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666B - 焊料印刷系统 - Google Patents

焊料印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666B
CN103718666B CN201280036833.2A CN201280036833A CN103718666B CN 103718666 B CN103718666 B CN 103718666B CN 201280036833 A CN201280036833 A CN 201280036833A CN 103718666 B CN103718666 B CN 103718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ubstrate
transporting
transport pass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68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666A (zh
Inventor
加藤光昭
铃木崇记
蛭川立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6Surface mounting
    • H05K13/0465Surface mounting by solde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61Tools for holding the circuit boards during processing; handling transport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4Product tracking, e.g. of substrat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mponent traceability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用性高的多通道化焊料印刷系统。将具备沿着基板搬运方向排列而分别在两条搬运通道(118、120)中的一方印刷焊料的两个印刷机和将配置于这两个印刷机之间而搬运基板的通道在这两条搬运通道之间进行切换的搬运通道切换装置的焊料印刷系统构成为,将判别信息(U、L)对应搬出的各基板,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并对该存储的内容进行显示,其中该判别信息(U、L)判别从该系统搬出的基板(130)是否为由两个印刷机中的任一印刷机进行了印刷的基板。在下游侧作业机的任一作业机中发现了不良情况时,判别信息在研究其不良情况的原因方面是重要的信息,该系统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成为便利性高的系统。

Description

焊料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构成电路的电路基板的表面印刷膏状焊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路制造的领域中,对于将电气元件向电路基板(以下,有时简称为“基板”)安装的元件安装机,实现了高速化,而且,实现了在多个通道上能并行地进行作业的多通道化。伴随着该高速化、多通道化,即使对于进行元件安装的前处理的作业即焊料印刷作业的焊料印刷系统,也研究了多通道化。下述专利文献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在两条通道分别设置焊料印刷装置,实现了多通道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7288号公报(图2)
发明内容
多通道化的焊料印刷系统(以下,有时称为“多通道化焊料印刷系统”)处于开发阶段,仍残留有较多改善的余地。因此,通过向多通道化焊料印刷系统施加某些改良,而能够提高该系统的实用性。本发明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作出,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高的多通道化焊料印刷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焊料印刷系统具备沿着基板搬运方向排列而分别在两条搬运通道中的一方印刷焊料的两个印刷机及将配置于这两个印刷机之间而搬运基板的通道在这两条搬运通道之间进行切换的搬运通道切换装置,该焊料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将判别信息对应搬出的各基板,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其中该判别信息判别从该系统搬出的基板是否为由两个印刷机中的任一印刷机进行了印刷的基板。
发明效果
例如在下游侧作业机的任一作业机中发现了不良情况时,上述判别信息在研究其不良情况的原因方面成为重要的信息。因此,在本发明的焊料印刷系统中,构成为将其有用的信息对应各搬出基板,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由此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成为便利性高的系统。
发明形态
以下,例示了在本申请中被识别为能够进行专利申请的发明(以下,有时称为“可申请发明”)的几个形态,对它们进行说明。各形态与权利要求同样地区分成项,对各项标注编号,根据需要以引用其他项的编号的形式进行记载。这只不过为了易于理解可申请发明,并不是将构成这些发明的结构要素的组合限定为以下各项记载的要素的内容。即,可申请发明应参照附随于各项的记载、实施例的记载等进行解释,只要按照该解释,则在各项形态中进一步附加了其他结构要素而成的形态以及从各项形态删除了某些结构要素而成的形态也能成为可申请发明的一个形态。
另外,在以下各项中,(21)项相当于权利要求1,(28)项相当于权利要求2,(29)项相当于权利要求3,(30)项相当于权利要求4,将(33)项和(34)项组合而成的内容相当于权利要求5。
(1)一种焊料印刷系统,具备:上游侧印刷机及下游侧印刷机,沿着基板搬运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别具备(a)沿着与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而分别沿着基板搬运方向搬运电路基板的第一搬运通道及第二搬运通道、(b)向由上述第一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印刷膏状焊料的焊料印刷装置;及
搬运通道切换装置,配置于上述上游侧印刷机与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之间,用于将由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向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上述第二搬运通道搬入,并且将由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上述第二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向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搬入。
简而言之,构成本项形态的焊料印刷系统的两个印刷机均设置成,两个搬运通道中的一个搬运通道是设有焊料印刷装置的印刷通道,另一个搬运通道是未设置焊料印刷装置而仅使基板通过的通过通道。这种印刷机不仅通过与上述搬运通道切换装置组合而能够容易地构筑出两通道焊料印刷系统,而且能够配置于一通道的电路制造生产线上,成为通用性高的结构。因此,使用两个通用性高的印刷机而构成的本项的焊料印刷系统成为简便的系统。
(2)根据(1)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与上述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与上述第二搬运通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中是相同的。
对于上述焊料印刷装置,操作员进行掩模的更换、调整、清洁、向掩模上追加供给焊料等附带性的作业。根据本项的系统,在与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以下,称为“搬运宽度方向”)上的该系统的同侧配置两个印刷机各自的焊料印刷装置,因此能够缩短从事电路制造的操作员的动作路线。另外,该系统在与元件安装机一起配置于电路制造生产线时,在搬运宽度方向上,在与配备于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等元件供给装置存在的一侧相同的一侧优选配置两个印刷机的焊料印刷装置。
(3)根据(1)项或(2)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均在自身的正面侧的部分具备上述第一搬运通道,且在背面侧的部分具备上述第二搬运通道。
印刷机通常在正面侧设有操作面板。本项的焊料印刷系统能够极其缩短上述的操作员的动作路线。在多条电路制造生产线中,有时无法在背面侧设置操作员站立的空间,在配置于这种电路制造生产线时,本项的系统比较便利。
(4)根据(1)项至(3)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均构成为具备用于控制自身的控制装置,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一方的上述控制装置也控制上述搬运通道切换装置。
上述搬运通道切换装置以使上游侧印刷机与下游侧印刷机连动的方式工作。根据本项的系统,在搬运通道切换装置自身未设置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能够容易地使上游侧印刷机和下游侧印刷机的一方与搬运通道切换装置连动。
(5)根据(1)项至(4)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在将上述搬运通道切换装置设为印刷机间通道切换装置时,
该焊料印刷系统具备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作为与上述印刷机间通道切换装置不同的搬运通道切换装置,其中该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配置于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上游侧,用于将电路基板选择性地向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和上述第二搬运通道中的一方搬入。
根据本项形态的系统,即使在从一个部位供给基板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两个通道容易地进行焊料印刷。
(6)根据(5)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构成为具备用于控制自身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也控制上述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
根据本项形态的系统,在上述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自身未设置控制装置,而能够容易地使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与上游侧印刷机连动。
(7)根据(1)项至(6)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在将上述搬运通道切换装置设为印刷机间通道切换装置时,
该焊料印刷系统具备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作为与上述印刷机间通道切换装置不同的搬运通道切换装置,该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配置于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下游侧,以便于即使是由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和上述第二搬运通道中的任一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也能将该电路基板搬出到与上述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任意的一个以上的搬出位置。
根据本项形态的系统,能够将由上述两条搬运通道分别搬运的基板搬出到在搬运宽度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在电路制造生产线的该系统的下游侧配置的装置、设备的结构的自由度。反而言之,能够将各种结构的装置、设备容易地配置于本系统的下游侧。
(8)根据(7)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下游侧印刷机构成为具备用于控制自身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也控制上述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
根据本项形态的系统,在上述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自身未设置控制装置,能够容易地使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与下游侧印刷机连动。
(9)根据(1)项至(8)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搬运通道切换装置构成为具有能够沿着与上述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可动搬运通道,通过载置有电路基板的状态下的该可动搬运通道向与上述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能实现自身的功能。
本项形态的系统的搬运通道切换装置中包括后述的梭式输送装置那样的装置。根据这种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通道切换。
(11)根据(1)项至(9)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该焊料印刷系统构成为能够执行第一印刷作业及第二印刷作业这两方,其中第一印刷作业为,(A)由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第一搬运通道搬运电路基板且对该电路基板进行基于上述焊料印刷装置的焊料印刷,由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第二搬运通道搬运该电路基板;第二印刷作业为,(B)由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第二搬运通道搬运电路基板,由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第一搬运通道搬运该电路基板且对该电路基板进行基于上述焊料印刷装置的焊料印刷,
能够以并行地进行上述第一印刷作业和上述第二印刷作业的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和仅进行上述第一印刷作业和上述第二印刷作业中的一方的一通道印刷模式这两方来进行基于该焊料印刷系统的印刷作业。
根据本项形态的系统,能够实现各种电路制造形态,成为富有通用性的系统。例如,在该系统的下游侧配置的元件安装机具有两条搬运通道,在这两条搬运通道对相互不同的基板种类(表示型号、产品编号、型式等)的基板安装电气元件(以下,有时简称为“元件”)时,优选进行上述第一印刷作业的基板的基板种类与进行上述第二印刷作业的基板的基板种类互不相同的上述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而且,例如,在元件安装机的制造速度(每单位时间完成元件安装的基板的数量)大时,优选进行上述第一印刷作业的基板的基板种类与进行上述第二印刷作业的基板的基板种类相同的上述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另一方面,在元件安装机的制造速度小时,优选上述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如此,本项形态的系统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形态下的电路制造。
(12)根据(11)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在基于上述一通道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仅容许自身的上述第二搬运通道的工作的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
第二搬运通道是所谓通过通道,未配置焊料印刷装置。在仅使第二搬运通道工作而以一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印刷作业时,该印刷机的焊料印刷装置不工作,因此能够对该焊料印刷装置进行调整、维护等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当搬运通道切换装置工作而对焊料印刷装置进行了不慎的作业时,也可能会妨碍搬运通道切换装置的顺畅的工作。在本项形态的系统中,通过在两个印刷机的至少一方设置上述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能够将这种事态防患于未然。而且,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本项形态的系统能够简便地开始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此外,例如,若即使操作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也不进行第一搬运通道和设于第一搬运通道上的焊料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方所关联的电力的供给,则能够尽量减小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中的待机电力。顺便提及,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优选分别设于上游侧印刷机和下游侧印刷机这两者。
另外,以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为首的后述的各种开关并未限定为具有机械性接点的开关。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对触摸面板的画面的一部分进行触摸而使该部分作为开关发挥功能的结构。而且,开关可以不必限定为仅具有一个操作按钮(也可以称为“操作键”)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多个操作按钮组合而构成的结构。简而言之,可以是通过对两个以上的操作按钮进行操作而发挥功能的结构。
(13)根据(12)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构成为对上述第二搬运通道的工作的容许和禁止进行切换。
本项记载的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能够考虑是作为所谓跳动式开关发挥功能的开关。通过采用这种开关,本项的形态的系统能够通过简单的开关操作来使工作的第二搬运通道停止。
(14)根据(11)项至(13)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将在基于上述一通道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仅容许自身的上述第二搬运通道的工作这一情况向操作员报知的报知器。
如上述那样,由于在第二搬运通道未配置焊料印刷装置,因此操作员难以识别仅该通道工作这一情况。因此,也可能会引起如下事态:操作员对焊料印刷装置等进行了上述的不谨慎的作业,而妨碍第二搬运通道、搬运通道切换装置的工作。本项形态的系统通过报知器将仅第二搬运通道工作的事实向操作员报知,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中发生上述事态。另外,报知器只要是通过声音、光进行警告即可。例如,可以采用报警灯Patlite(注册商标)、蜂鸣器等。也可以采用能够对表示仅第二搬运通道工作的事实的文字、图形、记号等进行显示的显示器作为报知器。
(15)根据(14)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均构成为具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具有显示画面,通过在该操作面板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容许仅上述自身的第二搬运通道的工作这一情况,使该操作面板作为上述报知器发挥功能。
并不局限于印刷机,大多数的对基板作业机(以下,有时简称为“作业机”)通常具有作为自身的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终端发挥功能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在多数情况下具有通用的显示器。在本项形态中,包括通过在该显示器对表示仅第二搬运通道工作的事实的文字、图形、记号等进行显示而使该显示器作为上述报知器发挥功能的形态。由于无需设置专用的报知器,因此本项形态的系统成为比较廉价的系统。
(16)根据(11)项至(15)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在基于上述一通道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容许仅自身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的工作的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
本项记载的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能够考虑是第一搬运通道具有与第二搬运通道具有的上述的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的功能同等的功能那样的开关。与设置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的情况同样地,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本项形态的系统能够简便地开始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而且,例如,若即使操作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也不进行第二搬运通道所关联的电力的供给,则能够尽量减小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中的待机电力。顺便提及,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也与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同样地优选分别设于上游侧印刷机和下游侧印刷机这两者。
在将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和上述的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这两方同时设于一个印刷机时,可以通过相同的操作按钮进行这些开关的一部分的操作。即。两个开关的一部分可以被共用。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的开关:具有选择第一搬运通道和第二搬运通道中的至少一方的操作按钮,在通过该操作按钮选择了第一搬运通道和第二搬运通道中的一方的状态下,通过另一操作按钮,容许该选择的第一搬运通道和第二搬运通道中的一方的工作。
(17)根据(16)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构成为对上述第一搬运通道的工作的容许和禁止进行切换。
本项记载的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能够考虑是作为所谓跳动式开关发挥功能的开关。通过采用这种开关,本项的形态的系统能够通过简单的开关操作来使工作的第一搬运通道停止。
(18)根据(11)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用于在基于上述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一次容许自身的上述第一搬运通道和上述第二搬运通道这两方的工作的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
通过具有上述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本项形态的系统能够使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下的印刷作业简单地开始。顺便提及,与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同样地,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优选设于上游侧印刷机和下游侧印刷机这两者。
在将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和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中的至少一方及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同时设于一个印刷机时,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操作按钮进行这些开关的一部分的操作。即。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和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与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的一部分可以被共用。例如,可以设为如下结构的开关:具有选择第一搬运通道和第二搬运通道中的至少一方的操作按钮,在通过该操作按钮选择了第一搬运通道和第二搬运通道这两方的状态下,通过另一操作按钮,容许这些选择的第一搬运通道和第二搬运通道这两方的工作。
(21)根据(1)项至(18)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该焊料印刷系统具备信息存储装置,
该信息存储装置将包含实施装置判别信息的实施印刷信息对应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各电路基板来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其中该实施装置判别信息是用于判别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电路基板是由上述上游侧印刷机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中哪一个印刷机的上述焊料印刷装置印刷了焊料的电路基板的信息。
焊料印刷系统配置于电路制造生产线内,在该系统的下游侧配置有对基板进行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以下,有时简称为“作业机”)。何种印刷作业对基板进行了印刷这样的信息即实施印刷信息对于该电路制造生产线而言成为有用的信息。然而,搬出的基板(以下,有时称为“搬出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只要不向基板标注某种记号等,若不进行某种管理则无法掌握,本项形态的系统采用将该有用的信息对应搬出的各基板,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这样的管理手法,对于搬出的基板(以下,有时称为“搬出基板”)的管理而成为便利性高的系统。
在实施印刷信息之中,表示通过构成该系统的两个印刷机中的任一印刷机对基板进行了印刷这一情况的上述实施装置判别信息极其有用。例如,在对一个基板种类的基板以上述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进行印刷作业时,对于从该系统搬出的基板,在下游侧作业机的任一作业机中发现了不良情况时,掌握对该基板的印刷是由两个印刷机中的哪一个印刷机进行的这一情况在研究该不良情况的原因方面成为重要的信息。因此,上述信息存储装置的功能在对一个基板种类的基板的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能够充分地发挥。
本项的系统可以构成为,为了使存储于信息存储装置的实施印刷信息由其他装置、设备等利用,而向这些其他装置、设备等发送,而且,也可以不发送而在该系统中进行显示等专门提供给该系统内的处理。若不进行发送,则能实现该系统的简化,进而能实现电路制造系统的简化、低成本化。
(22)根据(21)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该焊料印刷系统配置于电路制造生产线内,
上述信息存储装置构成为至少在电路基板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到配置于该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的特定的作业机对该电路基板进行的作业结束为止的期间,存储有关该电路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
本项记载的“特定的作业机”可以设为检查本焊料印刷系统的印刷作业的结果的印刷结果检查机、对通过本焊料印刷系统印刷了焊料的基板进行元件的安装的元件安装机等作业机。而且,可以设为如下装置:在本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向这些作业机搬运基板,或者使基板待机至向这些作业机搬入为止。优选为能够发现关于该基板的不良情况、尤其是关于印刷作业的不良情况的作业机,若从该观点出发,则优选为印刷结果检查机。在对某基板至少进行该作业机的作业之前,预先存储该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由此能充分发挥信息存储装置的功能。
(23)根据(21)项或(22)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信息存储装置构成为至少存储有关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最后搬出的电路基板起追溯了设定张数的电路基板为止的各个电路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
本项记载的“设定张数”只要从能充分地有效利用实施印刷信息这样的观点出发进行设定即可,通过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进行设定,在本项形态的焊料印刷系统中,能充分发挥信息存储装置的功能。
(24)根据(23)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该焊料印刷系统配置于电路制造生产线内,
上述设定张数设定为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某电路基板起到配置于该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的特定的作业机对该电路基板进行的作业结束为止,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电路基板的数量。
本项形态是与先前说明的设定张数的一例有关的形态。从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基板被依次搬运,在到达了上述特定的作业机之后,完成该作业机进行的作业。因此,到该作业机对从该系统搬出的某基板进行的作业结束为止,若将在该基板之后搬出的基板的数量设定为上述设定张数,则信息存储装置存储到上述特定的作业机进行的作业结束为止的有关全部搬出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通过将设定张数如此设定,本项形态的焊料印刷系统成为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存储装置的功能的系统。
(25)根据(23)项或(24)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信息存储装置构成为能够变更上述设定张数。
例如,根据配置该系统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结构,例如与特定的作业机和该系统之间的基板搬运相关的结构,能够变更上述设定张数,由此本项形态的系统成为能够广泛地应对各种结构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系统。
(26)根据(21)项至(25)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信息存储装置构成为每当搬出来自该焊料印刷系统的电路基板时,就更新自身的存储内容。
基板一个接一个地从该系统向下游侧搬出。因此,每当搬出时,就对信息存储装置的存储内容进行更新,由此,依次存储有关搬出的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在本项形态的焊料印刷系统中,能够充分地进行搬出基板的管理。
(27)根据(21)项至(26)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信息存储装置设于上述下游侧印刷机。
在配置有两个印刷机的焊料印刷系统中,在下游侧印刷机进行的作业开始的时刻或结束的时刻,确定实施印刷信息。因此,在本项形态的系统中,通过简便的结构,即无需进行装置、设备间的通信等,而能够对搬出基板进行充分的管理。例如,通过使下游侧印刷机的控制装置作为上述信息存储装置发挥功能,无需另行设置信息存储装置,能够在比较廉价的电路制造生产线中进行充分的搬出基板的管理。
(28)根据(21)项至(27)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该焊料印刷系统具备信息显示装置,该信息显示装置将上述信息存储装置存储的实施印刷信息对应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各电路基板来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显示。
通过对上述实施印刷信息不仅进行存储而且进行显示,能进行更充分的搬出基板的管理。因此,本项形态的系统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成为便利性更高的系统。而且,通过在该系统中进行显示,无需将实施印刷信息向该系统的外部发送,能够在比较廉价的电路制造生产线中进行充分的搬出基板的管理。
(29)根据(28)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该焊料印刷系统配置于电气电路制造生产线内,
上述信息显示装置构成为,具有显示画面,该显示画面设定有与(A)使从该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电路基板在到达配置于该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的特定作业机之前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和(B)该特定的作业机的作业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相对应的一个以上显示区域,在这一个以上显示区域分别显示有关处于与各显示区域对应的位置上的电路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
根据本项的形态的系统,实施印刷信息和与构成电路制造系统的设备、装置等的配置一致的图像一起显示,该信息的视觉辨认性提高。换言之,吸引操作员的感觉而能够使该信息由操作员识别。另外,在本项形态中,优选以具有设定了与上述待机位置和上述作业位置这两方建立对应的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画面的方式构成信息显示装置。
(30)根据(29)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一个以上显示区域至少与上述待机位置相对应,
上述信息显示装置构成为,能够根据该待机位置的数量来变更上述一个以上显示区域的数量。
例如,根据配置该系统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结构,例如与特定作业机和该系统之间的基板搬运相关的结构,能够变更上述显示区域的数量,由此,本项形态的系统成为能够广泛地应对各种结构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系统。
(31)根据(28)项至(30)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信息显示装置构成为每当搬出来自该焊料印刷系统的电路基板时,就对显示内容进行更新。
如前面说明那样,基板一个接一个地从该系统向下游侧搬出。因此,每当搬出时,就对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进行更新,由此能够使有关依次搬出的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由操作员识别。在本项形态的焊料印刷系统中,能够充分地进行吸引了操作员的视觉的搬出基板的管理。
(32)根据(21)项至(31)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信息显示装置设于上述下游侧印刷机。
通常,印刷机具有操作面板,能够使该操作面板作为信息显示装置发挥功能。在本项形态的系统中,通过简便的结构,即无需另行设置信息显示装置,能够在比较廉价的电路制造生产线中对搬出基板进行充分的管理。
(33)根据(21)项至(32)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上述印刷装置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上述印刷装置均构成为使刮板向双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
上述实施印刷信息包含印刷方向判别信息,该印刷方向判别信息用于判别是否为使上述刮板向哪一方向移动而进行了印刷的电路基板。
本项的形态是施加了与实施印刷信息有关的限定的形态。印刷方向判别信息是为了研究印刷不良的原因而有用的信息,通过存储有关搬出的基板的这种信息,本项形态的系统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成为便利性更高的系统。
(34)根据(21)项至(33)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上述上游侧印刷机的上述印刷装置和上述下游侧印刷机的上述印刷装置均构成为在将掩模按压于电路基板的状态下使刮板移动而进行印刷,并且具有用于在印刷前任意地或基于设定的清洁条件地对该掩模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
上述实施印刷信息包含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该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用于判别是否为在通过上述清洁机构对上述掩模进行了清洁之后首先进行了印刷的电路基板。
本项的形态是施加了与实施印刷信息有关的限定的形态。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是为了研究印刷不良的原因而有用的信息,通过存储有关搬出的基板的这种信息,本项的形态的系统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成为便利性更高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可申请发明的实施例即焊料印刷系统而构成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对于图1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一部分的内部的结构而以在其内部搬运电路基板的搬运通道为中心表示的概念图。
图3是在焊料印刷系统以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或一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印刷作业的状态下表示通过电路制造生产线的基板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在构成焊料印刷系统的两个印刷机各自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的通道/基板种类选择画面及在上游侧印刷机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的作业状态显示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在构成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印刷机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的作业状态显示画面的图。
图6是表示构成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印刷机具有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在图6的控制装置具有的数据存储部所设定的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可申请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的焊料印刷系统。另外,可申请发明除了下述实施例之外,以上述〔发明形态〕项记载的方式为基础,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够以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良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实施例
《电路制造生产线的结构》
i)整体结构
实施例的焊料印刷系统例如配置于图1中示出一部分的电路制造生产线内。该电路制造生产线从基板搬运方向Dx(图中的从左上朝向右下的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排列有基板供给装置10、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上游侧印刷机14a、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下游侧印刷机14b、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缓冲输送装置16、印刷结果检查机18、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d、元件安装机20。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元件安装机20的下游排列有安装结果检查机、回流炉等,由这些装置、设备构成电路制造生产线。顺便提及,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与基板搬运方向Dx交叉的方向即生产线的宽度方向(搬运的宽度方向)称为搬运宽度方向Dy。而且,有时将基板搬运方向Dx上的上游侧简称为“上游侧”,将基板搬运方向Dx上的下游侧简称为“下游侧”,有时将搬运宽度方向Dy上的电路制造生产线的近前侧(图中的左下侧)称为各装置、设备的“正面侧”,将里侧(图中的右上侧)称为“背面侧”。
以下,也参照表示上述电路制造生产线的一部分的内部结构的图2,分别详细说明上述装置、设备。顺便提及,图2是以搬运电路基板(以下,有时简称为“基板”)的搬运通道为中心表示的概念图。
ii)基板供给装置
基板供给装置10是用于将层叠的基板S依次逐张地供给的装置。在该基板供给装置10的上游侧的部分设有用于使基板S层叠的载置工作台(省略图示),在该载置工作台的下游侧设有输送设备30。层叠于载置工作台上的基板S通过载置机构(省略图示)从最上方的基板开始按顺序向输送设备30移动,移动后的基板S由输送设备30向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搬出。载置工作台、输送设备30、载置机构在该基板供给装置10的正面侧的部分和背面侧的部分各设有一个,基板供给装置10能够在正面侧、背面侧这两个部位供给基板S。
以上述输送设备30为首,在电路制造生产线上,各种输送设备配置于上述装置、设备。这些输送设备均是包括一对支撑板、分别支撑于这一对支撑板上的一对输送带及使这一对输送带相互同步地回转的带回转机构而构成的通常的输送设备。而且,除了配置于后面说明的元件安装机20上的输送设备之外,均设为一对支撑板中的位于正面侧的支撑板能够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进行移动,且设为能够根据搬运的基板S的搬运宽度方向Dy上的尺寸(以下,有时称为“基板宽度”)来调整一对支撑板的间隔(以下,有时称为“输送设备宽度”)。而且,除了这些输送设备中的一部分之外,输送设备的基板搬运方向Dx上的长度(以下,有时称为“输送设备长度”)比通过该电路制造生产线能够制造的最大的基板S的基板搬运方向Dx上的尺寸(以下,有时称为“基板长度”)长。以下,除特别情况外省略关于配置于其他装置、设备上的输送设备的说明。
iii)第一梭式输送装置
配置于基板供给装置10与上游侧印刷机14a之间的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是用于将从基板供给装置10供给的基板S向上游侧印刷机14a交接的装置。基板供给装置10如上述那样将层叠于正面侧的载置工作台上的基板S供给到正面侧的供给部位,将层叠于背面侧的载置工作台上的基板S供给到背面侧的供给部位。另一方面,在后面详细说明,上游侧印刷机14a具有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排列的两条搬运通道,具有将分别供给到两个部位的基板S向这两条搬运通道中的任一搬运通道分配的功能。
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具有能够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进行移动的可动基体即梭式基体32,在该梭式基体32上支撑有输送设备34。通过梭式基体32的移动,进行该输送设备34与对应于两个供给部位而设置的基板供给装置10的两个输送设备30中的任一输送设备的在搬运宽度方向Dy上的对位,然后,该输送设备34从该进行了对位的一方的输送设备30接收基板S。接着,通过梭式基体32的移动,进行配置于上游侧印刷机14a上的两条搬运通道的一方的输送设备与接收基板S的输送设备34的对位,基板S向这两条搬运通道的一方的输送设备交送。另外,两个输送设备间的基板S的交接通过这两个输送设备以相同速度同步地工作来进行。顺便提及,配置于电路制造生产线的各装置、设备上的任一输送设备间的基板S的交接也同样地进行,因此在以下的各装置、设备的说明中,省略基板S的交接中的输送设备的工作的说明。
在本电路制造生产线中,除了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4a之外,还配置有三个梭式输送装置,详细而言是第二、第三、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b、12c、12d。任一梭式输送装置12a~12d都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第二、第三、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b、12c、12d的结构、动作的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区别第一~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a~12d时,有时称为梭式输送装置12。
iv)印刷机
在本电路制造系统中,配置有具有大致相同结构的两个焊料印刷机,详细而言是上游侧印刷机14a、下游侧印刷机14b(以下在不区别它们进行处理时,有时称为“印刷机14”)。印刷机14具有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排列配置而分别将基板S沿着基板搬运方向Dx进行搬运的两条搬运通道,详细而言是正面侧搬运通道(第一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第二搬运通道)38。正面侧搬运通道36由在从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搬入基板S时工作的搬入输送设备40、在向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搬出基板S时工作的搬出输送设备42、配置于这些搬入输送设备40、搬出输送设备42之间的中间输送设备44构成。焊料印刷装置46配置于正面侧搬运通道36上。详细而言,中间输送设备44装入于焊料印刷装置46。从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经由搬入输送设备40搬入至中间输送设备44的基板S通过该中间输送设备40而停止于规定的印刷作业位置,在该印刷作业位置,通过焊料印刷装置46来印刷焊料。印刷有焊料的基板S经由搬出输送设备42向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搬出。即,正面侧搬运通道36是进行焊料印刷的搬运通道。另一方面,背面侧搬运通道38由一个输送设备48构成,是用于仅使该上游侧印刷机14a通过的搬运通道。
焊料印刷装置46是所谓丝网印刷装置,是用于通过使膏状焊料以任意的图案附着于基板S的表面而形成多个焊垫(也可以称为“焊盘”)的装置。焊料印刷装置46具有根据焊垫的图案而形成有多个开口的掩模,将位于上述印刷作业位置的基板S按压于该掩模的下表面。在掩模的上表面,供给膏状焊料,在将基板S按压于掩模的下表面的状态下使刮板沿着掩模上表面移动,由此通过掩模的开口向基板S的表面印刷焊料。本焊料印刷装置46是众所周知的装置,因此省略结构的图示、详细说明。
v)第二梭式输送装置
配置于上游侧印刷机14a与下游侧印刷机14b之间的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是用于将基板S从上游侧印刷机14a向下游侧印刷机14b交接的装置。更详细而言,具有如下功能:将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通道36进行了焊料印刷的基板S向下游侧印刷机14b的背面侧通道38交接,并且将通过了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通道38的基板S为了下游侧印刷机14b的焊料印刷而向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通道36交接。
vi)第三梭式输送装置
配置于下游侧印刷机14b与缓冲输送装置16之间的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是将基板S从下游侧印刷机14b向缓冲输送装置16交接的装置。后面说明的缓冲输送装置16仅具有一条搬运通道,具有将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两条搬运通道搬出的基板S集中于一条搬运通道的功能。
vii)焊料印刷系统
在本电路制造生产线中,由上述两个印刷机14和上述三个梭式输送装置12构筑了焊料印刷系统。在该系统中,两个印刷机14均在自身的正面侧的部分具有设置了焊料印刷装置46的搬运通道即印刷通道,而在背面侧的部分具有不进行焊料印刷而仅使基板S通过的搬运通道即通过通道。即,两个印刷机14在搬运宽度方向Dy上,使印刷通道与通过通道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另外,本电路制造生产线的各装置、设备的操作面板均设置于正面侧,操作员在该生产线的正面侧从事作业。因此,任一印刷机14均在正面侧的部分设有印刷通道,因此容易监控焊料印刷装置46的印刷作业,而且,容易进行与基板种类的变更相伴的换产调整、掩模的更换、清洁等附带作业。
在该焊料印刷系统中,三个梭式输送装置12具有对在印刷机14中搬运基板S的搬运通道进行变更,或者对接收所搬出的基板S的搬运通道进行变更的功能。即,三个梭式输送装置12均作为对印刷机14的搬运通道进行切换的搬运通道切换装置发挥功能。具体而言,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作为将基板S选择性地向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和背面侧搬运通道38中的一方搬入的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作为将由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运的基板S向下游侧印刷机14b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入,并将由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的基板S向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入的印刷机间通道切换装置,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作为即使是由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和背面侧搬运通道38中的任一搬运通道搬运的基板S也能够将该基板S搬出到搬运宽度方向Dy上的任意的一个以上的搬出位置的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分别发挥功能。
另外,能够认为三个梭式输送装置12均具有由输送设备34规定的比较短的搬运通道。另一方面,该输送设备34通过梭式基体32的搬运宽度方向Dy的移动而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移动。因此,能够认为三个梭式输送装置12各自的搬运通道是能够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进行移动的可动搬运通道。并且,三个梭式输送装置12分别构成为通过载置有基板S的状态下的该可动搬运通道的移动来实现上述自身的功能,即对印刷机14的搬运通道进行切换这样的功能。
viii)缓冲输送装置
缓冲输送装置16是用于将从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即上述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基板S向印刷结果检查机18交接的输送装置。缓冲输送装置16配置有单一的输送设备50,仅具有一条搬运通道。顺便提及,输送设备50设为能够载置两张基板S的长度。
缓冲输送装置16如后面说明那样,在该电路制造生产线并行地制造基板宽度互不相同的两个基板种类的基板时,仅成为用于使基板S不停止地通过的输送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印刷检查结果检查机18对一个基板S的检查结束之后,与该基板S的搬出同步地使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及该缓冲输送装置16工作,由此,载置于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上的基板S被一次搬入至印刷结果检查机18。另一方面,在并行地制造基板宽度S相同的两个基板种类的基板时,或利用一条通道或两条通道制造单一的基板种类的基板S时,如图2所示,两张基板S在输送设备50上待机。在这种情况下,在印刷结果检查机18对一个基板S的检查结束之后,为了与该基板S的搬出同步地从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搬入一个基板及向印刷结果检查机18搬出一个基板S,输送设备50以与基板S的一张的量相当的间距进行工作。
ix)印刷结果检查机
印刷检查检查机18是用于检查印刷机14进行的印刷作业的结果的作业机。在印刷结果检查机18设有一条搬运通道,该搬运通道与印刷机14同样地由搬入输送设备52、搬出输送设备54、中间输送设备56构成。印刷结果检查装置58将该中间输送设备56装入而配置。从缓冲输送装置16经由搬入输送设备52搬入至中间输送设备56的基板S通过该中间输送设备56而停止于规定的检查作业位置,在该检查作业位置,由印刷结果检查装置58进行检查。进行了检查的基板S经由搬出输送设备54向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d搬出。
印刷结果检查装置58构成为包括:摄像头,具有用于对基板S的表面进行拍摄的相机;XY机器人型移动装置,使该摄像头沿着基板S移动;处理装置,进行基于由相机进行的拍摄而得到的摄像数据的检查处理。该处理装置通过对摄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而取得形成于基板S上的焊垫的位置、面积、厚度等,并基于该取得的位置、面积、厚度等判断是否形成了适当的焊垫,即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焊料印刷。本印刷结果检查装置58是众所周知的装置,因此省略结构的图示、详细说明。
x)第四梭式输送装置
配置于印刷结果检查机18与元件安装机20之间的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d是将检查结束的基板S从印刷结果检查机18向元件安装机20交接的装置。如后面说明那样,元件安装机20具有两条搬运通道,具有将基板S向这两条搬运通道的一方分配的功能。
xi)元件安装机
元件安装机20是用于向印刷有焊料的基板S安装构成电路的电气元件(以下,有时简称为“元件”)的作业机,也称为元件装配机。本元件安装机20由一个基体60和在该基体60之上沿着基板搬运方向Dx排列的四个元件安装模块62构成。四个元件安装模块62分别构成为包括:具有两个输送设备64的输送设备单元;分别作为元件供给装置发挥功能的元件供料器66;及将从元件供料器66供给的元件向基板S安装的元件安装装置68。
各元件安装模块62具有的输送设备单元将两个输送设备64紧密地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排列,背面侧的输送设备64的输送设备宽度的调整使正面侧的输送设备64沿着搬运宽度方向Dy移动。由各元件安装模块62的正面侧的输送设备64构成正面侧搬运通道,由背面侧的输送设备64构成背面侧搬运通道。即,元件安装机20具有两条搬运通道。构成各搬运通道的四个输送设备64构成为在基板搬运方向Dx上相邻的输送设备同步工作,由此相互协作地搬运一个基板S。搬运的基板S停止在对于各元件安装模块62所设定的安装作业位置,在该位置,由各元件安装模块62的元件安装装置68进行元件安装作业。将一个基板S由各搬运通道搬运,且依次进行四个元件安装模块62中的元件安装作业,从而完成对于一个基板S的元件安装作业。
元件安装装置68包括:具有作为元件保持设备的吸嘴的安装头;及使该安装头在元件供料器66与基板之间移动的XY机器人型移动装置。使安装头移动到元件供料器66的上方的位置,在该位置,使吸嘴下降,该吸嘴对从该元件供料器66供给的元件进行吸附保持。在吸嘴保持元件的状态下使安装头移动至基板S的上方的位置,在该位置,使吸嘴下降,将其所保持的元件载置于基板S上。反复进行该安装动作而进行元件安装作业。本元件安装装置68是众所周知的装置,因此省略结构的图示、详细说明。
xii)控制系统
在本电路制造生产线中,如图2示意性所示,基板供给装置10、上游侧印刷机14a、下游侧印刷机14b、印刷结果检查机18、元件安装机20这四个元件安装模块62各自分别具有掌握自身的控制的控制装置80、82a、82b、84、86。这些控制装置80~86以计算机为主体而构成。另一方面,第一~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a~12d、缓冲输送装置16自身不具有控制装置,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由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控制装置82a控制,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由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控制装置82b控制,缓冲输送装置16、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2d由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控制装置84控制。顺便提及,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控制装置82a及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控制装置82b在不需要对它们加以区别时,有时称为控制装置82。
控制装置80~86对自身所控制的设备、装置、模块进行的作业、详细而言对焊料印刷装置46、印刷结果检查装置58、元件安装装置68的作业进行控制。控制装置80~86存储有自身控制的装置进行作业的基板种类(型号、产品编号、品名等)所对应的这些装置的动作数据(成为工作程序的基础的数据,有时也称为“方法(recipe)”),各装置的控制基于该动作数据进行。该动作数据也包括与基板宽度相关的数据,各输送设备的输送设备宽度基于该数据进行调整。
与相互连续的两个输送设备间的基板S的交接相关的控制除了先前说明的缓冲输送装置16所关联的控制之外,还以在这两个输送设备中的上游侧的输送设备上载置有基板S且下游侧的输送设备为空(未载置基板S)这一情况为条件,通过使这两个输送设备的动作同步来进行。在各输送设备上是否载置有基板S由设于各输送设备的传感器检测。控制装置80~86分别对于自身所控制的设备、装置、模块具有的两个输送设备间的基板S的交接,自身单独进行,但对于自身所控制的设备、装置、模块具有的输送设备与自身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设备、装置、模块具有的输送设备之间的基板S的交接,与对自身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设备、装置、模块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0~86协作地进行。在这两个控制装置的协作中,在这两个控制装置间进行通信。关于上述焊料印刷系统,具体而言,对于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的输送设备34与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输送设备40或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输送设备48之间的交接及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输送设备42或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输送设备48与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的输送设备34之间的交接,控制装置82a单独控制,而且,对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输送设备42或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输送设备48与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的输送设备34之间的交接,控制装置82b单独控制,但对于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的输送设备34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输送设备40或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输送设备48之间的交接,控制装置82a与控制装置82b相互通信且协作地进行控制。
《焊料印刷系统的工作模式》
在本电路制造生产线中,可以对相互不同的两个基板种类的基板S并行地进行制造作业(两基板种类并行制造作业),而且,也可以仅对一个基板种类的基板S进行制造作业(一基板种类制造作业)。与这两种制造作业相关联,上述焊料印刷系统能够以不同的两个工作模式、详细而言是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一通道印刷模式这两个模式进行印刷作业。以下,说明这两个工作模式中的各工作模式和焊料印刷系统中的各工作模式下的印刷作业的开始、停止的方法。
i)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
图3(a)示出焊料印刷系统在以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进行印刷作业的状态下通过电路制造生产线的基板的情况。在将(A)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运基板S且对该基板S进行基于上游侧印刷机14a的焊料印刷装置46的焊料印刷,并通过下游侧印刷机14b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该基板S的作业称为“第一印刷作业”,将(B)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基板S,通过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运该基板S且对该基板S进行基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焊料印刷装置46的焊料印刷的作业称为“第二印刷作业”时,由图3可知,在以两生产线并行印刷模式执行的印刷作业中,第一印刷作业与第二印刷作业这两者并行地进行。顺便提及,在焊料印刷系统中,基板S通过图的粗实线所示的路径而进行第一印刷作业,并通过粗虚线所示的路径进行第二印刷作业。这两通道印刷模式既可以在上述两基板种类并行制造作业中采用,也可以在上述一基板种类制造作业中采用。
另外,在图3(a)中,在基板供给装置10的正面侧的载置工作台上层叠的基板S为了向第一印刷作业提供,而向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供给,并且在背面侧的载置工作台上层叠的基板S为了向第二印刷作业提供,而向背面侧搬运通道38供给,在一基板种类制造作业时,可以仅在基板供给装置10的两个载置工作台的任一载置工作台上层叠基板S,并将该基板S向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和背面侧搬运通道38交替供给。而且,在图3(a)中,进行了第一印刷作业的基板S在元件安装机20的背面侧搬运通道中进行元件安装作业,进行了第二印刷作业的基板S在正面侧搬运通道中进行元件安装作业,但是在一基板种类制造作业时,无论基板S是否进行了第一印刷作业和第二印刷作业中的任一印刷作业,都可以通过元件安装机20的正面侧搬运通道和背面侧搬运通道中的任一搬运通道来进行元件安装作业。
ii)一通道印刷模式
图3(b)、(c)示出焊料印刷系统在以一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印刷作业的状态下通过电路制造生产线的基板的情况。顺便提及,图3(b)是仅进行第一印刷作业的一通道印刷模式,图3(b)是仅进行第二印刷作业的一通道印刷模式。一通道印刷模式例如在一通道印刷模式中的焊料印刷系统的作业生产节拍(从下游侧印刷机14b搬出基板的间距)比在正面侧搬运通道和背面侧搬运通道进行了元件安装时的元件安装机20的作业生产节拍(从该元件安装机20将安装了元件的基板S搬出的间距)短时有效。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两个印刷机14的一方的焊料印刷作业,换言之,无需进行两个印刷机14这两者的焊料印刷作业,就能够确保充分的生产率。
另外,在图3(a)、(b)中,在基板供给装置10的两个载置工作台的一方层叠的基板S向上游侧印刷机12a供给,但其一方可以是两个载置工作台中的任一载置工作台。而且,在两个载置工作台上分别层叠的基板S例如可以交替供给。而且,在图中,从印刷结果检查机18搬出的基板S向元件安装机20的正面侧搬运通道、背面侧搬运通道这两者分配,但也可以仅向任一方的搬运通道搬入而仅在该搬运通道中进行安装作业。
iii)各工作模式下的印刷作业的开始、停止的操作
以上述两个工作模式中的哪一个工作模式进行印刷作业取决于操作员的选择,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下游侧印刷机14b各自的操作面板88(参照图1)的操作,能够以任意的工作模式开始印刷作业,并使该开始的印刷作业停止。操作面板88作为控制装置82的输入输出设备发挥功能。另外,关于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操作和关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操作以相同的方式进行。
在电源接通后,开始焊料印刷系统的印刷作业时,在操作面板88上,首先显示图4(a)所示的画面。该画面是用于选择搬运通道(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和选择由所选择的搬运通道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的画面,即通道/基板种类选择画面。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对进行作业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的列表进行显示的基板种类列表显示区域100;用于选择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各自的工作的容许/禁止的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及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及对由在容许工作时进行作业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分别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进行显示的正面侧搬运基板种类显示栏106、背面侧搬运基板种类显示栏108。
操作面板88是所谓触摸面板,操作员通过对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和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触摸操作,而成为容许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至少一方的工作的状态。具体而言,在使该焊料印刷系统以一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工作时,仅将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和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中的一方设为ON状态。详细而言,在仅进行第一印刷作业时,对于上游侧印刷机14a仅将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设为ON状态,对于下游侧印刷机14b仅将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设为ON状态,在仅进行第二印刷作业时,对于上游侧印刷机14a仅将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设为ON状态,对于下游侧印刷机14b仅将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设为ON状态。另一方面,在以两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工作时,上游侧印刷机14a、下游侧印刷机14b均将这两个开关102、104的两方设为ON状态。在两开关102、104均为ON状态下,较亮地显示,在OFF状态下,较暗地显示。顺便提及,在图4(a)中,仅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设为ON状态。
在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的一方刚成为ON状态之后,通过对显示要选择的基板种类的基板种类列表显示区域100的部分进行触摸操作,来选择由与设为该ON状态的开关102、104对应的搬运通道所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通过该选择,在控制装置82中,关于该基板种类的基板S的印刷机14及自身控制的梭式输送装置12的动作数据从动作数据存储区域向工作容许基板数据区域复制,进行关于该基板种类的基板S的工作的准备。具体而言,确定构成设为ON状态的搬运通道的输送设备40、42、44、48的输送设备宽度、载置该基板S时的梭式输送装置12的输送设备34的输送设备宽度、基于焊料印刷装置46的印刷条件等。所选择的基板种类显示于正面侧搬运基板种类显示栏106、背面侧搬运基板种类显示栏108中的对应的显示栏上。顺便提及,图4(a)示出由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基板种类为“○○○○”的状态。另外,无论是一通道印刷模式,还是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由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和由下游侧印刷机14b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都选择相同的基板种类,而且,由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和由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都选择相同的基板种类。在上述的两基板种类并行制造作业时,关于上游侧印刷机14a、下游侧印刷机14b这两方,由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和由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选择互不相同的基板种类。
在确定了容许工作的搬运通道和由该搬运通道搬运的基板S的基板种类之后,通过对显示于画面上的下一画面转移开关110进行触摸操作,而向图4(b)的画面转移。该画面是对印刷机14及由该印刷机14的控制装置82控制的梭式输送装置12的工作状态(是也包括工作被禁止的状态的概念)进行显示的工作状态显示画面。在该画面上显示有:将工作状态通过文字信息向操作员告知的告知区域112;用于使操作员通过图像信息识别工作状态的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及对印刷机14及由该印刷机14的控制装置82控制的梭式输送装置12的工作的容许和禁止进行切换的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
在告知区域112,根据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状态,显示例如“正面侧搬运通道工作”、“背面侧搬运通道工作”、“两搬运通道工作”等文字。在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上,除了分别表示印刷机14具有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图像118、120之外,还表示由该印刷机14的控制装置82控制的梭式输送装置12的图像122按照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梭式输送装置12的配置并排地显示。顺便提及,图4(b)所示的画面是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操作面板88的图像,对分别表示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的图像118、120、122、122进行显示。另外,在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操作面板88的工作状态显示画面上,如图5所示,在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中,除了表示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图像118、120之外,还显示有分别表示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缓冲输送装置16、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图像122、124、126。关于该图5的画面,在后面详细说明。
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的图像118~126分别在其各自表示的搬运通道、装置、设备的工作被容许时,较亮地显示,在工作未被容许时,较暗地显示。而且,在较亮地显示时即在工作被容许时,在该图像118~126之中对表示基板S是否存在的基板显示图像130进行显示。在图像118~126分别表示的搬运通道、装置、设备上存在基板S时,该基板显示图像130较浓地显示(在图中由实线显示:参照图5),当不存在时,较淡地显示(在图中,由虚线显示)。此外,在图4(b)中,示出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被容许而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工作未被容许这一情况。另外,在图4(b)的告知区域112上显示有例如“背面侧搬运通道工作”的文字。
图4(b)的状态显示画面所示的状态是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的工作还未被容许的状态,实际的容许通过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的操作来进行。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由开始按钮132和停止按钮134构成。这些按钮132、134在能够操作时较亮地显示,在不能操作时较暗地显示。在图4(b)中,由于处于工作还未被容许的状态,因此用于容许工作的开始按钮132较亮地显示,用于禁止工作的停止按钮134较暗地显示。反之,在工作被容许时,如图5所示,开始按钮132较暗地显示,停止按钮134较亮地显示。通过从图4(b)所示的状态开始对开始按钮132进行触摸操作,而使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第一梭式输送装置12a、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的工作被容许。即,它们的工作开始。在工作开始时,开始按钮132变暗,反之,停止按钮134变亮。在使开始的工作停止即禁止该工作时,只要对变亮的停止按钮134进行触摸操作即可,该停止按钮134变暗,开始按钮132变亮。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设为所谓跳动式开关。顺便提及,在工作被容许的状态下,显示于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告知区域112上的文字闪烁,向操作员报知处于工作被容许的状态(参照图5)。
对于上游侧印刷机14a、下游侧印刷机14b分别进行上述那样的操作面板88的操作,仅容许上游侧印刷机14a的两条搬运通道中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且仅容许下游侧印刷机14b的两条搬运通道中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工作,由此焊料印刷系统以仅进行第二印刷作业的一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工作。反之,仅容许上游侧印刷机14a的两条搬运通道中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工作,并且仅容许下游侧印刷机14b的两条搬运通道中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由此焊料印刷系统以仅进行第一印刷作业的一通道印刷模式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容许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及背面侧搬运通道38这两方的工作,且容许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及背面侧搬运通道38这两方的工作,由此焊料印刷系统以并行进行第一印刷作业和第二印刷作业这两方的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进行工作。
鉴于上述的操作,在本焊料印刷系统中,能够考虑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均在一通道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具有用于仅容许自身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的工作的“正面侧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该开关能够考虑由通道/基板种类选择画面的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和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构成。而且,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均能够考虑在一通道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具有用于仅容许自身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的“背面侧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该开关能够考虑由通道/基板种类选择画面的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和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构成。此外,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均能够考虑在两通道并行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中具有用于一次容许自身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和背面侧搬运通道38这两方的工作的“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该开关能够考虑由通道/基板种类选择画面的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2及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104、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构成。并且,这些正面侧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背面侧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能够考虑构成为,鉴于工作容许/禁止开关116的功能,分别对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两条搬运通道36、38的工作的容许和禁止进行切换。
另外,在本焊料印刷系统中,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均构成为在仅容许两条搬运通道36、38中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时,也使显示于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告知区域112上的文字闪烁。即,在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中,操作面板88均作为将仅容许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这一情况向操作员报知的报知器发挥功能。通过作为该报知器的功能,即使是在该电路制造生产线的正面侧从事作业的操作员,也能够充分识别在一通道印刷模式下的工作中难以视觉辨认的仅背面侧搬运通道38的工作。
此外,如上述那样,在本焊料印刷系统中,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均能够单独地操作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这种情况例如也有助于防止在仅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的焊料印刷装置46进行印刷的一通道印刷模式的印刷作业结束时在上游侧印刷机14a的背面侧搬运通道38残留有基板S这样的事态。
《搬出基板的管理》
在本电路制造生产线中,在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配置有印刷结果检查机18、元件安装机20等对基板作业机(以下,有时简称为“作业机”)。在这些下游侧作业机中,在发现了对所制造的电路的品质造成影响的现象时,为了获知其原因,优选预先掌握通过焊料印刷系统进行了何种作业。尤其是该系统在以上述两通道并行模式进行印刷作业且进行上述的一基板种类制造作业时,优选预先掌握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和下游侧印刷机14b中的哪一个印刷机进行了印刷。因此,在本焊料印刷系统中,通过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控制装置82b,进行从该系统搬出的基板S的管理。以下,具体说明该管理。
i)下游侧印刷机的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
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控制装置82b是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的装置,具有图6的框图所示那样的功能结构。具体而言,控制装置82b具有如下功能部:印刷机工作控制部140,对构成下游侧印刷机14b的两条搬运通道36、38的各输送设备40、42、44、48的工作及焊料印刷装置46的工作进行控制;梭式输送装置工作控制部142,对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的梭式基体32及输送设备34的工作进行控制;面板输入输出控制部144,对基于操作面板88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通信部146,在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控制装置82a及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控制装置84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信号的交接;及数据存储部148,存储以上述的基板S的下游侧印刷机14b、第三梭式输送设备的动作数据为首的各种数据,而且,具有搬出基板管理部150作为对从该系统搬出的基板S进行管理的功能部。这些各功能部由内部总线152连接。
ii)搬出基板管理表格
在数据存储部148设定有图7所示的搬出基板管理表格,基于存储于该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数据,进行搬出的基板S的管理。搬出基板管理表格是如下表格:在基板S所能存在的多个位置(以下,有时称为“台”)中的任一位置存在基板S时,将表示对该基板S实施的印刷作业的内容的信息(以下,有时称为“实施印刷信息”)与该台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具体而言,表格的行对应于各台,与基板存在的台所对应的行的单元中存储有存在于该台的基板S的实施印刷信息。
如图所示,台与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第三梭式输送设备12c、缓冲输送装置16的上游侧的部分及下游侧的部分、印刷结果检查机18对应地设定有六个。该设定能够根据操作面板88任意变更。在图中,将印刷结果检查机18作为特定的作业机,将该印刷结果检查机18中的基板S的作业位置设定为最终台,但例如可以将元件安装机20中的任一元件安装机20的元件安装模块62作为特定的作业机而将该元件安装模块62中的基板S的作业位置设定为最终台,也可以将除此以外的设备、装置作为特定的作业机而将它们中的基板S的待机位置、作业位置设定为最终台。而且,在本电路制造生产线中,缓冲输送装置16构成为具有两个待机位置,因此在检查结果检查机18与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之间设定两个台。例如,可以根据缓冲输送装置16的长度即待机位置的数量来变更台数,在未配置缓冲输送装置16时,也可以消除与之对应的台。
实施印刷信息如图所示,包括“实施装置判别信息”、“印刷方向判别信息”、“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这三个信息。这些信息对应于表格的列,存储于基板S所对应的行的各列中。实施装置判别信息是用于判别通过上游侧印刷机14a的焊料印刷装置46和下游侧印刷机14b的焊料印刷装置46中的哪一个向基板S印刷了焊膏的信息,“U”表示由上游侧印刷机14a的焊料印刷装置46进行了印刷这一情况,“L”表示由下游侧印刷机14b的焊料印刷装置46进行了印刷这一情况。印刷方向判别信息是用于判别焊料印刷装置46的刮板向哪个方向移动而对基板S进行印刷的信息。焊料印刷装置46构成为使刮板向搬运宽度方向Dy上的一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F”表示使刮板从背面侧朝向正面侧即沿前进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这一情况,“B”表示使刮板从正面侧朝向背面侧即沿后退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这一情况。焊料印刷装置46具备用于在印刷前任意地或基于设定的清洁条件地对掩模的下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是用于判别是否为在由该清洁机构进行了掩模的清洁之后首先进行了印刷的基板(以下,有时称为“清洁紧后印刷基板”)的信息。“★”表示基板S是清洁紧后印刷基板这一情况。在图中,设定了上述三个实施印刷信息,但也可以仅设定它们之中的任一个以上的实施印刷信息,而且,也可以在上述三个实施印刷信息的基础上设定其他信息,或者取代它们中的任一个而设定其他信息。
iii)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操作
搬出基板管理部150通过对搬出基板管理表格进行操作来管理从该系统搬出的基板。如前面说明那样,在对存在于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基板S的检查结束之后,与该基板S从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搬出同步地进行待机于缓冲输送装置16的两个基板S的搬运(待机于下游侧的基板S向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搬入)及从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向缓冲输送装置16的搬入。在进行该动作时,根据该动作,变更存储于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第三梭式输送设备12c、缓冲输送装置16的上游侧的部分及下游侧的部分、印刷结果检查机18所对应的行中的三个实施印刷信息的内容。具体而言,将存储于印刷结果检查机18所对应的行中的信息的内容删除,使存储于第三梭式输送设备12c、缓冲输送装置16的上游侧的部分及下游侧的部分所对应的行中的信息的内容分别向缓冲输送装置16的上游侧的部分及下游侧的部分、印刷结果作业机18所对应的行移动。即,每当基板S从该焊料印刷系统被搬出时,就对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8的搬出基板管理表格内的内容进行更新。
另外,在使基板S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中的任一搬运通道向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移动时,根据该移动,存储于其任一搬运通道所对应的行中的实施印刷信息的内容向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所对应的行移动。在从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向正面侧搬运通道36搬入基板S时,在该通道36所对应的行的实施装置判别信息的单元内存储“L”,接着,在向该基板S进行了印刷时,在印刷方向判别信息的单元内,根据该印刷中的刮板的移动方向而存储“F”或“B”,在该基板S是清洁紧后印刷基板时,在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的单元内存储“★”。另一方面,在从第二梭式输送装置12b向背面侧搬运通道38搬入基板S时,在该通道38所对应的行的实施装置判别信息的单元内存储“U”,并基于从上游侧印刷机14a的控制装置82a送来的信息,在印刷方向判别信息的单元内,根据对该基板S的印刷中的刮板的移动方向而存储“F”或“B”,在该基板S是清洁紧后印刷基板时,在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的单元内存储“★”。
iv)向操作面板的显示
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存储内容经由面板输入输出控制部144而显示于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操作面板88上。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在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上,除了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正面侧搬运通道36、背面侧搬运通道38及第三梭式输送装置的图像118、120、122之外,还显示有缓冲输送装置16、印刷结果检查机18的图像124、126,在这些搬运通道、装置、设备上存在基板S时,这些图像118~126之中的基板显示图像130较浓地显示,在该基板显示图像130之中显示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存储内容。更具体而言,在上述台所对应的基板显示图像130之中,存储于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与该台对应的行的单元内的实施装置判别信息、印刷方向判别信息、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的内容作为记号而显示。顺便提及,在图5的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内显示有图7的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存储内容。
操作面板88的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内容,详细而言,基板显示图像130的浓淡及显示于基板显示图像130之中的实施印刷信息的记号伴随着上述的基板管理表格的更新而被更新。即,每当基板S从该焊料印刷系统被搬出时,操作面板88的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内容也被更新。另外,工作状态显示画面的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中的第三梭式输送装置12c的下游侧的设备、装置的图像设为按照上述的搬出基板管理表格中的台的设定所得的图像,伴随着该设定的变更,也能够变更这些图像及显示于这些图像之中的基板显示图像130的位置、数量等。
v)与搬出基板的管理相关的控制装置及操作面板的功能
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控制装置82b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进行上述那样的处理。鉴于该情况,具有上述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数据存储部148和对该表格进行操作的搬出基板管理部150作为对应从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各基板S,将有关该基板S的实施印刷信息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的信息存储装置发挥功能。数据存储部148及搬出基板管理部构成为存储有关存在于缓冲输送装置16中的基板S的两个待机位置及作为特定的作业机的印刷结果检查机18中的基板S的作业位置所对应的三个台上的基板S的实施印刷信息,因此上述信息存储装置构成为在到印刷结果检查机18进行的检查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在到特定的作业机进行的作业结束为止的期间,存储该基板S的实施信息,且构成为存储从焊料印刷系统最后搬出的基板S起到追溯了设定张数的基板S为止的各基板S的实施印刷信息。顺便提及,设定张数设定为在一张基板S从焊料印刷系统搬出起到特定的作业机的作业结束为止的期间由该系统搬出的基板S的数量,具体而言,是与缓冲输送装置16及印刷结果检查机18对应而设定的台的数量(在上述设定中为三个)。
另外,下游侧印刷机14b的操作面板88对于搬出基板的管理而进行上述那样的显示。鉴于这种情况,操作面板88作为将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48中的搬出基板管理表格的内容即上述信息存储装置存储的实施印刷信息对应从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各基板S,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装置发挥功能。在操作面板88的工作状态显示画面上,在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4中显示多个基板显示图像130。这些基板显示图像130分别作为对存在于对应的台上的基板S的实施印刷信息进行显示的实施印刷信息显示区域发挥功能,这些基板显示图像130中的几个图像与特定的作业机即印刷结果检查机18中的基板S的作业位置和在到达印刷结果检查机18之前待机的待机位置建立对应。另外,在图5的画面中,在缓冲输送装置16中设定有两个待机位置,在缓冲输送装置16的图像124中显示有两个基板显示图像130。顺便提及,如前面说明那样,基板显示图像130的数量能够根据待机位置的数量进行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板供给装置12:梭式输送装置〔搬运通道切换装置〕12a:第一梭式输送装置〔搬入侧通道切换装置〕12b:第二梭式输送装置〔印刷机间通道切换装置〕12c:第三梭式输送装置〔搬出侧通道切换装置〕12d:第四梭式输送装置14:印刷机14a:上游侧印刷机14b:下游侧印刷机16:缓冲输送装置18:印刷结果检查机20:元件安装机36:印刷机的正面侧搬运通道〔第一搬运通道〕38:印刷机的背面侧搬运通道〔第二搬运通道〕46:焊料印刷装置58:印刷结果检查装置62:元件安装模块68:元件安装装置82:印刷机的控制装置82a:上游侧印刷机的控制装置82b:下游侧印刷机的控制装置88:印刷机的操作面板〔信息显示装置〕100:基板种类列表显示区域102:正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104:背面侧搬运通道选择开关〔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112:告知区域114:状态图像显示区域116:工作容许/禁止开关〔第一搬运通道工作开关〕〔第二搬运通道工作开关〕〔两搬运通道工作开关〕130:基板显示图像132:开始开关134:停止开关144:面板输入输出控制部148:数据存储部〔信息存储装置〕150:搬出基板管理部〔信息存储装置〕。

Claims (5)

1.一种焊料印刷系统,具备:
上游侧印刷机及下游侧印刷机,沿着基板搬运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别具备:沿着与基板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而分别沿着基板搬运方向搬运电路基板的第一搬运通道及第二搬运通道、向由所述第一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印刷膏状焊料的焊料印刷装置;及
搬运通道切换装置,配置于所述上游侧印刷机与所述下游侧印刷机之间,用于将由所述上游侧印刷机的所述第一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向所述下游侧印刷机的所述第二搬运通道搬入,并且将由所述上游侧印刷机的所述第二搬运通道搬运的电路基板向所述下游侧印刷机的所述第一搬运通道搬入,
所述焊料印刷系统具备信息存储装置,
所述信息存储装置将包含实施装置判别信息的实施印刷信息对应所搬出的各电路基板来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其中所述实施装置判别信息是用于判别从所述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电路基板是由所述上游侧印刷机和所述下游侧印刷机中哪一个印刷机的所述焊料印刷装置印刷了焊料的电路基板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所述焊料印刷系统还具备信息显示装置,
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将所述信息存储装置存储的实施印刷信息对应从所述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电路基板来与搬出顺序建立关联而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所述焊料印刷系统配置于电气电路制造生产线内,
所述信息显示装置构成为,具有显示画面,所述显示画面设定有与使从所述焊料印刷系统搬出的电路基板在到达配置于所述焊料印刷系统的下游侧的特定作业机之前进行待机的待机位置和所述特定作业机的作业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相对应的一个以上显示区域,在所述一个以上显示区域分别显示有关处于与各显示区域对应的位置上的电路基板的实施印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显示区域至少与所述待机位置相对应,
所述信息显示装置构成为,能够根据所述待机位置的数量来变更所述一个以上显示区域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料印刷系统,其中,
所述上游侧印刷机的所述印刷装置和所述下游侧印刷机的所述印刷装置均构成为,在将掩模按压于电路基板上的状态下使刮板向双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移动而进行印刷,并且均具有用于在印刷前任意地或基于设定的清洁条件对所述掩模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
所述实施印刷信息包含印刷方向判别信息和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印刷方向判别信息用于判别是使所述刮板向哪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了印刷的电路基板,
所述清洁后印刷判别信息用于判别是否为在通过所述清洁机构对所述掩模进行了清洁之后首次进行了印刷的电路基板。
CN201280036833.2A 2011-08-10 2012-07-10 焊料印刷系统 Active CN103718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4564 2011-08-10
JP2011174564A JP5701178B2 (ja) 2011-08-10 2011-08-10 はんだ印刷システム
PCT/JP2012/067606 WO2013021770A1 (ja) 2011-08-10 2012-07-10 はんだ印刷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666A CN103718666A (zh) 2014-04-09
CN103718666B true CN103718666B (zh) 2016-05-04

Family

ID=4766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6833.2A Active CN103718666B (zh) 2011-08-10 2012-07-10 焊料印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44319B1 (zh)
JP (1) JP5701178B2 (zh)
CN (1) CN103718666B (zh)
WO (1) WO2013021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2148B2 (ja) * 2014-03-10 2018-12-19 株式会社Fuji 実装関連処理装置
WO2018105016A1 (ja) * 2016-12-05 2018-06-14 株式会社Fuji 印刷装置及び収納装置
JP2019046836A (ja) * 2017-08-30 2019-03-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生産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方法ならびに生産ライン管理装置
JP7429834B2 (ja) * 2018-11-19 2024-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生産管理装置および生産管理方法ならびに生産管理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7384099B2 (ja) * 2020-03-30 2023-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制御システム、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搬送制御装置、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3044B2 (ja) * 2002-10-25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2010147288A (ja) * 2008-12-19 2010-07-01 Panasonic Corp 電子部品実装ライン及び電子部品実装ラインによる作業方法
WO2010122736A1 (ja) * 2009-04-24 2010-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N102132641A (zh) * 2008-10-03 2011-07-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43917B1 (en) * 2000-01-19 2003-11-11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Redundant system for assembly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to substrates
JP2004128400A (ja) * 2002-10-07 2004-04-22 Fuji Mach Mfg Co Ltd 部品実装装置、その作動を制御す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5014058B2 (ja) * 2007-10-17 2012-08-29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のデータ作成装置
JP4883069B2 (ja) * 2008-10-03 2012-0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3044B2 (ja) * 2002-10-25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N102132641A (zh) * 2008-10-03 2011-07-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JP2010147288A (ja) * 2008-12-19 2010-07-01 Panasonic Corp 電子部品実装ライン及び電子部品実装ラインによる作業方法
WO2010122736A1 (ja) * 2009-04-24 2010-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01178B2 (ja) 2015-04-15
CN103718666A (zh) 2014-04-09
EP2744319B1 (en) 2018-11-28
WO2013021770A1 (ja) 2013-02-14
EP2744319A1 (en) 2014-06-18
JP2013038295A (ja) 2013-02-21
EP2744319A4 (en)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666B (zh) 焊料印刷系统
JP6723282B2 (ja)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
CN102132641B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
JPH0846388A (ja) 部品実装装置
CN106954383B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KR20110069046A (ko) 전자 부품 실장 시스템 및 전자 부품 실장 방법
JP2013004596A (ja) 段取り方法、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3081587A (zh) 梭式输送机、对电路基板作业机及对电路基板作业系统
JP2002515655A (ja) 素子支持体に電子素子を実装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5009702A (zh) 电子元件安装系统及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JP5829454B2 (ja) はんだ印刷システム
JPH10242689A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における部品供給装置
CN114303450B (zh) 模拟装置以及模拟方法
CN102811602B (zh) 对基板作业机
JP3459533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WO2018179200A1 (ja) 対基板作業機
JP2012151515A (ja) 電気回路板組立システム
JP3923134B2 (ja) 部品装着方法
JP2870758B2 (ja) 部品供給搬送システム装置
JP6523436B2 (ja) 基板生産機および基板生産ライン
JP2003021296A (ja) 加工装置の安全管理方法及び安全システム
JP6986664B2 (ja) 生産管理装置
JP3872560B2 (ja) 部品ピック状況監視装置
JPH11289189A (ja) 部品装着方法及び装置
JP2013048304A (ja) 電気回路板組立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