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8599A - 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8599A
CN103568599A CN201310344223.5A CN201310344223A CN103568599A CN 103568599 A CN103568599 A CN 103568599A CN 201310344223 A CN201310344223 A CN 201310344223A CN 103568599 A CN103568599 A CN 10356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paper
tractor
page
printing
convey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4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8599B (zh
Inventor
前田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8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85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6Pin f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其基于送纸辊的输送精度实现高精度的打印并且防止输送误差的累积。打印机(1)的打印控制部(36)根据来自辊编码器(14)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同时通过送纸辊(8)的输送力输送连续纸(2)并进行打印。出头控制部(37)在由打印控制部(36)进行的1页量的打印结束时,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监视连续纸(2)的输送位置,同时输送连续纸(2)直到位于从页后端的撕裂线(2b)向页前端侧数第二个位置的基准输送孔(2d)到达打印位置(A),并在此时设定至出头处理结束为止的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之后,按照设定的目标输送量输送连续纸(2)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到达打印位置(A)。

Description

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用于输送连续纸的输送机构而使用送纸辊以及牵引器的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精度良好地输送连续纸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对两端形成有输送孔(卡合孔)的连续纸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中,存在作为用于输送连续纸的输送机构而使用牵引器以及送纸辊的打印机。牵引器具备:能够插入沿着连续纸的长度方向形成的输送孔的牵引器销(卡合部);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牵引器销的牵引器带;挂设有该牵引器带的驱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送纸辊配置在打印位置与牵引器之间。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牵引器以及送纸辊的打印机。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以如下的方式输送连续纸,即,直到将从牵引器侧供给来的连续纸的前端交接给送纸辊为止将牵引器作为主要的输送单元使用,而在将连续纸交接给送纸辊后将送纸辊作为主要的输送单元使用。打印中将送纸辊用作主要的输送单元时适合高精度打印。
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当将送纸辊用作主要的输送单元时,检测送纸辊的旋转量并控制连续纸的输送量。此处,当由于连续纸的输送负荷的增大等而造成连续纸相对于送纸辊滑动时,实际输送量相对于能够根据送纸辊的旋转量算出的输送量(设定输送量)变少,从而产生输送误差。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每当进行一页量的打印时,检测牵引器的从动量而算出连续纸的实际输送量,并算出根据送纸辊的旋转量算出的设定输送量与实际输送量的差分。然后,当向下一页输送连续纸时,与消除该差分的量相对应地对设定输送量进行补正,并根据补正值控制送纸辊的旋转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83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那样的输送控制方法中,由于打印中将送纸辊用作主要的输送单元,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打印。而且,由于能够以消除打印中产生的输送误差的方式补正用于向下一页输送的输送量,因此能够提高输送精度。但是,在该输送控制方法中,未考虑在打印结束后的输送区间的输送误差,而只消除了打印中的输送误差。因此,不能消除打印结束后用于向下一页送纸的输送时产生的输送误差。而且,由于不能防止输送误差的累积,因此当页数多而输送量多时,存在在后边的页打印开始位置偏移变大的可能性。
鉴于如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基于送纸辊的输送精度实现高精度的打印并且防止输送误差的累积的打印机以及其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其为打印机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机具有:牵引器,其使卡合部依次卡合于沿着以恒定间隔设定有页分界位置的连续纸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卡合孔,同时输送该连续纸;送纸辊,其设置在基于该牵引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其中,所述打印机通过该送纸辊以及所述牵引器经由基于打印头的打印位置而输送所述连续纸,
所述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进行对所述连续纸的各页的打印时,通过所述送纸辊的输送力来输送所述连续纸,并根据来自检测所述送纸辊的旋转量的辊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
当对各页进行的打印结束时,进行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的出头处理,
在该出头处理中,
根据来自检测所述牵引器的输送量的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和所述打印位置的距离变得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尺寸相等的基准输送位置,
在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后,将使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从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设定为目标输送量。
于是,本发明在各页的打印中根据来自辊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而以送纸辊的输送精度输送连续纸,从而能够进行高精度打印。另一方面,在将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定位在打印位置的出头处理中,利用来自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输送连续纸至预先设定的基准输送位置,并在该时刻将剩余输送区间的连续纸的输送量重新设定为目标输送量。由于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能够准确地检测与卡合孔物理性卡合而运动的卡合部的移动量,因此虽然在卡合孔与卡合部的间隙的范围有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是即使输送量变多误差也不会累积。因此,通过进行本示例那样的控制,能够在下一个打印开始位置十分接近打印位置的时刻准确地设定剩余输送区间用的目标输送量。因此,能够减少打印开始位置偏移,从而能够防止在各页产生的输送误差的累积。此外,通过该方法,无需进行算出输送误差而补正输送量等复杂的处理,可以仅通过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检测是否到达预先设定的基准输送位置并将自该地点的目标输送量设定为规定值。因此,控制简单。
在本发明中,优选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这样,不会在剩余输送区间混入因送纸辊的滑动而造成的输送误差。
或者,在本发明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根据来自所述辊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这样,能够以送纸辊的输送精度进行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而且,在该情况下,优选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在根据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进行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后,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算出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实际输送量,并算出该实际输送量与所述目标输送量的差分,在接下来的出头处理中,对所述目标输送量进行补正以消除所述差分。这样,由于能够把握在剩余输送区间产生的微小的输送误差而在下一页将其消除,因此能够减少在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误差并且能够防止其累积。
此处,在本发明中,优选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基准输送位置为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的预先设定的基准卡合孔到达所述打印位置时的位置,将所述基准卡合孔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设定为所述目标输送量。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卡合孔并以恒定间隔设置有撕裂线等页分界部的连续纸的情况下,制造上撕裂线(页分界部)与卡合孔成恒定的位置关系,从而预先准确地决定了从各卡合孔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因此,可以仅采取如下的方式,即,通过在预先设定的基准卡合孔(例如,撕裂线跟前的卡合孔、或者从撕裂线以预先规定数量靠向下游侧的卡合孔)通过打印位置时根据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检测该情况,而将预先存储的基准卡合孔与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设定为目标输送量。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精度良好地输送连续纸。
其次,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打印头;
牵引器,其使卡合部依次卡合于沿着以恒定间隔设定有页分界位置的连续纸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卡合孔,同时沿着经由基于所述打印头的打印位置的输送路线输送该连续纸;
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其检测该牵引器的输送量;
送纸辊,其设置在基于所述牵引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辊输送量检测部,其检测该送纸辊的旋转量;
打印控制部,其通过所述打印头对由所述送纸辊的输送力输送的所述连续纸的各页进行打印;
出头控制部,其在对各页的打印结束时,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
该出头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和所述打印位置的距离变得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尺寸相等的基准输送位置,
该出头控制部在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后,将使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从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时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设定为目标输送量。
根据本发明,在各页的打印中根据来自辊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而以送纸辊的输送精度输送连续纸,从而能够进行高精度打印。另一方面,在将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定位在打印位置的出头处理中,利用来自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将连续纸输送至预先设定的基准输送位置,并在该时刻重新设定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因此能够在下一个打印开始位置十分接近打印位置的时刻准确地设定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因此,能够减少打印开始位置偏移,从而能够防止在各页产生的输送误差的累积。此外,由于仅通过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检测是否到达预先设定的基准输送位置的情况并将自该地点的目标输送量设定为规定的值即可,因此控制简单。
在本发明中,优选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出头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这样,不会在剩余输送区间混入因送纸辊的滑动而造成的输送误差。
或者,在本发明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出头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辊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这样,能够以送纸辊的输送精度进行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而且,在该情况下,优选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出头控制部在根据所述目标输送量进行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后,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算出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实际输送量,并算出该实际输送量与所述目标输送量的差分,在接下来的出头处理中,对所述目标输送量进行补正以消除所述差分。这样,由于能够把握在剩余输送区间产生的微小的输送误差而在下一页消除输送误差,因此能够减少在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误差并且能够防止其累积。
此处,在本发明中,优选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基准输送位置为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的预先设定的基准卡合孔到达所述打印位置时的位置,所述出头控制部将所述基准卡合孔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设定为所述目标输送量。这样,可以仅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利用制造上撕裂线(页分界部)与卡合孔成恒定的位置关系的情况,根据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单元的检测值把握特定的卡合孔的输送位置,并将预先存储的该卡合孔与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设定为目标输送量。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精度良好地输送连续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来自辊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而以送纸辊的输送精度输送连续纸从而能够进行高精度打印,并且,在打印结束后利用来自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而进行输送量的控制以及目标输送量的设定,由此能够防止在各页产生的输送误差的累积,从而能够减少打印开始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A为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1B为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纵截面图。
图2为连续纸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简要框图。
图4为表示连续纸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变形例的连续纸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以及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A为打印机的立体图,图1B为表示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的纵截面图。打印机1对在纸宽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有输送孔(卡合孔)2a的连续纸2(记录介质)进行打印。打印机1具有:打印机主体3;可拆装地装配在打印机主体3的装置前后方向的后侧部分的牵引器4。连续纸2通过牵引器4从装置后方送入打印机主体3内,并在实施了打印后从打印机主体3向装置前方排出。
在打印机主体3的内部,经由基于打印头5的打印位置A的输送路线P在装置前后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并构成了用于沿着该输送路线P输送连续纸2的纸输送通路6。由配置在纸输送通路6的下侧的压板7规定打印位置A,在与压板7对置的位置配置有打印头5。
在打印位置A与牵引器4之间配置有用于向打印位置A供给连续纸2的送纸辊8。在送纸辊8的上方配置有送纸按压辊9。送纸按压辊9被未图示的按压单元压向下方,并从上方以规定的作用力与送纸辊8抵接。而且,在与打印位置A相比靠装置前方(送纸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用于排出实施了打印的连续纸2的排纸辊12。在排纸辊12的上方配置有排纸按压辊13。排纸按压辊13被未图示的按压单元压向下方,并从上方以规定的作用力与排纸辊12抵接。
如图1B中虚线所示,来自送纸电机10的驱动力通过由齿轮系构成的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1A而传递至送纸辊8。送纸电机10搭载于打印机主体3。而且,传递至送纸辊8的送纸电机10的驱动力通过由齿轮系构成的第二驱动力传递机构11B传递至排纸辊12。在送纸辊8的旋转轴搭载有用于检测送纸辊8的旋转量的辊编码器14(辊输送量检测部)。另外,辊编码器14也可以安装在与构成第一驱动力传递机构11A的齿轮中的任意一个齿轮一体旋转的旋转轴。
在送纸辊8与牵引器4之间且在与送纸辊8的装置后方(送纸方向的上游侧)邻接的位置设置有纸检测器15。纸检测器15例如为反射型的光敏器件,其检测通过牵引器4向纸输送通路6输送来的连续纸2。
牵引器4具备:可插入连续纸2的输送孔2a的牵引器销(卡合部)16;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牵引器销16的牵引器带17;架设有牵引器带17的驱动链轮18以及从动链轮19。在驱动链轮18搭载有用于检测该驱动链轮18的旋转量的牵引器编码器20(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另外,牵引器编码器20也可以安装在从动链轮19。
牵引器4搭载有牵引器驱动电机21。来自牵引器驱动电机21的驱动力通过第三驱动力传递机构22传递至驱动链轮18。第三驱动力传递机构22具备离合器机构23,通过离合器机构23能够切换牵引器驱动电机21与牵引器4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路线的切断和连接。
在由牵引器4输送连续纸2时,连续纸2以牵引器销16插入其输送孔2a的状态放置。之后,通过牵引器驱动电机21的驱动力使驱动链轮18旋转从而使牵引器带17旋转。由此,牵引器销16依次与输送孔2a卡合而输送连续纸2。
此处,打印头5为喷墨头,并搭载于配置在纸输送通路6的上侧的滑架24。滑架24在与压板7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隙的位置保持打印头5。滑架24能够通过滑架电机25的驱动力在与送纸方向正交的扫描方向往返移动。
在滑架24搭载有纸宽检测器26。纸宽检测器26例如为设置在滑架24的朝向压板7侧的部位的反射型的光敏器件。纸宽检测器26向压板7照射检查光,并检测来自压板7或者在其上输送的连续纸2的反射光。通过与滑架24的向与送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连动地进行基于纸宽检测器26的检测动作,能够检测连续纸2的左端以及右端。根据该检测结果,能够检测连续纸2的纸宽,并且能够检测与送纸方向(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连续纸2的通过位置。
(连续纸)
图2为连续纸2的说明图。连续纸2在其长度方向以恒定间隔设定有页分界位置,在各页分界位置形成有撕裂线2b。连续纸2以使撕裂线2b在长度方向上向内外交替形成的方式弯折,从而折叠成册子状的捆的形态。连续纸2的从该捆的最上面伸出的端部填装于打印机1中,并从折叠层叠的上侧的层依次伸出而供给至打印机1。通过对由撕裂线2b划分的连续纸2的每页进行打印,并在打印后在撕裂线2b切断连续纸2,从而能够发行定型的打印物。在各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与撕裂线2b之间设置有恒定长度的空白。
输送孔2a在连续纸2的纸宽方向的两端部分沿长度方向以恒定的间距排列。各页的输送孔2a相对于位于各页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撕裂线2b而成恒定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在本示例中,将位于从各页的后端的撕裂线2b向页前端侧(即,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数第二个位置的输送孔2a作为下述的出头处理中的基准输送孔2d(基准卡合孔)。基准输送孔2d与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的距离L1在所有的页中尺寸相同。而且,基准输送孔2d与同页的前端侧的打印开始位置2c的距离L2在所有的页中尺寸相同。
(控制系统)
图3为表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的简要框图。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以具备CPU、ROM、RAM等的控制部30为中心而构成。控制部30被输入来自未图示的外部设备的打印命令、来自纸检测器15、纸宽检测器26、辊编码器14以及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控制部30的输出侧经由头驱动器31而连接有打印头5。而且,经由第一电机驱动器32连接有送纸电机10,经由第二电机驱动器33连接有牵引器驱动电机21,经由第三电机驱动器34连接有滑架电机25。
控制部30具备牵引器驱动控制部35、打印控制部36、出头控制部37。在控制部30接收到打印命令时,牵引器驱动控制部35通过驱动控制牵引器驱动电机21来驱动牵引器4,从而输送放置在牵引器4的连续纸2。而且,在通过纸检测器15检测到连续纸2的前端部分时,牵引器驱动控制部35通过牵引器4以规定输送量输送连续纸2,成为送纸辊8以及送纸按压辊9的夹持部夹入连续纸2的前端部分的状态。之后,停止牵引器4的驱动并控制离合器机构23来切断牵引器驱动电机21与牵引器4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路线。当该传递路线切断时,牵引器4处于能够随着基于送纸辊8的连续纸2的输送而从动的状态。
根据通过纸检测器15检测到连续纸2的前端部分的情况,打印控制部36驱动送纸电机10而使送纸辊8的旋转开始,从而从牵引器4接收连续纸2的交接。而且,当牵引器4的输送停止时,通过送纸辊输送连续纸2并将最初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定位在打印位置A。之后,与基于送纸辊8的输送力的连续纸2的输送动作连动,进行滑架电机25的驱动控制以及基于打印头5的墨的喷出控制,来进行对连续纸2的打印。打印控制部36在打印中根据来自辊编码器14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
出头控制部37在基于打印控制部36的1页量的打印结束时,接着进行如下的出头处理,即,通过送纸辊输送连续纸2,向下一页输送连续纸2,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定位在打印位置A为止输送连续纸2。在开始出头处理时,首先,出头控制部37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监视连续纸2的输送位置,同时输送连续纸2直到位于从页后端向页前端侧数第二个位置的基准输送孔2d到达打印位置A为止。而且,出头控制部37根据基准输送孔2d到达打印位置A的情况,来设定使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到达打印位置A为止的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之后,按照设定的目标输送量输送连续纸2。
如上所述,从基准输送孔2d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的距离在任一页中均为L1。在本示例中,将该距离L1(基准尺寸)预先存储在出头控制部37。出头控制部37输送连续纸2,直到连续纸2到达基准输送孔2d到达打印位置A时的位置,即,连续纸2到达打印位置A与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的距离成为L1的基准输送位置。然后,在第二处理读取L1的值,并将目标输送量设定为L1。
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反映了与输送孔2a卡合的牵引器销16的移动量,虽然牵引器销16的移动量在输送孔2a与牵引器销16的间隙的范围存在误差,但是反映了连续纸2的实际输送量。因此,与牵引器4是否为主要的输送单元无关,而能够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算出连续纸2的实际输送量。出头控制部37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算出自各页的打印开始时刻的实际输送量,而监视连续纸2的输送位置。出头控制部37在算出的实际输送量变得与上述的距离L2(从页前端的打印开始位置2c到同页后端侧的基准输送孔2d的距离)相等时,判断为基准输送孔2d到达打印位置A。
于是,出头控制部37在将连续纸2输送至基准输送位置时,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而且,在到达基准输送位置后的剩余输送区间进行对应于目标输送量的量的输送时,也可以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来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
(打印动作)
图4为表示连续纸2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在打印机1的控制部30从外部设备接收到打印命令后,开始步骤S1的处理。在步骤S1,牵引器驱动控制部35通过牵引器4输送连续纸2并交接给送纸辊8。即,驱动牵引器4而将放置在牵引器4的连续纸2送入纸输送通路6。之后,当通过纸检测器15检测到连续纸2的前端部分时,牵引器驱动控制部35通过牵引器4而以规定输送量输送连续纸2,并使连续纸2的前端部分夹入送纸辊8以及送纸按压辊9的夹持部。然后,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牵引器驱动控制部35使牵引器4停止并控制离合器机构23从而切断牵引器驱动电机21与牵引器4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路线,由此使牵引器4处于能够随着基于送纸辊8的连续纸2的输送而从动的状态。
在步骤S3,打印控制部36开始基于送纸辊8的输送力的连续纸2的输送,而将连续纸2定位在打印位置A。接下来,在步骤S4,打印控制部36进行1页量的打印。即,打印控制部36与基于送纸辊8的输送力的连续纸2的输送动作连动而进行滑架电机25的驱动控制以及基于打印头5的墨的喷出控制,来进行对连续纸2的打印。在步骤S4,打印控制部36根据来自辊编码器14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当1页量的打印结束时,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出头控制部37进行如下的出头处理,即,通过送纸辊输送连续纸2,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同时输送连续纸2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到达打印位置A。
此处,在步骤S5,每当通过送纸辊以单位量输送连续纸2时(步骤S51),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判定实际输送量是否达到L2,换言之,判定连续纸2是否到达基准输送位置(步骤S52)。当实际输送量达到L2时(步骤S52:是),进入步骤S53,而将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设定为L1。接下来,进入步骤S54,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同时将连续纸2输送目标输送量L1的距离。然后,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出头控制部37判定打印作业是否结束。即,进行最后页的打印是否结束的判定,在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6:是),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打印作业剩余的情况下(步骤S6:否),返回步骤S4,直到打印作业结束为止反复实施步骤S4、S5。
如上所述,本示例的打印机1在各页的打印中以送纸辊8的输送精度输送连续纸2从而能够进行高精度打印。另一方面,打印结束后在将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定位在打印位置A的出头处理中,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输送连续纸2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十分接近打印位置A为止,更详细地讲,输送连续纸2直到与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2c十分接近的基准输送孔2d到达打印位置A为止,在该地点将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再设定为准确的值(L1)。当利用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控制输送量时,如上所述,即使输送量变多输送误差也不会累积。因此,通过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而在出头处理的剩余输送量变得少量的地点设定准确的目标输送量,即便假设打印中因滑动等而产生偏移也能够将其消除,并且不会累积由前页造成的输送误差。此外,由于在最后的剩余输送区间也进行基于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的控制,因此能够防止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误差的产生。在本示例中,像这样通过适宜组合基于来自辊编码器14的检测值的控制与基于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的控制,能够以简单的控制进行高精细的打印并且防止累积输送偏移。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输送控制方法中,在出头处理即将完成的剩余输送区间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控制输送量,而在变形例的输送控制方法中,根据来自辊编码器14的检测值进行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量的控制,并且算出剩余输送区间的输送误差而在下一页对目标输送量进行补正以消除该误差。
图5为表示变形例的连续纸2的打印动作的流程图。在本示例中,步骤S1~S4、S6的内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本示例中,出头控制部37在出头处理(步骤S5A)中,取代上述的步骤S54,进行根据来自辊编码器14的检测值控制连续纸2的输送量且同时以目标输送量L1输送连续纸2的处理(步骤S54A)。
而且,在本示例中,当在步骤S6中剩余打印作业时(步骤S6:否),经由步骤S7返回步骤S4。在步骤S7,根据来自牵引器编码器20的检测值算出剩余输送区间的实际输送量,并算出作为设定输送量的目标输送量L1与实际输送量的差分。出头控制部37预先存储所算出的差分,并在接下来的出头处理的剩余输送区间的目标输送量的设定处理(步骤S53A)中,对目标输送量进行补正以消除所算出的差分。例如,目标输送量为L1,当实际输送量少于L1时,在接下来的出头处理中进行将差分加在目标输送量L1上的补正。这样,能够在剩余输送区间以送纸辊的输送精度输送且同时当产生了输送误差时在下一页将其消除,从而能够防止输送误差的累积。

Claims (10)

1.一种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其为打印机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机具有:牵引器,其使卡合部依次卡合于沿着以恒定间隔设定有页分界位置的连续纸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卡合孔,同时输送该连续纸;送纸辊,其设置在基于该牵引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其中,所述打印机通过该送纸辊以及所述牵引器经由基于打印头的打印位置而输送所述连续纸,
所述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进行对所述连续纸的各页的打印时,根据由检测所述送纸辊的旋转量的辊输送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旋转量来控制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
当对各页进行的打印结束时,进行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的出头处理,
在该出头处理中,
根据由检测所述牵引器的输送量的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牵引器的输送量,来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和所述打印位置的距离变得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尺寸相等的基准输送位置,
在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后,将使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从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设定为目标输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来自所述辊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进行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后,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算出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实际输送量,并算出该实际输送量与所述目标输送量的差分,
在接下来的出头处理中,对所述目标输送量进行补正以消除所述差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输送位置为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的预先设定的基准卡合孔到达所述打印位置时的位置,
将所述基准卡合孔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设定为所述目标输送量。
6.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打印头;
牵引器,其使卡合部依次卡合于沿着以恒定间隔设定有页分界位置的连续纸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卡合孔,同时沿着经由基于所述打印头的打印位置的输送路线输送该连续纸;
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其检测该牵引器的输送量;
送纸辊,其设置在基于所述牵引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辊输送量检测部,其检测该送纸辊的旋转量;
打印控制部,其通过所述打印头对由所述送纸辊的输送力输送的所述连续纸的各页进行打印;
出头控制部,其在对各页的打印结束时,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
该出头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输送所述连续纸直到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和所述打印位置的距离变得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尺寸相等的基准输送位置,
该出头控制部在所述连续纸到达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后,将使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从所述基准输送位置到达所述打印位置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量设定为目标输送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头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头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辊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的输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头控制部在根据所述设定的目标输送量进行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输送后,根据来自所述牵引器输送量检测部的检测值算出所述剩余输送区间的所述连续纸的实际输送量,并算出该实际输送量与所述目标输送量的差分,
在接下来的出头处理中,对所述目标输送量进行补正以消除所述差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输送位置为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的预先设定的基准卡合孔到达所述打印位置时的位置,
所述出头控制部将所述基准卡合孔与所述下一页的打印开始位置的距离设定为所述目标输送量。
CN201310344223.5A 2012-08-08 2013-08-08 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8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5755A JP5970709B2 (ja) 2012-08-08 2012-08-08 連続用紙の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2012-175755 2012-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8599A true CN103568599A (zh) 2014-02-12
CN103568599B CN103568599B (zh) 2016-03-30

Family

ID=4899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42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8599B (zh) 2012-08-08 2013-08-08 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26426B2 (zh)
EP (1) EP2695739B1 (zh)
JP (1) JP5970709B2 (zh)
CN (1) CN103568599B (zh)
BR (1) BR102013020256A2 (zh)
TW (1) TWI58496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9329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针式打印机准确定位链式纸张撕纸位置的方法
CN105313492A (zh) * 2014-08-05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打印装置
CN106346962A (zh) * 2015-07-17 2017-0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6488056A (zh) * 2015-09-02 2017-03-08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63308A (zh) * 2018-08-14 2019-01-25 深圳市赛罗尼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纸张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154558A (zh) * 2019-06-04 2019-08-23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精度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6835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标系统及其打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5385B2 (ja) * 2014-01-24 2018-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96319A (ja) * 2014-04-01 2015-11-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給紙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US20170173980A1 (en) * 2014-05-27 2017-06-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um handling
JP6433070B2 (ja) 2015-07-21 2018-12-05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EP3359380A4 (en) * 2016-02-16 2019-05-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GE GAP JET EMISSIONS
JP6985946B2 (ja) * 2018-01-29 2021-12-2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KR20210110195A (ko) 2020-02-28 2021-09-07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화상 형성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561A (ja) * 1997-02-04 1998-08-18 Fujitsu Ltd 連続用紙の送り装置
JPH11235852A (ja) * 1998-02-23 1999-08-31 Pfu Ltd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その記録媒体
JP3954452B2 (ja) * 2002-07-02 2007-08-08 富士通周辺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168365A (ja) * 2010-02-18 2011-09-01 Seiko Epson Corp 連続用紙の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2012040772A (ja) * 2010-08-19 2012-03-01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装置の連続紙位置決め装置
CN102398430A (zh) * 2010-09-10 2012-04-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2877A (ja) 1982-02-19 1983-08-25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の紙送り量補正方法
JPH05116394A (ja) 1991-10-24 1993-05-14 Asahi Optical Co Ltd プリンタの記録紙送り装置
JP2003011345A (ja) * 2001-07-02 2003-01-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紙送り誤差の補正
JP5712520B2 (ja) * 2009-09-15 2015-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画像形成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25626B2 (ja) * 2010-08-30 2014-1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連続用紙搬送機構の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CN102189835B (zh) * 2010-02-18 2015-07-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连续用纸的传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JP2013039710A (ja) * 2011-08-15 2013-02-28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TWM431065U (en) * 2011-12-22 2012-06-11 Kpower Science Co Ltd Printer with options of continuous paper discharge and single-sheet paper dischar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561A (ja) * 1997-02-04 1998-08-18 Fujitsu Ltd 連続用紙の送り装置
JPH11235852A (ja) * 1998-02-23 1999-08-31 Pfu Ltd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その記録媒体
JP3954452B2 (ja) * 2002-07-02 2007-08-08 富士通周辺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168365A (ja) * 2010-02-18 2011-09-01 Seiko Epson Corp 連続用紙の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2012040772A (ja) * 2010-08-19 2012-03-01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装置の連続紙位置決め装置
CN102398430A (zh) * 2010-09-10 2012-04-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输送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3492A (zh) * 2014-08-05 2016-02-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打印装置
CN105313492B (zh) * 2014-08-05 2019-01-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打印装置
CN104309329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针式打印机准确定位链式纸张撕纸位置的方法
CN106346962A (zh) * 2015-07-17 2017-0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6488056A (zh) * 2015-09-02 2017-03-08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8056B (zh) * 2015-09-02 2020-01-10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63308A (zh) * 2018-08-14 2019-01-25 深圳市赛罗尼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纸张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9263308B (zh) * 2018-08-14 2020-10-02 深圳市赛罗尼科技有限公司 推送纸张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154558A (zh) * 2019-06-04 2019-08-23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精度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6835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标系统及其打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26426B2 (en) 2015-09-08
EP2695739A3 (en) 2017-12-27
JP5970709B2 (ja) 2016-08-17
EP2695739A2 (en) 2014-02-12
BR102013020256A2 (pt) 2014-05-20
EP2695739B1 (en) 2019-05-22
CN103568599B (zh) 2016-03-30
TW201412562A (zh) 2014-04-01
JP2014034140A (ja) 2014-02-24
TWI584963B (zh) 2017-06-01
US20140043387A1 (en) 201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8599A (zh) 连续纸的输送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CN102822075B (zh) 纸件处理设备
CN102050357B (zh) 片材折叠装置及设有其的图像形成系统
US8449104B2 (en)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6506016B2 (ja) 給紙装置
JP510053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96543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06626813B (zh) 打印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950916B (zh) 打印设备和用于输送薄片的方法
US9108820B2 (en) Sheet fol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10211B2 (ja) タンデム型印刷装置
CN102343725A (zh) 介质按压装置以及异常检测方法
JP2011093689A (ja)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16887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2021142593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567442B2 (ja) シート折り装置
JP5481934B2 (ja) スタッカー及びそのスタッカー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058854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834946B2 (ja) 記録媒体のスキュー補正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5831284B2 (ja) 記録媒体の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CN210438170U (zh) 薄片装订装置以及薄片后处理装置
JP707521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234730A (ja) 枚葉紙重合装置
JP6748801B2 (ja) 紙葉類整列装置及び紙幣取扱装置
JP5778973B2 (ja)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8