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8052B -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8052B
CN103608052B CN201280028461.9A CN201280028461A CN103608052B CN 103608052 B CN103608052 B CN 103608052B CN 201280028461 A CN201280028461 A CN 201280028461A CN 103608052 B CN103608052 B CN 103608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fibre membrane
hydrophilic macromolecule
mass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84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8052A (zh
Inventor
佐藤淳也
森幸郎
森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08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8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44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B01D71/26-B01D71/42
    • B01D71/441Polyvinylpyrrolid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66Polymers having sulfur in the main chain,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 B01D71/68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8Hollow fibre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8Hollow fibre membranes
    • B01D69/087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inning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8Hollow fibre membranes
    • B01D69/087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inning process
    • B01D69/0871Fibre guidance after spinning through th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44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B01D71/26-B01D71/4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54Polyureas;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12Specific ratios of component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42Details of membrane preparation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36Hydrophilic membr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课题]本发明得到一种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具有高的膜性能,可减少泄漏误检,抗氧化性能、血液相容性优异,亲水性高分子溶出、中空纤维泄漏的风险低,启动加注容易,且在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稳定性高。[解决方案]一种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包含亲水性高分子、聚砜系树脂和脂溶性维生素,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Description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在体外血液循环领域例如血液透析、开心手术中向血液供氧或血浆分离等,使用了选择性透过膜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受到广泛使用。
近年来,尤其是在透析膜、气体交换膜以及血液成分分离膜等血液处理膜领域中,广泛使用以聚砜系树脂(以下有时记为聚砜)为构成材料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以下有时简写为中空纤维膜)。
作为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构成材料,若仅使用疏水性高的聚砜,则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相容性,因此通常使用其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亲水性高分子的复合体。
另外,对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进行了如下尝试:使其不仅仅承担作为分离膜的作用,还承担缓和在长期透析患者体内出现的氧化应激的作用。例如可以考虑:利用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消除导致氧化应激的物质即过氧化物、恢复生物体的抗氧化效果。具体而言,提出了具备将具有生物体内抗氧化作用、生物膜稳定化作用、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等各种生理作用的维生素E包覆在透析膜的表面而得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根据来自临床研究的报道,通过使用具备固定有维生素E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能够减少在透析治疗中不可或缺且非常昂贵的造血剂的给药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这些信息揭示,固定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普及在医疗经济上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的各种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若考虑其用途,则当然地在使用前以密封包装状态彻底地进行灭菌处理。作为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灭菌方法,一直以来已知有利用环氧乙烷气体等的气体灭菌法、利用高压蒸汽的高压釜法和γ射线或电子束等的辐射线灭菌法等。其中,担心使用环氧乙烷气体的气体灭菌法会因环氧乙烷气体的残留而导致对人体的有害性。另外,利用高压蒸汽的高压釜法根据构成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材质而存在灭菌时其性能明显降低的担心。
另外,已指出:对维生素E固定化聚砜膜实施使用了上述利用高压蒸汽的高压釜法的灭菌处理时,脂溶性维生素发生局部的聚集,中空纤维膜产生裂纹,其结果,发生血液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辐射线灭菌不会产生环氧乙烷气体残留的问题、中空纤维膜泄漏的问题,为优选的灭菌方法。
如上所述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大致分为:用水性介质充满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中空内部、与容器的间隙的湿式;未用水性介质充满的干式。
前述干式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膜的含水率为几个百分点以下的类型(狭义的干式);膜被水分、保湿剂等适度润湿的类型。后者有时为了与狭义的干式相区别而被称为半干式,但由于特征大致相同,因此本说明书中将两者统称为干式。上述干式与湿式相比,具有产品重量轻且在低温下不易冻结的特征,在运输、保存这样的流通方面是优异的。
但是已知,对如上所述的干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实施辐射线灭菌处理时,构成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高分子劣化/溶出,因此血液相容性降低。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的方法:通过将中空纤维膜用特定量的润湿保护剂保护并进行辐射线灭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或者在用特定量的润湿保护剂保护并控制中空纤维膜周围的氧浓度后进行电子束灭菌,从而抑制血液相容性的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中空纤维膜存在针孔(缺陷)时,有时不希望透过中空纤维膜的物质会漏出。因此,在安装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用于确认中空纤维膜有无针孔的漏泄试验。
例如,中空纤维膜的透气性低时,对被中空纤维膜隔离的一个空间侧施加气体压力,对另一侧测定气体逸出的速度,从而可以判别中空纤维膜有无针孔。
但是,在近年来的使用透水性能高的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情况下,中空纤维膜的透气性非常高,因此通过上述方法难以判别针孔的有无。具体而言,在后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UFR(超滤率)超过40mL/(hr·mmHg)的高透过性膜中,上述现象显著,在实现高的膜性能方面成为大问题。
因此,为了对透水性能高且透气性高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漏泄试验,进行如下的方法:将中空纤维膜暂时用液体润湿,使其成为只要没有针孔则气体几乎不透过的状态,然后进行上述漏泄试验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在将中空纤维膜完全浸泡于液体中的状态下对中空纤维膜的中空部用气体进行加压,根据是否有气泡从中空纤维膜中漏出来检查有无针孔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另外,作为其它的漏泄试验,还提出了将含有着色性颗粒的气体加压导入到中空纤维膜的内侧并检测着色颗粒的泄漏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泄漏检验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781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96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93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38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190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8382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ndrulliSet.al.,NephronClinPract.2010,115:c82-89
非专利文献2:PanichiVetal.,BloodPurification.201132:7-1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前述专利文献4~6中,如上所述,针对进行透气性高的中空纤维膜的漏泄试验的方法公开了各种方法,但尚有改善的余地。即,即使将中空纤维膜用液体润湿,实际上没有针孔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有时也会在漏泄试验中被错误地判定为有针孔(本说明书中,将其称为“泄漏误检”)。像这样发生了泄漏误检时,会被废弃,因而导致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另外,尤其是关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为了缓和氧化应激而使用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应用透气性高的中空纤维膜时,用于减少泄漏误检并可靠地进行漏泄试验的方法仍属未知。
近年来,血液净化疗法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不仅在目前主要的使用现场即日本、欧美国家使用,而且在中国、印度、俄罗斯、中东国家、中南美国家、东南亚等各种地区也逐渐开始使用。这种在各种各样的国家中使用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作为医疗器械的管理状态也多种多样,目前仅能保证作为通常的保存形态而被认知的常温常湿环境下的3年的保存稳定性是不充分的。
例如,要充分考虑到容纳有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货物集装箱在集装箱堆场中承受直射日光时,内部温度上升到60℃乃至更高。或者,也要考虑到在美国等大面积国土内的长时间的卡车运输、在热带(赤道)航行的船舶运输等,从而经长时间放置于意料外的高温环境下的情况。如上所述的基于现有技术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被暴露于这种预料外的恶劣环境下时,有可能会产生各种特性的劣化、尤其是透过性能的劣化。
另外,今后更加需要具备具有高水平的血液相容性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医疗用具。
然而,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高水平的血液相容性而进行了血液相容性的模型试验,其结果显示,即使是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也尚未得到实用上充分的血液相容性,尚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另外,上述专利文献3中,作为用于保护中空纤维膜的润湿保护剂而例示出维生素E,但是,在该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范围内,用维生素E润湿中空纤维膜时,维生素E的疏水性的影响过强,无法通过启动加注去除的油性的维生素E堵塞中空纤维膜表面的微孔,因此具有作为血液处理膜的功能受到阻碍的问题。
进而可知,使作为血液处理膜而具有实用的维生素E(润湿保护剂)浸渗率的维生素E固定化聚砜膜成为干燥状态,进行辐射线灭菌处理,结果还是得不到实用上充分的血液相容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可知,通过增加中空纤维膜中的承担血液相容性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量来确保辐射线灭菌后的血液相容性的尝试也缺乏实用性,具体而言,不仅血液相容性不充分,而且亲水性高分子的溶出风险、由于膜强度的降低而由运输或保存时的振动等造成的中空纤维膜的泄漏、即中空纤维膜的强度不充分所导致的破损的危险性提高,或者在使用前的启动加注中无法将空气完全去除等。
进而,现有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如上所述,很难说在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的稳定性充分。
因此,强烈期望可维持高的膜性能、即透水性能、透气性,并减少泄漏误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血液相容性,亲水性高分子溶出、中空纤维膜泄漏的风险低,启动加注容易,并且即使在恶劣环境下透过性能稳定性也高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以及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维持高的膜性能并减少泄漏误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血液相容性,亲水性高分子溶出、中空纤维膜泄漏的风险低,启动加注容易,并且在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稳定性高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含有聚砜系树脂、亲水性高分子和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中,分别特定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中空纤维膜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以及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从而对得到具有如下特性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是有效的,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能够维持高的膜性能并减少泄漏误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血液相容性,亲水性高分子溶出、中空纤维膜泄漏的风险低,启动加注容易,并且即使在恶劣环境下透过性能稳定性也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包含亲水性高分子、聚砜系树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前述亲水性高分子和前述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前述亲水性高分子和前述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前述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2]根据前述[1]所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中,前述亲水性高分子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中,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含有1ppm以上且8ppm以下的硝酸根离子。
[4]一种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其在容器内部具备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聚砜系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所述聚砜系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能够维持高的膜性能并减少泄漏误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血液相容性,亲水性高分子溶出、中空纤维膜泄漏的风险低,启动加注容易,并且即使在恶劣环境下透过性能稳定性也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构成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中空纤维膜在实施辐射线灭菌前的状态的膜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在中空纤维膜干燥的状态下实施辐射线灭菌处理时的膜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在中空纤维膜成膜后使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固定并实施辐射线灭菌前的膜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在中空纤维膜成膜后使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固定并在膜干燥的状态下实施辐射线灭菌后的膜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在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成膜后使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固定而成的中空纤维膜的、施加辐射线灭菌前的状态的膜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在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成膜后使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固定而成的中空纤维膜的、在膜干燥的状态下施加辐射线灭菌后的状态的膜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仅由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形成的中空纤维膜表面的示意图。
图9是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的模式图。
图11是示出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的图表。
图12是示出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用于测定空气残留量的装置的模式图。
图14是用于测定超滤率(UFR)的装置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加以各种变形来实施。
各附图中,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按照各附图中所示的位置关系,进而,附图的尺寸比例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比例。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
其包含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前述亲水性高分子和前述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前述亲水性高分子和前述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前述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是指中空纤维膜的内侧的最外层部、即血液与中空纤维膜接触的表面。
另外,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是指,不仅包括与血液直接接触的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还包括外表面、膜厚部的多孔部分的孔内的表面。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通过容纳在规定的容器内而构成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图1所示的结构是普遍的,只要具有要处理的血液的入口和出口、处理液的入口和出口、用于隔离两者的中空纤维膜,则也可以为其它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具有:容器、插入该容器内的由多个中空纤维膜构成的中空纤维膜束、将该中空纤维膜束的两个端部分别不漏液地固定于容器的两个端部的隔壁、与容器内的空间连通的处理液流入口和处理液流出口、分别安装于容器的两个端部的与中空纤维膜内部的空间连通的血液流入口和血液流出口,作为中空纤维膜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0沿筒状容器2的长度方向装填有由多个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1构成的中空纤维膜束。
该中空纤维膜束的两个端部被树脂3a、3b(隔壁)固定于筒状容器2的两个端部,使得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1的内侧(第一流路1a)与外侧(第二流路11)隔绝。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流路11除了中空纤维膜1的外侧与筒状容器2的内部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之外还包含多个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1彼此之间的空间。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1的端面是开口的,通过该开口部,能够使血液等被处理液从箭头Fb的方向经过空间8向第一流路1a内流入。然后,通过了第一流路1a的血液等被处理液可以从另一个开口部流出。在筒状容器2的两个端部,与表面具有中空纤维膜1的开口部的树脂3a、3b的端面相对地设有成为血液等被处理液的流入和流出口的、具备喷嘴6a、6b的头部帽7a、7b。
在筒状容器2的两个端部的侧面设有成为透析液等处理液的流入和流出口的端口(port)2a、2b。透析液等处理液例如经由端口2b从箭头Fa的方向流入时,可以通过第二流路11的内部从端口2a向外部流出。透析液等处理液可以一边通过第二流路11的内部,一边借助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1从流经第一流路1a内部的血液等被处理液中去除例如废物(wastematter)。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例如可列举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过滤器、血液过滤器、连续血液透析过滤器、连续血液过滤器、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级器、血浆成分吸附器、病毒去除器、血液浓缩器、血浆浓缩器、腹水过滤器、腹水浓缩器等,只要是利用中空纤维膜所具有的过滤特性的医疗用具就包括在本发明的血液处理器之内。
(聚砜系树脂)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所含的聚砜系树脂(以下有时称为PSf)是指具有砜键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重复单元由下述式(1)~(5)表示的聚砜系高分子。各式中,n优选为2~200的整数、更优选为80~140、进一步优选为92~136。
下述式(1)的双酚型聚砜高分子被SolvayAdvancedPolymers,L.L.C.以“UDEL”的商品名在市场上销售,此外被BASF公司以“Ultrazone”的商品名在市场上销售,根据聚合度存在多个种类,但并没有特别限定。
(亲水性高分子)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所含的亲水性高分子是指具有亲水基团的聚合物。
作为亲水性高分子,并不限定于以下,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以下有时称为PVP)、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二醇等、它们的混合物,从纺丝的稳定性、与上述聚砜系树脂(PSf)的亲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PVP。
PVP根据聚合度存在多个种类,例如由ISP公司以“Plasdone”的商标名提供K-15、30、90等分子量不同的PVP,均可使用。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以下有时记为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通过将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设为3质量%以上,如后所述,为了将亲水性高分子以实用上充分的量固定于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设为3质量%以上,而且为了使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得到实用上充分的拉伸强度并得到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的稳定性,设为10质量%以下。
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优选为4质量%以上且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8质量%以下。
作为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的测定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使用由1H-NMR得到的测定结果的方法。即,在使用1H-NMR的方法中,由源自聚砜系树脂所特有的基团的质子的峰的强度和源自亲水性高分子所特有的基团的质子的峰的强度求出两化合物的摩尔比,基于该摩尔比,可以算出前述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
例如,在聚砜系树脂具有上述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且亲水性高分子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时,着眼于聚砜系树脂的结构单元中的一个亚苯基的氢原子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结构单元中的氢原子,分别算出归属于它们的峰的强度(积分值)。
将聚砜系树脂设为100摩尔时,由于亚苯基的氢原子为4个,因此将源自其的峰的强度设为400,此时的源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峰的强度与将聚砜系树脂设为100摩尔时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摩尔数相对应。
根据这些结果,可以算出两化合物的质量比,其结果,可求出上述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以下有时记为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是指中空纤维膜的内侧的最外层部、即血液与中空纤维膜接触的表面。
通过将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设为35质量%以上,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相容性。另外,通过其为50质量%以下,能够实现启动加注后的空气残留量的降低。
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优选为39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作为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的测定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使用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XPS)得到的测定结果的方法。
即,用XPS测定中空纤维膜的内侧的表面,由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各自所特有的原子的峰强度求出该表面的各原子的数量之比,由据此得到的两化合物的质量比率算出上述的存在率。
具体而言,作为亲水性高分子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时,可以由中空纤维膜的内侧的表面部的氮原子数(源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硫原子数(源自聚砜系树脂)求出。
例如,在聚砜系树脂由上述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且作为亲水性高分子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时,可以通过下述式(I)求出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存在率(质量%)。
[数学式1]
此处,前述式(I)中,111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复单元的式量,442为聚砜的重复单元的式量。
(脂溶性维生素)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是指通常难溶于水而可溶于醇、油脂的维生素。
前述脂溶性维生素并不限定于以下,例如可列举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泛醌等,特别优选维生素E。
作为前述维生素E并不限定于以下,例如可列举出α-生育酚、α-生育酚乙酸酯、α-生育酚烟酸酯、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等。尤其,α-生育酚具有生物体内抗氧化作用、生物膜稳定化作用、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等各种生理作用,因此优选使用。
前述脂溶性维生素承担用于缓和在长期透析患者体内出现的氧化应激的作用,具体而言,承担导致氧化应激的物质即过氧化物的消除、恢复生物体的抗氧化效果的作用。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及具备其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通过分别以满足后述特定条件的方式包含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其它成分(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如后所述,可得到漏泄试验中的泄漏误检的预防、透过性能的稳定性改善等的效果。
可以认为,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通过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存在脂溶性维生素,会表现出这些效果。此处,“全部表面”是指,不仅包括与血液直接接触的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还包括外表面、膜厚部的多孔部分的孔内的表面。血液成分当中,血球仅与内表面接触,但蛋白质等液体成分、活性氧等过氧化物通过扩散而往来于膜厚部,因此包含多孔部分、外表面在内的全部的膜表面对抗氧化作用做出贡献。进而,工艺液体(例如泄漏检测时的润湿剂、保存液、透析液等)、在干式制品情况下为包装袋内的气体会与包含外表面在内的全部表面接触。因此,存在于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总量成为问题。换言之,埋藏在膜基材中的无法与液体接触的脂溶性维生素不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的范畴内。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为了定义存在于全部表面(包含由多孔质形成的膜厚部、外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量,特别规定相对于每单位质量中空纤维膜的脂溶性维生素量。
假若以膜面积(通常是指内表面积)为基准来定义脂溶性维生素的量时,即使是相同的膜面积,若膜厚不同则总表面积也会明显不同,脂溶性维生素的总量会明显改变,因此难以规定用于可靠地得到规定效果的相对于每单位面积的膜的脂溶性维生素量。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包含聚砜系树脂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开孔程度即使膜厚改变也大致恒定,因此,通过以体积、质量为基准,能够规定可得到优异效果的存在量的范围。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重视测定的重现性,以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质量为基准来规定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脂溶性维生素在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前述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通过使脂溶性维生素在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前述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可得到优异的血液相容性。
脂溶性维生素在前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前述中空纤维膜优选为1.5mg以上且18mg以下、更优选为1.5mg以上且15mg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其记为“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
<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的测定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评价:用醇水溶液、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对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中空内部进行通液,提取中空纤维膜内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后,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
此时,需要提取存在于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表面的所有脂溶性维生素,需要提取溶剂的脂溶性维生素溶解能力充分地高。另一方面,若使膜基材溶胀,则可能将埋藏在膜基材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也提取出来。因此,优选使用不具有使膜基材溶胀的能力、而具有使脂溶性维生素充分溶解的能力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存在于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的具体测定方法的例子如下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存在于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的测定方法不限定于下述的例子,可以在满足上述目的的范围内适当调整采取量、提取溶液的浓度和量、温度、时间、通液流量、测定装置等。
首先,拆卸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采取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
接着,称取例如4g的干燥后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置于玻璃瓶中,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加入例如1质量%的聚乙二醇叔辛基醚水溶液80mL,在室温下用60分钟一边施加超声波振动一边进行脂溶性维生素的提取。定量操作通过液相色谱法进行,使用由脂溶性维生素标准溶液的峰面积得到的标准曲线,求出提取液的脂溶性维生素量。利用液相色谱法的定量方法的一个例子:在高效液相色谱仪(泵:日本分光PU-1580,检测器:岛津RID-6A,自动进样器:岛津SIL-6B,数据处理:东曹GPC-8020,柱温箱:GLSciences556)上安装色谱柱(ShodexAsahipak公司制造的HPLC用ODP-506E填充柱),在柱温度40℃下将作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用甲醇以例如1mL/min的流量进行通液,由紫外部分的吸收峰的面积求出脂溶性维生素浓度。将提取效率设为100%,由该浓度求出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所含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质量(mg/g)。此外,由于辐射线照射,脂溶性维生素的一部分失活。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表面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量包含因辐射线照射而失活了的部分。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特性]
(构成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中空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
一直以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相容性逐渐得到改良,但必需组合使用抗凝血剂,或者因长期的重复使用而产生各种并发症等,尚有改良的余地。
作为现有技术,将包含不含脂溶性维生素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聚砜中空纤维膜用作为“润湿保护剂”而例示的甘油水溶液包覆,然后进行电子束灭菌,针对由此得到的膜的血液相容性,通过后述实施例中所示的[乳酸脱氢(LDH)活性的测定]进行评价,结果可知血液相容性尚有改良的余地(参照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93228号公报)。在后述比较例10中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下血液相容性,将利用本发明人等所开发的更加严格的试验方法能够辨别出的“有改良余地”的水平表达为“不充分”,但这是为了以更高的水平为目标。
前述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多元醇水溶液具有捕获辐射线灭菌时产生的自由基种的能力,因此抑制了承担血液相容性的膜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因自由基种而劣化(解聚、过度交联)。
然而,血液相容性不充分意味着,甘油水溶液捕获辐射线灭菌时产生的大量自由基种的能力可能不足。
因此,为了追求更高的自由基种捕获能力,将同样在专利文献3中例示的维生素E在不堵塞中空纤维膜表面的微孔的水平下添加到中空纤维膜,然后进行电子束灭菌,结果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血液相容性。
尽管维生素E的附着量为低于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润湿保护剂”所需的60~400%的数值,但是由于后述三氯化铁水溶液反应,即使在灭菌后也充分确保了残留于中空纤维膜的维生素E量。因此具有充分的自由基种捕获能力,不能认为血液相容性不足的原因是自由基种捕获能力的不足。
本发明人等进一步考虑到是否能够通过其存在量的增加来补偿推测为亲水性高分子的变性所导致的血液相容性的降低,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通过在中空纤维膜成膜时提高纺丝原液的PV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亲水性高分子)浓度,从而增加中空纤维膜内表面的PVP浓度。得到的干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相容性仍不充分,不仅源自中空纤维膜的溶出物增多,而且中空纤维膜基材的相对的PSf组成减少,从而导致中空纤维膜强度的降低,使用时的中空纤维膜耐泄漏性不稳定(在后述比较例6中详细描述)。
第二,在不含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流通PVP水溶液,接着实施干燥和辐射线灭菌。在该方法中,若过量地添加PVP,则虽然能够满足血液相容性,但是即使进行使用前的启动加注(用水通液,将膜润湿并去除中空内的气体的操作)也无法将空气完全去除,无法作为血液处理装置使用(在后述比较例7中详细描述)。
由此,依靠现有技术乃至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也无法容易地得到作为课题的满足血液相容性和启动加注性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本发明人等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令人惊奇地发现,针对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用远少于为了确保前述不含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所需的量的亲水性高分子包覆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并实施辐射线灭菌而得到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兼具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启动加注性、充分的膜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和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如上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前述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在该条件下,将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设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并且将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设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脂溶性维生素在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时,能够使亲水性高分子充分地集中存在于血液接触侧,可得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因此,脂溶性维生素在中空纤维膜表面的存在量设为0.5mg以上,优选为1.0mg以上,更优选为1.5mg以上。
另外,通过将脂溶性维生素在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设为25mg以下,能够抑制脂溶性维生素自身的疏水性的影响,可得到实用上充分的抗血栓性,可以防止与血液接触时血液在中空纤维内凝固的所谓残血的发生。
因此,脂溶性维生素在中空纤维膜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的上限值为25mg以下、优选为18mg以下、更优选为15mg以下。
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如上所述含有特定量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用如上所述的特定量的亲水性高分子包覆,然后实施辐射线灭菌,从而表现出高血液相容性的机理可作如下考虑。
如图2所示,在聚砜与亲水性高分子的共混膜中,表面的状态为亲水性高分子42突出地存在于疏水性的聚砜高分子的膜基材41的状态。
亲水性高分子42在血液中水合而形成对血液相容性的保持而言不可或缺的扩散层。此时的亲水性高分子42的扩散层具有厚度43。
已知在用水填充了中空纤维膜整体的湿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即使进行辐射线灭菌,亲水性高分子的变性也轻微,大致保持图2的状态。即,在血液中水合而形成对血液相容性的保持而言不可或缺的扩散层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厚度43得到充分确保。
接着,将对中空纤维膜表面已干燥的干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进行辐射线灭菌后的状态的模型图示于图3。
图3中的亲水性高分子51由于因辐射线灭菌产生的自由基种等的作用而发生了解聚等变性。
其结果,在血液中形成扩散层的亲水性高分子51的厚度52比图2所示的亲水性高分子42的状态更加减少,无法发挥充分的血液相容性。
对图2所示的亲水性高分子42突出的状态的、聚砜与亲水性高分子的共混膜进一步以溶液的形式添加亲水性高分子,将溶剂干燥去除,由此进一步追加固定了亲水性高分子的情况的模型图如图4所示。
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62与从成膜时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同样地与膜基材41接触。在该状态下实施辐射线灭菌的情况的模型图如图5所示。
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和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62同等地发生解聚等变形,分别形成亲水性高分子71、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72,其结果,血液中的扩散层的厚度73减少,无法发挥充分的血液相容性。
另一方面,对图2所示的亲水性高分子42突出的状态的、聚砜与亲水性高分子的共混膜添加脂溶性维生素和亲水性高分子的溶液后,将溶剂干燥去除,从而将脂溶性维生素和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固定的情况的模型图如图6所示。
作为将脂溶性维生素和亲水性高分子一起溶解且对中空纤维膜基材、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不造成影响的溶剂,优选使用醇水溶液。
前述溶剂的干燥过程中醇先挥发,脂溶性维生素81分离,覆盖疏水性强的聚砜基材表面41。
其结果,与疏水性强的脂溶性维生素81相斥的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83移动到与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上的、附着有脂溶性维生素81的膜表面侧相反的一侧、即最终得到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接触侧,通过水分的干燥去除可就地被固定。
此外可认为,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也由于与脂溶性维生素81相斥,从而进一步在血液接触侧伸展。
在该状态下实施辐射线灭菌的情况的模型图如图7所示。
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和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83同等地发生解聚等变性(分别为91、92),所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92位于血液接触侧,因此其结果,血液中的扩散层的厚度93保持与湿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同等的水平,能发挥充分的血液相容性。
另外,使用开始初期的润湿性提高,结果能够实现对血液的亲合性的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83通过与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缠结而被固定在膜上。
因此,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不以一定量以上存在时,无法充分进行固定,得不到本发明的效果。因此,用于反映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42的量的、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需要为3质量%以上,由此可充分地进行亲水性高分子的固定。另一方面,含有率A的上限为10质量%以下。通过将含有率A设为10质量%以下,中空纤维膜可得到实用上充分的拉伸强度和韧度。关于韧度,在后文中描述。
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对于提高血液相容性而言是必需的。
作为血液相容性,已知各种参数,也可以通过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乳酸脱氢酶活性(LDH)的测定值来表示。
本指标为血小板的附着量的替代指数,但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例中,根据肝素等抗凝血剂的用量,其理想的测定值不同。测定值为300分(point)的中空纤维膜也可在现实的临床中使用,但是从希望得到更高的血液相容性的本发明的目的出发,以实现100以下的测定值为目标。进而,若为50以下则可实现更高的血液相容性,若为10以下则进一步优选。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的总质量的比率、即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该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时,可得到实用上充分的血液相容性。若为39质量%以上则优选,若为40质量%以上则更优选。
另一方面,存在率B的上限为50质量%。通过将存在率B设为50质量%以下,可以充分地降低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启动加注后的空气残留量。
空气残留量为几mL左右时,实用上没有问题,但超过5mL时,存在越过血液腔室将空气送入到患者体内的危险。因此,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设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优选为39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空气残留量的具体评价方法在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泄漏特性)
作为用于评价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泄漏特性而能够适用的漏泄试验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具有将水等对生物体无害的液体涂布于中空纤维膜的工序、以及测定涂布后的中空纤维膜的透气性的漏泄试验工序的方法。
以下对该漏泄试验方法的每个工序逐一说明。
<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涂布的工序>
涂布于中空纤维膜的液体例如优选为水和水系溶液之类的不溶解中空纤维膜、脂溶性维生素且对生物体无害、而且对中空纤维膜的润湿性高的亲水性的液体(涂布液)。这些液体在漏泄试验后通过使中空纤维膜干燥而去除,即使稍有残留,也可以通过将中空纤维膜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等清洗而容易地去除。
作为将上述涂布溶液包括形成于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表面附近的致密层在内地涂布于中空纤维膜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使上述涂布溶液在构成图1所示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中空纤维膜1的内侧(第一流路1a)流通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涂布溶液与中空纤维膜1的至少内表面接触。剩余的溶液可以通过用气体等闪蒸(吹扫)或施加离心力进行脱液来去除。通过利用这种方法使上述涂布溶液浸渗到中空纤维膜中,从而能够大幅降低中空纤维膜的透气性,成为在后述漏泄试验工序中容易判别针孔有无的状态。
<测定透气性的漏泄试验工序>
如上所述,将涂布溶液包括形成于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表面附近的致密层地涂布于中空纤维膜后,进行漏泄试验。
通过漏泄试验判别中空纤维膜有无针孔。
例如,可例示出如下的方法:对中空纤维膜施加气体的压力,测量透过中空纤维膜的气体的速度,据此判定针孔的有无。
更具体而言,对于图1所示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对中空纤维膜1的内部(第一流路1a)施加一定的空气压力,然后停止加压关闭开口部,测定中空纤维膜1的内部的压降,调查针孔的有无。超过通常水平地产生压降时,可判定为针孔存在,发生了泄漏。
但是,对于现有公知的中空纤维膜,透气性高时,即使进行了上述涂布,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表面未被充分涂布而产生压降,由此也会造成泄漏误检。即,存在如下的担心:根据用于均匀地形成涂布层的空气闪蒸的压力,本应堵塞微孔的水发生透过而未能形成水膜,或者微孔过大而未能抵抗住用于泄漏检验的气体压力,无法维持水膜,由此产生压降。
因此,对于现有公知的中空纤维膜,难以对透气性高的中空纤维膜进行准确的漏泄试验。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的总质量的比率、即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从而涂布溶液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润湿性优异,中空纤维膜的透气性充分降低。由此能够减少泄漏误检。
脂溶性维生素由于疏水性高,因此可以推测通常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膜表面时反而润湿性降低,泄漏误检率增大,因此可以认为通常得不到减少如上所述的泄漏误检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及使用其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能够得到如上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透气性充分降低的效果的原因推测如下。
首先,图8示出仅由聚砜系树脂151的基材和亲水性高分子152构成的中空纤维膜的膜表面附近的模型图。
聚砜系树脂151原本具有疏水性高的表面,但在水润湿下表面存在水合了的亲水性高分子152,因此变得容易润湿,变得能够在表面形成堵塞微孔的水膜。
此时,亲水性高分子152通过成为充分伸展的状态而最能发挥其效果,但聚砜系树脂151的基材的孔径大而透过性高时,水膜的保持不充分。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如使用图6进行说明的那样,亲水性高分子42立起,并且因后续添加的亲水性高分子83而处于密度高的状态。其结果导致中空纤维膜的膜表面的水润湿性的增加、微孔的实质上的孔径缩小。
由此,通过一定量以上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亲水性高分子的共存,达成足以实用的充分低的泄漏误检率。
以上为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为适宜范围(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的情况的模型。
另一方面,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过量至推挤亲水性高分子而露出于微孔的表面的水平时,中空纤维膜表面的疏水性一下子增大,润湿性急剧降低。这会造成泄漏误检率的急剧增加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脂溶性维生素存在量的上限值,从上述泄漏误检率的观点出发确定的优选值与从血液相容性的观点出发确定的优选值大致相同。这是因为,脂溶性维生素通过控制为可被最初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和后续添加的亲水性高分子充分掩盖的量,能够可靠地确保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形成水膜的容易度,能够实现容易吸附蛋白质和血球。
另一方面,即使仅规定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和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也难以充分地稳定漏泄试验的结果。
推测这是因为,由于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比率的不均匀而中空纤维膜的收缩率出现差异时,有时中空纤维膜表面的结构变化。
因此,将中空纤维膜内表面和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调节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进而将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与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之比设为8.0以上且50以下时,发现漏泄试验的结果极为稳定。
即,通过在满足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的条件的基础上满足这些条件的组合,可进一步减少泄漏误检,得到重现性好的结果。推测这是因为,满足这些条件时,中空纤维膜(或中空纤维膜的致密层)的内部的表面状态(具体而言为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状态的不均、孔径不均、厚度不均等)成为容易被涂布溶液掩盖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泄漏误检发生的水平可以用泄漏误检的发生率(泄漏误检率)来评价,泄漏误检率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算出。
即,对多个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进行上述漏泄试验方法,算出它们之中被判断为有针孔的根数。然后,对被判断为有针孔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再次实施上述漏泄试验方法。此时,尽管第一次被判断为有针孔而第二次被判断为无针孔的情况成为泄漏误检。因此,发生泄漏误检的样品数量相对于第一次被判断为有针孔的样品数量的比率为泄漏误检率,该数值越大,意味着越容易发生泄漏误检。
(中空纤维膜在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的稳定性)
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的稳定性、即对抗由恶劣环境下的保存造成的透过性能的劣化的稳定性(以下有时简写为稳定性)受到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和存在于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的影响。
具体而言,在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设为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的基础上,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不足35质量%时,前述稳定性降低。
由于由恶劣环境下的保存造成的亲水性高分子的氧化劣化(解聚)而观察到透过性能的变化、具体而言为过度的降低或增大,从常识上考虑,为了增加前述稳定性,应当减少亲水性高分子的分率。然而,为了实现前述稳定性的提高,在如前所述将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设为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的基础上,需要35质量%以上的亲水性高分子。这是因为,即使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亲水性高分子的氧化劣化也会部分地进行,因此需要一定量以上的初始存在量。
进而,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抑制由高温气氛下的长期保存而产生的亲水性高分子的氧化劣化,作为其结果,也对预防透水性能的变化作出贡献。
此外,亲水性高分子的含量A也对前述稳定性有影响。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的骨架以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的复合体为构成要素,与耐热性高的聚砜系树脂不同,吸湿后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耐热性低。因此,含量A高时,在恶劣环境下可能膜结构发生变形而透过性能劣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将含有率A设为10质量%以下。
此处,透水性能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利用一定期间的加热的模型试验前后的血液处理装置的透水量、具体而言为超滤率(UFR)的变化率来判断。该超滤率的变化率为±10%以内时,可视为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但该程度以上的变化率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临床上无法接受的溶质去除性能的变化。从该观点出发,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的中空纤维膜即使经过高温气氛下的长期保存,也能够维持期望的透过性能。
因此,为了中空纤维膜的透过性能的经时稳定性、恶劣环境下保存时的透过性能稳定性,需要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优选为1.0mg以上、更优选为1.5mg以上。进而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设为35质量%以上。
(启动加注中的空气残留量)
通常在使用前对内置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干燥状态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用生理盐水等进行通液,使膜表面成为湿润状态,在该启动加注操作中,可能发生中空部的空气无法逸出的故障。
若残留的空气量、即空气残留量为几mL左右,则实用上没有问题,但超过5mL时,存在越过血液腔室而将空气送入到患者体内的危险。可以认为,这是因为中空纤维膜的水润湿性不良,从常识上考虑,可以认为通过增加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可得到水润湿性的改善效果。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含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中空纤维膜中,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超过50质量%时,启动加注时的空气残留量急剧增大。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认为这是因为,过量的亲水性高分子形成膜状而堵塞中空纤维膜的中空部,在低压力、低流速下,启动加注液变得无法流过被堵塞的该中空纤维膜,从而产生空气滞留。
因此,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设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优选为39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空气残留量的具体评价方法在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源自中空纤维膜的溶出)
使用中空纤维膜时,自中空纤维膜向血液中的溶出有可能在使用中空纤维膜时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向作为水系介质的血液中的溶出大多源自亲水性高分子的量。因此,需要将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控制得低。
另一方面,尤其是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过低时,利用后续涂布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固定受到妨碍,因此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需要为一定量以上的值。
另外,亲水性高分子通过灭菌时的辐射线照射被交联,自中空纤维膜向血液中的溶出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也可能发生由辐射线或因辐射线而产生的自由基种引起的解聚,而促进溶出。
另一方面,通过混合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抑制前述亲水性高分子因辐射线而解聚的效果,因此需要以适当的量使用该脂溶性维生素。
从这些观点出发,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相对于每1g膜设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设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设为50质量%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中空纤维膜的溶出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评价。
即,将进行启动加注后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拆解,将所取出的中空纤维膜浸渍于70℃的纯水中,提取1小时,可以采用表示提取液的350~220nm的UV光谱的最大吸收的吸光度,作为溶出物的量的替代指数。
(中空纤维膜的韧度)
中空纤维膜在使用时被容纳在容器中以组件形态使用,若机械强度不充分,则存在组件制造或操作时产生膜破损的危险。
机械强度可以用由拉伸试验得出的韧度来表示。具体而言,只要每根中空纤维膜有1000gf·%的韧度,实用上即充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韧度是指断裂强度(gf)与伸长率(%)相乘而得到的参数,测定方法在实施例的分析方法中进行详细说明。
中空纤维膜的强度由聚砜系树脂(PSf)承担,共存的亲水性高分子从强度的观点出发不优选大量含有,过量的亲水性高分子分率会导致膜强度的急剧降低。因此,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需要为10质量%以下、优选为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质量%以下。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硝酸根离子的含量)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优选含有1ppm以上且8ppm以下的硝酸根离子。
作为亲水性高分子而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含氮原子的高分子时,通过在干燥状态下进行辐射线灭菌处理,在分离膜内产生硝酸根离子,作为其结果,使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含有硝酸根离子成分。
显然,含氮原子的高分子越多或辐射线照射量越大,则硝酸根离子的含量越大。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在作为血液处理膜通常的辐射线灭菌剂量即15~50kGy的范围内、通过由脂溶性维生素带来的适度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图6所示的亲水性高分子和脂溶性维生素的适当的配置,与不存在脂溶性维生素时相比,较低且重现性良好地控制了硝酸根离子存在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认为,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硝酸根离子以硝酸的形态存在。
硝酸过量存在时,会促进氧化作用等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变质,故不优选。
另一方面,通过适度的量的硝酸的存在,血液相容性(实施例中的LDH)提高,启动加注容易性(实施例中的空气残留量)改善。可以认为这是因为,硝酸的存在使亲水性高分子的吸湿性增加,带来亲水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抑制脂溶性维生素的酚性羟基的解离,使疏水性提高。
其结果,如图6所示,增大亲水性高分子与脂溶性维生素的亲水-疏水排斥,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成为更容易润湿的状态,血液相容性和启动加注容易性提高。
如上所述,发挥使亲水性高分子的吸湿性增加、带来亲水性的提高、并且抑制脂溶性维生素的酚性羟基的解离而提高疏水性的效果、且不造成不良影响的硝酸根离子成分的范围以其浓度计优选为1ppm以上且8ppm以下、更优选为2ppm以上且6ppm以下。
该范围通过以下措施来保证: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包含亲水性高分子、聚砜系树脂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本实施方式中,硝酸根离子的含有率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对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工序)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可以经过纺丝原液制备工序、内部凝固液制备工序、纺丝工序、凝固工序、水洗工序、干燥工序、卷取工序以及成束/切断工序来制造。
参照图10对这些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纺丝原液制备工序)
纺丝原液制备工序中,将聚砜系树脂和亲水性高分子用溶剂溶解,制备纺丝原液231。作为亲水性高分子,优选使用分子量为300000以上的物质,更优选使用850000以上的物质。亲水性高分子当中,特别优选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可列举出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亚砜(DMSO)等。
在向纺丝原液中添加亲水性高分子的情况下,亲水性高分子的分子量为3000000以上时,作为亲水性高分子的量相对于聚砜系树脂的混和率,优选设为10质量%~30质量%、更优选设为14质量%~27质量%、进一步优选设为15质量%~26质量%、特别优选设为16质量%~25质量%。
(内部凝固液制备工序)
内部凝固液制备工序中,调制聚砜系树脂的溶剂和非溶剂的混合物,制备内部凝固液232。作为溶剂,可列举出DMAC、NMP、DMSO等,作为非溶剂,可列举出水、醇等。通过适当地调整上述纺丝原液的组成、凝固条件等,也可以得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的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
(纺丝工序)
纺丝工序中,如图10所示,从具有双层管结构的环状狭缝口233的外侧的管喷出上述纺丝原液,同时将内部凝固液从内侧的管喷出,进行纺丝。使挤出的纺丝原液例如在空气中行进5cm至1m的距离后,浸渍于凝固浴234。
所挤出的纺丝原液在浸渍于凝固浴234之前已经充分凝固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得到具有期望的膜厚和内径的中空纤维膜,适当调整纺丝原液231和内部凝固液232的喷出量即可。
(凝固工序)
将从环状狭缝口233挤出的纺丝原液浸渍于凝固浴234中。
从使挤出的纺丝原液更充分地凝固、并使内部凝固液充分地溶出的观点出发,凝固浴使用40℃~70℃的水是较好的。挤出的纺丝原液的浸渍速度优选为10cm/分钟~100cm/分钟。
(水洗、干燥、卷取工序)
将在凝固浴中浸渍后的中空纤维膜230根据需要在水洗浴235中清洗,然后,例如在内部的温度设定为100℃~180℃的干燥机236内干燥,利用卷取辊237进行卷取。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结构通过在凝固工序、水洗工序中用水等仅将内部凝固液溶出而形成。由此得到的中空纤维膜230可以为了去除未洗净的残留溶剂而进一步用温水等清洗,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甘油等孔径保持剂附着进行干燥。
(成束、切断工序)
卷取工序后,将得到的中空纤维膜的束切断。由此,可以制造由多个中空纤维膜形成的中空纤维膜束238。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利用公知的干湿式成膜技术来制造。
前述纺丝原液的制备工序中,为了将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调整至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而调整聚砜系高分子和亲水性高分子的投加量。
作为纺丝原液中的通用溶剂,除了上述之外,还可列举出环丁砜、二噁烷等溶剂、或者将上述溶剂混合两种以上而成的溶剂等。此外,为了控制目标中空纤维膜的孔径,也可以在纺丝原液中加入水等添加物。
在使中空纤维膜成膜的工序中,作为前述具有双层管结构的环状狭缝口233,使用口中有管(tube-in-orifice)型的喷丝头,从喷丝头的孔口将纺丝原液与用于使该纺丝原液凝固的中空内液同时从管喷出到空中。作为中空内液,可以使用水、或以水为主体的凝固液,根据目标中空纤维膜的透过性能确定其组成等即可。通常,适宜使用纺丝原液中所使用的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例如,使用0~65质量%的DMAC水溶液等。进而也可以在中空内液中添加亲水性高分子来调整膜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量。
使从喷丝头与中空内液一起喷出的纺丝原液经过自由行进部而导入设置于喷丝头下部的以水为主体的凝固浴234中,浸渍并完成凝固,如上所述经过水洗、干燥、卷取工序得到中空纤维膜的束。另外,也可以在清洗工序后进行卷取,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中空纤维膜束。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制造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制造:将上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束插入到具有作为被处理液的规定流体的出入口的筒状容器中,在束的两端注入聚氨酯等灌封剂形成灌封层从而将两端密封,然后,将固化后的多余的灌封剂切去,使端面开口,安装具有流体的出入口的头部。
然后,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纤维膜型处理装置,为了将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后述通液工序,然后实施溶剂的干燥去除工序、辐射线灭菌处理工序。
<通液工序>
对前述中空纤维膜的血液流通面流通脂溶性维生素与亲水性高分子的混合溶液(涂布液)并进行控制,使得前述脂溶性维生素在前述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前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控制涂布液的附着率的方法,适当选择使用或组合使用以下的方法即可:调整混合溶液的浓度的方法;通过改变进行通液使其与膜接触时的接触时间、注入压力或温度来调整透过量的方法;使混合溶液附着后通过空气吹扫等调整溶液的脱液率的方法等。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没有问题地控制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另一方面,亲水性高分子的固定需要更慎重的条件。即,若仅单纯地涂布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则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与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的缠结不充分,可能因此无法达成发挥本发明的效果所需的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
本发明人等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下的方法是有用的。
作为第一方法,在用脂溶性维生素与亲水性高分子的混合溶液通液前,用100~40%左右的醇水溶液等通液。
作为第二方法,作为脂溶性维生素与亲水性高分子的混合溶液,使用65%以上的醇水溶液。
作为第三方法,将与膜接触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亲水性高分子的混合溶液的温度设为相对高温、例如40~70℃的范围。
这些方法均具有使原本就存在的亲水性高分子溶胀而容易与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缠结的效果。
以上的方法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组合多种。
<溶剂的干燥去除工序>
在去除前述通液工序中使用的溶液的溶剂的干燥去除工序中,用空气、氮气等气体通气、或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并不特别限定方法。
另外,对此时的温度也没有特别限定。
<辐射线灭菌处理工序>
对上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照射辐射线,实施灭菌处理。
辐射线灭菌法中可以使用电子束、γ射线、X射线等,均可使用。
辐射线的辐照剂量在γ射线、电子束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5~50kGy,更优选在20~40kGy的剂量范围内进行照射。通过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辐射线灭菌,构成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高分子被部分交联,能够在维持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状态下抑制亲水性高分子的溶出。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和与之相比较的比较例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首先,对实施例中使用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
对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的具体测定方法进行描述。
拆卸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采取中空纤维膜,水洗后,在40℃下真空干燥。
称取4g干燥后的中空纤维膜置于玻璃瓶中,加入1质量%的聚乙二醇叔辛基醚水溶液80mL,在室温下用60分钟一边施加超声波振动一边进行脂溶性维生素的提取。
定量操作通过液相色谱法进行,使用由脂溶性维生素标准溶液的峰面积得到的标准曲线,求出提取液的脂溶性维生素量。
即,在高效液相色谱仪(泵:日本分光PU-1580,检测器:岛津RID-6A,自动进样器:岛津SIL-6B,数据处理:东曹GPC-8020,柱温箱:GLSciences556)上安装色谱柱(ShodexAsahipak公司制造的HPLC用ODP-506E填充柱),在柱温度40℃下将作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用甲醇以例如1mL/min的流量进行流通,由紫外部分的吸收峰的面积求出脂溶性维生素浓度。
将提取效率设为100%,由该浓度求出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质量(mg/g)。
需要说明的是,部分氧化了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包含在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之内。因此,为了确定部分氧化了的脂溶性维生素量,预先对用于制作标准曲线的脂溶性维生素在空气中施加50kGy的辐射线,预先求出用于计算面积的峰群。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含有率A)]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含有率A(下述表1、2中记为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如下所述地求出。
将中空纤维膜以试样浓度3质量%溶解于氘代氯仿(ISOTEC公司制造),用玻璃棉过滤,对该试样使用核磁共振装置:Avance600(BrukerBioSpinK.K.制造)在室温下进行测定。
观测频率设为600MHz,化学位移基准设为TMS(=0.00ppm)。
根据得到的NMR谱图,由源自聚砜系树脂特有的基团的质子的峰的积分强度和源自亲水性高分子特有的基团的质子的峰的积分强度求出两化合物的摩尔比,将其换算成质量比,算出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存在率B)]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存在率B(下述表1、2中记为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如下所述地求出。
拆卸中空纤维型血液处理装置,取出中空纤维膜。
将中空纤维膜用线扎成50根×20cm左右的束,在装满蒸馏水的桶中浸渍一晚。此外,桶中的蒸馏水要时常补充新鲜的蒸馏水,使其满溢。
取出中空纤维膜束,切断成5cm,放入-40℃的冰箱中使其冻结。在0.3~0.4torr左右的真空度下进行一夜冷冻干燥。将干燥后的中空纤维膜沿纵向切开,露出内表面,在双面胶带上排列几根,作为试样。测定使用X-射线光电子分光装置(ThermoFisherScientificK.K.制造,ESCALAB250)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测定条件
激发源:mono.AlKα15kV×10mA
分析区域
全谱扫描(Surveyscan):0~1,100eV
窄区扫描(Narrowscan):C1s、O1s、N1s、S2p
通能(PassEnergy):100eV
由得到的NarrowScan光谱的面积强度、使用装置的数据库(library)相对灵敏度系数求出元素浓度,进行定量计算。使用的相对灵敏度系数为,C1s:0.296,O1s:0.711,S2p:0.666,N1s:0.477。
以下,作为一个例子,以使用上述式(1)所示的聚砜作为聚砜系树脂、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亲水性高分子的中空纤维膜的情况进行说明。
由测定得到的S2p源自聚砜,N1s源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砜的重复单元的式量为442,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复单元的式量为111。将S2p的元素浓度(Atomic%(原子%))记为S,将N1s的元素浓度(Atomic%)记为N时,通过以下的数学式求出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存在率B。
[数学式2]
111 &times; N ( 111 &times; N ) + ( 442 &times; S ) &times; 100 (质量%)
进而,对于使用上述式(1)所示的聚砜作为聚砜系树脂、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二醇作为亲水性高分子的中空纤维膜的情况,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即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二醇的总存在率进行说明。
与上述仅使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亲水性高分子的中空纤维膜的情况同样地使用X射线光电子分光装置,求出元素浓度,进行定量计算。
由测定得到的S2p源自聚砜,N1s源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O1s源自聚砜重复单元中的4个氧原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重复单元中的1个氧原子和聚乙二醇重复单元中的1个氧素原子。聚砜的重复单元的式量为442,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复单元的式量为111,聚乙二醇的重复单元的式量为44。将S2p的元素浓度(Atomic%)记为S,将N1s的元素浓度(Atomic%)记为N,将O1s的元素浓度(Atomic%)记为O时,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的存在率B可以通过以下的数学式求出。
[数学式3]
( 111 &times; 4 ) + ( O - 4 &times; S - N ) &times; 44 ( 111 &times; N ) + ( 442 &times; S ) + ( O - 4 &times; S - N ) &times; 44 &times; 100 (质量%)
[抗氧化能力]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抗氧化能力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
首先,将六水合三氯化铁溶解于纯水,制备0.3w/v%(溶液100mL中的溶质的量(g))水溶液。
拆卸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采取中空纤维膜,水洗后,在40℃下真空干燥。
称取1g干燥后的中空纤维膜和20mL三氯化铁水溶液置于玻璃瓶中,在60mmHg下脱泡10分钟后,在振荡下以30℃×4小时进行孵育(存在于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将铁(III)离子还原,生成铁(II))。
将2.6mL孵育后的水溶液、0.7mL乙醇、另外制备的0.5w/v%的2,2’-联吡啶乙醇水溶液0.7mL混合,在振荡下以30℃×30分钟进行孵育(铁(II)与联吡啶形成络合物,显色)。
使用分光计测定显色了的液体的520nm下的吸光度。
使用浓度已知的脂溶性维生素乙醇溶液来代替中空纤维膜,进行同样的孵育、显色反应、吸光度的测定,制作标准曲线,以脂溶性维生素的质量等效值的形式求出1g中空纤维膜所表现出的抗氧化能力。
每1g中空纤维膜的存在于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质量等效值为0.4mg以上的情况判断为抗氧化能力良好,评价为○,将不足0.4mg的情况判断为抗氧化能力不好,评价为×。
[乳酸脱氢(LDH)活性的测定]
中空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通过血小板在中空纤维膜表面上的附着性进行评价,以附着于中空纤维膜的血小板中所含的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为指标进行定量。
拆卸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将采取的血液净化用中空纤维膜以有效长度为15cm、膜内表面的面积为50mm2(内径185μm的中空纤维膜中为56长丝)的方式将两端用环氧粘接剂粘接,制成微型组件。
对该微型组件、将3mL生理盐水(大塚制药株式会社,大塚生食注)以流速0.6mL/min流过中空纤维膜的内侧,进行清洗(以下称为“启动加注”)。
然后,将15mL肝素化人血控温在37℃,以1.2mL/min的流速在微型组件内循环4Hr。循环后,分别用10mL生理盐水清洗微型组件的内侧、用10mL清洗外侧。
从清洗后的微型组件采取56长丝、长度7cm的中空纤维膜后,将其切碎,放入LDH测定用的离心管,作为测定用样品。
从清洗后的微型组件采取总数的一半的长度14cm的中空纤维膜后,将其切碎,放入LDH测定用的离心管,作为测定用样品。
接着,将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中溶解TritonX-100(NacalaiTesqueLtd.制造)而得到的0.5体积%的TritonX-100/PBS溶液0.5mL添加到LDH测定用的离心管中后,进行离心(2700rpm×5min),使中空纤维膜在液体中沉淀,进行60分钟振荡提取,将附着于中空纤维膜的细胞(主要是血小板)破坏,提取细胞中的LDH。取0.05mL该提取液,然后加入0.6mM的丙酮酸钠溶液2.7mL、1.277mg/mL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溶液0.3mL进行反应,进而在37℃下反应1小时后,测定340nm的吸光度。同样地对未与血液反应的膜(空白)测定吸光度,由下述式(IV)算出吸光度的差。
进而,利用由下述式(IV)得到的值除以有效膜面积得到的、由下述式(V)得到的值评价LDH。
本方法中,该减少幅度越大,评价为LDH活性越高,即意味着血小板在中空纤维膜表面上的附着量多,该LDH活性为50以下时,判断为血液相容性良好,评价为○,超过50时,评价为×。
Δ340nm=样品的60分钟后吸光度-空白的60分钟后吸光度···(IV)
LDH=Δ340nm/有效膜面积···(V)
图11中示出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亲水性高分子和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为35~50质量%时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与LDH活性的关系。
图11中,横轴的单位(mg/gHF)表示每1g中空纤维膜的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mg)。
可知,脂溶性维生素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时,LDH良好,另一方面,该范围外的不足0.5mg的0.4mg或者超过25mg的27mg的情况下,LDH不良好。
图12中示出存在于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量相对于每1g膜为0.5~25mg时的、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与LDH活性的关系。可知,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时,LDH满足本发明的目标,另一方面,不足35质量%时,不能满足。
[启动加注性的评价(空气残留量的定量)]
使用图13中所示结构的实验装置,进行启动加注后的空气残留量的测定评价。
图13的实验装置具备:放入生理盐水的容器122、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21和容器124。
使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21的中心对齐容器122和容器124的水面的中间的位置进行固定。
作为管125,使用将市售的透析用血液流路切断成适当的长度而得到的管,生理盐水从容器122经由该管125被送入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21中,进而处理液经由规定的管被送入到容器124中。容器124距容器122的高低差(压头差)126设为100cm。
首先,在管125中填充生理盐水,利用压头差126从容器122经由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21向容器123流通生理盐水。最初的处理液从容器123流出后仅利用由压头差带来的驱动力用500mL的生理盐水通液。
从通液开始直到消耗450mL生理盐水为止,静置而不对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施加冲击、振动,在最后的50mL通液期间,轻轻拍打,仅使滞留于上部头部的空气流到管中。
接着,在用于设置泵的位置127设置ASAHIMEDICAL公司制造的ABP-01泵,为了排除空气而拍打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一边施加振动一边以600mL/min的流速进行通液直至不再有空气逸出。
用量筒收集并读取排出的空气,作为空气残留量(mL)记录。
若空气残留量不足5mL,则判断为实用上没有问题,评价为○,为5mL以上时,判断为存在越过血液腔室而将空气送入到患者体内的危险,评价为×。
[源自中空纤维膜的溶出物]
将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中空纤维膜的内侧流路和中空纤维膜的外侧流路分别用蒸馏水1000mL(流量100mL/分钟)清洗,通过空气吹扫进行脱液。
接着,拆卸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将1.5g取出的中空纤维膜用70℃的纯水150mL提取1小时。
测定提取液的350nm~220nm的UV光谱,采取显示出最大吸收的吸光度,作为源自中空纤维膜的溶出物的量的替代指数。
若吸光度不足0.10,则判断为实用上没有问题,评价为○,为0.10以上时评价为×。
[中空纤维膜的韧度]
在室温20~25℃、湿度55~60RH%的室内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拉伸试验机(EZTestseries),将1根干燥的20cm的中空纤维膜使用卡盘固定,以30cm/分钟的速度拉伸,测定断裂时的应力(gf)。
另外,求出将中空纤维膜断裂时的伸长率除以测定前的中空纤维膜的长度20cm再乘以100而得到的值作为伸长率(%),通过以下的数学式计算韧度。
韧度(gf·%)=断裂应力(gf)×伸长率(%)
若韧度为1000gf·%以上,则判断为实用上没有问题,评价为○,不足1000gf·%时,评价为×。
[恶劣环境下的透过性能的稳定性试验(高温下的保存前后的透过性能的测定)
将后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有效膜面积1.5m2)在60℃的恒温槽中加热处理6周。
除了将试验液从牛血液改变为蒸馏水之外,根据ISO8637:20045.6.3(或者JIST3250:20055.6.3)中所规定的方法测定加热处理前后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透过性能(超滤率)。具体而言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
(1)如图14所示安装试验流路。
如图14所示,使用规定的管将滴注室140~142与压力调节器131、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32、滤液回收容器133、试验液槽134、血液泵135以及废液回收容器136连接。
滴注室140~142分别设有血液喷嘴入口侧压力计138、血液喷嘴出口侧压力计137以及滤液侧压力计139。
用于连接的管可将市售的透析用血液流路切断成适当的长度来使用。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32设置在纵向(血液侧流路的喷嘴为上下的方向)上,未与流路连接的一边的透析液侧流路的喷嘴被堵住。
如图14中的虚线143所示,滴注室140的液面、滴注室141、142的液流入口被调整为与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132的中心同样的高度。
(2)试验液使用保温在37℃的蒸馏水。
(3)调整血液泵135和压力调节器131,使得进入血液喷嘴的流量为200mL/分钟、TMP(TRANSMEMBRANEPRESSURE:膜间压力差)为50mmHg,稳定血液流路和滤液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TMP通过以下的数学式算出。
TMP={(血液喷嘴出口侧压力计137的压力值)+(血液喷嘴入口侧压力计138的压力值)}/2-(滤液侧压力计139的压力值)
(4)测量每1小时的滤液量,通过以下的算式分别求出加热处理前后的超滤率。
(超滤率:UFR)=(滤液量)/TMP(单位:mL/(hr·mmHg))
若加热处理前后的UFR的变化率为±10%以内,则判断为实用上没有问题,评价为○,超过±10%时,评价为×。另外,若加热处理后的UFR超过40mL/(hr·mmHg),则判断为可维持高的膜性能,评价为○,若不足40mL/(hr·mmHg)则评价为×。
[中空纤维膜中所含的硝酸根离子浓度的测定]
采取约1g样品,准确称量(提取前的中空纤维膜的质量),放入到聚丙烯制离心管(IWAKIcat.No.2345-050;旭硝子株式会社)中。
向其中添加50mL蒸馏水(高效液相色谱用046-16971;和光纯药株式会社),进行20分钟超声波处理(ElmasonicS30H;PathtechPtyLtd.),在以下的条件下通过离子色谱对硝酸根离子进行定量。将无样品且进行同样操作的样品作为空白样品。
提取操作后的样品在室温下进行排水后,以60℃×12hr进行真空干燥,称量(提取后的中空纤维膜的质量)。硝酸根离子浓度由离子色谱定量值以相对于提取后的中空纤维膜的质量进行换算。
离子色谱测定条件
装置:东曹IC-2001
色谱柱:TSKgelSuperIC-AZ
洗脱液:6.3mMNaHCO3+1.7mMNaCO3
流速:0.8mL/min
压力:9.0mPa
[实施例1]
制备包含以下成分的均匀的纺丝原液:
PSf(SolvayAdvancedPolymers,L.L.C.制造,P-1700)17质量份
PVP(ISP公司制造,K-90)4质量份
二甲基乙酰胺(以下DMAC)79质量份。
此处,PSf表示聚砜系树脂,PVP表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中空内液使用DMAC的42质量%水溶液,与纺丝原液一起从喷丝头喷出。
此时,调整纺丝原液和中空内液的喷出量,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45μm、内径为185μm。
将喷出的纺丝原液浸渍于设置于正下方50cm的由水构成的60℃的凝固浴中,以30m/分钟的速度经过凝固工序、水洗工序(水洗处理)后导入到热风干燥机中,在120℃下干燥2分钟后,再在160℃下进行0.5分钟的加热处理,然后,施加卷曲从而将聚砜系中空纤维膜卷取。
接着,将由卷取好的10000根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束装填到以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为1.5m2的方式设计的塑料制筒状容器中,将其两个端部用聚氨酯树脂粘接固定,将两个端面切断,形成中空纤维膜的开口端。
将在由65质量份2-丙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特级)和35质量份蒸馏水(大塚制药株式会社)构成的水溶液中分别以浓度达到0.05质量%、0.5质量%的方式溶解PVP和α-生育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特级)而得到的涂布溶液加热到40℃,然后将其从开口端在中空纤维膜内通液120mL,用0.3MPa的空气进行10秒钟闪蒸。接着,在40℃的干燥空气中干燥1小时。干燥后,在两个端部安装头部帽。在血液流出流入侧喷嘴装上塞子后,照射25kGy的电子束,得到有效膜面积1.5m2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7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4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2]
用前述涂布溶液在中空纤维膜内通液前,用120mL由2-丙醇80质量份和蒸馏水20质量份构成的水溶液进行通液,用0.3MPa的空气进行10秒钟闪蒸。
进而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0.05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0.5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6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3]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0.1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1.5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6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4]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1.2质量%。
进而照射25KGy的γ射线来代替25KGy的电子束。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1.5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6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5]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1.6质量%。
进而在照射电子束前从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出入喷嘴流通氮气10分钟。除此之外的条件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25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3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6]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01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1.5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6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7]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02质量%。
进而将电子束的照射剂量设为15kGy。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9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8]
将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1质量%。
进而将电子束的照射剂量设为40kGy。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0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9]
将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18质量%。
进而将电子束的照射剂量设为50kGy。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50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实施例10]
将纺丝原液的PVP投加量设为9质量份,将二甲基乙酰胺的投加量设为74质量份。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9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10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
[比较例1]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0.03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0.4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4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抗氧化能力低,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
[比较例2]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1.8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27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4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
[比较例3]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008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4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
[比较例4]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2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4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启动加注后的空气残留量过多而实用上存在问题,溶出物多而实用上存在问题。
[比较例5]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1质量%。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2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2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溶出物多而实用上存在问题。
[比较例6]
将纺丝原液的PVP投加量设为10质量份,将二甲基乙酰胺的投加量设为73质量份。
进而,在涂布溶液中不添加PVP。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7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3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12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中空纤维膜的韧度低而存在生产时、运输时发生泄漏的风险,溶出物多而实用上存在问题。
[比较例7]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22质量%,不添加α-生育酚。将电子束照射量设为50kGy。
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0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60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4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抗氧化能力低,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启动加注后的空气残留量过多而实用上存在问题。
[比较例8]
将18.0质量%PSf、4.3质量%PVP溶解于77.7质量%二甲基乙酰胺,制成均匀的溶液,得到纺丝原液。此处,纺丝原液中的PVP相对于PSf的混和比率为23.9质量%。将该纺丝原液保持在60℃,与由30质量%二甲基乙酰胺和70质量%水的混合溶液构成的内部液体一起从双层环状喷丝头喷出,通过0.96m的空气间隙浸渍在由75℃的水构成的凝固浴中,以80m/分钟进行卷取。此时,从喷丝头至凝固浴用圆筒状的筒包围,一边在筒中流通含水蒸汽的氮气,一边将筒中的湿度控制为54.5%、温度控制为51℃。空气间隙相对于纺丝速度的比率为0.012m/(m/分钟)。将卷取至10000根而成的纤维束切断后,从束的切断面上方用2小时进行80℃热水淋洗的清洗,从而去除膜中的残留溶剂,将该膜填充到具有用于液体的导入和导出的两个喷嘴的筒状容器,将两个端部用聚氨酯树脂包埋后,将固化了的聚氨酯部分切断,加工成中空纤维膜开口的端部。在该两个端部上安装具有血液导入(导出)用的喷嘴的头部帽,组装成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形状。
接着,将在IPA57质量%的水溶液中溶解0.5质量%α-生育酚而成的涂布溶液从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导入喷嘴对中空纤维膜的内腔部通液52秒,使其与α-生育酚接触。涂布溶液的温度与室温同样为21℃。进而,进行空气闪蒸,去除内腔部的残余液体,然后用24℃的干燥空气通气30分钟,将溶剂干燥去除,从而包覆α-生育酚。在血液流出流入侧喷嘴装上塞子后,照射25kGy的电子束,得到有效膜面积1.5m2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3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
[比较例9]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α-生育酚浓度设为0.05质量%,不添加PVP,将IPA浓度设为57质量%,在温度21℃下进行通液。进而,将涂布溶液干燥后,从开口端将浓度63.1质量%的甘油(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特级)水溶液在中空纤维膜内通液120mL,用0.3MPa的空气进行10秒钟闪蒸后,在两个端部安装头部帽。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0.5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3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
[比较例10]
作为前述涂布溶液将浓度63.1质量%的甘油在中空纤维膜内通液120mL,用0.3MPa的空气进行10秒钟闪蒸后,在两个端部安装头部帽。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0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3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抗氧化能力低,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
[比较例11]
将前述涂布溶液的PVP浓度设为0.01质量%,将IPA浓度设为57质量%,在温度21℃下进行通液。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6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33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3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LDH活性值高而得不到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泄漏试验误检率高而生产率差,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
[比较例12]
将纺丝原液的PVP投加量设为10质量份,将二甲基乙酰胺的投加量设为73质量份。除此之外的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该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中的、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α-生育酚)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膜为7mg,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存在率B为47质量%,中空纤维膜整体的亲水性高分子(PVP)的含有率A为12质量%。
将测定各性能而得到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不充分,得不到高的膜性能,中空纤维膜的韧度低而存在生产时、运输时发生泄漏的风险,溶出物多而实用上存在问题。
[表1]
[表2]
表1、表2中,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的单位即“mg/gHF”表示作为测定对象的每1g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脂溶性维生素的质量(mg)。
如表1所示,可知实施例1~10的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均具有实用上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血液相容性,漏泄试验的误检率低而生产率高,启动加注后的空气残留量足够少,因而启动加注容易,韧度在实用上充分,中空纤维泄漏的风险低,亲水性高分子的溶出少,更为安全。
本申请基于2011年6月9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即日本特愿2011-129437、以及2011年7月4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即日本特愿2011-148534,此处引入其内容作为参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以及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作为用于实施血液体外循环疗法的血液处理装置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附图标记说明
1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
1a第一流路
2筒状容器
2a、2b端口
3a、3b树脂
6a、6b喷嘴
7a、7b头部帽
8空间
10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11第二流路
41聚砜高分子的膜基材
42亲水性高分子
51亲水性高分子
52亲水性高分子的厚度
62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
71亲水性高分子
72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
73血液中的扩散层的厚度
81脂溶性维生素
83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
91亲水性高分子
92追加的亲水性高分子
93血液中的扩散层的厚度
121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122放入生理盐水的容器
124容器
125管
126压头差
131压力调节器
132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133滤液回收容器
134试验液槽
135血液泵
136废液回收容器
138血液喷嘴入口侧压力计
137血液喷嘴出口侧压力计
139滤液侧压力计
140~142滴注室
151聚砜系树脂的基材
152亲水性高分子
231纺丝原液
232内部凝固液
233环状狭缝口
234凝固浴
230中空纤维膜
235水洗浴
236干燥机
237卷取辊
238中空纤维膜束

Claims (4)

1.一种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包含亲水性高分子、聚砜系树脂和脂溶性维生素,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整体中的、所述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所述亲水性高分子和所述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所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A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的、所述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相对于所述亲水性高分子和所述聚砜系树脂的总质量的比率、即所述亲水性高分子的存在率B为3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的全部表面的所述脂溶性维生素的存在量相对于每1g中空纤维膜为0.5mg以上且25mg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其中,所述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含有1ppm以上且8ppm以下的硝酸根离子。
4.一种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其在容器内部具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
CN201280028461.9A 2011-06-09 2012-06-06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Active CN103608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9437 2011-06-09
JP2011-129437 2011-06-09
JP2011148534 2011-07-04
JP2011-148534 2011-07-04
PCT/JP2012/064561 WO2012169529A1 (ja) 2011-06-09 2012-06-06 血液処理用中空糸膜及び中空糸膜型血液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8052A CN103608052A (zh) 2014-02-26
CN103608052B true CN103608052B (zh) 2016-06-22

Family

ID=4729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8461.9A Active CN103608052B (zh) 2011-06-09 2012-06-06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719408A4 (zh)
JP (1) JP5758001B2 (zh)
CN (1) CN103608052B (zh)
TW (1) TW201302293A (zh)
WO (1) WO20121695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7514B1 (en) * 2013-04-19 2022-12-21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Hollow fiber membrane for blood treatment
JP2016140776A (ja) * 2015-01-29 2016-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型分離膜エレメントの船輸送方法
CN107427623A (zh) * 2015-04-03 2017-12-01 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器
WO2016182015A1 (ja) * 2015-05-13 2016-11-17 東洋紡株式会社 多孔質中空糸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906972A (zh) * 2015-05-20 2015-09-16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醚血液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777383B2 (ja) * 2015-08-06 2020-10-28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7201630A1 (de) * 2017-02-01 2018-08-02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Hohlfasermembran mit verbesserter Biokompatibilität
CN108686521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旭化成医疗株式会社 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器
JP2021106755A (ja) * 2019-12-27 2021-07-29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濃縮器の試験装置
JP7335161B2 (ja) * 2019-12-27 2023-08-29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濾過器の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73A (zh) * 1995-06-30 1997-09-03 东丽株式会社 聚砜中空纤维半渗透膜
EP0923955A2 (en) * 1997-12-17 1999-06-2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tificial organ, hollow fiber membrane, and dialyzer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 type
CN1674975A (zh) * 2002-08-21 2005-09-28 东丽株式会社 改性基底材料和改性基底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678287A (zh) * 2007-05-25 2010-03-24 旭化成可乐丽医疗株式会社 聚砜系血液处理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3819B2 (ja) 1993-12-24 2001-07-30 テルモ株式会社 人工臓器
JPH11347117A (ja) * 1998-06-09 1999-12-21 Terumo Corp 中空糸膜および中空糸膜型人工腎臓
JP2003190747A (ja) 2001-12-26 2003-07-08 Nipro Corp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のリーク検出方法
JP2005238096A (ja) 2004-02-26 2005-09-08 Toray Ind Inc 膜モジュールのリークテスト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4845417B2 (ja) * 2005-04-25 2011-12-28 旭化成クラレ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中空糸型血液浄化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15569A (ja) * 2006-02-14 2007-08-30 Asahi Kasei Medical Co Ltd 血漿成分分離器及び二重濾過血液浄化装置
JP4889109B2 (ja) 2006-10-13 2012-03-07 旭化成クラレ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装置
JP5265884B2 (ja) * 2007-05-25 2013-08-14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ポリスルホン系選択透過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89414B2 (ja) 2008-02-04 2012-12-0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のリーク検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73A (zh) * 1995-06-30 1997-09-03 东丽株式会社 聚砜中空纤维半渗透膜
EP0923955A2 (en) * 1997-12-17 1999-06-23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tificial organ, hollow fiber membrane, and dialyzer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 type
CN1674975A (zh) * 2002-08-21 2005-09-28 东丽株式会社 改性基底材料和改性基底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678287A (zh) * 2007-05-25 2010-03-24 旭化成可乐丽医疗株式会社 聚砜系血液处理膜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19408A4 (en) 2014-12-03
JP5758001B2 (ja) 2015-08-05
TW201302293A (zh) 2013-01-16
JPWO2012169529A1 (ja) 2015-02-23
WO2012169529A1 (ja) 2012-12-13
CN103608052A (zh) 2014-02-26
EP2719408A1 (en)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8052B (zh)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和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处理装置
CN103619371B (zh) 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装置
US8771516B2 (en) Membranes having improved performance
JP4848278B2 (ja) 高透水性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45417B2 (ja) 中空糸型血液浄化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64802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крови на основе мембран в виде полых волокон
US9776143B2 (en) Low cut-of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WO2006016573A1 (ja) ポリスルホン系選択透過性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01427B (zh) 血液处理用中空纤维膜、血液净化器及其制造方法
EP3202437B1 (en) Hollow fiber membrane-type blood purification device
EP2529769B1 (en) Hollow fiber membrane-based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JP6078641B2 (ja) 血液処理用中空糸膜及び当該血液処理用中空糸膜の製造方法
JP2012019891A (ja) 血液処理用の中空糸膜の製造方法
JP2013009761A (ja) 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装置及び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193987A (ja) 中空糸膜型医療用具のリークテスト方法
JP6383631B2 (ja) 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器
JP6456034B2 (ja) 血液処理用中空糸膜
JP6190714B2 (ja) 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装置
JP2011193985A (ja) 中空糸膜型医療用具のリークテスト方法
JP2012019890A (ja) 血液処理用中空糸膜、及び、中空糸膜型血液処理器
JP2008183511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JP2011193984A (ja) 中空糸膜型医療用具のリークテスト方法
JP2018171431A (ja) 中空糸膜型血液浄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