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0292B -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0292B
CN103710292B CN201410001212.1A CN201410001212A CN103710292B CN 103710292 B CN103710292 B CN 103710292B CN 201410001212 A CN201410001212 A CN 201410001212A CN 103710292 B CN103710292 B CN 103710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latoxin
race
degradation
afb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12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0292A (zh
Inventor
赵月菊
刘阳
兰茨纳·桑格
邢福国
周露
王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4100012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0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0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0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0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0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8511。本发明公开的铜绿假单胞菌可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该菌作为黄曲霉毒素降解的生物材料,无论在开发新的生物降解菌剂或者生物降解无菌制剂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作用,仅0.294mg/kg剂量就能引起敏感动物的急性中毒死亡(Bondy andPestka,2000;Wang et al.,2002;Rawal,et al.,2010),其主要的作用靶标是肝脏,是诱发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还可以引起肾脏和肾上腺的急性病变(Poirier et al.,2000;Kensler etal.,2011)。
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是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有加强毒性及致癌作用。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约有20种,在紫外光下发蓝色光(Blue)的为B族(黄曲霉毒素B1和B2),发绿光(Green)的为G族(黄曲霉毒素G1和G2)。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羟基化衍生物。其中AFB1分布最广、含量最高、毒性最强,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传统的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氨化法、碱法、高温法、射线辐照法及超滤-渗滤法等,这些方法存在效果不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大、降解产物复杂、降解产物毒性难以确定,以及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点;此外,吸附法在吸附毒素的同时也会吸附营养成分。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酶等代谢产物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生物法具有效率高、特异性强以及对食品、饲料和环境没有污染的特点,是黄曲霉毒素降解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8511。
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如下步骤:用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处理。
上述方法中,所述降解处理的方式为将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悬液和/或发酵液和/或代谢产物与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和/或产品混合;
所述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和/或产品具体为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农产品加工原料、饲料、食品及环境样品和/或产品。
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黄曲霉毒素为B族黄曲霉毒素、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和/或G族黄曲霉毒素。
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中,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或黄曲霉毒素B2
所述G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G1或黄曲霉毒素G2
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为黄曲霉毒素M1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和/或其菌悬液和/或发酵液和/或代谢产物在制备降解黄曲霉毒素的产品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和/或其菌悬液和/或发酵液和/或代谢产物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任一所述的应用中,所述黄曲霉毒素为B族黄曲霉毒素、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和/或G族黄曲霉毒素。
上述任一所述的应用中,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或黄曲霉毒素B2
所述G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G1或黄曲霉毒素G2
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为黄曲霉毒素M1
本发明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可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该菌作为黄曲霉毒素降解的生物材料,无论在开发新的生物降解菌剂还是生物降解无菌制剂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黄曲霉毒素B1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2为黄曲霉毒素B2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3为黄曲霉毒素G1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4为黄曲霉毒素G2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图5为黄曲霉毒素M1降解效果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NB液体培养基: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质为蛋白胨、牛肉膏和NaCl,溶剂为水;蛋白胨在所述NB液体培养基中的浓度为1g/100ml,牛肉膏在所述NB液体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3g/100ml,NaCl在所述NB液体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g/100ml。
NA固体培养基:在N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琼脂与NB液体培养基的比例为1.5g∶100ml),得到NA固体培养基。
实施例1、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菌的分离
(一)2013年6月,在超净工作台中,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无菌蒸馏水中震荡15分钟制备菌悬液,摇床转速为180rpm。
(二)将菌悬液用无菌蒸馏水进行梯度稀释后涂布在NA培养基平板上,30℃条件下培养24小时,菌落布满整个平板,用接种环挑取平板上形态、大小、颜色、透明度不同的菌株平板划线纯化,点接纯化后的菌株应用于黄曲霉毒素降解实验,将得到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能力最强的一株菌,将其命名为N17-1。
二、鉴定
(一)按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和“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中描述的方法,对菌株N17-1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具体结果如下:
菌体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
呈杆状;革兰氏阴性;硝酸还原:+;接触酶:+;酪素水解:+;氧化酶:+;淀粉水解:-;4%NaCl生长:+;柠檬酸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吲哚产生:-;色氨酸脱氢酶:-;H2S产生:-;脲酶:+;VP实验:-;赖氨酸脱酸酶:-。
Biolog GEN III生长实验表明,菌株N17-1可以利用β-羟基-D,L-丁酸、甘氨酸-L-脯氨酸、N-乙酰-D-葡糖胺、α-D-葡萄糖、D-果糖、D-岩藻糖、肌苷、D-甘露醇、D-阿糖醇、甘油、D-果糖-6-磷酸、明胶、L-精氨酸、L-天冬氨酸、L-谷氨酸、L-组氨酸、L-焦谷氨酸、D-葡糖酸、D-葡萄糖醛酸、葡糖醛酰胺、奎宁酸、p-羟基苯乙酸、丙酮酸甲酯、L-乳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L-苹果酸、吐温40、γ-氨基丁酸、丙酸和乙酸。
Biolog GEN III化学敏感实验表明,菌株N17-1对pH6.0、pH5.0、4%NaCl、二甲胺四环素、1%乳酸钠、夫西地酸、D-丝氨酸、醋竹桃霉素、利福霉素SV、林可霉素、盐酸胍、十四烷基硫酸钠、万古霉素、四唑紫、萘啶酸、亚碲酸钾、氨曲南、丁酸钠、四唑蓝等所测定条件不敏感。
(二)16S rDNA试验
提取N17-1的总DNA,以其为模板,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约为1.4kb的扩增产物,将扩增产物回收并进行测序,测得的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根据Gen-Bank序列同源性比较,菌株N17-1与Pseudomonas sp.KGS(GenBank登录号JQ328193.1)同源性为99%,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zgkd2(GenBank登录号HM030992.1)同源性为99%,初步判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sp.)。
(三)gyrB实验
提取N17-1的总DNA,以其为模板,利用细菌gyrB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约为1.0kb的扩增产物,将扩增产物回收并进行测序,测得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根据Gen-Bank序列同源性比较,菌株N17-1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M18(GenBank登录号CP002496.1)同源性为99%。
基于以上特征,将菌株N17-1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已于2013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8511。
实施例2、铜绿假单胞菌N17-1的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N17-1(CGMCC No.8511)接种于液体NB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7℃和转速为200rpm(旋转半径20mm)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4h,得到菌液,用于黄曲霉毒素降解实验。
实施例3、铜绿假单胞菌N17-1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作用
一、黄曲霉毒素B1的配制
将1mg黄曲霉毒素B1(AFB1)标准品溶解于2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B1溶液
二、取0.4ml实施例2得到的菌液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B1至其终浓度为100ppb,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后,10000g离心10min去除细胞,得上清,记作实验组溶液。以0.4ml不接菌的NB培养基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B1作为对照组,记作对照组溶液。
三、N17-1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效果检测
首先加入100%的甲醇到实验组溶液或对照组溶液(体积比6∶4)分别进行萃取,然后使用免疫亲和柱对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萃取后样品的残留毒素进行净化提取(方法参照免疫亲和柱使用说明书),最后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进行HPLC分析。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体积比);流速1ml/min;色谱柱C18(150mm×4.6mm,0.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AFB1降解率(%)=(对照组AFB1含量-实验组AFB1含量)/对照组AFB1含量×100。
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中,A: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B:对照组;C:实验组。
结果表明,N17-1对黄曲霉毒素B1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82.84%。
实施例4、铜绿假单胞菌N17-1对黄曲霉毒素B2的降解作用
一、黄曲霉毒素B2的配制
将1mg黄曲霉毒素B2(AFB2)标准品溶解于2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B2溶液
二、取0.4ml实施例2得到的菌液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B2至其终浓度为100ppb,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后,10000g离心10min去除细胞,得上清,记作实验组溶液。以0.4ml不接菌的NB培养基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B2作为对照组,记作对照组溶液。
三、N17-1对黄曲霉毒素B2的降解效果检测
首先加入100%的甲醇到实验组溶液或对照组溶液(体积比6∶4)分别进行萃取,然后使用免疫亲和柱对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萃取后样品的残留毒素进行净化提取(方法参照免疫亲和柱使用说明书),最后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进行HPLC分析。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体积比);流速1ml/min;色谱柱C18(150mm×4.6mm,0.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AFB2降解率(%)=(对照组AFB2含量-实验组AFB2含量)/对照组AFB2含量×100。
结果如图2和表1所示。
图2中,A: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B:对照组;C:实验组。
结果表明,N17-1对黄曲霉毒素B2有一定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46.77%。
实施例5、铜绿假单胞菌N17-1对黄曲霉毒素G1的降解作用
一、黄曲霉毒素G1的配制
将1mg黄曲霉毒素G1(AFG1)标准品溶解于2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G1溶液
二、取0.4ml实施例2得到的菌液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G1至其终浓度为100ppb,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后,10000g离心10min去除细胞,得上清,记作实验组溶液。以0.4ml不接菌的NB培养基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G1作为对照组,记作对照组溶液。
三、N17-1对黄曲霉毒素G1的降解效果检测
首先加入100%的甲醇到实验组溶液或对照组溶液(体积比6∶4)分别进行萃取,然后使用免疫亲和柱对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萃取后样品的残留毒素进行净化提取(方法参照免疫亲和柱使用说明书);最后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进行HPLC分析。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体积比);流速1ml/min;色谱柱(C18 150mm×4.6mm,0.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AFG1降解率(%)=(对照组AFG1含量-实验组AFG1含量)/对照组AFG1含量×100。
结果如图3和表1所示。
图3中,A: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B:对照组;C:实验组。
结果表明,N17-1对黄曲霉毒素G1有很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98.89%。
实施例6、铜绿假单胞菌N17-1对黄曲霉毒素G2的降解作用
一、黄曲霉毒素G2的配制
将1mg黄曲霉毒素G2(AFG2)标准品溶解于2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G2溶液
二、取0.4ml实施例2得到的菌液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G2至其终浓度为100ppb,充分混匀后37℃静置72h后,10000g离心10min去除细胞,得上清,记作实验组溶液。以0.4ml不接菌的NB培养基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G2作为对照组,记作对照组溶液。
三、N17-1对黄曲霉毒素G2的降解效果检测
首先加入100%的甲醇到实验组溶液或对照组溶液(体积比6∶4)分别进行萃取,然后使用免疫亲和柱对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萃取后样品的残留毒素进行净化提取(方法参照免疫亲和柱使用说明书);最后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进行HPLC分析。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体积比);流速1ml/min;色谱柱C18(150mm×4.6mm,0.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AFG2降解率(%)=(对照组AFG2含量-实验组AFG2含量)/对照组AFG2含量×100。
结果如图4和表1所示。
图4中,A: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混合标准品;B:对照组;C:实验组。
结果表明,N17-1对黄曲霉毒素G2有很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96.45%。
实施例7、铜绿假单胞菌N17-1对黄曲霉毒素M1的降解作用
一、黄曲霉毒素M1的配制
将1mg黄曲霉毒素M1标准品溶解于2ml色谱纯甲醇中获得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M1溶液
二、取0.4ml实施例2得到的菌液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M1至其终浓度为100ppb,充分混匀37℃静置72h后,10000g离心10min去除细胞,得上清,记作实验组溶液。以0.4ml不接菌的NB培养基加入0.1ml浓度为500ppb的黄曲霉毒素M1作为对照组,记作对照组溶液。
三、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首先加入100%的甲醇到实验组溶液或对照组溶液(体积比6∶4)分别进行萃取,然后使用免疫亲和柱对实验组溶液和对照组溶液萃取后样品的残留毒素进行净化提取(方法参照免疫亲和柱使用说明书);最后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对净化提取得到的样品进行检测。
HPLC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1ml/min;色谱柱C18(150mm×4.6mm,0.5μm);激发波长350nm,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AFM1降解率(%)=(对照组AFM1含量-实验组AFM1含量)/对照组AFM1含量×100。
结果如图5和表1所示。
图5中,A:黄曲霉毒素M1标准品;B:对照组;C:实验组。
结果表明,N17-1对黄曲霉毒素M1有一定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31.88%。
表1铜绿假单胞菌N17-1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

Claims (7)

1.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8511。
2.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降解处理;所述黄曲霉毒素为B族黄曲霉毒素、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和/或G族黄曲霉毒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处理的方式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悬液和/或发酵液与含有黄曲霉毒素的产品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或黄曲霉毒素B2
所述G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G1或黄曲霉毒素G2
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为黄曲霉毒素M1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和/或其菌悬液和/或其发酵液在制备降解黄曲霉毒素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黄曲霉毒素为B族黄曲霉毒素、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和/或G族黄曲霉毒素。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和/或其菌悬液和/或其发酵液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所述黄曲霉毒素为B族黄曲霉毒素、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和/或G族黄曲霉毒素。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或黄曲霉毒素B2
所述G族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G1或黄曲霉毒素G2
所述B族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为黄曲霉毒素M1
CN201410001212.1A 2014-01-02 2014-01-02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Active CN103710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1212.1A CN103710292B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1212.1A CN103710292B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0292A CN103710292A (zh) 2014-04-09
CN103710292B true CN103710292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40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1212.1A Active CN103710292B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02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2971A (zh) * 2018-01-26 2018-06-01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株可耐热、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蒙氏假单胞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685B (zh) * 2014-04-23 2016-05-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混合菌株及其应用
CN103937687B (zh) * 2014-04-23 2016-04-1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混合菌株及其应用
CN103937686B (zh) * 2014-04-23 2016-05-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混合菌及其应用
CN106635858B (zh) * 2015-11-04 2020-03-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球菌及其培养应用
CN106635859B (zh) * 2015-11-04 2020-03-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球菌fstb-2的开放式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05524844B (zh) * 2016-01-07 2018-11-27 天津科技大学 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枝顶孢属菌株及其应用
CN105709362B (zh) * 2016-04-26 2019-01-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铜绿假单胞菌在降解伏马菌素中的应用
CN105833459B (zh) * 2016-04-26 2019-0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铜绿假单胞菌在降解赭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CN107212245B (zh) * 2017-06-01 2019-08-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铜绿假单胞菌在降解棒曲霉素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7549B2 (ja) * 1995-07-14 2009-08-05 ノボザイムス アクティーゼルスカブ 脂肪分解活性を有する修飾された酵素
CN102337229A (zh) * 2010-07-27 2012-02-0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耐重金属细菌的分离及其在煤矸石复垦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7549B2 (ja) * 1995-07-14 2009-08-05 ノボザイムス アクティーゼルスカブ 脂肪分解活性を有する修飾された酵素
CN102337229A (zh) * 2010-07-27 2012-02-0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耐重金属细菌的分离及其在煤矸石复垦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主要粮油产品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形成机理及防控基础"2013年度报告;刘阳 等 www.nstrs.cn/xiangxibg.aspx?id=50336;《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20131224;摘要 *
一株海洋放线菌的分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刘姝 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1115;第30卷(第04期);124-12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2971A (zh) * 2018-01-26 2018-06-01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株可耐热、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蒙氏假单胞菌
CN108102971B (zh) * 2018-01-26 2021-04-27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株可耐热、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蒙氏假单胞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0292A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0292B (zh)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方面的应用
Sharma et al.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ann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
CN108102963B (zh) 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及其筛选和应用
CN103981135B (zh) 一株沙氏芽孢杆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CN103911295B (zh) 毛栓菌菌株及其在利用市政脱水污泥生产漆酶中的应用
CN102311981B (zh) 制备提纯灵菌红素的方法
CN103981133A (zh)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中的应用
CN110564640B (zh) 一株用于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暹罗芽孢杆菌wf2019菌株及其应用
CN109161497A (zh) 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制剂及应用
CN110042072B (zh) 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及其应用
WO2022143581A1 (zh) 一种自然共生的混合培养物降解粗饲料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CN114058549A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Shui-6、生产方法及用途
CN112011491A (zh) 餐厨垃圾降解剂
CN103981132B (zh) 一株节杆菌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CN103111037A (zh) 一种金霉素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10846250B (zh) 一株高产γ-PGA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3981134B (zh)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中的应用
CN108300677A (zh) 一株白色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微生物源防腐剂中的应用
CN103045496A (zh) 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高效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1659929B (zh) 用于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粘球菌菌株及其活性蛋白
CN108102971A (zh) 一株可耐热、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蒙氏假单胞菌
CN104152389A (zh) 高效抑藻活性化合物Deinoxanthin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87523A (zh) 一种海洋链霉菌及利用其制备Enterocin的方法以及该菌的应用
CN103981131B (zh) 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在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中的应用
CN114698767B (zh) 一种清除饲料霉菌毒素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