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9812B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9812B
CN103569812B CN201310311163.7A CN201310311163A CN103569812B CN 103569812 B CN103569812 B CN 103569812B CN 201310311163 A CN201310311163 A CN 201310311163A CN 103569812 B CN103569812 B CN 103569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tination floor
elevator
passenge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11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9812A (zh
Inventor
西田武央
吉川敏文
井上真辅
萩原高行
星野孝道
羽鸟贵大
前原知明
会田敬一
金子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927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28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9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9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具有:命令装置(500),设置在电梯门厅的入口或通往电梯门厅的通道上;识别装置(700),设置在电梯门厅内,与控制装置(100)间进行信号收发;由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400),具有与命令装置(100)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分(401)、与识别装置(700)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分(402)和用于确立识别装置(700)与第二通信部分(402)的通信的通信处理程序,在命令装置(500)与信息终端装置(400)间通过第一通信部分(401)开始通信后,通信处理程序起动,并且信息终端装置(400)与识别装置(500)通过第二通信部分(402)通信。由此,能在防止无谓的目的地楼层登录的同时应对目的地楼层的变更,使乘客携带的信息发送器节省电力。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在乘入电梯前登录目的地楼层信息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不需要乘客在电梯门厅和电梯轿厢内进行操作就能够登录目的地楼层,所以,在乘客从电梯起算进入了规定的距离内时,由设置在该距离内的接收装置检测来自乘客所持有的发送装置的信号,并进行呼叫登录。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设置成即使乘客没有空余的手时也能够输入目的地楼层呼叫而不需要乘客进行任何操作,所以,能够通过乘客所携带的信息发送器选择事先选择与乘客自己的需求相对应的目的地楼层的方式,能够根据乘客自己的愿望,在其授权的范围内指定目的地楼层,并且在每次个人特性的识别结束后,将固定的目的地楼层通知乘客。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为了在乘客通过安全门禁装置后因故而没有能够乘上分配的轿厢的情况下使得上述乘客能够乘坐电梯,在检测到乘客在规定的楼层乘入了所决定的分配轿厢时,根据目的地楼层信息在分配轿厢中自动登录目的地楼层呼叫。
又,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为了更顺利地引导乘客流乘入电梯,以防止电梯乘客在拥挤时段发生滞留,通过门禁装置将乘客的前往方向限制为朝向电梯门厅的方向,并且能够在门禁的入口部分登录目的地楼层,在出口部分显示分配的电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353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89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WO2010/023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66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案中,在乘客从电梯起算进入了规定的距离内时进行呼叫登录,所以在有不乘坐电梯的人经过电梯门厅时,可能会进行无谓的目的地楼层的登录。此外,由于接收装置的设置位置离开电梯越远,与发送装置进行通信时所需的消耗电力越大,所以会导致乘客所携带的发送装置无谓地消耗电力。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案中,由于能够通过乘客所携带的信息发送器事先选择目的地楼层,或者根据乘客自己的愿望指定目的地楼层,所以在既存在前往预先登录的固定目的地楼层的乘客又存在前往所登录的目的地楼层以外的其他目的地楼层的乘客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尽管已经登录了目的地楼层,但因为目的地楼层的变更而导致乘客发生滞留,或者因分配轿厢频繁变更而导致电梯的运行效率下降的现象。
进而,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案中,由于在检测到乘客乘入了所决定的分配轿厢后进行目的地楼层的登录,所以虽然预先输入了目的地楼层,但分配轿厢的决定时间仍然会发生滞后,难以进行使运行效率保持最佳状态的分配。
而且,在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方案中,在前往预先登录的通常的目的地楼层的场合没有问题,但在其他的场合,会因为目的地楼层的变更而导致乘客发生滞留,或者分配轿厢频繁变更而导致电梯的运行效率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课题,使得能够在防止无谓的目的地楼层登录的同时,还能够应对目的地楼层的变更,并且能够使得乘客所携带的信息发送器节省电力。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使电梯运行的控制装置,乘客在乘入电梯前进行目的地楼层的登录,所述电梯系统具有:命令装置,所述命令装置设置在电梯门厅的入口或者通往电梯门厅的通道上;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内,并且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由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具有与所述命令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分、与所述识别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分以及用于确立所述识别装置与所述第二通信部分之间的通信的通信处理程序,在所述命令装置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部分开始通信后,所述通信处理程序起动,并且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与所述识别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分进行通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命令装置与信息终端装置之间开始通信后,通过第二通信部分使信息终端装置与识别装置进行通信,所以能够在节省第二通信部分的电力的同时,防止无谓的目的地楼层登录,并且还能够应对目的地楼层的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的交通状况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命令装置和命令装置的安装位置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识别装置的设置场所的例示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命令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认证后前往规定的目的地楼层时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终端装置的画面例示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终端装置的画面例示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终端装置的画面例示图。
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认证后前往规定的目的地楼层时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终端装置的画面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梯的呼叫登录的示例进行说明。具体来说是,通过让作为起动装置的命令装置读取作为目标的由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的数据后,开始进行第一通信,也就是以基于NFC接口的有利于节省电力的被动通信模式开始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使通信处理程序起动,通过第二通信部分进行通信,也就是以主动通信模式进行电梯呼叫的登录。
图1表示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梯系统具有对多台单体电梯301、302、30k分别进行控制的单体电梯控制装置201、202、20k以及对各台电梯的运行进行控制以使得整体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状态的控制装置100。在控制装置100内,将时刻会发生变化的电梯信息和目的地楼层信息等的运行数据发送到学习系统102,学习系统102根据运行数据学习交通状况以判断在该时间点什么运行程序最为合适。在智能系统103中使用学习结果生成新的特征模式以及进行电梯运行模拟,以自动生成与各交通需求相适应的最佳的运行程序。在运行管理控制部分101中使用运行程序进行分配控制以对各个目的地楼层决定分配哪一台电梯,并且向电梯控制系统发出各个目的地楼层的分配指令等。
在大楼的入口或者电梯门厅的入口等电梯乘客乘入电梯前的场所,在电梯门厅的入口或者通往电梯门厅的通道上设置有多台命令装置500。命令装置500可以设置在大楼入口附近的壁面等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门禁装置等装置上。此外,命令装置500具有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生成部分501、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以及乘客/终端认证部分503。乘客/终端认证信息数据库600保持在大楼管理服务器等内。
信息终端装置400是由乘客携带的手机或者多功能手机(SmartPhone)、平板终端(Tablet Terminal)等,具有NFC接口,作为第一通信部分401具有IC标签,作为第二通信部分402具有Bluetooth(注册商标)或者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协议,还具有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认证数据获取/发送部分405以及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406。另外,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具有呼叫候补数据获取部分4041、呼叫数据发送部分4042、分配轿厢数据接收部分4043以及画面显示部分4044。此外,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以及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406是用于进行呼叫登录的应用程序,以下将其统称为“呼叫登录应用程序”。
识别装置700(701,702,…,70n)在一个以上的楼层设置在电梯门厅内或者电梯门厅的附近。
以下说明对乘客进行认证起到决定分配轿厢为止的处理流程。
识别装置700根据判断交通需求也就是乘客的交通状况是处于拥挤时段还是处于空闲时段的判断处理部分(未图示)的判断结果、或者时间等,在判断为处于拥挤时段时,作为可否变更目的地楼层的信号,向命令装置500发送目的地楼层变更不许可信号,在判断为处于空闲时段时,向命令装置500发送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信号。
乘客/终端认证部分503通过由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内的第一通信部分401,利用认证数据获取/发送部分405获取记录在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406中的乘客/终端信息后,访问乘客/终端认证信息数据库600,进行乘客/终端认证。认证后,在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上显示认证结果,在认证结果OK时,在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生成部分501中经由第一通信部分401向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发送经认证的终端的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和表示可否进行目的地楼层变更的信号。
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接收到来自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生成部分501的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和来自识别装置700的表示可否进行目的地楼层变更的信号后,起动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此时,当表示可否进行目的地楼层变更的信号是许可信号时,以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模式进行起动,当表示可否进行目的地楼层变更的信号是不许可信号时,以目的地楼层变更不许可模式进行起动。
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通过第二通信部分与识别装置700进行通信,在通信确立后,通过呼叫候补数据获取部分4041从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406获取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并且通过呼叫数据发送部分4042将所获取的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发送给识别装置700。识别装置700将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发送给运行管理控制部分101。
运行管理控制部分101进行决定将哪一台电梯轿厢分配给接收到的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的分配处理,并且将针对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的分配轿厢数据发送给识别装置700。识别装置700将分配轿厢数据发送给信息终端装置400。分配轿厢数据接收部分4043从识别装置700接收分配轿厢数据。
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中,在画面显示部分4044的画面中显示与发送给分配轿厢数据接收部分4043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和分配轿厢数据。单体电梯控制装置201、202、20k在运行管理控制部分101的控制下对各台电梯的运行分别进行控制。此外,针对每一台电梯,将轿厢内负载和电梯门开闭等各种情况的信息发送给运行管理控制部分101。
此外,在图1的示例中,在命令装置500的内部设置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生成部分501,并且根据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使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动作,但也可设置成在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中,根据乘客/终端认证部分503的认证结果使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起动。
如上所述,通过NFC接口,将第一通信部分作为虚拟连接器,将第二通信部分作为虚拟线缆,对自动进行通信所需的参数和通信所需的秘密密钥进行交换,以自动确立通信。
此外,在图1的示例中,在命令装置500中设置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以对认证结果进行显示,但也可以不设置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而将认证结果显示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部分4044上。由于可以不在命令装置500设置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所以能够降低成本。
图2表示交通需求,以下参照图2对用于判断乘客的交通状况是处于拥挤时段还是处于空闲时段的判断处理部分(未图示)进行说明。
图2(a)表示各个楼层的上下电梯人数即大楼内的人流量,纵轴的数字表示各个楼层,横轴的右侧表示下行的乘客人数,在图2(a)中,2层下行的乘客人数最多,此外,横轴的左侧表示上行的乘客人数,在图2(a)中,1层的上行的乘客人数最多。在群管理控制系统100内的学习系统102中,根据轿厢位置和上下电梯的人数等电梯信息和目的地楼层信息来学习交通状况,以判断在该时间点什么运行程序最为合适。为此,根据联机的输入信息识别图2(a)所示的表示大楼内人流量的各楼层的上下电梯人数属于表示大楼内的典型的交通信息的特征模式(M1-M6)中的哪一个模式。
如图2(b)的示例所示,特征模式M1-M6是在横轴表示下行的乘客人数,纵轴表示上行的乘客人数的坐标上划分出的表示交通需求状况的特征模式(在本示例中划分为6个特征模式)。图2(b)表示一般的办公大楼的场合,上行和下行的乘客人数均少的区域M1表示处于空闲时段,上行的乘客人数多的区域M3表示处于拥挤时段,被称为上行高峰区域,下行的乘客人数多的区域表示处于拥挤时段,被称为下行高峰区域。图2中示出的是标准的区域划分方法,但这些特征因大楼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有时会从所收集到的交通信息中提取出新的特征。在提取到新的特征时,将其作为该大楼固有的特征模式Mn进行生成和登录,并且学习其他的特征模式M1~M6的变化趋势。通过以上方法,能够根据在学习系统102中求出的交通状况以及特征模式M1~M6,在判断处理部分判断出乘客的交通状态是处于拥挤时段或是处于空闲时段。
另外,除了利用学习系统102以外,还可以在判断处理部分中简单地根据时间带来进行判断,例如将早晨的上班时段判断为拥挤时段,将中午的时间带判断为空闲时段。
图3表示命令装置500中的个人认证的示例。在图3中,在大楼的入口或者电梯门厅的入口等处,在电梯乘客乘入电梯前的场所设置有一台以上的命令装置500。此外,该命令装置500可以设置在大楼的壁面800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具有挡板802的门禁装置803等上。在安装在门禁装置上时,根据个人认证的结果控制挡板的开闭。命令装置500具有通信终端505,在命令装置500具有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时,具有用于显示认证结果的画面504。乘客通过将其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400让通信装置505读取来进行个人认证。在认证OK时,在画面504上显示表示认证OK的信息。在命令装置500不具有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时,可以在信息终端装置400的画面显示部分4044上进行显示。
图4是表示识别装置700的设置场所的一例。在图4(a)中,识别装置700设置在电梯门厅的顶部等。此时,如图4(b)所示,由于乘客P1位于识别装置700的可通信区域A1内,所以乘客P1所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与识别装置700之间的通信确立,此时进行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的登录。另一方面,由于乘客P2位于识别装置700的可通信区域A1外,并且朝着离开该区域的方向行走,所以乘客P2所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与识别装置700之间不能通信,此时不进行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的登录。由此,只对使用电梯的乘客进行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登录。
图5是表示命令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乘客让命令装置读取其所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以接受为了使用大楼内的电梯而进行的认证。
S501:命令装置500作为起动装置,通过第一通信部分即通信距离为0~20cm左右的13.56MHz的无线接口检测是否读取到具有对象IC标签的信息终端装置。
S502:在信息终端装置相对于来自起动装置的要求而作为反射波返回了响应时,从信息终端装置的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406获取乘客/终端信息。
S503:根据乘客/终端信息参照乘客/终端认证信息数据库600。
S504:根据所获取的乘客/终端信息和所参照的乘客/终端认证信息数据库600判断个人认证是否OK。
S505:在认证OK时,生成呼叫通信处理的起动许可信号。
S506:经由第一通信部分将呼叫通信处理的起动许可信号以及表示能否变更目的地楼层的信号发送给信息终端装置。
S507:在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显示表示认证OK的信息。
此外,在S501中反复进行S501的检测判断,直到命令装置500检测到信息终端装置400为止。
另外,在S504中判断为认证NG时,进入S508,在认证结果显示部分502显示表示认证NG的信息,不生成呼叫通信处理的起动信号,乘客不能通过信息终端装置来进行电梯的呼叫登录。在图5中只示出了命令装置的动作,而在与门禁装置联动时,在S505和S508中进行挡板的开闭控制。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进行个人认证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成在具有IC标签的信息终端装置对起动装置进行响应(也就是被动通信模式确立)后,对作为主动通信模式的第二通信部分即Bluetooth(注册商标)或者Wi-Fi(注册商标)等所需的参数以及秘密密钥进行交换,以自动确立第二通信部分的通信。因此,由于使用将第一通信部分作为虚拟连接器,并且将第二通信部分作为虚拟线缆的通信协议,所以能够节约主动通信模式的电力,能够实现信息终端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以及长时间动作等。
图6是表示通过命令装置500对信息终端装置400进行认证后乘客前往规定的目的地楼层时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S601:在信息终端装置上使已经进行了应用程序初始设定的“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起动。
S602:由于认证已经结束,所以根据存储在信息终端装置的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画面定义信息(未图示),例如从在应用程序初始设定时设定的目的地楼层信息或者过去的履历信息,包括使用频率高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在内生成对乘客最为适合的应用程序画面。由于上述画面定义信息可以根据乘客的爱好和特性等显示在画面上,所以能够方便乘客进行编辑。
S603: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不许可模式起动时,进入S604,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模式起动时,进入S607。
S604:在乘客到达电梯门厅附近后,也就是第二通信部分402与所述识别装置700之间的通信确立后,至少根据与通过“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进行了初始设定的乘客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通过广播(语音提示或者以强调色来显示所要登录的目的地楼层的文字)告知进行目的地楼层信息的登录后,使用第二通信部分402至少将目的地楼层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0中。
S605:在控制装置100中决定最适当的分配电梯后,将分配信号发送到分配轿厢的单体电梯控制装置(201~20k中的任一个)。
S606:此外,控制装置100使用画面显示部分404,经由识别装置700将由携带终端上的“呼叫登录应用程序”内的分配轿厢数据接收部分4043接收到的分配轿厢数据显示在信息终端装置400的画面上。
S607: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起动后,在要登录的或者已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与乘客希望前往的目的地楼层不同时,通过操作信息终端装置来选择其希望前往的目的地楼层。与所选择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在乘客到达电梯门厅附近,也就是第二通信部分402与识别装置700的通信确立后,通过广播告知根据与乘客所选择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进行目的地楼层信息的登录(语音提示或者以强调色来显示所要登录的目的地楼层的文字)后,使用第二通信部分402至少将目的地楼层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0中。
S608:在乘客于S607中选择目的地楼层之前,判断“呼叫登录应用程序”是否已经将与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发送给了控制装置100,在判断为已经发送了时,进入S609,在判断为没有发送时,进入S605。
S609:在乘客于S607中选择目的地楼层之前,将从“呼叫登录应用程序”发送给控制装置100的与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的分配取消,并进入S605。
S610:在对分配轿厢进行了规定时间的显示后,进行将操作履历信息(例如至少是使用第二通信部分发送的与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存储在信息终端装置400内的存储器中的存储登录处理,此后结束上述“呼叫登录应用程序”。
在此,应用程序的起动在命令装置500的认证结束后进行,但例如在没有设置命令装置500的楼层例如能够确认已进入了大楼内的一般楼层,也可以采用通过语音输入乘客的“呼叫登录”等能够联想到上述“呼叫登录应用程序”的关键词,或者从选择画面通过选择使“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起动的方法。
图7是“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不许可模式起动时的信息终端装置400的画面例。图7(a)是呼叫通信处理起动后的画面例,图7(b)是乘客进入识别装置700的可通信区域A1内并且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被登录后的画面例,图7(c)是接收到分配轿厢数据后的画面例,画面上显示有促使乘客在分配轿厢附近等待电梯的信息。如图所示,在目的地楼层变更不许可模式的场合,自动登录初始设定的目的地楼层,并显示分配轿厢。
图8是“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模式起动时的信息终端装置400的画面例。图8(a)是呼叫通信处理起动后的画面例。如图所示,自动登录了初始设定的目的地楼层。图8(b)是乘客进入识别装置700的可通信区域A1内并且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被登录后的画面例,图8(c)是接收到分配轿厢数据后的画面例,画面上显示有促使乘客在分配轿厢附近等待电梯的信息。图8(a)至图8(c)中与图7不同的是,由于“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模式起动,所以在图8(a)和图8(b)中具有变更按钮。图8(d)是在图8(a)或图8(b)中操作了变更按钮后的画面例。如图8(d)所示,通过对乘客的操作履历进行学习,或者“呼叫登录应用程序”的初始设定,在画面上显示由乘客设定的经常前往的目的地楼层显示。图8(e)和图8(f)是在图8(d)中操作了“其他按钮”后的画面例。如图所示,根据乘客的初始设定信息,在画面上显示乘客能够登录的目的地楼层的一览表。在此,将呼叫通信处理起动后的画面例设定(a),但也可以设定为(d),以便从一开始就能够选择其能够登录的目的地楼层。此外,在通过电梯群管理装置100对从信息终端装置400发送来的目的地楼层呼叫信息决定了分配轿厢后,在通过信息终端装置400更改了目的地楼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取消对已先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分配。
图9是“呼叫登录应用程序”的初始设定画面的例示图。图9(a)是用于初始设定的认证画面例。输入事先由大楼管理人员等颁发的ID和口令。输入后,访问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406,获取与所颁发的ID相符合的乘客可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图9(b)是经常前往的目的地楼层的登录画面例。在示例图中最大为3个,但并不仅限于3个。图9(c)是选择使用电梯时所重视的性能的选择画面例,如图所示,能够选择乘客希望选择的功能,例如选择重视缩短时间和节能等的动能。此外,由于在图9(a)中通过ID和口令对乘客进行了认证,所以例如乘客是VIP时,即使不在图9(c)中选择拥挤度,也能够为其分配拥挤度低的电梯轿厢等。此外,在图9(c)中设定的所重视的性能在通过呼叫数据发送部分4042发送与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时一起发送到控制装置100中(未图示)。
通过将识别装置700设置在电梯门厅附近,不会为不到电梯门厅附近的乘客即不使用电梯的乘客进行目的地楼层的登录,所以不会发生为不使用电梯的乘客停靠楼层的情况,能够防止无谓的停靠楼层的增加。
此外,通过设置成能够从信息终端装置400进行目的地楼层的变更,能够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并且通过设置成在拥挤时段不能变更目的地楼层,能够避免电梯门厅在上行高峰期间发生拥挤。
以下对使用信息终端装置由乘客自己从分配轿厢的候补中选择分配轿厢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10是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识别装置700根据用于判断交通需求即乘客的交通状况是处于拥挤时段还是处于空闲时段的判断处理部分(未图示)的判断结果或者时间等,在处于拥挤时段时,作为表示目的地楼层可否变更的信号向命令装置500发送不允许目的地楼层变更的信号,在处于空闲时段时,作为表示目的地楼层可否变更的信号向命令装置500发送允许目的地楼层变更的信号。
此外,作为表示可否进行分配轿厢的手动选择的信号,在拥挤时段向命令装置500发送不允许进行分配轿厢的手动选择的信号,在空闲时段向命令装置500发送允许进行分配轿厢的手动选择的信号。
分配轿厢候补数据获取部分4045从控制装置100获取由呼叫数据发送部分4042发送来的分配给一个目的地楼层呼叫数据的多个分配轿厢的候补。分配轿厢数据发送部分4046将通过乘客的操作而从显示在信息终端装置400的画面上的多个分配轿厢候补数据中选出的一个分配轿厢数据通过第二通信部分402从识别装置700发送给控制装置100。
呼叫处理起动部分403接收来自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生成部分501的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来自识别装置700的表示目的地楼层可否变更的信号以及表示可否进行分配轿厢的手动选择的信号后,使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起动。此时,在表示目的地楼层可否变更的信号和表示可否进行分配轿厢的手动选择的信号为许可信号时,以许可模式使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起动,在为不许可信号时,以不许可模式使呼叫通信处理部分404起动。
图11是命令装置对信息终端装置进行认证后乘客前往规定的目的地楼层时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在图11中省略与目的地楼层的变更相关的说明。
S1101:在信息终端装置上使已经通过下载而进行了应用程序初始设定的“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起动。
S1102:由于认证作业已经结束,所以根据存储在信息终端装置的存储器内的应用程序画面定义信息(未图示),例如从在应用程序初始设定时设定的目的地楼层信息或者过去的履历信息,生成包括使用频率高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在内的对乘客最为适合的应用程序画面。由于上述画面定义信息可以根据乘客的爱好和特性等显示在画面上,所以乘客能够方便地对该信息进行编辑。
S1103: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不允许模式起动时,进入S1104,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以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模式起动时,进入S1106。
S1104:在乘客到达电梯门厅附近后,也就是第二通信部分402与所述识别装置700之间的通信确立后,通过广播告知将对所述目的地楼层信息或者由计划前往与通常不同的目的地楼层的乘客选择的目的地楼层信息进行登录(语音提示或者以强调色来显示所选择的目的地楼层的文字)后,使用第二通信部分至少将与目的地楼层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0中。
S1105:在控制装置100中决定最佳的分配电梯后,将分配信号发送到分配轿厢的单体电梯控制装置(201~20k中的任一个)。
以下对使用步骤S1106~1109以许可模式起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也就是允许对电梯轿厢进行手动选择的场合进行说明。
S1106:在乘客到达电梯门厅附近,也就是第二通信部分402与所述识别装置700的通信确立后,通过广播告知将对所述目的地楼层信息或者由计划前往与通常不同的目的地楼层的乘客选择的目的地楼层信息进行登录后,使用第二通信部分至少将目的地楼层信息和轿厢手动选择方式信息发送到控制装置100中。
S1107:控制装置100经由识别装置700使信息终端装置400上的“呼叫登录应用程序”内的分配轿厢候补数据接收部分接收与电梯群内的候补轿厢有关的信息,并在画面显示部分4044显示分配轿厢候补一览表。
S1108:当乘客在规定时间内从所述分配轿厢候补一览表中选择了其喜欢的电梯轿厢时,通过广播(语音提示或者以强调色来显示选择轿厢等)告知乘客将分配其选择的轿厢候补后,由分配轿厢数据发送部分4046使用第二通信部分至少将轿厢候补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00。
S1109:在控制装置100中将接收到的由乘客选定的轿厢候补决定为分配轿厢后,将分配信号发送到分配轿厢的单体电梯控制装置(201~20k中的任一个)。
S1110:此外,控制装置100使用画面显示部分4044,对信息终端装置上的“呼叫登录应用程序”内的分配轿厢数据接收部分4043经由收发装置接收到的分配轿厢数据进行显示,以此来显示分配电梯。
S1111:在对分配电梯进行了规定时间的显示后,实施存储登录处理,将操作履历信息例如至少是使用第二通信部分发送的目的地楼层信息存储在信息终端装置400内的存储器中,此后自动结束所述应用程序。
在此,应用程序的起动在命令装置500的认证结束后进行,但例如在没有设置所述命令装置500的楼层例如能够确认已进入了大楼内的一般楼层,也可以采用通过语音输入乘客的呼叫登录等能够联想到上述“呼叫登录应用程序”的关键词,或者从选择画面通过选择来使“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起动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由判断处于拥挤时段还是处于空闲时段的判断处理部分(未图示)来决定是进行自动选择轿厢还是手动选择轿厢,但也可以设置成乘客能够在“呼叫登录应用程序”的初始设定中进行选择。
另外,例如可以在设置有多个命令装置500的入口楼层中,只将一部分的命令装置设置成允许目的地楼层登录和分配轿厢变更的方式。尤其是在办公大楼等的上班时间段,由于大部分人前往通常的目的地楼层,所以如果设置成改变目的地楼层的乘客和手动选择轿厢的乘客以及自动选择轿厢的乘客使用相同的命令装置,则可能导致乘客在命令装置前发生滞留,而根据本示例,能够方便地实现对自动选择的命令装置进行增设的结构,由此能够避免乘客在电梯门厅发生滞留,从而能够促进电梯的顺利运行。
图12是以许可模式使“呼叫登录应用程序”起动时的信息终端装置400的画面例。如图12所示,除了分配轿厢的候补以外,还示出了等待时间、电梯乘坐时间、拥挤程度、到电梯轿厢的距离和消耗能源等乘客选择其希望乘坐的电梯时作为选择基准的项目及其值。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分配轿厢。
另外,通过将识别装置设置在电梯门厅的附近,不会对不到电梯门厅附近的乘客,也就是不使用电梯的乘客进行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登录,所以能够防止为不乘坐电梯的乘客分配电梯轿厢,能够防止停靠楼层的数量无谓地增加。
通过设置成能够从信息终端装置400变更目的地楼层和选择分配轿厢,乘客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来选择其喜欢的电梯轿厢等,由此能够提高便利性,此外,通过设置成在拥挤时段不可以进行目的地楼层的变更和分配轿厢的选择,能够避免电梯门厅在上行高峰期间发生拥挤。
符号说明
100  控制装置
101  运行管理控制部分
102  学习系统
103  智能系统
201、202、20k  单体电梯控制装置
301、302、30k  电梯轿厢
400  信息终端装置(目标)
401  第一通信部分
402  第二通信部分
403  呼叫处理起动部分
404  呼叫通信处理部分
4041  呼叫候补数据获取部分
4042  呼叫数据发送部分
4043  分配轿厢数据接收部分
4044  画面显示部分
4045  分配轿厢候补数据获取部分
4046  分配轿厢数据发送部分
405  认证数据获取/发送部分
406  乘客/终端信息数据库
500  命令装置(起动装置)
501  呼叫处理起动许可信号生成部分
502  认证结果显示部分
503  乘客/终端认证部分
504  认证结果显示画面
505  通信终端
600  乘客/终端认证信息数据库
700  (701,702,70n)  识别装置
800  大楼内壁面
801  带挡板的门禁装置
802  挡板

Claims (8)

1.一种电梯系统,具有使电梯进行运行的控制装置,乘客在乘入电梯前进行目的地楼层信息的登录,所述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命令装置,所述命令装置设置在大楼的入口或者通往电梯门厅的通道上;
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梯门厅内,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所述目的地楼层信息;以及
由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装置,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具有与所述命令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分、与所述识别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分、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分与所述识别装置进行通信的呼叫通信处理部分,
在所述命令装置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部分开始通信后,所述呼叫通信处理部分起动,在所述乘客到达所述电梯门厅且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与所述识别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分确立了通信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部分将所述目的地楼层信息发送给所述识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部分是近距离无线通信即NF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部分采用从所述命令装置发生电波,并且从设置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的IC标签接收反射波的被动通信模式,所述第二通信部分采用主动通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采用将所述第一通信部分作为虚拟连接器,并且将所述第二通信部分作为虚拟线缆的通信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地楼层信息是与预先存储在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内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或者与所述乘客使用所述信息终端装置选择的目的地楼层相关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叫通信处理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分,经由所述识别装置从所述控制装置至少接收分配轿厢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判断交通需求的单元,在所述单元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时,所述呼叫通信处理部分以目的地楼层变更不许可模式进行起动,所述目的地楼层信息只允许设定为初始设定在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内的目的地楼层,而禁止选择其他的目的地楼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判断为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呼叫通信处理部分以目的地楼层变更许可模式进行起动,设定为能够从初始设定在所述信息终端装置内的目的地楼层变更为其他的目的地楼层。
CN201310311163.7A 2012-08-06 2013-07-23 电梯系统 Active CN103569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2798.6A CN104828660B (zh) 2012-08-06 2013-07-23 电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3574 2012-08-06
JP2012173574A JP5560307B2 (ja) 2012-08-06 2012-08-06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798.6A Division CN104828660B (zh) 2012-08-06 2013-07-23 电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812A CN103569812A (zh) 2014-02-12
CN103569812B true CN103569812B (zh) 2015-06-24

Family

ID=5004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1163.7A Active CN103569812B (zh) 2012-08-06 2013-07-23 电梯系统
CN201510292798.6A Active CN104828660B (zh) 2012-08-06 2013-07-23 电梯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2798.6A Active CN104828660B (zh) 2012-08-06 2013-07-23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60307B2 (zh)
CN (2) CN103569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24061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り場呼び登録システム
JP6210921B2 (ja) * 2014-04-04 2017-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予測配車制御方法
JP6317176B2 (ja) * 2014-05-19 2018-04-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5863206B2 (ja) * 2014-06-09 2016-02-1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CN104843552B (zh) * 2015-04-27 2017-02-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选择目的电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16151A (zh) * 2015-06-03 2015-11-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及其应用的电梯控制系统
JP6058742B2 (ja) * 2015-06-04 2017-01-1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417290B2 (ja) * 2015-07-03 2018-1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123970B1 (ja) * 2015-10-29 2017-05-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システム
JP6565606B2 (ja) * 2015-10-30 2019-08-2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行先階登録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EP3440000B1 (en) 2016-04-06 2021-01-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Preset elevator calls
CN105858367A (zh) * 2016-05-20 2016-08-17 上海物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电梯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144799A (zh) * 2016-08-28 2016-11-23 桂林市晶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8055694A1 (ja) * 2016-09-21 2018-03-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TWI601683B (zh) * 2016-12-13 2017-10-11 Elevator take the method
WO2018193553A1 (ja) * 2017-04-19 2018-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情報受送信装置
JP6430587B1 (ja) * 2017-06-02 2018-11-2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9279466B (zh) * 2017-07-21 2021-08-1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乘客的异常移动的自动检测
JP6570047B1 (ja) * 2018-04-25 2019-09-0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753446B2 (ja) * 2018-10-16 2020-09-09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US20200130991A1 (en) * 2018-10-24 2020-04-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specified elevator reassignment criteria
JP6927240B2 (ja) * 2019-03-04 2021-08-2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10683436B (zh) * 2019-09-29 2021-11-19 广州绰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侯梯疏导方法及装置
JP7348886B2 (ja) * 2020-09-23 2023-09-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システム
JP7081644B2 (ja) * 2020-10-23 2022-06-07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20240150152A1 (en) 2021-03-24 2024-05-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device
JP7207816B2 (ja) * 2021-06-15 2023-01-1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3716405A (zh) * 2021-09-17 2021-11-3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权限层电梯召唤控制系统
CN114701926A (zh) * 2022-03-07 2022-07-05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546A (zh) * 2006-09-12 2008-05-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改进电梯系统的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2052B2 (en) * 2002-03-26 2005-05-10 Nokia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based discovery for short range radio communication
JP2008505037A (ja) * 2004-06-29 2008-02-21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プログラムできる調整可能な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式エレベータ呼び装置
JP4757465B2 (ja) * 2004-08-20 2011-08-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6232528A (ja) * 2005-02-28 2006-09-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7314280A (ja) * 2006-05-24 2007-12-06 Nec Corp Id情報による振り分けシステム
JP2007320758A (ja) * 2006-06-05 2007-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ホール案内装置
WO2010032623A1 (ja) * 2008-09-19 2010-03-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KR101506407B1 (ko) * 2010-07-14 2015-05-1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승강장 호출등록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546A (zh) * 2006-09-12 2008-05-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改进电梯系统的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812A (zh) 2014-02-12
JP2014031263A (ja) 2014-02-20
JP5560307B2 (ja) 2014-07-23
CN104828660A (zh) 2015-08-12
CN104828660B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9812B (zh) 电梯系统
JP5740511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8905195B2 (en) Elevator system control using traffic or passenger parameters
CN104136352B (zh) 电梯控制系统
CN101910039B (zh) 用于分配电梯设备的呼叫的方法以及具有按照该方法的呼叫分配装置的电梯设备
US8172044B2 (en) Elevator system
CN104973468B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预测配梯控制方法
CN105189325B (zh) 外围设备近场通信(nfc)读卡器
CN102164838A (zh) 在考虑残疾的或具有权限的用户的情况下控制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07848737A (zh) 具有预见性的呼叫产生机制的电梯系统
CN107176508A (zh) 电梯交互终端和电梯交互系统
CN112897263B (zh) 一种机器人的乘梯时长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6115387A (zh) 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663012B (zh) 电梯系统
KR102522955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및 휴대 단말
EP3106414B1 (en) User-controlled elevator allocation
CN107108149A (zh) 通过电梯控制装置处理呼叫输入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梯设备
CN104961008B (zh)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253726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和电梯控制系统
JP2018118818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表示機器
CN105035890A (zh) 群管理电梯装置
EP4361077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restricted travel options
CN112408126A (zh) 一种基于无线蓝牙控制的梯控系统
EP356954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n elevator system
JP2020200122A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