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1232A -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1232A
CN103601232A CN201310428578.2A CN201310428578A CN103601232A CN 103601232 A CN103601232 A CN 103601232A CN 201310428578 A CN201310428578 A CN 201310428578A CN 103601232 A CN103601232 A CN 103601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phur
potassium
bronze medal
preparation
nano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8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1232B (zh
Inventor
代书阁
奚伊
胡陈果
刘建林
张开友
岳旭乐
程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285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1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1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1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1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12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1)、称取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放入反应容器中,所述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5:50;(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和水合肼,密封;(3)、将密封好的反应容器置入能恒温控制的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20-240℃,加热时间10-48h;(4)、加热完毕后,将反应容器取出,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取出清洗后得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本发明还涉及用该种材料作为电极的电容器。

Description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合成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由该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作为电极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能够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有利的能源供应体系,开发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存储系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种计算机有关的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及家用电器的逐步普及,对高性能存储器备用电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储能装置除了对能量密度有一定要求外,对功率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电池受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如短的循环寿命,较慢的充放电,较低的能量率密和功率密度;传统的静电电容器也因能量密度过低而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迫切需要高功率性的储能装置以满足当前特殊应用领域的需求。近来,电化学电容器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电化学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具有比传统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比二次电池更高的功率密度,而且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众所周知,纳米半导体材料与其块体材料相比,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尺寸,在能量收集和能量存储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优势。此外,适当的纳米结构电极可以提高它的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到目前为止,各种赝电容器电极材料中,水合二氧化钌具有最佳的性能,然而,它成本太高,阻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从电极材料的角度,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纳米结构材料,它既可降低电容器的成本,而且具有潜在的高性能。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将赝电容器电极材料与低成本和潜在的高性能纳米材料组合成混合电化学电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导电性好、电化学性能好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由该种材料作为电极的电容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称取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放入反应容器中,所述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5:50;
(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和水合肼,密封;
(3)、将密封好的反应容器置入能恒温控制的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20-240℃,加热时间10-48h;
(4)、加热完毕后,将反应容器取出,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取出清洗后得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本发明合成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室温下是半导体材料,它的结构包含一维[Cu4S4]柱,且在镜像平面垂直于c轴。在铜的位置有四分之一的空位,因此它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在室温下,导电路径也主要沿c轴方向。同时由于晶格是由三维的钾—铜—硫框架组成,其中钾离子驻留在准一维通道中,因而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非常好。所以四硫七铜一钾可广泛应用于超大电容器的材料。
其次,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为廉价的单质硫和氯化铜,而且为一步合成,即原料和反应溶剂一次加入反应器后置入恒温加热设备内加温反应,合成过程中可控参数较少,合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步骤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氯化铜、单质硫、氢氧化钾、无水乙醇和水合肼的比例为1mol:0.5mol:50mol:1.8-2.2L:1.8-2.2L。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容器由耐高温高压、耐酸碱的材料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容器为特氟龙管。
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热设备为马弗炉或电阻炉或烘箱。
所述步骤(4)中:所述反应容器自然冷却或用水冷至室温;所述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然后自然晾干或热烘干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中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作为电极。
具体说:所述电极的制备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8-15MPa的大气压下压成薄膜,并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固定在炭块上;
(2)在两片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上分别镀上不同质量的锰纳米颗粒层;
(3)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的炭块在聚乙烯醇—氯化锂电解液中浸泡1—20分钟;
(4)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的炭块对接,且两者之间用隔膜分开,制成电极。本发明将锰与低成本和潜在的高性能纳米材料组合成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室温下是半导体材料,有较高的电导率,它作为电容器的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制作成本低。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为廉价的单质硫和氯化铜,而且为一步合成,即原料和反应溶剂一次加入反应器后置入恒温炉内加温反应,合成过程中可控参数较少,合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步骤简单。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室温下是半导体材料,有较高的电导率,且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可以广泛运用于超大电容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XRD图;
图2(a)(b)(c)分别代表本发明实施例1在三种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单根I-V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反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在不同扫速下的循环伏安图;
图7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1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
图8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2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
图9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5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
图10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10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
图11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比电容图;
图12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充放电图;
图13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能量和功率密度图;
图14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稳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准备三份原材料,每份称取0.001mol的氯化铜,0.0005mol的单质硫和3g(0.05mol)氢氧化钾,并把它们分别置于一个Teflon(特氟龙)管中。
(2)分别向上述三个Teflon(特氟龙)管中加入2ml无水乙醇和2ml水合肼,密封。
(3)将步骤2准备好的Teflon(特氟龙)管分别置于马弗炉中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分别为200℃、180℃、150℃,加热24h后生成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4)将步骤3中的Teflon(特氟龙)管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里面的产物取出,经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后,在60℃下烘干得到产品。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XRD图,说明本发明制备的产物确实为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三种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的SEM图,三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直径分别为2μm,1μm,1.5μm,线长分别为110μm,130μm,160μm。
图3是本实施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单根I-V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电阻较低,但是其中150℃条件下合成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电阻最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反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反射率较大,但是150℃条件下合成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反射率最大。
图5是本实施例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说明本实施例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较好,但是其中在150℃条件下合成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最好。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在不同扫速度下的循环伏安图;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电极的循环伏安图形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容特性。
实施例2:
(1)称取0.001mol的氯化铜,0.0005mol的单质硫和3g(0.05mol)氢氧化钾,并把它们分别置于一个Teflon(特氟龙)管中。
(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1.8ml无水乙醇和1.8ml水合肼,密封后。
(3)将步骤2准备好的反应容器置于烘箱中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120℃,加热48h后生成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4)将步骤3中的Teflon(特氟龙)管取出,用水冷至室温,再将里面的产物取出,经过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后,在60℃下烘干。
(5)将两根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8MPa的大气压下分别压成薄膜,并将两个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分别固定在炭块上。
(6)在两块四硫七铜一钾纳薄膜上分别镀上1mg和2mg的锰纳米颗粒层。
(7)将上述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电极的炭块在聚乙烯醇—氯化锂电解液中浸泡1—20分钟。聚乙烯醇—氯化锂作为电解质。
(8)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电极的炭块对接,且俩者之间用隔膜分开,最终组装成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
实施例3:
(1)准备四份原材料,每份称取0.001mol的氯化铜,0.0005mol的单质硫和3g(0.05mol)氢氧化钾,并把它们分别置于一个Teflon(特氟龙)管中。
(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分别加入2.2ml无水乙醇和2.2ml水合肼,密封后。
(3)将步骤2准备好的反应容器分别置于烘箱中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240℃,加热10h后生成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4)将步骤3中的Teflon(特氟龙)管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里面的产物取出,经过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后,在60℃下烘干。
(5)将四份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15MPa的大气压下压成薄膜,并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分别固定在炭块上。
(6)在四个炭块上的四硫七铜一钾纳薄膜上分别镀上1mg,2mg、5mg、10mg的锰纳米颗粒层。
(7)将任意两块载有不同质量的锰的四硫七铜一钾电极的炭块在聚乙烯醇—氯化锂电解液中浸泡1—20分钟。聚乙烯醇—氯化锂作为电解质
(8)将任意两块载有不同质量锰的四硫七铜一钾电极的炭块对接,且俩者之间用隔膜分开,最终组装成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
图7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1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图8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2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图9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5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图10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10mg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通过图6与图7、图8,图9和图10不同质量锰的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循环伏安图形对比,说明2mg锰-四硫七铜电容器具有较好的循环伏安特性,且循环伏安图形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该电容器具有较好的电容特性。
图11表示本发明制备的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比电容较大。图12表明本发明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线性电压—时间曲线。图13说明本发明制备的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的能量和功率密度较大。图14说明本发明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实施例4:
(1)称取0.001mol的氯化铜,0.0005mol的单质硫和3g(0.05mol)氢氧化钾,并把它们分别置于一个Teflon(特氟龙)管中。
(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2ml无水乙醇和2ml水合肼,密封后。
(3)将步骤2准备好的反应容器置于烘箱中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200℃,加热15h后生成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4)将步骤3中的Teflon(特氟龙)管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里面的产物取出,经过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超声清洗后,在60℃下烘干。
(5)将两份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10MPa的大气压下分别压成薄膜,并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分别固定在炭块上。
(6)在两块四硫七铜一钾纳薄膜上镀上1mg和2mg锰纳米颗粒层。
(7)将上述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电极的炭块在聚乙烯醇—氯化锂电解液中浸泡1—20分钟。聚乙烯醇—氯化锂作为电解质。
(8)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电极的炭块对接,且俩者之间用隔膜分开,最终组装成锰-四硫七铜一钾电容器。

Claims (8)

1.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称取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放入反应容器中,所述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5:50;
(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和水合肼,密封;
(3)、将密封好的反应容器置入能恒温控制的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20-240℃,加热时间10-48h;
(4)、加热完毕后,将反应容器取出,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取出清洗后得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铜、单质硫、氢氧化钾、无水乙醇和水合肼的比例为1mol:0.5mol:50mol:1.8-2.2L:1.8-2.2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容器由耐高温高压、耐酸碱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为特氟龙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热设备为马弗炉或电阻炉或烘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反应容器自然冷却或用水冷至室温;所述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然后自然晾干或热烘干得到产品。
7.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中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作为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制备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8-15MPa的大气压下压成薄膜,并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固定在炭块上;
(2)在两片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上分别镀上不同质量的锰纳米颗粒层;
(3)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的炭块在聚乙烯醇—氯化锂电解液中浸泡1—20分钟;
(4)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的炭块对接,且两者之间用隔膜分开,制成电极。
CN201310428578.2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1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8578.2A CN103601232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8578.2A CN103601232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1232A true CN103601232A (zh) 2014-02-26
CN103601232B CN103601232B (zh) 2015-04-15

Family

ID=5011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857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1232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12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294A (zh) * 2018-02-05 2018-07-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存储机制可调的薄膜阻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7866A (zh) * 2018-01-22 2018-09-2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在铜基上生长四硫七铜一钾微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10950372A (zh) * 2019-12-04 2020-04-0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在泡沫镍上生长四硫七铜一钾微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13371752A (zh) * 2021-05-31 2021-09-10 江汉大学 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Ni(OH)2/KCu7S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198A (zh) * 2007-05-17 2007-10-17 上海交通大学 单分散三元硫化物CuInS2的制备方法
CN101112974A (zh) * 2007-06-21 2008-01-30 重庆大学 金属硫化物纳米晶体材料的复合碱金属氢氧化物溶剂合成方法
CN101792173A (zh) * 2010-02-08 2010-08-04 许昌学院 一种低温下控制合成片状CuxSy纳米晶光电薄膜的化学方法
CN101870458A (zh) * 2009-04-22 2010-10-27 钟润文 多元金属硫族元素化合物和靶材及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198A (zh) * 2007-05-17 2007-10-17 上海交通大学 单分散三元硫化物CuInS2的制备方法
CN101112974A (zh) * 2007-06-21 2008-01-30 重庆大学 金属硫化物纳米晶体材料的复合碱金属氢氧化物溶剂合成方法
CN101870458A (zh) * 2009-04-22 2010-10-27 钟润文 多元金属硫族元素化合物和靶材及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92173A (zh) * 2010-02-08 2010-08-04 许昌学院 一种低温下控制合成片状CuxSy纳米晶光电薄膜的化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 OHTANI,ET AL.: "PHASE TRANSITIONS IN NEW QUASI-ONE-DIMENSIONAL SULFIDES T1Cu7S4 AND KCu7S4",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
万步勇等: "K,Na 掺杂Cu-S 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物理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7866A (zh) * 2018-01-22 2018-09-21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在铜基上生长四硫七铜一钾微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8321294A (zh) * 2018-02-05 2018-07-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存储机制可调的薄膜阻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1294B (zh) * 2018-02-05 2021-08-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存储机制可调的薄膜阻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0372A (zh) * 2019-12-04 2020-04-0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在泡沫镍上生长四硫七铜一钾微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13371752A (zh) * 2021-05-31 2021-09-10 江汉大学 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Ni(OH)2/KCu7S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71752B (zh) * 2021-05-31 2022-11-22 江汉大学 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Ni(OH)2/CuO@Cu7S4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1232B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574B (zh) 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及其封装方法
Xie et al.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layered cobalt oxide (Co 3 O 4)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
CN103601232B (zh) 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
CN104051728A (zh) 一种表面具有多级纳微米结构的材料、其制备方法和正极中包含该材料的镍锌电池
CN105244182B (zh) 电容器电极材料β-NiMoO4的制备方法及超级电容器
CN106653401B (zh) 一种三维氮掺杂胶囊状碳纸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6592B (zh) 白玉菇状二硒化镍纳米阵列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9095B (zh) 氟氮共掺杂碳包覆钛酸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04143450A (zh) 导电聚合物包覆钴酸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70078555A (ko) 플렉시블 슈퍼커패시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845924B (zh) 氟掺杂的钛酸锂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06935418A (zh) 一种泡沫镍为基底的铁酸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61592A (zh) 3d分级结构柔性碳布负载mof-ldh混合阵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36936B (zh) 双3d结构的二氧化锰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09507B (zh) 一种耐高温高湿应用的薄膜电容器及其加工方法
CN107978460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多层花瓣状钼酸镍的制备方法
CN105742625B (zh) 具有层状夹心结构的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4032404A1 (zh) 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基于其的超级电容器
CN110444407B (zh)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核壳多孔硫化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Okaro et al. Nanostructured metal oxide-based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ultracapacitors
CN104876276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LaMnO3的制备方法
CN109216038A (zh) 一种储能器件用柔性自支撑三元金属硫化物/碳泡沫复合电极材料
Yoo et al. Liquid electrolyte-free cylindrical Al polymer capacitor review: materials and characteristics
CN108946797B (zh) 一维核壳结构的钛酸钡@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627726A (zh) 一种多孔泡沫镍负载氧化锰纳米片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