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4599B -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4599B
CN103724599B CN201310744106.8A CN201310744106A CN103724599B CN 103724599 B CN103724599 B CN 103724599B CN 201310744106 A CN201310744106 A CN 201310744106A CN 103724599 B CN103724599 B CN 103724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zer
acid
hour
reaction
butylene succ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4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4599A (zh
Inventor
赵清香
李宁
刘民英
付瑶
付鹏
徐柳
崔喆
李壮
张建平
曹国喜
刘焦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ENERGY CHEMICAL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ENERGY CHEMICAL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ENERGY CHEMICAL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ENERGY CHEMICAL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41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4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4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4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4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4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丁二酸酐、1,4-丁二醇与催化剂加入聚合装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150-170℃下反应1-3小时;(2)然后在压力为300-1500Pa、温度为170-200℃的条件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时间1-5小时;(3)最后将温度升高至200-230℃,压力降为10-100Pa,在此条件下缩聚1-5小时,得到产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产物分子量为8-15万。本发明采用复合催化体系,丁二醇的用量较现有技术少,无需加抗氧剂和扩链剂,产物分子量高,反应温度有所降低。同时,采用丁二酸酐作为反应原料,反应活性高,脱水较少,对设备耐腐蚀的要求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属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丁二酸酐为原料,采用复合催化剂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以其性能好、密度低、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在工业与生活中被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塑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的公害。“目前全球每年废弃塑料制品总量超过6000 万吨, 而中国每年废弃量也超过300多万吨。传统的掩埋和焚烧处理会带来污染,寻找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必须从源头抓起,大力开发可降解材料是当今高分子材料绿色化的有效途径。同时,全球石油资源供给日趋紧张,低碳经济的发展也给生物降解塑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较受关注和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聚酯,其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性能稳定、加工性能好、用途广泛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包装、农业、医药等领域,替代传统非降解性高分子材料。
现有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中,大部分是采用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来合成的。专利CN101328261A中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特点是采用铈盐-乙二醇锑二元催化体系,产物重均分子量可以达到5.6×104-12.5×104。专利CN1O2O192O2A以磺酸性双核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丁二酸和丁二醇的聚合反应,合成了粘均分子量可以达到1.0×105-1.5×105的PBS。专利CNIO1724141A公开了一种经溶液缩聚,利用偶联剂制备出黏均分子量在1000-60000的PBS的方法。专利CN1O3012757A公开了一种通过酯化和真空缩聚的方法制备PBS的方法,其中利用了扩链剂来提高产物分子量。专利CN1O277559OA采用丁二酸、丁二醇及环状二元醇共聚,合成了一种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PBS。专利CN1424339A采用在缩聚阶段分段加入催化剂的方式,制备了分子量在10万以上的PBS,合成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扩链剂。
也有部分专利采用双羟丁二酸丁二醇(CN101077905A),或者丁二酸酯类(CN1O2718949A,CN1O271895OA),或者丁二酸二胺(CN1O2731752A)为原料制备丁二酸丁二醇酯。这种方法避免使用丁二酸作为原料,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但原料来源有限,增加了原料成本。专利CN1O1880377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PBS的新方法,合成出了分子量超过10万的PBS树脂。合成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较小,而且酯化产生的出水量也较少。丁二酸酐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中间体。丁二酸酐的反应活性高于丁二酸,而且产物中产水量少,较丁二酸有一定的优势。在此专利中,用到了苯磺酸、钛酸酯、三氧化二锑以及醋酸盐类催化剂,酯化和缩聚时间较长,温度也比较高,醇酸比较大。在专利CN102604051A中,采用了氯化亚锡和对甲苯磺酸复合催化体系。反应中酯化阶段采用了甲苯作为溶剂,有利于水的带出,但甲苯毒性较高,对溶剂的回收会增加生产成本。在聚合的后期,使用了二酰氯作为扩链剂,产物分子量在7万以上。使用扩链剂增加了合成步骤,在工业生产中增加了设备的投入,产物中也增加了单体的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消耗少,对设备腐蚀少,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合成步骤少,无需加入扩链剂和抗氧剂,产物分子量高,适合工业生产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合成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我们采用丁二酸酐代替丁二酸为反应原料,利用苯磺酸类和锡类复合催化体系,合成了生物降解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该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本发明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丁二酸酐、1,4-丁二醇与催化剂加入聚合装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150-170℃下反应1-3小时;
(2)然后在压力为300-1500Pa,温度为170-200℃的条件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时间1-5小时;
(3)最后将温度升高至200-230℃,压力降为10-100Pa,在此条件下缩聚1-5小时,得到产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步骤(1)所述的催化剂为A+B型复合催化剂,其中A催化剂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4-十二烷基苯磺酸、2,5-二甲苯磺酸、2,4-二甲苯磺酸、4-甲苯磺酸酐中的一种,B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丁基氧化锡、氯化亚锡、草酸亚锡中的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复合型催化剂,其中A催化剂及与B催化剂的加入量分别为丁二酸酐摩尔数的1-5‰和1-3‰。
步骤(1)中所述的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的加入摩尔比为1.05:1~1.2:1。
本发明中,利用丁二酸酐和1,4-丁二醇为原料,以锡类和苯磺酸类复合催化剂,合成了分子量超过10万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时间短,合成步骤少,无需加入扩链剂和抗氧剂,产物性能优良,是一种合适工业化应用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催化剂耐水,催化剂在酯化过程中加入,可以在酯化和聚酯化两个步骤中发挥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用量较少,一般的钛酸酯类催化剂易水解失活,催化剂用量都在1%-3%之间。利用本专利中的复合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较低,一般在1‰-5‰,较一般催化剂用量降低了50%以上。
(2)醇酸比较低。一般PBS的合成过程中,醇酸比的摩尔比一般在1.2-2之间,主要原因是酯化过程得到的齐聚物分子量低,利用丁二醇作为封端剂时消耗量比较大。而利用本专利中的复合催化体系,催化剂在酯化过程中已经参与反应,酯化产物分子量比较高,丁二醇消耗量少,醇酸比在1.05-1.2之间。
(3)聚合温度低。聚酯化反应时,为了将反应中通过酯交换反应脱出的丁二醇快速排出,聚合温度都在230-250℃之间,这样可以使聚合体系粘度降低,同时,提高丁二醇的蒸汽压,有利于丁二醇脱挥。而利用本专利中的复合催化体系,酯化过程中得到的齐聚物分子量较高,丁二醇过量比例小,在聚合过程中,分子量提高迅速,丁二醇的脱出量低,因此,在较低的聚合温度下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子量,在未加入抗氧剂和扩链剂的情况下,聚合温度控制在230℃之下,得到聚合物分子量在10万以上,能效降低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按照摩尔比为1.15:1称取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放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按照丁二酸酐摩尔量的1‰和1.5‰加入氯化亚锡和对甲苯磺酸复合催化剂,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密封,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保护原料及催化剂在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加热至釜中心温度为100℃,开动搅拌,搅拌速率为40r/min,保持温度在100℃左右约半小时,再将中心温度升至165℃,反应2h。整个过程为常压,并一直保持通有惰性气体气流。之后缓慢升温至180℃左右,然后抽真空至500Pa,保持1h。然后提高真空度,将压力降至20Pa左右,同时将温度提高到205℃,反应3h,反应结束。关闭真空系统,加热出料口至产物熔点以上,然后往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打开出料口阀门,水浴冷却出料,拉条并进行切粒。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48×105,熔融指数为7.3g/10min,产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为41.1MPa、35.2 MPa、5.2kJ/m2、0.75GPa、0.70GPa,熔点为116℃。       
实施例2
按照摩尔比为1.05:1称取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放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按照丁二酸酐摩尔量的2‰和5‰加入辛酸亚锡和苯磺酸复合催化剂,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密封,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保护原料及催化剂在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加热至釜中心温度为100℃,开动搅拌,搅拌速率为40r/min,保持温度在100℃左右约半小时,再将中心温度升至170℃,反应2h。整个过程为常压,并一直保持通有惰性气体气流。之后缓慢升温至180℃左右,然后抽真空至1500Pa,保持3h。然后提高真空度,将压力降至50Pa左右,同时将温度提高到230℃,反应1h,反应结束。关闭真空系统,加热出料口至产物熔点以上,然后往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打开出料口阀门,水浴冷却出料,拉条并进行切粒。产物重均分子量为9.75×104,熔融指数为6.8g/10min,产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为40.6MPa、33.6MPa、3.12 kJ/m2、0.73GPa、0.70GPa,熔点为116℃。
实施例3
按照摩尔比为1.2:1称取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放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按照丁二酸酐摩尔量的3‰和1‰加入草酸亚锡和4-甲基苯磺酸酐复合催化剂,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密封,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保护原料及催化剂在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加热至釜中心温度为100℃,开动搅拌,搅拌速率为40r/min,保持温度在100℃左右约半小时,再将中心温度升至150℃,反应3h。整个过程为常压,并一直保持通有惰性气体气流。之后缓慢升温至200℃左右,然后抽真空至700Pa,保持2h。然后提高真空度,将压力降至30Pa左右,同时将温度提高到220℃,反应2h,反应结束。关闭真空系统,加热出料口至产物熔点以上,然后往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打开出料口阀门,水浴冷却出料,拉条并进行切粒。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05×105,熔融指数为7.0g/10min,产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为39.9MPa、34.1MPa、3.53kJ/m2、0.69GPa、0.64GPa,熔点为114℃。
实施例4
按照摩尔比为1.1:1称取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放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按照丁二酸酐摩尔量的2‰和4‰加入二丁基氧化锡和2,5-二甲基苯磺酸复合催化剂,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密封,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保护原料及催化剂在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加热至釜中心温度为100℃,开动搅拌,搅拌速率为40r/min,保持温度在100℃左右约半小时,再将中心温度升至155℃,反应3h。整个过程为常压,并一直保持通有惰性气体气流。之后缓慢升温至170℃左右,然后抽真空至1500Pa,保持5h。然后提高真空度,将压力降至10Pa左右,同时将温度提高到210℃,反应5h,反应结束。关闭真空系统,加热出料口至产物熔点以上,然后往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打开出料口阀门,水浴冷却出料,拉条并进行切粒。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02×105,熔融指数为6.9g/10min,产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为40.1MPa、34.8MPa、3.46 kJ/m2、0.69GPa、0.66GPa,熔点为115℃。
实施例5
按照摩尔比为1.13:1称取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放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按照丁二酸酐摩尔量的3‰和5‰加入氯化亚锡和2,4-二甲基苯磺酸复合催化剂,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密封,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保护原料及催化剂在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加热至釜中心温度为100℃,开动搅拌,搅拌速率为40r/min,保持温度在100℃左右约半小时,再将中心温度升至170℃,反应1h。整个过程为常压,并一直保持通有惰性气体气流。之后缓慢升温至200℃左右,然后抽真空至300Pa,保持1h。然后提高真空度,将压力降至10Pa左右,同时将温度提高到220℃,反应4h,反应结束。关闭真空系统,加热出料口至产物熔点以上,然后往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打开出料口阀门,水浴冷却出料,拉条并进行切粒。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3×105,熔融指数为7.2g/10min,产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为42.0MPa、34.7MPa、5.1 kJ/m2、0.73GPa、0.69GPa,熔点为115℃。
实施例6
按照摩尔比为1.16:1称取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放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按照丁二酸酐摩尔量的2‰和2‰加入二丁基氧化锡和4-十二烷基苯磺酸复合催化剂,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密封,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釜内空气,保护原料及催化剂在加热过程中不被氧化。加热至釜中心温度为100℃,开动搅拌,搅拌速率为40r/min,保持温度在100℃左右约半小时,再将中心温度升至165℃,反应2h。整个过程为常压,并一直保持通有惰性气体气流。之后缓慢升温至195℃左右,然后抽真空至800Pa,保持3h。然后提高真空度,将压力降至30Pa左右,同时将温度提高到200℃,反应5h,反应结束。关闭真空系统,加热出料口至产物熔点以上,然后往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打开出料口阀门,水浴冷却出料,拉条并进行切粒。产物重均分子量为1.22×105,熔融指数为7.1g/10min,产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为42.1MPa、34.4MPa、5.0kJ/m2、0.71GPa、0.67GPa,熔点为115℃。

Claims (2)

1.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丁二酸酐、1,4-丁二醇与催化剂加入聚合装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150-170℃下反应1-3小时;(2)然后在压力为300-1500Pa、温度为170-200℃的条件下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时间1-5小时;(3)最后将温度升高至200-230℃,压力降为10-100Pa,在此条件下缩聚1-5小时,得到产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所述的催化剂为A+B型复合催化剂,其中A催化剂为苯磺酸、对甲苯磺酸、4-十二烷基苯磺酸、2,5-二甲苯磺酸、2,4-二甲苯磺酸、4-甲苯磺酸酐中的一种,B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丁基氧化锡、氯化亚锡、草酸亚锡中的一种;1,4-丁二醇和丁二酸酐的加入摩尔比为1.05:1~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B型复合催化剂,其中A催化剂及与B催化剂的加入量分别为丁二酸酐摩尔数的1-5‰和1-3‰。
CN201310744106.8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3724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4106.8A CN103724599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4106.8A CN103724599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4599A CN103724599A (zh) 2014-04-16
CN103724599B true CN103724599B (zh) 2015-09-09

Family

ID=5044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4106.8A Active CN103724599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4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386B (zh) * 2014-07-17 2016-08-17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脂肪族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3999374A (zh) * 2021-11-09 2022-02-0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809A (zh) * 2007-05-21 2008-03-05 李鹏 一种制备脂肪族聚酯的工艺方法
CN101880377A (zh) * 2010-07-15 2010-11-10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04051A (zh) * 2012-01-17 2012-07-2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809A (zh) * 2007-05-21 2008-03-05 李鹏 一种制备脂肪族聚酯的工艺方法
CN101880377A (zh) * 2010-07-15 2010-11-10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2604051A (zh) * 2012-01-17 2012-07-2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4599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8515B (zh) 一种连续制备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
JP5120944B2 (ja) 生分解性高分子量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Biobased copolyesters: Synthesis, structure,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ethylene 2, 5-furandicarboxylate-co-ethylene 1, 4-cyclohexanedicarboxylate)
CN110407991A (zh) 一种基于2,5-呋喃二甲酸聚酯和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513B (zh) 一种低黄变2,5-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ethylene 2, 5-furandicarboxylate-co-ε-caprolactone) copolyesters
JP5618040B2 (ja) バイオベース原料を用いた高分子量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エー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767554B9 (en) Fast degradable polyester 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5199085A (zh) 一种二聚酸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136A (zh) 一种采用熔融接枝共混法制备高韧性可降解材料的方法
CN103724599B (zh)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CN101628972B (zh) 一种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制备方法
CN102212242A (zh)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322350B (zh) 一种可降解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20699B (zh) 一种热塑性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0858A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共聚酯的合成方法
CN105295035A (zh) 一步聚合半芳香族聚酯酰胺及其合成方法
CN106700040A (zh) 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法开环聚合法制备聚乳酸的方法
CN101200537B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214575A1 (zh) 一种新型呋喃生物基聚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599B (zh) 一种聚乳酸-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268A (zh) 一种微醇解功能型再生聚酰胺6的制备方法
JP436267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
CN105330854A (zh) 聚醚嵌段半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KR20210066511A (ko) 바이오매스 유래 성분을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에스테르 엘라스토머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