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4928B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4928B
CN103674928B CN201310719039.4A CN201310719039A CN103674928B CN 103674928 B CN103674928 B CN 103674928B CN 201310719039 A CN201310719039 A CN 201310719039A CN 103674928 B CN103674928 B CN 103674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an spectroscopy
solution
enhanced raman
heating wire
surface enhan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90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4928A (zh
Inventor
周琪涛
孟国文
朱储红
张卓
周飞
汪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7190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4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4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4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4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49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器件为毛细管中置有混合胶体和活性衬底,其中,混合胶体由重量比为1.8~2.2:0.001~0.003:100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组成,活性衬底为电热丝的表面站立有其表面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锥形棒;方法为先向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加入氨水至其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置于其中电沉积,得到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接着,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于紫外光下照射,得到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制得目的产物。它可广泛地用于环境、化学、生物等领域的水溶液中对污染物的实时检测。

Description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件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是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自发现三十多年以来,SERS效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近期,人们为了实时地检测水溶液中的有机物,曾试图直接由与待测水溶液接触的SERS活性基底上测得有机物的含量,如题为“AupNIPAM Colloids as Molecular Traps for Surface-Enhanced,”Spectroscopic,Ultra-Sensitive Analysis,2009,48(1):138-143(金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胶体作为分子捕获用于表面增强,光谱,超灵敏检测,《德国应用化学》2009年第48卷第1期138~143页)的文章。该文中提及的金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胶体为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一层温敏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以便将胶体分散于待测水溶液中作为SERS活性基底时,通过加热使温敏水凝胶层收缩,实现对待测分子的“捕获”;制备方法先将金纳米颗粒加入温敏水凝胶的单体中,再通过加入引发剂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引发聚合得到温敏水凝胶壳层。但是,无论是胶体,还是其制备方法,均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活性基底中金纳米颗粒的间距不可调,尤为不能将间距调整至10纳米左右的最佳值,使其不能充分地发挥金纳米颗粒间的“热点”作用,从而使SERS效应的增强效果有限;其次,制备方法不能获得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的活性基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金纳米颗粒的间距可调,以及多级耦合增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用途。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包括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和金(Au)纳米颗粒组成的胶体,特别是,
所述胶体为混合胶体,所述混合胶体由重量比为1.8~2.2:0.001~0.003:100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金(Au)纳米棒和水组成,且被置于毛细管中;
所述毛细管中还置有活性衬底,所述活性衬底为电热丝的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所述氧化锌纳米锥形棒上修饰有银纳米颗粒;
所述金纳米棒的棒长为50~70nm、棒直径为10~14nm,所述电热丝的直径为200~400μm,所述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棒长为1~3μm、棒根直径为80~120nm,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12nm。
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材料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毛细管的管直径为300~500μm;利于目的产物SERS性能的发挥。
较好的是,电热丝为康铜丝,或锰铜丝,或镍铬丝,或碳化硅丝;便于电热丝原料来源的多样化。
较佳的是,置有活性衬底的毛细管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1/3~2/3;易于目的产物与待测水溶液的充分接触。
为解决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金纳米棒的制作,特别是完成步骤如下: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1.8~2.2:0.001~0.003: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1.5~2.5wt%的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25~30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45~55μA下电沉积1~2h,得到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0.5~1.5mol/L的硝酸银(AgNO3)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1~2h,得到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金纳米棒的制作过程为,先将浓度为0.01mol/L的氯金酸溶液和浓度为0.01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依次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搅拌至少2min后,置于24~28℃下静置至少2h,得到种子溶液,其中,种子溶液中的氯金酸溶液、硼氢化钠溶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体积比为0.25:0.6:9.75,再将浓度为0.01mol/L的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mol/L的硝酸银溶液和浓度为1.0mol/L的氯化氢溶液依次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摇晃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浓度为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并摇晃至少30s,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的氯金酸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氢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比为0.25:0.4:0.8:40:0.32,接着,先按照体积比为10.6:41.77的比例将种子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摇晃至少30s后,将其置于26~30℃下静置至少12h,得到含有沉淀物的反应液,再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利于获得所需尺寸的金纳米棒。
较好的是,搅拌为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800r/min;便于尽快地获得符合要求的种子溶液。
较佳的是,固液分离处理的过程为,先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再至少3次依次将分离得到的固态物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至少10min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其中,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4000r/min、时间为10min;利于获得较高品质的金纳米棒。
为解决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用途为,
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内附着的待测水溶液中的罗丹明或三聚氰胺的含量;其中,待测水溶液位于毛细管中,其与毛细管中混合胶体的体积比为1/3~2/3:1/3~2/3,毛细管中活性衬底的电热丝的工作电流为22.5~26.5mA。
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633nm、输出功率为0.1~0.5mW、积分时间为5~30s;不仅确保了检测的精确性,还易于目的产物检测罗丹明和三聚氰胺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对制得的目的产物分别使用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以及扫描电镜和其附带的能谱测试仪进行表征,由其结果可知,目的产物为毛细管中置有混合胶体和活性衬底,其中,混合胶体由重量比为1.8~2.2:0.001~0.003:100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组成,活性衬底为电热丝的表面站立有其表面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锥形棒;其中的金纳米棒的棒长为50~70nm、棒直径为10~14nm,电热丝的直径为200~400μm,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棒长为1~3μm、棒根直径为80~120nm,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12nm。这种由混合胶体和活性衬底组装于一体的目的产物,既由于混合胶体中温敏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存在,而可人为地对混合胶体中金纳米棒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其间距达到产生SERS效应的最大值——10纳米左右,而使由其产生的“热点”达到最大值,从而使物理增强——电磁场增强的作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目的产物的SERS活性;又因金纳米棒在波长为550nm及850nm左右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极利于对不同激发波长的利用,而大大地降低了对激发光源的要求;还由于活性衬底中的氧化锌和银分属半导体和贵金属,半导体氧化锌具有一定的化学增强作用,而修饰在其表面的银纳米颗粒具有很强的电磁场增强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辅相成使其具有了很高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更因混合胶体和活性衬底的共同增强和多级耦合增强作用,使目的产物的SERS活性进一步地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其二,将制得的目的产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经分别对罗丹明和三聚氰胺进行不同浓度下的多次多批量的测试,当被测物罗丹明的浓度低至5×10-9mol/L、三聚氰胺的浓度低至10-7mol/L时,仍能将其有效地检测出来。尤为突出的是,使用目的产物可直接测得待测水溶液中的痕量罗丹明和三聚氰胺。
其三,制备方法简单、科学、有效,不仅制得了对金纳米颗粒的间距可调,以及多级耦合增强的目的产物——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还使目的产物与激光拉曼光谱仪配合后,具备了对水溶液中的环境有毒污染物罗丹明和三聚氰胺进行快速痕量检测的功能,进而使目的产物极易于广泛地应用于水溶液中污染物的实时分析,使其在环境、化学、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对制作的金纳米棒使用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1a为金纳米棒的TEM图像;图1b为金纳米棒的UV-vis吸收谱图,由其可看出,在550nm及850nm处金纳米棒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
图2是对电沉积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使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2a为其SEM图像;图2b为图2a中方框部位的局部高倍率SEM图像,图2b右上角为图2b的高倍率SEM图像。
图3是对制作的活性衬底使用扫描电镜和其附带的能谱(EDS)测试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3a为活性衬底的SEM图像,图3a右上角为其局部高倍率SEM图像;图3b为活性衬底的EDS谱图。
图4是先将含有不同浓度罗丹明的水溶液与混合胶体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再将其与活性衬底一起置于毛细管中后,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证实了将目的产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可检测出其内附着的待测水溶液中的痕量罗丹明。
图5是先将含有浓度为5×10-9mol/L的罗丹明水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与混合胶体相混合,再将其与活性衬底一起置于毛细管中,并于电热丝中通入24.5mA的工作电流后,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曲线1为电热丝中通有工作电流时的拉曼光谱图,曲线2为电热丝中没有工作电流时的拉曼光谱图;由其可看出,电加热后,目的产物的SERS活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图6是先将含有浓度为10-7mol/L的三聚氰胺水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与混合胶体相混合,再将其与活性衬底一起置于毛细管中,并于电热丝中通入24.5mA的工作电流后,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曲线1为电热丝中通有工作电流时的拉曼光谱图,曲线2为电热丝中没有工作电流时的拉曼光谱图;由其可看出,电加热后,目的产物的SERS活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从市场购得或用常规方法制得: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氨水;作为电热丝的康铜丝、锰铜丝、镍铬丝和碳化硅丝;石墨阳极;硝酸银溶液;管直径为300~500μm的毛细管。
其中,
金纳米棒的制作过程为,先将浓度为0.01mol/L的氯金酸溶液和浓度为0.01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依次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搅拌至少2min后,置于24~28℃下静置至少2h,得到种子溶液;其中,种子溶液中的氯金酸溶液、硼氢化钠溶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体积比为0.25:0.6:9.75,搅拌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时的转速为800r/min。再将浓度为0.01mol/L的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mol/L的硝酸银溶液和浓度为1.0mol/L的氯化氢溶液依次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摇晃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浓度为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并摇晃至少30s,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的氯金酸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氢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比为0.25:0.4:0.8:40:0.32。接着,先按照体积比为10.6:41.77的比例将种子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摇晃至少30s后,将其置于26~30℃下静置至少12h,得到含有沉淀物的反应液。再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其中,固液分离处理的过程为,先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再至少3次依次将分离得到的固态物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至少10min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其中,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4000r/min、时间为10min,得到如或近似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金纳米棒。
接着,
实施例1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1.8:0.003: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1.5wt%的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25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45μA下电沉积2h;其中,电热丝为康铜丝,得到近似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0.5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1h,得到近似于图3a或图3b所示的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其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1/3,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实施例2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1.9:0.0025: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1.8wt%的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27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48μA下电沉积1.8h;其中,电热丝为康铜丝,得到近似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0.8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1.3h,得到近似于图3a或图3b所示的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其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1/2,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实施例3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2.0:0.002: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2.0wt%的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28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50μA下电沉积1.5h;其中,电热丝为康铜丝,得到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1.0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1.5h,得到如图3a或图3b所示的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其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1/2,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实施例4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2.1:0.0015: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2.3wt%的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29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53μA下电沉积1.3h;其中,电热丝为康铜丝,得到近似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1.3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1.8h,得到近似于图3a或图3b所示的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其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1/2,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实施例5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2.2:0.001: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2.5wt%的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30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55μA下电沉积1h;其中,电热丝为康铜丝,得到近似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1.5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2h,得到近似于图3a或图3b所示的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其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2/3,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再分别选用作为电热丝的锰铜丝,或镍铬丝,或碳化硅丝,重复上述实施例1~5,同样制得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用途为,
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内附着的待测水溶液中的罗丹明或三聚氰胺的含量,得到如或近似于图4、图5或图6所示的结果;其中,待测水溶液位于毛细管中,其与毛细管中混合胶体的体积比为1:1(可为1/3~2/3:1/3~2/3),毛细管中活性衬底的电热丝的工作电流为24.5(可为22.5~26.5)mA,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633nm、输出功率为0.1~0.5mW、积分时间为5~30s。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包括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金纳米棒组成的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体为混合胶体,所述混合胶体由重量比为1.8~2.2:0.001~0.003:100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组成,且被置于毛细管中;
所述毛细管中还置有活性衬底,所述活性衬底为电热丝的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所述氧化锌纳米锥形棒上修饰有银纳米颗粒;
所述金纳米棒的棒长为50~70nm、棒直径为10~14nm,所述电热丝的直径为200~400μm,所述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棒长为1~3μm、棒根直径为80~120nm,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12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其特征是毛细管的管直径为30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其特征是电热丝为康铜丝,或锰铜丝,或镍铬丝,或碳化硅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其特征是置有活性衬底的毛细管中混合胶体的体积为毛细管内腔体积的1/3~2/3。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金纳米棒的制作,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
步骤1,按照重量比为1.8~2.2:0.001~0.003:100的比例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金纳米棒和水相混合,得到混合胶体;
步骤2,先向浓度为1.5~2.5wt%的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浓度为25~30wt%的氨水,直至生成的氢氧化锌白色沉淀物完全溶解,得到电沉积液,再将电热丝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一起置于电沉积液中,于恒定电流为45~55μA下电沉积1~2h,得到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
步骤3,先将其表面站立有氧化锌纳米锥形棒的电热丝浸入浓度为0.5~1.5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并于紫外光下照射1~2h,得到活性衬底,再将活性衬底和混合胶体置于毛细管中,制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金纳米棒的制作过程为,先将浓度为0.01mol/L的氯金酸溶液和浓度为0.01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依次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搅拌至少2min后,置于24~28℃下静置至少2h,得到种子溶液,其中,种子溶液中的氯金酸溶液、硼氢化钠溶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的体积比为0.25:0.6:9.75,再将浓度为0.01mol/L的氯金酸溶液、浓度为0.01mol/L的硝酸银溶液和浓度为1.0mol/L的氯化氢溶液依次加入到浓度为0.1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中摇晃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浓度为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并摇晃至少30s,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混合溶液中的氯金酸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氢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比为0.25:0.4:0.8:40:0.32,接着,先按照体积比为10.6:41.77的比例将种子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摇晃至少30s后,将其置于26~30℃下静置至少12h,得到含有沉淀物的反应液,再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搅拌为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搅拌时的转速为8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固液分离处理的过程为,先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再至少3次依次将分离得到的固态物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至少10min后,对其进行离心分离,其中,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4000r/min、时间为10min。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内附着的待测水溶液中的罗丹明或三聚氰胺的含量;其中,待测水溶液位于毛细管中,其与毛细管中混合胶体的体积比为1/3~2/3:1/3~2/3,毛细管中活性衬底的电热丝的工作电流为22.5~26.5m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的用途,其特征是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633nm、输出功率为0.1~0.5mW、积分时间为5~30s。
CN201310719039.4A 2013-12-23 2013-12-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4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9039.4A CN103674928B (zh) 2013-12-23 2013-12-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9039.4A CN103674928B (zh) 2013-12-23 2013-12-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4928A CN103674928A (zh) 2014-03-26
CN103674928B true CN103674928B (zh) 2015-09-30

Family

ID=5031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903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4928B (zh) 2013-12-23 2013-12-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4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6387B (zh) * 2014-09-01 2016-05-2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微流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309436B (zh) * 2017-05-16 2019-02-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金磁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01322A (zh) * 2019-08-20 2019-11-26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一种柔性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27141A (zh) * 2019-12-02 2020-03-27 辽宁大学 一种温敏型智能响应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89487B (zh) * 2020-01-19 2021-08-06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60280B (zh) * 2020-04-09 2022-09-0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拉曼增强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1920A1 (en) * 2003-02-21 2004-09-30 Stuart Farquharson Simultaneous chemical separation and plural-point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al detection
JP2005233637A (ja) * 2004-02-17 2005-09-02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金ナノロッド薄膜によるラマン分光分析
CN201780270U (zh) * 2010-05-13 2011-03-30 董闽沈 用于测量挥发性熔盐的激光拉曼光谱的高温热台
CN102346148B (zh) * 2011-08-18 2015-08-1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自组装材料对癌细胞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方法
CN103030095B (zh) * 2011-09-30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35676A (zh) * 2012-07-02 2012-10-1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毛细管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4928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4928B (zh)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Iida et al. First-principles computational visualization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 gold nanoclusters
CN101450380B (zh) 一种制备树枝状金核/铂壳结构的双金属纳米棒的方法
CN101281133B (zh) 具有大面积微纳树状结构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
JP4636454B2 (ja) 金属ナノロッドの製造方法と用途
CN105108171B (zh) 一种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Pienpinijtham et al. Micrometer-sized gold nanoplates: starch-mediated photochemical reduction synthesis and possibility of application to tip-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TERS)
CN108250745B (zh) 一种杨梅状聚多巴胺核金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heng et al. Remarkable SERS detection by hybrid Cu2O/Ag nanospheres
CN105866098B (zh) 一种Cu2O-Au复合微米粒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9611B (zh) 一种中空贵金属纳米线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478638A (zh) 银纳米颗粒组装的单层反蛋白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93381A (zh) 一种银/氧化亚铜微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174868B (zh) 一种以紫外光还原银氨溶液制备水溶性银纳米簇的方法
W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seed-mediated growth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tive Au (111)-like nanoparticles on indium tin oxide electrodes
CN107322005B (zh) 一种基于纳米银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衬底制备方法
CN106001598A (zh) 一种水滑石层间合成片状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Clayton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t Ag nanowires in aqueous solution
CN102980879B (zh)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方法
Sánchez-Iglesias et al. Kinetic regulation of the synthesis of pentatwinned gold nanorods below room temperature
CN108152266B (zh)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84508B (zh) 一种二氧化硅包金纳米粒子针孔填补方法
CN107914022A (zh) 一种具有表面拉曼增强效果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Synthesis of silver particles on copper substrates using ethanol-based solution for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abahat et 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based synthesis of gold nanorods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