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9009B -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9009B
CN103709009B CN201410007169.XA CN201410007169A CN103709009B CN 103709009 B CN103709009 B CN 103709009B CN 201410007169 A CN201410007169 A CN 201410007169A CN 103709009 B CN103709009 B CN 103709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queous solution
reaction
potassium fluoride
fluoride aqueous
liquid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71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9009A (zh
Inventor
陈建海
李建民
吴建军
荆忠俊
顾小兵
张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luestar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luestar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luestar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luestar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71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09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09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9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9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9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09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093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 C07C17/2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 C07C17/202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two or more compounds being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
    • C07C17/208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two or more compounds being involved in the reaction the other compound being MX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混合步骤:将重量比为1~10:1的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混合,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1%~60%;反应步骤:混合的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反应温度为80~360℃,反应压力为0.1~25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90分钟;冷却收料后即可得到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本发明提供的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可达30~60%,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可达5~25%。

Description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氟乙烷是一种含氟制冷剂,也可作为发泡剂、清洗剂等使用。
二氟乙醇是一种重要的脂肪族含氟中间体,常温下是带有醇气味的无色液体,性质稳定,能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任意互溶。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与其它醇类不同的性能,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化学反应,所以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二氟乙醇主要应用于合成含氟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目前,国际上对二氟乙醇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主要是通过金属硼氢化物等还原剂还原含氟羧酸酯、含氟酰氯、含氟羧酸得到,该方法简单、收率高,然而由于还原剂价格昂贵,还原剧烈不安全,产物与还原剂及溶剂的分离困难,产品后处理过程复杂且三废多,不符合现代化工要求,该方法越来越受到限制。
在专利CN201110441597.X中,使用自制固体催化剂,在240℃使二氟羧酸酯与氢气反应制备二氟乙醇。专利中对使用醇与氢气在高温下反应所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提及,对反应中产生的盐酸对设备的腐蚀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没有提及,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也没有提及。
在专利CN200680047867.6中,使用固体催化剂,在10MPa压力下使二氟乙酰氯与氢气反应制备二氟乙醇。专利中对使用醇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所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提及,对反应中产生的盐酸对设备的腐蚀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没有提及,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也没有提及。
在专利CN201010618208.1中,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子中使用乙酸钾与二氟乙酸乙酯反应产生二氟乙醇,这一论断实际验证无法实现,并且在专利的发明内容部分存在前后表述不一致的地方,使专业技术人员无法理解。
在专利CN201210286353.3中,使用自制催化剂,在180~250℃、5~10MPa条件下,使用氢气还原二氟乙酸酯生成二氟乙醇。专利中对使用醇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所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提及,对反应中产生的盐酸对设备的腐蚀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也没有提及,对催化剂能否循环使用及其使用寿命也都没有提及。
在专利CN201110203654.0中,使偏氟乙烯气体和氢溴酸气体反应生成1,1-二氟-2-溴乙烷,再与碳酸钠水溶液水解反应生成二氟乙醇。该专利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需使用价格较高的偏氟乙烯气体和溴化氢气体,制备1,1-二氟-2-溴乙烷过程中还需使用含氮溶剂和含氮引发剂,不符合绿色环保政策要求。
在欧洲专利EP2298723A1中,公开了一种二氟乙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二氟乙酸乙酯为原料,一钌配合物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经过原料预处理和反应制备得到二氟乙醇。但是该方法反应收率低、反应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生产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混合步骤:将重量比为1~10:1的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1,1-二氟-2-氯乙烷)混合,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1%~60%;
反应步骤:混合的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反应温度为80~360℃,反应压力为0.1~25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90分钟;
冷却收料后即可得到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
优选的,所述原料混合步骤包括:
将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各自通过高压计量泵,按1~10∶1的质量比连续送入各自的盘管预热器进行预热,再通过各自的盘管过热器过热,过热后的两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
优选的,所述的氟化钾水溶液还含有氨盐或钾盐。
优选的,所述氨盐为卤化铵、卤化钾、甲酸钾、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铵、碳酸氢铵、酒石酸铵、酒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钾盐为酒石酸钾、酒石酸氢钾、羟基乙酸钾、羟基乙酸铵、氨基酸及氨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的重量比为5~10:1;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35%~50%。
优选的,所述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的重量比为5~10:1;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6%~30%。
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可达30~60%,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可达5~2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将含量组成为17%氯化钾、4%甲酸钾、15%氟化钾的水溶液300公斤与CHF2CH2Cl30公斤,用各自相对应的高压计量泵按质量比10∶1的比例连续送入各自的盘管预热器预热,再通过各自的盘管过热器过热。过热后的两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反应,反应温度260~270℃、反应压力11~12MPa,反应停留时间为35分钟。反应产物通过冷却器冷却收料、蒸馏、精馏后即可得到产物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未反应的CHF2CH2Cl则继续返回反应器反应。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达52%,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达23%。
实施例2
将含量组成为30%氯化钾、4.3%碳酸钾、5%氟化钾的水溶液300公斤与CHF2CH2Cl60公斤,用各自相对应的高压计量泵按质量比5∶1的比例连续送入各自的盘管预热器预热,再通过各自的盘管过热器过热。过热后的两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反应,反应温度280~290℃、反应压力10~11MPa,反应停留时间为60分钟。反应产物通过冷却器冷却收料、蒸馏、精馏后即可得到产物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未反应的CHF2CH2Cl则继续返回反应器反应。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达60.5%,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达6.4%。。
实施例3
将含量组成为18%氯化铵、3.7%碳酸氢铵、14.2%氟化钾的水溶液300公斤与CHF2CH2Cl50公斤,用各自相对应的高压计量泵按质量比6∶1的比例连续送入各自的盘管预热器预热,再通过各自的盘管过热器过热。过热后的两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反应,反应温度300~305℃、反应压力12~13MPa,反应停留时间为25分钟。反应产物通过冷却器冷却收料、蒸馏、精馏后即可得到产物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未反应的CHF2CH2Cl则继续返回反应器反应。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达50.8%,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达16.7%。
实施例4
将含量组成为6.3%氯化钾、4.3%羟基乙酸钾、35%氟化钾的水溶液300公斤与CHF2CH2Cl30公斤,用各自相对应的高压计量泵按质量比10∶1的比例连续送入各自的盘管预热器预热,再通过各自的盘管过热器过热。过热后的两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反应,反应温度270~280℃、反应压力10~11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分钟。反应产物通过冷却器冷却收料、蒸馏、精馏后即可得到产物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未反应的CHF2CH2Cl则继续返回反应器反应。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达33.7%,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达24.1%。
实施例5
将含量组成为6%氯化钾、25%碳酸氢钾、6%氟化钾的水溶液300公斤与CHF2CH2Cl50公斤,一次性加入到带有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0.4~1.2MPa。搅拌反应90分钟,当反应釜压力上升到1.2MPa后,开始冷却降温,并同时打开出料阀门卸压,反应产物通过冷却器冷却收料、蒸馏、精馏后即可得到产物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未反应的CHF2CH2Cl则继续返回反应器反应。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达43%,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达5.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制备氟化物的方法,物料连续进出,仅需要停留反应10~90分钟,生产出的二氟乙醇的一次性收率可达30~60%,三氟乙烷的一次性收率可达5~25%,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创造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创造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创造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4)

1.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混合步骤:将重量比为1~10:1的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混合,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1%~60%;
反应步骤:混合的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反应温度为80~360℃,反应压力为0.1~25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90分钟;
冷却收料后即可得到三氟乙烷和二氟乙醇;
所述的氟化钾水溶液还含氯化铵、氯化钾、甲酸钾、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铵、羟基乙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混合步骤包括:
将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各自通过高压计量泵,按1~10∶1的质量比连续送入各自的盘管预热器进行预热,再通过各自的盘管过热器过热,过热后的两相物料在混合器中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的重量比为5~10:1;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35%~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化钾水溶液与CHF2CH2Cl的重量比为5~10:1;所述氟化钾水溶液浓度为6%~30%。
CN201410007169.XA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709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7169.XA CN103709009B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7169.XA CN103709009B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9009A CN103709009A (zh) 2014-04-09
CN103709009B true CN103709009B (zh) 2015-08-05

Family

ID=50402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7169.XA Active CN103709009B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9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886B (zh) * 2014-06-04 2016-01-13 湖北海之杰化工有限公司 以2,2-二氟-1-卤代乙烷为原料制备2,2-二氟乙醇的方法
CN105461512B (zh) * 2015-12-14 2017-08-25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加氢制备二氟乙醇的方法、催化剂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FR3056587B1 (fr) * 2016-09-27 2020-05-08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du 1-chloro-2,2-difluoroethane
JP6673395B2 (ja) * 2018-05-07 2020-03-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1,2−ジ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及び/又は1,1,2−トリフルオロエタンの製造方法
JP6806174B2 (ja) * 2019-02-19 2021-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1,1,2−トリフルオロエタン(hfc−143)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8990B (zh) * 2007-04-11 2010-06-09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1,1,1-三氟乙烷的制备方法
WO2009040367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luorine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
CN101348413A (zh) * 2008-07-07 2009-01-21 浙江星腾化工有限公司 1,1,1-三氟乙烷的制备方法
JP2014523912A (ja) * 2011-07-19 2014-09-18 バイエル・インテレクチユアル・プロパテイー・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2,2−ジフルオロエ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9009A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9009B (zh) 一种氟化物的液相反应制备方法
CN101675017B (zh) 3,3,3-三氟丙炔的制造方法
CN106748943B (zh) 一种维生素a中间体双格氏缩合物的连续水解中和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70491A (zh) 基于成盐光气化反应制备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07915623A (zh) 一种无溶剂4‑氯乙酰乙酸甲酯连续流合成方法和系统
MX2014001835A (es) Procedimiento para fabricar beta-hidroxi-beta-metilbutirato y sales del mismo.
CN108250176A (zh) 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快速连续流合成工艺
CN102731321B (zh) 一种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CN110283042A (zh) 一种合成2-氯-1,1,1,4,4,4-六氟-2-丁烯的方法
CN101759523A (zh) 三苯基氯甲烷的制备方法
CN106866352A (zh) 一种1,1-二氟-2-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09232259A (zh) 一种硝基苯乙酮的制备方法
CN102924226B (zh) 一种连续氟化反应合成三氟甲基苯类产品的工业化方法
CN105481637A (zh) 一种全氟烷烃的制备方法
CN102964207A (zh) 一种2-溴-3,3,3-三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348052B (zh) 2-丙氧基氯乙烷的合成工艺
CN104058927A (zh) 一种全氟烷烃的制备方法
CN107473948A (zh) 一种由乙酰乙酸乙酯制备3,5‑二氯‑2‑戊酮的合成方法
CN114516780B (zh) 3,4,5-三氟溴苯的制备方法
CN105218296B (zh) 一种气相合成1,1,1,4,4,4-六氟-2-氯-2-丁烯的方法
CN102503794B (zh) 一种制备含氟取代苯基酮的方法
US20200331837A1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an acid halide in a flow reactor
CN115850018A (zh) 一种1,2,4-三氟苯的合成方法
CN104447402B (zh) 间三氟甲基苯乙腈的制备方法
CN101648873A (zh) 一种连续制备三乙胺氟化氢络合物的方法及其用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