘部;815…边缘部;82…追随部;821…卡合部;9…牵拉弹簧;91、92…钩;10a、10b…轴部件;11、12、13…螺栓;100…记录介质;D…纵深(沿着x轴方向的总长)。

Claims (13)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其具有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单元、和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的液滴喷出头;
固化单元,其具有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油墨进行加热并固化的固化加热器;
支承机构,其对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固化单元进行连结,并对该固化单元以可向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进行位移的方式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折叠状态为,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固化单元的总长即纵深与所述展开状态相比而较短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纵深在该固化单元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小于750mm,而在所述固化单元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大于等于9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机构被构成为,对所述固化单元以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进行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机构具有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和连结部,其中,所述第一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中的至少一方,并与所述固化单元相连结,所述第二板部件以与该第一板部件重叠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与所述固化单元相连结,所述连结部对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进行连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连结部具有凸轮槽和随动部,其中,所述凸轮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一个板部件上,所述随动部被设置在另一个板部件上,且被插入至所述凸轮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槽具有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随动部所位于的第一槽、和与该第一槽连通并朝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槽的方向而延伸且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随动部所位于的第二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另一个板部件具有,在所述随动部从所述第二槽向所述第一槽进行移动时,为了辅助该移动而被操作的操作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机构具有,朝向所述装置主体侧对所述随动部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固化单元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通过螺栓而与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连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固化单元从所述折叠状态位移至所述展开状态时,产生通知该位移完成的通知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固化单元具有被实施了涂装的装饰面,
所述装饰面在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的任意位置处均面向该印刷装置的正面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固化单元位移至所述折叠状态的状态下被搬入、搬出,在所述固化单元位移至所述展开状态的状态下被使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固化加热器被配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的被施加了所述油墨的一侧,并具有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管体、和被插入至该管体内且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体。
CN201310493367.7A 2012-10-19 2013-10-18 印刷装置 Active CN1037704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2420 2012-10-19
JP2012232420A JP6036158B2 (ja) 2012-10-19 2012-10-19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464A true CN103770464A (zh) 2014-05-07
CN103770464B CN103770464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38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3367.7A Active CN103770464B (zh) 2012-10-19 2013-10-18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10921B2 (zh)
EP (1) EP2722187B1 (zh)
JP (1) JP6036158B2 (zh)
CN (1) CN1037704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86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扫描装置
CN110466255A (zh) * 2018-05-11 2019-11-19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
CN111607287A (zh) * 2019-02-26 2020-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组合物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14055935A (zh) * 2020-07-30 2022-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6158B2 (ja) * 2012-10-19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8807736B1 (en) * 2013-01-31 2014-08-19 Ricoh Company, Ltd. Low-temperature gas flow insertion in printing system dryers
US20150240100A1 (en) * 2014-02-24 2015-08-27 Xerox Corporation Silver nanoparticle inks with gelling agent for gravure and flexographic printing
JP6851707B2 (ja) 2014-05-14 2021-03-3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601114B2 (ja) * 2015-10-02 2019-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019964B2 (ja) * 2017-05-17 2022-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9064169A (ja) * 2017-10-02 2019-04-25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23A (zh) * 1991-02-28 1992-10-28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CN1373044A (zh) * 2001-01-10 2002-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20030219299A1 (en) * 2002-05-22 2003-11-27 Jens Klimke Keyboard with a supporting device
US20040160499A1 (en) * 2003-02-12 2004-08-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Active ray curable type aqueous ink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inted matters by the use thereof
US20050016073A1 (en) * 2002-10-28 2005-01-27 Gabriel Petta Casement window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hardware therefor
CN1579909A (zh) * 2003-08-12 2005-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自动进给机构的记录装置和自动进给机构
JP2006298618A (ja) * 2005-04-22 2006-11-0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で使用する被記録物トレー
CN101112828A (zh) * 2006-07-25 200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73211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033198A1 (en) * 2007-06-13 2011-02-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ternal warming-up method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warming-up device
US20110037819A1 (en) * 2009-08-11 2011-02-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023549A (zh) * 2009-09-18 2011-04-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筒状发热体和定影装置
CN102152619A (zh) * 2009-11-17 2011-08-17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
CN102256799A (zh) * 2008-12-17 2011-11-23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的转动装置、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液体填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30824C2 (de) * 1990-09-28 1995-05-24 Eastman Kodak Co Tintentrocknungshilfe
US5711517A (en) * 1996-03-07 1998-01-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heet media handling system
JP2002234229A (ja) * 2001-02-13 2002-08-20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装置
JP2003237049A (ja) * 2002-02-14 2003-08-26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824264B2 (en) 2002-02-14 2004-11-30 Noritsu Koki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237050A (ja) * 2002-02-14 2003-08-26 Noritsu Koki Co Ltd 転写装置
JP2006347091A (ja) * 2005-06-20 2006-12-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9127A (ja) * 2007-10-01 2009-04-2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247244B2 (ja) * 2008-05-29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3980B2 (ja) * 2010-04-22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JP2012048063A (ja) * 2010-08-27 2012-03-08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
US20120189370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Xerox Corporation Media protector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US8967786B2 (en) * 2012-05-30 2015-03-03 Antonio Monclus Velasco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6036158B2 (ja) * 2012-10-19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23A (zh) * 1991-02-28 1992-10-28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CN1373044A (zh) * 2001-01-10 2002-10-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US20030219299A1 (en) * 2002-05-22 2003-11-27 Jens Klimke Keyboard with a supporting device
US20050016073A1 (en) * 2002-10-28 2005-01-27 Gabriel Petta Casement window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hardware therefor
US20040160499A1 (en) * 2003-02-12 2004-08-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Active ray curable type aqueous ink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inted matters by the use thereof
CN1579909A (zh) * 2003-08-12 2005-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自动进给机构的记录装置和自动进给机构
JP2006298618A (ja) * 2005-04-22 2006-11-0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で使用する被記録物トレー
CN101112828A (zh) * 2006-07-25 200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033198A1 (en) * 2007-06-13 2011-02-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ternal warming-up method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warming-up device
US20090073211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56799A (zh) * 2008-12-17 2011-11-23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喷射头的转动装置、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液体填充方法
US20110037819A1 (en) * 2009-08-11 2011-02-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023549A (zh) * 2009-09-18 2011-04-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筒状发热体和定影装置
CN102152619A (zh) * 2009-11-17 2011-08-17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86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扫描装置
CN110466255A (zh) * 2018-05-11 2019-11-19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喷墨打印机
CN111607287A (zh) * 2019-02-26 2020-09-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组合物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14055935A (zh) * 2020-07-30 2022-02-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46289B2 (en) 2016-05-24
US20140111586A1 (en) 2014-04-24
EP2722187A1 (en) 2014-04-23
JP6036158B2 (ja) 2016-11-30
US9010921B2 (en) 2015-04-21
EP2722187B1 (en) 2015-12-02
CN103770464B (zh) 2017-04-12
US20150191029A1 (en) 2015-07-09
JP2014083706A (ja) 201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464A (zh) 印刷装置
CN103770454B (zh) 印刷装置
CN103802495A (zh) 印刷装置
US10603928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8454253A (zh) 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JP4830361B2 (ja) 顔料分散液精製方法、顔料分散液、インクセット、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タンク。
JP6693674B2 (ja) 水性インクの製造方法
JP200819482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6141733A (ja) 水性イン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20180030299A1 (en) Aqueous ink set, ink cartridge set,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9944820B2 (en) Pretreatment liquid, oil-based ink jet printing ink set, and oil-base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JP5915885B2 (ja) インクセット、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CN107225881B (zh) 记录方法、记录系统及记录装置
JP2017013507A (ja) 印刷装置
JP20092806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376228B2 (ja) 記録方法
JP2017057359A (ja) 水性イン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6079837B2 (ja) 記録方法
JP202405803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印刷メディア
JP20092806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71607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71858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7057360A (ja) 水性イン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